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传播学第2-3讲传播过程模式

传播学第2-3讲传播过程模式

传播学第2-3讲传播过程模式
传播学第2-3讲传播过程模式

第2-3讲传播过程模式

?传播的基本过程(事物运动的程序与状态)

?1960年美国传播学家D.伯洛提出将传播作为过程来研究

?传播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

?传播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结构体,我们研究的基本单元就说结构的各要素及其相互的多元关系

?传播过程的本质是运动,即过程中各要素及其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变化。

?传播是由多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动态的有结构的信息流动过程。

?传播(过程)的基本模式

?模式是指对客观事物内外部机制的直观而简洁的描述,是理论的简化形式。

?模式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的一种方法。是对现实事物在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和定理化;是对理论的一种解释。

?组织功能能将个系统排序并连接起来,获得整体形象,提供适用于各种不同特殊状态的一个普遍图景。

?解释功能用简洁的方式来提供如果改用其他方法则可能相当复杂或含糊的信息。引导关注过程或系统的核心环节

?预测功能对事件的结局或进程进行预测。为估算各种不同结局发生的概率提供基本依据,可据此建立研究假设

?模式的评价标准

?模式的普遍性如何?它组织的材料有多少?组织的有效性有多高?

?模式的成效性或启发性如何?对发现新的联系、新的事实或新的方法有多大的帮助??可由它得出的预测对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如何?在某个领域发展的某个阶段,这些预测是否关键?

?由模式发展出的测量的准确性?模式原创性如何?或它的不真实性如何?它提供的新见识有多少?

?模式的简化程度、手段的经济性、简约性如何?

?模式的真实性如何?我们可在多大程度上依赖它表明某种实际情况?

?拉斯韦尔模式(“5W模式”,1948)

?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述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

?用于组织和构建关于传播的研讨(洛克菲勒传播研讨班1939.9-1940.6《必要的传播研究》)

?成为限定美国传播研究的范围和问题的占有统治地位的范式。

?或多或少想当然地认为传播者具有某种影响接收者的意图,因此应该把传播看作主要是一种劝服性的过程。假定任何讯息总是有效果的,从而有高估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效果的倾向。

?忽略“反馈”;误导将传播研究各领域分割开来

?布雷多克(Braddock, 1958)的改进

?香农-韦弗模式

?贝尔实验室。关注传播系统、特别是电话系统的越来越广泛的信道能力。

?“香农最初目标是改进受电子干扰,或噪音影响的电报或电话线上的信息传递。最好解决办法不是改进传递线路,而是更有效地包装信息。”

?哪一种传播渠道能够运载最大数量的信号?信息在发射器到接收器的途中,有多少被传递的信号将被产生的噪音所破坏?

?一系列以数学形式表达的定理,涉及到讯息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的传递。

?香农的意图是要解释传递讯息的信道能力,而不是效果。但传播学学者用它来关注传播效果,特别是大众传播的效果

?三种层次的传播问题(韦弗,1949)

?A层:传播符号如何能被准确地发射?(技术)

?B层:被发射的符号如何能够准确地传递意图中的意义?(语义学问题)

?C层:被接受的意义如何有效地以意图中的方式影响行为?(效果或行为问题)

?工程传播或技术传播

?德福勒(DeFleur,1970)

?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

?奥斯古德首创,施拉姆正式发表(1954)

?香农模式的兴趣主要在于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传递渠道,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关心传播过程中各主要行动者的行为。

?把行动的各方描述成平等参与者,行使相同功能,即编码(类似发射)、译码(类似接收)和释码

?强调互动性,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接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中。

?在描述人际传播时特别有用,但对于匮乏或甚少反馈的那些传播却不那么合适,比如大众传播。

?就传播的资源、权力和时间等元素而言,传播往往是相当不平等的。

?丹斯螺旋模式

?“循环模式认为传播会经过一个完全的循环,不折不扣地回到它原来的出发点。这种循环比喻显然是错误的……”

?传播过程是向前发展的,此刻的内容将会影响以后的传播结构和内容。强调传播的动态性质。

?传播过程包含不断变化的元素、关系和环境;该模式描述这种过程的不同侧面如何随时间变动。

?在不同的情境下,对于不同的个人,螺旋型传播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丹斯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提醒我们传播的性质是动态的,该模式告诉我们人在传播时是主动的、富有创意的,并能够贮存信息。

?格伯纳传播基本模式(1956)

?某人传播者和受众研究

?感知到某个事件感知的研究和理论

?并做出反应有效性测量

?在某种情况下物质和社会背景研究

?通过某种方式对渠道、媒介和设备控制的调查

?制作可用的材料管理、分配、接触资料的自由

?以某种形式结构、组织、风格、样式

?在某种背景中对传播环境、前因后果的研究

?传达内容内容分析、意义研究

?产生某种结果对总体变化的研究

?E、M和E1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感知关系。格伯纳将各种方法看作是两个极端及其之间的中间过度

?“交易式”(transactional)方法,将E1 看成主要是由M的“假定、观点、经验背景及其他相关因素”所决定的,取决于M的各种内在或外附因素

?“心理物理学”(p sychophysical)方法,E自身就是最重要的因素,从而使得“在有利的环境下产生真实和充分的”感知。

?M能感知到的东西,取决它的选择方式、E被发现的场景、该E及其他各种E被发现的容易程度

?该模式随后假定M希望将有关E1的信息与其他人分享。M制作了讯息SE(即有关该事件的叙述);为发出SE,M依赖于信息渠道——即他多少有所控制的媒介。

?讯息(SE)可能被另一个传播参与者(M2)所感知。SE被M2 感知为SE1。

?该模式说明人类传播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主观的、选择性的、不固定的和不可预测的,而人类传播系统则是开放的。该模式的灵活性使得它对不同层次的分析都十分有用。?个体层次,比如说明人们在法庭上作证时,心理上的传播与感知问题:证人M对事件E1 的感知是否充分?M在SE中对E1 的表述是否完整?法官M2的感知SE1与M 的SE是否一致?

?社会层次,假设E是潜在的新闻或者就是事实本身,M代表大众媒体,SE表示媒体内容,M2指媒体受众。“事实本身与媒体(M)对事实的报道之间(即E与SE之间)的一致性如何”以及“媒体受众(M2)对媒体内容(SE)的理解程度如何?”

?纽科姆ABX模式(Newcomb, 1953)

?该模式的基本假定为,如果条件许可,传播是由要求态度和关系之间保持一致的压力所激活的。

?X表示A和B两人所处共同环境中的第三者。A和B相互关注,并分别关注X。传播作为支撑这个互相关注结构的过程,通过传递关于任何变动信息并允许对发生的变动作出相应的调整,来维持和改进三者之间的这种对称性关系

?传播基本功能是使两个或更多个人彼此关注对方并同时注意来自外部环境的若干目

标。传播是一种对压力的习得反应(learned response),我们可能在不确定或不平衡的情况下发现频繁的传播活动(如信息提供、寻求和交换)。

?假定A对B的倾向与A对X的倾向是相互依赖的,A、B、X三者组成一个由四个倾向构成的系统。

?A对X的倾向,包括A把X作为一个对象接近或回避的态度;A对B的倾向,正面或反面的吸引;B对X的倾向;B对A的倾向。这个模式适合两个人之间有目的的传播行为。

?A对B和X的倾向力量越强,则A倾向于与B、X对称的努力就越强;在一次或多次传播行为之后,这种对称增加的可能性就越强。

?A与B之间的吸引力越小,则他们倾向对称的张力就越局限于对特定Xs(多个X)的协同倾向,这种协同倾向是建立联系所必需的。

?纽科姆(1959)增加部分限定条件,指出传播只能在下述条件下才可能活跃起来:双方要存在强烈的吸引力;参与双方中至少一方要认为第三者是重要的;该第三者X对传播双方来说都是相关的。

?纽科姆模式所指出的、并为平衡理论所预示的这种过程,从总体上支持这样的观点:人们很可能会关注与自己预存立场相一致的信源,并会寻求信息来支持和证实他们的实际行为。该模式强调了选择性感知(selective perception)理论,并预计了传播(包括大众传播在内)最可能的效果将是强化现存的观点、态度和行为倾向。

?不能直接将上述与个人内心或小群体直接相关的结论推广到更大规模的场合,尤其是社会层次。

?和谐—失和理论

?平衡理论扩展之一是在民意变化研究中两种相反趋势:趋向共识(consensus)和两极分化(polarization),又称(同化或异化assimilation vs. contrast)

?何时受众可能躲避或靠近媒体信源(避免心理失和)

?受众对新到的讯息进行扫描和过滤,从而基本降低失和的可能性(避免接触不能接受的讯息),并与周围环境保持了和谐,这就是A点。由于这过程的低效率,或大环境的改变,在收到新的或反面的观点时,失和的情形还可能发生,此为B点。失和会激发有关的社会或心理机制(群体规范),而后者又会产生恢复平衡的两种可能性:改变对信源的看法,认为信源没有预期的那么可靠或有影响力(C点);或者改变自己有关的看法或态度(即D点)。

?融合模式

?大多数传播是在双方可能相互同意,或增加共识与和谐等条件下发生。可将参与者之间共同之处的扩大看作是传播的一种定义。传播是参与者创造并相互分享信息以达到互相理解的过程。

?描述了一个传播互动过程中参与者A和B之间的关系。信息分享导致一个逐渐走向更多相互理解的循环过程。在相互理解达成前,有好几回的信息交换。

?优点在于对相互理解和共识、网络内部关系(其由通过固定信息流动方式而相联结的个人所构成,因此能够提供不中断的反馈)等的重视。尤其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很多场合,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存在文化与权力尚的鸿沟,只有通过逐步提高相互了解和信任才能得以弥合。

?施拉姆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认为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该模式的中心是传媒组织,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在这个模式中明确提出“反馈”,而作为传播者的媒介组织,是该模式的中心,集编码者、译码者和释码者于一身,可从受众处获得推测性反馈。

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又分属于各自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间都保持特定的传播关系。

?标志着一般传播过程模式走向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标志着将大众传播看成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趋向。干扰(噪音)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传播研究概念化模式(1957)

?一个单个的B(即受众之一)必须面对大量的A(即可供选择的媒体信源)和X(即所处环境中的事物),并且从中做出选择。

?此模式显示一个信源A的活动,即A如何从混杂的X当中做出选择并传递给B。此外,B自己也能够直接感知到某个X(即XB),并通过反馈链(即fBA)作出反应。这将是人际传播中一种常见的情况,即由一个人向另一个人传递信息,或由一个人从一个权威的信息源寻求信息。

?扮演渠道角色的C,即大众传播者。充当在A和B之间有关外界环境讯息传递的把关人。

?X代表了通过大众媒体传播的社会环境中任何事件或事物(政治危机、选举结果和价格变动等)

?A可被描述为“鼓吹者”(Advocate)角色,指那些向全体公众发布有关X消息的某些个人或组织,如政治家、广告客户或新闻来源等。该词假定了A是有意图的传播者。?C是媒体组织或其中的个人,以自己理解的受众兴趣和需要为标准,在诸多的A中选出信息,以进入通向受众的渠道。他们也可以直接在X中进行选择,以向B(受众)传播。既代表B的需求,也为A服务

?意义在将注意力引向系列重要而独特的方面:

?诸多的选择环节:由可能是专家或真正的意见领袖扮演的“鼓吹者”在外界环境的各个侧面中作出的选择;由大众传播者在各种鼓吹者中作出的选择;由大众传播者在现实世界的各种事物或物体中作出的选择;由代表受众的传播者所传递的讯息。

?该系统的自动调节特性:这种特性来源于C角色的(假定)的多样化。它将保证B对有关讯息的需求得到满足,因各个C之间为吸引受众注意力而展开的竞争应能保证现实世界得到充分的反映。

?反馈的重要性:通常是从受众(B)流向A或C。正是由于反馈、参与者之间关系的系统性得到保障。

?有意传播与无意传播之间的区别:在大众传播中这两者均会发生。前者主要由鼓吹者角色所代表。如果A不带用意地传播关于X的信息,那么A自己也就变成另一个X。C的行动除了代表或服务于鼓吹者和受众的需要之外,一般是无意图的。在这个模式中,只有传播过程的两端(即有动机的受众或有动机的潜在传播者)均可具有意图。

?该模式旨在说明:没有任何一个C角色可以垄断X(或A)与B之间的联结。B可能具

有与A直接联系的其他方法,也可能会对X有直接经历。

?该模式建议以下问题可供研究:

?扮演C角色(大众传播者)的个人或机构具有哪些相关的特性?各个C之间相互独立程度如何?C在分配X或A占用渠道时用的什么选择标准?对B的需求之理解是否充分?有关X的讯息在经过传播链中C的位置时,是以何种方式加以改动的?

?问题在于假定这种关系体系是能够自我调节的,而且对所有参与者都是互惠互利的。

只要在自由运行的条件下,它就可以使得发送者与接收者的利益保持平衡。但事实上,三个主要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是很难平衡的。

?夸大了大众传播过程的整合程度。夸大了“鼓吹者”、传播者和受众等三方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一致看法的程度。鼓吹者可能根本没有传播的意愿与需要但却发布了讯息;

如果鼓吹者为需要而发出了某种讯息,但缺乏相同需求的传播者却会按照它们自己机构的目标而自行其是,同样缺乏这种需求的受众成员也可能对任何报道另眼相待。?过分强调了传播者对社会(尤其是在政治或者涉及国家利益的事务方面)的独立性。

?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1959“Mass communication and the social system”

?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传播过程是一个处于社会系统中并受其影响的子系统,所有的传播过程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的互动。

?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从事传播的双方作为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个体系统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群体系统的运行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

?马莱茨克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1963马莱茨克(Maletzke)《大众传播心理学》

?也被称为“大众传播场模式”,是在赖利夫妇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属于社会系统模式。

大众传播场是大众传播过程中诸种社会关系的群集和总和

?将大众传播看作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传播者和接收者行为是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显示其传播的性质和作用

?该模式代表数十年间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众传播之总结。尽管已经相对过时,但仍十分有用,因为它包含着一系列重要的因素和关系,其中某些部分至今还没有被仔细研究过。

?日本学者的传播总过程研究

?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研究最早起源于日本,在对美国的主流传播学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

?视传播为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在对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

?符号(信息)交往过程也就是传播过程,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之上,与社会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着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阶级社会中的社会传播还是一定的阶级结构的体现。

?展示和注意力传播

?大众媒体的首要目的往往既不是传递某种信息,也不是表述某种文化、信念或价值观来团结公众,而只是为了吸引和抓住视觉或听觉上的注意力,因此达到直接的经济目的(从受众身上赢利)和间接的经济目的(向广告商转售受众的注意力)。

?注意力动作比注意力质量更重要。媒体制作中煞费苦心地通过吸引眼球、煽动情绪、刺激兴趣等技巧来博取和维持注意力,也被称为“媒体逻辑”。

?同一受众“市场”中,几个消息源(S)采用不同的竞争的媒体渠道来展示各自的视觉或听觉讯息(MD),以赢得注意力。

?根据其在注意力总量中所占的相对份额来测量。

跨文化传播学重点

1.文化的主要特征: (1)。稳定性 特点相同、相似或相近的文化,组成了一个体系,虽然不断吸收新的养分,但整体特色不会轻易改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共享性 凡文化都是一个群体或社会里的全体成员共同享有、共同遵守的,如语言、风俗、习惯、社会规范、行为模式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等,都是该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承认和遵循的。个别人的怪癖和偏好不为社会承认,不会成为文化。 (3)。流动性 文化一经产生就会被他人模仿,他人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并传递下去,从而出现文化流动。流动有两种形式: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纵向流动指人类将文化一代代地流传下去,所以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日积月累、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同时每一代人在继承中舍弃传统文化中过时的部分,同时增加新的时代内容,因而也是不断扬弃的过程。横向流动指文化在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传播,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社会的发展。 2.传播的基本要素:基本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3.不同文化应对人际冲突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五种取向: 第一;回避。许多文化认为,冲突是应当尽量回避的,回避冲突的能力是成熟的表现,回避的方式可以是提出别的话题已转换对方的注意,或者干脆保持沉默,避开锋芒。如西班牙人。 第二;调节。这种取向侧重于发现,满足对方的需要而不是突出自己的需要,以避免冲突。如津巴布韦人在发表意见之前,总是希望知道对方想听什么,以避免直接表达意见分歧,并可以依靠对方的想法来调节自己的观点。 第三;竞争。这种取向是把冲突视为生活的必然,将竞争看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品质,认为其能够有助于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必受对方需要的左右。比较典型的就是希腊和以色列文化,公开辩论,口角争执是希腊人的生方式,以色列人直接鼓励对抗。——很多研究认为,这种取向可能是对二战前犹太人的调节取向的一种反叛。 第四;妥协。这种取向期望以妥协换取折中的结果,以最大程度的满足自己乃至双方的愿望。美国人比较会运用这种方式,即我得到了想要的,同时你也会觉得不是无功而返。而俄罗斯人认为这则是软弱的表现。 第五;合作。这种取向认为,每个人的目标和需要都应该得到尊重和满足,而合作以协商和平等的方式解决冲突的理想方式,因为解决问题的最终结果是实现双赢的目的。 4.社会互动主要包括五个要素: 行动者;社会目标;社会环境;社会规范;社会接触。 5.群体的一致性往往体现为_(从众性_)__________,通常,个体乐于受到所属群体的影响,特别是来自年龄群体、性别群体或民族群体的影响,进而满足从事社会活动的诸多社会和心理需要。 6.库利将自我定义为:——镜中之我。 他人的姿态充当了镜子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到并衡量自身;正如他们在社会环境中看待和衡量其他事物一样。只有通过社会互动,人们才能对自己以及与他人的关系有一种明确的认知,进而产生对自己的地位、形象、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判定——这即是认同。 7.人际传播学者莎拉·特伦霍姆等将人际交往中的感知划分为四个步骤: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笔记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社会学传统 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两个传统的融合:传播是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 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一.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二.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社区: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定义)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递行—地形) 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学考集市】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第2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1.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语言? 答∶语言是人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传播手段,它的产生是人类传播摆脱动物状态的决定性的一步。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其原因分析如下∶ (1)劳动中的相互协作产生了对语言的需要 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它使互相支持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这种相互协作需要凭借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由此产生了对语言的需要。 (2)劳动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人类发音器官的发达 正是劳动中的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音器官的发达,经过漫长的进化和发展,终于出现了分音节的语言。而在这个过程中,脑髓和感觉器官也不断趋于发达。脑和为它服务的器官,越来越清楚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劳动和语言,为这二者的进一步发育不断提供新的推动力。人类社会及其以语言为核心的信息传播系统,正是在这种永不枯竭的动力的推动下,不断走向更新更高的发展阶段的。 综上所述,正是劳动产生了对语言的需求并促进了语言产生所需要的人类器官的发达。因此是劳动创造了语言。 2.人类语言具有哪5个特点? 答∶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的重大飞跃。日本著名生物学家水野为武曾经对人类的语言与动物发出的声音信号进行过详细的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人类语言的5个特点∶ (1)人类语言是一种具有音节区分的声音符号体系。(2)与本能相关的声音较少,发音和语句在结构上具有逻辑性。(3)具有自由模仿其他声音的能力。(4)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也能自主发声。(5)能够自主地赏娱音声的节奏和韵律。 3.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答∶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的特征是能动性和创造性。具体来说,人类语言具有以下一些根本的特性∶ (1)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 动物的信息传播只是一种本能行为或对条件刺激做出的反应,他们只能理解具体的和眼前的事物,无法表达抽象的、过去的和未来的事物。而人类语言不仅能够表述现在,而且能够表述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表述眼前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述在遥远空间发生的事情。 (2)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 人类语言能够不断创造出更多的表现方式,它可以表达任何具体的、抽象的甚至虚构的事物,在表达内容上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3)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 人类的语言以有限的几十种元音和辅音,配之以声调变化,能够组合成数十万以上的语音单词。这说明,人类能够以最小的体能消耗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音声传播能力。 (4)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动物的信号系统只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被动的适应,而人类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表现出无穷的创造力。人类不断创造出新词语、新概念、新含义和新的表达方法,并且能够将声音语

《传播学教程》(第2版 郭庆光著)章节题库(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一、概念题 1.国际传播(湖南师大2019年研;河南大学2019年研;安徽师大2018年研;南昌大学2017年研;厦门大学2010年研) 答: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并与国家或民族利益紧密联系。其主体包括国家(国际传播的基本主体)、国际机构、超国家机构、同盟或地区集团、跨国组织或运动、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个人。 2.多种声音一个世界(南开大学2019年研;四川大学2014年研)、麦克布莱德报告(北邮2008年研;南开大学2007年研) 答:《多种声音一个世界》又称“麦克布莱德报告”。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又称“麦克布莱德委员会”)对世界信息基础组织结构和传播资源进行了多年的调查研究而得出的成果。该报告于1980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于同年的贝尔格莱德大会上通过。该报告倡导建立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主张通过放松版权法规、促进信息传播技术自由交流、鼓励第三世界国家出版业发展及更多的传播资源共享等措施来改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信息传播资源不平等的状况。该报告的通过,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 3.信息主权(兰州大学2019年研;华南理工2019年研;南京师大2019年研;山

西大学2019年研;湖南大学2017年研;厦门大学2016年研;吉林大学2012年研;重庆大学2012年研;武汉大学2010年研) 答:信息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对本国的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是信息时代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概念是在全球信息化、国家主权面临新的威胁因素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对本国的信息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权利;②不受外部干涉,自主确立本国的信息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和传播体制的权利;③对本国信息的输出和外国信息的输入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权利。 4.“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上海财大2018年研) 相关试题: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三阶段(北邮2009年研) 答:“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是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围绕建立“均衡、平等”的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问题而与发达国家之间展开的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论战。这场论战可分为三个阶段:①从1973年的《阿尔及尔宣言》到1978年的《大众传媒宣言》,发展中国家力量集结的时期;②从1978年的《大众传媒宣言》到1980年的麦克布莱德委员会报告(《多种声音,一个世界》)发表,论争不断走向激化的时期;③从1984年美英退出教科文组织到现在。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旨在反对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新闻传播控制的行为,以克服两者之间存在的严重的新闻传播不均衡、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斗争,既是建立新型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一环,也是世界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5.文化霸权(苏州大学2019年研;北工商2019年研) 答:文化霸权是指一个阶级主宰另一个阶级的意识形态及文化,通过控制文化内容和建

《传播学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传播学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答: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只统一体的信息,因为意义离开符号就不能得到表达,而符号离开意义只不过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物质,两者都不能单独引起社会互动行为。社会信息指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信息又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所以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传播即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其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是人类的活动,是信息的交流,它离不开符号,媒介,它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映的变化。 基本特征: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象的是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答: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授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答: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系统中。所谓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从这个定义而言,人类的社会传播,也是具有普通的系统性。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答:(1)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 (3)它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4)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答:它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因为在自然系统中,系统各部分,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都是依据既定的条件进行的,满足了既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的条件,变会引起预期的反应。而人类社会则不同,人类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及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 4、什么是传播隔阂? 答:它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

传播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 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传播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信息定义: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 ①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 1.人内传播: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2.人际传播:由两个个体系统的互相连接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 3.群体传播:群体传播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 —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 4.组织传播:企业传播与企业管理 5.大众传播:专业传播者、广泛受众、专业技术手段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②社会信息系统是有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传受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④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 传播隔阂——无意曲解、有意曲解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正常发展。 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研究传播学的重要前提:必须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的几条重要原则: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二、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传播学原理课后习题第二章知识分享

1、传播有怎样的结构? A.结构,即勾陈过一个事物整体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与此相联系,有一种视万事万物都为过程的观点,实际上是对结构的动态表述,两个概念意思基本相同。 B.美国传播学者 D ?伯洛提出了“ S-M-C-R'的传播过程模式,从隔离路上较为透彻地总结了传播 的过程和结构的特征: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边界;传播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变化。 C.这一总结,克服了前人认识中的谬误,不仅强调了传播过程研究的重要性,而且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强调了传播过程研究的科学性。 D.传播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有: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2、线性模式有哪些主要的优缺点? 1.拉斯韦尔的5W 模式 谁(who) <传者?控制分析>—说什么(says what) <讯息?内容分析>—通过什么渠道 (in what channel ) <媒介?媒介分析>—对谁(to whom ) <受着?受着分析>—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 <效果?效果分析> ①第一次较为详细地、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结构和过程。 ②第一次明确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 (5 分析即5 领域) 缺陷: A.作为一个典型的线性模式,它似乎把传播过程看成是一种单向传送信息、并呈直线形态的 过程。 B?它似乎割裂了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 C作为要素的“讯息”,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发生变化,这里没有表达出来。 D“. 效果” 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它实际上并不一定出现,其只是一个“环节”。 2.申农—韦弗的线性模式 优点: ①导入了噪音的概念,为传播过程研究进一步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②媒介被一分为三,信息分为发送的和接受的。 缺点: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而且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完全应用于人类的社会传播是不行的。 3.线性传播的缺陷: ①容易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 ②缺乏反馈环节,不能体现人类传播双向互动的性质。 3、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有哪些异同 A.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变单向直线型为双向循环型,引入了反馈机制,包括德福拉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B.社会系统模式:在控制论模式上得以发展,将整个传播过程置于社会之中,强调社会因素对传播过程的影响。包括:赖利夫妇的模式以及马莱茨克模式。 C.同:两者都在单向直线型的传播中注意到了反馈的重要性,变单向直线型为双向循环型,引入了反馈机制 D.异:社会系统模式又在控制率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克服了控制率模式社会因素对传播过程影响的不足,将整个传播过程置于社会总环境中,因而完善了传播的过程分析。 4、传播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1)

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 1、爱德华·霍尔的非语言传播理论 1955年在《科学美国》(Scientific A merican)发表了第一篇跨文化的非语言传播论文,即《举止人类学》(The Anthropology of Manners),通过日常沟通行文来分析文化。扩展此文章思路,形成通俗读物《沉默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他将文化看作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所习得的行为模式、态度和物质的总和”,并认为他从深层持续稳定地控制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也掩藏着人们行为方式的很多层面。 分析方法:通过定义文化的基本单位或“元素”(isolate),然后把这些元素联系到生物基础上,这样就能在不 同文化间进行对比,从而建立统一的文化理论。 核心意义:学习理解眼意识层面的交流过程,即理解我们的潜意识文化(unconscious culture),因为“理解和洞见他人心理过程的工作比我们多少人愿意承认的困难得多而且情况也严重得多。”霍尔所揭示的作为文化隐藏之物的无声的语言——声调、手势、表情、时间与空间等,无不蕴藏这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文化心理,尤其是非语言传播的文化无意识特点。 其他著作:《潜藏的层面》(The Hidden Dimension,1966)、《超越文化》(Beyond Culture 1976)、《理解文化差异》(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 Germans, French and Americans, 1990)等。 归纳出两种奠基性的跨文化传播学思想与方法: 1、将人类学对单一文化的研究扩展为比较文化研究,关注不同文化的人之间如何互动。最具启发的思想是:文 化是人类之间的联系纽带,也是他们与他者互动的方式。(这成为后来文化差异与互动研究的理论来源,如丁允珠的“面子协商”理论) 2、将文化研究从宏观视野转为微观视野转向了微观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界定了文化的“基本讯息系统”(Primary Message Systems),即互动、联合、生存、两性、领土、时间、学习、消遣、防卫、利用,构成了对文化的立体化理解。其空间行为模式(proxemics)把空间当做文化的特殊表现方式,认为来自不同的感官世界中,一种文化中的人根据其文化感知模式而获得的体验会完全不同于其他文化。同时,在文化身份确认笼罩下的人们往往把他者视为他们自己的不可预测的、不可控制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交流障碍,为此,必须超越文化,把自己从潜意识中的文化网络中解脱出来。 2、霍夫斯特德的“文化差异的维度” 荷兰学者霍夫斯特德(Greet Hofstede)在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了一次迄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文化价值调查研究,调查了66个国家117000位IBM员工

《传播学教程》(第2版 郭庆光著)章节题库(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圣才出品】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一、概念题 1.传播学(北京师大2009年研;华东师大2007年研) 答: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传播学的研究任务是通过对社会信息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和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它的发展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诸多学科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2.传播与信息(中科大2019年研) 相关试题: (1)传播(浙大2018年研;华农2011年研;辽宁大学2008年研) (2)信息(浙工大2019年研;中南财大2018年研;复旦大学2016年研) 答: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包括: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即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的,任何一种传播都必然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⑤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这是广义的信息概念。在这个概念下,一切“表述”(或反映)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德国哲学家克劳斯指出,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3.信宿(山东师大2018年研) 答:信宿即受传者。施拉姆认为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信宿是相对于信源而言的。信宿是信息动态运行一个周期的最终环节。其功能是接收情报信息,并选择对自身有用的信息加以利用,直接或间接地为某一目的服务。信宿可以把信息资源转化为人类的巨大物质财富,在信息的再生产过程中,还可以起到巨大的反馈作用。 4.精神交往理论(华中师大2019年研) 答:精神交往理论由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总体活动可以分为生产和交往两类。交往是一个体现人的总体活动关系性的范畴,它既包括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关系,也包括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关系。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的辩证运动推动着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理论为确立科学的唯物主义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它可以克服既往传播学研究,特别是行为主义传播学研究视野的局限性。该理论启示我们在考察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时,应把握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唯物辩证关系。

第二章教育传播模式

1拉斯威尔。拉斯维尔大众传播模式,1948年由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维尔提出的一种传播模式。他认为描述传播行为的 一个简便方法是只需回答下列五个问题: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的(To 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Which effects)。此后,这名话便被称做是“拉斯维尔传播模式”。 拉斯维尔传播模式只是一种单向传播模式,它忽视了传播过程中反馈因素的存在,认为只要传播者发出信息,就会对受传者产生影响,就会取得传播效果。这个模式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对传播学的发展曾起到过重大推动作用,而且至今在传播学中,这种传播模式仍占据一定的地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2贝罗(D Berlo)传播模式综合了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大众传播学、行为科学等新理论,去解释在传播过程中的各个不同要素。这一模式把传播过程分解为四个基本要素:信源、信息、通道和受传者。贝罗模式也叫SMCR模式,S代表信息源source,M代表信息message,C代表通道channel,R代表接受者receiver。贝罗模式明确而形象地说明了影响信息源、接受者和信息实现其传播功能的条件。 2香农-韦弗传播被描述成一种直线性的单向过程,包括了信息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信息接收者以及噪声6个因素,其中发射器是编码功能,接收器是译码功能,噪声指任何干扰信息或使之失真的因素。传播的信息中不仅仅包括“有效信息”,还包括重复的那部分信息即“冗余”。但是也有自身的缺陷,未能在模式中顾及人的因素,社会因素,忽视了讯息的内容等,后来这一模式加入了反馈系统,在一定程度 上体现了信息的双向性。

传播学概论(试题试题合集)

第一章 1、传播学起源: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中设了《传播》一章专门加以论述。 美国学者皮尔士也在1911年出版的《思想的法则》中设了一个题为《传播》的短章。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基本特点:(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将单个或少数人所独有的信息化为两个人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这里的共享概念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施拉姆说:传播一直和社区一词有共同的词根,这并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所谓社区也就是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 措辞等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这就是说,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的。在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行为的发起人——传播者通常处于主动地位,但传播对象也不是单纯的被动角色,他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来影响传播者。双向性有强弱之分,但任何一种传播——无论其参与者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必然是一种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信息的传播要经过符号的中介,这意味着传播也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符号化即人们在进行传播之际,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转化成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形式的符号;而符号解读指的是信息接收者对传来的符号加以解释、理解其意义的活动。反馈也包括在符号解读基础上的再次符号化的活动。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当我们将传播理解为“行为”的时候,我们把社会传播看做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在此基础上考察人的传播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的关系;当我们把传播解释为“过程”的时候,着眼于传播的动态和运动机制,考察从信源到信宿的一系列环节和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当我们把传播视为“系统”的时候,我们是在更加综合的层面上考虑问题,这就是把社会传播看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的集合体”,不但考察某种具体的传播过程,而且考察各种传播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引起的总体发展变化。 3、确立唯物史观的第一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于1845年至1846年)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用了“交往”的概念。 文中并没有明确作出一个总体定义,但从论述中可以看出:(1)“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等表述所体现的,它指的是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2)如“观念、思维、人的精神交往”等表述所体现的,它同时也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精神交往关系。可以说,交往是一个体现人的总体活动之关系性的概括性范畴。 第二章 1、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详细地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2、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迄今为止的传播活动可区分为几个发展阶段(1)口语传播时代;(2)文字传播时代;(3)印刷传播时代;(4)电子传播时代;*(5)符号传播时代。 3、公元105年,东汉蔡伦造出了结实耐磨的植物纤维纸。 4、1045年,宋代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5、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泛化:①传播学学科影响力的扩大,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进程中,传播学为人文社会科学众多学科的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提供新的动力;②寻求传播学学科的相对独立性和核心理论体系, 应回归其学术原点 一、如何把握传播的概念 20世纪初,“传播”成为学术考察的对象 库利(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互动理论创始人)——社会学的传统 1909年《社会组织》中定义传播:“传播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 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皮尔士(美国学者符号学的创始人)——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1911年《思想的法则》中论述传播:“直接传播某种观念的唯一手段是像(icon)。即使传播最简单的观念也必须使用像。因此,一切观点都必须包含像或像的集合,或者说是由表明意义的符号构成的。” 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库利和皮尔士对传播的描述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一个是社会学的传统,一个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个传统逐渐发生了融合,学者定义传播“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或“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传播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信息科学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贡献不仅仅是提出了信息概念,更重要的是它扩大了传播学的视野。传播并不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而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普遍现象,它作为一种客观的机制在维持物质的运动和系统的运行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传播与信息 广义的信息概念: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一切“表述”(或反映)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 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联系与区别 社会信息指的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 联系(相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区别: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克劳斯,它概括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而作为社会信息物质载体的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只有当人们对符号赋予意义时,解读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传播(Communication),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其基本特点为: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存在于动态的运动机制之中,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传播(communication)和社区(community)的词根相同,暗示了二者在本质上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传播必须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可以说,社会关系式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就是按照传播系统进行分类的。 由此可见,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的功能是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和协调,收集、整理和传达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发展。因此,它必须对内形成有效的传播渠道,对外伸出普遍的触角。 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每个子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与其他子系统互为环境,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作用,其总体运动形成了社会信息系统的大运行。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充满着不确定性。如果这些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社会信息活动的主体——人能够凭借这种可塑性和创造性,不断发现和克服社会信息系统的障碍和隔阂,使之不断完善。

传播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讲传播与传播学 什么是传播? 传播的两个要素及界定: 1、信息——传播行为的内容 2、流动——传播行为的方式 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传播的历史演变? 1、符号和信号时代 2、口语时代 3、文字时代 4、印刷时代 5、电子传播时代 6、数字传播时代 什么是传播学?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为什么要学习传播学? (1)有助于解释传播现象 (2)有助于解决传播问题 (3)有助于利用传播的功能 第二讲传播学的诞生与发展 传播学诞生于何时? 孕育于20世纪上半叶,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 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为什么首先诞生在美国?1、媒介 大众传播的空前扩张 2、政治 美国的政治生活;两次世界大战。 3、经济 广告的发展;大众传播业的发展。 4、社会 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5、学术 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政治学、符号学、语言学等。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是谁?他们最主要的研究和贡献是什么? 1、政治学家拉斯维尔 战争宣传理论; 五W模式; 传播的三大社会功能; 内容分析法。 2、心理学家卢因 场论,团体动力学; “把关人”; 3、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 哥伦比亚学派;两级传播论;调查研究法。 4、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 态度说服理论; 耶鲁学派; 实验法。 传播学的鼻祖和创建者是谁?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威尔伯·施拉姆 ▲对前人的传播研究加以系统化、正规化、完善化,创立了传播学。 ▲一生写了30多部传播学论著,贡献了众多的理论成果。 《报刊的四种理论》 《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 《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览》 《传播学概论》 ▲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创立了四个传播研究机构,形成了“施拉姆学派”。第三讲传播类型分析 传播的类型: 自我传播 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自我传播就是指发生在“主我”(I)和“客我”(me)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对话。如何进行良好的人际传播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题型:单项选择:10个,20分 判断题:5个,10分 名词解释:5个,20分 简答题:6个,30分 论述题:1个,20分 考试内容: ☆1.传播学形成的时期,国家(单选,判断): 答:传播学形成于20C初-40N的美国。 诞生于美国的原因: (1)传播事业最发达——社会条件 (2)德国纳粹党执政后,大批欧洲学者逃亡到美国,推动了美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 传播学诞生的条件: (1)主观——人类的认识能力空前提高,相关的社会科学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基础。在此背景下,对传播现象的全面把握和科学认识, 终于成为可能。 (2)客观——传播的作用和影响凸显,特别是传播活动的相对独立化、职业化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重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终于唤 起了全社会对传播现象的高度重视。 ☆2.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一个集大成者及其贡献(单选、判断、简答): 答:四大奠基人:

(1)拉斯韦尔——美国政治学家: a.主要内容: 传者→ 讯息→ 媒介→ 受者→ 效果 ↓ ↓ ↓ ↓ ↓ 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者分析→效果分析 b.贡献: ①提出了传播学的5W模式:谁(who)、说什么(what)、通过 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了什 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②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 ③提出了社会传播的三个功能:监测环境的功能、协调社会的功 能、传承社会遗产的功能 (2)卢因——美籍德国人,社会心理学家: 贡献: ①首创了“场论”与“群体动物论”(个人受群体影响) ②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 (3)拉扎斯菲尔德——美籍奥地利人,社会学家: a.1940年“伊里调查”假说(与卡兹一起进行,《人民的选择》): ①政治既有倾向与选择性接触机制(既定的政治自由倾向决定选 择性接触媒体) ②意见领袖——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发挥影 响(“二级传播”)

传播学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第一章:传播学的基本情况 一、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1922年李普曼出版《舆论学》 1927年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1944年拉斯韦尔《人民的选择》 1949年施拉姆《大众传播学》 经济背景 1.经济发展-拓展市场行销-调查企业对消费者-媒介对消费者 2.大众传媒学-独立而完善的经济实体 3.社会背景:科技发展推动传播业发展(刑、腥、性) 第二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人类传播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传播思想、船舶技术、传播实践、传播与人与社会的关系 2.人类传播的形态 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3.人类传播的过程(结构) 宏观:系统中,传播和社会、组织、经济、文化等互动关系 微观:自身轨迹:包括传者、内容、媒介、受众效果分析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1.定性 人文科学研究法 人类历史上人文科学始终研究的正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中的文本。过去在人文科学对文学作品和其他主要文化形式研究中,大部分支队文本中所包含的文化传统、意境、时代精神和意识形态提出解读和注释,而没有从文化角度对文本中出现的概念、词汇进行分析,而这些和词汇本身的变化且具有相当丰富的意义 社会科学定性研究法社会科学定性研究发是以长期的,第一手观察的形式,从近距离观察社会及文化层面的现象过程。 2.定量 定量研究法又称量化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法。它是在占用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通过逻辑推论和相关分析,提出理论的观点。 实地调查法步骤 ①提出研究假设、 ②按照研究假设的需要,确定实地调查的总体范围和样本数 ③确定抽样方案 ④设计调查问卷 3.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就是用系统的方法分析传播的讯息内容 实验法来自实验心理学,实验法分为两种:控制实验法和自然是研发 4.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心理学所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四传播学与奠基人 1)拉斯韦尔:政治传播第一人-提出传播过程的主要因素,提出传播的社会功能。 1监视环境2联系社会3传递意义 2)卢因:场论 3)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论》 民众——舆论 领袖——媒体 4)施拉姆《大众传播学》 小结: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构成了传播学学科建设的三根基柱。学者们对传播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基本上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类传播的发生与发展;人类的传播类型;人类的传播过程与结构 传播学的方法具有多元性和综合化的特点。从方法体系上来说,主要包括定性的和定量两大类。定性包括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定量的方法来自社会学、心理学等,包括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