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面对经济全球化公开课

面对经济全球化公开课

面对经济全球化公开课
面对经济全球化公开课

《面对经济全球化》公开课教学反思

《面对经济全球化》公开课教学反思 黄兰青 这次青年优质课比赛,总体上挺失败的。首先是课程结构的安排,为了刻意追求“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办”,在跨国公司前面加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显得刻板。今天改为在分析跨国公司的做法过程中引出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过程要自然很多,但是要点明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他这样做的原因就是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其次课堂逻辑性不够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够强,比如从表现到跨国公司,从跨国公司到影响的逻辑性不够强。师父的建议是把教案详细写下来,然后再仔细思考各个知识点间的衔接。 每次上过精心设计过的课,才发现学生其实没那么差,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总是以为学生不会讲,讲不好,讲多了会浪费时间,导致不敢尝试放开让学生讲。昨天试上也是,其实学生讲得很好,但是因为平时没有让学生尽情讲的习惯,所以学生讲了几分钟,就被我硬生生的打断,而以我的讲解取而代之。而这个导致的结果就是刚刚活跃起来的课堂气氛有沉闷下去,学生的积极性也大大受挫,课堂又恢复老师讲,学生有听没听的传统模式。 师父说,学生积极性需要老师去激发,而怎么激发呢,就是要善于鼓励,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先鼓励带动后鼓励,最后达到共同激发。例如今天让学生讨论时,学生讲到发达国家往往赚得要比我们多,规则由发达国家掌控,在昨天的试上中,对于学生这样的回答我没能抓住,学生的这种闪光点也在我的忽略中一闪而过了。今天学生还是讲到了这些,而我抓住了这点进一步激发,可以明显感受到学生眼中闪现的光芒。 这也启发我在进行课堂讨论时候,不能仅仅流于形式,为了讨论而讨论,讨论过后,雁过无痕,教师继续按设计的讲解一遍,这其实是对学生思维的不尊重。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便会渐渐消磨。 归根到底,教学还是要从学生出发,采取最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虽然新课程理念强调让学生多讲,由学生的背景知识结构引出新的知识点,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灵活操控。理论性的东西,单凭学生的现有知识无法理解的知识点,还是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这也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把握好知识点的难度,既要备好教材,又要备好学生。例如科学发展观的几个内涵,理论性较强,可以先教师讲解,然后学生理解巩固,而经济全球化的几个表现意思简单,就可由学生自己讲,教师稍作补充即可。 路漫漫其修远兮,认清现实,及时醒悟,也算是祸中之福了。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6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程标准】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标解读】 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过程、影响与问题,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注意把握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考试大纲】 经济全球化 【知识梳理】 一、原因 1.

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2.层出不穷的 和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3. 的结束为其发展消除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 二、进程 1开始:随着的开辟,世界贸易体系逐渐建立,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20世纪90年代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三、表现 1.市场的国际化: 迅速发展,范围不断增大,贸易额不断增加。

2.生产的国际化: 日趋成熟,大型 数量增加。 3 资本的全球化 四、影响 1.积极作用: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 ;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2.存在问题: 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 进一步加大;摆在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护和发展自己的。 ②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③发展中国家遭到严重破坏,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 。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④经济全球化也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明和价值观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 五、展望 1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的必然结果。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 2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以及 ,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知识拓展】 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新航路的开辟启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工业革命产生的强大动力使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战”以,特别是90年代以,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练习岳麓版必修2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为此,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全球杂谈》中指出:“跨国界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电视、电话、计算机联为一体,将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经济全球化趋势大大加快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①科技发展②新型交通、通讯方式的出现③市场经济的普遍确立④跨国公司的推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科技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新型交通、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市场经济为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 答案:C 2.(2018·江西横峰、余干中学联考)在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为特征的“大烟囱工业”“夕阳工业”比重逐渐下降,而电子、核能、激光、人工合成原料等“朝阳工业”则迅猛发展,这充分说明科技革命使( ) A.政府对科技日益重视 B.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减弱 C.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手段不断改进 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解析:题干反映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向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现象,说明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D项正确;A项无法从题干中体现;B项中的“不断减弱”说法错误;C项是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但无法从题干中体现。 答案:D 3.(2019·广东阳春一中月考)据保守估计,截止到1998年11月,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被殃及的国家和地区,资产缩水50%以上,其中有7 000多亿美元流入美国。在非洲,金融、能源、电信、交通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大多廉价落入西方之手。在拉美,从1990年到1996年,西方跨国公司抢占了57.3%的市场销售额。这说明( ) A.发达国家是世界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元凶 B.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 C.发展中国家应在全球化竞争中寻找更好机遇

面对经济全球化(说课稿)

面对经济全球化(说课稿) 庆阳市合水一中任玉宏 一、说教材 1、说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一框题的内容。前三单元分别围绕“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介绍了我国经济活动中有关交换、消费、生产、分配的基本内容。如果说前三单元介绍的是我国经济生活的具体内容,那么第四单元介绍的就是经济生活的背景与舞台。第十一课介绍了我国当前所处的国际经济大背景。本课两框内容逻辑展开坚持由一般到具体,本框一般性的介绍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利与弊,为下节课具体切入我国,引导学生思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如何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奠定了基础。因此,本框题在第四单元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2、说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难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依据:高一学生的知识占有量少,理论联系实际理解问题的能力较差;另外,高一学生尚未学习哲学常识,缺少辩证思维能力。 3、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主要表现、载体。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的能力;经济全球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自身的忧患意识,树立努力学习的责任感 二.说学情 我所授课的班级是普通班学生,基础较差,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在语数等科上投入的学习时间过长,预习时间不足,课堂参与缺乏主动性。尽管广泛的社会接触面、频繁的社会交往,使他们思维活跃,已初步形成对经济全球化的评价和理解,只是这种理解是分散的、感性的,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因而也可能是片面的、偏激的。但部分学生家里拥有上网条件,只要引导得当,非常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参与。 结合这样的学情,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依据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计划采取以下教法和学法。 三、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①情景教学法②自学阅读和讲授结合法③讨论式教学法④诱思探究法 2、学法:①自主学习②探究学习③合作学习 四.说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旧导新(3—5分钟) 1.复习旧课(提问)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什么作用,如何起作用? 设计意图:一是督促学生养成课后复习的好习惯,二是为本节课对经济全球化原因的理解奠定基础。 2.导入新课

高中历史必修二学练测练习:第5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6课

第五单元第26课经济全球化 的趋势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为此,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全球杂谈》中指出:“跨国界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电视、电话、计算机联为一体,将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经济全球化趋势大大加快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①科技发展②新型交通、通讯方式的出现③市场经济的普遍确立④跨国公司的推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科技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新型交通、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市场经济为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 答案:C 2.(2018·江西横峰、余干中学联考)在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以劳动和资本

密集型为特征的“大烟囱工业”“夕阳工业”比重逐渐下降,而电子、核能、激光、人工合成原料等“朝阳工业”则迅猛发展,这充分说明科技革命使() A.政府对科技日益重视 B.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减弱 C.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手段不断改进 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解析:题干反映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向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现象,说明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D项正确;A项无法从题干中体现;B项中的“不断减弱”说法错误;C项是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但无法从题干中体现。 答案:D 3.(2019·广东阳春一中月考)据保守估计,截止到1998年11月,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被殃及的国家和地区,资产缩水50%以上,其中有7 000多亿美元流入美国。在非洲,金融、能源、电信、交通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大多廉价落入西方之手。在拉美,从1990年到1996年,西方跨国公司抢占了57.3%的市场销售额。这说明() A.发达国家是世界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元凶 B.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 C.发展中国家应在全球化竞争中寻找更好机遇 D.经济全球化致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明显加剧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抢占了优势资源、市场份额,它们利用手中雄厚的资本,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巧取豪夺,使其损失惨重,因此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D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出发达国家是世界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元凶,故A项错误;B项说法太绝对,排除;从材料只能看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而不是机遇,排除C项。 答案:D 4.2016年中国股市开市第一天上证指数暴跌7%,触发熔断机制,并带动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讲课讲稿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由于世界各国在自然资源、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和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经济全球化对不同的国家产生不同的影响,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的影响就像是一把双刃剑,衡量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与得失,中国又该如何应对?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机遇挑战趋利避害 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浪潮滚滚而来,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特征,成为从决策者、企业家到学者的共同话题。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1、贸易全球化的表现:贸易全球化主要体现在:第一,国际贸易增长率高于世界生产总值增长率;第二,国际贸易规模庞大,世界贸易依赖度高。2、投资全球化:国际直接投资全球化表现在:国际直接投资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增长率和世界生产总值的增长率。3、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指一国的金融活动跨越国界日益与国际间的金融活动融合在一起,即资金的筹集、分配和运用,超越国家疆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金融全球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水平的相互依赖关系,即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状况;二是垂直的相互依赖关系,即利率和汇率的国际联动和影响。当代世界金融发展呈现的 三大趋势:(1)金融国际合作的趋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区域性、全

球性金融组织;(2)融资证券化的趋势:传统的通过商业银行筹集资金方式转向通过国际金融市场发行长短期债券的方式;(3)金融合作利益增强的趋势:世界金融中心和世界金融市场为各国融资提供了方便,提高了各国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了筹资成本。 4、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的表现:表现在当今约90%勺国家都有跨国公司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其足迹已几乎遍及全球。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已经使世界经济成为一个由众多国家组成的不可分割的立体网络。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相当尖锐的矛盾和问题。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件好事,它可以使我们更加富有。但是,另外一些经济学家持怀疑态度,他们指出,如果经济全球化真的那么好,那为什么国际经济还是如此混乱? 应当承认,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才刚刚起步,它给各国经济和整个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还难以预料,但是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即经济全球化是一柄犀利的“双刃剑”,在促进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风险。作为一个客观的发展进程,积极参与、沉着应对是上策,而游离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之外、拒绝经济全球化,只会带来固步自封,无益于本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便已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对于我国来说,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难得的历史机遇:1、经济全球化加快了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的进程,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为我国

高中历史岳麓必修2试题: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Word含解析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 1.1992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联合国日致辞中说:“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加利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 ) A.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使全球化发展有了组织保障 B.市场经济原则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同和确立 C.发展中国家力量不断壮大成为全球化的中坚力量 D.欧洲共同体逐步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解析:B 国际经济组织在1992年前已经建立了很多,如世界银行等,A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中国1992年也提出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市场经济原则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同和确立,B项正确;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C项错误;欧洲共同体只是区域集团化组织,不能做为“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的依据,D项错误。

2.下列三幅图所反映的现象,在当今世界许多城市中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C.世界贸易日益走向制度化 D.经济全球化影响日常生活 解析:D 庄记咖啡、肯德基、麦当劳在当今世界许多城市中随处可见,说明这些饮食服务企业已经跨出国界进行生产和经营,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故D项符合题意。 3.2016年9月4~5日G20领导人峰会在中国杭州举办。G20诞生于1999年,又称二十国集团,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旨在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由此推断G20建立的时代背景是( )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区域集团化趋势出现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解析:C G20旨在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很明显是经济全球化推动的结果,C项正确;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不是区域集团化问题,且区域集团化趋势

《面对经济全球化》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 临海六中政治组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形式、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应对态度。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结合实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在经济全球化中,我国应当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应对挑战,关键在自身的努力,树立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志向。 二、教学重点: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影响。 三、教学难点: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powerpoint),通过图片、新闻、案例启发等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经济全球化”的生动情景;引导学生自学、互学、讨论,使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课堂辩论,深化学生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认识。 五、设计理念: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对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通过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现实情况,辩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帮助学生进一步辩证理解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现代生活中电脑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如果你要买电脑,你会考虑哪些品牌呢? 学生:惠普、联想、索尼、东芝、清华同方、华硕…… 师:刚才同学们提到很多电脑品牌,有的是国内的牌子,有的是国外的,但是无论哪个国家牌子我们都可以在中国的市场上购买到它们,这就是经济全球化。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体会、感悟、面对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讲课稿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区域经济 合作的思考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经济现象。为了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区域经济合作应着眼于市场多元化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协调。 一、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经济合作 经济全球化是国家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市场化、信息化和自由化的条件下,生产国际化、贸易化和金融自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其表现形式呈现出多样性,使区域经济合作与经济全球化既有互相统一的一面,也有互相对立的一面,两者是对立统一的。无论经济全球化,还是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大国和强国其间的纵横的作用,无论是建设性的还是阻滞性的,对区域经济的合作都是举足轻重。这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资源和市场等日趋全球化,使各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得不采取市场化取向的调整。 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区别

全球化的本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并不是由某种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它不具有任何社会制度的性质。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也是全球化进程的最基本动因。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经济均被卷入世界市场,经济活动的诸环节在世界范围内运作,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密不可分,呈现出某种整体化、一体化的趋势。市场化有其相对独立的运行轨迹,在世界经济范围内,则表现为市场化在一国内、区域内、世界范围内的逐级演进,最终将促成一体化的全球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形成一个整体的自然发展过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区别有三个方面:一是本质不同。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国际生产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流动与合理配置;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范围内有关各方在经济政策等方面的互利互惠合作。二是实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范围不同。经济全球化是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全球化的目标是在国际生产力的发展下,促进世界各国在总体上实现资源市场化的配置;区域经济合作是有关双方为追求区域经济内部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三、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所呈现的前所未有的发展,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但在理论层面,关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却一直是学

面对经济全球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面对经济全球化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框内容的设计是依据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感受经济全球化进程”。本着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和问题的设置上,坚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在交流、探究中获得认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辩证思维看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 经济全球化是前面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具体表现,又是下个框题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时代背景。所以本课内容既是前单元的延伸和深化,又对下个框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能经常感知全球化的气息,所以对这一知识点比较感兴趣。但在认识问题时,往往缺乏辩证的思维方法,因而有可能对经济全球化不能全面的来看。同时,比较优势原理理论层面比较高,学生理解会有一定难度。因此我会因势利导,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经济全球化及其主要的表现形式;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 2.能力目标: 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培养学生辨证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弊,激发学生树立为国家经济的腾飞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志向。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我们的应对策略。 2.难点:比较优势原理。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法设计 1.教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激发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手段: 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八、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苹果手机在全球范围的生产销售点”图片 : 该图片反映了世界经济的一种什么趋势?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展示学习目标】 :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设疑探究】: (1)你平时接触过哪些外国品牌? (2)你知道哪些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畅销? : 通过交流,进一步让学生感受经济全球化的气息 【师生共同探究】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学习目标】 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问题。 2、重要概念:经济全球化 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 二. 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1、原因: (1)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为全球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2)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3)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4)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采用,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条件。 (5)跨国公司、区域经济集团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推动。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贸易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范围不断增大,贸易额不断增加。 (2)生产全球化:国际分工日趋成熟,跨国公司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3)资本全球化:货币的交换和流动规模日益扩大,速度加快。 (4)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区域集团化是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4、影响: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率,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极大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促进了各国文化交流,有利于消除彼此隔阂。 三、经济全球化的问题和展望 1.问题: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扩大。 (2)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使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3)发达国家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加剧环境污染,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4)加剧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 2. 展望: (1)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趋势无法改变,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展;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案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秦川中学王炜霞 课标要求: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根据的要求,本课的基础知识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影响,经济全球化存在的问题。 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存在问题; 难点: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学生分析 1.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来看,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世界史,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史实已经有所了解,并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初步了解了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归纳和概括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了查找和收集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2.从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行为来看,学生的兴奋点仍集中在直观教具或有趣的历史事件上,对历史的认识仍处在感性认识阶段,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在教学中要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活跃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形成较全面的历史观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熟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影响;理解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及全球化进程中问题。 2.学生能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原因、表现和影响的具体分析,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教材、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按设计的程序,辅以多媒体教学,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搜集、整理和运用相关资料、自主探究等活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运用材料论证问题以及同他人合作学习、交流的能力,形成对经济全球化全面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完整版)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优质课)

《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面对经济全球化》是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课1《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一个框题。本单元综合探究的内容是依据新课程标准4.14规定的“感受经济全球化进程”。经济全球化是前面第十课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具体表现,又是下个框题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时代背景。所以本课内容既是前单元的延伸和深化,又对下个框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经济理论,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学生特征分析】由于学生每天都会感知全球化的气息,已具备了基本的认知和经验,也对这一问题比较感兴趣。但寓于缺乏辩证的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有可能不能辨证地分析全球化的利与弊,这就形成一定的学习障碍。另外,比较优势原理理论层面比较高,对于学生会有一定难度。亚里士多德说:“告诉我的会忘记,给我看的会记住,让我参与的会理解。”因此我会因势利导,发挥长处,克服劣势,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识记经济全球化及其主要的表现形式;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整合知识的能力;切实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体现全球化的事例和经验出发,通过直观的情境设置,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使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以问题(任务)驱动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彰显。同时培养合作的精神,感受合作的快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案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案课题: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 【探究与点拨】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基本进程 ①阶段:开始。随着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开始了的过程。 ②第二阶段的推动,经济全球化加快。 ③第三阶段:的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快。 ④第四阶段: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⑤第五阶段:的发展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⑥第六阶段: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原因 ① ② ③ ④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 ⑤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推动。

⑥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成为其有力的推动者。 主要表现 ①贸易的全球化: ②生产的全球化:③金融的全球化:4、积极影响二、问题与展望 问题:经济全球化以为主导,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①②③④2、展望 ①经济全球化是一把。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它是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以及 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 通过这个基本进程,你发现在这个进程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有人说:“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大家怎么看待这一观点? 【重难点解析】 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之间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由于世贸组织成员之多,而且在发

展水平上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可能同步推进,这时,一些区域性的经济组织更应运而生了。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计划具有促进和阻碍双重作用。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都存在一定的保护倾向,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一段时间内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有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因为,区域经济组织的出现,使世界社会生产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区域经济组织通过谈判制定相关的政策,使各国经济逐步参与并融入世界经济关系中,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的进一步联合和融合。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和步骤,经济全球化则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后归宿。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在经济全球化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种感觉直接源于 A各国之间经济上的亲密合作B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 c各国生产和销售都连成一体D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和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发展中国家B发达目家c第三世界D世界贸易组织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挑战及应对措施讲课稿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挑战?中国该如何应付?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从生产力运动的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金融全球化、科技全球化 贸易自由化,即各国间贸易障碍的减少,包括关税的不断降低和非关税壁垒取消。 生产国际化,即跨国公司全球投资发展导致生产国际分工的深化,跨国化生产成为当代世界生产的主要形式。 金融全球化,即各类国际性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各种国际性金融机构的迅速发展。 科技全球化,即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大规模跨国界转移,跨国界联合研发广泛存在。 经济全球化将给中国社会主义带来经济、政治、文化层面的全面挑战。 第一,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带来挑战。主要体现在:全球经济波动有可能传导到国内,引起国内经济不稳定;经济全球化对政府作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挑战;对国家经济安全和自主发展能力有一定影响;对中国经济体质改个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我国企业应对能力提出了挑战。 第二,经济全球化给中国政治体制带来挑战新的挑战。目前,我国仍然十分缺乏治理国际事务的经验、高素质人才、风险防范机制、政治文化支持等等因素

条件,特别是全球性危机与我国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这无疑加大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政治成本、政治压力、政治责任和政治负担,孕育和加剧着政治不稳定的风险和可能。在我国新一轮政治体制改革中,这一系列新的挑战、风险、困难和不确定因素,都有可能引发、加剧和激化社会政治不稳定。 第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国文化与思想观念冲突,给中国文化带来挑战。目前,新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民族分离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外来文化思想,特别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造成了直接的冲击、影响和渗透。它们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价值观念、政治思想和政治信念的变化。 中国应该如何应付这些挑战? 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入WTO,利用WTO体制条件趋利避害。 经济方面: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吸引国际资本等生产要素方面保持优势地位。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已成为WTO的成员,各国相互开放市场,按照WTO 规则相互提供最惠国待遇,如果中国不能获得平等的待遇,就必然会在这种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WTO的宗旨在于促进经济发展,这完全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WTO协定指出,这一组织的目的在于"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大幅稳定增长以及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通过互惠互利安排,实质性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的歧视待遇,从而为实现这些目标作出贡献"。这表明,中国加入WTO后可以获得更有利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外部环境。我们不仅要坚持履行我们在协议中所作的各项承诺,而且要充分利用WTO所创造的有利的国际环境,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服务。 政治体制方面:

《面对经济全球化》公开课教学设计

《面对经济全球化》公开课教学设计《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经济生活》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5学时数:40分钟,一节课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知道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②了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③了解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④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和实质 ⑤知道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 ⑥能准确分析经济全球利弊影响的辩证思维能力。 ⑦深入认识经济全球化实质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观看视频过程,让学生形象深刻地关心社会发展动态趋势,进一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②通过讨论和辩论,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③通过巩固练习,传授学生解题方法,课后思考题拓展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聆听和同唱为祖国干杯的歌曲将本节课推向高潮,心情愉悦地结束本节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学生忧患意识,自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②通过讨论和辩论,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团通过例举国产产品、我国跨国公司以及进入世界500强相关数字变化、载人航天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勇于承担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关心国家和世界命运。 ③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利和弊,培养辩证的分析事物两面性,坚持一分为二观点看问题,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能力。 2、内容分析: (1)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影响。 (2)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8-19 第5单元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学习目标]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自主预习·探新知] 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1.进程 (1)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2)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2.原因 (1)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2)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3)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4)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3.表现 (1)贸易: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 (2)生产: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分工更加精细,跨国公司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3)资本: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货币的交换和流动规模日益扩大,速度加快。 4.意义 (1)使经济活动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 (2)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率。 (3)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4)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15[课中思考题]: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提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接触到许多来自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商品,这是世界贸易发展的重要表现。可以根据自身经历和理解具体说明。

1.存在问题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2)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强。 (3)环境问题严重,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4)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 2.展望 (1)全球化的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16[课中思考题],思考:为什么这次东南亚经济危机能造成如此大的破坏? 【提示】这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关。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同时使民族和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加剧,资本流动能力增强,防范危机的难度加大等。所以,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加强。

面对经济全球化 (说课稿)

12、1 面对经济全球化 (说课稿) 江苏省兴化中学顾云霞 2007年10月28日获兴化市高中政治说课比赛一等奖第一名 一.说教材。 高中生,作为未来的经济人和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理应掌握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而经济生活贴近生活,符合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经济生活有助于学生理解党在初级阶段的相关政策和制度,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关键,也是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1.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与前面所学知识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是我国经济活动开展的国际经济背景,也是全书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本课对于高中生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深入了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着关键作用,同时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识记经济全球化、主要的表现形式。 ②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③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辩证全面分析问题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树立努力学习、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志向。增强自己的使命感、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 依据: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中趋利避害,对每个国家、每个公民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影响。 依据:高一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力不强,辩证思维尚未形成,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影响可能存在难度 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二.说教法。 案例教学法:用“中国制造”等案例作为教学媒介,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课标要求]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1.原因 (1)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2)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3)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4)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2.表现 (1)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范围的不断扩大,贸易额的不断增加。 (2)国际分工日趋成熟,更加精细。 (3)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4)货币的交换和流动规模日益扩大,速度加快。 3.作用 (1)使经济活动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加强了国家间的相互依存。 (2)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率。 (3)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误区警示] 经济全球化≠经济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新技术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依赖和联系、相互交往与合作日益密切,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经济多极化是指世界形成了多个力量中心,它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的崛起。 二、问题与展望 1.存在问题 (1)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2)在世界市场上,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占优势,往往是获利者;而发展中国家经常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3)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

强。 (4)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生存。 (5)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力图推行西方的价值观。 2.展望 (1)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 (2)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名师点拨]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凭借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主题一经济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原因、表现及本质 (1)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使全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原因:科技发展——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基本的技术手段;两极格局结束——消除障碍。 (3)表现:国际贸易发展;世界市场扩大;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多。 (4)本质:经济全球化从根本上讲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1)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世界贸易体系也逐渐建立起来,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2)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迅速扩大,经济全球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3)进入20世纪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3.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1)它加速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