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广州人的民风民俗作文大全

广州人的民风民俗作文大全

广州人的民风民俗作文大全
广州人的民风民俗作文大全

广州人的民风民俗作文大全

导语:说到广州风格我们最先想到的或许是那“广式茶点”,可是我们自己身边的一些事例去写富有广州人文气息,地域气息的事情,下面是XX整理收集的关于广州人的民风民俗的相关范文。

第一篇:广州风格

网上曾经有个流传很广的段子,有个后生仔整天无所事事,穿条短裤,脚上一双人字拖,吃饭也很随意,一碟肠粉,一碗艇仔粥即可满足胃口,一幅烂泥糊不上墙的衰样。然而,他却是十几套物业的业主,虽然每月有不菲的收益,却一不开跑车,二不混夜场,每天还给父母大人煮饭煲汤。

广州人崇尚闷声发大财,就是发了财不喜炫耀。低调、务实,造就了广州藏富于民,所以北方人总觉得广东人与全国不合拍,于是被讽为文化沙漠,广州人赌气,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起了全国第一座购书中心、也是当时全国营业面积最大的书城,如今广州是全国最喜爱阅读、购书最多的城市之。

我来广州有二十多年了,也慢慢嚼出点儿广州人骨子里的脾性。其实,务实是为了给自己更大的腾挪空间。发财积蓄实力,是为了干大事,然而干大事又要给自己留有余地。建小蛮腰时,当时的设计高度是世界第一,然而市民和媒体纷纷批评政府过于追求高大上,爱出风头,于是就砍低了几十米,甘愿充当小二。

务实的品格也造就了这个城市充满了浓浓的亲民风格,为政者凡事以民为先。广州贵为全国四大一线城市,却是房价最低的,全国最具实力的一批房地产大鳄总部都在广州,他们不敢在这个城市里翻云覆雨,巧取豪夺,因为他们怕得罪精明善于理财的市民们。

初来广州时,“唔该”“唔该”(即“谢谢”)不绝于耳,觉得广州人虚伪,然而正是这一声声的口头禅却营造了城市温馨气氛。公交车上很少见到抢座的,地铁站里排队候车成了习惯,无论人流多么密集。

一位年纪大的同事说,她的女儿在上海读完大学后留下来发展,几年后还是回到广州,女儿觉得还是广州生活方便。这种方便是有时说不清,然而一离开就立马感觉到。这种生活上的便利是一种自然的传递,没有刻意装扮。

北方许多食肆为了招揽顾客,营造噱头手法颇多,比如吃火锅送眼镜布,其实那块粗糙的眼镜布根本不能擦拭上千元的贵重镜片。广州人就是这样,给你方便,又不显做作;有时你略觉冷漠,那是因为主人替你想得更周全,以不损害你的利益为前提。

广州人有点闷骚,对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有时会撕下温情的面具,露出疯狂的面孔。广州人喜欢潮,喜欢前卫,喜欢一切标新立异的事物,所以风尚总能快内地半拍。办足球队就要拿全国冠军、亚洲冠军,请教练就要请世界名帅,请明星就要欧美大腕。前足球先生卡纳瓦罗以自己的真诚打动了广州球迷,上千球

迷涌向机场相送,齐声高唱《说不出再见》,以表达广州人的感激和忠诚,以致发誓要带着微笑来、也带着微笑离开的卡帅洒下热泪而去。

这就是广州风格,务实,理性,而不乏温情;低调,也会随时暴发激情。

第二篇:广州的民风民俗

北京最具代表性的新建筑,当是“大裤衩”。

广州最具代表性的新建筑不是“小蛮腰”,而是:广州歌剧院。它毫不起眼,不像“大裤衩”那样,在任何时候任何角度,都是路过者必须仰视并感叹的对象。尽管这种感叹以揶揄居多。

广州歌剧院,无论美学成就,还是国际声望,实际上都在“大裤衩”和“小蛮腰”之上。2010年建成的广州大剧院,2014年便被《今日美国》评为“世界十大歌剧院”。但它完全淹没在珠江新城CBD栉比鳞次的高楼里。而北京的国家大剧院,虽然只有半个蛋的极简造型,但周围的一切,都是围绕它而存在或失去存在。

“歌剧院”很是高大上,“广州歌剧院”则竭力融入众生。在这里,人们甚至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粤讴与粤剧。下雨了,附近少年宫、花城广场的孩子及游客,常常跑来这里躲避风雨。广州歌剧院留有大面积的室外公共空间,可庇天下寒士,这和广州骑楼文化异曲同工。

距离广州歌剧院不远处,有广东美术馆。从体量上来看,它

还是小了。但这里,曾是中国当代艺术最重要的策源地之一。今年,即使是只有一个展览,也足以让广东美术馆收获致敬,因为它举办了“赖少其诞辰百年作品展”。

赖少其是谁?

北京有黄永玉,天津有范曾,那可都是大得不得了的爷和腕儿。

通过广东美术馆的展览,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广州有个赖少其,他在艺术上的造诣,比黄永玉、范曾,大了许多。策展人认为赖少其能够厕身20世纪中国最伟大艺术家行列而毫无愧色。但赖少其一直默默无闻。黄永玉请教过钱钟书,人尽皆知;赖少其提携过黄宾虹,难以置信。我曾想:要是赖少其是黄永玉或范曾,那广州该就是中国现代绘画的中心了吧。后来我又想,要是赖少其是黄永玉或范曾,那就没有赖少其了。

广州不是中国现代绘画的中心。但中国幸有赖少其。

广州还有一个现代绘画大师曰王肇民者,和赖少其恰成双璧,同样默默无闻。但中国幸有王肇民。

国立中山大学牌坊和广东美术馆一江之隔。穿过牌坊,所行不远,就是中大校园里的陈寅恪故居。一幢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两层楼房。前不久,见叶嘉莹领一班学子,在故居阳台上,围炉夜话。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学人。

其实,艺术,比学术更需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因为,艺术充满矛盾。它在当下可有可无,在历史上却必不可少;它理应超越名利,却最容易被人利用以攫取名利;它从来没有被正确理解,理解它甚至比理解宇宙还难,但艺术家都自觉掌握了艺术真理;艺术绝对存在,艺术家相对存在,故“不可一世而无能为力”最终成为艺术家的深痛……

至今,陈寅恪故居,只是学人朝拜的圣地。文艺式的探访,实不多见。要说广州的文艺地标,这里才是最酷的所在。但从建筑看过去,它实在是太不起眼了。知道这里的人,不多。在广州街头问问,估计也没几个知道陈寅恪的。但是,广州这座城市,在人们的印象中,却拥有着浓重的“独立”、“自由”的精神气质……

爱广州,爱文艺。广州有文艺,没范儿。这让人窃喜。

第三篇:广州的风格

广州作为岭南重镇,从西汉南越到近代民国,孕育出厚重的历史文化;从改革开放到新世纪,变幻出令人惊艳的摩登都市文化。人们常常从GDP去比较北上广深。其实广州风格不在于它多大多超级,而在于其风格至今是以岭南味为主旋律,依然活色生香。

在广州珠江以南,坐落着闻名海内外的中山大学,其校园所在地正是原来的私立教会大学岭南大学。值得一提的是,那一片被列为广东省级文物单位的百年建筑群。这些建筑掩映在最有广东水乡特色的大榕树中,每一栋是当初美国设计师精心设计的。

建筑形制和广场式布置是典型的美式风格,红砖绿瓦的采用又深得岭南乡土况味。类似西洋、岭南风格相融,清末与民国时代混杂的风韵在广州还有很多,沙面建筑群、长堤建筑群、东山新河浦都是如此,令人直叹融合之妙。

除了建筑融合中西之妙,广州的饮食文化同样是在百味交融中凸显岭南之传统。在广州几乎能吃到全世界的各色食品,天南地北的口味都能在这里找到落脚点。随着移民人口的增加,广州本土的饮食风味却一直没有被冲淡。就这一点来说,广州似乎胜过许多大城市,比如在北京、深圳这样的“大熔炉”,是不可能有北京菜、深圳菜的。无论是街头肠粉店,郊区农庄还是高档酒家,粤式饮食从不缺席,“一盅两件”几乎能被所有口味的人群接受。

广州与香港文化同根同源,粤语文化主导下,广州无论是电台电视节目及影视作品,还是商业广告活动,广州话一出都很容易让人共鸣。许多活灵活现的俗语多年来大行其道,诸如“落雨大,水浸街”,“新年行大运”、“游车河”、“埋单”、“企稳”、“搞掂”、“跳槽”、“一头雾水”、“恭喜发财”之类的话语都能穿越地域界限,席卷大江南北。更别说早年香港和广州的粤语流行歌,早已经成为几代国人耳熟能详的韵律,至今还被人翻唱。

有人说广州包容,这意味着她的宽容度非常大,不分民族、信仰和语言的人群都能在这里落户,开枝散叶,所以她能成为海

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包容之外,广州的岭南基因又是如此强大,无论是扒龙舟、逛花街、派利是、饮早茶、煲凉茶乃至所有的风俗人情,都有着高度的粤人“统一式”。如此“内核坚守,拥抱变化”的品质,恰恰是中国大城市在工业化狂飙中最该珍视的。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沙妈祖信俗 粤与闽连疆,是妈祖信仰重要的传播地。自宋代始,妈祖信仰就开始随闽人入粤。广东沿海及海岛陆续兴建了天后宫或妈祖神祠,祭祀妈祖。每年农历3月23日妈祖诞期间,民众到天后宫朝拜进香者络绎不绝,形成了以南沙妈祖祭祀为核心的民俗文化圈,集中反映了妈祖文化在广东的传播。南沙妈祖信俗是在福建妈祖信俗的基础上融合南沙地域文化而形成的,包括搭炷夜香、祭祀仪式、乐舞、演粤剧、妈祖巡游等内容。南沙妈祖信俗是当地人民俗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成为沟通闽台粤港澳妈祖信众的重要桥梁。 黄阁麒麟舞

黄阁麒麟舞是来自民间的纯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有200多年的历史,发源于中山市黄圃横档村。据史料记载,黄圃的麒麟舞始于明代,正宗的麒麟舞套路是由已故老艺人蒋润峰传授的。 “麒麟”造型是根据古代的传说,做成龙头、狮身、鹿角、羊头、牛尾的仁兽形象,做工精细,生动传神;舞动时是一头麒麟独舞,由两个舞者分别舞动头、尾,按特定的艺术套路和舞蹈技艺舞动,伴奏音乐则采用节奏起伏的锣鼓吹打乐,以展现麒麟舞的生动、活泼。 象牙雕刻

牙雕是以象牙为原材料进行雕刻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远在秦汉时期,广州牙雕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明清时期,广州牙雕的工艺与生产规模达到了历史高峰。刀法见棱见角,品种齐全,华丽美观,豪华名贵,以其镂空、透深的技法,在全国牙雕工艺中独树一帜。广州牙雕手工技艺以师徒传承、家族传承为主,采取手工作坊的生产模式。 灰塑

广州灰塑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和传统的民间美术艺术价值。做工方面,广州灰塑精致细腻,色彩艳丽。用材方面,灰塑艺人因地制宜,采用适合广州炎热而潮湿的气候的雕塑材料石灰。它耐酸、耐碱、还耐温。制作流程方面,广州灰塑必须到待雕塑建筑的现场,于常温下制作,不需烧制。制作过程中,在景物之中或每组图案之间,巧妙地留出装饰性通风孔,从而减轻台风对脊饰的猛烈冲击。最值一提的是,灰塑学艺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出师,独立施工。 核雕(广州榄雕)

顺德风土人情

顺德风土人情 顺德一中高中部高二18班陈裕鑫 谈及顺德风土人情,头等大事就是顺德美食。先罗列几样金牌顺德菜:双皮奶伦教糕,陈村粉,大良炒牛奶,尖大少,大良嘣砂,龙江煎堆,煲仔饭,菠萝古老肉,芋头烧鸡,大良炒鲜奶等等。 顺德乃粤菜主要发源地,善于博取众长,推陈出新,烹饪河鲜和蒸炒各种菜肴以风味清淡香脆驰誉海内外;早在清代,游宦广东的省外人士即称道“顺德乳蜜之乡,言饮食,广州逊其精美”;及至近世,“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大良)”的说法,更获得外界普遍公认,广州、香港、澳门和海外粤人聚居地的酒楼餐馆,多喜聘用顺德厨师,以“凤城名厨”以广招徕。顺德厨师的整体素质高,到处都有美食的踪迹。光是鸡就有多种不同的烹任手法,出名的就有桂州南桥的盐局鸡、勒流山庄的白切阉鸡、顺府餐厅的四杯鸡等。顺德近年来还评出了十大金牌名菜,包括大良野鸡拼锅贴牛奶。均安煎鱼饼、顺德鱼腐、金榜牛奶炒龙虾球、菜远炒水蛇片、秘制网鲍、菩提雪衣上素、一品海参等。光听名字,已教人垂涎。 值得一提的还有顺德的小吃,如大良的双皮奶、南乳花生、南乳崩沙、凤城的金榜牛乳、龙江煎堆、乐从伦教糕等,都远近闻名,为食家津津乐道。 顺德历史源远流长,五百年前,广东版图上没有“顺德”地名,而此方向原称“太艮”。相传黄萧养起义迫使明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维持统治,如为加强封建统治,对数十万“战俘”安置采用怀柔政策。朝廷在北划出土地叫“从化”;在西南部划出南海县的东涌、马宁、鼎安、西林等四都和太艮、冲鹤等37堡,取“顺天之德”意,设顺德县,企望群众永作顺民。顺德地名,即由此来。 顺德在明代即有“岭南一壮县”之称,自古经济文化较发达,涌现过一批杰出人物。像“文武四状元”——文状元为南宋张镇孙,明代黄士俊,清代梁耀枢,武状元为明代朱可贞。最著名的就是李小龙了。 顺德还有诸多习俗,顺德民间素有烧香供奉的习俗,在各镇乡村有遍布大小不等的祠堂庙宇,天后宫、观音堂、关帝庙数之不尽,每逢初一、十五或民间传统节日,善信们便到香堂祭祀参拜,以求家人平平安安,这种风俗时到今天仍在各地较为普遍,随处可见。 西山庙又称关帝庙,始建于明代天顺年间,传说关帝庙未建时,先有鹿径祖社,社旁植大榕树一株,庙侧山麓幽邃,老榕蔽天,盛夏纳凉,凉风拂拂,暑气顿消。“鹿径榕荫”乃清代凤城八景之一。 顺德境内建有不少古代文塔,塔为亭阁式建筑,均为风水塔,由于年代久远失修,不少文塔已经湮毁,现存较好的有龙江七层文塔、桂洲外村文塔,两塔均建于清代,高七层,每层石楣刻有文字。龙江文塔现仍座于集北的基塘地边,桂洲文塔则已修葺为公园向游人开放。 古时顺德中上人家的居室建筑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砌墙,阶砖铺地,红、白石板铺天井,瓦顶则建龙船脊和“镬耳”,并绘有花草虫鱼鸟兽等图案,其用途除了装饰外,还在于压顶挡风,故称“镬耳屋”。 粤曲之乡,源远流长,从清末民初至现代,顺德名伶辈出。时至今日在镇、村的曲艺社(俗称“私伙局”)比比皆是,特别以均安、容桂、大良等地尤为突出,空闲之余曲艺社的伙记们聚在一起、唱几段经典名曲,当有节日喜庆就登

客家人的宴请礼仪 客家人宴请礼仪常识

客家人的宴请礼仪客家人宴请礼仪常识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文章——客家人的宴请礼仪客家人宴请礼仪常识。 客家人是衣冠之族后裔为躲避战乱灾荒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经历千百年的流徙考验,但仍慎终追远地保留和继承着好客多礼、人情交往、礼尚往来的婚嫁喜庆礼仪习俗。 把婚嫁喜庆作为一件大事来看待,一般都需请客。 首先要根据所办项目喜事内容来考虑请客的对象。一般都是围绕客家人以血缘为基础上的宗亲、婚亲及恩师友朋和乡邻之间来确定对象,列出名单写在一张红纸上称“全贴”(请柬),名列第一人坐首席。另外是每人或一家人(合家)之请帖。过去如若结婚的,帖要长折或五折以含五福之意。 必须认真写好请帖,对所请的人称呼在辈份、上下要得体,柬文尤为讲究礼节且文字要精练雅丽,内容清晰,宾主要分明。如婚贴写“庚酌”,完婚写“喜酌”,嫁女为“摈酌”,寿诞为“寿酌”、“桃酌”、“梅酌”。为父寿曰“悬孤今旦”;为母寿曰“设帨佳辰”。如三朝洗儿曰“汤饼”,周岁试婴曰“晬(音岁)盘之期”。请男长辈写“德驾”;平辈写“台驾”;晚辈写“文驾”或“台驾”。请女辈写“懿驾”或“慈驾”;平辈写“淑驾”、“鸾驾”、“彩驾”。 发请帖 发请帖由主人亲属亲自专程送到。列为第一名的坐首席者,见贴要签“敬陪末坐”,其余客人,出席的可签“敬陪”,不出席的则签“敬谢”。发贴请客,有俗云“三天为请,两天为叫,一天为提”。故邀请宾客务必要早,以表示虔诚,过些日子再提一次,到了宴请的当天要有人催,或派人及车辆去接客。 赴宴 赴宴的人一般要有贺礼(不能空手去),贺礼不论重轻,若条件不许可,三五只鸡蛋也可,以表情谊之意。贺礼以适时送去为宜,过早有失风度,送迟了难免使主人不高兴。若有写明免礼,则随主人之意。送礼的红色,旧时要封口,上加贴标签,现在多不用。对礼品的处理时,如退回,则写上“大仪璧谢”。 结婚或出嫁的女儿 结婚或出嫁女儿,亲戚先请后贺,朋友邻里是先贺后请。亲戚的贺礼,一律要收,其他友朋等酌情接纳或推辞收。 做寿 做寿,原则上先贺后请,不贺不请,但至亲密友也有先请后贺都可。 做欢喜头 做欢喜头,如做满月酒,一般只请亲戚及来探望过、帮过忙的人。送礼则随宾客之便。 其他喜庆 其他喜庆,如乔迁新居,一般先请后送,过去请客强调要催,表示热情诚意。 入席的大体规则 入席的大体规则,主人要在大门口欢迎宾客笑迎到来,并由主人指定专人依次唱号,按序入席。宴席的座次是礼仪的重要内容。主要是区分“尊卑”上下亲疏辈分。如在厅堂设宴是以朝南为尊的格式,就八仙桌(8人座位)而言,朝南的两位以右为上是第一位,左边是第二位,以下朝东朝西的座次也依次类推,最后得朝北。要让地位最高的或是辈分最长,年龄最大的人坐在首位。以下论资排辈座次,主人要待客人到齐后最后在未位坐下陪宾客。在被推到尊位的客人,在入座前要对在座的的一一拱手致意,表示感谢众人的抬举,然后才安然入座。 迟到者要用双手表示歉意,中途离席要向主人说明并向同席者表示歉意。主人谢客敬酒要起立致意。主人一一请客人就座后,为客人斟酒俗称“安席”,东道主人要在席间再斟酒,表示谢客。主人以酒敬宾客称为“献”;宾客回敬称为“酢”;主人欢饮称之“酬”。宴饮之礼又称为“酬酢

历年中考满分作文:广州风格

历年中考满分作文:广州风格 在广州这个美丽的大城市里,有着许许多多富有岭南特色的景点,收集了广州风格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广州风格春暖花开,是它给我的第一感觉。春天的到来,到处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含苞待放、娇艳欲滴的花,嫩黄脆弱的叶子,破土而出的小草无不显露着春天的美好。 广州的春天,大地朦胧一片。整个广州仿佛是笼罩在层层云雾之中的海市蜃楼搬,却是可及而不可望。 绵绵的春雨,为广州洗去了历经严冬的冰冷与寒燥,带来了新一年的希望。下雨的时候,天灰蒙蒙一片,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仿佛无数细小而柔软的银针带着丝丝凉意,缓缓飘落下来,点点滴滴,浸湿了干燥的土地,这就是所谓的润物细无声吧!偶尔,有些凉凉的雨滴,调皮的钻入人们裸露在外的脖颈间的。轻轻的,像是柔软的羽毛轻柔的抚过,痒痒的触感,很舒服。 雾,是春天派来探情的使者。早晨,或傍晚的时候,雾笼罩着大地,就像是眼前蒙着一层薄薄的纱,白茫茫一片。或只能看到公里远,或百米远,或只能看到伸手可及,五指模糊的地方。仿佛身处真空世界,尤在,却模糊。 在多雾的日子里,站在高处向下眺望,看着白茫茫的大地,欣赏着若隐若现的有如天上宫阙的景物,感受着大

自然带来的美好,聆听大自然击唱的歌声,是件多么美妙多么幸福的事啊! 看着一盏盏路灯照耀下仍然模模糊糊的路边上,偶尔一辆打着黄灿灿的车灯,在面前呼啸而过,即使认真盯着观察,也只能看到一个黑漆漆的影子。 所谓雾里看花,也不过是如此;无所谓美不美好,不过是眼睛所惑,假象而已。 然而这种多雾日子,确实最让人烦躁厌恶的。因为晾晒的衣服,无论多久,都依然淌着水,永远不会干,只会愈来愈湿。 而墙上总会冒水珠,床上的被褥也总是湿漉漉的,甚至地板上,也是积着一滩一滩的水,一不小心,就会滑倒;稍有不注意,就弄伤身体,让人不甚反感关于民俗的作文:广州风格作文。 偶尔早晨起来,游荡在公园里,看着花坛上的花草,在晨露的哺乳下越发的娇艳翠绿。那大小不一的露珠,总是在初升的朝阳的照耀下,流光溢彩,形如珍珠。有事一只叫不出名的小飞虫飞过,撞在蓄满露珠的花瓣草叶上,震得露珠划了下来,发出啪啪啪的声音,在寂静少人的公园里显得清脆动听 早春的时候,天气还很寒冷,人们仍然穿着严冬的羽绒大袄。过一段时间后,天气温和起来,人们渐渐除去厚

客都梅州民风民俗

客都梅州民风民俗 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只好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来。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土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著名,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 围龙屋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建筑材料有沙、石、土、瓦等。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亩、10亩,大围龙屋的面积已在30亩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一间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 围龙屋不论大小,大门前必有一块禾坪和一个半月形池塘,禾坪用于晒谷、乘凉和其它活动,池塘具有蓄水、养鱼、防火、防旱等作用。大门之内,分上中下三个大厅,左右分两厢或四厢,俗称横屋,一直向后延伸,在左右横屋的尽头,筑起围墙形的房屋,把正屋包围起来,小的十几间,大的二十几间,正中一间为“龙厅”,故名“围龙”屋。小围龙屋一般只有一至二条围龙,大型围龙屋则有四条五条甚至六条围

龙,在兴宁花螺墩罗屋就有一座6围的围龙屋。在建筑上,围屋的共同特点是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布局规整,以屋前的池塘和正堂后的“围龙”组合成一个整体,里面以厅堂、天井为中心设立几十个或上百个生活单元,适合几十个人、一百多人或数百人同居一屋,讲究的还设有书房和练武厅,令人叹为观止。 围龙屋的设计与建造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显示出客家先人的出色才华及高超技艺。围龙屋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并列一起,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如今,客家人已走出封闭的围龙屋,走出狭窄的山门,走向辽阔的世界,围龙屋成为一种历史的遗迹、一种独特的景观。现在梅州市保留下来的围龙屋,仅在梅州城区和城郊40公里内,就有几百座。 以下是梅县围屋的介绍: 梅县“围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民间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它的建筑和设计艺术之独特,给这个侨乡带来了浓郁的乡土风情。人们说,梅县“围屋”充满着客家人的“客味”。“围屋”是由一座弧形或方形的辅助建筑群,象城堡一样将主体住宅包围着的建筑。屋内布局“三堂四廊,十厅九井”:进深三座高堂,以天井和屏风墙隔开;横向是四排住房和过厅,错落有致;后面由一排排列成半圆形的房屋围成天井,叫花头。屋内房间数十间,可以住上几代数十口人家。整个“围屋”

民俗文化的变迁与发展——以广东“叹早茶”为例

民俗文化的变迁与发展——以广东“叹早茶”为例 [摘要]“叹早茶”是广东传统风俗文化当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一传统深深地扎根在每个广东人的心里。本文将介绍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从传统的角度和现代的角度论述这种风俗习惯过去的产生和现在的发展情况,并展望这种广式风俗文化未来的前景。 [关键词]早茶文化;“叹”;“一盅两件”;“扣手礼” [作者简介]彭健敏,男,广东佛山人,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历史文献学专业历史文化资源与教育研究方向 引言: 先看一则报道:① 广州早茶没有式微 10万茶位日日满座—— 老茶客:“我活了大半辈子了,不管是非典还是金融危机,衣服可以少买几件,早茶不能不喝。”——七旬罗伯伯 业界:“广州主要酒楼现在基本上都经营早茶,茶位和前些年相比并未有明显减少。”——广州市餐饮商会会长区又生 民俗学家:“早茶是带旺酒楼的一个最好办法,酒楼想旺就要开早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叶春生 “广州主要酒楼现在大都经营早茶,保守估计目前早茶茶位至少在10万个以上,而且有增无减,日日爆满。”广州市餐饮商会会长区又生认为广州早茶文化很有生命力,“广州早茶是岭南民俗文化的一种承载方式,就是‘新广州人’也会慢慢爱上早茶。” 记者连日调查看到,无论是老酒楼还是新派酒店,广州越来越多的餐厅酒楼开设早茶,招揽茶客。 实地调查: 西关18家酒楼仅1家无茶市 …… 早茶档关的少新张的多

…… 市民说法: 衫可少买早茶不可不喝 …… 业界说法: 茶客逼到爆早茶变两班 …… 专家点评: 早茶已成民俗岂会轻易消亡 …… 这是《广州日报》记者针对“广式早茶式微”引起热议所作的一篇报道,从中可以看出广东人对“叹早茶”还是情有独钟的。本文将介绍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论述这种风俗习惯过去的产生和现在的发展情况,并展望这种广式风俗文化未来的前景。 一、传统早茶文化 (一)“叹早茶”的吃和喝 广东人嗜好早茶。早上见面打招就是问"饮左茶未",以此作为问候早安的代名词,可见对饮茶的喜爱。早茶是广东人的一个生活习惯,也是"食在广东"的一大特色。 “叹早茶”是广东茶文化最具特色的重要内容。早茶习惯,遍于各阶层,上至达官白领,下至市井百姓,饮茶去处遍布城市乡镇,广东茶楼之多可为全国之最。每逢周末或假日,广东人便扶老携幼,或约上三五知己,齐聚茶楼“叹早茶②”。由此可见,喝早茶在广东人的心目中是一种愉快的消遣,在这个层面上来说与其他娱乐活动并无二致。当然,“叹早茶”并不是喝几杯好茶那么简单,下面来看看我们广东人早茶都吃喝些什么。 广东茶楼流行一个说法,那就是“一盅两件”。所谓“一盅”就是一壶茶,“两件”是指两件点心。 早茶的茶水以红茶为主,取其暖胃去腻,利于消化,常见的有乌龙茶、铁观音、普洱茶,有的人也喜欢喝菊普茶,即在普洱茶中加入菊花,取其清凉祛火。红茶色深红,汤浓稠,味苦涩,虽在视觉和味觉上都不如绿茶,却与广东早茶中味道浓郁的茶点恰是绝佳配搭。

2015年广州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真题

2015年广州市考《行测》真题第一步:扫描二维码下载砖题库客户端 第二步:打开砖题库客户端启动扫一扫功能并答题 *此卷为华图砖题库为用户kiss88828生成的试卷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15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出版了《乌托邦》一书,描绘了一个叫做“乌托邦”的岛国,在那里,人人平等,人人参加劳动。在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一部文学作品描写了类似情境,这部作品是( )。 A. 《桃花源记》 B. 《礼记》 C. 《大同书》 D. 《世说新语》 2,早在400年前,西班牙等国商人就将中国的丝绸以及茶树、柑橘等农作物运往拉丁美洲,又将一些农作物从拉丁美洲引入中国,形成了一条横跨太平洋的“海上丝绸之路”。请问一下哪些农作物不是从拉丁美洲引入中国的? A. 玉米 B. 红薯 C. 花生 D. 水稻 3,王某在公园与李某发生言语冲突,用小刀刺伤李某,强行抢走李某身上财物后逃跑。此时,李某紧追不舍,追出500米后用砖头将王某砸成轻伤,并夺回了自己的财物。李某的行为应当属于( )。 A. 故意伤害 B. 正当防卫 C. 防卫过当 D. 紧急避险 4,2014年12月,钟某将名下的一处房屋出售给梁某,双方签订了买卖合同并约定于2015年6月付清全部房款后办理过户手续。2015年1月,该处房屋价格上涨,钟某后悔过早出售该房屋,又将该房屋出售给张某并约定在2015年5月办理过户手续。2015年4月,钟某将房屋重复出售的行为暴露,此时该房屋属于( )。 A. 钟某所有 B. 梁某所有 C. 张某所有 D. 梁某与张某共同所有 5,201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是星期五,甲工厂因生产需要安排5月1日至3日加班,那么该工厂下列向员工支付加班费的计算方式中,正确的是( )。 A. 1号至3号的加班费按工资的150%计算 B. 1号至3号的加班费按工资的200%计算 C. 1号的加班费按工资的200%计算,2号至3号的加班费按工资的150%计算 D. 1号的加班费按工资的300%计算,2号至3号的加班费按工资的200%计算 6,46、我国古代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是青铜器的代表。以下关于青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青铜属于纯净物 B. 青铜属于金属材料 C. 青铜的硬度比铜大 D. 青铜耐腐蚀,易铸造成形 7,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要关照老年人的行走和坐车安全,特别要防止老年人跌倒,这是因为老年人的骨骼( )。 A. 有机物增多,硬度小,易骨折 B. 有机物增多,硬度小,易变性 C. 无机物增多,弹性小,易骨折 D. 无机物增多,弹性大,易变性 8,党的十八大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其中“洗洗澡”蕴含着的深刻内涵与下列哪一项选项相似?( )。 A. 《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有关民风民俗的400字作文

有关民风民俗的400字作文 1民风民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个国家,每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是不同的,不同的国家喜欢的衣着也是不同的。今天,我要带大家去了解的是日本的和服和韩国人穿的“韩袍”。 和服是是日本大和民族的传统服饰,在当地被称为“着物”,因和服的图案与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具体意象,又叫“赏花幕”。和服不用纽扣,只用把结的腰带,腰带种类很多,打结方法也不同,广泛使用的是“太鼓结”,就是在后腰打结处的腰带内垫一个纸或布做的芯。由于打结很费事,二战后又出现了“改良带”和“文化带”。 “韩袍”是韩国人的传统服装,它的样式适合韩国的气候,和韩国人起坐习惯。女性的韩服短上衣搭配优雅的长裙,上衣和长裙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的还加了明艳华丽的锦绣。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色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风情画,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各个国家的独特魅力。 2民风民俗 每到农历的三月初三,我的家乡湖南便有一个习俗,就是用地菜煮鸡蛋吃。 其实“地菜”这种野生小草,其真正的学名叫“荠菜”。这

荠菜在田边、地头、沟坑、丛林哪儿都长,它虽是野菜,但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而且钙铁的含量也比较高,具有清热止血、清肝明目之功效。 那么,三月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资料告诉我:“三国时期,名医华佗来沔城采药,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时,见老者患头痛晕症,痛苦难堪,华佗随即替老者诊断,并在老者园内采来一把地菜,叮嘱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照办,服蛋三枚,痛即痊愈。华佗给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地菜煮鸡蛋便成了习俗。 每到三月三,家中的长辈便会用地菜煮鸡蛋给家里吃,它那清甜的滋味时常让我回味,这虽然只是家乡的一种习俗,但俨然已经成为我心中最温暖的一部分。 3民风民俗 过年期间,遇上建了新房的、娶了新娘的、新女婿上门拜年的、老人做寿的,竹马狮灯队会在主人家玩得更起兴、更滑稽,时间也更久。 玩的花样更有针对性,会敬称为:三星拱照、骑龙送子、五子登科、高堂拜寿之类。主人招待更客气、更丰盛。由于表演的时间长,白天没玩够,晚上会有继续表演,引来村内村外更多人的观赏。所以,春节期间我们老家一带的孩子都喜欢成群结队,争先恐后地追赶着舞狮队,跟着看舞狮、看唱戏,就成了他们乐此不疲的最主要的活动。

广州概况导游词

广州概况导游词 【篇一:广州概况导游词】 广州导游词 一、综合篇 (一) 广州概况 1. 自然地理 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 也是华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广州位于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端,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和澳门,中国第三大 河流珠江穿城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 广州地处南亚热带,北回归线穿越北部,属南亚热带典型的海洋季 风气候。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四季如春,繁花似锦。全年平均气温20-22摄氏度,平均相对湿度77%,市区年降雨 量为1982.7毫米。由于气候温和,土壤湿润,阳光充足,广州一年 四季树木常绿、鲜花常开,自古就以“花城”著称。在国内城市中, 这一别称和美誉也是广州独有的。凡是来广州旅游的人都一定会充 分感受、亲身体验到处处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花的节日, 广州不 愧为花的城市! 2.人口物产 广州市辖10个区和2个县级市。10个区是:越秀区、东山区、海 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芳村区、番禺区、花都区,其中番禺、花都于2000年6月撤市设区;两个县级市是:增城 市和从化市。 广州市陆地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超过350平方公里。2000年6月,番禺、花都2个县级市撤市设区后,广州城区面积进 一步扩大,目前,广州已经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海滨城市。 广州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有许多驰名中外的农副土特产品,经专家们鉴定确认的多达100种。广州是中国著名的“水果之乡”。广州的土地、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多种热带、亚热带果树的生长,一年四季都有水果上市。广州的水果共有500多个品种,其中 荔枝、香蕉、木瓜和菠萝享有“岭南四大佳果”美誉,早已名闻中外,也是广州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四个品种。其它如杨桃、龙眼、黄皮、柑、橙等也久负盛名。 3.历史渊源

广州的风俗

广州的风俗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人口众多,各地的风俗习惯更是不同。我是广州人,而且广州又有怎么的风俗呢? 广州既有喧杂繁华的闹市,又有清僻幽静的所在;既给人强烈的现代冲击,又保留了悠远的古代风俗;既被人们称作荒芜的文化沙漠,又拥有灿烂的古老历史。。。一个拥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正释放出勃勃的生气。 隋唐五代时期,广州就是世界著名的港口,一直到宋朝,都保持着全国第一大港的地位。到了清代,清政府实行的一中通商持续83年之久。在改革开放初期,广州曾是时髦的代名词,到处充斥着广州的发财神话,对充满幻想的淘金者来说,那里大概是天堂,又是地狱。现在,广州仍是一个各种生存规则和游戏规则的商业大市场,一年两度的广交会更加重了它的商业氛围。 广州声色犬马的生活方式,如诱人的夜生活、狂飙的锐舞、新潮的时装总是冲淡人们记忆中的羊城传说、三元里抗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类的旧事;人们印象中的广州缺乏文化,但走近广州,就会体会到广州不是没有文化,只是主宰这个城市的不是那种抽象、优雅、远离生活的文化,而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温厚的世俗文化。 吃、买、玩、娱等方面的“动态”人文旅游资源反映了广州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迎春花市、龙舟节、荔枝节、荷花节、美食节、欢乐节等节庆活动又为广州这座南国都市增添了繁华与魅力,而广州人温软绵甜的口音则使城市具有了一种独特的韵味。 对匆匆过客而言,空乏地走过几条大街、几个景点,广州呈现的或许只是拥挤和浮躁的一面而已;只有细心地品味广州的生活,才能体会到这座城市的真谛。 生在苏州,住在杭州,食在广州。广州,名菜名点丰富,茶楼酒肆林立,想食什么都可以如愿,故食在广州当然惬意。这首全国流行的民谚,道出了“食在广州”之誉闻名海内外。 粤语:来广州的人都可能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来到广州,听本地人说话,就象听鸟语,不明白!人们对广东、对广州的印象恐怕最早是从粤语、粤菜、粤语歌开始的。 关于粤语,有人曾做过“广州人在外地人中的印象”这样一个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几乎将近1/3的外地人一提起广州人首先联想到的是广州话,即粤语,成为排在第一位的印象,可见,粤语影响之大,它远非一般地方方言所能比拟的。 粤语又称为广州话、白话,它通行于广东、广西东南部以及香港、澳门,使用人口超过7000万,为现代汉语方言的七大方言之一(汉语七大方言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客方言、赣方言)。广州是粤语的中心,广州市区是方言,是所有粤语区(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标准语,广州话在整个粤语方言中最具权威;有着粤方言“普通话”的地位。而且长期以来,广州一直是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使得以广州话为代表的粤语在整个岭南地区都具有有“普通话”的作用。 广州人嗜好饮茶。早上见面打招呼就是问“饮佐茶未?”,以此作为问候早安的代名词,可见对饮茶的喜爱。饮茶是广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也是“食在广州”的一大特色。 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饮茶,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被视作一种交际的方式。广州的茶楼与茶馆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它不但既供应茶水又供应点心,而且建筑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是茶馆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广州人聚朋会友,洽谈生意,业余消遣,都乐于上茶楼。一壶浓茶几件美点,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边吃爱谈,既填饱了肚子、联络了感情,又交流了信息,甚至谈成了一桩生意,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正国为如此,广州人把饮茶,又称“叹茶”。“叹”是广州的俗语,为享受之意,这也正是广州茶楼业历百年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广州的老字号饮食店中,有相当一部份就是当年的茶楼,现在已是百年老字号店了。 广州人在饮茶上并无什么礼仪上的讲究。唯独在主人给客人斟茶时,客人要用食指和中

风土人情作文

广州人嗜好饮茶。早上见面打招呼就是问“饮佐茶未”,以此作为问候早安的代名词,可见对饮茶的喜爱。饮茶是广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也是“食在广州”的一大特色。 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饮茶,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被视作一种交际的方式。广州的茶楼与茶馆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它不但既供应茶水又供应点心,而且建筑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是茶馆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广州人聚朋会友,洽谈生意,业余消遣,都乐于上茶楼。一壶浓茶几件美点,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边吃边谈,既填饱了肚子、联络了感情,又交流了信息,甚至谈成了一桩生意,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广州人把饮茶,又称“叹茶”。“叹”是广州的俗语,为享受之意。这也正是广州茶楼业历百年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广州的老字号饮食店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当年的茶楼。 广州人饮茶并无什么礼仪上的讲究。唯独在主人给客人斟茶时,客人要用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以致谢意。据说这一习俗,来源于乾隆下江南的典故。相传乾隆皇帝到江南视察时,曾微服私访,有一次来到一家茶馆,兴之所至,竟给随行的仆从斟起茶来。按皇宫规矩,仆从是要跪受的。但为了不暴露乾隆的身份,仆从灵机一动,将食指和中指弯曲,做成屈膝的姿势,轻叩桌面,以代替下跪。后来,这个消息传开,便逐渐演化成了饮茶时的一种礼仪。这种风俗至今在岭南及东南亚的华侨中依然十分流行。

潮汕功夫茶是广东潮汕地区独特的饮茶习惯。“功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功夫茶壶很小,只有拳头那么大,薄胎瓷,半透明,隐约能见壶内茶叶。杯子则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茶叶选用色香味俱全的乌龙茶,以半发酵的为最佳。放茶叶要把壶里塞满,并用手指压实,掘说压得越实茶越醇。水最好是要经过沉淀的,沏茶时将刚烧沸的水马上灌进壶里,开头一两次要倒掉,这主要是出于卫生的考虑。斟茶时不能满了上杯斟下杯,而要不停地来回斟,以免出现前浓后淡的情况。饮时是用舌头舔着慢慢地品,一边品着茶一边谈天说地,这叫功夫。功夫茶茶汁浓,碱性大,刚饮几杯时,会微感苦涩,但饮到后来,会愈饮愈觉苦香甜润,使人神清气爽,特别是大宴后下油最好。 广州之所以被称为“花城”,不单是因为广州气侯温和、四季如春、 鲜花常开(昆明也四季鲜花常开),更由于广州每年春节前都举行迎春花市,这种倾城人民逛花市的习俗,全国唯广州所独有。迎春花市是由古代花市、夜花市逐渐发展形成规模。 早在两汉时,广州人便有爱花的癖好。陆贾出使南越国时,已说岭南人“彩缕穿花”。因广州人爱花,也就出现了以种花、卖花为业的人。 南汉时,河南一带被称为“素馨斜”,就是专门艺植花木的地方。花 农和卖花女就在现在的海珠桥南岸西侧的“花洲方渡头”划艇过河北卖花。形成花市的,约在明万历年间(1573一1630年)。但那时是天天都有

作文客家民风民俗客家中秋

作文客家民风民俗客家中秋1 我家住在客家五华的一个小镇,那里虽无都市繁华,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家乡的中秋节,更是一道亮光。 家乡的中秋节,有趣热闹和谐祥和。中秋节的早晨,阳光明媚,很多人早早地起了床走到了热闹的大街上,大街上有卖肉的卖鸡的卖饼干的,大街上人山人海,各家都抢着买东西,这一天,我想最赚钱的就是店铺的老板了。 东西买好后,各家都呆在家里准备中秋节要吃的食品,各家忙东忙西。 到了下午,很多人出来走动了,有些人到别人家去窜门,每逢来客,我们必先泡一杯茶敬客。敬茶时我们都要很讲究,例如婴儿满月老人做寿小孩上学,子女入仕,病人康复,一场虚惊,儿子结婚,女儿出嫁。 到了晚上,要过中秋了,我们把桌子摆在门口前面,摆出了香喷喷的菜,大家都做下来,开始吃饭了。吃饭的时候,大人们先替老人和小孩盛饭,人们一边吃饭一边说笑,看起来非常祥和 晚饭后,大家把盘子拿了进去,又提出了一大盘月饼,他们先是把月饼一个个拿出来,在用刀子把他们切成一小块,放进盘子里,则里面的蛋黄我们把他放在正方形饼干中间空出一个圆,再把他放进饼干的中间,在放进去之前,还要沾点酱油,末在别面上给蛋黄铺上一层皮,再放进去,这样吃起来味道更好,我们一边吃一边笑, 这就是客家的中秋节。 作文客家民风民俗客家中秋2 客家人过中秋吃月饼、赏月等习俗与全国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称八月节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圆月升起时,客家的人们早早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的禾坪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 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子一般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他们的天堂。而吃东西则是有些讲究的。家长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

广州民俗文化之我见

广州民俗文化之我见 广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和发祥地,是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这两千多年的文明史留下许多说不完道不尽、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它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饮食、居住、建筑、商贸、语言、岁时节令、婚姻、祭祖、礼仪、娱乐等。 广州,一个有着十分丰富的民间民俗风情的南粤名城。这里融汇中外文化之精华,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园林、岭南盆景、广东音乐、粤剧、粤菜、粤语以及城市景观、生活习俗等,都体现了岭南文化的风格。 身为广州人的我,虽然是生长在郊区,但对广州民俗文化多多少少有点了解,下面由我来讲讲我对广州民俗文化的见解。 广州文化艺术 (1)粤剧 粤剧是我国的一大地方剧种,扎根于广东民间,也流行于广西部分地区和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和华人居住区,至今约有300多年的历史. 广东粤剧是由多种外来戏曲声腔和本地土戏、民间说唱艺术不断融合而成、发展起来的。同时粤剧先后把南音、粤讴、龙舟歌、木鱼歌等地方说唱艺术,以及广东流行小调、小曲先后吸收进来作这曲牌使用,形成今天粤剧以梆子、二黄为主的地方演唱和小曲小调为辅,富有地方特色和丰富多彩的唱腔体系。 (2)广绣 广绣,又称粤绣,中国名绣之一,是产于广东地区的刺绣品。据传创始于少数民族,明中后期形成特色。国内以故宫藏品最多。它以布局满、图案繁茂、场面热烈、用色富丽、对比强烈、大红大绿而著称。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布局满,往往少有空隙,即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地树根等补充,显得热闹而紧凑;粤绣的另一个独特现象,就是绣工多为男工,和其他地区绣工均为女子不同,在绣制大件时,绣工常手拿长针站着施绣。 粤绣用线多样,除丝线、绒线外,也用孔雀毛绩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针法十分丰富,把针线起落、用力轻重、丝理走向、排列疏密、丝结卷曲形态等因素都用来强化图像的表现力。 (3)粤语讲古 “讲古”即说书、讲故事。粤语讲古是艺人用广州方言对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和讲演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这种民间技艺来源于古代的说唱艺术;形式上而言,当是直接承继元明以来的评话、评书,并结合粤语方言而产生。据说明朝末年,江苏泰州说书大师柳敬亭(1587~1679)出任抗清将领左良玉的幕客,在随军南征时把说书艺术传来广东。 (4)广式家具 广式家具工艺是广州传统民间手工技艺的代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明末朝廷已有广式家具出现。清初,广式家具的豪华造型满足了统治者对富贵的追求,成为清廷家具的主要来源。清中期,广式家具受欧洲巴罗克式和洛可可式的艺术风格影响,在造型和装饰上达到鼎盛时期。民国后期战乱使广式家具行业萧条中落,抗战胜利以后,家具行业逐渐复苏。

范文一:广州风土人情作文

范文一:广州风土人情作文 广州人嗜好饮茶。早上见面打招呼就是问“饮佐茶未”,以此作为问候早安的代名词,可见对饮茶的喜爱。饮茶是广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也是“食在广州”的一大特色。 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饮茶,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被视作一种交际的方式。广州的茶楼与茶馆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它不但既供应茶水又供应点心,而且建筑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是茶馆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广州人聚朋会友,洽谈生意,业余消遣,都乐于上茶楼。一壶浓茶几件美点,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边吃边谈,既填饱了肚子、联络了感情,又交流了信息,甚至谈成了一桩生意,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广州人把饮茶,又称“叹茶”。“叹”是广州的俗语,为享受之意。这也正是广州茶楼业历百年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广州的老字号饮食店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当年的茶楼。 广州人饮茶并无什么礼仪上的讲究。唯独在主人给客人斟茶时,客人要用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以致谢意。据说这一习俗,来源于乾隆下江南的典故。相传乾隆皇帝到江南视察时,曾微服私访,有一次来到一家茶馆,兴之所至,竟给随行的仆从斟起茶来。按皇宫规矩,仆从是要跪受的。但为了不暴露乾隆的身份,仆从灵机一动,将食指和中指弯曲,做成屈膝的姿势,轻叩桌面,以代替下跪。后来,这个消息传开,便逐渐演化成了饮茶时的一种礼仪。这种风俗至今在岭南及东南亚的华侨中依然十分流行。

潮汕功夫茶是广东潮汕地区独特的饮茶习惯。“功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功夫茶壶很小,只有拳头那么大,薄胎瓷,半透明,隐约能见壶内茶叶。杯子则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茶叶选用色香味俱全的乌龙茶,以半发酵的为最佳。放茶叶要把壶里塞满,并用手指压实,掘说压得越实茶越醇。水最好是要经过沉淀的,沏茶时将刚烧沸的水马上灌进壶里,开头一两次要倒掉,这主要是出于卫生的考虑。斟茶时不能满了上杯斟下杯,而要不停地来回斟,以免出现前浓后淡的情况。饮时是用舌头舔着慢慢地品,一边品着茶一边谈天说地,这叫功夫。功夫茶茶汁浓,碱性大,刚饮几杯时,会微感苦涩,但饮到后来,会愈饮愈觉苦香甜润,使人神清气爽,特别是大宴后下油最好。 广州之所以被称为“花城”,不单是因为广州气侯温和、四季如春、鲜花常开(昆明也四季鲜花常开),更由于广州每年春节前都举行迎春花市,这种倾城人民逛花市的习俗,全国唯广州所独有。迎春花市是由古代花市、夜花市逐渐发展形成规模。 早在两汉时,广州人便有爱花的癖好。陆贾出使南越国时,已说岭南人“彩缕穿花”。因广州人爱花,也就出现了以种花、卖花为业的人。 南汉时,河南一带被称为“素馨斜”,就是专门艺植花木的地方。花农和卖花女就在现在的海珠桥南岸西侧的“花洲方渡头”划艇过河北卖花。形成花市的,约在明万历年间(1573一1630年)。但那时是天天都有花市,地址最初是在天字码头,后陆续扩大到广州九个城

民风民俗的初二精选作文

民风民俗的初二精选作文 导语:中国的傣族是一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人口近百万。那么关于民风民俗的初二精选作文怎么写呢? 【篇一:苗族的民风民俗精选作文】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情。不一样的风俗造就了来自不一样的节日风俗,今天我就带大家领略一下苗族的风土人情。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接壤地带。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招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苗族人确实是尊老爱幼,真情实意,热情好客,非常注重礼节的。

【篇二:我家乡的民风民俗】爆仗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仗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仗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仗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我的故土浙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过年时都有一样的风俗。如: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渐渐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妙希望之意。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仗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繁忙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仗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错成除夕愉快的乐章。

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各民系性格特点

广府人 前凤凰卫视主持人梁冬(南海人)说:广州人太现实,什么都讲‘着数’,只有有‘着数’的事广府人才会去做。广州人对空头理论不感兴趣,也没有工夫空谈哲理、人生,对政治也不感兴趣。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心世界发展。只顾及自己所属的小圈子,只关心自己的房价和股票。人人都为了钱忙忙碌碌,整日东奔西跑。看重的是效益和价值,不注重形式和外表。表现出更多的功利主义(或工具化)倾向。 “叹”这个词在人们的意识中一般有感叹、叹息之意。而在广州,叹茶,叹花,叹粥, 客家人更留恋华夏故土的情结。以梅州丘姓为例,本为河南郡望族,后因避战乱而南迁,虽曾远涉福建宁化、上杭和广东梅州蕉岭,其后因人多地少,又有不少丘姓后裔再次迁徙,但他们多选择国内其它地广人稀的山区,如湘赣交界的罗霄山脉地区等,甚至向北回迁至陕西等地区,故土依恋情结由此可见一斑。客家有谚云:“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尽管原因有许多,但客家依山为居的历史已经沉积为群体的一种社区意识。客家乡村地区的传统建筑形式主要有方楼、圆楼、府第式的三堂屋和五凤楼、围龙屋等。其特点是:祖堂在上,上下厅堂、主次分明,左右对称,规模宏大,坚固经久,防卫性高,生土建筑,古朴稚拙,少有雕刻,雄浑天然。围内“家累世义居”,“合门百口”,同姓视之为骨肉,透射出魏晋南北朝时中原衣冠士族大家族庄园建筑及其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的传统。客家建筑外墙开窗少,

开窗小,窗台高于人头,其独特风格是客家人经历了与土著对峙和自我封闭阶段的记录,是客家人维系家族宗法制度,增进族内团结和在异乡获得生存安全的心理需要的表现。有学者认为,客家围龙屋前有半圆形的“龙池”,后有半圆形台丘,前者象阴,后者象阳,从外俯瞰围笼屋就如天地环抱于人的“天地浑沌如鸡子,古盘生其中”的意境,表现了丰富深邃的古老的文化哲学精神。客家地区的村落中各姓各宗支宗祠建筑遍布,是客家人散居以后增强族亲凝聚心理的强烈反映,也是客家人门第观念,以郡望自矜,光宗耀祖心理的坦露。客家民居门上的对联常见有:“儒士家风,振奇人品”,“河南世泽,洛水家声”之类,流露出客家人客居他乡,却念念不忘精神家园,自贵与失落感交织的复杂情感。客家人的中原正统的传统儒家思想让客家人在历次朝代更迭地抗争最为激烈,如对蒙古、满清的合法性斗争从未 停止过。 潮汕的潮瓷、木雕、潮绣等著名工艺品以细腻为共同特点,木雕以细腻的刀路著称,潮绣也以精工驰名,潮人种田一年三造,精耕细作犹如绣花,潮汕人性格承吴越人之纤细可见犹存。这也是解放后各地争相向潮州老农学习耕作方法的缘由。他们的这种精细也外延到其 文化性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