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创业的基本认知

创业的基本认知

1. 创业不是简单的做自己的老板

现在就业压力大,加之现今媒体对大学生创业热炒,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但我们冷静分析:你想干什么?你适合干什么?你有哪些资源?或许你的创业想法源于一个创意,朋友的一个建议或倡议,有一笔资金,甚至是一时的冲动……大学生朋友在创业之前或准备创业时,一定要清楚一个道理:创业不是简单的做自己的老板!因为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当老板你需要考虑到人、财、物、进、销、存、竞争、市场细分、定位、管理体系、团队、财务、退出机制等等一系列的事情。

第一个扛起创业大旗的人,一般来讲最大的优势是协调能力强,富于激情,而往往相对来说其弱点是专业能力不足。所以,创业需要一个互补型很强的团队,要有基本的开办企业或项目的架构。创业者,不但要做自己的老板,而且要做他人的老板;自己能力强,能干还不行,还需要带领团队来一起完成。

另外,目前国家出台了许多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对大学生创业者而言,较之前几年在创业环境方面有了很大改善。但整体上来看,国家对中小企业有些排斥,目前的土壤是不利于中小企业的成功成长的。创业成功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对于创业人来讲,至少需要具备几个条件:一是强健的身体;二是心胸够宽广,适应不同的规则;三是定位要清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腹”,创业者强健的身体是创业的本钱。创业过程需要创业者殚精竭虑,奋斗不止,才有可能成功。在创业前,身体的储备是必要的。创业过程是一个适应市场与环境,又获得竞争优势的过程。该过程所涉及的一切对象,一切事情都需要谈判与磨合,对不同的规则要有足够的承受力与适应力。在波折的创业过程里,需要创业者具备足够的心胸来面对与容忍。对于创业者而言,创业前一定要定位准确。定位分两个层面,一是对自我的定位与认知要准确;二是所做项目要市场定位清晰,做好市场细分与定位。

创业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市场活动,需要很多条件与准备,创业不是简单的做自己的老板!

2. 创业是超越自己的人格,建立组织的人格

任何组织都是由人和人的行为构成的,对于创业也不例外。作为创业组织中的人,创业者必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整体创业的需要,表现为组织人格。同时,作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个性的完整的创业人,也必然表现为个人人格。任何组织的人都具有双重人格,即组织人格和个人人格。组织人格是由组织的性质、目的、结构、准则和价值观等决定的,是由组织的权力运

行方式和组织环境塑造而成的,是符合组织管理的需要和组织发展的需要的。个人人格是个人的需要、动机、个性、能力、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凝聚,是符合个人的需要和发展的。组织人格是模式化的,非个性化的,非感情化的人格。个人人格则是多姿多彩的个性化的感情化的人格。组织人格更强调理性,个人人格更强调个性。个人的存在,组织的发展,形成不同的人格。

创业的过程,实际上是创造建立组织人格的过程。由于个人人格与组织人格的矛盾特性,从而使创业陷入两难选择:组织的人格与个人的人格的冲突。创业成功必须克服个人人格与组织人格的不一致,需要创业者超越个人人格,带领建立组织的人格。面对两种人格的冲突,大部分人强调:我能做什么,而很少有人强调组织的人格,导致很多创业团队的价值离散,甚至分道扬镳,从而败于自我。成功创业者,需要改变自我,同时还需改变团队个体的人格,使团队个体人格都贴合组织人格,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

3. 创业过程本身是充满冒险的过程

很多创业是在没有机会的情况下成功的,而不是有了好的创业机会。我国第一批创业人员,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劳改释放人员。这些人员是就业的弱势群体,没有工作机会,只好去创业。调查表明:30%的大学生都有自己的创业愿望,但付诸行动的只有1%。

创业是一个风险极高的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创业企业的失败率高达70%以上,而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远低于一般企业的创业成功率。但可喜的是:现在大学生创业已经非常务实和理性。据智联招聘的调查显示:65%的大学生认为应先在大公司积累经验,30岁以后考虑创业;21%的人认为大学毕业后1-2年就要创业;9%的人认为创业风险太大,还是要慎重;还有4%的人没想清楚,只有1%的人无论如何,不考虑去创业。创业有风险,入市须慎重。我们赞成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一般情况下不要选择创业。最好先就业历练积累,时机成熟再去创业,减低创业失败风险。毕竟,所有的选择都没有的时候,还会有创业的选择。

对于决定创业的人,我们提供的一个建议是:创业初期要专注。无论是创业成功(盛大陈天桥,百度李彦宏……)的案例,还是无数创业失败的教训,都证明“专注”很重要。道理也很简单,当人有很多机会的时候,一般的人很难坚守自己创业的初衷,会抓住很多看着是机会但不是机会的机会而不放,从而陷入关注很多目标而不能专注一个目标的失败怪圈。很多人成于没有机会,败于有机会。在创业准备时,要善于选择别人不认为是机会的机会



4. 创业是针对市场上存在的某种需要

创业的过程,实质是满足特定人群的特殊需求,也即特定市场的特定需求。这是创业机会或者创业项目选择的前提和基础,否则就是空想与妄想。创业机会如何挖掘?现给出几种方法:

一、经由分析特殊事件,来发掘创业机会。例如,美国一家高炉炼钢厂因为资金不足,不得不购置一座迷你型钢炉,而后竟然出现后者的获利率要高于前者的意外结果。

二、经由分析矛盾现象,来发掘创业机会。例如,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与产品大多只针对专业投资大户,但占有市场七成资金的一般投资大众,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样的矛盾,显示提供一般大众投资服务的产品市场,必将极具潜力。

三、经由分析作业程序,来发掘创业机会。例如,在全球生产与运筹体系流程中,就可以发掘极多的信息服务与软件开发的创业机会。

四、经由分析人口统计资料的变化趋势,来发掘创业机会。例如,大陆的一胎化、单亲家庭快速增加、妇女就业的风潮、老年化社会的现象、教育程度的变化、青少年国际观的扩展等,必然提供许多新的市场机会。

五、经由价值观与认知的变化,来发掘创业机会。例如,人们对于饮食需求认知的改变,造就美食市场、健康食品市场等新兴行业。

六、经由新知识的产生,来发掘创业机会。例如,当人类基因图像获得完全解决,可以预期在生物科技与医疗服务等领域,必然带来极多的新事业机会。

不过,最好的点子还是来自于创业者长期观察与生活体验。

[NextPage]

评估创业项目或创业机会是否适合或值得投入,是需要科学与理性论证的。以下是针对创业机会的市场与效益面,提出一套评估准则,并说明各准则因素的内涵,目的是为创业者提供评估是否投入创业开发的决策参考。

市场评估准则:

(1)市场定位:一个好的创业机会,必然具有特定市场定位,专注于满足顾客需求,同时能为顾客带来增值的效果。因此评估创业机会的时候,可由市场定位是否明确、顾客需求分析是否清晰、顾客接触通道是否流畅、产品是否持续衍生等,来判断创业机会可能创造的市场价值。创业带给顾客的价值越高,创业成功的机会也会越大。

(2)市场结构:针对创业机会的市场结构进行5项分析,包括进入障碍、供货商、顾客、经销商的谈判力量、替代性竞争产品的威胁,以及市场内部竞争的激烈程度。由市场结构分析可以得知新企业未来在市场中的地位,以及可能遭遇竞争对手反击的程度。

(3)市场规模:市场规

模大小与成长速度,也是影响新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市场规模大者,进入障碍相对较低,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也会略为下降。如果要进入的是一个十分成熟的市场,那么,即使市场规模很大,由于已经不再成长,利润空间必然很小,因此这项新企业恐怕就不值得再投入。反之,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市场,通常也会是一个充满商机的市场,所谓水涨船高,只要进入时机正确,必须会有获利的空间。

(4)市场渗透力:对于一个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创业机会,市场渗透力(市场机会实现的过程)评估将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聪明的创业者知道选择在最佳时机进入市场,也就是市场需求正要大幅成长之际,你已经做好准备,等着接单。

(5)市场占有率:从创业机会预期可取得的市场占有率目标,可以显示这家新创公司未来的市场竞争力。一般而言,在成为市场的领导者,最少需要拥有2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但如果低于5%的市场占有率,则这个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虽然不高,自然也会影响未来企业上市的价值。尤其处在具有赢家通吃特点的高科技产业,新企业必须拥有成为市场前几个的能力,才比较具有投资价值。

(6)产品的成本结构:产品的成本结构,也可以反应新企业的前景是否亮丽。例如,从物料与人工成本所占比重之高低、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比重,以及经济规模产量大小,可以判断企业创造附加价值的幅度以及未来可能的获利空间。

效益评估准则

(1)合理的税后净利:一般而言,具有吸引力的创业机会,至少需要能够创造15%以上税后净利。如果创业预期的税后净利是在5%以下,那么这就不是一个好的投资机会。

(2)达到损益平衡所需的时间:合理的损益平衡时间应该能在两年以内达到,但如果三年还达不到,恐怕就不是一个值得投入的创业机会。不过有的创业机会确实需要经过比较长的耕耘时间,通过这些前期投入,创造进入障碍,保证后期的持续获利。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前期投入视为一种投资,才能容忍较长的损益平衡时间。

(3)投资回投率:考虑到创业可能面临的各项风险,合理的投资回报率应该在25%以上。一般而言,15%以下的投资回报率,是不值得考虑的创业机会。

(4)资本需求:资金需求量较低的创业机会,投资者一般会比较欢迎。事实上,许多个案显示,资本额过高其实并不利于创业成功,有时还会带来稀释投资回报率的负面效果。通常,知识越密集的创业机会,对资金的需求量越低,投资回报反而会越高。因此在创业开始的时候,不要募集太多资金,最

好通过盈余积累的方式来创造资金。而比较低的资本额,将有利于提高每股盈余,并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未来上市的价格。

(5)毛利率:毛利率高的创业机会,相对风险较低,也比较容易取得损益平衡。反之,毛利率低的创业机会,风险则较高,遇到决策失误或市场产生较大变化的时候,企业很容易就遭受损失。一般而言,理想的毛利率是40%。当毛利率低于20%的时候,这个创业机会就不值得再予以考虑。软件业的毛利率通常都很高,所以只要能找到足够的业务量,从事软件创业在财务上遭受严重损失的风险相对会比较低。

(6)策略性价值:能否创造新企业在市场上的策略性价值,也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一般而言,策略性价值与产业网络规模、利益机制、竞争程度密切相关,而创业机会对于产业价值链所能创造的加值效果,也与它所采取的经营策略与经营模式密切相关。

(7)资本市场活力:当新企业处于一个具有高度活力的资本市场时,它的获利回收机会相对也比较高。不过资本市场的变化幅度极大,在市场高点时投入,资金成本较低,筹资相对容易。但在资本市场低点时,投资新企业开发的诱因则较低,好的创业机会也相对较少。不过,对投资者而言,市场低点的成本较低,有的时候反而投资回报会更高。一般而言,新创企业的活跃的资本市场比较容易创造增值效果,因此资本市场活力也是一项可以被用来评价创业机会的外部环境指标。

[NextPage]

(8)退出机制与策略:所有投资的目的都在于回收,因此退出机制与策略就成为一项评估创业机会的重要指标。企业的价值一般也要由具有客观鉴价能力的交易市场来决定,而这种交易机制的完善程度也会影响新企业退出机制的弹性。由于退出的难度普遍要高于进入,所以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创业机会,应该要为所有投资者考虑退出机制,以及退出的策略规划。

很多人对创业跃跃欲试,但却发现创业后不但比当上班族还辛苦,赚得钱也不见得比较多,因此创业不到半年,便草草结束,回到粉领族行列。若想避免这样的情况,很多迷思与基本认知,都是你事前应该要清楚知道的。

根据104创业加盟网的调查,有意创业的女性在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且年龄层分布较男性为低,主要(46.2%)分布在20至29岁之间,这表示有不少女性在离开校园之后,就期望即早圆创业梦。不过,想要创业跟能创业成功是两件事。如果事先没有认知清楚,贸然创业,很可能赔了积蓄,到头来还得重返职场,当老板的伙计。以下的五个迷思,提醒 你三思而后行。

迷思1:一定

比当薪水族好赚

你觉得创业当老板赚的会比目前收入还高吗?那可不一定!尤其是开店之后的前三个月仍是观望期,可能还没赚到钱,有可能还会先赔进老本。因此,除了要准备多一点资金之外,也必须要有赔钱的心理准备,而且最好和周遭的亲友或合伙人沟通这方面的观念,以免开店后有赔钱现象时,亲人和合伙人反而会怪罪 你。

迷思2:绝对比上班族还自由

“总是加班加到晚上9点,周末也要来加班”,如果你抱着脱离加班生涯的心态创业,那么在这里可以先告诉你,创业当老板后,加班情况可能更严重。毕竟当个上班族是在为老板的前途、公司的远景打拼,创业后,可就是为了自己的未来打拼了,不更努力些,怎么行?尤其是创业初期,营运状况还没上轨道,可能要从早做到晚,加班情况比当上班族更甚。

迷思3: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

这个迷思跟第二点有点类似,很多人都希望创业后可以有更多私人时间陪伴家庭,但除非是创业后营运状况上了轨道,或是有可信任的员工帮你镇日坐镇店里、照顾生意,否则很多时候可能还是要 你事必恭亲。除非你与家人一起创业,才有可能朝夕相处,不过,相对地,发生摩擦的机率也会跟着提高喔。

迷思4:一开张就有生意上门

你当顾客买东西,跟你当老板,希望顾客上门,这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若你是消费者,你一定会希望到物美价廉,或是服务超值,或是气氛美、灯光佳的场合去消费。易地而处,今天若换成 你当老板,你会不会也能营造出「超值」的感觉,除了商品超值外,也要能提供好的无形服务。如果你是属于情绪起伏很大、动不动就会把情绪摆在脸上的人,是不是也会在顾客上门时摆了张臭脸,万一真的如此,客人可能就不再上门,生意也就门可罗雀。

迷思5:想做就做一定会成功

根据统计,国内创业的成功率大概是2~3成,也就是说每十个人创业中,会有7~8个人会失败,想要创业成功,条件很多。除了立地条件够好外,服务也要赞。另外,顺利开店之后,也要常与当地的民众互动,让本身的产品可以用口耳相传的方式,扩大自己的潜在市场,或是联合附近商家共同促销的手法,来和民众达到更高的互动关系,以便收集并累积客户的数据,以锁定客户透过电话、邮件等方式做长期的营销。

在建立的基本认知后,下一步便是要找到自己擅长或是感兴趣的行业了。104创业加盟网建议,创业最好是从自己的兴趣着手,不要一味的跟着热潮走,如此才是长久之计。平时要多搜集相关的资料,观察他人的成功特质在哪里,

并好好的发挥女性的细心、善于服务等特质,当能够把握住市场商机,并善用女性特质,要成功创业绝非难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