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篇1:免疫组化(IHC)经验超全总结

做过病理实验的人都知道,实验看似容易,但真想把它做好,还是需要花上很长一段时间去积累和摸索经验。我从事病理实验已有6年多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做过许许多多病理相关实验,刚开始啥也不懂,一味按照网上操作流程来做,但做的结果往往并不是十分理想,最终结果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浏览和学习,在论坛内学习、请教,并结合实践操作,我经历了初级——查找资料和摸索方法;中级——问题求助和不断总结;高级——难题解答和经验分享这三个阶段,也学到了不少知识,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的比较?

要求做冰冻切片的不一定能做石蜡切片,这是我向一老师请教得出的结论。因为作石蜡切片时要高温烤片,可能会破坏组织的抗原性,如果组织的抗原性较稳定,则可作石蜡切片;但是要求做石蜡切片的,可作冰冻切片。

冰冻切片的优点是能够较好的保存组织的抗原免疫活性,做免疫组化时不需抗原修复这一步。缺点是细胞内易形成冰晶而破坏细胞结构,可能会使抗原弥散;切片厚度较石蜡的厚,做的片子没石蜡的漂亮。当你买一抗时,目录上都写着做什么样的切片,如果它写着只能做冰冻,就不能做石蜡,如写着两者都可,那就都能做。

石蜡切片的优点是可以保持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且容易存放在室温,而冰冻切片比较麻烦,一定要存在-80oC的低温冰箱中,尤其是用来做原位杂交的切片,为了防止RNA降解,保存一贯很重要。由于石蜡切片可以切到4μm左右,所以原位杂交探针容易渗透到组织中去,容易成功,而且得到的颜色/形态都较冰冻切片好。

二、一抗的选择要点和技巧是什么?

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的选择。由一种克隆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叫做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能目标明确地与单一的特异抗原决定簇结合,就像导弹精确地命中目标一样。另一方面,即使是同一个抗原决定簇,在机体内也可以由好几种克隆来产生抗体,形成好几种单克隆抗体混杂物,称为多克隆抗体。在抗原抗体反应中,一般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但亲和力相对小,检测抗原灵敏度相对就低;而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稍弱,但抗体的亲和力强,灵敏度高,但易出现非特异性染色(可以通过封闭等避免)。

应用范围的选择。有的一抗只能用于WB(Westernblotting)或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免疫沉淀等;甚至表明石蜡切片或冰冻切片。

种属反应性的选择。这一点很重要,表明这种抗体可能存在种属差异,且这种抗体适合检测哪种种属动物体内的抗原。

种属来源,一般兔来源的多是多克隆;而小鼠来源的多是单克隆,但也有另外。根据此

来源来选择相应的二抗。

生产厂家的选择。不同厂家的同一种抗体,它的实际效价稳定是不同的,有的做免疫组化效果较好,有的WB效果却更好一些。

三、在什么情况下使用Triton-X100?

TritonX-100化学名称为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是一种去污剂。在免疫组织化学(10μm 以上厚切片)和免疫细胞化学中一般用TritonX-100作为细胞通透剂,在膜上打孔。

其作用原理TritonX-100可以溶解细胞膜、细胞核膜、细胞器膜上的脂质而使抗体及大分子结构的物质进入胞浆和胞核内,故在细胞免疫组化时尤为推荐使用,这样抗体就能顺利进入胞内与相应抗原结合。

TritonX-100既是一种表面活性剂,也有抗氧化作用。

四、封闭血清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膜上或切片上有剩余的位点可以非特异性吸附抗体,造成后续结果的假阳性。

封闭血清一般是和二抗同一来源的,血清中动物自身的抗体,预先能和组织中有交叉反应的位点发生结合,否则在后面的步骤中如果和二抗发生结合,会造成背景。

也可以用小牛血清、BSA、羊血清等,但不能与一抗来源一致。

五、抗体孵育条件的比较?

一抗孵育温度有几种4oC、室温、37oC,其中4oC效果最佳;孵育时间这与温度、抗体浓度有关,一般37oC,1-2h,而4oC过夜和从冰箱拿出后37oC复温45min。

二抗一般室温或37oC,30min-1h,具体时间需要摸索。

六、一抗4℃孵育后为什么要进行37℃复温?

一方面,防止切片从4oC直接放入PBS易脱片。

另一方面,使抗原抗体结合更稳定。一般不需要,但对表达较弱的抗原可能有用,4oC 和37oC时分子运动方式不同,前者分子碰撞机率和运动速度小于后者,后者结合更快,但敏感性也提高了并易造成非特异染色。

其实,我更赞同后一种说法,因为我尝试把肝脏或睾丸片子从4℃过夜拿出后,直接用PBS洗没发生过脱片现象。事实胜于雄辩。

七、DAB显色时间如何把握?

DAB显色时间不是固定的,主要由显微镜下控制显色时间,到出现浅棕色本底时即可冲洗。

DAB显色时间很短(如几秒或几十秒)就出现很深的棕褐色,这很可能说明你的抗体浓度过高或抗体孵育时间过长,需要下调抗体浓度或缩短抗体孵育时间。

若很短时间就出现背景很深,还有可能是你前面的封闭非特异性蛋白不全,需要延长封闭时间。

DAB显色时间很长(如超过十几分钟)才出现阳性染色,一方面可能说明你的抗体浓度过低或孵育时间过短(最好一抗4oC过夜);另一方面就是封闭时间过长。

八、免疫组化结果如何分析?

阳性着色细胞计数法。在40倍光镜下,随机选择不重叠的10个视野,人工或机器计数阳性着色细胞,每组3-6张不同动物组织切片,然后进行组间比较即可。

灰密度分析法。通过在不同组别和不同动物组织切片上选择相同区域、相同条件下用imageJ进行灰密度分析,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即可。

评分法。通过在光学显微镜下对组织切片分别按染色程度(0-3分为阴性着色、淡黄色、浅褐色、深褐色)、阳性范围进行评分(1-4分为0-25%、26-50%、51-75%、76-100%),最终可以分数相加,再进行比较。

对于以上这几种方法,各有利弊,请细心选择。要想得到正确结果的前提是你要做出着色均匀、背景很浅的高质量切片。

九、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组织抗原修复,抗原修复的条件是什么?

由于组织中部分抗原在甲醛或多聚甲醛固定过程中,发生了蛋白之间交联及醛基的封闭作用,从而失去抗原性。通过抗原修复,使得细胞内抗原决定族重新暴露,提高抗原检测率。

修复方法从强到弱一般分为三种,高压修复、微波修复、胰酶修复。修复液也分为若干种(具体的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大量的中性的、高pH的等)。

微波修复,我们一般用6min*4次,效果不错。

十、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灭活时间和浓度是什么?

一般3%过氧化氢灭活时间短点,可以10min左右;而0.3%过氧化氢则可以适当延长封闭时间,一般10-30min。

用甲醇配置过氧化氢比双蒸水或PBS好在保护抗原和固定组织作用,过氧化氢孵育时间

过长易引起脱片。

现用现配,配好后4oC避光保存。

十一、如何才能充分脱蜡?

蜡不溶于水,如果脱蜡不干净,少许蜡存留于切片上,将会引起染色不均匀、阳性物时隐时现、真假难辨、背景染色增加等。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切片在染色前必须彻底脱蜡,目前用于脱蜡的试剂主要是二甲苯,因它脱蜡力强,脱蜡时间较短;

脱蜡的时间要根据季节,室温和试剂的新鲜程度决定。如果在夏天,室温较高,脱蜡试剂也新鲜,则脱蜡时间不需很多,3-5min就已足够。如果在冬天,室温较低,脱蜡试剂也较陈旧,则脱蜡时间需要延长,10-20min或更长。

当天切的切片,烧烤2小时后进行染色,切片带有温度时进行脱蜡可加速脱蜡的过程,如果预先切好烤好的切片,在染色前,还必须对切片进行加温10-20min,然后再行脱蜡,这样脱蜡速度加快,效果会更好。

总之,操作时应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室温,不同的试剂来决定,脱蜡的时间,原则上是要彻底、干净、完全地脱去切片上的蜡。

十二、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组织非特异性染色?

缩短一抗/二抗孵育时间、稀释抗体来控制。这是最重要的一条;

一抗用多克隆抗体易出现非特异性着色,建议用单克隆抗体看看;

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和生物素在肝脏、肾脏等组织含量很高(含血细胞多的组织),需要通过延长灭活时间和增加灭活剂浓度来降低背景染色;

非特异性组分与抗体结合,这需要通过延长二抗来源的动物免疫血清封闭时间和适当增加浓度来加强封闭效果;

缩短DAB孵育时间或降低DAB浓度/过氧化氢浓度等;

适当增加PBS冲洗次数和浸洗时间,在一抗、二抗或SP孵育之后的浸洗尤为重要;

防止标本染色过程中出现干片,这容易增强非特异性着色。

十三、苏木素复染时间的把握?

苏木素复染时间要看当时的室温、溶液的新旧、目标抗原的定位等情况,一般数秒-数分钟。不过这个如果染色不理想可以补救的。即染色深则分化时间稍长些即可;染色浅则再置于苏木素中染色即可。

盐酸酒精是分化,氨水是返兰。作用不同。片子复染完后流水振洗,然后置于盐酸酒精中数秒(动作一定要快)后拿出流水振洗,在放入氨水中返兰即可。

如果分化的颜色过浅,可以复置于苏木素中染色。

十四、PBS的清洗方式选择、次数和时间的选择?

单独冲洗,防止交叉反应造成污染。

临床上每天检测的病例很多,所用的抗体种类及项目也多,如果在加入一抗孵育完后,将它们在一个缸内洗,这样就会造成交叉污染,影响最后的结果。正确的做法是单独地进行冲洗,冲洗的PBS为一次性,保证切片没有相互交叉污染的机会。

温柔冲洗,防止切片的脱落。

冲洗切片,取出切片,将PBS从上轻轻地冲洗,让PBS自上而下流下来,不要拿起切片将PBS对准切片冲洗,这样由于冲出的PBS有一定的冲击力,很容易使切片周边引起松动,导致切片的脱落。

冲洗的时间要足够,才能彻底洗去结合的物质。

冲洗切片有人提出用微振荡器振染,振下未结合的各种物,使之不产生背景,此种做法一是浪费时间,二是很容易导致切片的脱落。切片的冲洗据实践认为,用一小烧杯柔和地于切片上冲洗,就能彻底冲洗去未结合的物质,无需附加其它条件,冲洗好于切片上再注入PBS,持续2min左右就完全足够了。

PBS的pH和离子强度的使用和要求。

刘彦仿指出中性及弱硷性条件(pH7-8)有利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而酸性条件则有利于分解;低离子强度有利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而高离子强度则有利于分解。我们目前常用的PBS的pH在4-6,浓度是0.01M,根据本室十几年来的使用情况,认为该溶液价格便宜配制方面,使用效果好。

常用试剂的配制和使用。

在免疫组织化学的染色过程中,用得最多的试剂就是缓冲液,因为切片在整个染色中,抗体的加、换、切片的冲洗,DAB的配制都离不开缓冲液。可见缓冲液在整个染色中都起至关键的作用,缓冲液的过酸或偏碱,都将影响染色的结果。

十五、脱片产生的原因和如何防止脱片?

多聚赖氨酸玻片质量的问题。我原先是买的,后面补做第二批时用的病理科老师自己做的片子,要好一点。

组织切的不好,切片机的问题例如比较老的旧的机器切得厚或者不均匀,或者切片者手法不好等。

组织的问题,我用的组织癌症的很多,越是癌症组织有坏死之类越容易脱。

没烤好,时间短温度不够之类。

操作的时候甩的太猛了,有脱片嫌疑的片子最好不甩或轻轻甩,用卫生纸从边缘上慢慢吸水。

修复的问题抗原修复的时候高压时间过长了,或者放进100oC的修复液时手法不好,咚的一声就丢进去了,这样超容易脱片。此外,用EDTA修复比柠檬酸容易脱片,但是你要用到EDTA的时候也没办法,只有从另外的问题上着手。

此外,一旦见到有组织漂起来操作就更加要谨慎,用PBS的时候尽量用泡的,不要冲。基本上把这些方面都注意到了,能改善的尽量改善,脱片可以减少很多。

十六、背景染色较深的原因有哪些?

抗体浓度过高一抗浓度过高是常见的原因之一。解决办法是,每次使用新抗体前应当对其工作浓度进行测试,使每一抗体个体化,找到适合自己实验室的理想工作浓度,既使是即用型的抗体也应如此,不能只简单的按说明书进行染色。

抗体孵育时间过长或温度较高解决办法是,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最好随身佩带计时器,及时提醒,避免因遗忘而造成时间延长。现在流行的二步法(Polymer)敏感性很高,要求一抗孵育的时间不是传统的1h,而是30min,因此,要根据染色结果进行调整。

DAB变质和显色时间太长DAB最好现用现配,如有沉渣应进行过滤后再用。配制好的DAB 不应存放时间太长,因为在没有酶的情况下,过氧化氢也会游离出氧原子与DAB产生反应而降低DAB的效力,未用完的DAB存放在冰箱里几天后再用这种似乎节约的办法是不可取的。DAB的显色最好在显微镜下监控,达到理想的染色程度时立即终止反应。不过当染色片太多时或用染色机时,这样做似乎不现实,但至少应对一些新的或少用的抗体显色时进行监控,避免显色时间过长。

组织变干修复液溢出后未及时补充液体、染色切片太多、动作太慢、忘记滴液、滴液流失等都是造成组织变干的原因。解决的办法是操作要认真仔细,采用DAKO笔或PAPPen在组织周围画圈,可以有效的避免液体流失,也能提高操作速度。

切片在缓冲液或修复液中浸泡时间太长(大于24h)原因尚不清楚,但现象存在。有的实验室喜欢前一天将切片脱蜡至修复,第二天加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如果将装有切片和修复液的容器放在4oC冰箱过夜,对结果无明显影响,如果放在室温,特别是炎热的夏天,会出现背景着色,因此,不可存放时间太长。

一抗变质、质量差的多克隆抗体注意抗体的有效期,过期的抗体要么不显色要么背景着色。用新买的抗体时最好设立阳性对照和用使用过的抗体作比较。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

ABGENT抗体制备专家

20万余种在线产品任您挑选

定制服务为您打造专属抗体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篇2:一文读懂| 免疫组化步骤、结果分析及注意事项...

作者解螺旋科研大V团队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解螺旋·医生科研助手

导语

实验室花花师姐正在教导新来的师弟“想拿高分文章,不学免疫组化怎么行?”免疫组化王子毛博旁边插话“是这个理,今天我就豁出去,将我十多年的心得和经验奉献给小师弟你了。”小师弟感激涕零,唯诺细听两位前辈的教诲......

免疫组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是一项利用抗原抗体反应,通过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对蛋白定位,定性的实验技术。

免疫组化主要用的是组织标本和细胞标本两大类,组织标本包括石蜡切片(病理切片和组织芯片)和冰冻切片。石蜡切片,对组织形态保存好,保存时间也长,虽然对组织抗原暴露有影响,但可以抗原修复,所以石蜡切片仍然是首选的标本制作方法。

免疫组化步骤详解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很多时候,我们千辛万苦地染出了一张张漂亮的免疫组化片子。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分析,得出理想的结果。这实在是一件憾事。如下图,正常的结果应该是这样的镜下细胞核呈蓝色,阳性结果呈深浅不一的棕色。

结果分析主要有两种方法,阳性着色细胞计数法和评分法。前者是在40*光镜下,随机10个视野下计数阳性着色细胞;后者则是在光学显微镜下按染色程度(0分阴性着色,1分淡黄色,2分浅褐色,3分深褐色)和阳性范围(1分0-25%,2分26-50%,3分51-75%,4分76-100%)评分,最终分数相加。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是毛博的特长,以下是他传授的独门绝技。

对照染色

和做实验的时候必须设立对照组一样,免疫组化也必须设立对照染色。没有对照染色的免疫组化结果是不可信的。对照一般有阳性组织对照,阴性组织对照,阴性试剂对照,自身对照。一般来说,有一个阳性组织对照和一个阴性组织对照就足够了。

定位

抗原表达必须在特定部位。如LCA应定位在细胞膜上;CK应定位在细胞浆内;PCNA及p53蛋白应定位在细胞核内等等。不在抗原所在部位的阳性着色,不能视为确切的阳性结果。有可能是非特异性染色或者假阳性。不能确定怎么办?这就要用到上一段提到的对照染色了。

半定位

现在一般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如果你的实验室不幸没有那么高大上的话,就只好赶鸭子上架,用肉眼定一下量了。因为人为主观性比较强,所以只能称作半定量。免疫组化的半定量一般就分为三级弱(+),中(++),强(+++)。以绿色免疫荧光为例,则表现为浅绿色荧光、明显绿色荧光和亮绿色耀眼荧光。弱(+)=1,中(++)=2,强(+++)=3。至少随机观察5-10个HPF。然后根据(+)% x 1 +(++)% x 2 +(+++)% x 3计算出数值;总数值5者为(+++)。

图像分析仪

如果要进行精确定量的话,就要用到图像分析仪。图像分析仪类型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其实毛博最想隆重推荐的是一款图像分析软件Image J。毛博当年在米国做博士猴的时候,就是用的这款软件。这是NIH开发的免费软件。一般的免疫组化结果分析用它就绰绰有余了。现在已经开发到了50版。网上可以免费下载。其界面非常简洁,如下图所示。

现在,根据一个实例来看看如何用Image J来进行图像分析。如下图所示,我们有一张细胞的免疫荧光染色的照片。那么,如何用Image J来计数细胞的个数呢?

首先,要把彩色的图像转换成黑白图像。步骤如下Image→Type→16-bit。转换成黑白图像后,将要计数的部分用高亮标示出来。步骤如下Image→Adjust→Threshold。然后拖动鼠标,直到所有的细胞被标示出来。

有时候2个细胞靠得比较紧密,会被计数为1个细胞。这个时候可以采用Image J的水洗功能。步骤如下Image→Binary→Watershed。如下图的蓝色箭头所示,这些是本来计数成一个的细胞,经过水洗之后,更加精确地被计数成了2个细胞。

然后,就可以正式开始分析了。步骤如下Analyze→Analyze Particles。在得出最后的结果之前,还有一些选项需要选择。如果想要计数全部的细胞,那么Size项里面选择“0-infinity”。Circularity的默认值为“0.00-00”。一般就取默认值。

最后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软件自动测量了每个细胞的大小。这里因为是二维图像,所以就是每个细胞的面积。然后计数了一共有72个细胞,总面积为212800,平均大小为2964。

免疫组化是个苦活,时间长,步骤多,还要经常接触有毒致癌物质。大家辛辛苦苦染出了漂亮的片子,最后都希望得出自己想要的结果。以上,毛博介绍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希望广大的实验狗们都能做出自己想要的结果,早点发文章。

非特异性染色的八大原因然而,结果却未必都是那么如意的,常常出现下面这种状况,好好的一张片子染得脏脏的,这就是最常见的非特异性染色。

抗体问题,真的是一分钱一分货啊!

一抗用多克隆抗体容易出现非特异性染色,建议用高纯度,高效价的针对更具特异性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来解决。单克隆抗体很贵,不过结果真的很好。尤其是背景非特异性染色不会太深。真是一分价钱一分货。一抗过期也会造成杯具,所以要注意抗体的有效期。

抗体浓度过高/孵育时间过长

一抗浓度太高也是出现非特异性染色的常见原因。解决的办法就是预实验。每次使用新抗体前应该多做预实验,摸索出最理想的工作浓度,不能简单地按照说明书来用。另一个常见原因就是孵育时间过长。解决的办法就是定时器。加上抗体后,立刻调好定时器,提醒自己及时终止反应,就会避免这个问题。

DAB染色时间太长/变质

DAB的孵育时间过长,会造成背景非特异性染色。DAB的显色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主要靠自己在显微镜下盯着,一旦出现浅浅的棕色的时候,就要马上冲洗。出现棕色的时间过短,表明抗体浓度过高;出现棕色的时间过长,表明抗体浓度过低。DAB要保存于避光干燥的地方,现用现配,临用前才加入H2O2。图1就冲洗的有些晚了;图2就是刚刚好,染色效果棒棒哒!

内源性酶和生物素

内源性酶和生物素也会造成非特异性染色,特别是一些内源性酶生物素含量丰富的组织,如肝脏,肾脏,脾脏等。处理的办法为灭活碱性磷酸酶最常用的方法是将左旋咪唑(24 mg/mL)加入底物液中,并保持PH值在6-2,即能除去大部分内源性碱性磷酸酶;对于酸性磷酸酶,可以用50 mmol/L的酒石酸抑制;对于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可以用0.9%的双氧水来灭活。对于内源性生物素,染色前将切片浸于25 μg/mL亲和素溶液中15分钟,PBS清洗15分钟后即可染色。也可以24 mg/mL的卵白素封片15分钟。

组织变干

一下子染太多片子的时候,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解决的办法就是不要贪多嚼不烂。一次少染几张。还有就是试剂充分覆盖组织,超出组织边缘2 mm。然后用PAP笔在组织周围画一个圈圈,把修复液圈在里面。避免修复液流走。圈圈应该距离组织边缘3-4 mm。

浸泡时间过长

切片在缓冲液或修复液里面浸泡过夜,也会引起杯具。这都是偷懒的做法。但是有时候也是可以偷一下懒的。毛博的独门秘技就是4°C冰箱。只要把容器放在4°C冰箱里,过夜完全没有问题。

清洗不充分

清洗一定要充分。PBS液一定要双蒸水新配,用之前再次测PH值。缓冲液用0.05 mol/L 的Tris-HCL,0.15 mol/L的NaCl即可。如果加一点去垢剂Tween-20就更好了。

封闭血清问题

是否选择了正确的封闭血清。原则是选择二抗动物的非免疫血清,例如二抗是羊抗兔,就要选择非免疫羊血清。用PBS稀释为3-10%的溶液孵育切片,37°C 10-30分钟。这里不用洗,直接甩掉即可。毛博再贡献一个独门绝招,直接用奶粉也可以。用5%的脱脂奶粉就可以了。而且效果还不错。怎么样?简单吧。

师傅领进门,造化看个人了。0者为(+),0-5者为(++),>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篇2:对照染色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篇2: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篇2:定位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篇2:半定位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篇2: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篇2:图像分析仪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篇3:病理报告中免疫组化的结果你了解多少?

来源走进tumor

免疫组化不仅可以反应肿瘤的病理类型,也能反应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肿瘤免疫组化耐药预后标记,4项P-gp、GSTπ、TOPOⅡ、Ki-67。

下面免疫组化指标的意义

P-gp(P-糖蛋白)

高表达则对下列耐药强阿霉素类、柔红霉素、米托蒽醌、长春碱类、紫杉醇类。

GSTπ(谷光甘肽S转移酶)

高表达则对下列耐药强阿霉素、顺铂、氮芥、环磷酰胺。

TOPOⅡ(拓扑异构酶Ⅱ)

高表达则对下列敏感蒽环类抗生素和鬼臼毒素类,如VP-16、替尼泊苷、柔红霉素、阿霉素类、VM26。

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

高表达则对内分泌治疗敏感,预后越佳。

HER2基因(C-erbB-2)

高表达则肿瘤恶性程度高。ER、PR、C-erbB-2都阳性者,三苯氧胺疗效差。

Ki-67

细胞增殖的标志,高表达则肿瘤增殖快,恶性程度高。

CEA

多数腺癌表达CEA。

Nm23基因

转移抑制基因,其阳性表达和肿瘤转移呈负相关;Nm23蛋白高表达患者淋巴结转移率相对较低,存活期相对较长。

Rb(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

抑癌基因,调节细胞周期。

E-Ca(钙粘附蛋白)

介导细胞间粘连作用的跨膜糖蛋白,其功能丧失引起细胞之间连接的破坏,主要用于肿瘤侵袭和转移方面的研究。

PS2(雌激素调节蛋白)

可作为内分泌治疗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CK18(低分子量角蛋白)

标记各种单层上皮包括腺上皮,而复层鳞状上皮常阴性,用于腺癌诊断。

CK19(细胞骨架蛋白)

分布于单层上皮和间皮,常用于腺癌诊断,肝癌不表达、胆管癌为阳性。

Hep par1(肝细胞抗原1)

正常肝细胞和高分化肝细胞癌阳性,低分化肝细胞癌多弱阳性或阴性。

CK7(细胞角蛋白)

卵巢、肺和乳腺上皮常阳性,结肠、前列腺、胃肠道上皮阴性。

CK20(重组人细胞角蛋白)

胃肠道腺癌、卵巢黏液性肿瘤、皮肤Merkel细胞癌诊断;鳞癌、乳腺癌、肺癌、子宫内膜和卵巢非黏液性肿瘤常阴性。

MRP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

影响化疗敏感性,和预后相关。

TS(胸苷合成酶)

5-FU重要作用靶点,如果其高表达,阳性反应++以上,提示肿瘤细胞对5-FU耐药。

Syn(突触素)

神经组织标志。

S-100

神经组织标志,存在于神经组织,垂体、颈动脉体,肾上腺髓质、唾液腺、少数间叶组织,常用于神经鞘瘤、恶黑、脂肪肉瘤、软骨肿瘤诊断。

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主要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

Chr(嗜铬素)

肾上腺髓质含量很高,可用于鉴别肾上腺髓质和皮质,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

CKH(高分子角蛋白)

标记鳞状细胞肿瘤。

CKL(低分子角蛋白)

标记单层上皮、腺上皮。

EMA(上皮膜抗原)

糖蛋白,广泛分布各种上皮及其肿瘤。

P504(甲酰基辅酶A)

消旋酶检测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100%。

CD117(酪氨激酶受体)

诊断胃肠间质瘤。

CD10

共同急性淋巴母细胞型白血病抗原,主要表达于未成熟淋巴细胞,在Burkitt淋巴癌,慢性髓性白血病等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应用价值。近几年来发现该抗原在造血系统外的某些肿瘤中有表达,如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等。

CD56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主要分布于大多数神经外胚层来源细胞,常用于星型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也是NK细胞瘤的重要标志,也标记小细胞肺癌。

CD68

存在于骨髓和各神经组织的巨噬细胞,用于粒细胞白血病、各种单核细胞来源肿瘤、包括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诊断(首选)。

CD34

多用于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源性肿瘤的诊断,GIST80-90%。

CD44

一种分布广泛的跨膜糖蛋白分子,分CD44s和CD44v两大类。CD44s主要作为透明质酸受体,结合透明质酸后影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而CD44v则主要表达于转移的肿瘤细胞,CD44v 高表达构成了肿瘤细胞的侵袭性与易转移性。

AAT(抗胰蛋白酶)

纤维组织细胞来源肿瘤。

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神经组织标志,多用于星形胶质瘤诊断。

Tg(甲状腺球蛋白)

甲状腺癌Tg阳性。

CT(降钙素)

甲状腺髓样癌阳性。

PH(甲状旁腺素)

甲状旁腺肿瘤阳性。

N-myc

表达增强的小细胞肺癌和神经母细胞瘤对化疗缺乏反应并进展快速。

bcl-2

耐药机理为抗凋亡作用,高表达者对多数抗癌药物/放射治疗耐受。

TGA72(肿瘤相关抗原72)

多种恶性上皮性肿瘤表达TGA72,TGA72抗体用于乳腺癌的研究较多,其高表达通常与肿瘤体积大、淋巴结转移瘤细胞分化差及高增殖活性有关。

TGA733(肿瘤相关抗原733)

一种上皮细胞黏附分子,对上皮细胞的生长与分化起着重要作用。多种肿瘤可有GA733表达,尤其是乳腺癌、结肠癌及肺癌等。

TTF-1(甲状腺转录因子-1)

TTF-1表达于甲状腺腺上皮和肺的上皮细胞中。TTF-1可用来鉴别肺腺癌与鳞癌,并有助于与肺转移性腺癌的鉴别。原发性和转移性肺腺癌、大多数非典型神经内分泌肿瘤免疫组化显示TTF-1阳性。

CD15

一种细胞粘附分子,对霍奇金淋巴瘤(HD)中的R-S细胞具有良好的标记作用。CD15表达随癌细胞分化程度下降、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增高而明显增高。CD15表达是判断肿瘤的发展、预测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良好指标。

一文读懂免疫组化步骤、结果分析及注意事项

文读懂  免疫组化步骤、结果分析及注意事项 导语实验室花花师姐正在教导新来的师弟:想拿高分 文章,不学免疫组化怎么行?” 免疫组化王子毛博旁边插话: 是这个理,今天我就豁出去,将我十多年的心得和经验奉献给小师弟你了。”小师弟感激涕零,唯诺细听两位前辈的教诲免疫组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 ),是 项利用抗原抗体反应,通过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对蛋白定位,定性的实验技术。免疫组化主要用的是组织标本和细胞标本两大类,组织标本包括石蜡切片(病理切片和组织芯片)和冰冻切片。石蜡切片,对组织形态保存好,保存时间也长,虽然对组织抗原暴露有影响,但可以抗原修复,所以石蜡切片仍然是首选的标本制作方法。免疫组化步骤详解免疫组化结果分析很多时候,我们千辛万苦地染出了一张张漂亮的免疫组化片子。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分析,得出理想的结果。这实在是一件憾事。 如下图,正常的结果应该是这样的:镜下细胞核呈蓝色,阳性结果呈深浅不一的棕色。结果分析主要有两种方法,阳性着色细胞计数法和评分法。前者是在40*光镜下,随机10 个视野下计数阳性着色细胞;后者则是在光学显微镜下按染色程度(0 分阴性着色,1 分淡黄色,2 分浅褐色,3 分深褐色)

和阳性范围(1分0-25%,2分26-50%,3分51-75%,4分76-100%)评分,最终分数相加。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是毛博的特长,以下是他传授的独门绝技。 1.对照染色 和做实验的时候必须设立对照组一样,免疫组化也必须设立对照染色。没有对照染色的免疫组化结果是不可信的。对照 般有阳性组织对照,阴性组织对照,阴性试剂对照,自身 对照。般来说,有一个阳性组织对照和一个阴性组织对照 就足够了。 2.定位 抗原表达必须在特定部位。如LCA 应定位在细胞膜上;CK 应定位在细胞浆内;PCNA 及p53 蛋白应定位在细胞核内等等。不在抗原所在部位的阳性着色,不能视为确切的阳性结果。有可能是非特异性染色或者假阳性。不能确定怎么办?这就要用到上一段提到的对照染色了。 3.半定位 现在一般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如果你的实验室不幸没有那么高大上的话,就只好赶鸭子上架,用肉眼定一下量了。 因为人为主观性比较强,所以只能称作半定量。免疫组化的 半定量一般就分为三级:弱(+ ),中++ ),强(+++ )。以绿色免疫荧光为例,则表现为浅绿色荧光、明显绿色荧光和

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良好的免疫组化染色切片是正确判断染色结果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存在很多步骤或环节,每一个步骤或环节都可能影响到染色的最终结果,因此,要做好一张高质量的免疫组化切片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需要病理技术员和病理医生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做出合格的免疫组化切片。虽然免疫组化染色可以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从染色的结果看,一般可分为两类:无色片(即无阳性信号)和“杂音”染色片(有阳性信号)。 一、无色片 染色结束后,切片中见不到任何阳性信号。这是常规工作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有两种可能:1、真阴性结果:整个染色过程没有出现问题,组织或细胞确实不表达与抗体相关的抗原。2、假阴性结果:即此阴性结果不是真实的反映。假阴性结果又可分为两种情况:(1)、切片中根本就不包含所预期检查的组织或细胞。出现这种情况,要麽是病理医生选择错了切片或抗体选错了,要麽是技术员选错了蜡块。获得正确的切片进行染色是获得正确结果的前提。由此表明:制作出合格的免疫组化切片不仅仅是技术员的事,病理医生也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2)、染色过程中的某一或某些环节出了问题。比如,组织未进行抗原修复,有的组织必须经过抗原修复才能检测抗原表达;或选用了只能用于冰冻组织而不能用于石蜡包埋组织的抗体;或一抗失效,虽然抗体失效在理论上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但偶尔也遇到突然失效的情况,抗体长期不用和/或已超过有效期是主要的原因。也可见于染色过程中漏掉了某一环节,如忘记加二抗或三抗,或用了两次二抗而缺少了三抗,或配制DAB时少了

过氧化氢。为了避免这种简单的错误,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在三抗孵育结束时,将切片上的三抗甩在一张白纸上,在将配制好的DAB滴一滴在白纸的三抗上,观察是否出现棕色。如果出现了,证明三抗和DAB的配制过程没有错误。如果这种DAB再滴到切片上没有出现任何阳性信号,问题一定是出在三抗以前。如果纸上不出现棕色反应,问题肯定在三抗DAB或DAB的配制过程。这种简单方法能迅速的帮助我们查找出现问题可能的原因。 解决阴性染色的问题非常简单,就是设立“阳性对照”。如果阳性对照有了表达,说明染色的全过程和所有试剂都没有问题。如果此时测试片仍为阴性,便是真实的阴性,说明组织或细胞没有相应的抗原表达。反之,如果阳性对照没有着色,表明染色过程中某个或某些步骤出了问题或试剂出了问题。应一一寻找原因。阳性对照包括两种,一种称为“自身对照”或“内部对照”,这是指在测试的切片中本身就存在已知的抗原,如正常淋巴结中存在T和B细胞抗原,CD20或CD3都应该有表达。自身对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对照,对照和测试组织或细胞都在同一张切片中,都处于相同的试验条件下,结果更可靠也更具有可比性。在选择自身对照片时最好选择既有病变组织同时又有正常组织的部分,这样有利于对比。另一种称为“外部对照”,有时在测试的切片中不存在已知的抗原,如在胃的标本中怀疑是恶性黑色素瘤,需要用HMB45或Mart-1来检测,在正常的胃组织中本身不存在相关的抗原,如果病变出现阳性反应结果,尚能提示是恶黑,但是如果出现阴性结果,就无法确定是本身组织中不含黑色素瘤抗原,还是技术问题。因此,应另外设立一个已知的阳性对照。这种在测试组织之外的阳性对照称为“外部对照”。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设立外部对照的情况很多,如果每一种抗体都要选不同的阳性对照,工作量会很大。为了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篇1:免疫组化(IHC)经验超全总结 做过病理实验的人都知道,实验看似容易,但真想把它做好,还是需要花上很长一段时间去积累和摸索经验。我从事病理实验已有6年多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做过许许多多病理相关实验,刚开始啥也不懂,一味按照网上操作流程来做,但做的结果往往并不是十分理想,最终结果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浏览和学习,在论坛内学习、请教,并结合实践操作,我经历了初级——查找资料和摸索方法;中级——问题求助和不断总结;高级——难题解答和经验分享这三个阶段,也学到了不少知识,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的比较? 要求做冰冻切片的不一定能做石蜡切片,这是我向一老师请教得出的结论。因为作石蜡切片时要高温烤片,可能会破坏组织的抗原性,如果组织的抗原性较稳定,则可作石蜡切片;但是要求做石蜡切片的,可作冰冻切片。 冰冻切片的优点是能够较好的保存组织的抗原免疫活性,做免疫组化时不需抗原修复这一步。缺点是细胞内易形成冰晶而破坏细胞结构,可能会使抗原弥散;切片厚度较石蜡的厚,做的片子没石蜡的漂亮。当你买一抗时,目录上都写着做什么样的切片,如果它写着只能做冰冻,就不能做石蜡,如写着两者都可,那就都能做。 石蜡切片的优点是可以保持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且容易存放在室温,而冰冻切片比较麻烦,一定要存在-80oC的低温冰箱中,尤其是用来做原位杂交的切片,为了防止RNA降解,保存一贯很重要。由于石蜡切片可以切到4μm左右,所以原位杂交探针容易渗透到组织中去,容易成功,而且得到的颜色/形态都较冰冻切片好。 二、一抗的选择要点和技巧是什么? 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的选择。由一种克隆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叫做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能目标明确地与单一的特异抗原决定簇结合,就像导弹精确地命中目标一样。另一方面,即使是同一个抗原决定簇,在机体内也可以由好几种克隆来产生抗体,形成好几种单克隆抗体混杂物,称为多克隆抗体。在抗原抗体反应中,一般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但亲和力相对小,检测抗原灵敏度相对就低;而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稍弱,但抗体的亲和力强,灵敏度高,但易出现非特异性染色(可以通过封闭等避免)。 应用范围的选择。有的一抗只能用于WB(Westernblotting)或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免疫沉淀等;甚至表明石蜡切片或冰冻切片。 种属反应性的选择。这一点很重要,表明这种抗体可能存在种属差异,且这种抗体适合检测哪种种属动物体内的抗原。 种属来源,一般兔来源的多是多克隆;而小鼠来源的多是单克隆,但也有另外。根据此

免疫组化的图象分析

免疫组化的图象分析 我这里说的免疫组化图片,是这样的一类图片:染上的颜色是黄色,如果染得浓,就呈现棕黄色。(制作样品的过程可别问我。我不知道) 要比较 不同切片的光密度值来确定它们之间的蛋白表达的差异,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这些切片样品要用尽可能完全一致的方法来处理。最近看到一个新技术挺不错,就是把各个样品定位后,各切出一个小细条,整整齐齐排成一个阵列,包埋在蜡块中,切成一片切片,然后进行免疫组化反应及染色处理。这样在一个载玻片上就有了数百个小切片,不仅它的的切片染色条件一致,还节省了抗体试剂。 切片当然首先得拍成照片才能进行分析。拍照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在显微镜下拍摄免疫组化照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 所有照片必须在完全同样的显微镜条件下拍摄,在更换样品时,除了调整焦距和视野外,显微镜上的其他部件都不能动!所有的样品必须一次拍摄完全。特别是在拍 摄过程中,不要一会用高倍镜,一会用低倍镜,来回切换物镜。当然,在使用高倍镜时对焦及寻找视野会稍麻烦一点,但也没办法。保持各张切片的拍摄条件一致更 重要。 2.数码相机必须设置为手动曝光,并且保持每张照片用同样的曝光条件,同样的曝光时间,同样的光圈。特别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将数码相机的自动白平衡功能给关掉!!! 3. 免疫组化切片一般染色不太深,因此拍摄出的照片颜色较浅,就让它浅。拍摄出的照片中空白部位应尽可能呈现纯白色。测量其灰度应在230-240之间。如果 呈现淡蓝色,一般是相机自动白平衡在起作用。另外一个因素是显微镜灯光电压不正确。要使灯光本身的色温正确。既不偏黄,也不偏蓝。下面两张照片中左边一张 是合适的曝光,右边那张不好。 打开要分析的图片后首先要进行光密度校正。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的判定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的判定 免疫组化实验结果的判定和分析 就实验结果而言,免疫组化技术服务主要涉及抗体实验结果的描述与分析、图片的确定与选取、相关数据的提供,上述工作是免疫组化工作的重点内容。只有严格的实验设计、标准的实验操作、专业化的结果分析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免疫组化结果的判定原则: ⒈必须同时设对照染色。没有对照染色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是不可信的。 ⒉抗原表达必须在特定部位。如LCA应定位在细胞膜上;CK应定位在细胞浆内;PCNA及p53蛋白应定位在细胞核内;EMA应定位在细胞膜上等等。不在抗原所在部位的阳性着色,一概不能视为阳性。 ⒊阴性结果不能视为抗原不表达。由于检测方法灵敏度有高低之分,有时可因染色方法灵敏度不够,而导致阴性反应,判断时应注意。 ⒋尽量避开出血、坏死及切片刀痕和界面边缘细胞的阳性表达,特别是酶免疫标记。因为这类阳性着色多系内源干扰,或系人为因素所致。 ⒌对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的意义不能绝对化,应结合临床资料、X线等影像学及实验结果综合分析。 对照染色设计: (一)对照染色的目的 设对照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假阴性和假阳性。假阴性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①组织处理不当,抗原丢失过多或被遮蔽; ②抗体失活、效价过低或稀释度不合适(主要指一抗,即特异性抗体); ③染色步骤遗漏及差错,或显色剂的选择、缓冲液pH和离子强度不当等。 假阳性均系由多种因素造成的非特异着色所致,原因主要有: ①自发荧光或内源酶等干扰; ②抗体试剂不纯(特别是一抗); ③操作失误,如污染、切片干枯或显色剂操作不当等; ④ Fc受体的干扰,等等。 (二)对照的种类及其选用目的 对照染色大致可分为四类:即阳性组织对照、阴性组织和阴性试剂对照及自身对照。 ⒈阳性组织对照 指用已证实含有靶抗原的同源及不同源组织切片或细胞涂片与待检实验切片同时作同样处理和免疫染色的组织对照。正确的结果应呈现阳性,目的是为了证实所用免疫组化染色流程的有效性,排除假阴性的可能。⒉阴性组织对照 指用已证实不含靶抗原的同步处理和免疫标记染色的组织对照。正确的结果应为阴性,目的是除外假阳性 ⒊阴性试剂对照

一文读懂免疫组化步骤、结果分析及注意事项

一文读懂免疫组化步骤、结果分析及注意事项

一文读懂  免疫组化步骤、结果分析及注意事项... 导语实验室花花师姐正在教导新来的师弟:“想拿高分文章,不学免疫组化怎么行?”免疫组化王子毛博旁边插话:“是这个理,今天我就豁出去,将我十多年的心得和经验奉献给小师弟你了。”小师弟感激涕零,唯诺细听两位前辈的教诲...... 免疫组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是一项利用抗原抗体反应,通过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对蛋白定位,定性的实验技术。免疫组化主要用的是组织标本和细胞标本两大类,组织标本包括石蜡切片(病理切片和组织芯片)和冰冻切片。石蜡切片,对组织形态保存好,保存时间也长,虽然对组织抗原暴露有影响,但可以抗原修复,所以石蜡切片仍然是首选的标本制作方法。免疫组化步骤详解免疫组化结果分析很多时候,我们千辛万苦地染出了一张张漂亮的免疫组化片子。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分析,得出理想的结果。这实在是一件憾事。如下图,正常的结果应该是这样的:镜下细胞核呈蓝色,阳性结果呈深浅不一的棕色。结果分析主要有两种方法,阳性着色细胞计数法和评分法。前者是在40*光镜下,随机10 个视野下计数阳性着色细胞;后者则是在光学显微镜下按染色程度(0分阴性着色,1分淡黄色,2分浅褐色,3分深褐

亮绿色耀眼荧光。弱(+)=1,中(++)=2,强(+++)=3。至少随机观察5-10个HPF。然后根据(+)% x 1 +(++)% x 2 +(+++)% x 3计算出数值;总数值1.5者为(+++)。4.图像分析仪 如果要进行精确定量的话,就要用到图像分析仪。图像分析仪类型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其实毛博最想隆重推荐的是一款图像分析软件:Image J。毛博当年在米国做博士猴的时候,就是用的这款软件。这是NIH开发的免费软件。一般的免疫组化结果分析用它就绰绰有余了。现在已经开发到了1.50版。网上可以免费下载。其界面非常简洁,如下图所示。现在,根据一个实例来看看如何用Image J来进行图像分析。如下图所示,我们有一张细胞的免疫荧光染色的照片。那么,如何用Image J来计数细胞的个数呢?首先,要把彩色的图像转换成黑白图像。步骤如下:Image→Type→16-bit。转换成黑白图像后,将要计数的部分用高亮标示出来。步骤如下:Image→Adjust→Threshold。然后拖动鼠标,直到所有的细胞被标示出来。有时候2个细胞靠得比较紧密,会被计数为1个细胞。这个时候可以采用Image J的水洗功能。步骤如下:Image→Binary→Watershed。如下图的蓝色箭头所示,这些是本来计数成一个的细胞,经过水洗之后,更加精确地被计数成了2个细胞。然后,就可以正式开始分

(推荐)免疫组化实验结果的判定和分析

免疫组化实验结果的判定和分析 免疫组化实验结果的判定和分析 就实验结果而言,免疫组化技术服务主要涉及抗体实验结果的描述与分析、图片的确定与选取、相关数据的提供,上述工作是免疫组化工作的重点内容。只有严格的实验设计、标准的实验操作、专业化的结果分析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免疫组化结果的判定原则: ⒈必须同时设对照染色。没有对照染色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是不可信的。 ⒉抗原表达必须在特定部位。如LCA应定位在细胞膜上;CK应定位在细胞浆内;PCNA及p53蛋白应定位在细胞核内;EMA应定位在细胞膜上等等。不在抗原所在部位的阳性着色,一概不能视为阳性。 ⒊阴性结果不能视为抗原不表达。由于检测方法灵敏度有高低之分,有时可因染色方法灵敏度不够,而导致阴性反应,判断时应注意。 ⒋尽量避开出血、坏死及切片刀痕和界面边缘细胞的阳性表达,特别是酶免疫标记。因为这类阳性着色多系内源干扰,或系人为因素所致。 ⒌对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的意义不能绝对化,应结合临床资料、X线等影像学及实验结果综合分析。 对照染色设计: (一)对照染色的目的 设对照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假阴性和假阳性。假阴性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①组织处理不当,抗原丢失过多或被遮蔽; ②抗体失活、效价过低或稀释度不合适(主要指一抗,即特异性抗体); ③染色步骤遗漏及差错,或显色剂的选择、缓冲液pH和离子强度不当等。 假阳性均系由多种因素造成的非特异着色所致,原因主要有: ①自发荧光或内源酶等干扰; ②抗体试剂不纯(特别是一抗); ③操作失误,如污染、切片干枯或显色剂操作不当等; ④ Fc受体的干扰,等等。 (二)对照的种类及其选用目的 对照染色大致可分为四类:即阳性组织对照、阴性组织和阴性试剂对照及自身对照。 ⒈阳性组织对照 指用已证实含有靶抗原的同源及不同源组织切片或细胞涂片与待检实验切片同时作同样处理和免疫染色的组织对照。正确的结果应呈现阳性,目的是为了证实所用免疫组化染色流程的有效性,排除假阴性的可能。 ⒉阴性组织对照 指用已证实不含靶抗原的同步处理和免疫标记染色的组织对照。正确的结果应为阴性,目的是除外假阳性。 ⒊阴性试剂对照 是指用于证实在免疫组化染色中所用试剂,尤其是特异性抗体试剂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而所设立的同步免疫染色对照,包括有:空白对照、替代对照、吸收试验和抑制试验等。目的在于除外假阳性和证实所用免疫组化试剂及其技术方法的有效性和待检实验切片免疫标记阳性结果的可靠性。

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其 对策 良好的免疫组化染色切片是正确判断染色结果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存在很多步骤或环节,每一个步骤或环节都可能影响到染色的最终结果,因此,要做好一张高质量的免疫组化切片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需要病理技术员和病理医生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做出合格的免疫组化切片。虽然免疫组化染色可以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从染色的结果看,一般可分为两类:无色片(即无阳性信号)和“杂音”染色片(有阳性信号)。 一、无色片 染色结束后,切片中见不到任何阳性信号。这是常规工作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有两种可能:1、真阴性结果:整个染色过程没有出现问题,组织或细胞确实不表达与抗体相关的抗原。2、假阴性结果:即此阴性结果不是真实的反映。假阴性结果又可分为两种情况:(1)切片中根本就不包含所预期检查的组织或细胞。出现这种情况,要麽是病理医生选择错了切片或抗体选错了,要麽是技术员选错了蜡块。获得正确的切片进行染色是获得正确结果的前提。由此表明:制作出合格的免疫组化切片不仅仅是技术员的事,病理医生也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2)染色过程中的某一或某些环节出了问题。比如,组织未进行抗原修复,有的组织必须经过抗原修复才能检测抗原表达;或选用了只能用于冰冻组织而不能用于石蜡包埋组织的抗体;或一抗失效,虽然抗体失效在理论上是一个逐渐的过,但偶尔也

遇到突然失效的情况,抗体长期不用和/或已超过有效期是主要的原因。也可见于染色过程中漏掉了某一环节,如忘记加二抗或三抗,或用了两次二抗而缺少了三抗,或配制DAB时少了过氧化氢。为了避免这种简单的错误,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在三抗孵育结束时,将切片上的三抗甩在一张白纸上,在将配制好的DAB滴一滴在白纸的三抗上,观察是否出现棕色。如果出现了,证明三抗和DAB的配制过程没有错误。如果这种DAB再滴到切片上没有出现任何阳性信号,问题一定是出在三抗以前。如果纸上不出现棕色反应,问题肯定在三抗或DAB的配制过程。这种简单方法能迅速的帮助我们查找出现问题可能的原因。 解决阴性染色的问题非常简单,就是设立“阳性对照”。如果阳性对照有了表达,说明染色的全过程和所有试剂都没有问题。如果此时测试片仍为阴性,便是真实的阴性,说明组织或细胞没有相应的抗原表达。反之,如果阳性对照没有着色,表明染色过程中某个或某些步骤出了问题或试剂出了问题。应一一寻找原因。阳性对照包括两种,一种称为“自身对照”或“内部对照”,这是指在测试的切片中本身就存在已知的抗原,如正常淋巴结中存在T和B细胞抗原,CD20或CD3都应该有表达。自身对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对照,对照和测试组织或细胞都在同一张切片中,都处于相同的试验条件下,结果更可靠也更具有可比性。在选择自身对照片时最好选择既有病变组织同时又有正常组织的部分,这样有利于对比。另一种称为“外部对照”,有时在测试的切片中不存在已知的抗原,如在胃的标本中怀疑是恶性

一文读懂免疫组化步骤结果分析及注意事项

一文读懂  免疫组化步骤、结果分析及注意事项、、、导语实验室花花师姐正在教导新来的师弟:“想拿高分文章,不学免疫组化怎么行?”免疫组化王子毛博旁边插话:“就是这个理,今天我就豁出去,将我十多年的心得与经验奉献给小师弟您了。”小师弟感激涕零,唯诺细听两位前辈的教诲、、、、、、 免疫组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就是一项利用抗原抗体反应,通过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对蛋白定位,定性的实验技术。免疫组化主要用的就是组织标本与细胞标本两大类,组织标本包括石蜡切片(病理切片与组织芯片)与冰冻切片。石蜡切片,对组织形态保存好,保存时间也长,虽然对组织抗原暴露有影响,但可以抗原修复,所以石蜡切片仍然就是首选的标本制作方法。免疫组化步骤详解免疫组化结果分析很多时候,我们千辛万苦地染出了一张张漂亮的免疫组化片子。但就是却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分析,得出理想的结果。这实在就是一件憾事。如下图,正常的结果应该就是这样的:镜下细胞核呈蓝色,阳性结果呈深浅不一的棕色。结果分析主要有两种方法,阳性着色细胞计数法与评分法。前者就是在40*光镜下,随机10个视野下计数阳性着色细胞;后者则就是在光学显微镜下按染色程度(0分阴性着色,1分淡黄色,2分浅褐色,3分深褐色)与阳性范围(1分0-25%,2分26-50%,3分51-75%,4分76-100%)评分,最终分

数相加。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就是毛博的特长,以下就是她传授的独门 绝技。 1、对照染色 与做实验的时候必须设立对照组一样,免疫组化也必须设立 对照染色。没有对照染色的免疫组化结果就是不可信的。对照一般有阳性组织对照,阴性组织对照,阴性试剂对照,自身对照。一般来说,有一个阳性组织对照与一个阴性组织对照就足够了。 2、定位 抗原表达必须在特定部位。如LCA应定位在细胞膜上;CK应定位在细胞浆内;PCNA及p53蛋白应定位在细胞核内等等。不在抗原所在部位的阳性着色,不能视为确切的阳性结果。有可能就是非特异性染色或者假阳性。不能确定怎么办?这就要用到上一段提到的对照染色了。 3、半定位 现在一般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如果您的实验室不幸没有那么高大上的话,就只好赶鸭子上架,用肉眼定一下量了。因为人为主观性比较强,所以只能称作半定量。免疫组化的半定量一般就分为三级:弱(+),中(++),强(+++)。以绿色免疫荧光为例,则表现为浅绿色荧光、明显绿色荧光与亮绿色耀眼荧光。弱(+)=1,中(++)=2,强(+++)=3。至少随机观察5-10个HPF。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