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的运用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的运用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的运用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的运用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的使用

小学教育也被称为是基础性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到了重要的启

蒙和引领作用,也给后续学生的发展奠定深厚基础。科学是小学教育

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涉及面非常广泛,内容繁杂,所以使用

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能够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也是学生主动

探索和学习的关键,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此种方式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值得推荐,以下对此实行详细的分析。

一、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的要求

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教学要突出和强化实践环节。要重视

实验教学,努力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促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实验。教师要增强实践探究过程的指导,注重引

导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水平。

二、探究式学习在科学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一)探究性学习覆盖多方面知识点,提升学生综合知识水平

小学科学学科使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实行更

为准确、更为全面的处理和分析,将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结合在一起,不能过度强调某一部分,也不能过度忽视某一部分。能

够说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使用能够覆盖整个学科的知识点,更为全面和具体,使学生的学习基础得到夯实。

(二)探究性学习反映学生真实学习情况,增强疑问钻研兴趣

探究式学习就是对不同的问题实行探究分析,探究也能够更好地

对学生的学习基础、现实生活实行有效的反映,让学生从对生活的无

知一直到更加细致地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社会现象,并不是单纯地实

行理论上的研究,而是逐渐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习惯。探究的主要

目的就是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能够有钻研和质疑的精神,但是教师要

引导学生,质疑并不是对所有知识和所有事物盲目地怀疑,无事实根

据地实行主观判断,而是充分地找出能够支撑自我疑问的证据。

(三)探究式学习教师实行主导,体现学生主体位置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使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师首先要给学

生提出问题,对学生实行多方面的引导,使学生投入到思考当中,进

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科学探

究还需要坚持的原则就是,教师不透露自己的教学目标,而是让学生

顺其自然地去探索,给予适当的点拨,最后获得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使用分析

(一)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这样就需要转变思想和理念,改变传统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方式,给学

生创建探究环境,并且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去自由发挥,教师仅仅在

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一定的引导和协助。小学科学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首先是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知识学习的规律,一视同仁,对不

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给予必要的注重,以免出现差异性过大的现象。

对此,还需要在课程当中实行全面的设置,联系实际情况掌握具体问

题的难易水准,在积极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引发学生更多地参与

探究、钻研兴趣,减少因为题目过难给学生带来的精神和思想压力。

其次,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还需要实行更为全面的观察

和分析,争取深入地了解学生有哪些问题,进而提供有针对性的协助,

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学目标,转变对科学学科的理解,也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在《种子变成了幼苗》的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目标就是,了解植物的绿叶能够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过程和

方法即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学生通过探究以及信息的收集找

到问题答案。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即激发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事研究

科学的愿望。教师给学生提出探究问题:“为什么植物的叶子都是平

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植物的叶子和幼小植物的茎为什么绝

大多数是绿色的?”探究方式使用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教师将班

级的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一个小组都负责以上两个问题的探索,分析。各个小组选择一个小组长,最后对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实行总结,之后每一小组能够使用实验的方式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准确,观察实

物凤仙花。评价方式上,选择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法。最后学生

经过探究发现,植物的叶平展是为了最大面积吸收阳光,交叉生长是

为了充分利用空间阳光,目的是一样的。植物的叶子相当于是光合工厂,植物的茎是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传输系统,叶为植物提供“食物”。教师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给学生一定的指导和点拨,避免学生走入

思维的“死胡同。”

(二)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良好习惯

科学教育最为关键和主要的目的就是对学生科学素养实行更多的

培养,探究式学习注重的也是学生的研究水平,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还需要培养学生更多的探究学习习惯,让学生对问题都能够实行深

入的思考,以此养成善于思考和研究的思维习惯。在遇到问题时能够

反复多次地加以细致分析,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引入多

种现代化教学设备,使用相关的器材,对某一种科学现象出现的原因

实行分析,提出问题,创建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另外更能够将科学学

科和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对科学学科

的理解也更为具体,减少学科学习恐惧感。探究之前,学生可能会对

答案实行预想,但是这种预想可能和最后的结果相差很多,那么教师

对学生还需要做好鼓励工作,不能随意指责学生,体现出实验的价值,让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是带领学生认知生活、了解科学技术的一门

学科,涉及面非常广泛,其中有化学知识、社会学知识、科学知识、

物理学知识以及生物知识等等,科学学科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非常

大的关联性。在此之中教师首先做好引导工作,进而培养学生的良好

习惯。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的使用

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探究步骤和方法

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探究步骤和方法 科学性原则: 必须是科学的,符合科学教育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主体性原则: 必须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活动性原则 必须有利于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须有利于学生各种探究活动的开展 过程性原则 必须有利于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获得过程的体验创新性原则应当在吸收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立足创新,重视创造出一些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 探究发现法 在教师指导下,向科学家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在联系,找出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方法。在科学课中,运用此方法的只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会发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小组讨论法: 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有关问题,在小组的群体中交流个人看法,相互学习,从中获得对该问题的深入认识或进一步了解的方法。角色扮演法: 是运用模拟、小品等形式进行活动的一种方法。在角色扮演中,首先要创设一种情境,有一部分学生担任角色并进行表演,另一部分学生观看,认真注意与活动 目的有关的具体行为。表演结束后,讨论在表演中的体验和表现出的行为。这种活

动形式把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活动过程艺术化、生活化,使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角色交往中,获得对过程的体验。 作品制作法: 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使用工具、设备,通过模仿或重新设计,加工制作作品,进行实践活动的方法。由于制作活动符合儿童喜欢动手、爱玩的天性,具有玩玩做做的特点。 信息搜集法: 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某个方面的有关信息进行搜集、整理、比较、分析、综合,从而认识事物的活动方法。通过信息搜集,使学生初步了解信息搜集法的基本过程,从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搜集、处理、交流、应用、评价信息的能力。 信息搜集法的运用不仅在于让学生通过信息搜集获得新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搜集、整理、分析、交流信息的过程,学习运用搜集信息开展研究的方法,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我对小学科学课自主探究学习的认识 自贡市大安区大安小学: 李华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开设不久的课程,它包含着科学概念,科学理论,科学知识的方法和技能等丰富的内容,在这门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对科学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要对小学科学课进行综合性学习和研讨,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首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小学科学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解析

小学科学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通过小学科学课教学,引导学生主动经历对身边科学事物和科学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得到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此,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要在小学科学课程基本理念的指导下,转变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科学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激励、启发、引导下,尽可能地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小学科学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深钻教材,灵活处理教学内容;深入了解学生,制定教学目标;基于学生已有认知经验,根据科学探究过程和学生认知规律,设计教学过程;精心设计探究活动,充分准备教学材料,优化教学方法。 一、小学科学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一般过程: 1、教与学的过程: 教:设疑激趣、启发思考、组织研讨、联系实际 学: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研讨问题、实践运用 2、课堂教学模式解析: (一)设疑激趣、提出问题。 1、用问题调动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并正面鼓励。 2、设置认知矛盾。有三种方式: A、暴露学生间的认知矛盾; B、设置认知对象与已有认知间的矛盾; C、呈现事实对象间的矛盾。 3、明确认知矛盾,启发和鼓励学生质疑提问。 4、整理和选择探究问题。 (二)启发思考、探究问题。 1、确定探究问题,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作出猜想和假设。 2、激励学生自己想办法研究问题,并顺应学生的认知引导制订合适的研究方案,提出观察实验等相关要求。 3、提供器材,组织学生分组开展探究活动,并观察、倾听、参与、及时了解探究活动的进程与效果。 4、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引导收集整理事实证据。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论文摘要】 本文结合近二年来我校开展小学科学教学及科学探究活动中的经验,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去了解学生,协助学生,给学生选择适合的探究主题,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其评价,提出了让学生走上一条正确科学探究性活动之路。【关键词】 选择探究主题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能力评价 小学科学课程是将自然科学作为一个整体为中小学生设计的国家课程。为更好地了解小学科学课,走进小学科学教学课,区分好自然教学与小学科学教学,借此机会跟各位同行谈谈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点看法,以此来给大家一点参考的信息,以便日后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能注意到有关培养科学探究能力问题。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一生将永远是摹仿的抄袭”。面对二十一世纪的人才,我们必须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基础教育,要从培养科学探究品质、科学探究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科学探究动机等基本素质开始的教育,也是培养未来发明者、科学家的启蒙教育。世界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科学探究和发明,我们不应该把人才视着为现代化技术的附属品,而应该看成为主宰。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在学校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当前最主要的是冲破“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专轨,培养学生创新的良好素质。以下从我们现有的科学教材来谈一点看法: 一、鼓励学生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当我们学完了教材的一些课之后,要做好学生新的科学探究工作,每一学期要给每一个学生至少一个探究主题,这个主题要适合及选择的范围。对小学生而言,题目若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必会提高其参与的兴趣,如洗头水的试验及调查、食物的脂肪含量、冷藏食物知多少、电蕊寿命、面粉的拉力、头发的盛重力、不同洗衣粉的清洁能力、厕纸的吸水能力。其实以上例子包括不少有趣的题目,大部分的内容既和日常生活有关,亦可进行科学探究,而过程和所需器材也不复杂。例如:电蕊寿命——学生可利用电动玩具来测试不同牌子电蕊的寿命;头发的盛重力——学生可向家人或朋友搜集数根头发,然后绑上砝码或适当又已知重量的对象如硬币,测试过程中,增加重量直至头发被扯断为止,若可行的话,可尝试找出年龄或性别与头发盛重力之间的关系。近两年来我校在申报“绿色学校”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进来,我们从“绿色学校”中的有关环保问题出发,提出大量有关适合这方面的探究主题。例如:校园植物的调查、学校绿化率、学校周边环境、废旧电池的回收……,这一些都是很好的活动主题,而且也很适合小学生的思维。 二、引导学生去探索,鼓励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寻找答案。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想、用自己的双手去做、用自己的嘴巴去说……十分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周围事物,鼓励孩子提出问题,。问题提出来后,教师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设计好实验和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和相互讨论。在教师引导和建议下,孩子们自己动手做实验、搜索证据、观察、提问、设想和验证。孩子们要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实验过程中的想法、活动情况,与正确答案相比较。 通过几年的小学科学教学,我们在教学中都能感受到儿童喜欢提问题的天性:“天为什么是蓝色的?”、“恐龙是怎么灭绝的?”……,除此,还能感受到儿童回答问题的逻辑:“打雷是因为云彩没长眼睛!”、“太阳把地上的水吸走了!”……。这些可贵的“天性”应变为更为成熟的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这不仅是科学家需要的,也是21世纪普通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假设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所做的可能性回答。例如,对“物体遇冷会收缩吗”这个问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生活经验提出各种假设:“物体遇冷会收缩—人冷了就会缩起来”,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因此开展探究式教学不只是让学生发展一个结果,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探索产生结果的过程。 2、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探究式教学的尝试,改变了老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转变了学生仅以知识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知识结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能力,科学素养的培养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和疑问。如⑴探究式教学设计的最优性。 ⑵探究式教学组织的合理性。⑶探究式教学评价的科学性等等。我校课题的提出是基于中央教科所“十二五”规划课题《科学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过程研究——架设科学素养目标和学校实践的桥梁》之下,结合我校科学课程实施需要而设立的子课题。该课题的提出让教师对探究性教学各个方面进行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学。将有效地解决探究式教学中各种问题。 3、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科学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4、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强调:探究式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 二、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所谓有效性,即“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科学课的有效性则要实现预期的科学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科学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而科学教育要以探究为主。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为了探究而探究的现象,探究活动流于形式,缺乏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新课程指出: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引导学生通过

小学科学研究报告格式

小学科学研究报告格式 篇一:小学科学调查报告 小学科学教学情况调研报告 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建设小学骆健聪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今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趋向。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构建创新环境,使他们想创新。创新意识即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能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关键词】小学生方向与路线掌握水平【正文】 一、究其原因: 由于这两年组织的实验考试和教研室对科学探究实验的加强督导,促使科学实验教学得到一定程度重视。通过调研,与领导、老师交流,检查实验室和相关资料,看到各学校领导从思想上比较重视实验教学,实验开出率有所提高。任课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认识也提高了,实验教师有实验资料性记录,有的资料比较完整。一是课程教材的变化。教师普遍认为现在的科学教材,图文并茂,色彩艳丽,版式设计活

泼美观,教学理念新、教学空间大,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自然,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科学,教材内容呈现方式贴近学生心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调查发现: 学生非常喜欢新课标教材. 二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化。教师已经开始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移,教师上课注意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让学生的多个感官参与学习,特别是突出了以科学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从探究中学习,更加增加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习不再枯燥,而是充满了兴趣和好奇,体验着自信和快乐,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评价方式有了可喜的改观。实验教学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 三、目前课堂教学情况: 目前使用的小学科学教材与以往的自然相比,内容更丰富,涉及的知识领域更广,在呈现形式上更为开放,而又缺少与教材相配套的资源。教材中有许多"留白",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教材内容以图为主,图文并茂这也导致教师难以把握设计意图,对于知识点的把握更是无从下手。科学教

2020年小学科学课探究式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课探究式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课探究式学习心得体会》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教育学专家们都认为:学生只有获得了大量的学习的时间和机会,才能获得“积极主动学习”的条件。“-发展”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要求活动課中学生要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的机会。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活动得到必要的直接经验和综合 ___,从而扩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活动的能力和完成活动的意志。如活动課学生在課前通过多种渠道去获取信,課内学生可根据收集的信息自行进行信息分类处理数据(对植物生长的观测记录,对实验结果的统计等)。应用收集到的信息,学生还开展了竞赛活动,加深对信息的印象。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素质教育目标的内容根据对个体影响程序的深浅,划分为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层次。課中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以往的課,学生在操作时,出现有的教师演示时间过多,挤占了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有的教师一发现有一、两组学生制作成功,就让全班学生停下来;还有的教师以自己的说代替学生的操作,这些做法与活动課要求相悖,只有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

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尽力去操作。按照他们的审美观点,自己设计、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达到了活动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许多人认为,创造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都可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在活动課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拓展思路,树立创新的勇气和信心。鼓励他们标新立异,独辟蹊径,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创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只有满足了心理要求才会激发再创造的强烈欲望。活动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些禁锢,让学生自主探索、自我体验。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在失败中磨炼意志,在失败中获得直接经验和学习的方法,这本身就是一种开拓创新精神的体现。再次,敢想是一个人创新的前提,学生在活动中不起眼的想法和做法,用成人眼光看尽管还不是十分聪明和可行,但从孩子的角度已经十分了不起了,它反映了学生不墨守成规,敢于标新立异的心理品质,是多么难能可贵的。这就点燃了学生自主创新的火花。 活动课教学中,教师要把评价的实施贯穿于活动課教学全过程。一方面利用“学生活动评价表”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运用自评和他评的形式开展评价。要给学生充分参与评价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索,自主体验,对自己和他

小学科学自主合作探究课题总结汇编

小学科学“自主合作探究”研究课题总结 一、研究背景永乐小学杨博仁1、随着新课程标准如火如荼的实施,其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课程改革正成为转变学习的一场革命,学习已成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创设解放、调和的课堂教学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与生活实际贴近的各种情境中,自主与合作地探究,实现知识的再“创造”。这是因为: (一)是顺应当前国际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如今交流工具网络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按照邓小平“三个面向”,就能发现教育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了。学生单单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因而“终身教育”已成为现代人的共识。因此,我们学校的教育不但要教给学生各方面的知识,更严重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方法与能力掌握了,知识的获得将是无限的。 (二)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教育在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培育过程,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存的教育需要。创设调和、阻抑、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这就必须让他们从小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活动中锻炼自己,养成优良的学习品质,获得终身发展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二、课题研究实验采取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欲望。 学生学习时,往往接触的不是现实的条件,而是一种情景。恰当的诱发性的问题情境具有两个特点:(1)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2)有一定的情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欢愉学习的乐学气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活动策略的探索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活动策略的探索 【摘要】自主探究活动是指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小学数学中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与提升,还有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激发探究动机、营造和谐氛围、注重实践活动、有效组织引导、重视探究品质培养是实施有效探究活动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策略 自主探究活动是指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自主探究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与提升;有利于学生全面的成长;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积极探索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激发探究动机是自主探究活动的前提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探究学习活动之中。巧设问题情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为此,教师可根据数学学

习内容,利用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或利用新知与原有认知结构的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迫切希望探究的情境。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教师结合学校修草坪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我们学校为了绿化美化校园,在校内修一个长20米、宽15米的长方形的草坪,为了预算资金,需先计算一下这个草坪面积有多少。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助学校计算这个草坪的面积吗?现实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极大地诱发了探求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动机,积极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 二营造和谐氛围是自主探究活动的基础 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创造力的根基。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气氛,有利于消除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勇于表现,乐于创造。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先创设一个购物情境:学校为添置图书,到新华书店购置了一套科普读物,一套12本,每本24元。问:能提出什么问题?如何列式?当学生列出2412后,教师放手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看哪组的办法多?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们积极地开动脑筋,创设出了许多办法。汇报时归类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把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为两位数乘一位数来计算(如2412=

小学科学四维教学目标是什么

科学新课程标准中的四维目标 科学课程的分目标包括四个方面: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现分别详述如下。 (一)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 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本《标准》强调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发展观察现象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增进对提出问题意义的理解; 2.发展提出猜想和形成假设的能力,了解假设对科学探究的作用; 3.发展制定计划、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和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认识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4.发展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收集、处理信息的技术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5.发展科学解释和评价的能力,了解科学探究需要运用科学原理、模型和理论; 6.发展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认识表达和交流对科学发展的意义,认识探究的成果可能对科学决策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科学知识与技能 了解或理解基本科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学会或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了解科学在现代生活和技术中的应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1.统一的科学概念和原理。在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统一的概念和原理,它们反映了自然界的内在的统一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逐步加深对下列基本的概念与原理的理解: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信息,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化,平衡,守恒。 2.生命科学领域。了解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认识生物体的基本构造、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以及人、健康、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领会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与环境的统一和进化的观念,认识生命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物质系统。 3.物质科学领域。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认识常见的物质运动形态,理解物质运动及其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初步建立关于物质运动和物质结构的观念,认识能量转化与守恒的意义,会运用简单的模型解释物质的运动和特性。 4.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领域。了解地球、太阳系和宇宙的基本情况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了解人类在空间科学技术领域的成就及其重大意义。了解在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中阳光、大气、水、地壳、生物和土壤等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谈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策略

谈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策略 发表时间:2018-05-23T16:44:18.83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1期作者:宁吉文[导读] 探究式教学将是这次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我们教师的各种素质又是影响探究教学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胶莱镇胶莱小学266315 摘要: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但是探究活动中存在各种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机械地理解和实践“科学探究”;不能有效地选取和利用材料。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式科学教学 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理念,就是让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组织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激发起学习的内驱力。探究式教学充分体现了这种新的育人理念,这场教育变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针对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的现实情况和学生素质发展水平,探究式教学将是这次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我们教师的各种素质又是影响探究教学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趣味创设,自主提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求知欲望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趣味化的导入和学生自主提出合理、科学的探究内容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条件。我在讲《点亮小灯泡》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就给学生出了一个谜语:“世上千万家,都有这种瓜。两根藤儿牵,夜夜开新花。”引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我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思维的碰撞处入手,创设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的情境,使探究内容更富吸引力;学生连接电路时,自主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性学习课题,课题源于学生、源于课本,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而不是指使者。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除了要创设有趣味的情境,还要设计出充满智慧挑战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动手探究,释疑解惑 1.动手探究需要时间,更需要计划。科学课的动手探究不是表面的热闹,而是需要精心设计的,需要切合实际的计划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开盲目操作,避免简单机械的重复,让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效益。 2.动手探究应注重过程。科学课注重让学生获得体验。动手探究时需要结论但更注重过程。科学方法与技能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这些非陈述性的知识不是老师说教、学生模仿而形成的,而是需要亲历探究的过程,去体验、感悟、内化才能获得。 三、合作交流,成功共享 1.创设民主氛围,建立交流平台。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受情绪因素影响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于交流的催化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完全放松,全身心投入,才会活跃思维,才敢畅所欲言。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心理安全,允许学生犯错。因为每一个“错”都是儿童进步的足迹,阻止了他们迈向“错”的脚步,等于阻断了他们迈向成功的道路。 2.要教给交流的方法,提供交流的手段。首先,允许学生用多种手段交流。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有、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论。”这就意味着教师不要硬性规定学生表达探究结果的方式,而是鼓励他们百花齐放,用自己熟悉的、力所能及的、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再次,要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有不同的见解,要想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人家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或者不完全,要去驳倒别人,这样就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找根据、寻理由,我们的交流才能收到实效。 四、探究释疑,得出结论 学生根据探究方案由浅入深,最终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分组讨论、交流、猜想等形式,手、口、脑并用,最终得出结论。这样的答案和结论是深刻的,教学效率也随之是高效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经常会使用“跳板”的技巧。这种技巧其实也就是为了便于讨论、研究项目或探究活动而用作“起跳点”的任何一种呈现。图画、角色扮演都可以用作“跳板”。另外,能导致这样一些问题产生的任何事情都可以用作“跳板”,诸如“为什么”“这可能会是真的吗”或“如果是这样,然后又会怎样呢。”通常,在这些“跳板”之后,教师还会继续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让学生产生新思想、知识之间的新联系或超越基本已知事实信息做出的新结论。一个真正有效的“跳板”会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往往不需要进一步的激励就会促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探究与发现事情的原委。 五、探究式教学还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从新课程标准理念出发,教师应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反思教学:一是反思教学定位问题。教师应该把新课程理念作为教学定位反思的着眼点,对照新课程的理念来审视自身的教学实践,思考自己的教学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还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做些什么。二是反思动态生成问题。新课程把教学看作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学中师生互动多了,对话多了,出现一系列教师意想不到的情况自然也多了。面对这些生成资源,教师需要从教学要求出发加以把握和利用,为以后的教学积累宝贵财富。三是反思教学设计问题。实际的教学进程和效果是与教学设计的意图相一致的,但也难免产生两者不一样的现象。教学反思中捕捉这类事件无疑有助于完善日后的教学,积累教师自己的教学智慧。 总之,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探究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方式的重中之重。参考文献 耿晨曦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

浅谈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永靖县三塬学区肖海发 【内容摘要】小学科学课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的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科学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门实验课,实验在小学科学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无论是分组实验,还是演示实验都能够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还能验证知识提高说服力,同时科学实验是融直观性、实验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能达到揭示自然奥秘的目的,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和爱好,更主要的还是能够提高学生培养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重视实验,做好实验,成了学生学好科学课程的必要条件之一。 【关键词】探究实验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无疑是科学学科的关键所在,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探究为核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激活学生创新性思维,如何在科学课中搞好探究性实验教学?谈一些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做法。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小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对于人的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小学科学探究性教学是引导儿童热爱科学的有效途径,小学生本来就好奇好动,这些实验对他们最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例如在教三年级科学下册12课《让灯亮起来》,课堂上要做的第一个实验,用导线连接电路,叫小灯泡亮起来,为了一开始就激发学生对该实验的兴趣我就给学生打谜语“世上千万家,都有这种瓜,两根藤儿牵,夜夜开新花”给同学们猜,同学们各种意见交流、启发、磨石、碰撞,最后绝大多数同学都举起手,异口同声地说是“电灯”。这个谜语既唤起了学生对黑夜中明灯的回忆,又点出灯的特点是

小学科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如何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认为,改变传统学习方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习科学时能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是小学科学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本人通过实践,初步形成了一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得以优化,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得以落实,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改善,学生的科学素养有了极大的提升。 一、引言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科学与技术的日新月异,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已经越来越依靠科学与技术。每一位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必须具有科学素质。当今时代,人们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所以,科学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小学科学课程承担了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责任。通过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小学生保持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发展学习科学的潜力,为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的新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科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推出了全新的课程理念,小学科学课程要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宗旨,以促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思维和语言水平,获得科学探究的相关技能和方法,培养热爱科学、善于思考、求真务实、互助合作、保护环境和呵护健康的生活态度,是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不是一种单一的、刻板的教学过程,而是一种具有自己独特特点的有效教育方法,不但在科学教育里能够使用,而且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也能发挥很好的作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和科学课程有着天然的联系,探究是科学家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主要方法。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小学科学课程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式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三、自主合作探究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教学中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学科学教学中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03-19T14:31:16.23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3期作者:谷惠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小学科学教师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作为重点内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下文针对小学科学教学中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谷惠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西街小学陕西商洛 7261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小学科学教师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作为重点内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下文针对小学科学教学中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教学;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2-070-01 引言 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科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该学科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若教师可以利用合理高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教学内容,积极主动的指引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进而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提升,进而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1.小学科学教学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现状 第一,过于注重形式,从而忽略了实际效果。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觉得把学生进行分组,把几张桌子凑在一起,就属于小组合作,有热闹的讨论就属于探究。在该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关注到学生的真实体验,导致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存在过于形式化的问题[1]。第二,过于注重个体,从而忽略了整体。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是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优势,明确进行分工,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小组成员一起进行活动,而并不是优等生自己一个人表演,其他人跟着附和。现阶段,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中,普遍存在只有小组长动手和回报的问题,其他小组成员只是附和着和组长一起说。第三,过于注重表面,从而忽略了互动交流。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突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放任学生自由进行交流,没有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在这样的探究中,看似表面非常热闹,但是学生讨论的内容不着边际、毫无方向,教师缺乏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没有对学生的合作情况进行及时掌握,进而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小学科学教学中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策略 2.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合作精神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科学教学中,涉及到较多的实验探究活动,这决定了该学科的教学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这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良好的载体[2]。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并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具有较强趣味性的探究活动,并且保证活动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究和合作学习。 例如,在讲解观察和描述矿物时,在课前,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寻找和收集一些各种矿物的图片和视频。在课堂上,教师把这些图片和视频播放给学生,通过五彩缤纷的矿物图片和视频,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紧接着,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你们知道哪些矿物的名字?这些矿物的软硬程度是怎样的?怎样对矿物的软硬进行比较?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动手操作,对问题进行研究和学习。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合作学习能力。 2.2通过课堂讨论环节,提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基本上每节课教师都会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和时间,该环节实际上就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时间。在该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必要的知道,但是还是需要以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为主。由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想要有效提升科学教学有效性,教师需要在对学生探究和合作的内容进行确定,并对讨论的方向进行大致的规定,在保证学生自由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引,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例如,在讲解土壤和生命时,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土壤非常熟悉,所以教师可以以土壤入手,对学生进行教学,进而降低学生的陌生感。教师结合土壤,为学生设计好相关问题:在土壤中都含有哪些成分?秋天落叶落到泥土中会转变成为什么?并要求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和合作学习。在该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指引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先进行了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合作探究,对想法进行互相交流,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 2.3组织学生实践活动,诱发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动机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是指引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重要途径和契机。相关研究显示,小学生的思维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新的知识领域中,其没有办法通过系统化的手段,来认识事物的本质,还没有办法逻辑推理想象的情形[3]。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进而使学生可以对未知事物进行人事,使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想要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例如,在讲解桥梁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把有关桥梁搭建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紧接着把桥梁设计融入其中,使学生可以对桥梁的美观进行感受和体验。然后,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材料,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对桥梁进行设计和搭建。在该过程中,学生们积极主动的相互帮助合作完成,几乎没有寻求教师的帮助,有效提升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指引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现阶段在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研究,是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 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时代的呼唤,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处于课程改革的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要领悟改革的真谛,顺应改革的思路,以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课标》的精神为指导,确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力改革课堂教学,探寻一种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提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理论建构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咼。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

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 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们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尽、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充分挖掘这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研究目的1、分析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自主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摘要: 《科学(3-6 年级)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探究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习惯,是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手段,是以从培养学生科学习惯出发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从这个意思上讲,科学课的科学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进行有效性的科学探究,也间接地影响着科学习惯、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等科学基本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自主探究探究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科学探究 小学科学课程是将自然科学作为一个整体为中小学生设计的国家课程。为更好地了解小学科学课,走进小学科学教学课,区分好自然教学与小学科学教学,借此机会跟各位同行谈谈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点看法,以此来给大家一点参考的信息,以便日后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能注意到有关培养科学探究能力问题。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一生将永远是摹仿的抄袭”。面对二十一世纪的人才,我们必须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基础教育,要从培养科学探究品质、科学探究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科学探究动机等基本素质开始的教育,也是培养未来发明者、科学家的启蒙教育。世界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科学探究和发明,我们不应该把人才视着为现代化技术的附属品,而应该看成为主宰。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在学校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当前最主要的是冲破“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专轨,培养学生创新的良好素质。以下从我们现有的科学教材来谈一点看法: 一、鼓励学生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主题,激发学生的 兴趣 当我们学完了教材的一些课之后,要做好学生新的科学探究工作,每一学期要给每一个学生至少一个探究主题,这个主题要适合及选择的范围。对小学 生而言,题目若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必会提高其参与的兴趣,如洗头水的试验及调查、食物的脂肪含量、冷藏食物知多少、电蕊寿命、面粉的拉力、头发的盛重力、不同洗衣粉的清洁能力、厕纸的吸水能力。其实以上例子包括不少有趣的题目,大部分的内容既和日常生活有关,亦可进行科学探究,而过程和所需器材也不复杂。例如:电蕊寿命——学生可利用电动玩具来测试不同牌子电蕊的寿命;头发的盛重力——学生可向家人或朋友搜集数根头发,然后绑上砝码或适当又已知重量的对象如硬币,测试过程中,增加重量直至头发被扯断为止,若可行的话,可尝试找出年龄或性别与头发盛重力之间的关系。近两年来我校在申报“绿色学校”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进来,我们从“绿色学校” 中的有关环保问题出发,提出大量有关适合这方面的探究主题。例如:校园植物的调查、学校绿化率、学校周边环境、废旧电池的回收……,这一些都是很好的活动主题,而且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实施方案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课题方案 一、指导思想: 随着2001年新课程改革的启动,探究教学在我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我们也看到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老师对“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认识不足,出现了两个极端:—是为了体现以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二是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这样的两种教学模式看似学生在进行探究,实际上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切实的锻炼和提高。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处于指导地位,让学生成为主体地位。为此,我们在前人所取得的相关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了本课题研究,旨在从微观的操作层面开展教师指导策略研究,提高观察和实验的实效性。 二、课题的核心 1.探究式教学策略:教师立足于兰本达教授所提出的“探究——研讨”法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探究式教学策略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课题组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2. 指导策略:是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适、优

化,以使教学效果趋于最佳的系统决策与设计。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在本课题中教师作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设计探究式学习环境,提供学习资源,营造创新思维的外部条件,促发学生主动探究;在一定探究式学习环境下,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与主动“建构”的能力等。 3、建构主义的理论:教师立足于维果茨基和皮亚杰等心理学家的建构主义理论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本子课题以小学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观察、实验有效性的指导策略为研究目标,以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促进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为宗旨。 (二)研究内容:A:形成科学的习惯和良好的态度的培养策略。B: 实验中教师的有效性指导策略C: 实验过程中教师指导的度的研究D: 实验评价在实验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四、理论依据 1、探究性学习理论: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是指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