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脑卒中康复护理教学内容

脑卒中康复护理教学内容

脑卒中康复护理教学内容
脑卒中康复护理教学内容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

一、定义及分类

脑卒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

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又称脑血管意外﹑急性脑血管病或中风。脑卒中按其病理过程分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病人总数的60%-70%,缺血性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前者由于动脉狭窄,管腔内逐渐形成血栓而最终阻塞动脉所致,后者则是由于血栓脱落或其它栓子进入血流中阻塞脑动脉所引起。如某些心脏病病人心腔内的栓子脱落便可引起脑栓塞。不论是脑血栓形成还是脑栓塞可统称为脑梗死。另外,有一小部分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人是由于大脑小动脉逐渐狭窄而最终闭塞所致,管腔内既无血栓亦无栓子,这种情况也叫脑梗死。此外,还有一些病人脑血管没有真正堵塞,只是暂性缺血,也可以造成过性脑损害的症状,称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卒中”或“小中风”。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病例的30-40%,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又分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由于脑内动脉破裂,血液溢出到脑组织内。蛛网膜下腔出血则是脑表面或脑底部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容有脑脊液的蛛网膜下腔和脑池中。

本病十分常见,其引起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意识﹑运动﹑知觉﹑认知﹑语言﹑精神情绪等方面,病后出理不当可致废用综合征和误用综合征。

废用综合征是指长期卧床不活动,或活动量不足及各种刺激减少的患者,由于全身或局部的生理功能衰退,而出现关节挛缩、肺部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便秘、肌肉萎缩、肺功能下降、体位性低血压、智力减退等一系列征候群。大多数废用综合征的表现可以通过积极的康复训练得到预防。但是,如果已经出现了废用综合征的表现,再进行积极的康复训练,也只能逆转一部分废用表现。

误用综合症是指对偏瘫患者的不正确治疗所造成的人为的症侯群。它可发生在偏瘫的不同时期,主要为肩关节半脱位、疼痛肩、肩手综合征及下肢伸肌痉挛、足内翻等常见并发症。

二、康复时间

脑卒中运动功能的恢复可在发病后数日开始,1-3个月内可达最大程度恢复,因此,在发病后3个月进行康复训练效果最好。

国内有研究显示,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是安全的,最好在发病14天内开始,即病人意识清醒,无进行性卒中表现,生命体症稳定了便可进行康复训练应按照人类运动发育时的归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顺序进行,康复活动时间一般不应少于45天。

三、康复护理

1.良好的康复环境①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积极训练氛围。脑卒中患者常因失语﹑肢体瘫痪﹑大小便失控﹑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感到痛苦﹑焦虑﹑悲观或恐惧等心理,所以护理人员首先要调整病人的心理状态,使其积极乐观地面对现实,主动训练,争取最大限度的生活自理和回归社会。②病房大小要考虑到轮椅活动的空间,不设门槛﹑地面防滑;浴室应有洗澡凳,墙上安置扶手,淋浴旁安装单手拧毛巾器;

便器以坐式为宜,坐便器周围或坐便器上有扶手以方便和保护病人。③病床应低于普通床,并使用活动床栏。④房间的布置应尽可能使患者能接受更多的刺激。床的位置要便于使所有的活动(如护理﹑医生查房﹑探视等)都发生在患侧;床头柜电视机等应安置在患侧,有利于患者重视患侧。

2.急性期的护理除配合抢救治疗所需的处理和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外,重点做好: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新。②定时变换体位,加强基础护理。

③保持良肢位和维持关节活动范围。注意将踝关节置于90°位,避免被子卷压足背

④便秘者可给缓泻剂,急性期原则上禁止灌肠,避免强烈刺激,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脑出血;注意排尿通畅,以防泌尿系感染。

3.恢复期的护理①坐位训练的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可以进行由卧位转入坐位训练。坐位训练步骤:坐位训练要逐步进行。患者卧床许多天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先抬高床头30°,坐10分钟,无头晕心慌,以后从45°―90°,时间30分钟―1小时逐渐增加,防直立性低血压。床上能平坐,然后双腿下垂,端坐训练达到坐位三级平衡功能。②立位、步行训练的护理:立位训练开始,先以健侧下肢负重,逐渐再过渡到双下肢负重。从坐位到立位的康复训练:方法:(1)以健手支撑床面,转移到床边双脚摆正位置,双手十指交叉(患肢大拇指在最上面)前举并弯腰,将身体前倾,利用重心的前移,抬臀而使身体直立。(2)在病人腰间系一宽的布带子,护士站在患者对面,嘱患者以健手搂住护士颈部,由护士用双手提拉患者腰间宽带而拉起成立位。站立位到步行训练:经过立坐训练并能保持身体平衡者(达到三级站位平衡)可以进行步行训练。(1)指导和纠正患者不正确的体姿和步态,要嘱患者在步行训练中抬头向前看,保持身体平衡。(2)步行训练时患者腰间系宽布带,护士牵拉布带既可利用保障安全也可以协助患者起立行走训练。(3)初期步行训练可在步行平衡双杠中进行,可纠正足下垂和足内翻。(4)训练时不可强行牵拉患侧肢体,避免造成二次损伤。③日常言语训练的护理:鼓励患者开口讲话,一有进步就予以表扬,以增强其信心。和失语症患者谈话时速度要慢,力求简练﹑通俗﹑易懂;患者听不懂时要耐心地指导;患者不能回答问题时,可用点头﹑摇头回答;患者谈话时要认真听,并及时点头反馈,以示鼓励,必要时可配合手势﹑实物或图片以促进理解。

四、以下情况时不应做康复训练治疗

1.安静休息时心率〉100次∕分,舒张压〉120mmHg,收缩压〉195mmHg,有劳累性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在Ⅱ级以上,重度心律不齐,合并有心肌梗死。

2.上消化道出血。

3.呼吸道感染。

4.肾功能不全。

5.体温在38℃以上。

关于脑卒中的康复护理

关于脑卒中的康复护理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关于脑卒中的康复护理 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之中也称之为脑卒中,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具有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点,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康复治疗对针对脑卒中患者出现的认知障碍、卒中后抑郁以及肢体瘫痪等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新的康复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康复医学的发展[1]。而如何促进患者各项功能恢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1分析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本质目的 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运用医学手段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言语、运动、认知和其他受损功能,以便使其生理、心理以及认知、社交等恢复至最佳状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 2分析脑卒中康复护理的具体方面 2.1认知障碍康复护理的具体措施绝大多数的脑卒中患者发病之后都会发生认知障碍。脑卒中后发现认知障碍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针对失语症患者,可采用认知记忆试验以及Wechsler记忆量表等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康复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认知障碍严重程度,认知障碍情况越严重,预后效果则越不理想。所以,认知障碍康复护理主要从听觉、触觉、视觉等方面给予患者感知觉刺激,同时辅助一定的药物治疗,强化运动学习,以改善患者记忆能力[3]。 2.2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对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而言,应采用综合康复护理的措施,通常先进行运动训练,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发育,同时辅助功能电刺激、肌电反射刺激以及药物治疗等。运动治疗,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以及不同时期病情变化给予按摩、主动或者被动性的运动锻炼,具体包括准确进行坐、卧训练,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运行训练、体位训练以及走路训练、保持平衡训练等。在训练过程中,应该安排一些穿脱衣服、个人卫生、餐具使用以及淋浴、如厕等ADL训练,训练中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循

脑卒中康复护理

脑卒中康复护理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 一、定义及分类 脑卒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又称脑血管意外﹑急性脑血管病或中风。脑卒中按其病理过程分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病人总数的60%-70%,缺血性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前者由于动脉狭窄,管腔内逐渐形成血栓而最终阻塞动脉所致,后者则是由于血栓脱落或其它栓子进入血流中阻塞脑动脉所引起。如某些心脏病病人心腔内的栓子脱落便可引起脑栓塞。不论是脑血栓形成还是脑栓塞可统称为脑梗死。另外,有一小部分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人是由于大脑小动脉逐渐狭窄而最终闭塞所致,管腔内既无血栓亦无栓子,这种情况也叫脑梗死。此外,还有一些病人脑血管没有真正堵塞,只是暂性缺血,也可以造成过性脑损害的症状,称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卒中”或“小中风”。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病例的30-40%,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又分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由于脑内动脉破裂,血液溢出到脑组织内。蛛网膜下腔出血则是脑表面或脑底部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容有脑脊液的蛛网膜下腔和脑池中。 本病十分常见,其引起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意识﹑运动﹑知觉﹑认知﹑语言﹑精神情绪等方面,病后出理不当可致废用综合征和误用综合征。 废用综合征是指长期卧床不活动,或活动量不足及各种刺激减少的患者,由于全身或局部的生理功能衰退,而出现关节挛缩、肺部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便秘、肌肉萎缩、肺功能下降、体位性低血压、智力减退等一系列征候群。大多数废用综合征的表现可以通过积极的康复训练得到预防。但是,如果已经出现了废用综合征的表现,再进行积极的康复训练,也只能逆转一部分废用表现。 误用综合症是指对偏瘫患者的不正确治疗所造成的人为的症侯群。它可发生在偏瘫的不同时期,主要为肩关节半脱位、疼痛肩、肩手综合征及下肢伸肌痉挛、足内翻等常见并发症。 二、康复时间 脑卒中运动功能的恢复可在发病后数日开始,1-3个月内可达最大程度恢复,因此,在发病后3个月进行康复训练效果最好。 国内有研究显示,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是安全的,最好在发病14天内开始,即病人意识清醒,无进行性卒中表现,生命体症稳定了便可进行康复训练应按照人类运动发育时的归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顺序进行,康复活动时间一般不应少于45天。 三、康复护理 1.良好的康复环境①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积极训练氛围。脑卒中患者常因失语﹑肢体瘫痪﹑大小便失控﹑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感到痛苦﹑焦虑﹑悲观或恐惧等心理,所以护理人员首先要调整病人的心理状态,使其积极乐观地面对现实,主动

【实用】-脑卒中的康复护理常规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常规 由于各种原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而导致脑功能缺损的疾病的总称,以起病急骤、出现局灶神经功能缺失为特点。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 【康复护理评估】 1.运动功能评估:对患者的运动模式、肌张力、肌肉协调能力进行评估。 2.感觉功能评估:评估患者的痛温觉、触觉、运动觉、位置觉、实体觉和图像觉是否减退或丧失。 3.认知功能评估:通过意识障碍、智力障碍、记忆障碍、失用症和失认症等对患者进行评估。 4.言语功能评估 5.摄食和吞咽功能评估 6.ADL评估:常采用PULSES评估法、Bartyel指数评估法或功能独立性评估法。 7.心理评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与环境适应能力,了解有无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评估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否健全有效。 8.社会活动参与能力评估 【护理问题】 1.自理能力下降 2.舒适的改变 3.排便模式的改变 4.吞咽障碍 5.沟通交流障碍 6.不良情绪反应 7.潜在并发症:肩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痉挛、再次出血或再次梗死的可能、癫痫。 8.潜在护理不良事件跌倒、走失。 【护理措施】 1.运动能能障碍的护理

1.1良肢位的摆放:健侧卧位;患侧卧位;仰卧位的。 1.2肢体的被动活动。 1.3体位变换:被动向健侧翻身;被动向患侧翻身;主动翻身动作训练。 1.4上肢训练:患者上肢的肩、肘、腕、指关节都应根据关节运动的原理进行训练。 1.5下肢训练:髋和膝的屈曲或伸髋时的屈膝,可避免行走时产生偏瘫步态。 1.6坐位训练:只要病情允许,应尽早坐起来。如床上坐位、床边坐位、坐位平衡训练等。 1.7站位训练:辅助患者站起;训练患者独立站起;站立平衡训练。 1.8步态训练:提倡利用部分减重训练装置提早进行步态训练 2.言语功能障碍的护理主要包括失语症和构音障碍的康复护理 3.吞咽功能障碍的护理间接地吞咽训练和进食训练 4.认知障碍的护理 5.肠道护理和膀胱护理 6.心理护理主动关心患者,使患者产生信任和安全感。并密切关注患者心理变化,严防发生自杀、自伤等意外事件。 7.并发症的护理 7.1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良好的肢体摆放好,同时鼓励患者经常用健手帮助患臂做充分的上举动作。 7.2肩--手综合症早期应保持正确的坐卧姿势,避免长时间处于手下垂位;加强患臂主动和被动运动;采用冰水疗法;避免患侧输液。 7.3压疮 7.3.1避免由压力造成的损失。 7.3.2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无皱褶,避免擦伤皮肤。 7.3.3避免由于剪力、摩擦力、钝力造成的损失。 7.3.4避免碰到热源造成烫伤。 7.3.5保证均衡饮食。 7.3.6检测皮肤的完整性。 7.4偏瘫后要预防失用综合症、误用综合症和过用综合症

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

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 一、概念 脑卒中(stroke)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病的总称,按其病理机制和过程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前者又称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后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临床特点 突然发病,疾病与障碍并存,常见功能障碍为:偏身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偏盲,可合并有吞咽功能障碍、交流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心理障碍以及肩部问题和二便问题等,严重的可以出现四肢瘫、昏迷、甚至死亡。 三、医疗目标 治疗原发病,预防残疾和并发症,改善受损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回归社会。 四、护理目标 预防残疾和并发症,最大限度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五、护理问题/关键点 (一)压疮 (二)躯体移动障碍 (三)感觉功能障碍 (四)语言沟通障碍 (五)认知障碍 (六)肩关节半脱位 (七)肩痛和肩手综合征

(八)吸入性肺炎 (九)泌尿性感染 (十)跌倒的风险 (十一)深静脉血栓形成 六、评估 (一)入院评估 1.入院方式(步行、轮椅或平车)。 2.体重和营养状况。 3.心理状况,有无焦虑、恐惧心理。 4.神志和精神状况。 5.运动功能评估。 6.感觉功能评估。 7.认知功能评估。 8.言语,吞咽功能评估。 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 10.病因和诱发因素,家族史。 11.实验室检查:血糖,血脂等。 12.影像学检查:CT,MRI等。 13.家庭用药情况。 (二)持续评估 1.生命体征、进食和睡眠、大小便状况。2.心理状况:有无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3.家庭支持和经济情况。

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

第一节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脑卒中(stroke)亦称脑血管意外(CVA),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症候群。它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 一、主要护理问题 (一)、自理能力下降:与运动障碍、共济失调有关。 (二)、舒适的改变:与肩手综合征等引起的疼痛有关。 (三)、排便模式的改变:与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性直肠有关。 (四)、吞咽障碍:与球麻痹有关。 (五)、沟通交流障碍:与言语功能障碍、认知障碍有关。 (六)、不良情绪反应:焦虑、抑郁、恐惧等。 (七)、潜在并发症:肩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痉挛、再次出血或梗死、癫痫。 二、护理措施 (一)、急性期的护理: 脑卒中急性期通常是指发病后的1~3周,相当于Brunnstrom分期1~2期。此期患者从偏瘫肢体无主动活动到肌肉张力开始恢复,并有弱的屈肌与伸肌共同运动。康复治疗是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包括原发病治疗,合并症治疗,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治疗)

的基础上,患者病情稳定48小时后开始进行。 1、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脑出血患者一般在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如需搬动应在固定头部情况下,出血情况已控制时。 2、良肢位的摆放: ①主张偏瘫侧卧,以增加偏瘫侧的感觉刺激,此时偏瘫侧上肢呈肩关节前曲90°、伸肘、伸指、掌心向上;偏瘫侧下肢呈伸髋、膝稍屈、踝背屈90°,而健侧肢体放在舒适的位置。 ②仰卧位时偏瘫侧肩胛骨和骨盆下垫薄枕,偏瘫侧上肢呈肩关节稍外展、伸肘、伸腕、伸指。掌心向下;偏瘫侧下肢呈屈髋、屈膝,足踩在床面上(必要时给予一定支持)或伸髋、伸膝、踝背屈90°(足底可放支持物或置丁字鞋,痉挛期除外),健侧肢体置于舒适位置。 ③健侧卧时,偏瘫侧上肢垫软枕,肩关节前曲90°,伸肘、伸腕、伸指、掌心向下;偏瘫侧下肢垫软枕,呈迈步状(屈髋、屈膝、踝背屈90°,患足不可悬空)。 3、偏瘫肢体被动活动:从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每日2~3次,每次5分钟以上,直至偏瘫肢体主动活动恢复。同时嘱患者头转向偏瘫侧,有助于患者的主动参与。 4、床上活动①双手叉握上举运动:双手叉握,偏瘫手拇指置于健手拇指掌指关节之上(Bobath握手),在健侧上肢的帮助下,作双上肢伸肘,肩关节前曲、上举运动。②翻身:向偏瘫侧翻身呈偏

关于脑卒中的康复护理

关于脑卒中的康复护理 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之中也称之为脑卒中,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具有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点,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康复治疗对针对脑卒中患者出现的认知障碍、卒中后抑郁以及肢体瘫痪等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新的康复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康复医学的发展[1]。而如何促进患者各项功能恢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1分析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本质目的 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运用医学手段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言语、运动、认知和其他受损功能,以便使其生理、心理以及认知、社交等恢复至最佳状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 2分析脑卒中康复护理的具体方面 2.1认知障碍康复护理的具体措施绝大多数的脑卒中患者发病之后都会发生认知障碍。脑卒中后发现认知障碍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针对失语症患者,可采用认知记忆试验以及Wechsler记忆量表等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康复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认知障碍严重程度,认知障碍情况越严重,预后效果则越不理想。所以,认知障碍康复护理主要从听觉、触觉、视觉等方面给予患者感知觉刺激,同时辅助一定的药物治疗,强化运动学习,以改善患者记忆能力[3]。 2.2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对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而言,应采用综合康复护理的措施,通常先进行运动训练,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发育,同时辅助功能电刺激、肌电反射刺激以及药物治疗等。运动治疗,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以及不同时期病情变化给予按摩、主动或者被动性的运动锻炼,具体包括准确进行坐、卧训练,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运行训练、体位训练以及走路训练、保持平衡训练等。在训练

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

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 一、概念 脑卒中(stroke)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病的总称,按其病理机制和过程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前者又称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后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临床特点 突然发病,疾病与障碍并存,常见功能障碍为:偏身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偏盲,可合并有吞咽功能障碍、交流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心理障碍以及肩部问题和二便问题等,严重的可以出现四肢瘫、昏迷、甚至死亡。 三、医疗目标 治疗原发病,预防残疾和并发症,改善受损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回归社会。 四、护理目标 预防残疾和并发症,最大限度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五、护理问题/关键点 (一)压疮 (二)躯体移动障碍 (三)感觉功能障碍 (四)语言沟通障碍 (五)认知障碍 (六)肩关节半脱位 (七)肩痛和肩手综合征 (八)吸入性肺炎 (九)泌尿性感染 (十)跌倒的风险 (十一)深静脉血栓形成 六、评估 (一)入院评估 1.入院方式(步行、轮椅或平车)。 2.体重和营养状况。 3.心理状况,有无焦虑、恐惧心理。 4.神志和精神状况。 5.运动功能评估。 6.感觉功能评估。 7.认知功能评估。 8.言语,吞咽功能评估。 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 10.病因和诱发因素, 家族史。 11.实验室检查:血糖,血脂等。 12.影像学检查:CT,MRI等。 13.家庭用药情况。 (二)持续评估

1.生命体征、进食和睡眠、大小便状况。 2.心理状况:有无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 3.家庭支持和经济情况。 4.自我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5.不同时期的运动功能,平衡、协调功能、感觉功能、认知功能、语言功能评估。 6.是否有其它疾病,是否能正常训练,康复的效果。 七、干预措施 (一)体位和活动 1.急性期(软瘫期):发病且病情稳定后1-2周内,BrunnstromⅠ-Ⅱ期。早期康复介入以预防废用;从床上的被动性活动尽快过渡到主动性活动;预防合并症和并发症。 (1)肢体摆放和体位转换每2小时翻身一次,患者掌握翻身要领后,由其主动完成。为增加偏瘫侧的感觉刺激,多主张偏瘫侧卧。患肩向前,垫软枕,肘伸直。手指张开,掌面朝上,健侧下肢在前,患肢在后,屈膝。小腿及脚掌呈垂直,垫一软枕,指间填以布卷或垫软垫。 (2)偏瘫肢体被动活动活动顺序由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一般每日2-3次,每次5分钟以上直至偏瘫肢体主动活动恢复。同时,嘱患者头转向偏瘫侧,通过视觉反馈和治疗师言语刺激,有助于患者的主动参与。在被动活动肩关节时,偏瘫侧肱骨应呈外旋位,即手掌向上(仰卧位),以防肩部软组织损伤产生肩痛。 (3)床上活动 ①双手叉握上举运动即巴氏(Bobath)握手 ②翻身:向偏瘫侧翻身呈偏瘫侧卧,双手叉握、伸肘、肩前屈90度,健侧下肢屈膝屈髋、足踩在床面上,头转向偏瘫侧,健侧上肢带动偏瘫侧上肢向偏瘫侧转动,并带动躯干向偏瘫侧转,同时健侧足踏在床面,用力使得骨盆和下肢转向偏瘫侧;向健侧翻身动作要领同前,只是偏瘫侧下肢的起始位需他人帮助。 ③桥式运动(仰卧位屈髋、屈膝、挺腹运动):仰卧位,上肢放于体侧,双下肢屈髋屈膝,足平踏于床面,伸髋使臀部抬离床面,维持以姿势并酌情持续5-10秒。 ④早期坐位训练、坐位耐力训练、坐起训练及健侧肌力增强训练。 2.恢复早期(痉挛期):一般为病后2周至2-3个月左右,BrunnstromⅢ-Ⅳ期。这一期患侧肌张力开始增高,患者的主动性运动开始恢复。康复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肌张力、打破共同运动、进行分离运动训练,而肌力和速度训练暂不宜进行。应做主动训练,先在他人帮助下,然后循序渐进地自我进行,护士应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指导坐位平衡训练、站立训练、立坐平衡训练、重心转移训练、床、椅转移训练、行走训练;支具及辅助步行器的应用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整容、移动、更衣、上厕所动作训练)。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及时评估训练效果。 3.恢复中、后期:在痉挛基本控制以后,BrunnstromⅣ期后,患者的分离运动逐步形成,偏瘫肢体的部分功能已开始恢复,但仍不能完成比较精细、协调的随意运动,康复的目的是进一步产生精细、协调、快速的随意运动,进行耐力、肌力训练、步态姿势纠正、更高水平的平衡功能训练、实用行走和阶梯训练,循序渐进;指导患者全身运动。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争取达到生活自理。预计不能恢复者,可考虑健侧上肢进行代偿性功能训练,自助具、辅助具及支装具也能帮助患者最大程度地获得日常生活活动的自理能力。 4.后遗症期:一般在一年后(言语和认知功能的恢复可能需要一两年),特别对于上肢的康复有70%恢复不到可以实际使用的水平。指导患者坚持康复训练,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避免废用综合征及误用综合症。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一)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一)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与吞咽有关的中枢部位或神经损伤,使吞咽的一个或多个阶段损伤而导致各种症状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见于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的患者,单侧皮质脑干束受损也可出现一过性的吞咽功能障碍。其发生率多达25%~73%1],主要表现为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常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患者还可因进食困难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机体抵抗力下降,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及时有效地进行康复护理,可避免因吞咽困难导致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同时,尽早改善吞咽功能,不但可以及时从消化道用药,还可以及时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1心理护理 心理防御机制作用,直接影响着康复的成效。当患者处于兴奋状态及良好情绪时,神经抑制解除,神经肌肉调节达到最佳状态。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常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产生紧张、悲观、厌食甚至拒食心理,易激怒或抑郁,甚至失去生存信心。因此应通过心理疏导,要注意调整患者心态,在患者进食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运用巧妙的语言积极暗示患者,消除心理障碍,增强其安全感,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提倡集体进食,以减轻或消除孤独感。 2摄食训练 2.1进食体位 (1)坐位:躯干垂直,头轻度向前屈曲,这种体位可最大限度地保护气管,有利于吞咽动作形成。尽可能进食后保持此体位30min。(2)仰卧位:躯干45°仰卧,喂食者位于患者的健侧,该体位可促进残留食物从咽峡部排出,防止吸入气管。(3)侧卧位:向健侧卧位,利用重力作用,使食物主要集中在健侧口腔,减少食物残留于瘫痪侧。(4)平卧头偏向一侧:由于病情特殊,如脑出血急性期需要平卧时,可采取此体位,防止误吸入气管。 2.2一口量 指最适宜吞咽的每次摄食入口量(正常人约为20mL)。对患者进行摄食训练时,一口量过多,食物就易从口中漏出或残留在咽部导致误咽,过少则会因刺激强度不够难以诱发吞咽反射,所以一般先以少量食物(一汤匙)试探,后酌情加量。 2.3进食速度 进食速度不能过快,以较正常人相对缓慢的速度咀嚼和吞咽,每进食一口后,要让患者反复吞咽数次。每次进食时间控制在45min左右,进食时尽量不要与患者交谈,防止误吸、误咽。 2.4食物选择 根据患者吞咽障碍的程度,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选择密度及形态均匀,有适当粘性不易松散,易于咀嚼和通过咽部,不易在食道黏膜上残留的食物,可选果冻、蛋羹、豆腐脑、米糊等半固体食物,从小量逐渐增加固体食物并进而过渡到进食普通饮食和水。治疗同时还要兼顾患者的喜好、营养成分及食物的色、香、味、温度等。 3吞咽训练 对摄入、吞咽各个部位进行训练,增加协调能力。一般安排在饭前,每日3次,每次20min 左右。 3.1舌体运动训练 让患者以舌尖抵硬腭部,舌在齿内侧回旋并发“la”音。对舌体运动障碍患者,用压舌板按摩舌部,护理人员用纱布包裹患者舌尖,向左右口角及上下牙龈等不同方向软牵拉,后嘱患者用力缩舌,促进其舌体前后运动或左右反复伸展。

脑卒中康复护理-教案(汇编)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康复护理学计划学时2 第六章常见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 授课章节 第一节脑卒中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脑卒中的概念、病因、诊断和流行病学特点 2熟悉脑卒中引起的功能障碍 3熟悉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评估 4掌握脑卒中康复护理原则、目标、措施 5掌握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指导 教学基本内容: 1脑卒中的概念、诊断及危险因素; 2脑卒中引起的主要功能障碍; 3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原则、目标和护理措施 3卒中后的康复护理措施;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措施;难点:脑卒中的康复护理评估授课方式、方法和手段: 方式:多媒体与板书结合 方法和手段:启发式、互动式情景教学、案例分析 作业与思考题: 1、脑卒中患者患病早期应当介入哪些康复护理措施? 2、如何指导患者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第六章常见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 第一节脑卒中 一、脑卒中的概述 1定义:脑卒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脑血管循环障碍导致的持续性(超过24小时)、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 2病因:血管壁病变;心脏病;血流动力学因素;血液成分异常 3 危险因素: 可干预的因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是脑血管病发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脂血症、血粘度增高、吸烟、酗酒、肥胖、口服避孕药、饮食因素等;不可干预的因素:年龄、性别、种族和家族遗传性等。 二、脑卒中主要的功能障碍 1运动功能障碍:由锥体系统受损引起,是致残的重要原因;多表现偏瘫。运动功能的恢复经过:软瘫期、痉挛期和恢复期。 2言语功能障碍:发病率高达40%~50%; 3脑卒中后言语功能障碍:构音障碍和失语症 ; 4摄食和吞咽功能障碍; 5感觉障碍:65%的脑卒中患者有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感觉障碍。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痛温觉、触觉、运动觉、位置觉、实体觉和图形觉减退或丧失; 6认知障碍:意识障碍,智力障碍,记忆力障碍,失认证,失用证; 7心理障碍:脑卒中患者经历心理反应阶段:震惊、否定、抑郁反应、对抗独立、适应;常见的心理障碍有:抑郁心理,发生率为32%~46%等。 8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

脑卒中康复护理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 一、定义及分类 脑卒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 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又称脑血管意外﹑急性脑血管病或中风。脑卒中按其病理过程分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病人总数的60%-70%,缺血性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前者由于动脉狭窄,管腔内逐渐形成血栓而最终阻塞动脉所致,后者则是由于血栓脱落或其它栓子进入血流中阻塞脑动脉所引起。如某些心脏病病人心腔内的栓子脱落便可引起脑栓塞。不论是脑血栓形成还是脑栓塞可统称为脑梗死。另外,有一小部分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人是由于大脑小动脉逐渐狭窄而最终闭塞所致,管腔内既无血栓亦无栓子,这种情况也叫脑梗死。此外,还有一些病人脑血管没有真正堵塞,只是暂性缺血,也可以造成过性脑损害的症状,称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卒中”或“小中风”。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病例的30-40%,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又分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由于脑内动脉破裂,血液溢出到脑组织内。蛛网膜下腔出血则是脑表面或脑底部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容有脑脊液的蛛网膜下腔和脑池中。 本病十分常见,其引起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意识﹑运动﹑知觉﹑认知﹑语言﹑精神情绪等方面,病后出理不当可致废用综合征和误用综合征。 废用综合征是指长期卧床不活动,或活动量不足及各种刺激减少的患者,由于全身或局部的生理功能衰退,而出现关节挛缩、肺部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便秘、肌肉萎缩、肺功能下降、体位性低血压、智力减退等一系列征候群。大多数废用综合征的表现可以通过积极的康复训练得到预防。但是,如果已经出现了废用综合征的表现,再进行积极的康复训练,也只能逆转一部分废用表现。 误用综合症是指对偏瘫患者的不正确治疗所造成的人为的症侯群。它可发生在偏瘫的不同时期,主要为肩关节半脱位、疼痛肩、肩手综合征及下肢伸肌痉挛、足内翻等常见并发症。 二、康复时间 脑卒中运动功能的恢复可在发病后数日开始,1-3个月内可达最大程度恢复,因此,在发病后3个月进行康复训练效果最好。 国内有研究显示,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是安全的,最好在发病14天内开始,即病人意识清醒,无进行性卒中表现,生命体症稳定了便可进行康复训练应按照人类运动发育时的归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顺序进行,康复活动时间一般不应少于45天。 三、康复护理 1.良好的康复环境①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积极训练氛围。脑卒中患者常因失语﹑肢体瘫痪﹑大小便失控﹑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感到痛苦﹑焦虑﹑悲观或恐惧等心理,所以护理人员首先要调整病人的心理状态,使其积极乐观地面对现实,主动训练,争取最大限度的生活自理和回归社会。②病房大小要考虑到轮椅活动的空间,不设门槛﹑地面防滑;浴室应有洗澡凳,墙上安置扶手,淋浴旁安装单手拧毛巾器;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方法 导语:人一旦上了年纪,毛病就多了起来,骨质疏松啊、高血压啊、糖尿病啊都是老年人普遍都有的毛病,。而这些毛病中最严重最棘手的还属于脑卒了。 人一旦上了年纪,毛病就多了起来,骨质疏松啊、高血压啊、糖尿病啊都是老年人普遍都有的毛病,。而这些毛病中最严重最棘手的还属于脑卒了。脑卒可以说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病了,而且这种毛病也不仅仅存在于老年人,年轻人中也可能发生这种病,只是几率较低罢了。而脑卒中的康复护理也是很受众人所重视的。 1、传统脑卒中康复护理被临床视作后疗法,康复护理重点关注脑卒中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存在的遗留障碍。现阶段,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为康复护理工作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脑卒中康复护理早期就进行介入。介入时间根据患者病情各不相同,针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在患者病情发作24内,在监测、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期间即介入康复护理;针对脑梗死患者,3d后进行康复护理介入;针对脑出血患者, 3~5d进行康复护理介入等。脑卒中康复护理介入时间的指导思想多为,在患者生命体征得到控制、神经系统症状平稳48h后再开展康复介入。据临床调查研究认为发病6个月内进行的康复治疗即为早期康复,近年来大多康复医学专家指出,若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的情况下就可进行康复训练,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病情十分不稳定,这是康复护理所要面对的巨大难题,要求即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护理,还要有针对性、预防性的进行护理。 2、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2.1肢体功能康复护理肢体功能护理多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通过神经发育推进技术为主的运动训练,同时给予药物治疗、肌电反射刺激以及功能电刺激进行辅助。积极护理患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

第一节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 脑卒中(stroke)亦称脑血管意外(CVA),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症候群。它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 一、主要护理问题 (一)、自理能力下降:与运动障碍、共济失调有关。 (二)、舒适的改变:与肩手综合征等引起的疼痛有关。 (三)、排便模式的改变:与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性直肠有关。 (四)、吞咽障碍:与球麻痹有关。 (五)、沟通交流障碍:与言语功能障碍、认知障碍有关。 (六)、不良情绪反应:焦虑、抑郁、恐惧等。 (七)、潜在并发症:肩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痉挛、再次出血或梗死、癫痫。 二、护理措施 (一)、急性期的护理: 脑卒中急性期通常是指发病后的1~3周,相当于Brunnstrom分期1~2期。此期患者从偏瘫肢体无主动活动到肌肉张力开始恢复,并有弱的屈肌与伸肌共同运动。康复治疗是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包括原发病治疗,合并症治疗,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治疗)的基础上,患者病情稳定48小时后开始进行。 1、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脑出血患者一般在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如需搬动应在固定头部情况下,出血情况已控制时。 2、良肢位的摆放: ①主张偏瘫侧卧,以增加偏瘫侧的感觉刺激,此时偏瘫侧上肢呈肩关节前曲90°、伸肘、伸指、掌心向上;偏瘫侧下肢呈伸髋、膝稍屈、踝背屈90°,而健侧肢体放在舒适的位置。 ②仰卧位时偏瘫侧肩胛骨和骨盆下垫薄枕,偏瘫侧上肢呈肩关节稍外展、伸肘、伸腕、伸指。掌心向下;偏瘫侧下肢呈屈髋、屈膝,足踩在床面上(必要时给予一定支持)或伸髋、伸膝、踝背屈90°(足底可放支持物或置丁字鞋,痉

脑卒中康复方案

脑卒中康复方案 一、早期康复: 此期患者一般表现为迟缓性麻痹,没有随意的肌肉收缩,也不出现联合反应,机体基本处于全面松弛状态;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1-2期。 (一)基本目的 早期康复的基本目的是防止日后会严重影响康复进程的合并症,如肿胀,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等;争取功能得到尽早的改善,预防并发症。 (二)早期康复方法 1、正确体位:教会家属和护理人员采用正确的体位摆放,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和患侧卧位的方法,要求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拍背数下。 2、翻身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分别向两侧转动,双足撑床。 3床上自我辅助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上举过头,侧举,指鼻,双腿屈曲撑床抬臀,双脚交叉侧移等。 4、床边被动运动——上肢:肩胛带,肩关节,肘关节,腕指关节。 5、床边被动运动——躯干牵拉,背肌挤压刺激。 6、床边被动运动——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及踝趾关节。 7、促进肌肉收缩的方法:利用对肌肉的突然牵张,引起肌肉收缩。 8、排痰 9、床头抬高坐位训练:床头渐抬高,每个位置患者能维持30分钟,则渐加10度再训练,直至能床边坐起,无靠`位平衡练习。 10、面,肌刺激:张口,鼓腮,叩齿,伸,顶上腭等,冰冻棉(或冰块含服)及味觉刺激。 11、呼吸控制练习:要求患者深吸气—缓慢呼气,放松。 12、坐训练:在床头抬高未达90度前,首先训练患者侧后单手支撑抬头抬肩的动作,直至能支撑坐起。 13、坐位平衡:正确坐姿,床边坐位平衡,包括前后左右各向。 14、坐位操:以加强平衡训练,包括双手交叉前平瘵,侧瘵,双手交叉指鼻,双手交叉向前指物;健侧下肢肌力训练等,可教会家属及护理人员,然后一日多次督促患者练习。 15、床到轮椅(或椅)的转移。 16、坐站练习:如有条件可早期给予患者床站立,帮助患者重获垂直感,重获对抗重力肌的控制,重获血压的自身调节,改善立位平衡和克服直立性低血压。一般情况下脑梗塞患者要求在入选治疗组3-4天后达到床边坐位,二周内可训练站立,辅助力量视病情而定;脑出血患者应尽量在二周内达到床边坐位,四周内达到站立。 17、健手做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动:吃饭、穿衣、洗漱等。 18、应用电刺激:低频直流电刺激,TENS等。 19、应用肌电反馈技术。 20、应用推拿针灸治疗。 21、应用脑循环治疗促进脑血液循环。 22、言语治疗。 23、心理治疗。 (三)康复安排 指导患者和家属每日若干次完成1、2、3、8、9、10、11、17等项;4、5、6、7、12、13、14、15必须由治疗师完成每日一次,每次45分钟;18、19、20、21、22可由各单位自行

关于脑卒中的康复护理

关于脑卒中的康复护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关于脑卒中的康复护理 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之中也称之为脑卒中,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具有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点,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康复治疗对针对脑卒中患者出现的认知障碍、卒中后抑郁以及肢体瘫痪等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新的康复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康复医学的发展[1]。而如何促进患者各项功能恢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1分析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本质目的 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运用医学手段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言语、运动、认知和其他受损功能,以便使其生理、心理以及认知、社交等恢复至最佳状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 2分析脑卒中康复护理的具体方面 认知障碍康复护理的具体措施绝大多数的脑卒中患者发病之后都会发生认知障碍。脑卒中后发现认知障碍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针对失语症患者,可采用认知记忆试验以及Wechsler记忆量表等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康复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认知障碍严重程度,认知障碍情况越严重,预后效果则越不理想。所以,认知障碍康复护理主要从听觉、触觉、视觉等方面给予患者感知觉刺激,同时辅助一定的药物治疗,强化运动学习,以改善患者记忆能力[3]。 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对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而言,应采用综合康复护理的措施,通常先进行运动训练,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发育,同时辅助功能电刺激、肌电反射刺激以及药物治疗等。运动治疗,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以

及不同时期病情变化给予按摩、主动或者被动性的运动锻炼,具体包括准确进行坐、卧训练,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运行训练、体位训练以及走路训练、保持平衡训练等。在训练过程中,应该安排一些穿脱衣服、个人卫生、餐具使用以及淋浴、如厕等ADL训练,训练中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对于情况比较特殊的患者采用与之相符的促进技术,安排科学合理运动量。在运动训练的同时,要给予患者服用去甲丙咪嗪、百解忧等药物,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4]。 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具体措施所谓的吞咽障碍,主要是指患者食道上括约肌、咽喉、双唇、舌以及食道功能遭受损伤之后,导致的进食障碍现象。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康复训练主要是对其口面肌群进行的感本人系天天论文网就职11年的资深论文编辑;工作中与各大医学期刊杂志社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编辑朋友圈,系多家医学杂志社的特约编辑,常年为医学期刊杂志供稿,负责天天论文网医学论文·分检·编校·推送· 失语康复护理具体措施脑卒中损伤发生在患者言语中枢时,就会导致患者失语,相关资料显示50%以上的脑卒中患者都会出现失语症状,严重影响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失语主要包括运行性、命名性和感悟性失语等几种。失语可能会自然恢复,但若进行语言训练则可加快言语训练的速度和进程。语言训练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的失语类型、程度等选择不同的训练方式,在护理过程中应重点加强口型示范的重要作用,实施面对面教授,通过实物配合手势增强患者理解能力,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语言能力。 心理障碍康复护理具体措施一半以上的脑卒中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焦虑和抑郁是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护理人员要积极鼓励患者勇敢面对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常规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常规 急性期的护理除配合抢救治疗所需的处置和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外,重点做好以下护理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平卧,头偏一侧,及时吸痰及分泌物,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合并感染或造成吸入性肺炎。增强呼吸肌力量,提高肺活量,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采用胸部叩击、体位引流、雾化吸入、吸痰、呼吸功能训练、有效咳嗽咳痰。胸部叩击:根据病人的情况采取物理的治疗方法,预防或改善气道内分泌物的淤滞,从而防止或逆转其导致的病理过程的治疗方法。原理:震动-黏稠痰液松动脱落下来促进粘膜纤毛的摆动-痰液排出。方法:五指并拢,手掌屈曲弓起,掌心呈空杯状。腕关节放松,迅速而有节律地叩击。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从外向内、从下向上,2-4次/日 15-20分钟/次。注意事项:注意手形,力度要均匀。不能在肋骨以下、脊柱、伤口处叩击。观察病人面色、呼吸、咳嗽咳痰情况。体位引流:根据气管、支气管地解剖特点,借助重力的作用促使各肺叶、肺段的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的方法。原理:患肺处于高位-引流支气管开口处在最低点-重力使痰液引流入大支气管而排出。方法:摆好体位(15-20)分钟,拍背、咳嗽、记录引流量。要点:病灶部位准确,熟悉各肺叶、肺段支气管的解剖走向,病灶置于高位。注意事项:饭前进行,操作中出现异常及时终止,引流前可行雾化吸入化痰,观察痰液性质、量,当小于30ML/日时停止引流,痰液处理。雾化吸入:利用

压缩空气驱动的喷射式雾化器,将药物雾化,极细小的雾滴通过吸入直接作用呼吸道病灶的一种治疗方法。方法:摆好体位,口含喷嘴,用嘴慢慢吸气,吸气末屏气3-5秒用鼻子慢慢呼气。注意事项:治疗前先将痰液咳出或吸尽,以免妨碍雾滴深入。治疗时注意观察有无呛咳和支气管痉挛。治疗后及时给予拍背或体位引流,并鼓励患者咳嗽。 二.定时变换体位,注意口腔、皮肤清洁,预防压疮、感染或坠积性肺炎。 三.保持良肢位和维持关节活动范围,这是防止肌肉痉挛、关节挛缩和强化异常痉挛模式的重要措施。注意将踝关节置于90度位,避免被子卷压足背造成足下垂。护理时应从肩胛处托扶患肢,避免用力牵拉患肢以防造成肩关节软组织的损伤和肩痛。 四.排泄管理 便秘者可给缓泻剂,急性期原则上禁止灌肠,避免强烈刺激,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脑出血;尿失禁处理详见康复护理基本技术章节,以防泌尿系感染。 五.保障营养和水分供给,有吞咽障碍者配合ST或PT进行吞咽训练。

脑卒中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康复护理措施

脑卒中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康复护理措施 【摘要】探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常见护理要点及康复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吞咽障碍,躯体活动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栓,吸入性肺炎等以及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早期为脑卒中病人制定家庭康复护理,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关键词】脑卒中; 护理要点; 康复措施脑卒中发病后,由于植物神经中枢受损,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可导致多种临床并发症,加之患者往往年纪较大,多数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从而极易合并心、肺、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及正确的护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以下我将根据其常见护理要点及护理措施做简要概述。 1.常见护理要点1.1 吞咽功能障碍:与意识障碍或延髓麻痹有关吞咽障碍主要是指当脑血管疾病时,控制口、咽、喉、食管的神经功能障碍,致使咀嚼肌、舌肌、咽喉、会厌部肌肉运动发生障碍。脑卒中、脑外伤、中枢神经感染或脱髓鞘病均可导致吞咽障碍。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约50%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出现吞咽障碍。吞咽障碍影响病人营养物质的摄取,容易产生误咽,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同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痛苦,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致使生活质下降,死亡率增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在脑卒中早期有计划地根据病情对意识清楚的摄食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神经康复训练与指导,对疾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1.2 躯体活动障碍:与偏瘫或平衡能力降低有关脑卒中是主要致残疾病之一,脑卒中所致躯体功能障碍可引起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甚至使生活自理能力丧失,因此恢复偏瘫患者躯体功能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使其重返社会的前提。脑卒中偏瘫后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如感觉缺失、感觉减退、感觉过敏、感觉异常等,尤其是在发病的急性期,据报道,约有65%的脑卒中患者有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感觉障碍,约有50%的偏瘫患者有某种程度的感觉障碍。根据患者主观感觉的叙述,不能用客观的方法直接进行测定,而且经常受到病人的精神状态、分辨能力、言语表达等很多其它因素的影响,且不同的人对同等强度的刺激反应也不同,因此,在临床上如何认识与评价脑卒中偏瘫后感觉障碍,这对确定病人病残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判断疗效以及预测结局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1.3 下肢深静脉血栓:脑卒中患者鉴于自身特殊性较易发生深静脉血栓症( VTE) ,主要表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DVT) 及肺血栓栓塞症( PTE) ,以下肢DVT 较为常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增加其病死率。相关文献报道,如在卒中后不采取预防措施,DVT 发生率高达16. 2% ~40%,如合并偏瘫的患者发病率则更高,约60% ~70% 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因此对脑卒中患者并发DVT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1.4 吸入性肺炎:意识障碍导致误吸等有关急性脑卒中患者常存在意识障碍,且多并发有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和咳嗽反谢减弱,易发生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发生呼吸系统的吸入性感染,吸入性感染厌氧菌的检出率为60% ~100%,其中1/3~1/2为单纯厌氧菌感染。厌氧菌感染与其他致病菌感染一样,其疾病的转归与机体的抵抗力及细菌的致病力有关。脑卒中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病死率高达40% ~50%。要想得到最佳的预防,必需从预防误吸开始,根据脑卒中患者并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应尽早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1.5 便秘:与长期卧床有关脑卒中为常见急症,危重、多发。便秘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大约有40. 00% ~65. 38% 脑卒中的急性期患者可伴有便秘的症状,尤以2 周内最为多见,便秘是粪便在肠腔内停滞过久,水分被过多吸收,粪便坚硬,排便困难。便秘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可见于多种疾病的症状群,便秘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对脑血管疾病本身的康复也会产生不利影响,用力排便可使血压和颅内压骤增,发生脑血管破裂,每年由于用力排便导致的卒中猝死事件都屡见不鲜。因此,应及时给予脑出血卧床便秘患者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脑血管疾病的康复。 2 康复护理措施 2.1 对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康复护理措施 2.1.1 基础训练①颈部的活动度训练。利用颈部屈曲位可以帮助多数病人引起咽下的反射,这种体位当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目录 1.脑卒中临床资料 2.脑卒中的体位护理 3.脑卒中康复护理环境 4.心里疏导 5.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6.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7.言语障碍的康复护理 8.其他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9.并发症的预防 10.讨论

摘要:目的:探讨正确的体位护理,促进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防止褥疮、坠积性肺炎、预防痉挛模式的出现及继发性关节挛缩、畸形及肌萎缩,促进患者的康复。方法:根据病情、病程,采取不同的体位护理,同时配合按摩,通电针刺法等治疗。结果:50例脑卒中患者中无一例发生褥疮,其中一例发生坠积性肺炎。治疗后步行恢复率为85%。结论:正确的体位护理,配合按摩,通电针刺等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脑卒中;体位;康复护理 The Position Nursing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Cerebral Apoplexy Patient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orrect position nursing, which can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patients of cerebral apoplexy by accelerating the recovery of limbs function, preventing bedsore, hypostatic pneumonia, avoiding the occurrence of spastic mode, secondary articular contracture deformity and amyotrophia. Method:Different position nursing was adopted according to the course of disease, patient’s condition, supplemented with massotherapy, electrified acupuncture. Result:There was no bedsore and just one hypostatic pneumonia occurring in 50 cases of cerebral apoplexy. Walking recovery rate after treatment was 85%. Conclusion:Correct position nursing, supplemented with massotherapy, electrified acupuncture,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