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电影史 钟大丰 舒晓明、

中国电影史 钟大丰 舒晓明、

中国电影史  钟大丰 舒晓明、
中国电影史  钟大丰 舒晓明、

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特点,首先,中国电影与其所处的时代生活和社会历史条件有着特别直接和紧密的联系。其次,中国电影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的审美心理传统的影响。第三点,中国电影由于其产生过程中特殊的历史环境,使其月中国的戏剧和文学保持了一种紧密的联系。第四,与世界电影艺术和技术发展相比,中国电影的技术水平相对来说一直比较落后。最后,在中国电影中,各个艺术创作部门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第一章:“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1932)

上海许园的杂耍游乐场推出了西洋影戏,这时关于电影在中国的第一次放映记录。

中国电影有着独特的放映方式,这种茶楼戏院式的放映方式延续了很多年,直到一战后,美国的多集唱片输入中国,才有了专业的影院。这种茶楼戏院式的放映方式,一方面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的好奇,并给电影的推广带来便利,但是同时,这种方式也是早期的电影一直处在停滞阶段,而且不利于电影的长期发展,并且会对从影带来不利的影响。

早期外国影片输入中国,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和文化侵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把这近代的色情文化和近代人的性的潜力,兑换成经济价值而博的巨利的”把腐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思想形象展示给中国观众,带来了相当恶劣的影响,并成为中国影人早期模仿的对象。很多有识之士面对此种情况,充分认识到了电影的重要性,也就刺激了他们拍摄中国影片的愿望。

中国最初试拍的都是戏剧片,不仅因为戏剧片本身有很好的故事性,相对来说更加容易,也是因为戏剧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自电影的诞生,便于民族文艺有了不解之缘。

那个时期,商务印书馆是主要的电影出版机构,出品了很多的戏剧片,其中,为梅兰芳拍摄的《春香闹学》《天女散花》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

张石川和郑正秋创办的明星影片公司,是旧中国出片最多,历史最长的电影公司,这种公司不仅自己拍摄影片,而且还承揽为小公司制作影片或是租赁场地,但是,公司并没有自己的院线,采取出售拷贝和出租分成的方式发行影片。

这种电影公司,是当时那个时期所特有的产物,虽然为早期的电影产业积累了资本,但是并没有自己发行公司,也就不能效仿好莱坞的垂直整合的模式,不能发行影片,使得在混乱的时期电影的收益得不到保证,并且在当时的内乱时期,混乱的局面也使得观众减少,并且不能保证票房,因此也就使得电影的再生产出现了危机。

影戏是3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人对电影的通用名称,直到30年代左翼电影运动兴起之后才逐渐被电影一词所取代。由此可见,中国电影在开始时期,和戏剧有着多么深刻的联系。

明星,天一,联华在30年代后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成为左右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要力量,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郑正秋坚持主张以艺术形式进行社会教化的方针,把他丰富的戏剧经验运用到电影创作中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郑正秋——“他不懂电影技术,有的是人生的阅历和舞台经验”。他开创了中国电影从现实社会生活和戏剧舞台艺术方面吸收丰富的创作养料。

张石川更注重创作上的商业性,尤其特别善于利用情节的起伏控制观众的情绪,造成较强烈的剧场效果。

文明戏作为初期中国电影的主要艺术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创作面貌。

影戏电影大多披着一层社会教化的外衣,并且创作原则上是以戏剧化冲突原则为基础的,作品中戏剧元素影响深远,但是如果没有很深的戏剧造诣,是不可能轻易获得成功的。

中国当时混乱的国内局势给市民电影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土壤,市民电影在艺术上并没有太多的追求,更多的是商业性上的娱乐,取材于文明戏,但是更多的是把文明戏中消极的因素

带到了电影中来。

洪深是最早投入电影界的知识分子,他所创作的电影,在在艺术上吸收了国外电影的经验,表现了独到的艺术特色。特别是在人物的心理刻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田汉早期的电影主张很具有代表性,田汉把电影看做“人类用机械造出来的梦”,强调电影是借胶片“宣泄现实世界被压榨之苦闷”,这种宣泄的主张强调的是作者的主观因素。

毫无疑问,这是中国电影作者论的开始,在某些方面,电影就是展示一种思想,并且这种思想必须要引起观众们的共鸣。电影在创始之初就注定要有他广阔宣扬的一方面,巨大的观众市场,再加上电影能够带给人的影响,使电影有了教化的功能。

知识分子电影从题材,主题,立意等方面,个人色彩要浓一些。知识分子较好的接受了西方的先进电影理论,对早期中国电影的尝试有很多有意义的指导。但是处在双半社会,他们逃脱不了商业规律的限制。

唯美派电影主要是由但杜宇,史东山等人拍摄的几部电影,影片并没有太多思想性的东西,更多的是强调电影“美的作用”,主要是在银幕造型性的绘画美方面,主张电影应提供形式美和感官享受,在布景,服装,画面的光线,构图方面做了极有意义的尝试。

第二章:30年代电影(1931——1937)

30年代电影是指32年左翼电影运动到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的五六年。由于九一八事变改变了国内局势,更改变了人们的心理状态,电影在自身的发展中也出现了技术的进步以及国外先进电影理论的传入,使这段时间成为中国电影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日军的侵华行为,使更多的中国人开始厌恶那些脱离生活,逃避现实的鸳鸯蝴蝶派电影,希望电影能够传达抗日救国的意念。

左翼电影的迅速兴起。《姊妹花》、《渔光曲》直接反应了社会现实存在的尖锐矛盾,甚至有些人成1933年为“中国电影年”。《神女》、《桃李劫》通过以同情的笔调深入描写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热情歌颂积极正直的人生态度。

1935年华北事件和一二九运动,推动左翼电影重新转向高潮,出现了“国防电影”的新高潮。此时的电影,慢慢摆脱了“影戏”电影的束缚,开始学习好莱坞式电影的创作经验。较高成就的影片还有《马路天使》。

在默片末期,一些青年导演做出了很有意义的尝试,由于资金,技术等条件的限制,使他们能够逐渐的摆脱影戏对电影的影戏,积极向外国学习,更加注重电影的视觉表现力。

中国的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转变,起步晚,时间长。能够拍摄有声片的都是些老导演,他们旨在弥补默片语言手段的缺陷,不能够充分认识到声音的重要性。逐渐的,声音被作为一种蒙太奇因素来看待。1936年后,有声片完全取代默片。至此,对有声片的探索更多的集中到了声画蒙太奇的结合。

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倾向由来已久,现实主义倾向,一方面能够为电影提供丰富的素材,并且使电影和生活能够有比较紧密的联系,从而得到广大观众们的认可。另一方面,由于创作者自己的生活阅历以及思想深度等方面的不同,使作品也就带有了不同的价值倾向。

左翼电影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口号,并将其作为电影创作的指导思想。把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原则与革命文艺的倾向性原则结合起来,开创了中国电影的革命现实主义。

夏衍是中国革命电影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不仅参与电影创作,而且在电影理论译介,电影批评,翻译苏联电影。代表作《狂流》是左翼电影运动第一部影片,标志着中国电影新时代的开始。另外,代表影片还有《春蚕》、《上海24小时》、《压岁钱》。

田汉更注重引进积极浪漫主义。他的作品大都选择直接的反帝反封建主题,特别是直接描写抗日各歌颂工人阶级。《三个摩登女性》《母性之光》《民族生存》

左翼电影创作直面人生和社会现实的尖锐矛盾,开创了革命现实主义的精神传统。

在左翼电影运动影响下,郑正秋认识到“电影负有时代先驱的责任”。但是其创作的影片,终究没有完全摆脱“影戏”的影响。

张石川的商业电影也延续旧“影戏”的电影倾向,艺术上全盘延续了影戏的基本方法。

蔡楚生更加注重中国电影的叙事传统,形成一种通俗幽默的叙事风格。他讲究故事性和趣味性,同时又能注意尽量抛弃不必要的舞台化因素,电影化的叙述故事。较之初期的影戏,蔡楚生更加注重用各种手段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30年代有些导演开始涉及靠叙事和造型的不同方,结合的综合效果尝试电影的民族文化意蕴。吴永刚就是当中的一位。其代表作《神女》作为中国无声片电影的高峰之作,有着精湛的艺术质量。影片在真实朴素的叙事风格的基础上,比较注意把画面,镜头和蒙太奇的表现功能,抒情功能与再现功能,叙述功能结合起来,提供一种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叙事层面本身的韵味,是电影渗透着一种诗情。

30年代电影深受美国好莱坞电影和苏联蒙太奇电影理论的影响。

孙瑜是我国第一个在国外受过专电影教育的电影艺术家,早年曾在美国留学,专修电影和戏剧。加入联华后,影片的创作有了新的认识。他受文明戏和影戏电影影响较少,对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手法掌握熟练。32年之前,他的作品有一种浓厚的小资产阶级思想,之后便投身到对反帝爱国主题电影的创作当中。但是他的创作并不愿意把影片与社会现实太接近,他的作品常常透露着一种带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色彩的浪漫情趣,他的作品不带有揭露性,而是富有主观的理想和憧憬色彩。他的作品对下层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现实缺乏了解,直接影响了他作品的深刻性和现实性。代表作品有《小玩意》《野草闲花》

他最早的把好莱坞电影叙事和剪接技巧带到了中国,但是,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上,商业性远远大于艺术性。

沈西苓是左联的发起人之一,影片《女性的呐喊》《上海24小时》把镜头的蒙太奇构成作为一种叙事手法,同时又赋予某种隐喻和象征意义。

在其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影片《十字街头》中,很好的把苏联蒙太奇经验和好莱坞叙事剪接技巧融合在一起。

1929到1936年,中国电影进行了从无声到有声的尝试。期间,最重要的推动力就是商业性。声音之于影戏电影,更多的是体现在台词上。

《乡愁》是配音影片中声音艺术运用的比较成熟的一部影片。并且,声音已经作为蒙太奇因素在叙事和情绪的表现等方面娴熟运用了。

配音片作为无声向有声电影的过渡时期的一种电影样式。

袁牧之的影片有意的力求按照电影镜头组接自由的特点,变换电影的结构形式,使电影的特殊叙事结构本身也成为一种表意手段。他利用声音和画面的不同结合方式,对扩展画面空间感,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绪及增强影片艺术表现力的许多不同方面做出了很多较成功的探索,并且很成功的运用环境音响。代表影片《桃李劫》《都市风光》《马路天使》

30年代的电影中,电影音乐和歌曲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歌曲作为电影音乐的一部分,在30年代许多电影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渔光曲》中的渔光曲,《马路天使》中的天涯歌女。电影成为了一种传播歌曲的媒介。

第三章:战时与战后(1937——1949)

抗战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电影绝大多数是服务于民族战争的抗日宣传片。1938年官营的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制)拍摄了第一部正面描写抗战的宣传故事片《保卫我们的土地》(史东山)。

由于租借当局迁就日本占领者,上海的电影人们仍不能直接进行抗日宣传,所以,大多数的创作都是以迎合市民观众为目的的商业电影。这是中国电影史上又一个投机性商业电影生产

的高峰。

沦陷区电影主要分为以长春和上海为中心的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他们的运行机制和创作面貌都不相同,日本人在长春建立满洲映画株式会社,实质是日本侵略者的政治工具,并拍摄了宣扬日本侵略和麻醉人民的电影。上海则尽量借助商业片,拍摄为日本侵略服务的影片。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进步电影工作者成立了昆仑影业公司,拍摄了许多反映时代的社会生活现实,揭露国民党黑暗统治的影片,也拍摄了一些在艺术上很有独特追求的影片。

昆仑影业公司是在党的领导下,基本由从大后方回到上海的进步电影工作者组成的民营电影公司,它的影片大都是尖锐揭露和抨击国民党统治和黑暗的社会现实,这些影片情节戏剧性强烈,思想激进,表现手段也激烈,冲击感强。主要影业有《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

文华公司主要是由战时留在上海的一批电影和戏剧创作人员创办的,他们影片大多是知识分子气质较明显和社会风情式作品,他们不以社会性见长,而是以一种比较平淡的诗意风格表现一些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最有代表性的是《小城之春》。

1938年,陕甘宁边区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抗敌电影社,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延安与八路军》,并成立了解放区第一个电影制片组织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

东北电影制片厂是建立在伪满映的基础上的,是解放区第一个较正规的电影制片厂。

《一江春水向东流》由蔡楚生和郑君里联合导演,是中国电影在艺术上走向成熟的一个里程碑。影片采取的是典型的戏剧式叙事结构,并且很好的把电影艺术技巧的运用于影片的内容表现成功的结合在一起。主人公张忠良。

《万家灯火》由阳翰笙编剧,沈浮导演。影片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影片反映了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的成熟和深化,并且很好的运用了写实主义方法。主人公胡智清。

在经历了《劳工的爱情》和《都市风光》等喜剧片的影响下,战后中国喜剧片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政治讽刺喜剧的发展和喜剧题材样式的新开阔。《乌鸦与麻雀》是一部把讽刺和隐喻成功的结合起来的优秀影片

文华影片公司于1946年8月成立,前身是在抗战时期坚持在上海的话剧团体“苦干”剧团。文华的电影不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注重影片的商业性和艺术质量,同时,由于主要人员有很深的文学和戏剧根底,使文华表现出来一种独特的艺术风采。桑弧为主要创始人之一,导演并编剧了三部社会风俗的轻喜剧,《假凤虚凰》为其代表作,并通过此片,捧红了石挥。文华公司有效的利用了台词和戏剧性表演的手段,丰富影片的艺术表效力。

与昆仑相比,文华的大部分创作虽然并没背离戏剧式电影的基本原则,但他们并不那么强调外部冲突,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内在的戏剧性”的挖掘。

《小城之春》费穆。影片的影像风格独树一帜,用舒缓的节奏,富有变化的长镜头和空间表现直接传达出大量叙事难以表达的思想信息。

第四章“十七年“中国电影(1949——1966)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发展特点是:艰难曲折,大起大落。

1949年4月20成立北平电影制片厂(北影前身)。1949年11月26日建立上海电影制片。1949年4月,东北电影制片厂完成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在这个时期,解放初期私营厂生产了很多优秀影片,如石挥的《我这一辈子》。

《武训传》由孙瑜编、导,私营昆仑影业公司摄制。上映后,党中央高度重视,毛泽东撰文对电影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中央电影局向全国电影工作者发出了“通知”,要求在各级党的领导下,有计划的开展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至此,全国兴起了一场空前的政治运动,接着就是半年的文艺整风运动。在运动中,用政治批评的方式代替了正常的学术讨论,对电

影及整个文艺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坏的影响。

(完整版)中国电影史资料

传播文明的影戏(1905—1931) 寻梦《定军山》 1896年8月2日,电影这个“新奇玩意”出现还不到8个月,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大张旗鼓地放映了最初的影像。虽然这次放映未必是中国电影放映的第一次,但至少在迄今为止发现的史料中,这是最早的记录。 一百多年过去了,那一天随着放映机的转动,投射在银幕上的影像都是些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接下来的若干年里,上海、北京、天津等地的报章所登载的影戏广告,却告诉我们一百年前的中国人看到的是怎样的影像:1902年,上海著名的娱乐场所张园上映新片的广告,开列的影片目录中有:“花旗、法国大赛珍会”(即英法世界博览会),“美国大战哑非利加”(即美西战争),“中国拳匪大战大沽口”(即中国的义和团事件)。这些刚刚发生不久的世界大事,已经进入中国人的视线。当时的人们就“赞叹那做电影的人,搜索枯肠,想入非非,真是世界上无声的大教育家”。然而,这“无声的大教育家”在很多年里,始终都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中国人所能看到的只是外国人摄影机里的中国。 正如洋火、洋油等许多舶来品一样,中国人最初把电影这一舶来品称作“西洋影戏”。就像许多西方文明总是首先在上海登陆,但真正拿起电影摄影机的中国人却是守着皇城根的北京人。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购买了一套法国制木壳手摇摄影机,并说服适逢60大寿的菊坛泰斗谭鑫培站在摄影机前,开演了京剧《定军山》“请缨”、“舞刀”和“交锋”等三个片段。开拍前,任庆泰对刘仲伦等年青技师说,“别让洋东西唬住,没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活动照相吗?” 当《定军山》在任庆泰自己的产业——大观楼影戏院放映时,京城的戏迷奔走相告,京城的第一批专业影迷就此产生。“西洋影戏”与国人最主要的娱乐项目——听戏,恰到好处地融合了。中国人的夜生活由此悄然转变,电影院每天早晚各放一场,每张票一至二角,男女分座几乎是所有电影院的规矩。在天津,权仙影戏院为便于晚场的观众回家,还“特向电车公司定下电车数辆,每夜散戏,候于园左,以送抵城之客”,看电影已成为生活的时尚。 遗憾的是,关于《定军山》的记录,我们只见于文字。中国电影资料馆现存中外影片27200多部,1922年上海明星公司出品的三本短片《劳工之爱情》,是馆藏影片中年份最久的故事片。就是在这一年,郑正秋、周剑云、张石川等同道中人组成明星影片公司,同时,在拍摄现场开始使用由陆洁翻译的一个名词“导演”。 传播文明的影戏(1905—1931) 第一个繁盛时期 1913年元旦,临近外滩的香港路一方空地上,一群文明戏演员出演了一部名为《难夫难妻》的影片。这是郑正秋根据家乡广东潮州婚姻旧俗而构思的故事短片,批判了在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虽然政府已明令小学男女同校,但在摄影机前表演的演员还是清一色的男性,片中的女角也由男性演员担任(同年,香港华美影片公司拍摄了《庄子试妻》,严珊珊扮演丫环,成为中国第一个女演员)。简陋的布景借用于文明戏班,挂衣钩、自鸣钟和新式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电影赏析》是电子声像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提高电子声像专业学生的电影鉴赏能力,并对电影艺术理论有基本的了解和认知。本课程将对各种电影基础理论加以讲解,并在分析影片时综合运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影分析方法和技巧,对于电影作品有较专业的剖析和阐述。 本课程将从电影艺术的各个维度对电影作品进行解构,让学生熟悉视觉和听觉元素构成,了解蒙太奇和长镜头理论,熟悉电影发展历史和风格流派,了解电影作者的视听语言构思和处理方法,熟悉电影艺术大师的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对于当今的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有自己的分析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课程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的艺术风格。 (2)本课程在教学中要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不仅讲授电影作品分析相关的知识,而且可涉及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3)本课程应重视结合实例讲授。对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进行搜集和分析,要求学生仔细观看观赏,并阅读相关资料,课堂教学与课下资料整理结合起来,使学生熟悉作品创作的文化背景。 (4)学习中要求学生在观摩优秀电影作品的同时,从中领会到电影制作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并能够从影院经营者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5)教学要求有三个层次: 了解:即做到知道,识别。 熟悉:即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解释,并能归纳总结。 掌握: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能熟练应用于实际

2、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电影概述 第一节世界电影发展梗概 一、电影的诞生 二、电影艺术的起源 三、电影的发展 第二节中国电影发展梗概 一、起始阶段 二、发展时期(1922—1926) 三、危机时期(1927—1931) 四、左翼电影运动(新兴电影运动)(1932—1937) 五、中国抗战电影(1937—1945) 六、战后中国电影(1946一1949) 七、“十七年”起落期(1949—1966) 八、“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 九、新时期的繁荣(1978至80年代末) 十、“后新时期”(1989年至今) 第三节电影艺术思潮简介 一、发明之初的分歧 二、电影语言的确立 三、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四、苏联蒙太奇学派 五、好莱坞类型电影 六、现代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历史转折点 七、再现美学的实践和理论 八、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 九、苏联社会主义现实电影 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

中国电影史整理

电影开端——<定军山> 1905年戏曲片《定军山》中国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任景丰开办的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第一部无声电影中国电影的开端之作 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 又名《劳工之爱情》“明星”公司张石川郑正秋“文明戏 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1931 三部长故事片 中国最早的长故事片:20年代奠定类型片基础 中国影戏研究社:《阎瑞生》(剧情长片) 上海影戏公司:《海誓》(爱情片) 新亚影片公司:《红粉骷髅》(侦探片) 郑正秋《孤儿救祖记》1923 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开创了中国电影从现实社会生活和从戏剧舞台艺术方面吸取丰富创作养料的优良传统为中国电影艺术道路开辟奠定了基础 《孤儿救祖记》是第一部完整的实现郑正秋创作思想的电影作品 也是第一部在商业上和艺术上获得双重成功的影片 确立了今后该公司创作长篇正剧为主要方向 左翼电影运动——新兴电影运动 1.1931“九一八”事变、1932“一二八”事变后社会变革民族意识崛起 “九一八”和“一二八”事件的背景下和中国电影的现状,需要寻找出路 2. 1931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电影战线斗争纲领和方针 3. 《啼笑因缘》脱离生活逃避现实的鸳鸯蝴蝶派作品时逢“一二八”遭遇意料外的票房惨败1932年夏明星公司老板开始考虑改变制片方针阿英、夏衍、郑伯奇进入明星公司标志着左翼电影工作者投身电影界的正式开始田汉和阳翰笙一同加入新成立的艺华公司、 4.1933年2月, 中国电影文化协会成立其成员主要有:郑正秋、周剑云等 5.1933年3月瞿秋白领导下党领导的五人“电影小组”成立(阿英夏衍王尘无石凌鹤司徒慧敏) 期间代表作有《三个摩登女性》、《狂流》、《都会的早晨》、《小玩意》、《姊妹花》、《渔光曲》《大路》、《女性的呐喊》、等. 6. 1936年1月由欧阳予倩、蔡楚生、周剑云等人发起的上海救国会也宣告成立,此后,上海电影界在“国防电影”的口号下, 陆续完成了一些抗日爱国题材的影片。 “国防电影”广义的和狭义的其代表作分别是:《压岁钱》和《狼山喋血记》 夏衍 中国革命电影的主要开创者之一新中国电影最早的党员代表作狂流压岁钱春蚕 蔡楚生 二代导演《渔光曲》第一部在国外获奖作品《一江春水向东流》《新女性》

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文艺理论(含电影理论) 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复试分数线 、报录比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文艺理论(含电影理论)试题 文艺理论部分(75分)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8题,共8分) 1.文艺学有三个分支,包括:文学理论、()和()。 2.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文学四要素,包括作品、作家、()和()。 3.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美学论战的三家是朱光潜、蔡仪和()。 4.提出“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等戏剧叙事美学原则的是()。 5.中国宋词有两大流派,分别是()和()。 6.古罗马贺拉斯在其()一书中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观点。 7.康德三批判中,与美学联系最密切的是()。 8.《艺术与视知觉》的作者是()。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6313147155.html,1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https://www.sodocs.net/doc/6313147155.html, 2招生专业名称(代码):一、【戏剧与影视学】(130300) 研究方向: 01、电影理论与美学02、中国电影史03、当代中国电影04、外国电影研究05、电影档案 06、影视创作及理论07、电影产业 招生人数:20人。推免一般1人左右,统招19人二、初试考试科目 1、思想政治理论 2、外国语(英、俄、日任选一种) 3、文艺理论(含电影理论) 4、中外电影史 获取更多电影资料馆考研专业考研笔记资料、考研历年真题以及完整版答案解析复试历年真题、考研信息导师信息核心电影期刊论文等可以联系电影资料馆考研专业课QQ:一六五八,二四,五三四三获取更多信息笔记资料试题答案报考信息

中国电影史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史发展历程 这个世界有了光,然后有了影。电影是一种能够将光影关系玩弄得最出神入化的现代发明。有人认为,如果要谈电影,就要上溯到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及之后出现的皮影戏。但是,真正有意义的电影,不是发明自中国,而是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正式标志着电影时代的来临。 卢米埃尔(1864~1948)法国电影发明家,导演。1864年10月5日生于贝桑松,1948年6月6日卒于邦多勒。1895年,他与其兄获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专利。1895年12月28日,他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厅第一次在公众场合放映了自己拍摄的影片《工厂大门》、《火车到站》等,这一天被认为是电影的诞生日。从1896年起,他培训了大批放映员在世界各地巡回放映,使电影迅速流传全世界。他的影片是早期电影的经典之作,他的影片运用了特写(《婴儿午餐》)和景深镜头(《火车到站》);他还拍摄了最早的喜剧片(《水浇园丁》)。1897年,卢米埃尔兄弟把原先独立反映的四部影片《火龙出动》,《水龙救火》,《扑灭火灾》,《拯救遇难者》将其连成一部来放映。得到观众欣赏,由此形成最初的剪辑。他是电影的创始人。 既然中国与电影的发明无缘,那中国电影发展就由电影放映开始。1896年,卢米尔兄弟雇用了二十个助手前往五大洲去放映电影。就是这样,电影这种拥有艺术和商品双重价值的文化产品,在西方商人扩大市场商业策略推动下,传入了中国。随后,很多欧美商人见中国的放映业有利可图,纷纷来华投资。他们经营放映业,修建及发展连锁式影院,甚至在中国建立电影企业,摄制影片。由1896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虽然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1903年,德国留学生林祝三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租借北京

1949年前的中国儿童电影理论分析

1949年前的中国儿童电影理论分析

1949年前的中国儿童电影理论分析 1895年世界电影诞生于法国巴黎,十年后中国电影诞生于北京。与之相比,中国儿童电影的诞生则要晚一些。张之路在《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中说:1922年到1949年是中国少年儿童电影的孕育和萌芽时期。它的准备和引领为新中国的少年儿童电影奠定了基础。这个时期中国大陆共拍摄了23部少年儿童影片。我国的第一部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定军山》,而第一部儿童电影短片是1922年杜宇先生编导的《顽童》。第一部长儿童故事片是1923年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而对儿童电影的理论与批评实践则出现得更晚一些。有研究者指出,在中国电影的史前时期(1896-1904)和萌芽时期(1905-1921),中国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电影批评,但在中国无声片的探索和发展时期,即1921年至1932年间,中国不仅产生了电影批评,而且形成了中国电影批评的第一个传统伦理批评模式。根据对1949年前的对儿童电影理论与批评史料的检索,笔者发现较早出现儿童电影理论与批评的时间也基本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兴起于30年代和40年代,其数量较少,但也基本反映出当时理论批评家们对儿童电影的理解。因此,本文的论述时间范围主要集中在1921年至1949年。 作为一种进入中国的新兴事物电影,一开始便被中国的有识之士认作是教育和改良的利器。在此之前,梁启超为了开启民智,大力提倡小说,将小说之地位提升到与传统之诗文一样的地位。他在《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梁启超之所以对小说寄予如此厚望,是因为小说较其他中国古典文学文体诗、文、赋等,更加通俗易懂,更容易为普通百姓所接受。然而,随着电影的产生和传入中国,电影所具备的通俗易懂的优势更加凸显出来。因为普通民众阅读小说毕竟还需要识字,而观看电影却不需要识字。同时,电影本身丰富多彩的视听语言,会直接打动和吸引观众。因此,当电影传入中国并在中国普及开来后,中国的有识之士就敏锐地发现了电影的这个优势,除了让电影承担娱乐、认知的作用外,还要让其承担教育的重任。例如,1912年1月,蔡元培为第一任教育总长时,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通电全国,要求各省都督办社会教育。在发往各省的电文中称社会教育,亦为今日急务,亦要求宣讲时辅佐有益之活动画影

北影考研-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电影创作理论与历史考研真题解析答案

【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 院系: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研究方向名称:电影创作理论与历史研究方向介绍: 该研究方向培养交叉型电影研究人才,兼具“电影艺术本体研究”(Film Art Reseach)和“电影研究”(Film study,含史论与文化研究)两个领域,在聚焦于影像、造型及声音等本体的基础上,拓展至文化、历史与产业研究领域。 业务课一名称: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 业务课一介绍: 艺术理论与电影基础理论是对艺术、特别是电影进行综合研究,描述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不仅涉及各艺术门类的学问和知识、在其基础上深度探讨电影艺术的特质和创造规律,而且还是艺术工作者、特别是电影工作者拓展事业、提高艺术品味和创作底蕴的重要思想和观念源泉。因此,艺术理论和电影基础理论是任何一名有志于电影艺术相关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 业务课二名称:电影文化与创作综论 业务课二介绍: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该科目着重考察考生对电影艺术本体理论的理解情况,即对电影艺术创作的要素、规范及规律的了解情况,同时,考察对电影研究(史论、文化与产业)的掌握情况。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学术型) 育明教育推荐阅读书目: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艾伦、戈梅里著李迅译 《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 《中国电影史》钟大丰 《外国电影史》郑亚玲 《电影基础理论》陈晓云 《电影理论与批评》王志敏 《中国文化读本》叶朗著 《什么是艺术》(美)沃特伯格著 《艺术概论》赵彬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艺术概论》王宏建 外加重要辅助资料育明教育独家内部资料包含: 【艺术热点】+【中西文论】+【文艺理论】+【艺术理论内部试题库】+【电影基础理论内部试题库】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中国电影史纲要(近代)

1897年5月中国最早的电影放映在上海礼查饭店进行。 雷玛斯建立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控制半个中国放映网的大型企业一一?雷玛斯游艺公司。初创期中国电影(1905-1922年) 早期中国电彫(1922-1930年) 发展期中国电影(1930-1937年) 战时中国电影(1937~1945年) 高峰期中国电影(1945-1949年) 一、初创期 1.1905年,中国人首次拍摄电影,同时也是中国电影认左的起始原点一一《左军山》 (任庆泰) 2.丰泰现象一一1905年北京,由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主持,丰泰技师刘仲伦担任摄影师,所拍摄 的一系列,以京剧名角、名戏为主题的影片,包括《左军山》、《艳阳楼》、《白水滩》等。 3.民族影业的生成,中心由北京转为上海,经历了“贴附”带“附设”两个阶段。 4.1909年,中国(上海)最早的外资制片公司一一亚细亚公司成立。 5.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新民公司拍摄)。 6.“形制”是指影片的本数,四本以下为短故事片,四本以上为长故事片。 7.张石川、管海11金创立幻仙彫片公司,将文明戏《黑籍冤魂》改编为电影: 《黑籍冤魂》中已经有了实景、景别、剪辑意识的体现。 &新民公司:上海,张石川、郑正秋、杜俊初、经营三等组建,《难夫难妻》:华美公司:香港,黎北海、黎民伟、本杰明?布拉斯基组建,《庄子试妻》。 (“黎式兄弟”黎民伟、黎北海) 新民和华美为中国制片业迈出的第一步,形制均为贴附于外资运作的企业。幻仙公司同样也是贴附性企业. 9?商务印书馆活动影片部,形制已经是附设性机构,区别于新民、华美、幻仙之处在于,已是民族真正的、有一定规模的自资企业。代表作:京剧艺术片《天女散花》《春香闹学》,中国最早的三部长故事片中的《阎瑞生》《红粉骷髅》,长故事片《荒山得金》《莲花落》。代表人:任彭年、陈春生、廖思寿、杨小仲。 10.1926年,商务活动电影部脱离附设性质,改组为"国光影片公司”。 二、早期中国电影 1.早期中国电影是民族影业最具活力的自主发展阶段。 2.“体现了中国电影第一次大繁荣”,标志: 1)制片公司的出现; 2)影片数疑增加,短片向长片转化: 3)行业开始形成并走向细分; 4)美学风格开始形成; 5)原初类型开始岀现(古装片、武侠片、武侠神怪片)。 3.早期影业格局"三大四小”一一制片业形成了以明星、大中华百合(1925合并)、天一为首,长 城、神州、上海影戏、民新为辅的格局(此格局为自由市场性质的)。同时电影业完成短故事片到长故事片的转化。 4.明星影片公司:1921年,张石川、郑正秋、周剑云、洪深: 代表作《孤儿救祖记》《劳工之爱情》《玉梨魂》《空谷兰》;以“家庭人伦苦 情”见长 天一影片公司:1925年,邵醉翁、高梨痕; 代表作:《忠孝节义》《女侠李飞飞》《立地成佛》:

中国电影史简答题总结

中国电影史 第一章“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年~1932年) 1、投机性的电影生产对中国电影初期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答:中国最早的一些电影企业大部分都是为了商业投机的目的而兴办的,缺乏坚实的经济技术基础,创作上低级趣味,粗制滥造,脱离时代,脱离人民生活。 但也有一批有志之士对中国电影事业和艺术基础的奠定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如商务印书馆成立活动影片部,坚持严肃的制片方针,可以说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认认真真地把电影作为一种事业来办的开端。 还有一些人虽然开始也是以投机为目的涉足电影,但最终致力于电影事业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如“明星”电影公司等一些影片公司,形成了一批比较稳定的电影生产队伍,成为左右中国电影市场的主要力量。这些电影公司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功罪各有不同,但它们的出现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有了这种事业的基础,中国电影才有可能在艺术上逐渐进步。 2、郑正秋在中国电影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答:郑正秋是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也是早期最主要的电影艺术家。他早年以“药风”为笔名从事戏剧评论,主张戏剧应是改良社会、教化民众的工具,对提倡新剧、改良旧剧做了不少工作。郑正秋坚持主张以艺术形式进行社会教化的方针,把他丰富的戏剧经验运用到电影创作中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1923年由他编剧、张石川导演拍摄了长故事片《孤儿救祖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艺术形式上,《孤》没有像当时大多数中国电影那样盲目模仿西方电影,而是从中国传统的叙事艺术和舞台戏剧学习了许多表现方法运用到影片拍摄之中。《孤》是中国电影成为一种有民族特色的、独立的艺术形式的一个开端。它的成功不仅在经济上拯救了“明星”公司和初兴的中国电影事业、促进了对电影的投资,而且在艺术上奠定了郑正秋在当时电影创作界的领导地位,推动了他的艺术主张的传播。这部影片的成功在使“影戏”风格在中国电影发展中占据主流地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电影编导,郑正秋在艺术创作上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郑正秋作为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其主要的功绩并不是把某种电影语言的具体表现手段介绍到中国来了,除了在电影事业的开拓方面的功绩之外,最主要在于他开创了中国电影从现实社会生活和从戏剧舞台艺术方面吸取丰富的创 作养料的优良传统,为中国电影艺术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3、如何看待田汉等人早期的电影主张? 答:在知识分子加入到电影行列之中,田汉早期的电影主张提得最明确,也最有代表性。田汉1926年组织了“南国电影社”,筹拍了《到民间去》和《断笛余音》两部带有明显民粹派色彩的影片。田汉把电影看作是

中国电影资料馆 电影理论 戏剧与影视学 考研经验 笔记讲义 考研重点、考研参考书笔记 学姐考研笔记梳理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6313147155.html, 1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考研重点、考研常考点、考研笔记梳理 【育明教育独家提供】 第六代电影和影人 第六代及新生代导演及其创作:贾璋柯、张元、王小帅、姜文、路学长、娄烨、陆川、张杨等 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 1896年8月11日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的“西洋影戏”。 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1905年秋由北京丰泰照相馆与京剧名角谭鑫培合作拍摄的京剧片断《定军山》,为戏曲记录片。 它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正式诞生。 中国第一座电影院。 1907年第一座电影院平安电影公司在北京长安街建成,由外商经营 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公司。 1909年美国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这块生财富地,不远万里来到上海香港路创办亚细亚影戏公司。这便是中国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摄制公司。带有买办性质。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6313147155.html, 2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 1913年由郑正秋、张石川导演的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 此片是由亚细亚影戏公司开张后的第一部作品。 首开家庭伦理剧之先河。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 1921年中国影戏研究社在上海拍摄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 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 1922年1月由顾肯夫、陆洁创办的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影戏杂志》出版, 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 1922年3月郑正秋、张石川等人创立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明星影戏学校(后改为明星演员养成所),由郑正秋担任校长,培养电影人才。 中国第一次出现“导演”专用名词。 1922年陆洁在《影戏杂志》发表的文章中首先将指挥拍摄影片者称为“导演”。 自此,影剧界有了“导演”这一专用名词。 中国第一部电影理论专著。 1924年中国最早的电影理论专著《影戏学》出版,由徐卓呆译著。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电影剧本。

影视鉴赏2018秋课后答案

影视概说 1 【单选题】()属于纪实感很强的电影。 A、《三峡好人》 B、《英雄》 C、《小时代》 D、《杜拉拉升职记》 我的答案:A 得分:分 2 【单选题】()类电影尤其具有“窗户”功能。 A、幻想风格 B、现实风格 C、惊悚风格 D、喜剧风格 我的答案:B 得分:分 3 【判断题】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贾樟柯的电影具有社会活化石的作用。()我的答案:√得分:分 4 【判断题】电影可以说就是我们的生活,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的答案:√得分:分 电影就是我们的生活 1

【单选题】关于电影《摇尾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影片内容是总统如何利用影像的力量影响公众 B、这是一部美国电影 C、影片反思了影像与现实间的关系 D、影片采用了纪实的表现方式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2 【单选题】理论家波德里亚认为电影与现实的关系不包括()。 A、影像以符号的形式包围着现实 B、影像是现实的反映 C、影像掩盖真实的不在场 D、影像掩盖和篡改现实 我的答案:A 得分:分 3 【判断题】电影就像镜子,因为我们会把电影里的人生和自己进行比较。() 我的答案:√得分:分 4 【判断题】《西蒙妮》讲述的是导演通过电脑技术虚拟出一位完美男主角的故事。() 我的答案:×得分:分 “影像文化”及其革命性意义 1 【单选题】根据麦克卢汉提出的“一切媒体都是人体延伸”的观点,电影是人类()的延伸。 A、想象

B、触觉 C、视觉 D、听觉 我的答案:A 得分:分 2 【判断题】电影所代表的形象思维,会与逻辑思维相互对立并互补。所以一般形象思维比较好的人逻辑思维就比较差。() 我的答案:×得分:分 3 【判断题】电影具有艺术特质,但不完全等同于艺术的产物,其还会受到技术、市场规律等影响。() 我的答案:√得分:分 4 【判断题】好莱坞电影中“奇观化”法则指的是电影要表现出现实生活中难得一见的东西。() 我的答案:√得分:分 影视文化的负面价值 1 【单选题】关于“摄影机如自来水”,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它是电影理论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句话。 B、这句话主要是强调摄影师对电影创作的重要性。 C、由法国电影理论家阿斯特吕克提出。 D、意思是运用摄影机语言漂亮流畅地表达思想,叙述故事。 我的答案:B 得分:分

中国电影史钟大丰舒晓明、.doc

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特点,首先,中国电影与其所处的时代生活和社会历史条件有着特别直接和紧密的联系。其次,中国电影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的审美心理传统的影响。第三点,中国电影由于其产生过程中特殊的历史环境,使其月中国的戏剧和文学保持了一种紧密的联系。第四,与世界电影艺术和技术发展相比,中国电影的技术水平相对来说一直比较落后。最后,在中国电影中,各个艺术创作部门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第一章:“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1932) 上海许园的杂耍游乐场推出了西洋影戏,这时关于电影在中国的第一次放映记录。 中国电影有着独特的放映方式,这种茶楼戏院式的放映方式延续了很多年,直到一战后,美国的多集唱片输入中国,才有了专业的影院。这种茶楼戏院式的放映方式,一方面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的好奇,并给电影的推广带来便利,但是同时,这种方式也是早期的电影一直处在停滞阶段,而且不利于电影的长期发展,并且会对从影带来不利的影响。 早期外国影片输入中国,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和文化侵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把这近代的色情文化和近代人的性的潜力,兑换成经济价值而博的巨利的”把腐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思想形象展示给中国观众,带来了相当恶劣的影响,并成为中国影人早期模仿的对象。很多有识之士面对此种情况,充分认识到了电影的重要性,也就刺激了他们拍摄中国影片的愿望。 中国最初试拍的都是戏剧片,不仅因为戏剧片本身有很好的故事性,相对来说更加容易,也是因为戏剧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自电影的诞生,便于民族文艺有了不解之缘。 那个时期,商务印书馆是主要的电影出版机构,出品了很多的戏剧片,其中,为梅兰芳拍摄的《春香闹学》《天女散花》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 张石川和郑正秋创办的明星影片公司,是旧中国出片最多,历史最长的电影公司,这种公司不仅自己拍摄影片,而且还承揽为小公司制作影片或是租赁场地,但是,公司并没有自己的院线,采取出售拷贝和出租分成的方式发行影片。 这种电影公司,是当时那个时期所特有的产物,虽然为早期的电影产业积累了资本,但是并没有自己发行公司,也就不能效仿好莱坞的垂直整合的模式,不能发行影片,使得在混乱的时期电影的收益得不到保证,并且在当时的内乱时期,混乱的局面也使得观众减少,并且不能保证票房,因此也就使得电影的再生产出现了危机。 影戏是3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人对电影的通用名称,直到30年代左翼电影运动兴起之后才逐渐被电影一词所取代。由此可见,中国电影在开始时期,和戏剧有着多么深刻的联系。 明星,天一,联华在30年代后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成为左右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要力量,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郑正秋坚持主张以艺术形式进行社会教化的方针,把他丰富的戏剧经验运用到电影创作中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郑正秋——“他不懂电影技术,有的是人生的阅历和舞台经验”。他开创了中国电影从现实社会生活和戏剧舞台艺术方面吸收丰富的创作养料。 张石川更注重创作上的商业性,尤其特别善于利用情节的起伏控制观众的情绪,造成较强烈的剧场效果。 文明戏作为初期中国电影的主要艺术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创作面貌。 影戏电影大多披着一层社会教化的外衣,并且创作原则上是以戏剧化冲突原则为基础的,作品中戏剧元素影响深远,但是如果没有很深的戏剧造诣,是不可能轻易获得成功的。 中国当时混乱的国内局势给市民电影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土壤,市民电影在艺术上并没有太多的追求,更多的是商业性上的娱乐,取材于文明戏,但是更多的是把文明戏中消极的因素

中国电影史发展历程

百家讲坛之五 中国电影史发展历程 演讲人:高二十一班田圆圆 这个世界有了光,然后有了影。电影是一种能够将光影关系玩弄得最出神入化的现代发明。有人认为,如果要谈电影,就要上溯到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及之后出现的皮影戏。但是,真正有意义的电影,不是发明自中国,而是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正式标志着电影时代的来临。 卢米埃尔(1864~1948) 法国电影发明家,导演。1864年10月5日生于贝桑松,1948年6月6日卒于邦多勒。1895年,他与其兄获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专利。1895年12月28日,他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厅第一次在公众场合放映了自己拍摄的影片《工厂大门》、《火车到站》等,这一天被认为是电影的诞生日。从1896年起,他培训了大批放映员在世界各地巡回放映,使电影迅速流传全世界。他的影片是早期电影的经典之作,他的影片运用了特写(《婴儿午餐》)和景深镜头(《火车到站》);他还拍摄了最早的喜剧片(《水浇园丁》)。1897年,卢米埃尔兄弟把原先独立反映的四部影片《火龙出动》,《水龙救火》,《扑灭火灾》,《拯救遇难者》将其连成一部来放映。得到观众欣赏,由此形成最初的剪辑。他是电影的创始人。 既然中国与电影的发明无缘,那中国电影发展就由电影放映开始。1896年,卢米尔兄弟雇用了二十个助手前往五去放映电影。就是这样,电影这种拥有艺术和商品双重价值的文化产品,在西方商人扩大市场商业策略推动下,传入了中国。随后,很多欧美商人见中国的放映业有利可图,纷纷来华投资。他们经营放映业,修建及发展连锁式影院,甚至在中国建立电影企业,摄制影片。由1896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虽然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1903年,德国留学生林祝三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租借前门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电影。1905年,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京剧老旦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的部份场面。 自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诞生到2011年,中国的电影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 中国电影从诞生到今天,历经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进程。其中间展现了中国人聪明智慧,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我将此次讲坛容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一)襁褓中的中国电影:(二)30年代的中国电影:(三)在废墟中歌唱的中国电影:(四)建国后中国电影的30年:(五)新时期的中国电影艺术:(六)九十年代中国电

2017.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理论与美学考研参考笔记.

全心全意因才思教2017.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理论与美学考研参考笔记. 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傅红星 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建勇 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向辉 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饶曙光 大家好我是才思教育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考上中国电影资料馆;以下是我之前看过的关于中国电影史方面的一些考研参考资料和归纳笔记。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帮助和收获。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招生目录及参考书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戏剧与影视学(130300)) 研究方向: 01、电影理论与美学 02、中国电影史 03、当代中国电影 04、外国电影研究 05、电影档案 06、影视创作及理论 07、电影产业 招生人数:20 人。 考试科目 初试: 1、思想政治理论 2、外国语(英、俄、日任选一种) 3、文艺理论(含电影理论) 4、中外电影史

全心全意因才思教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 文艺理论: 1、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2、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 3、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 史(上、下) 张少康、刘三富北京大学出版社 4、西方文论史马新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影理论: 1、电影作为艺术爱因汉姆(德)中国电影出版社 2、电影的本性——物质 现实的复原 克拉考尔(德)中国电影出版社 3、电影是什么安德烈·巴赞(法)中国电影出版社 4、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大卫·波德维尔(美)世界图书出版社 5、外国电影理论文选李恒基、杨远婴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6、电影理论史评尼克·布朗(美)中国电影出版社 7、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 8、当代电影(期刊)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 9、电影艺术(期刊)中国电影家协会 10、世界电影(期刊)中国电影家协会 中外电影史: 1、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下) 程季华中国电影出版社 2、中国电影简史陆弘石、舒晓鸣文化艺术出版社 3、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舒晓鸣中国电影出版社 4、世界电影史乔治·萨杜尔(法)中国电影出版社 5、世界电影史(第三卷,上、下) 乌·格雷戈尔(德)中国电影出版社 6、西方电影史概论邵牧君中国电影出版社 7、外国电影史郑亚玲、胡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影片分析: 1、认识电影路易斯·贾内梯(美)中国电影出版社 2、荣誉 ----北京电影学院 影片分析课教材 苏牧中国电影出版社 3、当代欧美名片评析胡克、李一鸣、李迅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4、中国电影美学1999 胡克等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第五节艺术作品的再现与表现

《中国电影史》教学大纲(含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解析

《中国电影史》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695002 课程类型:任意选修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0 实验(上机)学时:无学分:2.0 适用对象:无限制 先修课程:无要求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 电影是一种文化,也是一个产业。学习《中国电影史》是了解中国电影文化的不可或缺的途径,中国电影史上许许多多优秀的影片有着极高的文化艺术含量,如《神女》、《春蚕》、《马路天使》、《小城之春》、《我这一辈子》、《农奴》、《林家铺子》、《祝福》、《巴山夜雨》、《骆驼祥子》、《黄土地》等,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我们的大学生对这些优秀的影片知之甚少,学习《中国电影史》可以弥补这样一个缺憾,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另外中国电影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使它成为我们了解中国社会发展波澜壮阔历史的极其生动形象的教材,这类影片有很多,如《渔光曲》、《三个摩登女性》、《壮志凌云》、《松花江上》、《希望在人间》、《乌鸦与麻雀》、《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征北战》、《红旗谱》、《于无声处》、《芙蓉镇》、《西安事变》、《开国大典》等等。学习《中国电影史》也可以了解中国电影产业、电影事业走过的百余年艰辛曲折的历程以及中国电影人的执着追求,从而对发展现在的电影产业乃至于整个文化产业有所借鉴。 概括地说,本门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和经典影片,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 二、教学基本要求 《中国电影史》在教学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

上篇为早期中国电影,又分为四个部分:早期中国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的创作、30年代以后兴起的左翼电影运动、抗日战争这一非常时期的中国电影和战后中国民营电影的发展及取得的成就。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中国电影产业草创时期的发展经历、早期电影人的杰出贡献和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影片。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左翼电影运动兴起的条件、发展过程及其对以后中国电影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侧重于讲述战争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破坏,以及具有正义感的中国电影人的不懈努力。第四部分着重介绍战后中国民营电影业在极端艰苦条件下的重新崛起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下篇为新中国电影,又分为三个部分:“文革”前的“十七年”电影、“文革”时期独特的电影现象、“文革”结束后的新时期电影。第一部分既重点介绍“十七年”电影的曲折发展过程,特别是政治因素对电影事业的巨大影响,也充分展示“十七年”中国电影创作的成就和电影人的风采。第二部分重点说明十年“文化大革命”对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摧残以及应如何正确看待“文革”时期的电影创作。第三部分重点介绍新时期中国电影人的新的探索以及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本门课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将运用大量的图片资料、影像资料,并适当安排观看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影片。由于影像资料非常丰富,可以结合教学对象的要求灵活调配。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将给学生提供各个时期中国电影的代表作品的名录,以便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外选择观看。本门课的考核方式为课堂开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中国电影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中国电影的奠基 创立阶段(1896——1912) 1.世界电影的诞生: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 放映了《墙》、《婴孩喝汤》、《水浇园丁》、《工厂大门》等。 2.电影传入中国: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家园“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 3.中国第一部电影:1905年《定军山》,主演:谭鑫培。 初兴阶段(1913——1922) 4.中国最早的短故事片: A.《难夫难妻》(1913)导演:郑正秋、张石川):创作新剧、面对现实、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 B.《庄子试妻》(导演:黎民伟):改编旧剧、发挥想象、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C.《劳工之爱情(掷果缘)》:中国电影初兴期最为经典的故事短片。 5.最早的长故事片(1921年):《阎瑞生》、《海誓》、《红粉骷髅》。 兴盛阶段(探索时期)(1923——1931) 6.旧派与新派 A.旧派:⑴构成:①郑正秋、张石川;②“鸳鸯蝴蝶派”;③五四后知识分子。 ⑵代表作品:1923年《孤儿救祖记》 ⑶创作面貌:①家庭伦理剧:《孤儿救祖记》;②神怪武侠片:古装片《火烧红莲寺》、神 怪片、武侠片。 B.新派:⑴构成及创作思想: 长城:“移风易俗,针砭社会。” 神州:“宣扬文化,开启民智。” 民新:“普及教育,提倡爱国。” 联华:“复兴国片,改造国片。” 南国:“借胶片宣泄吾民深切之苦闷。” ⑵创作面貌:①以洪深、侯曜为代表的“人生问题剧”。②欧阳予倩和“神州派”的“人 情剧”。③田汉、孙瑜带有唯美和浪漫倾向的创作。(孙瑜《故都春梦》、《野 草闲花》) ⑶共同特征:①取材:关注小资产阶级;②内容和艺术表现:受外来文艺的影响;人物塑 造的相似性;注重心理刻画。 7.郑正秋: A.主要创作:《难夫难妻》、《掷果缘》、《孤儿救祖记》、《姊妹花》。 B.电影概念和电影创作概念:①早年从事戏剧评论工作,提倡新剧;②与戏剧舞台相比,电影强调“造意”“造地”“配景”“导演”“演员”。 8.影戏观:⑴提出:1924年《影戏概论》;1926年《影戏剧本作法》。 ⑵特征:①注重社会教化功能(文以载道);②以戏剧情节叙事为核心的表达手段(戏 剧性、情节性、场面性)。 9.该时期电影的总体特征:①电影艺术性屈服于商业性;②电影文化隔绝于新文化潮流之外。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 1.左翼电影运动(新兴电影运动) ㈠联华公司倡导“复兴国片”运动 A.宗旨:改革神怪、迷信、凶恶、打杀之国片作风。 B.总纲: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抢救影业。 ㈡阶段 A.迅速兴起(1933年):《狂流》、《三个摩登女郎》、《城市之夜》、《母性之光》、《春蚕》、《小玩意》、《铁板红泪录》、《香草美人》、《恶邻》等。

《影视鉴赏》课后习题答案

【单选题】()类电影尤其具有“窗户”功能。 D喜剧风格 2 【判断题】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贾樟柯的电影具有社会活化石的作用。() 对 3 【判断题】电影可以说就是我们的生活,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对 1 【单选题】理论家波德里亚认为电影与现实的关系不包括()。 窗体顶端 A、影像以符号的形式包围着现实 B、影像是现实的反映 C、影像掩盖真实的不在场 D、影像掩盖和篡改现实 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 2 【判断题】电影就像镜子,因为我们会把电影里的人生和自己进行比较。() 我的答案:√ 3 【判断题】《西蒙妮》讲述的是导演通过电脑技术虚拟出一位完美男主角的故事。() 我的答案:× 1 【单选题】根据麦克卢汉提出的“一切媒体都是人体延伸”的观点,电影是人类()的延伸。窗体顶端 A、想象 B、触觉 C、视觉 D、听觉 我的答案:A得分: 窗体底端 2 【判断题】好莱坞电影中“奇观化”法则指的是电影要表现出现实生活中难得一见的东西。() 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电影所代表的形象思维,会与逻辑思维相互对立并互补。所以一般形象思维比较好的人逻辑思维就比较差。() 我的答案:× 1 【单选题】根据库勒的“游戏冲动说”,能够缓和感性和理性冲动间矛盾的游戏是()。

A、阅读和体验 B、艺术创造 C、社会交往 D、辩证思维 我的答案:B得分: 20.0分 窗体底端 2 【单选题】只有电影()的时候,电影才开始被看成是艺术的。 窗体顶端 A、有自己的语言方式 B、具有戏剧性 C、被社会大众接受 D、成为全方位的欣赏 我的答案:A得分: 20.0分 窗体底端 3 【单选题】关于“摄影机如自来水”,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窗体顶端 A、它是电影理论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句话。 B、这句话主要是强调摄影师对电影创作的重要性。 C、由法国电影理论家阿斯特吕克提出。 D、意思是运用摄影机语言漂亮流畅地表达思想,叙述故事。 我的答案:B得分: 20.0分 窗体底端 4 【多选题】电影中属于文学性的是()。 窗体顶端 A、舞蹈设计 B、对话设计 C、故事设计 D、人物关系设计 我的答案:BCD 窗体底端 5 【判断题】王家卫的包括《重庆森林》《花样年华》在内的电影,诗性特点是非常强烈的。() 我的答案:√ 1 【单选题】电影之所以被称为“第七艺术”,主要是因为其出现与()密切相关。 窗体顶端 A、社会文明 B、科学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