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植物甾醇综述()

植物甾醇综述()

植物甾醇综述()
植物甾醇综述()

副产物综合利用

植物甾醇的提取与功能研

究进展

学生姓名:

学号:

年级:

授课教师:

专业:

中国·大庆

1植物甾醇的结构、来源与性质

甾醇是甾族化合物中的一种,分子的基本骨架(主体甾核称为环戊烷多氢菲核)有三个六元环

和一个五元环组成。C-3位上连有一个羟基,C-17位连有由8~10个碳原子构成的侧链,多数甾醇C-5位为双键。由于C-17位上的R不同和C-3位上羟基结合的物质不同,甾醇的种类也不同。常见游离甾醇有胆甾醇、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菜籽甾醇等结构形式]1[,见图1-1。

植物甾醇作为植物细胞的重要组分,在根、茎、叶、果实、中均有存在。已发现甾醇在植物中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即游离甾醇、甾醇酯。植物油脂中以小麦胚芽油、玉米胚芽油、米糠油等含量最高]2[。植物甾醇与胆固醇有着相似的化学结构,然而人类对于胆固醇的吸

收远远多于植物甾醇]3[。

甾醇通常为片状或粉末状白色固体,经溶剂结晶处理的甾醇为白色鳞片状或针状晶体,其中在乙醇溶剂中结晶形成针状或菱片状,在二氯乙烷溶剂中形成针刺状或长棱晶。甾醇分子中,碳原子数一般为27至31,分子量约为386至456。甾醇熔点较高,都在100℃以上最高达215℃。甾醇的相对密度略大于水,不溶于水,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植物甾醇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疏水性,但是因为其结构上带有羟基基团,因而又具有亲水性。在同一个物质结构中同时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意味着该物质具有乳化性。植物甾醇的乳化性可以通过对羟基基团进行化学改性而得到改善。植物甾醇具有两性的特征使得它具

有调节和控制反相膜流动性的能力]4[。

2植物甾醇的提取

从油脂下脚中去除非甾醇类物质提取街醇方法很多,其原理一般基于原料理化性质及生化反应方面差异。如物质在碱存在下可皂化性,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差异;菌醇和其它物质可络合性及其络合物溶解度差异;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亲水性差异;高真空条件下物质蒸气压及分子自由程差异;及物质吸附力差异等。从油脂下脚中提取街醇通常分两步进行,先从原料中提取以幽醇为主的不皂化物(粗甾醇),然后从不皂化物中精制甾醇。本文中主要介绍两种提取方法,其

中溶剂结晶法属实验室制法,干湿皂化法属工业制法]5[。

2.1 溶剂结晶法

该法为现今油脂工程专业教材上所述的提取方法,可用于直接分离,操作较为简单。

结晶法所用的主要溶剂有: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等。使用单一溶剂,

产品纯度通常不高,需进一步精制,甾醇收率也偏低。其工艺流程如图2-1所示

图2-1溶剂结晶法工艺流程图

此工艺缺陷在于所用溶剂比较多,回收困难,而且甾醇的收率也不高,工业化生产比较困难。但其处理方法及其中一些工序在探索新工艺时仍值得参考和借鉴,用于实验室做甾醇的定性、定量认识也较为适宜

2.2干式皂化法

干式皂化法的工艺过程比较简单,其工艺流程如图2-2所示:

图2-2 干式皂化法工艺流程图

此工艺用熟石灰或生石灰在60~90℃皂化后直接用机器粉碎膏状物,避免了一些麻烦的干燥操作程序。此外,采用乙醇作为抽提剂进行低温浸出,一方面可以节省大量乙醇,另一方面保证生产工艺安全无毒。改善其工艺条件以提高收率的实验正在进行之中。

2.3 其它方法举例

日本、美国等采用此法工业化生产植物甾醇,我国少量米糠甾醇的工业化生产也采用此法。脱臭馏出物经提取维生素E后,经过转酯化反应,将甾醇酯转化为游离甾醇,再通过氯化钙络合法提取甾醇。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产品甾醇含量可达96%以上,甾醇收率可达75%以上]6[。

3、植物甾醇的功能

甾醇被誉为“生命的钥匙”,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如保持生物内环境稳定,控制糖原

和矿物质的代谢,调解应激反应等。植物菌醇在拮抗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表现出的效果,早在50年前已被人们所认识。饱和日一谷幽醇和p 一谷街烷醇阻碍胆固醇的吸收效果与摄入量密切相关]107[-。

3.1 拮抗胆固醇

胆固醇是机体内重要的固醇类物质,它既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之一,又可在体内转化形成类固醇激素,并且是合成维生素巧的原料及胆汁酸的前体。胆固醇是血浆的重要组成成分,血浆中胆固醇保持适当的浓度是非常重要的,但当血胆固醇含量过高时,会在血管壁上沉积,引起动脉硬化,引发冠心病]1611[-。

3.1.1 抑制肠道胆固醇的吸收

肠道吸收的胆固醇既有外源性的也有内源性的,外源性来自摄入的食物,内源性来自机体胆汁分泌。人体试验和动物实验都证实植物甾醇能通过以下几种机制抑制肠道这两种来源的胆固醇吸收

3.1.2 影响胆固醇运输

血清胆固醇主要由LDL 和HDL 来运输,前者承担来自内源性胆固醇的运输,血清水平受植物甾醇的影响;后者承担将肝组织外胆固醇重新运回肝脏,血清水平不受植物甾醇的影响【17-20】

3.1.3 影响胆固醇合成和分泌

胆固醇的合成、分解以及转化代谢主要在肝脏中由众多酶参与完成,植物甾醇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与代谢酶关系密切。胆固醇合成中涉及的限速酶为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HMG-CoA)还原酶,以及相关酶乙酰基-CoA 羧化酶和苹果酸酶等。植物甾醇能增强HMG-CoA 还原酶的活性]21[。

3.2抗氧化作用

近来,相继有报道表明,许多植物甾醇具有抗氧化能力,这起因于发现橄榄油、玉米胚芽油、小麦胚芽油等能使红花籽油在煎炸条件下保护其脂肪酸不发生氧化降解。特别是燕麦甾醇、α-谷甾醇、斑鸠甾醇被发现具有阻止不饱和脂肪酸在高温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降解的功能,在同等条件下,其他常见植物甾醇,即β-谷甾醇、豆甾醇和菜油甾醇要么不具抗氧化活性,要么有轻微助氧化作用]2522[-。

3.3 类激素功能

由于植物甾醇在化学结构上类似于胆甾醇,对防治前列腺疾病和乳腺疾病有较好的

作用,许多研究者认为,它在体内能表现出一定的激素活性,并且无激素的副作用。

4 植物甾醇的应用

自从在植物油中发现谷甾醇、豆甾醇以来,人们对植物甾醇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在理论研究和生产技术、应用等方面有了重大的进展,目前植物甾醇在甾体药物合成、化妆品、动物生长剂、植物生长激素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甾醇属于天然

物质,本身无毒性,而且具有乳化性和稳定等特点,因此引起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对甾醇开发

应用的重视]26[。

4.1 医药行业

在医药行业中,植物甾醇不仅可直接用于消炎、降血脂、抗溃疡和防治癌症,而且是踏体药物的主要药源。植物甾醇作为一种新型功能因子,具有抗炎和退热作用。现代医学研究揭示植物带醇具有保持生物内环境稳定、控制糖原和矿物质的代谢、调节应激反应等功能。在医药领域作为拼体激素、降胆固醇、抗炎退热及拮抗肠癌、宫颈癌、皮肤癌、肺癌、前列腺癌等被应用,通过微生物发酵的方法将它们用作类固醇合成的起始物质,它们也可以用作抗炎症调剂。植物甾醇还可以减少肺癌的发生,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刺激淋巴细胞增

殖,预防肠癌]27[。

4.2食品工业

植物甾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腐败作用,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它常作为天然营养因子出现在食品营养强化剂和麦淇淋配方中以治疗高胆甾醇症。2000年9月,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已经批准添加植物甾醇的食品可采用“Health Claim”的标签。作为食品成分,植物甾醇在国外已经得到了迅速发展,各种类似的产品已经进入了消费市场,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

晚。

4.3 化妆品行业

植物甾醇常用作皮肤细胞促进剂、抗炎剂、伤口愈合剂和非离子乳化剂,常以衍生物的形式作为乳化剂和调节剂。甾烷醇酯具有持水性,被广泛用作化妆品和洗涤剂配料,可用于生产面膜、保湿霜、浴液、洗发液、指甲油、头发保湿剂等护肤和美容制品]28[。

5 发展前景

植物甾醇和植物甾醇衍生物由于其特有的生物学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植物甾醇及其衍生物的功能在医药和化妆品上得到证实,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和天然产品市场的扩大,对植物甾醇和植物甾醇衍生物的研究开发将进一步深入,从油脂副产品中提取和分离植物甾醇的前景很好,从新的植物资源中提取植物甾醇及其衍生物有很大的商业价值]29[。

我国有着丰富的油料、木浆下脚料及中草药等植物甾醇资源,具有生产植物甾醇的有利条件。当前含植物甾醇的功能性制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然而我国对其的研究和开发还处于早期水平,局限于医药品的研制,在功能性食品基料上的研究和开发则是空白。因此,开发出简单有效的植物甾醇生产工艺,研究其新的用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如此才能参与国际竞争,并取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0[。

参考文献

[1]曹莹,谷克仁,孟冬.甾醇提取方法研究进展[J].粮油食品科技,2006,14(5) :25~27.

[2]吴时敏.功能性油脂,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M].2001,182~183

[3]Suhad S. AbuMweis, Peter J. H. Jones. Cholesterol-lowering effect of plantsterols植物甾醇的降胆固醇作用[J].Current Atherosclerosis Report最新动脉粥样硬化

报告,2000,10(6):467~472.

[4]吴英艳. 植物甾醇的提取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04)

[5]管伟举,谷克仁. 植物甾醇研究进展[J]. 粮食与油脂,2007,15(3) :5~9.

[6]杨亦文,傅小峰,魏作君.络合法从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提取植物甾醇的工艺研究[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6,20(4) :571~575.

[7]韩军花.植物甾醇的性质、功能及应用[J]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1,28(5):285~291.

[8]贾代汉,周岩民,王恬.植物甾醇降胆固醇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油脂.2005,30(5):55~58.

[9]陈志飞.植物甾醇影响胆固醇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8,35(6):360~363

[10]吴时敏,吴谋成. 植物甾醇的研究进展与趋向(Ⅱ)[J].中国油脂,2002,27(3):60~63

[11]周宝兰.植物甾醇的应用[J].中国油脂.1992.(4):33~38.

[12]赵昕.植物甾醇乳化的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06).

[13]吴素萍,章中.植物甾醇的研究现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09):20~22.

[14]胡学烟,孙冀平,王兴国.植物甾醇的发展前景[J].西部粮油科技,2001,26(5):34~36.

[15]杨振强,谢文磊,李海涛.植物甾醇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进展[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6,(01):53~56. :24~26

[16]王恬,周岩民,顾莞婷. 植物甾醇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 饲料与畜牧. 2009(01) :55~58

[17] 张裕卿,王东青. 植物甾醇微生物转化制备甾体药物中间体的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通报. 2006(02) :7~10

[18] 郑书香,王荣柱,谢松霖,何军邀,王普. 甾类药物生物脱氢技术研究新进展[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1(03) :59~62

[19] 杨顺楷,杨亚力. 当前国内甾醇资源开发显现的问题[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09(24) :44~47

[20]曹立强,李丹丹,邓红,韩瑞,田子卿. 文冠果油中植物甾醇的提取及其抑菌特性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0(02) :12~17

[21] 梁剑光,黄鹏,徐正军. 重要甾体医药中间体的微生物转化研究进展[J]. 化工中间体. 2008(11) :48~51

[22] 刘海霞,仇农学,王峰,赵雁武,徐辉艳. 苹果籽油中植物甾醇含量的薄层色谱-分光光度法测定[J]. 中国油脂. 2008(11) :78~82

[23] 安媛,石阶平,闫文杰. 翅果油植物甾醇的提取分离与结构分析[J]. 中国食品学报.

2006(01) :41~44

[24] 刘婷婷,李毅丽,刘相阳,王大为. 米糠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中植物甾醇组分的气相色谱分析[J]. 食品科学. 2010(18) :28~33

[25] 胡宝祥,卢君,沈振陆,莫卫民,孙楠. 植物甾醇HPLC-ELSD检测方法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08(05) :19~23

[26] 张莉华,许新德,邵斌,叶双明,洪毅敏. 植物甾醇毒理学安全性评价[J]. 中国油脂. 2010(05) :78~83

[27] 钱伟,张春枝,吴文忠. O/W型微乳法制备纳米植物甾醇酯[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8) :61~64

[28] 赵昕,胡传荣,陈玲鹃. 利用均匀设计优化植物甾醇乳化体系[J]. 粮油加工. 2009(06) :25~27.

[29] 庞利苹,徐雅琴. 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南瓜籽中植物甾醇工艺的优化[J]. 中国粮油学报. 2010(08) :47~50

[30]张泽生,于卫涛. 超声波法提取米糠中植物甾醇的工艺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01):67~69

植物生产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论植物生产的现状及发展研究进展 指导老师:钱虎君 种子121班高娜 学号11212126 2013年5月2日

植物生产的现状及发展研究进展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南京210095) 摘要:植物生产指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以取得产品的生产。本文阐述了植物生产的基本知识,当前我国植物生产专业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我们如何做好植物生产的研究推广做了展望。 关键词:植物生产研究现状研究推广 引言:作为一名农学系学生,深入了解植物生产的意义,现今我国植物生产的现状,未来植物生产发展的方向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本文参考各类文献,对植物生产各方面知识做了总结与阐述。希望能对自己将来的学习就业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 一、植物生产概况 农业生产是人类利用生物有机体的生命机能来获得产品的生命活动。根据获得产品方式,可把农业生产划分为三类,即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微生物生产。 而植物生产指依靠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以取得产品的生产。该过程所获得的产品称为第一次生物量或初级生物量。根据产品的不同,可将植物分为生产食物为主的和生产非食物的两大类。生产食物为主的植物包括粮食、糖料、油料、水果、蔬菜等。其中,除了可食用部分,不可直接食用的部分通过动物和微生物的利用、转化,部分地形成人类能直接使用的食物。这是发展腐生食物链农业的物质基础。而生产非食物的植物包括各种纤维植物,经济作物和药用植物等,产品为工业原材料和医药用品。 植物生产有以下6个特点: 1.对社会经济的广泛依赖性 由于人类长期而频繁的干预,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群已发生很大变化,食物链趋于简化,层次性削弱。杖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只从土地上攫取物质和能量,除了劳力以外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人为辅助循环,是掠夺式的生产模式。我国的传统农业,通过精耕细作,施用有机肥料,用地养地地结合去维持土壤肥力,部分偿还农业生产中物质和能量的损耗。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越来越多的能源和物质投入农业生产系统,加快和加强了农业生产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迅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必须服从一定的生物规律 植物生产的主体是植物。植物是活的生物有机体,就必然受到生物规律的制约。植物的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个体和群体、生长和发育等规律都在生物有机体上发生作用,从而影响到植物的个体、群体和后代繁衍的数量和质量。发挥植物的增产潜力,关键是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率。目前,我国高产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在2%~3%。如果把光能利用率再提高1%,作物的产量就可以大幅提高。 3.受气候条件的控制

彩叶植物的研究现状

彩叶植物的研究现状 【摘要】:彩叶植物是一类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由于它的色彩各异,因此对它的呈色机理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为我们进一步培育理想的彩叶植物奠定了基础,本文对彩叶植物的分类、呈色机理、影响色素合成的环境因素及其光合特性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彩叶植物; 分类; 呈色机理; 环境因素; 光合特性 一前言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对城市园林植物色彩要求愈来愈高,传统的绿化植物材料品种单一,绿化景观单调,已远远不能满足群众需要。彩叶植物以其绚丽的叶色,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景观层次,成为目前园林绿化、美化的新宠。彩叶植物是自然界存在或经人工栽培选育,其叶片在整个生长季节或生长季节的某些阶段表现出与自然绿色显著不同的色彩,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总称。 二正文 (一)彩叶树种的分类 彩叶树种,包括终年彩色树种和季节性变色树种两类。终年彩色树种的叶片从幼叶到衰老, 彩色始终存在, 四季可观, 全年丰富园林景色( 落叶树种除外) ; 而季节性变色树种 的转色期在秋天落叶前3~5 周或春天新叶萌发后3~ 5 周。 1.1 在园林应用中按色素分布和呈现的色彩可分为: 单色叶类、双色叶类、斑叶类或花叶类、彩脉类、镶边类。按叶片呈现的色彩可分为: 黄色类, 包括黄色、金色、棕色等黄色系列; 紫色类, 包括紫色、紫红色、棕红色、红色; 蓝色类, 包括蓝绿色、蓝灰色、蓝白色等; 白色类, 包括白色、灰白色、银白色等; 多色类, 即叶片同时呈现2 种或2 种以上的颜色]1[。 1.2 根据叶色的呈色时间与表现特点可分为: 春色叶树种、秋色叶树种、常色叶树种、斑色叶树种等几类。春色叶树种指春季新叶叶色发生显著变化, 多为红色、紫色或黄色, 且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 如石楠、垂柳。秋

植物甾醇的开发与利用

《天然产物》课程论文 题目:植物甾醇的开发与应用姓名:张利娟 学号:1108321210005 专业年级:11级食品科学 学院:食品学院

植物甾醇的开发与应用 摘要:植物甾醇是一种天然化学物质,广泛存在于各类植物中,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预防心血管疾病、防治癌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植物甾醇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抗炎和退热作用以及类激素功能,因此近年来,开发功能性甾醇制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综述了甾醇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生理功能、提取方法,以及在食品、饲料、化妆品等工业中的应用,最后对植物甾醇的利用与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植物甾醇生理功能应用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lant sterol Abstract: plant sterol is a natural chemical substances, exist widely in all kinds of plants, it has an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function in human body,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ancer prevention . Plant sterol can reduce cholesterol content, prevent atherosclerosis,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febrile action and kind of hormonal function, so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sterol products has gain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sterol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extraction methods, as well as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feed, cosmetics, finally it give a prospect for the use and development of phytosterol. Keywords: Plant sterol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pplication 植物甾醇(phytosterol or plant sterol)是植物中的一种活性成分,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油、坚果、植物种子、蔬菜水果中,因此,人们从日常的膳食中就可以得到植物甾醇的补充,它是一种重要天然的甾醇资源。人们通常膳食的植物甾醇水平约为200~400 mg/g,主要供给的食物有植物油、人造奶油、蔬果,在植物油中,以米糠油植物甾醇含量最高[1]。植物甾醇为类固醇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及生物功能类似于胆固醇,两者差异之处仅在于侧链,可用于体内胆固醇的降低。此外,植物甾醇还具有抗癌、抗炎、抗氧化等功能,已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制药、保健品等行业。近年来,通过对食物成分科学分析和植物甾醇有关生理学效应研究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对植物甾醇保健功能认识不断深化,使植物甾醇研发渐成热点,功能性植物甾醇食品产业也快速发展。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植物甾醇在国外的化妆品、食品油脂、保健食品、动物保健品及饲料添加物等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目前芬兰、美国、荷兰、澳大利亚、英国等多个国家相关机构已认可植物甾醇的安全性,在食品领域应用趋向主要是作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性活性成分,目前其市场规模已达5000万~6000万美元。据悉,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推荐植物甾醇为“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的天然保健食品新原料,已经有添加植物甾醇的蛋黄酱、甜品、酸奶、牛奶、食用油等产品面世,添加植物甾醇食品在欧美等国家正形成一股新兴的健康热潮[2]。 我国是油料生产和消费大国,油脂工业副产物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植物甾醇资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油脂精炼工业飞速发展,按精炼能力与植物甾

文献综述

细胞工程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 生物工程包括五大工程,即遗传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和生物反应器工程。在这五大领域中,前两者作用是将常规菌(或动植物细胞株)作为特定遗传物质受体,使它们获得外来基因,成为能表达超远缘性状的新物种——“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后三者的作用则是这一有巨大潜在价值的新物种创造良好的生长与繁殖条件,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以充分发挥其内在潜力,为人们提供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细胞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总的来说,它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按照人们的设计蓝图,进行在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及进行大规模的细胞和组织培养。当前细胞工程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领域有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拆合、染色体操作及基因转移等方面。通过细胞工程可以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或培养有价值的植株,并可以产生新的物种或品系。 关键词:细胞工程;生物技术;应用;培养 1.引言 所谓细胞工程,是指以细胞为基本单位进行培养、增殖或按照人们的意愿改造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性,从而创造新的生物和物种,以获得具有经济价值的生物产品。细胞工程根据研究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和植物细胞工程均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上游工程,包含细胞培养、细胞遗传操作和细胞保藏三个步骤。第二则是下游工程,是将已转化的细胞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以生产生物产品的过程。其中细胞培养是细胞工程的技术基础。细胞培养技术也叫细胞克隆技术,在生物学中的正规名词为细胞培养技术。不论对于整个生物工程技术,还是其中之一的细胞工程技术来说,细胞培养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动物细胞工程主要技术设计细胞融合、细胞拆合、染色体导入和基因转移这四方面,是从细胞水平、核质水平、染色体水平以及基因水平这四个不同层次来改造细胞。植物细胞工程是以细胞的全能性和体细胞分裂的均等性作为理论依据,在细胞水平上对植物进行操作的育种新技术。 2.动物细胞工程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2.1动物细胞工程的概念 动物细胞工程(animal cell engineering)是以动物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和人为操作,使细胞产生某些人们所需要的生物学特性,从而改良品质,加速繁殖动物个体或获得有用品系的技术。其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培养与细胞工程(二级学科)。

兜兰属植物及其研究现状

兜兰属植物及其研究现状* 龙波1龙春林o 1硕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o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4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N o.2004D K A30430&2005D K21006),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5C0053M)资助项目 关键词兜兰组织培养保护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兜兰属植物是兰科中的珍品,被5华盛顿公约6列为?级珍稀濒危物种,有许多种是极具观赏价值的世界级花卉名品;其花期长,花色庄重素雅,花型奇特,其唇瓣状如拖鞋,故有/拖鞋兰0之称。杏黄兜兰是世界上非常罕见的黄花种类,和硬叶兜兰并称为/金童玉女0,在国际兰花展中屡获金奖。本文概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对兜兰属植物的研究,着重介绍了兜兰属植物在组织培养、保护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理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在杂交育种、种质保存及基因工程等方面均有待于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1兜兰属植物的概况 兜兰,又称/女士拖鞋兰0、/仙履兰0,是兰科兜兰属(Paphiope dilum)植物的统称。在拉丁语中,兜兰的属名Paphiopedilum由爱神Paphos和鞋子Pedilon组合而成,即爱神之鞋,以其唇瓣的形状而得名。 兜兰是兰科植物中最具特色的一个类群,也是最奇特的观赏兰花[1,2]。本属植物的花形十分奇特,唇瓣呈兜状,酷似旧时欧洲淑女的拖鞋;背萼特别发达,具有艳丽的花纹。兜兰与其他兰花明显不同的地方是,2枚能育雄蕊着生在蕊柱的两侧;发达的背萼呈扁圆形或倒心形,在各瓣中最显著。因此,兜兰以其独特魅力和许多优异特性而备受世界花卉爱好者的钟爱。 全世界约有兜兰属植物66种,近年来发表了10余个新种,总数增加到80余种[3],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1/3以上分布于中国。 杏黄兜兰自传入欧美后,获得近百个美国兰展奖项,热潮至今未衰。硬叶兜兰曾勇夺世界兰展全场总冠军,惊艳兰坛。杏黄兜兰和硬叶兜兰被并称为/金童玉女0,是兰花中的珍品,备受世人的关注。 然而受盛名之累,中国的兜兰属植物虽然丰富,但由于过度采集、走私出境猖獗以及生境破坏等原因,近十几年来野生兜兰的数量急剧减少,分布区逐渐萎缩,不少种类已经到了灭绝的边缘。针对野生兜兰受到掠夺性采挖和贸易而导致该类群植物迅速减少甚至灭绝的状况,5华盛顿公约6(即5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6,Convention on Int ernational T 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CITES)把所有兜兰属植物列入其附录一名录,等同于大熊猫的保护等级,受到国际社会的严格保护。 2研究进展 由于兜兰属植物的奇特性和巨大的观赏价值,不少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兜兰属的分类学、形态学、细胞学、地理学、栽培和杂交育种的工作,并出版了一些专著[4-12]。现从以下8个方面对兜兰属植物的研究状况进行简要概述: 2.1形态学和细胞生物学 唐沢耕司[4]对几十种兜兰进行了形态学的观察和核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类上的讨论,将兜兰属划分成六个亚属。Braem G J[12]对兜兰属的分类与唐沢耕司的基本一致。 任玲等对兜兰(P.godefroyae St ein)有性生殖全过程曾有过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兜兰胚珠具一层珠被,胚囊发育为葱型,胚乳具二核。种子成熟时胚柄及胚乳核都消失。成熟种子只具单层细胞的种皮和一个未分化的球形胚。单粒分散的花粉包裹于黄色粘性物质中。推测此粘液可能是花粉鞘类物质,它使得传粉效率更高,但这种花粉团块的结构在兜兰属中是否普遍,在兰 # 341 #

植物甾醇综述

副产物综合利用 植物甾醇的提取与功能研 究进展 学生姓名: 学号: 年级: 授课教师: 专业: 中国·大庆

1植物甾醇的结构、来源与性质 甾醇是甾族化合物中的一种,分子的基本骨架(主体甾核称为环戊烷多氢菲核)有三个六元环 和一个五元环组成。C-3位上连有一个羟基,C-17位连有由8~10个碳原子构成的侧链,多数甾醇C-5位为双键。由于C-17位上的R不同和C-3位上羟基结合的物质不同,甾醇的种类也不同。常见游离甾醇有胆甾醇、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菜籽甾醇等结构形式]1[,见图1-1。 植物甾醇作为植物细胞的重要组分,在根、茎、叶、果实、中均有存在。已发现甾醇在植物中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即游离甾醇、甾醇酯。植物油脂中以小麦胚芽油、玉米胚芽油、米糠油等含量最高]2[。植物甾醇与胆固醇有着相似的化学结构,然而人类对于胆固醇的吸 收远远多于植物甾醇]3[。 甾醇通常为片状或粉末状白色固体,经溶剂结晶处理的甾醇为白色鳞片状或针状晶体,其中在乙醇溶剂中结晶形成针状或菱片状,在二氯乙烷溶剂中形成针刺状或长棱晶。甾醇分子中,碳原子数一般为27至31,分子量约为386至456。甾醇熔点较高,都在100℃以上最高达215℃。甾醇的相对密度略大于水,不溶于水,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植物甾醇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疏水性,但是因为其结构上带有羟基基团,因而又具有亲水性。在同一个物质结构中同时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意味着该物质具有乳化性。植物甾醇的乳化性可以通过对羟基基团进行化学改性而得到改善。植物甾醇具有两性的特征使得它具 有调节和控制反相膜流动性的能力]4[。 2植物甾醇的提取 从油脂下脚中去除非甾醇类物质提取街醇方法很多,其原理一般基于原料理化性质及生化反应方面差异。如物质在碱存在下可皂化性,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差异;菌醇和其它物质可络合性及其络合物溶解度差异;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亲水性差异;高真空条件下物质蒸气压及分子自由程差异;及物质吸附力差异等。从油脂下脚中提取街醇通常分两步进行,先从原料中提取以幽醇为主的不皂化物(粗甾醇),然后从不皂化物中精制甾醇。本文中主要介绍两种提取方法,其 中溶剂结晶法属实验室制法,干湿皂化法属工业制法]5[。 2.1 溶剂结晶法 该法为现今油脂工程专业教材上所述的提取方法,可用于直接分离,操作较为简单。 结晶法所用的主要溶剂有: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等。使用单一溶剂,

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摘要:细胞工程是生物制药工业中的关键技术,它是利用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和扩增来生产生物产品,或者作为发现和测试新药的工具。本文综述了细胞工程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以及它在生物制药领域中的应用和局限。 关键词细胞工程;生物制药 Abstract: Cell Engineering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s a key technology, which is the use of animal cells in vitro and amplified to produce biological products, or as a tool for discovering and testing new drug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history, present and future, as well as its ap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cell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in the biopharmaceutical field. Keywords: cell engineering; biopharmaceutical 1.动物细胞技术的历史 在疫苗产业早期,往往利用动物来生产疫苗,如用家兔人工感染狂犬病毒生产狂犬疫苗,用奶牛来生产天花疫苗,用某些细菌接种到动物身上来生产抵抗该种细菌的疫苗。在1920年至1950年,已经开发了多种病毒或细菌疫苗,如伤寒疫苗、肺结核疫苗、破伤风疫苗、霍乱疫苗、百日咳疫苗、流感疫苗和黄热病疫苗等。 早在1950年代,已经能够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来生产病毒。先在反应器中大规模培养动物细胞,待细胞长到一定密度后,接种病毒,病毒利用培养的细胞进行复制,从而生产大量的病毒,这一突破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教学设计(最新精品)

案例名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参考课时为1课时。本课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植物的激素调节》这一章的内容,揭示了植物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方式之一:激素调节,与第1、2章内容组成生物有机体稳态调节知识体系。《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一节内容在全书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多,但其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所以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其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内容,层层深入揭示了植物向光性这一生命现象是在生长素调节作用下产生的个体适应性,隐含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以及设计实验时所要控制的”单因子变量”问题,在整个必修课本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载体。随着生长素的发现,学生认识到植物激素的存在,并初步了解生长素作用──促进生长,这也为继续探索第二、三节生长素的其他生理作用及激素应用奠定基础,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素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②阐明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技能目标: ①了解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培养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 ②根据本节相关原理,尝试设计一些独特盆景方案并思考操作步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日常生活现象,体验科学发现之美,形成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求知精神和追求真理的良好意志品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教学难点: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一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关于植物生长素的感性认识,虽然在学习了《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学生对于生物的调节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植物科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植物科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年级: 2010 学号: 2202040319 姓名: 朱家钰 专业: 音乐学 二零一二年七月

摘要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新兴专业,综合了传统的农学、园艺和植保三大内容,在科研和应用上均具有重大意义:在科研上,它属于应用基础学科,可以为国家生态建设、粮食生产安全以及能源结构调整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在应用上,它主要研究现代生物技术及植物遗传改良、农业信息技术及植物生产管理、生态环境及植物产品质量安全、植物保护和植物产品贮藏与加工等,同时,综合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现代农业设施和推广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在未来的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及新农村发展中,将呈现广阔的发展远景。 关键词:植物科学;现阶段发展;重要性;发展前景

第1章绪论 1.什么是植物科学 随着农业技术高新化、领域扩大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管理信息化,将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由此而生。 2.植物科学的意义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农业经济和管理科学、植物生产学、植物育种学和植物保护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植物生产、植物育种和植物保护工作需要的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组织管理种植业生产、进行植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经营管理农业企业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植物科学的研究方向 1.植物生理学研究农作物植物激素代谢及其调控、植物激素作用机制、植物激素测定技术、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与运转及其机制,新型肥料和营养剂的研制;逆境对植物伤害的机制以及农业防灾与减灾。2.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植物初生及次生物质代谢规律及其应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性质、结构及功能;基因工程技术及应用;植物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生物学。3.环境植物学研究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影响、环境污染物对主要农作物的毒性及作用机制、污染土壤及水体植物修复技术及应用、植物生理生化指标对环境污染水平的指示。4.植物遗传学研究植物的遗传与发育规律;利用现代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和创造植物新种质;有应用价值的目标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与克隆。5.资源植物学及植物细胞工程研究植物生物多样性及引种驯化、天然产物开发利用。研究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创造新种质的途径及植物器官分化的细胞与分子机理,植物体细胞形态发生机制与调控技术。研究植物细胞工程产业化。

中国植物资源研究现状

中国植物资源研究现状 姓名:小星星 班级:xx级种工一班 学号:xxxxxxxx

中国植物资源研究现状 一、现状 中国植物资源(botanical resources of China)按照遗传学观点,每一植物种具有不同的遗传特性,都应视为不同的种质。 现知中国高等植物有2.7万多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有利于人类的。各种有用植物都归属不同分类单位的科、属、种,往往具有大量的近缘属种,可以进行杂交育种,产生新的优质后代。长期栽培的植物也因不同程度的特化,而往往具有不同的种质特征。然而由于人们对于天然植被的不合理开发和破坏以及局部地方的强烈污染,已使一些植物种类濒危或绝灭,而种质的损失是不可再造的。因此在中国必须建立有用植物的“种质库”。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应担负起保护种质资源的重大任务。 中国植物资源丰富,据60年代初的普查,按单项用途一种一次计,共2411种,尚不及全国植物种类的1/10。植物的资源按用途可分为食用、药用、工业用、保护改造环境用和种质资源5大类:【食用植物资源】包括直接和间接(饲料、饵料)食用的植物,可分为7类。①淀粉、糖类植物。如橡子、薯芋、蘑芋、蕨类、葛根、百合、慈姑、菱等,是中国野生淀粉植物中较主要的种类。各种橡子种实淀粉含量多在50%以上,可供食用及酿酒等;含糖及甜味植物有龙眼、荔枝、柿、枣、罗汉果、马槟榔、甜茶(石栎幼叶)等。②蛋白质植物。包括小球藻、叶蛋白、食用菌类、四棱豆、派克豆等。③油脂植物。初步查明全国野生油料植物含油量在15%以上的约1000种。其中木本油料含油量在20%以上的约300种,能够食用的百余种,如蝴蝶果、油瓜、榛子、文冠果及各种野生油茶、核桃、松籽等。④维生素植物。以各种野生植物为主,如猕猴桃、阳桃、沙棘、山楂、海棠及蔷薇属的许多种,其鲜果一般每百克含维生素200~800毫克。缫丝花(刺梨)可达2000毫克。⑤饮料植物。除茶叶、可可、咖啡三大饮料外,还有若干地区性饮料植物(主要是代茶植物),如云南的扫把茶,四川的白茶,广东的布渣叶、鸡蛋花及中国传统的槐花、桑叶茶、菊花茶、金银花等。⑥食用香料色素植物。苏仿木、茜草、红花、姜黄等为中国传统食用色素。香茅、木姜子、花椒、茶辣及砂仁、三奈、八角、桂皮等为中国特产调味香料。⑦植物性饲料、饵料。包括大部分禾草类、豆科植物的枝叶荚果、构树叶、高山栎、各种野芭蕉、

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综述 摘要:细胞工程学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原理与方法,在细胞 水平研究改造生物遗传特性,以获得具有目标性状的细胞系或生物体的有关理论和技术的学科。它是一门现代生物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它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技术工具。其研究技术涉及到细胞器、细胞、组织和器官水平利用工程技术原理和手段所进行的各类体外操作。本文以学习细胞工程的意义为起点,接着从细胞工程涉及领域、应用及其种类对细胞工程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细胞工程涉及领域应用种类展望 细胞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总的来说,它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按照人们的设计蓝图,进行在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及进行大规模的细胞和组织培养。细胞工程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按生物类型可分为动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工程和微生物细胞工程,按实验操作对象可分为细胞与组织培养、细胞融合、细胞核移植、染色体操作及基因转移等方面。通过细胞工程可以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或培养有价值的植株,并可以产生新的物种或品系。 1 细胞工程种类 根据设计要求,按照需要改造的遗传物质的不同操作层次,可细胞工程学分为染色体工程、染色体组工程、细胞质工程和细胞融合工程等几个方面。 1.1染色体工程 染色体工程是按人们需要来添加或削减一种生物的染色体,或用别的生物的染色体来替换。可分为动物染色体工程和植物染色体工程两种。动物染色体工程主要采用对细胞进行微操作的方法(如微细胞转移方法等)来达到转移基因的目的。植物细胞工程目前主要是利用传统的杂交回交等方法来达到添加、消除或置换染色体的目的。 1.2染色体组工程 梁色体组工程是整个改变染色体组数的技术。自从1937年秋水仙素用于生物学后,多倍体的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例如得到四倍体小麦,八倍体小黑麦等。 1.3细胞质工程 又称细胞拆合工程,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细胞质与细胞核分开,再进行不同细胞间核质的重新组合,重建成新细胞。可用于研究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的基础研究和育种工作。 1.4细胞融合工程 是用自然或人工的方法使两个或几个不同细胞融合为一个细胞的过程。可用于产生新的物种或品系(植物上用得多,动物上用得少)及产生单克隆抗体等。其中单克隆抗体技术利用克隆化的杂交瘤细胞分泌高度纯一的单克隆抗体,具有很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市优质课教学设计)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植物激素调节一章是必修3植物个体水平的稳态与调节内容,揭示了植物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方式——激素调节,与第1、2章内容组成生物有机体稳态调节知识体系,即在个体水平上对生命系统进行研究。“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作为本章第一节揭示了植物向光性这一生命现象是在生长素调节作用下产生的个体适应性,随着生长素的发现学生认识到植物激素的存在,并初步了解生长素作用——促进生长,这也为继续探究第二、三节生长素的其他生理作用及激素应用奠定基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是本节重点,涉及一系列经典的科学实验,教学时应让学生尝试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如何设计对照实验,如何从实验现象中去推理、归纳和发现。“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是本节的难点,通过“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归纳出了科学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本节教材中的“技能训练”,学生就能较顺利地完成“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两章内容的学习,对生物体的调节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在必修一和必修二中已经学习过“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等多个包含生物科学史的内容,对科学研究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观察思维能力较强,但逻辑思维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②概述植物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运输和分布。 ③说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和植物激素的概念。 2.能力目标 ①尝试分析经典实验,提高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②通过对科学家实验的分析和技能训练,提高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科学家的工作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历程,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难点:科学实验设计和推理的严谨性分析。 课时安排:一课时

牡丹的化学成分研究及概况综述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NORTH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牡丹的化学成分研究及概况综述 院系:理工学院 专业:应用化学 班级:1005 班 学号:100130148 姓名:谢胜波

牡丹的化学成分研究及概况 谢胜波 摘要: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牡丹不仅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在全世界同样享有盛誉。此外,牡丹的根皮还是我国传统中药——“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而且牡丹花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开发美容保健品有很大发展潜力。中国不仅是牡丹的原产地和多样性中心,也是栽培牡丹的发源地,是品种起源、演化和发展的中心。中国特有的野生牡丹一直被国内外视为珍贵的种质资源。因此,开展野生牡丹系统和进化的研究以及栽培牡丹起源的研究对阐明牡丹的起源以及培育和改良栽培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牡丹花;综合利用;品质特征;开发前景 一前言 牡丹为毛茛科芍药属木本植物,素有“花中之王,国色天香”的美誉,象征着富贵吉祥,历来为世人所珍爱.广泛分布于河南洛阳、山东荷泽、安徽铜陵、陕西汉中、河北柏山、四川、甘肃、浙江等地.据统计,我国牡丹的种植面积已达2万hm2[1]。目前,牡丹花除作为重要的观赏花卉之外,主要利用其根皮(即丹皮)作为中药材,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作用。但由于受到花期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导致花开时经贸、旅游活动繁荣,花落时惨淡经营的不良局面,且受制于深加工技术落后,每年有大量的牡丹花白白地浪费掉。近年来,为了改变这种现象,许多专家学者先后对牡丹花的成分和应用性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以期对牡丹花进行深度的开发利用,作为生产丹皮的副产品———牡丹花、牡丹籽的保健价值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二研究概况 1 化学成分研究 1.1 牡丹皮的化学成分 丹皮含有牡丹皮原苷( 酶解后生成丹皮酚和丹皮酚苷) 、芍药苷、芍药酚、挥发油、甾醇生物碱以及植物甾醇等。吴少华等[2]从丹皮中分离出白桦脂酸、白桦脂醇、齐墩果酸、芍药苷元、丹皮酚、6-2-羟基香豆素、没食子酸等9个化合物。丹皮酚是牡丹皮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化学名为2,2-羟基-2,4,2-甲氧基苯乙酮

中药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综述

中药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提取物抗肿瘤作 用的综述 论文导读:国内外专家对半枝莲有效成分进行了研究。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医学界在寻求和使用抗肿瘤药物的同时,发现许多化学抗肿瘤药物在作用于靶细胞时往往累及正常细胞,且化学药品的开发费用昂贵。关键词:半枝莲,抗肿瘤,多糖 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D·Don)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主产于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全草入药。别名有小韩信草、半枝莲、半向花、并头草等。其味辛、苦、性寒、归肺、肝、肾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及抗癌等功效。用于治疗痈疽疔毒、咽喉肿痛、跌扑肿痛、毒蛇咬伤、水肿、黄疸等[1]。 1 半枝莲的主要化学成分 国内外专家对半枝莲有效成分进行了研究。到目前为止得到的结构较明确的化学成分包括以下几类。 1.1黄酮类化合物 目前已从半枝莲中分离出26个黄酮类化合物,是从半枝莲中得到最多的一类成分,且结构丰富,含量最大,其中Scutellarin野黄芩苷的含量达到1%。在这26个黄酮类化合物中主要包括黄酮、黄酮苷、二氢黄酮3大类[2]。 1.2二萜及二萜内酯类化合物 二萜类化合物是半枝莲中的另一种主要成分,以分离得到的有半枝莲二萜(scutellone)A、B、C、D、E、F、G、H、I和半枝莲内酯(scuterivulactone)

A、B、C1、C2和D [3]。 1.3甾族化合物 菜油甾醇、胆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γ-谷甾醇、豆甾-4-烯-3-酮、豆甾-5,22-二烯-3-醇、4, 4-二甲基胆甾-6, 22, 24-三烯、麦角甾烷-4, 6, 22-三烯-32-醇、豆甾-3,5, 22-三烯、豆甾-5, 22-二烯-3-醇乙酸酯、麦角甾烷-4, 6, 22-三烯-3β-醇、乙酸谷甾醇酯、植物甾醇-β-D-葡萄糖苷混合物(菜油甾醇、豆甾醇、谷甾醇)[2][4]。 1.4脂肪族化合物 十六酸、油酸、亚油酸、硬脂酸、十六酸乙酯、十八酸乙酯、二十酸乙酯、二十二酸乙酯、6, 10, 14-三甲基-2-十五烷酮、2, 6, 10, 15, 19, 23-六甲基-2, 6, 10, 14, 18, 22-二十四烷六烯、3, 7, 11, 15-四甲基-2-十六烯-1-醇、E-1-( 4’-羟基苯基)-丁-1-烯-3-酮、新植二烯、1-辛烯-3-醇、薄荷醇、六氢法呢基丙酮[4]。 1.5多糖 半枝莲多糖(SPS),相对分子质量为13000,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1.41:1.50:0.20:0.75:1.0:2.18)[5]。 半枝莲多糖SPS4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组成为:鼠李糖: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醇:葡萄糖:半乳糖(0.22:0.26:1.0: 0.09:0.51:1.82:2.09)[6]。 1.6微量元素 半枝莲中还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Fe、Cu、Zn、Mn、Mg等,

细胞工程

东北师范大学综合科学素质通识教育课程“现代科技与社会”作业 我所熟悉的细胞工程 STS1252410009城环学院刘恒兵—细胞工程 【内容摘要】:细胞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生命科学中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无论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方面还是在生物高科技产业领域,都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20世纪末细胞工程取得的一系列的重大突破和进展,不仅对生命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存在着巨大的潜在经济效益,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细胞工程涉及的范围很广,本文根据研究水平不同,分为细胞水平、组织水平、细胞器水平和分子水平等研究层次;根据研究对象不同,有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简要介绍了细胞培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干细胞技术等。 【关键词】:细胞培养技术离体快速繁殖动物克隆细胞融合技术 一、细胞工程的定义和基本内容 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是指以细胞为对象,应用生命科学理论,借助工程学原理与技术,有目的地利用或改造生物遗传性状,以获得特定的细胞、组织产品或新型物种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工程①。其主要内容就是通过无菌操作,大量培养细胞、组织乃至完整个体,或者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行细胞水平的遗传操作,以快速繁殖生物个体、改良品种、生产生物产品或活性成分。它是在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发酵工程等学科交叉渗透、互相促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细胞工程涉及的范围很广,目前,细胞工程的基本研究内容包括:①动、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②细胞融合育种与单克隆抗体;③细胞核移植与克隆④染色体工程育种;⑤发育基因调控与人体器官培养等。根据研究水平,有细胞水平、组织水平、细胞器水平和分子水平等不同研究层次;根据研究对象不同,高等生物的细胞工程可具体分为植物细胞工程与动物细胞工程两大类。由于植物和动物在细胞结构、生长方式和营养要求等方面有很大差别,尤其在全能性表现上存在差异,因此,虽然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离体培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基本上都是模拟体内的生长环境,提供良好的营养条件和物理环境,使活的组织细胞在体外无菌条件下继续生长发育的过程;培养的结果都是培养物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在体内相似的生长行为,如细胞生长、分裂、分化、代谢等,但是二者在培养技术、研究内容及深度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异。 ①殷红主编.细胞工程[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完整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题

知识点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下列利用胚芽鞘所做的实验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生长素”的是() 答案D 解析温特的实验设计证明了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促进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弯曲生长。 2.如图所示,在燕麦胚芽鞘顶端的下部插入云母片(生长素不能透过),从右边用光照射,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 A.直立向上生长 B.向右弯曲生长 C.向左弯曲生长 D.不生长 答案B 解析由于云母片插入的位置偏下,不影响尖端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因此,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生长速度大于向光侧,胚芽鞘弯向光源的方向生长。 3.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 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答案C 解析由实验甲中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端放置的琼脂块含生长素,胚芽鞘直立生长,而实验乙中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端放置的琼脂块不含生长素,胚芽鞘不生长,可推知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4.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①、④和⑥ B.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 C.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⑥进行对照 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③⑤ 答案C 解析根据生长素的有无和分布是否均匀可以判断:①直立生长,②不生长不弯曲,③向光弯曲生长,④直立生长,⑤向光弯曲生长,⑥直立生长。设计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④⑥不符合要求。 5.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一侧,置于黑暗条件下,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如图。这个实验能证明() A.顶端在光下产生某种“影响物” B.“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效能 C.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 D.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 答案B 解析本实验是置于黑暗条件下的,所以A、C、D错误。 知识点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6.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是() A.营养组织B.保护组织 C.分生组织D.机械组织 答案C 解析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这些部位属于分生组织。

园林地被植物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园林地被植物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作者:朱云华 在园林绿化实践中,为了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更好地发挥绿化效果,需要乔、灌、草多层植物的合理搭配。据研究报道,在片林的生态效益上乔、灌、草三层结构的片林其生态效益比乔、灌、草两层的片林及乔、灌单层的片林结构要好,在片林群落的局部地段移去生长不良或过密的乔、灌木按一定比例栽入耐荫灌木和耐荫地被植物可组成稳定性好、外观优美、季相丰富的多层混交群落以美化环境,更好地提高城市生态效益。此外,园林地被植物的另一重要作用是覆盖地面,通过覆盖地面来减少或清除杂草, 为人们提供一个完整的由植物组成的,具有吸引力的植物组合体。在种植设计中以灌木作为边缘植物,用地被植物衬托,可形成一个有层次变化的令人愉快的群落,某些多年生观花观叶地被植物,以其鲜艳的花朵、果实, 奇特的叶型点缀在疏林草地上,可明显提高绿化效果,丰富园林景观。 1 国内园林地被植物研究现状 园林地被植物与草坪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科学。近几十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 人们开始认识到地面绿色植被的重要性,把发展草坪与地被植物作为改善环境、保护环境、实现黄土不见天的有力措施之一。各大城市为了摸清当地的地被植物资源,研究和筛选适宜当地栽培和应用的地被植物优良种和品种,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1988年以来国内园林地被植物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1 园林地被植物资源调查和利用 1982 年曾对秦岭南坡活地塘等地区野生花卉和地被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 2 ] , 对23 科51种野生花卉和地被植物种的生活型、花期、花色、植株高度、幅度、分枝情况和园林应用作了研究和评价。1988年对重庆市的园林地被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应用研究,结果认为:重庆市的园林地被植物资源丰富,常见的地被植物计有86 科278属429 种。其中禾草占2119 % , 菊科占10 % ,蕨类占1412 %。可作休息草坪和运动场草坪的暖季型草种是结缕草( Zoysia j aponica Steud. ) 、中华结缕草(Zoysia sinica Hance) 、假俭草[ Eremochl oa ophiuroides ( Munro ) Hack. ] 。坡坎绿地可使用的地被植物是麦冬( O phiopogon japonicus (L . f.) Ker-Gawl. ) 、萱草[ Hemerocallis f ulva (L .)L . ] 、苔草( Carex sp. ) 、狼尾草( Penniset um alopecuroides) 、芒( Miscanthus sinensis An2 derss. ) 、野菊( Dendranthem a indicum) 、过路黄( L ysim achia christinae Hance) 、地肤[ Kochia scoparia (L . ) Schrad. ]等。墙垣绿化的地被植物是:爬山虎[ Parthenocissus t ri2 cuspid ata (Sieb. et Zucc. ) Planch. ] 、葡萄( V i2 tis vinif era L .) 、洋常春藤( Hedera helix L .) 、金银花( L onicera japonica Thunb. ) 等。可用于河岸绿化的植物是芦苇(Phragmites com m unis Trin. ) 、甜根子草( S ac charum spontaneum L.) 、狗牙根[ Cynodon dactylon (L .) Pers. ]等耐水淹、保土固沙力强的植物。在有粉尘和酸碱污染的工厂车间,可用蜈蚣草( Pter is vittata L .) 、凤尾蕨[ P. creti2 ca L . var. nervosa ( Thunb. ) C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