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十四讲神经系统疾病

第十四讲神经系统疾病

第十四讲神经系统疾病
第十四讲神经系统疾病

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

一、基本要求

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与临床的联系。

熟悉脊髓灰质炎的传播途径、病因、及病理改变;缺氧与脑血管病的种类、原因及病理改变的特征;胶质细胞瘤、脑膜瘤和神经鞘瘤的病理特点。

了解海绵状脑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的病因、病理改变的特点及主要临床表现。

二、知识点纲要

(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脑脊髓膜的急性化脓性炎。多见于婴幼儿、冬春季发病。临床表现高烧、头痛、呕吐、皮肤淤点及脑膜刺激症状。

1.病理变化

(1)流脑病变肉眼:l)脑脊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2)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性渗出物,脑沟、脑回结构被覆盖,以脑顶部病变明显。镜下:l)蛛网膜下腔内充满大量变性、坏死、中性白细胞。少量纤维素,革兰氏染色可见细菌。2)近脑膜的脑实质充血、水肿。

(2) 暴发型脑脊膜炎 1)即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华—弗氏综合征)。2)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3)主要表现:周围循环衰竭、休克、全身皮肤粘膜广泛瘀点和瘀斑。两侧肾上腺严重出血。微血栓形成。4)机制;大量内毒素释放→DlC。

2.临床病理联系

l.脑膜刺激症状, 2.颅内压升高症状,3.颅神经麻痹,4.脑脊液的变化,5.全身症状。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

病变广泛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灰质。以大脑皮质、基底核、丘脑最重。病变以脑实质的变质性炎、筛状软化灶为特征。镜下,变质:卫星现象、噬神经现象、软化灶形成镂空筛网状。渗出:脑血管周围炎细胞呈袖套状浸润。增生:小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胶质结节。临床,嗜睡昏迷,颅内压升高,脑疝形成,压迫生命中枢。

(三) 脊髓灰质炎

镜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坏死;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小胶质细胞增生。导致脊髓前角萎缩,前根萎缩、变细。瘫痪的肌肉萎缩,肌纤维变小。下肢瘫痪,骨骼发育停滞,肌肉萎缩。延髓网状结构受累可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而致死。

(四) 海绵状脑病

海绵状脑病是一组慢病毒感染性疾病。可因摄入异常朊蛋白而感染,如疯牛病。皮质内神经毡内出现大量空泡,呈现海绵状外观,可致大脑萎缩。患者可有步态异常,肌阵挛和进行性痴呆等表现。

(五) 缺氧与脑血管病

1.缺血性脑病缺血缺氧4分钟即可造成神经元的死亡。

常见类型 1)层状坏死。 2)海马硬化。 3)边缘带梗死。梗死与血压下降有关;

血压持续下降,C形梗死区向其两侧扩大,并自大脑顶部向颅底发展;大脑缺血性脑病边

缘带梗死的极端情况是全大脑的梗死,但脑干的各核团由于对缺血(氧)的敏感性较低仍

可存活,该患者生命体征存在,意识丧失,成为植物人。

2.阻塞性脑血管病

(1)血栓性阻塞

粥样斑块好发于颈内动脉与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分支处及后交通动脉、基底动脉等处。斑块内出血、血栓形成均可阻塞血管。临床表现为偏瘫、神志不清、失语。此外,来自心脏的血栓常阻塞大脑中动脉。临床症状发生突然,急骤,预后较差。

(2)栓塞性阻塞

病变:1)脑贫血性梗死。2)出血性梗死。3)腔隙状坏死。

3.脑出血

(1)脑内出血(2)蛛网膜下腔出血(3)混合性出血

(六)阿尔茨海默病

肉眼:脑萎缩明显,脑回窄、脑沟宽,病变以额叶、顶叶及颞叶最显著,脑切面可见代偿性脑室扩张。镜下:①老年斑,②神经原纤维缠结,③颗粒空泡变性,④Hirano小体。

但是,上述变化均为非特异性,可见于无特殊病变之老龄脑,仅当其数目增多达到诊断标准并具特定的分布部位时才能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依据。

(七) 帕金森病

肉眼:黑质和蓝斑脱色是本病特征。镜下:可见该处的神经黑色素细胞丧失,残留的神经细胞中有Lewy小体形成,电镜下,该小体由细丝构成,中心细丝包捆致密,周围则较松散。补充脑组织中多巴胺不足或用抗胆碱能药物有抑制乙酰胆碱的作用,对本病有一定的疗效。

(八) 神经系统肿瘤

1.中枢神经肿瘤

(1)胶质瘤 1)星形胶质细胞瘤,2)少突胶质细胞瘤,3)室管膜(细胞)瘤。

(2)髓母细胞瘤

(3)脑膜瘤

2.周围神经肿瘤

(1)神经鞘瘤(施万细胞瘤)

(2)神经纤维瘤

(3)恶性周围神经鞘瘤

三、复习思考题

(一)概念和名词

1.胶质结节(glial node)

2.脑膜脑炎

3.暴发性流脑

4.沃-弗综合征(Warterhouse-Friederichsen syndrome)

5.角弓反张(episthiotonus)

6.颈强直

7.镂空病灶

8.Kernig征

9.脑膜剌激症状10.颅内高压11.血管套12.卫星现象(satellitosis) 13.嗜神经细胞现象(neuronophagia) 14.胶质瘢痕15.脑疝(herniation) 16.小脑扁桃体疝17.中央性尼氏小体溶解18.泡沫细胞19.海绵状脑病(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20.PrP 病﹡21.神经毡(neuropil) 22.层状坏死23.边缘带梗死24.海马硬化25.一过性脑缺血症(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s) ﹡26.迟发性神经元死亡27.不完全性梗死﹡28.老年斑﹡29.神经元纤维缠结﹡30.颗粒空泡变性31.震颤性麻痹32菊形团(rosette) 33.小脑桥脑角瘤34. Verocay小体﹡35.植物人

(二) 填空

1.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①(病原菌)引起的,病变性质属于②炎症。

2.流行性脑脊髓炎是由①引起的②炎症。

3.脑膜剌激症包括①和②阳性。

4.以①为突出表现的②(病症)称暴发性脑脊膜炎。

5.沃-弗综合征的临床主要表现有①、②、③,发生机制是由于④释放入血,引起⑤。

6.神经元发生①,为增生的②环绕,在③个以上者,称卫星现象。

7.增生的①细胞②和③神经细胞,这种现象叫噬神经细胞现象。

8.流脑中,灶性神经组织①、②形成③软化灶,对本病来说,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9.小脑扁桃体疝可压迫①中枢,导致②而发生猝死。

10.流行性脑脊髓炎如不能完全恢复时,可留下①、②、③等后遗症。

11.脊髓灰质炎是由①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12.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①(途径)感染人体,病毒②感染时,可有三种临床类型:_③、④、⑤。

13.小儿麻痹症病变特点是:①性神经元受累最重,以脊髓②(部位)最明显,常引起

③瘫痪,其次为_④_常引起⑤瘫痪。

14.PrP病又称①,典型病变为②,神经毡内出现③,神经元④,胶质细胞

⑤,炎症反应⑥。

15.TIA是指在发生①前患者有②症状或体征。

16.脑梗死的肉眼观变化,时间在①后才能辩认。梗死区灰质呈②,灰、白质③,2-3天后④,一周后⑤。

17.脑缺血的组织学变化在缺血①小时后较明显:第1~2天出现②并开始出现③细胞。第4天④细胞明显增生。大约30天左右形成⑤。

18缺血性脑病的常见类型有①、②和③。

19. 引起腔隙状坏死的原因是在①基础上引起的②,也可以是③引起的梗死。除非发生在④,腔隙状坏死,一般无临床表现。

20.脑出血包括以下类型①、②和③。

21.阿尔茨海默病又称①,主要临床表现是②。发病后5~6年内死于③。本病属于④病变。

22.帕金森病又称①,本病属于②病变,多发生在③岁。病程在④年以上,患者死于⑤。

23.帕金森病的发生与①系统损害有关。在②、③、④、⑤中毒等情况下均可产生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或病理改变,这些情况统称为⑥。

24.毛发细胞型星形胶质细胞瘤发生于①人,生长速度②。该瘤常位于③、④_⑤_、⑥等处。其形态特点是⑦。本瘤的预后⑧。

25.髓母细胞瘤是一种①肿瘤,起源于②或③细胞。肿瘤常位于④。

26.脑膜瘤镜下特征性图像是①细胞呈②,其中央的血管壁常有③、④。

(三) 选择题

A型题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肺炎双球菌 D.溶血性链球菌

B.脑膜炎双球菌 E.大肠杆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病原菌主要侵犯

A.大脑皮质 D.蛛网膜下腔

B.额、顶叶及脑干 E.丘脑及基底神经核

C.硬脑膜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出现颈项强直是由于

A.颅内压增高 D.炎症使颈髓神经根肿大、受压

B.颈髓受炎症损害 E.炎症使颈髓神经兴奋,肌肉强直

C.锥体束损伤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变性质属于

A.变质性炎 D.肉芽肿性炎

B.渗出性炎 E.化脓性炎

C.增生性炎

5.有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描述中,错误的描述是

A.皮肤有瘀点和瘀斑 D.血性脑脊液

B.脑膜刺激征 E.脑脊液中糖含量降低

C.颅内压升高症状

6.在有关暴发性流脑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起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 D.常伴中毒性休克和DIC

B.脑膜病变重 E.由脑膜炎双球菌释放大量内毒素所致

C.常伴肾上腺皮质出血和衰竭

7.沃-弗综合征(Waterhouse-Fridericchen)主要发生于

A.中毒性菌痢 D.流脑

B.大叶性肺炎 E.乙脑

C间质性肺炎

8.暴发性流脑引起的沃-弗综合征,机制可能是

A.急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 D.细菌毒素对肾上腺直接损害

B.肾上腺血栓性栓塞、梗死 E.肾上腺广泛出血、坏死

C.内毒素引起中毒性休克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9.沃-弗综合征常见于

A.破伤风 D.鼠疫

B.白喉 E.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炎

C.猩红热

10.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性质属于

A.变质性炎 D.肉芽肿性炎

B.渗出性炎 E.化脓性炎

C.增生性炎

1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菌是

A.乙型链球菌 D.乙型脑炎病毒

B.β- 溶血性链球菌 E.柯萨奇病毒

C.脑膜炎双球菌

12.流行性乙型脑炎时,病变的主要部位是

A.大脑皮质 D.大脑皮质及基底节、丘脑

B.大脑灰质 E.软脑膜

C.小脑

13.流行性乙型脑炎时不会产生哪项病变

A.脑软化灶形成 D.脑脊液形成脓液

B.神经细胞坏死 E.脑内胶质细胞增生

C.脑膜充血水肿

14.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噬神经细胞现象是侵入神经细胞内

A.中性白细胞 D.A+B

B.小胶质细胞 E.B+C

C.淋巴细胞

15.下列哪项不是乙型脑炎的病变

A.血管套形成 D.软化灶形成

B.小脓肿形成 E.胶质细胞增生

C.神经细胞变性

16.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乙脑病毒属于DNA病毒 D.小胶质细胞越多,预后越好

B.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围血管浸润 E.出现脑膜刺激症基本上可排除脑炎

C.镂空筛状软化灶形成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17.下列哪项不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特征

A.早期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形成血管套 D.胶质细胞增生

B.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E.病变以大脑皮质、基底节及视丘最为严重

C.软化灶形成

18.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最轻的部位是

A.大脑皮质 D.脊髓

B.基底节 E.中脑

C.丘脑

19.形成卫星现象的细胞是

A.小胶质细胞 D.室管膜细胞

B.少突胶质细胞 E.以上都不是

C.星形细胞

20.脊髓灰质炎病变最易受损的部位是

A.延髓 D.脊髓腰膨大

B.脑桥 E.脊髓颈膨大

C.中脑

21.脊髓灰质炎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

A.呼吸道 D.输血

B.消化道 E.泌尿道

C.皮肤

22.脊髓灰质炎病变主要累及

A.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D.脊髓后角神经元

B.背根神经节神经元 E.贝茨细胞

C.三叉神经运动核

﹡23.大脑皮质中对缺血最敏感的神经元是

A.1、2、3层 D.3、4、5层

B.1、3、5层 E.2、3、5层

C.3、5、6层

﹡24.大脑的边缘带是指

A.脑动脉远心端供血区 D.边缘系统

B.基底节的边缘 E.基底动脉环

C.海马区

25.最能耐受缺氧的细胞是:

A.神经元 D.施万细胞

B.星形胶质细胞 E.血管内皮细胞

C.少突胶质细胞

﹡26.缺血性脑病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是

A.偏瘫 D.谵妄

B.失语 E.植物状态

C.上肢肩带肌的软弱和感觉障碍

27.引起脑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

A.脑动脉栓塞 D.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血

B.脑血管畸形 E.脑血管炎症

C.脑动脉硬化伴血栓形成

﹡28.一过性脑缺血症(TIA)常发生于:

A.脑梗死早期 D.血管阻塞后

B.发生小梗死灶时 E.濒死状态

C.血管阻塞前

﹡29.缺血缺氧多久即可造成神经元的死亡?

A.2分钟

B.4分钟

C.6分钟

D.3分钟

E.5分钟

﹡30.脑缺血的组织学变化在缺血多久后才较明显?

A.12小时 D.6小时

B.10小时 E.4小时

C.8小时

﹡31.关于腔隙状坏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是直径大于1.5cm的囊性病变 D.最常见的原因是脑脓肿

B.常为单发 E.可无临床症状

C.发生在皮质,不见于白质

﹡32.脑出血性梗死与下列描述无关

A.局部供血中断 D.梗死区血供复流

B.血栓阻塞动脉 E.吻合支丰富

C.栓子碎裂,冲走

33.脑梗死的最好发部位是

A.基底节 D.延脑

B.小脑 E.桥脑

C.大脑半球外侧

﹡34.缺血性脑病一般不引起

A.脑边缘带梗死 D.广泛轴突损伤

B.全大脑梗死,形成呼唤器脑 E.大脑皮质层状坏死

C.海马梗死及硬化

﹡35.格子细胞来自

A.小胶质细胞 D.血管内皮细胞

B.少突胶质细胞 E.成纤维细胞

C.血管内皮细胞

﹡36.与海绵状脑病无关的描述是

A.Prion糖酯蛋白 D.大脑萎缩

B.高密度脂蛋白 E.神经毡内出现空泡

C.进行性痴呆

﹡37.与克-雅(Creutzfeldt-Jacob)病相似的疾病,除一种外都是

A.枯颅病 D.羊搔痒症

B.疯牛病 E.癫痫病

C.朊蛋白病

﹡38.确定诊断Alzheimer病主要依据是

A.老年斑 D.Hirano小体

B.神经原纤维缠结 E.以上都不是

C.神经细胞胞浆颗粒空泡变性

39.Parkinson病的特点应除外:

A.黑质和蓝斑脱色 D.神经元中有Lewy小体

B.病变累及小脑齿状核和大脑运动神经元 E.出现震颤、肌强直及假面具样面容

C.病变区神经元大量脱失

﹡40.可同时形成菊形团和假菊形团结构的肿瘤是

A.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D.脑膜瘤

B.髓母细胞瘤 E.神经鞘瘤

C.室管膜瘤

﹡41.成人星型胶质细胞瘤最好发部位是

A.额叶 D.枕叶

B.顶叶 E.丘脑

C.颞叶

﹡42.小儿星型胶质细胞瘤最好发部位是

A.大脑半球 D.中脑与延脑

B.丘脑 E.脊髓

C.桥脑与小脑

43.脑膜瘤最好发部位是

A.颅后凹 D.蝶骨嵴的侧面

B.小脑桥脑角 E.窦旁周围

C.矢状窦旁大脑镰两旁

44.颅内最常见的肿瘤是

A.脑膜瘤 D.胶质瘤

B.垂体腺瘤 E.室管膜瘤

C.神经鞘瘤

45.胶质瘢痕是由哪种细胞形成的?

A.成纤维细胞 D.少突胶质细胞

B.原浆型星形细胞 E.小胶质细胞

C.纤维型星型细胞

﹡46.神经纤维瘤由成分组成

A.神经纤维 D.成纤维细胞

B.肿大的神经干 E.神经鞘细胞

C.神经鞘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B型题

问题1~3

A.脑实质内出血 D.混合性出血

B.蛛网膜下腔出血 E.脑室内出血

C.硬膜下和硬膜外出血

1.颅内动脉瘤破裂

2.高血压病

3.脑内血管发育畸形

问题4~6

A.呼吸道 D.皮肤

B.消化道 E.神经

C.蚊虫叮咬后经血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传播途径

5.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

6.脊髓灰质炎的传播途径

问题7~11

A.Rosenthal纤维 D.菊形团结构

B.纤毛小体 E.栅栏状排列

C.砂粒体

7.毛细胞星形细胞瘤10.室管膜瘤

8.脑膜瘤9.髓母细胞瘤

11.听神经瘤

问题12~16

A.脑膜炎双球菌 D.朊蛋白

B.嗜神经性RNA病毒 E.汞、锰中毒

C.poliovirus

12.乙型脑炎15.海绵状脑病

13.脊髓灰质炎16.帕金森综合征

14.急性化脓性脑脊髓膜炎

问题17~21

A.震颤、步态不稳 D.癫痫

B.进行性痴呆 E.一过性脑缺血症

C.肢体偏瘫

17.胶质瘤20.脑出血

18.阿尔茨海默病21.血栓性栓塞

19.帕金森病

X型题

﹡1.PrP病典型的病变是

A.大脑萎缩 D.无炎症反应

B.神经毡内空泡 E.步态异常肌阵挛和进行性痴呆

C.神经元脱失、反应性胶质化

﹡2.缺血性脑病的病变类型是

A.神经元坏死 D.边缘带梗死

B.层状坏死 E.尼氏体溶解

C.海马硬化

﹡3.脑出血包括

A.脑内出血 D.DIC

B.蛛网膜下腔出血 E.硬脑膜下出血

C.混合性出血

﹡4.下列哪些病变可发生脑梗死

A.脑栓塞 D.流行性乙型脑炎

B.脑血管血栓形成 E.震颤性麻痹

C.缺血性脑病

5.脑水肿的主要病理改变是

A.脑回变宽、扁平 D.脑实质血管周围间隙变宽

B.神经毡内出现空泡 E.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胞核周围出现空晕

C.脑室扩张、积水

﹡6.植物状态可由下列哪些疾病引起

A.严重的脑缺血性脑病 D.重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弥漫性脑轴突损伤 E.lock-in综合征

C.重症乙型脑炎

7.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哪些病变?

A.脑回变窄,脑沟变宽变深 D.广泛性脑实质内出血

B.脑血栓形成 E.蛛网膜下腔变大,脑脊液增多

C.灶性脑软化及腔隙样坏死

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有下列哪些表现?

A.脑膜刺激症状 D.脑脊液涂片可找到病原菌

B颅内压升高 E.皮肤和粘膜出现淤点和淤斑

C脑脊液混浊,有大量脓细胞

9.神经组织病毒感染可出现下列哪些变化?

A.噬神经细胞现象 D.胶质细胞增生

B.淋巴细胞血管套 E.砂粒小体

C.核内或胞浆内包含体

10.下列哪些是对星形细胞瘤的正确描述?

A.成人多见于大脑半球的白质 D.分化良好者与周围正常脑组织间有明显界限

B.瘤组织灰白色,有时可呈胶冻状E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

C.可有微囊形成

﹡11.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特点是

A.瘤细胞呈多形性,异型性明显 D.多发生于小脑

B.可见单核或多核瘤巨细胞 E.坏死区周边瘤细胞可呈假栅栏状排列

C.瘤组织出血和坏死

﹡12.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形态特征有

A.灰红色结节 D.可有出血、坏死或囊肿形成

B.细胞单一,核圆形、深染、胞浆空 E.界限清楚,常有包膜

C.常有钙化

﹡13.室管膜瘤的基本组织学改变是

A.瘤细胞形成菊形团结构 D.瘤细胞核周围可有空晕

B.瘤细胞形成假菊形团结构 E.瘤细胞形态多样,可有瘤巨细胞

C.有时可形成乳头状结构

﹡14.髓母细胞瘤的发病情况是

A.75%的患者年龄小于15岁 D.占儿童颅内肿瘤第二位

B.好发于大脑 E.源于小脑内颗粒细胞

C.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为3:1

﹡15.髓母细胞瘤的病理形态特征是

A.细胞胞浆少 D.可见菊形团状结构

B.胞核圆形、胡萝卜形、深染 E.瘤细胞排列密集

C.核分裂象多见

﹡16.脑膜瘤的主要特点有

A.多起源于蛛网膜绒毛的细胞巢 D.可有砂粒体

B.多见于上矢状窦两侧、蝶骨嵴等处 E.手术切除有15%复发率

C.肿瘤边界清楚、有包膜

﹡17.Wilson病可有下列哪些改变?

A.结节性肝硬化 D.角膜色素环

B.豆状核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E.脊髓变性

C.出现AlzheimerⅡ型细胞

﹡18.Alzheimer病的主要病变有

A.额、顶、颞叶脑萎缩 D.颗粒空泡变性

B.老年斑 E.Hirano小体

C.神经原纤维缠结

﹡19.与帕金森病(Parkinsion’s disease)有关描述是

A.多发生于50-80岁 D.多巴胺合成减少

B.纹状体黑质多巴胺系统损害 E.Lewy小体形成

C.黑质、蓝斑脱色

﹡20.与神经鞘瘤有关的描述是

A.发生于神经干和神经根 D.束状与网状型

B.听神经瘤称小脑桥脑角瘤 E.肿瘤可能术后复发

C.肿瘤有完整包膜

﹡21.与神经纤维瘤有关的描述是

A.多发生于皮下 D.间质疏松伴粘液变性

B.境界明显无包膜E恶变为恶性周围神经鞘瘤

C.由神经鞘膜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组成

﹡22.关于颅内转移性肿瘤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以支气管肺癌最多见 D.影像学检查应与原发肿瘤鉴别

B.转移性肿瘤呈单发或多发结节状,界清 E.转移癌的异型性一般较原发癌大

C.转移瘤周围脑水肿明显

﹡23.以神经细胞变性为主要改变的疾病是

A.肌萎缩侧索硬化 D.Guillian-Barre综合症

B.多发性硬化 E.Parkinson病

C.慢性进行性舞蹈症

(四)问答题

1.简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变性质、病变部位及病理改变特征。

2.简述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性质、病变部位及病理改变特征。

3.“流脑”和“乙脑”的临床表现及后遗症有何异同?

4.何谓暴发性流脑?认识本病有何临床意义?

5.引起脊髓灰质炎的病因是什么?病原菌是通过何种途径进行传播的?可引起何种后遗症?

6.脊髓灰质炎的病理学改变有何特征?病变分布有何规律?

7.海绵状脑病的病因是什么?病理学改变有何特征?

8.引起缺血性脑病的原因有哪些?缺血性脑病的常见类型有几种?

9.阻塞性脑血管病分几种?贫血性梗死与出血性梗死在发病及形态学上有何不同?

10.脑出血分几种类型?各由哪些原因所引起?

11.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和病理学上有何特征?

12.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什么?临床表现有何特点?

13.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有哪些?各自的好发部位在哪里?

14.胶质瘤包括哪些类型?其生物学特征如何?

15.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的组织来源及镜下特点如何?

(五)分析题

病例一

患者男7岁。头痛、高热2天伴全身皮肤出现淤点和淤斑1天。患儿于入院前一天感发烧,继之头痛,呕吐呈喷射状,次日高热不退,神志不清,手臂、胸、腹及下肢等处出现红色、紫红色淤点和淤斑。T 39.5℃,P 155次/分,R 30/分,BP 90/50mmHg,烦躁不安,意识朦胧,疃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颈强直不明显。面部、胸腹部及上下肢见大小不一的淤点和淤斑,呼吸困难,双肺满布湿罗音,肝肋下7cm,剑突下5cm。实验室检查:粒细胞总数15.0×109/L ,中性0.78;红细胞3.59×109/L,血红蛋白85G/L。凝血时间5秒(正常11~14秒) 。入院后积极抢救,终因病情严重于次日早晨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

回答以下问题:

1.患儿生前患的是什么病?该病的发生有何特点?

2.如进行尸体解剖可有哪些发现?

3.所发现的病变与临床表现有何联系?

病例二

患者男1岁广东人。8月26日入院。高热伴剧烈头痛2天,抽搐1次。一周前,自觉全身乏力,低热、嗜睡。2天前体温升高,扪头部觉得“发烫”,抽搐1次遂前来就诊。

检查:T 38.5℃P 120次/分R 23次/分BP 120/80mmHg ,嗜睡状态,颈项弯曲有阻力,腱反射(+) ,锥体束征(+),外周血象粒细胞总数11.0×109/L,脑脊液无色透明,细胞数100,糖、氯化物正常。住院过程:经退热及对症治疗2月后病情逐步好转,出院。

回答以下问题:

1.患者所患何病?

2.本病的发生与临床有何特点?

3.患者可能留下什么后遗症?

病例三

患者男12岁,发热、头痛,呕吐腹泻2天。

2天前患者食欲不振,倒床,发热。呕吐1次.腹泻2次。今日体温稍降遂来院就诊。

检查:T 38℃P 110次/分R 21/次.BP 120/80mmHg,神清合作。诉头痛、背脊痛及肢体疼痛。左下肢肌张力明显减弱。脑脊液无色透明细胞数正常,糖及氯化物正常。

回答以下问题:1.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2.本病的发生与临床有何特点?3.患者可能留下什么后遗症?

四、答案及注释

(一)概念和名词:请见教科书

(二)填空题

1.①嗜神经RNA病毒②变质性

2.①脑膜炎双球菌②化脓性

3.①颈项强直②屈髋伸膝征(Kernig) 阳性

4.①败血症②脑脊髓膜炎

5.①血压下降②皮肤大片紫癜③肾上腺出血,功能衰竭④大量内毒素⑤弥漫性血管

内凝血

6.①变性、坏死②少突胶质细胞③5

7.①小胶质②包围③吞噬

8.①坏死②液化③镂空筛网状

9.①压迫延髓呼吸②呼吸骤停

10.①痴呆②失语③精神异常

11.①脊髓灰质炎病毒

12.①呼吸道②显性③轻型④非麻痹型⑤麻痹型。

13.①运动性②腰膨大③下肢④颈膨大⑤上肢

14.①海绵状脑病②大脑萎缩③大量空泡④缺失⑤增生⑥无

15.①血管阻塞②一过性的局部神经系统

16.①数小时②暗淡③界限不清④局部水肿,夹杂出血点⑤坏死组织软化、液化成囊腔

17.①12 ②脑水肿③泡沫④星形胶质⑤蜂窝状胶质瘢痕

18.①层状坏死、②海马硬化③边缘带梗死

19.①高血压②小出血③深部细动脉阻塞④特殊的功能区

20.①脑内出血②蛛网膜下腔出血③混合性出血

21.①早老性痴呆②进行性痴呆③继发感染和全身衰竭④变性疾病

22.①震颤性麻痹②变性疾病③50~80 ④10 ⑤继发感染或跌倒损伤

23.①纹状体黑质多巴胺②甲型脑炎后③动脉硬化④一氧化碳⑤锰、汞⑥帕金森综合征

24.①儿童、青少年②极为缓慢③小脑④第四脑室底部⑤第三脑室⑥丘脑和视神

⑦肿瘤细两端发出纤细的毛发状突起⑧相对较好

25.①胚胎性②小脑蚓部的原始神经上皮细胞③小脑皮质的胚胎性外颗粒层细胞④小脑蚓

26.①蛛网膜②同心圆状旋涡状排列③透明变性④钙化形成砂粒小体

(三)选择题

A型题

1.B

2.E

3.D

4.E

5.D

6.B

7.D

8.C

9..E 10.A 11..D 12.D 13.D 14.D 15.B 16.C 17.A。乙脑是以神经元变质为主的非化脓性炎症,其特点是形成筛状软化灶,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血管反应是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浆细胞渗出为主,早期仅有少量中性白细胞渗出。18.D 19.B 20.D 21.B 22.B。病变主要累及运动神经核,尤其是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其中以腰膨大病变最为严重。23.C 24.A 25.E 26.C。大脑边缘带位于大脑凸面,旁开正中裂1-1.5㎝处,该带横越中央前后回处的神经元的功能主要是支配上肢肩带肌的运动和感觉。此外,还可出现一过性精神错乱,严重者可导致全大脑梗死和植物状态。

27.A。引起阻塞脑血管病的原因是血栓性阻塞和栓塞性阻蹇,其中以后者多见。心源性栓子多见,预后差。28..C 29.B。脑重量仅为体重的2%,但其耗氧量则占全身耗氧量的20%,其所需血供占心输出量的15%。加之脑组织不能储存能量,也不能进行糖的无氧酵解,因此其对氧和血供的要求特别高。缺血缺氧4分钟即可造成神经元的死亡。30.A。脑损伤程度取决于缺血(氧)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以及患者的存活时间。轻度缺氧往往无明显病变;重度缺氧仅存活数小时者,尸检时也可无明显病变。只有中度缺氧,存活时间在12小时以上者才出现典型病变。31.E 32.E 33.A 34.D。广泛轴突损伤往往是由于剪切力作用于大脑所引起。如外伤、车祸等可导致植物状态,与缺血性脑病的关系不大。35.A 36.B 37.E。格子细胞即泡沫细胞。35%的格子细胞来源于小胶质细胞,65%的来源于血中的单核巨噬细胞。它们吞噬神经组织崩解而游离的脂质时即形成泡沫细胞。备选答案中无血中的单核巨噬细胞,故选A是正确的。38.E。备选答案中A、B、C、D存在于Alzheimer病中,但都不是

特异性病变,只有当其数量及部位符合该病的同时,才能成为诊断的依据。39.B。Parkinson 病主要累及黑质与蓝斑。由于神经元大量脱失而减少,使这些核团褪色、缩小并导致多巴胺减少,患者出现震颤、肌强直及假面具样改变,残存神经元胞浆中出现Lewy小体。40.C 41.A 42.C。小儿星形胶质细胞瘤最好发的部位是桥脑与小脑,与成人多发生在天幕上,以一侧额叶白质多见,其次为颞叶和顶叶是不同的。43.C 44.D 45.C 46.C。神经纤维瘤是由神经鞘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组成,不是单纯地由神经纤维组成,很易造成误解。

B型题

1.B

2.A

3.D

4.A

5.C

6.B

7.A

8.C

9.D 10.B 11.E 12.B 13.C 14.A 15.D 16.E 17.D 18.B 19.A 20.C 21.E

X型题

1.ABCDE

2.BCD

3.ABC

4.ABC

5.ABDE

6.AB

7.ABC

8.ABCDE

9.ABCD 10.ABCE 11.ABCE 12.ABCD 13.ABC 14.ACD 15.ABCDE 16.ABCDE 17.ABCD

18.ABCDE 19.ABCDE 20.ABCDE 21.ABCDE 22.ABC 23.ACE

(四)问答题:请参考教科书。

(五)分析题

病例一

1.诊断:暴发性脑脊髓灰,即沃-弗综合征。发病特点:儿童,冬春季发病,起病急,以高热起病。以败血症为主要表现,然后出现血压下降,休克及全身广泛淤点、淤斑,即沃-弗综合征。

2.脑膜仅有轻度的化脓性炎症;肾上腺出血、坏死伴全身各内脏出血伴微血管内透明血栓形成。

3.脑膜病变轻—临床表现出较轻的脑膜刺激症;全身广泛出血及透明血栓形成—败血症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病例二 1.诊断:乙型脑炎。2.发病及临床特点:年龄小、季秋发病、常以高热,头痛起病,脑膜刺激症轻,脑脊液无色透明,常有神经元损害的症状。3.后遗症:精神异常、肢体瘫痪、抽搐、记忆力下降。

病例三 1.诊断:脊髓灰质炎。2.发病及临床特点:多见于1-6岁儿童经消化道感染常出现发热及腹泻发病1-2周进入恢复期并出现肢体瘫痪等后遗症。3.后遗症:肢体瘫痪。

( 吕长虹)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资料

第五节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 一、颅脑先天发育异常 【病理基础】颅脑先天畸形及发育异常是由胚胎期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所致。分类方法很多,本节从诊断和鉴别诊断出发,按病变的解剖部位进行分类可分为中线部位的病变、神经皮肤综合征、神经元和脑回形成异常。 中线部位的病变:脑膜和脑膜脑膨出、胼胝体发育不良、chiari畸形、Dondy-Walker综合征、透明隔囊肿、透明隔缺如、胼胝体脂肪瘤等。神经皮肤综合征:结节性硬化、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sturge-weber 综合征)、神经纤维瘤等。 神经元和脑回形成异常:无脑回畸形、小脑回畸形、脑裂畸形、脑灰质异位。 【临床表现】轻者无明显临床表现。重者可有智力障碍、癫痫、瘫痪及各种神经症状体征,容易伴有其他器官和组织发育异常和疾病。【影像学表现】 1、脑膜和脑膜脑膨出:CT和MRI表现颅骨缺损、脑脊液囊性肿物或软组织肿物、脑室牵拉变形并移向病侧。 2、胼胝体发育不良:CT和MRI表现两侧侧脑室明显分离,侧脑室后角扩张,第三脑室上移,插入两侧脑室之间。可伴有其他发育畸形如胼胝体脂肪瘤、多小脑畸形等。 3、chiari畸形:小脑扁桃体向下延伸至枕骨大孔平面以下5mm以上,邻近第四脑室、小脑蚓部及脑干位置形态可正常或异常,常伴有脊髓

空洞症和Dondy-Walker综合征。 4、Dondy-Walker综合征:在MRI矢状面后颅凹扩大,直窦和窦汇上移至人字缝以上,小脑发育不全等,并发脑积水。 5、无脑回畸形:CT和MRI均显示大脑半球表面光滑,脑沟缺如,侧裂增宽,蛛网膜下腔增宽,脑室扩大。 6、脑裂畸形:脑皮质表面与侧脑室体部之间存在宽度不等的裂隙,裂隙两旁有厚度不等灰质带。 7、脑灰质异位:CT和MRI均见白质区内异位灰质灶,多位于半卵圆中心,并发脑裂畸形。 8、结节性硬化:CT表现为两侧室管膜下或脑室周围多发小结节状钙化。 9、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sturge-weber综合征):CT和MRI表现病侧大脑半球顶枕区沿脑沟脑回弧条状钙化。伴有脑发育不全和颅板增厚。 10、神经纤维瘤病:CT和MRI表现颅神经肿瘤(听神经、三叉神经和颈静脉孔处),常并发脑脊髓肿瘤、脑发育异常和脑血管异常。二、颅脑损伤 (一)脑挫裂伤(contusion and laceration of brain) 【病理基础】脑外伤引起的局部脑水肿、坏死、液化和多发散在小出血灶等。可分为三期 1、早期:伤后数日内脑组织以出血、水肿、坏死为主要变化。 2、中期:伤后数日至数周,逐渐出现修复性病理变化(瘢痕组织和

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资料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1.颅内压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壁所产生的压力),颅内容物包括(脑组织,脑脊液,血液),正常成人颅内压为(70-200mmH2O),当(颅内容物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缩小超过颅腔可代偿容量),使颅内压(持续高于200mmH2O),并出现(头痛,呕吐,视神经盘水肿)三大症状时,即称为(颅内压增高) 2.颅内压增高的常见原因是(颅内容物体积增加),(脑水肿)最为常见 3.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是(头痛,呕吐,视神经盘水肿),(头痛)为最常见症状,常发生于(晨起或夜间),(咳嗽,低头,用力时)加重,部位常在(前额,两颞),呕吐常在(头痛时)出现,呈(喷射性),可伴有(恶心),颅内压增高最重要的客观体征是(视神经盘水肿),特点为(呈双侧性,视神经盘乳头充血水肿,边缘模糊,中央凹陷消失),早期代偿性出现(血压升高,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脉压增大,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而慢即两慢一高),失代偿期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呼吸浅促或潮式呼吸),急性颅内压增高时,常有(进行性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还可引起(展神经麻痹或复视,头晕,猝倒),婴幼儿颅内压增高可出现(囟门饱满,颅缝增宽,头颅增大) 4.小脑幕切迹疝又称(颞叶沟回疝),常由于(一侧颞叶或大脑外侧占位性病变引起),是(小脑幕上方颞叶海马回,沟回通过小脑幕切迹向幕下移位),典型临床表现是(颅内压增高基础上,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患侧瞳孔最初有短暂缩小,以后逐渐增大,直接或间接对光反射消失,病变对侧肢体瘫痪,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严重者呼吸心跳停止) 5.枕骨大孔疝又称(小脑扁桃体疝),常因(幕下占位性病变,腰穿放出脑脊液过多或过快)引起,是(小脑幕下的小脑扁桃体经枕骨大孔向椎管移位),典型临床表现有(剧烈头痛,以枕后部为甚,反复呕吐,颈项强直或强迫体位,瞳孔忽大忽小,生命体征改变出现较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当延髓呼吸中枢受压时,早期即可因突发呼吸骤停而死亡) 6.可直接测量颅内压力,同时取脑脊液化验的检查是(腰穿),但(颅内压增高明显时)忌用,因(有导致枕骨大孔疝的危险) 7.颅内压增高最根本的治疗原则是(病因治疗),一旦脑疝形成立即(应用高渗脱水剂,呋塞米,糖皮质激素等降低颅内压) 8.颅内压增高病人宜取的体位是(床头抬高15°-30°斜坡位),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昏迷病人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成人每天静脉输液量在(1500-2000ml),控制(输液速度),神志清醒者给予(普通饮食),但要(限制钠盐摄入量),昏迷躁动不安者忌(强直约束),以免(挣扎导致颅内压增高) 9.颅内压增高病人出现(患侧瞳孔先小后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提示发生小脑幕切迹疝 10.颅内压增高病人发生便秘者忌(用力排便),可用(缓泻剂或低压小量灌肠通便),忌(高压大量灌肠) 11.颅内压增高时应用脱水剂最常用(20%甘露醇),在(3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注) 12.脑疝发生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立即使用20%甘露醇200-400ml加地塞米松10mg 快速静脉滴注,呋塞米40mg静推,以暂时降低颅内压,同时紧急做好术前检查及手术前准备) 13.对原因不明或一时不能解除病因的颅内压增高者,应(限制液体入量,应用脱水剂,应用糖皮质激素,冬眠低温疗法),忌(手术降低颅内压) 14.脑室引流时应(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管(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颅内压),控制(引流速度和量),引流液以每日不超过(500ml)为宜,避免(颅内压骤降),注意观察(引流量及性质),若(引流出大量血性脑脊液)提示脑室内出血,若(脑脊液浑浊)提示有感染,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弯折和受压),若引流管堵塞,可(挤压引流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小儿神经系统特点 1.大脑出生时约重370g,占体重1/8~1/9。 对外来刺激反应缓慢且易泛化。小儿的脑耗氧量,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占总耗氧的50%,而成人则为20%,对缺氧的耐受性较成人差。 2.脊髓小儿脊髓的发育,在出生时已较为成熟,约重2~6g,脊髓的发育与运动发展的功能相平行,随着年龄的增长,脊髓加长增重。 3.脑脊液 小儿脑脊液检查正常值

(二)神经反射 1.终身存在的反射——浅反射、腱反射 2.暂时性反射 (1)出生时存在,逐渐消失:迈步、握持、拥抱、觅食吸允反射。 (2)出生时不存在,逐渐出现:降落伞、平衡反射。 3.病理反射 4.脑膜刺激征 第二节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各种化脓性的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是小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以发热、呕吐、头痛、烦躁、嗜睡、惊厥、脑膜刺激征及脑脊液改变为主要特征。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常见病原体——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最为多见。 机制:细菌毒素和多种炎症作用——炎症反应:软脑膜、蛛网膜和表层脑组织——广泛性血管充血、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蛋白渗出——弥漫性血管源性和细胞毒性脑水肿。 并可发生脑室膜炎,导致硬脑膜下积液和(或)积脓、脑积水。 (二)临床表现 化脓性脑膜炎在小儿任何年龄均可发病。90%以上的病例在生后1个月~5岁之间发生。 冬春——肺炎链球菌 春秋——脑膜炎奈瑟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 入侵途径 常见: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皮肤、黏膜及新生儿脐部感染。 少数:由其邻近组织感染,如中耳炎乳突炎等,直接到脑膜。 化脓性脑膜炎可分为两种: 1.暴发型患儿起病急,发热、头痛、呕吐、烦躁、抽搐等,脑膜刺激征阳性。皮肤迅速出现出血点或淤斑,意识障碍、血压下降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进行胜休克的症状,治疗若不及时24小时内死亡。 常见病原菌为脑膜炎奈瑟菌。 2.亚急型发病前数日可有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的症状,年长儿可诉头痛、肌肉酸痛,婴幼儿则表现发热、呕吐、烦躁、易激惹、精神萎靡、目光凝视、惊厥、昏迷。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起病时表现与新生儿败血症相似,有发热或体温波动、面色青灰、拒乳、凝视、哭声调高而尖,心率慢,青紫、惊厥。神经系统表现为嗜睡、前囟紧张膨隆,但脑膜刺激征不明显。病原体——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多见。 3.并发症

病理第14章

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 一、名词解释 1.嗜神经细胞现象:当神经元发生坏变时,常见其胞质被小胶质细胞包围、吞噬,称为噬神经细胞现象。 2. 神经元卫星现象 (satellitosis):每以5-6个少突胶质细胞围绕病变的神经元的现象。 二、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暴发型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的临床病理表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皮肤、粘膜广泛性瘀点及瘀斑 B. 双侧肾上腺广泛出血 C. 蛛网膜下腔充满脓性渗出物 D. 起病急骤,以热、头痛、呕吐开始 E. 伴有周围循环衰竭 2.下列关于乙型脑炎的病理改变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小血管周围有多量淋巴细胞浸润 B. 神经细胞大量坏死并丧失 C. 筛状软化灶形成 D. 胶质结节形成 E. 神经细胞胞质出现病毒包涵体 3.颅内原发性肿瘤最常见的是 A. 脑膜瘤 B. 垂体腺瘤 C. 神经鞘瘤 D. 胶质瘤 E. 血管性肿瘤 4.脊髓灰质炎的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 A. 呼吸道 B. 消化道 C. 皮肤 D. 输血 E. 泌尿道 5.下列关于小儿麻痹症的记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病变以脊髓最为严重 B. 病变在中枢神经系统分布一般越上越严重 C. 神经细胞有变性坏死 D. 病变主要侵犯脊髓前角 E. 病变组织中有中性白细胞浸润 6.小儿麻痹症病变主要累及 A. 脊髓前角细胞 B. 小脑蒲肯野细胞 C. 丘脑神经细胞 D. 基底神经节神经细胞 E. 小腿肌肉 7.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改变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镂空筛状软化灶 B.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为主的围管性浸润 C. 胶质小结节形成 D. 蛛网膜下腔见中性白细胞 E. 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8.下述哪一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表现是错误的? A. 脑脊髓膜刺激征 B. 颅内高压症状 C. 脑脊髓液混浊或脓样 D. 脑脊髓液血性 E. 皮肤瘀点及瘀斑 9.高血压病脑出血最常发生的部位是 A. 枕叶 B. 基底节 C. 桥脑 D. 小脑 E. 顶叶 10.神经细胞卫星现象指的是哪一种细胞增生? A. 小胶质细胞 B. 星形胶质细胞 C. 少突胶质细胞 D. 淋巴细胞 E. 中性白细胞 1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特征性病变是 A. 硬脑膜中性白细胞浸润 B. 蛛网膜下腔有大量单核细胞

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练习题

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练习题 第一节总论 1.名词解释:运动性失语 2.简述语言、感觉、运动障碍患者的护理要点。 第二节脑血管疾病 1.单项选择题 (1)脑出血的部位最常见的是(D) A.脑室出血B.脑桥出血C.小脑出血D.基底节出血 (2)脑血栓形成的典型临床表现不包括(C) A.多于安静状态下起病B.多无意识障碍 C.脑膜刺激征明显D.脑脊液正常 2.名词解释:脑血管疾病;TIA;脑梗死;脑出血 3.简述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4.应用题 男性60岁,吸烟40年,既往糖尿病史5年,春节与家人聚餐,情绪激动时,突然跌倒,意识丧失,呼吸变深成鼾音,颈软无抵抗,左侧肢体瘫痪,肌张力低下,急诊以急性脑出血收入院。目前为明确诊断,应首先进行的检查项目是什么?该患者最需要警惕的并发症是什么?针对该并发症,写出一个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第三节帕金森病 1.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具有哪些特点? 第四节癫痫 1.单项选择题 (1)癫痫持续状态时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B ) A.遵医嘱应用安定,迅速控制发作

B.用力按压肢体制止抽搐 C.将毛巾或外裹纱布的压舌板塞入一侧臼齿间 D.解开衣领、腰带,避免影响呼吸 第一节总论 1.名词解释:运动性失语 2.简述语言、感觉、运动障碍患者的护理要点。 第二节脑血管疾病 1.单项选择题 (1)脑出血的部位最常见的是(D) A.脑室出血B.脑桥出血C.小脑出血D.基底节出血 (2)脑血栓形成的典型临床表现不包括(C) A.多于安静状态下起病B.多无意识障碍 C.脑膜刺激征明显D.脑脊液正常 2.名词解释:脑血管疾病;TIA;脑梗死;脑出血 3.简述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4.应用题 男性60岁,吸烟40年,既往糖尿病史5年,春节与家人聚餐,情绪激动时,突然跌倒,意识丧失,呼吸变深成鼾音,颈软无抵抗,左侧肢体瘫痪,肌张力低下,急诊以急性脑出血收入院。目前为明确诊断,应首先进行的检查项目是什么?该患者最需要警惕的并发症是什么?针对该并发症,写出一个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第三节帕金森病 1.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具有哪些特点? 第四节癫痫 1.单项选择题

肠神经系统神经肽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肠神经系统神经肽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 296?圈医兰凼塾堂坌盟o05年7月第32卷第7 肠神经系统神经肽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陈敏综述;罗和生审校 摘要:肠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神经肽不仅在畅神经元合成,而且 存肠相关淋巴组织的免疫胞也ff合成淋巴细胞表达大部分神经肽的受体淋巴细 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和肠上皮细胞都能对这些神经产生应答,并促增生或抗增生的反 应,还能影响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一些神经肽,特别是胆囊收缩素,促胃泌素 释放肽和神经降压素,似乎rf为闻疾病或胃肠道切除而不能接收肠正常反馈的患者维持 黏膜免疫. 关键词:神经呔;肠神经系统;Hjj捌关淋巴组织;免疫系统 中图分类号:R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69(2005)07-0296,-04 l肠神经系统(entericnervoussystem,

ENS) ENS首先由英国生理学家Langley发现(1921)并命名为肠神经系统:ENS是胃肠 壁内的自主神经系统,具有独立于大脑而行使其功能的完整结构.实验证明,一个离体胃或 一 段离体小肠放在含饱和氧的生理溶液中可以自动收缩达10~20h,并能对电或各种化学刺激起良好反应,完成胃肠蠕动局部神经反射,说明胃肠壁内有一个完整的反射装置,从一级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到支配胃肠效应器的运动神经元,并独立于大脑之外的肠神经系统,称之为肠脑.胃肠运动功能的神经调l节主要依赖三个系统即中枢神经,自主神经和肠神经系统: 目前发现人肠神经元的总数达到8~l0亿个, 相当于整个脊髓内所含神经元的总数分为三种类型的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任何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现的突触联系均可在ENS中看到.ENS神经网络中,具有大量含有脑肠肽的神经元,对胃肠运动的兴奋,调节和抑制起重要作用.ENS中主要的兴 奋性递质有乙酰胆碱,速激肽,阿片肽和5一羟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与体格检

第四章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学习要求] 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掌握体格检查的方法。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Kernig征 2.运动性失语 3.weber实验 4.Honer征 二、选择题 A1型题 1.用针划过患者足部外踝足背边处,出现拇趾背屈、此反射为( ) A.Babinski征 B.Oppenheim征 C.Gordon征 D.Chaddock征 E.Schaeffer征 2.膝反射的脊髓反射中枢为( ) A.T12~L1 B.L1~L3 C.L2~L4 D.L3~L5 E.S l~S2 3.下列不属于自主神经检查的是( ) A.皮肤划纹实验 B.角膜反射 C.卧立位实验 D.眼心反射 E.竖毛实验 4.闭目难立(Romberg)征阳性提示( ) A.感觉性共济失调 B.基底节病变 C.小脑性共济失调 D.额叶性共济失调

E.前庭性共济失调 5.浅感觉检查不包括( ) A.触觉 B.振动觉 C.热觉 D.痛觉 E.冷觉 A2型题 1.男,74岁,右利手,昨日晨起家人发现其不能讲出物体的名称及家人的姓名。该患者言语障碍是( ) A.感觉性失语 B.运动性失语 C.命名性失语 D.混合性失语 E.癔病性失语 2.女性,22岁,有癫痫病史,到医院就诊时显示注意力不集中,步态不稳。血液中苯妥英钠的浓度是38mg/L,患者双眼的检查最可能出现的体征为( ) A.患者左眼外展受限 B.双眼外视时有粗大眼震 C.双眼辐辏障碍 D.视乳头水肿 E.患者上视障碍 A3/A4型题 (1-2题共用题干) 男,40岁,脑MRI示右侧内囊区小片脑梗死,现在处于疾病的恢复期,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张力均增高,左侧肢体能抬起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左侧巴氏征阳性。 1.此时患者左侧肌力为几级( ) A.1级 B.2级 C.5级 D.4级 E.3级 2.患者的肌张力增高为哪种类型的肌张力增高( ) A.锥体系病变时的肌张力增高 B.小脑病变时的肌张力增高 C.多发性神经病时的肌张力增高 D.肌源性病变时的肌张力增高 E.脊髓前脚灰质炎时的肌张力增高 B1型题 (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失调样呼吸 B.长吸式呼吸 C.潮式呼吸 D.丛集式呼吸 E.中枢神经元性过度呼吸 1.广泛大脑半球损害可出现( ) 2.桥脑下部损害可出现( )

神经病学题库(第八章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内容参考)

第八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哪项不是脱髓鞘疾病常见的病理改变: A.神经纤维髓鞘破坏 B.病变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质 C.小静脉周围炎性细胞浸润 D.神经轴索严重坏死 E.神经细胞相对完整 2.下列哪项与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无关: A.病毒性感染 B.自身免疫反应 C.环境因素如高纬度地区 D.血管炎导致缺血 E.遗传易感性 3.多发性硬化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 A.复发-缓解型 B.继发进展型 C.原发进展型 D.进展复发型 E.良性型 4.女性,24岁,一年前疲劳后视力减退,未经治疗约20余日好转,近1周感冒后出现双下肢无力和麻木,2日前向右看时视物双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A.球后视神经炎 B.重症肌无力 C.多发性硬化 D.脑干肿瘤 E.脊髓压迫症 5.一青年,7个月前因轻截瘫诊断急性脊髓炎住院治疗,2周后基本痊愈;近20天来感觉四肢发紧、阵发性强直伴剧烈疼痛,用芬必德无好转,入院时查头部MRI及BAEP、SEP和VEP均正常。对确诊多发性硬化最有价值的是: A.脑电图检查 B.CSF-IgG指数增高和寡克隆IgG带(+) C.检查发现有感觉障碍平面 D.Lhermitte征(+) E.脊髓MRI检查 6.男性,40岁,因感冒半月后出现性情改变如欣快、暴躁和猜疑,以及EEG弥漫性慢波,以脑炎诊断住院20天,经治疗病情明显好转,准备3日后出院。但患者病情反复,新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更应考虑MS: A.视力减退并排除眼科疾病 B.局灶性癫痫发作 C.查到感觉障碍 D.双侧Babinski征(+) E.头颅MRI检查有信号异常 7.一中年患者因感冒半月后出现眼球震颤、声音嘶哑、共济失调和平衡障碍。最不可能的疾病是: A.脱髓鞘脑炎 B.多发性硬化 C.Fisher综合征 D.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

基础知识-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基础知识-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A1 1、①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有意义的辅助检查不包括 A、疲劳试验 B、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 C、重复电刺激 D、脑电图 E、血清AchR抗体滴度测定 2、①发生帕金森病的原因,是由于下列哪种神经递质的减少 A、乙酰胆碱 B、多巴胺 C、5-羟色胺 D、肾上腺素 E、7-氨基丁酸 3、①患者,男性,40岁,于建筑工地干活时,突然左侧肢体瘫痪,查体时发现左侧肢体远端痛、温觉存在,位置觉丧失,图形觉、重量觉存在,则该病人存在哪种类型的感觉障碍 A、特殊感觉障碍 B、浅感觉障碍 C、深感觉障碍 D、复合感觉障碍 E、感觉倒错 4、①患者,男性,43岁,因急性脑出血入院,护士对其进行护理评估,发现病人目前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呼吸不规则,二便失禁,两侧瞳孔扩大,角膜反射消失,其意识状态是 A、嗜睡 B、意识模糊 C、昏睡 D、浅昏迷 E、深昏迷 5、①脑神经有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下列属于运动神经的是 A、三叉神经 B、副神经 C、位听神经 D、面神经 E、迷走神经 6、①目前区别脑出血和脑血栓形成的最可靠依据是 A、发病急缓 B、瘫痪程度 C、昏迷深浅 D、脑脊液检查 E、脑CT检查 二、B

1、①A.糖尿病 B.动脉粥样硬化 C.风湿性心瓣膜病 D.脑动脉瘤 E.高脂血症 <1> 、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 A、 B、 C、 D、 E、 <2> 、脑栓塞最常见的病因是 A、 B、 C、 D、 E、 <3>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有意义的辅助检查主要包括疲劳试验、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重复电刺激、AchR抗体测定。 【该题针对“[新]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基础知识-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18186】 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较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黑质细胞和纹状体中多巴胺(DA)受体减少,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而乙酰胆碱(Ach)的兴奋性相对增强,出现震颤麻痹症状。 【该题针对“[新]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基础知识-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18185】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1.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 部位在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后膜,该膜上的AchR受到损害后,受体数目减少。主要临床表现为骨骼肌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和应用胆碱酯酶抑制治疗后明显减轻。 发病机制: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被自身抗体攻击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表现: a.发病年龄:两个高峰:20-40、40-60 b.无明显诱因,隐袭起病,呈进展性或缓解与复发交替性发展,部分严重者呈 持续性。发病后2-3年可自行缓解,仅表现为眼外肌麻痹者可持续3年左右,多数不发展至全身肌肉。 c.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但在发病早期可单独出现眼外肌、喉部肌肉无力或肢 体肌无力,颅神经支配的肌肉较脊神经支配的肌肉更容易受累,常从一组肌群无力开始,逐步累及到其他肌群。 d.骨骼肌易疲劳或肌无力呈波动性,肌肉持续收缩后出现肌无力甚至瘫痪,休 息后症状减轻或缓解,晨轻暮重现象。 一侧或双侧眼外肌麻痹:上睑下垂、斜视、复视、眼球固定 面部肌肉或口咽肌麻痹:表情淡漠、苦笑面容;连续咀嚼无力、进食时间长、说话带鼻音、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麻痹:颈软、抬头困难、转颈耸肩无力。 四肢肌受累以近端为重,表现为抬臂、梳头、上楼梯困难。 注意: 1.腱反射通常不受影响,感觉正常。 2.呼吸肌受累出现呼吸困难者为重症肌无力危象,是本病致死的直接原因。 3.首次采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都有明显的效果,这是本病的特点。 e.肌无力危象:早期迅速恶化或进展过程中突然加重,出现呼吸困难,以致不能维持正常的换气功能时,称重症肌无力危象。 1.肌无力危象:疾病发展严重的表现,注射新斯的明明显好转。 2.胆碱能危象:抗胆碱酯酶药物过量引起的呼吸困难,之外常伴有瞳孔缩小、汗多、唾液分泌增多等药物副作用现象。注射新斯的明后无效,症状反而更加重。 3.反拗性危象:在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期间,因感染、分泌、手术等因素导致患者突然对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无效,而出现呼吸困难;注射新斯的明后无效,也不加重症状. f辅助检查: 疲劳试验:适用于病情不严重者,尤其是症状不明显者,眨眼30次;两臂持续平举;持续起蹲10-20次。 新斯的明实验:1.5mg新斯的明,0.5mg阿托品; 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 重复神经电刺激(RNES):典型改变为低频(2-5HZ)和高频(>10HZ)重复刺激运动神经时,若出现动作电位波幅的递减,且低频刺激递减在10%-15%以上,高频刺激递减在30%以上则为阳性,(检查前停服康胆碱酯酶药物12-18小时)否则可出现假阴性。

病理学 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 课程复习

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 知识框架 重点知识 第一节神经系统疾病的基本病变 掌握神经元、胶质细胞基本病变。 熟悉神经纤维的基本病变。 了解正常神经和胶质细胞的形态特点。 1.神经元基本病变 1.1神经元急性坏死(经色神经元) 见于缺血缺氧、感染、中毒时。细胞核酶性溶解残留细胞轮廓(称为鬼影细胞)。 1.2单纯神经元萎缩见于多系统萎缩,肌萎缩性侧索硬化。 1.3中央性尼氏体溶解早期为可逆性病变。见于病毒感染、缺氧时。 1.4包涵体形成见于某些病毒感染或变性疾病。

Parkinson病→Lewy小体 Pick病→Pick小体 狂犬病→Negri小体单纯疱疹脑炎→核内包涵体 1.5神经纤维的基本病变 Waller变性;脱髓鞘样变。 2.神经胶质细胞的基本病变 2.1噬神经元现象(neuronophagia) 小胶质细胞,单核细胞侵入吞噬坏死神经元的现象。 2.2卫星现象(satellitosis) 少突胶质细胞围绕坏死神经元现象。 2.3胶质结节小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聚集成团。 第二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见并发症 掌握颅内高压、脑水肿、脑积水、脑疝的概念及临床病理联系;颅内高压、脑水肿、脑积水、脑疝之间的联系及危害。 熟悉常见脑疝类型及临床病理联系。 了解引起常见并发症的原因。 1.颅内高压及脑疝形成 1.1概念侧卧位脑脊液压力>2kPa。 1.2原因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脊液循环障碍,脑水肿。 1.3分期 (1)代偿期。 (2)失代偿期:出现颅内高压三大症状: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严重者导致脑疝形成。 (3)血管运动麻痹期:脑组织血流减少,脑组织缺氧、脑水肿、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第十四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试题

第十四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一、选择题A 型题 1、卡比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是: A 激动中枢多巴胺受体 B 抑制外周多巴脱羧酶活性 C 阻断中枢胆碱受体 D 抑制多巴胺的再摄取 E 使多巴胺受体增敏 2、溴隐亭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是: A 直接激动中枢的多巴胺受体 B 阻断中枢胆碱受体 C 抑制多巴胺的再摄取 D 激动中枢胆碱受体 E 补充纹状体多巴胺的不足 3、卡比多巴与左旋多巴合用的理由是: A 提高脑内多巴胺的浓度,增强左旋多巴的疗效; B 减慢左疙多巴肾脏排泄,增强左旋多巴的疗效; C 卡比多巴直接激动多巴胺受体,增强左旋多巴的疗效; D 抑制多巴胺的再摄取,增强左旋多巴的疗效; E 卡比我巴阻断胆碱受体,增强左旋多巴的疗效; 4、左旋多巴抗帕金森病的机制是: A 抑制多巴胺的再摄取 B 激动中枢胆碱受体 C 阻断中枢胆碱受体 D 补充纹状体中多巴受的不足 E 直接激动中枢的多巴胺受体 5、左旋多巴不良反应较多的原因是: A 在脑内转变为去甲肾上腺素 B 对α受体有激动作用 C 对β受体有激

动作用 D 在体内转变为多巴胺 E 在脑内形成大量多巴胺 6、苯海索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是: A 补充纹状体中多巴胺 B 激动多巴胺受体 C 兴奋中枢胆碱受体 D 阻断中枢胆碱受体 E 抑制多巴胺脱羧酶性 7、卡马特灵抗帕金森病的机制是: A 兴奋中枢α受体 B 在中枢转变为去甲肾上腺素 C 在中枢转变为多巴胺 D 阻断中枢胆碱受体 E 激动中枢胆碱受体 8、苯海索抗帕金森病的特点: A 抗震颤疗效好 B 改善僵直疗效好 C 对动作迟缓疗效好 D 对过度流涎无作用 E 前列腺肥大者可用 9、下列哪项是溴隐亭的特点? A 是较强的L-芳香酸脱羧酶抑制剂 B 可激动中枢的多巴胺受体 C 有抗病毒作用 D 可阻断中枢胆碱受体 E 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10、将卡巴多巴与左旋多巴按1:10 剂量合用,可使左旋多巴的有效剂量减少 A 10% B 20% C 30% D 75% E 90% 10、关于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对抗精神病药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有效 B 对轻症病人疗效好 C 对较处轻病人疗效好 D 对重症及处老病人疗效差 E 对肌肉震颤症状疗效差 11、关于卡比多巴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最新资料推荐------------------------------------------------------ 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1.颅内压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壁所产生的压力),颅内容物包括(脑组织,脑脊液,血液),正常成人颅内压为(70-200mmH2O),当(颅内容物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缩小超过颅腔可代偿容量),使颅内压(持续高于 200mmH2O),并出现(头痛,呕吐,视神经盘水肿)三大症状时,即称为(颅内压增高) 2.颅内压增高的常见原因是(颅内容物体积增加),(脑水肿)最为常见 3.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是(头痛,呕吐,视神经盘水肿),(头痛)为最常见症状,常发生于(晨起或夜间),(咳嗽,低头,用力时)加重,部位常在(前额,两颞),呕吐常在(头痛时)出现,呈(喷射性),可伴有(恶心),颅内压增高最重要的客观体征是(视神经盘水肿),特点为(呈双侧性,视神经盘乳头充血水肿,边缘模糊,中央凹陷消失),早期代偿性出现(血压升高,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脉压增大,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而慢即两慢一高),失代偿期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呼吸浅促或潮式呼吸),急性颅内压增高时,常有(进行性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还可引起(展神经麻痹或复视,头晕,猝倒),婴幼儿颅内压增高可出现(囟门饱满,颅缝增宽,头颅增大)4.小脑幕切迹疝又称(颞叶沟回疝),常由于(一侧颞叶或大脑外侧占位性病变引起),是(小脑幕上方颞叶海马回,沟回通过小脑幕切迹向幕下移位),典型临床表现是(颅内压增高基础上,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患侧瞳孔最初有短暂缩小,以后逐渐增大,直接或间接对 1/ 14

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练习题 相关专业知识-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3

2020相关专业知识-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A1 1、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患者多采用的治疗是 A、血浆置换疗法或免疫球蛋白治疗 B、扩血管治疗 C、抗凝治疗 D、抗感染治疗 E、脱水治疗 2、下列辅助检查对鉴别格林-巴利综合征和脊髓灰质炎有价值的是 A、血常规 B、肌肉活检 C、脑脊液检查 D、磁共振成像 E、CT扫描 3、化脓性脑膜炎出现颅压高时首选的脱水剂是 A、50%葡萄糖液 B、20%甘露醇 C、50%甘油口服 D、呋塞米 E、地塞米松 4、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脑脊液检查的特征是 A、细胞数增高,糖降低 B、蛋白增高,细胞数正常 C、蛋白降低,细胞数增高 D、细胞数增高,糖增加 E、细胞数减少,细菌培养阴性 5、小儿提睾反射明显的时间为出生后 A、1~2个月 B、2~4个月 C、4~6个月 D、6~8个月 E、6~10个月 6、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外观特征是 A、清亮透明 B、混浊呈脓性 C、毛玻璃样 D、呈血性 E、静置24小时有蜘蛛样薄膜形成 7、小儿出生不存在,以后逐渐出现并永不消失的反射是 A、角膜反射 B、握持反射

C、拥抱反射 D、觅食反射 E、平衡反射 8、典型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的变化是 A、白细胞数增高、蛋白升高、糖升高 B、白细胞数增高、蛋白升高、糖降低 C、白细胞数增高、蛋白降低、氯化物升高 D、白细胞数降低、蛋白降低、氯化物降低 E、白细胞数降低、蛋白降低、糖降低 9、婴儿的神经反射,下列哪项不正常 A、觅食反射阳性 B、拥抱反射阴性 C、握持反射阳性 D、巴彬斯基征阳性 E、腹壁反射阴性 10、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检查中根本的不同点在于 A、脑脊液压力 B、细胞数量 C、蛋白含量 D、氯化物的数量 E、脑脊液外观 11、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抗病毒治疗可选用 A、泛昔洛韦 B、阿糖胞苷 C、病毒唑 D、青霉素 E、阿昔洛韦 12、以下有关神经反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拥抱反射生后3~6月消失 B、婴儿期腹壁反射不易引出 C、3~4个月内小儿克氏征阳性属生理现象 D、新生儿提睾反射不易引出 E、1岁巴氏征阳性属病理现象 13、下列关于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原则不正确的是 A、早期用药 B、大剂量用药 C、对症处理 D、坚持用药 E、联合用药

第六章内分泌系统疾病及护理试题

第六章内分泌系统疾病及护理试题 一、选择题 5.抗甲状腺药物硫脲类、咪唑类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 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 B 抑制抗原抗体反应 C 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 D 降低外周组织对甲状腺激素反应 E 使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降低 6.1型糖尿病临床表现特点下列哪项不妥 A 多发生于青少年 B 起病较急 C 症状重 D 起病缓慢 E 常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 7.糖尿病患者体内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发生消瘦的原因是 A 口渴多饮 B 脂肪合成增多 C 无氧糖酵解增加 D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增多及失水E促进肌肉组织摄取葡萄糖 8.目前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为 A 下肢动脉血栓形成 B 酮症酸中毒 C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D 冠心病、脑血管疾病 E 糖尿病性肾病变 9.糖尿病患者注射普通胰岛素后一小时方进餐,此时患者出现头昏、心悸、多汗饥饿感,护士应想到患者发生哪些病情变化 A 胰岛素过敏 B 冠心病心绞痛 C 低血糖反应 D 酮症酸中毒早期 E 高渗性昏迷先兆 三、填空题 1.甲亢、糖尿病导致消瘦原因是内分泌代谢紊乱引起代谢率及糖原利 用有关。 2.甲亢病人甲状腺多呈程度不等的及肿大,可伴有 及突眼。 3.甲亢药物治疗主要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故病人最初2-3个月服药时复查白细胞时间为,以后每周复查白细胞。 4.I型糖尿病的主要死因是,其典型临床表现是、水肿和高血压。 5.诊断糖尿病主要依据是空腹血糖≥或/及餐后2小时≥。 6.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人口服葡萄糖,之后于小时、小时及2小时、3小时分别静脉取血测血糖及尿糖各1次。 六、论述题 1.女,46岁,2个月前因爱人患胃癌去世精神受刺激极大,近三周发现心慌、怕热,排便次数增多每日4-5次,软便,消瘦,体检双侧甲状腺明显弥漫、对称肿大,质软,心率110次、分律整,肺腹(一),身高160cm,体重45公斤。查血总T3T4测定明显增高,①请写出最可能的医疗诊断;②写出一个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男,52岁,身高180cm,体重60公斤,三个月来口渴多饮,多尿,易饿多食,消瘦乏力,来医院就诊,家族史:其父患糖尿病,查空腹血糖10.2mmol/L(185mg/dl)空腹尿糖+++,医生确诊2型糖尿病,并给予制定饮食计划,医嘱口服D8600.5g每日三次,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下护理诊断为知识缺乏,请写出其护理措施。 第八章神经系统疾病及护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初级护师考试辅导 第10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讲义)

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主要内容: 常见症状护理 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癫痫病人的护理 急性感染性多神经炎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常见症状护理 一、头痛的护理 (一)头痛的病因分颅内因素和颅外因素。 1.颅内因素:感染、血管病变、占位性病变、脑外伤等。 2.颅外因素:包括颅脑附近器官或组织病变(五官、颈椎、颈肌)以及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高热、缺氧、中毒、肾衰竭、神经衰弱等。 (二)头痛的临床表现 疼痛特点: 1.高血压性头痛、偏头痛及发热性头痛:搏动性跳痛。 2.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产生剧烈的头痛,并伴有频繁呕吐。 3.三叉神经痛:表现为面部阵发性电击样短促剧痛;疼痛部位浅表者,多由眼、鼻、鼻窦、牙齿等病变部位引起。 加重特点: 1.高血压头痛晨起重。 2.眼病性头痛常见午后加重。 3.颅内压增高的头痛多夜间加重。 4.颅内占位性头痛多为晨间加剧且进行性加重,给镇痛药无效。 5.由体位变动而加重的头痛有腰穿后头痛、外伤性头痛、颅内压增高性头痛。 6.头痛的同时伴有呕吐多见于脑膜刺激性头痛、偏头痛和颅内压增高。 7.由于劳累和精神紧张引起的头痛经休息后可缓解。 (三)头痛的护理措施 1.观察头痛性质、强度的变化:当颅内压增高病人出现瞳孔不等大、意识变化、呼吸不规则等脑疝先兆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快速滴入20%甘露醇以降低颅内压。 2.脑梗死病人头部禁用冷敷及冰袋,以免影响脑部供血。脑出血病人可头部降温,起到减少脑组织耗氧量,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作用。 3.颅内压增高者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禁止灌肠。 二、感觉障碍的护理 (一)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 1.感觉障碍: (1)末梢型感觉障碍:四肢远端呈手套或袜套型感觉障碍。 (2)节段性带状分布的感觉障碍:脊髓后根受压。 2.脊髓病变:脊髓不同高度的双侧损害造成躯体及四肢节段性全部感觉缺失或减退并伴有截瘫或四肢瘫和大小便功能障碍。 3.分离性感觉障碍:一侧肢体深感觉障碍而浅感觉(痛觉、温度觉)正常。 4.交叉性感觉障碍:延髓外侧病变是一侧面部感觉障碍,对侧肢体痛觉、温度觉障碍。 5.“三偏征”:内囊病变时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同时伴有对侧偏瘫和对侧同向偏盲。 (二)感觉障碍的护理措施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概述 神经系统的区分 组成: 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神经组织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组成。 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和功能单位。 神经系的组成和神经元 神经兴奋的传导 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无连接,而是依靠突触来传递信息。 按纤维成分分: 1、内脏感觉纤维(内脏传入纤维)内脏神经 2、内脏运动纤维(内脏传出纤维) 植物神经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3、躯体感觉纤维(躯体传入纤维)躯体神经 4、躯体运动纤维(躯体传出纤维) 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脑神经的评估 I –嗅神经 让患者用每一个鼻孔闻不同气味并辨别. ?禁用刺激性气味,因为它可能刺激鼻孔内三叉神经痛觉纤维 ?除非怀疑颅前凹病变,否则临床上一般不检查此神经 II –视神经 ?视力 ?视野 ?眼底检查 III –动眼神经 ?观察是否有上睑下垂

?眼球各向运动 ?瞳孔光反射 (直接、间接光反射) ?瞳孔调节反射、辐凑反射 V –三叉神经 ?检查颞肌和咀嚼肌力量 ?检查三个分支区域的痛觉 ?检查角膜反射 VII –面神经 ?观察是否存在口角歪斜 ?叫病人做下列动作: VIII –听神经 听力检查 Weber 试验:检查时用C128赫兹和C1256赫兹的音叉,击响后,置于受检者前额中央或头顶中央的一点上,让受检者指出哪一耳听到的声音较响,若偏向受检者自我感觉听力较差的一侧,则表示该耳为传音性听觉障碍;反之,则表示对侧耳为感音性听觉障碍。若双耳听力正常或两耳听觉损失性质相同,程度相等,则无偏向。若为混合性听觉障碍Rinne 试验:将振动的音叉柄置于患者耳后乳突部(骨导),患者不再能听到后,将音叉移至该侧耳前(气导),直至经由空气传导的音响也不能有听到为止。正常时气导能听到的时间比骨导听到的时间约长一倍。Rinne试验阳性;传导性耳聋。 IX –舌咽神经X –迷走神经 ?患者声音是否有鼻音或声音嘶哑? ?让患者作吞咽动作 ?让患者发“啊”的音,并观察软颚上抬度。 ?测咽反射

第十四讲神经系统疾病

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 一、基本要求 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与临床的联系。 熟悉脊髓灰质炎的传播途径、病因、及病理改变;缺氧与脑血管病的种类、原因及病理改变的特征;胶质细胞瘤、脑膜瘤和神经鞘瘤的病理特点。 了解海绵状脑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的病因、病理改变的特点及主要临床表现。 二、知识点纲要 (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脑脊髓膜的急性化脓性炎。多见于婴幼儿、冬春季发病。临床表现高烧、头痛、呕吐、皮肤淤点及脑膜刺激症状。 1.病理变化 (1)流脑病变肉眼:l)脑脊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2)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性渗出物,脑沟、脑回结构被覆盖,以脑顶部病变明显。镜下:l)蛛网膜下腔内充满大量变性、坏死、中性白细胞。少量纤维素,革兰氏染色可见细菌。2)近脑膜的脑实质充血、水肿。 (2) 暴发型脑脊膜炎 1)即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华—弗氏综合征)。2)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3)主要表现:周围循环衰竭、休克、全身皮肤粘膜广泛瘀点和瘀斑。两侧肾上腺严重出血。微血栓形成。4)机制;大量内毒素释放→DlC。 2.临床病理联系 l.脑膜刺激症状, 2.颅内压升高症状,3.颅神经麻痹,4.脑脊液的变化,5.全身症状。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 病变广泛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灰质。以大脑皮质、基底核、丘脑最重。病变以脑实质的变质性炎、筛状软化灶为特征。镜下,变质:卫星现象、噬神经现象、软化灶形成镂空筛网状。渗出:脑血管周围炎细胞呈袖套状浸润。增生:小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胶质结节。临床,嗜睡昏迷,颅内压升高,脑疝形成,压迫生命中枢。 (三) 脊髓灰质炎 镜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坏死;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小胶质细胞增生。导致脊髓前角萎缩,前根萎缩、变细。瘫痪的肌肉萎缩,肌纤维变小。下肢瘫痪,骨骼发育停滞,肌肉萎缩。延髓网状结构受累可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而致死。 (四) 海绵状脑病 海绵状脑病是一组慢病毒感染性疾病。可因摄入异常朊蛋白而感染,如疯牛病。皮质内神经毡内出现大量空泡,呈现海绵状外观,可致大脑萎缩。患者可有步态异常,肌阵挛和进行性痴呆等表现。 (五) 缺氧与脑血管病 1.缺血性脑病缺血缺氧4分钟即可造成神经元的死亡。 常见类型 1)层状坏死。 2)海马硬化。 3)边缘带梗死。梗死与血压下降有关; 血压持续下降,C形梗死区向其两侧扩大,并自大脑顶部向颅底发展;大脑缺血性脑病边 缘带梗死的极端情况是全大脑的梗死,但脑干的各核团由于对缺血(氧)的敏感性较低仍 可存活,该患者生命体征存在,意识丧失,成为植物人。 2.阻塞性脑血管病 (1)血栓性阻塞 粥样斑块好发于颈内动脉与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分支处及后交通动脉、基底动脉等处。斑块内出血、血栓形成均可阻塞血管。临床表现为偏瘫、神志不清、失语。此外,来自心脏的血栓常阻塞大脑中动脉。临床症状发生突然,急骤,预后较差。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综合征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综合征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综合征 Bell sigh(贝尔征):面神经炎患者,闭眼时双眼球向外上方转动, 露出白色巩膜,称为贝尔征。 Fisher综合征:表现为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及腱反射消失三联 征,伴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CTS(腕管综合征):各种原因致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出现桡侧三个手指感觉障碍、麻木、疼痛及大鱼际肌萎缩称腕管综合征。 Froin征:椎管严重梗阻时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细胞数正常,蛋白含量超过10g/L时,黄色的脑脊液流出后自动凝固,称为Froin 征。 Meige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眼睑痉挛和口-下颌肌张力障碍。 帕金森综合症: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障碍。 Charcot三主征:眼震、意向震颤和吟诗样语言。 Lhermitte sigh(莱尔米特征):被动屈颈会诱导出现刺激感或闪电样感觉,自颈部沿脊柱放散至大腿或足部,称为莱尔米特征。 手足口综合征:EV71 颅高压三主征: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 脑膜刺激征:颈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

巴宾斯基等位征:1 Chaddock征2 Oppenheim征3 Schaeffer征4 Gordon征5 Gonda征6 Pussep征 无动性缄默征:又称睁眼昏迷。病变在脑干上部和网状激活系统,病人无目的的注视,似觉醒状态但缄默不语,肢体不能活动。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脊髓梗死正常发生在脊髓前动脉供血区,以中胸段和下胸段多见,病损水平的相应部位出现根痛,短时间内即发生截瘫,痛温觉丧失,大小便障碍,深感觉保留,称为~ parinnaud 综合征:上丘的破坏性病变可引起两眼向上同向运 动不能。 Millard-Gubler 综合征:一侧脑桥病变时可出现同侧面神经和 展神经麻痹,对侧偏瘫。 Brow-Sequard 综合征:又称为脊髓半切综合征,损伤平面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和深感觉缺失,对侧痛温觉缺失。 Weber综合征:一侧中脑大脑脚受损,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及对侧 中枢性偏瘫。 Froster-Kenndey综合征:一侧额叶底部病变(肿瘤)时出现,同侧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及嗅觉丧失,对侧视乳头水肿。 Gerstmann 综合征:优势半球角回(angular gyrus)的损害导致计算不能,不能识别手指,左右侧认识不能和书写不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