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以德报怨的故事

以德报怨的故事

以德报怨的故事

以德报怨的故事

【拼音】yǐdébàoyuàn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有人问孔子用恩德去酬报怨恨自己的人是否可行?孔子说:“如果怨恨我的人,我用恩德去酬报他,那么对我有恩德的人该如何酬报呢?因此,怨恨我的人,不如用正直的道理去开导他,对我有恩德的人,才能用思想去报答他。”

【典故】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释义】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品德高的人

【相近词】以直报怨、以礼相待、以德报德

【反义词】忘恩负义、无情无义、翻脸无情

【成语例句】

◎杨虎城听了周恩来的意见后说:"共产党置党派历史深仇于不

顾,以民族利益为重,对蒋介石以德报怨,令人钦佩。

◎同行的记者"以德报怨",用"狗大爷"这一外号向法笛同志表示了感谢。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 篇一: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 1.对于“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句话,人们首先应该明白什么算“直”。所谓直者理义道德是也,不违义理方称直。 又有另一解释为:直,直来直去的意思。也就是飞一板砖报仇。两种说法纠结了千余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今人《直的逻辑:解读之“证父壤羊”》一文,认为“直”乃指人的本心,不是所谓的礼仪、法律,而是指一个人最为天然、最为自然的反映。“以直报怨”的意思,就是根据自己最直接、最强烈的情感反映去行动。正如有人打你耳光,你就应该踹他屁股一样。反对者认为以孔子圣人修养,万世师表,怎么会说这种让人冲动行事的话。《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既然孔子都说过让人做事前想两次就行了,又怎会是这种意思。 2.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 孔子回答:“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不赞成以怨报怨。不赞成永远以一种恶意,一种怨恨,一种报复去面对别人的不道德,那么这个社会将是恶性循环,无休无止。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自己的和谐,当今的和谐,还有子孙后代的和谐。 孔子也不赞成以德报怨。他说你献出太多的恩德,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和付出,去面对不讲是非标准、已经有负于你的人

和事,这是一种人生的和人格的浪费。孔子的治国方略,提倡“德主刑辅”。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不能只讲道德,没有刑罚。以德治国、治家、治人,以讲究礼仪为主,以仁、义、礼、智、信为做人的标准,教化人民,互敬互爱、无欺无诈,达到高雅、高尚、和谐。对少数为非作歹,顽固不化的人,对道德不屑一顾的人,就不要一味讲究宽容,要辅以刑罚。孔子讲求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一味姑息忍让,不是完美的处世之道。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 孔子提倡以两者以外的第三种态度对待报怨的问题。他提倡“以直报怨”,即用公正的、率直的、磊落的、高尚的人格,正确面对有过失的和行为不端的人。也就是说:讲道德要有一个标准,一不能冤冤相报,互相残杀;二不能姑息养奸,纵容犯罪。以直报怨,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拿起法律的武器,以公正的法治来解决不公正的问题,也是对不讲道德的人进行道德和普法教育。法律就是一个标准,一个尺度,人们不能偏离太大。“孔子摄行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就是一个很好的以直报怨的例子。 3. 孔子儒家提倡仁爱道德,追求真善美,所以他提出“以直报怨”。以直报怨不等于以怨报怨;也就是说,你打我一耳光,我并不马上回报一个耳光,而只是严正指出:你打我耳光,这是无理而又无礼,是错误的;希望你下次再不要这样。如此“以直报怨”,就有“恕道”即宽恕、容忍的精神在发挥作用。孔子“以直报怨”,是中国古代社会经过“周公

从儒家思想感悟人生

从儒家思想感悟人生

从儒家思想感悟人生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下面和小编一起从儒家思想感悟人生吧! 读《论语》感悟到儒家文化贯穿两千多年历史,辉煌古代,如今《论语》借助电视、网络、讲座向国内外传播,为建设当代人的精神家园做出了贡献。我从养生的立场思考儒学关于人生的基本准则。 1.学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的思维敏捷,会学习,学的程度在于“习”,学后会用,必然产生喜悦。“习”是深入体会、反复练习,如弹钢琴,一个指法就练许多天,体育运动每个项目都要天天拼搏。习的目的在于升华,古儒叫格物,真明白了它的意义必然“悦”之。朋友来了可切磋,可升华,可传播,其乐大矣。孔子指出:人要通过学与习去追求人生的最高极点,是内悦;朋友互访,可以从中交换、互补、提高、借鉴、增强气场,使蓬荜生辉、信誉远播;君子应该有内心中的恒定地位,人不知道你的胸襟作为,又怎能生气呢?做人不是给人家看的,而是要担负起为国为民为人类的使命。圣人的这三句话是人生指南针。 2.三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古有“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之语。忠、信、习三者是人永远应对照的镜子。子贡问孔子国家安定政治平稳之道。子曰:“足兵,足食,民信之矣”。国家要强盛,经济要繁荣,人民要信实。三股力量齐备,才能使国安定政治平稳,当力量达不到时,先去兵,经济力达不到可去食,但必须让老百姓对国家有坚强的信仰力。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的28年中,经艰苦奋斗,缺兵缺粮食,但人民对党坚信不移,终于建成了中华民族人民民主共和国。 3.天道: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无言”也是一种教育。“道法自然”,神接近天,圣接近地,人要开天辟地,一日九变。既要有理想主义,又要有现实主义。只有理想没有土地者是梦想主义者;只有土地没有天空是务实主义者,二者都不能得到开拓。上天给人自强不息、从容不迫的大气度:地给人以生生不息、温柔敦厚和谦仰的态度,加上人之理想与适应实践创新的摸索,成为伟大的力量,天人合一,与时俱进,一种完美的力量凝聚在心中,即浩然之气,至大至刚,是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 4.“安贫乐道”:子曰:“贫而乐,富而好礼”。古有愿安贫乐道、寻找心灵的家园的人物如陶渊明。而今小康世界,物质极大丰富,全国老年人老有所养、有所学、有所用,更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作文立意_高二作文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作文立意 【篇一:以德报怨】 余月渟 有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何也?与之不同的是,张弛有度与进退有礼都是“度”。此“度”非彼“度”。以君子之德报小人之怨是体现君子之“腹”的张与进最好诠释。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时候与伙伴们玩耍,一不小心打起来了,对方妈妈与自己的妈妈都会说:“让着点别人,别非得打回去。”是人都会不愤,为什么要我去“宽容”别人?越长大越知道,宽容是体现一个人内心修养的基本素质。但愤愤不平终究会让自己受伤,何不如放宽心,秉着美德之心,报怨以德。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有“德”也要有“废”。并不是一味去原谅,去宽容就是德。当今备受国内外关注的中日关系,由于中日两国之间有段不幸的历史,时而紧张激烈时而友好和平。众人皆知,历史是用来借鉴的。今非昔比,过去的已然过去,把握当下,展望未来才是最重要的。中国与日本的合作之间有着长远的利益关系,我们应该学会宽容,不与过去的日本斤斤计较,在公平正直的基础上合作,处理好中日关系,体现大国风范,弘扬中华美德让世界看见。 善德以抱怨。子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但公平正直谁能把握其中的度呢?世界不存在完美的人也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因此以直

报怨不切实际友善的德行既方便他人,又锻炼提升了自己的内心修养,何乐而不为?子曰:“君子有三畏。”其一便是畏圣人,请问君子,为何会畏圣人,而小人不会呢?因为君子有“谦卑”之心,也懂得规范自己的行为,而小人只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君子以德报怨,小人便以怨报德,若再以直报德,小人心里只怕更不愤,“唯恐天下 不乱”了。善德的“度”可以把握而公平正直无法把握“度”,每个 人心中的公平“秤”,各有千秋,善德以报怨,实乃上上之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层面提到“友善”且以君子之德报小人之怨。如此,善德以报怨,完美诠释君子之“腹”。 【篇二:“德”并不能处理一切“怨”】 杨茗棉 我赞同论语中“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观点。世上许多恩怨,是人一生中不可避免的。若是让我以德报怨的话,我想我不是圣人,所以,最好的方法,便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血淋淋的历史堆积在每一代人眼前,日本曾对中国做尽了丧尽天良的事情,即便已经改朝换代,进入新时代,那些已成过去,但历史书上的每一幕,无不把那些染满鲜血的头颅,日本人手上拿着的镰刀,是刺进孩子心脏的罪能祸首,历史的影子我们无法摆脱,即便如今,面对着日本人,仍没有以德待其的想法。中国是一个倡导和平的国家,但也不代表可以接受一切,当别人用枪口指向我们时,仍然劝诚其回头是岸。但我们也无法再去追究什么,毕竟过去了。这并不代表"德”是处理一切”怨”的最佳方法,你以德报怨,而他人并非如此,在利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 1.对于“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句话,人们首先应该明白什么算“直”。所谓直者理义道德是也,不违义理方称直。 又有另一解释为:直,直来直去的意思。也就是飞一板砖报仇。 两种说法纠结了千余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今人《直的逻辑:解读<论语>之“证父壤羊”》一文,认为“直”乃指人的本心,不是所谓的礼仪、法律,而是指一个人最为天然、最为自然的反映。“以直报怨”的意思,就是根据自己最直接、最强烈的情感反映去行动。正如有人打你耳光,你就应该踹他屁股一样。反对者认为以孔子圣人修养,万世师表,怎么会说这种让人冲动行事的话。《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既然孔子都说过让人做事前想两次就行了,又怎会是这种意思。 2.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 孔子回答:“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不赞成以怨报怨。不赞成永远以一种恶意,一种怨恨,一种报复去面对别人的不道德,那么这个社会将是恶性循环,无休无止。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自己的和谐,当今的和谐,还有子孙后代的和谐。 孔子也不赞成以德报怨。他说你献出太多的恩德,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和付出,去面对不讲是非标准、已经有负于你的人和事,这是一种人生的和人格的浪费。孔子的治国方略,提倡“德主刑辅”。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不能只讲道德,没有刑罚。以德治国、治家、治人,以讲究礼仪为主,以仁、义、礼、智、信为做人的标准,教化人民,互敬互爱、无欺无诈,达到高雅、高尚、和谐。对少数为非作歹,顽固不化的人,对道德不屑一顾的人,就不要一味讲究宽容,要辅以刑罚。孔子讲求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一味姑息忍让,不是完美的处世之道。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 孔子提倡以两者以外的第三种态度对待报怨的问题。他提倡“以直报怨”,即用公正的、率直的、磊落的、高尚的人格,正确面对有过失的和行为不端的人。也就是说:讲道德要有一个标准,一不能冤冤相报,互相残杀;二不能姑息养奸,纵容犯罪。以直报怨,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拿起法律的武器,以公正的法治来解决不公正的问题,也是对不讲道德的人进行道德和普法教育。法律就是一个标准,一个尺度,人们不能偏离太大。“孔子摄行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就是一个很好的以直报怨的例子。 3. 孔子儒家提倡仁爱道德,追求真善美,所以他提出“以直报怨”。以直报怨不等于以怨报怨;也就是说,你打我一耳光,我并不马上回报一个耳光,而只是严正指出:你打我耳光,这是无理而又无礼,是错误的;希望你下次再不要这样。如此“以直报怨”,就有“恕道”即宽恕、容忍的精神在发挥作用。 孔子“以直报怨”,是中国古代社会经过“周公制礼作乐”,发展到较高文明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出“互惠性利他”倾向所作的理性总结。 “以德报德”,理所应当。尤其是在人艰难困苦之中,“雪里送炭”,使人感

高中以德报怨作文

高中以德报怨作文 导读:本文高中以德报怨作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以德服人,是修养;以德报怨更是令人叹服。 今天,数学作业发下来了。我一看作业,刚才我还灿烂的小脸蛋儿立刻就暗淡了下来。唉,我这回怎么又错了三道题。我沮丧地把作业扔在桌子上,用腿拉开椅子,然后无奈地改了起来。我先检查了一下计算过程,没问题;然后重新审题,想理清思路,可做到半截就卡壳了。尽管我冥思苦想,也无济于事。这时我一抬头,正好发现前排小丽那张100分的作业。我一阵狂喜。可是老师明令“严禁抄袭”的话语此刻在我的耳畔响起,可我决定铤而走险。我见无人注意,趁机把书一推,书“刚好”掉在小丽的椅子旁边。我于是就假借捡书之名,慢慢地挪到她桌旁,然后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作业抓了过来,并迅速回到座位上。我这时环顾左右,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此时竟无一人发现。 我正狂抄,突然作业被抓了起来。我一愣,不知什么时候小丽站在了我的面前。我愣愣地看着她,可她却悠然说道:“学习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你不能抄。”说完便走了。我愤愤地瞪着她的后背,哑口无言。可是心里暗恨,咱们走着瞧。 上课时,我故意用脚蹬着她的椅子晃悠,可她却跟没事一样,只是把椅子往前挪了挪。我不解气,又吹起了她的头发,心想:哼,这

回我也不让你学好,看你以后还拿什么说风凉话…… 放学了,小丽一扭身坐到了我的座位上,我一惊,她不会找我来算帐来了吧。可是没想到她竟然毫不生气地把她那100分的作业一摊,给我讲起题来。 这时,我的脸“唰”的红了。讲题的过程中,我不仅是因为听懂了题,更是被她以德报怨的大度所折服,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

高中语文高三素材深圳一模优秀作文及点评

2009年深圳一模优秀作文及点评24.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北师大教授于丹,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演讲。使馆人员问于丹:中日两国之间有一段不幸的历史,可现在的合作机遇又很多,那么应该怎样处理这种关系? 于丹说可以用《论语》中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来处理中日关系。所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就是说人家伤害了你,你不必用美好的东西去回报他,但又不应冤冤相报,要用我们民族的正直、磊落、坦荡去面对它,既要记住又要让它过得去,这就叫“以直报怨”;而当别人以美好的态度来对待你时,你也要以美好的态度真诚地回报对方。 请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为标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投鼠忌器” 是最早见于《汉书?贾谊传》的一个成语,原意是说,想要追打神庙里的老鼠,又怕连带打坏了供奉的偶像和敬神的器物。比喻想打击坏人又有所顾忌。这个成语的生命力来自于它丰厚的文化意蕴,来自于它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对生命体验的生动揭示。 请根据你对“投鼠忌器”这个成语故事的解读,选择一个角度立意,写一篇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1.投鼠忌器 “投鼠忌器”,这个成语原指想追打寺庙的老鼠,却怕连带打坏了供奉的偶像和敬神的器物,如今,它被用来比喻打击坏人又有所顾忌。 长期以来,“投鼠忌器”都是人们一声无奈的叹息。是为了“器”而停止追打老鼠,还是为了追打老鼠而不惜毁坏“器”?人们在一个又一个事例中寻找答案。“投鼠忌器”,可以说是我们不愿陷入的境地,而今,我却要说,“投鼠忌器”是一种值得尊敬的情操! “投鼠忌器”,意味着心存畏惧。人应当心存畏惧,这份畏惧未必是神庙中的偶像和器物,它亦可以是大自然,是康德口中所说的“灿烂星空”,“道德律令”。一个人只有心存畏惧,才能更加坚强。有人说:我真正害怕的,是哪些热爱生命却勇往直前的人。热爱生命,所以畏惧失去,勇往直前,是为了保护生命。因此,“投鼠忌器”意味着一个人敢于在畏惧中前行。 “投鼠忌器”,意味着心存善良。《士兵突击》中的袁朗手臂上有一个贯穿型伤口,许三多一直相信他的话:那是M16造成的枪伤。当许三多知道这位身经百战的军人竟是被改锥扎伤时,他十分震惊。袁朗却说了这样的话:“我不记得我有枪,而歹徒记得他有改锥。”是的,善与恶的交锋,往往是善先受伤。这伤常常不因实力差距而起,更重要的,是善的一方怀有顾忌。一个心存善良的人,会时刻顾忌着他人。而一个满怀恶念的人,却不会因毁坏什么而自愧。因此,“投鼠忌器”意味着一个人敢于在恶的世界里怀善而行。

以德报怨,以直报怨(写作指导)

材料作文“何以报怨”写作指导 一、原题再现 老子曰“以德报怨”,孔子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对此,你有何看法。 二、审题立意 这是由两种不同观点组合而成的材料作文,这种材料训练的是我们整体把握材料以及思辨的能力。当然我们首先得读懂这两句话的意思,“以德报怨”是指用恩德回报仇怨,这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指用公平正直回报仇怨,这是一种理性的态度。用恩德回报恩德,这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的素养。需要注意的是,任何观点的成立都必须有一个前提,我们需要厘清各自观点产生的前提,或是找到他们各自的角度。怨是多种多样的,有故意而为的仇怨,有无意而生的嫌怨。有人与人之间的小怨,有国与国之间大仇。那么如何对待仇怨就不能一概而论了。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小仇小怨,不妨一笑泯恩仇,以德报怨。而在国与国之间的大是大非面前,则因以直报怨。经过简单分析,就可以得出自己的观点。正确的立意如,“老子曰以德报怨。孔子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对于如何报怨的问题,两位给出了不同的看法,老子认为要用品德来感化,而孔子认为用正直来回报怨恨,恩德回报恩德。在我看来,两者各有其妙,只看报的是何人,何怨。” 当然,立意还不能止步于此,花开两朵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各表一枝。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这两种观点是否有相通之处,是否可以转化。这样,我们就能在整体把握材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更为理性的思考。如,“不管是老子的‘以德报怨’还是孔子的‘以直报怨’,都不主张以怨抱怨,都是以化解怨恨,和谐共生为最终追求。因此,面对仇怨,先施以德,如果这不能让对方产生悔过羞恶之心,再报怨以直。 三、典型问题 审题 1、不能正确理解“以直报怨”,错解为“以怨报怨”。且偷换概念,将“以德报怨”换成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逆境。换成宽容大度、舍己为人等。 2、不能辨析以德报怨、以直报怨的区别,将二者杂糅在一起。 3、不能全面把握材料,抛开以直报怨,只谈以德报怨、以德报德的问题。 论证 4、举例不当。如,“魏征多次出言反对唐太宗的主张,可是唐太宗以德报怨,才使他多了一面明镜。”建议改为,“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留下了曾谏言李建成除掉自己的魏征并委以重

以德报怨反义词是什么

以德报怨反义词是什么 以德报怨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出自《论语·宪问》。那么,以德报怨反义词是? 以德报怨的反义词: 恩将仇报、倒打一耙、忘恩负义 以德报怨造句 1、他的以德报怨,使歹徒深受感动,悔不当初。 2、你们两家吵了这么多年,还是解决不了问题,何不彼此以德报怨,将往事一笔勾消? 3、但现实社会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暴易暴的多,相逢一笑泯恩仇,以德报怨,以善报恶的少。 4、与其以德报怨,不如以直报怨;这是孔子给我们的教诲。 5、尽管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杀害了数千万中国人,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战后中华民国政府本着以德报怨的精神放弃了战争赔偿要求。 6、出狱后,他再犯罪,而此刻,米里哀主教以德报怨,使他人性复苏,痛改前非,开始了人生的根本转变,最后成为至善的圣徒。 7、你要知道无论你怎样对待我,我都将永远不会忘记。我会永远以德报怨。 8、中国民众在日本战败投降后,无条件地收留抚养日本遗孤,

和平遣返日本战俘,显示了「以德报怨」的情怀。 9、他年纪虽轻,却能不计前嫌地以德报怨,令人十分钦佩。 10、而是她为了解救开田委曲求全被村主任詹石蹬侮辱之后,虽然心怀仇恨,但当詹石蹬不久于人世之际,仍能以德报怨,以仁爱之心替代往日冤仇,甚至为詹是蹬送去了医治的费用。 11、我们不念旧恶,以德报怨,在他们亟需帮助时雪中送炭,终于赢得世界各国同声喝采。 12、即使同事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也应以德报怨,注意发现对方的长处和优点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增强团结。 13、面对这种十恶不赦的罪人,你居然还想以德报怨,真是匪夷所思! 14、传统的那种让一方去忍受恶或以德报怨,就是让有道德的人永远承受恶的侵害,这种道德理论的实质就是默认以不道德的手段去达到道德的目的; 15、耐心忍受只有自己感到的痛苦,远比草率行动,产生连累亲朋的恶果要好,更何况圣经上嘱咐我们要以德报怨。 以德报怨的反义词造句 1、海伦的丈夫,墨涅劳斯国王热情地款待了帕里斯,但他却恩将仇报。 2、大多数私营企业家不愿恩将仇报,他们似乎对中国现有的政治体制安排感到满意。 3、这个家伙常常恩将仇报。

以直报怨 ,宽容有度(月考作文)

以直报怨,宽容有度(月考作文) 以直报怨,宽容有度(月考作文) 宽容是美德,仍需注意度。过度宽容是纵容,失去原则,逆来顺受;过少宽容是苛责,斤斤计较,心胸狭隘。因此孔子在恪守“恕”的同时也告诫弟子要“以直报怨”,即以公道对待有怨恨的人。面对他人无礼、谩骂、异见、伤害,以旷达胸襟坦然纳之,以公直之态泰然处之。 以直报怨是修养。一生追求自由的胡适在《宽容与自由》一文中认为“宽容比自由更重要”,面对鲁迅先生的咄咄逼人,他选择沉默不应。在曾经的讨伐者与世长辞后,他却对其早年的作品《中国小说史略》赞赏不已,给予高度的评价。“文人相轻,自古同然”,作为现代文坛的巨擘,胡适能放下个人名誉得失,公正客观地审视鲁迅的作品,不愧为博学笃行的君子。这无疑体现了一种传统知识分子骨子里浸润着的风骨与修养,那就是“恕之有道”。 以直报怨是气度。梁启超先生曾因西医误诊而贻误病情,舆论对西医的质疑之声甚嚣尘上,刚进入中国的西医岌岌可危。梁启超却对手术事故带来的严重伤害轻描淡写,发表声明力排众议。为何梁先生不计个人身体安康,挺身为西医解围?那是因为他虑及中华医学的发展前途,中西并蓄方为治病救命的良方。他的这份超人的气度着实令后人钦佩! 以直报怨是平和。新年伊始,发生了震惊中外骇人听闻的法国暴恐案,12条鲜活的生命失去了温度。被袭击的《查理周刊》在5日后的“幸存者专刊”的封面上,伊斯兰教先知默罕默德头上写着一句很简单的话----“都已原谅”。这片孕育了伏尔泰的土地,将“自由、平等、博爱”思想深植。370万法国人法国人走上街头,用和平抗议来对抗暴力、偏执与仇恨,并未采用以暴制暴,用鲜血复仇的方式,向世界展示可贵的理性与宽容。 以直报怨是尊重。如果宽容换来的是一次次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历史教科书,扭曲历史,无视被伤害民族的情感,那这份宽容就太廉价太没有意义。历史无法忘记,日军铁蹄践踏过的国度,黄河悲泣、长江哀咽为那惨遭蹂躏屠戮的黎民;历史怎能忘记,国土沦丧,凋敝的中国备受欺凌,国无尊严,民无尊严。所幸,历史没有忘记。首个国家公祭日选在了南京大屠杀的发生日,选择了那些在战争中连名字都未能留下的普通人,以国祭之礼完成对民众尊严的捍卫。放下仇恨,勿忘国耻,奋发图强,以避重蹈覆辙。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当假货横行、食品安全堪忧、名人公信力流失,信仰缺乏,人与人相处多了一份尖锐,少了一份平和;多了一份猜忌,少了一份信任。空气中涌动的是烦躁是焦虑是不安,一不小心溅起的小火花有可能成燎原之火,灼伤别人焚毁自己。

以直报怨,以德报怨,以怨报怨作文讲评教案

“以直报怨,以德报怨,以怨报怨”作文讲评 教学目标:1、学习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2、掌握议论文的文章结构,及段落层次 3、积累相关的作文素材 4、作文题目的提炼 5、明晰主要的作文问题 教学重难点:1、学习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2、掌握议论文的文章结构,及段落层次 教学课时:课时 授课时间:月日星期 【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圣经·旧约·申命记》的第19篇,摩西受上帝之命,成为在埃及做奴隶的以色列人的领袖。他发布法令:“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新约》中则有这样的记载:“耶稣教导门徒说: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你的里衣,连外衣也要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不可推辞。”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审题指导 这个作文题有多则材料,每一个材料有一个观点,即以直报怨,以怨报怨,以德报怨。看似这三个观点各不相同,但又是同是遇到别人对自己的不公时的态度。因此审题的时候,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态度进行论证;也可以从辩证的选择态度的角度,将三种观点统摄在一起来写。 当然单纯的写赞同以怨报怨,虽然再一些情况下以怨报怨也是可以,但总体来说,让人觉得境界不高,所以慎选。 二、主要问题

1、作文现场感不强,不懂得转换,套作痕迹明显。例如:立意“宽容”,虽然“以直报怨,以德报怨”都需要一个人拥有宽阔的胸怀,宽容的品性,但是毕竟这是两个概念。又如:写“以德报德”的立意,选择对他人的慈善和感恩。 2、缺少对中心观点的定义,对观点的内涵外延不清晰。例如:“以直报怨”,什么是以直报怨?错把“以直报怨”等同于“以德报怨”。直即:公正、公平、正直、理性;以直报怨,就是当别人对你施以不公的时候,对你带来伤害的时候,你对待他,心中没有怨愤,而是一如既往的用公正公平的态度理性地对待他。从境界上来说,“以德报怨”精神境界比“一直报怨”更高。 3、开头段落啰嗦繁复,缺少亮点。大多数同学引述材料大篇幅的照抄材料,缺乏概括,入题慢,观点不鲜明。 4、分论点的句子,句式单一,缺乏文采。在主体论证的段落里,缺少对分论点的道理分析与诠释。例如:以直报怨,那是一颗宽厚、包容的心。为何“以直报怨”就是宽厚、包容的心了呢?在分论点后应该做必要的诠释:在别人的辱骂、侵害时,只有拥有一颗宽厚、包容的心的人,才会放下怨愤,化解怨恨,没有愤怒与仇恨理智公正的对待。 5、材料的选择不典型,或不注重角度,大多角度雷同。随之表现出来的是分论点难以提炼出三个来,或者分论点之间的顺序杂乱无章。例如:①以德报怨,可保国家安定,②以德报怨,可促邻里和谐,③以德报怨,可消心灵的浮躁。这样三个分论点由国家到邻里再到个人,完全

如何理解孔子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和老子的”以德报怨”

如何理解孔子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和老子的”以德报怨” 1、孔子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以德抱怨,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了,人们通常理解的“以德抱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孔老夫子教我们,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这就让人感觉很有点肃然了。想想看,如果我一巴掌呼过去那个被打的人还笑笑说打得好啊,你越打我我就要对你越好……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感动到傻眼,这多好一孩子,多伟大的情操啊…… 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我当初,也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抱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拿起板砖飞他!看!就因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话,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温婉的受气包形象。 和西方文化相比,东方文明一向被认为是谦逊坚忍的,同样是被

人欺负,西方的带头大哥耶稣在圣经里就叫嚣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小弟们!别人瞪了你一眼,你就要瞪回去,别人咬了你一口,你就要咬回来!而东方呢?佛家的精神领袖释迦牟尼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而且他可不是说说而已的,大鹰来欺负他,要吃他的肉,他也真从自己身上一刀刀帮大鹰割下肉来,这就伟大得有点近乎BT了。说完了国外的几位大领导,再回到中国,孔老宗师的这句话为什么会被别人有意地曲解呢?根源还是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他们的心思,无外乎就是要信仰孔子的万千民众成为“以德抱怨”的顺民,只有“以德抱怨”的民众,才会老老实实地服从他们的剥削和压迫。我们再来看看影响吧,孔老先生这句被曲解了的“以德抱怨”,在中国文化史上起的压迫作用,可真是大到了天上。皇帝残暴,我们要“以德抱怨”,地主剥削,我们要“以德抱怨”,八国联军都打到北京了,还是要“以德抱怨”,要卑躬屈膝,要割地称臣,要想尽一切办法彰现自己的“德”,要“量中华之物力,结大国之欢心”……就是没想过反抗。试想,如果中国的文化里,没有这种把正确的思想东篡西改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恶习,如果孔子这句原话没有被刻意地曲解成这样子,我们中国人会养成这样一种懦弱的思维惯性吗?有人说西方人的骨子里本性是狼性,而东方人的骨子里的本性是羊性,这里如月影倒想问问了,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变成了这样?如果我们从古以来信奉的是西方那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训诫,近代史上的中国,会给世界留下那么一个任人鱼肉的印象吗? 2、老子的”以德报怨”。

以直报怨

[标签:标题] 篇一: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 1.对于“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句话,人们首先应该明白什么算“直”。所谓直者理义道德是也,不违义理方称直。 又有另一解释为:直,直来直去的意思。也就是飞一板砖报仇。两种说法纠结了千余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今人《直的逻辑:解读<论语>之“证父壤羊”》一文,认为“直”乃指人的本心,不是所谓的礼仪、法律,而是指一个人最为天然、最为自然的反映。“以直报怨”的意思,就是根据自己最直接、最强烈的情感反映去行动。正如有人打你耳光,你就应该踹他屁股一样。反对者认为以孔子圣人修养,万世师表,怎么会说这种让人冲动行事的话。《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既然孔子都说过让人做事前想两次就行了,又怎会是这种意思。 2.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回答:“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不赞成以怨报怨。不赞成永远以一种恶意,一种怨恨,一种报复去面对别人的不道德,那么这个社会将是恶性循环,无休无止。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自己的和谐,当今的和谐,还有子孙后代的和谐。 孔子也不赞成以德报怨。他说你献出太多的恩德,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和付出,去面对不讲是非标准、已经有负于你的人和事,这是一种人生的和人格的浪费。孔子的治国方略,提倡“德主刑辅”。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不能只讲道德,没有刑罚。以德治国、治家、治人,以讲究礼仪为主,以仁、义、礼、智、信为做人的标准,教化人民,互敬互爱、无欺无诈,达到高雅、高尚、和谐。对少数为非作歹,顽固不化的人,对道德不屑一顾的人,就不要一味讲究宽容,要辅以刑罚。孔子讲求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一味姑息忍让,不是完美的处世之道。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 孔子提倡以两者以外的第三种态度对待报怨的问题。他提倡“以直报怨”,即用公正的、率直的、磊落的、高尚的人格,正确面对有过失的和行为不端的人。也就是说:讲道德要有一个标准,一不能冤冤相报,互相残杀;二不能姑息养奸,纵容犯罪。以直报怨,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拿起法律的武器,以公正的法治来解决不公正的问题,也是对不讲道德的人进行道德和普法教育。法律就是一个标准,一个尺度,人们不能偏离太大。“孔子摄行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就是一个很好的以直报怨的例子。 3. 孔子儒家提倡仁爱道德,追求真善美,所以他提出“以直报怨”。以直报怨不等于以怨报怨;也就是说,你打我一耳光,我并不马上回报一个耳光,而只是严正指出:你打我耳光,这是无理而又无礼,是错误的;希望你下次再不要这样。如此“以直报怨”,就有“恕道”即宽恕、容忍的精神在发挥作用。孔子“以直报怨”,是中国古代社会经过“周公制礼作乐”,发展到较高文明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出“互惠性利他”倾向所作的理性总结。“以德报德”,理所应当。尤其是在人艰难困苦之中,“雪里送炭”,使人感 恩戴德,兴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心愿。 “以怨报怨”,只要不触犯法规刑律,我以为自有其存在价值。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刚强尚武,中华有传统;民族的强悍精神,很可能赖此以保存发扬呢。只是要注意控制好,否则冤冤相报,不断升级,何时了结?

(完整版) 《论语》选读复习题及答案

《论语》选读复习题 1、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17.4) (1)在“割鸡焉用牛刀”这一比喻中,“割鸡”与“用牛刀”是喻体,在原文中其相对应的本体分别是什么? (2)联系材料分析孔子在处理师生关系的态度。(2分) 2、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7·11)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6·10)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9·11)(1)当孔子去探望生病的伯牛时,孔子的话语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试问,得以充分表达这种情绪的修辞手法是什么?(1分) (2)孔子通过平时言行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崇敬。请结合上面三段谈谈其理由并简要分析。(3分) 3、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16.4) ⑴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1分) ⑵从交友有益的角度来说,你认为孔子弟子中哪些人比较适合做自己的朋友?请举一例并说明理由。(3分) 4、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1)前一章中的“忠”是指什么意思?(1分)

以德服人以德报怨_高二作文

以德服人以德报怨 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优秀历史文化的大国,我国历来都是以德服人的。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的以德服人的例子。首先,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七擒孟获的故事吧。作为蜀国的重要任务,诸葛亮就做到了以德服人。在多国多方讨伐蜀国的战略中,孟获作为其中一方在蜀国边境不断采取骚扰战略,频繁对蜀国边境进行烧杀抢掠的可恨行为!终于,在基本稳定其它几方势力兵力相对落后的孟获部落发起疯狂报复,而是七擒七放,一次次打败孟获又一次次放走他,还好好招待他给他机会,终于,在第七次打败他后,孟获深感诸葛亮大德,起誓永不侵犯蜀国并表示会效忠蜀国,这不正是一次真实的以德服人的例子吗?假若诸葛亮并不是以德服人,那么接下来还会涂炭多少生灵呢?孟获还会真心诚意地臣服于蜀国吗? 蜀国西南边境还会安宁吗?答案很明显。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近些年代中国外交的做法。亚非两洲都曾饱受殖民统治的困扰,作为一头睡醒的猛狮,中国站起来了,摆脱了殖民统治,实现独立自主与富强。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还很弱小,经济也不算特别好,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还是慷慨地不遗余力地救援非洲的许多国家,即使有些国家曾经对中国不太友好,对于一些生产技术也不是不收费用地教授给非洲人民,让他们能够生产一些必需品,生活过得更好些。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与富足,

援助的项目也越多了越全面了,其中不乏基础设施建设,军事救助及科技救助。于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到来了,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让美帝国的企图破碎,而这得感谢不少的非洲兄弟国家,是他们用一张张赞成票令中国得以早日恢复合法席位,就像那句话说的:“是非洲兄弟们把我们抬进联合国。”这又何尝不是以德服人所带来 的良好效应呢? 最后,我们看看某些国家的做法,其试图用其强大的武力使部分国家屈服,但结果呢?不仅把那些国家弄得支离破碎,也把自己弄得深陷泥潭,把大量资金财力人力物力投入到一场场不必要的战争中…… 总而言之,不管是报德以直,还是什么,历史都会究其与否。而我认为,以德报怨,善也!

论语原文之卷七

論語 子路第十三 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子曰無倦○仲弓爲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爲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爲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爲○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曰魯衛之政兄弟也○子謂衛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子曰善人爲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爲君難爲臣不易如知爲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爲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子夏爲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

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爲子隱子爲父隱直在其中矣○樊遲問 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爲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爲也○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子曰剛毅木訥近仁○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憲問第十四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爲仁矣子曰可以爲難矣仁則吾不知也○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爲士矣○子曰邦有 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南宮適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子曰爲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脩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問子西曰彼哉彼哉問管仲曰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八周而不比实战演练(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周而不比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矜.而不争(jīn)人焉廋.哉(sòu) B.友便辟 ..(pián pì) 唯仁者能好.人(hào) C.友便佞 ..(pián nìnɡ) 事君数.(shuò) D.忠告而善道.之(dǎo) 毋.自辱也(wù) 解析:选C。A.廋(sōu),B.辟(bì),D.毋(wú)。 2.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小人比.而不周(团结) 君子矜.而不争(庄重自持) B.观其所由.(经历) 人焉廋.哉(隐藏) C.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等到) 友直,友谅.(谅解) D.友便辟 ..,友善柔(谄媚逢迎) 友便辟,友善柔 ..(和善温顺) 解析:选B。A.比:勾结;C.义:涉及,谅:诚信;D.善柔:假装和善。 3.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不以.言举人 君子以.文会友 B.观过,斯.知仁矣 朋友数,斯.疏矣 C.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D.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久而敬之. 解析:选B。A.介词,因为/介词,用,拿;B.连词,那么,就;C.介词,被/介词,对; D.结构助词,的/代词,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小人比而不周 B.群而不党 C.晏平仲善与人交 D.友直,友谅,友多闻

解析:选C。A项,“比”、“周”,形容词作动词。B项,“党”,名词作动词。D项,“直”、“谅”,形容词作名词。 5.下列句子中,属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 A.君子不以言举人 B.何以报德 C.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D.毋自辱焉 解析:选B。B项“何以报德”中的“何以”应是“以何”。A、D两项是一般句式。C 项,为状语后置句。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15.15)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4.34)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15.23)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5.17)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4.26)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12.23)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 (2)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 答案:(1)君子不因为言论可取就选用一个人,也不因为人不可取就拒绝他的言论。 (2)侍奉君主烦琐无度,就会遭到羞辱;与朋友相交烦琐无度,就会遭到疏远。 7.孔子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请你据选文分点概括晏平仲的交友之道。 答: 答案:(1)严以律己,宽以待人;(2)以直报怨,以德报德;(3)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4)适度交往,保持距离;(5)忠告善道,适可而止。 8.请你谈谈你对“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这句话的理解。 答:

以德报怨反义词是什么

以德报怨反义词是什么 以德报怨反义词是什么 以德报怨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出自《论语·宪问》。那么,以德报怨反义词是? 以德报怨的反义词: 恩将仇报、倒打一耙、忘恩负义 以德报怨造句 1、他的以德报怨,使歹徒深受感动,悔不当初。 2、你们两家吵了这么多年,还是解决不了问题,何不彼此以德报怨,将往事一笔勾消? 3、但现实社会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暴易暴的多,相逢一笑泯恩仇,以德报怨,以善报恶的少。 4、与其以德报怨,不如以直报怨;这是孔子给我们的教诲。 5、尽管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杀害了数千万中国人,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战后中华民国政府本着以德报怨的精神放弃了战争赔偿要求。 6、出狱后,他再犯罪,而此刻,米里哀主教以德报怨,使他人性复苏,痛改前非,开始了人生的根本转变,最后成为至善的圣徒。 7、你要知道无论你怎样对待我,我都将永远不会忘记。我会永远以德报怨。 8、中国民众在日本战败投降后,无条件地收留抚养日本遗孤,

和平遣返日本战俘,显示了「以德报怨」的情怀。 9、他年纪虽轻,却能不计前嫌地以德报怨,令人十分钦佩。 10、而是她为了解救开田委曲求全被村主任詹石蹬侮辱之后,虽然心怀仇恨,但当詹石蹬不久于人世之际,仍能以德报怨,以仁爱之心替代往日冤仇,甚至为詹是蹬送去了医治的费用。 11、我们不念旧恶,以德报怨,在他们亟需帮助时雪中送炭,终于赢得世界各国同声喝采。 12、即使同事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也应以德报怨,注意发现对方的长处和优点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增强团结。 13、面对这种十恶不赦的罪人,你居然还想以德报怨,真是匪夷所思 14、传统的那种让一方去忍受恶或以德报怨,就是让有道德的人永远承受恶的侵害,这种道德理论的实质就是默认以不道德的手段去达到道德的目的; 15、耐心忍受只有自己感到的痛苦,远比草率行动,产生连累亲朋的恶果要好,更何况圣经上嘱咐我们要以德报怨。 以德报怨的反义词造句 1、海伦的丈夫,墨涅劳斯国王热情地款待了帕里斯,但他却恩将仇报。 2、大多数私营企业家不愿恩将仇报,他们似乎对中国现有的政治体制安排感到满意。 3、这个家伙常常恩将仇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