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昆明雨的特点。

2.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

3.学习作者通过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来品味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对往昔的一种怀念之情。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把握昆明雨的特点

2.感悟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描写雨的古诗文名句,说说诗句中的雨有怎样的特点,那昆明的雨又有怎样的特点呢,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昆明的雨》。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把握昆明雨的特点

提问1:.本文题目是“昆明的雨”,请问本文写的仅仅是雨吗?

明确:还写了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等景物。写了为宁坤作画、和德熙去小酒馆喝酒的事。

提问2:这些与雨关于系吗?任选其中的一点谈谈自身的看法。

明确:都与雨有着联系。示例:杨梅是雨季的一种果子,在雨的滋润下,杨梅是那样的又黑又红,在雨季的氛围中,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

的声音是那样的柔和。

提问3:请用几个词语描绘一番你对昆明雨的感觉。

示例:丰满、饱和、旺盛、柔软??

【目标导学二】多形式品读,体会作者情感

提问4:体会了昆明雨的特点,谁愿意用自身的语言把这篇文章深情的读一遍

抽生朗读。

提问5.请同学们发表一下自身的意见,说说他们读的怎么样?

学生各抒己见。

提问6:结合其他同学的简介,根据自身的理解,把这篇文章再深情的,自由的读一遍。

学生读课文

提问7:在朗读中,你体会到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感情是怎样的吗:

明确:喜爱、留恋、怀念等。

请同学们带着喜爱、留恋、怀念的感情读自身喜欢的段落,然后把自身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读给好友听。甚至读给更多人听。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抽生朗读自身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身选择该段的理由。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三】

大屏幕显示《孤独之旅》片段

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

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鸭栏突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因为他看到,鸭群被分成了无数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

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然而这群平时很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

提问1.同样写雨,大屏幕上的与课文中的给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明确:氛围不同,雨中景不同??

提问2:如果用“豪放”与“婉约”来形容雨的话,《昆明的雨》应该属于哪一种,作者是怎样表现出这样的效果的。

明确:婉约作者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如话家常,娓娓道来,有一种平淡自然之美。

提示:平淡的生活中并非没有写作素材,而是缺少发现写作素材的眼睛,也不一定轰轰烈烈的事情才有价值,有时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样也才更能打动别人的心。

小练笔:仿照这种写法,也写一写给自身留下美好记忆的某个雨季。

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能力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

【教学重点】

理清思路,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品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本文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2.了解汪曾祺的写作风格。

教学过程

一.说诗情,导入新课

读汪曾祺的一首小诗:

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让学生自由的读一读品一品其中的诗味。

教师:这首旧体诗寥寥28个字,写尽了上世纪40年代昆明雨季的宁静、清寂和时在西南联大学习的莘莘学子的苦闷和无奈。在深邃的意境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莲花池本来坐落在XX市的西北部。一池清水,一尊陈圆圆着比丘尼装的雕像,有点荒凉、凄清。现在的莲花池处于市中心一带。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白天,人流如过江之鲫;入夜,灯火似天上繁星,再也不是“莲花池外少行人”的荒郊,再

也找不到有木香、有苔痕的“野店”了。有的是酒楼、饭店、大排档。入夜,路边烧烤摊上聚集的是打工仔、打工妹和附近大学里的男女大学生们。嘻嘻哈哈,边吃边聊。满街是油烟、尾气和烧烤混合的怪味,木香花的清香早没了。然木香花会有的。猪头肉也会有的。只是“一杯浊酒”中恐怕再难品出“木香花湿雨沉沉”的那种况味,

那种氛围了!我们也只能从先生的美丽的文字中去想象去品味……

二.读文本,整体感知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随后师生共同探讨交流:

1.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明确: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仙人掌、菌子、花,既能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又可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具体的的描述。

2.昆明的雨与别处的雨有何不同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请圈划出最能概括其特点的那一句。

明确: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的写昆明雨季之明亮、丰满,使人动情?

明确: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

昆明的雨季是“丰满的”,因为“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因为“仙人掌不但多,且极肥大,可以种在菜园的周围代替篱笆,并且倒挂着也能开花。

因为“昆明雨季最多的还是菌子,菌子是雨季潮湿空气最有特征性的景物”;

“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牛肝菌、青头菌、鸡枞、干巴菌、鸡油菌⋯⋯

昆明的杨梅不但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而且颜色黑红黑红的,名字也很好听,叫做“火炭梅”。

雨季的花是缅桂花和木香花,缅桂花“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木香花“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胀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教师小结:在这篇文章中,汪老不但仅关注着昆明的雨,还描绘了很多自然风物。生活中的美就存于这一草一木中,显示出汪老独特的诗情和生活雅趣,他还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他们,然后携入文字,与我们则更是一种美的享受。

三.品语言,体悟深情

1.这样明亮又丰满的雨季自然是使人动情的。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师生共同交流并明确:怀念、喜爱、乡愁。

2.你是从文中哪些词句中体会出作者的这种感情?

学生默读课文,师生相互交流探讨,品味语言之美。

例如:

①这种东西也能吃?!……这东西这么好吃?!

短短一句话,稍作改动但,疑问、惊喜、感叹之情却尽在其中!

②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板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中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为何要写买花女孩?)

利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

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

③我想念昆明的雨。(两次出现,有何不同?)

……

3.作者想念的不但仅是“雨”,还有物、景、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

情和当年在那里宁静、恬然的生活,你能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明确: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

四.赏经典,拓展阅读

1.大家读完这篇文章,觉得这篇文章语言上能给你什么独特的收获?

请学生朗读比较感兴趣的语句并总结:

可能会有A、短句B、文言、成语。C、口语(例句见文中)

教师小结: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和谐地捏到一处的艺术功力。

2.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这是汪老散文的魅力所在。

延伸阅读:《端午的鸭蛋》片段,再次感悟汪老平淡而韵味十足的文字之美。

端午的鸭蛋(片段)

①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

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__,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__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

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

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身并不会做菜。但《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②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

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五.品生活,课外延伸:

1.推荐阅读《葡萄月令》及汪曾祺其他散文。

2.仔细观察品味生活中一草一木、一枝一叶,抓住其特点,并披情入文,写一

点能表现自身独特感悟的文字。

六.板书设计

昆明的雨

汪曾祺

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及观察顺序,培养学生观察景物的能力。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述的方法。

3.学习本文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的利用。

能力目标

1.通过朗读品位赏析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

2.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情感目标

1.了解__湖的美丽,使学生更加热爱多姿多彩的祖国。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的描写,从中体会__湖梦幻般的美。

2.品味赏析生动优美的语言,学习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的利用。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里到处都有令我们陶醉的美景。在美丽的西部,有一个被世人称为“梦之湖”的湖泊,有一首歌就是赞美这“梦之湖”的,歌名就叫《__湖》。上周末我让大家去学这首歌,同学们学得怎么样啊?现在就把我们的歌声展示给在座的老师,好吗?

二.简介__湖

__湖是中国的内陆咸水湖,位于__省的东北部,距西宁150公里,南北宽约63公里,周长360多公里,面积4500多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200米,平均水深近20米,蓄水量754亿立方米。含盐量6‰。矿化度15克/升。__湖古称“西

海”“羌海”,又称“鲜水”“鲜海”,汉代也有人称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__”。藏语称为“错温布”,蒙古语称为“库库诺尔”,意思均为“蓝色的湖泊”。

三.作者简介

冯君莉,女,__人,1956年出生,曾任__省文学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曾发表过散文、报告文学、短篇小说等几十篇。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边读边思考:

1.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来描绘__湖风光的?

明确:本文是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即在路上、在__湖、离开。

2.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赏__湖的。

明确:

相关语句观赏顺序

__湖到了,…… 到达__湖

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 观赏草滩

在着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湖水…… 观赏湖水

再顺眼望去,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 观赏乌云

再往上,就是那雨后所特有的万里晴空了。观赏万里晴空

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观赏草滩与山峦

阳光越来越明媚,那蓝色的镜面上摇摇曳曳倒映出三五个鸟湖岛的轮廓…… 观赏鸟岛

我们沿着绿色的草滩,沿着蓝色的湖畔,继续赶路了。观赏结束

作者是站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观赏__湖的美景,这种观察方法就是“定点观察”方法:由近及远,由上至下,言之有序。

五.细读课文,分析结构

1.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2.讨论交流:

(1)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2)文中从哪几个部分具体描写了__湖?

(3)如何理解题目中的“梦幻”二字?

明确:(1)本文按游前、游中、游后自然分为三部分。

全文共12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写去__湖。

第二部分(第5~11段),领略__湖的美。

第三部分(第12段),离开__湖。

结构图表如下:

六.小结

我们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要学会什么?要了解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

要了解__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培养自身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想像能力,以及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并能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现出来。

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4

教学目标

1. 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观赏课本中的插图,整体感知周庄水乡动人的情韵。

2. 让学生说说作者三次游周庄留下的印象。

3. 重点研读、品味作者第三次游周庄的段落,欣赏文中准确、生动、

优美的语言

教具准备

1. 选一幅周庄水乡的图画,张贴于黑板。

2. 画一幅周庄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古称贞丰里。春秋战国时称摇城。至康熙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

周庄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说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一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宛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周庄,去体会那里的动人水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听录音,找出课文中的疑难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资料自行解答。

2. 教师检预习效果。

斑斓顔色错杂灿烂

迷离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眩目耀眼

晶莹光亮透明

参差指不整齐,不一致

谛听仔细听

娴熟熟练

摇曳摇动

如诉如泣形容声音柔细

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多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会消失

3. 自读课文,并思考:

(1)“我”曾经几次到周庄,每次留给我的印象是什么?

(2)与《巴东三峡》相比,这篇游记有什么不同?

三.精读课文

1. 讲解前三个自然段

提问:开头三段,叙述周庄水乡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那,“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 讲解“我”前两次到周庄的情景和感受

第一次仲春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第二次冬天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写第二次到周庄,不但写了“令人目眩”的色彩,而且写了积雪融化时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将水声描写得柔情绵绵,使周庄景物不但有“色”,而且有“声”,更为动人。

3. 齐读第四自然段。

4.有感情的读“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一段。并细细品味。

第2课时

一.复习巩固

二.讲解作者第三次游周庄旱情景和感受。

1. 默读第5处自然段,并结合“思考与练习”第一题思考:

作者第三次游周庄时,重点描写了在古镇尽头看到的节日夜景,他是按怎样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按时间先后顺序

空间顺序:由“岸上”写到“水上”

坐船夜游,描绘水中朦胧景色。小船经过拱桥,而至古镇尽头。

由“天上”写到“地上”

写古镇节日夜空的礼花及河中的倒影,古镇的欢呼。

2. 历史与现实相联

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作者将古镇悠远的历史与现实有机的联系起来?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

3. 提问:文中除了写石桥、流水外,还花了不少笔墨描写了彩灯、花船及礼花,写一个古镇为什么要这样写?

表现了古镇水乡在改革开放后充满了生机,反映了周庄人们的幸福生活,有对外开放意识。

4. 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分析所表达的效果。

三.朗读附文《江南》,想想诗中描写的江南与课文描写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四.背诵“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用人类的乐器永也无法模仿”一段文字。

.五.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思考练习

附板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明白词句含义。

2 掌握排比、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3 掌握文中所引的诗、谚语和典故,并理解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标:

1 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行文的时间和空间顺序。

2 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

3 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加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简析

重点:

1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2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

难点:

掌握寓学识、才力和情感于记叙中的游记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背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提问:①这首诗所写的地点在哪里?

3.作者简介

刘大杰,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1904----1977年,__岳阳人。1925年入日本早

稻田大学研究院,。回国后,历任__大学教授、__大学中文系主任、暨南大学文学

院院长、大东书局编辑。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代主任、全国文联常委、农工民主党__市委副主任。代表作《中国文学发展史》。还著有《魏晋人物思想论》、《红楼梦思想与人物》、《德国文学概论》等

4.三峡简介

长江三峡,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四十佳旅游景观之首,是长江上游最为雄伟壮观的峡谷,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三峡跨__、重庆两省市,西起重庆白帝城,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

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内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我们于七年级所学习的选自北魏郦道元所著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水经注》中的课文《三峡》,就是对三峡雄奇风光的生动叙述。古诗有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意思是说:见过汪洋大海的人,对别处的水就看不上眼了,除了巫山那五彩缤纷的彩云,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彩就黯然失色了。由此可见巫山云彩景色之绝美。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篇《早发白帝城》,诗句也出色地描绘了船行三峡,瞬息千里的壮观景象。

现在的三峡,随着规模非常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三峡旅游区优美风景众多,除了险峻的自然风光外,较的人文景观还有刘备托孤的白帝城、酆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葛洲坝大坝工程等等。

二.朗读课文

下面,就让一位同学来朗读刘大杰的这篇游记《巴东三峡》,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刘大杰笔下的三峡是怎样的一种美丽的风光,并请同学思考:三峡给了你怎样的一个印象?

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根据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文章采用先总写后分写,以时间顺序。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总写三峡险恶。

第二部分:(3~9自然段)分别描写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的景色。

第三部分:(10自然段)写走完三峡后的心情。

2.作者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三峡,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

船从宜昌上驶

开始是西陵峡,共分四段:黄猫峡、灯影峡、崆岭峡、米仓峡,出峡有香溪。

船过姊归和巴东,进入巫峡。

过巫山即入瞿塘峡。

过瞿塘峡则到白帝城,最后船泊在夔府的江岸。

作者的游踪顺序(首先要搞清作者是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览三峡)

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 [ 中有黄陵庙 ] 、崆岭峡 [ 中有牛肝马肺峡、

崆岭滩 ] 、米仓峡、(香溪)——秭归、巴东——巫峡——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夔府的江岸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在三峡中,最吸引游客的应该是巫峡。听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的朗读录音,找出这两段所写的内容,看看巫峡的美体现在什么地方?

(这两段主要写了巫峡的江水、山和云。)

2.自由读七.八段,分别找出一个排比、拟人和比喻句。

①排比句:“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这个句子

抓住“窄”、“急”、“曲折”、“多滩”等词,突出了江水的险。

②拟人句:“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

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这个句子突出了山峰的特点——高。利用拟人法描写巫峡山的高峻,非常生动,将群山写活了。

③巫的云“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这个句子生动

地写出了云雾的奇幻多变。

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

利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通过从侧面写飞鸟飞不过峰顶烘托山峰的高峻。

五.认真阅读课文,小组合作填写下表:

景物特点诗、谚、典故感觉

总说三峡:险恶、最为险恶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惊异

西陵峡:

黄猫峡山高不险、水急不峡紧张

灯影峡江北山险峻而干枯无味,江作者即景诗轻松、悠闲南山玲珑秀丽树木青葱可爱。崆岭峡牛肝马肺峡:山象刀剑削成,青滩叶滩不算滩极为可怕成窄门。崆岭才是鬼门关崆岭滩:水从高处倒注

米仓峡水没以前急,山更险峻王昭君浣装(典故)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巫峡:水险、山妙、云奇有情趣

瞿塘峡:山势稍低平、水势仍险急刘皇叔托孤凄凉

白帝城、孙夫人庙;

松树、八阵图、钟声

走完三峡:山势平敞些、江面宽得多水势也平得多。轻松

六.小结

三峡是我国的风景胜地,神奇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它的人文景观都令我们神往,希望同学有机会能亲身感受三峡的神奇风光。

七.作业

1.字词积累解释造句

2.课后练习四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学生收集的关于资料,在小组交流,推举代表上台讲述想象的大坝建成后的三峡景象

二.分析所引用用诗句、谚语、典故的作用

1.民谚“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渲染了三峡一带的险恶、悲凉的气氛,为全文定下基调。

2. 作者即景诗“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杨也有花”。

诗中“江南味”“垂杨”“花”,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黄陵庙一带山水景色之美。突出

了黄陵庙的环境优美的特点

3.谚语“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表现了崆岭滩的险恶、可怕。前句利用对比手法,突出显现崆岭滩,后句中用“鬼门关”形容崆岭滩,其险可见,令人望而生畏。

4.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突出赞赏诗中“赴”字利用之妙,从而进一步表现了沿江两岸如群马奔驰的山势,诗的后句也赞扬了明妃王昭君。

5.典故“刘皇叔托孤”

文章一方面写白帝城树木青葱,玲珑可爱,另一方面写刘皇叔在此托孤的悲惨故事,突出了三峡景色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耐人寻味。

6.归纳总结

自古以来,凡名山名川均与名人、诗、谚、典故结下了不解之缘,呈现出与自然共生共荣,相辅相成,相映成辉的奇特现象。长江三峡之因此流芳百代、名扬四海,一方面固在其为自然景观,因山水雄、奇、险、秀而甲天下;另一方面也在于

其众多的人文景观,得益于历代骚人墨客倾情三峡,留下一串串光辉足迹于山峦水畔,写下一篇篇不朽诗章传颂于后世,在长江三峡滚滚不尽的激流里,流淌着多少千古绝唱、千古佳话!三峡给历代文人以文学的养料和创作激情,而他们则报答三

峡以文珍墨宝和名人效应。

三.品味语言

思考练习三:学生讨论、交流、归纳。

1.作者用十分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江水的险,四个排比短促有力,读起来给人以

窒息的感觉。“窄、急、曲折、多滩”令人不寒而栗。排比句式整齐又稍有变化,读起来和谐有趣。

2.抓住峰的多与高的特点,语言的排列就像大海的波浪,一浪高过一浪,给人

以层层叠叠连绵不断的感觉。利用拟人的手法,以动写静,非常生动地表现出了山你追我赶,互比高低的情态,另外还使用顶真的手法“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

着我,我咬着你”给人一种循环往复的感受,很有情趣。

3.利用比喻“像牛马,像虎豹”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巫山云雾的变幻多姿。另外利

用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巫山的云比庐山的更有趣。

四.归纳文章的写作特点

1.文章按照作者的游踪,依次记叙、描写景物。层次井然。文中开始先总述,

然后逆江而上,分别记叙、描写西陵峡、巫峡、瞿塘峡。记叙最长的西陵峡时,分四段介绍,条理清楚。

2.介绍景物时,能抓住特色,详略得当。

3.采用多种修辞与写作手法来描写景物,生动形象。用拟人、比喻、排比等多

种修辞手法,突出景物的特点,用烘托、对比、反衬的写作手法突出了三峡的险恶。

4.文中恰当地引用古诗、谚语、及自身的即景诗句,收到了画龙点睛之效,言

简意赅,渲染气氛,使游记增添了韵味。

五.作业

课后练习二.三。

附板书设计:

1 巴东三峡

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崆岭峡、米仓峡) ——秭归、巴东——巫峡——瞿塘峡——夔府的江岸

八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精选5篇】

八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精选5篇】 八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篇1 内容和步骤: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1、提问: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提问:第二段可以分几层?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两层: (1)(3—6)从小大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7—9)从不可忽视的三小处,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处处入画”。第一段与第二段是总分关系。 二、讲析第一段(3—6) 1、指名朗读第一层: 2、指导分析第三段: (1)指名概括段意。明确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即“不讲究对称”,有“自然之趣”。 (2)提问: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发明确的认识。 3、指导分析四段。 (1)指明概括段意。 (2)引导分析说明层次。 4、指导学习五段。 (1)指名概括段意 ——说明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富有画意。 (2)逐句分析。 (3)提问:这段文字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这段文字以说明为主,也适当插了描写和议论。 说明文的描写,着眼于说明特征,并且比重不大,只是稍加点染起辅助说明作用;说明文中的议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5.学习6段 1)指名概括段意。 2)分析:第一段主要用解说方法,突出了巧妙的设计和安排,能给游人以画意实感。文中的两个“更”字与“多了”与“深了”紧密呼应。 三、指导分析第二层(7—9) 1.齐读第三层; 2.提问:这一层说明了哪些细部内容?与文章的说明中心是否吻合? 3.讨论第7段首句的作用; ——这一句既是本自然段的中心句,又是本层次的总说句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4.小结: ——这一段紧紧围绕第一段提出的.说明中心,进行了具体说明,是全文主体和重点。 四、讲析第三段(10) 1.提问:这段文字是否多余? ——这段文字交代说明,是不可忽视的结语。它.总结了全文给人以余味,再次激起了读者急于一游苏州园林的强烈愿望,也使行文缜密。 五、.总结课文 1.归纳中心: ——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再现了它的画意美显示了设计者和工匠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2.归纳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切当安排说明顺序,灵活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准确明晰。表达充分严密。这是一篇典范性说明文,构思缜密脉络清楚,说明准确,叙述生动是本文的显著特点。 六、作业 1.参观本地塔楼亭庙等古建筑或具有古典风格的现代建筑,仿照范文,写一则“观察日记”; 2.试就议论、描写、记叙三方面的语言各抄几句。 八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篇2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说明文阅读复习 复习目标: 掌握本单元的重要字词。 理清课文的说明要素,使学生有较系统的把握。 1.掌握事物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学会阅读一般事物说明文。 课时安排:1课时 复习内容: 重要字词: 1.《中国石拱桥》: 雄跨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 2.《桥之美》: 美感史诗驻足 3.《苏州园林》: 轩谢败笔丘壑嶙峋镂空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4.《故宫博物院》: 磬鳌头琉璃藻井蟠龙金銮殿 5.《说“屏”》: 屏风纳凉帷幕伧俗雅俗之别 课文比较: 阅读事物说明文的一般方法: 1. 说明的对象:事物及其特征 2. 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 说明的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引用、分类别,下定义等 4. 说明的语言:准确性(模糊语言与限制性语句等) 事物说明文的一般阅读方法 以《说“屏”》作为范例: 1.本文抓住了“屏”的哪些功能来说明? 2.本文按照怎么样的顺序来说明? 3.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出两例并分析其作用。 4.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试找出一至两处说明其运用的准确性。 课外阅读 遥感卫星 ①信息技术革命,是传送信息技术的更新,是获取信息手段的突破。获取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些深层次关键信息是至关重要的。a遥感卫星就是人类获取重要信息的重要工具。它远在太空就可以看清人们在地面察觉不到地质断层,代替人们勘察无人区内的情况,发现地下的石油、古迹。 ②我国宝成铁路自建成以来,长期被滑坡、塌方灾害困扰。长期以来,铁道专家一直找不出内在原因,只能年复一年的在灾害与维修的怪圈中折腾。然而在我国发射的返回式遥感卫星拍摄的照片上清晰的显示出,这条铁路一些地段处于地层的断裂带上,于是铁路部门立即采取了加固地层的措施,才从根本上减少了山体滑坡时事故的发生。 ③利用遥感卫星进行国土普查,是人类获取信息的另一重要途径。b例如,我国对于青藏高原等人迹罕至、自然条件恶劣之地进行普查,遥感卫星提供的一幅照片的覆盖面积是航空照片的140倍,只需1人用3天时间就可以完成解译判读工作;如用飞机航拍,则需30人用几个月时间;如用人工则需几年。 ④我国石油地质队员在对柴达木盆地“伊克雅乌汝”油气构造进行调查时,26人苦战4个月,才测出568个点,以此绘制出五万分之一的地质图;而卫星仅用一张照片就把情况看清,还发现了地面测量中无法发现的断层构造。 ⑤我国考古工作者还利用遥感卫星图片,发现了一批古代遗迹。比如内蒙古昭乌达盟附近的一座被黄沙深埋的古城,在遥感卫星照片上被发现,并确认是元朝忽必烈为其女儿鲁国大长公主兴建的应昌古城。 1.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对本文结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 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①a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A、下定义 B、作诠释)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1 教学目的: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课文默写、翻译和内容探究。 教学难点: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 教学步骤: 一、第一、二单元字词复习(板书填空) 01、阻遏.è、锐.不可当.dāng 02、寒噤.jìn、仄.zè歪、转弯抹.mò角、(抹.mǒ杀、抹.mā布) 03、瓦砾.lì、箱箧.qiè 05、肃穆.mù、荒谬.miù、孤孀.shuāng 06、骇.hài人听闻、掳.lǔ、震悚.sǒng、疮疤 ..chuāng bā、诘.jié问 07、奔丧.sāng、狼藉.jí、簌簌 ..sù、颓.tuí唐 08、尴尬 ..gān gà 09、伛.yǔ、攥.zuàn、取缔.dì、骷髅 ..kū lóu、滞.zhì笨、愧怍.zu ò 10、唏嘘 .. ..jì liǎng、颠沛.pèi、吊唁.yàn、文绉绉..xī xū、伎俩 zhōu 二、学生朗读全部背诵部分,今日重点在于: 《桃花源记》陶渊明 三、复习《桃花源记》 先全文翻译,其次以概括练习来学习。 (一)、通假字: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二)、古今异义: 1、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 2、芳草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滋味好) 3、率妻子 ..(古义:妻子及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4、无论 ..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的连词) 5、不足 ..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够) (三)、一词多义: 1、寻:寻.向所志(寻找)寻.病终(不久) 2、志:处处志.之(做记号)寻向所志.(记号) 3、遂:后遂.无问津者(就)遂.迷(终于) 4、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5、乃:乃.不知有汉(竟然)见渔人乃.大惊(于是) (四)、加点字解释: 1、落英缤纷 ..(繁多的样子) 2、屋舍俨然 ..(整齐的样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4、阡陌 ..交通(田间小路) 5、皆叹惋 ..(感叹惋惜) 6、便扶向 ..路(沿着)(从前)7、诣.太守(到) 8、欣然规.往(计划)9、未果.(实现) 10、后遂无问津 ..者(问路,访求、探求。津:渡口) (五)、成语: 世外桃源: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豁然开朗:开阔敞亮的样子。

2023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 1.学习说明性文章,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点,了解重要作者及其相关知识,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常见的说明方法和说明对象的特征。 2.了解说明的方法,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理清本单元文章的说明顺序,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増强思维的条理性与严密性。 4.激发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了解,増强民族自豪感。 【核心素养】 了解说明的方法,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理清本单元文章的说明顺序,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重难点】 1.了解说明的方法,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増强思维的条理性与严密性。 【评价任务】 检查学生了解如何抓住事物特征说明事物,学习围绕中心有条不紊地说明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 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 《中国石拱桥》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征,介绍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独特创造和不朽的艺术价值,概述了新中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苏州园林》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它的美丽、精巧,

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认真、严肃的态度和杰出的艺术创造力。 《蝉》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从科学研究的角度,针对蝉的习性,所做的一系列观察和实验的记录。文章围绕着“蝉的地穴”和“蝉的卵”这两个方面,做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分析总结,让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会到作者的科学精神。 《梦回繁华》通过详细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募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表现了这幅旷世杰作非凡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写作”活动的主题是“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旨在引导学生懂得说明事物抓住事物特征的重要性,能够根据事物的特征写说明文。“口语交际”活动的主题是“复述和转述”,旨在引导学生把握“复述和转述’的技巧,学会清楚地表达、得体地交流,力求在活动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 1.矫正。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 2.深化提高。 一件小事 ①15岁那年,我很迷恋打针,找到母亲一位在医院工作的朋友作老师,跟她学会了注射术。 ②自从我学会了打针,便开始期盼眼前有病人,不论是家人或外人。我备齐针具,严格按照程序一次次操作着。一天,有位邻居来找我,说她每天都要去医院注射维生素B12,我若能为她注射,便可免去她每天跑医院的麻烦。我愉快地接受了她的请求。 ③这位邻居本是天津知青,因病没有下乡,大约在天津又找不到工作,才到我们的城市投奔她的姨母,并在一家小厂谋到了事做,她好像是那种心眼儿不坏,但生性高傲的姑娘,学过芭蕾,很惹男性注意。这样的邻居求我,弄得我心花怒放。 ④每日的下午,我放学归来,便在我家像迎接公主一样迎接我的病人。一连数日,事情进行得都很顺利,我的手艺也明显娴熟起来。熟能生巧,巧也能使人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 正确翻译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清、去、邃等;虚词:以、为等,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一起看看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欢迎查阅!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1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读熟课文,把握整体内容,了解写作背景 体会借景所寄喻的心情。 2.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翻译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清、去、邃等;虚词:以、为等,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读熟课文,把握整体内容,了解写作背景。 3、体会借景所寄喻的心情。 4、学习采用的空间顺序写作方法。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 《江雪》是唐代散文家柳宗元写的一首绝句,在这首诗里寄托了诗

人高洁孤傲执著不屈的崇高人格。 柳宗元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他写下了一组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这篇文章同样体现了他独立的人格以及不被理解的愤懑之情。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翻译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清、去、邃等;虚词:以、为等,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读熟课文,把握整体内容,了解写作背景。 你了解吗?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 《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柳宗元简介:柳宗元,字子厚,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柳”。代表作有《永州八记》、《三戒》、《捕蛇者说》等。《小石潭记》说是《永州八记》之一。 三、自学指导 听录音: 1.画出生字词. 2.注意句子的节奏.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教案(精选5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教案(精选5 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教案(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品读描写落日的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优美 2、默读课文相关段落,能根据需要筛选相关信息,概括说明内容的要点,把握说明的中心。 3、研读重点语段,通过语句排序的方法,使学生明确说明文语言逻辑的严密性。 4、认识审美世界和科学世界的不同。 教学重点:把握说明的中心,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关于落日描写语句的品读 1、导入: 观察提供的一幅有关落日的图片,请学生略作思考,说一句话。 用抒情的方法讲一下自己看了这幅画后的感受 用描写的方法讲一下自己所看到的画面 用说明的方法讲一下自己所看到的画面 引出关于《落日的幻觉》中描写落日语段的学习

2、品读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 (2)正音,全班齐读 (3)请学生讲讲这样的描写落日,美在何处? (4)根据理解,再次有感情的朗读第二段 由“幻觉”一词过渡到课文内容的学习 第二板块:关于说明文主体语段的阅读 1、概括4~7各段说明的主体,提炼各段的中心句 快速默读课文第4~7段。思考: 示例:第7段作者从利用科学仪器观测这一角度,说明了太阳并没有真正变大的原因。 第4段作者从这一角度,说明了太阳的原因。 第5段作者从这些角度,说明了太阳的原因。 第6段作者从这一角度,说明了太阳的原因。 2、根据4~7段中心的提炼,概括全文说明的中心 用以下句式概括:《落日的幻觉》一文,作者分别从、、、四个方面,说明了这一事理。 3、研读课文第5段,打乱顺序排序,体会说明文语言和结构的严谨性 排序(5241637) 为什么这么排序?你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可否互换顺序?为什么?能不能根据全文来找出必须这样排序的理由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7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7篇)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篇一 《中国石拱桥》 一、复习导入 1、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来说明的? 2、课文主要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中国石拱桥的? 明确:逻辑顺序 二、赏析探究 1、作者把中国石拱桥介绍得清楚明白,是因为用到了一些说明方法,接下来分小组找一找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明确(参考):(1)列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通过确凿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桥的规模,突出了赵州桥“雄伟”的特点。)(2)打比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形象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 (3)引用:创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突出了赵州桥构造的奇特。) (4)举例子: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用具体例子作证,显得真实可信,有说服力。)(5)下定义: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使读者具体直观地认识到联拱石桥的形态特征。) 2、品味课文语言: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的比较早。 (2)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3)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4)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明确:这些加粗的词不可以去掉,因为它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然后再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语句,进一步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三、感悟抒情 学了本文,你领悟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吗?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呢? 明确:本文体现了作者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赞美和敬佩,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赞扬,(然后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从而让学生领会本文的中心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篇二 一、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 体会朴实无华的语言中蕴含深情的特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手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 学会分析文中人物情感。 4、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培养尊重、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的精神。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第二单元复习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复习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 上册 八上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莘县王奉镇中心初级中学 柳美秀 教学目标: 1.读读写写,掌握重要字音字形; 2.归纳总结,复习重要文学常识; 3.探究文本,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教学过程 (一)字音字形复习 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绯红( fēi ) 解剖( pōu ) 不逊( xùn ) 畸形( jī) 佃农(diàn ) 溺死( nì) 妯娌( zhóu ) 衙门( yá) 辍学( chuò) 慰勉( wèi ) 黝黑( yǒu ) 甲胄( zhòu ) 锃亮( zènɡ) 轩昂( xuān ) 炽热( chì) 踱步( duó) 荧光( yínɡ) 轮廓( kuò) 2.根据拼音写汉字。 yì( 驿)站nì( 匿)名jié( 诘)责 解pōu( 剖) 教huì( 诲) 不xùn( 逊) 和ǎi( 蔼) 仁cí( 慈) càn( 粲)然 xī( 犀)利ɡān( 尴)尬长rán( 髯) 禁ɡù( 锢) zhòu( 骤)雨zhì( 窒)息 吹xū( 嘘) zào( 燥)热广mào( 袤) 3.补全下列词语。

油光可( 鉴) ( 杳)无消息抑扬顿( 挫) 深恶痛( 疾) 为富不( 仁) 藏污纳( 垢) ( 鹤)立鸡群正( 襟)危坐诚( 惶)诚恐 ( 筋)疲力尽和( 颜)悦色小心( 翼翼) 粗制( 滥)造( 黯)然失色麻木不( 仁) 无可( 置)疑( 颔)首低眉入( 木)三分 把不会的或写错的字词记在积累本上。 文学常识填空 1.《藤野先生》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本文是一篇散文(体裁),选自《__朝花夕拾_______》。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集《_呐喊________》《__彷徨______》。 2.《回忆我的母亲》选自《_朱德选集______》。朱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_革命家___、_军事家____,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 3. 《列夫·托尔斯泰》是一篇_传记_________(体裁),作者斯蒂芬·茨威格,__奥地利______(国籍)著名作家、评论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代表作有传记《___三作家_______》《罗曼·罗兰》等。 4.《美丽的颜色》选自《__居里夫人传__》,作者是__艾芙·居里__,居里夫妇的次女。 5.分别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 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夸张、比喻) (2)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 反复) (3)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反语) 6.文体知识补充 回忆性散文,是散文的一种,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为主要内容,通过记叙过去的事件,刻画人物,以抒发作者情思为最终目的的一种文体。 传记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一般由他人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二)说明文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二)说明文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共3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二)说明文教案教学设计(人教 版八年级上册)1 本文将为大家带来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二)说明文教案教学设计,以帮助各位同学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本学期所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说明文的概念、特点、分类及写作方法。 2.掌握逻辑分析、事例论证、比较论证等论证方法的运用。 3.学会规划、撰写一篇简明扼要、逻辑分明、论证力强的说明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对说明文的概念、特点、分类及写作方法进行准确理解和归纳。 三、教学内容和计划

第一节:说明文初探 1.引入: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说明文 2.讲解说明文的概念、特点 3.引导学生观摩、分析说明文 4.小结并布置预习任务 第二节:说明文的分类 1.复习预习内容。让学生自己总结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 2.讲解说明文的分类,如:定义说明文、原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操作说明文等。 3.引导学生观摩、分析说明文 4.小结并布置预习任务 第三节: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1.回顾说明文的概念与特点 2.讲解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如:提出问题、分步操作、分类解析、列举实例等。

3.引导学生观摩、分析说明文 4.小结并布置预习任务 第四节:说明文的论证方法 1.复习预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说明文的分类。 2.讲解说明文的论证方法,如:逻辑分析、事例论证、比较论证等。 3.引导学生分析论证方法在说明文中的应用。 4.小结并布置预习任务 第五节:说明文的规划与撰写 1.回顾说明文的概念、分类与写作方法 2.讲解说明文的规划与撰写 3.引导学生进行说明文写作演练 4.小结并布置预习任务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完整版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复习教案大全

介绍: 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复习教案大全是一套以八年级语文(上)课程为基础,以文言文为主要学习内容的综合性教学资料。该教案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水平特点,总结了文言文各个方面的知识点,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练习,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水平,进一步提升语文素养。 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该教案的学习和练习,学生能够掌握以下技能: 1.能够熟练阅读文言文文章,理解文章的意思和结构。 2.能够准确识别文言文中的各种词汇和句式,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翻译文言文文章,将文言文语言转换成现代汉语。 4.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 该教案分为七个部分,共计59页,内容丰富,包括阅读理解、文法应用、翻译练习、文言文写作等多个模块,涵盖了文言文各个方面的知识点。 1.第一部分:阅读理解 该部分主要讲解如何阅读文言文文章,包括如何理解文章的主旨、如何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等。 2.第二部分:文法应用 该部分介绍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包括句子结构、词性变化、语法成分等,通过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 3.第三部分:翻译练习 该部分提供了大量的短文和长文翻译练习,帮助学生熟悉文言文的基本语言结构,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4.第四部分:诗词欣赏 该部分介绍了文言文中的诗词,帮助学生欣赏和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和语言特点,对学生的文学修养和阅读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5.第五部分:古文阅读 该部分提供了大量的古文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熟悉古文的基本语言结构,锻炼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6.第六部分:文言文写作 该部分提供了一些文言文写作的例子和练习,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写作能力,进一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7.第七部分:学习总结 该部分对所学内容进行了总结,梳理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言结构。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引导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如讲解、演示、讨论、练习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学习和练习文言文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 四、教学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估,通过课堂测验、作业、小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逐渐掌握文言文的各个知识点,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结语: 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复习教案大全是一份非常优秀的教学资料,它既重视了文言文知识的准确性,又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教案的各个部分,积极参与练习和讨论,挖掘文言文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和意义,进一步提升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

八年级语文上 专题复习一:记叙文阅读专项复习教案人教版

一. 教学内容: 专题复习一:记叙文阅读专项复习 (一)了解记叙文的分类 1. 写人的记叙文。 2. 记事的记叙文。 3. 状物的记叙文。 4. 写景的记叙文。 5. 夹叙夹议的记叙文。 (二)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一般有六个要素构成: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一篇记叙文主要写的不外乎人物和事件。事由人做,人物要靠事情来表现,人物要在一定的时间、地点从事活动,事件有起因和结果,因此,将事件的起因和结果交待清楚,是将记叙文写清楚的基本要求。 (三)简要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重点、难点、热点) 1. 能分析文章中人物形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1)熟悉文章内容,能指认有关片断描写的人物是谁。 (2)了解文章中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3)能说出并分析文章中刻画人物形象所用的描写方法(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细节、正面、侧面描写等) (4)能分析文章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2. 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正面描写入手,如《故乡》中的杨二嫂。 (2)从侧面描写入手,如《驿路梨花》中的梨花姑娘。 (3)从细节描写入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若干细节对刻画鲁提辖这一人物的作用。 (4)从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如《X进中举》中的世态炎凉。 (四)懂得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重点、难点、热点)

1. 多义词某一义项的选用,但比一般的不需要语言环境就能解释词义的题目难得多。 如:(1)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忘记带领结……(马虎、不讲究)(2)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秘密) 2. 说出文中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1)代词的种类。 A. 人称代词。 B. 疑问代词。 C. 指示代词。 (2)要准确说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必须注意 A. 了解有关代词的用法。 如: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男女兼指。 我们——指说话人,有时包括听话人。 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 这——用于近指。 那——用于远指。 B. 弄清代词所指代的是词还是句子,准确截取。 C. 有些代词所指代的内容紧挨着代词,有的则隔了不少其它的内容。 D. 有的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可以直接从原文中摘出,有的则需要自己归纳。 3. 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引伸义。(这一意思在字典词典上查不到,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这个词的引伸义就不存在。) 如:我已经完全卷入了漩涡,不得不继续这场斗争。(由“比喻牵累人的事”这个意义引申为“比喻竞选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钩心斗角”) 4. 某些用了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的词语。(如运用象征手法的文章中的一些词语、某些说反话的词语) 5. 某些概括了具体内容的词语。(要求说出具体概括的内容) *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联系具体的语境。 (2)联系立意和主题。 (3)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 (4)联系词语的色彩。 (5)联系描写和修辞的角度。 (6)联系表现手法。

202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语言魅力和思想感情,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着重把握各类散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品味重点语句,学习作者是怎样用精练的语言表情达意的。 3.品味欣赏各具特色的语言,培养学生对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品味精练、优美的文学语言,培养学生散文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 4.体察父母关爱之情,常怀感恩父母之心,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受中华儿女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核心素养】 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着重把握各类散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 【重难点】 1. 学习并掌握文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 2. 品味欣赏各具特色的语言,培养对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 【评价任务】 通过读文,学习并掌握文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 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 本单元是散文单元,四篇课文皆为散文,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为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 《背影》文章深刻的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无论记人、叙事、抒情都十分平实,语言淳朴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处,却打动了几代读者的心。在一个平凡、朴素的背影上刻下了两个质朴而深沉的大字一-父爱,而这

一主题的表达在物质充裕的今天,对学生具有极其现实的教育意义。 《白杨礼赞》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散文二篇》(1)《永久的生命》是近现代著名作家严文井先生写的一篇哲理散文,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赞美,引导我们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生命。 (2)《我为什么而活着》是《罗素自传》的序言,本文是罗素的思想随笔,从中可以窥见思想家罗素的崇高思想境界和伟大人格。 《昆明的雨》通过回忆,借助于对昆明的雨季及雨季中的菌子、果子、花等事物的细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怀念之情,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昆明的雨的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同时把握课文记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课文中形散神聚的特点。 本单元写作的主题是“语言要连贯”。语句之间、段落之间要符合逻辑顺序,可以用适当的关联词显示文章的逻辑关系,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旨在引导学生审视互联网对我们的影响,看到其利与弊,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培养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同时,学会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学习资源。 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 1.矫正。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 2.深化提高。 仙人掌花 曹乾石 看见别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了我养花的兴致。我从花草市场陆续买了一些回家种养,海棠、月季、杜鹃、米兰、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施肥,但终究是很难坚持,结果一盆盆花草都枝枯叶落。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只是闲情逸致,那完全是精明勤快人的事儿,与我这个愚汉、懒汉无缘。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编2023年复习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编202X年复习教案教案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要遵守教学进程的基本规律,挑选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1 《海燕》 教学目标: 1、在朗诵的基础上感悟和品味作品形象及其深入内涵。 2、体会、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多种手法。 3、体验和培养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 1、赏析海燕形象,领会作品的象征内涵。 2、在反复诵读中,揣摩作品的语言和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疏通文意,通过诵读初步感知课文。 2、搜集高尔基的有关资料。 3.教师准备录音带,录音机,投影仪或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悟,赏析海燕形象。 教学步骤: 一、导入美文。 介绍《海燕》的深远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 它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高尔基所写的一首散文诗。它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有如春天的旋律,时期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书。自问世以来,它便以深入的思想锋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爱好。它的读者,超出国界、超出时期,超出年龄、性别、种族。它属于过去、属于未来、属于全世界。它是美的典范之作。

二、整体感悟。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或者播放课文录音。 要求:学生听读时不看书,凝神细听。 2、学生交换听后感受,谈自己在听读时候的所感所想。 3、学生再进一步自由朗诵课文,并摸索和讨论:这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散文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活动感的画。以时间为序,文章侧重刻画了几个场面?在不同的场面中海燕都有些什么样的表现? 讨论明确:(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出示三幅场景画面以及相干文字) 课文以狂风雨渐次靠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画面:狂风雨“将来”——“靠近”——“即临”。 狂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傲地翱翔”,期望着狂风雨的到来。 狂风雨靠近之时,海燕搏风击浪,迎接狂风雨。 狂风雨即临之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姿势呼吁狂风雨的到来。 三、品味探究,赏析海燕形象。 1、自主品味,进行个性化解读。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读了此文后,你心目中的海燕形象是什么样的形象?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让学生深入接触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 2、联系时期背景,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初步掌控海燕形象的特定内涵。师生共同明确:海燕在狂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翱翔,这本是自然现象。因此“海燕”一词在俄文中含有“狂风雨的预言者”之意。高尔基在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塑造了海燕这个“高傲的、黑色的狂风雨精灵”般的艺术形象,旨在呼吁行将到来的革命风暴,为登高一呼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高唱赞歌。 3、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海燕的段落或者句子,朗诵、勾画、体会和品味其形象给人带来的美感。师生共同评析。 预期成果示例一:“黑色的闪电”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给人一种足以体现海燕的矫健、英勇之美,“闪电”使人眼前闪出亮光,看到光明。 示例二:“让狂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掷地有声,这是海燕的斗争宣言,体现一种豪情与气力之美,是全诗豪壮之美的最高点。 示例三:海鸥的“呻吟、飞窜、惧怕、掩藏”、海鸭的“呻吟、吓坏”、企鹅的“惧怕、潜藏”与文中海燕的“高傲的翱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对

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复习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第三单元复习抓住特征准确说明 内容: 11.中国石拱桥 12.桥之美 13.苏州园林 14.故宫博物院 15.说“屏” 课时:5课时 兴趣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都有过旅游的经历吧,能不能说说在旅游的过程中都看了一些什么? 生1:我去过苏州,那里的园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比如说拙政园、留园等。 生2:有一年暑假,我爸带我去卢沟桥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生3:去年夏天,我们一家去了首都北京,在那里我们游览了故宫、人民大会堂、颐和园等,真是美不胜收。 师:是呀,旅游能增长知识。你们所说的拙政园、颐和园等这些建筑园林、名胜古迹,它们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记录,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智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正好,我们下面要学习的一个单元所选课文基本上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而且在这一单元我们会接触到一种新的文体。 生:什么文体,老师,讲给我们听听好吗? 师:别着急,你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两段文字,比较一下这两段文字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文段一:久居北京的老城墙附近,孩提时曾跟小伙伴们一次次踏过那颤巍巍的、透过桥板缝就可窥见浊流的护城河桥,到离城墙不远的乱坟冈子或农家柴草堆去捉蛐蛐儿。也曾遇到难得的机会坐上昆明湖的小船,穿过那汉白玉砌成的玉带桥。头一次见到著名的卢沟桥的时候,我简直惊呆了,在宽阔的长长的桥面上欢叫着来回奔跑,一时顾不上去数那桥栏上据说永远数不清的石狮。 文段二: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生:我看出来了,文段一在表达上侧重于记叙,而文段二在表达上侧重于说明。 师:说得对,前者主要是用来记叙的,要求生动传神,而后者则是主要用来说明的,要求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如果我们把前者称为记叙文的话,那么后者我们就称之为说明文。它没有贯穿首尾的故事,不以浓郁的感情打动人,不注重细致入微的描写、刻画等。它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我们要向别人介绍某种事物或阐明某种事理,都要用到说明这种表达方式。 难点互动探索 难点问题1 抓住特征 揭示本质 生:老师,由于我们首次接触说明文,从哪入手呢? 师:大家想想,我们所接触到的事物之所以不同,原因何在? 生:那是因为每个事物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特征。 师:对呀,说明文是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文章,我们当然要从认识事物的特征开始呀。因为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点。这是说明文的灵魂,只有特点抓住了,明确了,才能把事物说明白。生:老师,谢谢您的点拨。

2023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 【学习目标】 1.积累作者生平及相关常识,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名言警句。 2.培养学生借助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 3.反复诵读,训练学生诵读基本技能,品味诗文意境,培养其感悟能力,把握文章脉络和写法,抓住文章主题内容,揣摩需要,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4.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健康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情操,感悟中华文化博大,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核心素养】 把握文章脉络和写法,抓住文章主题内容,揣摩需要,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重难点】 1.学会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积累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 2.诵读不同体裁的古代诗文名篇,从不同角度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 【评价任务】 积累作者生平及相关常识,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名言警句。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 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 《孟子〉三章》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借讨论战争强调行仁政、得人心的重要性,体现了孟子“得其民,斯得天下”的思想;《富贵不能淫》记述了孟子与景春关于“何谓大丈夫”问题的探讨,孟子借由对景春的反驳,说出了自己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通过举例、归纳、对比等手法,论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这几章都是《孟子》中的名篇,激励过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愚公移山》是《列子》中一则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挖山不止,终于感动了天帝,“移山”成功的故事。我们从中能够感受到愚公的聪明智慧,坚忍执着。 《周亚夫军细柳》是《史记》的选段,讲述了汉文帝在霸上、棘门、细柳三处军营劳军的故事,勾勒出了一个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 五首古代诗词,有对田园生活、悠然心境的描绘(《饮酒》),有对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的沉痛抒写(《春望》),有对疆场战士浴血奋战的热情赞颂(《雁门太守行》),有对空有才华、无从施展的无奈慨叹(《赤壁》),还有对沉闷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境界的热切向往(《渔家傲》),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悟和思考。 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 1.矫正。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 2.深化提高。 夕颜花儿开 麦淇琳 ①夏夜,屋里闷热,走到院内,篱笆的藤蔓上开着大朵的夕颜花,幽芳四溢。我在花前徘徊,心知只要天一亮就看不到夕颜的绽放,心里不免感到惆怅。墙角石缝中坚韧的野草,在微风中轻轻摇动。一个16岁女孩的脸,渐渐浮现出来。 ②第一次见到她时,她穿的是一身湖蓝色的衣衫,发间系着白色发带,黑亮的眸子漾着灵动和朝气。那个暑假我们一家刚搬到鼓新路不久,天刚蒙蒙亮,我散步到了附近的八卦楼。阳光下,一朵洁白的夕颜花,在铁栏杆上簇叶而生,像是一轮落在凡尘里的满月。 ③我满心欢喜,看了又看,可转瞬间,那花瓣顾自闭拢,泛黄,最后皱缩在一起,蜷曲成很小的一团。正叹息间,身后传来一个清亮的声音:“夕颜花常在夜里开放,在清晨凋零。”回头时,看到一双晶莹的大眼睛,一个女孩手提一个大篮子,很乖巧聪灵地站在我面前。 ④女孩与人很亲近,很快我就知道了,她叫霜菊,比我还小两岁。也知道她父母身体都不好,母亲常需要抓药调养,父亲前几日才动的手术,她要代替父亲去海边拾海蛎到市场上卖。

优秀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复习教案分享

近年来,我国语文教育在大力推行语文素养教育的同时,越来越注重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精髓,将文言文教学纳入到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中。而在八年级语文(上)课程中,文言文的教学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优秀的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复习教案也应运而生。 一、教案的基本情况 该教案是根据八年级语文(上)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特点编写的,主要分为三部分,即“基础知识复习”、“学习重点回顾”和“应用题训练”。 二、基础知识复习 在这一部分中,教师将逐一复习语文课本中已经学过的文言文知识点,主要包括文言文常见字词的阅读、文言文的语序、文言文常用句型和文言文中的修辞等方面。教师可以将这些知识点通过PPT等方式呈现出来,配合生动形象的图片和短小精悍的例句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快速、更深刻地掌握这些知识点。针对这些知识点,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小测验,以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三、学习重点回顾 在这一部分中,教师将会针对之前学过的重点内容和难点进行细致地讲解,体现出深度思考和知识的专业性。例如,让学生回忆以前学习过的文言文佳句,根据佳句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PPT上对佳句进行解析和赏析。针对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比较容易忽略的语言脉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主动思考,采用风景描述、人物描写、论述说理和叙事渲染等方法,使学生在回忆学习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四、应用题训练 在这一部分中,教师将会针对之前所学知识点进行一些较为复杂的应用题训练,让学生在解题中深入理解原有的知识点,进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解题技巧。这些练习题涵盖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填空和文言文翻译等不同类型,让学生在解题中逐渐掌握如何正确运用文言文中的语言规律和常用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解释,帮助学生根据错误进行反思和补充。 五、教学评价 整个教案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和细致总结。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创设趣味性较高的学习环境,注重对知识点深度思考、疑难问题的探讨和解决,以培养学生关注文化、重视思辨、实际运用文言文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