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15— 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课型】科学探究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是把电学中三个重要的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教材将欧姆定律这节内容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和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之后,为它的探究性学习做出了足够的铺垫,既符合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还是学习后面电学知识的基础和准备。本节课采用了实验探究法,设计了一个符合初中生认知结构的思维活动教学流程。让学生完整的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还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了本章第一节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时所用的“控制变量法”,认识到应用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科学探究的分析论证环节,分析数据时采用了图像法,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数据采用描点法画出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图像,并运用数学图象归纳出电流随电压、电阻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并归纳得出物理规律的能力。评估环节引导学生对不同实验小组的数据进行综合和比较,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实验中的失误,并分析失败的原因,研究改进措施。帮助学生研究减小误差的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学会了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也知道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关,但对于它们的定量关系却知之甚少;本章第一节“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学生已利用了“控制变量法”,本节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学生自然会想到用“控制变量法”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但对于如何具体实施探究过程却普遍缺乏思考。学生在数学上已学会了用描点法将坐标点画在坐标系中,知道了正、反比例函数的特点并熟悉了它们的图像,在十二章探究晶体熔化及液体沸腾规律时已初步利用过,本节课再次利用,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但对反比例函数运用会有些难度,利用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推导出欧姆定律难度很大。运用欧姆定律定义式及推导公式的计算不是很难,难在对公式的理解。应从物理意义角度理解,不是数学式的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通过探究得出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分析归纳出欧姆定律。

(3)会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完整地经历对一个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进一步熟悉“控制变量法”。

(2)学会运用数学图象法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

析、推理并归纳得出物理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欧姆当年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关系的简史,培养学生刻苦钻研、

大胆探索的科学精神,同时使学生亲身感受物理研究的意义。

(2)引导学生认识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归纳出欧姆定律。对欧姆定律表达式、变换式的理解。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中,用图像法分析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的评估。

【教学器材】

教师:家用调光台灯、三节干电池、开关、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5Ω、10Ω、15Ω的电阻器各一只、导线若干,电学插板,多媒体课件。

每组学生:三节干电池、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5Ω、

10Ω、15Ω的电阻器各一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实物演示:将家用调光台灯插入插座中,闭合开关,调节旋钮,让学生观察灯的亮度变化。

教师:灯亮时,通过灯丝的电流大,灯暗时,通过灯丝的电流小。灯两端的电压不变,是怎样实现改变通过灯丝电流大小的?

学生:??学生:利用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的大小实现改变通过灯丝电流大小的。

教师:从刚才的回答可以看出: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导体的什么有关?学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与导体的电阻有关。

(利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调光台灯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和创造精神。)

实物演示:教师拿出插好简单电路的插板,闭合开关,灯泡发光,说明有通过灯丝的电流。

教师:谁能想出不用滑动变阻器还能使小灯泡变亮的方法?学生:??

学生:使灯泡两端的电压更高,接入更多的电池。教师:从同学们方法可以看出: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与导体的什么有关?学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与导两端的电压有关。教师:下面我们探究——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元素有关。

二、新课教学:

(一)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提出问题: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到底电流与什么因素有关?是

什么关系?说出你的猜想,最好能说出你猜想的依据。

学生:??

学生:??

教师:板书、归类:

(1)通过导体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关,而且电阻越大,电流越。

(2)通过导体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而且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电流

(如果有的学生猜想还与其它因素有关,比如通过导体电流大小与导体的长短、

横截面积等有关,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把其归类到电阻中去。)教师:刚才同学们的猜想非常好,但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怎么来证明呢?

学生:用实验证明。

3、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教师:我们在设计实验前,请同学们先议一议下面几个问题:(配合多媒体)

(1)探究电压、电阻的变化对电流的影响,应该用哪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学生:??

学生:控制变量法

(2)探究“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时,应控制哪个量不变?怎么样保证其不变?哪个量变?如何改变?

(3)探究“电流与导体的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哪个量不变?怎么样保证其不变?哪个量变?如何改变?

教师: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这几个问题,然后组长或其他成员代表你们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

学生:探究“电流与导体的电阻的关系”时,控制电压相同,改变电阻的大小。

控制电压相同——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大小——更换定值电阻(或使用电阻箱)学生:??学生:探究“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时,控制电阻相同,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大小。

控制电阻相同——使用同一个定值电阻改变电压大小——使用滑动变阻

(通过这三个问题的思考、讨论,分解了复杂的电路设计,降低了难度,从而突破本节的一个难点)。

设计实验: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设计出满足实验要

求的电路,画出设计电路图,安排适当的实验步骤,明确要收集的数据。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最好。

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

展示小组实验设计:

展示几个小组的实验设计:要求一名同学画电路图,一名同学实物展示,另一名同学语言说明实验步骤及收集什么数据。学

生:??学生:??电路图:教师:汇总、

筛选出最佳方案,并进行规范。

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学生:进行实验

(配合多媒体)教师提示:(注意:连

接电路时,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连接一上一下,滑片放在最大电阻处。电流表量程选择0~0.6A,电压表量程选择0~3V。)

(注意:分工合作。有实验操作读数的,有数据记录的,有图像描点的。)教师:巡视指导,督促实验,观察数据的收集、实验的进度。

收集数据:

表一:电阻R=10Ω的实验记录:(也可选5Ω电阻)

控制电阻:R=10Ω 不变

电压:U/V 1.5 2 2.5

电流:I/A

表二:电压U=2V 的实验记录:(也可选1.5V 电压)

控制电压:U=2V 不变

电阻:R/Ω5 10 15

电流:I/A

画出: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

画出: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像

5、分析与论证:各小组组内整理数据、画图像,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教师:展示小组成果:(配合实物投影仪)同时展示多个小组的成果,分类展示:

(1)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数据记录、图像。

(2)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阻变化的数据记录、图像。学生交流总结:得出结论。

结论:

(1)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关系。

(2)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关系。

6、评估

教师:这节课同学们在较短时间内经历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并且得出了规律─ ─欧姆定律。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有没有走过弯路而影响实验?又是怎么解决的呢?你们还有哪些发现呢?对比实验过程及数据记录请思考下面问题:

(1)比较你小组与其它小组的实验结论的差别(2)分析实验结论与开始的假设有什么区别

(3)分析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

(4)探讨改进实验的措施

学生:??

学生:??

(评估环节: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估实验,会正确对待失误,会分析原因,并能改进实验方案。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教师:通过探究实验我们知道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学生: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关系。

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关系。教师:将这两个结论结合在一起

就是: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

电阻成反比。————这个规律叫:欧姆定律。

多媒体介绍:欧姆当年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关系的简史。(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大胆探索的科学精神,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研究的意义。)

2、公式: I = U

R

(教师可以根据数学上的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推导,再将系数K1K2 通过介绍

欧姆单位的规定:1Ω定义为——当导体两端电势差为1 伏特(V),通过的电

流是1 1V

安培(A )时,它的电阻为1 欧(Ω)。即1Ω = 1V,将推导公式中系数K1K2=1。)

1A

U

推导公式:R = U = IR

I

正确理解公式及推导式:

U

I=

: I与 U 成正比,与 R 成反比。I 、U 、R是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中的三个

R

量。

U

R = : R 等于的 U 与 I 的比值,与 U 、 I 无关。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

关。

I (教师根据前面的实验记录进行引导说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

3、欧姆定律的应用:

例题: 某电热器在 220V 电压下工作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 5A ,根据这些 消息,你能算出此电器的电阻值是多少?

已知: U =220V , I =5A 求: R

解:

根据欧姆定律 I = U

得: R

U R=U I 220V =

5A = 44Ω

答:此电热器的电阻约为 44Ω。 根据例题,说说如何测出一个电

阻的阻值?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需要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能计算出电阻的阻值。 需要电流表、电压表。

4、交流与议论: 教师:电流表的电阻很小,约零点零几欧;而电压

表的电阻很大,有几千欧甚至 几万欧。假设电流表的电阻: R A =0.1Ω,电压表的电阻: R V =1000Ω,我们学生实验一 般用两节干电池,电压 U=3V 。

请根据欧姆定律计算:

(2) 将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时 通过电压表的电流大小: U I A = A

R A 3V

=

0.1Ω = 30A

教师:你能说出电流表不允许直接连接在电源两极, 源两极测电源电压的原因吧?

学生:?? 学生:??

三、知能应用:

完成课后作业的 1、2、3 题,并小组内交流。 反馈、点评。 四、课堂小结:

小组讨论交流本节课的收获与感受。

学生回答:多名同学分别回答这节课的收获。

教师 学生 学生 学生

(1) 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

极时 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大

小: 学生:

R V

3V 1000Ω

= 0.003A 而电压表可以直接连接在电

五、自我评价: 学生独立完成自我评价题 反馈、补偿。

【自我评价】

1.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4V ,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0.5A ,导体的电阻是 Ω。 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12V ,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A 。若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 导体的电阻是 Ω。

2.根据欧姆定律公式可以得出推导式 R U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同一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同一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 .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 .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几倍,电压与电流的 比值不变

3.在一段电阻不变的导体两端加 20V 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 1A ;现在把该导体 两端的电压变为 10V ,则此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和它的电阻分别为 ( )

A .0. 5A 、20Ω

B .1A 、20Ω

C .0.5A 、10Ω

D .1A 、10Ω 4.任民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收集数据如下表(控制电 阻:R=5Ω不变):

请根据表中数据,写出实验结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提出问题 5.分析与论证

1.欧姆定律 2.猜想与假

(1)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

内容: 3.设计实验

正比关系。

公式:

I =

U

电路图:

(图) (2)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

R 4.进行实

验、

收集数据

反比关系。

R

U

6.评估

I

2.例题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

、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

三、欧姆定律

U =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电表,会用滑动变阻器,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知道各个物理量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熟悉控制变量法,学会科学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总结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过程中的快乐,感受欧姆得出欧姆定律的不易,学习科学家为科学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实验方法,理解欧姆定律。 2.难点: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分析,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三、教学设计思路 欧姆定律是把电学中三个重要的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也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究得出欧姆定律,在探究活动开始时,教师应给学生创设一些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动机,从而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实验的探究过程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由于实验的难度比较大,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复习前面所学电学知识,并通过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交流讨论,降低了难度,达到启发学生正确设计实验的目的,从而突破本节的一个难点。本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为: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和参与者。要关注探究过程的细节,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同时要善于发现其闪光之处,给予鼓励,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另外要充分利用好交流和评估,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修改完善自己实验方案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干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10Ω 1A)、定值电阻(5Ω、10Ω、15Ω)、开关、导线、小灯泡与灯座。 教师演示器材:家用调光台灯、实物投影仪、干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小灯泡与灯座。 五、教学设计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本节教学设计依据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的《第二节欧姆定律》。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由“分析理解欧姆定律内容及其表达式”和“欧姆定律简单计算”两部分构成,通过上节课的实验任务,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处理数据得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即欧姆定律,并进行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电路的基础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多数学生能正确连接电路的元件,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对于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也有所了解。 对于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式的应用,难点在于分析电路和题意以及解题的规范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设计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小组和个人探究活动为主线,以合作、竞争、合理及时的评价为手段,以个性发展、创新为宗旨的新课标教学理念为教学原则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体会科学发展的全过程,从中感悟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 2、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 1、通过根据实验探究得到欧姆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2、通过利用欧姆定律的计算,学会解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欧姆定律的应用,使学生学会由旧知识向新问题的转化,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科学家事迹的介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钻研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难点: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教法与学法】 教法:观察、讨论、讲练结合法 学法:类比分析,总结归纳、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0 温故而知新,调动原有电流与电压、电阻的 关系的知识,为学习新知识的得出做铺垫。 /------------- 〈 运用总结归纳上节知识的基础上得出欧姆定律的的概念计算公 式。 运用逻辑推理推导公式的不同变形式及意 通过例题附解答知识应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 习电学计算题的格式。 A 运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连在电路中求解电流知道电流表和电压表 使用规则、方法不同。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7章欧姆定律复习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1.会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串、并联电路问题。 3.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4.能利用欧姆定律分析串并联电路动态变化问题。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理解欧姆定律②伏安法测电阻。 难点:①欧姆定律的应用②动态电路的分析。 【学具准备】 电源(3节干电池)、电阻(5Ω、10Ω、15Ω)、未知阻值的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导学案。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导入语:(展示图片)夜幕下,彩灯勾画出古镇建筑的轮廓。电灯发光

时,电流在电路中静静的“流淌”。你是否想过,电流的流动遵循怎样的规律?电流、电压、电阻各自扮演着什么角色?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呢?现在就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其中的奥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出复习课题。结合思维导图让学生回顾本章内容的内在联系,后面的几个专题复习就是围绕本章的内容而展开的,这样能使学生的复习有明确的目标。 二、专题复习 【专题一】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知识点聚焦: 实验表明:在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成反比。 探究一:利用电源、电阻(10Ω)、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等器材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关系”。 实验:如下图甲所示,艾力做“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端。 (2)闭合开关后,他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如上图乙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3)通过实验,他记录了电压与电流相对应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探究二:利用电源、电阻(5Ω、10Ω、15Ω)、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等器材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之间的关系”。 实验:在探究导体的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2课时)教案(沪科版初三)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2课时)教案 (沪科版初三) 教学目标: 1、明白得欧姆定律,能初步运用欧姆定律运算有关咨询题。 2、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咨询题的能力。 3、介绍欧姆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品行。 重点难点: 欧姆定律是重点,应用是难点。 教学预备: 实验器材:略。.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讲明引入新课 找一生回答上节实验的两个结论。 启发学生将那个结论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指出这确实是欧姆定律。摸索回答 也能够通过具 体的题目回忆 上节的结论。 〔一〕欧姆定律〔板书〕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此规律第一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得出,因此叫欧姆定律,让学生熟练把握定律的内容,并阅读信息窗内的内容,学习欧姆执着的探究精神。 〔二〕欧姆定律的公式:I=U/R〔板书〕 教师强调 〔1〕公式中的I、U、R必须针对同一段电路。 〔2〕单位要统一:I—A,U—V,R—Ω〔3〕对变形式U=IR, R=U/I的明白得。〔三〕运用欧姆定律运算有关咨询题〔板书〕 例1 一盏白炽电灯,其电阻为807Ω,接在220V的电源上,求通过这盏灯的电流。教师启发指导。 找一生板演,师生讨论补充完成。 投影练习: 练习1 有一种指示灯,其电阻为6.3Ω,通过的电流为0.45A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练习 2 用电压表测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4A,求这段导体的电阻。 通过练习2引导学生总结出测电阻的方法,熟记定律内容,阅读?欧姆?的事迹 用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讨论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认知并领会。 读题,据题意画出简明电路图,并在图上标明量的符号数值,未知量的符号数值,并依照公式运算 :R=807Ω,U=220V,求:I。 解:I=U/R=220V/807Ω=0.27A 按解题规范读题做题。

初中物理_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欧姆定律是一个重要的电学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是电学的核心定律,也是分析解决电学问题的金钥匙,在学生的学习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学情分析: 1.能否在实验中熟练应用控制变量的思想; 2.能否熟练设计出规范的电路图; 3.能否合理规范使用测量工具; 4.能否处理简单的电路故障; 5.能否结合数学知识处理实验数据。 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为科学探究类型课。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数量关系,即欧姆定律。采用“变量控制法”来进行,分别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完整地体验对一个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科学探究和合作学习;学生通过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团队合作精神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会正确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的电压;会使用欧姆定律公式及变形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利用实验探究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依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初步掌握用图像法处理数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了解“欧姆”当年研究三者关系的简史,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大胆探索的科学求真精神;通过对超导的了解与展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应用科学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5.1 欧姆定律 尚志市亚布力镇中学孟祥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归纳得出欧姆定律。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按照学案自主、认真、高效阅读理解教材,完成有关的问题。 (2)、使学生体验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3)、学会科学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自己找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尊重事实、积极探究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交流讨论、小组实验、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难点: (1)实验探究过程的设计、实验数据的分析,以及对欧姆定律中各物理量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 (2)组织、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数据,得出科学结论,能对实验中的操作失误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估。 【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电池(2节)、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3个)、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2.教师演示器材:干电池、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多媒体软件。【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1.本节课的重点放在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实验方法,确定实验器材,自己设计实验并动手探索,从而获得结论。在时间安排上,要为实验探究留下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做到了真正的探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了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2.本节课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的时间内,掌握本节课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比如,小组探究活动中,一些小组可能由于各种因素没有完成探究,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实验时的问题之所在,便于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估,并总结经验教训,使有问题的实验甚至失败的实验也成为学生的一种收获。同时,有效地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四、欧姆定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验探究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使学生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2、过程和方法 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的认识。 重、难点: 利用实验探究出欧姆定律。 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教学课时:3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通过讲解上一节课的练习纸复习前面所学知识。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电阻变化,电流变化;电压改变,电流改变。电 流、电压、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 进行新课: 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1课时) 猜想或假设:……学生完成 设计实验:要测量的物理量 需要器材 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 实验步骤:需要多组数据,如何改变电压? 换一个电阻,再进行实验 结果分析和论证:I、U、R的关系 结论:→ (1课时) 2、欧姆定律: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即 I=U/R 单位:U-电压-伏特(V) I-电流-安培(A) R-电阻-欧姆(Ω) 公式变换:U=IR 或 R=U/I 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 短路:R=0,I很大 断路:R很大,I=0 3、例题现有一支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880kΩ,氖管 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 以不计,使用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 解:R=880kΩ=8.8×105Ω U=220V I=U/R=220V/8.8×105Ω=2.5×104A 答:流过人体的电流2.5×104A 例题实验测得一个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是4.8V, 流过的电流是320mA,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学生练习:完成21页的4个计算题(认真检查) (1课时) 4、综合练习 1、在下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4.5V,测得R1的电流为0.2A,电压为2V;求R2的电流、 电压和电阻。 2、在下电路中,已知R1=6Ω,R2=10Ω,当开关闭合时,V1的示数为3V,求电源电压和电 路中的电流大小。 3、在下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10V,R1= 5Ω,R2=8Ω,求电路中干路以及各支路的电流分别为多少?

高中物理《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物理《欧姆定律》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3 【课题】:欧姆定律(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欧姆定律,二是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关于欧姆定律,教科书先用演示实验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通过U-I图像处理的方法得到电流与电压的正比关系,由斜率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然后定义电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因果关系、适用条件的分析等,得到欧姆定律的公式及表述。这样安排,在实验电路、数据处理、研究思路等方面都较初中有很大提高,也更家科学。对导体伏安特性曲线的研究,尤其是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使学生对欧姆定律的认识更加深化。 【学生分析】: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欧姆定律,对欧姆定律已有一定的认识,本节课要让学生对欧姆定律有一个更多、更深层次的认识。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在演示实验部分和理论讲解部分要加强师生的互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体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知道什么是电阻以及电阻的单位. 2、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电路的问题。 3、通过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掌握和用分压电路改变电压的基本技能;知道伏安特性曲线,知道线性原件和非线性原件,学会一般原件伏安特性曲线的测绘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知道电流的大小的决定因素,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2、运用数字图像法处理,培养学生用数字进行逻辑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介绍欧姆的生平,以及“欧姆定律”的建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在逆境中战胜困难的坚强性格。 2、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勤于动脑以及规范操作的良好实验素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初中物理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2.能初步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介绍欧姆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品格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的课型属于习题课,以计算为主.习题训练是欧姆定律的延续和具体化.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并使学生初步明确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教法建议 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明确题设条件,正确地选择物理公式,按照要求规范地解题,注意突破从算术法向公式法的过渡这个教学中的难点.特别需强调欧姆定律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同一性,即同一导体,同一时刻的I、U、R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出欧姆定律的公式后,要变形出另外两个变换式,学生应该是运用自如的,需要注意的是,对另外两个公式的物理含义要特别注意向学生解释清楚,尤其是欧姆定律公式. 教学设计方案 引入新课 1.找学生回答第一节实验得到的两个结论.在导体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 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加在导体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 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有一个电阻,在它两端加上4V电压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2A,如果将电压变为10V,通过电阻的电流变为多少?为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通过电阻的电流为5A,因为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加在电阻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

3.在一个10 的电阻两端加上某一电压U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A,如果把这个电压加在20的电阻两端,电流应为多大?为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通过20 电阻的电流为1A,因为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 电阻大小成反比,我们已经知道了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电阻的关系,这两个关系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呢? 启发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复述,指出这个结论就叫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此定律正是第一节两个实验结果的综合,电流、电压、电阻的这种关系首先由德国 物理学家欧姆得出,所以叫做欧姆定律,它是电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 2.介绍《欧姆坚持不懈的精神》一文. 3.欧姆定律中的电流是通过导体的电流,电压是指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电 阻是指这段导体所具有的电阻值. 如果用字母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用字母R表示导体的电阻,字母I表示导体中的电流,那么欧姆定律能否用一个式子表示呢? (二)欧姆定律公式 教师强调 (l)公式中的I、U、R必须针对同一段电路. (2)单位要统一I的单位是安(A)U的单位是伏(V)R的单位是欧() 教师明确本节教学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内容及其表达式 2.能初步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学问题.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欧姆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三)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例1】一盏白炽电灯,其电阻为807 ,接在220V的电源上,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初中教育】最新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2课时欧姆定律教案新版沪科版word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2课时欧姆定律教案新版沪科版word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三者的关系推导出欧姆定律. 2.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利用实验归纳出的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 2.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2.通过了解科学家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坚韧不拔,探求真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热情.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计算.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推导和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课时】1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 (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师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得出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那么,如何将三者之间的关系归纳为普遍的物理公式呢?要知道答案,下面 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预习指导】 阅读课本P100-102文字内容和插图,把基本概念、规律、规定等 用红色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对应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然后, 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 【交流展示】 1.各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报告“课前预习”答案,教师评价订正. 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释疑. 【拓展探究】 欧姆定律 学生小组内部交流讨论,解答下列问题,教师指导订正. 师欧姆定律是反映什么物理问题的一条规律,其内容是什么? 生:是反映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的一条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 欧姆最先通过实验与理论研究发现的,其内容是: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师欧姆定律公式及其变形式是什么?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有怎样 的要求? 生:欧姆定律可以写成如下公式: I=U/R,变形式U=IR,R=U/I

欧姆定律优秀教学设计

欧姆定律优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本次课的逻辑性、理论性很强,重点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欧姆定律,最关键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实验方法,另一个就是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含义主要是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渐理解,而且定律的形式很简单,所以是重点而不是难点。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由于实验的难度比较大,学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实验的评估和交流也比较重要。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协助,所以这次课采用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②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③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过程与方法 ①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测的知识。 ②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的思路、方法。 ③能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证实自己的猜测。 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实验方法;理解欧姆定律。 难点: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结果的评估。 教学方法 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学准备 教具:投影仪、投影片。 学具: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Ω、10Ω)、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 板书设计 已学的电学物理量:电流I、电压U、电阻R。 猜测三者之间的关系:I=UR、I=U/R、I=U—R、…… 实验所需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图:见图—10 记录表格: 结论:(欧姆定律) 教学设计

[探究欧姆定律]教案] 欧姆定律

[[探究欧姆定律]教案] 欧姆定律 课题:探究欧姆定律 白丽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公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探究活动中的协作精神。 【重点】 掌握实验方法;理解欧姆定律。 【难点】 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结果的评估。 【教学准备】 器材:学生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变阻器、开关、小灯泡、学生24人一组。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阻和滑动变阻器,通过课本P54“活动3”知道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可改变灯泡的电流,下

面我们再通过实验回顾一下在这个活动中变阻器是怎样改变灯泡的电流的。 演示实验组装一电路,电源为学生电源,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片,使灯泡发生明暗变化。 问: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后,为何能改变通过灯泡的电流? 有没有其他方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由以上两问可知,电压和电阻都影响通过电路、电流,是不是知道电压和电阻的变化就可以判断电流的变化呢? 如果电路两端的电压增高,电路中电阻也增大,电路中电流如何变化? 进行新课 1、提出问题: 由学生讨论第问的答案,从而提出探究的问题“一段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2、猜想与假设 由于小组讨论作出猜想与假设,并说出自己的根据。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要验证自己的猜想与假设是否正确,我们只有通过实验来验证,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设计实验。 温馨提示: 研究电流I与电压U之间关系时:

①是否应该保持电阻不变? ②怎样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③实验中用到哪些器材?各器材如何使用? ④如何设计电路? 研究电流I与电阻R之间的关系? ①是否应该保持电压不变?你用什么方法? ②怎样改变电阻? ③实验中用到哪些器材?各器材如何使用? ④如何设计电路? 设计完毕,将学生设计的电路图用大屏幕展示,由学生简述方法,并鼓励学生利用多种简述方法。 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在学生进行实验前,先由学生回答一下连接电路中注意的事项,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5、分析和论证 展示学生的测量数据,并由学生分析得出结论,然后鼓励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得出: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此结论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早在19世纪初就得出来了,为纪念他的贡献,这个结论就被称为欧姆定律,欧姆定律也可以用公式来表示,欧姆得出这个结论是不是也像我们这么容易呢?请阅读课本P59“信息浏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7章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2.3 欧姆定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的物理意义,了解定律中各量的单位; 2.能较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 3.知道什么叫伏安法; 4.培养运用物理公式解答物理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二)教具 写有课堂练习题的小黑板(或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得出了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和它的电阻的关系,请一位同学叙述一下这个关系(抽中等学生或差等生不看书回答)。大家认为他说得对吗?(不足之处由学生订正)上节课我们曾经把这个关系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请一位同学回答是怎样表示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R一定时,I1/I2=U1/U2 (1) U一定时,I1/I2=R2/R1 (2) 教师: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就是将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得出的一个电学的基本规律,即欧姆定律. 板书:欧姆定律 2.新课教学 教师: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呢?让大家阅读课本,请一位同学朗读欧姆定律的内容,教师板书. 板书: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教师:欧姆定律的内容中好像比上节实验得出的关系少设了一点什么,你们发现了没有?(在说到“正比”或“反比”时,没有说“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或“电压不变的情况下”)这是否意味着“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不需要保持电阻不变这个条件了呢?不是的.只有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才会跟它两端电压成正比.同样,也只有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才会跟它的电阻成反比.定律作了简明的叙述,但暗含了这两个条件.这是对定律应注意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定律没有指明“正比”、“反比”所应满足的条件,还意味着它能适用于电压、电阻同时都变化时,电流应如何变的情形,这种情形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遇到.其次欧姆定律中说到的电流、电压、电阻都是属于同一段导体的.在后面将欧姆

欧姆定律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欧姆定律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欧姆定律主题单元设计 所需时间, 7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欧姆定律这一章在初中物理中是重要章节之一,要求学生认真学习,牢固掌握。欧姆定律是本章的重点知识,它把电学中三个重要物理量电流I、电阻R、电压U的关系用数学联系起来,是电学中的重要规律。在教学中要注意做好电流和电阻,电流和电压关系的两个演示实验,这两个演示实验是得出欧姆定律的实验基础,要明确欧姆定律是由实验得出的。电阻的串、并联是在欧姆定律的基础上讲授的,教材采用实验论证和理论论证的办法得出的,这两者结合是物理学中经常用的方法,教师要注意既培养学生重视实验的观念,又重视理论推理的重要性。本章教材有一个重要实验—一伏安法测电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一方面是欧姆定律的重要应用,更重要的是它是测量电阻经常用的最基本方法。伏安法测电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求不要过高,按教材实验就可以了,千万注意不要引申。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4、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铭牌的含义. 5、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6、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学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7、能正确画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8、能初步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9、理解欧姆定律及其变换式的物理意义。 10、能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11、理解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能根据要求正确连接变阻器 过程与方法: 1、使用电阻箱运用替代法间接测量用电器的电阻 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及其变换式的物理意义。 3、体会用图像研究物理问题的优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介绍欧姆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品格教育. 3、提高学生依据试验事实,分析、探索、归纳问题的能力,直到通过试验总结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1、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3、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学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4、理解欧姆定律及其变换式的物理意义。 5、能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你了解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吗? 2、知道如何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吗? 3、能设计电路图测量这些物理量找出他们的什么关系吗? 专题一, 欧姆定律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电表,会用滑动变阻器,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知道各个物理量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熟悉控制变量法,学会科学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总结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案(沪科版初三)3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案(沪科版初三)3 一、教学要求: 1.明白得欧姆定律,能进行简单的运算;同时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自己找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3.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利用操纵变量法找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是本节的重点, 2.灵活把握欧姆定律亦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 学生电源、电阻圈、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 四、教学内容: 〔一〕、引入新课: 人们使用电要紧是利用电流产生的各种效应,比如热效应、磁效应、化学效应等,而这些效应都和电流的大小有关。那么,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二〕、新课堂教学 1、实验探究: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A :既然电压是产生电流的缘故,那么升高电压,电流会可不能也跟着增大呢? B :既然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那么增大导体的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会可不能减小呢? 制定打算与设计实验: 第一,我们应当设计出满足实验要求的电路。安排适当的实验步骤,明确要收集的数据。由于电流可能受到电压、电阻等多因素的阻碍,因此应分不研究电流大小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实验的电路图: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A :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选用不同的定值电阻时,通过电阻的电流是如何样变化的? B :保持电路中的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时,通过电阻的电流是如何样随它两端的电压变化的? 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后,填写在下表中: 表一 保持电压不变时,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 实验次数 电压 电阻R/ Ω 电流I / A 1 U = _____V 2 3 表二 保持电阻不变时,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 实验次数 电阻 电压U / V 电流I / A 1 R = _______Ω 2 A V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doc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欧姆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2.能初步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介绍欧姆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品格教育.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定义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找学生回答第一节实验得到的两个结论.在导体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 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加在导体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 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有一个电阻,在它两端加上4v电压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2a,如果将电压变为10v,通过电阻的电流变为多少?为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通过电阻的电流为5a,因为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加在电阻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

3.在一个10 的电阻两端加上某一电压u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a,如果把这个电压加在20 的电阻两端,电流应为多大?为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通过20 电阻的电流为1a,因为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 电阻大小成反比,我们已经知道了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电阻的关系,这两个关系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呢? 启发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复述,指出这个结论就叫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此定律正是第一节两个实验结果的综合,电流、电压、电阻的这种关系首先由德国 物理学家欧姆得出,所以叫做欧姆定律,它是电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 2.介绍《欧姆坚持不懈的精神》一文. 3.欧姆定律中的电流是通过导体的电流,电压是指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电 阻是指这段导体所具有的电阻值. 如果用字母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用字母r表示导体的电阻,字母i表示导体中的电流,那么欧姆定律能否用一个式子表示呢? (二)欧姆定律公式 教师强调 (l)公式中的i、u、r必须针对同一段电路.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案(沪科版初三)2

A V R=10Ω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案(沪科版初三)2 教学目标: 1、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把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运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咨询题。 3、培养学生解答电学咨询题的良好适应。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白得把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难点: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的简单运算。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 具:干电池2节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各1只,变阻箱1个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看演示法、巩固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咨询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电阻的差不多知识和电阻大小的阻碍因素。提咨询:阻碍电阻的因素有哪些?答略;我们在十三章中学习了电流和电压;电阻、电流和电压有什么关系呢?引入:欧姆定律〔板书〕 二、新课讲授 1、探究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板书〕 电路设计:〔如右图〕 2、实验研究〔演示实验〕 〔1〕R 一定〔R=5Ω〕I 跟U 的关系。记录,分析数据,作出曲线图。 电压〔V 〕 1 2 3 电流〔A 〕 0.2 0.4 0.6 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形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板书〕 〔2〕U 一定〔U=2V 〕,I 跟R 的关系。记录,分析数据,作出曲线图。 电阻〔Ω〕 5 10 20 电流〔A 〕 0.4 0.2 0.1 结论:在电压不变的情形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板书〕 我们把以上两个实验的结论综合起来即是欧姆定律。 3、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板书〕 〔2〕公式: I = U/R 。 公式中I 、U 、R 的单位分不是安、伏和欧。 〔板书〕 〔3〕公式的物理意义:当导体的电阻R 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几倍,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增加几倍。这反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加到原先的几倍,那么导体中的电流就减小为原先的几分之一。反映了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例的关系。公式I=U/R 完整地表达了欧姆定律的内容。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教案定稿版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教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第四节欧姆定律 广州市荔湾区金道中学陈海涛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电路、电压、电阻及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基础上的综合应用,是本章的重点,也为后面电功、电功率内容做铺垫。欧姆定律是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来的定律,它的逻辑性、理论性都很强,实验难度也比较大,特别是在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方面对学生来说有难度,所以教师要做好适时引导、恰当点拨,要学生加强交流解决遇到的问题,不过教材在这方面已降低难度,只要求探究“同一个电阻,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不再要求探究“固定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 通过学习欧姆定律,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领悟“控制变量法”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这种方法在实验探究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使学生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思路和方法 学会对自己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找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的认识; 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者的分析】 学习了电路基础知识,多数学生能正确连接电路元件,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对于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也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渴望自己动手进行科学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但对于U、I、R三者关系知之甚少,规律性知识的概括往往以偏概全。 【重点与难点】 1.利用实验探究出欧姆定律; 2.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3.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解释有关现象;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1课时)教案(沪科版初三)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1课时)教案(沪 科版初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尝试采纳图像法来分析实验数据。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重点难点: 通过学生实验,认识并总结出通过导体的电流跟两端的电压及本身的电阻之定量关系是本节重点;同时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及滑动变阻器的电路连接,对变量操纵法的明白得应用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预备: 1、投影仪,写好内容的投影片。 2、演示实验器材:干电池2节,演示电流表、灯座、开关各一个,3.8V和2.5V灯泡各一个,导线假设干。 分组实验每组干电池2节,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各一只,导线假设干。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讲明 引入:电流有方向、有大小,电流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引导学生大胆猜想,教师归纳综合,板题: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展现教学目标:找一名学生领读学习目标确认本节课的学习课题,猜想并发表 见解 认知目标投影教学目标 演示实验:1、将2.5V的小灯泡、电流表、2节电池开关、导线等组成电路,让学生观看。 2、将上述实验1中的两节电池改为一节,引导学生观看。 3、将上述实验1中的灯泡,改换为3.8V 的灯泡,交待给学生3.8V灯泡电阻比2.5V的灯泡电阻大,引导学生观看。观看灯泡的亮度及电流表的示数,并 对1与2,1与3作对比,摸索得出 结论: 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 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 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越大,导体 中通过的电流越小。 如假设学生基础较好, 此演示实验能够省去, 直奔定量的实验探究。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一、猜想与假设 让学生进一步猜想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 二、制定打算与设计实验 1、如何样用变量操纵法进行研究验证猜想?找一名学生表述。大胆猜想 电压不变时,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阻不变时,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设计电路图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科学探究和合作学习;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团队合作精神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沪科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为科学探究类型课。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数量关系,即欧姆定律。采用“变量控制法”来进行,分别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完整地体验对一个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2.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变量控制法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的方法 4.尝试用图象法来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3.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学难点: 用图像法分析实验数据和对实验结果的评估 学情与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的基础。 对于“变量控制法”探究问题,学生在八年级已知道用,应该不陌生。 通过前章的学习,学生已经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会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可在同一个实验电路中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学生还是第一次,由于先前的科学探究活动多数只涉及部分要素,而本节需完成探究实验的全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较高的要求。如实验电路设计、实验器材的选择、用图像法分析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的评估等都是本节的难点。这需要教师的点拨、引导,也需要同学间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复习:电流是怎么形成的?电压对电流的形成起了什么作用?什么是电阻? (导体两端的电压使导体中的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既然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那么升高电压,电流会不会随着升高呢? 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如果增大电阻,导体中电流会不会随着减小呢? 请同学们利用老师给出的器材动手做一做,说说你的发现(器材:二个干电池、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一:同一个小灯泡分别接在一节和两节干电池上,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