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幼儿园教育新理念

幼儿园教育新理念

幼儿园教育新理念
幼儿园教育新理念

幼儿园教育新理念

园丁是幼儿教师的称号,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有这个称号?

因为幼儿教师和园丁的责任一样,负责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幼苗成长,有些幼苗长得快,有些长得慢,有些先快后慢,有些先慢后快。园丁没办法改变幼苗的特质,正如幼师没法改变孩子的特质。园丁没办法包办幼苗成长的过程,正如幼师没办法包办孩子成长的过程。而无论是幼苗还是孩子,成长后,便要迁移到户外,自己生存。园丁也好,教师也好,都无法预测它们以后要面对怎

样的挑战,更不可能永远的照顾他们。

每一个孩子以后要走的路都不会一样,面对的困难更是我们不能预计的。所以幼师要为孩子做的,更多是为孩子终身发展,独自解决困难,做好准备。

幼师首先要思考的是,没有老师的存在,你的教育是不是还有效?孩子还会不会主动学习,遵守规则,维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孩子需要那一些元素,才能适应20年后的社会,解决那

一个年代的困难。记着,不是今天,是20年后。

最后,用什么方法,才能够最有效的令每一个孩子都拥有那些元素。是“一个都不能少”。

只要你能够不断的思考以上三个问题,你已经踏出了成为优质幼儿教师的第一步。

教育目标(一)

成长的过程是经验的积累,人只要活着,终一生都在成长、在学习。但婴幼期的八年是最重要的,因为孩子一生人的价值观,以至行为模式,都建立在这八年的经验上,这些决定了孩子以后对人对事的感受和反应。用两个故事说明什么是经验积累。

第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想在冰箱上层拿取牛奶,不料手一滑,牛奶瓶跌落地上打破了,牛奶流到一地都是。孩子很害怕给妈妈责罚,但妈妈听到声音走进来,看到发生什么事后,只向孩子说:「你看,有一条很漂亮的白色河流,我们一起欣赏!」他们欣赏完后,妈妈教导孩子如何安全收拾玻璃碎,然后一起动手收拾。最后妈妈把一瓶牛奶放在冰箱上层,让孩子练习正确取拿的方法。

第二个故事:有一天我去幼儿园培训,时间尚早,于是到班里走走,经过小班时,刚好是小班做完餐后活动,有一框玩具打翻在地,老师问是谁,没人承认,老师很生气,连随把几框玩具打翻在地要所有孩子学习收拾。事后我找老师谈话,她表示因为要教育孩子诚实及训练他们收拾玩具所以这样做。

两个故事内的孩子都在过程中积累经验,简单说,学习了成人处事的方式,第一个故事内的孩子学会了以包容、幽默处理错误,让犯错的人不要害怕,在错误中学习,但亦要为错误负责。

在第二个故事内我认为老师处理的方式是一个坏榜样,简单的说,要是孩子学习老师,当其它孩子打翻玩具后,他便会把其它玩具打翻,更甚的当他长大成人,在社会采用以责备、惩罚的方法解决问题。我相信这种处事方式对他的人际关系及种种发展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待人处事的行为反应是关于个人素质的行为习惯,例如当遇到不顺心事情的直接反应,有些会大发脾气,有些会幽默处理,有些会自埋自怨。身教是培养这种行为的方法,

幼儿不是用耳朵学习,是用眼睛学习。用眼睛学习周围的成人怎样对人对事,而老师又是孩子接触最多的成人,所以老师第一件要学习的是,正确的对人对事方式,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

教育目标(二)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发展各种能力和传递知识这三件事,可以说是总结了教育的所有目的。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再到大学的教育过程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都不一样,因此教育目的的侧重性亦会有所不同。

改变已有的行为习惯有多困难,相信每一个人都体会,幼儿阶段尚未有任何固化的行为习惯,所以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阶段,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力,知识,iq,eq都不成问题了。例如:运动的习惯带来健康的体魄,聆听的习惯是沟通的桥梁,探索知识的习惯是终身学习的动力。因此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说是幼儿教育的最基本任教。

随了个人素质的行为习惯外,还有的是生活习惯和兴趣喜好。生活习惯包括了饮食,睡眠,自理等。兴趣喜好包括了学习,阅读,探究,运动等。

老师最容易把培养和教导混淆,行为习惯只能够是培养出来,用教导的方式只能够传递知识,孩子会回答正确的答案,但行为上不一定会体现。每一个孩子都会说出好孩子的要求,但会说出正确答案的,行为上不一定能做到。

培养是让孩子在生活环境的长期熏陶中,形成了习惯。所以要是老师只用训示或讲故事方式教育孩子而没有配合环境教育,例如身教,只能教会孩子回答问题的知识,不能够内化成孩子的习惯,在外界的压力下,好像有效,但一旦没有了外界压力,不但会失效,可能会更叛逆。古语也有说:「言传身教」。

培养行为习惯的环境有三个条件:一致性,明确性,条件性。一致性的意思是只有一种方式处理事情,例如有一个孩子做错了事,老师不会因为对孩子的偏爱或自已的情绪而影响了处理的方式,不管是谁,只有一种反应。明确性的意思是孩子能清楚理解,例如把玩具放好,这个「好」对孩子便不明确了。条件性的意思是

必需拥有有效的条件,例如需要有合适的图书才能培养阅读的兴趣。

年龄越小,培养的效果越明显,所以老师应该在小班时争取培养生活的行为习惯,特别是班级的常规,这样到中大班便很容易进行其它教育。

学习的行为习惯原则上是天赋的,基本上每一个孩子天性就是好奇,喜欢探索发问,坚毅不屈。只要老师保持让孩子主导的愉快宽松学习环境,孩子这种天赋便得以保存。

假如有两个老师,一个很有耐性从不发脾气,但文化不高,没有什么能教孩子,另一个文化很高,每天都有新内容教给孩子,但没有什么耐性,脾气不好,你会选择那一个作为你孩子的老师,问问你班里的家长,他们会选择谁。我相信大部份都会选择前者。由此可见身教在幼儿园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最理想的是教师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待人处事方式,在与孩子相处三年,建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学习。我们对孩子有许多的要求,有礼、谦让、毅力、恒心、温和等等。作为老师,必须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毕竟行为习惯只能“培养”,而建立正面模仿的形象及最佳的“培养” 方法之一,亦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孩子的正确价值观念。

教育目标(三)

无论是能力或知识都有质和量的评核,质代表了理解及运用的水平,量代表了内容的多少。

学游泳一定要实践,只有自已不断的实践才能学会游泳。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其它能力的发展,老师无办法把能力教给孩子,无论是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艺术的能力,科学的能力,都只能提供合适的环境让孩子实践,让孩子在实践中发展了能力。在需要的时候,老师也要作正确的示范,就好像游泳教练作示范一样,但是决定能力强弱的关键元素是实践的经验。刘翔的教练不会比刘翔成绩更好,但是教练会用有效的方法引发他的潜能。同样,老师的目标不是把孩子教到像自己一样,应该像刘翔的教练,帮助孩子把潜能释放。

幼师提供给孩子锻炼的工具就是经验。学习经验的质量不等同数量,只有经历过各式各样的环境才能丰富经验,例如:和各种年龄、背景的人进行交谈的经验,相比和单一对象重复性进行交谈,前者会更有效丰富语言的发展经验。但记得,这些安排离不开教育的基本原则:从浅到深,从易到难。

教育目标(四)

能力发展有质量和数量的区分,同样,知识的质量也有三种层次,第一种层次是回答试卷(应试式) ,例如:知道「x」是英文字母的其中之一。第二种层次是理解,知道在其它条件的相对关系下,知识的不同演绎,例如:知道在不同情况下,「x」可以代表了英文字母,可以代表错误,可以代表望远镜的倍数,亦可以代表“cross” 的简写。第三种层次是掌握运用,即是可以跨领域(学科) 运用知识,重新演绎知识的作用。例如把「x」作为藏宝图的坐标。

每一个人都听过的故事:哥伦布问有谁能够把一只鸡蛋竖立,没有人能回答,哥伦布把鸡蛋的一端轻轻打破,蛋稳稳站立了。中

国则有司马光打破水缸救人。近代的有雷达,杯面及手机的发明,音乐的有女子十二乐坊的成功,这些都是跨领域运用知识的实例。掌握知识不但体现了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对幼儿来说,更直接的影响是在中小学的学习能力,因为对某一种知识的认知经验决定了该知识的可建构性,用以上的「x」为例,假如孩子只知

道「x」代表了英文字母,当学校的老师说这个显微镜是300x,他便不一定明白。所以丰富的知识经验有助于孩子在学校及社会中学习的理解能力。

由此可见幼儿教育的质比量重要,提高质量没有什么秘诀,答案是丰富孩子的经验。最有效丰富孩子经验的方法不是成人的教导,而是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积累经验的动力,然后再为孩子提供合适的探索学习环境。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份,不管是在快餐店还是玩具店,孩子都在思考,在探索。这样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学习经验与学习内容的关系

假设今天老师要教孩子认识苹果,有关苹果的知识便是学习内容。把这些内容传递给孩子的过程,亦即是孩子在学习相关内容过程中经历的经验便是学习经验,所以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关系只有相依附的关系。简单的说,内容是教什么,经验是怎样教。

如果老师首先把苹果放在布袋内让孩子用手出没,把摸到物体的大小、软硬、形状和过去的经验作比较,孩子在这个学习过程发展了触觉及形象思维。假如老师还要求孩子描述,言语能力亦得到发展。由此可见学习经验导向了目标发展。

如果老师的教学方法是立刻出示苹果并告诉孩子准备好有关苹

果的知识,那么孩子的学习经验只是被动的接收知识,不但没有发展相关经验,长期被动式的接收知识还会扼杀了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慢慢地只会询问别人查询答案而不会自己找答案。

幼儿教育的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同时幼儿期亦是各种能力的发展关键期,所以老师备课时除了思考学习内容时,更重要的是思考什么是有价值的学习经验。

但从另一角度分析,提供有价值学习经验的教育过程,相对于单向灌输需要更多的时间成本,所以这是质与量的选择。老时必需

考虑到内容对幼儿的急切性,判断有没有探索的价值。假如关系到卫生安全事项,直接了当告诉孩子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会更适合。

聆听—另类教育

心理健康源自平等的沟通,孩子需要倾诉,但是家庭环境往往缺乏这种机会。于是委屈、不快乐以及成功、开心的情绪没有渠道宣泄,当积累了许多后,孩子便会在行为上反应出来。为了帮助这些孩子,聆听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在餐后进行聆听活动,也可以特别安排环境。

首先教师在活动室设置一个隐蔽的聊天区,区内放置有手偶类道具。孩子可以进去自由聊天,老师亦可以和孩子进行聆听活动。刚开始使用区域时,不要过于在意,待孩子都习惯了这个区域后,老师才开始和一些主动进区的孩子进行活动。

在进行聆听活动时,老师主要的工作是让孩子畅所欲言,不管孩子说的内容是什么,老师都不应加以评价,正确的反应是以不带情绪的声音重复孩子的话。重复的原因是让孩子感到关注,不要

评价是因为希望孩子尽情宣泄情绪,评价后果可能是阻止了孩子倾诉。

假如孩子不愿意主动倾诉,老师可以尝试首先和孩子进行平行游戏,例如建构类或角色类,建立孩子的信任感,才进行聆听活动。引导孩子谈话的方法可以是以角色类玩具导入,例如以手偶向孩子讲讲心事,再问孩子的心事,假如孩子不愿讲,别着急,过几天再来。我便试过一个孩子每一次都紧闭嘴巴,总共尝试了十六次才开始讲。

今天孩子的家中都不缺玩具,缺的是倾诉的对象。幼儿教育的目标应该补充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不足之处,而不是重复已经有的内容。

如果班里只有十个孩子

要是班里只有十个孩子,老师,你的工作是否会变得容易些呢?

面对十个孩子,教学工作应该容易些吧!但是十个孩子也会存在个体差异的问题,你的教学活动应用在30个孩子身上和在10个孩子身上会有什么不一样,是否还是会有些孩子没有兴趣而失去注意力,要是孩子之间的能力差异较大又或者经验兴趣不同,只是减少孩子的数量,而没有调整教学方法,效果又会有多大区分?

只有十个孩子,教室相对是安静了,但孩子的交流机会又少了,但是和其它孩子分享及交往的经验是否现在独生子女正正需要

的呢?

当然,只有十个孩子,老师能更有效关注每一个孩子发展所需,但如何关注、关注什么?怎样使用关注所得到的信息?这种种工作无需等到只有十个孩子才做,现在就能开始做,只要你每天假设班里只有十个孩子,特别关注这十个孩子,明后天转换其它的孩子,三天下来,所有的孩子不是都能关注到一遍了。

你会说其它孩子也需要时间去照顾吗!想深一层,有什么是你需要照顾的?行为习惯是培养的,能力发展是自学的,你真的需要许多时间去直接指导孩子吗?

十个孩子的班额确实在某些工作上能减少老师的负担,但是这样会大大增加了教育成本。而且只调整班额而没有相应调整教育教学能力及技巧,不见得在教育效益上有多大的帮助。

更有效的方式是重新调整教育观念,尽量把工作转化为教育行为,增加间接指导,培养孩子进行安静的个人或小组游戏的习惯,有效利用游戏中学习的间接指导教育方法,这样便可以用轮换的方法,随时调整需要直接指导孩子的数量。

善良

这个题目好像很不合时宜,现代流行的是iq,eq,多元智慧,

穷爸爸,富爸爸,孩子理财至富,老狐狸的智慧等等。在歌颂聪明,财富的社会现状下,善良好像和时代脱节!

但人生的成功与否不止一种评价标准,地球村文明的延续需要多元素组合的支撑,而善良是联系个人与其它生命之间的原素,也是做一个好人的基本条件,幼儿期是建立价值观念的初始阶段,

所以为幼儿提供正确的信息,培育他们成为善良的人是幼儿教育的第一个责任。让每一个孩子学会尊重地球上每一个生命的权利。当然善良的人也可以是一个精明的人,一个拥有自已原则的人,一个会悍卫自已权利的人。

选择合适的关注

你应该知道的事实:婴儿天生便是学者,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婴幼儿不断探索学习,每一件事对他们都是新鲜好奇的,他们勇于尝试,不怕失败。

你需要知道的事实:婴幼儿在成长的探索过程中会遇上各种经验,有时侯会有大人对他斥责:「别乱动、乱走、乱搞。」亦会有大人对他说:「画得好,奖你一朵小红花。」

你更要知道的事实:原来天生的学者经过了各种经历后,学习

前开始考虑价值,原来为了学习而学习的他,变成了为价值而学习的他。

老师,孩子需要的是关注,并非奖励,最好的关注不是以奖品奖励孩子,而是为孩子创设一个能让孩子专注学习游戏的环境,让孩子在不断尝试后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便是给孩子最实际的关注。

现在幼儿园非常流行一种鼓励方式,叫作「棒棒非常棒」,"good, good, very good! ",小孩子只要做了一点点事,老师和其它孩子便以非常夸张的动作配合口号去表扬孩子,除非这个孩子有特别心理需要,否则这是非常不好的表扬方法,很容易造成孩子为表扬而学习的依赖习惯。

除非孩子有特别心理问题,我不赞成过份的表扬,孩子需要的是关注。关注可分为多种力度,从你在孩子的视线范围、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到一句说话。

让孩子持续为了学习而学习,老师,请选择合适的关注。

不一定要有答案才能

今天去一所幼儿园培训时看到老师日计划内的折纸活动是蘑菇。折蘑菇没什么问题,只是老师的主题是种子,而最近一直在研究的蒜头,蘑菇好像沾的边不多。

聪明的你也知道原因是老师只能找到折蘑菇的方法而没有折蒜

头的方法。

是否一定要有答案才能教?折纸的教学过程可以式老师指导的

一步一步折,也可以是孩子自由创作,还可以是老师指导部份,孩子自由创作部份。,不同的教学过程有了不同的发展。第一种教学过程中孩子发展了按照指示完成工作,在第二种教学过程中孩子发展了创意及解难。在最后一种教学过程中孩子两种能力都发展了一些。

采用主题探索课程的原因是希望能通过主题把学习内容连贯,把经验延续,籍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就以上的例子,老是可以让孩子自由创作折蒜头,没必要一定要有标准的方法折。在艺术创作的领域中,老师不一定要有答案才能教,提出问题后,向孩子学习,共同找出各种答案,在找答案过程中共同进步。

假如“按照指示完成工作”是设定的目标,让生活环节或其它教学环节去体现这个目标,毕竟学习兴趣还是首要条件,而且教育不只是一节活动。

假如有些孩子说不会创作,这是主动学习的问题,反映了更加需要创作性的活动。

幼儿园教育新理念

先进教育理念学习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先进教育理念学习心得 篇一:教育新理念学习心得 《教育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城郊小学倪朝辉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素质的学生。当然,没有成功的教师,成功的学生也就无从谈起。《教育新理念》一书的理念,使我感受很深。 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思想是流动的。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革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力的,不断根据时代的特点调节我们的思想、发展我们的观点才能成为教育改革的主动者。 好的教育是相对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绝对的、统一的“好”教育是没有的,好教育不能通过模仿和抄袭而获得,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我们应该根据特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场景、教育对象、教育任务和教育者自身的条件确定一种相对较好的教育行为方式,选择和创造自己认为好的教育。 教育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

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需要我们的热情和生命去拥抱。 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可以努力成为一名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关键在于要有自己对教育独立的理解,有自己对教育的理想,有自己对教育的持久的追求,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面向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面向未来的学校,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是一名学习型的教师。学习型的教师,能善于获取、创造、转移知识,并以新知识为指导,勇于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 不断超越自己,培养全新、前瞻、开阔的思维方式。新课程改革是一项观念和实践相统一的系统工程,其中观念的变革是最基本的。“观念领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 和先决条件。更新教育理念,首先是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没有现代教育思想就不可能有现代教育行为。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于者,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地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 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

简明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

第一章先秦文学 第一节《诗经》 一、《诗经》的概况 1、《诗经》在先秦时期被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诗经》被正式尊奉为儒家经典之一,才出现《诗经》的名称。唐代,《葩经》。 2、《诗经》中的作品共305篇,按风160、雅105、颂40来编排,另有“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仅存篇名无诗,一般认为是有声无词的笙曲。所收作品大约为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 3、《诗经》的编辑 A、采诗说:“古者天子命史采歌谣,以观民俗“---《孔丛子?巡守篇》采诗的目的: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 B、删诗说:汉人认为《诗经》305篇是经过孔子删定的。(不合理) 4、诗经的流行与研究:《诗三百》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编辑成书后,广泛流行于诸侯各国,运用于祭祀,朝聘、宴饮等各种场合,在当时的政治外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诗经》的内容 1、周族史诗P4 保存了五首古老的周族史诗《生民》记述了周始祖后稷的诞生和发明农业、定居邰地的史实;《公刘》记述了周族酋长公刘率领周人自邰地迁往豳地发展农业,开始定居生活的历史;《绵》写古公亶父率领周人从豳地迁往岐之周原,创业立国,设置官司、宗庙,建立政治机构;《皇矣》歌颂文王之祖太王、王季的美德,并描述文王伐崇伐密的胜利;《大明》记述王季娶太任生文王,文王娶太娰生武王,再写武王牧野大战,伐纣灭商。记录了自先公先王壮大部落到武王灭商建国的整个历史。 2、颂歌和怨刺诗P5 中国古代诗歌有所谓的“美刺“的传统,也就是“颂美”和“怨刺”的传统。表现出鲜明的功利性和实用性。(怨刺又称变风和变雅,是王道衰落、礼乐崩坏的产物)颂歌的作品有《大明》、《丰年》,怨刺的有《魏风?硕鼠》 3、婚姻爱情诗P7

概念自行车设计说明解析

产品语义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未来代步工具设计 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 指导教师:田维飞 班级: 12020241 学号: 1202024131 姓名:魏卓群 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四日

概述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英文bicycle。其中bi意指二,而cycle意指轮,即两轮车。在中国内地、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而在日本称为“自転(转)车”。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 自行车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 1866年清朝派出了第一个出洋考察团,其中19岁少年张德彝在游记里使用到“自行车”一词,于是自行车一词首次出现,并被一直沿用至今。 自行车是传统产业,具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环保以及交通的问题,自行车再度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居民喜爱的交通、健身工具,世界自行车行业的重心正从传统的代步型交通工具向运动型、山地型、休闲型转变,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自行车是一种较普遍的运动、健身、休闲和娱乐性产品。每年全世界自行车需求量巨大,日本CYCLEPRESS的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自行车需求规模保持在1.06亿台的水平,自行车年交易额约为50亿美元。

自行车是人类发明的最成功的一种人力机械之一,它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清朝康熙年间,黄履庄潜心研制了自行车。 《清朝野史大观》记载:“黄履庄所制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余,可坐一人,不须推挽,能自行。行时,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日足行八十里。”由此可见,他制造的自行车,前后各有一个轮子,骑车人手摇轴旁曲拐,车就能前进,这是史料最早记载的自行车。黄履庄以后大约100年,法国人西夫拉克1790年才制成了木制自行车。 构成 系统结构 自行车的车架、轮胎、脚踏、刹车、链条等25个部件中,其基本部件缺一不可。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货物的重量最大。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点,大致可将其分为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 1.导向系统:由车把、前叉、前轴、前轮等部件组成。乘骑者可 以通过操纵车把来改变行驶方向并保持车身平衡。 2.驱动(传动或行走)系统:由脚蹬、中轴、牙盘、曲柄、链条、 飞轮、后轴、后轮等部件组成。人的脚的蹬力是靠脚蹬通过曲柄,链轮、链条、飞轮、后轴等部件传动的,从而使自行车不断前进。

幼儿家庭教育新理念

幼儿家庭教育新理念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幼儿家庭教育新理念 《中国妇女报》2005年2月19日的一篇文章报道,题目是《幼儿身心发展亮红灯》,天津市医药学专家协会儿童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对天津市3到6岁儿童进行抽烟调查发现:近一半儿童存在身心发展欠缺。调查设置了动作、认知能力、情感和意志 成为家长很容易,只要孩子一出生,我们便自然成为家长了。然而,要做个称职的好家长却很不容易,做一个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长就更难。前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人生接受教育的起点和基石。 一、家长要有正确的幼儿教养态度 家长要有以下几种教养态度: (一)“沉下去”的态度 幼儿教育是为了培养优秀、有能力的人的基础教育,绝不是进名牌学校的升学教育。但是,很多家长把眼光超前地放到了将来的考试竞争上,即使是进幼儿园的入学考试,在家长眼里也绝不会等闲视之。幼儿园希望进来的孩子更聪明,于是有的幼儿园的入学登记就演变成了一种选拔,此时似乎就有了优劣之分;家长则希望自己的孩子“冒”出来,要盖过其他孩子。这两种态度的指导思想,都是把孩子往上“拎”,而不是往下“沉”。比较而言,“沉”下去的教育把握了教育的实质,眼

光长远地培养孩子的素养,而不是从小就把他们往“考试机器”的道路上赶。对儿童的培养,往往沉得越深,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越大。 (二)坚持的态度 所谓的坚持,是指态度的一贯性。许多家长不是没有理念,而是看到孩子出现的倾向较难以改变时,他们就放弃了矫正的努力。带孩子是一项很重要,也很难的工作,坚持是必需的。有些家长兴致来了就和孩子亲热一番,没有时间就远离孩子。这样的方式,不但于情感培养不利,而且会影响孩子诸多好习惯的养成。孩子的习惯决定他的一生,好习惯是孩子终生的财富,我们岂可不要?而这笔财富就在家长的坚持中得到—坚持科学的理念,坚持正确的方法。 (三)开放的态度 儿童的成长有开放的内在要求。但许多家长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行为方式,都显得比较保守。比如,对幼儿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倾向为按部就班,甚至对孩子的限制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代人。这些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只有一个,放手不起。其实相反,科学的开放最有益于儿童的发展。家长的思想观念积极开放,孩子就心胸开阔,有助于今后的眼光远大、思维活跃;家长在学习上的开放,有助于各学科知识的交融,进一步激发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这有益于孩子的学习效能;家长在人际交往上的开放,有益于孩子的落落大方,具有社会人的品质…… (四)快乐的态度 快乐是儿童最需要的财富。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当尽可能地使自己快乐起来。从深层次来说,快乐是一种品质。

教育新理念读书心得3篇

教育新理念读书心得3篇 《教育新理念》是一本由袁振国编写的书籍,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贴切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从课堂到课程、从学科到学术观念更新的问题。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教育新理念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教育新理念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 暑假期间,我认真阅读了《教育新理念》一书,使我对素质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课堂教学、学科教育、素质教育、理想教育、教育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觉得大受启发。 素质教育提出的是一种新的教育理想,它期望形成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达到一种新的教育境界。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我国的课堂教学是“去问题教学”,学生没有问题走进课堂,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学生没有问题走出课堂,学生的头脑只是一个储存知识的仓库,这不由得使人们对教育的真正功能产生了深思,在文中,袁教授对此给予了明确回答,他提出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明积淀成人格”。其中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对教师而言,教会学生致知的方法,求知的渠道,学会判断知识和信息,要比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重要得多。因为知识本身是多变的,不断更新的。其二:现代文明的成果并不能通过传授内化成为人格,人格需要人格魅力的感召。那么,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到学生智慧、人格形成与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做到并且强化以下几点: 一、加强自身的修养,展现新时代教师的魅力 教师职业是一种以造就未来新一代人格为特点的职业。老师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形成学生良好人格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应积极地从多方面、多渠道充实自己。

中国古代文学史1复习资料

三、先秦三古七段 上古:先秦两汉1先秦2秦汉 中古:魏晋至唐中叶 3魏晋-明中叶4唐中叶至南宋5元初至明中叶 近古:明中叶-“五四6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7鸦片战争至“五四” 先秦文学的特点: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结合 掌握三首诗歌《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蜡辞》: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神话产生与内容:1、自然神话2创世神话3英雄神话 神话的演变1、历史化2、宗教化3、文学化扩充下如何历史化等等 《诗经》又称《诗三百》存目311篇,其中《南陔》、《白华》等六篇“笙诗”,有目而无辞, 故实有305篇。 《诗经》主要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至前6世纪)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采诗、献诗、删诗孔子 风: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60篇。 雅:小雅、大雅,共105篇 颂:周颂31,鲁颂4,商颂5,共40篇。 《毛公鼎》,长四百九十七字, “抵得一篇尚书”。 《尚书》的概念: 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原称《书》,“尚”通“上”,指“上古之书”;又称《书经》。《尚书》的内容:《虞书》2篇,《夏书》2篇, 《商书》5篇, 《周书》19篇。 《春秋》:第一部编年体断代简史。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7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二百四十二年。 《春秋》笔法:“不虚美,不隐恶,以一字寓褒贬。”(教材在扩充) 春秋三传:《左传》与《春秋公羊传》(公羊高)、《春秋榖梁传》(谷梁赤)合称“春秋三传”。《左传》的叙事特征 1、以叙事体现道德评价。2、叙事手法的多样化:倒叙、预叙、插叙、补叙等。3、注重完整叙述事件的过程与因果关系,且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4、富有戏剧性。5、善于写人,个性鲜明,以对话为主要表现手段。6、善于写战争。7、擅长细节描写。 《国语》的成书与体制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物理教育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最新范文

物理教育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新的课程标准已出台,在这一新形势下,如何合理使用中学物理新教材,如何遵循《课标》的思想及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去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物理学人才,就成了摆在我们这些中学物理教师或准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我想就新课程标准中的教育新理念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一,物理教育学的性质及研究对象物理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学科教育学的范畴。物理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即研究物理教育和教学的问题。学习和研究物理教育学,首先要钻研和领会已有的物理教育教学理论,因为这是人们多年来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成果,接受这些成果有助于避免重复别人在物理教学上所走过的弯路。但对物理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必须与当前的物理教学实践。二,注重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物理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在讨论课上,教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学

生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度。三,认清《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高中物理教育的定位。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物理学一方面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典物理学奠定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近代物理学推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的迅速发展,继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变化。高中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自身及其与文化、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的时代性要求,肩负起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为了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中物理课程。四、注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物理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物理。1.创设动画情境,学生对于形象的动画卡片、投影、实物或生动的语言描述非常感兴趣,他们的思维也就容易被启迪、开发、激活。对创设的问题情境产生可持续的动机,这种直观是一种“催化剂”,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一定的生活色彩。不仅对创设情境产生表象,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的培养。2.创设生活情境,物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学生对物理的理解。3.创设故事

简明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

简明中国古代文学史复 习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第一章先秦文学 第一节《诗经》 一、《诗经》的概况 1、《诗经》在先秦时期被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诗经》被正式尊奉为儒家经典之一,才出现《诗经》的名称。唐代,《葩经》。 2、《诗经》中的作品共305篇,按风160、雅105、颂40来编排,另有“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仅存篇名无诗,一般认为是有声无词的笙曲。所收作品大约为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 3、《诗经》的编辑 A、采诗说:“古者天子命史采歌谣,以观民俗“---《孔丛子?巡守篇》采诗的目的: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 B、删诗说:汉人认为《诗经》305篇是经过孔子删定的。(不合理) 4、诗经的流行与研究:《诗三百》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编辑成书后,广泛流行于诸侯各国,运用于祭祀,朝聘、宴饮等各种场合,在当时的政治外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诗经》的内容 1、周族史诗P4 保存了五首古老的周族史诗《生民》记述了周始祖后稷的诞生和发明农业、定居邰地的史实;《公刘》记述了周族酋长公刘率领周人自邰地迁往豳地发展农业,开始定居生活的历史;《绵》写古公亶父率领周人从豳地迁往岐之周原,创业立国,设置官司、宗庙,建立政治机构;《皇矣》歌颂文王之祖太王、王季的美德,并描述文王伐崇伐密的胜利;《大明》记述王季娶太任生文王,文王娶太娰生武王,再写武王牧野大战,伐纣灭商。记录了自先公先王壮大部落到武王灭商建国的整个历史。 2、颂歌和怨刺诗P5 中国古代诗歌有所谓的“美刺“的传统,也就是“颂美”和“怨刺”的传统。表现出鲜明的功利性和实用性。(怨刺又称变风和变雅,是王道衰落、礼乐崩坏的产物)颂歌的作品有《大明》、《丰年》,怨刺的有《魏风?硕鼠》 3、婚姻爱情诗P7 婚姻诗,指以恋爱、婚姻为主题的诗篇。有情人约会的《静女》、有恋人同歌共舞的、有热恋互赠信物的《溱洧》有野外相遇而相爱的《关雎》、有久别重逢的、有礼教束缚《将仲子》和婚姻不幸的痛苦《氓》等。 4、农事诗、征役诗、爱国诗P9

袁振国教授《教育新理念》

袁振国教授《教育新理念》 有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是的,一本好著作犹如心灵鸡汤,如醍醐灌顶,会让你茅塞顿开,清晰地看到隐藏现实背后的灰暗。 有幸拜读了袁振国先生的《教育新理念》,感想颇多,感受颇深。本书思想敏锐,视野开阔,关注现实,在对当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典型案例、教育科学史上的名家名篇名言及其他领域中相关信息的分析对比综合上,从课堂教学、学科教育、教学方式、素质交流、理想教育、校长的文化革命、教育家的诞生等七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亟需更新的教育新理念。教育理念的更新是任何教育行为改进的先决条件,它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贴切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有很高的阅读价值。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振聋发聩的话:当我们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之后,所剩下来的才是教育。如今,当我们重温此话时,是否该反思我们的当前教育上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呢? 一、“无痕教育”你在吗 袁振国教授在第五章《对理想教育的追求》第四节中指出:“最大的声音,听起来反而稀声,最大的形象,看起来反而无形。”说得多么恰如其分啊!回想我们平常的教学场景,一些教师常常在公众场合对犯错误后的学生严厉呵斥,甚至动作粗暴,而学生低头挨训,一脸无奈。难道我们的教育就是呵斥和责骂吗?真正的教育,应像春天的甘露,润物细无声。“无痕教育”应是我们育人的追求,它能收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一味说教的力量往往是微弱的,原因是教师的教育意图太明显,导致学生腻烦心理,觉得教师是老生常谈、大话连篇,如此教育怎能走进学生心灵?有些老师对转化后进生常有这样的怨言:“我对他苦口婆心、语重心长地讲了那么多,他居然无动于衷!真不知该怎么办?”显然,你把教育意图写在脸上,你一张口学生就知道你要说什么,他怎会静心听你说教?淡化教育痕迹,隐藏教育意图,在充分理解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在教育过程中尽量不暴露自己的目的,改变学生总是以被动、应付的态度去接受教育的状态,淡化他们受教育的角色意识。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藏,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 “身教”是实现教育的主要方式。回头想想我们的学生时代,给我们最大影响的是什么?

学习教育新理念的心得体会

学习教育新理念的心得体会 有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 书籍永远是新的。 在课余时间,我有幸拜读了《教育新理念》这本书。这本书阐述了:作为教师究竟应 该树立哪些新的教育理论,转换哪些旧观念。在教育模式、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 的今天,我们在转换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方面应如何去做?通过自学使我体会到作为 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 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 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 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某年轻人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 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 老人家也同样反问,青年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 老人家便说:“这里也同样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 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的确,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 批评的态度看,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反观我们传统的教育,多是为了分数的教育,从教 师自我出发,而不真正是对幼儿这一主体人的教育,教师的抱怨也就“顺理成章”了。而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幼儿 全面发展(由于个体差异,绝对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我的理解是指孩子 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孩子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由地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充 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何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生”有缺点,“差生”也 有闪光点,在我们教师心目中每个孩子都应是有天才的一面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教 育观念,重新整合新型的师生关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欣赏者”。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合理的心理需求与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爱好 与选择,尊重他们的人格。同时,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赞扬,特别是 对“差生”而言,一两次别开生面的欣赏不啻是沙漠里的绿洲,久旱的甘霖,这样将会激 发他们身上的潜能,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尤其使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所提出“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书中阐述到“创造始 于问题。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美国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教师并不是以 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中国古代文学史

散文 一、总论: 文体名,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史传经书在内,概称散文。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称的一类文学体裁。其特点是:通过对某些片段的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篇幅一般不长,形式自由,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语言不受韵律的拘束;可以抒情,可以叙事,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者三者兼有。 中国古代散文的特色有:1、注重实用性。2、强烈的政治性。3、儒家的文学功利观念贯穿散文发展始终。4、文体繁多复杂,通常分为记叙文、论辩文、讽喻文和实用文。 二、先秦散文: 1、综述: 中国古代散文成型的标志是《尚书》,之后古代散文朝着偏重于论说的诸子散文和 偏重于记述的历史散文两个方向发展。 诸子散文形成于春秋,繁荣于战国,属于讨论政治、哲学、伦理等问题的思想性著 作。历史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史官的成果。 2、甲骨卜辞: 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的文字,是记事散文的源头。 3、铜器铭文: 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亦称金文。商周时期出现,西周达到全盛。篇幅较长,内容 较丰富。 4、尚书: 中国古代散文形成的标志。上古历史文献集。大多属于记言散文。一直被视为中国 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 5、历史散文: ●春秋: 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孔子整理而成。由于语言精炼, 不宜理解,所以后世出现了春秋三传:《左氏春秋传》、《公羊传》、《谷梁传》。 ●左传: 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相比《春 秋》,叙事性和文学性更强,善于叙写战争和记述应对辞令。 ●国语: 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有《春秋外传》 之称。 ●战国策:

自行车设计报告

自行车设计报告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工业设计 学生姓名:张三 指导教师:姜大 (课程设计时间:2014 年11 月——2015年1月) xx大学

目录 1.设计目的 (3) 2.产品背景 (3) 3.产品介绍 (3) 4. 系统结构 (3) 5. 品牌调研 (4) 6 .消费人群 (5) 7. 发展趋势 (5) 8. 设计展示 (6)

一、设计目的 通过这次设计作业,熟练掌握SolidWorks的建模方法,设计自行车是可以充分利用该软件的装配图,实现零件的模拟连接。同时通过课题设计进一步训练设计过程,掌握专业知识。自行车尤其是山地自行车会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使用,面对这样的地形添加减震器就会舒服很多,同时将减震器作为车框架也会提高抗冲击力对自行车进行保护,延长使用寿命。 二、产品背景 生活中由于工作压力大,很多人都会选择一种运动来释放自己,自行车恰好就是这样一种完美的运动。既可以释放压力,也锻炼了身体。自行车在生活中还扮演了环保的角色,是倡导无污染出行的主力。自行车爱好者越来越多,自行车种类也越来越多。 三、产品介绍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 四、系统结构 系统结构分为自行车的车架、轮胎、脚踏、刹车、链条等25个部件

中,其基本部件缺一不可。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货物的重量最大。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点,大致可将其分为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 导向系统:由车把、前叉、前轴、前轮等部件组成。改变行驶方向并保持车身平衡。 驱动系统:由脚蹬、中轴、牙盘、曲柄、链条、飞轮、后轴、后轮等部件组成。 制动系统:它由车闸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随时操纵车闸,使行驶的自行车减速、停驶,确保行车安全。 五、品牌调研 品牌主要有捷安特、永久、美利达、凤凰、喜德盛等一大批高质量自行车生产商。重要的配件生产商有西玛诺、捷安特等。捷安特自行车代表了行业的最高标准,开发了很多工艺,拥有一系列技术专利,自行车永远需要的是简洁方便以及框架结构,也是我们了解一目了然的结构,自行车的外形突破在现有生产而非概念设计中仅局限于框架结构以及连接工艺,结构设计的巧妙性、框架素材的形状是主要目标,就仿佛是自行车的设计(人力作用,非电动)已经达到发展的最高峰,再也难以前进一样。但是一旦有了发展,那么就会是在自行车产业中像蒸汽机一样产生深远的影响。

自行车设计中人机工程学案例分析-参考模板

变速自行车设计中人机工程学案例分析 一、人一自行车系统 组成自行车的功能是供人骑行,就发挥自行车的功能作用而言,把人看作自行车的组成部分是完全合理的。因此,人在骑车时组成了人一车系统,该人一车系统中的人一车界面关系可由图1-1来进行分析。 1.人与支撑部件关系 图1-1 人-车界面关系 支撑部件主要有车架、前叉、鞍座和车把等,是自行车的构架。自行车设计国家标准规定:车吧前叉轴线与通过轮心得地面垂直线的交叉点到地面的距离不小于轮半径的15%,不大于轮半径的60%。 车把部分:这是关系到操纵和制动性能的主要部件。列入山地车,车吧的宽度以中青年男子的肩宽480mm,手掌宽度100mm为参照,设计时考虑手掌中央与车吧把套的中央为接触点,这样可以使整车受力平衡,具备安全可靠的操纵车把和刹车制动的有利条件。

2.人与动力接受部件关系 动力接受部件主要是脚蹬和曲柄。动力是靠骑车人的双脚踩在脚蹬上,下肢运动的力使曲柄转动而产生的。为了使人省力和有舒适感,必须在骑自行车人的体格和体力与自行车元件的尺寸关系上下功夫,即研究人体下肢肌肉的收缩运动与曲柄转动之间的能量转换问题。脚踏部分:脚踏分为水平脚踏和自锁脚踏以及脚带脚踏。水平脚踏即我们平日所见的脚踏,脚踏和脚是分开的。自锁脚踏需使用专用配套自锁鞋,如果是长时间骑行会感觉轻松很多,因为一只脚踩下去的同时另一只脚还可以网上提,一般来说可以胜利25%。 根据自行车国家标准:1脚蹬面朝上放置时,自行车向一倾斜25°,脚蹬上的零件不触及对面。2脚蹬中心与泥板转到任意角度的间隔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89mm。 支撑部分将其他零部件固定在相互间正确的位置上,保证自行车的整体性,实现自行车的功能。从人机关系来看,鞍座、车把和车架等的位置和大小,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与骑车人的位置和肌肉的动作有着性的设计参数。 鞍座部分:人处于坐姿状态时,由人体组织的解剖学特性可知,与鞍座紧密接触的是最能承受压力的臀部的两块坐骨结节,时间久了便会感到疲劳,造成臀部疼痛。

学习《教育新理念》心得体会

( 教育心得体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11242 学习《教育新理念》心得体会Experience of learning "new concept of education"

学习《教育新理念》心得体会 读了《教育新理论》我的感触良多,下面就谈一下我认识和体会: 一、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 书中写道:教师绝不是教书匠,而应该是具有教育思想、教育风格、教育能力的人,应该对教育活动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这是一种真正的教师境界。为了达到教师境界我们必须提升自己.另外,在学生的眼中,我们是“无所不知,无所无晓的”。因此,我们具有的知识面愈广博、愈丰富愈好。所以教师更有必要提高自己的文化内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联系实际,不断反思 1、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 不要走入两个极端,一个不敢放手,一个是完全放手。我想在课堂上要注意这样几点: (1)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要注重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方法; (4)要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2、教学中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

有一句话说得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的教学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是现代教学的一个趋势,但永远不会成为唯一的手段,永远不会替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三、加强交流沟通加深了解 沟通是人与人交流的桥梁。课上要多些微笑和多些鼓励,如果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低着头看自己的书,而不听你的讲课、不看你的面孔,这常常是因为教师居高临下.教师在课堂上要坚持“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课下要多些关心和多些谈话,聊一些关于他们的生活、兴趣以及其他功课的学习等各方面的话题。教师要像一个朋友般地听学生诉说,从而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启发。我们应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 总之,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断反思、加强沟通,做一个教育改革的身体力行者。 可以在这输入你的名字 You Can Enter Your Name Here.

中国古代文学史1复习资料

三、先秦三古七段 上古:先秦两汉 1先秦 2秦汉 中古:魏晋至唐中叶 3魏晋-明中叶4唐中叶至南宋 5元初至明中叶 近古:明中叶-“五四 6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 7鸦片战争至“五四” 先秦文学得特点: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结合 掌握三首诗歌《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蜡辞》: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神话产生与内容:1、自然神话2创世神话3英雄神话 神话得演变1、历史化2、宗教化3、文学化扩充下如何历史化等等 《诗经》又称《诗三百》存目311篇,其中《南陔》、《白华》等六篇“笙诗”,有目而无辞,故实有305篇。 《诗经》主要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至前6世纪)五百多年间得作品。 采诗、献诗、删诗孔子 风: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60篇。 雅:小雅、大雅,共105篇 颂:周颂31,鲁颂4,商颂5,共40篇。 《毛公鼎》,长四百九十七字, “抵得一篇尚书”。 《尚书》得概念: 我国最早得一部历史文献。《尚书》原称《书》,“尚”通“上”,指“上古之书”;又称《书经》。 《尚书》得内容 :《虞书》2篇,《夏书》2篇, 《商书》5篇, 《周书》19篇。 《春秋》:第一部编年体断代简史。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7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二百四十二年。 《春秋》笔法:“不虚美,不隐恶,以一字寓褒贬。”(教材在扩充) 春秋三传:《左传》与《春秋公羊传》(公羊高)、《春秋榖梁传》(谷梁赤)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得叙事特征 1、以叙事体现道德评价。2、叙事手法得多样化:倒叙、预叙、插叙、补叙等。3、注重完整叙述事件得过程与因果关系,且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得特点。4、富有戏剧性。5、善于写人,个性鲜明,以对话为主要表现手段。6、善于写战争。7、擅长细节描写。 《国语》得成书与体制我国最早得一部国别史。 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史事。以记言为主,故名《国语》。其记事上起周穆王,下迄鲁悼公。 战国策成书时代与编纂者:西汉刘向谓此书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战国策书录》),故定名为《战国策》。 人物形象:1、反映纵横家得人生观,提倡个人功名利禄,宣扬利己主义等。2、有明显得“贵士”得倾向。 《战国策》得文学成就1、全书对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得人物都有鲜明生动得描写,尤其就是一系列“士”得形象: 1)纵横之士,如苏秦、张仪。2)勇毅之士,如荆轲、唐且。3)高节之士,如颜斶、鲁仲连。 2、《战国策》得“文辞之胜”。多用譬喻、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辞得说服力。

当今的教育新理念有哪些

当今的教育新理念有哪些? 什么是“理念”?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在落实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缺乏对理论内涵的学习和把握,是影响和制约广大教师理论和业务水平实现质的飞跃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新课程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与它先进的教育理念直接关联,所以对现代教育理念的掌握,是我们亟待要解决的方面。其实现代教育理念涵盖面很大,能将其汇总罗列清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为和大家一起学习,我只能将专家们提到的或在有关材料上出现的以及我们的老师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观 点整理出来,意在和大家一起学习。 一、教育观 1、基础教育必须具有社会性,必须面向未来,突出创新,必须全面适度,必须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2、教育发展的趋势:终身化、民主化、个性化、信息化、国际化。 3、教育的追求: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学会负责。 4、教育不能只面向少数学生,也不能只面向多数学生,而要面向每一个学生。 5、我们不应该片面理解学校只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为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教师发展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放弃教师发展而追求学生发展,最终学生的发展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6、教育就是服务,教学就是交往,课程就是生活,合作就是发展,

学习就是生存。 7、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新、否定等级的教育思想,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主导思想;人性化、信息化和终身化的教育价值取向,已经成为教育的主要特征。 二、教师观 8、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师,才是一个成熟的高素质教师。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9、演员,靠演技征服观众;球员,靠球技留住球迷;教师,靠综合素质引领学生奔向美好的未来。 10、不称职的教师授人以鱼,而优秀的教师授人以渔。 11、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好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12、把一流学生培养成一流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学生培养成一流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 13、要想成为真正的名师,学习的速度务必大于教育变革的速度。 14、一个教师超越其他教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 三、教学观 15、如果说“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学就是为了‘会学’”。 16、树立问题意识。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头痛的问题是学生不提问题。如果学生提问题,重要的不是学生提问的正确性、逻辑性,而是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完整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 先秦文学 一、填空 1、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结合在一起的 2、约在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发化独立出来。 3、《弹歌》是一首----------言诗。 4、《蜡辞》大约是一首---------事祭歌。 5、先秦时期----------不分,文化呈现一种综合的形态。 6、上古巫史不分,商周之际,--------------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7、西周时期,文化为-----------所垄断,春秋战国之际,兴起了一个---------的阶层,成为文化创造的主要的承担者。 8、先秦文学作者身份发生了由巫到史,到------,再到------的演变。 9、夏商文化以--------文化最有代表性。 10、自西周开始,----------文化成了主流文化。 11、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最有神话学价值。 12、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以----------故事最为著名。 13、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社会。 14、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形到---------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15、雅颂多为---------时期的作品。 16、国风多为---------时期的作品。 17、雅颂多为---------句,较少杂言。 18、《诗经》的句式以---------言为主。 19、《诗经》常见的押韵方式是---------------押韵。 20 、雅颂多出自----------------之手。 21、周族史诗有《生民》、《公刘》、《绵》、-------------、-------------。 22 、------------、--------------是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 23 、《尚书》分-------、---------、-------、--------四部分,其中---------、------------。 24、《左传》的体例是---------史。 25 、 ---------确为先秦“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26 、-----------------最擅长写战争。

自行车的机械设计分析大作业

分析自行车的设计过程 自行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机械产品,它的存在,使得人们在短距离的行程中,带来了很大的方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在设计自行车的时候,也越来越多的考虑到自行车的人机学等一些理论和设计实践的匹配。通过这一学期《机械设计学》的学习,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自行车的设计过程。 一、功能原理分析(由王昭春同学完成) 1复杂功能原理分析 自行车是人类发明的最成功的一种人力机械之一,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自行车主要是由车体部分(车架,车把,鞍座等),行动部分和安全部分(车闸、车灯、车铃等)组成的。行动部分是自行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复杂的机构构成。根据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知识,我们可以将其分解成简单的机构。 即:曲柄、链条,飞轮等。

1)脚蹬部件: 脚蹬部件装配在中轴部件的左右曲柄上,是一个将平动力转化为转动力的装置,自行车骑行时,脚踏力首先传递给脚蹬部件,然后由脚蹬轴转动曲柄,牙盘,中轴,链条飞轮,使后轮转动,从而使自行车前进。 2)链条:

链条又称车链、滚子链,安装在连轮和飞轮上。其作用是将脚踏力由曲柄、链轮传递到飞轮和后轮上,带动自行车前进。 3)飞轮: 飞轮以内螺纹旋拧固定在后轴的右端,与链轮保持同一平面,并通过链条与链轮相连接,构成自行车的驱动系统。

自行车的上述设计过程满足功能原理的复杂功能分析。2关键技术功能分析 自行车的分类是很多的,不同的自行车其关键的技术也是不一样的。最传统的自行车的原动力是人力驱动。但是在上坡的时候,人的驱动力远远达不到自行车所需的速度,并且在上时间和远距离的行程下,人的驱动力会逐渐降低。为了改变以上的不足,我们可以从自行车的结构解决以上问题。轻质高速自行车,即将自行车的质量降低,在行驶的过程中通过气流使得自行车的速度增加。轻质的车身,需要轻质的材料,目前在我国轻质材料不丰富,加工轻质材料的工艺不高。所以以上的自行车的制造成本较高,大多数用于竞技比赛。 基于以上对设计,材料和制造工艺三者之间的矛盾,根据功能原理的技术矛盾分析法,得到了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常用的电动自行车的技术功能。电动自行车是一种以一半电力驱动和一半人力驱动的环保电动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可以自动侦测双脚施力状况,在需要时以适当的动力辅助踏踩,自动调节动力和速度。

教育新理念的学习心得

教育新理念的学习心得 新课程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教学服务,而不是一定恪守以往的常规秩序,应当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来调整教学策略,有些课虽然没有完成任务,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发展,也应当给予肯定。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但不是不要传授,必要的概念还要讲,但是学生自己探索解决的问题,要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是在现今的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角色上主要讲述教师是学习者、发现者、欣赏者,教师是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师是研究者、反思者、创造者这三个方面。结合《数学》课程,在课改的教学中有许多新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课改实验教师认真从学习课改的教育理论,从学生出发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自己角色灵活转变入手。 任何实践都应有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的指导是盲目的,缺乏科学性的。作为一名课改实验教师,应深深懂得这次自己所肩负的任务的重量,所以在教学实际中,应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 《课标》中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与有效的指导,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差

异,这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保证每个学生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也反 映了英语教育面向全体的思想。也是初中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方式,真正实现学生的英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还有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课程要具有开放性;把对学生的多样化评价引入课程等。 当然是在前人教学的基础上发展与探索出来的。理论的学习解决了我们教学的方向性问题。 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否定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层次地培养起来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帮助。面对全班学生,这个学生的学习态度要端正,那个学生的学习障碍要排除;课堂良好的学习环境要精心创设,学生个体的巨大差异要尊重;共同性的疑难要解答,独立思考的问题要诱导……这些细致而复杂的内容,只是决定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有了新的变化,即由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变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