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腮腺肿瘤中医治疗方法

腮腺肿瘤中医治疗方法

腮腺肿瘤中医治疗方法

腮腺肿瘤是指腮腺部位发生的肿瘤,主要包括腮腺腺瘤和腮腺腺癌两种。中医治疗腮腺肿瘤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中医理疗等。下面我详细介绍一下中医治疗腮腺肿瘤的方法。

首先,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腮腺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中医认为,腮腺肿瘤的发生与体内的阻滞、瘀血有关,中药治疗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的作用,缓解肿瘤症状,促进肿瘤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中药有红花、赤芍、黄芪、桃仁等。这些中药可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养血等作用,对腮腺肿瘤有一定的抑制和消散作用。

其次,针灸疗法也是中医治疗腮腺肿瘤的一种重要方法。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整腮腺周围的气血运行,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加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常用的针灸穴位有大椎、足三里、合谷等。针灸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对腮腺肿瘤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此外,中医还注重通过中医理疗来治疗腮腺肿瘤。中医理疗是指通过推拿、按摩等手法,刺激腮腺周围的经络和穴位,促进气血流通,消除肿瘤部位的疼痛和肿胀。常用的中医理疗方法有推拿、拔罐、艾灸等。中医理疗可以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肿瘤吸收和消退,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上述方法,中医治疗腮腺肿瘤还注重调整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中医认为,

饮食对身体的影响非常重要,腮腺肿瘤的发生也与饮食有关。中医建议患者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吃一些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此外,中医还强调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保证充足的休息,加强自身的抵抗力。

总之,中医治疗腮腺肿瘤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中医理疗等。这些方法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活血化瘀,促进肿瘤的吸收和消退,缓解肿瘤症状,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同时,中医还注重调整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治疗效果。当然,腮腺肿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中西医治疗,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腮腺癌术后复发中医治疗

腮腺癌是现在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癌症之一,它是发生于腮腺的恶性肿瘤,属于涎腺癌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并不是多见的恶性肿瘤,是一种具有复发和转移性质的全身性疾病。目前,手术是治疗腮腺癌的重要方法。但是手术并不能保证患者的健康,很多患者在手术后还会出现复发。那么,腮腺癌术后复发中医治疗效果如何?很多患者会有这样的疑问。 手术是治疗腮腺癌的重要手段,它可以直接有效地将肿瘤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然而手术并不是万无一失的,很多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癌细胞的转移扩散,导致病情复发。所以,腮腺癌手术后的继续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 腮腺癌术后复发中医治疗?——术后要及时服用中药巩固疗效,药 力直达病灶,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彻底清除肉眼看不到的残余癌细胞,预防复发扩散,减轻症状和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在众多的中医药里,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袁希福三联平衡疗法,在治疗腮腺癌等各种肿瘤疾病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三联平衡疗法是由著名的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教授根据30年的抗 癌经验,在先辈们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最新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而创立的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该疗法具备中医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软坚散结、以毒攻毒”等优势,并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应运而生,且治疗费用低,适合治疗各个时期的癌症患者,能有效抑制病情的恶化,增强患者的身体机能、减轻痛苦延长患者的寿命。 三联平衡疗法治疗腮腺癌针对关键病机,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等最新医学理论有机结合,融会贯通而形成的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中医药疗法。该疗法紧紧结合传统中医学治疗腮腺癌经典,把腮腺癌的病因病机分为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即“虚”、“淤”、“毒”三大病机,“治病求本”、“内外兼治”,在治疗上抓住关键病机,统筹兼顾,采取“扶正”“疏通”“祛毒”三大对策,有的放矢,重点用药。 腮腺癌术后复发中医治疗? 三联平衡疗法治疗癌症具有以下优势: 一、有很强的整体观念。

中医中药治疗腮腺癌

中医中药治疗腮腺癌 中医中药治疗腮腺癌 王某,女,刃岁,工人。1990年10月15B初诊。 患者1988年患左腮腺癌,住某肿瘤医院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后1年余,左腮部又发现2cm x 2.5cm大小肿块,质地偏硬,有胀感,无疼痛,面、足浮肿,口干,血沉26mm/h经原治疗医院复查,诊为复发。患者心情极为紧张,不愿再次手术,要求中医治疗。诊:左腮部肿明显,面足浮肿,左腮酸胀,咀嚼尤甚,疲乏,纳不振,苔黄而薄腻,脉溺。查血象:血红蛋白85g/L,血小板80x10’/L,白细胞8.9x10’/L,中性分叶0.78,血沉32mm/h正虚邪实,热毒内蕴。治拟扶正祛邪,清热解毒。 北沙参20克,西洋参3克(另煎),黄芪18克,生地黄18克,藤梨根20克,银花15克,连翘12克,白花蛇舌草15克,苦丁条12克,夏枯草15克,冬瓜皮30克,意苡仁60克(另煮熟服食),地骷髅15克。 1990年11月12日复诊:上药服2l剂,左腮及面颊部牵掣,酸胀消失,面浮肿,口干等减轻,左腮肿块、颈淋巴结肿有所缩小。上方加赤茯苓15克。 11月26日复诊:症情稳定,面足浮肿消退,颈淋巴结肿消失,左腮肿块明显缩小。血象:白细胞5.1xl0’/L,血红蛋白110g/L,血小板100x l0’/L,中性0.67,血沉22mm/h,体力渐见恢复,纳食正常。上方去地骷髅、冬瓜皮,改银花为忍冬藤,加半枝莲15克。 1991年2月15日复诊:左腮肿块缩小至o.5cm大小,余症已愈。血象均在正常范围。续以上方进出调治1年余,诸症悉愈.血象及cT等复查,均正常无殊。其仍间断服药,迫访至今稳好康复. [按]腮腺癌是发生于腮腺的恶性肿瘤,现代医学对本病的发病原因,

腮腺肿瘤中医治疗方法

腮腺肿瘤中医治疗方法 腮腺肿瘤是指腮腺部位发生的肿瘤,主要包括腮腺腺瘤和腮腺腺癌两种。中医治疗腮腺肿瘤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中医理疗等。下面我详细介绍一下中医治疗腮腺肿瘤的方法。 首先,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腮腺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中医认为,腮腺肿瘤的发生与体内的阻滞、瘀血有关,中药治疗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的作用,缓解肿瘤症状,促进肿瘤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中药有红花、赤芍、黄芪、桃仁等。这些中药可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养血等作用,对腮腺肿瘤有一定的抑制和消散作用。 其次,针灸疗法也是中医治疗腮腺肿瘤的一种重要方法。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整腮腺周围的气血运行,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加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常用的针灸穴位有大椎、足三里、合谷等。针灸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对腮腺肿瘤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此外,中医还注重通过中医理疗来治疗腮腺肿瘤。中医理疗是指通过推拿、按摩等手法,刺激腮腺周围的经络和穴位,促进气血流通,消除肿瘤部位的疼痛和肿胀。常用的中医理疗方法有推拿、拔罐、艾灸等。中医理疗可以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肿瘤吸收和消退,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上述方法,中医治疗腮腺肿瘤还注重调整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中医认为,

饮食对身体的影响非常重要,腮腺肿瘤的发生也与饮食有关。中医建议患者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吃一些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此外,中医还强调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保证充足的休息,加强自身的抵抗力。 总之,中医治疗腮腺肿瘤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中医理疗等。这些方法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活血化瘀,促进肿瘤的吸收和消退,缓解肿瘤症状,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同时,中医还注重调整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治疗效果。当然,腮腺肿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中西医治疗,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腮腺癌手术后怎样用中药调理

腮腺癌是现在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癌症之一,和其他肿瘤一样,腮腺癌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但是临床上多数患者确诊时病情已经进入晚期,让治疗变的困难。对于腮腺癌的治疗,很多患者会首先考虑手术切除,但手术是一种创伤性较大的治疗手段,再加上疾病的消耗,患者身体会变得非常虚弱,往往很难耐受后续的治疗,不利于身体的恢复,因此不少患者想到了中医药的调理,那腮腺癌手术后怎样用中药调理呢? 由于手术对机体损伤较大,且不能全部清除癌细胞,术后很容易出现各种症状,同时也会伴随复发转移的情况,因此需要及时配合中医药的调理,能够尽快的恢复患者身体机能,防治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预防术后复发转移,提高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腮腺癌患者术后元气受到损伤,需要补气养血,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党参、当归、白芍等,扶正元气,调理脾胃,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伤口的愈合,增强患者的体能,另外还可以通过中医的祛邪功效,清除术后残存的癌细胞,防止术后复发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中医在治疗腮腺癌时,使用的是天然的中草药,副作用小,不会损伤机体,术后患者长期服用中药,可以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有效降低复发转移的可能性,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不过临床上也有很多患者短期内通过中医药的调理,病情稳定,体质得到改善,也无明显不适,就盲目停药,造成了病情的反复,腮腺癌病情复杂,复发转

移是其特性,尤其是术后五年内是复发的高峰期,患者千万不能大意,即使病情稳定,也要遵循医嘱进行巩固治疗,起码要坚持五年,如果服药五年后有条件的话还能继续服药,以巩固疗效,预防复发转移,延长患者生命。 在选择中医治疗时,很多患者及家属相信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院长袁希福,由于出身于中医世家,袁希福自幼便接触中医,熟读中医古典名著。此后,其还曾先后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为从事中医治疗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于肿瘤疾病的治疗,袁希福有着近40年的丰富临床经验,其治疗过的患者大多都是已属晚期,甚至是被判“死刑”的末期患者。以其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指导用药后,多数患者都可以获得满意治疗效果,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甚至一些患者实现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由于在治癌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袁希福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其抗癌理论得到国内外专家的广泛认可,更因此获得“传统医学杰出成就奖”、“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传播杰出贡献奖、“中国十大当代名医”等诸多荣誉。河南日报、大河报、大河健康报、郑州晚报、河南科技报、东方今报、河南电视台、郑州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相继报道,更让他名扬国内外,促使慕名就医患者络绎不绝。

腮腺癌患者术后要吃多久的中医药

近年来,腮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正规生活,因此积极的治疗腮腺癌很重要。对于腮腺癌的治疗,手术多为患者的首要选择,可以直接将肿块切除,短期内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手术会消耗人体大量的能量,导致患者气血受损,且治疗并不彻底,术后易复发转移,因此有的患者会在术后寻求中医药的治疗,但对于用药时间并不明确,那腮腺癌患者术后要吃多久的中药呢? 中医在治疗时讲究辨证施治,不仅仅着眼于局部的癌肿,更是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在术后通过扶正祛邪的中药,一方面能够调节机体,补充元气,修复患者受损的机体,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出现,一方面还能抑杀残存的癌细胞,稳定病情,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的几率,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目前术后寻求中医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的,但有很多患者在用药方面不甚了解,也有不少患者经中医药的调理后,病情稳定,能吃能喝能睡,也无不适症状,就认为自己已经“好了”,然后盲目停药,但停药后不久病情就出现了反复,影响患者生存时间。 袁希福老中医曾言:“一时的好坏,并不代表痊愈。腮腺癌在世界范围内仍是难治之症,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完全抑制复发、转移。即便短期有不错疗效,可也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想要真正康复,还需短期治疗与远期巩固兼顾,时刻做好肿瘤复发、转移的预防工作。”临床上有“五年生存率”的概念,指出综合治疗后的前五年对腮腺癌患者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腮腺癌患者在术后服用中药病情稳定后,还应坚持中医药的治疗,起码坚持五年,五年后肿瘤复发转移风险会降低很低,但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若患者经济条件允许,还可以继续坚持用药,尽可能的降低复发转移的几率。 临床上有很多腮腺癌患者总认为要在术后吃中药,其实患者在术前,甚至刚确诊的时候,就可以配合治疗,用药越早效果越好,及时把身体调理好,当患者元气盛了,正气足了,也能就抵抗住癌肿的发展,并耐受各种治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命。出身中医世家的袁希福在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药性总论》、《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等中医名著。为了提高理论水平,袁希福还曾先后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师从多位名家,为从事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袁希福认为,腮腺癌不是单一的病变,而是全身疾病在局部的反映。治疗中仅着眼于局部是不够的,要想达到治疗目的,必须全面调理、重点用药,达到阴阳平衡,化有形于无形之中。其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的实质内涵就是针对“虚”、“瘀”、“毒”三大病机,统筹兼顾,采取“扶元”、“通瘀”、“排毒”三大治疗措施,有的放矢,重点用药。目的在于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功能,使人体紊乱的内环境重新得以平衡,此时五脏六腑都处在一种和谐的状态,疾病亦趋康复。多年来,在该理论的指导用药下,部分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有有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对于腮腺癌的治疗,要短期治疗与远期巩固兼顾,术后五年内是复发转移的高峰期,患者千万不能大意,时刻做好预防肿瘤复发转移的工作,坚持中医药的调理,为自己争取更长的生存时间。提示:腮腺癌如今仍属医学难题,目前中医治疗也主要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为主。由于患者病情、体质差异,疗效会因人而异,患者及家属需理性看待,切勿盲目选择就医。 为满足广大患者朋友们的就医需求,解决偏远地区病人看病难的问题,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现已全面开启远程会诊服务,仅需通过微信提供患者的病史资

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与思路

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与思路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mumps)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腮腺非化脓性肿痛为特征。儿童和青少年多见,多呈良性经过并具有自限性的特点。除腮腺受累外,儿童可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青春期后的腮腺炎患者还可出现睾丸炎、附睾炎和胰腺炎等其他腺体炎症。 在中医文献中,早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就有“夫大头病者,是阳明邪热太甚,资实少阳相火而为之也,多在少阳,或在阳明,或传太阳,视其肿势在何部分,随经取之……”等有关本病的记载。根据本病病变部位、证候特征、流行季节及传染性而有不同的名称:《局方发挥》谓之“时行腮肿”、《疮疡经验全书》谓之“痄腮”、《证治准绳》谓之“腮颌发”、《温病条辨》谓之“温毒”等。民间亦有称为“鸬鹚瘟”、“蛤蟆瘟”。现中医学多谓之“痄腮”。 一、病原学 腮腺炎病毒属副黏病毒科,呈不规则圆球形,直径约为85~300 nm,平均200 nm。有脂蛋白包膜,表面有小突起的糖蛋白。病毒基因为单股负链RNA,长约15.3 kb,可编码7种蛋白:①可溶性抗原(S抗原):核蛋白(NP)、多聚酶蛋白(P)、L蛋白。②包膜糖蛋白:含血凝素(H)、神经氨酸酶(N)。③血溶-细胞融合(F)糖蛋白(又称V抗原)。 ④基质蛋白(M)。根据S抗原基因的变异度可将腮腺炎病毒分为A~K 11个基因型,亚洲多为B、F和I型,欧美国家多为C、D、E、G和H型。基因型对流行病学调查有重要意义。腮腺炎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V抗原和S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S抗体在病后1周即可出现,无保护性,可用于早期诊断;V抗体一般于病后2~3周出现,并持久存在,具有保护作用。 人类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宿主。病程早期可自患者的唾液、尿液、血液及并发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中分离出病毒。该病毒体外可在猴肾、人羊膜等许多哺乳动物细胞及鸡胚中培养增殖,感染病毒后24小时即可出现细胞病变。 病毒对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均很敏感,甲醛、乙醇可于2~5分钟内将其杀灭,暴露于紫外线下很快死亡,4 ℃时其活力可保持2个月,37°时可保存24小时,加热55~60 ℃时10~20分钟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患者腮腺肿大前6天至肿大后9天,均可从其唾液中分离出病毒而有传染性。病毒也可存在于血液、尿液及脑脊液中。 (二)传播途径

腮腺瘤最简单土方法

腮腺瘤最简单土方法 腮腺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通常发生在腮腺内。腮腺瘤的症状包括腮腺肿块、面部肿胀、疼痛和咀嚼困难等。对于腮腺瘤的治疗,传统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但是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最简单土的方法来帮助缓解腮腺瘤的症状,希望对患有腮腺瘤的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饮食方面对于腮腺瘤的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建议患者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酒精和咖啡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腮腺瘤,导致症状加重。同时,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和坚果等,有助 于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对抗腮腺瘤。 其次,中医理疗也是一种简单土的方法来缓解腮腺瘤的症状。中医认为腮腺瘤 是由体内湿热引起的,因此可以通过中药煎煮或者外敷来排除体内湿热。常用的中药材包括黄连、黄芩、茯苓等,这些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排毒的功效,可以帮助缓解腮腺瘤引起的不适症状。 另外,针灸和推拿按摩也是中医理疗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针灸可以调理人体 的气血运行,促进腮腺瘤周围的血液循环,帮助减轻肿胀和疼痛。推拿按摩则可以通过刺激腮腺瘤周围的穴位和经络,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有助于缓解腮腺瘤的症状。 最后,心理调节也是缓解腮腺瘤症状的重要方法之一。腮腺瘤的发生和发展与 患者的情绪状态密切相关,长期的焦虑、紧张和抑郁可能会加重腮腺瘤的症状。因此,建议患者通过放松心情、保持愉快的心境,可以帮助缓解腮腺瘤的症状。 总之,腮腺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简单土的方法来缓解其症状。饮食调理、中医理疗和心理调节都是值得尝试的方法,希望对患有腮腺瘤的患者有所帮助。当然,在尝试这些方法之前,建议患者先咨询医生的意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希望大家都能够早日康复,健康快乐地生活下去。

腮腺炎的土方治疗方法

腮腺炎的土方治疗方法 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腮腺肿大、疼痛,甚至伴有发热等症状。传统中医药认为腮腺炎是由于外感风寒、湿热等引起的,因此可以采用土方治疗来缓解症状。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土方治疗方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生姜糖水是一种常见的土方治疗腮腺炎的方法。生姜具有温中散寒、化湿化痰的功效,能够帮助缓解腮腺炎引起的肿痛症状。制作方法是将生姜切成薄片,加入适量的红糖,加水煮沸后再小火煮20分钟左右,待温热时饮用。每天可以饮用2-3次,能够有效缓解腮腺炎的症状。 其次,桔梗茶也是一种常用的土方治疗腮腺炎的方法。桔梗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对于腮腺炎引起的肿痛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制作方法是将桔梗加水煎煮,待水变成淡黄色时即可饮用。每天可以饮用2-3次,能够帮助减轻腮腺炎的症状。 此外,蜂蜜水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土方治疗腮腺炎的方法。蜂蜜具有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帮助缓解腮腺炎引起的不适感。制作方法是将蜂蜜加入温水中搅拌均匀后饮用,每天可以饮

用3-4次,能够有效缓解腮腺炎的症状。 最后,黄连汤是一种草药制剂,也是一种常用的土方治疗腮腺炎的方法。黄连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腮腺炎引起的肿痛症状。制作方法是将黄连、黄芩、黄柏等草药煎煮后饮用,每天可以饮用1-2次,能够帮助缓解腮腺炎的症状。 总之,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采用土方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上述介绍的生姜糖水、桔梗茶、蜂蜜水和黄连汤都是常用的土方治疗方法,能够帮助缓解腮腺炎的症状。当然,在使用土方治疗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腮腺炎的中医艾灸治疗方法

腮腺炎的中医艾灸治疗方法

文章目录一、腮腺炎的中医艾灸治疗方法二、腮腺炎有哪些发病的原因三、腮腺炎应该要如何诊断 腮腺炎的中医艾灸治疗方法1、腮腺炎的中医艾灸治疗方法用灯草灸预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不但疗效显着,且方法简单、便于操作。其具体做法是: 1.1、取穴 取患侧角孙穴(即耳尖正上方处),双侧取双侧,预防治疗可任选一侧。 1.2、操作步骤 将患侧耳壳向前曲折,耳尖正上方入发际处,用龙胆紫作标记,75%酒精消毒后,取灯芯草3~4cm,将一端浸入油中(麻油)约1cm,用左手捏住灯草1/3处,点燃后迅速向穴位一触即起,随即发出“啪”的爆炸声,在施灸处出现一绿豆大小的小疱。灸后局部保持清洁,防止感染。

2、宝宝腮腺炎的治疗方法 2.1、化脓性腮腺炎 2.1.1、针对病因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1.2、选用有效抗菌药物,经验性应用大剂量青霉素或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等抗革兰阳性球菌的抗生素,并从腮腺导管口取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根据药敏调整敏感抗生素。2.1.3、其他保守治疗,炎症早期可用热敷、理疗、外敷等方法。碳酸氢钠溶液、口泰等漱口剂有助于炎症的控制。 2.1.4、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发展至化脓时需切开引流。

2.2、流行性腮腺炎 2.2.1、隔离、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洁,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 2.2.2、对症治疗为主,抗生素无效。可试用利巴韦林。有报告用干扰素者似有疗效。 2.2.3、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尚无肯定效果,对重症或并发脑膜脑炎、心肌炎等时可考虑短期使用。 3、腮腺炎偏方治疗方法 3.1、如意金黄散适量,用醋或浓茶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换药2次。 3.2、六神丸适量,用醋少许浸泡成糊状后,调匀涂搽患部,一日数次。 3.3、青黛粉适量,用醋调成糊状,涂搽患部,一日数次。 3.4、生姜汁、米醋各50毫升,猪胆汁3克,将上药和匀,外敷患处。 3.5、去皮大蒜头、醋等量,捣烂如泥,敷患处。每日2~4次。现捣现敷。病之初起时疗效更好。若出现发热、头疼等全身症状者,可加内服药治疗。 腮腺炎有哪些发病的原因1、传染源 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

治流行性腮腺炎秘方中医治疗药方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治流行性腮腺炎秘方(方3首) 治流行性腮腺炎秘方 34.1解毒散结汤 【来源】张荣显,《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金银花20克,连翘12克,大青叶10克,板蓝根、生石膏各15克,黄连、黄芩、夏枯草、玄参、蚤休各10克,薄荷、僵蚕各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方解】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薄荷疏风清热;板蓝根散结消肿;黄芩、黄连清心肺郁热;玄参、夏枯草清热散结;生石膏解肌清热;大青叶解毒凉血;蚤休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僵蚕熄风散结。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再随证加减,可用于各种流行性腮腺炎。 【主治】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加减】热盛,加栀子10克,龙胆草5克;淋巴结肿大,加花粉,赤芍、蒲公英、川楝子各10克;肿而坚硬、加昆布、海藻各10克,土贝母5克;恶心呕吐,加陈皮6克,竹茹、藿香各10克;易感风寒,加荆芥5克,苏叶、淡豆豉各10克;低热,加青蒿、地骨皮、知母各10克;便干,加熟军6克;咽痛,加锦灯笼、桔梗、山豆根各6克;睾丸肿痛,坚久不消,加茴香橘核丸3克,日服3次;抽搐,加全蝎3克,蝉衣6克,钩藤10克;肿痛明显,加用金黄膏外敷,日2次;高热不退,加紫雪或小儿牛黄散,救急散等。 【疗效】治疗900例,全部治愈。双侧腮腺肿大者409例,单侧肿者495例。治疗1~3天痊愈者536例,4~7天259例,8天以上105例。 34.2六味消毒饮 【来源】郑则敏,《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板蓝根、忍冬藤各15克,夏枯草、白僵蚕、赤芍、连翘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毒、软坚消肿。 【方解】方中以板蓝根、连翘清热解毒;忍冬藤通络;赤芍凉血活血;夏枯草、白僵蚕软坚散结,本方对热毒蕴结之痄腮具有较好疗效。若能结合辨证加减,则疗效更为理想。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加减】发热,加牛蒡子、大青叶;口渴,加天花粉、鲜芦根;伴扁桃腺炎,加白桔梗、轻马勃、粉甘草;胃脘不舒或纳减,加川朴花、生麦芽;大便干结,加全瓜蒌、大黄。合并睾丸炎用龙胆泻肝汤加板蓝根、橘核。外治可用金黄散。 【疗效】治疗50例,均获痊愈,在治疗中无1例并发症,服药2~5剂,平均3剂。 34.3板蓝根汤 【来源】周观原,《河南中医》(4)1986年

李氏全息汤合李氏消瘤汤治疗结节性红斑,甲状腺瘤,腮腺淋巴瘤等验案

李氏全息汤合李氏消瘤汤治疗结节性红斑,甲状腺瘤,腮腺淋 巴瘤等验案 李氏全息汤合李氏消瘤汤治疗结节性红斑,甲状腺瘤,腮腺淋巴瘤等验案 李氏还魂汤以甘麦大枣汤(浮小麦30克,炙甘草,导致各10克)加丹参30克,石菖蒲远志各20克组成。 李氏痹痛汤以威灵仙,当归,延胡索各30克,细辛,附子,麻黄各10克为主组成。 李氏消瘤汤以丹参,当归,桃仁,三棱,莪术,牡蛎各30克,夏枯草,海藻,山慈菇各15克组成为主。 患者,女,年龄27岁,未婚,中学教师,2012年7月5日初诊主诉1年前在一次宴会后身上出现一些红斑且疼痛,用手按有些微硬,当时去当地医院检查确诊为结节性红斑,吃过一些西药,但是吃东西稍不注意就反反复复发作(大蒜,生葱,海鲜,生姜等)以前吃西药还可以暂时缓解近月余吃西药根本无效,听别人说起我在当地有些名望来诊。观其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细涩微滑,已与诊断为过敏体质从而引起的结节性红斑。 拟方李氏全息汤和李氏消瘤汤和过敏煎 银柴胡,乌梅,五味子,桃仁,玄参,海藻,浙贝,夏枯草,桃仁,细辛各10克 薏苡仁20克牡蛎30克 * 予以7副。 患者一周后复诊,患者反映疼痛症状稍有缓解但红斑还是没有消失,正巧昨晚与李芳祥医师探讨结节性红斑,李芳祥医师说可以从

西医的病理命名上找到突破点: 如 结节性--------------李氏消瘤汤; 红斑----------------活血化瘀; 皮肤血管炎-----------腾龙汤; 反思其舌象,脉象,恍悟这是一例血瘀与痰饮相搏而引起的皮肤病病例, 拟方李氏全息汤和李氏消瘤汤腾龙汤加减治疗 李氏全息汤基础方(赤芍易白芍) 加当归,川芎,玄参,桃仁,夏枯草,红花,海藻,浙贝,细辛各10克 薏苡仁20克川牛膝15克牡蛎30克 * 予7副 第二周患者复诊诉红斑消失大半,疼痛完全消失,皮下硬结还有一些脉象已变细微滑,涩象已无,效不更方在与7副。 此例患者前后用药28副,症状完全消失,脉象转为弦细,后随访一切正常,进食上述食物,此病也不再复发。 此病例治疗思路从中医传统思维转变到从西医病理名称特点下手,不仅仅体现了李芳祥医师治病的思路开阔,也展现了李氏全息汤的包容性及灵活性,大家可以借鉴此病例找出其他病例的共同性以及在特殊病例中的李氏全息汤的不同用法,本篇体会如有不足之处敬请指教。 李氏全息汤合李氏消瘤汤治疗淋巴瘤医案分享 (作者:王忠医师吉林长春市) 原文地址:

腮腺炎的中医治疗体会

腮腺炎的中医治疗体会 运用中医辨证理论将腮腺炎(痄腮)分为5型:温毒在表型;胆热范胃,气血壅滞型;余毒未清,腮肿尚存型;气血亏损,痰淤阻留型;邪退正虚,气阴两虚型。从症状、治则、方药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结合针灸治疗,促进了疾病的痊愈。并指出注意患者的饮食宜忌,可缩短疾病的病程。 标签:腮腺炎;免疫力;治疗;临床疗效 在生活中流行性腮腺炎常被称作“痄腮”“猪头肥”,儿童常发病,但有时成年人也可以发生。近几年由于腮腺炎疫苗预防接种的应用,使其发病率较前明显下降,但每年仍有散在发生。曾经患过此种病的人群,因其获得了较为稳定的免疫力,很少会再次感染发病,但还是存在少部分人对此病易感。患者发病的临床特点主要是腮部疼痛并出现红肿,在其咀嚼食物时,疼痛会随之加重。本病好发于春冬季节,经治疗后恢复比较快,若没有接受及时的诊治,可能会伴发其它并发症,如脑膜炎,发生在青少年身上还可引起睾丸炎。笔者运用中医疗法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1.1 温毒在表型 临床特点:体温升高、畏寒,伴有头痛症状,腮腺肿胀。舌颜色加深,舌苔发黄,脉搏细速、变弱。 治则:清热降温,消除肿胀。 方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处方:连翘9g、桔梗9g、蒲公英15 g、金银花15g、牛蒡子9g、薄荷6g、鱼腥草20g、板蓝根15g、夏枯草9g、丹参15g、黄连6 g、黄岑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中、晚分服。 1.1 胆热犯胃,气血壅滞型 临床特点:气躁易渴、腮红肿痛、食欲下降、大便干燥、尿液色深、舌苔发黄、舌颜色加深、脉率不齐。 治则:降热排毒,疏肝活血。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处方:柴胡颗粒5g、薄荷6g、僵蚕9g、牛蒡子9g、升麻8g、连翘11g、板蓝根15g、马勃3g、黄岑12g、桔梗9g、丹参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中、晚分服。 1.3 余毒没有清除,腮肿仍然存在型 临床特点:高热消退、腮腺肿胀症状逐渐好转,舌苔发黄干燥,舌颜色加深,睾丸红肿胀痛,脉搏细速。 治则: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方药:消瘰丸加减。处方:夏枯草12g、玄参9g、瓜蒌12g、浙贝母12g、牡蛎12g、板蓝根15g、大青叶9g、王不留行12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中、晚分服。 1.4 气血亏损,痰淤阻留型 临床特点:高热退除,神色呆滞、流涎四肢活动障碍,舌稍红或蓝紫,舌苔湿润,体型肥胖,脉搏细弱。 治则:益气活血,化痰通络。 方药:涤痰丸加减。处方:石菖蒲6g、郁金6g、丹参12g、茯苓9g、地龙

流行性腮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临床案例)

流行性腮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临床案例) “上病下取”始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灵枢·终始》篇曰:“病在上者下取之。”是指上部病变从下部治之,属于一种与病气上下相反的治法。明代张景岳指出:“气反者,本在此而标在彼也。其病既反,其治亦宜反。故病在上,取之下,谓如阳病者治其阴,上壅者疏其下也。”上病,指病变部位、病证表现偏于上;下取,是用药物针灸从临床主证所在部位以下的脏腑或体表进行调理和治疗。 痄腮即流行性腮腺炎,属于中医温毒范畴,本病多见于儿童,小儿为纯阳之体,最易感受风热疫毒而发病。初起邪从口鼻而入,先犯肌表,旋即入侵少阳经,以至热毒与气血壅滞于耳下。其病变虽以少阳为主,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疫毒炽盛直传足厥阴肝经,下注阴器而发睾丸炎;胆木易犯阳明胃土,毒热之邪壅塞阳明气机,内结肠腑,症见腹满痛、便秘、呕吐而发胰腺炎;疫毒化火,灼伤阴液,内闭心包,肝风内动,则见神昏、谵语、抽搐而发脑炎、脑膜炎。 病案举例 郄某,男,10岁,1993年3月21日初诊。痄腮发病已一周,以

双侧耳垂为中心肿痛,张口则疼痛加剧,体温40°C,经某医院门诊已给口服银翘散加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药,高热、肿痛未能控制。刻诊:头痛眩晕,高热口苦,纳谷不思,大便6日未行,口气秽浊,小便短黄,双侧睾丸胀痛,舌苔黄稍腻,脉浮数。证属疫毒炽盛,壅塞少阳,阳明燥结。处方:柴胡25克,黄芩12克,清半夏6克,生甘草10克,沙参20克,大黄12克,吴茱萸1克。1剂,水煎服。 上方服1煎后,肠鸣增强,3小时后大便1次,便先干后稀,奇臭难闻,随后体温降至38°C,口气消失,原方大黄改为6克,效不更方,再进3剂。服药3剂后,体温降至37.5°C,每日大便1次,肿痛大有好转,纳谷已增,精神转佳。柴胡改为10克,沙参10克。上方共服7剂而愈。 按:本例患者由于疫毒壅塞少阳经,而致少阳枢机不利,气血毒热互结,症见双侧耳垂为中心肿痛,口苦眩晕,纳谷不思,双侧睾丸胀痛,故选用小柴胡汤以治本;胆经毒热炽盛易侵阳明,耗伤阴津而致大便6日未行,口气秽浊,舌苔黄稍腻,故加大大黄之用量,通下燥粪,使毒热之邪随粪排出而治标。消化道为人体主要管道,消化道通畅,则人体诸管道皆畅,气血通达,故“通则不痛”;配少量吴茱萸意在制大黄苦寒不致太过,引苦寒之大黄直达病所,泻火解毒,活血消肿。吴茱萸下气最速,善止厥阴疼痛。中医学的特点就是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药,临证不能被现代医学病名所困扰;如果一见到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