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环境影响评价的产生与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的产生与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的产生与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的产生与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的产生与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20世纪中叶,科学、工业、交通迅猛发展,工业和城市人口过分集中,环境污染由局部扩大到区域,大气、水体、土壤、食品都出现了污染,公害事件不断发生。森林过度采伐、草原垦荒、湿地破坏,又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人们对自身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也走越来越重视,开始在活动之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于核设施环境影响的特殊性,开始系统地进行了辐射环境影响评价。20世纪60年代英国提出环境影响评价“三关键”,即关键因素、关键途径、关键居民区。明确提出污染源——污染途径(扩散迁移方式)——受影响人群的环境影响评价模式。

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197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美国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用法律固定下来并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

随后瑞典(1970年)、新西兰(1973年)、加拿大(1973年)、澳大利亚(1974年)、马来西亚(1974年)、德国(1976年)等国家也相继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970年世界银行设立环境与健康事务办公室,对其每一个投资项目的环境影响作出审查和评价。197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加拿大联合召开了第一次环境影响评价会议。1984

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理事会第12届会议建议组织各国环境影响评价专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为各国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方法和理论基础。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中都写入了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内容。1994年由加拿大环境影响评价办公室和国际影响评价学会在魁北克市联合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环境评价部长级会议,有25个国家和6个国际组织机构参加了会议,会议作出了进行环境评价有效性研究的决议。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学校环境与人的发展

学校环境与人的发展 学校:广州广播电视大学 专业:教育管理 班级:16春教育管理(本科) 学号:1644101213712 姓名:李月珩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一、前言 (1) 二、学校环境 (1)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 (1) (二)、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 (1) (三)、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1) 三、学校环境的影响 (2) 四、学校环境的发展 (2) 五、人的发展 (3) 六、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4) 参考文献……………………………………………

学校环境与人的发展 李月珩 【摘要】:学校是教育、培养人才的特定的场所,学校环境的优劣,对孩子的全面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开发学生智能、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培养兴趣和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学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只有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才可以培育出为国家做贡献的人才。“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很好的说明了环境与人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关键词】:学校环境;人;发展; 一、前言 学校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合部分,其环境的优美程度自然也是现代学校文明的重要标志。学校环境当中,校园环境文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校园环境的美化和建设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有着无可代替的推动作用。学校环境是一所学校的窗户,是办学素质和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集中表现。环境是人发展的重要外在因素,因此,我们在教育中为学生创设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校园文化等,努力实现环境与人。但是,我们同事不能夸大社会环境对人影响的决定性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校园环境有“孩子的第三任教师”之称,它的优劣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二、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是指校舍建设、场馆设施、花草树木等一切有形的物体。精神环境主要是办学思想、办学模式、校风校纪等。 环境教育的含义及育人的作用 环境教育是指学校与教育活动相关的一切因素的综合。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 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心理,还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进而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在学习和生活中,只有让学生感到心情愉悦,才能更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 合理科学的规划校园环境,让校园绿化和教育有机地相结合,不仅增加校园的绿化环境,还可以达到育人的双重目的。 (三)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企业发展环境分析

企业发展环境分析 对于近代学而言,过去的20世纪是一个从幼稚到成熟发展的百年。虽然迄今为止仍有学者不承认独立的“”的存在,但无法否认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对20世纪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在新的世纪中,学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也必将有更大的发展。如何顺应企业的发展趋势,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是我国企业界和理论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21世纪企业发展的若干趋势 全面分析21世纪企业的发展趋势无疑是十分困难的。但我们至少可以根据学自身发展的轨迹和环境发展变化的预测,对企业发展的若干趋势进行判断。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给企业带来全方位的、革命性的影响。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已拓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既然信息社会的到来对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都产生巨大影响,那么,首当其冲,企业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的和基本的经济活动,自然要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从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将电子计算机用于工资计算开创电子计算机辅助新纪元始,至今世界上80%的计算机是用于领域,尤其是现在企业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多是以现代化大生产的工业社会为背景产生的,显然信息社会给企业带来的变革一定是革命性的。而且这种革命性的变革是全方位的,涉及20世纪学所关注的所有主题:与者、领导、组织与人事、效率、市场与顾客、竞争与战略、创新与组织变革、大公司组织结构和全球化等。莫顿(Morton M. S.Scott)的

研究表明,这种变革至少可以归结为六个方面:1信息社会给企业生产、活动的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2信息技术将企业组织内外的各种经营职能、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3信息社会的到来会改变许多方面产业的竞争格局和态势;4信息社会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战略性的机遇,促使企业对其使命和活动进行反思;5为了成功地运用信息技术,必须进行组织结构和的变革;6 企业的重大挑战是如何改造企业,使其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适应信息社会,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以重视人在企业中的作用为核心,创新各类理论和实践。丰富“人本”的思想。 “人本”是与“以物为中心”的相对应的概念,它要求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本”可分为五个层次,情感、民主、自主、人才和文化,具体包括这样一些主要内容:运用行为科学,重新塑造人际关系;增加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质量;改善劳动,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推行民主,提高劳动者的参与意识;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等等。可以预见,在21世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理解人、尊重人的价值观将会得到广泛认可,通过具体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上述“人本”的内容将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企业活力,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纵观二十年来的改革历史,为了达到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从放权让利到产权制度的改革,从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到创建股份制,逐步使企

战略环评与可持续发展

战略环评与可持续发展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战略环评与可持续发展 18世纪开始的那场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因那场革命而产生的工业化道路却在20世纪走到了尽头。2002年世界首脑会议终于达成共识:经济、社会、环境必须相互协调才能可持续发展。中国已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基本战略。中央近年提出的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新理念,正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美国的莱思特·布朗先生说:“由于中国如此庞大的人口,人类至今为止走过的所有 发展道路对中国都不能适用。要不了多久,中国非得开拓一条全新的航道不可。这个发明了造纸术与火药的民族,现在面临一个跨越西方发展模式的机会,向世界展示怎样创造一个环境上可持续的经济。中国若成功了,就能为全世界树立一个光辉的楷模,为人仰慕效法;中国若失败了,所有的人都将为此付出代价。”因此,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理念到行动的转变,决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成败。没有一个中国人希望失败。 一、可持续发展呼唤战略环评 上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主流认识也是将单纯的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导致环境危机在80年代全面爆发。既制约了经济增长,也影响了人体健康、社会公平、政治稳定与文明延续。为此,西方的环保思想便从“末端治理”、“生产过程控

制”过渡到第三阶段,即“源头防治”。这一痛苦的认识过程,是发展观升华的过程,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产生的过程,是解决环境问题整体战略提出的过程。所谓战略环评,即是“从源头和过程控制”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即是对政策、法规、规划、计划中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深入的分析预测和科学评价,即是采取预防措施或者其他补救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 战略环评制度产生于美国1969年的《国家环境政策法》。该法案提出“在对人类环境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的每一项建议或立法建议报告和其他重大联邦行动中,均应由负责官员提供关于该行动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说明”。70年代中期,欧美其他国家开始将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扩展到战略层次。80年代末,战略环评开始被全世界广泛接受,作用于战略实施全过程(政策-计划-规划-项目),新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逐渐形成。如今,美国政府已经编制了好几百部“战略环境影响报告”。加拿大《关于政策和计划建议的环境评价程序》规定所有联邦政策和计划,都必须经过战略环评。英国、荷兰、丹麦、瑞典等许多国家也都建立了战略环评系统。1993年,欧盟发布文件规定,今后凡有可能造成显着环境影响的开发活动或新的立法议案必须经过战略环评。在亚洲,韩国环评法要求国家及地方政府在制定实施各种政策与计划时必须进行战略环评。日本出台了一整套“计划环境评价体系”,专门用于区域开发计划中的战略环评。以上国家的实践表明,战略环评是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宏观、抽象概念落实到实际、具体方案的桥梁,是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制度化保障。 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正处于十年文革,认为当时西方发生的环境公害,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治之症,即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在自然资源方面存在着不可调和矛盾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由于消灭了私有制,是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所以不可能导致环境公害的发生。但实际上,我们也一直在模仿着苏联与欧美传统工业发展的模式,如今,模仿这一高耗能高污染模式所带来的恶果,正在中国重

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及现状

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及现状 刘振华 09级环境工程2班2009650332 摘要:环境影响评价的普遍经验作为一种预见性的环境管理工具,对它所实现其目的的程度已经产生了颇为激烈的争论,这一直是衡量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条款,特别是讨论已经从程序上的执行问题转向到环境影响评价的更实质性目标和其置于更广泛的决策背景。文章首先描述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起源,并介绍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史,进一步探讨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提出可行的办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国内外现状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是以一项社会活动、经济建设活动,在它实施之前,对它的选址、使其实现活动的行为及活动结束后所遗留的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估和预测[1]全部或部分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益或有害的变化即环境影响 一、国外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等 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人们开始关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不断寻找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方法是势在必行的。 20世纪50年代初,首次对核设施进行辐射环境影响评价。60年代英国提出环境影响评价“三关键”(即关键因素、关键途径、关键居民区)和“污染源一污染途径(扩散迁移方式)一受影响人群”的环境影响评价模式。1964年在加拿大召开国际环境质量评价会议,“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被学者们提出。1969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的通过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用法律固定下来并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继美国之后,先后有瑞典、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德国等国家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此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HUANJINGYUFAZHAN 11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张弘,左乐 (上海环科环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上海 200032) 摘要: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其主要实施过程是预测分析项目建成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预先确定解决思路及方法,进行污染监测,控制或消除环境污染问题。文章主要论述了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深入探讨了环境影响评价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环境评价制度改进意见和建议。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制度;公众参与中图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02-0011-01 DOI:10.16647/https://www.sodocs.net/doc/678820185.html,15-1369/X.2019.02.005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search Zhang Hong,Zuo Le (Shanghai Jianke Environmental Consulting Co.,Ltd.,Shanghai 200032,China)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s necessary.Its main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s to forecast and analyze th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and determine the solution ideas and methods in advance, carry out pollution monitoring, control or eliminat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tatus quo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t home and abroad,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depth,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 Key words: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 system;Public participation 环境影响评价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预测分析人为活动对环境质量产生的影响。该工作旨在确保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兼顾环境污染问题,确保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使以往经济发展观念及方式发生了改变,实现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也使地区产业结构、规模、布局等更加科学、合理,为环境保护策略的制定及经济发展方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 1.1 国外环境影响评价现状 国外环境评价范围相对比较广,不只是局限于眼前或者局部,其立足于全局考量环境污染问题,由点到面,使环境保护及治理工作的开展更加有序。一些国家在环评工作开展过程中,擅长从多个角度考量问题,使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全面性与系统性兼备,其除了着眼于经济对环境的影响之外,还会顾及社会环境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明确环境污染根源所在,实施效果非常好。国外环境评价体系科学、准确、范围广,其将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获得准确调查数据的同时,凸显环境监督评价体系的有效性,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与国内相比,国外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相对比较多元,该过程中应用到的技术手段比较多,在较短时间内便能够显示数据结果,而且准确率高;同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工作,使二者相融合,降低该项工作难度,使评价管理工作更加有序,该背景下涉及到的相关数据也更加完整、准确,使环境与管理之间更加协调。科学做好工程项目及环境规划工作,了解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及效率[1]。1.2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现状 在基础建设工作中,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可或缺。采用正确的方法,科学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环境规划及管理工作质量。现阶段,我国在环境影响评价理论规划、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研究,但其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亟待改善的问题。具体而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相关条款不具备可操作性,这些抽象、笼统的条款使环评执法人员无所适从,而且成了部分企业不执行环境评价工作的挡箭牌,导致环境评价单位工作难以开展;环境影响 评价体系引入相对比较晚,运用过程中不够成熟,尚存在诸多不良问题,直接影响环评结果,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正确的环境评价顺序是先给出可行性报告,再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但是,很多建设单位不想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上投入过多资金,使得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类工作顺序颠倒,增加环境评价工作压力及负担;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公众参与度低。项目开展过程中,是否存在噪音、环境污染等问题,直接关乎公众的切身利益,虽然说刚出台了新的公众参与办法,但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很多很多环境纠纷问题,很容易激化公众和建设单位之间的矛盾。 2 环境影响评价发展趋势 当前,社会经济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需要以此为背景,兼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可持续性。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时,除了考量人民群众的环境资源需求之外,还要对后世环境诉求加以考量: 首先,可构建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使其与我国国情相符。依据我国国情及环境情况,对环境影响评价指导原则加以确定。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除了采用传统评价方法和政策分析方法之外,还要注重对GIS 技术和系统动力学仿真技术加以应用,以此为背景,使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支撑体系,为后续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可加强部门协作,使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更加灵活。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无论任何开发活动,都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具体实施过程中,因受限于经济、资源、成本等因素,很难兼顾所有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基于这一情况考量,应依据实际情况,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细分,分别进行初评和详评,重点评价存在严重环境及污染问题的大型建设项目; 最后,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要明确公众的主体地位,使公众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因一些建设项目具有隐蔽性特征,很难真正实现公众参与,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时,要依托公众参与,加强调查研究,对建设项目的选址、 (下转第13页)

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及现状

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及现状 发表时间:2019-02-26T15:03:09.92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作者:李俊 [导读] 随着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作为主要关卡,对于环境保护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深圳市绿世纪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作为主要关卡,对于环境保护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必须要加大对环评报告的技术审查。为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要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和优化的措施。因此,深度分析此课题,有着重要意义。现针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现状,做简单的论述,结合实际情况,展望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信息化;专家管理 1、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从工作实际来说,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分为3个阶段,具体如下:①环评文件的编制;②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③环评文件审批。其中,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阶段,主要是通过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建设项目工程分析,进行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各个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不同地区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平均时限在5~25个工作日。目前来说,环评报告表评估周期大约为5~10个工作日;环境报告书评估周期大约为5~25个工作过日。若情况较为特殊,需要在开展评估前,先送专家或者组织专家预评审会,报告表平均耗时为2~5个工作日;报告书平均耗时5~10个工作日。基于检测和采样;监测数据分析和现状评价;工程分析和环境要素预测,以及环境现状调查、监测评价等,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现状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在新技术和设备等资源的支持下,工作效率和质量不断提升,获得了不错的成效。不过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2.1 公众参与程度低 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来说,公众的参与对保障评估结果真实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很多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工作中,公众的参与不具代表性以及有效性。一方面,公众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没有认识到其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加之相关部门宣傳工作不到位,使得此情况出现。另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很多公众缺少相应的知识素养,无法有效参与。除此之外,沟通渠道不畅通,受到信息闭塞和通讯不畅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很多群众无法及时接收信息,进而无法及时参与。 2.2 评估手段不丰富 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实践来说,现用的评估形式较为单一,多采取现场踏勘+召开评审会的方式。使用的评估技术手段落后,影响着评估的效率以及质量。在技术评估时,使用的多数信息,是从环评报告中提取得的内容,开展审查时,无法精准识别问题,难以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性等。若想充分发挥监督环评报告的作用,保证报告质量,必须要充分发掘信息来源,最大程度上掌握影响环境的各类因素。目前,很多地区已经构建了环评智慧监管平台,然而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阶段,仍旧难以掌握环境质量基础资料,并且无法精准校验预测模型,掌握环保措施实施的效果。 2.3 过分依赖专家 在环评评估实践中,专家评审是主要环节。从当前环评专家库的专家总体数量虽然很多,不过针对性的专家很少,频繁聘请专家。开展专家环评时,专家在会议前,需要进行环评报告数据核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且对各个环节的审查,比如工程分析和环境影响预测。具体实践时,因为评估时间紧张,专家主要负责自己的事务,筹备时间比较少,因此环评报告审核不全面,多根据自身知识以及经验,定性分析环评报告,存在着定量化判定不足。除此之外,部分专家出于各类因素考虑,在进行环评时,意见有所保留。然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主要以依赖专家意见,如此一来,会影响着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2.4 人员基础薄弱 近年来,基于国家简政放权,环评审批制度全面改革,很多审批权限下放,由基层环保部门和评估机构负责。从实际情况来说,因为项目的数量很多,加之情况较为复杂。现有的评估人力资源很少,加之缺乏相应的培训,对项目工艺和产污环节等,缺少有效的把握。除此之外,缺少大数据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技术评估保障。为不断提高技术评估工作水平,必须要加强人力资源基础建设。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发展方向 随着环评制度改革,很多环评工作下放到基层环保单位。为更好了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工作,要结合当前评估工作开展面临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现结合具体实践,总结以下策略: 3.1 组织专业团队 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工作中,涉及到专家评审,为保证评审结果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要做好专家优选工作,组建专业团队,负责相关工作。具体实行的过程中,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管理办法》(试行)以及《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总量前置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等,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组织相关专家,对招标人提供的环境影响文件,开展技术评估。依据评估要求,进行资料审查;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议;出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意见。通过对投标人进行全面评估,看其是否通过资格性审查、符合性审查,根据技术得分和商务得分等,进行排名,进而优选投标人,负责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项目采购工作或者其他工作,保障评估工作有序开展。 3.2 创新技术评估方法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带动着环境评价工作量的增加。为保障此项工作高效、高质量的开展,要不断创新技术评估方法。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加大基础投入,积极引入遥感遥测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支撑相关工作的开展。比如,在进行线性工程或占地面积很大的项目环评时,利用无人机,进行现场勘察,评价项目选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关注环境敏感目标,并且记录核勘信息图像影响资料,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关资料。除此之外,构建环评智慧监管平台,完善平台的应用功能,利用数据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过程、特点及发展趋势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过程、特点及发展趋势 1.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历程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 EIA)也叫做环境预断评价,是指在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或者建设项目规划的制定中,预先实施的对可能造成的环境不利影响因素的判断和分析,并根据影响环境因素的不同,将环境影响评价分为发展规划、技术改造项目、基本建设项目和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等。[1]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学界普遍认为,1978年中共中央批准国务院《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的报告是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开始。该报告首次提出了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向。我国于1979年9月颁布了《环境保护法(试行)》,该法在第六条和第七条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六条规定:“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选址、设计、建设和生产,都必须充分注意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报告书,经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其中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各项有害物质的排放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标准。已经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应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制定规划,积极治理,或者报请主管部门批准转产、搬迁”。第七条规定:“在老城市改造和新城市建设中,应当根据气象、地理、水文、生态等条件,对工业区、居民区、公用设施、绿化地带等作出环境影响评价,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有计划地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清洁城市”。上述两条规定构成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雏形。此后,在国务院及有关立法部门制定的一系列相关法规及规章中,又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了补充。1998年11月,国务院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专章的形式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了规定。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专门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了国家立法,夯实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法律地位,从而正式确立了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 以2005 年国家环保总局向社会公布并叫停了一系列违反环评法的大型建

环境影响评价的产生与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的产生与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20世纪中叶,科学、工业、交通迅猛发展,工业和城市人口过分集中,环境污染由局部扩大到区域,大气、水体、土壤、食品都出现了污染,公害事件不断发生。森林过度采伐、草原垦荒、湿地破坏,又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人们对自身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也走越来越重视,开始在活动之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于核设施环境影响的特殊性,开始系统地进行了辐射环境影响评价。20世纪60年代英国提出环境影响评价“三关键”,即关键因素、关键途径、关键居民区。明确提出污染源——污染途径(扩散迁移方式)——受影响人群的环境影响评价模式。 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197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美国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用法律固定下来并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 随后瑞典(1970年)、新西兰(1973年)、加拿大(1973年)、澳大利亚(1974年)、马来西亚(1974年)、德国(1976年)等国家也相继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970年世界银行设立环境与健康事务办公室,对其每一个投资项目的环境影响作出审查和评价。197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加拿大联合召开了第一次环境影响评价会议。1984

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理事会第12届会议建议组织各国环境影响评价专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为各国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方法和理论基础。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中都写入了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内容。1994年由加拿大环境影响评价办公室和国际影响评价学会在魁北克市联合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环境评价部长级会议,有25个国家和6个国际组织机构参加了会议,会议作出了进行环境评价有效性研究的决议。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摘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与城市进程的推进,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限制人类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环境影响评价能够为各种工程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评估,确保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本文将对当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寻求解决之道。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现状;问题;未来趋势;解决方法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近年来,由于我国工程的快速建设与城市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大规模爆发,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在当前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将对现阶段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状态进行分析,并探索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特点 1、整体性与区域性 整体性是各环境要素或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因有其相互确定的数量与空间位置并以特定的相互作用而构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对待环境问题不能用孤立的观点环境影响评价时不能以单因素的影响作为评价的依据。区域性是环境因地理位置的不同或空间范围的差异会有不同的特性。研究环境问题必须注意其区域差异造成的差别和特殊 2、资源性与价值性 资源性是环境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必需的物质和能量。物质性方面空气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海洋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非物质性方面美好景观、广阔的空间等。价值性是环境具有资源性,也就具有价值性。环境对于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二、现阶段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中呈现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发展,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已取得一定成绩,其管理模式与运营方式也基本被社会各界人士广泛认同与接受。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有效杜绝了危害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使我国的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同时,很多地区先后出台了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政策法规,国务院也审批通过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影响评价得到法律上的支持与帮助。与此同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也存在这一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

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现状 促进环评工作发展

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现状促进环评工作发展摘要:本文主要在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以及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对策,对环评工作提供了可参考依据!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现状;对策;科学依据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trengthe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 work,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basis for!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scientific basis 中图分类号d922.68:文献标识码:a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区域规划、开发建设活动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科学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优选方案,指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是在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环境影响评价的本意是为环境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提供依据,同时也避免对企业和社会造成一些不应有的损失。 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性 1.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改革。环

战略环评与可持续发展

战略环评与可持续发展 18世纪开始的那场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因那场革命而产生的工业化道路却在20世纪走到了尽头。2002年世界首脑会议终于达成共识:经济、社会、环境必须相互协调才能可持续发展。中国已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基本战略。中央近年提出的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新理念,正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美国的莱思特·布朗先生说:“由于中国如此庞大的人口,人类至今为止走过的所有 发展道路对中国都不能适用。要不了多久,中国非得开拓一条全新的航道不可。这个发明了造纸术与火药的民族,现在面临一个跨越西方发展模式的机会,向世界展示怎样创造一个环境上可持续的经济。中国若成功了,就能为全世界树立一个光辉的楷模,为人仰慕效法;中国若失败了,所有的人都将为此付出代价。”因此,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理念到行动的转变,决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成败。没有一个中国人希望失败。 一、可持续发展呼唤战略环评 上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主流认识也是将单纯的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导致环境危机在80年代全面爆发。既制约了经济增长,也影响了人体健康、社会公平、政治稳定与文明延续。为此,西方的环保思想便从“末端治理”、“生产过程控制”过渡到第三阶段,即“源头防治”。这一痛苦的认识过程,是发展观升华的过程,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产生的过程,是解决环境问题整体战略提出的过程。所谓战略环

评,即是“从源头和过程控制”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即是对政策、法规、规划、计划中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深入的分析预测和科学评价,即是采取预防措施或者其他补救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 战略环评制度产生于美国1969年的《国家环境政策法》。该法案提出“在对人类环境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的每一项建议或立法建议报告和其他重大联邦行动中,均应由负责官员提供关于该行动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说明”。70年代中期,欧美其他国家开始将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扩展到战略层次。80年代末,战略环评开始被全世界广泛接受,作用于战略实施全过程(政策-计划-规划-项目),新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逐渐形成。如今,美国政府已经编制了好几百部“战略环境影响报告”。加拿大《关于政策和计划建议的环境评价程序》规定所有联邦政策和计划,都必须经过战略环评。英国、荷兰、丹麦、瑞典等许多国家也都建立了战略环评系统。1993年,欧盟发布文件规定,今后凡有可能造成显着环境影响的开发活动或新的立法议案必须经过战略环评。在亚洲,韩国环评法要求国家及地方政府在制定实施各种政策与计划时必须进行战略环评。日本出台了一整套“计划环境评价体系”,专门用于区域开发计划中的战略环评。以上国家的实践表明,战略环评是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宏观、抽象概念落实到实际、具体方案的桥梁,是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制度化保障。 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正处于十年文革,认为当时西方发生的环境公害,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治之症,即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在自然资源方面存在着不可调和矛盾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由于消灭了私有制,是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所以不可能导致环境公害的发生。但实际上,我们也一直在模仿着苏联与欧美传统工业发展的模式,如今,模仿这一高耗能高污染模式所带来的恶果,正在中国重现。中国面临着经济高速增长和环境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面临着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对人类生存环境已构成重大威胁。以往的教训证明,如果决策部门在提出政策和规划时能更多考虑环境影响,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不仅可以防止环境污染和

环评未来的发展

环评未来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对生态环境、人民健康及社会安全产生了严重影响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广东北江镉污染事件、2007年太湖蓝藻危机等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日益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关领导和环保领域相关专家在多种场合均表示“中国正进入环境污染事故多发期”[1]。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越来越挤压着人类的生存空间。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最早是在1964年加拿大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质量评价的学术会议上提出来的,而其作为一项正式的法律制度则首创于美国,1969年美国率先颁布了《国家环境政策法》(NEPA),并于197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继美国建立EIA制度后,先后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EIA制度。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联邦政府管理中必须遵循的一项制度确立起来,并很快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和采用。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英文缩写EIA,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止对策和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是分析预测人为活动造成环境质量变化的一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技术,也是正确认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方法,对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和保护环境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上都有重要作用环境影响评价能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合理确定地区发展的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和产业布局由于环境影响评价在治理老污染源与控制新污染源、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资源持续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环境形响评价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对于环境形响评价制度的完普与发展无不与环境评价的理论研究的逐步深人息息相关 1992年以来。EIA制度从单纯的建设项目评价发展至区域环境影响评价(RDEIA)。从单个项目的、简单因果关系的EIA扩展到考虑多个项目的、具有时间和空间效应的、复杂因果关系的累积影响评价(CIA)。又扩展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所产生的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SEA);从对污染影响的评价。发展到对生态影响的评价。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正在试验可持续发展评价(SDI-A)等。在农业开发方面对生物技术和有毒化学品的生态安全性评价展开了相关研究[5] 。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上从地理信息系统(GIS)在EIA各阶段的应用到生命周期评价(LCA)在清洁生产中的应用等[6] 我国为了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中国21世纪议程》第14章指出在自然资源管理决策中推行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制度。目前对于它还处在研究阶段。其目标是逐步推行在制定有关自然资源管理的重大政策、规划和开发项目时采用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最终以法规的方式加以推广实施;利用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进行规划或实施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政策的费用效益分析。

环评与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协同发展对策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678820185.html, 环评与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协同发展对策探析 作者:戴婧马宗伟毕军邹丽萍胡鸿飞 来源:《环境影响评价》2017年第01期 摘要:当前我国仍处于环境风险事件高发期,环境风险管理弊端日益显现,全过程管理已成为风险管理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环境影响评价作为我国环境管理核心制度之一,对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联系。通过阐明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及实施现状,对两者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借助双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影响性和互补性特征,从提升环境风险评价地位、健全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标准体系以及开展环境风险标准化管理三方面提出未来促进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协同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环境风险防控;协同发展 DOI:10.14068/j.ceia.2017.01.001 中图分类号:X8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444(2017)01—0001—04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各类环境风险事件频发,环境风险形势严峻。各类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节,是其潜在风险从辨识、评估到应对处置的重要前端诊断,也是对风险管控源头准确定位的重要阶段和必要过程。然而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化和多源化,使得环境风险的预判和评价具有极大不确定性与盲目性,这使其对于环境风险发生的预测、防御效应并未得到直接体现,因此,环境影响评价在实际应用中对环境风险管理的贡献度和互补性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为此,本文立足于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与环境影响评价两大制度的实施现状,针对两者在执行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存在问题及相互潜在关系开展系统研究,探讨今后促进两大制度相互弥补及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1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概述 1.1基本内涵与管理模型 环境风险是指由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引起、通过环境介质传播、能对人类社会及自然环境产生破坏、损害及毁灭性作用等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一般而言,环境风险系统包括三个因素:环境风险源、环境风险的控制管理机制以及在环境风险影响范围内的受体,三个因素相互作用影响共同构成环境风险系统。根据环境风险事件发生发展的作用机理,可将环境风险系统中各环节发生作用并最终导致环境风险事件发生的过程机制分解为图1所示风险链关系。

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发展回顾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2020年) 报告编号:15501A0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sodocs.net/doc/678820185.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sodocs.net/doc/678820185.html,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发展回顾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2020年)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发展回顾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2020年) 报告编号:15501A0←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4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4006-128-668、010-、传真:010- Email:kf@https://www.sodocs.net/doc/678820185.html, 网上阅读:https://www.sodocs.net/doc/678820185.html,/R_QiTaHangYe/A0/HuanJingYingXiangPingJiaWeiLaiFaZh anQuSh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在环境法里面,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措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 法和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法是2003年9月1日实施,在环境影响评价法整个法律形成 的过程当中,我们国家经历了比较长一段时间的摸索,基本上环境影响评价有一个大概 的历史过程,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提出环境影响评价是在1964年,在加拿大召开了国 际环境质量评价会议,在这个会议上提出来的,并且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在美国最新兴 起。在我国主要是在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法律,首先引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这个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本身也是我们国家环境保护八项制度之一。现行的环境保护法1989 年版本第13条其它环境法律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做了进一步的规定细化。1986年国务 院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以及1998年11月颁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 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做了修改、补充及更明确的规定,从而在我国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 制度。我们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是从1979年起步的,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践。 从2009年10月1日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颁布实施,是环保立法的重大进展,也是建设生态文明,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上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据中国产业调 研网发布的《中国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发展回顾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2020年)》显 示,《条例》自实施以来,取得了重要进展,组织完成了环渤海沿海地区、海峡西岸经 济区、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成渝经济区和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 战略环评工作,大大拓展了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的深度和广度,构建了从源头防范布 济研咨询电话:400-612-8668、010-、传真:010-Email:Kf@https://www.sodocs.net/doc/678820185.ht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