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揭秘海昏侯墓中的那些惊世文物——五千竹简上失传千年的古籍

揭秘海昏侯墓中的那些惊世文物——五千竹简上失传千年的古籍

揭秘海昏侯墓中的那些惊世文物——五千竹简上失传千年的古

《论语》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儒家经典,成书于战国时期。历经千年流传和演变,尤其是秦朝始皇帝的焚书坑儒,谁也不知道我们今天读到的版本与战国时期的版本有多大的区别。这是中华文化流传的一大损失。然而,本世纪海昏侯墓出土的5000片竹简经过考古学家们的剥离、整理后发现,其上记载着刘贺私人所藏的《论语》、《易经》、《史记》等多部典籍,对于我们考证这些中华文化典籍版本的源流及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那么,这5000片竹简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呢?《论语》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到汉代后,分为《齐论》22篇、《鲁论》20篇和《古论》20篇。《古论》在孔府老宅的墙壁夹层中已经找到。据说《齐论》、《鲁论》内容的差别就在于前者多了《知道篇》、《问王篇》。

然而《齐论》在魏晋时就已经失传,至今仍然没有人知道这个版本究竟记载的内容是什么。当海昏侯墓中的竹简出土时,考古学家惊喜地发现其上居然载有《齐论》中的这两篇,不过,竹简上的《论语》版本是否就是《齐论》还没有定论。

这5000片竹简的出土,不仅弥补了《论语》缺失的版本,据目前整理出的目录情况来看,还包括《易经》、《史记》,医书、五色食胜、悼亡赋等八个部分内容。如果真如此,这些典籍中失传篇章很有可能重现于世。

我们知道,现在存世的《易经》是其流传在周朝的版本,故而称为《周易》,而在夏、商时期流传的《易经》版本被称为《连山易》和《归藏易》,三部合一才是一部完整的《易经》。与此相似的还有《史记》,经过千年流传,《史记》中的许多内容被篡改,司马迁为时任皇帝刘彻所做的传记被后世删除后至今仍未找到。

根据考古最新成果的报导,“五色”应为五种颜色的食物,故五色食胜很有可能记载了大量的养生内容。而医书则记载了大量养生和房中术,两者相配合,为现世开拓了一条研究汉代医学和养生学路径。

目前,这些竹简已经清理、修复了1800余片,进入扫描、释读阶段。同时,余下的竹简依然在清理、修复当中。相信在现代修复技术的帮助下,汉代的这些文化典籍很快将重见天日。

海昏侯墓出土论语知道篇小考

海昏侯墓出土《论语?知道》篇小考 (首发) 王楚宁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江西南昌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有竹书《论语?知道》篇。《考古》杂志2016年第7期的《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一文中言:“《论语》中发现《知道》篇,很可能属于《论语》的《齐论》版本”,并公布了两张《论语?知道》篇的竹简图片1。竹简图片“M1:剖面2 564反”与“M1:剖面2 564正”的数字编号相同,当为同一支简的正、反面。一般情况下,竹简上的文字多书于一面,此简正、反两面均书文字,当为此卷竹书的篇首简。为便于探讨,现附笔者所做摹本、释文如下(“M1:剖面2 564正”为镜像图片,现调整后制作摹本):

孔子智道之昜也昜昜云者三日子曰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 智道

图一“M1:剖面2 564反”与“M1:剖面2 564正”文字摹本,王楚宁绘 西汉时期,《论语》分为《鲁论》、《齐论》、《古论》三个版本。关于《齐论语》与《论语》其他版本的区别,《汉书·艺文志》有所记载: 《齐(论语)》二十二篇……有《问王》、《知道》。2 “智道”即“知道”,当为此卷竹书的篇题。汉代“知”、“智”互通,稍早公布的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上就将今本《论语》中“知者乐水”一句写为“智者乐水”3。由此可知,“M1:剖面2 564反”上所书“智道”,就是《汉书·艺文志》所载《齐论语》第二十二篇的篇题——“知道”。 “智道”背面书写有:“孔子智道”等二十四字,笔者试标点如下: “孔子智道之昜也,昜昜云者,三日。子曰:“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 篇题“智道”即取自本句开头“孔子”之后的两个字,这符合《论语》各篇的命名规则,如《论语?乡党》篇的篇题即取自首章“孔子于乡党”中的“乡党”二字。据此,此句当为《知道》篇的首章。 综上所述,此简当确定为《论语?知道》篇的篇首简。因此可以

精美绝伦:海昏侯墓中的吉祥纹饰(上)

精美绝伦:海昏侯墓中的吉祥纹饰(上) 人类最早的吉祥纹饰,产生于岩画,是介于原始绘画和象形文字之间的一种图案。它们与绘画和文字一起,共同记录了人类的历史,构成了人类文明的高级形式。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大量青铜器、漆木竹器、玉器、金器以及陶瓷上,都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平面吉祥纹饰,再现了西汉时期我国本土原创的多种纹饰作品。深入发掘和解读这些吉祥纹饰,对于人们深刻认识刘贺所处的时代精华,对于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珍贵遗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海昏侯墓中的吉祥纹饰,展示了古代生活的多样性。目前,从海昏侯墓出土的各种器物上能够收集到的平面纹饰有三 四十个种类;如果加上变异纹饰和组合纹饰,多达上百种。这是汉代吉祥纹饰的大荟萃、大展示,不仅生动地反映了汉代农耕社会的物质生活,如种植、养殖、狩猎、纺织等等;还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生活,如信仰、宗教、民俗、祭祀等等,成为认识二千多年前社会百态的一个窗口。 第二,海昏侯墓中的吉祥纹饰,展示了漫长历史的传承性。吉祥纹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长期形成的一种文明符号,记录了社会曲折的发展进程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它同文字和图画一样,融合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从简单的火纹、谷粒纹、乳钉纹、云气纹,到复杂的星宿纹、饕餮

纹、凤鸟纹、龙纹等等,都承载着几千年的故事和传说。可以说,中华吉祥纹饰源远流长,而海昏侯墓所展示的众多作品,就是它们的源头活水。 第三,海昏侯墓中的吉祥纹饰,展示了华夏独特的原创性。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吉祥纹饰在融合中华各族儿女智慧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原创艺术形式和风格。而这种原创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一经固化,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通过不断地传播和拓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整个民族精神家园中的一朵奇葩。唐代以后,佛教文化传入中原;明清以后,西方文化进入中国,而华夏大地本土原创的吉祥纹饰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吸收了诸多外来的元素,展现了新的面貌,再次焕发出鲜活的生机。第四,海昏侯墓中的吉祥纹饰,展示了丰富深刻的思想性。所有吉祥纹饰,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也无论是单一的还是复合的,都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寓意,昭示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宗教哲学的思考。正是这些吉祥纹饰附着在各种器物上,使海昏侯墓中出土的精美文物,散发出迷人的文化品味和艺术魄力。 №.1 气势磅礴的龙纹 龙纹,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吉祥纹饰之一。因为炎黄二帝就是上古以龙为图腾的部族联盟首领,他们把龙视为保护神。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龙逐渐成为各民族儿女共同崇拜

揭秘海昏侯墓中的那些惊世文物——五千竹简上失传千年的古籍

揭秘海昏侯墓中的那些惊世文物——五千竹简上失传千年的古 籍 《论语》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儒家经典,成书于战国时期。历经千年流传和演变,尤其是秦朝始皇帝的焚书坑儒,谁也不知道我们今天读到的版本与战国时期的版本有多大的区别。这是中华文化流传的一大损失。然而,本世纪海昏侯墓出土的5000片竹简经过考古学家们的剥离、整理后发现,其上记载着刘贺私人所藏的《论语》、《易经》、《史记》等多部典籍,对于我们考证这些中华文化典籍版本的源流及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那么,这5000片竹简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呢?《论语》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到汉代后,分为《齐论》22篇、《鲁论》20篇和《古论》20篇。《古论》在孔府老宅的墙壁夹层中已经找到。据说《齐论》、《鲁论》内容的差别就在于前者多了《知道篇》、《问王篇》。

然而《齐论》在魏晋时就已经失传,至今仍然没有人知道这个版本究竟记载的内容是什么。当海昏侯墓中的竹简出土时,考古学家惊喜地发现其上居然载有《齐论》中的这两篇,不过,竹简上的《论语》版本是否就是《齐论》还没有定论。 这5000片竹简的出土,不仅弥补了《论语》缺失的版本,据目前整理出的目录情况来看,还包括《易经》、《史记》,医书、五色食胜、悼亡赋等八个部分内容。如果真如此,这些典籍中失传篇章很有可能重现于世。

我们知道,现在存世的《易经》是其流传在周朝的版本,故而称为《周易》,而在夏、商时期流传的《易经》版本被称为《连山易》和《归藏易》,三部合一才是一部完整的《易经》。与此相似的还有《史记》,经过千年流传,《史记》中的许多内容被篡改,司马迁为时任皇帝刘彻所做的传记被后世删除后至今仍未找到。 根据考古最新成果的报导,“五色”应为五种颜色的食物,故五色食胜很有可能记载了大量的养生内容。而医书则记载了大量养生和房中术,两者相配合,为现世开拓了一条研究汉代医学和养生学路径。

海昏侯墓十问十答

海昏侯墓十问十答 Q1:海昏侯墓墓主是谁? 海昏侯墓的墓主于2016年3月被确认为汉废帝刘贺。 Q2:海昏侯墓墓园结构是什么样的? 墓园由两座主墓、七座陪葬墓、一座陪葬坑、园墙、门阙、祠堂、厢房等建筑构成,内有完善的道路系统和排水设施,具有汉代高等级墓葬所包含的许多重要元素,反映了西汉列侯的墓园制度,对研究西汉列侯的园寝制度价值非常巨大。 Q3:海昏侯墓出土文物都有什么? 自2011年来,考古人员共勘探约10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约1万平方米,共清理出土了各类文物1万余件。 成套出土的有编钟、编磬(qing,四声)、琴、瑟、排箫、伎乐俑;竹简、木牍5000多枚以及有文字的漆笥、耳杯等数以千计;出土金器478件,五铢钱10余吨近200万枚;青铜雁鱼灯、青铜火锅上的花纹惟妙惟肖;青铜镜上镶嵌着玛瑙、绿松石和宝石等等,都是汉代考古文物珍品。 车马坑出土了实用高等级马车5辆,马匹20匹,错金银装饰的精美铜车马器3000余件。这也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座带有真车马陪葬坑的墓葬。 Q4:海昏侯墓是如何被发现的?发掘历程如何? 2011年3月,江西省文物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附近山上有一座古代墓葬遭到盗掘,文物部门立刻对该墓葬周边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整个发掘历时5年多,考古工作者一共勘探约100万平方米,发掘约1万平方米。整个发掘过程代表当今中国第一流的考古水平、

文物保护水平和展示水平。墓园的考古发掘有10余家单位跨学科合作,运用科技手段全程提取和记录信息。在考古调查和发掘前期,大量使用了地球物理探测、GPS定位、电子全站仪布网测控、全球地理信息系统(GIS)记录等科技手段,将调查资料完整信息化。 Q5:海昏侯墓为何能免遭盗墓贼洗劫幸存至今? 省文物考古所所长徐长青、西汉海昏侯墓考古队领队杨军等多位专家都提到,这得益于东晋时期江西的一场大地震,使墓室早年就坍塌,地下水上涌淹没了墓室。当时人们不具备水下盗墓的条件,才使得该墓得以幸免。专家所说的大地震,指的是公元318年豫章郡发生大地震,此次地震使原来的枭阳县、海昏县等豫章古县淹没到鄱阳湖中。正是因为墓穴内充满水,这种绝氧的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生长,才使得墓内的文物得到保护,腐蚀程度不高。 Q6:海昏侯墓出土竹书《论语》系失传千年的《齐论》?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杨军表示,《论语》在古代有三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如今,大家看到的《论语》是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用《鲁论》和《古论》形成的版本,但是《齐论》到汉魏的时候就失传了。《齐论》和《鲁论》《古论》最大的区别就是多了两篇,一篇叫《知道篇》,一篇叫《问王篇》。而海昏侯墓里面就发现了《知道篇》。专家认为,如果真正释读出来这就是失传1800年的《齐论》,那在整个中国学术界、可能在世界学术界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 Q7:海昏侯墓为何出土大量金器? 海昏侯墓出土金器共计478件,主要包括马蹄金、麟趾金和金饼、金板。经文物部门测量,这些金器纯度在99%左

中国最新考古古墓发现

中国最新考古古墓发现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中国最新考古古墓的发现。关于中国最新考古古墓发现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最新考古古墓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最新考古古墓发现之墓主考证 西汉大墓出土珍贵虫珀 根据墓葬、墓园和出土文物的特点,结合文献记载,专家认为海昏侯墓与西汉海昏侯国存在很大关联,墓葬主人就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国的某一代海昏侯,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但具体是哪一代海昏侯,还有待于更多的证据。 据《汉书》《资治通鉴》等史料记载,海昏侯的爵位世代承袭,一直延续到东汉,其中以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生平最为曲折,刘贺为汉武帝之孙,在世33年间曾经历王、皇、侯三种身份的转变,被权臣霍光扶上帝位后在位仅27天就遭废黜。 据考古专家介绍,地方史料记载,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墓在建昌县西北六十里昌邑城内,有大坟一所,小坟二百许,旧称百姥冢。史料记载的刘贺墓位置与此次考古发掘的海昏侯墓非常接近。 中国最新考古古墓发现之发掘意义 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 中国最新考古古墓发现之四大谜团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文物出土 2015年11月14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的考古发掘工作将正式启动。此前出土的万余件文物让人们对海昏侯生前的奢华生活有了初步了解,但仍留下许多待解谜团,特别是墓主人的身份之谜。答案将随着主椁室的清理工作而揭开。 棺木为何不在椁室正中? 主椁室正中位置有一个明显的盗洞。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介绍,盗洞深约14米,是从上方封土堆正

中心垂直向下挖而形成,但幸好主棺不在这个位置。 考古队员已确定主棺位于椁室的东北角。“这与其他墓葬中的居中放置不太一样,也正因如此才避免了其遭到盗墓贼的破坏。”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仲立说。 也有专家认为,公元318发生在这里的一次大地震造成了椁室的坍塌,而且西边先坍塌,加上地下水的作用,棺木被推移至了椁室的另一边角落。棺木不在椁室正中究竟是有意为之还是天意促成,有待随着主椁室的发掘揭开谜底。 墓主安葬时棺椁是几重? 棺椁制是古代体现死者身份和等级的一种制度。一般来说,官位或身份越高贵,棺和椁的层数越多。 “此前长沙马王堆中辛追墓的棺椁是四棺两椁。”张仲立告诉记者,由于海昏侯墓的主椁室因地质运动发生过多次坍塌,棺椁的保存状况没有想象中好。“目前能确定的是海昏侯使用了重棺,但具体几重不得而知;椁木用料初步判断有樟木和杉木”。 棺内是否能发现玉衣? 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是用玉片制成的玉衣。其中,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而成,称之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分别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列侯作为秦汉二十等爵制的最高一等,地位仅次于皇帝和诸侯王。列侯下葬时是否身穿玉衣?如果穿,是什么等级的玉衣?这些谜团,只能等待开棺定论。 墓主人是否为汉废帝刘贺?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介绍,海昏侯的爵位世代承袭,一直延续到东汉,史料记载有4代。第一代海昏侯为汉废帝刘贺,即第二代昌邑王;第二代是海昏釐侯刘代宗;第三代是海昏原侯刘保世,新朝时一度被削藩贬为庶民;第四代是刘会邑。 其中以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生平最具传奇性,一生经历了王、帝、侯三种身份。他是汉武帝的孙子、第一代昌邑王刘髆的儿子,曾被权臣霍光扶上帝位,但27天后遭废黜,成为汉代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考古新发现古墓纪录

考古新发现古墓纪录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发掘轰动一时。关于考古新发现古墓纪录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考古新发现古墓纪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考古新发现古墓纪录之出土文物 海昏侯墓已清理出土文物1万余件,其中包括青铜雁鱼灯、青铜火锅、成套编钟、竹简、木牍和10余吨近200万枚五铢钱等。海昏侯墓已被列入2015年国家重大考古项目,创下多个“首次”和考古之最。 2015年11月4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次对外公布了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阶段性考古成果。墓中出土一万余件珍贵文物,包括10余吨西汉铜钱(200万枚,相当于现在50公斤黄金)、编钟、竹简、伎乐俑…文物展现了西汉高等级贵族生活,具有重大考古价值。墓葬中还出土了青铜火锅。[6] 2015年11月9日,在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主墓的西侧有一个占地约80平方米的长方形土坑首次发现车马陪葬坑,在这个坑里共发现5辆木质彩绘车和20匹马的痕迹。考古工作人员从车马坑里清理出土各类文物3000余件。从清理出的车具如盖弓帽、杠箍、龙虎首轭饰、辕首饰、衡饰、车軎等,马具如络饰、衔镳、当卢(古代系于马头部的饰件)等多鎏金错银和麻质伞盖看,其制作极其考究,使用等级很高。在这里还发现大型青铜蒸馏器、青铜火锅及数十件陶瓷器及陶胎漆器储酒器。[7] 11月14日上午,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清理正式启动。考古人员在西室发现了一组漆器屏风,屏风表面写有孔子生平的文字以及孔子画像。考古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将为研究孔子的实际形象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也从侧面印证了西汉时期统治阶层独尊儒术的景象。[8] 出土的马蹄金 发掘过程中出土了两个马蹄形的金器,虽然在地底埋藏了2000多年,但经过初步的清洗后,立刻闪耀出黄金的光泽。专家介绍,公元

高中历史热门阅读解海昏侯刘贺三题素材

解海昏侯刘贺三题 伴随西汉南昌海昏侯墓的考古发现,第一代海昏侯刘贺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野。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刘贺作为昌邑王被征召入朝,被立为皇太子,在位二十七天被废。海昏侯墓出土的大量精美随葬品令人赞叹不已,而墓主人刘贺的传奇经历更为人们津津乐道。 一问:海昏侯墓中财富从哪里来 自2011年发掘以来,海昏侯墓出土了一万余件(套)珍贵文物和五千多枚竹简,黄金铜钱等物品种类丰富且数额巨大。这座墓葬基本没有受到盗掘,陪葬物品保存完好。同时,由于海昏侯的特殊经历,下葬前又已经除国,不再有后嗣继承侯位,这些都是陪葬物品众多的原因。 因由这些陪葬品出发并结合江南其他地区出土的西汉文物,有学者认为,在西汉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这个观点有别于已有的历史文献记载。我认为,看待这一问题,应当相信《史记》《汉书》等基本传世文献。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写道,"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这是对西汉中期楚越等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状况的总结。 《史记·货殖列传》曾记载"豫章出黄金",但同时也提到,"然堇堇物之所有,取之不足以更费",意思是在豫章地区开采黄金的成本比获得的收益更大,往往得不偿失,因而刘贺也不大可能从当地采取黄金。这些随葬物品若非朝廷赐予,或在当地取得抑或从昌邑故国带来。而我认为从昌邑国带来的财富都占据着陪葬物品中的主要部分。主要原因是当地的生产水平比昌邑国低很多。 从历史经济地理角度,昌邑故国确实具有雄厚的物力与财力。1958年,史念海先生发表《释"陶为天下之中"兼论战国时代的经济都会》一文。这篇被视为中国历史地理研究领域的经典名作从交通地理角度,对"陶"这一都邑在战国时期得以繁荣的独特区位优势做了系统的阐发。 文章提出《货殖列传》是《史记》中的特殊篇章,其中记述了一些发家致富的代表性人物,但更多的篇幅是在讲春秋战国以迄汉武帝时期全国各地区域地理特征和重要经济都会。在记述范蠡泛舟江湖以贸易通商的情况时,《货殖列传》记载:(范蠡)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 首先,陶这个地方,属于战国时期魏国东迁以后的区域之内,而魏国之所以会放弃富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