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计算机网络概述教案课程

计算机网络概述教案课程

计算机网络概述教案课程
计算机网络概述教案课程

计算机网络概述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学习目标 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之前,首先应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本章将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拓扑结构、分类、功能和应用等基础知识进行详细的介绍。 本章要点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不断发展,因此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定义也不尽相同。从目前计算机网络现状来看,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为:将相互独立的计算机系统以通信线路相连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从而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要更好地理解定义,应掌握以下几个概念: →计算机之间相互独立:首先,从数据处理能力方面来看,计算机既可以单机工作,也可以联网工作,并且计算机在联网工作时,网内的一台计算机不能强制性地控 制另一台计算机;其次,从计算机分布的地理位置来看,计算机是独立的个体, 可以“远在天边”,也可以“近在眼前”。 →网络协议:处于计算机网络的各台计算机在通信过程中,必须共同遵守统一的网络规定,这样才能够实现各个计算机之间的互相访问。 →通信线路:计算机网络必须使用传输介质和互连设备将各个计算机连接起来,其中的传输介质可以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以及无线电波等,这些设备和传输 介质共同组成了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线路。 →资源共享:处于计算机网络中的任一计算机,都可以将计算机本身的资源共享给其他处于该网络中的计算机使用,这些被共享的资源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 和信息资源等。 提示: 用户透明性观点定义网络:使用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来管理用户任务所需要

计算机网络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科目:计算机网络 课题: 交换机配置文件备份与恢复 知识目标: 1、在本次课中要向学生传授交换机上传、下载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 2.学生学习交换机上传配置命令,完成交换机Flash内存中保存的配置文件上传到服务器备份功能; 技能目标: 1.学生通过本次课学习能较好较快完成交换机配置电缆的连接和登录交换机命令操作平台; 2.学生能成功搭建交换机上传(TFTP)服务器; 3.学生能较好利用交换机机配置命令完成交换机上传备份;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细心、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对待操作性质的工作要按步骤操作,做到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Copy配置命令 教学难点:多个设置IP和Copy的使用 教学形式:讲解、演示、操作 教学设备:DCS-3950交换机、调试线、网络、交流电源线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地点:江阳职高教学楼6-1 教学内容: 一.引入部份 1、复习上次课内容 (1) 恢复出厂设置命令 Set default 配置过程: switch>enable switch#set default Are you sure? [Y/N] = y switch#write switch#show startup-config This is first time start up system. switch#reload Process with reboot? [Y/N] y (2) 新课引入 对交换机做好相应的配置之后,管理员会把正确的配置文件从交换机上下

载并保存在稳妥的地方,防止日后如果交换机出了故障导致配置文件丢失的情况出现。有了保存的配置文件,直接上载到交换机上,就会避免重新配置的麻烦。 二.新课内容 1、交换机配置文件上传、下载技术 交换机上传、下载技术不能延用计算机传统的技术(如:FTP、HTTP等),而要用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专用上传、下载技术,即TFTP技术 如拓扑图 TFTP:简单方面讲是一种软件,TFTP是FTP服务器的简化版本,特点是功能不多,小而灵活。 TFTP使用方法: 1.准备好TFTP软件,可从互联网上下载或网络设备商提供。 2、需安装TFTP软件,安装了TFTP的计算机就称为TFTP服务器。该电脑就具备了与网络设备进行上传、下载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英文) 中文名称:计算机网络 英文名称:Computer Networks 二、课程代码及性质 0811161 专业核心课程 必修 三、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学时) 学分:2 四、先修课程 先修课程:《概率论》 五、授课对象 本课程面向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启明学院信息类数理提高班学生、电信卓越计划实验班、基于项目信息类专业教育实验班、全英文授课留学生通信工程专业开设。 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而形成的技术领域,是当今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的重要技术之一,也是迅速发展并在信息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计算机网络课程是高校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是: 1. 从系统观点理解不同类型的网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包括直连网络、交换网络、互联网络等;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层架构与原理,掌握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的主要概念、功能与实现机制等; 3. 理解和掌握关键的网络算法与协议,包括可靠传输、媒体接入控制、交换与转发、IP路由、TCP拥塞控制等; 4. 结合实验实践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网络操作方法; 5. 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新发展和趋势。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电路交换、分组交换、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性能分析、地址管理、可靠传输、以太网、无线局域网、路由算法、网络协议设计和性能分析 课程难点: 网络性能分析、端到端协议设计、滑动窗口算法、媒介接入控制、载波监听机制、冲突检测机制、冲突避免机制、基于距离向量和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算法、TCP拥塞控制机制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

最新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案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案 一、管理信息 课程代码:312204 制订人: 所属系部:机电与信息系批准人: 制订时间: 二、基本信息 学分:5 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 学时,实践教学:32 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课 适用专业:计算机, 先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 后修课:计算机网络应用、服务器管理 三、课程定位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介绍现行的、较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TCP/IP协议”、“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网络多媒体技术”、“网络安全”等后续课程,培养自己成为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我们的高职课程理念应从学生、知识、社会三维维持适度张力入手,以学生的社会化自觉的职场需求为价值了取向,以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动态发展为基本特征,以社会、政府、企业、学校、学生、教师等多重主体性为运行机制,以多样性、开放性、互动性为开发向度,最终实践高职教育成为营造终身教育中心的历史使命。 四、课程设计 (一)课程总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 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2) 掌握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 (3) 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4) 掌握网络互联结构; (5) 了解网络基本应用。 2.能力目标 (1) 计算机网络的通信技术; (2) 计算机网络综合拓扑与布线; (3) 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的设置与应用; (4) 计算机网络IP地址划分; (5) 网络基本应用。 3.素质目标 (1)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2)有责任感,勤奋好学,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有团队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自主、开放的学习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从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案例出发,以岗位技能要求为中心,组成十九个教学项目;每个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的教学单元都结合实际,目的明确。教学过程的实施采用“理实一体”的模式。理论知识遵循“够用为度”的原则,将考证和职业能力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各教学单元中。边讲边学、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加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思想: 1.以网络工程师岗位设置课程内容 2.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 3.以实际项目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 4.采用“多元化”能力评测代替传统的期末考试 5.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保障学生开放式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包括进度序号、单元标题、学时、教学类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6项内容),具体见进度表1。 表1 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一览表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一、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的网络资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年12月,Internet的前身________的投入运行,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兴起。 3.国际标准化组织(英文简称____)在1984年正式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使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实现了标准化。 4.通信链路是指两个_______之间传输_______的线路。分为_______和________,在________上加入__________硬件和软件,就 构成了________,只有在__________上才能真正传输数据,___________是__________的基础。 的应用有________、_________、电子商务、远程音频、视频应用。 6.计算机网络是由________系统和________系统构成的;从逻辑功能上看,则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从拓扑结构看是由一些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 又称网络单元,一般可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由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和终端组成;__________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主要完成数据的传输、交换以及通信控制,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 9.网络硬件系统是指构成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包括各种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网络软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是网络中用户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又称______;____________是通过网络操作系统为网上工作站提供服务及共享资源的计算机设备。 是实现网络协议规则和功能的软件,它运行在网络计算机和设备中,计算机通过其访问网络。 就是网络节点在物理分布和互联关系上的几何构型。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述》述课稿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述》述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要述课的内容是“计算机网络基础概述”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教材分析: 本节是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无处不在,学生每天上网,但他们对网络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网络作为计算机专业一个重要分支,知识性、实践性都很强。本章只是让学生对网络相关知识有一个初步认识,为以后网络技术的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而本节又是本章的基础篇,将从网络定义、功能、拓扑结构、网络软件、网络硬件等方面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网络,以便今后在使用网络时用专业知识去解释并探究。 、学情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职高计算机专业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熟悉计算机软件、硬件资源。学生大都上过Internet 网,熟悉其常用功能,在学校机房又用过局域网,但他们对网络专业知识了解不多。 本节内容理论性强,比较抽象,而职高学生普遍存在理解能力差,学习自主性差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教材以及学情分析,我确定了本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计算机网络定义及其功能掌握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特点认识局域网的 三种网络拓扑结构及其优缺点了解网络硬件在网络中的作用理解协议 2).能力要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提升学生利用网络作为工具解决生 活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网络定义及功能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特点三种拓扑结构及其优缺点网络常用硬件设备的名称及作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概述教案

试讲教案 试讲教师:魏绪建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 讲授章节:第八章计算机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概述 教学对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 教学内容: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网络的拓扑结构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基本功能、网络的分类和网络的拓扑结构的分类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功能、分类及网络拓扑结构的分类教学难点:网络的拓扑结构的分类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 1.0 学时 使用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国铁道出版社, 主编:刘晓燕贺忠华,20XX 年8 月第1 版 一、板书提纲:

第八章计算机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 8.1 计算机网络概述8.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2)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4个阶段)①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时代②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时代③开放式标准化网络时代④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时代 8.1.2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①通信子网②资源子网(2)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功能①资源共享②信息交换③分布式处理④提高系统可靠性 8.1.3 计算机网络分类(1)按网络通信涉及的地理范围来划分①局域网②城域网③广域网(2)按通信方式来划分 ①点对点传输网络②广播式传输网络8.1.4 网络的拓扑结构 (1)网络拓扑结构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结点链路(2)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分类 ①总线形拓扑结构②星形拓扑结构 ③环形拓扑结构④网状拓扑结构 二、教学过程 (一)上一章课程回顾 1.学习了多媒体的基础知识,了解了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 2 .初步具备了处理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能力 3.掌握了如何利用PowerPoi nt创建、编辑和使用演示文稿的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网络》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网络技术应用》(选修三) 广教版1.1《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科版(2003)3.1《网络的功能与构造》 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点: 了解网络的专业定义、分类和功能; 了解构成网络的各种硬件及其功能; 区分两种网络软件系统结构(B/S 和C/S)的优缺点。 二、教学难点: 掌握两种网络软件系统结构(B/S 和C/S)的优缺点;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于局域网的组建有一个大致的规划和配置清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本节知识以通识了解性内容居多。要求学生了解网络的定义、分类,并体会其三大功能;了解网络应用中常见的硬件、软件,理解c/s、b/s 两种网络软件系统结构的区别。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任务引领,让学生亲身参与网络技术相关的学习活动,体会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联系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网络互联的带给生活的便利,并对网络知识有正确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

本节知识点较多,大部分学生可能对该内容不是很感兴趣。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主要用问卷星的方式,并在答完后根据不同的分值,给予不同的鼓励和评语(即是课堂中会提到的“神秘奖品神秘奖励”)。本课主要还是立足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在知识的引导中不断提问、互动,在任务设置上力求简洁乐于完成,在任务的设计上不仅有实际操作的、知识型的,也有贯穿课堂中以及课后的实例,为的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 首先展示本节学习目标 1、教学引入: 课本实例以及问题引入:见课件实例页。 2、教学过程: (1)认识网络: 提问学生,让学生先说出自己对网络的认识。 教师引导,通过知识卡展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设备连接起来所组 成的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可以进行数据通讯、数据共享及协同完成某些数据处理工作。 回忆引入环节的问题1,让学生判断,并通过问题2 的回忆衔接到网络的分类。 2、网络的种类:(图片、知识卡的展示)按网络覆盖范围分类,而非联接的计算机的数量。

计算机网络公开课教案

计算机网络公开课教案.

载并保存在稳妥的地方,防止日后如果交换机出了故障导致配置文件丢失的情况出现。有了保存的配置文件,直接上载到交换机上,就会

避免重新配置的麻烦。 二.新课内容 1、交换机配置文件上传、下载技术 交换机上传、下载技术不能延用计算机传统的技术(如:FTP、HTTP等),而要用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专用上传、下载技术,即TFTP技术 如拓扑图 TFTP:简单方面讲是一种软件,TFTP是FTP服务器的简化版本,特点是功能不多,小而灵活。 TFTP使用方法: 1.准备好TFTP软件,可从互联网上下载或网络设备商提供。 2、需安装TFTP软件,安装了TFTP的计算机就称为TFTP服务器。该电脑就具备了与网络设备进行上传、下载的功能。. 3、需简单设置,主要是设置上传、下载文件保存文件夹路径和服务器权限。

二.上传、下载交换机配置文件命令格式 1、显示交换机配置命令 因要对交换机文件进行备份,首先要知道怎样查看交换机内存中的文件。 格式:Show Flash 说明:(1)该命令在交换机配置平面的特权命令模式下执行。 (2)Flash:是交换机内存名 例:显示交换机配置文件 switch>enable switch#show flash file length file name nos.img 3537043 bytes startup-config 0 bytes running-config 845 bytes .img :文件是操作系统文件,文件较大。 Startup-config和running-config 是配置文件。 2.上传、下载命令 上传、下载是同一个命令即copy,在实现功能时,根据不同的参数实现不同的功能。 上传格式: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述》述课稿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述》述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要述课的内容是“计算机网络基础概述”。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无处不在,学生每天上网,但他们对网络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网络作为计算机专业一个重要分支,知识性、实践性都很强。本章只是让学生对网络相关知识有一个初步认识,为以后网络技术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而本节又是本章的基础篇,将从网络定义、功能、拓扑结构、网络软件、网络硬件等方面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网络,以便今后在使用网络时用专业知识去解释并探究。 二、学情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职高计算机专业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熟悉计算机软件、硬件资源。学生大都上过Internet网,熟悉其常用功能,在学校机房又用过局域网,但他们对网络专业知识了解不多。 本节内容理论性强,比较抽象,而职高学生普遍存在理解能力差,学习自主性差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教材以及学情分析,我确定了本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计算机网络定义及其功能 掌握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特点 认识局域网的三种网络拓扑结构及其优缺点 了解网络硬件在网络中的作用 理解协议 2).能力要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提升学生利用网络作为工具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网络定义及功能 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特点 三种拓扑结构及其优缺点 网络常用硬件设备的名称及作用

计算机网络概述教案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课题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概 念、分类、功能 课时 教学内容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网络定义 理解计算机网络分类和功能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定义、分类、功能 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分类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通过东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搭建网络的设计,让同学们思考公司技术员的设计是否可行。 二、新课教学(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就是利用通信线路和设备,将分散在不同地域、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按照网络协议,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支持下,实观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第一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由一台中心计算机连接大量地理上分散终端的计算机连机系统,就是计算机网络的雏形。这种系统中所有数据处理都由主机完成,终端没有任何处理能力,仅起着字符输入、结果显示等作用,这种连机系统被称为主机—终端系统,或称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第二阶段:面向通信的计算机网络 世界上第一个最成功的远程计算机网络是1969年由美国高级研究计划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ARPA)组织研制的ARPANet网络。ARPANet 首先提出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大部分,现在的计算机网络仍然沿用这种组织方式 通信子网完成全网的数据传输和数据转发等通信处理工作;资源子网承担着

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并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 。 第三阶段:开放式标准化计算机网络 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提出研制新一代计算机网络的问题。许多国际组织,都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研究计算机系统的互联、计算机网络协议标准等问题,以使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不同的网络系统能互联在一起,实现“开放”的通信和数据交换、资源共享和分布处理等。1984年,ISO正式颁布了OSI/RM,开创了一个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新时代。 第四阶段:新一代综合性、智能化高速网络 自 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 Internet 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向全面互联、高速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计算机网络由于Internet 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将面临诸多问题,如网络带宽限制、网络安全,IP 地址紧缺等问题。因此,新一代计算机网络应向高速、大容量、综合性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目前,不断出现新的网络技术(如交换式以太网技术、ATM 技术、帧中继技术等),这些是构建新一代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技术基础。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类 按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来分类,可以将计算机分为 3 类,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和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 WAN),它们的特性参数见表 1-1。 表Error! No text of specified style in document.-1 各类计算机网络特性参数 网络类型网络缩 写 覆盖范围地理位置传输速率 10m 房间 100m 建筑物 局域网LAN 1km 校园 4Mbit/s~10Gbit/s 城域网MAN 10km 城市50Kbit/s~2Gbit/s 广域网WAN 100~1000km 国家或地区9.6Kbit/s~2Gbit/s 2)按计算机在网络中的地位分类 在计算机网络中,有一些计算机或设备为网络中的用户提供共享资源和应用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练习题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一、单项选择 1.对于用户来说,在访问网络共享资源时,()这些资源所在的物理位置。A.不必考虑 B. 必须考虑 C. 访问硬件时需考虑 D. 访问软件时需考虑 2.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并在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对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 ) 。 A.ARPA NET B.ChinaNet C.telinet D.Cernet 3. 计算机互联的主要目的是() A. 制定网络协议 B. 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 C. 集中技术 D. 资源共享 4. 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 4 个阶段中,()是第三个阶段。 A. 网络互连 B. 网络标准化 C. 技术准备 D.Internet发展 5. 下列有关网络中计算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没关系 B. 拥有独立的操作系统 C. 互相干扰 D. 共同拥有一个操作系统 6. 以下网络资源属于硬件资源的是() A. 工具软件 B. 应用软件 C. 打印机 D. 数据文件 7.在计算机网络中,共享的资源主要是指硬件、()与数据。 A. 外设 B. 主机 C. 通信信道 D. 软件 8.关于计算机网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网络就是计算机的集合 B. 网络可提供远程用户共享网络资源,但可靠性很 差。 C. 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D. 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网络是LAN。 9. 计算机网络中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分类划分依据是() A. 交换方式 B. 地理覆盖范围 C. 传输方式 D. 拓扑结构 10. 拥有通信资源,在网络通信中起数据交换和转接作用的网络节点是() A. 访问节点 B. 转接节点 C. 混合节点 D. 端节点 11.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主要完成数据的传输、交换 以及通信控制,它由()组成。 A. 主机 B. 网络节点、通信链路 C. 终端控制器 D. 终端 12.在()结构中,网络的中心节点是主节点,它接收各分散节点的信息再转发给相应节点。 A. 环形拓扑 B. 网状拓扑 C. 树型拓扑 D. 星型拓扑二、简答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功能? 3.按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可将网络分为哪几种类型?

《计算机网络》教案

《计算机网络》 教案 苏继斌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面向全校本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工程技术基础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是提高学生信息素质和工程素养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核心原理和常用的组网技术,为今后从事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指挥、训练工作奠定必要的工程技术基础。 二、教学对象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全校本科各专业学生,他们具有基础较好,理解能力强,有强烈的求知欲的特点,并且对计算机网络已有一些初步的认识,接触和使用过不少网络应用。他们希望通过课程学习了解计算机网络内部的工作原理,利用所学知识能解决一些在网络应用方面的实际问题。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以及通信方面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原理,掌握因特网一些重要协议和常用网络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学习复杂系统工作原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和综合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指导实际,灵活利用所学原理与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网络应用中的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未来..….的需要。同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为学习计算机、通信、信息类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今后从事……工作奠

定必要的工程技术基础。 四、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本课程教学分为理论教学(44学时)和实践教学(12学时)两部分。理论教学借助计算机网络五层原理性体系结构来组织教学内容,以因特网为实例,围绕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按照:概述、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的顺序讲授各层内容,最后教授与以上各层都相关的网络安全。 一是概述。使学生对整个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的功能、构成有一个整体粗略的了解。了解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理解什么是网络协议,网络协议的分层体系结构及各层的基本功能。 二是物理层。主要让学生理解一些数据通信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物理层能为上层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为理解上层协议的工作原理提供一定的基础知识。 三是数据链路层。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底层技术:数据链路层要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重点是媒体访问控制和局域网技术。 四是网络层。网络层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掌握网络层是理解整个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的关键,要掌握IP地址、分组转发、路由选择、网络互联等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和重要概念。还要掌握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关系,以及将网络虚拟化链路的概念。 五是运输层。理解运输层在网络分层体系结构中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掌握可靠数据传输和TCP的工作原理,掌握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六是应用层。由于学生对网络应用的使用较为熟悉,应用层主要是使学生理解应用层是如何利用下层提供的服务来实现各种网络应用的,理解应用层协议所要解决的问题。理解典型网络应用的基本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课程英文名称:Course Design of Computer Networks 课程类别:实践教学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和作用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进行了专业基础课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网络课程设计旨在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的认识,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实现,以及利用协议开发应用系统的方法,提高进行工程设计和系统分析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和以后的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教学基本要求 1.巩固和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原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选用参考书,查阅手册及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深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际分析设计、编程调试,掌握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规程,以及协议的利用方法,体会体系结构分层的思路。 4.能够按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能正确阐述设计和设计结果、正确绘制系统和程序框图。 5.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课程设计的实施细则 本课程设计采取集中方式,安排在授课完成后进行。 1.设计一利用Socket实现双机通信 目的与要求:利用WinSock来实现双机通信,理解TCP状态机图 要求使用WinSock编程,采用其中的TCP面向连接方式,实现文本数据的交换。 2.设计二简单的即时通信软件 目的与要求:利用WinSock进行点对点通信,工作机制模仿即时通信软件的基本功能,登陆,上线,传递信息等等。分为客户部分和服务器部分两块,客户部分类似一般通信软件例如QQ,服务器部分主要提供客户端用户基本数据配置。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习题 1.什么叫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不同地理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用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在线通信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有那些功能? 计算机网络主要的功能是通信功能和对硬件、软件和数据等资源共享。 3.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为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特点是计算机为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各终端分布在各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2)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特点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直接直接通信,计算机网络分成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分别完成数据通信和数据处理两大功能; 3)具有统一的体系结构、遵循国际化标准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特点是遵循OSI/RM,是计算机网间网互联的要求; 4)高速网络互联阶段:特点是使用TCP/IP体系,完成了网间网高速通信和资源共享。4.计算机网络按地理围可以分为哪几种? 计算机网络根据所覆盖的地理围不同分为:局域网(几米到几公里)城域网(十公里到几十公里)广域网(百公里道几千公里) 5.计算机网络常见的拓扑结构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包括星形结构、总线形结构和环形结构: 1)星形结构的特点是:控制简单、故障诊断容易、扩展容易; 2)总线形结构的特点是:安装容易,故障隔离性好、易扩展和维护; 3)环形结构的特点是:适合于光纤高速传输,单方向数据传输,一个节点出现故障影响其它节点数据传输。 6.计算机网络系统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7.一座大楼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LAN。 8.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 习题 一、 1.将一个信道按频率划分为多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上传输一路信号的多路复用技术称为频分多路复用。 2.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实现数字信号在模拟信道中的传输。 3.接收端发现有出差错时,设法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正确的码字收到为止,这种差错控制方法称为自动请求重发。 4.在同一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全双工。 5.在CRC码计算中,可以将一个二进制位串与一个只含0或1两个系数的多项式建立对应的关系。与位串101110对应的多项式为x5+x3+x2+x。 6.在码元传输速率为1200波特的调制解调器中,采用4相位技术,可获得的数据传输速率为2400b/s。 7.下列编码中,属于自动编码的是曼彻斯特编码。

计算机网络概述

课程教学要求 课程的性质:《TCP/IP网络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是:本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TCP/IP 的体系结构和主要应用程序,使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TCP/IP网络各层通信协议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并学习使用网络工具进行网络协议分析和故障排除。 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要求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互联网的工作原理,掌握各协议原理及功能,掌握互联网上典型应用的原理和使用。并学会使用网络工具进行网络协议分析和故障排除。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研究性教学,当堂测试,提问式教学,师生互动。 教学手段:传统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 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成绩评定:本课程采用作业、笔试和实验三种考核方式,分别计分,作业占10%,笔试根据教学大纲命题(占 60%),实验要求能够完成课程中规定的实验部分(占30%)。 其它要求:严格考勤,注重学生课堂表现及课堂参与情况,当堂测试,课下完成作业。

1. 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发展 1.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到多机、从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直接通信的演变过程。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阶段 (2) 多机系统的互连阶段 (3) 网络互连和高速网络阶段 1.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一、定义 :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由网络操作系统和协议软件进行管理,实现数据通信及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 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特征: ① 具有共享能力 ② 各计算机自治(计算机自成系统) ③ 网络协议支持(管理、控制和通信) ④ 具有通信功能 1.1.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①数据交换和通信 ②资源共享 ③信息传输 ④提高系统可靠性及可用性 ⑤分布式网络处理 ⑥综合服务和应用 ⑦提高系统性价比,易于扩充维护 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2001年制订,2003年修订) 课程编号: 英文名:Computer Network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前置课:数据通信、计算机导论等 后置课: 学分:2学分 课时:36课时 主讲教师:杨小宁等 选定教材: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四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年 课程概述: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和数据通信结合的学科。是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网络通信和协议实现,以现阶段主流协议TCP/IP为主线,对五个功能层进行详细地描述。内容涵盖网络概述、物理层、数据链路层、LAN、WAN、网络互连、运输层(传输层)、应用层、计算机网络安全、Internet的演进等。本课程所选择的教材接近国际著名教材,内容先进且实用,知识面涵盖较广。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同学应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因特网的基本原理和体系结构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掌握ISO/OSI的7分层协议、传统的以太网技术和传统传输介质(10base2/10base5)。掌握TCP/IP的4层的分层协议;掌握IPV4和IPV6地址编址方法、MAC地址、子网掩码、CIDR的概念;掌握TCP/IP协议簇中的重点协议、应用层C/S软件结构、网络QoS;掌握网络中关键器材(交换机、路由器)的工作原理,熟悉LAN的组建,能规划小型网络,能排除一般故障。了解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了解我国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现状,了解综合布线技术,实验课旨在提高同学的动手能力。 教学方法: 教学以课堂授课为主,我校对原教材建议的70-90学时的授课时间作较大的调整,计算机网络的教学课时为34学时,教学内容必须精简。倡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阅读本大纲列出的教学参考资料、自学本教材授课未涉及的内容。教学内容以TCP/IP协议为主,讲授教材列为“最重要”的内容。网络实验课由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课程安排LAN组网、TCP/IP 实验、WAN实验、路由器配置等实验项目,实验项目参照《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网络实验教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相应的网络的标准、框架、实施和相应应用也飞速向前发展。现在,网格计算的应用情形也正如web服务的早期情况,又或者是XML,表面上看来是缓慢发展,但是,一旦出现统一的标准和工具,将会出现爆炸式的发展。 1)什么是网格计算,网格计算是一项逐渐形成的技术,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定义。实际上,网格计算的定义很简单:使用网格计算技术,可以将一组服务器、存储系统和网络组合成一套大的系统,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对终端用户或者应用,网格计算象一个巨大的虚拟计算系统。 再进一步的分析,网格技术允许组织、使用无数的计算机共享计算资源,来解决问题。被解决的问题可能会涉及到数据处理、网络或者数据存储。这个由网格技术结合在一起的系统,可能是在同一个房间,也可能是分布在世界各地,运行在不同的硬件平台,不同的操作系统,隶属于不同的组织。基本的思想是赋予某些用户执行一些特定的任务,网格技术将平衡这些巨大的IT资源,来完成任务。本质上,所有的网格用户使用一个巨大的虚拟系统工作。 这听起来,非常的美好,但问题是如何让它们成为现实,这需要标准,开放的,目标统一的协议和接口。现在标准正在制定中,并逐渐的显现出来。 反过来讲,为什么集群,连接存储设备的网络,科学的设施,网络不是网格呢?这其中的每一个都可能是网格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他自己,却不能建立网格。 有下面几种网格类型 a)计算网格,这些机器将处理数据,及其他繁重的工作。 b)抽取网格,一般情况下是从空闲的服务器和台式机上抽取CPU时间片,用作资源密集型的任务。 c)数据网格,为某一组织的数据知识库提供统一的接口,通过接口,可以查询、管理和保护数据。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

2021年电气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电气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电气工程专业的必修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理解现代计算机网络(局域网和广域网),网络结构和通信的核心概念协议,以及这些协议在实际网络应用中的应用。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1单元:概述(建议学时数: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掌握网络体系结构和通信协议的核心概念,以及多层框架中的架构,包括局域网,局域网路由和以太网协议,互联网,拥塞和流量控制。 2、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针对基本的问题的分析能力,在工作中的自我约束。要求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3、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板书、讲稿、其它设备和结合实例练习及解决相结合。 【重点】 重点讲解网络体系结构和通信协议的核心概念 【难点】 第2单元:关键网络技术(建议学时数:6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掌握从局域网到因特网的关键网络技术,包括:ATM、以太网、TCP/IP、因特网内的IP寻址、路由协议和拥塞控制方案。 2、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针对基本的问题的分析能力,在工作中的自我约束。要求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3、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板书、讲稿、其它设备和结合实例练习及解决相结合。 【重点】 重点讲解从局域网到因特网的关键网络技术 【难点】 因特网内的IP寻址、路由协议和拥塞控制方案 第3单元:核心互联网应用程序(建议学时数:6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介绍核心互联网应用程序:电子邮件、网络服务和名称解析。进行一个基于团队的大型案例研究,要求将从模块的教学部分获得的知识汇集起来,以调查和定义思科提供的实际应用程序的要求。 2、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针对基本的问题的分析能力,在工作中的自我约束。要求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3、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板书、讲稿、其它设备和结合实例练习及解决相结合。 【重点】 重点讲解核心互联网应用程序

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概论》

第1部分 计算机网络概论 〖主要内容〗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功能, 计算机网络分类。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资源子网,通信子网。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或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随着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促使芯片价格越来越低)的产生和发展,在计算机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大量复杂的信息进行收集、交换、加工、处理和传输,为了提高计算机应用效率,提供信息处理的有效手段,充分发挥计算机与信息本身的作用,从而引入了通信技术,以便通过通信线路为计算机或终端设备提供收集、交换和传输信息的手段。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计算机网络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至今,已形成从小型的办公室局域网到全球性大型广域网的规模,对现代人类的生产、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人们不断地依靠计算机网络来处理个人和工作上的事务,而这种趋势正在加剧并显示出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强大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1.1 联机终端网络阶段(第一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前,计算机主机昂贵,而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的价格相对便宜,为了使用户共享主机宝贵的资源和进行信息的采集及综合处理,网络由此产生了。 1、联机终端控制系统 A 、单点通信线路:终端用户直接共享主机资源 说明:早期计算机功能不强,又十分庞大,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为了解决用户要到机房上机的不便,因此在远离计算机的地方设置了远程终端,并在计算机上增加了通信控制功能,经线路连接输送数据进行成批处理,这 样就产生了具有通信功能的主机——单终端系统。 B 、多点通信线路:多个终端用户通过一条通信线路与主机通信 说明:主机——单终端系统减少了用户远程上机的时间,提高了计算机的应用效率。为了使更多的用户使用主机的资源,提 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采用了多个终端通过一条通信线路或多条线路连接主机,各终端用户分时使用主机资源。 特点: (1) 通信与数据处理任务全部由主机完成 (2) 主机与终端的关系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3) 在联机终端控制 系统中终端仅仅是一个I/O 设备 终端 通信 控制器 集 中器 主机 高速线路 高速线路 低速线路 终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