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力》复习课教案

《力》复习课教案

《力》复习课教案
《力》复习课教案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及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三要素;会用作图法画力的示意图。

2.知道什么是弹力及弹力是如何产生的;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并了解其原理。

3.理解重力的产生及计算方法;知道重力的方向和应用;重心的特点。

二、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课件展示,《力》知识结构图

知识点讲解

(1)关于力的定义的理解

(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者运动状态变)跟哪些因素有关(3)力的示意图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师补充说明相互作用力的特点——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5)练习巩固

知识点讲解

(1)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练习巩固

知识点讲解

(1)重力与质量的区别和联系

(2)实验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

(3)练习巩固

物理专题《声现象》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视.下列有关声音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 B.声音在真空中传器速度为340m/s C.风吹树枝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详解】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0m/s,故B错误;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风吹树叶发出声音,这是由树叶的振动发出的声音,故C 正确; 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 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声现象的基础知识,同时在学习物理的时候,中国的古诗词也含有很丰富的物理知识,所以学习物理是一个很综合性的知识。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和传播速度几个方面去分析同时还考查了声音三个特性的区分。 2.听到考试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 A.铃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铃声能传递能量 C.铃声属于噪声D.铃声能传递信息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同学们开始答卷是因为听到的铃声,在这里铃声就是一种信息,同学们接收到了这种信息,故本题中主要是说明铃声能传递信息,故应选D.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考物理专题光学教案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

《光现象》复习教学案(2课时) 蒋中初三备课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光的色散 2、知道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3、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以及它们的主要特征和应用 4、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并能用直线传播的原理解释一些现象 5、知道平面镜成像原理及其应用 6、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及了解其应用 二、知识回顾 1、______ 叫做光源。光源分为______ 禾廿___ 。 2、白色光不是单纯的光,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种不同的色光组成, 当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色光的现象叫_________________ 。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 ________ 。 3、光的三原色是指________________ 。颜料的三原色是指 ________________ 。 4、有色的透明物体只能透过________ 的色光,即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色光决定的。 有色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 _______ 的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__________ 色光决定 5、光具有的能量叫____ 。太阳的热主要是以_______ 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来的。 6、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因此它具有____________ 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 它能 ______________ 。 7、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了 影子,这说明光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8、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①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白纸上,是—像。②像的大小 与物体的大小 ________ 。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 ④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 _______ 。⑤像与物以镜面_____________ 的。 9、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竖立一块玻璃作为平面镜。实验时,要 使镜后的物体与镜前物体成的像重合,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发现的特点;如果用尺量出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则发现_______________ 的规律;如果用笔画出物、像对应点的连线,则发现物、像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镜成的是 ______________ 像。

运动和力物理教案设计

运动和力物理教案设计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我们在这一节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节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物理学中所说的力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 受它。 1、感受力作用的效果 (1)请一位同学到教室前面表演举哑铃。 请这位同学谈谈肌肉有什么感受?(感到手臂上的肌肉十分紧 张) 最初我们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肌肉的紧张的感受而得来的。那么,在物理学中我们又是怎样来认识力的? (2)学生用图11-4-1所示的器材做实验。 问题:小钢珠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靠近小钢珠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 ①静止的小钢珠被磁铁吸引,向磁铁方向运动。 ②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正对运动方向位置的放磁铁吸引,速度变快。 ③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的磁铁吸引,运动方向改变,偏向磁铁方向运动。 (3)学生看课文图11.4-2乙、丙,交流图中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 ①棒球运动员用力将球投出,由静止变为运动。 ②足球守门员接住射进球门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4)告诉学生: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运动速度或者方向发生变化,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完整版)声现象单元测试习题(答案)

. 《声现象》专题训练 一、填空题 1.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 大。 (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的 好。 (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 高。 2.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加以辨别。 3.声音在介质中以___ 的形成向远处传播。声音传播过程中能引起别的物体发生_____,超声波还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___。 4.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 ,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 该处的深度为 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31 m/s ),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 5.在百米赛跑中,甲、乙两个记时员,分别从看到发令枪冒烟和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同一运动员的成绩,则 记录的成绩较准确;若甲记录的成绩为11.3s ,则乙记录的成绩约为 s 。 6.某汽车以10m /s 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陡峭的高山,司机按了一下嗽叭,经4s 钟听到回声。听到回声时,车与前面高山的距离是 m 。 7.频率为 Hz 以下的声音为次声波;频率为 Hz 以上的声音为超声波。 8.噪声强度如果在 dB 以上,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和休息,如果在 dB 以上,长时间会造成对人的听力的伤害。 9.2005年春节晚会上,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震撼了所有观众。她们是怎样训练的呢?听不见声音,她们将身体紧贴在音箱上,感受音乐的节奏,因为声音是由 产生的。 10.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鸟语、流水潺潺、琴声悠悠。这些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 ____而产生的。物体的 停止,发声也停止。悦耳动听的笛声是靠管子里的空气 产生的。我们能够分辨出鸟语和琴声是根据声音的____ ____不同(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蚊子和牛叫声的区别是:牛叫声音的音调比蚊子 ,而响度比蚊子 。 11. 在图所示的实验中,李明发现硬纸片在木梳上划得快时音调高,划得慢时音调低。这表明: 。 12.2011年 7月14日12时10分,广东省兴宁市罗岗镇福胜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救援工作迅速展开。下午,事故矿井下发现有生命迹象,原来是被困人员通过敲击钻杆,发出“当当”的求救信号,这是因为 。 13.人在野外说话,为了使声音传得更远一些,通常将手或者一本书合成喇叭状围在嘴边,其目的是1 图8

初中物理中考光现象复习课教案.docx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教案 光现象(一) 南京民办旭东中学吴永余 [ 设计意图 ] 本节课在引导学生复习关于光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讨论人眼能够看到自然 界中的各种各样的物体的原因分析,体会到光现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如光的色彩与物体的颜色,了解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与紫外线的特点和作用。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学会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复习关于光现象的基础知识。 理解物理上的影和像的含义,理解实像与虚像的判断方法。 了解光的热效应,直到光的色彩和颜色的基础知识,了解红外线与紫外线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梳理归纳本章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复习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 在相互讨论与复习过程中,形成对光的一些基础知识的认识,并能加以辨别和运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光现象的基础知识复习与运用 [ 教具和学具 ] 光源、投影仪、三棱镜、三色玻璃纸、硬纸板等 [ 课前准备 ] 请同学在课前把中考指导书上的知识框架整理好,能够自己整理归纳知识 点。把“学法指导”部分的 6 个问题预习一下,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把不 理解的部分整理出来, [ 教学过程 ] 教学阶 段与时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间分配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 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说 复习整一说,你知道光现象的哪些知 理知识识点? 框架 (10 分钟)学生活动:利用实物 投影仪把学生的整理 结果展示出来。 学生相互之间 进行本章主要 知识点的归纳 和整理,没有 整理出来的, 引导学生相互 补充。

让学生的 预习情况得到 认可。 同学们关于光学的知识 作了很好的总结与归纳,在同 学们归纳的知识框架中的每 一个知识点还有很多基本知 识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光 的基础知识。 问题:我们为什么能够看 到生活中五颜六色的各种各 样的物体? 我们的生活是彩色的,但 太阳光是白色的,如何让我们 看到彩色的光呢? 实验:光的色散现象学生讨论与交流, 介绍光的三原色。 通过实验演示复习色光 的混合。 二、课 堂教学 学生:通过光的色 (20 分 散试验,再次认识太阳 钟) 光是复色光,是由其中 七种单色光组成的。 问题:透明与不透明物体 的颜色是如何判断的? 问题:不透明的物体颜色实验演示是丰富多彩的?学生讨论与交流色光的混合可 以借助普通的复习颜料的三原色和颜投影仪作为光料的混合源和两块硬纸 板(中间开一问题:光遇到不透明的物4cm × 4cm 的体就会形成影子,但我们学过孔)来实现。 光学元件还可以成像,那么影 和像的含义各是什么呢?学生复习:互问互 答互评。 从科学意义上把影与像区分 开来.影通常是指不透光的物体

运动和力难题锦集

1 将一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如果两端各用5N 的力向相反方向拉它, 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B A.10N B.5N C.0N D.无法确定 4.一枚铁钉受到磁铁吸引的同时,铁钉将 ( ) A .排斥磁铁 B .吸引磁铁 C .不吸引磁铁,也不排斥磁铁 D .可能吸引磁铁,也可能排斥磁铁 5.将A 、B 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面的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A “悬浮”在空中,如图4所示,设两磁环受到的重力相等且都为G ,则磁环B 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F 与重力G 的大小关系是 ( ) A.F

初中物理 《声现象》综合测试题

福鼎十五中初二物理月考试题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m/s 2.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__中不能传播声音.登上月球的宇宙员只能靠___________交谈。如图,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________可以传播声音。 3.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锣鼓声声震天响”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较高。 4、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__ m/s,光在______________中沿直 线传播,光年是天文学上的____________的单位。 5、当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成90o时,入射角为____________;当入射光线 垂直于镜面入射,入射角为____________,甲、乙两人在照同一面镜子,甲在镜中看到乙的眼睛,乙看到甲的眼睛,这是由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光路是____________的缘故。 5.贝多芬晚年失聪,将硬棒的一端抵在钢琴的盖板上,另一端咬在牙齿的中间,通过硬棒来“听”钢琴声,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 6.2004年12月26日,南亚、东南亚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 7.春光明媚,春意昂然,晴朗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地面上有一些小圆斑。小芳来到波平如镜的湖边散步,她看到岸边的柳枝和天上的白云倒 映在湖中,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湖水里自由地游来游去,仿佛中,鱼儿好 像穿梭在柳枝和白云之间……小芳看到湖中的柳枝和白云是 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地面上的一些小圆斑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的,它是太阳的_________(实像还是虚像) 8.太阳、月亮、耀眼的玻璃幕墙、晶莹的钻石、正在发光的灯: 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芸从示波器上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比较,如图a、b所示,由图形可知______是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_____是噪声的波形。(图在第2题下面) 10、飞玲同学看黑板上的字时,发现黑板反光现象,这是由于黑板发生 ____________反射,其他同学都可以看到黑板上的字是由于____________反射。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

《声现象》复习课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 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 3、会利用声速及运动的速度等知识解答简单的回声计算题 4、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型、热点考点的考查形式。 二、教学重点及考点分析: 本章重点知识是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及声音的利用。其中尤以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的三个特性、噪声的控制为热门考察对象。 三、基础知识讲解(教师边讲基础边穿插基础题目练习): 1、声音的产生: 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就停止,但声音可继续传播。 B、固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敲打门、桌子、人在楼层上走动等等皆可使固体振动发声。 C、也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海水拍打海岸产生海浪声,又如著名的钱塘江大潮所产生 的巨大的涛声。 D、气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子弹、炮弹快速穿过空气时产生的声音,秋风怒号。 2、声音的传播 A、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传声的介质有:空气(声波传播)、固体、液体(比较这几种物质传声速度、优劣)B、声速:是一个表示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每秒内声音传播的距离。 声速与物质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一般而言,有v固>v液>v气。 15℃空气中声音速度为340m/s。 3、人听到声音的条件: A、声源在振动发声 B、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如空气。 C、听觉器官完好: 教师简要讲述人耳的结构,着重讲清楚鼓膜(形成起振)、听小骨(放大震动)、听神经(传到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这些部分的功能。 骨传导:人的头骨、颌骨等可接受声音刺激形成神经兴奋,并可把这些兴奋传递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4、声音的三个特性: A、音调:声音的高低,也即通常所讲的“调子高低”问题。 ①决定音调的因素:频率(教师再将一下频率的概念、单位) ②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③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听不到这种声。 ④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人听不到这种声。其他动物可以听到超声波、 次声波。 B、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即通常指的“嗓门大小”问题。它由物体的振幅决定。 教师比较频率和振幅的不同。 C、音色:某种声音所独具的特质。如二胡、小提琴,无论在白天、黑夜、人们都能区分,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第4章 声现象》综合测试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第四章声现象》综合测试试卷及答案 (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如图4-1所示的四种乐器中,依靠弦的振动发声的是() 图4-1 A.鼓 B.琵琶 C.笛子 D.小号 2.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次每秒 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次每秒 3.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范围主要取决于声音的() A.频率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4.码头边轮船的汽笛声能传得很远,这是因为() A.汽笛声音调高 B.汽笛声音色好 C.汽笛声响度大 D.汽笛声传播的速度大 5.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6.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的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A.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7.小明去过天坛公园,在回音壁的圆心处有一铺在地上的石块,站在它上面拍手或喊一声,可以听到三次回声,如图4-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站在天坛回音壁偏离圆心O的位置也能听到三次回音 B.这是声音的反射现象 C.听到的回声一次比一次强 D.回声的声速比原声小

图4-2 图4-3 8.如图4-3所示,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响度增大 9.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这说明() A.响度与振幅有关 B.音调与振幅有关 C.响度与人到声源的距离有关 D.音色与人到声源的距离有关 10.如图4-4所示,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机关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铁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治噪声的措施属于() A.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 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 图4-4 图4-5 图4-6 11.如图4-5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 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 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 C.估算发声音叉的重量 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 12. 如图4-6所示,在一次魔术表演中,一名驯兽师问他带来的狗:“2+2等于几”,狗立即叫四声.观众马上会为这条聪明的狗所倾倒。下列解释可能正确的是() A.这只狗能够听懂人的语言 B.这只狗会做算术 C.台下驯兽师的助手,吹了四下超声波哨声 D.狗听不见超声波,但听得见人声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 第二章 光现象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单元复习目的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物理现象。 3.识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进行作图。 5.掌握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 6.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查找有用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团体间的合作、交流意识。 ●复习重点: 理论联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4 月 5 日 一、基础知识 (一)光的直线传播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1.光是如何传播的 传播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应用及现象:a激光准直b影子的形成c日食月食的形成d小孔成像。 2.光的传播速度 真空或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c=3×108m/s=3×105km/s。光速远远大于声速(340m/s)。 水中的光速为真空中的3/4。玻璃中的光速为真空中的2/3。太阳发出的光大约8分钟才能到达地球,我们在任何时候看到的阳光,都是太阳在8分钟以前发出的(太阳到地球平均距离1.496×10^8千米)。1光年=9.46×1012km。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我们能看见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运动和力(复习教案)

力与运动(2、3、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知道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能运用惯性知识解释惯性现象。 (3)会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学会通过理性分析以及科学的推理获得规律。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使他们能建立如何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认真、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出发,探求科学真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科学质疑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运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题。 教学难点: 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 1、牛顿第一定律 例1、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而伽得略则认为:运动的物体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到底谁说得对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⑴要探究运动到底需不需要力来维持,只需研究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所以小明让一辆运动的小车在不同的阻力作用下研究它的速度如何变化。小明在实验中是如何让小车受到不同阻力的?(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⑵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我们应该保持小车受不同阻力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你认为小明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从同一高度自由下滑) ⑶请将小明在本实验中的结论填写完全: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⑷根据小明的结论,你能推理出若小车不受阻力,将做什么运动吗?(匀速直线运动) 教师指出:这就有名的伽利略斜面实验,他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⑴牛顿对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又加以总结,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牛顿第一定律得出: ①牛顿第一定律是一条经验定律,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 ②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声现象》复习课教学反思

《声现象》复习课教学反思 复习课的教学一直是我最感到不好上的一种课型,本节课上的《声现象》这章内容相对简单,关键在理解与记忆。本章的重点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特征,防止噪声的途径。学生要特别注意音调和响度的区分,以及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相关的计算虽然较为简单,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规范化的解题格式是他们的一个难点。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按照开放、高效的思路设计,尽量让学生多思考、多回答、多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我用大合唱《走进新时代》引入,让学生不仅感受声音的魅力,还体验中国的发展,激起爱国情怀。然后让学生复习本章内容,完成知识梳理部分并组内互查,教师到组内督查完成情况,再对本章重点进行强调,难点进行突破,用例题进行巩固,然后让学生对本章知识结构及例题进行二次复习(5分钟),最后当堂进行检测,用的是张家界近五年的中考题目。 二、发现的问题: 复习课的要求是既要把复习重点让学生掌握,还要做到提高课堂效率。针对这样的目标我发现我在讲这一章出现了诸多问题,声现象内容比较简单,但是知识点较多。我在教学中发现给学生进行强调的时候花费了很长时间,导致后面的节奏较快,课堂检测没有当堂点评,学生的掌握情况没有达到预想的水准。我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再次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更深刻理解以前所学知识,提高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应试能力,结果因为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遗忘较多,课堂设计没有考虑到学生实际,课堂气氛也不太活跃等。 三、解决问题的思考: 在复习知识点较多时,要分清重难点,分清主次。学生懂的知识不讲,学生似懂非懂的知识加深理解,对于重要的、难理解的知识进行重点强调、难点突破。例如对声的产生问题就没有必要重点讲解,进行没有必要地重复,占用了宝贵的时间。而对于声音的三要素的理解则需要原原本本、从频率、振幅概念的理解到音调、响度和音色都要给学生复习,学生才能对这个难点理解清楚。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声现象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将答案填写在每题的题号前.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速度比光速快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快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频率要低一些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3.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 原因是() 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4.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响度大 D.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6.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7.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8.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随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中考物理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一) [设计意图] 本节课在引导学生复习关于光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讨论人眼能够看到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物体的原因分析,体会到光现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如光的色彩与物体的颜色,了解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与紫外线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复习关于光现象的基础知识。 理解物理上的影和像的含义,理解实像与虚像的判断方法。 了解光的热效应,直到光的色彩和颜色的基础知识,了解红外线与紫外线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梳理归纳本章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复习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 在相互讨论与复习过程中,形成对光的一些基础知识的认识,并能加以辨别和运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光现象的基础知识复习与运用 [教具和学具] 光源、投影仪、三棱镜、三色玻璃纸、硬纸板等 [课前准备] 请同学在课前把中考指导书上的知识框架整理好,能够自己整理归纳知识点。把“学法指导”部分的6个问题预习一下,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把不理解的部分整理出来, [教学过程] 教学阶 段与时 间分配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 复习整理知识框架(10分钟)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习情 况,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说 一说,你知道光现象的哪些知 识点? 学生活动:利用实物投 影仪把学生的整理结 果展示出来。 学生相互之间 进行本章主要 知识点的归纳 和整理,没有 整理出来的, 引导学生相互 补充。

让学生的预习情况得到认可。 二、课堂教学(20分钟) 同学们关于光学的知识 作了很好的总结与归纳,在同 学们归纳的知识框架中的每 一个知识点还有很多基本知 识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光 的基础知识。 问题:我们为什么能够看 到生活中五颜六色的各种各 样的物体? 我们的生活是彩色的,但 太阳光是白色的,如何让我们 看到彩色的光呢? 实验:光的色散现象 介绍光的三原色。 通过实验演示复习色光 的混合。 问题:透明与不透明物体 的颜色是如何判断的? 问题:不透明的物体颜色 是丰富多彩的? 复习颜料的三原色和颜 料的混合 问题:光遇到不透明的物 体就会形成影子,但我们学过 光学元件还可以成像,那么影 和像的含义各是什么呢? 从科学意义上把影与像区分 开来.影通常是指不透光的物体 在光源的照射下,在物体后面留 下的一个暗区称为影,影的边缘 学生讨论与交流, 学生:通过光的色 散试验,再次认识太阳 光是复色光,是由其中 七种单色光组成的。 学生讨论与交流 学生复习:互问互 答互评。 实验演示 色光的混合可 以借助普通的 投影仪作为光 源和两块硬纸 板(中间开一 4cm×4cm的 孔)来实现。

运动和力考点分析

《运动和力》考点分析 这部分知识与生活、应用联系密切,是中考重要的考查点,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这些考点常以填空、选择题题型出现,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可能会以实验题出现,考查的重点是将物体的受力情况与其运动情况的结合,复习时要求会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其运动情况,或者是会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其受力情况。 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 【例题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定律通过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 B.该定律不能用实验证明,只是一种猜想 C.该定律可以用实验来证明,因为它是力学的一个基本定律 D.该定律是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概括出来的,虽然不能用实验来证明,但能接受住实践的检验 【解析】由伽利略的理想化实验为我们创立了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即在大量的事实经验基础上,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通过推理概括出现象的本质。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儿的结论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该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来证明,

但是,从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是一条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页 1 第 考点二:运用惯性知识解答有关问题 因为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因此要解释惯性现象,必须明确原来的状态,步骤如下:(1)判断物体原来的状态(2)物体发生的变化(3)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状态(4)结果出现了什么现象 【例题2】在无风的天气里,从水平匀速向右飞行的飞机上先后落下三包货物,若不计空气阻力,在地面上的人看到这三包货物下落过程中,在空中排列的情况应该是图1中的()【解析】货物从飞机上落下前,与飞机一起水平向右匀速飞行,具有向前的速度,从飞机上先后落下后,由于无风,又不计空气阻力,因此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由于货物具有惯性而保持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三包货物沿水平方向和飞机具有相同的速度,在水平方向上通过的路程相等。由于重力的作用,先落下的在最下面。故C是正确的。 【考点点拨】:同学们要认真理解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原来静止的物体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是否运动和运动的快慢无关;

声现象复习课教案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声音是如何发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要依靠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知道回声测距的原理. 4.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 5.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6.知道声的利用.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系统复习,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应用声现象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通过复习,构建声学知识的知识网络.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本章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板书)

二、(2010年—2013年)本章吉林省中考题试题分析 试题略 三、典型例题(实物投影例题并讲解) [例1]如图所示是探究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说明;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3)本实验物理研究方法是(转换法) [例2]抽气时会有什么现象出现?说明什么? [例3]在装满水的长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较远处的另一端将听到三次响声,为什么?

解析:敲击铁管,使铁管发生了振动,发出声音.敲击声分别通过空气、水和铁进行传播,由于声音在这三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听到三次声音.声音在铁中传播最快,水中次之,在空气中传播最慢,所以第一次听到的是铁传来的敲击声,第二次听到的是水传来的敲击声,第三次传来的是空气传来的敲击声. 说明:本题用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以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这两个知识点来求解实际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4]在运动场上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计时员为了计时精确,在计时时 A.听见枪声同时按下跑表,因为耳朵的听觉灵敏 B.看见发令枪散发的白烟同时按下跑表因为眼睛很灵敏 C.凭自己掌握,听见枪声和看见白烟都可以按跑表,因为响声和白烟是同时发生的 D.应该以看见白烟为准,因为光的传播速度特快,而声音传播的速度要慢得多 [例5]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信号,求(1)海洋深度是多少? (2)这种方法能不能测月地距离?为什么? 解答略 控制噪声(三大途径) 防止噪声产生(在生源处减弱) 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 课后反思 按照近几年吉林省中考物理试题分析,本章在中考中的比例不大,分值2分,题型以填空题为主,属于简单题。复习时,重点回顾了基本知识点,还对可能出现的选择题、简答题、实验题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归类和总结。 不足之处:学生学完这章知识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对本章的知识点遗忘很多,所以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课后还需督促学生认真复习。

八年级声现象实验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_____的关系;同组的小明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_____(选填“能”或“不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该实验主要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2)小明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_____(填写编号)的三根琴弦。 (3)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钢琴弦J,它的长度应该为________cm、横截面积为________mm2。 (4)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三根琴弦进行实验较合理,理由是: ____________。 【答案】琴弦长短能控制变量法 A、B、C 80 1.02实验次数较多,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得出结论比较可靠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相同,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 [2]选用A、D、F三根琴弦,它们的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相同,也可以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

运动和力(讲义及答案)

运动和力(讲义) 一、考点分析 考点一:力学概念及辨析 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 (1)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施力、受力物体)而存在 (2)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 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相互作用力:A对B的力与B对A的力。 3.力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_物体的运动状态。考点二:重力和弹力 1.重力的定义:由于_______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作用点:_________。2.弹力的定义:由于物体发生_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 大小: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弹性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 考点三:运动和力的关系及辨析 1.力是_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______状态。 3.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_______________不变的性质。 注:惯性是所有物体都具有的一种______,不是_____;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_______有关; 惯性的大小表征了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大小;或者说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4.平衡状态: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状态。 平衡力平衡状态 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相互作用力A对B,B对A 考点四:摩擦力的产生及方向 1.摩擦力的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 ②接触面______;③两物体间有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2.方向:与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方向相反; 与物体对地运动方向无必然关系;

声现象测试题

声现象测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3分/个,共10题,总分30分) 1.小孩用力在吹一个气球,由于用力过大,气球被吹爆了,发出“嘭”的一声响,这个响声是由于()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C.球皮破裂时振动发出的响声 D.球皮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声音 2.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其原因是()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因为人们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3.关于助听器的作用的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助听器是为了获得立体声 B.利用助听器是将传来的声音放大再传给听者 C.助听器专供老人使用 D.助听器只适用于听力有障碍的听者 4.人能听见双耳道立体声广播中的立体声主要原因是() A.声音是立体的 B.人耳具有双耳效应 C.有两个扬声器 D.一只耳朵也能听见立体声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6.生活在海边的渔民们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 它们在近海处悠然自得的升降、漂浮。忽然水母像是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7.电影院的墙壁都被装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 A.减弱回声 B.防止声音震坏墙壁 C.增大声音的频率 D.增响强度 8.生活中,有人用眼睛看,更有人耳朵“看”,因为声音向我们传递着很多信息。一位有经验的锅炉工发现,向 瓶里灌开水,开始时水的落差大,撞击力大,瓶里空气多,发出大声且低沉的“咚、咚”声,水将满时情况相反,发出小声并且尖细的“吱、吱”声,则该人工判断灌水多少的依据是() A.音色和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响度和音调 9.如图1所示是目的倡导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空心水泥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做成空心,可以减少水泥与砂石用量,节约资源 B.空心砖做成的房子冬暖夏凉,可以保温 C.空心砖可以减少噪声污染 D.空心砖承受压力小,不适宜用于高层建筑、 图1 10.大街上的“超声洁牙”美容店中,超声波之所以能够清洁牙齿,是因为() A.超声波是清洁剂 B. 超声波引起清洁剂剧烈的振动,震动把牙垢敲击下来C.超声波发生反射 D. 超声波传递去垢信息 二、多选题(3分/个,共4题,总分12分) 11.下列关于乐音和噪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音是机械发出的声音 B.好听的音乐使人心情舒畅,一定不是噪声 C.从环保的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 D.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有规律可循 12.以下声的应用实例中,利用了声传递信息性质的是() A.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 B。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碎石 C.医生用超声波检查人体内的器官 D。用超声波塑料焊接机焊接塑料制品 13.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的是() A.有经验的人选瓷器总是敲一敲分辨质量 B。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的暴风雨 C.我们在深夜里看电视时应把音量关小 D。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判定固定钢轨的螺丝是否松动14.下列应用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A.小孩对着山壁讲话 B。蝙蝠探测飞行中的障碍 C.工人用电钻钻墙 D。路旁安装隔音壁 三、填空题(1分/空,共27空,总分27分) 15.运动员参加100m赛跑时,某计时裁判员在跑道终点处听到发令枪响后才开始按表计时,裁判员给运动员 (填“多计”或“少计”)时间为 s。 16.真空(填“能”或“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交谈。 17.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鱼儿能听到拍手声,说明可以传播声音。 18.两人同时说话,甲的声带1min内振动了1500次,乙的声带20s内振动了588次,则甲的音调比乙(填“高”“低”或“无法比较”)。 19.很多人喜欢听宋祖英唱的民歌,只要听到播放她的歌声就能知道这是宋祖英唱的,他们是根据声音的 来分辨的。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的响度大,的音调高。 20.回声是由于声音遇到障碍物被引起的。小明对着高楼喊叫一声之后,经过0.4s听到回声,小明与高楼之间的距离约是 m.用回声测距的方法是不能测出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的,其原因是 。 21.小明听到校园的钟声发出“铛”“铛”“铛”的声音时,就知道上课了,这说明。 22“无声手枪”上的消音装置,是在处减弱噪声,小孩们在放鞭炮时,常捂住耳朵,这是在处减弱噪声。在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一般要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这是为了在中减弱噪声。 23.人们以为单位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得超过。 24.甲的声音是60dB,频率是500Hz,乙的声音40dB,频率为900Hz,则的音调比较高,声音传得远。 25.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位的重要依据,这叫做。 四、综合题(共9题,总分28分) 1.问答题(3分/题,共2题,总分6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