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鱼胁迫呼吸实验实验报告

关于鱼胁迫呼吸实验实验报告

关于鱼胁迫呼吸实验实验报告

关于鱼胁迫呼吸实验实验报告

引言:

鱼类是水生生物,其呼吸过程与陆生动物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水中,鱼类通过腮呼吸来获取氧气,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鱼类可能会面临胁迫情况,例如水中的氧含量降低或污染物的存在。本实验旨在研究鱼类在胁迫条件下的呼吸适应能力。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动物:

选择适合实验的淡水鱼种,如斑马鱼(Danio rerio)或金鱼(Carassius auratus)。确保选取健康活跃、体型相近的个体。2. 实验设备:

- 高精度水质测试仪器:用于检测水中溶解氧含量、温度和pH值。- 水槽:提供足够容积的水槽,以容纳实验动物并维持其生活环境。- 水泵和空气石:用于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

- 恒温箱:用于控制实验环境温度。

3. 实验流程:

- 步骤一:准备工作

a. 检测水质:使用水质测试仪器检测实验用水的溶解氧含量、温度和pH值,并记录。

b. 准备实验动物:将选取的鱼类逐渐适应于实验室环境,确保它们

处于健康状态。

- 步骤二:基础呼吸速率测定

a. 将一定数量的鱼类放入水槽中,并让其自由呼吸。

b. 使用水质测试仪器测定水中溶解氧含量,记录初始数值。

c. 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记录实验动物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

- 步骤三:胁迫条件引入

a. 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关闭空气石和水泵,使水中溶解氧含量下降。

b. 引入污染物:添加一定浓度的有毒污染物(如重金属盐)到实验用水中。

- 步骤四:胁迫条件下的呼吸适应能力测定

a. 在胁迫条件下,使用相同方法测定实验动物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

b. 持续记录一定时间,以观察鱼类的呼吸适应能力。

结果与讨论:

1. 基础呼吸速率测定结果

在正常条件下,鱼类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表现出稳定的数值。基础呼吸速率可作为对比胁迫条件下的呼吸适应能力的参考。

2. 胁迫条件引入结果

通过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或添加污染物,成功引入胁迫条件。这些条件会对鱼类的呼吸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 胁迫条件下的呼吸适应能力测定结果

在胁迫条件下,鱼类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呼吸适应策略。它们可能

增加呼吸频率或调整呼吸深度以获取更多氧气。这些适应性变化有助于鱼类在胁迫环境中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结论:

本实验通过研究鱼类在胁迫条件下的呼吸适应能力,揭示了其对环境变化做出的生理反应。鱼类能够通过调整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来适应胁迫环境,以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这些结果对于了解水生生物的生存机制以及环境保护和水产养殖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致谢:

感谢实验室成员对本次实验的支持与协助。也感谢提供实验动物和设备的相关单位。

探究水温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实验报告

探究水温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实验 报告 实验报告:探究水温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探究水温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 2.了解金鱼生存的最适宜水温范围。 3.增强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金鱼的呼吸频率受水温影响较大。水温过高会导致金鱼呼吸急促,甚至出现窒息现象;水温过低则会引起金鱼呼吸减缓,影响健康。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水温下金鱼的呼吸次数,找出金鱼生存的最适宜水温范围。 三、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材料:金鱼、温度计、计时器、水盆、热水壶、冷水壶。 2.将金鱼从鱼缸中捞出,放入水盆中待用。 3.将温度计插入水中,记录初始水温。 4.设置不同的水温梯度,例如每隔2℃设置一组温度,共计5组。 5.将金鱼逐一放入不同水温的组别中,每组两条金鱼。 6.计时器记录每条金鱼在不同水温下的呼吸次数,持续时间为10分钟。 7.实验结束后,将每条金鱼捞出,用纸巾擦干水分,放回鱼缸中。 8.数据整理,绘制图表。 四、数据分析

(请在此处插入呼吸次数折线图) 根据折线图可以看出,随着水温的升高,金鱼的呼吸次数逐渐增加。在初始水温基础上,当水温升高2℃时,金鱼的呼吸次数略有增加;当水温继续升高时,呼吸次数的增加幅度变大。当水温达到10℃时,金鱼的呼吸次数达到最高值。这表明随着水温的升高,金鱼的呼吸逐渐加快。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水温对金鱼的呼吸次数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水温的升高,金鱼的呼吸次数逐 渐增加。 2.当水温过高时(如本实验中的10℃),金鱼的呼吸次数达到最高值,表明 金鱼在较高水温下生存较为困难。

3.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金鱼生存的最适宜水温范围为初始水温至比初 始水温高6℃的区间。在此区间内,金鱼的呼吸次数逐渐增加,但不会出现过快增长的现象。 4.本实验对于了解金鱼的生态习性、生活环境以及人工养殖提供了有益参考。 同时,通过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的实践,增强了我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关于鱼胁迫呼吸实验实验报告

关于鱼胁迫呼吸实验实验报告 关于鱼胁迫呼吸实验实验报告 引言: 鱼类是水生生物,其呼吸过程与陆生动物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水中,鱼类通过腮呼吸来获取氧气,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鱼类可能会面临胁迫情况,例如水中的氧含量降低或污染物的存在。本实验旨在研究鱼类在胁迫条件下的呼吸适应能力。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动物: 选择适合实验的淡水鱼种,如斑马鱼(Danio rerio)或金鱼(Carassius auratus)。确保选取健康活跃、体型相近的个体。2. 实验设备: - 高精度水质测试仪器:用于检测水中溶解氧含量、温度和pH值。- 水槽:提供足够容积的水槽,以容纳实验动物并维持其生活环境。- 水泵和空气石:用于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 - 恒温箱:用于控制实验环境温度。 3. 实验流程: - 步骤一:准备工作 a. 检测水质:使用水质测试仪器检测实验用水的溶解氧含量、温度和pH值,并记录。 b. 准备实验动物:将选取的鱼类逐渐适应于实验室环境,确保它们

处于健康状态。 - 步骤二:基础呼吸速率测定 a. 将一定数量的鱼类放入水槽中,并让其自由呼吸。 b. 使用水质测试仪器测定水中溶解氧含量,记录初始数值。 c. 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记录实验动物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 - 步骤三:胁迫条件引入 a. 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关闭空气石和水泵,使水中溶解氧含量下降。 b. 引入污染物:添加一定浓度的有毒污染物(如重金属盐)到实验用水中。 - 步骤四:胁迫条件下的呼吸适应能力测定 a. 在胁迫条件下,使用相同方法测定实验动物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 b. 持续记录一定时间,以观察鱼类的呼吸适应能力。 结果与讨论: 1. 基础呼吸速率测定结果 在正常条件下,鱼类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表现出稳定的数值。基础呼吸速率可作为对比胁迫条件下的呼吸适应能力的参考。 2. 胁迫条件引入结果 通过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或添加污染物,成功引入胁迫条件。这些条件会对鱼类的呼吸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 胁迫条件下的呼吸适应能力测定结果 在胁迫条件下,鱼类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呼吸适应策略。它们可能

环境对鱼类生理活动影响的研究进展

环境因素对鱼类生理活动的研究综述【摘要】环境因素不仅会引起鱼类形态结构的改变还使其生理状态发生变化,对鱼类的各种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影响,这些变化和影响将造成鱼体的组织和器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达到某种程度将直接导致死亡。本文从环境因素、适应的类型及其对鱼类呼吸、摄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鱼类生理生态相关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鱼类; 环境胁迫;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环境缺氧. 【Abstract】It has been documented that environmental factors has important effects on living activities of fish species ,and it may induce changes on morphologic structures as well as physiology states of fish species,The change and effect can do harm to tissues and organs to some extent and even result in death.environment factors,The types that fishes adapt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actoes on respiration and feeding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The arm of this paper was toprovide information for the studies of fish ecophysiology in dustry. 【Key words】fish; environmental stress;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 .environmental hypoxia. 鱼类是水生的低等变温脊椎动物,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而环境各方面的因素会使多数鱼类生理生活史各阶段普遍面临威胁,使动物的生命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各种环境因子之间的耦合作用,进一步加大了对鱼类生理机制的危害性。因此,有关环境因素对鱼类生理活动影响的研究不仅是鱼类生理生态学的热点问题,而且对于提高水产养殖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从环境缺氧、环境胁迫和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三个方面对鱼类生理活动的形态结构改变和使其生理状态发生的变化进行了总结,旨在为环境因素对鱼类生理影响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 1.环境胁迫对鱼类生理机能的影响 环境胁迫(environmental stress)是环境对鱼类所处的生存状态产生的压力,环境对鱼类的各种刺激,即为环境胁迫因子(environmental stress factor)[1]。胁迫打破鱼类

鱼鳔的功能以及管鳔的充气、排气机理分析实验报告

鱼鳔的功能以及管鳔的充气、排气机理分析实验报告 摘要: 鱼鳔是在鱼体内的白色的泡状囊结构。鱼鳔里充填的气体主要是氧、氨和二氧化碳,氧气的含量最多。鱼鳔最重要的功能,是通过充气和放气来调节鱼体的比重,从而调节硬骨鱼身体内外的水压平衡和控制身体沉浮。本次实验就鱼鳔的功能以及管鳔的充气排气机理的探索,加深对鱼鳔的功能的体会。 关键词: 1、"实验 2、"功能 3、"调节机理 材料: (为一组的用品)活鲫鱼3-4条、解剖器一套、解剖盘一个、10毫升注射器一个、5号针头一根、鱼缸一只、特种记号笔一支、凡士林、清水。计时用表一个。 方法步骤: 小组合作进行。往浴缸中装过半清水,把活鲫鱼三到四条放到鱼缸中,用特种记号笔给鱼标号,标号为 1、" 2、 3、"4号,并及时把鱼放回到水中。准备好针管,再把1号鱼抓起,为保持鱼的活力,在抓起鱼的时候,保持鱼嘴在水中。 找到鱼的侧线,鱼的侧线上第五和第六的鳞片之间小心扎针,把针管轻轻往外抽出,抽出鱼鳔内的气体10毫升。在把鱼放回水中,做好实验记录,并开始计时。

再把2号鱼抓起,把鱼嘴放在水中,按1号鱼的处理方法,在鱼侧线 第五、"六鳞片之间扎针,往里注入刚才从1号鱼中抽出的气体6毫升。同时开始计时,把鱼放回水中。把3号鱼抓起,在相同的位置扎针,不抽气,不充气,只是做一个伤痕。再放回水中。4号鱼不做处理。 3、"4号鱼做空白对照。观察并记录鱼的沉浮和鱼在水中的游动情况。 实验结果与讨论: 本次实验,观察和记录鱼在一段时间内水中的游动和沉浮情况。 因为实验的时间有限,所以本次实验只是观察了一个半小时。现在描述在一个半小时内鱼的游动和沉浮情况。开始计时的时候,1号鱼沉在水底,并且身体的侧摆,不能保持平衡状态,并且游动很缓慢。2号鱼浮在水面,身体也不能保持平衡,游动较1号鱼快一点点。3号鱼的游动与4号鱼的游动情况差不多。过了十分钟之后,情况并无多大改善,半小时之后,1号鱼的有了缓慢的游动,并且时不时的调节身体的平衡,但是只能短暂的保持平衡状态。2号鱼的游动状况则比1号鱼好很多。改变身体的平衡状态的次数更多,并且能保持的时间爱你更长。 1号鱼和2号鱼都在试图保持平衡状态。到一个小时的时候1号鱼与2号鱼的情况又有所改善,能更好的改变自己的平衡状态。并且能保持更久。1号鱼和2号鱼的运动活跃情况是2号鱼的活跃大于1号鱼的。这种状态一直保持到一个半小时的观察时间的结束。1号鱼和2号鱼的都没有能够恢复到平衡状态。 小组同学讨论,觉得1号鱼的处理有点问题,抽气太多了。对鱼的伤害很大,使鱼恢复有很大的困难。以下是为加深对鱼鳔的作用而查找的一些资料,讨论鱼鳔的功能和鱼鳔的排气、充气机理。 鱼类,大多数都有鳔。鱼鳔的体积约占身体的5%左右。其形状有卵圆形、圆锥形、心脏形、马蹄形等等。鱼鳔里充填的气体主要是氧、氨和二氧化碳,氧气的含量最多。所以,在缺氧的环境中,鱼鳔可以作为辅助呼吸器官,为鱼提供氧气。鱼鳔的作用在300多年来,国内外的各种教科书几乎一致认为:

洗涤剂对鱼类影响的观察与研究初中实验报告

洗涤剂对鱼类影响的观察与研究初中实验报告 1.课题提出:洗洁精在现代生活中与我们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儿乎天天都要用洗洁精来清洗食品(水果、蔬菜等),清洗餐具。而当我们使用完后,大部分的洗洁精会随下水道流往江、河、湖、海。前段时间,我们看了某省级电视台的新闻报道,说洗洁精中含有强致癌物,其对人体的伤害可以通过反复冲洗而避免,但是它随我们的生活污水排到江河之中后,对江河之中的鱼类会产生有害影响吗?对江河周边的动物会有伤害吗?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产生了兴趣,决定通过实验观察对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证明,于是在我们精心的计划与安排下开展了这一课题的研究。 2.实验目的:论过实验和查阅资料说明洗洁精对水生生物(如鱼类)带来的危害,并初步探究其致害机理,希望能对其成分配方进行改进。 3.实验方法:(①半数致死浓度测定法;②呼吸频率:鳃盖活动计数:③耗氧量测定:定碘法;④器官检测:解剖法。 4.材料用具:①金鱼(金鱼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实验用鱼,洗洁精直接排入水体中,受危害较明显的白然是水生生物)②洗洁精(市面上常见的用来清洗水果、餐具的洗洁剂,购买于超市)③实验仪器;规格为长、宽、高分别为20cm,20cm,40cm玻璃容器,规格为长、宽、高分别为10cm、10cm、20cm的玻璃容器,1000ml量筒,10ml量筒,移液管,吸液球,金鱼网,100ml量杯,玻璃棒,计数器,解剖刀,解剖盘,解剖剪,解剖针,耗氧量测试瓶和实验相关化学仪器及药品。

5.方法步骤:①制作去余氯的自来水,先用大型铁桶装上自来水,然后用一层纱布和橡筋将桶口封住。随后放置在一个通风、透光的地方放置三天以上进行自然曝气除去自来水中的余氯。②实验鱼的驯养:驯养的水应是无任何污染的稀释用水(去余氯的自来水),驯养容器是无毒的,驯养时间为30天,驯养金鱼的数目是150条以上,驯养期间每天投少量不影响水质的饵料。当其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时,才可开始实验。③实验鱼的选择:实验鱼必须健康,判断的标准为体形正常,鳞片完整,各鱼鳍舒展无缺陷,体色光亮,行动活泼,反应灵敏,食欲好,大小基本一致,外观上没有异常现象和鱼病。④半数致死浓度的测定: a.实验液的配制:这个实验一并要配制两次实验液。第一次配制9个不同的洗洁精浓度梯度,分别编号为1-9,以初步找出大致致死范围。1-9号缸内的实验液的浓度分别为:10%、1%、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1%、0%。第二次是在上述实验找出大致致死浓度后,在上述全部致死最低浓度和全部不死的最高浓度之间配制十个等差浓度。分别编号为A一J,再加上0%的空白进行对照,编号为K,求出半致死浓度。 b.放入实验鱼:配制好实验液之后,要小心的把金鱼从驯养容器中转移到各实验组的容器中,每个缸内放五条金鱼。30分钟后,待金鱼己经完全适应其新环境后,开始计时观察,并进行记录。 c.实验的时间:实验的时间一共为48小时,其中前12小时应作连续性的观察,后36小时内随时进行观察,记录下每组实验鱼死亡的时间。

鱼类学实验报告

鱼类学实验报告 1. 引言 鱼类学实验是生物学和生态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鱼类的研究可 以了解它们的行为、生理特性和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的信息。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记录鱼类的行为和生理指标,探究它们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行为变化和生理响应。 2. 实验设计 2.1 实验材料 •鱼缸:用于容纳鱼类的透明玻璃容器。 •水质检测工具:用于检测鱼缸中的水质参数,如PH值、溶解氧含量等。 •饲料:用于喂养实验中的鱼类。 •实验记录表:用于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实验数据。 2.2 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清洗鱼缸并填充适量的水。检测并调整水质指标至合适的 范围。 2.实验组设置:将一定数量的鱼放入鱼缸中,根据实验需要设置不同的 环境条件,如温度、光照强度等。 3.观察记录:观察和记录鱼类的行为,包括游动方式、觅食行为、群体 行为等。 4.生理指标检测:定期检测鱼缸中的水质参数,并观察鱼类的生理指标, 如呼吸频率、心率等。 5.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鱼类的行为 和生理响应差异。 6.结论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讨论鱼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和 生物学特性。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通过本次实验观察和记录的鱼类行为和生理指标,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和规律。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鱼类的活动范围和觅食行为有所变化。在较低温度下,鱼类的游动活动减少,觅食行为也相应减弱;而在较高温度下,鱼类活动范围扩大,觅食行为变得更活跃。这表明鱼类对温度变化有一定的生理适应能力。

此外,在不同光照强度下,鱼类的行为也有所变化。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鱼 类活动范围有所减小,觅食行为减弱;而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鱼类活动范围扩大,觅食行为变得更加活跃。这表明光照强度对鱼类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通过对水质参数和鱼类生理指标的监测,我们发现水质的变化对鱼类的生理状 态产生了显著影响。当水质变差时,鱼类的呼吸频率增加,表明它们对氧气的需求增加;而在水质较好的情况下,鱼类的呼吸频率相对较低。这说明水质对鱼类的生理健康和生存条件有重要影响。 4. 结论 本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鱼类的行为和生理指标,探究了鱼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 的行为变化和生理响应。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光照强度和水质等因素对鱼类的行为和生理状态有显著影响。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理解鱼类的生态习性、环境适应能力以及鱼类学的相关研究 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鱼类行为和生理指标的研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和保护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5. 参考文献 (此处列举你在撰写实验报告过程中所引用的相关文献,以参考文献的格式书写) 以上是关于鱼类学实验的报告,通过实验的设计、步骤和结果与讨论,我们可 以更深入地了解鱼类的行为和生理特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鱼的各种实验报告

鱼的各种实验报告 引言 本报告旨在介绍鱼类的各种实验研究,包括鱼类行为实验、鱼类生态实验以及鱼类生理实验等。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鱼类的行为、适应能力以及生理机制,为保护和利用鱼类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一、鱼类行为实验 1. 觅食行为观察实验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不同种类鱼类的觅食行为。例如,将鱼类放置于水池中,同时向水池中放入不同种类饵料,记录各种鱼类对不同饵料的选择和觅食策略。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了解鱼类的觅食习性和食性分类。 2. 群体行为观察实验 观察鱼类在不同群体组织中的行为表现。例如,将鱼类放置于不同大小的水池中,记录各种鱼类的集群活动,包括聚拢、分散、领导者行为等。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了解鱼类的社会行为和领导层次。 3. 学习与记忆实验 通过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实验,研究不同种类鱼类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例如,将鱼类与特定刺激(如光线或声音)相连,观察它们对该刺激的反应。后续的实验可以用来测试鱼类对该刺激的记忆时间和程度。 二、鱼类生态实验 1. 水质适应实验 研究不同种类鱼类对不同水质环境的适应能力。例如,将鱼类分别放置在不同氧含量、酸碱度、温度等条件下,观察它们的呼吸、饮食和活动变化。通过这个实

验可以了解鱼类对不同水质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2. 迁移与季节行为实验 研究鱼类的迁移和季节行为,以揭示它们的迁徙路线、迁徙动力和迁徙方式。例如,通过标记回收法来追踪鱼类的迁移路线,或者通过监测鱼类的光感受器和地磁感受器来了解其导航行为机制。 3. 摄食选择实验 研究鱼类在不同食物资源环境下的选择行为。例如,将鱼类置于不同种类食物的选择场景中,观察其对不同食物的摄食偏好。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了解鱼类的食物选择机制和资源利用策略。 三、鱼类生理实验 1. 呼吸实验 通过测量鱼类的呼吸频率和耗氧量,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鱼类的呼吸适应能力。例如,将鱼类放置于氧浓度不同的水域中,测量其呼吸频率和氧耗量的变化。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了解鱼类对氧浓度变化的适应机制。 2. 温度适应实验 研究鱼类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理适应能力。例如,将鱼类分别放置于不同温度的水池中,观察其生长速度、代谢率和免疫力的变化。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了解鱼类对温度变化的生理调节机制。 3. 激素调控实验 通过注射激素或制造激素缺乏条件,研究鱼类的生殖、生长和免疫等生理过程的激素调控机制。例如,注射睾丸激素去势鱼类,观察其性成熟、生长速度和免疫力的变化。

氨氮、温度和体重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影响

氨氮、温度和体重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 鱼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影响 杨斯琪; 郑洪武; 孙颖; 朱爱意 【期刊名称】《《海洋与湖沼》》 【年(卷),期】2019(050)006 【总页数】6页(P1328-1333) 【关键词】氨氮; 温度; 体重; 耗氧率; 窒息点; 昼夜变化 【作者】杨斯琪; 郑洪武; 孙颖; 朱爱意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大学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舟山 316022【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5.1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俗称加州鲈鱼, 原产于北美, 为淡水的广温性鱼类(房英春等, 2001), 生长适温为12—30°C, 最低温度2°C, 最高温度34°C, 因其适应性强、生长快、易起捕、养殖周期短等优点, 加之肉质鲜美细嫩, 无肌间刺, 外形美观, 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欢迎(顾树庭等, 2016)。1983年初从台湾引入广州后, 经过三十多年的养殖实践, 现已推广到全国各地, 成为国内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Bai et al, 2008), 并形成产业规模, 产业分工也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了明确划分, 整个养殖技术也达到比较高的水准(余鹏等, 2014)。 氨氮作为含氮化合物的主要最终产物和积聚于水体中的重要无机污染物(Prenter et al, 2004), 不仅影响水域环境, 而且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状况产生威胁。高密度集

约化养殖下, 投饵量大, 摄食高蛋白饲料易使鱼体产生代谢负担, 增加鱼体自身氨的排泄(Sun et al, 2007)。未被摄食的残饵作为含氮化合物, 也是污染水环境的原因之一。氨氮对水生动物的毒性主要归因于形成非离子氨及, 而离子的毒性较小(Russo et al, 1991)。高浓度的氨氮对鱼体的代谢、生长与存活有严重的制约作用(Frances et al, 2000)。 呼吸和排泄是生物能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不仅反映了生物生理代谢规律, 而且反应了环境对生物生存活动的影响。通过了解耗氧率与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可以了解鱼类的代谢水平、活动规律、生理水平、能量需求水平以及维持最低代谢水平的需氧量等, 由此可以为鱼类的养殖生产、环境条件的改造、鱼类新品种的培育、鱼类的移植驯化、养殖水体水质的调控和鱼类的运输等提供基础数据(陈松波等, 2004)。对于水生动物呼吸代谢的研究报道有很多, 如邹李昶等(2015)研究在氨氮急性胁迫下对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死亡率、耗氧率及窒息点的影响, 刘鹏等(2009)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幼鱼, 分别针对温度、体重和昼夜节律呼吸代谢进行了研究, 孙宝柱等(2010)对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和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cnoti)耗氧率与窒息点进行测定。本实验探讨了3种因素对大口黑鲈耗氧率、窒息点的影响以及耗氧率昼夜节律变化, 旨在探讨大口黑鲈在各种条件下的新陈代谢规律, 为鱼苗培育、运输及规模养殖等提供基础数据。 实验用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于2019年2月购自浙江鸿利饲料苗种厂, 运回实验室后在75m3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驯养, 早晚分别投饵一次, 于3—4月期间选取其中体型适中、反应迅速、鳞片完整的健康个体作为实验对象。NH4CI为分析纯AR, 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按需要用蒸馏水将NH4CI 配成10g/L的母液, 配成后立即使用, 实验浓度以氨氮浓度计算。 实验用水为曝气48h的自来水, pH 7.5±0.05, DO (10.56±0.17)mg/L, 除温度组

广东省乳源高级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实验探究: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一、实验目的 1.知识目标 (1)观察鲫鱼的外形特点,,理解鱼类适应水生环境的特点,并了解各种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2)阐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尝试完成“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的探究活动,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在小组实验过程中,提高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动手动脑的实验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体会到珍爱生命的情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学会观察鱼的外形,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并总结各种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实施个性化的探究实验方案。 2.难点 “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的探究性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3.教学策略 学生探究性实验,合作性实验。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分析和总结来获得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 三、学习资源 1.学生准备 小组搜集鱼类外形和内部结构的资料,交流汇总。 2.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验评价表。 3.实验材料准备 鲫鱼(每小组一条),水槽,解剖盘,细绳,硬纸板,夹子,纱布,放大镜,长滴管,红墨水。 四、学习过程

[教师引述] 1.如果把小兔子放在水中会怎么样呢?2.那么鱼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自在生活呢?鱼体内有鳔……对比 让学 会直 观体 验鱼 适应 水中 生活 的特 点。 为实 验的 探究 打下 伏 笔。 探究一:鲫鱼的外部形态(6分钟)[教师 讲述] 看来大 家平时 的观察 很仔 细,今 天我们 把鲫鱼 请进了 课堂, 让我们 [学生观察] (看、摸) [学生分组讨论] 观察 内容 观察结论与水中生活的关系 体形纺锤形减少阻力 体色背深腹浅不易被发现 直 观的 接触 激发 学生 的求 知 欲, 让学 生更 好地 了解

重庆市主城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重庆市主城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生物 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范仲淹的《江上渔者》云:“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富含蛋白质、脂肪、 糖类等营养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鲈鱼体内的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 B.蛋白质是鲈鱼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C.在冬季,脂肪可为鲈鱼起到保温作用 D.鲈鱼体内可能含有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 2、某同学完成了四个实验: ①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并用高倍镜观察,发现细胞形态差异很大 ②将红色康乃馨花瓣浸泡在盐酸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变红 ③将一批菜豆种子置于某种培养液中遮光培养,一段时间后幼苗失绿呈现黄色 ④在稀释豆浆液中加入蛋白酶,稍后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呈紫色 以下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③的培养液中缺少了某种必需的元素 B.实验④说明豆浆中的蛋白质没有完全分解 C.实验①说明洋葱根尖细胞发生了细胞分化 D.实验②溶液变红是因为盐酸破坏了细胞壁 3、柽柳是强耐盐植物,它的根部可逆浓度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无 机盐一部分在体内积累,一部分可通过叶子和嫩枝上的盐腺分泌出去。下图表示不同 浓度的NaCl溶液对柽柳体内Na+积累量、盐腺Na+分泌量和相对分泌量(相对分泌量 =分泌量/体内离子积累量,代表盐腺的泌盐效率)的影响。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使用呼吸抑制剂可抑制柽柳根部对无机盐的吸收 B.本实验中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Na+分泌量和积累量都增加 C.柽柳叶子和嫩枝上盐腺的泌盐效率随外界盐分的升高而升高 D.柽柳逆浓度吸收无机盐可增大根毛细胞液浓度,有利于吸收水 4、铁死亡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主要由铁含量增多引发细胞内脂质过氧化所致。铁死亡在形态学上主要表现为线粒体膜密度增加,线粒体嵴变少甚至消失,细胞体积变小便核体积正常,且无核浓缩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铁死亡的细胞体积变小,氨基酸等物质运输能力变强 B.细胞内脂质过氧化可能会损伤生物膜系统的功能 C.在形态学特征上,铁死亡细胞的细胞核与衰老细胞的不同 D.不是每种细胞死亡都有利于多细胞个体维持内部环境稳定 5、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宣布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我国实现了碳达峰,就可解决全球温室效应问题 B.实现碳中和可以有效降低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含量 C.生态系统达到碳中和时,生产者吸收的CO2等于消费者释放的CO2 D.大力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6、下图是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两病分别由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Ⅰ代2号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低氧胁迫对西伯利亚鲟幼鱼生理状态的影响

低氧胁迫对西伯利亚鲟幼鱼生理状态的影响 王晓雯;朱华;胡红霞;马国庆 【摘要】为探究低氧胁迫对西伯利亚鲟幼鱼的血液基础指标、抗氧化和能量代谢相关酶活力的影响,以体质量为(19.46±4.9)g的西伯利亚鲟幼鱼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低氧(2.3mg/L)胁迫3h和自高氧(18.5 mg/L )逐渐降至低氧(2.8 mg/L )又恢复到正常溶氧(7 mg/L ),这两种不同情况下的低氧胁迫试验。检测了血液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质量浓度,以及肝脏和肌肉的抗氧化酶活力和鳃组织三磷酸腺苷酶活力。结果显示,低氧胁迫下西伯利亚鲟幼鱼血红细胞数升高,血红蛋白质量浓度、血液pH、肝脏和肌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以及碱性磷酸酶活力均低于正常溶氧组,而鳃组织钠/钾—三磷酸腺苷酶 活力无明显变化。试验结果显示,急性低氧胁迫能较快使西伯利亚鲟幼鱼血液红细胞数目增加,并影响肝脏、肌肉的抗氧化应激及代谢相关酶活力,但是短时间内西伯利亚鲟幼鱼可能还未实现鳃部的能量调节。%Effects of acute hypoxia stress and drastic changes in dissolved oxygen levels from 18 .5 mg/L to 2 .8 mg/L then recovery to 7 mg/L on blood parameters ,antioxidant and metabolism were studied in Sibe‐rian sturgeon Acipenser baeri with body weight of (19 .46 ± 4 .9) g .Erythrocyte count ,total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activities of antioxidant enzymes in livers and muscle ,and activities of Na+ /K+‐A T Pase in gills were measured in the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rythrocytic number was elevated ,while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and pH of whole blood under hypoxia stres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Hypoxia stress also depressed the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catalase (CAT )

小鱼呼吸系统生物实验题

小鱼呼吸系统生物实验题 姓名:班级:考号: 一、试验图片类题(共17题) 1、某同学欲探究“鲫鱼侧线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首先选择两条大小差不多的鲫鱼,在大鱼缸内放入一些河水,将一条鲫鱼放入;另外一条鲫鱼用凡士林把两侧的侧线涂封住,放入鱼缸;用木棒顺时针搅动水,观察两条鲫鱼的活动。 (1)该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2)请你为他作出假设: (3)尝试对实验做出结论: 2、探究鲫鱼“侧线的作用”。 材料用具:大鱼缸、两条鲫鱼、凡士林、河水、木棒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和实施计划:在大鱼缸内放入一些河水,将一条鲫鱼放入;另外一条鲫鱼用凡士林把两侧的侧线涂封住,放入鱼缸;用木棒顺时针搅动水,观察两条鲫鱼的活动。 预期结果:没有封住侧线的鲫鱼,逆时针游动;封住侧线的鲫鱼,顺时针随水流运动(不能感知水流)。 结论:。 3、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选择了用捆扎鱼鳍的方法进行研究,如图表示他们分别对鱼的某种鳍进行处理的方法。请分析后回答:

(1)经A处理(用夹板捆扎住了尾鳍)过的鱼放回水中后,观察到的现象是:鱼的身体运动缓慢,而且,这说明尾鳍在游泳中具有和的作用。 (2)经B处理(捆扎住了背鳍)过的鱼放回水中后,观察到的现象是:鱼的身体 ;说明背鳍有的作用。若进一步探究会发现起到类似作用的鱼鳍还有。 (3)人们在捉鱼时,会感觉鱼的身体很滑,鱼很容易滑脱,这是因为鱼的身体表面具有大量,这是其与水中游泳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4)在本实验中,C图中的鱼可起到作用。 4、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选择了用捆扎鱼鳍的方法进行研究,如图表示他们分别对鱼的某种鳍进行处理的方法。请分析后回答: (1)经A处理(用夹板捆扎住了尾鳍)过的鱼放回水中后,观察到的现象是:鱼的身体运动缓慢,而且,这说明尾鳍在游泳中具有 和的作用。 (2)经B处理(捆扎住了背鳍)过的鱼放回水中后,观察到的现象是:鱼的身体 ;说明背鳍有的作用。若进一步探究会发现起到类似作用的鱼鳍还有。 (3)人们在捉鱼时,会感觉鱼的身体很滑,鱼很容易滑脱,这是因为鱼的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