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谈保本型理财产品会计处理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谈保本型理财产品会计处理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谈保本型理财产品会计处理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云虹;罗玉翔

【摘要】随着我国理财市场规模的不断壮大,理财产品及业务模式也在不断得到创新,使得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会计处理的规范问题亟需解决.从确认和计量方面对保本型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对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并针对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思路,可为规范商业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的会计处理问题提供一定参考.【期刊名称】《财会月刊(会计版)》

【年(卷),期】2017(000)032

【总页数】4页(P51-54)

【关键词】保本型理财产品;会计处理;财务报表;会计政策

【作者】云虹;罗玉翔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安710064;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安71006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

保本型理财产品是指,由银行向投资者保证本金及收益并承担风险的理财产品,其中收益按照理财合同约定的收益率进行分配和支付。这类理财产品的相关风险报酬并未完全转移给客户,因此银行需要承担风险,属于表内业务。

目前,理财产品会计处理未形成统一标准,因此各银行可以灵活地选择会计政策,操纵空间较大。管理层的经营战略意图、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同业核算方式等都

是影响其会计政策选择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的较大主观性为银行规避监管提供了空间。

1.会计确认。针对保本型理财产品的负债端,各银行趋向于采取对自身最有利的方法。在会计实务中主要有三种处理方法:一是计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二是为缓解存款压力计入吸收存款;三是为减少估值压力计入其他负债。针对保本型理财产品的资产端,银行大多计入应收款项类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存放同业款项、拆出资金等,但具体分类标准不详。此外,银行并没有将保本理财和自营资金投资进行区分,使得理财和自营投资的收益情况难以得到完整真实的反映。因此,上市银行选择会计政策并非以理财业务经济实质为基础,而是为了满足自身经营管理意图或规避金融监管的需要,这将导致理财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受到质疑。

2.会计计量。

(1)计量方式混乱,选择随意性较大。由于缺乏统一的会计核算标准,各银行对保本型理财产品的计量方式存在差异。对于保本型理财产品的负债端,由于会计确认科目的不一致,导致各银行采取不同的计量模式,有的银行计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核算,以公允价值计量;有的银行计入吸收存款、其他负债核算,以摊余成本计量。对于其资产端,各银行将理财资金所投资产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收款项类投资、其他资产等,但具体分类标准不详,银行可以按照自身的经营管理战略或意图对投资资产进行分类,使得该资产计量基础的确定受到较强的主观因素影响,这就导致同一类型产品是以公允价值还是以摊余成本进行计量变得模糊不清,致使银行利用模糊的边界随意选择计量方式,难以体现真实的理财投资收益情况,会影响财务报告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究其原因,主要是会计确认方式的不统一以及管理层对理财产品投资资产的持有意图和经营战略可以影响或操纵理财产品金融负债和金融资产的分类,进而决定其计量方式。

(2)计量技术不完善,估值主观性较大。由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缺乏完善的市场,理财产品公允价值的完整信息难以通过市场取得,这就需要采用相关估值方法进行确定,包括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及期权模型等。然而,如果各银行采用的模型各不相同,那么公允价值的变动及其相关损益也会存在很大差异,势必会影响同业间的信息可比性。同时,银行在采用估值模型的过程中,由于理财产品估值技术和估值系统不完善,涉及业务形式较为复杂的理财产品交易时,还需要管理人员或财务人员的专业考量和主观判断,影响理财产品公允价值的准确性,无法判断是否能客观准确地反映理财产品的真实价值或收益。因此,由于理财产品计量技术和估值系统的不完善以及估值的较大主观性,各银行针对同一类型或业务性质的理财产品可能采用不同的估值模型,或是估算的公允价值相差甚远,将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计算的准确性以及银行同业间的信息可比性,加大监管机构对银行理财业务经营状况的监管难度,导致其难以判断和评价银行理财业务的真实业绩和资本状况。

综上所述,保本型理财产品缺乏规范统一的会计处理标准,从而导致其会计处理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会计政策存在较大选择空间,导致会计处理的随意性和差异性较大,使得各银行会计科目的内涵、财务数据及指标的计算口径不一致;二是会计确认方式的不统一导致理财产品计量方式混乱,计量技术的欠缺使得理财产品公允价值的估算较为困难。

各银行对保本型理财产品会计处理及报表项目列示的差异性导致资产负债表中相关资产和负债科目的内涵不同,也导致利润表中利息收入的计算口径不统一,进而影响财务数据和指标的真实可比性,并影响报表使用者对财务状况的合理评判。从财务报表的角度看,各银行不同的会计处理将对财务报表质量、财务报表项目、财务指标产生一定影响。

1.对财务报表质量的影响。

(1)降低财务报表的可比性。由于各银行对理财产品的记账规则未达成统一意见,

导致会计实务中出现多种处理方式。各银行根据不明确的会计规范,会选择对自身最有利的处理方式进行核算。这种选择方式可能意味着对于经济意义上相同或类似的交易采用不同的会计确认科目和处理方式,会降低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和透明度。(2)影响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可能掩盖财务风险。由于不同银行对理财产品的处理方法不统一,导致资产负债表中部分资产和负债科目口径不统一,不能提供完整而准确的资产负债数据,从而不利于全面完整地反映理财业务活动。同时,许多银行将理财业务与自营业务混合核算,由此产生的风险可能导致银行内部存在利益输送的行为,藏匿了真实的财务风险。

(3)降低财务报表的可理解性及决策有用性,造成报表使用者的理解偏差。银行提供的财务报表如果不能很好地体现经济实质,将会影响财务报表的决策价值。信息使用者无法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来预测理财业务产生的损益,难以全面衡量会计主体风险,从而影响报表使用者对理财状况的判断和投资决策。

2.对财务报表项目的影响。

(1)在资产负债表中,保本型理财产品的负债端分别列示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吸收存款、其他负债。报表项目列示的差异性将导致资产负债表中相关资产和负债项目的内涵不同。以吸收存款为例,有的银行包含理财产品,有的银行不包含理财产品,使得同一会计项目的内涵和计量口径存在差异。

(2)在利润表中,如果将保本型理财产品按照吸收存款及各项生息资产核算,那么金融资产收益为利息收入,存款成本则是利息支出,从而通过净利息收入影响损益。如果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核算,相关损益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等非息收入类。因此,不同的处理方式将会导致利润表中利息收入的计算口径不统一,进而影响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3)在现金流量表中,保本型理财产品募集期间,若按照吸收存款核算,相关现

金流量变动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中列报;若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进行核算,相关现金流量的变动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中列报。因此,不同的处理方式将会导致现金流量表项目的不同,进而影响报表使用者对实际现金流动状况的合理判断。

3.对财务指标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会计处理的不一致性使得资产负债科目的内涵和计算口径存在差异,这将对银行计提资产拨备、计算净息差等指标或存款市场份额产生一定影响,从而降低财务数据或财务指标的可比性,甚至可能引发监管套利。(1)影响净息差水平。保本型理财产品如果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相关损益则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等非息收入类。如果将其负债端作为吸收存款,资产端计入应收款项类投资等生息资产类,则利息收入体现为金融资产的利息收益,而利息支出体现在存款成本上。这两种方法下,“吸收存款”的内涵不同,银行存款份额、净息差等指标的计算口径也不同。第一种方法下,净收益在投资损益中列示,而不是作为净利息收入的基数,银行净息差略有下降;第二种方法下,银行资产端收益被计入利息收入,作为投资金融资产的收入,负债端支出计入利息支出,作为吸收理财资金的存款成本,净息差相对较高。(2)影响存款数额及市场份额。很多银行将保本型理财产品计入吸收存款中,不仅可以增加存款数额,也可以扩大市场份额。一般存款压力较大的银行在会计政策上会倾向于将保本型理财产品的负债端纳入吸收存款,存款压力相对较小的银行在会计政策上更倾向于体现理财业务的实质。若将各银行的吸收存款中包含的保本型理财产品资金剔除,各银行的存款量和市场份额将会发生一定变化。此外,部分商业银行为了达到考核要求,会以高额预期收益率为卖点发行跨期理财产品,其募集资金通常作为吸收存款核算,增加了期末存款量。这不仅加大了存款资金的波动,也可能使得监管指标失真。

1.明确保本型理财产品适用的会计政策。各银行将保本理财资金在表内确认的科目

不同,实务中具体有三种做法:第一种是将负债端和资产端分别计入吸收存款和各项金融资产进行核算;第二种是分别计入其他负债和各项金融资产进行核算;第三种是分别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金融资产进行核算。

虽然这三种方式均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但最终从产品业务实质、信息质量要求等方面进行考量,本文认为将保本型理财产品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核算最具合理性。原因如下:

第一,如果采取第一种做法,不能全面反映出理财资金的实际投资运作状况。一方面,理财产品本质是一种为获取佣金和手续费的代客理财服务,与普通存款有着较大的区别,直接作为吸收存款核算不符合理财业务实质。另一方面,在银行实际操作中,保本理财资金数额也未在“吸收存款”科目下单独披露,这种粗略的披露方式会降低理财信息的透明度。

第二,如果采取第二种做法,将影响银行财务指标计算的正确性,同时无法准确反映保本型理财产品的真实价值。

第三,采取第三种做法主要有三个好处:一是有利于消除或减少会计错配。当产品负债端计入吸收存款并以摊余成本计量,存款成本在利息支出中体现,资产端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相关损益在其他综合收益中体现。这种产品资产端与负债端不同的计量模式所产生的损益,就会形成会计上的不配比情况。二是有利于抑制银行规避监管的行为。市场竞争压力或存贷压力较大的银行会倾向于采取吸收存款的核算方式以增加自身存款份额,违背了会计信息的中立性要求。因此,采取第三种做法有利于实现理财投资与自营投资的有效区分,通过比较产品期末公允价值与到期日偿付金额,有助于全面反映理财产品的投资情况和偿付风险,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一个整体性概念。

2.单独设置理财业务会计科目。实务中,理财与自营业务投资的混合核算与管理,

会导致理财收益计量不清,引发资金流动性风险,甚至可能造成银行内部的利益输送或财务报表舞弊,从而加大监管部门对资金流动性和风险性的监管难度。因此,对理财与自营业务应该单独管理、独立核算。首先,银行应单独开立理财业务资金结算账户,实现理财收支与自营收支分开核算。其次,银行应建立独立的理财业务会计核算体系,在会计核算上实现理财与自营的有效隔离。最后,银行应单独设置理财业务会计科目以核算理财资金募集及资产投资情况,与自营类业务的会计科目进行有效区分。对商业银行来说,理财业务本质上是接受客户委托进行资金投资运作的理财服务,发行理财产品吸收的客户资金是一项负债,因此可设立“委托理财资金”负债科目,并下设“保本理财募集资金本金”二级科目。理财资金的投资运作形成理财资产,因此可设立对应资产科目“委托理财资产”,下设“保本理财投资成本”二级科目。

(1)初始确认。确认理财资金负债:借:活期储蓄存款——保本理财产品结算账户;贷:委托理财资金——保本理财募集资金本金。

确认理财投资资产:借:委托理财资产——保本理财投资成本;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保本理财产品。

(2)后续计量。计提应付客户的收益(按约定收益率):借:委托理财资金——保本理财产品客户收益;贷:理财产品应付利息——保本理财产品。

确认资产投资的收益:借:理财产品应收利息——保本理财产品;贷:委托理财资产——保本理财产品投资收益。

支付客户收益并收取资产投资收益:借:理财产品应付利息——保本理财产品;贷:活期储蓄存款——保本理财产品结算账户。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保本理财产品;贷:理财产品应收利息——保本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与投资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假设公允价值均高于账面价值):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委托理财资金;贷:委托理财资金——保本理财产品公允价值

变动。借:委托理财资产——保本理财产品公允价值变动;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委托理财资产。

确认当期损益:借:委托理财资产——保本理财产品投资收益;贷:委托理财资金——保本理财产品客户收益,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理财产品(差额)。借: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委托理财资产;贷: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理财产品(差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委托理财资金。

(3)终止确认。借:委托理财资金——保本理财募集资金本金,委托理财资金——保本理财产品公允价值变动;贷:活期储蓄存款——保本理财产品结算账户。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保本理财产品;贷:委托理财资产——保本理财投资

成本,委托理财资产——保本理财产品公允价值变动。

3.明晰保本型理财产品的计量模式。本文已对保本型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的会计确认科目给出了具体建议,理财产品负债端通过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进行核算,相关损益按约定收益率计入投资损益,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于资产端的会计计量问题,主要考虑金融资产的划分,而银行理财资金投资的均是金融资产。按照修订后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以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两个依据对金融资产进行分类,可以有效地减少管理层对金融资产分类的操纵,使得金融资产的划分及其计量基础变得更加清晰。

理财投资资产作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一般是债券、贷款、租赁应收款且不准备转让出售。银行应该采用摊余成本计量,必要时采用其他估值技术作为辅助方式。而理财投资资产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一般是租赁应收款且准备转让出售,或是股票投资。通常银行对公允价值有三种选择:完全市场定价、参照市场定价、估值模型定价。若金融资产存在公开活跃的交易市场且能直接获取成交价格的,按照市价法确定;若金融资产存在公开活跃的交易市场但不能直接获取成交价格的,参照市场价格确定;若不存在公开活跃的交易市场也无法获取成交价格

的,则利用估值模型等技术确定。

4.完善估值系统,强化估值技术。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财产品,估值技术对其计量结果将产生重大影响。银行应建立完善的理财产品估值系统,强化估值技术以合理确定理财产品公允价值。

首先,银行应该建立并完善以财务部门为主、业务和风险控制部门为辅的理财产品估值体系。三个部门共同参与理财产品的估值过程可消除各个部门使用的理财产品估值方法、估值模型、数据来源的差异性。其次,银行应合理选择理财产品估值技术。根据理财产品的交易数据和市场数据,具体考量产品类型、结构、特性、交易方式、所处的市场环境等因素,实现估值技术的合理选择。其中,交易数据由业务部门提供并核对;市场数据由财务部门向交易所或经纪商获取;估值技术由财务人员选择和确定,但应该参考业务和风控部门的意见。

随着理财产品的不断发展,其会计处理问题也会不断凸显。因此,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当规范理财业务会计核算,为理财产品提供更具操作性的准则解释与会计指引。各监管机构应该加强沟通与合作,强化银行的内外部监管,为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提供良好的监管环境。银行应当约束自身不规范的会计处理行为,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和监管规则,明确理财产品的会计确认科目和计量模式,完善和强化估值模型等技术难题。

财政部.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通知.财会[2017]7号,2017-03-31.

吴晓桐.浅析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会计处理方式及风险管理问题[J].商业经济,2015(8).

邱海蓉.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会计核算现状及相关建议[J].时代金融,2015(36).

周卫华.银行理财打破“刚性兑付”需合理估值定价[J].国际金融,2015(11).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会计处理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会计处理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的理财业务,或是向客户提供财务分析与规划、投资建议、投资产品推介等专业化服务,亦或是在此基础上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动。无论理财计划采用何种方式,均有可能需要对汇集的资金、理财计划各投资工具、理财收益的分配等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 为更好的针对理财业务中金融工具交易会计处理问题展开探讨,现将银行目前理财产品账务核算的基本流程作简要回顾与梳理: 1)、为确保收益,银行于理财产品发售之前已买入事先配置好的投资组合(即标的资产包或资产包组合)(以下简称资产池),以“应收款项类其他投资”归集,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款项类其他投资………………………………………… XXX 贷:银行存款等………………………………………………………… XXX 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将上述分录理解为银行在接受委托后为客户暂时垫付的投资资金。 2)、资金募集期间,客户通过在银行开立的账户购买理财产品,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等………………………………………………………………XXX 贷:客户账户………………………………………………………… XXX 结合1)处的会计分录可理解为客户归还了银行为其垫付的投资资金。 3)、资金募集期结束,通过“可赎回账户”归集客户资金,会计分录如下: 借:客户账户……………………………………………………………… XXX 贷:委托理财基金…………………………………………… XXX 其中:“委托理财基金”为可赎回账户,设立该账户有两个用途:1、理财产品开立时用于归集客户购买该产品的资金(即上述分录);2、理财产品到期时归还客户本金(作相反分录即可)。 4)、与3)相同时点,将已归集的资产池转入理财资产账户,会计分录如下: 借:委托理财……………………………………………………… XXX 贷:应收款项类其他投资…………………………………… XXX 以上便是一个独立的理财产品自确定资产配置方案到资金募集结束时会计处理的基本流程,假设募集的资金全部用于购置资产池,综合上述会计处理可得出以下会计分录(整理分录):借:委托理财………………………………………………………XXX 贷:委托理财基金…………………………………………… XXX “委托理财”与“委托理财基金”均为资产负债表科目,从最终形成的会计分录上我们不难看出与理财业务相关的资产负债对银行的净资产并未产生影响,所以将理财业务收入归属于“中间业务收入”在会计上有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5)、在理财产品存续期间取得资产池的收益(含持有期间取得的收益及处置收益)时,假设资产池持有期限与理财产品存续时间一致,设立专门的收益账户归集收益,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 YYY 贷:委托理财………………………………………………… XXX

浅析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会计处理方式及风险管理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6e19034550.html, 浅析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会计处理方式及风险管理问题 作者:吴晓桐 来源:《商业经济》2015年第08期 [摘要]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迅速发展,而商行主要销售结构性理财产品、保本性理财 产品以及非保本性理财产品等多种类型,但各种理财产品的会计处理方式却不相同,这也就使理财产品会计处理存在风险,导致报告使用者不能很好地理解信息,不能从账户管理上区别理财与自营业务,理财产品表外核算不真实,分支机构理财产品的会计处理还有待研究。商行应加强监管合作,统一会计处理方法,自营业务与理财业务账户分离,加强表外、表内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 [关键词]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会计处理;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销售的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对客户具体要求以及实际状况而提供符合客户需求的理财产品及理财服务,其中商行的主要销售的理财产品包括了结构性理财产品、保本性理财产品以及非保本性理财产品等多种类型。 (一)结构性理财产品 首先把结构性理财产品归类为成“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或是“交易性金融负债”因此将相应的损失与收益计入“投资收益”的科目。在符合一定条件情况下的混合理财产品可以选择将整体指定成“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是“金融负债”。 其次是对于结构性理财产品进行划分,将它划分为“衍生金融工具”进而对其进行相关的会计报表项目的列报,主合同的方面把它划分记入“吸收存款”科目,采用摊余成本方式来进行会计的后续处理,将其相关损失和收益的核算列入“投资收益”。会计处理的原则在于嵌入型的衍生金融工具中认为其应该从主合同中进行分离同时成为单独存在的衍生工具来进行会计处理。 最后将理财产品都作为“吸收存款”科目核算,并按照公允价值来处理后续核算,其相关的损失和收益列入“利息支出”科目进行核算。用结构理财产品中存在的金融衍生工具划分为通过公允价值计量的方式。由于汇总和监督管理的规定所以结构性存款归属为存款项目并放入贷款存款比率的运算范畴,从而计入“吸收存款”科目。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会计并表核算的影响及监管建议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会计并表核算的影响及监管建议 理财产品并表核算的制度 分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33号准则”),商业银行是否能“控制”其发行的理财产品,是判断该理财产品是否应被纳入合并范围的标准。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即,判断是否存在“控制”,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方面:拥有权力、享有可变回报、影响回报金额。 商业银行享有其发行的理财产品的拥有权力。根据《33号准则》,投资方有现时权利使其目前有能力主导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不论其是否实际行使该权利,视为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因理财产品的特殊性,权力的体现不适用于表决权,而是由合同安排所决定。商业银行在理财合同(如《理财产品说明书》等)中一般与投资人约定:“XX银行有权视销售情况提前结束募集、提前成立产品”“若在本理财产品募集期,经XX银行合理判断,难以按照本理财产品说明书规定向投资者提供本理财产品,则XX银行有权宣布产品不成 立”“在本理财产品存续期间,XX银行有权根据投资需要在投资范围和比例内调整具体投资品,此种情况下XX银行无需进行信息披露,客户不可提前赎 回”“经XX银行合理判断,将影响到本理财产品正常运行的情况,银行有权提前终止本理财产品”“XX银行可单方面提前终止本理财产品。投资客户不得部分支取或提前全部赎回”等条款,据此判断,由于商业银行是理财产品的发行方,负责设计、销售、运作等,拥有对理财产品财务、价格、条款、机制、信息等环节单方面的主导权,所以对于其发行的理财产品拥有权力。 商业银行享有其发行理财产品的可变回报。《33号准则》所称可变回报是指从被投资方取得的回报可能会随着被投资方业绩变动而变动。根据《8号解释》,可变回报通常包括商业银行因向理财产品提供管理服务等获得的决策者薪酬和其他利益:前者包括各种形式的理财产品管理费、销售费、托管费以及其他的各种服务收费的名义收取的实质上为决策者薪酬的收费;后者包括各种形式的直接投资收益,提供信用增级或支持等而获得的补偿或报酬,因提供信用增级或支持等而可能发生或承担的损失,与理财产品进行其他交易或者持有理财产品其他利益而取得的可变回报,以及销售费、托管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服务收费等。其中,提供的信用增级或支持包括:保证理财产品投资者的本金或收益、提供流动性支持、购买理财产品持有的资产等。根据理财合同的一般约定和市场惯例,银行不仅能从理财产品中取得可变回报,如托管费、销售管理费(无论是否固定费率)、超额投资管理费用(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等,还会在必要时向理财产

银行理财业务会计核算办法

银行理财业务会计核算办法 银行理财业务是指银行向客户提供的各种理财产品,包括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定期存单等。为了规范银行理财业务的会计核算,保护客户权益,银监会制定了《银行理财业务会计核算办法》。下面本文将对该办法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会计处理原则 1.1 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是真实性、合规性和完整性。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核算必须真实地反映交易过程及其结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并完整地记录交易各环节的信息。 1.2 对于银行理财业务的财务报表,应该按照准确、公正、谨慎和规范的原则来编制和披露财务信息。 1.3 银行应该确保其会计信息在计算和汇总过程中准确、可靠和完整。同时,银行应该采取措施来保护客户隐私并防止信息泄露。 二、会计分类方案 2.1 银行理财产品应该按照其性质、特点和风险等级进行会计分类。一般来说,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产品。 2.2 短期产品主要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活期宝等。这些产品的特点是流动性强、风险低、回报率稳定。 2.3 中期产品主要包括资管计划、理财计划和优先股等。这些产品的特点是风险和收益都较为平衡,产品周期一般在半年到三年之间。 2.4 长期产品主要包括基金、信托和重仓股票等。这些产品的特点是回报率高、风险较大、周期长。 三、会计核算办法 3.1 银行理财业务的核算周期应当与理财产品的周期相一致,且应当在会计年度内完成会计核算。 3.2 银行应当为每个理财产品建立独立的账户,并对其进行独立的核算。对于组合型产品,银行应当为其建立对应的组合账户。 3.3 银行应当对已发行的理财产品按照其持有期进行分类,并进行分类管理和核算。对于成立不足一个会计年度的理财产品,银行应当按照实际持有期进行分类。 1 / 2

银行理财产品会计核算指引模版

银行理财产品会计核算指引模版 银行理财产品会计核算指引模版 一、前言 银行理财产品是一种重要的投资工具,获得了市场和投资者的普遍青睐。银行理财产品是银行在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和安排一定的理财计划和产品方案后,向客户提供的一种以保本或非保本为主要目标的投资工具。银行理财产品是银行在市场化、权益分散的原则下进行风险投资的产物,直接影响着银行的安全性、盈利性和发展后劲,因此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核算要求极为严格。 本文主要基于银行理财产品的经营特征和投资特点,结合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总结了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核算指引模版,旨在为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核算提供一定的参考指导。 二、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核算指引模版 1.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分类和核算流程 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分类主要包括保本型、浮动收益型和分红型。银行理财产品的核算流程主要包括募集成立、资产投向选择、投资组合构成、期间资产管理、客户收益计提和产品终止等环节。 2.银行理财产品的收入核算方法 银行理财产品的收入核算方法主要由以下两类: 一类是直接普通法核收收入,即当天或者非当天赎回的理财产品客户收益按期计提,同时核收增值税、附加税和收入认定相关的其他税费。 另一类是选择净额法核算,在产品成立之日首次计入银行资产或资本,到期或者提前终止后减少银行资产或资本,计入减值和扣费的比率具体情况由银行决定。 3.银行理财产品的成本核算方法 银行理财产品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由以下两类: 一类是直接普通法核收收成本,即认购费、管理费和销售佣金等费用,直接在银行的成本中体现。

另一类是选择净额法核算,在销售银行理财产品的过程中,银行收取的认购费、管理费和销售佣金等费用,在产品成立之日首次计入银行成本或资本,到期或者提前终止后减少银行资产或资本,计入减值和扣费的比率具体情况由银行决定。 4.银行理财产品的资产减值和投资收益的核算方法 银行理财产品的资产减值和投资收益的核算方法主要由以下两类: 一类是直接普通法核收资产减值和投资收益,即银行应将风险资产按照持有到期收益率法进行减值,同时将可供出售和持有至到期投资按照公允价值调节法核算投资收益。 另一类是选择净额法核算,即银行在理财产品成立之日,首次计入资产成本或资本的折旧费用,到期或者提前终止后减少资产成本或资本,计入减值和扣费的比率具体情况由银行决定。 5.银行理财产品的税务处理 银行理财产品的税务处理主要与收入和成本认定相关,银行应当按照国家财税部门发布的相关税务规定,认真履行申报和缴纳税款的义务,同时妥善保管好银行理财产品的相关财务证件和文件。 6.银行理财产品期末报表制作 银行理财产品期末报表主要包括: (1)资产负债表:总资产、总负债构成等 (2)利润表:投资收入、管理费用等 (3)现金流量表:筹资、投资、融资等 (4)特殊报表:客户收益分配表,销售佣金支出分配表等。 三、总结 以上是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核算指引模版,从收入、成本、资产减值、税务处理和期末报表制作等方面对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核算作了详细的阐述,希望银行能认真贯彻执行相关会计原则和方法,把握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机遇,加强风险管控,为客户提供高效、安全的理财服务。

企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处理分析

企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处理分析 企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处理分析 一、企业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处理现状 企业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分别被不同企业记入“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其他应收款”、“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账户。 1. 在“银行存款”科目下开设二级明细科目核算,或者通过“其他货币资金”账户核算,所得收益冲减“财务费用”或者计入“投资收益”。 会计处理。企业把银行理财产品和定期存款作为一类,采用了相同的会计处理。这类企业投资的主要是银行短期理财产品。购买产品时:借:银行存款——定存/其他货币资金;贷:银行存款——公司账户。 收回时,再做相反分录,所得收益记入“财务费用——利息收入”或“投资收益”账户。 财务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直接列作货币资金类,使用者难以从报表中看出企业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并了解其相关风险。尤其是一些不能提前赎回的银行理财产品,在使用时是受到限制的。 2. 记入“交易性金融资产”账户,所得收益记入“投资收

益”账户。 会计处理:企业认为闲置不用的资金用于银行理财产品的目的是获取利息收入,短期买进卖出,符合“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部分特征。所有银行理财产品都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持有期间的利息通过“投资收益”科目核算;收回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即可。由于期限短和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没有公开的公允价值,所以持有期间不考虑“公允价值变动”。 财务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有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之分,期限从几天到几年不等,有可提前赎回的和不可提取赎回的产品,全部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不能全面反映出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并且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将会全部作为流动资产类,影响企业流动比率等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3. 保本保收益类理财产品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保本浮动收益和不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会计处理。对于保本、收益固定且持有期内不可收回和转让的理财产品,管理层的持有意图通常比较明确,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部分企业作为该类金融资产进行核算。期末期限短于一年的在报表中列作“其他流动资产”。 对于保本浮动收益或者不保本浮动收益产品,由于其收

保险行业中的财务报表与利润分析

保险行业中的财务报表与利润分析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保险行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保险公司作为提供风险保障和理财服务的机构,其财务报表和利润分析对于评估其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保险行业中的财务报表内容以及如何运用财务报表进行利润分析。 一、保险行业财务报表的内容 在保险行业中,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利润表则展示了保险公司在特定时期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情况。现金流量表记录了保险公司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1.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保险公司的核心财务报表,它反映了保险公司在特定时间点上的财务状况。资产一栏包括保险公司的现金、证券投资、债权投资、房地产等。负债一栏包括保险公司的保险赔付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债务等。所有者权益则是保险公司的净资产,包括普通股东权益、优先股权益等。 2. 利润表 利润表反映了保险公司在特定时期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情况。收入主要来自于保险费收入和投资收益,成本则包括赔付支出、业务费用和税费等。利润表的主要指标包括保费收入、净赔付额、费用率和净利润等。

3.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记录了保险公司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反映了保险公司的现金流动性状况。现金流量表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经营活动包括保险费收入和赔付支出等现金流入流出情况;投资活动包括证券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等现金流量情况;筹资活动则包括股票发行和债券发行等现金流动情况。 二、利润分析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 利润分析是利用财务报表数据进行规模、效率和盈利能力评估的过程。在保险行业中,利润分析有助于评估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和盈利能力,为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1. 规模效益分析 利润分析可以帮助评估保险公司的规模效益,即单位产出对单位投入的收益。常用的指标包括保费收入和赔付支出之比、费用率和净利润等。规模效益分析有助于评估保险公司的规模扩张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2. 经营效率分析 经营效率是保险公司利用资源实现盈利的能力。利润分析可以评估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包括赔付率、费用率和投资收益率等指标。高赔付率和低费用率可能意味着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较强,而高投资收益率则意味着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较强。 3. 盈利能力分析

基金银行保本理财 会计处理方法

基金银行保本理财会计处理方法 基金、银行保本理财产品在当前的金融市场上备受欢迎。对于会计人员来说,掌握这些理财产品的会计处理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解析基金银行保本理财的会计处理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基金银行保本理财产品的定义及特点 基金银行保本理财产品是指投资者将资金委托给基金公司或银行进行投资管理,在一定期限内承诺保本并支付固定收益的金融产品。这类产品具有以下特点: 1.保本:承诺在投资者到期时返还本金。 2.固定收益:在产品期限内,投资者可以享受固定的收益。 3.灵活性: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期限和收益的理财产品。 二、基金银行保本理财的会计处理方法 1.确认收入 投资者购买基金银行保本理财产品时,应按照实际支付金额确认收入。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或其他相应科目) 贷:投资收益(或其他相应科目) 2.计提收益 在每个会计期间,根据理财产品约定的收益率,计提投资者应得的收益。会计分录如下: 借:投资收益(或其他相应科目)

贷:应付投资收益(或其他相应科目) 3.确认到期收益 理财产品到期时,确认投资者应得的收益,并返还本金。会计分录如下:借:应付投资收益(或其他相应科目) 贷:银行存款(或其他相应科目) 同时,将本金部分从理财产品中转出: 借:银行存款(或其他相应科目) 贷:投资收益(或其他相应科目) 4.会计处理特殊情况 (1)提前赎回:投资者在产品到期前提前赎回,可能导致无法获得约定的收益。此时,应按实际收益进行会计处理。 (2)逾期未赎回:投资者在产品到期后未赎回,应按照实际收益继续计提投资收益。 三、总结 基金银行保本理财产品的会计处理方法相对简单,关键在于确认收入、计提收益和确认到期收益。在实际操作中,会计人员需要根据理财产品的具体条款和投资者的情况,正确运用会计处理方法,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述会计处理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请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

浅析新保险合同准则对会计处理的影响

浅析新保险合同准则对会计处理的影响 新保险合同准则(IFRS 17)是国际金融报告准则委员会(IASB)于2017年5月发表的一项针对保险合同的新准则,旨在对保险公司的会计处理方式进行全面改革。该准则的发布对保险业务以及相关公司的会计处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全面改变了以往的会计模式,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一、IFRS 17的主要内容 IFRS 17准则主要对保险合同的会计处理方式进行了全面改革,其中包括了标准化的合同分类、估值、披露以及会计处理等内容。具体而言,IFRS 17规定了保险合同的分类方式,明确了有关估值的标准和方法,并要求保险公司按照新的要求对其保险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同时对相关的披露事项也作出了明确规定。 二、对传统保险业务的影响 IFRS 17对传统的保险业务有着较大的影响,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该准则对保险合同的分类方式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保险公司对其不同类型的合同进行详细分类,并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从而更加清晰地展现其业务状况。IFRS 17要求保险公司提供更加详细和准确的合同估值信息,以便更好地反映其实际风险与收益情况。该准则还要求保险公司按照新的方式对其保险合同进行会计处理,从而更好地展现其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三、对保险业务的影响 IFRS 17对保险业务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一方面,该准则要求保险公司对其保险业务进行更加细致和准确的分类和估值,这意味着保险公司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去完善其会计系统和估值模型,以适应新的会计处理方式。IFRS 17的发布也将对保险行业的竞争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公司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也会对保险产品的设计与销售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将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保险市场的现有秩序。 四、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IFRS 17也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了影响。传统的保险公司在会计处理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现金流量模式”,而IFRS 17则要求采用更加细致、准确和符合实际情况的会计处理方式,这将使企业的财务报表更加真实和全面地反映其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IFRS 17对保险合同的披露事项也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企业对其保险业务进行更加详细和准确地披露,以便便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业务和财务状况。 在实施IFRS 17准则的过程中,保险公司还需要面临一系列挑战。保险公司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包括增加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来适应新的会计处理方式和要求。保险公司还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财务处理及报表列示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财务处理及报表列示 作者:暂无 来源:《经营者》 2017年第12期 2012年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出台,上市公司闲置资金使用范围适度放宽,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从此愈演愈烈。A股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从2012年的71亿元暴增至2017年10月9日的1.11万亿元,沪深两市共计1142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由此可见,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已蔚然成风。 一、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原因和目的 第一,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原因。一是理财产品收益稳定、获利快。上市公司在经济紧缩、实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热衷于购买理财产品规避投资风险。理财产品具有收益稳定、获利快的特点,上市公司由此能得到稳健的投资回报,同时能扮靓上市公司年报业绩。二是主营业务增长有限,经营性盈利艰难。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多为闲置的募集资金,而公司在投资方面缺乏长期的发展规划,主业增长空间有限,赢利困难,投资风险大,所以上市公司更愿意购买风险较小的理财产品获得稳定收益。 第二,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目的。一是优化公司资金结构。上市公司持有大量现金,如果在具备投资机会时没有投资,那么损失的久是机会成本,在没有合适的投资工程时,持有现金的成本则为损失的购买力。面对无合适的投资机会,上市公司为了提高收益率,优化公司的资金结构,规避通货膨胀风险,就会购买期限较短的理财产品,并根据理财种类进行账务处理。二是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上市公司除了生产经营必用的资金外,闲置资金为实现财务收益,或者在投资理财的收益大于投资工程的收益时,公司为资产保值、增值,会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所以更愿意购买理财产品。 二、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现行账务处理方法 近年来,上市公司融资规模增大,在缺少稳定的实体投资环境下,购买理财产品的热情高涨,在实务中的会计处理及报表列示多有不同。理财产品的确认和计量应以其分类为基础,上市公司近年来的年报体现出部分上市公司对于理财产品的分类与列报并不恰当。例如,部分上市公司将浮动收益类的理财产品或无活跃市场报价的保本固定收益理财产品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部分上市公司在不满足准则规定的直接指定的条件下将混合工具之外的理财产品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将理财产品分类为其他货币资金或者其他非流动资产。以下分别阐述上市公司理财产品现行的账务处理方法及理由: 第一,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报表中列示。上市公司将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以收取利息收入,短期持有且近期内可以出售或回购,在报告中流动资产项下列示。例如,中国神华2016年的财务报表中购买的信托理财产品以“交易性金融资产”列示。 第二,确认为“其他流动资产”在报表中列示。公司认为购买的理财产品期限很短,并且大多是保本固定收益的,直接确认为“其他流动资产”。例如,中衡设计2016年财务报表中在资产负债表“其他流动资产”项下披露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 第三,确认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在报表中列示。公司对于保本浮动收益、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由于其周期较短,近期内可出售、回购,收益不固定,确认为可供出售的金融

浅析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会计处理方法

浅析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会计处理方法 【摘要】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发行各类理财产品,吸收个 人和机构的资金,进行投资运作,以获取投资收益的金融产品。其特 点包括风险较小、流动性较高、收益稳定等。在会计处理上,商业银 行需要遵循基本原则,包括谨慎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会计处 理流程包括产品发行、资金募集、投资运作、产品到期等环节。会计 科目设置主要涉及资金募集、投资运作、收益计提等方面。会计核算 方法包括成本法、市价法等。在确认和计提原则上,需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核算,并及时进行计提。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会计处理方法的重要 性体现在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保障投资者权益等方面。随着金融市场 的不断发展,理财产品会计处理方法的规范化将更加重要。 【关键词】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会计处理方法、基本原则、会计处理流程、 会计科目设置、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确认、计提原则、重要性、发展 趋势、规范化 1. 引言 1.1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定义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的,具有一定风险性、收益性的金融产品。通过购买理财产品,客户可以将闲置资金进行有

效配置,获得相应的投资收益。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通常包括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股票基金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客户的投资需求。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特点主要包括:流动性好、收益性高、风险 分散、灵活性强等。与传统银行存款相比,理财产品的收益通常更高,但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偏好和风险承受能 力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进行投资。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利用自身金融渠道和专业投资团队,为客户提供的一种投资工具。客户通过购买理财产品实现资金的增值,同时也帮助商业银行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和盈利。随着金融市场的不 断发展和创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和机会。 1.2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特点 1. 多样化: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种类繁多,包括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股票基金、结构性存款、保本理财等,投资目标、风险程度各不 相同,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 2. 灵活性: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投资者可以根 据自身资金需求随时买入或赎回,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 3. 风险可控: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通常由专业团队进行资产配置和 风险控制,通过分散投资降低风险,保障投资者的本金安全。 4. 透明度高: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和成本都会在产品说明书 中明确披露,投资者可以清晰了解产品的运作机制和风险收益特征。

会计政策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

会计政策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 在财务报表分析中,会计政策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编 制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的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会对财务报表的呈现和分析产生影响。本文将探讨会计政策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并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会计政策对财务报表的质量和可比性产生影响。财务报表的质量是衡量 一个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会计政策的选择会直接影响财务报表的质量。例如,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来计量固定资产的价值,如历史成本法、重新评估法或市场价值法。不同的会计政策会导致固定资产的价值不同,从而影响财务报表中的资产总额和净利润等指标。此外,不同企业之间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也会导致财务报表的可比性下降,使得分析师难以进行有效的比较和分析。 其次,会计政策对财务报表的风险暴露产生影响。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财务 报表中的风险暴露程度。例如,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来计量应收账款的价值,如直接减值法或坏账准备法。不同的会计政策会导致应收账款的价值不同,进而影响财务报表中的坏账损失和资产质量等指标。分析师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需要考虑企业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对风险暴露的影响,以便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第三,会计政策对财务报表的信息披露产生影响。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财务 报表中的信息披露内容和方式。例如,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来计量金融工具的价值,如公允价值法或摊余成本法。不同的会计政策会导致财务报表中的金融工具价值不同,进而影响财务报表中的风险敞口和金融衍生品等指标。分析师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需要了解企业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对信息披露的影响,以便更全面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最后,会计政策对财务报表的未来预测产生影响。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财务 报表中的未来预测和估计。例如,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来计量存货的价值,

新金融工具准则下理财产品会计列报方法探析

新金融工具准则下理财产品会计列报方法探析 一、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出台 新金融工具准则是为了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制定的,其目的在于规范金 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提高金融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保护投资者的权益。新金融工具准则下,金融工具被定义为任何可以作为货币、权益工具或不确定现金流的契约,包括债务工具、股票、证券、期货合约、掉期合约等。而在新金融工具准则下,会计处理的核心在于 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上购买或出售资产所能获得的价款,是反 映市场价格的概念。 二、理财产品的分类 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理财产品可以分为交易性理财产品和持有到期投资的理财产品。交易性理财产品是指公司为了短期获利而购买的金融工具,其持有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 而持有到期投资的理财产品是指公司有意愿并拥有充分能力持有直至到期或合同到期的金 融资产,其准确的到期日和金额在购买时就已确定。根据这两种分类,理财产品在会计列 报方法上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 三、交易性理财产品的会计列报方法 对于交易性理财产品,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要求,其应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变动 公允价值的金额确认为损益。持有到期投资的理财产品在确认后,在资产负债表上按照其 公允价值进行列报。而公允价值的测定需参考市场价格或者类似产品的价格,并充分考虑 市场的交易成本和风险。这样可以使投资者及时了解理财产品的价值变动情况,提高财务 信息的透明度。 对于持有到期投资的理财产品,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要求,其应以摊余成本计量, 并将利息收入和摊余成本的差额确认为利息收入。在资产负债表上应按照其摊余成本进行 列报。而摊余成本是指购买债务工具时付出的现金流出和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之间的差额。这样的会计列报方法可以更好地反映理财产品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并且避免了短期变动对 财务报表的影响,提高了信息的稳定性和可比性。 新金融工具准则下理财产品的会计列报方法,虽然提高了财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 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挑战。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对财务部门的人员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备更加深入的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知识和技能。投资者对财务信息 的理解和解读也需要不断提高,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理财产品的会计处理方法,从而更好 地进行投资决策。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内部控制和制度,确保理财产品的会计处 理符合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要求,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会计调整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会计调整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会计调整是指对已经编制好的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错误、遗漏或者应 用错误会计政策的修正。会计调整对于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 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会计调整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并分析其在不同方面的具体作用。 一、会计调整的重要性 首先,会计调整有助于保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由于企业经营活动 庞杂繁复,容易出现错误和遗漏。通过会计调整,可以发现和纠正这 些错误,确保财务报表中的数据真实可靠。 其次,会计调整确保财务报表符合会计准则和法规要求。会计政策 的变更或错用可能导致财务报表不符合相关准则,而通过会计调整, 可以确保企业的财务报表符合相关会计准则和法规的要求。 此外,会计调整还有助于提升财务报表的可比性。不同企业采用不 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导致财务报表之间的比较困难。通过会计 调整,可以消除这些差异,使财务报表具有可比性,便于用户进行横 向和纵向的分析比较。 二、1. 资产负债表 会计调整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和负债的增减:通过会计调整,可以纠正资产和负债的 计量错误,使其与实际情况相符。

(2)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折旧和摊销:会计调整还会对固定资 产和无形资产的折旧和摊销进行调整,确保其按照合理的方法计提。 (3)关联方交易的处理:会计调整可能涉及到关联方交易的处理,如应该纠正关联方债务的计提和披露。 2. 利润表 会计调整对利润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如果会计政策存在错误或不适当的应用,会影响到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时点和金额。 (2)坏账准备的计提:通过会计调整,可以对坏账准备的计提进 行调整,确保其充分反映风险的存在。 (3)关联方交易的处理:会计调整可能会对关联方交易的处理方 式产生影响,确保相关交易的正确披露和计提。 3. 现金流量表 会计调整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主要在于纠正现金流量的错误归类以 及确定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的准确金额。 三、会计调整的作用 1. 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会计调整消除了财务报表中的错误和遗漏,确保报表数据的准确性 和真实性。这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升投资者和利益相关 者对企业的信任度。

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处理和列报分析

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处理和列报分析 作者:王敏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第4期 王敏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闲置资金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可获得理财收益。对于理财产品,会计如何核算和企业会计准则下应如何列报成为难题,本文结合银行理财产品的特点和相关规定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银行理财产品;会计处理;列报 一、理财产品的定义和分类 银行理财产品,按照标准的解释,应该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相对于储蓄存款,银行接受客户授权将款项进行投资,客户对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按约定承担。与储蓄存款相比,银行理财产品在流动性、风险、收益、交易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区别,银行理财产品更加侧重于投资的功能。 银行理财产品按照本金是否保证分为保本产品和非保本产品;按照收益是否保证分为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产品。按照期限不同从 7 天到 3 个月、 6 个月、 1 年期、 2 年期不等,进而满足不同客户的购买需求。按照投资方式与方向不同分为债券类产品、新股申购类产品、银信合作品、QDII 产品、结构型产品。按照挂钩标的分类可分为利率挂钩外汇挂钩指数挂钩股票篮子挂钩债券基金挂钩和黄金挂钩等产品。按币种分类,可以分为本币和外币两类。 二、现行准则及相关规定 1. 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 2006 年及 2016 年 8 月 1日修改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2.证监会公告[2010]37 号规定。公司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的定义,结合公司管理层对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金融工具的特点等对金融资产进行分类。对持有到期投资不止在期限、金额、持有意图方面进行规定,还明确应有活跃的市场,可以取得其市场价格。 3.会计准则讲解。《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2010》第 367页“三、贷款和应收款项” 提到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其他类金融资产差别。 4. 证监会《2012 年上市公司执行会计准则监管报告》。证监会《2012 年上市公司执行会计准则监管报告》:理财产品的会计分类不当。 三、理财产品的会计处理 1.固定收益产品。如果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固定、回收金额也基本固定,一般没有公开市场报价,且企业持有的目的不是为了近期内出售赚取差价,通常应划分为贷款与应收款项类金融资产。 2.可随时赎回型理财产品。可以随时赎回并且每天有赎回价格,应根据公司管理层购买目的以及产品期限不同,在交易性金融资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产之间进行划分。

银行理财产品账务处理及报表列示问题分析

银行理财产品账务处理及报表列示问题分析 (2012-10-13 09:14:52) 转载▼ 标签: 分类:税务筹划 杂谈 在银根紧缩、资金流动性不断抽紧的大背景下,各商业银行为满足存款规模、缓解存贷比监管压力、提高中间业务收益率,纷纷通过大规模发行短期理财产品招揽优质客户。随着基准利率不断提高和银行间竞争加剧,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水涨船高。2011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可谓盛况空前。据统计,截至6月上旬,银行理财产品总额已达7万亿元。光今年以来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就有6000多只,已接近去年全年总量,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也节节抬高,最高收益率甚至超过7%。及此同时,上市公司将闲置资金用于理财也屡见不鲜。 但新会计准则颁布后,《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等均未专题规范理财产品的入账处理。笔者浏览了部分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和2011年中报,重点分析了公司委托贷款、银行理财产品的账务处理。从定期报告披露情况看,部分公司对委托贷款、银行理财产品账务处理存在一定问题,对财务分析将产生一定的影响。现将笔者认为正确的账务处理及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分别分析如下。 一、公司委托贷款的账务处理 1.委托贷款账务处理分析 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并未单独说明公司委托贷款的账务处理,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规定,企业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其他单位贷出的款项,可将“1303 贷款”科目改为“1303 委托贷款”科目。具体核算为:本科目可按贷款类别、客户,分别“本金”、“利息调整”、“已减值”等进行明细核算。 因行业和主营业务不同,金融企业委托贷款利息收入应计入“利息收入”科目,一般企业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2.委托贷款实务处理中的问题 但在实务中,不少上市公司误将委托贷款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中,并将取得的利

银行理财产品投资的会计处理与报表列报

银行理财产品投资的会计处理与报表列报 一、引言 银行理财产品是由商业银行设计并发行的,将募集到的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市场及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金融产品。《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银监会令2005年第2号)规定,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但并未对理财产品进行明确的定义。 经过10年的发展,国内银行理财已成为我国财富管理市场上仅次于信托业的第二大资产管理行业,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或超10万亿元。根据华宝证券发布的《2013年银行理财与资管年度报告》,2013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达到44,492个,同比增加38.41%,发行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2012年12月,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证监会公告[2012]44号),允许上市公司对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可进行现金管理,投资于流动性好、安全性高、满足保本要求、产品发行主体能够提供保本承诺的产品(如固定收益类的国债、银行理财产品以及其他投资产品等),为上市公司用募集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扫清了障碍,拉开了上市公司大规模购买理财产品的序幕。 二、银行理财产品常见类型 1、金融属性 根据《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客户获取收益方式的不同,理财计划可以分为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和非保证收益理财计划。保证收益理财计划,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固定收益,银行承担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或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最低收益并承担相关风险,其他投资收益由银行和客户按照

理财产品会计核算指引

理财产品会计核算指引〔试行〕 第一章总则 (一)制订依据 为标准理财产品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供给会计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关于标准金融机构资产治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视治理方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治理方法》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指引。 (二)适用范围本指引适用于商业银行及理财子公司依据《关于标准金融机构资产治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视治理方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治理方法》的要求开展理财业务运营治理的规理财产品。本指引适用范围不包含《关于标准现金治理类理财产品治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标准的现金治理类产品。 理财业务是指投资治理人承受投资者托付,依据与投资者事先商定的投资策略、风险担当和收益安排方式,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展投资和治理的金融效劳。 (三)三单要求 理财治理人和理财托管人对所治理、托管的理财应当以理财产品为会计核算主体,单独治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对每只理财产品单独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四)会计原则 理财治理人和理财托管人进展理财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以权责发生制为根底,确保对外供给的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真实、牢靠、完整、相关及可比。 (五)科目设置 理财治理人和理财托管人原则上应按本指引相关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供给统一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前提下,可以依据实际状况自行增设、分拆或合并会计科目。对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不设置相关科目。

在不违反统一会计核算要求的前提下,理财治理人和理财托管人可以依据需要自行确定明细科目。 (六)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至少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理财产品净值变动表、现金流量表及会计报表附注。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披露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会计政策和会计估量变更以及过失更正的说明、报表重要工程的说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公允价值披露以及与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披露等内容。 (七)会计档案 理财治理人与理财托管人应按各自职责治理理财产品核算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其他会计资料等会计档案。理财产品的会计档案的立卷、保管、调阅、销毁以及保管期限,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八)会计核算治理要求 理财治理人和理财托管人应当依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审慎监管要求建立、健全会计制度,严格履行会计核算审批流程,切实提高理财产品会计信息质量。 (九)理财产品审计要求 理财产品应当依据《关于标准金融机构资产治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视治理方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治理方法》的要求每年由外部审计机构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准时报送金融监管部门。 其次章会计政策 (十)会计主体假设 理财产品核算以单个理财产品为会计主体。理财产品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在理财产品独立的账务体系中。 (十一)持续经营假设 理财产品确实认、计量和报告原则上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十二)会计分期假设 理财产品的会计年度为 1 月 1 日起至 12 月 31 日止。理财产品首期年度会计报表的编制期间从理财产品成立日起至相关年度的 12 月 31 日止,理财产品末期年度会计报表的编制期间从相关年度的 1 月1 日起至理财产品终止日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