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完善

浅析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完善

浅析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完善
浅析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完善

浅析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完善

摘要

舆论监督指公众利用各种舆论表达方式,对国家事务、社会现象以及一切社会成员的行为所实施的检查、评定和督促,它是一种软性的社会监督模式,是我国现行监督体系中一种特殊的监督形式,也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在网络媒体出现以前,舆论监督都是由传统媒体来承担的,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媒体事业的发展,网络舆论监督的地位也越发凸显,成为舆论监督的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舆论监督的形成是依赖互联网的各种功能而实现的,是高科技和民主相结合的成果。以其先天的优势,使更多的人掌握了话语权,拥有了自己的舆论舞台,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事务和社会生活中违反法律规定和社会道德的现象进行揭露和批评,是现代民主发展进程的必然。

关键词:网络舆论;机制;完善

前言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不仅仅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同时对于信息的传播以及社会舆论的监督也由此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一方面,网络舆论监督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都被放大,两种效应之间形成博弈态势;另一方面,随着网络舆论监督力量的强大,其影响力日益彰显,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的难度也在加大。在这种情形下,如何因势利导,保持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成为网络媒体及网络主管部门共同关注的新问题。

一、网络舆论监督含义及特点

(一)网络舆论监督含义

网络舆论监督就是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事务,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进行褒贬与评价1。它的形成是依赖互联网的各种功能而实现的。应当对网络舆论监督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并且不断地进行规范和正确引导,使其规范和完善,建立起有利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制度与途径,使“互联网”成为实现政治民主、建设政治文明的最佳手段。

(二)网络舆论监督特点与优越性

舆论作为公开的社会评价,它所实现的社会功能是以公开表达的公众意见直接或间接地干预社会生活。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互联网时代新的媒体与公众监督方式,借助互联网本身的优势,相比较其他传统舆论监督具有以下特点:

1.监督方式更灵活。言论自由和对国家机关实行监督是宪法赋予人民的民主权利。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9年第一1兰绍江.论网络舆论监督[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0)

季度,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3.16亿,仍保持全球第一的地位。网民的总量和普及率还将会进一步提高。且网民职业分布广泛,社会各个阶层、各行各业的网民都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和评价。同时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政府的“把关人”作用相对较弱,网络的匿名性使言论的发表者获得了更高的安全感,相比传统媒体要根据政府导向来引导舆论,民众更倾向于网络媒体。因此社会生活的多样性、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在网络舆论场上表现的更加明显,这些无疑都大大提高了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范围。

2.监督效率更高。普通民众的言论要想通过传统媒体表达出来,一是要经过严格的“把关”筛选,时效性大打折扣,二是成本高且广泛性受阻。而网络媒体则是实时的信息发布与全天侯的信息传播,它把时间的占有权完全交给民众,任何一个掌握一定网络知识的人都可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且成本较低,大大降低了普通民众表达和传播个人意见的“门槛”。同时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广大民众参与舆论监督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保障。

在各种舆论交流平台中,网民直抒己见,相互交流,对事件深刻分析,犀利评论、批评和质疑,形成了强大的网络舆论力量,以无遮拦的曝光方式让腐败分子和问题官员无处遁形,对社会生活中的假、恶、丑进行彻底的鞭挞,帮助弱势群体重拾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心,让更多的真理掌握在民众手中,让更多的真相掌握在民众手中。网络舆论这种激浊扬清的威慑力量,推动了相关部门对事件的处理,相对的促进了其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现有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一种新的媒体监督方式,但是在网路舆论监督逐步成为整个社会的主要监督方式时,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步的显现。

(一)网络舆论监督过程存在越位和侵权问题

近年来,“媒体审判”、“舆论审判”渐渐成为一大引人注意的社会现象。网络舆论推动着案件的发展,使得案件的真相得以曝光并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舆论监督在司法公开与司法公正方面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注意的只是其好的一面,而差的一面通常会被忽视掉,舆论监督也是如此。很多案件在刚一曝光,或者还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社会舆论就积极地介入,大多数是呼吁司法机关对犯罪者予以严惩。此时,愤慨的情绪淹没了理智的思考,道德的判断逾越了法律的审判,公众希望司法机关尽快的对事件进行处理。但是,万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司法审判更是如此,对案件的处理要遵循事件的真实性,这就需要司法人员做出相应的调查取证,而有效的调查需要一定的时间。因

此,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应该加以理解,不要因为激动的情绪影响到司法的公正。

(二)部分言论过于偏激

2006年震惊中外的“铜须事件”在全球媒体的惊呼声中落幕,CCTV、《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等中外媒体对这起网络事件不约而同的使用了同一个词——网络暴力。而类似的群体性攻击事件,在网络上并不鲜见,如网络恶搞“很黄很暴力”事件、“虐猫事件”、“卖身救母事件”,在多起网络暴力事件中,部分网民打着正义、道德的旗帜对当事人恶语相向,造谣中伤。但网络暴力已经远远超出“不文明的粗口”的界限,个别网民利用“网络通缉”、“人肉搜索”等手段了解当事人的真实姓名、照片、手机号、父母的住址,并将之公布,不少人对当事人及其家人进行了无休止的骚扰羞辱。而且,网民的语言充满暴力色彩,有人叫嚷“以键盘为武器砍下他的头,献给受害者做祭品”;有人呼吁全社会封杀当事人;一些网民甚至组织虚拟审判,以静坐、游行、谩骂等虚拟形式进行集体声讨等,这些行为都对当事人的现实生活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这显然是对法律和社会道德的一种破坏。

(三)网络舆论监督存在信息失真

传统的媒体在选择新闻的时候必须要遵守国家相应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对收集到的信息经过相应的程序进行审核、过滤、取舍等严密的把关,防止虚假信息、有害信息的产生,提高了信息质量,对舆论有着正向引导的作用。尽管信息在时效上较网络舆论有所滞后,但是信息的可靠性是值得信任的。在网络环境下,公众的自主性增强使得每一个网民都可以运用网络媒介制造和传播舆论,而大多数舆论都存在情绪化严重、质量不高等问题。也正是由于在网络中人们失去太多的束缚、道德伦理建设不足、网民素质存在差异等问题,导致了在面对某件事情的时候,由于大家的从众心理或者是怜悯心理,往往对于事情没有采取必要的调查、核实,导致舆论存在事实失真的问题。

三、网络舆论监督机制完善措施

针对上述我国现有网络舆论监督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完善与提升整个网络舆论监督机制,从而有效借助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规范人们的行为与道德观。从而提升社会的公平性。

(一)完善外在监管机制

络环境而言,网络舆论多是在匿名条件下产生的,这种匿名性一方面为监督

者提供了最好的“身份掩护",使其能够大胆地揭露黑幕,为维护社会公平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从另一方面讲,一些失实的信息、一些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信息因无法追查其来源而充斥网络,成为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给网络的管理者带来很大的困难,这些负面效果同样也是网络的匿名性所造成的。这就需要健全现有法律法规,实施依法管网、以法治网,才能保证网络舆论监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网络舆论监督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当前我国网络媒体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健全,对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还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管理。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应法律法规,规范网民行为,规范媒体从业人员工作章程。通过完善司法制度,规范和引导网民的监督行为,杜绝未经核实的信息、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信息进入互联网。

(二)提高网名素质

网络舆论部分网友的言论过于偏激的现象,应该从提高公民的素质入手,通过提升网民的总体综合素质来改善偏激言论现象的出现,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加强网民自律意识的培养。网络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空间,网络的使用者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要使网络舆论监督健康良性地运行,就需要网络的使用者具有一定的道德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因此,加强网民的自律教育已成为提升网民道德品质的关键。要通过各种形式,坚持不懈的对网民进行自律教育,增强网民的网络责任感,使网民在网络环境中也能自觉遵守一定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培养人们用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来处理网络中的各种行为和利益关系的能力。

二是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应积极引导、教育广大网民文明上网,要加强心理教育、情感教育,从而提高网民的道德品质。据2010年1月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显示,虽然30岁以上年龄阶段人群占比攀升,整体占到网民人数的38.5%龄网民占比也在上升,10岁以下网民占比增至1.1%说,在网民结构逐渐优化的同时,低龄化网民在网民总体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如何教育网民文明上网,特别是如何使广大青少年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健康使用网络成为教育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应大力加强网上正面引导,加强健康绿色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引导青少年健康使用网络,充分利用互联网带给人们在普及知识方面的作用,在网络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同时还要增强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信息的能力,使广大青少年树立健康向上的网络价值取向道德规范。

(三)改革网络媒体机制

良性健康的网络媒体能够起到积极有效的传播先进的网络文化、杜绝虚假和

不良的网络信息和监督社会的作用。虽然是新兴媒体,各个网站同样也应该遵守传统媒体中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增强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增强媒体的公信力。在日常新闻发布中,杜绝虚假新闻、失实报道和侵犯他人隐私等不良现象,以信誉和权威赢得受众,做一个负责任传媒机构。对于热点事件信息的报道要追查其信息的真实性,并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及时、准确地对该事件进行追踪报道,还要确保网络媒体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网络媒体要加强责任意识,不能只为追求经济利益,一味炒作跟风,要正确地引导网络舆论向有利于事情解决的方向发展、向着有利于社会发展稳定的大方向上发展。

结论

网络舆论监督是现代文明的体现,现代文明的社会,不仅表现为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达,而且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文明化,尤其政治文明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政治文明首先表现为最大程度地发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积极性,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人们有充分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畅所欲言,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意见和倡议都能受到关注和发挥作用。网络舆论作为时下对公权力和现行社会规范监督的有效途径和最佳选择,需要政府,网络机构,网民共同努力,去营造和谐而活跃的舆论监督环境,进而促进我国政治民主的进步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红艳.从2004“审计风暴”报道看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J].新闻采编,2005,

(01) .

[2]陈玉霞.从“李信事件"看网络舆论监督[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 .

[3]董天策,刘薇.如何开展对重大社会问题的舆论监督——“山西黑砖窑”事件的启示[J].国际新闻界,2008,(02) .

[4]潘慧芳.浅析网络舆论的监督与引导[J].消费导刊,2008,(11) .

[5]彭兰.试论网络传播中专业新闻机构的舆论功能[J].当代传播,2000,(01) .

[6]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J].湖南社会科学,2003,(05) .

[7]陈明,杨国炜,陈樵哥.中国网络舆论现状及舆论引导[J].晾望新闻周刊,2004,(35) .

[8]叶小鸥.浅议第四媒体的舆论监督及其有效把握[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

国内网络舆论文献研究综述

国内网络舆论文献研究综述 管理学院2011级行政管2班姓名艾尼瓦尔·吾斯曼学号20112555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为公众参与社会事务提供了开放、互动、自由的环境,公众可以随时在这个公开的环境中表达意见和看法。而公民在网络上表达观点和看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因此近几年以来政府部门和社会看重对网络舆论和网络舆论监督管理,同时对网络舆论进行监督和管理。作者通过收集整理大量的文献,就现在网络所拥有的表象分析,对于舆论所表达的概念,还有出现的问题及其必要性展开梳理,期望能为网络舆论的治理提供全面的总结资料。 关键字:网络舆论、网络论舆监管、文献综述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for the public to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affairs offers an open, interactive, free environment, the public can express their views and opinions at any time in the open environment. While citizens to express their views and opinions in the network also had a negative impact of some of the inevitable, seriously affected the social harmony, so in recent ye ars since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ocial value of online public opinion and public opinion manag ement network, while the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The authors col lected a lot of literature, the concept of a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necessity, status, and its im pact on the conduct of the system comb, hoping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inform ation management for the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目录 国内网络舆论文献研究综述 (1) 一、网络舆论与网络舆论监管的概念界定 (3) (一)网络舆论的概念 (3) (二)网络舆论的特征 (3) (三)网络舆论形成和传播的主要原因 (4) (四)网络舆论监督和管理的必要性 (4) (五)网络舆论监督和管理的内涵 (4) (六)网络舆论监督和管理的基本原则 (5) 二、国内外网络舆论监督和管理的研究现状 (6) (一)国外网络舆论监督管理的研究现状 (6) (二)国外对于网络舆情引导监督和管理的主要特点有 (7) (三)国内网络舆情监管的研究现状 (8) 三、我国网络舆情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9) (一)应对网络舆情的态度被动,行动速度迟缓 (9) (二)网络舆情监管部门执行网络法规刚性不强 (9) 四、网络舆情有效监管的路径选择 (10) (一)政府信息公开 (10) (二)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 (10) (三)完善对网络舆情预防和处理 (11) (四)完善网络立法 (11) (五)提高全民的综合素养 (12) 参考文献 (12) 一、网络舆论与网络舆论监管的概念界定 (一)网络舆论的概念

舆情监测现状及解决办法

舆情监测现状及解决办法 什么是舆情?百科里是这样解释的: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目前互联网的广泛给我们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网民言论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通过这种网络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都无法忽视的地步。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网络舆情主要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实现并加以强化。当今,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迅捷,网络舆论的表达诉求也日益多元。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企业的社会公共形象形成较大威胁。如何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对提升企业舆情管理能力,推动企业的服务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网络舆情监测要求达到实时性、全面性和准确地。 实时:获得信息越早,给应对和处置留下的余地就越大,而网络舆情的发展往往是爆发式的,机会稍纵即逝。 全面:网络舆情,容易“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又因信息量大,致使很多重要信息可能被忽略。 准确:海量信息条件下,如何准确地掌握问题的核心,而不为纷扰所困,是得出正确判断的关键。 目前舆情监测的困难很多,首先是手工监测的局限性。安排固定人手,24小时值班,不间断地浏览目标站点,并搜索目标关键词。这种手工监测的方式,是最初级的舆情监测方

学校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制度

学校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制度 总则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网络管理水平,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充分发挥网络互动优势,正确把握和引导网络舆论导向,着力营造有利于我校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校园网络上有关校园内的舆情管理。舆情信息来源包括但不仅限于新闻评论、博客、论坛、聚合新闻RSS、贴吧等。 三、领导机构 (一)健全组织机构。校党务部具体负责指导、协调、各处(室)和归口管理全校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各系(部)应积极配合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处置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各系(部)、各处(室)应至少确定一名网络信息员,具体负责各部门网络舆情的收集、反馈和回复工作。网络信息员要加强业务培训和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引导网络舆情的能力。 (三)落实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舆情责任追究制,对重要舆情信息迟报、漏报、瞒报的,对重要舆情回复不及时、处置不力的应追究其责任。 (四)建立联动机制。加强与学工处、保卫处等部门的联系,畅

通沟通渠道,形成联系顺畅、反应灵敏、配合有力的工作格局。发现重大舆情时,应及时沟通,统一步调,形成舆情处置整体合力。 四、工作原则 (一)加强监控,严格管理制度。按照分工协作、归口处置、集中应对的原则,由校党务部统一协调指导,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确保信息畅通和快速处理。校党务部应派专人重点监控所有涉及我校的网络舆情。 (二)坚持公开透明。以坦诚的态度,如实反映事件真相,争取大家的理解、信任和支持。除涉密事项外,能公开的尽量公开,切实保障大家的知情权。 (三)坚持快速反应,限时反馈,加强舆情督办。对于涉及我校的网络舆情,应及时介入并核实,要求责任部门在规定期限内向校党务部回复材料,回复材料需由责任部门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如情况特殊,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处理完毕的,应于规定期限内向校党务部反馈表态性回复。 (四)坚持依法处置。依照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党内的有关规定,开展舆情引导,做到科学、依法、有效处置。 (五)奖优罚劣,严格舆情考核。年底对各系(部)、各科(室)的网络舆情处理情况进行统计,对在处置网络舆情中表现优秀的部门进行通报表扬,对在处置网络舆情中不予配合或敷衍了事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造成不良后果的,依照有关规定查处。 五、处置

浅析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解读

目录 浅析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 (2) 摘要 (2) 关键字 (2) 一、概述 (3) 二、从“我爸是李刚”事件看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 (3)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广泛性 (4) (二)网络舆论监督具有及时性 (5) (三)网络监督方式的灵活多样性 (5) 三、从“柯震东吸毒”事件看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 (6) (一)网络监督的制约作用 (6) (二)网络监督的激励作用 (7) 四、从网络各大事件看网络舆论监督的弊端 (8) (一)网络信息片面化 (8) (二)网民评论情绪化 (9) (二)网络暴力化 (10) 五、进一步完善网络舆论监督 (10) (一)完善法律制度,推动网络舆论监督的规范化 (10) (二)加强传统媒体对网络监督的监督 (11) (三)提倡自律,提高网民素养 (12)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浅析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媒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泼墨门”到“我爸是李刚”、从“冰桶挑战”到“柯震东吸毒”,作为舆论监督的新的途径,网络舆论监督在有效推进民主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呈现出监督主体积极主动,监督方式多元化,监督领域广泛化等特点。但网络舆论监督在为我国舆论监督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其存在的网络炒作、网络暴力等问题也阻碍了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进程。我们应当全面地、正确地认识网络舆论监督这把双刃剑,并且不断地进行规范和正确引导,建立全方位、深层次、健全的网络监督体系。 关键字:网络舆论监督特点作用弊端

一、概述 所谓舆论,即多数人的共同意见。所谓监督,《辞海》的解释是“监察督促”,也就是说,监督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监察,二是督促。监察的目的是发现问题,督促的目的是解决问题。网络舆论监督就是人民群众通过网络了解国家事务,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进行褒贬与评价。它的形成是依赖网络的各种功能而实现的。 网络舆论监督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舆论监督方式。刘召成认为:“网络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利用互联网的舆论表达方式,对国家事务、社会现象以及一切社会成员的行为所实施的检查评定和督促”。姜岭君认为: “所谓网络舆论监督, 是传统监督方式在网络信息化条件下的拓展,它是指以互联网为平台, 通过网络技术如电子数据库、电子课件等和各种网络形式如网页、电子邮箱、电子留言板、虚拟社区等,对掌握一定社会公共权力者行使权力的行为进行监督的过程,以达到权为民所用的目的”。 二、从“我爸是李刚”事件看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 事件回放:2010年10月6日晚一辆黑色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接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该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后经证实

【开题报告】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现状及完善途径研究

开题报告 行政管理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现状及完善途径研究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选题依据 网络舆论监督是指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进行评价,对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的言行进行监督。其本质是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媒体参与党和政府的公共事务,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缺少专业的把关人员,缺少理性的规范,网络舆论的产生更多地呈现出自由随性的特点,激情有余而理智不足,宽容有余而严谨不足,自由有余而规范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网络舆论监督应有的严肃性,使其陷入非正义非道德的伦理困境。从实践层面看,由于地方行政干预过多,导致网络环境差,丧失监督职能,网络监督无法可依、监督效力不足,因此,改善网络舆论监督环境、完善网络舆论监督体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选题的意义 加强网络舆论监督,让民意得到真实和充分的表达,人民能够间接地广泛参与管理国家政府事务,人民民主专政得到更加好地体现,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网络监督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内容,无疑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途径。网络监督的特点决定了网民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地表达意志,最大限度地实现和保障自己的民主权利。其次,网络新媒体为人民群众了解国家事务和发表意见建议提供了简单、方便、快捷的沟通渠道,有利于推动信息公开和透明,更能激发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能充分保障人民群众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第三,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可以加快政府机关传统的监管制度改革创新。通过网络加强对干部作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监督,促进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能力。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 1. 国内研究动态: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网络舆论监督的兴起。1998年5月,因印尼排华动乱而引起了网上“黄丝带运动”是网络舆论发端的标志性事件。随后的我国驻南使馆被炸事件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成就了人民网后来的“强国论坛”,并且促使众多类别的论坛群组初具规模。第二阶段网络舆论监督的逐步发展。自2001年开始,随着我国网络新闻事业逐渐走向成

浅析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完善(同名26059)

浅析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完善(同名26059)

浅析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完善 摘要 舆论监督指公众利用各种舆论表达方式,对国家事务、社会现象以及一切社会成员的行为所实施的检查、评定和督促,它是一种软性的社会监督模式,是我国现行监督体系中一种特殊的监督形式,也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在网络媒体出现以前,舆论监督都是由传统媒体来承担的,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媒体事业的发展,网络舆论监督的地位也越发凸显,成为舆论监督的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舆论监督的形成是依赖互联网的各种功能而实现的,是高科技和民主相结合的成果。以其先天的优势,使更多的人掌握了话语权,拥有了自己的舆论舞台,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事务和社会生活中违反法律规定和社会道德的现象进行揭露和批评,是现代民主发展进程的必然。 关键词:网络舆论;机制;完善

前言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不仅仅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同时对于信息的传播以及社会舆论的监督也由此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一方面,网络舆论监督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都被放大,两种效应之间形成博弈态势;另一方面,随着网络舆论监督力量的强大,其影响力日益彰显,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的难度也在加大。在这种情形下,如何因势利导,保持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成为网络媒体及网络主管部门共同关注的新问题。 一、网络舆论监督含义及特点 (一)网络舆论监督含义 网络舆论监督就是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事务,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进行褒

浅析当前网络舆论监督的优缺点

前网络舆论监督的优缺点 一、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优点 1.主体具有广泛性和独立性。 (1)人民群众成为监督主体。相较于传统媒体代替大众实行舆论监督,网络信息发布的低门槛,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舆论监督的主体,这大大扩展了舆论监督的主体范围,拓宽了人民群众发表社情民意的渠道,打破了传统监督体制自上而下的层级隔断,使人们得以迅速而且充分地表达自身诉求。据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 31.8%。如此庞大的网络应用人群,使得网络舆论监督天然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大大提升了监督的几率与范围 (2)监督主体具有高度独立性。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是网络上的公众,他们几乎不会受制和依附于被监督者,对于监督的高涨热情和强烈要求使得他们无所顾忌,勇于追根问底。。网民数量众多,层次丰富,网络舆论监督的范围广泛。 这种主体的广泛性和独立性带来了两点好处:一是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知情权。这种权利范围与能量的扩大及网络监督成功事例的传播又激励了更多的人参与到网络监督中来,监督力量不断增强,监督热情保持高涨,形成了良性循环。二是给传统的监督提供了案源、线索和舆论支持。中纪委信访室在其官方网站上的职能介绍中已经明确列入“从互联网上收集群众举报”,网络反腐已经受到高度重视。“天价烟”局长事件,就是网友从周久耕网上的一张会议照片中发现线索,经过不断搜索、揭露,促使司法部门介入调查,最终周久耕以受贿罪被判刑。“华南虎”事件中,广大网友从摄影专业、生物学专业乃至气象学专业进行全面深入的讨论和分析,为政府部门最终做出处理决定提供了丰富的支撑材料。 2.行为具有交互性。开放的网络平台使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实现跨越时空的“面对面”在线交流,包括网友之间的交流、政府和网友之间的交流,政府相关部门间的交流等。这种交互性,可以督促政府部门对网络舆论应对提速,提高公众监督的积极性,形成网上官民良性互动。促进政府行为的民主化、法制化、透明化。同时。公众还可以通过网络“群起”而分析、完善、探讨各类信息,展示各自的观点、立场、思维方式形成各类观点的交锋,实现信息的筛选。最终促使舆论的形成。 3.效果具有直接性。网络舆论监督基于广泛的群众参与和舆论形成的快速性,一是避免了重复监督,二是节约了监督环节,使监督效果体现出直接性、快速性。2009年2月8日,“躲猫猫”事件在网上曝光,2月27日,云南省政府就公布了调查结果,6名相关干部被记过或撤职。 二、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缺点

浅谈网络舆论监督

浅谈网络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在我国社会监督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从舆论监督诞生之日起,政府一直是舆论监督的重点对象之一。网络舆论监督的形成是依赖互联网的各种功能而实现的,是高科技和民主相结合的成果。通过网络平台参与社会事务,表达意见的舆论监督成为社会的常态,因此,在网络舆论监督时代,网络监督以其先天的优势,使更多的人掌握了话语权,拥有了自己的舆论舞台,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事务和社会生活中违反法律规定和社会道德的现象进行揭露和批评,是现代民主发展进程的必然。但我们应当对网络舆论监督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并且不断地进行规范和引导,建立起有利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制度和途径,进而促进我国政治民主的进步和社会的进步。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只有短短十余年,但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普及率达到38.3%。网民规模的不断增大和民众公民意识的不断增强,推动着网络监督的发展。而其安全、快捷的特点和优越性,以及十六大以来所形成的反腐高压态势和良好环境,使网络监督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反腐倡廉、网络问政的重要途径。网络监督借助互联网人多力量大的特点,携方便快捷、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优势,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成为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其他监督形式的有力补充。从某种意义上说,

网络监督其实就是网络反腐形成体制外一支重要的监督力量。门户网站、个人网页、博客以及BBS 、QQ、MSN等各种网络传播形式或平台为民众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和灵活的监督方式,使网络舆论跨越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延伸了传播范围,使民众对事件的关注与评论更加广泛。监督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使舆论监督更为形象,直观和立体化,增强了感染力和影响力,从而更好的发挥了网络舆论的社会监督功能。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 1、网络舆论主体的匿名性,激发了群众参与舆论监督的积极性。 人们在传统媒体上表达反腐意见通常要署真实姓名,有时还需提供单位和个人身份证明,这就给意见表达者带来顾虑。特别是对于个人信息的充分暴露往往会使意见表达者因害怕打击报复或带来其他负面影响而谨慎从事。相比而言,人们在网络媒体上表达的反腐和建议一般都是匿名的。正是这种匿名性所带来的特有保护功能,使得人们通过网络表达反腐言论和揭露腐败行为时能够畅所欲言,而不必有所顾忌,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监督的热情和积极性。2、网络舆论变大的自由性,凸显了群众舆论监督的话语权。 传统媒体上出现的舆论多是知名人士的言论或媒体自身的意见,尤其是对焦点事件的品论,放眼望去,不是“专家指出”,就是“学者认为”,普通百姓的观点难得一见。而网络是一个开放、互动、广阔的信息交流平台,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大胆地借助网络发表言论,

网络舆论对政府的监督作用和完善对策

摘要:网络舆论监督的形成是依赖互联网的各种功能实现的,是高科技和人民民主相结合的一种成果。广大人民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更方便、更充分地交流、发表意见和建议,对政府事务和社会生活中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的现象进行揭露、批评和指正,是现代人民民主发展进程的必然途径。对现阶段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应当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并且不断地进行规范和引导,建立起有利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制度和途径,进而促进我国人民民主政治和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舆论;网络暴力;监督

目录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相关内容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含义 (二)网络媒体在行政监督中的特点 二、当前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网络舆论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二)网络暴力问题突出 (三)网络监督主体虽然广泛但代表性尚不充分 三、健全网络监督舆论的对策与建议 (一)重视网络舆论监督与传统媒体之间的互动 (二)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并注重制度建设 (三)大兴网络文明之风,大力开展网民素质教育,净化网络环境四、结语

“自古以来的经验表明,一切被授予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孟德斯鸠)对权力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权力制约权力;二是以法律制约权力;三是以监督制约权力。舆论监督作为权力监督的重要部分,常常被人们称为“第四权”。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舆论监督成为协调社会结构和化解冲突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社会功能的重要载体,是监督公共权力有效运行和实施的有力工具。通过网络舆论监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的关系,对于提高公民意识,实现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与制约,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网络舆论监督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入手,对如何健全网络舆论监督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相关内容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含义 网络舆论监督是指人发群众(网民)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评价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监督国家相关的各项活动,揭露国家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作为现代化技术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相结合的必然产物,网络舆论监督是舆论监督的新型方式,也是社会主义和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其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方法网络舆论监督是舆论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事务,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进行褒贬与评价。它的形成是依赖互联网的各种功能来实现的。我们应当对网络舆论监督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并且不断地进行规范和正确引导,使其规范和完善,建立起有利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制度与途径,使“互联网”成为实现政治民主、建设政治文明的最佳手段。 (二)网络媒体在行政监督中的特点 1、网络舆论监督的范围更广 网络舆论跨越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扩大了传统的传播范围,使得民众对事件的关注与评论更加广泛,在监督范围的广泛性方面显著强于传统的舆论监督。具体表现有:(1)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具有广泛性:相对于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提供的用于舆论监督的媒介资源价廉易得,平台广阔畅通,甚至是用之不竭的。同时,互联网信息技术在高速发展,为广大普通民众参与舆论监督提供了技术保障。(2)网络舆论监督的客体即被监督对象具有广泛性:网络舆论监督的客体是将整个社会都纳入自己的监督范围。国家机关的各级工作人员,涉及公共事物和公共利益的个人和组织,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体制和机制,以及一些不良社会道德现象,都能进行监督。由于网络舆论监督主客体的广泛性,网民们可随意在互联网上对众多事件进行大规模的批评、讨论和建议,从而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网络舆论监督是现代社会民意表达的新通道。 2、网络舆论监督的效率更高 网络舆论传播的快捷性,提升了网络舆论监督的效率。人们在传统媒体上发表言论往往要经过层层筛选和过滤,发表意见更需要经过严格审查把关,有的还要等待适当的时机,因而传播的效率大打折扣。而网络舆论监督实行的是“点对点”的沟通,具有“瞬发而即至、始悉而周知”的传播特点,非常快捷和便利。任何一个会文字录入的人只要拥有一台联通互联网的电脑,就能迅速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将其传播到其他地方,这种传播在瞬间完成。随着手机上网功能的开发和推广,网络舆论传播的快捷性还将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同时,现社会网络舆论监督的这个平台已经不仅仅限于民间自发创建的网站,其中还包括一些传统网站设立的评论性栏目。

浅析当前网络舆论监督的优缺点

浅析当前网络舆论监督的优缺点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舆论监督三大优点:主体具有广泛性和独立性-行为具有交互性,效果具有直接性和三大缺点:无序性,软弱性、单一性,提出要完善网络舆论监督,政府的监管和引导是关键。 关键字:网络舆论监督 网络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一种,主要是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媒体对政府公权力的运行提出批评、建议等。 一、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优点 1.主体具有广泛性和独立性。 (1)人民群众成为监督主体。相较于传统媒体代替大众实行舆论监督,网络信息发布的低门槛,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舆论监督的主体,这大大扩展了舆论监督的主体范围,拓宽了人民群众发表社情民意的渠道,打破了传统监督体制自上而下的层级隔断,使人们得以迅速而且充分地表达自身诉求。据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如此庞大的网络应用人群,使得网络舆论监督天然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大大提升了监督的几率与范围 (2)监督主体具有高度独立性。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是网络上的公众,他们几乎不会受制和依附于被监督者,对于监督的高涨热情和强烈要求使得他们无所顾忌,勇于追根问底。。网民数量众多,层次丰富,网络舆论监督的范围广泛。 这种主体的广泛性和独立性带来了两点好处:一是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知情权。这种权利范围与能量的扩大及网络监督成功事例的传播又激励了更多的人参与到网络监督中来,监督力量不断增强,监督热情保持高涨,形成了良性循环。二是给传统的监督提供了案源、线索和舆论支持。中纪委信访室在其官方网站上的职能介绍中已经明确列入“从互联网上收集群众举报”,网络反腐已经受到高度重视。“天价烟”局长事件,就是网友从周久耕网上的一张会议照片中发现线索,经过不断搜索、揭露,促使司法部门介入调查,最终周久耕以受贿罪被判刑。“华南虎”事件中,广大网友从摄影专业、生物学专业乃至气象学专业进行全面深入的讨论和分析,为政府部门最终做出处理决定提供了丰富的支撑材料。 2.行为具有交互性。开放的网络平台使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实现跨越时空的“面对面”在线交流,包括网友之间的交流、政府和网友之间的交流,政府相关部门间的交流等。这种交互性,可以督促政府部门对网络舆论应对提速,提高公众监督的积极性,形成网上官民良性互动。促进政府行为的民主化、法制化、透明化。同时。公众还可以通过网络“群起”而分析、完善、探讨各类信息,展示各自的观点、立场、思维方式形成各类观点的交锋,实现信息的筛选。最终促使舆论的形成。 全国注册建筑师、建造师考试备考资料历年真题考试心得模拟试题 3.效果具有直接性。网络舆论监督基于广泛的群众参与和舆论形成的快速性,一是避免了重复监督,二是节约了监督环节,使监督效果体现出直接性、快速性。2009年2月8日,“躲猫猫”事件在网上曝光,2月27日,云南省政府就公布了调查结果,6名相关干部被记过或撤职。 二、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缺点 1.无序性。尽管网络舆论监督,备受瞩目,但实际上,无论是政府管理部门还是各类网站乃至广大网民本身,目前对网络舆论监督都没有有效的秩序管理措施或者自律制度。网络本身具有的开放性、匿名性、便捷性在某种程度上叉加剧了这种无序。无序导致虚假信息泛滥、情绪性言论蔓延,信息泥沙俱下,使网络舆论监督体现出“双刃剑”特性。

网络舆情监管制度

网络舆情监管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网络管理水平,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充分发挥网络互动优势,正确把握和引导网络舆论导向,着力营造有利于我校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原则 (一)健全组织机构。信息办具体负责指导、协调全校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各处室应积极配合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处置工作。 (二)落实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网络舆情责任追究制,对重要舆情迟报、漏报、瞒报,对重要舆情回复不及时,处置不力的要严格追究其责任。加强与办公室、信息办等处室的联系,畅通沟通渠道,形成联系顺畅、反应灵敏、配合有力的工作格局。发现重大舆情时,应及时沟通,统一步调,形成舆情处置整体合力。 二、处置办法 (一)舆情监控与搜集。密切关注网络上所有涉及我校的舆情信息,及时发现有可能成为热点的问题,重点监控舆情首发网站和网民活跃程度、影响较大的网站、论坛,密切跟踪舆论动态,及时搜集舆情进展情况,对不良舆情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梳理工作,及时上报并与主管领导沟通。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二)网络舆情研判。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转交办,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生的原

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对舆情走向做出正确的判断,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研究制定应对和处理舆情的具体方案,明确舆情处置时间、程序和责任处室、责任人等要求。 (三)网络舆情协调处置。发现重要舆情后,要求相关责任处室迅速进行调查、核实有关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在得到相关责任处室反馈加回复材料后,学校办公室以发帖、跟帖、撰写评论文章、介绍事实真相等不同形式进行回复,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影响,矫正视听,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网络舆情引导。网络舆情重在引导,对可能出现热点问题的事情要切实保障大家的知情权,以坦诚的态度,如实反映事实的真相,争取大家的理解、信任和支持。除涉密事项外,能公开的尽量公开,营造对学校发展有利的积极健康的氛围。

网络舆论监督的社会意义

网络舆论监督的社会意义 摘要目前,网络舆论监督在推进我国民主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 而它所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观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以促进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意义问题出路 过去的2008年对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而言意义非凡。从“许霆案”、“华南虎事件”落幕,再到“封口费”事件、“天价烟”事件等等,网络舆论监督正以其高效灵活的方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8年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网络舆论监督年”,①并且这种发展势头与热情至今不减。这既让我们看到了网络舆论监督在推进我国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其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与分析,从而使网络舆论监督能够尽快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上,以便更好地发挥其舆论监督作用。 一、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社会意义与作用 第一,网络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程度与水平不仅代表着国家的民主化与法制化的程度与水平,也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 网络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利用互联网的舆论表达方式,对国家事务、社会现象和事件、个人行为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和看法,产生并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对现实社会起到监督、检查和评定的功效。”②就此而言,网络舆论监督是“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的一部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网络已经造成了一种开放的信息传播环境,并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发表言论的平台。网民大多通过新闻跟帖、BBS论坛发贴或跟帖、个人博客或网上签名等多种形式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新闻事件、社会事务和公共决策中去,并借助网络传播的快捷性和交互性的特点,迅速形成舆论合力,从而实现监督的目的。这既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果,也应是民主进步的充分体现,因为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来表达观点,并促使有利于社会进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都能够受到关注。 第二,网络舆论监督实现了社会公众作为监督主体的本位回归,并在具体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舆论监督的主体应是社会公众,但传统媒体的舆论中,大都是由新闻媒介代替公众进行并实现的,在很大程度上,公众舆论监督等同于媒介监督。而在网络传播中,传统媒介对社会舆论的相对垄断被打破,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也促使了信息获取能力和言论表达的平台,普通民众可以更方便、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网络的匿名性也给言论的发表者带来了更高的安全感。同时,网络的超强聚合力、良好的交互性和快捷的传播速度也使得网络舆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产生、聚集,并以其巨大的舆论监督力量影响甚至决定事件的发展和结果。在这一过程中,网民自始至终都是舆论监督的主体。 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一直被看作是网络舆论监督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与规范

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与规范 张霆 [摘要]网络媒体的发达,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一条开展舆论监督的便捷通道。在网络舆论监督赢得一片叫好声的同时,网络舆论暴力却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合理有效地开展网络舆论监督,防范和应对网络舆论暴力,需要具有正确的网络舆论态度和完善的网络管理机制。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暴力;规范 网络媒体的存在,使得每一个网民都能成为即时的信息传播者,就社会生活中的各类事件发表意见和评论,从而真正拥有了自己的舆论舞台。网络媒体还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瓶颈,显示出网络舆论监督的优越性和影响力。 在近几年的一些典型案例中,如宝马撞人案、妞妞事件、孙志刚事件,网络舆论监督都起到了非常有影响的作用。但是,也正是由于网络媒体独有的特性,使网络舆论具有不可忽视的内在缺陷。这几年,网络舆论暴力渐渐凸现于公众的视野,因网络舆论暴力所导致的社会事端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担忧。网络媒体要把社会相关部门的规范引导与网络管理者、网民的自我约束相结合,在法律的规制下形成良好的自律机制,最终规范网络舆论环境,树立网络舆论监督的权威性。 一、合理有效地开展网络舆论监督 与传统媒体相比,利用网络进行舆论监督有特别的优势。 1. 网络舆论监督更具有公众监督的色彩 按照法律,我国公民拥有对国家、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监督的权力。这项权力长期以来由新闻媒体替代。而我国传统媒体多担负着党和政府的“喉舌”角色,媒介监督往往带有一定的组织性质和行政色彩。加之传统媒体在新闻发表的程序上比较繁琐,信息的采集、制作、发布等环节都需要耗费较大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进行舆论监督的成本很高。网络舆论监督更具有民间性的特质。“互联网打破了新闻传播者和新闻接受者的森严壁垒,在信息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成为潜在的新闻记者,当然更可能是隐性记者。”①所谓“全民皆记者”的说法,指的就是公众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传播信息,发表言论。 2. 网络舆论监督更具有“过程”监督的意味 由于受信息发布技术和制度的局限,传统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往往很难做到和事件发展保持同步。在网络中,不论是传播信息还是发表评论和意见,几乎都可以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里实现。网络信息的驻留特性,也使得人们根本不必担心会错过接受信息的时机。因此,网络舆论监督可以与新闻事件的发展保持同步跟进状态,更具有“过程”监督的意味。此外,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机制使其无法与公众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信息得不到及时反

浅析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完善

浅析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完善 摘要 舆论监督指公众利用各种舆论表达方式,对国家事务、社会现象以及一切社会成员的行为所实施的检查、评定和督促,它是一种软性的社会监督模式,是我国现行监督体系中一种特殊的监督形式,也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在网络媒体出现以前,舆论监督都是由传统媒体来承担的,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媒体事业的发展,网络舆论监督的地位也越发凸显,成为舆论监督的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舆论监督的形成是依赖互联网的各种功能而实现的,是高科技和民主相结合的成果。以其先天的优势,使更多的人掌握了话语权,拥有了自己的舆论舞台,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事务和社会生活中违反法律规定和社会道德的现象进行揭露和批评,是现代民主发展进程的必然。 关键词:网络舆论;机制;完善

前言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不仅仅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同时对于信息的传播以及社会舆论的监督也由此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一方面,网络舆论监督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都被放大,两种效应之间形成博弈态势;另一方面,随着网络舆论监督力量的强大,其影响力日益彰显,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的难度也在加大。在这种情形下,如何因势利导,保持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成为网络媒体及网络主管部门共同关注的新问题。 一、网络舆论监督含义及特点 (一)网络舆论监督含义 网络舆论监督就是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事务,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进行褒贬与评价1。它的形成是依赖互联网的各种功能而实现的。应当对网络舆论监督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并且不断地进行规范和正确引导,使其规范和完善,建立起有利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制度与途径,使“互联网”成为实现政治民主、建设政治文明的最佳手段。 (二)网络舆论监督特点与优越性 舆论作为公开的社会评价,它所实现的社会功能是以公开表达的公众意见直接或间接地干预社会生活。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互联网时代新的媒体与公众监督方式,借助互联网本身的优势,相比较其他传统舆论监督具有以下特点: 1.监督方式更灵活。言论自由和对国家机关实行监督是宪法赋予人民的民主权利。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9年第一1兰绍江.论网络舆论监督[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0)

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研究

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研究 随着移动互联的“微”时代全面开启,以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两微一端”舆论场已成为当代中国舆论新重心。以自媒体为载体构筑的舆论场,人们在进行社交、公关、营销等传播活动的同时,不良的舆情信息传播,导致舆论危机的现象日益频繁且加剧。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战略的高度对当前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是新时期历史阶段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的纲领性文件。因此,如何顺应时代变迁,构建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新格局,不断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建立健全正确网络舆论导向体制机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摆在社会治理者及其当代学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本文综合运用了当前“互联网+”时代最新的关于网络舆论传播的相关前沿理论和国家政策决策依据,灵活使用历史研究、理论研究、案例研究及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网络舆论引导的体制机制现状进行整体分析,对中国当下网络舆论引导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把握,对我国网络舆论引导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重点研究,对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构建的当代社会实践进行现实分析,从而不断提升新形势下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为构建新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提供参考价值。其主要内容包括六部分。“引言”主要从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架构与研究路径进行简要介绍;第一章主要从国内外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基本概况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的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进行深入把握和思考;第二章主要对网络舆论引导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为后文的体制机制提供分类依据;第三章主要从完善网络管理领导体制,健全网民政治参与制度,推行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和优化网络实名登记制度等四个方面对网络舆论引导的管理体制进行重点研究;第四章主要从加强网络媒体监管机制、建立网络媒体自律机制、优化网络新闻发布机制、健全网络素养教育机制、网络舆论风险应对机制等五个方面对网络舆论引导的运行机制进行重点研究;最后一章主要从社交网络媒体的当代价值定位并选取正、反两个具体案例对网络舆论引导的具体社会实践进行分析,是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的现实运用。其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1、率先选取“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研究”为研究对象,比较系统、全面、客观地对我国新形势下的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进行研究,科学运用图文并茂的表现

杨梁钧-论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问题及完善

论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问题及完善 摘要:当今社会网络媒体日益兴旺兴盛,网络媒体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网络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的积极影响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公民在这里平等的传播信息,发表意见,这些意见在网络中集合,进而形成无法忽视的舆论压力,引起政府高层的关注,对事件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对规范政府行为,限制公共权力,完善监督体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网络舆论监督是现代社会民主化发展进程的必然,我们应当正确认识网络舆论监督这把双刃剑,找出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不断的进行规范和正确引导,建立多方面、深层次健全的舆论监督体系。 Abstact: Today’s social networking media thriving prosperity,online media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by the general public attention.Caused a growing concern for the positive impact of online media in public opinion,citizens in an equal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to express their views,these views in a collection of networks,and thus can not ignore the pressure of public opinion,the high-level government concern play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vents,has played aunique role to regulate government behavior,and limit public power,and improve the supervision https://www.sodocs.net/doc/6e4481540.html,work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is the modern society,the democratiz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s inevitable,we should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is double-edged sword of the network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to identify the problems of network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to regulate and correct guidance,the establishment of many deep-seated sound public opinion system.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优势问题完善 Key words: network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superiority problem perfec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