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论学校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的必然性_陈秀梅

论学校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的必然性_陈秀梅

162现 代 教 育

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

论学校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的必然性

陈秀梅 魏开伟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昆山 215332)

摘要:学校社会工作在社会工作事业发达国家是一项专门化的社会事业。学校社会工作以学生的个人需求为出发点,避免了大一

统的学生工作的方式给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发展学校社会工作也是社会转型时期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但是它也面临着体制改革滞后的影响和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 人才培养 必然性学校教育是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必须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优良的心理素质,这是社会发展对个人素质提出的要求,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急剧变化,一系列的问题应运而生--家庭裂变、独生子女问题、市场经济下的价值迷失、片面的应试教育、大众传播媒体的负效应、贫富差距的拉大给学校教育和大学生的心理生理带来震荡。有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在校大学生30~40%有心理障碍,其中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者大约占10%。1989年12.6万名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为20.33%,1992年4万名大学生中有心里障碍者为31.13%,1995年北京大学生中有心里障碍者为33.47%。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心里问题日趋严重。

大学生因不同意分手而残杀女友案、大学生非婚怀孕生子等此类的报道频见媒体。可见心理、生理障碍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也影响大学生今后的社会适应和成长,然而面对这些问题,我国现行的学生工作应对显得捉襟见肘,因此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我国学校学生工作就显得十分迫切。一、学校社会工作概述及在我国高校的现状

学校社会工作是把社会工作的原则、方法、技术运用到学校环境中,促成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协调合作,协助学校形成“教”与“学”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寻求个别化和生活化教育,建立社会化人格,习得适应现在与未来的生活能力。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为全体学生、学校的行政主管和教学教导人员,所有学生的家长,以及社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学校社会工作制度正式建立始于二十世纪初美国创立的“访问教师”(Visiting teacher)制度,在1943年将全国访问教师协会正式改组为美国学校社会工作者协会,从而在体制上明确了学校社会工作的地位,并在教育和社会发展中做出积极贡献。

学校社会工作的宗旨和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发挥其个性和潜能,促进个人健康成长;协助学生解决个人、家庭、社区、人际关系以及学习等各方面的问题;加强学生、家庭、社区和学校之间的联系。服务方式主要包括:个案咨询、小组活动、组织利用校外资源。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内容:①学业辅导;②健康成长指导;③社交指导;④情感疏导;⑤针对贫困生的服务和辅导;⑥就业指导等。

上述有关学校社会工作的概述同样也适应于高校。目前在我国的高校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开展的如何呢?我国专业社会工作事业开展的十几年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近年来,社会工作事业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与重视。在社区、社会救助等方面社会工作

渐入佳境,但是在高校学校社会工作却无真正意义的开展,专业的社会工作在学校难觅踪迹。当然,也存在一些社会工作的因素,譬如,目前部分高校已经为每位在校生设计了心理档案,成立了心理咨询室,虽然离系统意义上的学校社会工作还很远,但是发出了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改革的积极信号。

同高校学校社会工作有重要关系的组成部分是在我国已长期存在并仍然发挥重要作用的学生工作。高校的学生工作是一个怎样的系统呢?

目前,大学学生工作是我国在高等教育中集管理和服务功能于一身的工作形式。大学学生工作是大学管理者根据学校的宗旨,战略规划和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发展和行业标准,根据学生成长的规律和特点,精心设计、组织实施、影响和促进学生在价值观形成、情感培养、智力增长、能力提高等方面成长、成才的各种教育管理、服务的活动或项目。学生工作的实施者是大学的管理者,学生工作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主流的价值观念,以便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培养学生走入社会,成才立业。学生工作的对象是人,是充满理想,充满激情,渴望成才,但又各有特点的青年,是活生生的人,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创造性,需要想象力。学校学生工作的日常事务主要有学生思想工作、党团员的发展、班团活动、评选各类奖项、对违纪学生进行教育等。

由上观之,在我国高校系统中,长期存在一个同学生系统发展有关的体系,它们过去和目前都在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从环境变化、学生需求和与学校社会工作的比较中,我们仍然能够看出一些新的趋势。

二、我国高校发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必然性

首先,我们先从环境和学生需求的角度加以分析。就目前我国社会发展实践来看,特别是在我国处在大学生成长和生活有迅速社会化的趋势、大学办学和人才培养有正向市场化趋势发展的时期,而学生工作又存在上述缺陷,因此在我国高校积极开展专业化的学校社会工作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势在必行:

第一,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学校社会工作不仅已经成为一项专门化的社会事业,而且其工作的开展也已成为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建设,不仅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而且正处于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因此在高校开展职业化、专业化的学校社会工作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的社会工作事业,而且对各项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发展学校社会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需要。与学生工作不同,学校社会工作不在学校体制内,而是在学校体制外,不是在学校教学活动中,而是在教学活动外,不是采用班级教育的方式,而主要采取个案和小组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的。学校社会

163

2011年?03月?下期

学 术 ? 理 论

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现代企业教育

工作也不同于生活化的家庭教育,它以专业化的形式,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运用系统的专业化的学校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和技术探究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并予以实施。也恰恰是这种专业化特征使学校社会工作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

 第三,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是学生成长和社会化的需要。学生在学校中不仅要得到知识的训练,更重要是在身心健康,以实现良好的社会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前面引言部分论述的各种问题,这些都无法在学校老师和家长那里得到充分的解决。而学校社会工作能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从这一侧面说明了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第四,发展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转型和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处在高速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入WTO以及政府机构改革后,大政府、小社会的格局开始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变,政府将不仅从经济领域退出,还将逐步从职能上改变政府包办社会福利、包办社会事务的做法,使行政力量退出社会事务领域。因此,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职业社会工作是“去行政化”的,但是能够有效的帮助政府解决许多棘手问题,从而帮助政府“变小”;职业的社会工作以人为本,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出发点,以帮助弱势群体为己任,从而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社会转型中出现的一些有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问题多多少少与学校、学生和家长发生某种联系,因此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有效地解决转型时期与学生、家长和学校有关问题,帮助弱势群体或有问题的人们,并不只是一种“头疼医头”的应对,更是保持社会稳定运行的有效工作形式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第五,高等教育发展的市场化趋势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竞争的日益激烈,逐步形成了高等教育的“买方市场”,高等教育无疑向着质量型、高水平方向发展,人们会越来越追求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形成优质的高等教育,不仅要提供优质的教学、师资、设备、图书,更应该优质的教育管理与服务。同时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是不断赋予高校以更多的自主权,使其逐步成为市场的责任主体,高等学校的视角必然要从“上级”转向学生与市场,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因此高校的各个部门必须转变职能,变管理为服务,由行政部门转变为专业性的服务机构。学校社会工作以其专业的、科学的、系统的工作方式与方法,能够承担起高校改革后所要求的服务的专业性,从而提升整个学生工作的专业性。

下面再从学生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比较来看:

第一,从出发点来看,学生工作从学校的规章制度出发,维护学校正常的教与学的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学校社会工作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学生的动机或原因(即同理心的原则),来解决学生所面对的困难与疑惑,培养学生形成适应学校、社会环境的能力。

第二,从参照标准来看,学生工作的参照标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社会的主流价值规范,甚至是法律。学校社会工作的参照标准是社会工作价值观和社会工作的工作规范,关注的是工作对象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是否健康成长,是否得到了应有的资源。

第三,从工作内容上看,学生工作与社会工作在内容上虽然存在很大部分的交叉之处,但是也有各自的不同的领域。学生工作的内容主要侧重于管理学生,服务学生的内容很少,在工作方式和方法上主要是统一的行动与活动来实现工作内容与目标。学校社会工作主要侧重于服务与辅导学生,如家庭问题的协调与处理,社区环境的问题以及涉及个人隐私方面情况的辅导与处理。学校社会

工作在处理学生面临的问题时,主要的是从学生的个人需要出发。

第四,从价值判断上看,学生工作有明确的价值倾向,以社会、学校主流价值规范为标准,旗帜鲜明,会明确地告诉学生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学校社会工作不对服务对象作任何价值判断,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并提出客观专业的建议,“助人自助”。

第五,从隶属关系上看,学生工作一般是学校德育处或学生处的工作,隶属于学校的行政管理体制,通过行政手段来实现对学生的管理。从香港的学校社会工作模式上看,学校社会工作是独立于学校之外的,它不属于学校的行政机构,直接由社会工作事务局负责管理。

从以上的对比我们发现,学生工作更多以学校本身的利益出发,虽然是为了培养学生成才,但其大一统的行动忽视了学生的多样性和心理发展。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甚至是由于这种大一统的管理方式造成的。学生工作人员承担学生工作者、管理者、教育者等多重角色,而各种角色规范并不十分明确、明晰,使学生工作者疲于应付,工作效益低下。大学学生工作人员即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现在高校的辅导员大部分都是高校各专业毕业后直接留校人员,其中许多人既没系统统的理论知识,也没有承担辅导员的实践工作经验,开展工作,不可避免陷入形式化、表层化。学生工作的工作对象范围偏窄。不仅对某些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和行为偏差学生群体缺乏敏锐洞察力,而且辅导员对来自学校各部门侵害学校(生)权利的行为也无力约束。

综上所述,学校社会工作以专业化、系统化的工作方式方法能够填补学生工作尚未涉及领域的空白。社会工作能够补救班级教学的缺点,提高综合生存能力;增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关系,使各方共同努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我国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可能性

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社会改革的进行为在我国高校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也面临困难和问题。

第一,实施学校社会工作需要大量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我国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工作。“1989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开始招收社会工作与管理方向的本科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半期,吉林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厦门大学、中华女子学院、民族管理干部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大学、苏州大学等院校”,相继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截至2002年6月全国设有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94所,比1999年的40多所翻了一番,加上专科及成人院校设立的社会工作或社区工作专业,已超过百所学校,(目前约150所)他们培养了大批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从而为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开展准备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同时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也能大大推进我国整体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这中间也包括学校社会工作。

第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社会工作事业已经渐渐地为社会所理解和接受,政府也在加大对社会工作事业的扶持力度,在上海已经成立了乐群社工服务社,在上海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在2003年的SARS期间上海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浦东新区社会工作者协会共同发起了“抗击非典,与你同行”的社工服务计划,由乐群和上海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共同承办了此次活动,取得乐良好的社会效益。其他大城市也在尝试引入专业的社工进行工作,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将社工引入“社区矫治”工作中来。以上这些积极的因素,也可以推进我国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进入到高校中。

然而,目前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从

164现 代 教 育

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

现实情况来看,由于政治体制的改革尚在进行,政府对事务管理仍需要进一步改革,旧体制的影响仍然制约着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进程,中介组织的培育和专业社会服务组织的建立仍然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我们的社会工作教育基本上还是照搬西方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在大陆地区还没有形成本土化的教育体系。由于没有成熟的本土理论和经验模式支持,我们的社会工作教育仍然是一般的知识性和技能性教育,社会需求的针对性不强,社会工作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和行动性的知识与方法,还未充分发挥出它解决社会问题的优势。学校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中的一个分支,也存在着这种情况。

四、结论学校社会工作与学生工作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家庭、学校、社区,帮助在校学生解决遇到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虽然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面临着各种困难,但是有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和社会认可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整体社会工作事业的不断发展,因而,提倡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引入学校社会工作方法,一方面可以完善高校学生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探索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河川,李宁,郭思嘉.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影响因素和机制.中国校医,2000,(1).

[2]崔景贵.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里问题分析.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9,(4).

[3]管向梅.香港学校社会工作制度及其启示.社会,2004,(04).

[4]吴志功,梁家峰.现代大学生工作论析,当代教育论坛,

2004,(07).[5]宣兆凯.学校社会工作理念与21世纪中国社区教育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6]李正赤.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5).[7]钱宁.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社会,2003,(6).

[8]宋林飞.社会工作丛书?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1.□

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高校应构建积极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工程。在这方面,许多高校已经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一、福建某大学创业教育的实践

福建某大学的创业教育起源于“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它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服务,策划符合市场规律、可以实际运作的商业计划。1999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成功承办了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以网贝、视美乐、易得方舟等为代表的诸多创业团队在竞赛中脱颖而出。其中,视美乐得到上海第一百货股份有限公司5250万元的风险投资,开创了中国大学生创业同风险投资结合的先例。

福建某大学高度关注“挑战杯”的进程,通过咨询、分析和调研,结合学校自身实际,自2000年起,在认真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的同时,注重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主要做法是:

(一)成立领导小组,规划鼓励大学生创业

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顾问,分管校领导任组长,校团委、科研处、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处、财务处等部门组成的“福建某大学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创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规划和实施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实践活动。学校先后出台《福建某大学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和创业计划等竞赛活动实施方法》、《福建某大学学生科研基金管理办法》和《福建某大学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实施意见》,从经费、学分、工作量等方面鼓励广大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创新活动。

(二)发挥课堂作用,开设大学生创业类课程

选拔和组织校内外优秀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开设《创业教育概论》、《创业学》和《大学生创业导论》等课程,让学生了解国内外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同时让学生了解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创业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把水产养殖、航海技术、机械工程、轮机工程和信息工程等科研基础较好、具有一定特色的理工类专业作为重点,发挥重点学科课堂教学的带动作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为创业活动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在设备、资金和指导老师上给予倾斜。

(三)依托学生社团,举办大学生创业活动依托学生科技类社团和团校,并通过校报、团刊、宣传板报、广播、科技创新网站等渠道大力宣传“挑战杯”竞赛、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的重大意义,定期举办学生创业论坛,迄今为止,学校已举办28期的学生创业论坛,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活动,让创业意识深入人心。精心组织开展校级“挑战杯”关于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以福建某大学为例

张 鸿

 (集美大学 福建 厦门 361021)

摘要:创业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教育培养工作的一个热点和方向。本文以福建某大学近几年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为例,总结其中的

主要经验和存在不足,以此为基础探讨如何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积极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教育 思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