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建筑改造项目节能量核定标准

建筑改造项目节能量核定标准

建筑改造项目节能量核定标准

介绍

建筑改造项目节能量核定标准是一项重要的指导性文件,用于规范建筑改造项目的节能标准,旨在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节能已成为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课题。建筑改造项目作为既有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其节能潜力巨大。因此,制定建筑改造项目节能量核定标准势在必行。

建筑改造项目节能量核定标准的意义

1.规范节能行为:建筑改造项目节能量核定标准将为建筑业者提供明确的指导

和要求,促使他们在建筑改造中采取合理的节能举措。

2.促进节能产业的发展:建筑改造项目节能量核定标准的实施将推动节能技术

的创新与应用,拓展节能产业的市场规模。

3.减少能源消耗:通过合理改造,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将得到提升,从而减少

能源消耗,减轻环境负担。

核定标准的制定过程

1.调研与分析:制定建筑改造项目节能量核定标准的第一步是进行调研与分析,

了解建筑改造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节能潜力。

2.设定目标: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建筑改造项目的节能目标,确定要达到的节

能标准。

3.制定措施:制定建筑改造项目的节能措施,包括建筑外墙绝热、照明设备升

级、能源管理系统等。

4.确定评估方法:建立评估方法,用于核定建筑改造项目的节能量。评估方法

可以采用能源消耗计算、节能设备效果评估等方式。

5.试行和改进:确定标准后,需要进行试行,根据试行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

改进,以更好地适应实际情况。

核定标准的内容

建筑改造项目节能量核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设计阶段要求

1.能源利用率:建筑改造项目需达到一定的能源利用率要求,以减少能源消耗。

2.建筑外墙绝热:改造过程中,要求对建筑外墙进行绝热处理,提高建筑的保

温性能。

3.照明设备升级:要求改造过程中对照明设备进行升级,使用能效更高的照明

设备。

4.温度调控:要求改造过程中加强温度调控,避免能源的浪费。

施工阶段要求

1.节能材料选择:施工阶段要求选择节能材料,包括隔热材料、保温材料等,

以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2.施工工艺要求: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节能工艺要求,避免能源的浪费。

使用阶段要求

1.节能设备使用:要求用户在使用建筑物时合理使用节能设备,避免不必要的

能源消耗。

2.能源管理:建议对建筑物进行能源管理,定期进行能源使用情况的监测与评

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核定标准的执行与评估

为了确保核定标准的有效执行和实施效果的评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对建筑改造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

执行的标准符合要求。

2.评估指标: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对建筑改造项目的节能效果进行评估,如能

源消耗、能源利用率等。

3.宣传推广:加强对建筑改造项目节能量核定标准的宣传推广,提高建筑行业

从业者和公众的节能意识。

结束语

建筑改造项目节能量核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节能改造,我们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建筑业者和公众一起共同努力,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开展。

节能技术改造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量审核与计算方法

节能技术改造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 量审核与计算方法 篇一:合同能源管理节能量计量方法 合同能源管理节能量计量方法 一、节能量计量之目的 节能量既是企业衡量EMC公司节能技术能力的标准,也是EMC 公司评价节能项目的可盈利性的标准,因此节能量的计量对EMC 公司与企业都很重要。 但是,能源系统的各项参数是可以被测量的,节能量则不能被测量的。在实施节能改造之前,节能量是假设的推估值;实施节能改造之后,节能量是各种数据的综合统计值。节能量在各个时期都不是恒定不变的,它随气候、使用条件(如面积、人数、设备、产量、时间)、能源价格等许多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节能率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随使用环境、设备负荷率的变化而变化。一般的情况下,能源总是越用越多的。 二、节能量计量之方法 节能量计量之方法可以在EMC公司与企业的节能合约中协商解决,也可以委托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与验证。在此我们提出四种方法: 1、设备性能比较法

比较节能改造前后所投入的新旧设备的性能,结合设备运转时间,即可简单地评价出节能效果。该方法适合于负荷输出较恒定、种类较单一的场合,例如灯具的更换,对于负荷变化大的设备亦有参考价值。 2、前后能源消耗比较法 节能改造前后,比较相同时间段的能源消耗,即可评价出节能效果。该方法适合于负荷输出较恒定、种类较繁杂的场合。例如星级宾馆、连锁商场,这类企业管理比较规范,全年的能源消耗跟历年比较,变化不大。 3、产品单耗比较法 企业的营业额、产量等均与能源的消耗量有直接的关系,商场的营业额大、宾馆的接待旅客多、工厂的产量多、写字楼的出租率高等,能源的消耗量自然就大,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统计不同类型的产品单耗,比较改造前后的单耗数据,即可得出节能率的大小,结合实际消耗的能源费用,即可计算出节能效益。该方法适合于负荷变化较大、生产品种单一的用能场合。 4、模拟分析法 建立改造前后两套计算机仿真系统,用分析软件计算前后的能源消费量,并结合实际测量数据校正计算结果。该方法可独立计量节能效益,也可作为上述三种方法的补充方案。 该系统的投入应该不会增加太多的成本。 三、节能量计量之实施程序

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

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 一、室外环境与能源规划 1.1 室外环境设计应注重自然通风、采光和降低能耗,合理规划绿地、水系、道路等设施。 1.2 能源规划应综合考虑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回收及节能措施,以降低建筑能耗。 二、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提升 2.1 对围护结构进行保温隔热改造,提高其热工性能,以降低热量传递。 2.2 采用高性能保温材料、隔热涂料等,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三、门窗节能改造 3.1 采用高效节能门窗,如断桥铝合金门窗、中空玻璃门窗等,提高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 3.2 合理设计门窗开启方式,以保证通风和采光的同时,降低能耗。 四、空调及供暖系统节能改造 4.1 采用高效节能空调及供暖设备,如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 4.2 优化空调及供暖系统的控制策略,实现智能化控制,以降低能耗。 五、照明与电器设备能效提升 5.1 采用高效节能灯具和LED灯具,减少照明能耗。

5.2 选用高效节能电器设备,如一级能效的家用电器等。 六、可再生能源利用与改造 6.1 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建筑提供电力和热水等。 6.2 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等可再生能源设备。 6.3 将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七、水资源利用与节水改造 7.1 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如节水马桶、节水淋浴设施等。 7.2 合理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后用于冲厕、绿化等用途。 7.3 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确保用水安全。 八、建筑智能化与控制系统升级 8.1 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如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家居系统等。实现对建筑设备的智能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8.2 建立能源管理平台,实现能源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8.3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确保智能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九、室内环境质量与舒适度提升:提升室内环境质量和人体舒适度;优化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噪音污染;提高室内光照度和减少眩光;采用环保材料和无毒涂料等措施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十、建筑能源管理及监测:对建筑能源进行精细化管理;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实施定期的能源审计;开展能源监测等措施有助于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并降低碳排放水平。综上所述,《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

DGTJ08-2036-2008 既有民用建筑能效评估标准

1 总则 1.0.1为规范既有民用建筑的能效评估工作,促进既有民用建筑的节能改造,制定标准。1.0.2本标准适合于既有民用建筑和实施节能改造的民用建筑的能效评估。 1.0.3本标准所规定的能效评估是指对建筑物采暖、空气调节和照明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情况的评估。 1.0.4既有民用建筑和实施节能改造的民用建筑的能效评估除应符合标准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既有民用建筑existing civil builing 已建成使用的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2.0.2建筑能效 energy efficiency of existing builing 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综合反映建筑物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和采暖、空调调节和照明等用能系统的效率,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情况。 2.0.3节能改造 retrofit for energy efficiency 在保证既有民用建筑的室内环境和室内人员舒适度的前提下,通过对建筑物的围护结构或用能设备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或增设必要的用能设备,达到降低建筑运行能耗目的的改造。 2.0.4节能基准建筑 benchmark builing for energy efficiency 与被评估建筑相对应的假想建筑,其外形、大小、朝向、内部空间划分和使用功能等基本信息与被评估建筑相同,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和用能设备效率等参数按照现行节能标准规定的指标限值选取 2.0.5能效指数(EEL) energy efficiency index 表示建筑物能源利用效率高低的量化指标,用一个大于等于0的数学来表示,反映被评估建筑相对于节能基准建筑的消耗差值。 2.0.6能效等级 energy rating grade 反映建筑物能源利用水平的级别,共分为10个级别,其中能效等级为“未达标V级”的建筑其能效水平最低,能效等级为“5★级”的建筑其能效水平最高。 2.0.7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级 grade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utilization 反映建筑物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平,按照被评估建筑各种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占建筑常规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来划分。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原则 3.1.1 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均应以单幢建筑作为能效评估对象。 3.1.2 既有民用建筑能效评估的基本内容应包括资料信息收集、现场抽样实测和建筑能耗计算。 3.1.3 建筑能效评估应采用行业认可的评估工具,并应符合本标准第5.3节的要求。 3.1.4 实施节能改造后的既有民用建筑能效评估应与改造前该建筑的能效评估采取相同的评估方法和同一评估工具。 3.1.5 既有民用建筑能效评估应由第三方中介评估机构承担,评估机构应对其出具的评估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并承担保密义务。 3.1.6 评估人员应经过行业认定的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应具备进行能效评估和编写评估报告的能力,并应取得相应的资格。 3.2 能效评估流程 3.2.1 既有民用建筑能效评估流程应符合图3.2.1-1的规定,实施节能改造后的既有民用建筑能效评估应符合图3.2.1-2的规定。

建筑改造项目节能量核定标准

建筑改造项目节能量核定标准 一、引言 建筑改造项目节能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能源的浪费和减少环境污染,建筑节能成为了重要的任务。因此,建筑改造项目节能量核定标准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概述 建筑改造项目节能量核定标准是指在建筑改造过程中,对于各项节能措施进行核定,并制定相应的标准。该标准可以用于评估建筑改造工程中所采取的各项节能措施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及是否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 三、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建筑改造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住宅、公共建筑、商业建筑等。 四、术语和定义 1. 建筑改造:对已经存在的建筑进行重新设计和装修。 2. 节能措施:指在建筑改造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隔热保温、换热器安装、光伏发电等。 3. 节能效果:指通过采取各项节能措施所达到的节能效果,包括但不

限于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等。 五、节能量核定标准 1. 建筑改造前的基准能耗: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计算出建筑改造前的基 准能耗。 2. 建筑改造后的实际能耗:根据建筑改造后的实际能耗进行核定,包 括但不限于水电气等各项能源消耗。 3. 节能量计算方法:采用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计算,包括但不限于GB/T 17167-1997《建筑节能评价标准》等。 4. 节能量核定结果:根据以上三个指标进行计算得出节能量核定结果,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六、节能措施评估 1. 节能措施分类:将所有采取的节能措施按照类别进行分类,包括但 不限于隔热保温、换热器安装、光伏发电等。 2. 节能措施效果评估:对每个采取的节能措施进行效果评估,并将评 估结果记录在相应表格中。 3. 综合效果评估:对所有采取的节能措施进行综合效果评估,判断是 否达到预期节能效果。 七、结论 根据以上节能量核定标准和节能措施评估,得出建筑改造项目的节能 效果。如果达到预期目标,则可以进行下一步工程;如果未达到预期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4.2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4.2.1 外墙与屋面的传热系数K应符合附录B表中列出的相应气候分区的建筑围护结构的限值要求。其中,外墙的传热系数为包含结构性热桥在内的平均值Km。 【说明】我国幅员辽阔,不一致地区气候差异很大,确定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的大小,应考虑气候的差异。编制本标准时,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限值系按如下方法确定的:使用DOE-2程序,将“基准”建筑模型置于我国不一致地区进行能耗分析,以现有的建筑能耗基数上再节约50%作为节能标准的目标,不断降低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直至能耗指标的降低达到上述目标为止,这时的传热系数就是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限值。近几年,在哈尔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地居住建筑中的节能试点工程的经验与实际测试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附录B表中所列限值的合理性。 外墙的传热系数使用平均传热系数,即按面积加权法求得的传热系数,要紧是务必考虑围护结构周边混凝土梁、柱、剪力墙等“热桥”的影响,以保证建筑在冬季采暖与夏季空调时,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量不超过标准的要求,不致于造成建筑耗热量或者耗冷量的计算值偏小,使设计的建筑物达不到预期的节能效果。 北方严寒、严寒地区要紧考虑建筑的冬季防寒保温,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对建筑的采暖能耗影响很大。因此,在严寒、严寒地区对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限值要求较高,同时为了便于操作,按气候条件细分,以规定性指标作为节能设计的要紧根据。 夏热冬冷地区既要满足冬季保温又要考虑夏季的隔热,不一致于北方采暖建筑要紧考虑单向的传热过程。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等地节能居住建筑试点工程的实际测试数据与DOE-2程序能耗分析的结果都说明,在这一地区当改变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时,随着K值的减少,能耗指标的降低并非按线性规律变化,当屋面K值降为1.0 W/(m2·K)外墙平均K值降为1.5 W/(m2·K)时,再减小K值对降低建筑能耗的作用已不明显,如图4.2.1.1所示。因此,本标准考虑到以上因素,认为屋面K值定为0.8(或者0.6)W/(m2·K),外墙K值为1.2(或者0.8)W/(m2·K),在目前情况下对整个地区都是比较适合的。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 随着世界范围内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减少碳排放、实施节能减排已成为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课题。在其中,改善建筑的节能效率使其成为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任务之一。建筑在新能源利用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以及非常大的节能率优势,使得改善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效率变得尤为重要。为了全面有效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为保证设计、施工工作质量,避免节能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特制定本技术标准。 本技术标准适用于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程,是以“建筑节能法规”为基础,结合节能改造技术特点,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全面规范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程,保障其节能目标的实现。 一.设计内容 1.总体设计 1.1据建筑节能法规,对既有公共建筑进行节能评估,检测其是否需要节能改造,如需改造,确定节能改造措施、内容和程度,及节能目标。 1.2总体设计方案中,考虑使用新型节能技术和设备,以及与新型节能技术有关的施工工艺、运行管理方案,及对外观和机电设备位置变化做出合理规划安排。 2.结构设计 2.1据建筑节能法规,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结构改造方案,包括结构加固、增加隔热层、更换窗户、门等耗能量大的部分等。

2.2据已有结构和地震等要求,考虑建筑加固的影响,根据结构计算和模型试验结果,分析和强化结构,完善结构以符合节能要求。 3.节能设备设计 3.1据建筑节能法规,结合建筑室内环境等要求,确定相应的节能设备设计方案,包括采暖、制冷、排风、照明等,以及配套设备设计。 3.2根据节能设备的特性,结合其环境要求,确定设备的参数、功能和规格,并考虑配套设施的选择和设计要求,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作及节能效果。 4.节能工程施工 4.1据节能改造项目的总体设计,确定工程的施工程序,包括前期准备、施工、调试、结束等。 4.2对施工过程中,与节能有关的人员安排、施工材料采购、安全措施等进行细化,并确定施工组织机构,负责监督检查节能工程施工情况。 4.3在施工过程中,对外观、结构、机电设备和节能设备进行检查测试,全面检查施工质量,确保节能改造质量合格。 二.技术要求 1、节能改造技术要求 1.1据建筑节能法规,把握节能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技术,依据专业节能技术施工规程,保证施工质量及达到设定目标; 1.2据节能目标要求,采用比较先进的技术,对复杂结构建筑,

绿色建筑节能评价标准GB50378-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2006介绍 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一、概述 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 绿色建筑的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导趋势。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绿色建筑的研究,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绿色建筑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评价体系,有的已着手研究编制可持续建筑标准。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资源等条件不同,对绿色建筑的研究与理解也存在差异。 我国政府从基本国情出发,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主要内容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即“四节”)与环境保护,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提法不同,内涵相通,具有某种一致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理念。

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各地区在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中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十分迫切的任务。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反映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积极引导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编制原则 1、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 2、重点突出“四节”与环保要求。 3、体现过程控制。 4、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5、系统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三、标准简介 《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六大指标: 1)节地与室外环境;2)节能与能源利用;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室内环境质量;6)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 各大指标中的具体指标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类。其中,控制项为评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款;优选项主要指实现难度较大、指标要求较高的项目。对同一对象,可根据需要和可能分别提出对应于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指标要求。

2018.7.1公共建筑节能评价标准

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5076-2017 Q1标准的实施具体日期是? A1根据省住建厅的公告,本标准自2018年7月1日起执行。凡2017年7月1日以后(以审图合格证标注日期为准)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必须执行本标准。 Q2标准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原有的安徽省和国家的节能设计标准还执行吗? A2标准适用于安徽地区新建、扩建和改建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根据省住建厅公告,原《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 1467-2011、《合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T 5060-2016同时废止。即意味着,安徽省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应执行本标准及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由于本标准已经完全满足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的各项内容,因此在实际项目中,完全按本标准执行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被废止的《合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T 5060-2016,其部分设计指标高于本标准,所以合肥地区的节能设计,还需密切关注合肥市城乡建委的相关公告。其他地市的建设主管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有相关内容高于本标准,也应一并执行。 Q3 本标准还设强制性条文吗?

A3 节能工作一直是我省住建工作的重点,本标准依然保留强条设置,本标准中用黑体字标志的第3.3.1、3.3.6、3.4.2、5.2.5、5.2.19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其中新增第3.4.2条权衡判断新设为强条,作为建设主管部门管理、处罚的相关依据,必须引起重视。需要注意的是,国标《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的强制性条文也同样要严格执行,与国标强条相同的条款,在本标准中就没有列入强制性条文了,但仍应按强条严格执行。 Q4 标准的建筑分类如何确定? A4 由于原省标和国标在甲乙类建筑分类中不一致,导致设计人员出现困惑,在本次标准中,将建筑分类分为甲一类、甲二类、乙类公共建筑,既保持与原省标对于大型公共建筑的分类,又不违背国标的分类,各类建筑执行各自的控制指标。 Q5 本标准针对原标准,最大的提升项是什么? A5 在本次标准中,外窗的性能要求做了较大的提升。一是保温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宜设置过厚,二是外窗是外围护结构的最薄弱环节,提升其性能可以明显提高节能效果。外窗最低限值从原标准的3.0-3.4 W/(㎡·K)提升至2.4-2.6 W/(㎡·K),为达到这一指标,单腔中空玻璃的气体层厚度不应小于12mm,并鼓励使用多腔中空玻璃。另外,设计文件

国家强制建筑节能标准

国家强制建筑节能标准 一、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为了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制定了强制性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了建筑物的能耗标准、节能措施、热工性能指标等,要求建筑物在设计时必须符合这些标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适用于新建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要求建筑设计单位在设计中必须采用节能技术措施,使建筑在使用过程中达到节能要求。 二、建筑节能施工验收规范 建筑节能施工验收规范是对建筑节能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和验收的标准。它规定了建筑节能施工的验收程序、验收内容、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法等,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建筑节能施工验收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施工,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标准进行施工,并通过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三、建筑节能检测方法标准 建筑节能检测方法标准是用来检测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热工性能指标等是否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标准。它规定了建筑节能检测的方法、检测内容、检测程序和检测标准等,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建筑节能检测方法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检测,要求检测机构在进行检测时必须按照标准进行检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建筑节能材料、部品、设备标准 建筑节能材料、部品、设备标准是用来规定建筑物中使用的节能材料、部品、设备的性能和质量要求的规范。它规定了各种节能材料、部品、设备的性能指标、生产工艺、检验方法等,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建筑节能材料、部品、设备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使用的各种节能材料、部品、设备,要求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按照标准进行生产,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五、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标准

山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9

山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9 一、总则 1.1、本标准规定的目的在于保护公共建筑的节能安全,提高公共建筑节能效率,实 现高效使用适当的节能错峰用电技术,合理降低环境污染、改善人们的就业和居住环境。 1.2、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境内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包括但不限于住宅小区、公共 机构、办公大厦、体育场所、商业中心、各级学校、医院、酒店旅馆以及其他建筑物等。 1.3、本标准所提出的节能技术要求和节能设计思想,促进建筑设计单位以及建设单 位实现公共建筑节能目标。 二、基本要求 2.1节能规划 2.1.1建设建筑物应当遵守当地的节能政策、制度及要求。建筑的节能设计应符合政 府新方案的要求,并照顾国家有关节能技术标准。 2.1.2节能设计应准确把握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并与此相一致的有效节能措施,以期 达到节能报环境的最佳效果。 2.1.3公共建筑建设设计应采用节能设备,如高效热源、照明节能领域,以及除湿和 通风节能等。 2.2建筑外立面节能技术 2.2.1选用低热阻、低吸热率的外墙保温材料,以确保外墙的导热系数在0.45w/mk以下。 2.2.2外墙及采光幕墙采光系统应采用低热倾斜结构,保证外立面有较好的采光照度。 2.2.3外墙保温结构应考虑非正常墙体和储水池、消防设施等因素,设计合理。 2.2.4墙面和玻璃采用低反射、低吸收率立面材料,有利于降低建筑物导热系数、减 少太阳能辐射热量,抑制内外温度差异。 2.3建筑面积和建筑型式分析 2.3.1应当控制建筑的总面积,减少建筑的体量,以减轻用能负担,减少热及额外的 损失。 2.3.2应当按照建筑型式、朝向和尺寸检验建筑的节能利用率,设计建筑空间布局, 确保建筑节能技术有效。

居 住 建 筑 节 能 设 计 标 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XXXXX --- 2006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esign Standard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目次 1 总则 (3) 2 术语.............................................................................................................. (5) 3室内热环境设计计算指标....................................................... (5) 4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 .. (7) 4.1一般规定 (7) 4.2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9) 4.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19) 5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 . (26) 5.1一般规定..................................................................................... .. (26) 5.2热源、热力站及热力网 (27) 5.3采暖系统 (32) 5.4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 (34) 附录A主要城市的气候区属、气象参数、能耗限值 (36) 附录B 平均传热系数和热桥线性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 (49) 附录C建筑遮阳系数的简化计算 (56) 附录D 夏热冬冷地区和温和地区A区建筑物的采暖和空调耗电量计算条件 (60) 附录E 夏热冬暖地区建筑物的空调耗电量计算条件 (63) 附录F 严寒和寒冷地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ε值 (67) 附录G 关于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70) 附录H 采暖管道最小保温层厚度δmin (72) 本标准用词说明………………………………………………………..………………….…….……7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3.2.1 建筑每个朝向窗包括透明幕墙墙比不应大于70%;当不能满足本条规定时,必须按本标准第节的规定进行权衡判断; 3.2.2 屋顶透明部分面积不应大于建筑屋顶总面积的20%;中庭的透明部分面积不应超过中庭面积的80%;其透明部分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应符合表、表的规定;当不能满足本条规定时,必须按本标准第节的规定进行权衡判断; 3.3.1 各类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符合表、表的规定; 表3.3.1-1 甲类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夏季综合遮阳系数限值注

表3.3.1-2 乙类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夏季综合遮阳系数限值注

注: 1 普通结构材料:混凝土剪力墙、砌体、混凝土框架;轻质结构材料:轻钢结构、木结构及面密度小于200kg/m2结构; 2 透明玻璃幕墙夏季综合遮阳系数SCw=玻璃遮阳系数SC×外遮阳系数SD×其它遮阳 的遮阳系数;外窗夏季综合遮阳系数SCw=外窗遮阳系数SW×外遮阳系数SD×其它遮阳的遮阳系数;SW=玻璃遮阳系数SC×窗框系数; 3 设有卷帘活动外遮阳的外窗,其外窗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为;设有中空百叶玻璃或百 叶窗活动外遮阳的外窗,其外窗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为; 4 外遮阳的遮阳系数按附录D确定,其它遮阳系数按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JGJ/T151计算,窗框系数:塑料、木为,断热铝、铝木、铝塑为,铝合金为;

5 外墙的传热系数为包括结构性热桥在内的按面积计权的平均传热系数K ,计算方法 m 见附录A; 6 窗户传热系数计算见附录C; 3.3.2当底层入口大堂确因需要采用非中空玻璃幕墙时,非中空玻璃的面积不应超过同一朝向透明面积门窗和玻璃幕墙的15%,且应按同一朝向透明面积加权计算含非中空玻璃平均传热系数,并应符合第条的规定;当传热系数不能满足本条文的规定时,必须按本标准第节的规定进行权衡判断; 3.5.1 当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指标不能全部满足第条、第条和条的规定时,则应按本标准第、、的规定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计算软件,进行权衡判断; 4.1.1 采暖、空调系统的施工图设计时应对每一采暖、空调房间或区域进行冬季热负荷和夏季逐时冷负荷计算; 4.5.2 除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外,不得采用电能直接作为空调系统的主要供热热源和空气加湿的热源: 1以供冷为主,供暖负荷非常小、且无法利用热泵或其它方式提供热源的建筑; 2夜间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且不在昼间用电高峰时段和平时段启用电热锅炉的建筑; 3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且其发电量能够满足直接电热用量需求的建筑; 4冬季无加湿用蒸汽源、且室内相对湿度的要求较高时; 4.5.3 锅炉的额定热效率,不应低于表的规定;如果本条文的规定不能得到满足,则必须采用第十章的建筑全年能耗费用法来判定建筑是否满足节能要求;

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20

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20 《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20)(以下简称“本标准”)旨在通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降低成本,促进居住建筑可持续发展,规范居住建筑新建、改造、翻改的节能设计要求。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全市范围内新建、改造、翻改的住宅建筑(含公共居住性建筑)。 二、强制性标准 (一)建筑的外断面结构(包括建筑外壳、排水系统等)使用具有节能性能的材料; (二)建筑的热统计性能和标准合规,常规型住宅热性能要求屋顶、墙体、地面等U 值分别不大于2.0 W/㎡·K; (三)屋顶采用节能绝热材料覆盖,有效利用太阳能;补充建筑外披露处合理利用户内及室外阳光; (四)新增及改造活动用房,要利用大量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合理设置门窗及日射控制装置; (五)建筑整体节能设计要求中规定的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且要求采用节能控制,实行节能管理。 三、建议性标准 (一)采用可再生技术,可为建筑提供有效节能; (二)建筑设计中采用新型装饰材料,对建筑的外观质量有较高的需求,对高热量材料也有补充需求; (三)采用智能技术,实现建筑设备的智能装备和节能管理; (四)在建筑的技术布局上,整合高效节能的照明、空调、暖通等设备,使其配合地址系统,实现节能管理; (五)对居住建筑设施及设备实施可持续管理,加强日常运行和维修,保证居住建筑节能效果。 四、节能监测

应完善居住建筑节能状态监测体系,实现节能建筑的运行状态变化情况分析,不断改进居住建筑的节能状态。具体监测包括但不限于:热项、可再生能源实现率、光照度、照明等效率、空气调节皿自动控制系统、水泵/ 风机控制系统等。

建筑节能评估标准

建筑节能评估标准 一、引言 建筑节能是当前全球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建筑节能评估标准。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节能评估标准,以及它们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二、国际建筑节能评估标准 1. 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制定的一项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对建筑的能源效率、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LEED已经成为国际上最为广泛应用的建筑节能评估标准之一。 2. 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 BREEAM是英国建筑研究机构(BRE)制定的一项绿色建筑评估方法,对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能源使用等方面进行评估。BREEAM标准已经在欧洲多个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三、国内建筑节能评估标准 1. 建筑节能评价标准 中国国家标准GB/T 50378-2019《建筑节能评价标准》是国内建筑节能评估的基本法规。该标准结合了国内外经验和技术,对建筑的节

能性能、能源利用、室内环境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估,为建筑节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2. 绿色建筑评估标准 中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GB/T 50378-2014)是国内对于绿色建筑领域的基本评价标准。该标准包括了建筑节能、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的评估要求,帮助推动中国建筑行业迈向可持续发展。 四、建筑节能评估的方法和手段 1. 建筑节能模拟 通过使用建筑节能模拟软件,对建筑的能耗、温度分布、日照情况等进行模拟计算,评估建筑节能的潜力。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建筑设计师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就进行节能优化,减少后期改动的成本和影响。 2. 建筑能耗监测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建筑的能耗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记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建筑运营管理者进行能耗分析和节能措施的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能耗问题。 五、建筑节能评估的应用案例 1. 某办公大楼节能改造

河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9

河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9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节能建筑正成为建筑行业 的发展趋势。为了推动河北省居住建筑的节能,河北省建筑节能协会 制定了《河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9》。本文将对该标准的主要 内容和要求进行介绍。 一、背景和目的 1.1 背景 当前,我国居住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比重较大,加之河北省整 体能源消费量较高,因此加强居住建筑节能工作势在必行。实施节能 设计标准可以促使建筑师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节能要求,减少后期改 造的费用和工作量。 1.2 目的 《河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9》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和规范河北省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工作,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负荷,推进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 二、适用范围 《河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9》适用于河北省所有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建筑项目。包括别墅、住宅小区以及集体宿舍等。 三、主要内容 3.1 设计要求

3.1.1 建筑外墙保温 建筑外墙保温是居住建筑节能的重点。标准要求建筑外墙保温层的 导热系数不得超过一定数值,以确保建筑在冬季保持良好的保温性能,减少热量散失。 3.1.2 采光设计 合理的采光设计可以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 效率。标准要求建筑主要功能空间的采光面积不得低于一定比例,并 且要求采用适当的遮阳措施,以降低炎热季节的室内温度。 3.1.3 绝热设计 绝热设计是节能建筑的基本要求之一。标准要求建筑的屋面、地板 以及门窗等部位的绝热性能达到一定标准,以减少热量的传递和损失。 3.2 施工要求 3.2.1 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是保证建筑节能性能的关键。标准要求施工单位应按 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确保保温层、绝热材料的安装质量,避免施工 质量不达标而影响节能效果。 3.2.2 供暖系统 供暖系统是居住建筑冬季供热的重要手段。标准要求供暖系统采用 高效节能技术,如地源热泵、太阳能供暖等,以降低能源消耗。 3.3 检测和验收

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节能量确定原则和方法

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节能量确定原则和方法 一、节能量确定原则 1、项目节能量是指所实施的节能技改项目正常稳定运行后,用能系统的实际能源消耗量与改造前相同可比期能源消耗量相比较的降低量,无特殊约定比较期间为一年。 2、项目节能量只限于通过节能技术改造提高生产工序和设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的能源节约。而不包括扩大生产能力、调整产品结构等途径产生的节能效果。 3、项目的节能量等于项目范围内各产品(工序)的节能量之和。单个产品(工序)的节能量可通过计量监测直接获得,不能直接获得时,可以用产品单位产量能耗的变化来计算该项目的节能量。 4、项目除技术以外影响能源消耗因素应加以分析计算,并对节能量确定加以修正。这些因素如:原材料构成、产品种类与品种构成、产品产量、质量、气体变化、环境控制等因素的变化。 5、项目实际使用能源应以企业实际购入能源的测试数据为依据折算为标准煤,不能实测的可参考附表1中推荐的折标系数进行折算。 二、单个产品(工序)节能量计算方法 1、确定单个产品(工序)的范围

与此产品(工序)直接相关联的所有用能环节,即是单个产品(工序)节能量计算的边界。 2、确定第i个产品(工序)节能量计算的基准能耗E i0 在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前规定时间段内,第i个产品(工序)边界范围内的所有用能环节消耗的全部能源按规定方法折算为标准煤的总和。用E i0表示。 3、确定节能技术改造前第i个产品(工序)产量P i0 节能技改项目实施以前,规定时间段第i个产品(工序)边界范围内相关生产系统产出产品与服务。产量的确定采用仓库物流记录盘查、生产记录查阅等方法收集。全部产成品、半成品和在制品的均应依据国家统计局(行业)规定的产品产量统计计算方法,进行分类汇总。 4、计算改造前第i个产品(工序)单位产量能耗N i0 按以下公式计算出改造前第i个产品(工序)单位产量能耗 N i0= 0i 0i P E 5、确定节能技术改造后第i个产品(工序)的综合能耗 E i1 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后规定时间段内,第i个产品(工序)边界范围内的所有用能环节消耗的全部能源按规定方法折算为标准没的综合。用E i1表示。 6、确定节能技术改造后第i个产品(工序)产量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节能量核定导则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节能量核定导则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7年7月

前言 为规范指导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节能量核定,促进公共建筑节能领域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机制健康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组织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11家单位编制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节能量核定导则》(以下简称本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节能量(率)核定的原则、节能量核定方法(账单分析法)、节能量核定方法(测量计算法)、形式检查。本导则明确了节能量核定的项目边界和主要指标,阐明了以账单分析法为主、测量计算法为辅的节能量(率)核定方法,规定了改造前和改造后的检查要求,对科学评价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实施效果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负责管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使用过程有何意见和建议,及时函告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建筑节能数据监测分析处(地址:部南配楼;邮政编码:100831;电话:;邮箱:),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及人员: 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殷帅、丁洪涛、曾荻、梁俊强 参编单位及人员: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孙峙峰、王选、曹勇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张蓓红、卜震、张文宇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印慧、刘书荟 重庆大学丁勇、刘学 天津住宅科学研究院李胜英、姜婵 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李振全、雷亚平、马思聪 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廖深瓶、贾遵锋 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彭军芝、王建飞

北京博锐尚格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王鑫、窦强 深圳市奥宇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曾江游、张红宇 青岛中建能源管理有限公司刘玲、生晓燕 主要审核人员: 朱能(天津大学) 张德明(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 赵云峰、黄锦(青岛市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林波荣、魏庆芃(清华大学) 龙惟定、阮应君(同济大学) 刘伊生、刘菁(北京交通大学) 孙鹏程、周辉(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薛志峰(中节能唯绿(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刘鹏(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