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一年级音乐牧童教案

一年级音乐牧童教案

一年级音乐牧童教案
一年级音乐牧童教案

一年级音乐牧童教案

【篇一:《牧童》教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

王口镇第一小学音乐安冬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情景,从而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能用歌声表现歌曲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掌握歌曲的大跳旋律和切分节奏。

2. 通过简单的乐器演奏更好的学习歌曲。

教材分析

《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旋律流畅,节奏轻快,加上简单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把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情景展现在人们眼前。歌曲分为四个乐句,切分节奏使音乐显得活泼、跳跃。一、二、四乐句节奏完全相同,演唱起来十分轻松。第三乐句连续运用切分节奏使音乐富有动感、充满活力。全曲旋律不断上行,形成歌曲热烈欢快的氛围。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歌曲意境,并用自己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通过演唱歌曲,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1 2 3 2 1 音名演唱

2、1 2 3 4 5 4 3 2 1 音名演唱

3、5 4 3 2 1 元音演唱

4、1 3 5 3 1 跳音演唱

二、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斯洛伐克的民歌《八只小鹅》。

介绍斯洛伐克,观看图片欣赏斯洛伐克。

三、歌曲学习

1、欣赏《牧童》动画,说说歌曲是什么情绪的?

2、仔细聆听歌曲,(《牧童》音频)同学们听到歌中唱了什么?是用什么形式来演唱的?

学生回答:听到小牧童在吹笛子、放牛、放羊;歌曲采用合唱形式……

3、学习大切分: x x x ▏x x ▏

4、全曲学习演唱

5、运用双响筒、三角铁打旋律

双响筒: x x ▏x x ▏

三角铁:x? ▏x? ▏

6、两人双响筒,两人三角铁击打旋律,全班同学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草地上的牧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了欢乐的牧童,希望你们能够利用课余的时间多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

【篇二:牧童音乐教案】

牧童

教学目标

1.用快乐的情绪和优美的歌声演唱《牧童》,表达牧童快乐的生活。同时,让学生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培养他们二声部合唱的演唱能力。

2.感受切分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

3.通过演唱歌曲与姊妹艺术的结合及了解相关的牧童作品,体现文化艺术多元文化特点, 在体验中感受歌曲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1.用和谐的声音唱好歌曲的二声部合唱。

2.准确地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伴着《春天在哪里》的音乐做律动进教室(第一段音乐学生做律动,第二段音乐学生加上奥尔夫的节奏乐器拍击)。

二、复习歌曲《田野在召唤》

师:我们伴着《春天在哪里》的音乐来到了教室,春天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大自然它那风情万种、绚丽多彩的景色你感受到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你最喜欢大自然中的哪些景色?

生1:我最喜欢碧波万顷的大海……

生2:我喜欢清晨的蓬勃红日……

生3:我喜欢美丽的黄昏……

师:假如你现在身临其境,你最想做什么?

生1:我很想拿起画笔,把美丽的黄昏画出来。

师:你的想法太浪漫了。

生2:我很喜欢田野的景色,因为它的绿、它的黄、它的静……

师:田野是这么美,让我们一起奔向田野吧!

学生随伴奏演唱《田野在召唤》(在演唱中,学生加上跺脚、拍手、捻指等喜欢的动作)。

师:你们美妙动听的歌声深深地感染了我,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唱好吗?

生:好!鼓掌……

师生一起再次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师:我们在奔向田野的时候,还看到了什么景色?(这时教师将一

幅牧童骑在牛背吹笛子的图画贴在黑板上)

生:在奔向田野时,我看到了牧童骑在牛背上,悠然自得地吹着笛

子的景色。

师: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杜牧写的一首古诗《清明》。

师:你能背诵一下吗?

生:能(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生:老师,我还想到了袁枚的《所见》。

师:你真聪明,你能为我们再背诵一下《所见》吗?(学生朗诵,其余同学会背诵的可以同时背诵)

师:你背诵的真有感情,能不能简单地为大家讲解一下诗意?

生:能(学生讲解,不足之处教师补充)。

三、学习歌曲《牧童》

1.引入新课。

师:你们朗诵的有关牧童的古诗,让我想起了一首唱牧童的歌曲,

想听吗?

生:想。

师:老师现在把歌曲唱给你们听,歌曲的名字就叫《牧童》。

教师用有感情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师:刚才老师演唱的这首《牧童》,是斯洛伐克的民歌,歌曲旋律

欢快、节奏活泼、跳跃,是一首带二部合唱的歌曲。下面,我们就

学习歌曲。首先,看一下歌曲中老师用黄色标记的节奏。

学生先练习切分节奏,再完整地唱一唱有切分音符的乐句。

2.学习歌曲旋律。

师:首先来学习高声部的旋律(教师指导学生唱高声部的旋律,特

别提示要唱准1 3 2 及1—[插高音1]音高)。

学习低声部。

【篇三: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牧童》教学设计】牧童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

牧的情景,从而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二声部合唱,并

能用歌声表现歌曲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掌握歌曲的大跳旋律和切分节奏。

2. 培养学生三度音程的二声部演唱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牧童生活的歌曲,这是一首斯洛伐

克的民歌,名字叫《牧童》。

二、歌曲学习

1. 欣赏《牧童》动画,说说歌曲是什么情绪的?

2. 仔细聆听歌曲《牧童》音频,同学们听到歌中唱了什么?是用什

么形式来演唱的?学生回答:听到小牧童在吹笛子、放牛、放羊;

歌曲采用合唱形式??

三、学唱歌曲高声部

1. 教师弹奏高声部旋律。(高声部旋律谱例)

教师指导:完整弹奏第一段旋律,让学生加深对第一乐段歌曲旋律

的记忆。

2. 请学生单独演唱出自己记忆的乐句。

3. 学生分句学唱旋律。

教师指导:教师除了指导学生的音准外,还要指导切分节奏的准确,让学生把切分节奏唱得活泼、跳跃。第三句连续的切分节奏要让学

生唱得有推动感。最后一个乐句旋律下行,声音的位置不要落下来,时刻保持高位置。

4. 学习第一段歌词。

(1)学生自己熟悉歌词。

(2)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指导:学生轻快、有弹性地

读歌词。

(3)跟琴演唱歌词。教师指导:用慢速演唱,声音要整齐、统一。

四、学唱歌曲低声部

1. 教师弹奏低声部旋律。(低声部旋律谱例)

提问:听辨哪个乐句和高声部旋律不一样?标在谱例上。

2. 教师用琴带着学生练习第二、三乐句的旋律。教师指导:重点指

导第二乐句中出现的“”。多让学生练唱几遍这三个音。

3. 完整演唱低声部旋律。

4. 练唱低声部歌词。教师指导:指导学生把低声部旋律练熟。

五、二声部合唱

1. 三度音程练习。

(1)教师指导:老师弹奏一个音,学生向上唱一个三度音程,对演

唱的音准进行指导。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慢速的两声部演唱,注意三度音程的和谐。(3)按照书上的节奏演唱第三乐句的旋律。

2. 合唱练习。

(1)教师演唱高声部,学生演唱低声部。

(2)教师演唱低声部,学生演唱高声部。

(3)两声部合唱。

教师指导:教师指导低声部学生慢速演唱一遍,第二遍演唱时高声

部轻声进入进行演唱。如果学生演唱歌词有困难可以让两个声部演

唱歌谱进行练习。纠正学生的音准,要求二声部声音准确、和谐。

提示学生演唱时注意聆听,在唱自己声部的同时不受另一声部干扰。音色保持统一,声部间平衡、和谐。在学生能够唱准二声部并保持

和谐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

活泼欢快、轻松的情绪。

(4)在钢琴的伴奏下多次练唱。

(5)练习结束句。

教师指导:

教师指导学生单独练习歌曲最后的三个音,练习两声部和谐,最后

一个音唱一拍,所有同学要唱整齐。

六、完整演唱歌曲(《牧童》歌曲学习)

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二声部演唱。

七、分组讨论不同的演唱形式

学生讨论,分组汇报。

教师指导:

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是领唱、合唱、二重唱等。还可以用不同的速度演唱,用打击乐器伴奏等。教师引导学生积极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歌曲。

八、课堂小结

草地上的牧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

了欢乐的牧童,希望你们能够利用课余的时间多走进大自然,感受

自然的美。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五课《牧童之歌》教案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五课《牧童之歌》 教案 第五课《牧童之歌》(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聆听《牧童短笛》2、表演《剪羊毛》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牧童短笛》和表演《剪羊毛》,感知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 2、初步了解作曲家贺绿汀。 3、能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栩栩如生 的牧童形象。 教学用具:钢琴、打击乐器、投影片、风光碟片 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师生边唱《一支短笛轻轻吹》边做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既复习了已学歌曲,又为新课教学设下了伏笔。 入

境 激 情 一、欣赏《牧童短笛》 1、师引言:同学们,刚才我们边吹笛子边进教室,你的心情如何? 2、生反馈(开心的、悠闲的……) 3、师言:你们看(出示《牧童短笛》的投影片),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这是一幅多么淡雅的水墨画。这一情景你能想像吗?作曲家贺绿汀把这一幕用音乐来 表现,请听音乐,听后说说你的想象与感受(播放《牧童短笛》第一部分) 4、师生讨论对第一乐段的感受。 5、揭题;《牧童短笛》,对照图形谱哼唱[1] 6、师言:刚才我们聆听和哼唱了第一乐段,乐曲还有第二乐段,这段音乐描绘牧童在干什么?在速度上、 节奏上与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变化?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聆听第二乐段)

7、师生讨论第二乐段提出的两个问题。 8、完整地听全曲。设问:全曲分几段?为什么?有没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乐段? 9、师生讨论完成问题。 10、完成课本上的涂色块及线条连接的作业。、简单介绍作曲家贺绿汀。 二、学唱《剪羊毛》 1、师引言:水乡牧童悠闲的在牛背上吹着短笛,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地球令一半上有一个国家——澳大利亚,那里的小伙伴们会干些什么呢? 2、边看澳大利亚的风光碟片边听歌曲,提问:歌曲中唱些什么内容? 3、反馈,再次欣赏歌曲 4、为歌曲取名(揭示课题《剪羊毛》) 5、听教师弹唱,学生可跟唱曲谱 6、解决难点:符点和休止符。 7、再次聆听范唱,感悟歌曲的情绪。 8、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全歌。 分段欣赏更能让学生感知音乐塑造的形象,从音乐的获得的感受与体验更到位。 利用“跟唱”的形式,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

一年级音乐教学设计《牧童》

赵圩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设计《牧童》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演唱技巧在表达音乐情感中的作用,感受歌曲情绪的细微变化,让学生正确运用音乐表现要素的变化,表达内心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师引导下,采用听唱法由浅入深的教学环节,且层层相扣。力求从听、辨、感等教学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用明亮,清脆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并用明亮、清脆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 1.歌曲中切分节奏的掌握。 2.歌曲中3段歌词中,不同歌词的高音演唱方法。 三、教学用具 钢琴、画片、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导语: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玩一玩,闭上你的眼睛,仔细的听听、想想,我们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音乐起(播放《牧歌》) 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答:…… 请学生贴出画面 1.师:那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地方贴画出来吧 2.点题:师——猜猜看,小羊儿是谁赶来的 贴出牧童、出示课题 (二)新课教学 1.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老师不禁想起了一首歌,(播放《牧童》)一会我们在听的时候请你感受一下歌曲是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的 生答:活泼,欢快的 【设计意图:在反复聆听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从整体感受歌曲的情绪,着重培养听的能力;为用明亮,清脆的歌声表现歌曲做了铺垫。】 2.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遍老师又有了一个新问题,听一听歌曲是用什么拍子来唱的 生答:2/4拍(区分2/4和3/4) 3.师:我们以前曾经学过哪些歌曲的演唱形式啊 生答:独唱,合唱,齐唱,领唱,二重唱,轮唱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那么下面我们来听听这首歌曲都运用了那些演唱形式来演唱的。 生答:领唱,二重唱,齐唱,轮唱 4.按照节奏朗读歌词

牧童之歌教案

三年级音乐《牧童之歌》教案 一、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牧童之歌》 二、教学目标: 1、能模仿生活中的声音、探索音源。 2、学生能用愉悦的声音演唱新疆民歌《牧童之歌》,并能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 三、教学重难点: 1、体会歌曲《牧童之歌》中小牧童的快乐,学会并表演歌曲《牧童之歌》。 2、能明白不同的演唱形式,情绪速度和曲式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音乐感受并进行大胆的尝试。 3、《牧童之歌》中连续附点的演唱。 教材分析: 《牧童之歌》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新疆民歌,它生动逼真地表现了牧童放牧时的喜悦心情,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人物形象。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自然小调式。前两个乐句节奏平稳,和歌词紧密结合,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第三乐句和第四乐句基本上是一气呵成,特别是第三乐句以连续的 x x x.x| x x x.x节奏和旋律三度模进,行程紧缩型的短句,于前面有着鲜明的对比,生动地描绘出小主人公骑马奔驰的形象。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好,很高兴能给你们上这一节音乐课,我姓张同学们应该叫我?生:张老师 师:同学们愿意跟张老师一起进入咱们今天的音乐之旅吗? 生:愿意。 师:好,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跟随美妙的音乐一起进入我们今天的音乐之旅吧!(二)、导入新课

播放新疆音乐《哇哈哈》 师:谁知道刚才播放的这首歌曲是由哪个地方的音乐改变而来的? 生:新疆(如不知道师课提示) 师: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新疆呢?(生畅所欲言) 师:新疆风景如画,特产丰富,新疆人能歌善舞等(你的知识真丰富!你真是个小百科!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疆哈萨克族民歌,请同学们看大屏幕,齐读歌名生:牧童之歌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生畅所欲言)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原来是小牧童,他骑着一匹悠闲自得的小马在放牧,小马跑起来可有节奏了,你听(师用双响筒敲击节奏)你能用声音模仿一下小马跑步的声音吗? 生:(如果不会,是可以再敲击几遍并且加以引导) (三)、歌曲教唱 1、按节奏读歌词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歌词 生:齐声朗读 师:刚才同学们是按读课文的方式读的歌词,接下俩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按节奏读一读这首歌的歌词看看有什么不一样?(重点教读骑上骏马扬起鞭,赶着牛羊下河滩这两句的节奏) 2、听歌曲范唱 (1)、初听歌曲 师:看来,骑上骏马、唱着歌在草原上奔驰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接下来听听这首哈萨克族民歌《牧童之歌》,听完后请你说说这首歌的情绪是这样的? 生:欢快的(如不知道师可以引导) (2)、复听歌曲 师:好,接下来我们带上欢快的心情想象一下,闭上眼睛看看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自由发言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 《牧童》教案

《牧童》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情景,从而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二声部合唱,并能用歌声表现歌曲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掌握歌曲的大跳旋律和切分节奏。 2、培养学生三度音程的二声部演唱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牧童生活的歌曲,这是一首斯洛伐克的民歌,名字叫《牧童》。 二、歌曲学习 1、欣赏《牧童》动画,说说歌曲是什么情绪的? 2、仔细聆听歌曲(音频),同学们听到歌中唱了什么?是用什么形式来演唱的? 学生回答:听到小牧童在吹笛子、放牛、放羊;歌曲采用合唱形式…… 三、学唱歌曲高声部 1、教师弹奏高声部旋律(高声部旋律谱例)。 教师指导:完整弹奏第一段旋律,让学生加深对第一乐段歌曲旋律的记忆。

2、请学生单独演唱出自己记忆的乐句。 3、学生分句学唱旋律。 教师指导:教师除了指导学生的音准外,还要指导切分节奏的准确,让学生把切分节奏唱得活泼、跳跃。第三句连续的切分节奏要让学生唱得有推动感。最后一个乐句旋律下行,声音的位置不要落下来,时刻保持高位置。 4、学习第一段歌词 (1)学生自己熟悉歌词。 (2)全体学生有感情朗读歌词。教师指导:学生轻快、有弹性地读歌词。 (3)跟琴演唱歌词。教师指导:用慢速演唱,声音要整齐、统一。 四、学唱歌曲低声部 1、教师弹奏低声部旋律(低声部旋律谱例)。 提问:听辨哪个乐句和高声部旋律不一样?标在谱子上。 2、教师用琴带着学生练习第二、三乐句的旋律。 教师指导:重点指导第二乐句中出现的“#4”。多让学生练唱几遍2、#4、5这三个音。 3、完整演唱低声部旋律。 4、练唱低声部歌词。教师指导:指导学生把低声部旋律练熟。 五、二声部合唱 1、三度音程练习

牧童音乐教案

牧童 张美华 教学目标 1.用快乐的情绪和优美的歌声演唱《牧童》,表达牧童快乐的生活。同时,让学生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培养他们二声部合唱的演唱能力。 2.感受切分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 3.通过演唱歌曲与姊妹艺术的结合及了解相关的牧童作品,体现文化艺术多元文化特点, 在体验中感受歌曲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1.用和谐的声音唱好歌曲的二声部合唱。 2.准确地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伴着《春天在哪里》的音乐做律动进教室(第一段音乐学生做律动,第二段音乐学生加上奥尔夫的节奏乐器拍击)。 二、复习歌曲《田野在召唤》 师:我们伴着《春天在哪里》的音乐来到了教室,春天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大自然它那风情万种、绚丽多彩的景色你感受到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你最喜欢大自然中的哪些景色? 生1:我最喜欢碧波万顷的大海…… 生2:我喜欢清晨的蓬勃红日…… 生3:我喜欢美丽的黄昏…… 师:假如你现在身临其境,你最想做什么? 生1:我很想拿起画笔,把美丽的黄昏画出来。

师:你的想法太浪漫了。 生2:我很喜欢田野的景色,因为它的绿、它的黄、它的静…… 师:田野是这么美,让我们一起奔向田野吧! 学生随伴奏演唱《田野在召唤》(在演唱中,学生加上跺脚、拍手、捻指等喜欢的动作)。 师:你们美妙动听的歌声深深地感染了我,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唱好吗? 生:好!鼓掌…… 师生一起再次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师:我们在奔向田野的时候,还看到了什么景色?(这时教师将一幅牧童骑在牛背吹笛子的图画贴在黑板上) 生:在奔向田野时,我看到了牧童骑在牛背上,悠然自得地吹着笛子的景色。

三年级音乐牧童之歌教学教案

三年级音乐牧童之歌教学教案 三年级音乐牧童之歌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感受并表现新疆音乐典型的节奏以及骑马的动作,了 解并交流新疆的特产风景等,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新疆的热爱之情。 2、学生能用愉悦的声音演唱新疆民歌《牧童之歌》,并能用不 同的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1、体会歌曲《牧童之歌》中小牧童的快乐,学会并表演歌曲《牧童之歌》。 2、能明白不同的演唱形式,情绪速度和曲式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音乐感受.并进行大胆的尝试. 教学难点:《牧童之歌》中连续附点的演唱 教材分析: 《牧童之歌》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新疆民歌,它生动逼真地表现了牧童放牧时的喜悦心情,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人物形象。全曲由四个 乐句组成,自然小调式。前两个乐句节奏平稳,和歌词紧密结合, 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第三乐句和第四乐句基本上是一气呵成,特 别是第三乐句以连续的xxx.x|xxx.x节奏和旋律三度模进,行程紧 缩型的短句,于前面有着鲜明的对比,生动地描绘出小主人公骑马 奔驰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谈话导入:(听《娃哈哈》音乐跳进教室) 师:欢迎同学们进入愉快的音乐课堂。谁知道现在播放的歌曲是由哪个地方的音乐改编而来的? 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新疆呢? 生畅所欲言:新疆风景如画,特产丰富,新疆人能歌善舞等 (你的知识真丰富!你真 是个小百科!瞧你的口水都快掉下来了!你能不能来表演一下?你真行!)师: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一起随着美妙的音乐走进新疆。《牧童之歌》伴奏(多媒体展示新疆的风土人情) 谁能用一句话来赞美你所看到的新疆?(生:天山真是个美丽的地方!)如果学生话题方向统一,老师及时说:是啊,真想亲眼去 看一看啊!把学生话题转移。 二.节奏练习 师: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到天山去走一走。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是谁从遥远的天山跑来迎接我们呢?老师用响板打击 xxx.x|xxx.x|节奏模仿马蹄声(学生听完后回答) 出示PPT师:原来是小牧童,他骑着一匹悠闲自在的小马,小马它跑起来可有节奏,你听出来了吗?你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小马的 跑步声吗?(2-3个学生模仿马蹄声节奏)xxx.x|xxx.x| 情况预设:如果学生回答不完整或不准确,老师说:让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随手圆舞板慢慢地再打一遍。 (出示PPT)你的耳朵真灵,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条节奏 xxx.x|xxx.x|(慢速) 师小结:第三个音后面的小圆点叫附点。附点前的音要唱的长一些,附点后的音要唱的短一些。 (范读)像这样:x.x来:生跟读两遍加上前面的节奏xxx.x一齐:生跟读两遍(慢慢地逐渐加快速度)

【精品】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牧童谣》 人音版

《牧童谣》教案 教材分析: 《牧童谣》是一首带有山歌风格、叙事童谣的湖北民歌,歌词简单、通俗,采用问答的形式,抒发了儿童们热爱光明的真挚情感。这首歌曲由上下句构成一段休,4/4拍,商调式,旋律高亢、舒展、轻松、风趣。“那斯那斯嗨”的衬词增强了趣味性,充分地表现了牧童在放牧对歌时顽皮而活泼的情趣。 学情分析: 根据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生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牧童谣》又是一首表演歌曲,教师充分调动学生都主动参与表演,在本首歌曲短小的四个乐句里有三句歌词都是衬词“那斯那斯嗨”,这三句衬词完全一样只有曲调不一样,根据手势可以把曲调唱准,但是学生很难自己想出不一样的动作来表演,所以我选用了小乐器对这一部分进行辅助,在学习新的手势后,用沙锤代表音高,让学生整体分组配合表演,达到丰富课堂的效果。 教学目标: 1、认识6(la)并唱准其音高。 2、让学生自发地学习歌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生用自然、明快的歌声表现牧童放牧时愉快心情。 3、培养学生爱劳动,乐观向上的好品德。 教学重点: 1、认识6(la) 2、学唱歌曲《牧童谣》,体会民歌的风格,感受歌曲的情绪。 学时难点: 歌曲中第三小节旋律的音准。 教学活动: 一、导入:教师弹奏乐曲《牧童短笛》。 (1)(师语)老师想给同学们演奏一首好听的乐曲,你们想听吗?(生回答略)在听的同时,老师还会给同学们播放一组与乐曲有关的图片,同学们仔细看认真听,当我弹奏结束以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弹奏乐曲《牧童短笛》) (2)老师弹得好听吗?给点儿掌声鼓励可以吗?谢谢同学们!

(3)同学们知道老师弹奏的是什么曲子吗?曲子描写了什么内容?你们听到乐曲看到图片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生回答略)(精彩处表扬,每一位回答的同学都有所关注,及时给予评价。) (4)老师相信同学们都可以感受到小牧童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想知道牧童唱的什么歌吗?那我们就听听牧童唱的歌曲。(板书题目《牧童谣》。)讲授:用听、读、表演等体会歌曲情绪。 1、初听歌曲: (1)请你身体坐正认真听,牧童都唱到了哪些美景风光?(边播放歌曲边在黑板上画出歌词中的景色。) (2)同学们听得可真认真,刚才你都听到了什么内容?(太阳、青草地、牧童……) (3)你们觉得美吗?牧童在这么美好的景色里放牧他们开心吗? 2、复听歌曲: (1)再次感受这首歌曲的情绪特点时并随老师体验柯达伊手势。 (2)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同学们回答得可真好,老师都感受到牧童那种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了。) 3、学唱歌曲: (1)看一下这首歌曲都出现了哪些音高,有没学过的音吗?能唱唱吗?哪位同学能给大家找一下这些音高? (2)他找得真好?鼓励一下,给他掌声!la是新的音符,大家能跟老师唱下吗?(强调坐姿及演唱方法) (3)大家一起用柯达伊手势演唱这几个音的音高。(让学生重点感觉这几个音的音高)(幻灯片) (4)同学们唱得真不错!老师给大家两句歌词试试能不能添上?天上什么放光明,天上太阳放光明… (5)默唱歌曲(只张嘴不出声)教师可用柯达伊手势带学生随音乐体验音高 (6)随琴演唱 4、巩固歌曲:

小学音乐_演奏《牧童之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演奏《牧童之歌》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演奏曲目《牧童之歌》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 1、手指操练习。 2、音阶练习。 慢速、中速、快速。 三、新授: 1.两条节奏练习。 问:找出两条节奏的不同?(附点节奏) 2.微视频讲解“附点节奏”。 (1)练习附点节奏 (2)练习第二条节奏。 3.出示《牧童之歌》乐谱找出旋律中的附点节奏。 (1)跟琴视唱乐谱。 (2)用口风琴吹奏带有附点节奏的旋律。(注意指法、手型、姿势) 4、练习吹奏剩下的旋律。 (1)跟琴演唱旋律。 (2)分乐句吹奏旋律。 5、完整练习吹奏整首曲子。 6、一起吹奏整首曲子,纠正附点节奏。

7、分组演奏乐曲。 (1)接龙的形式吹奏乐曲。(总共8组,没两组吹奏一句旋律). (2)二声部轮奏。(四组为一个声部). 三、拓展 1.介绍歌曲背景. 2.聆听《牧童之歌》歌曲原唱并跟唱。 3.观看课件了解新疆并聆听几首代表性的新疆歌曲。 四、小结。 五年级学情分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演奏曲目《牧童之歌》 五年级学生在演唱,欣赏、感受等方面较低年级都有一定的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扩展,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对音乐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培养对音乐课的兴趣和热情一日不可懈怠,让学生转为从心底上真心喜欢音乐,尤其是要注意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歌唱方法的指导;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状态,加入简单乐器的学习,学习一些演奏方法,乐

理知识,增加识谱能力,学生可以演奏一些自己喜欢的简单的歌曲,从而培养学习兴趣,适当引入流行音乐,正确引导学生优劣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并在教学中进行教育,渗透人文思想,得到高尚的音乐情操熏陶。 演奏《牧童之歌》效果分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演奏曲目《牧童之歌》 一、通过吹奏音阶,大家对音阶都已经掌握的非常牢固,指法上穿指跨指大部分同学已经掌握熟练,有一部分同学记不清楚跨指,穿指使用第几指,课上还需多练习指导。 二、课上分小节集体吹奏练习,基本都能掌握熟练地吹奏曲子。气息节奏处理的不错,能够连续吹奏。二声部轮奏配合的不错,两声部吹奏是能够清晰听出两声部的旋律。 三、认识并学会读附点节奏、在旋律中能够准确演奏出附点节奏。只是连续演奏时附点节奏演奏的不太稳定,还需课下多练习。 四、简单的了解了歌曲的背景、新疆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几首歌曲。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全册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春天》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杜鹃圆舞曲》。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教学重难点 感受歌曲情绪。 教材分析: 《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 约纳森(1886~1956),挪威作曲家。曾在德国学习音乐,他写过一些音乐作品,但以这首《杜鹃圆舞曲》流传最广,也使得约纳森名传于世。 《杜鹃圆舞曲》在曲调和节奏上,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全曲采用三拍子圆舞曲体裁,C大调,中板。由三个小圆舞曲组成。 教学准备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律动: 聆听《杜鹃圆舞曲》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杜鹃圆舞曲》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2.复听乐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3.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4.简介作者——约纳森。 5.用声音模仿杜鹃的叫声。 6.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演唱《春晓》。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教学重难点 感受歌曲情绪。 教学准备 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聆听《春天在哪里》。 2、古诗文化 二、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春晓》,感受歌曲情绪。 2、教师示范演唱。 3、教师逐句教唱。 4、教师唱旋律,学生唱歌词。 5、解决难点。 6、分组演唱。 7、歌曲处理,教师分别用慢速、中速、快速作示范。 8、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演唱《布谷》。 教学目标 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教学重难点 把握好四分休止符。 教材分析: 《布谷》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3/4拍,大调式,歌曲以模仿布谷鸟叫声的音调开始,其二分音符与四分音符交替的节奏,显得格外从容,带出了以级进为主的流畅旋律,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牧童》教案

《牧童》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情景,从而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二声部合唱,并能用歌声表现歌曲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掌握歌曲的大跳旋律和切分节奏。 2. 培养学生三度音程的二声部演唱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牧童生活的歌曲,这是一首斯洛伐克的民歌,名字叫《牧童》。 二、歌曲学习 1. 欣赏《牧童》动画,说说歌曲是什么情绪的? 2. 仔细聆听歌曲,(《牧童》音频)同学们听到歌中唱了什么?是用什么形式来演唱的? 学生回答:听到小牧童在吹笛子、放牛、放羊;歌曲采用合唱形式…… 三、学唱歌曲高声部 1. 教师弹奏高声部旋律。(高声部旋律谱例) 教师指导:完整弹奏第一段旋律,让学生加深对第一乐段歌曲旋律的记忆。 2. 请学生单独演唱出自己记忆的乐句。 3. 学生分句学唱旋律。 教师指导:教师除了指导学生的音准外,还要指导切分节奏的准确,让学生把切分节奏唱得活泼、跳跃。第三句连续的切分节奏要让学生唱得有推动感。最后一个乐句旋律下行,声音的位置不要落下来,时刻保持高位置。 4. 学习第一段歌词 (1)学生自己熟悉歌词。 (2)全体学生有感情朗读歌词。教师指导:学生轻快、有弹性的读歌词。 (3)跟琴演唱歌词。教师指导:用慢速演唱,声音要整齐、统一。 四、学唱歌曲低声部 1. 教师弹奏低声部旋律。(低声部旋律谱例)

提问:听辨哪个乐句和高声部旋律不一样?标在谱子上。 2. 教师用琴带着学生练习第二、三乐句的旋律。 教师指导:重点指导第二乐句中出现的“#4”。多让学生练唱几遍2、#4、5这三个音。 3. 完整演唱低声部旋律。 4. 练唱低声部歌词。教师指导:指导学生把低声部旋律练熟。 五、二声部合唱 1. 三度音程练习 (1)教师指导:老师弹奏一个音,学生向上唱一个三度音程,对演唱的音准进行指导。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慢速的两声部演唱,注意三度音程的和谐。 (3)按照书上的节奏演唱第三乐句的旋律。 2. 合唱练习 (1)教师演唱高声部,学生演唱低声部。 (2)教师演唱低声部,学生演唱高声部。 (3)两声部合唱。 教师指导:教师指导低声部学生慢速演唱一遍,第二遍演唱时高声部轻声进入进行演唱。如果学生演唱歌词有困难可以让两个声部演唱歌谱进行练习。纠正学生的音准,要求二声部声音准确、和谐。提示学生演唱时注意聆听,在唱自己声部的同时不受另一声部干扰。音色保持统一,声部间平衡、和谐。在学生能够唱准二声部并保持和谐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活泼欢快、轻松的情绪。 (4)在钢琴的伴奏下多次练唱。 (5)练习结束句。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单独练习歌曲最后的三个音,练习两声部和谐,最后一个音唱一拍,所有同学要唱整齐。 六、完整演唱歌曲(《牧童》歌曲学习) 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二声部演唱。 七、分组讨论不同的演唱形式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大海啊,故乡歌曲《大海啊,故乡》》优质课教案讲课获奖教案D004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大海啊,故乡歌曲《大海啊,故乡》》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听唱《大海啊,故乡》,学唱《牧童之歌》,选择合适的动作感受、体验、表现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强弱规律,培养音乐审美和变现力。能用圆润、有感情的声音演唱《大海啊,故乡》。 2.欣赏《猎人合唱》《小白船》,辨别2/4、3/4拍,并用动作表现 出来。 教学内容: 1.听唱《大海啊,故乡》,学唱《牧童之歌》 2.欣赏《猎人合唱》《小白船》 教学重难点:感受、体验并表现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强弱规律,分辨 三拍子与二拍子的音乐。 教具:多媒体、钢琴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听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诗人说,大海是一首诗,画家说,大海是一幅画,音乐家说, 大海是世界上最美的交响乐,你听是什么声音?生:是海浪声。师:是啊,是海浪冲击岩石的声音,但是海上还有一些战士,他们 在海上航行,保卫我们的祖国,对海军来说,大海就是故乡的声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海,学习《大海啊故乡》这首歌。 二、初听歌曲《大海啊故乡》(播放音乐) 1.仔细聆听,听完说说这首歌曲情绪如何?速度是怎样的?(速度稍慢、深情舒缓地) 2.你能告诉老师这是几拍子的歌曲吗?(三拍子) 介绍三拍子:三拍子通常给人以抒情、荡漾的感觉,刚才我们已经 感受到这是一首深情荡漾的歌曲,你们一起把这首歌的歌词深情地 朗诵一遍,好吗?

3.请同学用深情的、起伏荡漾地声音朗读歌词。 师:从你们的眼神中读到了深情、从你们的朗诵声中听到了游子的 心声,请同学们把感情投入到歌声中去,让我们来学唱歌曲。 三、学唱歌曲 1.跟琴学唱歌谱 找出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重点加以训练。(课件出示节奏) 2.用wu 模仿海风声进行模唱,提示学生注意二分音符和附点二分音符的时 值与唱法。 3.填词纠正 4.这首歌中模仿游子声声呼唤故乡的高潮部分在哪里?(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 师:这两句的音与前两句相比较怎样?表现了歌者情感怎样的变化?(音区更高,情绪越来越激动,不断升华,就像翻滚的海浪一浪高 过一浪) 师:后半部分演唱力度与情绪应该相应的有些什么变化呢?(更加强烈有力、情绪更激动,才能表达呼唤的真切) 5.完整的演唱歌曲。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牧童》教学设计

《牧童》教案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牧童》。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牧童》的演唱,让学生感受牧童的活泼、快乐和牧场的宁静、美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2、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3、通过学生们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歌曲的大跳旋律和切分节奏。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三度音程的二声部演唱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制作《牧童》无歌词音乐:一声部和两声部。 2、带歌词的谱子一份,也可以制作一份PPT。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自然律动进教室。(播放钢琴曲《牧童短笛》) 二、新课导入 找一个能弹《牧童短笛》的孩子,课前展示,引导:这首曲子描写什么?你能想象出来吗?是描绘一个孩子再吹牧笛的情景,这个孩子是谁?他会在什么时候吹短笛呢?再听一首好听的歌曲,在歌中我们寻找答案。 二、学习歌曲 1、欣赏乐曲《牧童》(初听乐曲。注意:只播放有旋律无歌词伴奏的乐曲)。 提问: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欢乐、活泼的……) 2、旋律记忆(复听乐曲)。

提问:你觉得乐曲可以分成几句?你对哪一句印象最深刻?你能哼唱一下吗? 你觉得哪一句最好听,情绪最欢快?接着就出示歌谱,点出课题。 3、试唱歌谱:(再听乐曲) 教师出示高声部旋律。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歌谱。 在教师钢琴伴奏下演唱歌曲高声部旋律。 4、突破难点乐句及节奏难点: 提问:你觉得歌曲的哪一句最富有跳跃感?(学生回答) 教师采用律动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切分节奏,体会乐曲快乐的情绪。 5、引出歌名: 提问:你觉得乐曲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发挥想象,自由发言) 教师介绍:这是一首斯洛伐克名额,名叫《牧童》。斯洛伐克位于欧洲,拥有肥沃的平原和连绵的高山峻岭,牧童们在自己的家乡自由地放声歌唱。它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 下面,我们完整的欣赏这首二声部歌曲《牧童》。(再听歌曲。完整播放歌曲范唱) 6、学唱二声部旋律: 提问:你觉得这次播放的旋律和我们刚才演唱的旋律有什么不同?哪一句有和声? 听完音乐生回答(2、3乐句有二声部),教师出示二声部旋律曲谱。 学唱第二、三乐句旋律(教师弹琴引导学生掌握音准)。 分小组练习(分组(排)教师及时指导学生音准)。 旋律接龙(一组一句)并完整演唱歌曲旋律(教师弹琴)。 三、总结 进行小组评议,对得分最高的给予鼓励。听音乐出教室(播放歌曲《牧童》)。

小学音乐牧童教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 1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从整体的水平看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但是部分班级在音乐的听觉稍有差异。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从整体水平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步较大,学习目的性也有所增强,个别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有所改进。每个班都有一些表现非常棒的学生,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但还存在着 个别学生不能自律,因此在教学中还是要加强常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这学期对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情景,从而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二声部合唱,并能用歌声表现歌曲描绘的意境。 3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掌握歌曲的大跳旋律和切分节奏。 2、培养学生三度音程的二声部演唱的能力。 4 教学过程同学们,你们知道牧童是指的什么人?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牧童生活的歌曲,名字叫《牧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牧童是指的什么人?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牧童生活的歌曲,这是一首斯洛伐克的民歌,名字叫《牧童》。 二、歌曲学习 1、出示课件,仔细聆听歌曲。? 2、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曲里都唱了什么?它的情绪是怎样的?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学生回答:听到小牧童在吹笛子、放牛、放羊; 歌曲采用合唱形式?? 三、学唱歌曲高声部 1、请同学们边看谱边听音乐,想一想:这首歌曲有几个乐句?结束句是哪个乐句的变化重复? 同学们刚才说,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合唱,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谱子有几个声部? 2、学唱高声部旋律(请同学们挥拍视唱高声部歌谱,注意音准和切分节奏。)。 3、请同学们跟琴演唱高声部歌谱。 4、请同学们填词演唱高声部第一、二、三段歌词,声音要轻巧、明亮,切分节奏的力度稍强 要唱得稍连贯一些。(教师指导:学生轻快、有弹性地读歌词。) 四、学唱歌曲低声部 1、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思考:在歌曲的哪个地方加入了低声部合唱? 2、音乐知识: 升记号。 教师指导:重点指导第二乐句中出现的“#4。”多让学生练唱几遍2、#4、5 这三个音。 3、教师用琴带着学生练习第二、三乐句的旋律。 4、完整演唱低声部旋律。 5、练唱低声部歌词。教师指导:指导学生把低声部旋律练熟。 五、二声部合唱 合唱练习:(请同学们来完整合唱这首歌曲。) (1) 教师指导:教师指导低声部学生慢速演唱一遍,第二遍演唱时高声部轻声进入进行演唱。纠正学生的音准,要求二声部声音准确、和谐。提示学生演唱时注意聆听,在唱自己声部的同时 不受另一声部干扰。音色保持统一,声部间平衡、和谐。在学生能够唱准二声部并保持和谐

一年级牧童音乐教案

一年级牧童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情景从而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二声部合唱并能用歌声表现歌曲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掌握歌曲的大跳旋律和切分节奏 2.培养学生三度音程的二声部演唱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牧童生活的歌曲这是一首斯洛伐克的民歌名字叫《牧童》 二、歌曲学习 1.欣赏《牧童》动画说说歌曲情绪的 2.仔细聆听歌曲《牧童》音频同学们听到歌中唱了什么是用什么形式来演唱的学生回答:听到小牧童在吹笛子、放牛、放羊;歌曲采用合唱形式?? 三、学唱歌曲高声部 1.教师弹奏高声部旋律(高声部旋律谱例) 教师指导:完整弹奏第一段旋律让学生加深对第一乐段歌曲旋律的记忆

2.请学生单独演唱出自己记忆的乐句 3.学生分句学唱旋律 教师指导:教师除了指导学生的音准外还要指导切分节奏的准确让学生把切分节奏唱得活泼、跳跃第三句连续的切分节奏要让学生唱得有推动感最后一个乐句旋律下行声音的位置不要落下来时刻保持高位置 4.学习第一段歌词 (1)学生自己熟悉歌词 (2)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指导:学生轻快、有弹性地读歌词 (3)跟琴演唱歌词教师指导:用慢速演唱声音要整齐、统一 四、学唱歌曲低声部 1.教师弹奏低声部旋律(低声部旋律谱例) 提问:听辨个乐句和高声部旋律不一样标在谱例上 2.教师用琴带着学生练习第二、三乐句的旋律教师指导:重点指导第二乐句中出现的“”多让学生练唱几遍这三个音 3.完整演唱低声部旋律 4.练唱低声部歌词教师指导:指导学生把低声部旋律练熟 五、二声部合唱 1.三度音程练习 (1)教师指导:老师弹奏一个音学生向上唱一个三度音程对演唱的音准进行指导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401班何銮丽 2010年9月

第1课我们的国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在欣赏和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二:能用庄重坚定和清晰准确的声音演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表达一个中国人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目标三:学会模拟鼓号队的演奏,并能用其中的几件打击乐器编配节奏型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伴奏活动。 教材分析与教法 (一)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田汉词,聂耳曲,作于1935年。随着影片的放映,这首歌在人民群众中激起强烈反响,很快传遍了全国。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深切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曾多次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并灌制唱片,使这首歌的影响遍及全世界。1949年9月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12月被定为正式国歌。歌中那号角式的音调激越高昂,鼓舞人心,催人前进。层层推进的六个乐句一气呵成。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四度跳进、同音反复以及三连音的运用很有特色,使乐曲产生了很大的推动力。歌曲结尾连续三个上行四度音程构成的“前进”,音区虽低,却显得那么顽强有力,有如中华儿女勇往直前、坚定有力的壮阔步伐。 教学方法: 1.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在感性上积累了欣赏和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初步经验,因此,他们都认为自己会唱《国歌》了,其实学生只是凭听觉上的经验进行哼唱而已,往往学生在演唱《国歌》时,歌词唱不清楚、节奏不准确、情绪懒散等等。这些演唱中的问题在学校每周的升国旗、唱国歌活动中尤其明显。本课是学生首次正式地学唱《国歌》。因此老师可以开门见山地交待本课学习的主题——“我们的国歌”。 2.欣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用语言相互交流心中对国歌的印象。播放《国歌》,老师请学生仔细欣赏,再谈谈听后的感受。 3.议论:了解国歌歌词及国歌的作者。请学生参考课本或根据自己平时了解到的信息讲讲《国歌》的由来及创作花絮,老师也联系当今日本政党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中国的丑行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国歌歌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比较:用比较法学唱歌曲,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经会唱国歌了,老师便可以先录下他们的声音,再与原音比较,让孩子们自己一句句找对错,找差距。 5.提高:《国歌》的难点是要唱准歌曲中的三连音,附点节奏,弱起小节,重音记号,渐强记号。教学中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在歌曲的节奏、情绪上下功夫,唱出坚定勇敢的气势,唱出中国人的精神。 6.鉴赏:最后再次录音,并与开始的演唱录音进行比较,还可以请个别学生上台学做

音乐《牧童谣》一年级备课教案

音乐《牧童谣》一年级备课教案 《牧童谣》 授课时间:4月5日—7日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表现牧童放牧时愉快的心情; 2、能主动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感受竖笛优美的音色,从中享受学习竖笛的乐趣;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乐观向上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随音乐律动。 二、导入新课: 老师奖励给同学们一段动画片,大家看看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播放《牧笛》片段。 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呢?——骑在牛背上,吹着竹笛,原来是一位放牧的小牧童。这悠扬、清脆的竹笛声美不美?小牧童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首他放牧时演唱的童谣,大家想听吗?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牧童谣》——播放《牧童谣》范唱。

三、进行新课: 学唱歌曲《牧童谣》: 1、初听范唱,请学生回答歌曲的演唱情绪。。 2、介绍歌曲:大家知道这位小牧童的家乡在什么地方吗?这是一首湖北民歌《牧童谣》。湖北地处江汉平原,每到春夏就会看到草地上、池塘边那一群群的牛羊吃着草儿在悠闲的散步,只见他们的小主人,一个个的小牧童坐在大树下,吹着竹笛,唱着歌曲。 这首《牧童谣》就是其中的一首。 2、复听范唱,请同学们“跟我做”。随老师打强弱拍。四拍子强弱规律。 3、同学们表现的这么棒,老师也忍不住想唱一唱了。看看那位同学发现这首歌的歌词有什么特点?大家给老师打节拍好吗?——衬词,放牧时的吆喝声;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 4、同学们想不想唱一唱?好,请学生轻声用“wu”哼唱旋律。 5、加入歌词演唱。 6、解决问题——纠正——演唱巩固。 7、情绪处理:那——要唱清楚;嗨——要保持住。 8、同学们唱真不错,这位小牧童他只顾着跟我们唱歌,他的牛儿不见了,估计是跑到不远处的山坡上去了。我们一

三年级音乐《牧童之歌》教案

三年级音乐《牧童之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感受并表现新疆音乐典型的节奏以及骑马的动作,了解并交流新疆的特产风景等,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新疆的热爱之情。 2.学生能用愉悦的声音演唱新疆民歌《牧童之歌》,并能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1.体会歌曲《牧童之歌》中小牧童的快乐,学会并表演歌曲《牧童之歌》。 2.能明白不同的演唱形式,情绪速度和曲式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音乐感受.并进行大胆的尝试. 教学难点:《牧童之歌》中连续附点的演唱 教材分析: 《牧童之歌》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新疆民歌,它生动逼真地表现了牧童放牧时的喜悦心情,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人物形象。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自然小调式。前两个乐句节奏平稳,和歌词紧密结合,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第三乐句和第四乐句基本上是一气呵成,特别是第三乐句以连续的x x x. x| x x x. x节奏和旋律三度模进,行程紧缩型的短句,于前面有着鲜明的对比,生动地描绘出小主人公骑马奔驰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新疆的音乐风格 二、歌曲教学《牧童之歌》 1.你能为这首歌起一个恰当的名字吗?

2.出示课题《牧童之歌》 3. 欣赏天山美景(边讲解边播放多媒体课件) 三、节奏练习 1.解决节奏难点。 2.初听音乐,跟随音乐合奏。 3.对比节奏。 (1)出示,马蹄和x x x.x| x x x.x节奏型。(马蹄发生了什么变化?) (2)师:老师告诉你这个就是八分附点音符,用手势提示并弹舌练习。 师:第三X后面的小圆点叫附点。附点前的要唱的长一些,附点后的要唱的短一些。 4.完整拍出歌曲的节奏型。 三、学唱歌曲 1.复听歌曲。 2.出示歌谱。 (1)按节奏读词。 (2)用“啦啦啦”模唱歌曲旋律。 (3)对比八分附点音符和四分音符演唱区别。 四、歌曲表现 1.舞蹈创作与表现 过渡句:如此美丽的新疆大草原,如此可爱的小牧童,我们单单以歌声来表现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可以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那么就请你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一些富有新意的动作。

幼儿基本功教学

幼儿舞蹈基本功教学 幼儿舞蹈基本功教学一,是指对幼儿形体、姿态、腰腿的软度、力度、控制及跳转、基本舞姿等的最基础的训练。幼儿通过训练,能够从小养成良好的坐、走、站等姿态,并能使身体的协调、柔韧、力度、灵活等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幼儿的形体训练内容应根据年龄来决定,如小班幼儿的形体训练以模仿动作为主,并能按照音乐节奏效为推确地模仿各种动作;中班的幼儿应以姿态准确、优美为主;大班幼儿应以舞蹈表现为主。在形体训练中,教师应把握好训练的尺度。 形体训练一般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把杆练习,第二部分为把下练习,第三部分为中国古典舞手位与脚位的练习,第四部分为基本舞姿与舞步训练。在形体训练进行之前,要进行热身准备活动,让幼儿们先做一些走、跑、跳,以及颈和肩的放松、扩胸扭腰等活动,使幼儿为适应训练做准备。 (一)把杆练习 把杆练习是进行形体训练的最基本的训练,主要通过把杆的辅助,帮助幼儿掌握最基本的姿态,以发展肢体的柔韧、力量、协调、平衡、控制等能力。 1.把杆练习的方法 扶把训练有两种:—种是双手扶把,另一种是单手扶把。小班幼儿最好采用双手扶把的练习方法。 (1)双手扶把

面对把杆,身体离把杆约1尺左右,双腿贴紧,脚跟并拢,膝盖绷直,双手放松弛,轻轻地放在把杆上,与双肩同宽,两肩放松,双肘下垂,肩胛放松,稍稍往后打开。腹肌,背肌和臀肌收紧向上提,头部正直,面部表情松弛。 (2)单手扶把 侧身扶把杆,内侧手轻轻放在把杆上,另一臂做自然下垂或侧平举等动作。 2.把杆基本动作 (1)躯于的训练 正确的躯干姿态是学习舞蹈的基础,受过训练的人体躯干,可以表现各种优美的舞蹈。躯干的训练主要是让幼儿从小习惯于背、腹和臀部肌肉的收紧和提起,躯干的训练对幼儿在表演舞蹈时要做的动作如跳跃、旋转、控制缓慢的动作,以及灵活、平稳等都有很大帮助。 训练躯干姿态时可采用抒情平稳的音乐,如;音乐《绿色的祖国》(郑律成曲,谢君丽配伴奏。) (2)脚尖点地训练 点地练习主要训练幼儿的脚背、踝及腿部肌肉的控制力量以及不同方向的点地方法。 动作要领如下: 1双手轻轻放在把杆上、收腹挺胸、双眼平视,两脚并拢小八字站立。2一脚向前(侧、后)点地,绷脚面,两腿绷直,重心在支撑腿上。 3收脚还原时,脚掌紧贴地面收回,保持身体正直,胯部要正。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课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一年级下册音乐 第一课《春天》 第一课时 课型:欣赏、唱歌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2、知识技能: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能编创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绪。 3、过程方法:聆听、绘画、律动、讨论、演唱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借助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时值、内容和情绪。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教学资料剪贴、摘抄: 《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此曲为三拍子圆舞曲体裁,C大调,中板。有三个小圆舞曲组成。 四、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设计:

(一)、聆听《杜鹃圆舞曲》。 1、完整聆听全曲。 问:听乐曲的过程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你能模仿一下吗? 生: 模仿杜鹃的叫声。 2、复听乐曲。 操作: (1)、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 (2)、说说音乐具有怎样的旋律线条。 (3)、用水彩笔在白纸上画出音乐的图形谱。 (4)、展示学生完成的图形谱。 (5)、评议。 (6)、讨论:如果用木鱼、碰钟等乐器参与乐曲的演奏,应该怎样敲击比较合适? (7)、分组演奏。 (8)、评议:看那组演奏的效果好,好在哪? (二)、唱歌《布谷》。 1、感受。

(1)、聆听歌曲,完整感受歌曲的旋律。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用动作帮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拍。 (2)、再听歌曲录音,学生边听,边用手有节奏地指点歌词,感受音的长短。 (3)、说说你听到的哪些音长,哪些音短? 2、律动。 方法: (1)、分组。 (2)、个小组成员拉起手围成圈。 (3)、听歌曲录音有节奏地走动。听到第一段,顺时针转;第二段逆时针转;第三段再次顺时针转。 3、学唱歌曲。 (1)、分句学唱歌曲。 (2)、完整演唱。 4、分组创编动作进行歌曲表演。 5、评议。 (三)、小结本课。 1、请学生比较一下歌曲《布谷》和《杜鹃圆舞曲》节拍上有什么共同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