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古代汉语虚词助词

古代汉语虚词助词

古代汉语虚词助词
古代汉语虚词助词

古代汉语虚词助詞古代汉语的助词有“者”“所”“之”“是”

1、“者”字结构(动词∕形容词∕数词+者=名词)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子罕》)——“好德如好色者”意思是“好德如好色的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記?淮阴侯列传》)——智者,有智慧的人。愚者,愚蠢的人。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往者,过去的事情。来者,将来的事情。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善之善者,好的当中更好的。此数者,皆用兵之忌也。

2、“所”字结构(所+动词∕形容词=名词)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所欲,想要的东西。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战国策?赵策四》)——所憎,不喜欢的人。所爱,喜欢的人。

“所”字结构指称的对象有时也可以直接出現在“所”字结构的后边,构成“所+动词+之+名词”式偏正结构。例如: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孟子?滕文公下》)“所”不仅可以与动词构成“所”字结构,也可以与介词构成“所”字结构,“所+介詞”结构指称介词宾语所表达的事物。例如:

是吾剑之所从坠。

(《吕氏春秋?察今》)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墨子?公输》)——距,通“拒”。所以,凭借(使用)的方法。附所其他用法

①名词,处所。夜以火指鼓所。

②量词,套、座。

离宫别院,三十六所。

③表示大概数目。

父去里所,复还。

④所以:

......的原因,用来 (xx)

⑤为……所……⑥所谓……

3、“是”作助词,用于动宾倒装结构中,起提宾作用,无实义。

这种用法还残存在现代汉语的一些成语中,如“惟利是图”“惟命是从”等。

xx将伐xx。xx有、季路见于xx曰:

“xx将有事于xx。”xx曰:

“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无乃……与”是古汉语中一种表示推测语气的固定格式,可译为“恐怕……吧”。

“尔是过”即“过尔”,责备你们;是,助词,使宾语提前,加以强调。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宫之奇谏假道》)“将虢是灭”即“将灭虢”的倒装。(唇亡齿寒)

xx对曰:

“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同上)

诸君若有意,惟余马首是瞻可也。(《冯婉贞》)

“惟德是依”“惟德是辅”“惟余马首是瞻”分别是“惟依德”“惟辅德”“惟瞻余马首”的倒装,意思分别是“依据于有德者”“只是辅佐有德者”“只要大家看我的马头所向(听我的指挥)就行了”。

4、“是”的这种用法,与“之”在下列句子中的用法相似:

xxxx:

何陋之有?

何罪之有?

主谓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

古代汉语里一个字形表达若干不同的词是很常见的现象,在虚词里尤其多见。代词“者”和助词“者”是两个不同的词。代词“者”的语法分布是“名词+者”,助词“者”的语法分布是“动词∕形容词∕数词+者”代词“之”和连词“之”是两个不同的词。连词“之”的语法分布是“定语+之+中心语”。

助词“之”的语法分布是“主语+之+谓语”。

代词“其”和助词“其”是两个不同的词。代词“其”和助词“其”是两个不同的词。代词“其”的语法分布基本上是“其+名词”,助词“其”相当于“名词+助词

‘之’”,因为这种用法的“其”包含了助词“之”,“其”本身也是谓词性结构指称化的标记,所以把它归入助词。助词“其”的语法分布是“其+动词”

古代漢語的助詞有以下四類:

(1)韻律助詞;

(2)結構助詞;

(3)構詞詞綴;

(4)構形詞綴。

一、韻律助詞

漢語的節奏韻律是雙音節音步,這種節奏韻律傾向從很古的時候就有。受這種節奏韻律的影響,古代漢語不僅辭彙上産生了大量的同義連用和偏義複詞

等韻律詞,而且也産生了一些主要起襯音或延聲作用的韻律助詞。所以人們通常將韻律助詞稱之爲襯字或湊足音節。雙音節節奏傾向在韻文中表現得尤爲顯著,所以韻律助詞多見於《詩經》《楚辭》等韻文,散文中則比較少見。較常見的韻律助詞有“其”“之”“斯”“思”等。例如:

(1)心之憂矣,其誰知之?(《詩經·魏風·園有桃》)

(2)彼人是哉?子曰何其。(《詩經·魏風·園有桃》)

(3)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xx·離騷》)

以上三例中的“其”或位於句首,或位於句中,或位於句末,都起襯音作用。

(4)今此下民,亦孔之哀。(《詩經·小雅·十月之交》)——按:

xx,副詞,很。

(5)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6)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楚辭·離騷》)以上三例中的“之”字或在狀語與謂語之間,或在動詞之後,或在兩個賓語之間,都起襯音作用。像“亦孔之哀”“蘭之九畹”這樣的句法形式祗見於《詩經》《楚辭》的詩句,不見於散文中,所以這裏的“之”主要起韻律襯音作用。

(7)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詩經·小雅·甫田》)

(8)彼路斯何?君子之車。(《詩經·小雅·采薇》)

(9)鹿斯之奔,維足伎伎。(《詩經·小雅·小弁》)——按:

伎(qí)伎,行走舒緩的樣子。

(10)朱芾斯皇。(《詩經·小雅·采芑》)——按:

芾(fú),皮製蔽膝。皇,鮮豔明亮。

以上四例中的“斯”或位於定語與中心語之間,或位於主語與謂語[FS:

PAGE]之間,都是起襯音作用。

(1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12)思皇多士,生此王國。(《詩經·大雅·文王》

以上兩例中的“思”或位於句首,或位於句末,都起襯音作用。

二、結構助詞

結構助詞是在句法結構中起結構標記作用的助詞。古代漢語的結構助詞有兩類,一類是領屬結構助詞,分佈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起標記領屬或限制關係的名詞性向心結構的作用,另一類是凸顯結構助詞,分佈在前置賓語之後或主語之後,起標記並凸顯前置賓語或主語的作用。

領屬結構助詞最常見的是“之”。例如:

(1)麟之角,振振公族。(《詩經·周南·麟之趾》)

(2)疾不可爲也,在肓之上,膏之下。

(《xx·成公十年》)

(3)齊景公有馬千乘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論語·季氏》)

“xx”偶爾也有這種用法。例如:

(4)螽斯羽,詵詵兮。(《詩經·周南·螽斯》)——按:

螽(zhōng),蝗蟲。詵詵(shēn),衆多的樣子。在古代漢語裏,主謂結構如果在句子中充當一個句法成分,比如主語、賓語、判斷句的謂語或時間狀語,或者在一個複句中充當不能自足的分句,那麽這個主謂結構的主語和謂語之間要加一個領屬助詞“之”,使原來的主謂結構變成一個領屬性的偏正結構。

通常人們管這種用法的“之”叫做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例如:

(5)汝忘君之爲孺子牛而折其齒乎?(《左傳·哀公六年》)——按:

此例加“之”的主謂結構作句子的賓語。

(6)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論語·雍也》)——按:

赤,公西華。孔子的學生。此例加“之”的主謂結構作時間狀語從句。

(7)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已。(《孟子·梁惠王上》)——按:

此例加“之”的主謂結構作句子的主語。

(8)雖鞭之長,不及馬腹。(《左傳·宣公十五年》)——按:

此例加“之”的主謂結構作讓步複句的分句。下面各例中的“之”字也是結構助詞,其作用與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是一樣的,但是句子卻是自足的,獨立的:

(9)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詩經·鄭風·褰裳》

(10)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詩經·周頌·維天之命》)

(11)xx曰:

“勝如卵,余翼而長之……。”勝聞之,曰:

“令尹之狂也!得死乃非我。”(《左傳·哀公十六年》)

(12)(伊尹)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有不與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內之溝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孟子·萬章下》)

(13)xx之,又入見xx曰:

“危矣,樓子之爲秦也!”(《戰國策·趙策三》)這些例子顯示:

“之”所在的句子都是感歎句,“之”的作用就是使所在的感歎句在形式上變成一個不自足的句子,以此來凸顯句子的感歎語氣。

凸顯結構助詞有“之”“是”“寔(實)”“斯”“茲”“彼”“焉”等,

“之”“斯”“茲”“彼”“焉”起標記並凸顯前置賓語的作用,“寔(實)”起標記並凸顯主語的作用,“是”則既可以標記和凸顯賓語,也可以標記和凸顯主語。“之”用來標記和凸顯前置賓語,最爲常見。例如:

(1)吾斯之未能信。(《論語·公冶長》)

(2)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論語·陽貨》)

(3)我,xx之自出,至於今是賴。

(《[FS:

PAGE]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按:

此例介詞“自”的賓語“xx”前置。

也常常與語氣副詞“唯(惟)”配合使用,構成“唯(惟)+賓語+之+動詞”格式,或與疑問代詞“何”配合構成“何+賓語+之+動詞”格式凸顯結構。例如:

(4)不知稼穡之艱難,不聞小人之勞,惟耽樂之從。(《尚書·無逸》)——按:

從,通“縱”。

(5)是夫也,將不唯衛國之敗,其必始於未亡人。(《左傳·成公十四年》)

(6)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論語·子罕》)

(7)虢多涼德,其何土之能得?(《左傳·莊公三十二年》)——按:

涼,薄。

“斯”標記和凸顯前置賓語比較少見,“茲”“彼”“焉”都偶爾一見。例如:

(8)周公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尚書·金縢》)

(9)xxxxxx,xxxx,爰方啓行。

(《詩經·xx·xx》)

(10)苟有履衛地、食衛粟者,昧雉彼並凸顯主語主要見於《國語》和《左傳》。

例如:

(12)非知之實難,將在行之。(《左傳·昭公十年》)

(13)xxxx實御在側,近頑童也。

(《國語·xx》)

(14)唯東宮與西廣寔來。(《國語·楚語上》)——按:

xx,xx,都是xx軍營的名稱。

(15)重、黎寔使天地不通者。(《國語·楚語下》)——按:

重,傳說遠古時代掌管天的神;黎,傳說遠古時代掌管大地的神。

“是”標記並凸顯主語主要見於《詩經》,標記並凸顯賓語則比較普遍。“是”標記凸顯主語的例如:

(16)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維躬是瘁。(《詩經·小雅·雨無正》)——按:

出,通“拙”。

(17)神保是格,報以介福。(《詩經·小雅·楚茨》)——按:

格,至。介,求也。“是”標記凸顯賓語的例如:

(18)靖共爾位,正直是與。(《詩經·小雅·小明》)——按:

正直,這裏指正直的人。

(19)豈不穀是爲?先君之好是繼。(《左傳·僖公四年》)——按:

不穀,xx對自己的謙稱。

“是”標記凸顯賓語時可與語氣副詞“唯(惟、維)”“將”配合構成“唯(惟、維)/將+賓語+是+動詞”格式。例如:

(20)小國將君是望,敢不唯命是聽?(《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21)子爲司寇,將盜是務去,若之何不能?(《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凸顯結構助詞都是從指示代詞演變來的,所以過去一般把這種用法看作是指示代詞的一種復指功能。我們認爲,這些詞在這種情況下,主要作用不在於復指,而在於凸顯和標記,所以我們把它們看作起凸顯標記作用的結構助詞。

三、構詞詞綴

古代漢語中的詞綴,比較容易識別的是那些在書面上用一個漢字來表示的,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詞綴在書面上沒有用一個漢字來表示,所以認識起來就比較困難。在書面上用一個漢字來表示的詞綴通常認爲[FS:

PAGE]是成音節的,其實也不一定,也有可能祗是一個加在詞根之上的輔音。至於在書面上沒有用漢字來表示的那些詞綴,肯定都是不成音節的。它們或者祗是一個輔音,或者是通過詞根聲母的清濁變化來體現。目前對於古代漢語詞綴的研究還很不深入,下面介紹一些有漢字表示的詞綴。

成音節的構詞詞綴包括兩類:

一類是黏附在詞根之上的詞綴,另一類是黏附在一個詞或短語之上,將這個詞或短語變成一個句法單位。

黏附於詞根之上的詞綴比較常見的有“有”“疇”“不(丕)”“薄”“言”“然(焉)”“爾”“而”“斯”“若”“如”“乎”等,其中“有”“疇”“不(丕)”“薄”“言”是前綴,也有人管它們叫詞頭;“然(焉)”“爾”“而”“斯”“若”“如”“乎”等是後綴,也有人管它們叫詞尾。此外“之”有時出現在人名的中間,是一個中綴。“有”通常加在邦國、部落等專有名詞的詞根之前。例如:

(1)我不可不監于有夏,亦不可不監于有殷。(《尚書·召誥》)

(2)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詩經·小雅·巷伯》)——按:

譖(zèn),說別人的壞話。畀(bì),給予。

xx(hào),天。

這種用法的“有”本是名詞,是“域”“國”的意思。例如:

“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國語·魯語上》)這裏的“有”即是“邦國”的意思。加在邦國名之前的“有”即是有這種意義的名詞演變來的,所以“有夏”實際即“域夏”或“國夏”,“有北”即“域北”或“國北”,也就是“北方”或“北方的國”的意思。

“疇”加在時間名詞的詞根之前。例如:

(1)將戰,華元殺羊食士,其御羊斟不與。及戰,曰:

“疇昔之羊,子爲政;今日之事,我爲政。”與入鄭師,故敗。(《左傳·宣公二年》)

“不(丕)”主要見於《尚書》《詩經》,加在形容詞詞根之前。

例如:

(1)上帝不寧,不康禋祀。(《詩經·大雅·生民》——按:

xx《傳》:

“不寧,寧也。”“不康,康也。”

(2)有周不顯,帝命不時。(《詩經·大雅·文王》)——按:

xx《傳》:

“不顯,顯也。”“不時,時也。”

(3)徒御不警,大庖不盈。(《詩經·小雅·車攻》)——按:

xx《傳》:

“不警,警也。”“不盈,盈也。”“薄”祗見於《詩經》,加在動詞詞根之前,可能是起代替施動者的作用。例如:

(1)薄汙我私,薄澣我衣。(《詩經·周南·葛覃》)——按:

私,平常穿的衣服。

(2)赫赫南仲,薄伐西戎。(《詩經·小雅·出車》

(3)思樂泮水,薄采其芹。(《詩經·魯頌·泮水》)

“言”也祗見於《詩經》。《爾雅·釋詁》:

“言,我也。”所以這個詞綴的功能是代替第一人稱施動者。

它與“薄”的差別在於“薄”不限於代替第一人稱施動者。例如:

(1)言告師氏,言告言歸。《詩經·周南·葛覃》)——按:

xx《傳》:

“言,我也。”

(2)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於歸,言秣其馬。(《詩經·周南·漢廣》)

(3)靜言思之,不能奮飛。(《詩經·邶風·柏舟》)

“然(焉)”“爾”“而”“斯”“若”“如”“乎”都是狀態形容詞後綴,加在狀態形容詞詞根之後,或者詞根本身是動詞性質的,加上這些詞綴之後,就變成狀態形容詞。由這些詞綴構成的狀態形容詞在句中一般作謂語或狀語。例如:

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FS:

PAGE]之矣。(《xx·xxxx》)

睠然顧之,潸焉出涕。(《詩經·小雅·大東》)——按:

潸焉,潸然。流淚的樣子。

夫子莞爾而笑。

(《論語·陽貨》)——按:

莞爾,展顔微笑的樣子。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論語·子罕》)——按:

偏,通“xx”。

反而,搖曳不定的樣子。

王赫斯怒,爰整其旅。(《詩經·大雅·皇矣》)——按:

赫斯,赫然。盛怒的樣子。桑之未落,其葉沃若。(《詩經·魏風·氓》)——按:

xx,潤澤的樣子。

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論語·鄉黨》)——按:

侃侃如,溫和快樂的樣子。

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論語·八佾》)——按:

鬱鬱乎,xxxx樣子。

加於人名中間的中綴“之”例如《左傳》中有“宮之奇”“介之推”“文之無畏”“燭之武”“佚之狐”《論語》裏有“孟之反”,《孟子》裏有“尹公之佗”“庾公之斯”等。杜預《左傳》注即指出“介之推”的“之”爲“語助”。

xx《論語正義》xx“xx反”下注曰:

“古人多用‘之’爲語助,若舟之僑、宮之奇、介之推、公罔之裘、庾公之斯、尹公之佗與此‘孟之反’皆是。”中綴“之”有時也音變爲“施”。《孟子·梁惠王上》有“孟施舍”,趙岐《孟子章句》曰:

“xx,姓;舍,名;xx,發音也。”

黏附在詞或短語之上的詞綴有“者”“攸”“所”三個,一般把它們看作一個獨立的詞。我們認爲,它們的功能是將一個詞或短語變成一個句法單位,與現代漢語後綴“的”的功能相同,所以本書把它們看作詞綴。在這三個詞綴當中,“者”是後綴,“攸”和“所”是前綴。“攸”和“所”的功能相同,是時間上前後相承的兩個詞綴,“攸”在《尚書》《詩經》中比較常見,春秋以後的文獻就比較罕見了。“所”字始見於《尚書·盤庚》,春秋以後的文獻中常見。

“者”的功能有兩種,其一是加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之後,構成的“者”字結構其性質仍然是名詞,語義指稱也沒有改變,所以這種用法的“者”是自指性後綴。例如:

(1)有顔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

(《論語·先進》)

(2)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論語·述而》)

(3)昔者子貢問於孔子。(《孟子·公孫丑上》)

其二是加在動詞、形容詞等非名詞性的詞或短語之後,構成的“者”字結構變成一個名詞性結構,具有了指稱功能,指稱動詞的施動者或形容詞所表述的主體。這種用法的“者”是轉指性後綴,一般翻譯成“……的人(事物)”。例如:

(4)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論語·子罕》)——按:

“好德如好色者”意思是“好德如好色的人”

(5)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按:

智者,有xx的人。愚者,愚蠢的人。

(6)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按:

往者,過去的事情。來者,將來的事情。

(7)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孫子兵法·謀攻》)——善之善者,好的當中更好的。

這種“者”字結構不僅可以用來指稱人或者事物,也可以用來指稱原因,可以翻譯成“……的原因”。例如:

(8)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9)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孫子兵法·虛實》)

“攸”和“所”通常加在動詞或動詞性短語之前,構成的“攸”字結構或“所”字結構變成一個名詞性結構,這個結構具有指稱功能,指稱的對象一般是動詞或動詞性短語的[FS:

PAGE]受事者,一般翻譯成“……的人(事物)”。例如:

(1)爾不從誓言,予則孥戮汝,罔有攸赦。(《尚書·湯誓》)——按:

孥(nú),同“奴”。攸赦,所赦,赦免的人。

(2)豈弟君子,福祿攸降。(《詩經·大雅·旱麓》)——按:

豈弟,通“愷悌”。攸降,降賜的人。

(3)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論語·里仁》)——按:

所欲,想要的xx。

(4)奪其所憎而與其所愛。(《戰國策·趙策四》)——按:

所憎,不喜歡的人。所愛,喜歡的人。

有時“攸”字結構和“所”字結構指稱的對象也可以是其他成分,不過比較少見。例如:

(5)盤庚既遷,奠厥攸居。(《尚書·盤庚下》)——按:

奠,安定。攸居,居住的地方。

(6)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詩經·小雅·小宛》)——按:

忝,辱。所生,這裏不是指生養的孩子,而是指生養(自己)的父母。

“所”字結構指稱的對象有時也可以直接出現在“所”字結構的後邊,構成“所+動詞+之+名詞”式偏正結構。例如:

(7)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築與?抑亦盜蹠之所築與?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樹與?抑亦盜蹠之所樹與?(《孟子·滕文公下》)

“所”不僅可以與動詞構成“所”字結構,也可以與介詞構成“所”字結構,“所+介詞”結構指稱介詞賓語所表達的事物。例如:

(8)是吾劍之所從墜。(《呂氏春秋·察今》)

(9)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墨子·公輸》)——按:

距,通“拒”。所以,憑藉(使用)的方法。

(10)上君所與居,皆其所畏也;中君所與居,皆其所愛也;下君所與居,皆其所侮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所”字結構中的動詞一般後邊不再出現賓語,但也有例外。

例如:

(11)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風雨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按:

所避風雨,避風雨的地方。

(12)諾,恣君之所使之。(《戰國策·趙策四》)——按:

這句話的意思是:

好吧,任憑您怎麽安排他吧。

古汉语文言虚词-疑问代词助词副词归类(转)

第三节疑问代词 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主要有“谁”“孰”“何”“曷”“奚”“胡”“恶(wū)”“安”“焉”“几”“几何”。汉魏时期出现“何物”“何等”,是询问事物的,相当于“什么”。 “谁”“孰”主要用来询问人。例如: (1)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歧予望之。(《诗经·卫风·河广》)——按:歧,通“企”,踮起脚跟。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 《尚书》里有一“畴”字,也是用来询问人的,相当于“谁”。例如: (4)帝曰:“畴咨若时登庸?”(《尚书·尧典》)——按:此例《史记》翻译成“尧曰:‘谁可顺此事?’” “谁”在汉魏以后也说成“阿谁”。例如: (5)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何”“奚”主要用来询问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其中“何”偶尔也写作“可”。例如: (1)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2)人可以食,鲜可以饱。(《诗经·小雅·苕之华》)——按:此例意思是,人拿什么吃,拿什么饱? (3)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诗经》里“以”有时也是疑问代词,当“何”字解。例如: (4)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诗经·召南·采蘩》)汉魏时期产生的“何物”“何等”相当于上古的“何”,也是询问事物的,可以翻译成“什么”。例如: (5)所谓尸解者,何等也?(《论衡·虚道》) (6)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禇因举手答曰:“河南禇季野。”(《世说新语·雅量》) (7)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卿何物?”(《世说新语·方正》)(8)大鬼过后,捉得一小鬼,问:“此何物?”曰:“杀人以此矛戟……”(《搜神记·夏侯弘》) “胡”有人说是“何故”的合音,用来询问原因,可以翻译成“为什么”;但也可以用来询问其它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例如: (1)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经·魏风·伐檀》)——按此例询问原因,意思是“为什么”。 (2)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乎?(《墨子·兼爱下》)——按:此例是询问人,意思是“什么人”。 (3)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汉书·食货志上》)——按:此例询问事物。意思是“什么”。 “曷”多见于《诗经》和《公羊传》。在《诗经》里主要用来询问时间,可以翻译成“什么时候”;在《公羊传》中则主要用于询问原因,可以翻译成“为什么”。例如:(1)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按:曷至哉,何时回来呀? (2)后子见赵孟,赵孟曰:“吾子其曷归?”对曰:“……将待嗣君。”(《左传·昭公元年》)——按:“吾子其曷归”句杜预注云:“问何时当归。”

古代汉语虚词题目及答案

(一)根据下列例句分析归纳“之”的词性、意义或语法作用。 (10 分) 1.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北冥有魚》) ——动词,往,到……去, 2.湯之問棘也是已。(《北冥有魚》) 连词(或以为助词),或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助词,加在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此主谓结构独立成句的可能。 3 .之二蟲又何知?(《北冥有魚》) 代词,或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 4.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北冥有魚》)――作人称代词,指代彭祖。 5.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北冥有魚》) 连词(或以为助词)。或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修饰、领属关 系,相当于“的”, 6.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左傳?齊桓公伐楚盟屈完》)――之,助词(答“连词”亦可),加在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此主谓结构独立成句的可能。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或语法作用。 1.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論語?衛靈公》)

介词,弓I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可译为“因为”、“由于”。 2.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韓非子?五蠹》)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可译为“用”、“拿”。 3A.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遊褒禪山記》) ――连词,连接形容词和形容词,表递进,可译成“而且”。 4.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柳子厚墓誌銘》)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动作行为涉及的范围,可译为 “在”。 5.項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史記?項羽本紀》)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可译为“率领”。 6.靈公少,晉人以難故,欲立長君。 ——以,介詞,由於。 7?仆以口语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以,介詞,由於。 ――介词,弓I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可 译为“因为”、“由于”。 8.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國家之急。 以,目的连词, 9.在“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句中,“以”的用法是(C )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及含义一览 15个常用文言虚词用法(据最新教学大纲要求) 之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郕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代指阙秦以利晋这个事件)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代词,他们) 与坐谈,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代词,这件事)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因人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则 一、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古代汉语的虚词

古汉语虚词 介词 介词的作用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 介词一般由动词虚化而来,因此意义上带有动词的性质。区别在于动词可以独立做谓语,而介词需要和名词一起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1、于(於,乎) “于”和“於”原来都是动词。两字上古读音不同,但作为介词用法相同,其差别主要在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作者用字不同:甲骨文中只用“于”不用“於”,先秦一些古籍如《左传》、《荀子》等“于”、“於”并用,战国以后古书则多写作“於”。汉字简化后,“於”又简化为“于”。 “乎”字的上古音与“于”相近,除常作为语气词外,还常作介词用,用法基本和“于”一致。 “于”的用法主要有五种。 (1)引入行为动作的处所与时间,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或状语。可译为:在、从、到等。如: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论语?先进》)(曾点) 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韩非子?五蠹》)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赤壁之战》) 这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介词“在”、“到”、“从”等。除“乎”字外,现代汉语书面语还一直沿用,如“写于北京”、“成立于一九四九年”。但在古代汉语里,表示处所的“于”字有时可以不出现,该处所名词直接用在谓语动词或动宾词组之后作补语,这体现了古今汉语的差别。例如: 吾闻秦军围趙王钜鹿。《史记?项羽本纪》 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史记?西门豹治邺》 两句应为“于钜鹿”“于河中”。 (2)引入行为动作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跟、给、对、对于”等。例如:利泽施乎万世。(《庄子?大宗师》)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言博问也。《荀子?大略》(刍荛(打柴的人)是询问的对象。)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这种用法除“乎”字外,也常见于现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如“献身于革命事业”、“有利

古代汉语胡安顺第一单元思考与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请说明下列工具书之间的差别。 (1)字典与词典。 字典主要是以解释单个字的形、音、义为出发点的。“字典”一词出现在《康熙字典》问世以后,在此之前,凡是解释汉字形、音、义的书,都笼统地称为字书。 词典是以词为解释对象的工具书。词典的类型有多种,如普通词典、专科词典、分类词典。 (2)类书与政书。 类书是一种分类汇编各种资料的工具书。其体例都是先分大类,后标子目,各种材料类聚于子目之下。类书的内容无所不包,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类书的大类或子目,所以有人将其比作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政书是记载历代政治经济、典章制度沿革变化的书籍。政书原本是一种历史着作,由于其中集中记载了典章制度,具有资料汇编的性质,人们就当做工具书来使用了。政书的特点是分门别类地加以叙述。一种典制系统是一个门类,每个门类之下再区分子目,与一般类书相同,只是一般类书门类子目无所不包,而政书的门类子目一般局限在典章制度的范围内。 (3)“十通”与会要、会典。 “十通”是通记历代典制的十部政书的总称,包括《通典》、《通志》、《文献通》等十部书。 会要、会典都属于断代政书。 (4)会要与会典。 会要以事类为纲,分门别类地记载一代典章制度;会典则一般以官署机构为纲,重点记述国家政令、官吏职掌,汇编有关事例。前者以类相从,后者以官统事。 二、常见的字典、词典中标出古音的主要有哪几部指出其标古音的方法。 常见的字典、词典中标出古音的有以下几部,其标音方法如下所述; (1)《说文解字》。部分字用“读若”这一术语注出了读音。 (2)《康熙字典》。其释字体例是先列本音本义,再列别音别义。注音以罗列《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洪武正韵》等古代韵书中的反切为主,辅以直音。 (3)《中华大字典》。在注音上,它以《集韵》的反切为准,每音只加一个反切,《集韵》中没有的字,再用《广韵》或其他韵书中的反切。反切之后加注直音和平水韵韵目。 (4)《汉语大字典》。其中对每个字,依次注出了今音、中古音和上古音。如一字多音则分列。其中,今音用汉语拼音字母标注;中古音用《广韵》或《集韵》的反切标注,同时表明声、韵、调;上古音只标韵部,采用的是近人考订的古韵三十部。 (5)《王力古汉语字典》。注音中不仅标出了上古的韵部,同时标出了中古的韵部、声母和声调。 (6)《辞源》。其注音同时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标注今音,用《广韵》的反切标注中古音,同时标出了中古的声调、韵部和声母。 (7)《汉语大词典》。单字的注音分为二段式:用汉语拼音字母注现代音,用《广韵》的反切标注中古音,同时标明声调、韵部和声母。凡产生于近代的字,一律依近代韵书、字书中的反切标音,只标明声调和韵部,不标声母。 (8)《中文大辞典》。注音先列反切,后列平水韵目,最后列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

文言虚词用法总结整理

一、而 1、作连词 ⑴表示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可就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③惑而不从师 ⑵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与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与”或不译。 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⑸表示顺承(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⑹表示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更”。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也。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⑺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因此”。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作代词 ⑴您,您的。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③若欲死而父。 3、作动词 ⑴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4、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复合虚词。 ⑴【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就是而已。 ⑵【而后】才,方才;然后、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⑶【寻而、既而、已而、俄而、继而】等,表示时间短暂。可译为“不久、一会儿” ①俄而百千人大呼;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促织》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⑷【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 二、何 1、作疑问代词

古代汉语常识

古代汉语常识(一)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查检字音和字义 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式有三种: 1、按音序排列(音序法) ⑴汉字拼音。现在通行的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 ⑵注意字母。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有的字典按照注意字母的顺序排列。 ⑶平上去入、一百零六韵。在古代,也按平上去入四声、一百零六韵(平水韵)排列的。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这就是所谓的部首检字法,把同一部首的字归为一类,部首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而定,同部首的字也以笔画为序。 例如,“口”部是三画,排在“木”部(四画)之前;同在“口”部,“吹”字四画(部首笔画不算),排在“味”字五画之前。 第一部用部首检字法的字典是《说文解字》。 3、按号码排列(注意繁简字变换) 流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一般是方形,都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分为十种,用0至9是个号码来代表。 四角的顺序是先左上角,次右上角,再次是左下角,最后是右下角,每字得四码P65

4、按义编排 《尔雅》十九篇即按义编排。如“兄”,“弟”在“宗族”中查。“间”(秦汉以前没有此字),jiān、jiàn、xián ?《新华字典》 目前最常见的字典。 它收字(包括繁体字、异体字)在一万个以上。 ⑴適當的收了一些古書中的常用字 ⑵在有些字的义项中也收了一些古代的用法 ⑶还收了少数古汉语中特有的双音词(又称复音词) ?《现代汉语词典》 是一部记录普通话语汇的中型词典。 它对所收的一万多单字,注音比较准确,释义比较情当,并收了一些古字古义,对初学古汉语的读者,是很有帮助的。 ?《古汉语常用字典》 收字3700多个,2000多个双音词,按汉语拼音排序,收的是常用字,注意词义的辨析。 ?《康熙字典》 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其收字四万七千多个(47035)。

古汉语常考知识点

本帖最后由 aaa0138025 于 2011-8-21 12:54 编辑 古代汉语常考知识点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12、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B、加上词头词尾。 C、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合成。 13、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联绵字。文字学主要凭字形辨别本义。 14、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 1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16、押韵分为三种: A、句句押韵。 B、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如《诗经》 C、交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 17、《诗经》押韵主要格式:隔句押韵的句尾韵;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 18、古韵指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现在被分为三十部。《诗经》押古韵。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江有诰《诗经韵读》、王念孙《诗经群经楚辞韵谱》 19、注解古书开始于汉代。

古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 连词是在词、词组、分句、句、句群之间起连接作用,表示它们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一类虚词。 介词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一种词类,属于虚词。 语气词是表示句子语气的一类虚词。古代汉语的语气词有用在句尾的,也有用在句首和句中的。 词类活用: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会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叫做词类活用。 目录学是文学典籍编目、提要、校理和有关文献编制体例的学问。 二选择题 1、连词和介词的区别:介词能带宾语,组成介宾结构,充当句子的状语或补语。连词不能带宾语,而只是在词、词组、句子之间起到连接作用。 2、词在句中的词性: “与”在句中可做连词或介词。主要从以下两点加以辨别, 一是看位于“与”前后的两个词语在不改变原句基本意义的前提下是否可以位置互换。二是看在不改变原句基本结构的前提上,“与”前是否能插入其他修饰成分:能插入的,说明”与”仅与后面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与”是介词;不能插入的,是连词。P216 “与”作为连词,重要功能有以下两种: A.连接名词性词语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 B.和“不如”“宁”“孰若”等词连用,构成“与。。。不如。。。”“与。。。宁。。。” “与其。。。孰若。。。”等格式连接分句和分句表示选择关系。 辨别介词和连词两种词性的方法: (1)看位于“与”前后的两个词语在不改变原句基本意义的前提下是否可以互换位置,能交换的说明它们是并列关系,“与”是连词;不能交换的说明它们有主次之分,“与”是介词。 (2)看在不改变原句的基本结构的前提下,“与”前能否再插入其他修饰成分,能插入的是介词,不能插入的是连词。 “之”作为连词主要连接定语和中心语构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也可以连接主语和谓语,取消句子独立性,使主谓结构变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 (1)“之”连接定语和名词中心语,构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可译为“的”或不译。 (2)“之”连接主语和谓语,取消句子独立性,使主谓结构变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状语和判断句谓语,或是充当复句的分句。“之”连接主语和谓语而成的名词性偏正结构经常在单句中充当主语、宾语,或是表示时间关系的状语,有时亦可充当判断句的谓语。连接主语和谓语,构成偏正结构充当状语,表示时间上的修饰,可译为“。。。的时候”。 (3)“之”作为动词,表示“到。。。去”(详见P218) “虽然”“然而”“然则”在古代汉语里是代词 虽然 “虽然”是连词“虽”和代词“然”的搭配使用,“虽”是表示让步的连词,意思是“虽然,即使”“虽”也可表示假设性的让步,可译为“即使”“纵然”“虽然”相当于“虽然如此,。。。” 然而

古汉语文言虚词-疑问代词助词副词归类(转)精品

【关键字】语文、条件、难点、现代、配合、发展、掌握、需要、倾向、能力、办法、倾斜、发扬、公心 第三节疑问代词 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主要有“谁”“孰”“何”“曷”“奚”“胡”“恶(wū)”“安”“焉”“几”“几何”。汉魏时期出现“何物”“何等”,是询问事物的,相当于“什么”。 “谁”“孰”主要用来询问人。例如: (1)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歧予望之。(《诗经·卫风·河广》)——按:歧,通“企”,踮起脚跟。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 《尚书》里有一“畴”字,也是用来询问人的,相当于“谁”。例如: (4)帝曰:“畴咨若时登庸?”(《尚书·尧典》)——按:此例《史记》翻译成“尧曰:‘谁可顺此事?’” “谁”在汉魏以后也说成“阿谁”。例如: (5)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何”“奚”主要用来询问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其中“何”偶尔也写作“可”。例如: (1)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2)人可以食,鲜可以饱。(《诗经·小雅·苕之华》)——按:此例意思是,人拿什么吃,拿什么饱? (3)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诗经》里“以”有时也是疑问代词,当“何”字解。例如: (4)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诗经·召南·采蘩》)汉魏时期产生的“何物”“何等”相当于上古的“何”,也是询问事物的,可以翻译成“什么”。例如: (5)所谓尸解者,何等也?(《论衡·虚道》) (6)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禇因举手答曰:“河南禇季野。”(《世说新语·雅量》) (7)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卿何物?”(《世说新语·方正》)(8)大鬼过后,捉得一小鬼,问:“此何物?”曰:“杀人以此矛戟……”(《搜神记·夏侯弘》) “胡”有人说是“何故”的合音,用来询问原因,可以翻译成“为什么”;但也可以用来询问其它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例如: (1)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经·魏风·伐檀》)——按此例询问原因,意思是“为什么”。 (2)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乎?(《墨子·兼爱下》)——按:此例是询问人,意思是“什么人”。 (3)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汉书·食货志上》)——按:此例询问事物。意思是“什么”。 “曷”多见于《诗经》和《公羊传》。在《诗经》里主要用来询问时间,可以翻译成“什么时候”;在《公羊传》中则主要用于询问原因,可以翻译成“为什么”。例如:(1)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按:曷至哉,何时回来呀?

9 文言虚词常见用法及例句

中考常见虚词用法及例句 每天收获小进步,积累起来就是大进步;每天收获小幸福,积攒起来便成大幸福!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 1.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记》)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杂然而前陈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古汉语常用虚词意义用法辨析

古汉语常用虚词意义用法辨析 摘要 学习古代汉语,不但能够提高我们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更有助于我们提高和 理解现代汉语的能力。由此,古代汉语在语言学习和教学上,都有重要的意义,实词把握固然重要,如果对古代汉语虚词的把握不够充分,就几乎难以读懂古文。实质上我们已经知道,古代汉语中的虚词绝大多数都是由实词虚化而来,在文言文中,虚词有的兼有实词的词性.本研究以历代名著为事实依据,以名家理论学说为理论基础,从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四方面对虚词意义进行深入剖析,进行归纳和举例,意在证明古代汉语中一些常见的虚词在古代汉语句式结构上,表示语气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如果缺少一些必要的虚词的修饰,那么,整个古文将会显得苍的无味,毫无生气,而且,虚词的运用也正是汉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和规律。 关键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实词虚化 前言 古代汉语是所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在整个中文类教学中占有重要的意义。学习古代汉语,不但是能够提高我们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更有助于我们提高和理解现代汉语的能力。因为现代汉语就是由古代汉语逐渐发展而来的。其中保存了许多古代汉语的成分,如果没有一定的古代汉语修养,那么,要真正学好现代汉语,是不可能的。 由此,古代汉语在语言学习和教学上,都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学好并掌握古代文化,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明。当前,我们国家在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上,越来越侧重对文言文的学习,在课程安排上,逐渐加重古文的比例,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多学习和掌握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如此,在继承民族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学习古代汉语,一般都是从字、词、音韵和语法几个方面,作为古代汉语最基本的语法体系来学习,而在语法上,又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部分,实词主要是涉及到词类活用的问题,虚词则相对数量少,但在运用频率上却很高,常言道:“之、乎、者、也、已、焉、哉,用得妙了是秀才。”但对古代汉语虚词的把握不够充分,几乎难以读懂古文。 古代汉语文言虚词的划分,因学者观点不同,而有不同的划分原则,有的直接列举常见的虚词,来加以探讨,有的则进行归类,以体现条理清晰,划分为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等,而且,其中还有争议的方面,主要是在副词的划分上,是把它作为实词,还是划分归到虚词这一大类当中去,原因就在于:副词与其他各类虚词相比较,一般词汇意义较实,可以有明确的词义,所以有的语法书就把它们归到实词当中去,或者也有人以为是半实事一类的词,但总体上把副词当作虚词的为多,我们这里研究虚词,姑且也把副词列入其中,在研究方法上,则按照归类研究的方式,以便于人们了解。 一、副词 和其他虚词比较,副词的数量比较多,情况相对复杂,其主要作用则是修饰动词,形容词,有时也修饰名词性谓语或整个句子,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是作状语或补语,我们依据意义把副词大致上分为六类,即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否定副词、情态副词和谦敬副词。 (一)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性质的程度,这样的程度副词有“殊、良、甚、尤”等例如: (1)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战国策?赵策》) (2)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汉书?冯唐传》) (3)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贾谊《论积贮疏》)

古代汉语

古汉语通论(一)自测题 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填空 1 汉语字典辞书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国最早讲词义的辞书为______。 3 《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______,全书分______部,收字______个,又有重文______个。 4 《康熙字典》成书于______年,部首数______,收字______个。 5 《辞源》(修订本)是______词典,用______法编排,部首数______。 6 《辞海》(1979年版)是______辞书。此书部首调整为______个,各字归部的原则是______。 7 《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清代______,此书收释虚词______个,释词特色是______。 8 《此诠》的编纂者是______,此书收释虚词______组,共______个,是解放前收释虚词______的虚词词典。 二单选题 1、《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A、许慎 B、张玉书 C、阮元 D、王引之 2、下列工具书,专门解释虚词,收列材料遍及经、史、子、集的是() A、《经传释词》 B、《说文解字》 C、《经籍纂诂》 D、《助字辨略》 3、下列工具书,可供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句出处的是() A、《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B、《简明古汉语字典》 C、《十三经索引》 D、《汉语大字典》 4、下列工具书,专门收罗以连绵词为主的古汉语双音词的是() A、《词诠》 B、《诗词曲语辞汇释》 C、《康熙字典》 D、《辞通》 三多选题 1、下列工具书,按平水韵一零六韵分卷编排的是() A、《经籍纂诂》 B、《佩文韵府》 C、《经传释词》 D、《辞通》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词类活用,虚词,音韵)

(词类活用、句法、副词部分)练习一 一、说明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现象: 1、左右欲兵之。 2、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3、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4、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二、判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并分别予以说明: 1、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墨子·耕柱) 2、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3、曲其堗(同“突”,烟囱),远其积薪;不者,将有火患。(说苑·权谋篇) 4、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荀子·赋篇) 5、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史记·赵充国传) 三、指出下列句中用作状语的名词,并说明它所表示的意义: 1、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 2、乡邻之生日蹙。 3、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 4、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 5、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四、指出下列句子宾语所在的位置,说明其语序类型。 1、吾谁欺?欺天乎! 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今吴是惧而城于郢。 4、余唯利是视。 5、子归,何以报我? 五、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并说明它的词性和用法。 1、太后之色少.解。 2、田忌一不胜而再.胜。 3、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4、鲁周霸、孔安国,洛阳贾嘉,颇.能言《尚书》事。 5、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 6、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 六、古文加标点 光为人沈静详审长财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汉书·霍光传》)

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教学要点: 一、了解《考试说明》中列出的18个常见虚词及课本中出现的其它虚词的用法。 二、了解虚实多类、一词多用以及同类异词现象。 三、区别句末虚词、关联虚词的用法。 教学内容: 一. 文言词语的分类: 1. 实词,具有实在意义的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2.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语。包括代词、连词、介词、助词、副词、叹词、拟声词等。 二、虚词使用的几种现象 1、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古代的虚词,除了少数而外,大都是具有多种用法的。如“因”一般用作介词,但可以表示“因为”的意思(如“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可以表示“根据”的意思(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可以作“经过、通过”的意思(如“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还可以用作连词,相当于“于是”(如“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2、虚实兼类现象: 就是指一些文言词,它既可以用作实词,又可以用作虚词。如:“之”的用法,既可以作代词(如“作《师说》以贻之”),又可以作助词(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可以作动词(如“佯狂不知所之者”)。 3、虚词的古今变化。 文言虚词和文言实词一样,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生演化,古今用法已经有了很大不同,认真区别有助于对文言虚词的准确理解。这种变化大致分为四种情况: 1. 用法消失。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作发语词,现在不这样用。“险以远,则至者少”中的“以”是表示并列的连词,现在已不用。 2. 沿用至今。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中的“于是”,现在也用于表示承接。“学然后知不足”中的“然后”,也用于表示承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中的“而已”,现在也用于表示限止的语气。 3. 用法变化。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中的“所以”,古代表原因,现在表结果。“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中的“何如”,古代表示疑问,怎么样;现在表示选择的肯定部分。 4. 另词替代。如“甚矣,汝之不惠!”中的“矣”,感叹助词,现在为“啊”“了”取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则”,表示判断,现在为“就是”所替代。 三、常见的18个虚词用法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常用虚词汇总

常用虚词汇总 文言虚词 在初中阶段,对古汉语中的20多个文言虚词要加以了解,要重点掌握“之、其、者、而、则、乃、且、然、以、于、为、也、乎、夫、焉、宁、去”这17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其作用和意义,还应与现代汉语做比较,明确哪些作用保留下来了,哪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发生了变化;在解释时,应准确地运用现代汉语中与之相当的字词来替代,借助归类进行比较,掌握各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桓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十则》)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动词:去、到、往 ①吾欲之.南海②辍耕之.垄上 三、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 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四、介词:在如:悬挂之.四壁(《观巴黎油画集》)其 1、代词,代人、代事、代物,“他”“他们”“他们的”“那个”“其他” (1)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陈涉起义》 (2)必先苦其.心志,用手拂之,其所自落。《活板》 2、语气词,表示测度,劝勉,有时加强反问。 (1)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愚公移山》 (2)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大概)《峡江寺飞泉亭记》 2、副词:“难道” (1)其.(难道)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者 一、代词 1、一般附着在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或动宾词组的后面,相当于“......的”或“......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地方)。” 例: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者:指人)②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者:指事。) 2、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例: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②言之,貌若甚戚者.。 3、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 例: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 ③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⑤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二、语气助词 1、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 例:①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 谋也。 ③而安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④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古代汉语虚词总结

古代汉语 一、语法: (一)词法 虚词: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形代表几个不同的虚词。 实词 1.虚词: (1)以代词用法为主的虚词: 之代词: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爱公孙段,欲立之. 相当于“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那么你之后就没有人再 继续了) 相当于“我”:幸来告语之. 指事代词“这”:之.二虫,又何如。之.子于归。(这个姑娘出嫁了) 助词介词,连词:“的”:民之.主也;以君之力,不能毁魁父之.丘。(这样的) 云梯之.械(这样的)。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寡人之.于国也。 “之”字本意:到(某地)去 其相当于“之+的”代人,作定语:其.妻归,告其.妄 代物:问其.主 代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主谓结构的主语:而观其.辟人也 作语气词表示委婉的语气:吾其.还也(我还是走吧) 表示推测的语气:民其.无知也(百姓大概无知吧) 增加反问的语气:如之何其.废之 表反问“难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其”字本意:箕 是代词,代前边出现的人,事:闻君行圣人之道,是.亦圣人也(这) (译作:这、这个、这样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和这个相反) 天下皆是.也(这样的) 作指事代词:是.岁大旱(这);居是.邦也(这个)

现代汉语中,“之”、“其”、“是”作为代词已不用了。 者特殊代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所 者代词名词+者(复指代词),就是指代名词本人:陈涉者.,羊城人也 动词+者,指示发出动作的主体,者字词组 语气词表示假设语气“…的话”:不然者. 表示疑问语气“呢”:何以得擅许秦者. 放在句尾和“也”连用:……而非邦者.也(哪里见过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 不算是国家呢) 所只能+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所.读者(所读的书) 所.仰望而终身也 吾先子所.畏也 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所以”(所凭借的原因):故今具道所以 .. 未见所以 ..敬王也(没有见到你所用来尊敬王的表现 或、莫都是不定代词或或.曰……(有人说……)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 莫否定性不定代词:天下莫.不闻 莫.不中音(没有哪一个声音不符合节拍) 善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都有副词用法或(作状语,表不肯定):或.者不可乎(也许不行吧) 今者或.是之亡矣(大概) 莫(表否定):民莫.有斗心(老百姓没有抗争的决心)焉都是合音词“于之”,“于是” 诸“之于”,“之乎” 焉“于之”,“于是”: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让子路在这儿问路) 不复出焉.(于之)(不再从这儿出去了) 善莫大焉.(于之) 语气词用法:在句尾:于我心有戚戚焉. 则就木焉.(就和死差不多了) 在句首:焉.有仁人在立,罔民而可为也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仅供参考) 肖庆峰整理 一、文字部分 1、甲骨文:简称甲文,指近代以来发现的商周时期写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也叫贞卜文字、殷墟书契等。 2、金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青铜铭文等。 3、大篆: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一带的文字,也叫籀文。广义的大篆还包括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等。 4、小篆:指秦统一六国后,由李斯等整理大篆和六国文字而确立的秦国官方文字,也称秦篆。 5、籀文:旧说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著《史籀篇》中的文字,现在一般认为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的大篆。 6、古文:文字学上主要指战国时期流行于东方各诸侯国的文字,后来也叫战国古文。 7、奇字:战国时期六国古文的一种别体,可能是对战国时流行于六国的文字加以变异而来的。 8、今文:文字学上特指汉代流行的隶书。 9、古文字:指秦代小篆以前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战国古文等。 10、今文字:指汉代隶书以后的文字,包括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 11、隶变:指发生秦汉时期由秦国篆文、六国古文演变为隶书的过程。这一过程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12、隶定:指用隶书(后来也包括楷书)转写战国以前古文字的过程。 13、小学:原指古代的初等教育机构,后来又指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等。 14、六书:指中国古代分析汉字构造的六种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一般认为后两种是用字方法。 15、四体二用:四体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四种造字方法,二用指转注、假借两种用字方法。 16、初文:文字学上指反映一个字造字本义的初始写法,如“止”是“趾”的初文,“采”是“采”的初文。 17、本字:指表示本义的字,与“借字”相对。 18、通假:古代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法,也叫“通借”、“古音通假”。 19、通假字:用来代替某种意义的本字的音同音近的字,也叫“借字”。 20、古今字:历史上先后产生的表示某一相同意义的字,先产生的叫“古字”,后产生的叫“今字”。 21、异体字:完全同音同义,只有字形不同的字,也叫重文。 22、重文:即现在所说的“异体字”。《说文解字》中指与小篆相对的“古文”、“籀文”等异体字。 23、许慎: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主要著作有《五经异议》、《说文解字》等。《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据形说义的有系统的字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24、《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所著,是中国第一部说解字义、字形、字音的字典,并首创了部首检字法,分540部首,共收字9353个和1163个重文。对后代的语言文字研究影响十分深远。 25、《说文》四大家:清代以研究《说文解字》著称的四位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简称《段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26、说文学:指以《说文解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因为包括古代文字学的主要内容,也成为文字学的代名词。 27、文字学:广义的文字学包括对古代汉字形、音、义的研究,义近于古代的“小学”。狭义的文字学指对汉字形体结构、形义关系等的研究。一般所说的文字学即指狭义的文字学。 28、三仓:又作三苍,是秦代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的合称,是用小篆作为规范文字书写的字书,也是当时儿童识字的课本。 29、《史籀篇》:相传是周宣王太史史籀所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字书。原书已佚,《说文解字》中有引用,与秦国的大篆近似,后世称《史籀篇》的字体为“籀文”,即大篆。 30、石鼓文:唐代初年在陜西出土的先秦时期十块鼓形石上用大篆所刻的文字,称为石鼓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 31、三书说:现代学者唐兰主张将汉字的结构归纳为象形、象意、形声三种,称为三书说。后来文字学家裘锡圭主张将汉字结构归纳为表意、形声、假借三种,也称为三书说。 32、右文说:宋代学着王子韶首倡从声符推求字义的一种文字学见解,即声符相同的字,其意义也相同。如从“戋”得声的字都有“小”义,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贝之小者曰“贱”等。这一学说对探讨同源词和文字的音义关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后世学者也指出其具有牵强附会之弊。 33、孳乳:文字学上指源词派生出新词后,便要造一个记录新词的新字,这种现象叫孳乳。由孳乳派生而产生的新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