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刑法总论在线作业(201-333题)

刑法总论在线作业(201-333题)

刑法总论在线作业(201-333题)
刑法总论在线作业(201-333题)

多选题

201.下列关于假释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A 对于因杀人、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当他们被减刑后,如果剩余刑期低于十年有期徒刑,则可以假释

B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按照先并后减的方法实行数罪并罚

C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遵守了各种相关规定,没有再犯新罪,也没有发现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假释考验期满,剩余刑罚就不再执行

D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如果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正确答案:ABD

多选题

202.丁某因犯走私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没收财产,汪某等5人得知这一消息后,提出丁某向他们借过5万块钱,要求丁某偿还,在以没收的财产偿还债务时必须符合下述哪些条件?

A 此债务必须是在法院判处没收丁某财产之前所负的债务

B 必须经债权人汪某等5人向法院提出请求

C 汪某等5人与丁某之间的债务必须是正当的债务

D 只能在没收财产的数额内偿还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203.余某教唆某工厂保管员刘某要值班时让其潜入仓库。余某因此盗得大批财物,销赃后分了400元赃款给刘某。余某、刘某的行为构成了

A 两人的行为构成了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B 余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刘某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C 两人的行为构成了职务侵占罪的共同犯罪

D 余某是盗窃罪的主犯,刘某是盗窃罪的从犯

正确答案:AD

多选题

204.下列情况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有

A 黄某被姚某殴打后扬言要报复,姚某听说就拿出一把菜刀,被许某劝阻在一旁,此时黄某想先发制人,就从姚某手中夺过菜刀,将其砍成重伤。对于黄某行为的认定

B 李某身强力壮,对体弱的张某不满,伺机报复,一日见其和女友在一块,遂调戏侮辱其女友,张某看不过就抡起一根铁棍扑向李某,李某轻而易举的夺下铁棍,并借口防卫将张某手臂打折。对于李某行为的认定

C 一个晚上,一便衣民警夜晚巡逻,在检查三轮车时被远处的司机误认为窃车贼,司机立即找了几个人手持铁棍赶到现场,而民警也以为遭坏人袭击,双方因误会而发生冲突,民警开枪将司机打死。对于民警行为的认定。

D 一日夜晚吴某在一僻静小巷行走,见一陌生人突然袭击他,遂挥拳打去,直至将其打瘫在地。后查明此陌生人为一狂暴性精神病人,经常袭击路人,已造成好几起轻伤事件。结果精神病人被吴某打断一条腿(轻伤害)。对于吴某行为的认定。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205.张某犯侮辱罪,由于犯罪情节轻微,法院认为不需要判处刑罚,并对其做出了一定的处理。在下列的各种处理措施中,合法适当的有()。

A 对张某予以训诫

B 责令张某具结悔过

C 责令张某赔礼道歉

D 建议有关的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206.下列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甲欲杀害其女友,某日故意破坏其汽车的刹车装置。女友如驾车外出,15分钟后遇一陡坡,必定会坠下山崖死亡。但是,女友将汽车开出5分钟后,即遇山洪爆发,泥石流将其冲下山摔死。死亡结果的发生和甲的杀害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B 乙欲杀其仇人苏某,在山崖边对其砍了7刀,被害人重伤昏迷。乙以为苏某已经死亡,遂离去。但苏某自己醒来后,刚迈了两步即跌下山崖摔死。苏某的死亡和乙的危害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 丙追杀情敌赵某,赵狂奔逃命。赵的仇人赫某早就想杀赵,偶然见赵慌不择路,在丙尚未赶到时,即向其开枪射击,致赵死亡。赵的死亡和丙的追杀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D 丁持上膛的手枪闯入其前妻钟某住所,意图杀死钟某。在两人厮打时,钟某自己不小心触发扳机遭枪击死亡。钟的死亡和丁的杀人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使丁对因果关系存在认识错误,也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207.甲欲开枪杀乙,射击的结果却是导致乙重伤,同时导致乙身边的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 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即可

B 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和一个过失致人死亡罪

C 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过失致人重伤罪

D 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实行并罚

正确答案:BCD

多选题

208.刘某基于杀害潘某的意思将潘某勒昏,误以为其已死亡,为毁灭证据而将潘某扔下悬崖。事后查明,潘某不是被勒死而是从悬崖坠落致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刘某在本案中存在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B 刘某在本案中存在打击错误

C 刘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D 刘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正确答案:AD

多选题

209.根据犯罪主观要件、犯罪形态的理论分析,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哪些是错误的?

A 甲为杀人而与李某商量并委托购买毒药,李某果然为其买来了剧毒药品。但10天后甲放弃了杀人意图,将毒药抛入河中。甲成立犯罪中止,而李某不应成立犯罪中止。

B 乙基于杀人的意图对他人实施暴力,见被害人流血不止而心生怜悯,将其送到医院,被害人经治疗后仍鉴定为重伤。乙不是犯罪中止。

C 丙对仇人王某猛砍20刀后离开现场。2小时后,丙为寻找、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王某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丙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D 丁为了杀害李四而对其投毒,李四服毒后极端痛苦,于是丁将

正确答案:BCD

多选题

210.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 甲、乙二人合谋抢劫出租车,准备凶器和绳索后拦住一辆出租车,谎称去郊区某地。出租车行驶到检查站,检查人员见甲、乙二人神色慌张便进一步检查,在检查时甲、乙意图逃离出租车被抓获。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抢劫(未遂)罪

B 甲深夜潜入某银行储蓄所行窃,正在撬保险柜时,听到窗外有响动,以为有人来了,因害怕被抓就悄悄逃离。甲的行为构成盗窃(未遂)罪

C 甲意图杀害乙,经过跟踪,掌握了乙每天上下班的路线。某日,甲准备了凶器,来到乙必经的路口等候。在乙经过的时间快要到时,甲因口渴到旁边的小卖部买饮料,待甲返回时,乙因提前下班已经过了路口。甲等了一阵儿不见乙经过,就准备回家,在回家路上因凶器暴露被抓获。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

D 甲意图陷害乙,遂捏造了乙受贿10万元并与他人通奸的所谓犯罪事实,写了一封匿名信给检察院反贪局。检察机关经初查发现根本不存在受贿事实,对乙未追究刑事责任。甲欲使乙受到刑事追究的意图未能得逞。甲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未遂)罪

正确答案:ACD

多选题

211.下列关于数罪并罚的做法与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A 甲犯A、B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和7年,法院决定合并执行18年。甲执行8年后,又犯C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对此,法院应在14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范围内决定合并执行的刑期,然后,减去已经执行的8年刑期

B 乙犯A、B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和几年,法院决定合并执行20年;在执行2年后,法院发现乙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没有判决的C罪,并就C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这样,乙实际执行的有期徒刑必然超过20年

C 丙犯A、B罪,分别被法院判处14年和11年,法院决定合并执行20年;在执行2年后,丙又犯C罪,法院就C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由于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不得超过20年,故丙实际上不可能执行c罪的刑罚

D 丁在判决宣告以前犯有A、B、c、D四罪,但法院只判决A罪8年有期徒刑、B罪12年有期徒刑,决定合并执行18年有期徒刑。执行5年后发现C罪与D罪,法院判处c 罪5年有期徒刑、D罪7年有期徒刑。此次并罚的“数刑中的最高刑期”应是18年,而不是12年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212.甲举枪射击乙,但因没有瞄准而击中丙,致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甲的行为属于打击错误

B 甲的行为属于同一犯罪构成内的事实认识错误

C 甲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罪

D 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213.广义的刑法包括

A 刑法典

B 单行刑事法律

C 附属刑法规范

D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214.有权对刑法作出司法解释的机关不包括

A 各级人民法院

B 各给人民检察院

C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

D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215.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显著特点有

A 调整和维护的社会关系的广泛性

B 鲜明的阶级性

C 处罚方法的严厉性

D 调整和维护的社会利益的广泛性

正确答案:AC

多选题

216.刑法规定的内容包括

A 犯罪

B 刑事责任

C 刑罚

D 保安处分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217.在我国对刑法的立法解释的方式有

A 刑法中用条文明确规定的解释

B 国家立法机关在法律的起草说明中所作的解释

C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实施中发生的歧义所进行的解释

D 国家立法机关工作人员撰写的刑法释义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218.从解释的效力上来划分,刑法的解释可分为

A 立法解释

B 司法解释

C 学理解释

D 限制解释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219.刑法的分类包括

A 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

B 一般刑法与特别刑法

C 形式刑法与实质刑法

D 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220.下列关于刑法解释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刑法的解释按解释的效力分为立法解释和文理解释

B 罪刑法定原则禁止扩大解释

C 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

D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施行中发生歧义所作的解释属于司法解释

正确答案:ABD

多选题

221.最高人民检察院1998年11月3日《关于将公务用枪用作借债质押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违反法律规定,将公务用枪用作借债质押物,使枪支处于非依法持枪人的控制、使用之下,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是《刑法》第128条第2款所规定的非法出借枪支行为的一种形式……”这一解释属于

A 司法解释

B 论理解释

C 学理解释

D 文理解释

正确答案:AB

多选题

222.刑法第67条第2款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把“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解释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以自首论”这一解释属于

A 有权解释

B 学理解释

C 扩大解释

D 限制解释

正确答案:AD

多选题

223.下面属于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消极要求)的有

A 排斥习惯法

B 禁止有罪类推

C 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D 禁止绝对不定期刑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224.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具体表现是

A 行刑上一律平等

B 定罪上一律平等

C 同罪同罚

D 任何人都不享有刑法上的特权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225.下列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法不溯及既往

B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罚体系

C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D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

正确答案:BCD

多选题

226.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表现是

A 罚当其罪

B 罪刑相称

C 重罪重罚

D 轻罪轻罚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227.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是

A 平等地定罪

B 平等地量刑

C 平等地行刑

D 罪刑相当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228.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是

A 平等地定罪

B 平等地量刑

C 平等地行刑

D 罪刑相当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229.下列选项中,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刑罚制度有

A 累犯

B 自首

C 缓刑

D 减刑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230.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有

A 排斥习惯法

B 禁止有罪类推

C 排斥绝对不定期刑

D 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正确答案:BCD

多选题

231.下列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法不溯及既往

B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罚体系

C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D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

正确答案:BCD

多选题

232.刘某,17岁,因犯盗窃罪被公安机关逮捕,法院根据刑法第17条第3款的规定,对其从轻处罚,符合刑法的

A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B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 罪刑法定原则

正确答案:CD

多选题

233.下列哪种情形体现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A 对累犯从重处罚

B 对自首、立功的从宽处罚

C 对中止犯的处罚宽大于未遂犯、预备犯

D 对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234.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决定于

A 犯罪客体

B 犯罪客观方面

C 犯罪主体

D 犯罪主观方面

正确答案:ABCD

2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犯罪概念是划分罪与非罪界限的基本依据

B 犯罪构成是划分罪与非罪的具体标准

C 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

D 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运用

236.犯罪构成回答的问题是

A 什么是犯罪

B 成立犯罪要具备哪些要件

C 犯罪有哪些基本属性

D 犯罪是怎样成立的

237.犯罪构成必须具备的要件是

A 犯罪客体

B 犯罪客观方面

C 犯罪主体

D 犯罪主观方面

238.在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有

A 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或者单位

B 危害社会的行为

C 犯罪对象

D 犯罪方面

239.下列哪些行为不是犯罪

A 甲酒后驾车将人撞死

B 乙驾车时,刹车突然失灵,致行人被撞死

C 丙趁黑夜盗得他人50元钱

D 丁狞猎时,误击了从树丛中跑出的一个人

240.甲某得知同事乙出差,夜里潜入乙家将乙妻强奸。乙得知后,揍了甲一顿。但乙不仅未支持妻子报案,反而觉得丢人,遂与妻子离婚。乙妻在双重打击下羞愤自杀。乙妻的母亲得知后心脏病发作住院。以上事实不属于甲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有哪些

A 乙妻的母亲心脏病发作住院

B 乙狠揍甲

C 乙与妻子离婚

D 乙妻的性权利被侵害

241.下列哪些犯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A 暴力取证罪

B 保险诈骗罪

C 贪污罪

D 故意杀人罪

242.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区别主要有

A 有犯罪一定有犯罪客体,但并一定有犯罪对象

B 犯罪客体决定犯罪的性质,犯罪对象不是

C 犯罪客体是刑法分则体系建立的依据,犯罪对象不是

D 犯罪客体在任何犯罪中都受到侵犯,但犯罪对象却不一定

正确答案:ABCD

243.犯罪客体在理论上,从直接客体的受侵害的客体的个数可以分为

A 简单客体

B 可能客体

C 现实客体

D 复杂客体

244.犯罪的客观方面包括

A 危害行为

B 危害结果

C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

D 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245.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可分为

A 基础要件

B 先决条件

C 必要要件

D 选择条件

246.下列行为中,哪些构成犯罪?

A 子女对父母不尽赡养义务,致使父母饿死

B 过路人看见孩子溺水不救,造成孩子被淹死

C 成年人甲带邻居小孩出去游玩,小孩溺水,甲发现后能够救助而不及时抢救,致使小孩被淹死

D 扳道工不按时扳道,致使火车相撞

247.不作为犯罪要求的义务的来源有

A 职务上的义务

B 法定义务

C 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

D 道德义务

248.下列关于因果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因果关系是一种客观联系,其存在与否与行为人主观上能否预见无关

B 具有因果关系,行为人就应当对该结果负刑事责任

C 一个危害结果不可能由数个危害行为造成

D 行为人的行为介入第三者或者被害人的行为才发生结果的,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当然不可能存在因果关系

249.下列哪些情况可认定为具有因果关系

A 甲希望乙在交通事故中死亡,出资赞助乙乘飞机周游世界,乙果真在途中遇空难而死

B 甲为了替自己遭到强奸杀害的女儿报仇,在罪犯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的途中,趁人不备将该罪犯砍死

C 甲遭遇乙某强奸,在乙某的紧迫下,不慎失足跌人悬崖摔死

D 甲用刀扎伤乙某,当时地处深山,甲背乙走两天两夜才赶到最近的一家医院,到医院之后,乙才因失血过多死亡

250.犯罪客观要件中的选择性要件包括

A 犯罪结果

B 犯罪行为

C 犯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D 犯罪特定的方法

251.下列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甲欲杀害其女友,某日故意破坏其汽车的刹车装置。女友如驾车外出,15分钟后遇一陡坡,必定会坠下山崖死亡。但是,女友将汽车开出5分钟后,即遇山洪爆发,泥石流将其冲下山摔死。死亡结果的发生和甲的杀害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B 乙欲杀其仇人苏某,在山崖边对其砍了7刀,被害人重伤昏迷。乙以为苏某已经死亡,遂离去。但苏某自己醒来后,刚迈了两步即跌下山崖摔死。苏某的死亡和乙的危害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 丙追杀情敌赵某,赵狂奔逃命。赵的仇人赫某早就想杀赵,偶然见赵慌不择路,在丙尚未赶到时,即向其开枪射击,致赵死亡。赵的死亡和丙的追杀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D 丁持上膛的手枪闯入其前妻钟某住所,意图杀死钟某。在两人厮打时,钟某自己不小心触发扳机遭枪击死亡。钟的死亡和丁的杀人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使丁对因果关系存在认识错误,也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252.下列犯罪中,只能以作为形式构成的是

A 放火罪

B 抢劫罪

C 爆炸罪

D 绑架罪

253.在行为人的行为介入了第三者或被害人的行为而导致结果发生的场合,要判断某种结果是否由行为人的行为所造成的,应当考察的因素有

A 行为人的行为导致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B 介入情况的异常性的大小

C 介入情况对结果发生作用的大小

D 行为人的行为与介入情况之间的时间间隔的长短

254.犯罪主体只能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的犯罪有

A 玩忽职守罪

B 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

C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

D 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

255.下列犯罪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有

A 诈骗罪

B 故意杀人罪

C 抢劫罪

D 敲诈勒索罪

256.对下列哪些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A 15周岁的甲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

B 15周岁的乙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伤残

C 15周岁的丙贩卖海洛因8000克

D 15周岁的丁使用暴力奸淫幼女

正确答案:ABCD

257.无责任能力的心理学标准要求的条件有

A 行为人患有精神病

B 行为人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

C 行为人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D 行为时行为人的精神病正处于发病期

正确答案:BC

多选题

258.下列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有

A 事业单位

B 机关

C 社会团体

D 企业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259.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包括

A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B 又聋又哑的人

C 盲人

D 醉酒的人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260.下列犯罪中,由特殊主体构成的犯罪有

A 重大责任事故罪

B 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

C 侵占罪

D 贪污罪

正确答案:AD

多选题

261.影响和决定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有

A 人的年龄

B 人的知识水平

C 人的精神正常与否

D 人的智力成熟程度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262.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 脱逃罪与破坏监管秩序罪的主体是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与犯罪嫌疑人

B 伪证罪的主体是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辩护人与诉讼代理人

C 贷款诈骗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D 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而不能是单位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26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刑法第266条规定的诈骗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而第198条规定保险诈骗罪的法定最高刑为15年有期徒刑。为了保持刑法的协调和实现罪刑相适应原则,对保险诈骗数额特别巨大的,应以诈骗罪论处

B 根据刑法第358条的规定,“强奸后迫使卖淫的”成立强迫卖淫罪,不实行数罪并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伙同他人强奸妇女后迫使卖淫的,不负刑事责任;因为刑法第17条没有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对强迫卖淫罪承担刑事责任

C 刑法第382条明文规定一般公民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所以,一般公民可以与国家工作人员构成贪污罪的共犯;刑法第385条对于受贿罪没有类似规定,所以,一般公民不可能与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受贿罪的共犯

D 刑法第399条4款规定,“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有徇私枉法等行为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但是,司法工作人员索取贿赂并有徇私枉法等行为的,则应实行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264.犯罪的主观要件有()心理态度。

A 过失

B 故意

C 故意或者过失

D 故意或者放任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265.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其行为有引起某种危害结果的

A 必然性

B 现实性

C 偶然性

D 可能性

正确答案:AD

多选题

266.下列各罪中,罪过形式只能是故意的有

A 故意伤害罪

B 敲诈勒索罪

C 泄露国家秘密罪

D 传授犯罪方法罪

正确答案:ABD

多选题

267.下述情况中属于对象错误的有

A 误以人为兽而予以杀伤

B 误以兽为人而予以杀害

C 误以死人为活人而加以杀害

D 误以张某为王某而加以杀害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268.某甲与妇女某乙有一段通奸行为,当他们听到他人议论乙丈夫将向有关方面告发时,某甲自认为他犯了罪而向司法机关“自首”。某甲属于

A 法律上认识错误

B 事实上认识的错误

C 行为性质的错误

D 对象的错误

正确答案:AC

多选题

269.黄某意图杀死张某,当其得知张某当晚在单位值班室值班时,即放火将值班室烧毁,其结果却是将顶替张某值班的李某烧死。下列哪些判断不符合黄某对李某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

A 间接故意

B 过于自信的过失

C 疏忽大意的过失

D 意外事件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270.犯罪目的存在于

A 不存在于间接故意犯罪中

B 直接故意犯罪中

C 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中

D 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中

正确答案:AB

多选题

271.张三想杀害仇人李四,蓄谋己久,并且准备了一把手枪。一日晚上,张三看见李四屋里有一人影,体形与李某一模一样,就开枪射击,但被打死的却是李四的弟弟李五。对张三的行为应如何判断?

A 意外事件

B 对象的认识错误

C 故意杀人未遂

D 故意杀人既遂

正确答案:BD

多选题

272.甲举枪射击乙,但因没有瞄准而击中丙,致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甲的行为属于打击错误

B 甲的行为属于同一犯罪构成内的事实认识错误

C 甲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罪

D 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273.甲和乙是多年未见的好友,一日偶遇,甲朝乙腹部打了一拳,说:“你小子这么多年跑哪了?”乙当即腹痛倒地,甲急忙将乙送住医院,但乙抢救无效死亡。经鉴定,乙患有脾肿大,甲的一拳造成其脾脏破裂而死。但乙患有此病周围的人都不知道。则对于甲的行为,()。

A 乙的死亡应视为意外事故

B 甲不负刑事责任

C 甲应承担乙死亡的刑事责任

D 乙的死亡与甲的击打无因果关系

正确答案:AB

多选题

274.假想防卫的罪过形式只能是

A 间接故意

B 直接故意

C 疏忽大意的过失

D 过于自信的过失

正确答案:CD

多选题

275.在实践中,下列情形一般均应视为不法侵害已经终止

A 不法侵害已经完结

B 不法侵害人已被制服

C 不法侵害人自动中止侵害

D 不法侵害人已经丧失继续侵害的能力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276.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是

A 必须有危害社会的不法侵害行为发生

B 防卫行为必须是为了使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

C 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

D 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的损害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277.对下列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也不属于防卫过当

A 行凶

B 抢劫

C 强奸

D 绑架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278.下列行为不能以正当防卫论的是

A 防卫挑拨

B 互相斗殴

C 故意挑衅促使对方进行不法侵害

D 互相斗殴,一方逃跑,另一方继续加害,放弃侵害的一方进行防卫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279.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避险过当的,应当

A 从轻处罚

B 减轻处罚

C 免除处罚

D 从轻或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BC

多选题

280.成立紧急避险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 必须是合法利益受到危险的威胁

B 危险必须是正在发生的

C 避险行为必须是为了使合法利益免遭损害而实施

D 避险行为必须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281.刑法中的“避险不适时”是指

A 事后避险

B 事中避险

C 假想避险

D 事先避险

正确答案:AD

多选题

282.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关于刑法对特殊正当防卫的规定,下列哪些理解是错误的?

A 对于正在进行杀人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没有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能称为正当防卫

B “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表述,不仅说明其前面列举的抢劫、强奸、绑架必须达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而且说明只要列举之外的暴力犯罪达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也应适用特殊正当防卫的规定

C 由于特殊正当防卫针对的是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而这种犯罪一旦着手实行便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应当允许防卫时间适当提前,即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处于预备阶段时,也应允许进行特殊正当防卫

D 由于针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进行防卫时可以杀死不法侵害人,所以,在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结束后,当场杀死不法侵害人的,也属于特殊正当防卫

正确答案:ACD

多选题

283.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是

A 危害的来源不同

B 行为的对象不同

C 行为的限制不同

D 行为的限度不同

正确答案:ABCD

284.犯罪既遂的类型包括

A 结果犯

B 行为犯

C 危险犯

D 举动犯

285.下列各罪是举动犯的有

A 煽动分裂国家罪

B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

C 脱逃罪

D 传授犯罪方法罪

286.犯罪未得逞是指

A 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

B 未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

C 未完成法定的犯罪行为

D 未具备法定的危险状态

287.甲把假枪当成真枪杀乙。杀乙时又把丙的尸体当成了乙。他正欲开枪时,被丁阻止。甲的行为是故意杀人罪的

A 工具不能犯的未遂

B 对象不能犯未遂

C 实行终了的未遂

D 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288.下列行为是犯罪预备行为的有

A 为杀人而盗窃枪支的行为

B 为实施恐怖活动犯罪而组织恐怖组织的行为

C 为实施扒窃而练习扒窃技术的行为

D 接近被害人的行为

289.成立共同犯罪的条件有

A 必须有两个以上符合法定条件的主体

B 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C 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D 必须同时实施某一犯罪行为

290.主犯包括

A 组织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

B 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

C 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

D 聚众犯罪中的某些首要分子

291.教唆()犯罪的,一律应当从重处罚

A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

B 已满十四周岁的不满十六周岁的人

C 不满十六周岁的人

D 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

292.以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分工为标准可将共同犯罪分为

A 一般共同犯罪

B 任意共同犯罪

C 简单共同犯罪

D 复杂共同犯罪

293.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人分为

A 主犯

B 实行犯

C 从犯

D 教唆犯

294.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人的分类采用的标准有:

A 以共同犯罪人的性别为标准

B 以共同犯罪人的分工为标准

C 以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为标准

D 以共同犯罪人的年龄为标准

正确答案:BC

295.共同犯罪的表现形式有

A 共同作为

B 共同不作为

C 作为与不作为相结合

D 故意与过失行为相结合

296.共同犯罪的分工情况可能表现为

A 实行行为

B 组织行为

C 教唆行为

D 帮助行为

297.对于教唆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教唆的对象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人

B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则教唆犯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C 过失不可能构成教唆犯

D 对于教唆犯可以定为教唆罪

298.我国刑法中的必要共同犯罪包括

A 武装叛乱罪

B 聚众持械劫狱罪

C 组织越狱罪

D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

299.吸收犯的吸收关系包括

A 主行为吸收从行为

B 前行为吸收后行为

C 重行为吸收轻行为

D 实行行为吸收非实行行为

300.下列各项中属于结果加重犯的有

A 抢劫致人死亡的

B 强奸致人死亡的

C 危险物品肇事,后果特别严重的

D 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

301.实质的一罪包括

A 吸收犯

B 结果加重犯

C 想象竞合犯

D 继续犯

302.我国刑法理论中数罪的类型包括

A 想象数罪

B 实质数罪

C 同种数罪

D 异种数罪

303.下列情况中不属于数罪的有(

A 继续犯

B 惯犯

C 吸收犯

D 强奸后杀人

304.我国刑法中对牵连犯的处罚原则有

A 从一重处断

B 从一重从重处断

C 数罪并罚

D 从轻处罚

305.我国刑法理论中实质一罪包括

A 想象竞合犯

B 结果加重犯

C 继续犯

D 连续犯

306.我国刑法中一罪的类型有

A 实质的一罪

B 想象的一罪

C 法定的一罪

D 处断的一罪

307.下列属于牵连犯的有

A 以伪造公文的方法窃取公私财物

B 非法侵入住宅杀人

C 盗窃枪支后杀人

D 盗窃军车后冒充军人招摇撞骗

308.数行为在处理时作为一罪的是

A 集合犯

B 牵连犯

C 连续犯

D 结果加重犯

309.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的关系是(

A 严厉程度不同

B 适用对象不同

C 适用机关不同

D 适用根据不同

310.制定的机关不同刑罚与前提制裁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

A 制定的机关不同

B 适用的对象、机关和程序不同

C 严厉程度不同

D 执行的机构不同

正确答案:ABCD

311.赖以实现一般预防的刑罚功能有

A 个别震慑功能

B 法制教育功能

C 安抚补偿功能

D 一般威慑功能

312.有权执行刑罚的特定机构包括

A 公安机关

B 检察机关

C 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D 人民法院

313.刑罚权包括

A 制刑权

B 求刑权

C 量刑权

D 免刑权

314.下列刑罚方法中,属于公安机关执行的刑罚方法有

A 管制

B 罚金

C 剥夺政治权利

D 拘役

315.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刑罚方法包括

A 剥夺政治权利

B 罚金

C 没收财产

D 管制

316.拘役与拘留的区别是

A 性质不同

B 适用的对象和机关不同

C 依据的法律和期限不同

D 法律后果不同

317.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期徒刑的期限可以为20年

A 加重处罚

B 死缓减刑

C 无期徒刑减刑

D 数罪并罚

318.可以执行有期徒刑的有

A 未成年犯管教所

B 监狱

C 公安机关

D 看守所

319.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时”是指

A 审判前被羁押时

B 立案前

C 审判时

D 死刑判决核准后执行死刑前

320.对(),不适用死刑

A 已经自然流产的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B 已经人工流产的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C 已经自然分娩的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D 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女青年

321.罚金与罚款的区别在于

A 期限不同

B 性质不同

C 适用对象不同

D 适用机关不同

322.下列各项中,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有

A 累犯

B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C 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

D 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323.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A 有过失犯罪

B 有一般立功表现

C 有故意犯罪

D 无任何好的或者坏的表现

324.成立一般累犯,犯后罪的时间必须是在前罪()之日起5年以内

A 主刑执行完毕

B 被赦免

C 假释考验期满

D 缓刑考验期满

325.缓刑与死缓的区别是

A 适用的前提不同

B 执行方法不同

C 考验期限不同

D 法律后果不同

326.在缓刑考验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缓刑

A 犯新罪的

B 发现判决宣告前还有前提罪没有判决的

C 有违法行为的

D 违反行政法规的

327.下列各项应当实行数罪并罚的有

A 在刑满释放后5年内再犯新罪的

B 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前提罪没有判决的

C 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新罪的

D 在假释考验期满之后5年之内再犯新罪的

328.下列各项属于立功表现的有

A 揭发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的

B 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同案犯的

C 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线索,经查证属实的

D 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

329.假释的适用对象有

A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

C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

330.对(),不得假释

A 累犯

B 惯犯

C 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331.减刑的适用对象是

A 被判处管制、拘役的犯罪分子

B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 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

332.大赦,特赦通常由下列机关以命令的形式宣布

A 国家元首

B 最高人民法院

C 国务院

D 最高权力机关

333.撤销假释的条件有

A 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

B 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在判决宣告以前有漏判之罪

C 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

D 没有立功表现

正确答案:ABC

(0150)《刑法总论》网上作业题答案

(0150)《刑法总论》网上作业题答案1:2010年春季第1批次 2:2010年春季第2批次 3:2010年春季第3批次 4:2010年春季第4批次 5:2010年春季第5批次 6:2010年春季第6批次 1:[多选题] 3.关于刑法的解释,一下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刑法第9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此为立法解释 B:1997年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委司法解释 C:全国高教自考委员会指定教材《刑法学》对简介故意的解释为学理解释 D:全国人大法工委对刑法的修订提出的建议稿委立法解释 参考答案:ABCD 2:[多选题] 2.特别刑法包括() A:单行刑法 B:附属刑法 C:刑法修正案 D:刑法典 参考答案:ABCD 3:[多选题] 1.刑法中所称"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 A:法律 B: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 C: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和命令 D:各部委制定的行政规章

参考答案:ABCD 4:[论述题]简述刑法的机能。 参考答案: 刑法的机能也就是刑法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 可以分为本体论机能与价值论机能:从本体论的角度,可以分为促进机能和限制机能。 促进机能又被称为规律机能,它包括评价机能和意思决定机能。所谓评价机能就是依据刑法明确规定的犯罪成立条件,对特定的行为进行价值判断和法律判断。所谓意思决定机能就是通过刑法预先规定的犯罪成立条件,向公民发出保护法益的命令,从而要求公民自我抑制犯罪意思,不去犯罪。从目的论的角度,刑法具有保护社会(又称为法益保护机能)和保障人权两种机能。刑法本身所具有的促进机能,是为了实现刑法对社会的保护;而限制机能,就是保障人权所必须的. 5:[单选题]5.我国刑法的基本任务是用刑罚同()斗争。 A:一切违纪违规行为 B:一切违法行为 C:一切犯罪行为 D: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 参考答案:C 刑法的机能也就是刑法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 可以分为本体论机能与价值论机能:从本体论的角度,可以分为促进机能和限制机能。 促进机能又被称为规律机能,它包括评价机能和意思决定机能。所谓评价机能就是依据刑法明确规定的犯罪成立条件,对特定的行为进行价值判断和法律判断。所谓意思决定机能就是通过刑法预先规定的犯罪成立条件,向公民发出保护法益的命令,从而要求公民自我抑制犯罪意思,不去犯罪。从目的论的角度,刑法具有保护社会(又称为法益保护机能)和保障人权两种机能。刑法本身所具有的促进机能,是为了实现刑法对社会的保护;而限制机能,就是保障人权所必须的. 6:[单选题] 4.至2006年6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发了几个单行刑法和几个刑法修正案?() A:一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 B:一个单行刑法和六个修正案 C:两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 D:两个单行刑法和六个修正案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填在答题框1、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A.不认为是犯罪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C.可以认定是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D.可以认定是犯罪 2、狭义上的刑法是指()。 A.刑法典B.单行刑事法律C.附属刑事法规D.单行刑事法律和附属刑事法规 3、某外国公民劫持甲国民航公司一架客机降落在我国某国际机场,则对其适用()刑法。 A.中国B.某外国C.甲国D.中国或者甲国 4、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经过外国审判后()。 A.我国刑法不予追究B.仍可以以我国刑法追究C.特殊情况才追究D.一般情况不追究 5、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法令行为B.紧急避险C.正当防卫D.自救行为 6、精神病人在()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A.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B.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C.不能辨认或者能控制D.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7、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的人不适用死刑。 A.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C.不满16周岁D.不满18周岁 8、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主观罪过? A.间接故意B.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 9、王某毒杀其父,其父服毒尚未死亡,王某急送其父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王某的行为属于()。 A.故意杀人未遂B.犯罪中止C.故意杀人既遂D.意外事件 10、梁某与程某共同盗窃了某一珍贵文物“铜鼎”之后,二人又用斧子将铜鼎砍碎,目的是便于销赃。那么,梁某和程某的行为属于()。 继续犯B.想象竞合犯C.牵连犯D.吸收犯 11、夫妻甲、乙有嫌隙,甲欲毒死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拌入乙的食物中,乙吃后平安无事。在这种情况下,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B.属意外事件C.故意杀人预备D.故意杀人未遂 12、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A.犯罪行为的个数B.犯罪构成的个数C.行为人主观上的罪过个数D.犯罪结果的个数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2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2

课程 刑法总论 专业 年级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分考 试方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 )。 A.犯罪的同类客体 B.危害行为的形式 C.犯罪对象的特点 D.行为人的主观心态 2.以下是所有犯罪均需要的构成要件(D ) A 故意 B 犯罪目的 C 精神智力完全正常 D 主观具有罪过

3.在下列说明犯罪客观方面的事实特征中,属于所有犯罪构成必要要件的是( A ) 。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 D.危害行为和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 4.甲在15周岁时盗窃他人2万元人民币,但在其17周岁时案件被侦破,对甲应( D )。 A按盗窃罪从轻处罚B按盗窃罪减轻处罚 C构成盗窃罪但免除处罚D不负刑事责任 5、对于单位犯罪,我国刑法规定( A )。 A以双罚制为主,以单罚制为辅B以单罚制为主,双罚制为辅 C一律实行双罚制D一律实行单罚制 6、.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故意杀人的,( D )。 A构成故意犯罪但应当从轻处罚B构成过失犯罪 C不构成犯罪D构成犯罪,与普通人犯罪一样处罚7.甲带邻居家5岁的小孩乙去河里游泳,小孩遇到危险,甲(会游泳)怕连累自己未救,致使乙在河里溺水死亡。甲应负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甲不作为犯罪中的义务来源是( D )。 A.法律的直接规定 B.职业上或业务上的要求 C.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D.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 8、.按《刑法》规定,以下不属于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D )。 A.犯罪的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 B.犯罪的预备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C.犯罪实行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 D.行驶在外国的我国国际列车上的犯罪 9.以下判断正确的是(c ) A《刑法》第14、15条规定的结果是物质实害结果 B故意犯罪均要有结果才是既遂 C司法实践需认定危害行为与结果是否有因果关系的结果指物质性结果 D过失犯罪的结果均是物质实害结果 10、周某14岁生日那天,邀集几个朋友到一饭馆吃饭庆贺生日。饭后约晚上10点回家途中,周某看到一行人手拿一个提包,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把装有数千元钱的包抢走。周某( c )。 A.构成抢劫罪B.如被害人重伤则构成犯罪 C.不构成犯罪D.构成犯罪,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11.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d )? A.甲将被害人衣服点燃,被害人跳河灭火而溺亡。甲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B.乙在被害人住宅放火,被害人为救婴儿冲入宅内被烧死。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C.丙在高速路将被害人推下车,被害人被后面来不及停车的车辆轧死。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东师《刑法总论》20春在线作业1答案354

(单选题)1: 甲女只身一人在家,深夜闯入一男子,以暴力相威胁欲强奸甲女。甲女急中生智,先口头答应该男子,趁该男子正做准备时,从床上抓起一把剪子,反身刺向该男子胸部,致该男子死亡。甲女的行为属于 : A: 故意杀人 B: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C: 正当防卫 D: 防卫过当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2: 决水罪的危害结果为 : A: 造成水患 B: 造成水患,足以危害公共安全 C: 没有造成水患 D: 使用的方法是危险方法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3: 李某欲杀害妻子朱某之念。某日晨,李在给朱某做饭时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李某为防止其 6 岁的儿子中毒,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不料朱当日提前下班后将其子接回,并与其子一起吃饭。朱某得知后,赶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李某对其妻、子的死亡具有直接故意 B: 李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 C: 李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过失 D: 李某对其子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4: 犯罪客体体现的是一种 . A: 社会关系 B: 人际关系 C: 物质关系 D: 思想关系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5: 某甲家中一只箱子和若干财物被盗,箱子当时就在附近的公共垃圾桶中被找到,里面的东西原封未动。某甲认为是窃贼所藏,日后必然来取。就产生了报复窃贼的念头。把箱中物品取出,装入一个拉发的爆炸装置,放到原处。后来,一个清洁工清除垃圾时发现了箱子,打开时发生爆炸,当场死亡。某甲的行为: A: 构成故意杀人罪; B: 构成爆炸罪 C: 属于假象的防卫,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 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6: 某甲从停泊在公海的走私船上购得匕首、大砍刀、手铐、仿真枪枝一批,价值

刑法总论试题和答案

课程刑法总论专业法学年级2013 级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1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正确的是( c ): A.不明知所犯罪客观要件内容就不构成故意犯罪 B.错把乙当甲杀害是犯罪对象认识错误 C.错将100克面粉当毒品海洛因贩卖属于对象不能犯未遂 D.非法拘禁他人两天后出于良心发现自动中止放出被害人构成犯罪中止 2.甲乙丙三人共同去盗窃。甲负责望风,乙入室行窃,丙负责接应转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B )。 A.简单的共同犯罪 B.复杂的共同犯罪 C.必要的共同犯罪 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下( D )情况成立共同犯罪。 A.一方为故意而另一方为过失 B.缺乏共同意思联络和共同行为的的同时犯 C.共同过失行为 D.事前通谋的事后窝藏、包庇行为4.甲遭乙追杀,情急之下夺过丙的摩托车骑上就跑,丙被摔骨折。乙开车继续追杀,甲为逃命飞身跳下疾驶的摩托车奔入树林,丙一万元的摩托车被毁。关于甲行为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B )A.属于正当防卫B.属于紧急避险 C.构成抢夺罪D.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5.甲出于盗窃枪支的故意,窃得一军人的手枪一支,随后藏于家中。甲的行为属于( B )。 A.结合犯 B.牵连犯 C.连续犯 D.想象竞合犯 6.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对这一规定的理解,下列

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C ) A.刑事拘留关押期间人工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B.刑事拘留关押期间自然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C.不适用死刑,是指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可适用死缓 D.不适用死刑,既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不适用死缓 7.关于数罪并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D ) A.甲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应当按照"先并后减"的原则实行数罪并罚 B.乙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再犯新罪的,应当按照"先减后并"的原则实行数罪并罚 C.丙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再犯新罪,同时又发现漏罪的,应当先将漏罪与原判决的罪实行"先并后减";再对新罪与前一并罚后尚未执行完毕的刑期实行"先减后并" D."先减后并"在一般情况下使犯罪人受到的实际处罚比"先并后减"轻 8.关于累犯,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B ) A.甲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三年。甲在附加刑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之内又犯罪。甲成立累犯 B.甲犯抢夺罪于2005年3月假释出狱,考验期为剩余的二年刑期。甲从假释考验期满之日起五年内再故意犯重罪。甲成立累犯 C.甲犯危害国家安全罪五年徒刑期满,期满六年后又犯故意杀人罪。甲成立累犯 D.对累犯可以从重处罚 9.甲女因抢劫杀人被逮捕,羁押期间不慎摔伤流产。一月后,甲被提起公诉。对甲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 A.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B.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可适用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C.不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因甲并非被强制流产 D.不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因甲并非在审判时摔伤流产 10.关于减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C ) A.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缓的犯罪分子 B.对一名服刑犯人的减刑不得超过三次,否则有损原判决的权威性 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减刑后,实际执行时间可能超过十五年 D.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但判前先行关押时间不算在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 悉乙家的丙为自己能盗窃成功标别墅图。甲入室后未使用丙提供的图纸就找到乙

刑法总论试题2

刑法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 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D )。 A.可以从轻处罚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 客观上不可能完成的某种犯罪,犯罪分子却自认为能够完成而自动停止犯罪的,(D A.应认为是犯罪未遂 B.也应以犯罪未遂论 C.不认为是犯罪中止 D.应认为是犯罪中止 3. 犯罪分子实施的下列行为中,属于重大立功的是( B ) A. 协助司法机关捕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B. 提供重要线索,得以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 C. 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 D. 揭发他人犯罪,查证属实的 4. 审判时怀孕的妇女,无论犯了多么严重的罪,最高可以判处(C )。 A.死刑立即执行 B.死刑缓期二年执行C.无期徒刑 D.有期徒刑15年 5. 缓刑的适用对象只限于( D ) A.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 B.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 C.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6. 在追诉期间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重新计算。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C ) A.时效继续 B.时效中止C.时效中断 D.时效延长 7. 行为人在实施背叛国家罪的过程中,其行为方法或行为结果又触犯了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其犯罪形态属于( C ) A. 想象竞合犯 B. 结合犯 C. 牵连犯 D. 吸收犯 8. 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 C ) A.只能附加适用 B.只能独立适用C.可以独立适用 D.不能独立适用 9. 疏忽大意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致人死亡相区别的关键是( D ) A.犯罪的主体不同 B.侵犯的客体不同C.行为的方式不同D.对他人死亡的结果能否预见不同 10. 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及刑法规定的是(D) A. 所有不作为均是过失犯罪 B. 有因果关系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C. 对单位犯罪一律采用双罚制处罚 D. 对想像竞合犯按一重罪处罚 11. 行为人在法律上认识的错误对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A ) A.有影响 B.没有影响C.有的有影响有的无影响 D.一般的影响是从宽处理 12. 我国刑法对被判处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采取和数罪并罚原则是( A ) A.吸收原则 B.并科原则C.估堆原则 D.限制加重原则 13.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C ) A.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B.犯罪原因与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 C.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 D.犯罪行为与犯罪对象之间的联系 14. 下列行为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C ) A. 甲乙互不相识,共同在一仓库内行窃 B. 甲在境外购毒品,乙在境外购淫秽物品,二人共谋共雇一走私船回国,后被查获。 C. 甲乙共谋共同杀丙,但最终乙因病未去犯罪地,甲一人杀死丙。 D. 甲乙同时基于过失构成犯罪 15. 我国刑法规定,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的处罚原则是( C )

刑法总论在线作业2

102.醉酒的人犯罪 ?可以负刑事责任 ?不负刑事责任 ?应当负刑事责任 ?减轻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C 103.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应当是 ?按农历的年、月、日计算 ?从过生日的当天起算为满周岁 ?从过生日的第二天起算为满周岁 ?过生日的前一天起算为满周岁 ?正确答案:C 104.又聋又哑的人犯罪 ?应当从轻、减轻处罚 ?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C 105.我国刑法典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处罚。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 ?可以从轻或者免除 ?正确答案:B 106.某甲在犯故意杀人罪时刚满15岁,按照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划分,某甲属于 ?相对负刑事责任阶段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阶段 ?完全负刑事责任阶段 ?免除刑事责任阶段 ?正确答案:A

107.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 ?周岁以下 ?不满14周岁 ?周岁以下 ?不满16周岁 ?正确答案:B 108.精神病人只有在实施危害行为时,()自己的行为的,才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 ?不能控制 ?不能辨认 ?正确答案:A 109.甲15周岁,系我国某边镇中学生。甲和乙一起上学,在路上捡到一手提包。打开后,发现内有1000元钱和4小袋白粉末。甲说:“这袋

上有中文…海洛因?和英文…heroin?及…50g?的字样。我在电视上看过,这东西就是白粉,我们把它卖了,还能发一笔财。”二人遂将4袋白粉均分。甲先将一袋白粉卖与他人,后在学校组织去邻国旅游时,携带另一袋白粉并在境外出售。甲的行为 ?构成走私毒品罪 ?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构成贩卖毒品罪 ?构成走私、贩卖毒品罪 ?正确答案:C 110.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元。路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盗窃罪 ?抢劫罪 ?绑架罪 ?抢劫罪、绑架罪 ?正确答案:B

山大函授刑法总论模拟题答案

刑法学总论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 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就刑法修改所作的说明属于A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学理解释 D、论理解释 2、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是采取D A、从新原则 B、从旧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3、孙某1985 年5 月生1998 年6 月盗窃他人财物价值2380 余元1999 年8 月抢劫他人手机一部和现金1200 余元2001 年10 月实施绑架行为时被抓获。孙某应对B 负刑事责任。 A、盗窃、抢劫和绑架行为 B、抢劫和绑架行为 C、盗窃和绑架行为 D、绑架行为 4、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刑法理论上对其称之为B 。 A、结果犯 B、行为犯 C、危险犯 D、举动犯 5、刘某意图杀死范某。一天持刀潜伏在范某院落的大门外等候范某的出现后因久等未果又惧怕法律遂打消杀人恶念持刀返家。对刘某的行为应定为B 。 A、犯罪预备 B、预备阶段上的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实行阶段上的犯罪中止 6、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有A 。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7、A 不满18 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A、犯罪的时候 B、侦查的时候 C、起诉的时候 D、审判的时候 8、某甲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 年执行4 年时因犯脱逃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5 年那末人民法院对其应在D 决定执行的刑罚。 A、10 年以上15 年以下 B、5 年以上15 年以下 C、5 年以上11 年以下 D、6 年以上 11 年以下 9、下列情节中属于量刑酌定情节的有D 。 A、累犯 B、未成年人犯罪 C、立功 D、犯罪动机 10、防卫过当是指C 。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 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一般损害的 C、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 D、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 二、多项选择题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BCD 。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B、犯罪的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而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外 C、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外而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D、犯罪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船舶内 2、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有BCD 。 、危害行为、犯罪的时间、犯罪地点、犯罪方法、 3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概括起来表现为以下形式CD 。 、故意形式、过失形式、作为形式、不作为形式、 4不作为形式犯罪的义务来源有ACD 。 、法定的义务、道义上的义务、业务或职务上的义务、行为人先前行为所引起的义务、5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是AB 。 、犯罪时空上不同、犯罪未果的原因不同、犯罪的结果不同、犯罪的行为不同、 6根据共同犯罪主观要件的原理下列ABCD 不构成共同犯罪。 、缺乏意思联络的同时犯罪、同时实施故意内容不同的犯罪、超出共同故意以外的犯罪D、一方故意另一方过失而构成的犯罪、 7 避险不适时的情况有AD 。 、事前避险、假想的避险、事中避险、事后避险

吉大16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

奥鹏17春吉大16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处罚原则是()。 A.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D. 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 2. 我国刑法分则类罪分类的主要标准是() A. 一般客体 B. 同类客体 C. 直接客体 D. 简单客体 正确答案: 3. 关于减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其有期徒刑的刑期,自行为人被羁押之日起计算 B.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主刑减刑的,其缓刑考验期相应缩短 C.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主刑减刑的,其缓刑考验期不受影响 D. 减刑只适用于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管制不存在减刑 正确答案: 4. 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正当业务行为 B. 紧急避险 C. 正当防卫 D. 自救行为 正确答案: 5. 我国《刑法》中的追诉时效是指()。 A. 经过一定期限,对犯罪分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对判刑的人不再执行刑罚 B. 刑法的溯及力 C. 刑法的时间效力 D. 经过一定期间,对犯罪分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 6. 下列情况中哪些行为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A. 二人以上的人中有的是过失行为 B.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行为 C.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行为

D. 一人和不满14岁的另一人同时实施某种故意犯罪 正确答案: 7. 下列哪一项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 A. 禁止习惯法的适用 B. 禁止类推制度 C. 重法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D. 法律的规定必须明确、具体 正确答案: 8. 章某是美国公民,一日我国一艘货船途径美国,章某向船上射击,将日本公民A射死。对章某的行为,我国的刑法()管辖权;汪某从日本向我国境内寄炸弹,但在日本就被警方破获。对王某的行为,我国刑法()管辖权;杨某与境外黑社会组织3A党勾结,想制造冰毒,杨某负责从我国某省提供制造冰毒的原材料,运送至国外,由3A党制成成品,在境外销售。对杨某的行为,我国刑法()管辖权;国际大毒枭老K(哥伦比亚国籍)来我国旅游,老K以前从未在我国进行过任何犯罪活动,但现国际刑警接受哥伦比亚的请求在全球范围内对其发出了通缉令,我国对其()管辖权。 A. 有,有,有,有 B. 没有,没有,没有,没有 C. 有,没有,有,没有 D. 没有,有,没有,有 正确答案: 9. 我国《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它体现了空间效力原则中的()。 A. 属地原则 B. 属人原则 C. 保护原则 D. 折衷原则 正确答案: 10. 王某为表现自己的英勇行为,将造纸厂一造纸原料草垛点燃后再去救火。但火势蔓延无法控制,王某虽奋力扑救,但仍造成损失20余万元,自己也被烧伤。王某的行为构成:() A. 放火罪 B. 失火罪 C. 危害公共安全罪 D. 破坏生产经营罪 正确答案: 吉大16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

(完整版)刑法总论习题集及答案

刑法学总论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就刑法修改所作的说明,属于( A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学理解释 D、论理解释 2、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是采取( D )。 A、从新原则 B、从旧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3、孙某1985年5月生,1998年6月盗窃他人财物价值2380余元;1999年8月抢劫他人手机一部 和现金1200余元;2001年10月实施绑架行为时,被抓获。孙某应对( B )负刑事责任。 A、盗窃、抢劫和绑架行为 B、抢劫和绑架行为 C、盗窃和绑架行为 D、绑架行为 4、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刑法理论上对其称之为( B )。 A、结果犯 B、行为犯 C、危险犯 D、举动犯 5、刘某意图杀死范某。一天,持刀潜伏在范某院落的大门外,等候范某的出现,后因久等未果,又 惧怕法律,遂打消杀人恶念,持刀返家。对刘某的行为应定为( B )。 A、犯罪预备 B、预备阶段上的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实行阶段上的犯罪中止 6、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有( A )。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7、( A )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A、犯罪的时候 B、侦查的时候 C、起诉的时候 D、审判的时候 8、某甲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执行4年时,因犯脱逃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5 年,那末,人民法院对其应在( D )决定执行的刑罚。 A、10年以上15年以下 B、5年以上15年以下 C、5年以上11年以下 D、6年以上11年以下 9、下列情节中,属于量刑酌定情节的有(D )。 A、累犯 B、未成年人犯罪 C、立功 D、犯罪动机 10、防卫过当是指( C )。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 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一般损害的 C、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 D、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择项中,有2——4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选出后,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15分)。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BCD )。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B、犯罪的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而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外 C、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外,而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B、D、犯罪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船舶内 2、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有:(BCD)。 A、危害行为B、犯罪的时间C、犯罪地点D、犯罪方法 3、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概括起来,表现为以下形式:(CD)。 A、故意形式B、过失形式C、作为形式D、不作为形式 4、不作为形式犯罪的义务来源有:(ACD)。 A、法定的义务 B、道义上的义务 C、业务或职务上的义务 D、行为人先前行为所引起的义务AB 5、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是()。 A、犯罪时空上不同B、犯罪未果的原因不同 C、犯罪的结果不同D、犯罪的行为不同 6、根据共同犯罪主观要件的原理,下列(ABCD)不构成共同犯罪。 A、缺乏意思联络的同时犯罪 B、同时实施故意内容不同的犯罪 C、超出共同故意以外的犯罪 D、一方故意,另一方过失而构成的犯罪 7、避险不适时的情况有(AD)。 A、事前避险B、假想的避险C、事中避险D、事后避险

刑法总论习题集及答案

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答案:刑法导论 2008 年08 月21 日10:46 I ?关于刑法的体系,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 ?指刑法的组成和结构B.刑法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C.狭义刑法体系仅指“刑法典”的体系 D.广 义刑法体系包括①“刑法典”;②单行特别刑法;③附属刑法 2?关于刑法典正确说法是:() A ?刑法典分为总则、分则、附则3编B.刑法分则主要是根据犯罪的同类客体分为10章 C ?在1997年修订刑法之后,只颁行过一个单行刑事法,此后对刑法修订全部采取“修正案”形式D.目前已有6个修正案(截止于2007年12月底) 3?罪刑法定原则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含义是:() A ?刑法应以制定法为依据成文法,排斥习惯法B.刑法不得类推解释或类推适用 C ?刑法不得溯及既往 D ?刑法不得规定过分的、残酷的、不确定的刑罚 4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正确说法是:() A ?罪刑法定原则是刑事司法的原则不是立法原则 B.犯 罪与刑罚只能由法律规定,因此排除犯罪性事由只能由刑法明文规定 C.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价值理念是 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 D ?不违反行政法、民商法的行为当然也不违反刑法 5?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刑罚的轻重与罪行和刑事责任相适应 B ?罪行指客观行为及其侵害性C.刑事责任指行为人主观意 识的罪过性和人身危险性 D ?罪刑相适应仅仅是指刑罚的轻重与罪行轻重相适应 6?下列哪种情形体现出罪刑相适应原则?() A .对累犯从重处罚 B .对自首、立功的从宽处罚 C .对中止犯处罚宽大于未遂犯、预备犯 D.对不满 18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7?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A .行为地在我国,结果地不在我国 B .行为地不在我国,结果地在我国 C .行为地和结果地都在我国 D .行为地和结果地都不在我国 & (犯罪地确认、属地原则适用)一艘悬挂我国国旗的客轮停泊在英国某港口时,在轮船 上的一美国乘客甲某遭到在岸上的英国公民乙某枪击身亡。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对乙某根据属地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B.对乙某根据保护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C ?对乙莱根据普遍管辖原则,适用我国刑法D?对乙某谋杀案我国没有管辖权 9.(普遍管辖原则)张某系美国公民,因为多次组织从哥伦比亚向美国贩卖毒品,被美国有关当局通缉。张某于2000年5月到中国旅游。美国方面通过国际刑警组织通报中国警方,请求中国警方将张某逮捕。 经查张某从未向中国贩卖过毒品,也未在中国贩卖过毒品。我国依法可以对张某采取下列措施:( ) A ?对张某实行逮捕 B ?立即驱逐岀境C.由我国司法机关审判 D ?应美国请求实行引渡10?甲某身绑炸药混上我国某民航班机。在飞机起飞后,甲某露出身上的炸药,手持火柴,胁迫机组人员 将飞机开往韩国。机组人员与甲某周旋,称需要加油,在国内某机场紧急迫降后将甲某制服。甲某的行为: ()A ?构成劫持航空器罪(既遂)B.构成劫持航空器罪(未遂)C ?构成爆炸罪(既遂)D.属于国际 犯罪 II ?下列哪种情形可适用属地原则确立我国刑法对案件的效力?() A ?甲某劫持一架美国航空公司的飞机在我国南京市机场迫降 B.甲为杀害乙,从日本邮寄投放了毒药的糕点给住在南京市的乙,乙收到后发现糕点霉变未吃。 C?属于俄罗斯的一列国际列车行驶在我国领域内时,外国人甲盗窃外国人乙的数额较大财物。 D?甲潜入泰国驻华使馆盗窃了数额较大的财物。 12?中国公民甲在日本盗窃了美国公民乙价值2000元人民币的财物。对于此案的甲:()A?日本国可以属地原则为依据适用日本刑法审判B?中国可以属人原则为依据适用中国刑法审判 c ?依据中国刑法必须追究乙的刑事责任D?依据中国刑法不应当适用中国刑法追究乙的刑事责任13?我国船舶“长城”号停靠在巴西港口时,中国籍船员甲乙二人打架斗殴,甲致乙死亡。 巴西法院判处甲某故意伤害罪,处4年有期徒刑。甲某假释回国后:() A ?我国法院依法有权对:甲某该项罪行再次审判 B ?我国法院对甲某可以免除或减轻处罚 c ?我国法院不能对甲莱该项罪行再次审判,因为这违反“一事不两罚”的原则 D。我国法院对甲某再次审判时,不需考虑甲某在外国已经受到处罚的事实 14.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 ?在中国领域内犯罪的(城内犯罪或国内犯)应适用属地原则(即根据犯罪发生在中国)确立中国刑法对该罪行的效力,但法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B. 对于一起刑事案件根据属地原则和普遍管辖原则均可以确立我国刑法效力时,适用属地原则 C. 对于一起刑事案件根据属人原则和普遍管辖原则均可以确立我国刑法效力时,适用属人原则

刑法总论18秋在线作业1

【奥鹏】[东北大学]18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刑法第29条规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这属于() A、法定量刑情节 B、酌定量刑情节 C、加重情节 D、弹性量刑情节 第2题,4.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的犯罪概念是() A、实质概念 B、形式概念 C、法律特征概念 D、形式和实质相统一的概念 第3题,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 A、酌量发给报酬 B、不发给报酬 C、同工同酬 D、发给部分工资 第4题,在紧急避险的情况下,行为人所造成的损害() A、可以大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B、可以等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C、只能小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D、特殊情况下可以没有限制 第5题,我国刑法第28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一规定体现了刑法的()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D、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第6题,甲误以失效的农药投毒杀乙,未发生死亡的结果。甲的认识错误属于()

A、法律的认识错误 B、对象的认识错误 C、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 D、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第7题,甲乙相互斗殴,乙见自己势单力薄而逃跑。甲穷追不舍,乙无奈捡起一棍棒趁甲站立不稳时将其打伤。乙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故意伤害罪 D、紧急避险 第8题,为某一个具体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客体称为() A、犯罪的同类客体 B、犯罪的一般客体 C、犯罪的直接客体 D、犯罪的间接客体 第9题,误以人为兽加以杀伤的,属于( ) A、目标的认识错误 B、手段的认识错误 C、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D、法律的认识错误 第10题,铁路扳道工甲因和恋人分手而饮酒自醉,未能及时扳道,致使火车相撞,构成犯罪。甲的义务来源于() A、法律规定的义务 B、由于法律行为而产生的义务 C、由于先行行为而产生的义务 D、职务上或者业务上要求的义务 第11题,甲为了杀乙,连续两天跟踪乙,了解乙上下班的时间和经过路线。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未遂 B、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0 分) 1.以下不是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罪责自负不株连无辜原则 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2.我国刑法溯及力的原则采用的是() A.从新原则 B.从新兼从轻原则 C.从旧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3某甲实施的故意杀人罪的下列行为事实中,属于犯罪构成要件事实是() A.发生在荒野 B.用枪将被害人打死 C.发生在“严打”期间 D.被害人是盲人 4重法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在本质上违反了()。 A.罪刑相适应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 C.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D.罪责自负原则 5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罪刑法定的表述,下列哪一理解是不准确的( )? A.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罪刑法定是依法治国在刑法领域的集中体现 B.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罪刑法定充分体现了权力制约 C.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罪刑法定同样以此为思想基础 D.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网民对根据《刑法》规定作出的判决持异议时,应当根据民意判决 6.某孤儿院为谋取单位福利,分两次将38名孤儿交给国外从事孤儿收养的中介组织,共收取30余万美元的“中介费”、“劳务费”。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符合依法治国的要求( )? A.因《刑法》未将此行为规定为犯罪,便不能由于本案社会影响重大,就以刑事案件查处B.本案可追究孤儿院及其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C.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核准后,本案可作为单位拐卖儿童犯罪处理,以利于进一步发挥法律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D.可追究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7外国人A乘坐我国民航客机,在飞机飞行于公海上空时在飞机里对我国公民B实施伤害行为,造成重伤。对此案件,应适用( )。 A属地管辖原则 B属人管辖原则 C保护管辖原则 D普遍管辖原则 8\1983年全国人大常委通过的《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决定》规定:本决定颁布后审判的案件适用本决定,其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是( ) A从新原则他 B从新兼从轻原则 C从旧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9当开往A国的我国国际列车行驶于B国境内时,A国公民甲某与C国公民乙发生殴斗,甲愤怒之下用刀将乙某捅死。对甲某的犯罪行为()。 A、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B、应当适用我国刑法 C、不能适用我国刑法 D、酌情考虑适用我国刑法 10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方面采取()原则。 A、普遍管辖原则 B、保护原则 C、属地原则 D、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其他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以下属于广义刑法()。有人认为D项不属于,故不选D项不算错 A刑法典 B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外汇犯罪决定 c刑法修正案 D立法解释 2.以下系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

刑法学综合试题(四)及答案

刑法学综合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前的符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江某举枪射杀站在悬崖边的高某,枪响后,高某应声坠落悬崖。经法医鉴定:高某只有坠伤而无枪伤。推断:高某被江某枪声惊吓落崖身亡。江某的行为应定为()。 A故意杀人未遂B故意杀人既遂 C.过失致人死亡 D.意外事件 2.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但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情况,属于( )。 A持续犯B结合犯 C连续犯 D.牵连犯 3.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应当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 )。 A.一定根据 B.主要根据 C.唯一根据 D.次要根据 4.死刑只适用于( )的犯罪分子。 A.罪大恶极 B.罪行严重 C.罪行极其严重 D.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5被判处死缓的,在死缓执行期间,如果( ),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 A.没有犯罪 B.没有故意犯罪 C.确有悔改 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6.新刑法规定的量刑情节,不包括()。 A.从重情节 B.从轻情节 C.减轻情节D加重情节 7.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 )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 )。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8.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 A.可以免除处罚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9.在考验期内发现假释犯还有漏罪,应当撤销假释,把原判刑罚与漏罪所判刑罚,按( )的方法,实行数罪并罚() A先减后并B先并后减 C.刑法第69条规定 D.刑法第71条规定 10.某甲犯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数额巨大,应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其追诉期为( )。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犯罪的基本特征是()。 A.具有社会危害性 B.具有刑事违法性 C.具有刑罚当罚性 D.具有特殊复杂性 2.构成不作为犯罪前提的特定义务的来源有()。 A.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 B.公共生活准则要求的义务

刑法总论在线作业1.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9 1.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仇。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李某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家欲取回砒霜,而王某谎称已服完。李某见王某没有什么异常,就没有将真相告诉王某。几天后,王某因服用李某提供的砒霜而死亡。李某的行为属于 ?犯罪中止 ?犯罪既遂 ?犯罪未遂 ?犯罪预备 ?正确答案:D 2.甲、乙二人系某厂锅炉工。一天,甲的朋友多次打电话催其赴约,但离交班时间还有15分钟。甲心想,乙一直以来都是提前15分钟左右来接班,今天也快来了。于是,在乙到来之前,甲就离开了岗位。恰巧乙这天也有要事。乙心想,平时都是我去后甲才离开,今天迟去15分钟左右,甲不会有什么意见的。于是,乙过了正常交接班时间15分钟左右才赶到岗位。结果,由于无人看管,致使锅炉发生爆炸,损失惨重。甲、乙的行为 ?属共同犯罪 ?属共同过失犯罪 ?各自构成故意犯罪 ?应按照甲、乙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正确答案:D 3.下列案例中哪一项成立犯罪未遂? ?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3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 ?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罚处罚,没有继续开枪 ?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100万元。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罚处罚,将赵某释放

?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李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正确答案:A 4.甲、乙共谋杀害在博物馆工作的丙,两人潜入博物馆同时向丙各开一枪,甲击中丙身边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文物,造成文物毁损的严重后果;乙未击中任何对象。关于甲、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甲成立故意毁损文物罪,因为毁损文物的结果是甲故意开枪的行为造成的 ?甲、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损毁文物罪实行数罪并罚 ?甲的行为属于一行为触犯数罪名,成立牵连犯 ?正确答案:B 5.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仇。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李某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家欲取回砒霜,而王某谎称已服完。李某见王某没有什么异常,就没有将真相告诉王某。几天后,王某因服用李某提供的砒霜而死亡。李某的行为属于 ?犯罪中止 ?犯罪既遂 ?犯罪未遂 ?犯罪预备 ?正确答案:D 6.孙某纠集5人组成“天龙会”,该会宗旨为“盗富济贫”,并自封“大天龙”。在屡次作案中,“天龙会”盗窃总数额为20万元,孙某亲自参与盗窃5次,窃得财物价值6万元,销赃得款2万元。王某系该组织成员也多次参加盗窃;在一次盗窃过程中,成员胡某单独将事主某女强奸。则张某不应当对哪些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天龙会”所犯的全部罪行 ?万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