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社会心理学框架

社会心理学框架

社会心理学框架
社会心理学框架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一.、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定义及特征

(一)国外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

(二)国内心理学家的见解

二.、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与其他学科的

关系

(一)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二)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

的关系

1.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2.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三)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国内学者关于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讨

二.、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对象

(一)个体的心理及行为

(二)社会交往和互动的心理及行为

(三)群体心理及行为

(四)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

(一)社会心理学的哲学方法论

(二)专门方法论

1.客观性原则

2.联系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4.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有机统一的

原则

5.批判与继承辩证统一的原则

(三)具体研究方法

二.、具体研究方法及其评价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二)调查法

(三)实验法

(四)观察法

(五)档案研究法

(六)具体研究方法-的比较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潜在的问题

(一)研究偏向问题

1.研究者的偏向

2.被研究者的偏向

(二)伦理道德问题

1.潜在的危害源

2.基本原则

(1)自愿参加的原则

(2)匿名与保密的原则

(3)风险最小dd则

3.制度上的保障

(1)风险——礼仪分析

(2)获得正式的许可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形式和发展过程

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

四.、社会心理学的扩展时期

第二节.种研究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一.、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二.、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三.、两种取向社会心理学的比较

(一)两种取向社会心理学的差异

(二)两种取向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地位

第三章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

第一节.心理动力学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学说

(一)本能与社会的冲突

(二)由文化引起的意识----超我

(三)人格发展理论

(四)群体心理学思想

二.、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

(一)阿德勒的追求卓越与社会兴趣学说

(二)霍妮的基本焦虑学说

(三)弗洛姆的社会潜意识学说

三.、对心理动力学的简要评价

第二节.社会学习理论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思想

二.、赫尔与斯金纳的学习理论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四.、对社会学习理论的简要评价

第三节.社会认知理论

一.、社会认知理论的理论渊源

二.、社会认知的一致性理论

三.、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四.、信息加工观点指导下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五.、对认知理论的简要评价

第四节.符号互动理论

一.、符号互动理论的理论渊源

二.、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思想

(一)符号与互动

(二)自我与社会

三.、对符号互动理论的简要评价

第五节.社会交换理论

一.、社会交换理论的两个重要思想来源

(一)对古典经济学基本假设的修正

(二)对行为主义心理学主要思想的吸收

二.、霍曼斯的理论

三.、布劳的理论

四.、对社会交换理论的简要评价

第六节.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产生的原因

二.、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思潮的基本观点

(一)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思潮的基本研究

思想

(二)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重心

三.、对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思潮的简要评价第四章社会化

第一节.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定义

二.、社会化的内容

(一)道德社会化

(1)“建立理论基础”模式

(2)“思考”模式

(3)明确价值标准

(4)价值分析模式

(5)社会行动模式

(6)认识的道德发展模式

(二)政治社会化

(三)法律社会化

(1)先习俗阶段

(2)习俗阶段

(3)后习俗阶段

(四)性别角色社会化

三.、生命历程中的社会化

(一)儿童期的社会化

(二)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

(三)成年期的社会化

(四)再社会化

四.、社会化的方式

(一)奖励与惩罚

(二)模仿

(三)认同

第二节.社会化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二.、社会文化与社会环境因素

(一)社会文化

1.文化的定义

2.文化与社会化

(二)社会环境

1.家庭

2.学校和日托中心

3.同辈群体

4.大众传媒

第三节.社会化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生的观点

(一)弗洛伊德的观点

(二)埃里克森的观点

二.、认知发展论的观点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三.、社会学系理论

四.、符号互动理论

五.、强调先天遗传的生物因素影响的理论

(一)正常成熟论

(二)群体社会化理论

第五章社会角色

第一节.角色的概述

一.、角色的含义

二.、角色的分类

(一)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可把角色

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现

(二)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分为先赋角色

和自致角色

(三)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分为

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四)根据角色与角色直接的权利和地位

关系,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

(五)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分为功

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六)根据角色的参与程度,可把角色从参

与程度低到参与程度高分为七种

类型

第二节.角色理论

一.、角色理论的概念与来源

二.、角色理论的两种取向

(一)结构角色论

(二)过程角色论

第三节.角色的行为模式

一.、角色学习

二.、角色扮演

(一)社会学视角:互动与表演

(二)心理学视角:技术与手段

三.、角色冲突

四.、角色偏差

第四节.性别角色差异

一.、两性差异

二.、性别角色差异

(一)性别差异的表现

1.个性和行为方面的差异

(1)侵犯行为

(2)支配行为

(3)自信心

(4)交际

2.智能方面的差异

(1)智力

(2)语言能力

(3)运动技能

(4)空间能力

(5)数学能力

(6)知觉速度

(7)艺术和音乐能力

3.成就方面的差异

(二)性别角色差异的获得

三.、性别差异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二)文化人类学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

(四)认知社会化理论

(五)性别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阶段

(2)习俗阶段

(3)后习俗阶段

第六章自我意识

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自我意识与自我概念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三.、自我意识的内容

(一)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

自我

(1)生理(物质)自我

(2)社会自我

(3)心理自我

(二)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四.、自我意识的特点

五.、自我意识对个体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自我意识发生与发展

一.、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个体因素

1.生理因素

2.心理因素

(二)社会因素

1.家庭环境

2.学习环境

3.社会文化环境

二.、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理论研究

(一)从詹姆士到库利、米德的理论研究

(二)从威克伦德、杜尔到凡尼斯汀等的理

论研究

(三)从弗拉维尔到邓纳特、约翰逊.劳德的

理论研究

1.元认知监控理论

2.认知加工理论

3.认知计算理论

第三节.自我意识与人格

一.、自我与人格的关系

二.、自我意识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一)自我意识调节着遗传和环境因素对

人格的影响,也是导致人格差异

的重要原因

(二)人的自我意识还可以对自己已有的

人格品质本身进行认识、评价和

调节,主动引导人格向更高目标

发展,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

(三)人格的发展水平与自我意识的发展

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自我意识水

平是人格成熟度的标志

(四)自我意识是维持人格发展连续性和

稳定性的因素

第四节.自我的认知表征

一.、自我图式

二.、可能的自我

三.、自我不一致理论

第七章社会态度

第一节.态度的实质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

(一)态度的定义

(二)态度的特性

(1)态度的社会性

(2)态度的主观经验性

(3)态度的动力性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三.、态度与有关概念的区分

四.、态度与价值观

五.、态度与信念

第二节.态度理论

一.、强化论观点的态度研究

(一)古典条件反射理论的研究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研究

(三)学习理论的研究

二.、认知论观点的态度研究

(一)紧张减缓理论研究

(二)归因理论的研究

(三)社会判断理论

三.、功能理论

四.、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

(1)服从

(2)认同

(3)内化

第三节.态度的测量

一.、量表法

(一)等距量表

(二)总加量表

(三)语义分化量表

二.、问卷法

三.、投射法

四.、行为观察法

五.、生理反应发

第四节.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的形成

(一)环境因素的影响

1.社会环境的影响

2.家庭的影响

3.同伴的影响

4.团体的影响

(二)个体的学习

1.古典条件反射理论与联想学习

2.工具性条件反射理论与强化学习

3.模仿与观察学习

二.、态度的改变

(一)劝说宣传法

1.传播者的特性

(1)专家身份

(2)社会身份

(3)吸引性

(4)相似性

(5)可信赖性

2.信息的传播

(1)单方面传播与双方面传播

(2)信息传播的首因效应和近因

效应

(3)信息传播的渠道

3.被劝说者因素

(1)原有态度

(2)人格特点

(3)被劝说者的信息加工

4.情景因素

(1)信息繁多的情境

(2)令人分心的情境

(3)信息重复的情境

(二)角色扮演法

(三)团队影响法

(四)活动参与法

第五节.偏见

一.、产生偏见的原因

(一)社会群体间的利害冲突

(二)社会化

(三)个体的人格和心理因素

二.、偏见产生的后果

(一)自我实现预言

(二)性别角色

(三)疏离

三.、偏见的消除

(1)消除刻板印象

(2)增加平等的、个人简的接触

(3)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

(4)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

规范

第八章社会认知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二.、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

(一)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

(二)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三)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三.、社会认知的特征

(一)互动性

(二)间接性

(三)完型特征

四.、社会认知的理论假设

(一)“朴素的科学家”假设

(二)“认知吝啬者”假设

(三)“目标明确的策略家”假设

第二节.社会认知的信息加工

一.、自动化信息加工

二.、控制性信息加工

三.、社会认知的图式

(一)图式的含义与分类

(二)图式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第三节.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

一.、认知主体因素

二.、认知对象因素

三.、认知情境因素

第四节.印象的形成

一.、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

(一)一致性规则

(二)评价的中心性

(三)中心特性的作用

二.、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

(一)平均模式

(二)增加模式

(三)加权平均模式

第五节.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朴素归因理论

二.、维纳的归因理论

三.、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

四.、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五.、归因偏差

(一)基本归因偏差

(二)自利性归因偏差

(三)忽视一致性信息

第九章人际关系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

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一)亲和需要

1.恐惧与亲和需要

2.焦虑与亲和需要

(二)人际关系的报酬

(三)摆脱寂寞

三.、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一)人际关系的状态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与自我暴露

1.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1)定向阶段

(2)情感探索阶段

(3)情感交流阶段

(4)稳定交往阶段

2.自我暴露与自我分层

第二节.人际关系的理论

一.、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一)包容需要

(二)控制需要

(三)情感需要

二.、社会交换理论

三.、公平理论

第三节.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基础:吸引的回报理论

二.、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一)接近性

(二)熟悉性

(三)外表吸引力

1.外表吸引力的影响

2.外表吸引力的力量源泉:美的即是

好的与美丽的辐射效应

3.外表吸引力的评价标准

(四)其他个体特征

1.能力

2.个性品质

3.致命吸引力

(五)相似性和互补性

1.相似性

2.互补性

(六)相互性: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第四节.爱情

一.、爱情的含义

(一)爱情与喜欢的区别

(二)爱情的行为与体验

1.爱情的行为

2.爱情的体验

二.、爱情的类型

(1)浪漫式爱情

(2)占有式爱情

(3)最好朋友的爱

(4)实用式爱情

(5)利他式爱情

(6)游戏式爱情

三.、爱情的三角形理论

第十章人际沟通

第一节.人际沟通概述

一.、人际沟通过程

(一)人际沟通的过程模型

(二)人际沟通的心理过程和动作过程

1.人际沟通的心理过程

(1)沟通动机

(2)对信息的选择

(3)对信息的理解

2.人际沟通的动作过程

二.、人际沟通的功能

(一)协调整合功能

(二)心理保健功能

(三)心理发展动力功能

(四)社会心理构建功能

三.、人际沟通的分类

(一)按照沟通路线的分类

1.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2.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二)按照沟通方式的分类

1.假相依、非对称性相依、反应性相

依和彼此相依

2.工具式沟通和感情式沟通

3.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4.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三)按照沟通网络的分类

1.正式的沟通网络

2.非正式的沟通网络

第二节.人际沟通的工具

一.、人际沟通的工具

(一)语言符号系统

1.语言的分类

2.语言的社会功能

3.语言的复杂性和策略性

(二)非语言符号系统

1.无声的非语言沟通

(1)动态符号系统

(2)静态符号系统

2.有声的非语言沟通

(1)辅助语言系统

(2)类语言系统

第三节.人际沟通的障碍和策略

一.、人际沟通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信息源的因素

(二)影响信息的因素

(三)影响信息渠道的因素

(四)影响接受者的因素

二.、人际沟通的障碍

(一)社会障碍

1.地位障碍

2.组织结构障碍

3.时空距离障碍

(二)文化障碍

1.语言障碍

2.文化背景障碍

(三)个性障碍

(四)心理障碍

(五)环境障碍和其他干扰因素

三.、人际沟通的策略

(一)印象整饰

1.投其所好、符合标准

2.恭维、逢迎策略

3.意见服从

(二)倾听以及非言语行为的掌握

1.倾听技巧

2.非言语行为的掌握

(三)自我暴露

(四)表达第十一章群体心理

第一节.群体概述

一.、群体的含义

二.、群体的分类

(一)统计群体与实际群体

(二)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三)成员群体与参照群体

(四)大群体与小群体

三.、群体功能

四.、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一)社会助长作用

(二)社会懈怠

(三)去个体化

第二节.群体规范

一.、群体规范

二.、社会交换

(一)社会交换与群体规范

(二)群体内的社会交换

(三)心理契约的形成

三.、竞争与合作

第三节.群体的维持

一.、群体压力

(一)群体压力的形成过程

(二)群体压力的意义

二.、群体的维持

(一)群体效力

(二)群体凝聚力

(三)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三.、群体决策

(一)群体决策的作用

(二)冒险性转移

(三)群体极化

第十二章社会影响

第一节.他人在场

一.、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

(一)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的含义

(二)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的理论解释

1.优势反应强化说

2.评价与竞争观点

3.分散冲突理论

4.生理心理反应模式

二.、社会惰化

(一)社会惰化的含义

(二)社会惰化的理论解释

(三)社会惰化的跨文化一致性

(四)社会惰化的预防

三.、社会影响理论

四.、去个性化

第二节.从众(2011\2012)

一.、从众的含义

1.真从众

2.权宜从众

3.不从众

二.、从众的经典研究

(一)谢里夫有关规范形成的研究

(二)阿希的线段判断实验

三.、从众的原因

(一)信息性社会影响

(二)规范性社会影响

四.、从众的影响因素

(一)群体因素

1.群体一致性

2.群体规模

3.群体凝聚力

4.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

(二)情境因素

1.刺激物的性质

2.时间因素

(三)个体因素

1.性别和年龄

2.个性特征

3.知识经验

4.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

第三节.服从

一.、服从的含义

二.、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权威实验

三.、影响服从的因素

(一)命令者的权威性

(二)他人支持与服从

(三)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

(四)权威的靠近程度

(五)行为后果的反馈

第四节.顺从

一.、顺从的含义

二.、顺从行为发生的心理规律

三.、促进顺从的技巧

(一)登门槛技巧

(二)门前技巧

(三)低球技巧

(四)折扣技巧/并不只是这些技巧

(五)过度理由效应

(六)引起注意技巧

第十三章利他与侵犯

第一节.利他行为

一.、利他行为概述

二.、利他行为研究的范畴

三.、利他行为的唤起

四.、利他行为的得与失

五.、求助者的特点

六.、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七.、利他行为的学习和模仿

(一)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作用

(二)人格因素

(三)利他者的性别差异

(四)利他者心境的作用

(五)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六)自然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七)社会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八)社会文化对利他行为的规范

八.、利他行为的学习和模仿

第二节.侵犯行为

一.、侵犯行为概述

二.、侵犯行为的类别

三.、侵犯行为是不是本能

四.、有关侵犯行为的生物学解释

(一)动物行为学

(二)生物进化学

(三)行为遗传学

(四)激素活动与侵犯

五.、挫折----侵犯理论的解释

(一)挫折----侵犯理论及其实验研究

(二)理论的修正

六.、社会学系理论的解释

(一)模仿学习

(二)侵犯与大众传播

七.、侵犯行为的转移与消除

(一)宣泄

(二)习得的抑制

1.社会规范的抑制

2.痛苦线索的抑制

3.对报复的畏惧

(三)置换

(四)寻找替罪羊

第十四章社会心理学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节.员工的激励

一.、概述

二.、激励理论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奥德弗的”ERG理论”

3.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4.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二)过程型期望理论

1.弗洛姆的”期望理论”

2.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三.、目标管理

1.目标设置

2.反馈

3.奖赏系统

第二节.领导者的胜任力

一.、概述

二.、论

三.、情景论

(一)领导风格

1.专制、民主、自由放任的领导风格

2.两维领导理论

3.权变理论与认知资源利用理论

四.、新的研究思路的尝试

第三节.组织文化

一.、组织文化的内涵

(一)早期认识

(二)组织文化

二.、组织文化的跨文化研究

第十五章社会心理学在法律中的应用

第一节.犯罪原因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一.、经典分析理论

二.、经验多因素分析

第二节.陪审团研究

一.、影响陪审团心理的外界因素

(一)媒体报道

(二)被告特征

二.、影响陪审团成员的自身因素

三.、其他影响因素

(一)证据呈现方式

(二)陪审团的规模

第三节.证人心理

一.、证人证言的准确性

二.、影响证人证言准确性的因素

(一)影响证人感知案件的因素

(二)影响证人记忆的因素

1.刻板印象

2.事件后信息的误导效应

3.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

三.、提高证人证言的准确性

(一)提高辨认技术

(二)提高询问技术

第四节.犯罪预防与心理矫正

一.、犯罪预防

二.、犯罪心理矫正

(一)侧重于矫正行为的技术

(1)社会技能训练

(2)自我控制

(3)人际认知问题解决训练

(二)侧重于矫正认知和品德的技术

(1)认知重建

(2)道德推理

第十六章社会心理学在健康领域中的应用

第一节.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

一.、应激

二.、知觉控制

三.、人格

四.、自我效能

五.、社会支持

第二节.健康行为控制

一.、激将与健康危险行为

二.、健康观念模式

三.、费希宾----挨杰曾的推断活动理论

四.、认知失调理论

五.、保健信念模式----一种解释寻求和利用

保健服务行为的社会心理模式

六.、求医行为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在咨询中的应用

一.、初诊接待中的印象整饰

二.、心理评估和诊断

(一)隐含人格理论

(二)相似假定作用

(三)错觉

三.、暗示的作用

第十七章社会心理学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与环境的传统研究

一.、拥挤

(一)密度、个人空间、领域

(二)拥挤的消极影响

(三)拥挤感与助人行为

(四)拥挤与知觉控制

二.、噪音

(一)噪音与认知

(二)噪音与助人行为

(三)噪音与知觉控制

三.、环境风险

(一)自然灾害

(二)环境污染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对环境的关注

一.、环境问题

(一)人口问题

(二)污染问题

(三)能源危机

(四)自然资源的耗竭

二.、环境关注

(一)生态神学

(二)深层生态学

(三)生态妇女运动

三.、环境关注的趋势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与环境保护

一.、影响环境保护的个体因素

(一)关于人口统计学特点

(二)关于对垃圾回收再利用的了解程度

(三)关于对环境问题的关心程度

(四)关于人格特点

二.、针对环境保护的行为技术

(一)信息

(二)提示

(三)模仿

(四)金钱诱导

(五)反馈

三.、社会交互作用干预

(一)说服

(二)社会鼓励

1.社会影响

2.社会规范

3.沟通----解决公共资源两难困境

社会心理学实验案例

社会心理学实验案例 道德的起源: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之後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後,发现莫不如此,於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後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 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後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这叫老兵欺负新兵,或是媳妇熬成婆),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後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麽,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阶级的起源:实验人员继续他们的实验,不过这个次他们改变了喷水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拿香蕉的猴子,而不是全体。然后实验人员又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C,不同以往的是猴子C特别的孔武有力,当然猴子C看到香蕉,也马上想要去拿,一如以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也想海K猴子C一顿,不过他们错误估计了C的实力,所以结果是反被C海K了一顿。于是猴子C拿到了香蕉,当然也被淋了个透湿。C一边打着喷嚏一边吃着香蕉,美味但是也美中不足。A、B、D、E没有香蕉吃却也比较快乐,毕竟没有被淋到嘛。后来C发现只有拿香蕉的那个才会被淋到,他就要最弱小的A替他去拿。A 不想被K,只好每天拿香蕉然后被水淋,B、D、E越发的快乐了起来,这就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于是五只猴子有了三个阶级。这下子阶级也随着道德的起源了。 道德的沦丧:天变热了,笼子里的猴子们想冲凉却找不到地方。终于出现了一位反潮流英雄,猴子 HERO。HERO在无意中碰到了香蕉,理所当然的引来了一顿饱打。但在挨打的过程中,猴子们享受到了冲凉的乐趣。等身上的水干了之后,猴子A在无意中碰撞了HERO,使HERO又一次接触到了香蕉,于是,猴子们享受了第二次冲凉,HERO遭到了第二次痛殴。在此之后,只要大家有冲凉的需要,就会有一只猴子X挺身而出,对HERO实行合理冲撞。大家对HERO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不同,在平时大家会对HERO异常温和,以补充在冲凉时,为维护规则而不得不对它实行的暴力举动。一天,在大家冲凉时,饱受折磨的HERO闻到了香蕉的清香,生物本能使它在别的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即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社会心理学经典效益分析 1 巴纳姆效应: 实验: 结论:由于人们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来观察,所以,人们通常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人们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特别适合她们。 巴纳姆效应——自我暗示表现: ?迷失自我 ?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 ?以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 ?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 2 蝴蝶效应——防微杜渐 ?案例: ?表现:心理变化纤细而微妙,一丝再细小的不快心情或许就会导致一整天的心境不快,或许还会引起诸多烦恼,甚至引来一连串的噩运。 3 多看效应(曝光效应) ?多看效应:人们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 ?前提:首因效应要好,若是不好,则会起到反作用。 4 定势效应 ?案例: ?表现: 5 晕轮效应 ?案例: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6 投射效应 ?案例: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 7 皮革马利翁效应 第2章自我认知 一、什么是自我认知 ?威廉·詹姆斯(1890)提出:自我包括三个部分: ?物质自我 ?真实的物体、人或者地点等 ?躯体自我和躯体外自我 ?社会自我 ?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 ?社会特性: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关系 ?精神自我 ?内部自我或心理自我 ?我们所感知到的内在的心理品质 ?代表了我们对于自己的主观体验、对自己的感受 二、怎么进行自我认知? 1 通过自己:

2019临床心理学教学大纲李惠民

《临床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86504 课程名称:临床心理学 英文名称:Clinical psychology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64学时 学分:4学分 适用对象: 应用心理学专业 考核方式:集中 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健康 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二、课程简介 临床心理学是关于人们心理健康的维持和援助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它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帮助存在心理困扰的人纠正自己的精神和行为障碍,通过临床评估和临床干预指导和培养健全的人,以便有效地适应环境和更有创造力本课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心理咨询能力为核心强调心理咨询的的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心理诊断与测量的技术;人格的理解与诊断;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技术,教学中需配合助理心理咨询师的考核要求情况安排教学内容。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该课程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是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全面综述。根据我校的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应紧密配合心理咨询师考级内容展开教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临床心理基础理论的有关知识,能够对人格作出较好的理解与诊断,掌握心理诊断与测量的技术以及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技术手段,并且能够对临床心理学中的特殊专业有较好的认识,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基础。

四、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 (一)教学基本要求 诊断工作对咨询和治疗来说是充分和必要的先决条件,没有诊断咨询和治疗也就无从入手,误诊往往也是咨询和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心理咨询师在进行心理诊断时必须掌握诊断程序和常用方法,同时还要学会将诊断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结果按要求整理行文。 (1)掌握异常心理症状,能够区分病与非病 (2)掌握心理诊断的分类标准 (3)掌握神经症的诊断分类 (4)能够根据求助者实际情况选择心理测验 (5)能够对心理不健康状态进行分类诊断 (二)教学具体内容 (1)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 (1.1)如何进行初诊接待(掌握) (1.2)摄入性谈话(重点掌握) (1.3)正确使用心理测验(掌握) (1.4)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重点掌握) (1.5)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熟悉) (2)初步诊断 (2.1)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掌握) (2.2)确定是否属于本职工作(重点掌握) (2.3)形成初步印象,分析一般心理健康水平(重点掌握) (2.4)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重点掌握) (2.5)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重点掌握) (2.6)提出心理评估报告((熟悉)

社会心理学(案例)培训课件

狼孩的故事社会化的角度 1920年印度传教士辛格在一个巨大的白蚁穴附近,发现狼群中有两个“狼孩”。辛格把她们送进了米梅纳普尔市孤儿院。据辛格讲,这两个孩子刚回到人类社会之初,具备很的特点:吞食生肉;四肢爬行;目光锐利;不会说人话,夜阑人静发出阵阵长嗥。辛格牧师夫妇俩为使两个狼孩能转变为人,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尝试。 其中的一个阿拉玛到第2个月,可以发出“波、波”的音,诉说饥饿和口渴了。遗憾的是,回到人间的第11个月,阿玛拉就死去了。另一个卡玛拉4年后掌握了6个单词;将近5年的时间学会了两脚步行,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经过5年,她能照料孤儿院幼小儿童了。她为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解纽扣儿)做不好而哭泣。大女孩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时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3、4岁的孩子 顺水推舟情绪与认知角度 有一位英语老师因经常批评一位学生作业马虎,而遭致这位学生的不满。有一次。这位老师无意间在语法上出了一点小错,当场被那名学生发现,那位学生好不容易逮着了这次报复机会,马上站起来作了毫不客气地指正。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这位英语老师以非常温和的神

色说道:“嗯,你说得真是对极了,可是其他同学刚才是怎么回事,为何没有发觉到,是不是上课在打瞌睡?” 受到老师的表扬,那位同学的对立情绪消失了。这时,这位英语老师又不失时机的说:“像这样的错误很容易犯,同学们一定要像他那样小心才是。”接着,老师便继续讲解其他内容。 想象权贵刻板印象 从前有对乡下夫妻在门口纳凉,老婆问:“当家的,皇上天天上山打柴用的一定是把金斧子吧?”老公冷笑道;“蠢婆娘!当了皇上还用打柴吗,他老人家一准儿天天在院子里摇着扇子乘凉的,喝小米粥还有人伺候着呢!”估计,摇着扇子喝小米粥,就是这位农夫最大的理想。 美国前总统里根夫人南希入住白宫一个月后,收到膳食开支帐单时,大吃一惊:“从没有人告诉我们,总统每吃一顿饭都要付钱的,而且干洗和使用牙膏等卫生用品也都要收费。”白宫就像一座豪华酒店,所有住在里面的人都要交纳餐费和杂费。连南希那样的美国人,在成为权贵前,都以为白宫的午餐是免费的。可见权贵的神秘,非常人所能想象。

【精品文献】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精品文献】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 “正常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有背于他们本性的蠢事,以哪种方式,为什么会这样,我一直对此极其感兴趣。为什么本性善良的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邪恶的事情来,为什么聪敏的人有时候又会做出一些愚蠢,荒谬的傻事,” -- Philip Zimbardo 跟著名社会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教授一样,我也对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做蠢事这一点很痴迷。通常我们会听到的答案是:是由于外人造成的 (一些社会心理学家笼统的这样解释。)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一直在详述这10个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每一个都讲述了其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独一无二且意义深刻的故事。 1、光环效应 当你自己的头脑是一个谜的时候,十大社会心理学研究不但论证了“光环效应”,还证明了我们是多么难以进入自己的思考过程。 “光环效应”是社会心理学里的一个经典的发现。其理念是对于个人的总体评价(例如,她是否令人喜爱)渐渐成为了狭隘的对于某些特定的特征的评判(例如,她是聪明的)。好莱坞明星完美地证明了光环效应。因为他们总是很有魅力而且令人喜爱,所以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假设他们同时也是聪明的、友善的、明辨是非的等等。直到我们发现了(大量的)与此相反的证据,我们才幡然醒悟。同样的道理,政治家利用“光环效应”使其成为自己的优势。他们表现得和蔼而友好,却不怎么谈到主旨。人们倾向于相信这些政治家的政策是好的,因为他们看上去是好人。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你可能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反省,或者用一种说法来说,追溯我们的思考过程以回到最初的错误,从而找到这种判断的错误。在上世纪70年代,著名社会心

社会心理学

41条社会心理学定律——欢迎对号入座 1 事后聪明偏差:一旦知道了某个事件的结果,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的预测能力。 2 阿伦森第一定律:做出疯狂举动的人未必疯狂,人们在解释令人讨厌的行为时,倾向于给作恶者贴上标签,由此而将这个人从“我们这些好人”中排除。 3 从众:由于受到来自他人或者群体的真实的或者想象的压力,一个人的行为或意见发生了改变。出现从众的原因有两个,一个事他人的行为可能使我们确信自己的判断是错误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可能希望在群体中逃避惩罚。所以,对于同一问题,最初的回答者的动机是希望自己作出正确的判断,而别人的最初动机是希望赢得他人的好感。 4 从众的减弱:个人的私密性越大;群体成员中有一个人做出了不同于多数人的错误回答;引导ta事先做出表态; 5 易出现从众现象的群体: a 由专家(权威)组成 b 其成员(无论从个人主义,还是从集群主义上意义上看)对个体是重要的(比如你的朋友) c 成员在某一方面和个体是类似的(比如大多数人都是白人)。 6 行为跟踪:当事实本身不清晰的时候,其他人便会成为信息的主要来源。如果我们置身于一种不确定的场合,这是我们只能依据他人的行为去行事,那么再随后出现的类似的情景时候,无须暗示,我们便会重复刚刚学到的行为。 7 依从:表示一个人为了获得奖励或者避免惩罚而做出的某种行为。一个人的行为的持续时间与他所得到的奖励承诺或者所面临的惩罚威胁同样长。时间最短,关键词权利。 8 认同:表示个体希望与影响施加者保持一致,而对社会影响产生的某种反应。我们采取特定的行为方式,仅仅是因为这种行为方式能使我们与所认同的另一个(或一些人)建立起令人满意的关系。关键词,吸引—被认同者所具有的吸引力。 9 内化:影响最持久,最根深蒂固的反应,一旦将他人信念内化,这种信念就会与它的来源没有任何关系,并且变得非常不容易改变。

社会心理学经典研究量表

一.自尊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并随后用数值标明每一条陈述在多大程度上描述了你:0=极不典型(根本不像我) 1=不典型(有些不像我) 2=不典型,也不能说典型 3=典型(有些像我) 4=极典型(非常像我) 1.(2 )大体上,我对自己满意。 2.( 1 )有时候我对自己一点也不好。 3.(4)我感到我有一些好品质。 4.()我可以像其他大部分人一样把事情做好。 5.()我感到我没有很多值得骄傲。 6.()我有时确实感到自己没有用。 7.()我感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至少和其他人在一个同等水平上。 8.()我希望我可以对自己有更多尊重。 9.()总而言之,我倾向于感到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10.()我对自己持正向态度。 二.自我意识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并随后用数值标明每一条陈述在多大程度上描述了你:0=极不典型(根本不像我) 1=不典型(有些不像我) 2=不典型,也不能说典型 3=典型(有些像我) 4=极典型(非常像我) 1.()我总是尝试了解我自己。 2.()我关心自己做事的风格。 3.()大体上,我不太关注自己。 4.()我总是反省自己。 5.()我关心我所呈现出自己的方式。 6.()我经常是我自己的幻想的主体。 7.()我从不仔细审视自己。 8.()我自己意识得到自己看起来的样子。 9.()我通常关注我的内在感受。 10.()我通常担心自己是否给人好印象。 11.()我经常检验自己的动机。 12.()我离开家之前的最后一件事是照镜子。 13.()我有时感到我在某个地方看着我自己。

14.()我关心其他人怎么想我的。 15.()我很警觉自己情绪的改变。 16.()我通常都注意自己的外表。 17.()当我思考问题时我注意到自己的思维过程。 三.尴尬易感性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并随后用数值标明每一条陈述在多大程度上描述了你: “1”为“完全不像我”,“7”为“完全像我”。 1234567完全不像我完全像我 1.()我对自己没有自信。 2.()在公众场合,除非我的衣服、发型都很合适,否则我会感到不安。 3.()在人群中时我会感到不安。 4.()我不介意自己是大家注意的焦点。 5.()我太过于关心怎么和别人相处了。 6.()我觉得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刚刚认识的人谈话。 7.()在社交情境中,我觉得我很笨拙。 8.()当没有表现出我的最好一面时,我会感到不安。 9.()有时候我觉得我完全暴露在大家的眼光下。 10.()如果我在一群人面前犯了错,我会感到羞耻。 11.()当要面对一群人说话时,我会感到慌乱。 12.()在公众场合与一群人在一起时,我常常觉得会暴露出自己的情绪。 13.()成为大家的注意焦点会让我感到不安。 14.()仅仅是想到自己要做一个演讲就会使我紧张。 15.()当出现轻微的难堪时,我会感到羞耻和窘迫。 16.()在公众场合,我非常担心会犯错。 17.()我不喜欢待在人群中。 18.()我不容易脸红。 19.()我常常担心自己看起来很傻。 20.()我觉得自己很敏感。 21.()我很关心别人怎么看我。 22.()我很担心自己说的事情听起来很傻。 23.()我生怕把自己弄得像个傻瓜一样。 24.()别人对我的看法是非常重要的。 25.()我不容易感到尴尬。 四.自我监控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若句子所描述的内容符合您的实际情况,请在句子的左边标记“T”,反之则标记“F”。 1.()对我而言,模仿别人的行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社会心理学概念

社会关系主要指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心理性的,是对两人(或多人)都发生影响的一种心理性联结。 社会态度是对待任何的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任何一种态度都具有完成某一行为趋向,即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所以,一个人的态度对他的行为具有指导性、动力性的影响。 在许多情况下,个体会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压力而不由自主地在认知或行为上倾向于同群体内的多数人相一致,这种现象称为从众。 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这叫做去个性化。 服从与从众相似,都是在群体压力下采取与群体规范相符的行为,但从众是自愿按他人的做法去做,而服从是元可选择地按别人的要求去做,有时内心有不情愿的体验。 个体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下,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自我概念:是自我的客体部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形象及有关人格特质所持有的整合知觉与态度。 社会认知:是人对社会世界的认识,是对社会客体之间关系的认知,以及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推断。 图式:在每一个人的头脑中都要存在着一定的有组织的思考和行动的模式,即用来了解世界的认知结构,也叫做图式。 认同:是指人们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念、信仰、行为准则和态度,并不自觉地模仿他人,使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与他人要求相一致的过程。 移情:是指个体能够进行心理换位,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去体验和推测他人的需要、动机和情感。 基本归因偏差:也称主要归因偏差,是指当人们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低估情境的作用而高估个人内在品质的作用。 投射测验法:是给予人们一定的刺激物,让人们据此进行联想,并用口头或书面方式报告出来,然后通过分析人们联想的内容来推测人们的态度与个性。 社会角色:是假定的社会对具有某一社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和个体对这种期待的认识后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角色扮演:是指个人完成社会对自己某一角色期待的行为。 角色偏差:是指个人在扮演某种角色时,偏离了社会所期待(价值、道德、法律、规范、

社会心理学案例

1、案例:某超市原定感恩节清晨5时开门,但约2,000名经已等得不耐 烦的顾客,在4时55分强行一涌而进,混乱中一名职员被推倒在 地,从后涌上的人潮更将他踩至重伤。该名34岁的职员送院后,在早上6时证实不治。据报其他职员曾试图营救达穆尔,但顾客却无视职员劝阻。甚至当职员表示有人死亡而要暂停营业时,更有顾客怒哮:“我由昨天早上已开始排队了!”并继续“扫货”。超市保安及警方到场后,始能驱散人潮。惨剧中还有4人受伤送院,包括一名怀孕8个月的妇人,据报已经流产。 1)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文中提到的2000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 2)攻击行为:企图伤害那些不愿被伤害的个体。 文中提到的应该是“工具性攻击”:不以伤害为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赢得商品)。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是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反应。 3、美国一家公司曾研制成一种猪皮便鞋,该鞋特点是轻便、舒适、走路无声,故起名为“安静的小狗”。为了解市场反映,公司采用了免费试穿的方式,规定试穿8周后将鞋收回,也可在8周后付5美元将鞋留下。结果大多数试穿者都选择了将鞋留下。此后,公司将这种鞋全面投放市场并大获成功。几年后,美国成年消费者中90%的人都熟知该品牌产品。 这公司推出这种方法的人太有才了,首先将鞋以免费试穿的方式放出去,这样会有一定的人回去试穿的,这样就有了群众基础,这是利用人爱占小便宜的心里。即使不满意也没什么损失最多就是在8周后在送回去。而在穿了8周,在加上鞋本身的特点,能引起人们的热评也不是难事。有人群众基础后,在将这种鞋全面投放市场,取得成功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了。东西要卖出去,得让人们熟知才行,与其花大代价去做广告,在广告中说这鞋有多好还不如让人们自己去发现鞋的好。这其实比做广告的效果好多了。人们总是不会轻易相信广告中所说的。而是有从众心里,用葛优的话来说就是,哪人多我去哪,我相信群众。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作者:————————————————————————————————日期:

1、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当时这个做法虽然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ch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心理学典型案例分析

心理学案例分析 一、人怎会变成“狼”? [现象实例] 历史记载,1920年在印度发现的8岁的狼孩卡玛拉(女性),其身体外形与人不同,特点是:四肢长得比一般人长,手长过膝,双脚的拇指也稍大,两腕肌肉发达;骨盆细而扁平,背骨发达而柔弱,但腰和膝关节萎缩而毫无柔韧性。她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白天总是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夜间则在院内、外四处游荡,凌晨1时到3时像狼似地嚎叫,给她穿衣服,她却粗野地把衣服撕掉。她目光炯炯,嗅觉敏锐,但不会说话,没有人的理性。 [心理点评] 人们不禁会问,这位8岁的女孩,她原来是人呀,怎不具人的禀性变成“狼”了呢?这一实例有力地说明了社会生活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意义。由于这位女孩自幼落到狼群中,由狼群喂养长大,有长达8年的时间在狼群中生活。虽然她有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人的一切外貌特征、生理机构和感觉器官,确确实实是由人生育出来的,但她没有一般人的心理机能和理性思维能力。这是因为她自幼脱离了人的社会生活,虽然生下来就具备说话的神经机构,但没有同人们接触,没有同人们进行交往,所以不懂得人类的语言;虽然她有人的脑,以及各种感官神经机构,但没有在社会中生活,没有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熏染,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与训练,所以无法形成人的心理现象和精神世界。相反,由于她长期过着野兽的生活,在兽群的生活环境中,原有的那些人的神经机构发生了萎缩,身体的特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时间越长,其狼的习性就越多,这就是使人慢慢变成"狼"的原因。类似的猪、羊、熊孩也如此。可见,仅有人健全的脑,若离开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人的心理也不可能正常发展。狼孩卡玛拉被带回人群中生活后,经精心护理和培养,逐渐恢复了正常人的心理状态。 二、从“拾柴火”看性格模式 [现象实例]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曾有人设计"拾柴火"的自然实验,实验对象是保育院的40个学生。实验是在冬天晚上进行的。实验者把湿柴放在附近的棚子里,而把干柴放在较远的山沟里,要求学生必须在晚上去拾柴生火取暖,自己则隐蔽在一旁观察孩子们的动静。冬天的黑夜是寒冷而可怕的,结果发现有的孩子是兴高采烈地到山沟里去了;有的则边走边发出怨言;有的不敢走远,只是到附近的棚子里去取湿柴。后来实验者对他们讲了有关勇敢者的故事,于是到山沟里取柴的人渐渐多了。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和观察,发现有20个孩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此了解到孩子们的性格差异,有的勇敢主动,有的畏缩图方便;有的动摇,有的则是胆怯。而他们的性格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的。 [心理点评] 由以上实验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待冬天夜晚取柴以便烤火取暖这相同的客观现实,各人的态度不一样。有人不怕黑、不怕冷,高高兴兴地到山沟里去取干柴;有人虽然也去山沟,却嘟嘟嚷嚷不愿意;有的怕黑又怕冷,图方便就近取湿柴等等。可见每个孩子对待相同的事情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因而采取的行为模式也不同。在心理学中将他们这些态度和行为称为性格特征。用科学术语说,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稳定的心理特征。所谓对现实的态度,反映了人们追求什么,拒绝什么,表明人们活动的动机和方向。而行为方式即在其态度下与之相适应的行动,即指人们如何去追求他所要得到的事物,如何避免他所要拒绝的事物,并且这种态度是稳定的,行为方式也是习惯化了的行为模式。以上述试验为例,说某个孩子是勇敢的,不仅是他的态度,而且有其在寒冷的黑夜里到山沟去取柴的行动,而这又是经常性的、稳定的。所以恩格斯认为: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他在做什么,而且表现他怎样做。人的性格是非常复杂的,其模式也各种各样。如何了解人们的性格特征,则可以从其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着手。 三、自信是成功的秘诀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讲体验社会心理学 1、无名效应 2、皮革马里翁效应 3、如何识别部属的谎话(言语表情动作)(眼睛)(细节与情节梗概) 4、如何识别部属的性格(坐车奇遇) 5、如何识别部属的气质(看电影受挫后的不同反应) 第二讲导论心理学面面观 一、心理的实质 心理学( psychology )是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科。 心理的实质——社会生活条件下的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心理的结构 1、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 过程。 (1)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 (2)情绪过程(emotional process)是个体对待他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 A、愤怒:包含生气、微愠、愤恨、暴怒、敌意..等。 B、悲伤:包含忧伤、抑郁、寂寞、沮丧、绝望..等。 C、恐惧:包含焦虑、惊恐、恐慌、紧X、忧心…等。 D、快乐:包含高兴、喜悦、满足、幸福、兴奋、狂喜…等。 E、厌恶:包含轻视、轻蔑、讥讽、不屑、排拒…等。 F、惊讶:包含震惊、讶异惊喜、叹为观止…等。 G、羞愧:包含愧疚、尴尬、懊悔、耻辱…等。 (3)意志过程(will process)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指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包括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 (2)个性心理倾向性——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着他追求什么,什么对他来说是最有价值的。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价值观则处于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制约和调节着人的需要、动机等个性倾向性成分。 (3)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和。它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三个方面的差异特征。 A、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B、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即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灵 活性、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C、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3、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mental state)是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如思维活动的灵感状态或刻板状态;情绪活动时可能出现的心境或

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1 五年级数学老师吴老师上个周末给全班学生布置了一个数学家庭作业,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编应用题并解题。星期一上课的时候,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编的题目。她第一个叫小东上讲台说,小东大胆地上讲台介绍自己编的数学题,并向全班同学演示他解题的过程。当小东在台上讲的时候,另一名学生小王一直在和其他同学讲话,破坏班级秩序。吴老师已经警告过他了,这次小王又不听话。吴老师不允许他打扰小东的讲话,让他到楼道里站着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小东介绍完数学题,给其他同学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吴老师问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愿意上台介绍时,很多学生都举手了。 接下来,吴老师让一个擅长数学的学生童童讲自己编的题目,以及解题的过程。童童满脸通红地站起来,当走到讲台边时,全身都在发抖。童童站了好几秒钟才开始说话。但是他太紧张了,根本讲不下去。童童是一个害羞的孩子。吴老师知道童童经常在很多人面前不敢张口。但是吴老师想,童童的数学学得不错,他应该能够讲清楚他的题目。但吴老师错了,童童最终还是很窘迫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而且其他同学也变得不敢上前说了。 吴老师决定帮助童童恢复自尊。她让童童在自己的座位上回答问题。她说很多学生都害怕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她开始教书时也感到害怕。后来她问了童童设计的数学题是什么,童童用非常小的声音回答了。吴老师说:“非常好,童童!那你是怎么解这个题的?”童童受到了老师的鼓励,渐渐对自己有了信心,胆子也变大了,接着把自己解题的过程完整地向同学们演示出来了。 童童讲的过程中,吴老师发现站在走道里的小王一直贴着后面的窗户认真听课,就在童童讲完后让他回到了教室。 问题:请使用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社会学习等理论分析本案例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 案例2 考试过后,试卷发下,学生们开始议论各自的成绩。 “你考得怎样,小郭?”小康问道。 “很糟糕,“小郭感到有些难为情,“我不是做这个的料。我从来都不擅长写她所要求写的这种东西。我根本学不好。” “我这次也没有考好,”小康回应说:“不过我早料到这次会考不好,因为我这段时间学习太不用功了,我就知道我这次会有麻烦了。不过我可不像这样的事情下次再发生。” “简直难以置信!”小蓉抱怨说:“真见鬼了,我居然只得B。她到底有没有认真读我写的东西啊!” “我才得C,”小冲补充说,“不过我倒不觉得有多糟糕,我从来就没好好学过这门课,让我及格,我已经谢天谢地了。” 问题:请根据归因理论分析案例中四名学生对考试成败的归因特点。如果你是他们的老师,你如何改变案例中消极归因学生的归因倾向? 案例3 小雨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智力正常,二年时成绩还可以,属中等水平,但三年后成绩开始下滑。四年级更明显。他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也是应付老师和父母。每次试卷和作业发下来,看都不看就塞进书包。老师批评他,他无所谓。小童爱看电视,爱玩电脑游戏,每天匆匆忙忙做完作业就想看电视,爱玩游戏。父母均为某企业职工,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对孩子读书期望较高,一直对孩子的成绩不满意。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学科,它的学科生命力寓于全社会不同个人和由这些个人所组成的不同群体的需要和应用之中.社会心理学是指社会因素引起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事物及社会关系并对社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心理活..通过读这本书可以让我明白社会心理学伴随社会发展,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寓益突破历史上形成的“心理—社会或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学框架,用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去研究社会心理状态、过程和社会对社会行为的内在规定性,将会推动社会心理的进一步发展.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道.因此,人际关系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中要内容之一.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际关系的实际是人与人的利害关系.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你满足了别人的需求,别人便同样会满足你的需求.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的人,是迷失于方向的人,只会把你原来的想法颠倒过来,只有给予、给予、再给予,那么你就会赢得别人的喜欢.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的维度是:感情上的"亲疏"和地位上的"尊卑".在社会交换理论看来,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之间的所有活动都是交换,是一种经济交易,人们试图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并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化,从而确保交换结果是一个正的净收益.交换的东西是非常广泛的,可以是"社会"性的,包括信息、地位、情感、服务和物品等.不过当人们建立关系后,分歧就难免,冲突也就可能出现.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它是关于他人和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一种整体性的知觉,人们也由此形成社会判断,并进一步对他人作出有根据的归因.它主要包括对他人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对群体的认识,对社会因果关系的认识.自我知觉的内容有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与自尊.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象镜子那样是从别人那里发现自己的".人们对自己首先要有自信,坚强的自信是成功的源泉,其实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能力低下而是信心不足,还没有上场,精神首先败阵.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的自暴自弃.所以我们要有自信.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或看法.对他人的知觉中的社会心理活动规律在实践生活中的运用,而我们也应该在"皮格马利翁效应"中得到启示,对他人要有医生的心肠,但不能有医生的眼光.我们需要被别人信任,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积极的肯定与评价的一种精神需要.有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人由于受到信任和期望的激励而迈上了成功之路,也有许多一时的误入歧途的人因受到信任和期待的激励而重返正道.因此,我们要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从客观上去看待别人. 社学心理学发展至今,有基础性影响的理论不外乎动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决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进化论社会心理学等几种,每一种理论都不能成为社会心理研究的一般性理论,也就是说每一种理论的适用范围有限。在S.E.Taylor、L.A.Peplau和D.D.Sears 所合著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作者也提出了相类似的看法:“现代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任何单一的一般性理论,如社会学习理论,都不能充分解释他们所研究的课题,因而从不同的理论传统中整合各种观点,就很有实用意义”[3]。相对于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行为主义,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困难更大,这也正是社会心理学的特色所在。 作为一门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影响他人、及与他人关系的一门科学,社会心理学始终以

社会心理学讲解

社会学研究 一、简答题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研究对象包括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人口变动、民族、城市、乡村、社区、婚姻、家庭、信仰与宗教、现代化等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中的组织性或者团体性行为的学科。 2、什么是城市化? 城市化是指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农村中城市特质增加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这一指标衡量城市化水平。 3、什么是现代化? 在社会学中,社会现代化是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一般而言,现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过程,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现代化的核心是“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效率)的解放”,因此欧美等西方社会开始,有时也被称为“西方化”,但不专属于西方社会。 4、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区域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加速,消费型中心城市崛

起,并向群体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城市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将长期存在,小城市将重新焕发活力,沿海发达地区城市进入高级发展阶段;城市经济活动日益国际化;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信息化重构城市空间体系,信息城市形成与发展;郊区与城市中心区共同发展。改革的深入、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有力地推动城市化进程,未来中国城市将向国际化、连绵化、生态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5、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 6、什么是文化堕距? 文化堕距又称“文化滞后”或“文化落后”,指在社会变迁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呆滞的现象。美国社会学家W·F奥本格首先使用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物质文化和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在变迁速度上所发生的时差。一般而言,物质技术方面的变化发生在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变化之前。但是,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的变化先于物质文化的变化的情形也常有发生。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文化决定非物质文化,而非物质文化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因此,文化堕距是社会变迁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文化差距是比较得出的产物,而文化堕距是一个社会中若干文化发展中出现的不协调的现象。因此,文化堕距不可以理解成文化差距。 7、什么是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所谓先赋角色又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如种族、民族、家庭出身、性别、年龄等赋予的角色。在奴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20题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20题 1. 首因效应 答: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2. 社会印象 答:社会印象是人们通过与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 3.印象整饰 答:在日常互动中,人们总是通过行为来表现自己以便给人留下印象,互动的双方有能力运用某种互动的技巧对自己的印象进行控制、管理和整饰,这就是印象整饰。 4. 晕轮效应 答: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5. 镜中我. 答:此概念为库利所提出,指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无非是他意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的反映。也正是通过理解自己在他人那里造成的反映,才完成了社会化。 6. 自我意象 答:“自我意象”是我们对自己在不同情境或不同场合的角色身份的反映。 7. 角色丛 答:与行动者的各种身份中的某个身份相联系的所有角色的集合。 8. 侵犯线索 答:一种与侵犯行为相联系的环境刺激。只有当个体所面临的情境中存在激发侵犯行为的这种“侵犯线索”时,其内在的那种侵犯的“准备状态”才会转化为外在的行为表现。 9. 亲社会的侵犯 答:是为了达到群体的道德标准所能接受的目的,以一种为社会所认可的方式所采取的侵犯行为。 10.“宝宝玩偶”实验 答:班杜拉做的一项经典实验,三个组的儿童共同目睹了一成人踢打一可以伸缩的冲气玩具。以说明儿童在观察成人的示范行为时,不仅极易模仿成人的行为,而且他们的模仿还受到他们对行为的后果的预测的影响。 11. 皮格马利翁效应 答: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期望效应”,老师的期望和看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12.初级群体 答:初级群体又叫“首属群体”,指的是由面对面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 13. 参照群体 答:参照群体是个人在确定自己的地位时与之进行对比的人类群体。 14. 差序格局 答:差序格局时费孝通提出的中国人的群体行为模式。在这种独特的格局中,“己”是中心,就像一枚投入水中的石子;而“己”与他人形成的社会关系就像石子泛出的水的波纹一样,依亲疏程度一圈圈往外推,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15. 同辈群体 答:同辈群体,又称同侪群体、同龄群体或伙伴群体。它是由地位相近,年灵、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16. 对称性社会互动 答:互动双方有类似的行动,双方彼此的行为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互动方式。 17. “民意领袖” 答:“民意领袖”是群体或组织内部的一些颇有影响的人物,他们可能是非正式群体的领导,也可能是某一非正式群体的代言人。 18. 文化反哺 指在疾速的文化变迁时代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现象。 19.社会判断 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