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完整版】《民为贵》导学案&带答案

【完整版】《民为贵》导学案&带答案

【完整版】《民为贵》导学案&带答案
【完整版】《民为贵》导学案&带答案

民为贵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大多数统治者都把自己看成是高高在上的人,把老百姓看成是受自己统治的。正是由于这种思想,老百姓成了受压迫、受剥削的对象。但是在几千年,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就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纵观历史,凡是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统治者,他的统治就会太平,如唐朝的李世民。反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即使是今天,我们读《论语》《孟子》这样的著作,仍然会从中受到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一、结合注释,查阅工具书,掌握如下基础知识。

1、为下列加红词语注音。

稷______________ 粢______________ 桀______________

圹______________ 谆______________ 朝觐______________

(提示:jì、chéng、dié、kuàng、zhūn、jìn)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通什么字。

为丛驱爵者,鸇也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

(提示:\"鸇\"通\"雀\")

3、解释下列加红词语的意思。

(1)民为贵,社稷次之______________

(2)于传有之______________

(3)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______________

(4)残贼之人谓之一夫______________

(5)所欲与之聚之______________

(6)所恶勿施,尔也______________

(7)其何能淑______________

(8)谆谆然命之乎______________

(9)暴之于民而民受之______________

(10)使之主事而事治______________

(提示:(1)本指土神和谷神,后来代指国家(2)传记(3)残害(4)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5)为、替(6)如此、这样(7)善(8)耐心引导、恳切教诲的样子(9)显(10)治理得好)

4、注意古今异义词。

(1)牺牲今义是______________ 古义是______________

(2)中国今义是______________ 古义是______________

(提示:(1)今义是\"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古义是\"祭祀所用的生畜\"。(2)今义是指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是指\"中原\")

5、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提示:被动句,标志词是\"为\"字)

二、疏通文意,注意下列重点语句的翻译。

1、原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翻译:百姓是最重要的,国家次于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

-

2、原文: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翻译:败坏仁的人叫贼,败坏义的人叫残;残、贼这样的人叫独夫。我只听说杀了独夫纣罢了,没听说臣杀君啊。

3、原文: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翻译: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人民归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

4、原文: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翻译:孟子说:\"仁德的言辞不如仁德的声望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能获得

民心。良好的政治,百姓害怕(违背)它;良好的教育,百姓乐于接受它。良好的政治能聚敛到百姓的财富,良好的教育能赢得民心的拥护。

三、内容分析。

1、孟子是如何看民、社稷、君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这种思想有什么进步意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关于其进步意义,同学们可以搜集有关资料,多角度思考。

2、从第二则内容中,同学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启发?

一个人贵为天子,并不意味着他的统治、为所欲为就是合理的。天子贼害仁义,那他只不过是独夫而已,这样的人理应被诛灭。国君危害国家,臣民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在这一则内容中,强调了只有得民心者,才具备统治天下的合理性。

3、请同学们用原文回答舜得天下的原因。

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4、根据文章的内容,回答如何才能够赢得民心。

民之所欲为之聚之,民之所恶不要施之。

5、老百姓最想要的是什么,最不想要的是什么?

民之所欲莫过于仁,所恶莫过于不仁。

6、结合文章的内容,体会一下《孟子》行文的特点。

语言犀利,论述深刻,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善用比喻说理。

四、问题探索。

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诛一夫\"的思想,是具有其重大进步意义的,它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这种思想在封建社会里能否实现,为什么?

阅读训练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1、对下列词语中加红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礼不辞小让让:谦让

B、道芷阳间行间行:抄小路走

C、会其怒,不敢献会:正碰上

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督过:监督过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红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

B、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C、闻大王有意督过之/吾属今为之虏矣

D、公不胜杯杓,不能辞/大礼不辞小让

3、下列语句在文章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令张良留谢——于是留下张良(向项王)道歉。

B、竖子不足与谋——不值得与项羽这小子共谋大事。

C、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现在离去,(但)没有告辞,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D、大行不顾细谨——做大事不必顾及细枝末节。

4、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刘邦为中途离席之事向陈平解释,遭到樊哙的指斥,他采纳了樊哙的意见。

B、张良以送礼为计加深项羽与范增二人的矛盾,成功的保护了刘邦逃离鸿门。

C、刘邦逃过鸿门宴一劫,全靠部下忠勇机智,否则方寸已乱的他必成阶下囚。

D、范增对项羽放虎归山,十分恼怒,他已经预感到刘邦会打败项羽一纺天下的。

5、结合文章的内容,解释选文第二段中出现的\"沐猴而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D

2、 C

3、 C

4、 D

5、提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

《民为贵》公开课教案

临江市一中公开课教案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魏征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 ——毛泽东 二、整体感知(朗读、提问、明确): (一)读课文1、2、3则。 1、读准字音。 2、翻译重点词、重点句。 (二)疏通文意、理解内容。 第一则 思考:本则的中心句是什么?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明确:因为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2、9 授课时间 授课题目 《民为贵》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学习1、 2、3则,朗读课文并疏通文意。 2、掌握课文里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3、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本章中涉及“民本思想”,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教 学 重 点 掌握课文里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教 学 难 点 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 板 书 设 计 民为贵 孟子 君轻民贵 君暴民反 君仁民归

最为重要。 概括:君贵民轻 第二则 思考:归纳本则主要内容“汤放桀,武王伐纣”是什么行为? 明确:“诛一夫”的行为,推翻暴政的行为。 概括:君暴民反 第三则 1、思考:桀、纣失天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得到民心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明确:失其心 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 2、仁君得到百姓的拥护很难吗?“王天下”难在何处? 明确: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简单) 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简单) 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难) 概括:君仁民归 三、探讨研究 探讨:孟子的论辩艺术 提示:1、观点鲜明 2、层次井然 从重到轻:民——社稷——君 得乎丘民——得乎天子——得乎诸侯 由轻到重:变置诸侯——变置社稷 3、机智灵活 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孟子: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兄弟有序,朋友有信。 4、修辞手法多样 ①对比:“失天下”与“得天下” ②比喻: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③排比: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 也。 ④引用:《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四、小结

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

课时计划:第课时(总第课时,年月日) 27.《岳阳楼记》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文体知识,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3、针对本文,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习文言文能力。 学习重点: 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自主学习 一、朗读课文(能熟练朗诵,试背) 二、文学常识 《岳阳楼记》选自《唐宋文举要》,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宋朝(朝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 三、解释词语: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降职,远调 2、增.其旧制.增:扩展制:规模 3、前人之述备.矣备:完全详尽 4、然则 ..北通巫峡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5、连月不开.开:放晴 6、则有去国 ..怀乡去:离开国:国都京城 7、沙鸥翔集.集:群鸟停息在树上 8、而或长烟一.空一:全 9、把.酒临.风把:持,执临:迎着,对着 10、不以.己悲以:因为 11、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如果没有归:归依 12、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样 四、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同“俱”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 五、一词多义 1、夫予观夫巴陵胜状那 夫环而攻之语气词 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3、极南极潇湘直到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 4、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六、翻译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事业都兴办了起来了。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地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5、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六、课堂检测 阅读课文第3、4、5段,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8分) A.樯倾.楫摧倾.家荡产 B.忧.谗畏讥乐以忘忧. C.去国怀.乡触目伤怀. D.或异.二者之为神情异.常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8分) (1)山岳潜.形潜:—— (2)薄.暮冥冥薄:—— (3)把.酒临风把:——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8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地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陋室铭

《陋室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及“说”这种文体,掌握文言常用实词。(斯唯吾馨鸿儒白丁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分析本文修辞方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客观看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交友现象,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重点与难点 掌握文言字词,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重点) 客观看待诗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交友现象,树立自己正确的交友观。(难点) 一、自主预习 (一)释题并简介作者 (1)“陋室”,简陋的屋子。“铭”铭, 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如墓志铭、座右铭等。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2)刘禹锡, _____代诗人、哲学家,字_____。洛阳人。唐顺宗时,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以后又任连州、朗州、和州等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和柳宗元交谊很深。有《刘宾客集》

(一称《刘梦集》).请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在横线上。 (3)创作背景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2、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陋室铭()鸿儒()案牍()惟吾德馨()()3、自学课文,完成下列习题。 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以及已有的文言知识,去尝试解释词语翻

《民为贵》导学案

民为贵》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关于作者的基本文学常识。 2、掌握古文中部分词语及其用法。词语如“也”、“是”等;句式如判断句、疑问句等 3、体会孟子的譬喻论证。 4、了解本文时代背景,并体会孟子的思想活动与政治主张 【课前先知】 1、孟子 孟子(约前372 —前289 ),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伟大思想家,战国中期儒家 的主要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2 .主要思想 孟子的主要学说包括心性论(性善与四端一一道德价值的根源、义利之辨一一道德价值的论证、养气与成 德、道德天等),政治思想(民本说、法先王、仁政与王道、德治观念、反对霸政、恢复井田制度等)、教育主张(人格和道德教育、自由发展、因势利导等)等;并启发了宋明理学,形成了“道统”观念、“民本”思想等。 3 .《孟子》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论语》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以雄辩 著称,文势磅礴,感情激越。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1 )感情强烈,气势充沛,文笔犀利,论辩深刻有力; (2)论证手法灵活善变,或幵门见山,或迂回曲折,先纵后擒; (3 )善用譬喻,形象生动,增强说服力; (4)文辞富于铺陈扬厉,句式善用排偶,酣畅淋漓。 4.对孟子文章的相关评论:苏辙评:“今观其文章,宽厚弘博,冲呼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刘熙载说: “文有本位,孟子于本位毅然不避。”(《艺概》) 赵岐:“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孟子章句?题辞》)

【自主学习】 1 .积累整合(注音) 社稷(j 1 )粢盛(z 1 )(ch e ng )汤放桀(ji e )伐纣(zh ou )弑君(sh 1 )走圹(ku a ng )獭(t?)驱爵(qu e)鹯(zh a n)三年之艾(ai ) 谆谆(zh un)暴之于民(p u ) 朝觐(ch a o)(j in)讴歌(o u)篡(cu a

《岳阳楼记》导学案附答案

《岳阳楼记》导学案附答案 主备人:萧瑜芳备课组长: 学科组长: 预习导学: 斗笠山镇中心学校八年级语文科导学案备课日期 20130515 1、作家简介。 课题 26 《岳阳楼记》课型 (1)《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 _______,字______,________朝______ 家、_______家,________家。在本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小主人姓名班级 ____________;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 勃发展,学习目标: 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岳阳楼记》中两个相连的四字 短语填写)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2、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熟练地翻译课文; 谪守( ) 朝晖夕阴( ) 迁客骚人( ) 霪雨( ) 3、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文中 蕴含的思想感情; 霏霏( ) 薄暮冥冥( ) 潜形( ) 岸芷汀兰( )( ) 4、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 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皓月( ) 心旷神恰( ) 宠辱偕忘( ) 浩浩汤汤( )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全文思路,理解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根据课下注释,理解下列词句的含义: 难点:深刻体会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政通人和: 山岳潜形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百废俱兴: 日星隐曜学习时间:三课时 迁客骚人: 樯倾楫摧第一课时自主学习 去国怀乡: 长烟一空资料链接 静影沉璧宠辱偕忘 1、背景: 浩浩汤汤心旷神怡《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 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 合作探究: 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 1、整体感知课文,思考:本文叙述何事,描绘怎样的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 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 本文先叙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我”作记之事,然后描绘岳阳楼上所观洞庭湖景象,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九年级语文上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岳阳楼记导 学案及答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九年级语文(上)第10课《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 一、知识积累。 1.解释加点词语: 谪守.. ①谪守,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属.予作文②同“嘱”,嘱托。朝晖. ③日光 胜状..④胜景,美景。胜,美好。 去国.怀乡⑤国都 锦鳞.. 游泳⑥锦鳞,美丽的鱼。鳞,代指鱼。 微.斯人⑦如果没有 二者之为.⑧心理活动,表现。 春和景. 明⑨日光 2.翻译下列语句: 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①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全兴办起来了。 ②朝晖夕阴,气象万千。②早晨阳光明媚,傍晚阴暗无光,天气景象变化多端。 ③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④浮光跃金,静影沉璧。④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似沉入水中的玉壁。 ⑤心旷神怡,宠辱偕忘。⑤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 3.原文填空: ①从空间角度描绘洞庭湖的景象的是(①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站在时间角度描绘洞庭湖的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②最后一段从表达方式上来讲属于(议论;),其中“进”指的是(居庙堂之高;),“进亦忧”指的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指的是(处江湖之远;),“退亦忧”指的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二、语段训练(原文略)。 1.解释加点词语(2分): ①属予作文..:①写文章。 ②进. 亦忧:②即指“居庙堂之高”。 ③薄.暮冥冥 ③迫近。 ④气象.. 万千:④景象。 2.翻译句子(4分): ①或异二者之为。①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②在朝中做官担忧百姓。意为在朝中做官。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担忧,意思是远离朝廷做官。 3.文章开头一段的作用是什么(2分) 交待作记背景和缘由,为后文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4.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 2分) 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与开头照应。

陋室铭爱莲说导学案及答案

《短文两篇》师生共用导学案 备课:徐春红学习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并扎实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 2、通过合作探究,能够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3、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学习重点、难点】 1、准确翻译课文,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知识链接】(作者和文体是要掌握的常识,把重要的常识整理到课本上) 1、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官至监察御史,他和柳宗元辅佐王叔文执政,采取了一些革新措施,最终招致失败,受到达官权贵的排挤、打击。但始终不屈。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 2、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有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3、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鉴戒之意。 4、周敦颐:字茂叔,北宋理学家、文学家,他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阿,时人赞为“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他的诗文多抒怀之作。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5、说: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能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 【预习导学】 1、朗读课文,给画线词语注音。 陋室铭()刘禹锡()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无案牍之劳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可远观不可亵玩焉()花之隐逸者也()陶后鲜有闻() 2、翻译课文。掌握以下重点词语。

《民为贵》导学案

《民为贵》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关于作者得基本文学常识。 2、掌握古文中部分词语及其用法。词语如“也”、“就是”等;句式如判断句、疑问句等。 3、体会孟子得譬喻论证。 4、了解本文时代背景,并体会孟子得思想活动与政治主张 【课前先知】 1、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伟大思想家,战国中期儒家得主要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得“亚圣”。 2.主要思想 孟子得主要学说包括心性论(性善与四端——道德价值得根源、义利之辨——道德价值得论证、养气与成德、道德天等),政治思想(民本说、法先王、仁政与王道、德治观念、反对霸政、恢复井田制度等)、教育主张(人格与道德教育、自由发展、因势利导等)等;并启发了宋明理学,形成了“道统”观念、“民本”思想等。 3.《孟子》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就是以记言为主得语录体散文,但《论语》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以雄辩著称,文势磅礴,感情激越。 《孟子》散文得艺术特色: (1)感情强烈,气势充沛,文笔犀利,论辩深刻有力; (2)论证手法灵活善变,或开门见山,或迂回曲折,先纵后擒; (3)善用譬喻,形象生动,增强说服力; (4)文辞富于铺陈扬厉,句式善用排偶,酣畅淋漓。 4.对孟子文章得相关评论: 苏辙评:“今观其文章,宽厚弘博,冲呼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刘熙载说:“文有本位,孟子于本位毅然不避。”(《艺概》) 赵岐:“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孟子章句·题辞》) 【自主学习】 1.积累整合(注音) 社稷( jì ) 粢盛(zì )(chéng ) 汤放桀(jié ) 伐纣(zhòu ) 弑君(shì ) 走圹(kuàng ) 獭(t?) 驱爵(què) 鹯(zhān) 三年之艾(ài )

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

《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文体知识,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3、针对本文,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习文言文能力。 ?学习重点: 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自主学习 、朗读课文(能熟练朗诵,试背)二、文学常识 《岳阳楼记》选自《唐宋文举要》,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宋朝(朝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 三、解释词语: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降职,远调 2、增其旧制增:扩展制:规模 3、前人之述备矣备:完全详尽 4、然则北通巫峡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5、连月不开开:放晴

6 、则有去.国.怀乡去:离开国:国都京城 7、沙鸥翔集集:群鸟停息在树上 8 、而或长烟一空一:全 9、把.酒临.风把:持,执临:迎着,对着 10、不以己悲以:因为 11、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如果没有归:归依 12 、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样 四、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同“俱” 2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 五、一词多义 1、夫予观夫巴陵胜状 2、 3、极 4 、或 1 、 夫环而攻之语气词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南极潇湘直到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六、翻译句子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景象

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事业都兴办了 起来了。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地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5、登斯楼也,贝y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 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合作探究: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1)请简要概括第一段所写的内容,然后指出哪些内容写出了滕子 京的政绩? 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政通人和,百废俱兴(2)在第二段中用横线画出描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并分析作者从 哪些方面展开对景物的描写? (3)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自然引出下文写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为结尾的议论安下了根。 (4)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什么?

陋室铭导学案及答案

陋室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识记文学常识。 2、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 学习重点 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学习难点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 一、学案引领,自主学习 知识链接 “铭”文的特点: 课文是一篇“铭”文,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修辞手法上多用比喻,对偶,排比,文句精美,句式整齐,讲究押韵,是典型的骈文。本文除末尾句外,其余各句都押韵(文中押韵的字是:名、灵、馨、青、丁、经、形、亭),读来朗朗上口,极富音韵美。 作者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借“陋室”扬“德馨”,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走近作者 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2. 写作背景 据资料记载:刘禹锡因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给他小鞋穿。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的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又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策知县气得肺都要炸了,又和书丞商量,为刘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仅半年,连搬三次家。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了,便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一筹莫展,哑口无言。 (一)朗读课文。可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朗读,然后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 1.读准字音。 陋室铭.德馨.苔.痕鸿儒.案牍.

岳阳楼记导学案答案

第27课《岳阳楼记》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5、深刻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习重点: 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学习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 预学案 【课文背景知识】 (1)作家作品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 (2)文学常识 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

似,只是不像对偶那样在音韵上有严格的要求。骈句也有工整和不工整之分,不工整的骈句在结构和字数上也可能不完全合乎要求。散句,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 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其余则按意义划分节秦。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须有较长的停顿。 (3)背景知识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免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流放邓州(今河南邓州市)。第二年六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的。 【字词综合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滕.()谪.守()衔.()吞.() 骚.人()霪.雨()霏.霏()樯.倾() 楫.摧()冥.冥()谗.言()波澜.() 芷.()汀.兰()郁.郁()神怡.() 偕.忘()嗟.夫()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谪.守巴陵郡()⑵巴陵胜状 ..() ⑶然则 ..()..北通巫峡()⑷横无际涯 ⑸朝晖.夕阴()⑹连月不开.() ⑺薄.暮冥冥()⑻至若春和景.明() 导学案(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

眉县槐芽初中九年级语文导学案 授课人:授课时间: 班级:学生姓名:小组: 课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课时:2课时课型:授导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2.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重点难点】 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学习过程】 【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预习自学】 1、了解作者及文章出处。 ①、这篇文章都出自于_________________。作者孟子,名__________,是战国时期著名的________家,_______家。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继_______ 以后_______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____________ ,有________之称。 ②、《孟子》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叙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2、注音并指出其意思: 夫环而攻之:“夫”读,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 米粟非不多也:“粟”读,谷子。攻亲戚之所畔:“畔”读,背叛。 3、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4、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②委而去之( ) ③亲戚畔之( ) ④池非不深也( ) 5、一词多义; 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天下之所顺() 之三里之城封疆之界()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寡助之至() 利地利不如人和()兵革非不坚利也() 6、找出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及释义: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③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④环而攻之而不胜:() 7、词语解释 道:米粟:天时:地利:人和:君子: 兵革:坚利:委而去之:天下顺之: 8、句子的翻译;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③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陋室铭》导学案及答案定(1).pdf

22、《陋室铭》导学案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诫子书》 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能正确翻译全文。背诵全文。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3、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 学习重点: 1、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能正确翻译全文。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学习难点: 1、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 2、体会本文语言优美,音调铿锵的特点 学法指导: 1、文体知识 。“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 体,这种文体一般都要押韵。 2、托物言志的写法 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 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 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 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3、走近作者 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唐德宗贞元九年擢进士第,授监察御史。唐 顺宗时,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以 后又任连州、朗州、和州等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和柳宗元交 谊很深。有《刘宾客集》(一称《刘梦得文集》)。本文是他被贬为地方官,在和州刺史任上写的。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学 (一)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读通课文,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用法,了解课文内容。 1.本文作者(人名)是(朝代)著名文学家。“铭”是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陋室铭.()德馨.()苔.()痕 鸿儒.()案牍.()西蜀.() 二、合作探究,翻译课文。 1、理解加点词词义。

《民为贵》(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

《民为贵》(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2、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来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 2、讨论法:讨论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3、辐射法:立足本篇目,辐射本单元,涉及学过的孟子文章,全面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论辩艺术及其他。 【教学设想】 本课包括五则,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对每则的观点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得民心者得天下”“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等都要熟读、精思后结合现实进行分析。 因此,要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在掌握课文里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同时,着重全面、深刻地理解本章中涉及“民本思想”,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此外要结合前几课,进一步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品味《孟子》善用比喻、对比的语言特色。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从前面孟子关于“爱民、养民、富民、教民”导入(结合“引入话题”) “爱民、养民、富民、教民”的前提是什么? ——重民。 二、朗读全文(在预习的基础上) 三、整体感知(讨论、提问、明确) 1、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因为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2、“汤放桀,武王伐纣”是什么行为? ——“诛一夫”的行为,使推翻暴政的行为。 3、《孟子•离娄上》选章中孟子是怎样论证“得天下”与“失天下”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仁得天下,不仁则失。 4、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子与万章有什么不同?孟子的主张反映了什么思想?

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

第27课《岳阳楼记》 (北宋)范仲淹 主备:吴建华审核人:八年级语文组 【国学金句】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一一《周易》 【学习目标】 1、能准确朗读并背诵全文,掌握积累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领会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能够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学法指津】 注重文言文的朗读、品读;了解作者、作品及时代背景:初步感知作者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的写作手法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提出不懂的地方进行交流讨论。 【知识链接】 1 ?岳阳楼。 岳阳楼为湖南省岳阳城西门城楼。它屹立洞庭湖邯,枕巴山,瞰洞庭,一派虎踞龙盘之势。岳阳楼自古与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划楼。 j 2.写作背景。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因实行政治改革遭排斥,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 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拯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也是自勉的千古拿篇《岳阳楼记》。 3.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苏州吴中区)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两岁丧父,和母亲随继父(为小官吏)四处迁徙。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庆历元年(1041), 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采取屯出固守策略,巩固边防,使西夏不敢进犯,当时边塞流行着“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话。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苴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预学】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6《陋室铭》(导学案和答案)

16、短文两篇 ——《陋室铭》 【学习目标】 1、掌握作者的相关情况。 2、诵读课文,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3、理解传统文化固有的审美取向,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高洁的志趣。 4、背诵默写短文,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 【学习重点】 1、掌握作者的相关情。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反复诵读课文到背诵默写课文,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学习难点】理解传统文化固有的审美取向,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高洁的志趣。 【学习过程】 任务一: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知识链接:写作背景。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2学生复习上学期学过的诗歌。 3、根据课下注解掌握“铭”的文体知识。 自学检测一: 1、本文作者(),字梦得,()代文学家。其诗风格豪健、俊朗,后人称之为“”。我们上学期学过他的诗歌《》。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或()的文字,后来演变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押韵的,属于古代的骈体文。常见的铭有()()。 答案:刘禹锡,唐代,“诗豪”《秋词》 2、警戒自己,称颂功德座右铭墓志铭 任务二:检查预习,掌握字词。 自学检测二: 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陋室铭()德馨()鸿儒()案牍()苔痕 ()西蜀()

民为贵导学案

一课一名言: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民为贵》导学案(一) 高二语文编写人纪峰审核人高二语文组2010年1月28日 【学习目标】学习本章要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在掌握课文里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同时,着重全面、深刻地理解本章中涉及“民本思想”,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 的意义,此外结合前几章进一步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品味《孟子》善用对比的语言 特色。 【学习重点】本章包括五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对每章的观点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得民心者得天下”“天子不能以天 下与人。”“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等都要熟读、精思后结合现实进行分析。【学习方法】1、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要通过反复诵读来领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 2、讨论法:讨论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3、写作训练法:通过写作来阐述你对本文一些观点的看法,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 4、辐射法:立足本篇目,辐射本单元,涉及学过的孟子文章,全面了解《孟子》的 政治主张、论辩艺术及其他。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知识链接】 名言名句 “民惟邦本,本固君宁。”(《尚书》)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一课一名言: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应当把人民看成与自己平等的人去爱他们,而不能高高在上地去看他们。(列夫?托尔斯泰) 在重视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我们有可能来创造自己的新道德。(高尔基) 一、给画横线的字注音(A级) 社稷()粢盛()()汤放桀()伐纣()弑君()走圹()獭()驱爵()鹯()三年之艾()淑()胥()溺()谆谆()践() 暴之于民()朝觐()()讼狱()讴歌() 篡()荐() 二、解释画横线字词(B级)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3)牺牲既成,粢盛既洁() (4)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5)汤放桀() (6)于传有之。()(7)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8)得天下有道()(9)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10)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11)故为渊驱鱼者,獭也() (12)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13)苟为不畜,终身不得。()(14)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 (15)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16)尧以天下与舜,有诸?()(17)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18)以行与事示之()(19)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20)使之主事,而事治()(21)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22)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23)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24)善政,民畏之() 三、一词多义:(B级) 危:1、诸侯危社稷()2、危乎高哉()3、正襟危坐() 相:1、舜相尧二十有八载()2、善恶之相()3、杂然相许()

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导学案语文版

18.陋室铭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能记住相关的文言字词解释。 2.技能目标:能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不慕荣利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学习重点能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难点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学法指导朗读法,导读法 【自主学习】 1、读一读,写一写(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惟吾德馨()鸿儒()调素琴() 案牍()西蜀子云亭()苔痕() 2、读一读,译一译(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 (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 (3)斯是陋室()(4)何陋之有() (5)苔痕上阶绿()(6)草色入帘青() (7)谈笑有鸿儒()(8)往来无白丁() (9)可以调素琴()(10)无案牍之劳形() (11)惟吾德馨()() 3、读一读,理一理(整体感悟课文) (1)《陋室铭》的作者是,他是代诗人,字。题目中的“铭”是指:。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韵,有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2)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开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接着以“”一句统领全篇。下文则用“”写室外环境之幽雅,用“”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用“”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结尾再用“”予以强调, 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 .........贫乐道 ...的情怀 ...。 4、读一读,问一问 学习质疑: 【课堂探究】(合作学习最有效)5、读一读,品一品。 (1)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答:《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颂功德埋下了伏笔。从侧面烘托陋室清幽,宁静。也表达了陋室是因室主人的德馨而出名的。 。

民为贵导学案1(教师)

《民为贵》导学案(一)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本课时为第一课时,自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初读课文,重在积累重要的文言字词。2.认真限时(30分钟)、独立完成,规范书写,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学习目标】 1.理清文意,掌握课文里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进一步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 3.品味《孟子》善用比喻、对比的论证风格。 【学习重点】 学会拓展迁移,探究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学习难点】 学习感受孟子“民为贵”的民本思想和“为民造福”的仁人之心。 预习案 一、知识链接: 1.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省邹 城市)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 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攻击杨朱、墨翟。孟 子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就学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学成以后,游 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 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 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有七篇十四卷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 《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属语录体散文集。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 2.名言名句 “民惟邦本,本固君宁。”(《尚书》)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应当把人民看成与自己平等的人去爱他们,而不能高高在上地去看他们。 (列夫?托尔斯泰)在重视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我们有可能来创造自己的新道德。(高尔基)二、课前预习: 1.单音字知人论世 初读课文 社稷(jì)粢(zī)盛(chéng)桀(jié)纣(zhòu)弑(shì)君走圹(kuàng)獭(tǎ)驱爵(què)鸇(zhān)三年之艾(ài)谆 谆(zhūn)践(jiàn)暴(pù)之于民朝觐(jìn)讼(sòng)狱讴 (ōu)歌篡(cuàn)荐(jiàn) 2.通假字 (1)为丛驱爵者(通“雀”,麻雀) (2)苟为不畜,终身不得(通“蓄”,积累) (3)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通“又”,二十八) 3.古今异义 (1)得乎诸侯为大夫(古义:古代官职,今义:医生) (2)牺牲既成(古义:祭祀用的牲畜,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3)以陷于死亡(古义:被诛杀或逃亡,今义:死去) (4)夫然后之中国(古义:此指国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5)贼仁者谓之贼(古义:伤害,今义:小偷) 4.一词多义 危(1)诸侯危社稷(危害) (2)危乎高哉(高) (3)正襟危坐(端正) (4)其君之危,犹累卵也(危险) 相(1)舜相尧二十有八载(辅佐,辅助) (2)善恶之相(容貌) (3)杂然相许(动作偏指一方) 5.词类活用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形容词作名词,最重要的力量) (2)诸侯危社稷(使动用法,使……危险) (3)虽欲无王,不可得已(名词作动词,称王) (4)苟不志于人,终身忧辱(名词作动词,立下志向) 6.特殊句式 (1)故为渊驱鱼者,獭也判断句 (2)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状语后置句 (3)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定语后置句 (4)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判断句 (5)祭祀以时状语后置句 三、整体感知(讨论、提问、明确) 1.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因为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 最为重要。 2.“汤放桀,武王伐纣”是什么行为? ——“诛一夫”的行为,使推翻暴政的行为。 3.《孟子?离娄上》选章中孟子是怎样论证“得天下”与“失天下”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仁得天下,不仁则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