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知识点

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知识点

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知识点

一、填空

1.人们常用(模型)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

2.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

3.四季的变化是由地球的(公转)形成的。

4.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年),公转的轨道形状为(椭圆)。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

5. 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等。

6.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7. 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周边自然卫星最多的是(木星),(水星和金星)没有卫星。

8.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的倾斜角始终保持不变。

9.太阳是(50亿)年前形成的,它的寿命约为(100亿)年。

10.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距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与地球环境最为接近的是(火星)。

11.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海王星)离太阳最远,(木星)的卫星最多,地球的卫星是(月球)。

12.四季变化与(地球的公转)和(地轴的倾斜)两个因素有关,昼夜交替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二.选择题

1.下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D)

A、太阳系、宇宙、银河系、地球

B、宇宙、太阳系、银河系、地球

C、银河系、太阳系、宇宙、地球

D、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

2.八大行星的公转周期是( C )的。

A、都相同

B、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C、不同

3.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B)万倍。

A、50

B、130

C、100

4.一光年大约是9.5(B)。

A、亿千米

B、万亿千米

C、万千米

5.光年是( A )单位。

A、长度

B、重量

C、时间

D、面积

探索宇宙

探索宇宙 探索宇宙 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本节是从地球开始,逐步向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深处延伸,进而展示出宇宙结构的图景,并通过著名人物、论著和事件,向学生展示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最后是以“幻想与追求”为结题,鼓励同学们学好物理,实现人类探索太空的梦想,培养学生认识宇宙、探索宇宙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科学精神。为此,本节教学应以“问题”为基础,进行科学猜想和假设;通过文献探究和交流研讨等协作学习方式和互动式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存储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论证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用具〕 1. 多媒体计算机(联网)、cai课件。 2. 参考光盘:《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小百科全书》《科学博士》。 3. 参考书:《当代科学之门》《少年科学家》。 〔教学参考〕 一、探索的历程

1. 识图——创设情境 使学生认识“探索的历程”中的图,并进行归纳和比较。 教师归纳:这些图向同学们简要展示了古今中外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历程,前两幅图充满神学与宗教的色彩,后四幅图闪耀着人类科技文明的光芒。下面请同学们从下列各题中任选一条,进行网上信息收集。也可以自行立题探究。 2. 问题——科学猜想 (1) 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 (2) 哥白尼和日心说。 (3) 从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到人类第一次乘飞船进入太空。 (4) 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5) “神舟”号飞船的四次成功飞行。 3. 上网查阅——文献探究 学生协作式活动过程,教师可参与其中,与同学们共同查阅资料,共同讨论。 4. 交流研讨——互动式学习 在各组成员之间交流和协作的基础上,各组推选代表,进行信息发

2020年中考复习(生物)宇宙、太阳系、地球与生命(知识点+典题精练)(无答案)

宇宙、太阳系、地球与生命 一、宇宙起源的几大理论 1、古代人的宇宙观 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形成了许多有关宇宙创始的神话传说。例如:(1)中国:盘古开天辟地。(2)印度:万物从梵天而产生,依梵天而存在,毁灭时又还梵。(3)欧洲:上帝创造万物。(4)埃及:埃及神话中,地属阳性,天为阴性,天牛神话的主角——拉神之女,神圣的母牛哈托尔是作为情侣们的仁慈保护神而存在的。 2、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1.“地心说”宇宙体系学说 (1)创立:公元2世纪,希腊科学家托勒密在总结前人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________”。 (2)主要内容:地球是一个球体,位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太阳和其他天体(如月亮、水星、金星等) 都绕着地球转动。 2.“日心说”宇宙体系学说 (1)创立:公元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依据大量精确的观测资料,建立了“________”。 (2)主要内容: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绕太阳转动。 3、现代宇宙学说 1.星系运动的特点——哈勃的发现 (1)所有的星系都在________我们而去。 (2)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________。 (3)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________。 4.大爆炸宇宙论 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大约137亿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极高的密度和温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宇宙就是在这个大火球的爆炸中诞生的。爆炸引起的宇宙膨胀一直延续至今,并仍将延续下去。________________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 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依据是现代天文观测中发现的星系运动特点,即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说明宇宙正处在不断膨胀之中,如果能将时间倒退,宇宙中的星系就会聚在一起(一点),所以就认为宇宙起源于这个点,这个点发生大爆炸就诞生了宇宙。 【针对练习】 1.下列关于大爆炸宇宙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星系间的距离不断扩大为大爆炸宇宙论提供了证据 B.大爆炸宇宙论是唯一能科学说明宇宙起源的学说 C.宇宙不可能无限地膨胀下去,它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D.大约在180亿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极高的密度和温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 2.下列观点不属于大爆炸宇宙论的是() ①宇宙是无边的;②宇宙不是一个可以任意赋予初始条件或边界的一般系统;③宇宙是由一个密度和 温度极高的大火球爆炸诞生的;④宇宙处在不断地膨胀中,并将永远膨胀下去。 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③④ 3.对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解释,科学史上有着多种观点,其中有一种观点叫做“宇宙胚种论”。它认为地球上 的生命来自宇宙中的其他天体。近年来,科学家分析陨石成分时,发现在其他天体上存在构成生命物质的各种有机物,如氨基酸等,某些彗星成分的分析也表明一些彗星中存在简单的有机物。由此,你认为“宇宙胚种论”的观点是() A.正确的,应当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 B.错误的,因为教材上告诉我们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 C.一种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猜想,没有任何科学价值

2019秋五年级科学上册 课堂笔记 大象版

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 1、制作“宇宙”模型 1、人们常用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P3) 2、修改模型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这叫“”。后来古希腊天文学家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P5) 2、地球方向与方向一致,即。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的倾斜角度都保持不变。(P5) 3、地球的周期为,地球导致地球上、等。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四季是由于地球公转、地轴倾斜使得太阳直射地球上不同区域形成的。(P5) 4、春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夏天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秋夜比较显眼的星座是东北方的,它主要有颗亮星组成,形状像字母“”;冬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P5) 5、太阳的寿命约为100亿年。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P5) 6、光年是个。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1年时间走过的距离。1光年约是千米。(P5) 7、天文学家发现,所有遥远的星系正远离我们的银河系而去,说明到目前为止,宇宙还在。(P8) 8、火星和地球最为相似。2004年,“”号和“”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人员,已经设计了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P10) 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 1、精确时间的步伐 1、是现在最为准确的计时工具。NISTF-1原子钟由170个部件组成,其中包括透镜、反射镜和激光器。(P12) 2、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工具是我国古代的。(P13) 2、钟摆的秘密 1、1656年,有摆的挂钟诞生于的实验室内。它是以发现的摆的摆动具有规律性这个原理为基础而发明的。(P17) 2、摆往返一次为;摆的快慢与有关,摆线越,摆动越,摆线越,摆动越。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无关。摆钟就是利用原理工作的。(P17) 3、小水钟 1、水钟在中国又叫“”、“”。根据它们的工作方式,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记录泄水的时间(),一种是记录注水的时间()。(P) 2、在同等条件下,水流具有,水钟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来工作的。(P19) 4、小小钟表设计师 1、1969年,第一快诞生。原理是处于电路之中的石英晶体,能产生频率稳定的振动。(P21) 2、人们利用,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钟表。(P22) 3、生物钟现象:。。。。。(P23) 4、生物钟对人体健康影响是非常大的。科学研究发现,生物钟紊乱的时候,人会、甚至。因此,科学地认识生物钟,并顺应生物钟,对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是有帮助的。(P23) 第三单元热能考察之旅 1、寻找热能 1、人们从里获得热能,来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每人每天大约需要多千焦的热能。(P27) 2、人们经常用“”作为食物中的热能单位。1千卡=千焦。(P27) 3、每天摄取足够的热能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但吸收过多的热能或消耗太少,会使热能在体内转化成脂肪积存下来,导致。(P27)

高中地理知识点题库 太阳系运动特征GZDL051

1.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9日14时13分,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太阳日冕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了强磁暴。当时,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美国北部一些电网出现了电流急冲现象。读下图,回答问题。 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 北京时间10月29日“时13分,正值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 ( ) A .29日1 时13分 B .30日3时13分 C .29日3 时13分 D .30 日 1时13分 答案:A 解析: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美国东部时间为西五区,两者相差13个小时,所以美国东部时间为29日1时13分。 题干评注:太阳系运动特征 问题评注:八大行星在自转的同时,皆沿着各自的轨道绕太阳公转 2.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如图)。回答。 可能反映该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太阳直射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是: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下午太阳方向分三种情况:(1)'26230 N 以北地区,下午太阳始终在正南方向;(2)'26230S 以南地区,下午太阳始终在正北方向;(3)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正午太阳有时在正北方向,有时在正南方向。分析图可知,地为赤道,②地为

' 26 230S,③地为' 26 230N,④地为' 34 660N。反映我国某校的只能是③地,故选C。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题干评注:太阳系运动特征 问题评注: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3.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如图)。 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时 A.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 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 答案:D 解析:②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90,此时为12月22日,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较快, ①、③、④三地正午太阳均在正南方向,③地此时处于一年中低温时期,A、B、C三项都不正确,故选D。应用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方向推知②地应为南回归线上,最大值时为12月22日。 题干评注:太阳系运动特征 问题评注:八大行星在自转的同时,皆沿着各自的轨道绕太阳公转 4. 地球上太阳直射点正向南移动,北极圈内极夜范围占不到1/10,这一天是() A.7月1日B.1月1日C.10月1日D.4月1日 答案:C 解析:太阳直射点移动幅度与极昼极夜幅度相同,移动23°26′用三个月,即90天,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开始向南移动过程中,从北极点向南出现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北极圈内极夜范围为23°26′,北极圈内极夜范围占不到1/10,用时间约90天*1/10=9天,日期为9月23日+9天,为10月2日,故C对。 题干评注:太阳系运动特征 问题评注:太阳直射点移动幅度与极昼极夜幅度相同 5. 太阳直射点自赤道移至北回归线期间( ) A.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历自旱季至雨季的变化 B.日本一直是雨季 C.印度大部分地区经历自雨季至旱季的变化 D.美国洛杉矶地区经历自旱季至雨季的变化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状况可以判断大致时间为3月21日~6月22日之间;中、日、印、美均在北半球,此时为夏半年;根据各自所属气候类型特征加以判断:中、日、印均经历自旱季至雨季的变化,美国洛杉矶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应经历自雨季至旱季的变化。

《无限宇宙》教学设计

《无限宇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为“宇宙”。 宇宙是浩瀚无垠的。人们通常讨论的“宇宙究竟有多大”,说的是可见宇宙。整个宇宙要比可见宇宙大得多。由于宇宙十分庞大,它的范围已经不是几千米、几十千米甚至几亿千米可以度量的。天文学家测量宇宙的大小是用“光年”这把“尺子”,即光在一年里所走的路程,大约为9.5万亿千米(光速为每秒30万千米)。银河系的直径约为8万光年。银河系之外的星系,有的距离我们有几十亿光年。最近发现的类星体是我们目前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边缘,与我们相距100亿~200亿光年,它们是迄今所知的最遥远的天体。对我们常人来说,如此遥远的距离简直令人难以想象。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有限到无限的过程,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 本课是“宇宙”教学单元的总结课,指导学生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过程,以及现在人们所知的宇宙的构成;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问题。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意识到,宇宙不是虚无缥缈的,宇宙是物质的,宇宙是运动的,宇宙是一个无限的世界。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非常大。 本课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概括地介绍现在人们所知的宇宙的构成。这部分内容分为五层: 1、地球并不是太阳系唯一的行星,太阳系是由受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组成的系统,它的最大范围约可延伸到1光年以外。太阳系的主要成员有:太阳(恒星)、八大行星(包括地球)、无数小行星、众多卫星(包括月亮),还有彗星、流星体以及大量尘埃物质和稀薄的气态物质。在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其它天体的总和不到有太阳的0.2%。太阳是中心天体,它的引力控制着整个太阳系,使其它天体绕太阳公转,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在接近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在这一层内容中,为了说明恒星之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光年”这个天文单位。太阳系虽然庞大,但在银河系中,它犹如一粒

六年级下册科学太阳系

太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网络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2、分享自己对八大行星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教学重点】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教学难点】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平板电脑、八大行星多媒体资料和网络链接、八大行星数据表 学生准备:平板电脑八大行星资料电子教材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创景激趣 1、提出问题:地球在不停的围绕太阳运动,那么还有哪些天体也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动呢? 2、拿出平板,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有关太阳系资料的收集,现在让我们来开个有关太阳系的交流会,请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对你收集到的关于太阳系的了解进行展示。说说: (1)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2)这些天体有哪些特点?(3)它们之间是如何排列的? 是否还有补充的?

3、教师投影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做补充。(最好是有关太阳系的科普录像资料) 4、小结: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建立太阳系模型。 1、谈话:我们已经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能更好地认识太阳系,让我们用试着画一个太阳系的模型。 2、讨论:怎样才能建好模型?需要哪些相关数据才能保证我们建的模型相对准确? 3、阅读电子课本中有关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 4、尝试根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来建模型,思考: (1)如何在平板上将八大行星摆列出来? (2)如果要对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的数据进行处理,该如何处理? (4)建好之后有何发现?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系的示意图有何不同? 三、汇报交流排疑解惑 1、尝试依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径进行画图: 2、投影交流在建造模型过程中的体会。 四、回归教材评价小结 五、拓展延伸巩固应用 在建太阳系模型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体会或发现吗? (学生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建立的太阳系模型,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八大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不是均匀的;八大行星的大小差异很大;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是十分渺小的。)

月相、太阳系和宇宙知识点

月相、太阳系和宇宙知识点 一.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的变化。 1. 月相成因:(1)月球本身不发光;(2)日、地、月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化。2.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为一个月相周期。这个周期平均为29.53天。 3.月相变化的规律: 5.日食与月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的原因:月球绕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有一个5°的左右的夹角。 6.月球始终以同一面孔对着地球的原因:月球的自转周期(或速度)与绕地球公转周期(或速度)是相同的

1.水星:离太阳最近的行星,貌似月球 2.海王星:离太阳最远的行星 3.木星:体积最大的行星,有光环,最显著的特点:南半球有一个眼色鲜艳的大红斑 4.土星:体积第二,质量最小的行星,卫星最多的行星,有光环 5.金星:最亮的行星,太白金星、“启明星”“长庚星” 6.火星:与地球最相似,被称为“红色星球”,最引人注目的地形特征是干涸的河床。 7.土星的光环主要由小石块和小冰块组成。 8.彗星是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大冰球。 9.最著名的彗星——哈雷彗星的周期是76年。 备注:1、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气态行星.但一般认为在它们的部有一个比较小的固态核. 2、木星和土星拥有浓密的大气层,在大气之下却并没有坚实的表面,而是一片沸腾着的氢组成的"汪洋大海".从构成上看是气体组成的,但实质上是液态行星. 3、天王星,海王星,拥有主要由分子氢组成的大气,通常有一层非常厚的甲烷冰、氨冰之类的冰物质覆盖在其表面上,再以下就是坚硬的岩核,也是气体组成的 三.银河系和宇宙 1.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2.银河系的形状:侧视银河系像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俯视银河系像一个大漩涡 3.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中,人们看到的大多数天体属于恒星。 4. 宇宙的结构层次: 河外星系 已知的宇宙其他恒星世界 银河系太阳 太阳银河中心盘面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12章宇宙与空间探索12.1宇宙太阳系教案设计牛津上海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12章宇宙与空间探索12.1宇宙太阳系教案设 计牛津上海版 知识与技能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过程与方法 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2、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3分): 1、提出问题:地球在不停的围绕太阳运动,那么还有哪些天体也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动呢? 2、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有关太阳系资料的收集,现在让我们来开个有关太阳系的交流会,请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资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展示。说说:(1)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 (2)这些天体有哪些特点? (3)它们之间是如何排列的? 3、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做补充。 4、小结: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0分): 建立太阳系模型。 1、谈话:我们已经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能更好地认识太阳系,让我们用橡皮泥捏成球表示八大行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比例,试着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 2、讨论:怎样才能建好模型?需要哪些相关数据才能保证我们建的模型相对准确? 3、阅读课本56页有关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 4、尝试根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来建模型,思考: (1)如何在桌面上将八大行星摆列出来? (2)如果要对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的数据进行处理,该如何处理? (3)试将橡皮泥球粘在铁丝制成的支架上代表八大行星,在桌面上建立模型。 (4)建好之后有何发现?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系的示意图有何不同? 三、碰撞激发小组合作(13分): 1、尝试依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径进行建模: (1)如果要利用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径这两组数据来建造模型,该怎么做? (2)数据处理后的结果如何?我们还能在桌面上建太阳系模型吗?为什么? (3)如果要建一个较为合理的模型,有什么好办法?

月相太阳系和宇宙知识点

月相、太阳系与宇宙知识点 一.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的变化。 1、 月相成因:(1)月球本身不发光;(2)日、地、月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化。 2.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为一个月相周期。这个周期平均为29、53天。 月相 农历时间 日、地、月位置关系 视觉形状 新月 初一(朔日) 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居中。 不可见 上弦月 初七、初八 大致成直角,月在地以西 半圆。上半夜见于西部天空, 月面朝西 满月 十五、十六(望日) 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地居中 通宵可见,一轮明月 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大致成直角,月球在地球以东 半圆。下半夜见于东半部天 空,月面朝东 日食 月食 概念 太阳表面全部与部分被遮掩的现象 月球表面全部与部分变暗的现象 三者的位置 月亮位于太阳、地球的中间 地球位于月亮、太阳的中间 发生时间 农历初一 农历十五 类 型 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黑) 月全食、月偏食(古铜色) 过程 亏损于西(右)面,复圆于东(左)面 亏损于东(左)面,复圆于西(右)面 持续时间 几分钟 一般1-2小时 形成原因 月球挡住了太阳光 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5、日食与月食不就是每个月都会发生的原因:月球绕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有一个5° 的左右的夹角。 6、月球始终以同一面孔对着地球的原因:月球的自转周期(或速度)与绕地球公转周期(或速度)就是相同的 二. 1.水星:离太阳最近的行星,貌似月球 2.海王星:离太阳最远的行星 3.木星:体积最大的行星,有光环,最显著的特点:南半球有一个眼色鲜艳的大红斑 4.土星:体积第二,质量最小的行星,卫星最多的行星 ,有光环 太阳:太阳系的中心 水、金、地、火 类地行星 太 八大行星 木、土 巨行星 天、海 远日行星 阳 小行星: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 卫星:绕各大行星运转的天体 系 彗星:彗尾的朝向始终背向太阳,离太阳越近彗尾就越长 流星体与流星 陨星 陨石 其它星际物质

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 1 制作宇宙模型 教学目标: 1. 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宇宙知识。 2. 通过多种方式,制作宇宙模型。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手制作心目中的宇宙。 难点: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宇宙,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法、学法:小组合作,相互交流。学生动手操作、参观、学习并质疑。教具:多媒体 学具:橡皮泥、纸、彩笔、剪刀、胶水、牙签、细铁丝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学生自己收集资料。 2.导入:同学们:宇宙奥妙无穷,你对宇宙了解多少呢?小组交流。 3.多媒体播放有关宇宙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二、课堂活动: (一)设计模型 根据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设计出小组的宇宙模型 (二)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 年月日小组

1、模型名称: 2、所需材料: 3、职责分工: 小组长资料员材料员计时 员 记录员质量员发言人 4、模型草图: 5、评价反馈 6、修改计划 同学们根据自己了解的宇宙,在心目中设计宇宙模型。 (三)根据自己的设计小组分工准备材料。 第二课时 一、制作模型 讲解: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制作,如:剪纸、绘画、捏橡皮泥等多种方式。 说明: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有限,因此可只制作宇宙的一部分。 二、修正模型 学生对模型进行修正,达到自己最满意的效果。 三、参观交流模型 小组内留一个人讲解,其余到各组参观,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质疑 设计问题银行存折,如:“宇宙有多大?” 出示表格: 五、总结: 你从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大胆的设想?你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让学生畅所欲言。 六、实践调查: 查阅有关宇宙的更多知识,解决疑难问题,丰富自己的知识。 2 修改模型 备课设想: 本课的主题是修改上一课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宇宙模型,这是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而编排的,利用他们对大自然的万物充满了好奇,并有强烈的动手欲望,因此,本节课的主旨是在教师引导下,启发学生去认真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围绕问题进行再观察再思考,并实验,去寻找各种自己心目中的答案,激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

探索太阳系

探索太阳系 探索太阳系 2012 年8 月31 日进入太空的太阳能电池材料,长丝一直徘徊在太阳的大气,光环,爆发于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 时36 分。日冕物质抛射,CME ,前往每秒超过900 公里。CME 并没有直接传播朝向地球,但没有连接与地球的磁场环境中,或磁层,从而导致极光出现在周一晚上,9 月3 日 美国宇航局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 )的航天器2012 年9 月6 日部分阻断地球的太阳图像显示。每年两次,三个星期近春分,美国宇航局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 )进 入它的食季-当地球挡住自己的观点,一段时间内每天的太阳。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 )是美国航天局的任务,这将观测太阳超过五年。 “信使”,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航天器轨道的汞,捕获这个2012 年6月3 日最近被任命为火山口附近的马格利特现场。影子帮助定义一个醒目的“米老鼠”相似,所积累的火山口对水星的漫长的地质历史。 地球的行星邻居金星跨越,2012 年6 月5 日在这里看到,从国际空间站面对太阳。探险队31 名机组人员的轨道前哨的相机设置在几个地点记录的罕见事件。

看到NASA 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月球上的一个新的火山口,横跨骨折的科马罗夫火山口的边缘飞溅喷射物,在5 月18 日,2012 年。 在地球上空,美国航空航天局宇航员苏尼塔?威廉姆斯,32 远征队飞行工程师,任务的舱外活动(EVA )2012 年9 月5 日第三次会议期间接触到明亮的阳光。在6 个小时28 分钟的太空行走中,威廉姆斯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宇航员亚希星出(可见光的反 射威廉姆斯的头盔),飞行工程师,在安装完成的主的总线切换的单位(MBSU ),而受到阻碍螺栓必须放在一个可能出现的偏差和损坏的螺纹。他们还安装了一个摄像头,在国际空间站的机械臂,Canadarm2 的。 在高峰的极地mesopheric 云自己的知名度,从国际空间站,于 6 月13 日,2012 年 宇航员Andre Kuipers 看泡沫中的一滴水,因为他喜欢他最后的日子登上国际空间站的失重,2012 年6 月24 日。从国际空间站上安装的摄像头,从地球上空约240 公里。被用来创建复合,共有47 个图像。 飓风以撒早期获得的可见红外成像辐射计套房(VIIRS )在芬兰语-NPP 卫星,捕捉城市附近的墨西哥湾沿岸的美国,2012 年8 月28 日。在月光下被点燃,以撒的云。 联盟TMA-03M 的飞船飘下来到地球与指挥官奥列格Kononenko 31 远征俄罗斯和美国航空航天局和Andre

科学中考复习:月相、太阳系和宇宙知识点总结..

地球自转、公转相关知识点、月相、太阳系和宇宙知识点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围绕地轴)地球的公转(围绕太阳) 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周期一天(约24小时)一年(约为365天) 产生的现 象 昼夜更替(视觉上出现日月 星辰的东升西落),地方时 差 昼夜长短,四季变化,五带的 划分 昼夜现象(昼夜之分)产生的原因是:地球是个不透明也不发光的球体,被阳光 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 2、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 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方:南极圈以南,北极圈以北。 2、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的变化。 1. 月相成因:(1)月球本身不发光;(2)日、地、月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化。2.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为一个月相周期。这个周期平均为29.53天。 月相农历时间日、地、月位置关系视觉形状 新月初一(朔日)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居中。不可见 上弦月 初七、初八大致成直角,月在地以西 半圆。上半夜见于西部天空, 月面朝西满月十五、十六(望日)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地居中通宵可见,一轮明月 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大致成直角,月球在地球以东 半圆。下半夜见于东半部天 空,月面朝东

5.日食与月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的原因:月球绕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有一个5°的左右的夹角。 6.月球始终以同一面孔对着地球的原因:月球的自转周期(或速度)与绕地球公转周期(或速度)是相同的 1.水星:离太阳最近的行星,貌似月球 2.海王星:离太阳最远的行星 3.木星:体积最大的行星,有光环,最显著的特点:南半球有一个眼色鲜艳的大红斑4.土星:体积第二,质量最小的行星,卫星最多的行星,有光环 5.金星:最亮的行星,太白金星、“启明星”“长庚星” 6.火星:与地球最相似,被称为“红色星球”,最引人注目的地形特征是干涸的河床。7.土星的光环主要由小石块和小冰块组成。 8.彗星是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大冰球。

探索宇宙教案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 第七节探索宇宙 一、教材分析 《探索宇宙》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太阳系的结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在课堂上采用探究性学习,多提供影像一些资料,全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通过对资料、信息的获得和处理来提高感性认识,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浓厚兴趣。 二、学情分析 一般在小学时,学生对探索宇宙方面的知识已有初步认识,如他们对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银河系、太阳系等知识已有初步了解,但他们对太阳系中除了九大行星之外的其他成员的了解,对银河系的构成、大小、形状以及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而且往往是凭直觉猜测。 “银河系和宇宙”是本章第7节《探索宇宙》中的第二课时,教科书把《探索宇宙》编排在本章的最后一节是基于学生在学习了前面几节后,已经有了一定的天文学知识作铺垫这一原因;而且“银河系和宇宙”又是在学生了解了第一课时太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故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谓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及九大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 2.会根据哈雷彗星的周期计算它出现的时间。 3.知道银河系的构成,大小,形状以及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4.了解宇宙的构成及宇宙中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的关系。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对资料、信息的获得和处理能力。(3) 情感目标 1.知道人类及我国在航天事业中的成就。 2.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认识到宇宙是广阔无边的,培养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太阳系的构成及九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到远的排列顺序;银河系的构成、大小、形状及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难点: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空间三位概念。 五、教学课时 共2课时 六、课前准备 查阅太阳系、九大行星、银河系及宇宙的资料,多媒体课件和影像资料。 七、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新课引入 设问:在这一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 生答:地球、太阳、月球和星座 设问:我们所了解的天体仅局限于哪个天体系统?

大象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大象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教师备课本JIAOSHIBEIKEBEN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1制作宇宙模型教学目标:1.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宇宙知识2.通过多种方式,制作宇宙模型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动手制作心目中的宇宙难点: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宇宙,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法、学法:小组合作,相互交流学生动手操作、参观、学习并质疑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学具:橡皮泥、纸、彩笔、剪刀、胶水、牙签、细铁丝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1.学生自己收集资料2.导入:同学们:宇宙奥妙无穷,你对宇宙了解多少呢?小组交流3.多媒体播放有关宇宙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二、课堂活动:设计模型根据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设计出小组的宇宙模型一、模型名称:二、所需材料:三、职责分工:小组长、资料员、材料员、计时员记录员、质量员、发言人四、模型草图:五、评价反馈六、修改计划同学们根据自己了解的宇宙,在心目中设计宇宙模型根据自己的设计小组分工准备材料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制作模型讲解: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制作,如:剪纸、绘画、捏橡皮泥等多种方式说明: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有限,因此可只制作宇宙的一部分二、修正模型学生对模型进行修正,达到自己最满意的效果三、参观交流模型小组内留一个人讲解,其余到各组参观,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四、

质疑设计问题银行存折,如:“宇宙有多大?”出示表格:序号12存入时间9月3日9月3日五、总结:你从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大胆的设想?你还有哪些意见和议?让学生畅所欲言六、实践调查:查阅有关宇宙的更多知识,解决疑难问题,丰富自己的知识宇宙有多大?提取时间天空有多少个星座?2修改模型一、教学目标:修改“宇宙模型”,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增加学生对宇宙的认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修改完善模型;模型与解释难点:根据资料查找模型的不足三、教法学法: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四、教具:各组制作的宇宙模型;搜集的有关宇宙的资料;材料超市中的东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动手制作了宇宙模型,其他同学也已经对模型提出了看法和意见,今天我们就这些看法和意见对自己的模型进行修改和完善修改和完善模型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下面我们按照分好的小组制定各小组的模型修改计划二、制定各小组的模型修改计划,展示,并全班讨论三、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模型修改计划将自己小组内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筛选四、把筛选出的有效资料填入“小科学家记录本”上,小组内讨论本小11制作宇宙模型教学目标:1.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宇宙知识2.通过多种方式,制作宇宙模型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动手制作心目中的宇宙难点: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宇宙,激发学生的

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 1、制作宇宙模型课型:时间:教学目标: 1. 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宇宙知识。 2. 通过多种方式,制作宇宙模型。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手制作心目中的宇宙。难点: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宇宙,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法、学法:小组合作,相互交流。学生动手操作、参观、学习并质疑。 学具:橡皮泥、纸、彩笔、剪刀、胶水、牙签、细铁丝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1.学生自己收集资料。2.导入:同学们:宇宙奥妙无穷,你对宇宙了解多少呢?小组交流。 二、课堂活动: (一)、设计模型根据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设计出小组的宇宙模型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 年月日小组 一、模型名称: 二、所需材料: 三、根据自己的设计小组分工准备材料。

第二课时 一、制作模型讲解: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制作,如:剪纸、绘画、捏橡皮泥等多种方式。 说明: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有限,因此可只制作宇宙的一部分。 二、修正模型 学生对模型进行修正,达到自己最满意的效果。 三、参观交流模型小组内留一个人讲解,其余到各组参观,并提出自己 的建议。 四、质疑设计问题银行存折,如:“宇宙有多大?” 出示表格: 序号存入时间问题提取时间 1 9月3日宇宙有多大? 2 9月3日天空有多少个星座? 五、总结:你从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大胆的设想?你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让学生畅所欲言。 六、实践调查:查阅有关宇宙的更多知识,解决疑难问题,丰富自己的 知识。 2 修改模型课后反思:本课的主题是修改上一课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宇宙模型,这是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而编排的,利用他们对大自然的万物充满了好奇,并有强烈的动手欲望,因此,本节课的主旨是在教师引导下,启发学生去认真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围绕问题进行再观察再思考,并实验,去寻找各种自己心目中的答案,激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

《探索宇宙》知识点及练习题

3.7探索宇宙 姓名: 日期: 【知识要点】 1、 八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星、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由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形成的。 3、彗星呈扫帚状,固态或气态,吸收并反射恒星发出的光而发亮。其中哈雷彗星是最著名的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是76年。 4、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颗。 5、光年:光在一年中走过的距离。银河系的直径为10万光年,太阳与银河系的中心相距约3万光年。 6、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木星。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是巨行星。 7、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总和,是各种形态物质构成的,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物质世界。 8、 总星系 【 强化练习】 1.写出太阳系中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其中体积最大的两颗星是、.带有光环的行星是、、,小行星位于和之间。 2.银河系是由众多的和组成的。 3.光年是指. 4.太阳系中中最大的行星是( ) A 、太阳 B 、木星 C 、土星 D 、地球 5.下列各组行星中,全部都有光环的是( ) A 、水星、火星 B 、木星、土星 C 、地球、天王星 D 、土星、冥王星 6.八大行星中离地球轨道最近的两颗行星是( ) ①水星;②火星;③土星;④地球

7.下列行星中用肉眼就可以观测到的是() A、水星 B、天王星 C、海王星 D、冥王星8.下列行星没有大气的是() A、水星 B、金星 C、木星 D、天王星9.下列有关木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木星上的大红斑是木星表面激烈喷发的岩浆 B、九大行星中,木星的近邻是地球和土星 C、木星上没有大气,有光环 D、木星的体积在太阳系各天体中位列第二 10.距离太阳的第三颗行星是() A、金星 B、木星 C、地球 D、火星11.金星和火星表面都有大气,但主要成分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一氧化碳12.小行星带位于哪两颗行星之间?() A、水星和金星 B、金星和地球 C、地球和火星 D、火星和木星13.哈雷彗星绕日运行的周期是() A、66年 B、76年 C、86年 D、96年14.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惟一逆向自转的是() A、水星 B、金星 C、冥王星 D、火星15.银河系的直径约为() A、3万光年 B、5万光年 C、10万光年 D、150万光年16.太阳与银河系的中心相距约为() A、3万光年 B、5万光年 C、1.5万光年 D、30万光年17.下列关于宇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宇宙即星系 C、宇宙是单一形态的物质世界 D、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18.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A、地球 B、地球上的人造飞船 C、天狼星 D、月球19.世界上第一颗上天的人造卫星在() A、1956年 B、1957年 C、1958年 D、1960年20.世界上先于中国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是() A、苏联、美国 B、美国、法国 C、苏联、英国 D、美国、英国21.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约有() A、10多亿颗 B、10多万颗 C、2000多亿颗 D、5000多亿颗22.有“空间天文台”之称的望远镜是()

初中科学教案:探索宇宙

第7节探索宇宙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及八大行星、彗星。 2、会根据哈雷慧星的周期计算它出现的时间。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1、太阳系的组成,可以从离太阳远近进行分析 2、八大行星的表面特点 难点:太阳系的组成,八大行星的表面特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 【投影】第7节探索宇宙。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段录象。 【投影】宇宙的录象 【师】有没有同学能够告诉我,在这段录像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宇宙…… 【师】请同学们发散你的思维,想一想,关于宇宙、或者说关于银河系你都知道些什么? 【生】讨论回答 【师】刚刚同学们讲了很多关于宇宙或者说关于银河系的知识,都是对的,可见我们班的同学课外知识都是比较丰富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索一下宇宙 讲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这一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哪些天体? (生:地球、太阳、月球等等)。 【师】很好,我们知道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我们所了解的这些天体还仅仅局限于宇宙银河系中的一个部分太阳系。 【投影】如果我们是一位小小科学家,让我们去探索太阳系的奥秘,我们该从何入手呢? (一)、太阳系 【师】:首先请同学们带着投影中的4个问题,来自学课本P115/的相关知识 【生】:活动,看书回答问题。 【投影】想一想: (【投影】:链接太阳系的示意图 )若看不清可观察书本上的图 1、太阳系有哪些天体构成? 答:太阳系有太阳,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系统组成。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谁?(【师】分析:为什么?) 答: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 【师】分析: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其他天体都绕太 阳公转。 3、太阳系中的天体是如何运动的? 答:它们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自转和公转的。 (先请学生回答,然后投影,再请两位同学上台来表演一下,太阳系中的天体是如何自转和公转的,用身体语言展示给大家。——指定两位学生。) 【师】八大行星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自转方向除金星(自东向西)也都是自西向东的4、行星公转的轨道呈什么形状? 答:行星公转的轨道呈椭圆形状。 (以上问题分析时均对照太阳和太阳系的图片)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太阳与太阳系教学案例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太阳与太阳系》教学设计 活动任务:引导学生从太阳系的图片、文字或影像资料入手,让学生认识太阳系的八颗行星。 活动内容:本活动的过程可以参照下列环节和步骤进行。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美丽的星空图,你们想到了什么或者想说些什么呢? 二、组织学生观看图片。 帮助学生认识太阳系的八颗行星。学生面对满天繁星展开想象的翅膀,能说出自己对太阳系的认识。尤其是对太阳和地球的认识。三、激趣。 你们向往神秘的宇宙太空吗?你们想探索神奇的宇宙奥秘吗?让我们一起乘上宇宙飞船飞上太空来探索宇宙的无穷奥秘吧! 由学生面对满天繁星引入本课,从学生每天看到的熟悉的星星谈起。面对满天星斗,学生会想到很多,例如有些星体是本身能发光,有些不能,于是引出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为本课学习扫除概念上的障碍。模拟升空的情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把自己置身于广阔的宇宙空间,去探索无穷的宇宙奥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四、让学生自主探究有关太阳系的知识。 1. 要求学生能够对太阳系的构成有一定的认识,并能说出八颗行星的名称及其排列顺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太阳系以及太阳系中行星的运行轨迹,看看能发现什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得越多越好,

并且能用一些办法记住八颗行星及其排列顺序。 2. 引导学生进入“宇宙之旅”、“小天文馆”网站,或提供相关材料,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太阳系。学生在浏览网站或阅读的时候,小组可以提出问题或回答别人的提问,教师将对提问或发表言论多的小组颁发奖品——天文知识卡片。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参与这个活动。 3. 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一段的教学中,学生对太阳系构成的认识完全由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发现,尤其是八颗行星的名称及排列顺序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记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精神。但因为学生自己寻找的有关知识很庞杂,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活动组织方式:小组和全班学习讨论。 评价方式: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