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传播学起源

传播学起源

传播学起源
传播学起源

什么是传播学?

李峰

入库时间:200×年×月××日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传播学是本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传播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处在多种学科的边缘。由于传播是人的一种基本社会功能,所以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语义学、神经病学、等等,都与传播学相关。它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的本质和概念;传播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信息与对象的交互作用;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功能;各种传播媒介的功能与地位;传播制度、结构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

此外,传播学还要借鉴自然科学中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所以,人们称它为边缘科学,意思是处在多种学科的十字路口。各种社会学科的理论又往往成为传播学理论的一部分。①但是,传播又有它自身的理论,是其他社会科学所不能代替的。

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和立足点是:人与人之间如何借传播的作用而建立一定的关系。

它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而其中又以大众传播为主。②

研究传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其它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增养互相受影响;研究人怎样报告消息,怎样接受新闻与智据,怎样受教于人,怎样消遣与娱人。首先了解人于人怎样建立关系。③

传播学起源:

传播学诞生于美国,美国的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探索传播理论,并提出了种类繁多的传播模式,诸如以文字、图形和数学公式等表述的各种模式。传播学家运用不同的模式来解释信息传播的机制、传播的本质,提示传播过程与传播效果,预测未来传播的形势和结构等。一般认为,传播学的奠基人有五位:④

1、 Harold Dwight Lasswell,拉斯韦尔(1902-1980) 是美国现代政治科学的创始人之一。提出了著名的传播学5w模式

2、 Kurt Lewin,卢音(1890-1947)德国犹太人。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的概念。

3、 Carl

Hovland,霍夫兰(1921-1961)耶鲁大学的实验心理学教授。把心理学实验方法引入了传播学领域,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和复杂性。

4、 Paul

https://www.sodocs.net/doc/7417696942.html,zarsfeld,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奥地利籍犹太人。罗杰斯指出,拉扎斯菲尔德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多的把传播学引向了经验性研究的方向。⑤

5、 Wilbur

Schramm,施拉姆(1907-1988)美国人,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主编了

第一批德传播学教材。开辟了如:电视对少年儿童的影响等几个新的研究领域。他被认为是集大成者。

之所以起源于美国,是因为20世纪上半页,欧亚大陆连续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祸害,而美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众多科学家的避风港。而且,美国本身由于本土未遭破坏,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一直持领先地位。比如:1920年匹兹堡无线电视台的开业,1926年,全美广播公司NBC的成立等等。⑥

从社会状况来说,美国的政治与社会生活中有着高度重视大众传媒的传统,在政治机制中大众媒介是与立法机构、政府机构互相制衡的力量之一,报纸曾被称为第二国会。

从学术传统来看,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盛行,学术研究特别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大量的实用信息为人们所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的运行。但是也有大批的商业推销政治宣传欺骗、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这些问题或是潜在问题就成了美国学术界必须面对、必须研究的课题。

以上条件,都决定了传播学起源于美国。

传播学在美国问世后,很快传到西欧和日本。英国的传播学研究从60年代开始蓬勃兴起,在方法论上可分为四大学派:以麦奎尔为首的社会学派;以霍洛伦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牌;以奇斯曼和加纳姆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牌;以利兹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为代表的职能学派。日本的传播学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两大特点:一是沿袭外国主要是美国的理论体系,并着重发展了强调受众有权直接参加传播过程的社会参与论;二是实践优先于理论。苏联自60年代起,开始重视研究传播学理论。苏联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分别提出了各自的传播模式,较著名的有菲尔索夫传播模式和阿列克谢耶夫传播模式。⑦

应当看到,西方传播学者在研究中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比如,他们不适当地把传播放到人类第一等重要的地位去认识,从而排斥了人类的生产能力这一主要标志;他们把传播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分别归之于人的本能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把他们和社会生产方式联系起来予以考察;在研究传播事业的社会控制时,又往往不能彻底揭示社会内部的深刻矛盾等等。

参考文献: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谦·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 1984.9

[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叶晓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美)沃纳丁·赛弗林小詹姆·W坦卡特《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5.9

范东生《大众传播研究的发展过程》人民日报出版社 1983

戴元光邵培仁龚炜《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兰州大学出版社 1988

传播与传播学的起源发展分类研究方法

1、【信息】:香农—所谓信息,也就是在人们需要进行决策之际,影响他们可能的行为选 择制概率的物质—能量的型式。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是集合名次,包括音讯、消息、通知、情报等,是与物质、能量并列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2、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第一,他并不是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 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的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第二,即便是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人对符号意义的赋予和解读,与人的社会属性是分不开的。 3、【传播】:帕克—所谓传播,即在某种意义、某种程度上,个人由此得以推测他人态度 和看法的社会心理学过程。书上—所谓传播,及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将单个人或少数人所独有的信息化为两个人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他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这就是说,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在传播过程中,双向性有强弱之分,但任何一种传播,都必然是一种通过信息的传授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授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当我们将传播理解为行为的时候,我们把社会传播看作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在此基础上考察人的传播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的关系;当我们把传播解释为过程的时候,着眼于传播的动态和运动机制,考察从信源到信宿的一系列环节和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当我们把传播视为系统的时候,我们是在更加综合的层面上考虑问题,这就是把社会传播看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集合体”,不但考察某种具体的传播过程,而且考察各种传播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引起的总体发展变化。 4、传播学的研究对象:A、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学科。B、施拉姆说:“我们 研究传播时,我们也研究人——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怎么相互影响、受影响,告知他人和被告知,教别人和受教别人,娱乐别人和受到娱乐。要了解人类传播,我们必须了解人是怎样相互建立联系的。”C、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传播过程”。总的来说,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本身,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5、传播学的起源: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 A欧洲源流:塔尔德和他的模仿理论——塔尔德,法国的社会学家,认为一切社会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纯粹的发明是极少的,大量行为是模仿。模仿是通过人与人的接触和传播发生的,既然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那么传播也是最基本的互动渠道。另外,对舆论的结构及其形成,运动过程做了详细分析,对舆论主体作了严格界定,提出报刊是公众的“精神纽带”,在理性舆论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齐美尔和他的网络理论——齐美尔,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形成社会学创始人。齐美尔认为社会学就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最早提出了传播网络理论,认为社会上的个人都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要解释人的行为,最根本的是要搞清个人在这个传播链中的位臵,也就是与谁有这信息传播的关系,齐美尔将这个传播网络描

罗杰斯传播学史

传播学史 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E.M 罗杰斯 引言 思考:什么是传播学?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是自19世纪末以来逐步形成的,20世纪40年代初具规模,二战后得到迅速发展。传播学史本质上是社会科学史.(与五大社会科学领域关联紧密: 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 我们对传播学的印象 先驱者:对传播学做出了重要的思想贡献,但是并没有把自己看作是传播学学者,他们的学生也不这样看,他们也没有通过在大学里建立传播学院或传播系是这个领域机构化(施拉姆的划分)。 奠基人:没有受过传播学的正规教育,但是从事传播研究,并在这个新的领域培养的新一代的传播学学者。 三大学派:法兰克福学派芝加哥学派帕洛阿尔托学派 传播学史的主线 欧洲起源 三个学派 四个先驱者 集大成者施拉姆 第一部分欧洲起源 19世纪的三大智者 查尔斯·达尔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卡尔·马克思 《物种起源》精神分析理论批判学派 他们每一个人都以其关于人类行为和人类社会的革命思想改变了这个世界的精神在某种精神的意义上,这三人都是创造性的叛逆者,都反抗他们所处的欧洲社会规范,并都为他们的理智激进主义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大学模式的建立 1450年后的欧洲大学在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型的欧洲型大学产生于天主教教会)。 研究性大学的样板是创建于1737年的格廷根大学(德国)。 由此开始了这样的思想:教授应该从事研究以便发现新知识,而不仅仅是将他们领域的传统科研成果传授给他们的学生。要求学生在其学习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不仅仅是聆听和背诵他们所听到的知识。 研究性大学模式的建立迅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两个不同的大学模式:一是大学的本科生的模式,即自由的艺术教育模式。 二是注重研究生学习的研究性大学的德国模式。

传播学概论-重点(一)

请同学们注意:因为传播学概论重要内容较多的关系,本次是一到七章的重点内容。(请大家根据重点结合书本认真理解记忆,加油:) 第一章导论 学习要点:本章是对传播学总体理论知识的论述。概述了传播学最基本的知识:传播现象的由来及发展;传播的定义与层次,传播学研究的对象,研究的范围;传播学与新闻学,大众传播学的联系,学习传播学的现实意义等等。共分为四节。需要记忆的知识比较多,也就是属于名词解释的题较多。 第一节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传播现象 一、基本概念 传播 二、重点问题 1、“传播”定义的三种类型。 2、传播活动的演变过程。 第二节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 一、基本概念 传播学 二、重点问题 1,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2、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3、英国传播学分为四大流派:麦奎尔社会学派;霍洛伦社会心理学派;奇斯曼政治经济学派;利兹职能学派; 第三节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 一、基本概念 大众传播学新闻学实验性的定量分析法思辨型定性分析法 研究对象 二、重点问题 1、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的关系? 2、传播学是否与新闻学有血缘关系? 第四节学习传播学的现实意义 学习传播学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体系;2,对新闻改革起到参考,

借鉴作用;3,对社会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高新科技带来的社会变革,推动我国进入新世纪的信息时代,都有重要意义。 课后问答题: 人类传播有哪些主要层次?它们各自的特点是甚么?(此题非常重要) 按照信息传授范围大小: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自我传播每个人的自我信息传播,集中反映了人的神经生理和心理机制的反馈现象。1,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是合为一体的;2,传播的互动过程,仅限于自己。3,人脑信息库的内储信息量的多少,决定自我传播的活跃程度。 人际传播狭义: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亲身传播;广义: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形成亲身,群体,组织三个人际传播层次。人际传播具有社会性,是大量存在的。反馈灵活,互动频繁。通过传播向他人展示自我,在他人反应中认识自我,了解他人。人际传播与人际关系有着密切联系。 群体传播团体传播,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纳入了社会系统。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都包含着能动的相互关系。群体传播会形成凝聚力。个人会产生归属感,认同感,获得支持的力量。 组织传播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的关系结成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进行的信息交流过程。 方式有三种: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横向;某一组织的决策过程与实施过程,也是传播过程。组织是否有权威,也表现在传播的内容是否有可信度。 大众传播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1,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2,所传播的信息是公开的;受众是大量的,匿名的,不相干的;3,信息时代向流动的;4,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大众传播更快捷,广泛;5,由组织,职业传播者发出。

《新闻传播学》书评

《新闻传播学》书评报告 一、基本信息 《新闻传播学》黄旦著,1997年浙江大学出版社 二、作者介绍: 黄旦,男,1954年生。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教育部新闻学科组召集人,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原主任张国良教授调离复旦后,黄旦即接手这一“211”研究中心),深圳大学讲座教授(鹏城特聘教授)。 工作经历:1983-1998:杭州大学新闻系教师,曾任新闻系副主任,杭州大学新闻研究所常务副所长。1999-2001:浙江大学新闻系教师,任新闻系主任,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2001、7-现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师,曾任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 研究领域:新闻理论、传播理论。主要研究方向:中外新闻与传播思想、大众媒介与社会 主要成果:《新闻传播学》、《媒介是谁:对大众传媒社会定位的探寻》、《也论林则徐的新闻观》、《独立战争前后美国报刊思想之演变》、《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五四前后新闻思想的再认识》等论著三十多篇。2005年底,黄旦教授代表性著作《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现正在进行的课题:《中外传播思想史》目前担任课程: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新闻思想史论、世界传播学说史、传播学研究。主持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先后留学美国和澳大利亚,多次参加国际传播学学术研讨会。《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获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黄旦教授,无疑是中国中年学者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学术标竿性人物。 三、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对论题进行了深沉思考的基础上写成的,其精要之处,在于始终清醒地以信息观念来考察新闻,揭示新闻是事实的信息这一特质,并紧紧抓住这一核心问题,从多个方面对新闻传播活动及其各种表现进行科学剖析,提出不少新见解,给人启发。本书积极运用传播学等西方学术思想为自己的研究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马克思主义本是开放性的,这不断以人类优秀的科学成果来丰富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2013版 第一章传播概述 第一节、传播的含义 1、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规律的学科。 2、传播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史,突厥传》。 3、传播的特性:(1)形态多样性: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写信、作文)、图像传播(绘画、拍照) (2)时空遍布性:从时间上从古至今、从空间上从南到北 (3)行为伴随性:行为离不开传播、行为本身就是传播 (4)极端重要性:传播的本质 4、传播的定义:(1)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 (2)影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意图对受者施加影响 (3)仪式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之间开展的仪式 (4)符号说:强调传播是符号的流动 5、传播与信息的关系: (1)与信息相随的传播,同样遍布整个自然界 (2)传播同样可分为物理传播、生物传播、人类传播 (3)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只是广义的传播中的一部分,即人类传播,传播学,即人类传播学 (4)传播定义:广义:系统(自身及相互之间)传受信息行为; 狭义:人(自身相互之间)传受信息的行为,即人类传播第二节、传播的类型 1、从符号角度:口语、文字、图像、实物 语言传播(口语、文字)、非语言传播(图像、实物) 从性质角度:人类传播(社会传播、非社会传播)、非人类传播 2、人类传播的划分方法: (1)二分法(技术、手段):亲身传播、大众传播 (2)四分法(范围、规模):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团体)传播、大众传播 3、自我传播:最小是一种传播,是非社会传播 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至少两人以上,下限明确,上限模糊,无明确的群体正式的组织 组织传播:为达成特定目标而建立明确程序、发生协调行动的群体之间的传播,政治组织、经济组织、公益组织、互利组织等 大众传播:职业化的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向不特定的多数人传送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优点:快、广、多、好缺点:反馈不及时、不直接、不充分 第三节、传播的结构 1、传播的三要素说:传者、受者、信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提出 2、模式的类型:文字模式、图像模式、数字模式图像模式最常用 3、传播基本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一)线性模式: (1)拉斯韦尔的5W模式: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 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

传播学重点

传播学重点 一、人类传播演进过程 1.口语传播时代 语言起源于何时,尚无明确答案。 “汪汪”理论 “感叹”理论 “唱歌”理论 “哟嗨哟”理论 “约克”理论 与工具相关联 语言的出现与社会的形成是同步发生的。 2.文字传播时代 文字的创造不同于语言,一个是自然的过程,而另一个是人为的过程。 文字起源于绘画,即所谓“书画同源”,最初的文字都是从绘画演变而来的,如象形字。 文字是继语言之后的第二种媒介,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 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有两点:使信息在空间上广远和时间上久远。 3.印刷传播时代 印刷媒介的产生需要有两大硬件:纸张和印刷机。 人类曾经使用过的书写材料:泥板、木版、纸莎草、羊皮纸、中国人发明的纸张。 关于纸张: 纸莎草,阿拉伯音译为“伯尔地”,是尼罗河三角洲生长的一种类似芦苇的水生莎草科植物,纸莎草是古埃及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埃及人对纸莎草十分崇拜,把它当作北方王国的标志。 印刷术在我国的隋唐时期已见端倪,7世纪唐代,出现了雕版印刷。至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而臻于成熟。 印刷媒介包含两层意思,即印刷术和印刷品,前者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后者是社会层面的东西。 印刷传播时代是与现代化、现代性、现代文明等一系列事物的生成相一致、相同步的。 约翰.古登堡的金属活字印刷术发明使文字信息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 西方传播学界常把古登堡将机械技术运用于印刷的1456年,称为大众传播开始的年代。 19世纪30年代,大众型的廉价报纸,每份仅以一便士的价格出售的“便士

报”,首先在美国创办。此后,廉价报纸发展迅速,很快在西方其他国家中普及。此外,书籍、杂志、广告事业也得以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激光照排,电脑编辑和网络传输应用在新闻编辑出版领域。 古登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 1、印刷媒介对现代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现代文明也为印刷媒介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4.电子传播时代 电子媒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一切依靠电流传播信息的媒介;狭义专指公共性的媒介,传播学里通常用的是狭义。 迄今为止,电子传播时代已经发生了三次飞跃:一是20世纪初的广播,二是20世纪中的电视,三是20世纪末的网络。 电子媒介具有的里程碑的意义: a.电子媒介为人类传播带来了空间距离和速度上的突破。 b.电子媒介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大脑的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过程。 c.人类不但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和大量传播,而且实现了它们的历史保存。(IT人类进化图) 二、传播 1、传播的定义 郭庆光的定义:传播是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传播定义的学说: (1)“共享”说:这类定义源于拉丁文的Communicate的意思:“使共同”。威尔伯·施拉姆的定义更进一步:“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2)“影响”说:美国传播学者霍夫兰、贾尼斯和凯利的定义为:传播是指“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3)“反应”说:这类定义吸收了心理学中刺激—反应论的观点,其含义极为广泛和模糊。史蒂文斯的定义是: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各不相同的反应。” (4)“互动”说:G.格伯纳:所谓传播,就是“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 (5)“过程”说:希伯特认为:“传播的确可视为一个过程,过程就是一系列的活动及运行永远向着一个特定的目标在行动。传播不是一个被时间和空间所固定的静止的实体。传播是一个恒动过程,用以运送意义,传递社会价值,并分享经验。” 德弗勒和丹尼斯在《大众传播通论》一书中定义更全面些:“大众传播是一

新闻传播学之新闻起源和本源

新闻传播学之新闻起源和本源 一、新闻的起源 1、人类早期的信息传播方式 (1)口头传播又叫口传新闻,是人类最早运用的新闻传播手段之一。口头新闻最出名的例子就是报告马拉松战役胜利的故事。长处是灵活、简便。消息不胫而走,有广泛的适应性。缺点:容易失真。 (2)信号传播通过传受双方事前约定的信号传递某种信息(新闻)。长处是传送信息迅速。缺点是传递复杂的内容比较困难。 (3)符号传播,就是通过图画或者某种实物的暗示传递信息。长处是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易懂。短处是必须事先约定其含义。 (4)文字传播,采用文字作为手段,传递信息。长处是与上述三种传播手段比较而言,文字传播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拓展了语言传递信息的功能。短处是必须识字,且有较高文化程度。 2、坚持唯物主义的新闻起源观 唯物主义的新闻起源观认为: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唯心主义的新闻起源观有两类说法: 一是“本能说”,他们认为,人类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正是好奇心对远近发生的变化产生无限的兴趣,才有追求、采集和传播新闻的欲望与动力。 二是“意志说”。他们认为,现实世界是非本质的,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新闻这种现象由意志这种本质的“外化”而产生。 二、新闻的本源 1、新闻的本源1943年9月1日,陆定一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论述了新闻的本源和新闻的真实性等新闻学的基本问题。文章中说:“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这是唯物论者的观点。 2、事实在先,新闻在后 a、有事实才有新闻;

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

《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适用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课程开出单位:文化传播学院 课程的类型与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 总学分:3 总学时:54 理论授课学时:48 实验实训学时:6 参考教材: [1]胡正荣.传播学总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版.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版. 先修课程:无 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由出勤、作业1、作业2三部分组成,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传播学的起源与发展、传播、传播类型、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等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媒介素养,了解和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常见的文化传播现象以及运用一般传播理论指导具体的文化传播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传播学时数:3 1.本章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应当了解传播的基本界定及其历史。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什么是传播、传播的类型及分类标准。 理解:人类传播演进的过程及其规律。 掌握:传播的含义、类型;人类传播演进的进程及规律。 3.本章教学重点:什么是传播、传播的类型、人类传播演进的六大进程、人类传播演进的规律。 4.本章教学难点:什么是传播、人类传播演进的规律。 5.本章实验(训)项目统计:无 6.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节传播

(一)传播的含义 (二)传播的类型 第二节人类传播的演进 (一)人类传播演进的过程 (二)人类传播演进的规律 第二章:信息、符号与讯息学时数:3 1.本章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传播的材料(即信息)及载体(即符号)。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符号的类型。 掌握:信息的定义、特征及实质;符号的定义、特征及实质; 3.本章教学重点:信息的定义;信息的特征与功能;符号的定义及其实质;符号的特征;符号的类型。 4.本章教学难点:信息的定义;符号的定义及其实质。 5.本章实验(训)项目统计:无 6.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节信息

传播学起源

什么是传播学? 李峰 入库时间:200×年×月××日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传播学是本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传播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处在多种学科的边缘。由于传播是人的一种基本社会功能,所以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语义学、神经病学、等等,都与传播学相关。它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的本质和概念;传播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信息与对象的交互作用;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功能;各种传播媒介的功能与地位;传播制度、结构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 此外,传播学还要借鉴自然科学中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所以,人们称它为边缘科学,意思是处在多种学科的十字路口。各种社会学科的理论又往往成为传播学理论的一部分。①但是,传播又有它自身的理论,是其他社会科学所不能代替的。 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和立足点是:人与人之间如何借传播的作用而建立一定的关系。 它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而其中又以大众传播为主。② 研究传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其它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增养互相受影响;研究人怎样报告消息,怎样接受新闻与智据,怎样受教于人,怎样消遣与娱人。首先了解人于人怎样建立关系。③ 传播学起源: 传播学诞生于美国,美国的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探索传播理论,并提出了种类繁多的传播模式,诸如以文字、图形和数学公式等表述的各种模式。传播学家运用不同的模式来解释信息传播的机制、传播的本质,提示传播过程与传播效果,预测未来传播的形势和结构等。一般认为,传播学的奠基人有五位:④ 1、 Harold Dwight Lasswell,拉斯韦尔(1902-1980) 是美国现代政治科学的创始人之一。提出了著名的传播学5w模式 2、 Kurt Lewin,卢音(1890-1947)德国犹太人。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的概念。 3、 Carl Hovland,霍夫兰(1921-1961)耶鲁大学的实验心理学教授。把心理学实验方法引入了传播学领域,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和复杂性。 4、 Paul https://www.sodocs.net/doc/7417696942.html,zarsfeld,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奥地利籍犹太人。罗杰斯指出,拉扎斯菲尔德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多的把传播学引向了经验性研究的方向。⑤ 5、 Wilbur Schramm,施拉姆(1907-1988)美国人,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主编了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 第二版 大纲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问题 一,传播学的泛化问题。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双重偶然性:德国传播学家鲁曼 三,日本学者太田敏诚 四,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五,精神交往理论 六,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七,日本学者秋元春朝《现代大众传播学批判:精神交往论笔记》 八,日本传播总过程理论 九,美国未来学家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分析 十,阿文托夫勒的信息时代的预言 第二章人类的传播历史与发展 1,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与局限性 2,劳动创造语言以及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3,口语、文字、印刷、电子传媒时代 4,美国传媒学家A哈特将传播媒介分为:示现、再现、机器媒介系统 5,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 6.A托勒夫的《第三次浪潮》 7,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来临麦克卢汉 第三章,人类的传播符号及其意义 一,符号的定义,符号与象征符——特伦斯*霍克斯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CW莫里斯二,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林进的《传播论》 三,符号的功能 四,符号意义的分类:明示意义、暗示意义,外延意义、内涵意义,指示性意义、区别性意义。 五、符号的意义的暧昧性 六,传播过程中的意义:传播者意义、受传者意义、情景意义 七,象征性社会互动:沃纳丁·赛弗林《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 八,象征性互动理论:G.H.米德《精神社会与自我》,H.G.布鲁默主我、客我。 九,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与内爆《消费社会的文化与结构》 十一,现代文化的象征性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一、传播的构成要素:传播者、受传人、讯息、媒介、反馈、 二、直线模式:拉斯维尔的传播模式、香农—韦弗的模式 三,传播过程的循环与互动:奥斯古德与施拉姆循环模式、德弗勒互动过程(在香农-韦弗发展而来) 四,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传播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20200626010008)

课后习题 第一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克劳斯,它概括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而作为社会信息物质载体的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只有当人们对符号赋予意义时,解读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传播(Communication),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其基本特点为: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存在于动态的运动机制之中,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传播(communication )和社区(community)的词根相同,暗示了二者在本质上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传播必须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可以说,社会关系式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 约,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就是按照传播系统进行分类的。 由此可见,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的功能是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和协调,收集、整理和传达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发展。因此,它必须对内形成有效的传播渠道,对外伸出普遍的触角。 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每个子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与其他子系统互为环境,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作用,其总体运动形成了社会信息系统的大运行。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 统,充满着不确定性。如果这些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社会信息活动的主体--- 人 能够凭借这种可塑性和创造性,不断发现和克服社会信息系统的障碍和隔阂,使之不断完善。

读罗杰斯的《传播学史——种传记式的方法》有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7417696942.html, 读罗杰斯的《传播学史——种传记式的方法》有感 作者:藕海云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16期 摘要:迭尔文和进化论、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马克思和批判学派是对传播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欧洲三大思想渊源,通过梳理这三大思想对传播学发展的影响,探讨了传播学研究传统的划分问题。 关键词:传播学;起源;读书笔记;罗杰斯 中图分类号:KO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218-02 罗杰斯在《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以下简称《传播学史》)这部书里,从传播学的欧洲起源——达尔文、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著作开始讲起,到20世纪60年代它作为美国大 学最重要的新的研究领域的出现,讲述了构成人类传播学的整整一个世纪的事件。 这部书与以往的传播学理论书籍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对传播学的发展过程概括得更加全面, 传播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及学派、理论基本都涉及到了,并且还花了近一半的篇幅来阐述传播学 在欧洲的起源以及美国的芝加哥学派。它的贡献就是让人们重新注意到那些以往被传播学理论界所忽视的,但却曾经为传播学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几位学者,比如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杜威、米德、库利、帕克等,并且让我们重新审视施拉姆传播学四大奠基人的说法。有学者认为,施拉姆所总结的传播学理论框架,夸大了四位奠基人,造成窄化和压缩传播学为个人主义和短期效果为主的研究。而杜威、米德、库利、帕克的传播学研究是把传播放在社会结构组成部分的高度加以研究的,视野开阔,他们也是传播学技术主义的先驱。通过对《传播学史》这本书前半部分的反复阅读和思考,以及与之前阅读过的传播学理论相比较,可以发现中国绝大多数学者都沿袭了施拉姆的四大奠基人的观点,忽视了芝加哥学派在传播学史上的地位。但其实,无论是拉斯韦尔,卢因,还是拉扎斯菲尔德或者霍夫兰,他们对传播问题的研究都侧重于某些对他们本学科有用的方面,“他们的终极目标,仍是在解答他们本学科的问题,而不是在建立传播理论。”另一方面,也由于施拉姆的过分强调,以及他本人在传播学界的巨大影响力,将后来的传播学研究工作限制在了这四人的理论框架之下,这大概就是前面学者所提及的传播学窄化。而与上述四位学者不同,

传播学论文_浅谈传播学发展的概述

学院: XXXXXXX 专业: XXXXXX 学号: XXXXXX 姓名: 指导老师:

浅谈传播学发展的概述 随着传播的媒介不断的进步,人类的传播活动经历了一个有集中到分散的发展的历程,通过这个过程,我们要不断摆脱传播的局限,去实现自由传播的过程。传播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并非陌生,而且是相当的熟悉,传播多指消息、意识等精神内容的传播,也是人类所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性活动之一,但是我们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传播,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一、传播的定义 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传播的历史,传播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众多学者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考察,有以下几种:一是“共享”说,是由美国著名传播学家W.施拉姆认为:“我们在传播的时候,是努力想同谁确立‘共同’的东西,即是我们努力想‘共享’信息、思想或态度”;二是“影响(劝服)”说,是由美国学者J.露西和G.彼德森认为:“传播这一概念,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全部过程”;三是:“符号(信息)”说,是由美国学者B.贝雷尔森认为:“所谓传播,即通过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主要媒介……所进行的符号的传送。”其实,在这么多的学者提出的定义中,所谓传播即是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者过程,在许多的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中,有一部分的人认为传播即是人类传播,而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就可以得出,传播学就是人类传播学。 二、人类传播的历史 在人类的历史发展当中,人类传播是先由口口相传到文字符号进而慢慢开始发展到现在的新媒体传播,这是一个漫长的发展历史。传播作为传在播媒介中发挥这一个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人类文明进化中的巨大作用,我们都知道,媒介的传播是在其发展活动中具有自身传播的特性存在,对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和推动。 在传播媒介的发展下,新媒介的不断壮大,经历着以下几个发展阶段:一是语言媒介阶段;二是书写媒介阶段;三是印刷媒介阶段;四是电子媒介阶段。其中,我认为文字符号占有重要的地位,符号是人类智慧最璀璨的,它是使人类的文明成果播扬四方,传播无非是传者和受着之间对符号进行编码、解码的过程。因此,对符号的运用水平与能力,决定着传播的成效。在符号的发展之下,语言和符号又是不同的概念,在当今社会之下,面对面的人际交往传播中,是通过非语言符号表达的。一般来说,非语言传播的符号有身体运动或运动行

传播学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传播学理论]第一章传播学:起源与建制- - 1楼Tag:传播学起源建制 一、“当今”的传播学 1)关于学科划分: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Science vs. Social Science vs. Humanities) a、人文学科 eg., 文史哲艺术等, 关心价值命题,“normative questions”,”what should be” b、社会科学 基础社会科学vs. 应用社会科学 基础社会科学(狭义的社会科学)如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心理学、政治学等 应用社会科学(广义的社会科学):管理学、法律、教育学等等 对“实然性”问题(社会现象)的探求,“What is….” 2)传播学作为学科建制 a、学科地位尚不稳固,尚未进入常春藤名校 b、不过,由于其应用性,学生人数和教师队伍都在迅速扩张。 具有基础社会科学与应用社会科学的双重特点。 既有学术的成分,同时也成为一种职业训练(profession) c、在学术建制中处于多重位置,体现了传播学进入学术建制的多重路径 与新闻学的结合 与言语学的结合 与信息科学的结合 d、有的归在广义的社会和人文科学范畴之下 如Iowa 的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和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都在一个College of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 之下。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的“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Arts”在 College of Letters and Sciences 之下。 Stanford University 的“Communication Department” e、有的则与其他学科结合成为独立的××与传播学院 由原先的言语系扩展而为传播学院,重点研究人际传播 与原先的图书馆学结合,成为新的信息科学和传播学院。 有的由原先的新闻学院扩展,成为独立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并将广告、公共关系、影视制作等专业纳入 例如,University of Wisconsin的“School of Journalism & Mass Communnication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的“School of Journalism & Mass Communnication ” f、有的独立门户,成立传播学院,(由富裕的媒体所有者捐助) 例如,U Penn 和USC 的Annenberg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g、世界各地的传播学建制 ■欧洲 英国:Media Studies;Cultural Studies;Human Communication Science 拉美

传播学起源方法和应用_绝对权威免费版

传播学起源方法和应用(仅供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传播学理论 第一篇改变中的媒介景象 第一章 大众传播理论概述 一、大众传播的概念 1.大众传播的特征:针对较大量的、异质的和匿名的受众;消息是公开传播的,安排消息传播的时间通常是以同时到达大多数受众为目的,而且特征是稍纵即逝的;传播者一般是复杂的组织,或在复杂的机构中动作,因而可能需要庞大的开支。 2.新的媒介环境的特征:先前象印刷和广播那样性质截然不同的技术正在渐渐消失;我们正在从媒介缺乏的状况转为媒介过剩;正从将传播内容灌输给大众的泛播转变为针对群体或个人的需求设计的窄播;正从单向的传播媒介转变为互动的传播媒介。各种媒介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二、新的媒介环境 1.信息超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2.在线服务 3.因特网(Internet):主要将许多计算机链接在一起的一个网络。这个网络可以用于连续的电子信息传递,包括电子邮件、文件传递以及个人或计算机群之间的双向传播。 浏览器软件:马赛克(Mosaic)、网景(Netscape)使网上资料更易于接触。 三种普遍使用形式: 电子邮件(E-mail) 新闻组和邮递名录(Newsgroups and Mailing Lists):一种信息共享系统,对一个话题有共同兴趣的人们可以通过它交换信息和看法。新闻组允许消息的消费者对消息作出迅速反馈,优于报纸和杂志。 万维网(WWW):一个计算机系统群,在该群中许多计算机上的信息可以迅速、方便地被多个其他计算机获取。现在的网络用页(page)来形容。 对网址的访问数量通常通过“点击次数”(hits)来衡量,也就是网址被用户敲击的次数。 如何发挥商业部门网址的最大用途:最好的网址不应该仅仅把广告者的消息硬塞给用户,而应是互动的,网址应提供给用户许多途径,介入在线活动和资源之中。 对因特网的批判: 1)从印刷文化向电子文化的转变会导致语言的枯竭。电报式的“苍白语言”2)迫使人们离开真实世界,代替真实社交,例如虚拟社群。3)关于品味、伦理、合法性等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网络上的诽谤。4)相比于报纸或杂志上印刷发表的信息,网络上的信息的真实性没有经过核实。5)并非所有阶层的人都可以使用的工具。 4.代理人:电脑机器人、电脑代理人、数字化管家等形式,帮助人类对可利用的信息进行分类。它们会在了解用户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帮助用户搜索信息、对信息进行分类等。 5.新式新闻:一方面将信息和娱乐结合起来,如总统候选人在谈话节目、音乐电视中出现,并接受长时间的内容广泛的采访。这样的目的是希望将政治新闻做得有趣些;另一方面指候选人直接面对面地接触受众而没有新闻记者在中间干预。

美国是传播学诞生地

美国是传播学诞生地 ——从移民国家及芝加哥学派的发展角度看 实际上,刚刚接触传播学的我对传播学的印象可以是比较模糊且浅薄,一切对传播学的了解都是来自老师口述和书本知识。这个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年轻学科,从初具规模到如今的快速发展,已有70余年的历史。诚然,传播学是一个快速成长朝前发展的一个学科,但就像罗杰斯所说“任何涉入一条新的河流的人都想知道这里的水来自何方,它为什么流淌。”这也是老师上课经常强调的一点。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寒,传播学的形成也非凭借着几人的一日之功。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早就有了传播学的身影。传播学成为一门独立而正规的学科是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但它的思想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 19世纪开始,先后经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欧洲迎来了一场知识和技术的革命。在那个新旧思潮不断交锋的年代,孕育了一大批惊才绝艳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其中以达尔文、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对传播学的产生发展贡献最大。诚然,达尔文的进化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等理论分属不同的学科领域,而他们的研究又不约而同的推动了传播学的孕育产生。这从侧面证明:传播学的建立和发展本质上是社会科学的发展和衍生。由此可见,传播学在美国的诞生也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和人类学等社会科学在美国的发展密切相关。 “传播学在美国的开始是这一领域之欧洲起源的直接产物。1930年左右,由于希特勒的上台,学术思想跨越大西洋的步伐大大加快了。可以说欧洲送给美国知识生活的最宝贵礼物是希特勒的一个结果。”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使一大批欧洲知识分子(其中包括传播学的四大先驱)向美国逃亡,希特勒挑起的二战也加速了知识分子的迁移,这也是欧洲根源转移到美国过程中的关键事件。 从另一方面,美国作为移民国家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移民历史使其成为欧洲知识分子逃亡中的首选。知识分子向美国的迁移同时推动美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并且美国对移民放的政策和包容的态度也鼓励了那些科学家研究的开展,特别是社会科学领域,美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存在的有关的社会问题既激起了社会科学家们的研究兴趣,又对相关的社会研究提出要求,推动了社会科学在美国的兴起和繁荣,为传播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和学科基础。 芝加哥,作为美国的第二大城市,当时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城市的繁荣吸引了众多的外来者到此定居,其中包括大量的农村人口和新外国移民。芝加哥仿佛美国社会在工业化时代的一个缩影,在这里,贫穷和财富、污秽和奢侈、动荡和犯罪等问题尤为突出。与此同时,这一巨大、迅速发展的城市没有一个主要的大学,芝加哥大学应运而生。而事实上,芝加哥大学的主要创学资金来自当时的“强盗资本家”洛克菲勒,他创立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同时也为传播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大量资金,它资助了传播学的其他先驱者中的每一个人,一大批极有能力的社会科学家也在此情况下展开了他们的研究,这促进了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发展,从而推动芝加哥学派的发展繁荣。而纵观美国历史,你会发现,这些“强盗资本家”实际上是早期美国优秀大学的主要投资者,如J·霍普金斯捐赠创建的霍普金斯大学、L·斯坦福投资建立的斯坦福大学等,这些大学为美国培养了大量高端人才,促进了社会发展。社会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间接促进了社会整合。我们或许可以说,在美国特殊时期存在的“强盗资本家”们在

第14章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第14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一、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1.传播学的形成 (1)传播学形成的原因 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它的形成是由许多因素促成的。 ①传播媒介的发展。由于电子媒介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媒介增加和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使得许多社会科学家越来越关注信息与传播的问题,并开始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来研究这些同题。 ②历史社会环境。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利用各种传播媒介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对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使得社会科学家对传播尤其是大众传播在战争和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产生了强烈的关心,对宣传的研究成了这一时期的热点课题。 ③社会科学的发展。与传播学有着许多衔接点的一些社会科学,如新闻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等都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为传播学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 (2)传播学诞生在美国的原因 ①美国是世界上传播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为媒介和传播研究提供了最合适的环境和社会条件; ②在1933年德国纳粹党执政后,大批欧洲学者为躲避法西斯迫害而逃亡到美国,推动了美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 2.传播学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1)欧洲源流 ①塔尔德 加布里埃尔·塔尔德是法国社会学创始人之一,他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在于: a.模仿理论。塔尔德认为,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模仿是通过人与人的接触和传播发生的,因此传播也就是最基本的互动渠道。塔尔德的模仿理论,对后来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传播在人格形成和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影响,在很多创新与扩散的研究中,也能看到塔尔德的学术身影。 b.对舆论的分析。塔尔德在1901年出版的《舆论与群集》一书中,对舆论的结构及其形成、运动过程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对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的概念作出了严格界定,认为报刊是公众的“精神纽带”,它在“理性的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②西默尔 西默尔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形式社会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化论》、《社会学》和《社会学的根本问题》等。 西默尔是最早研究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并且最早提出了传播网络理论,认为社会上的个人都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人与人通过信息交流组成群体,进而形成社会。要解释人的行为,最根本的是要搞清个人在这个传播链中的位置,也就是与谁有着信息传播的关系。西默尔把这个传播网络描述为“舆论的厨房”。这些观点为后来的传播学者分析人类的传播网络提供了理论支持。 (2)美国源流 ①杜威 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学家。他强调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认为大众传播是变革和改造社会的重要工具,新的传播技术将会导致社会价值体系的重构。他的这些观点至今影响着许多传播学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