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概念隐喻与英语教学_陈月梅

概念隐喻与英语教学_陈月梅

概念隐喻与英语教学_陈月梅
概念隐喻与英语教学_陈月梅

概念隐喻与英语教学

陈月梅

(龙岩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龙岩364012)

收稿日期:2010-10-15

作者简介:陈月梅(1971-),女,福建龙岩人,龙岩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及语言学研究。

摘要:从认知的角度讨论概念隐喻和英语学习的关系,探讨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句式教学中的应用。强调由于文化传统不同,反映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也存在很多差异。深入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思维差异,对英语教学和学习都有很多帮助。

关键词:概念隐喻;英语教学;思维;认知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10)11-0123-03

一、引言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些文章明明没有什么生词,但为什么就是读不懂它的意思?我们会用英语和外国朋友进行交流,但两个外国朋友之间聊天时,我们有时却听得一头雾水。原因何在?仔细考虑,这些问题往往跟我们缺乏准确理解作者或说话者所使用的隐喻有关。那么,什么是隐喻?隐喻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有何影响?

二、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

从词义学范畴上讲,隐喻是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之间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的引申方式。隐喻是词义引申的一种重要方式。从修辞学范畴上讲,隐喻是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当代隐喻理论的代表人物Lakoff 和Johnson (1980)在他们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中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1]56。该理

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的一种认知工具。隐喻是在一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或谈论另一类事

物的心理、语言或文化行为,它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2]。

概念隐喻强调隐喻的本质是以某一事物来理解、体验另一事物。它是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可分成三种基本类型,即方位隐喻(Orientation Metaphors)、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s)和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s)。方位隐喻是指人们用与空间方位有关的

概念去理解情绪、感觉、质量、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实体隐喻是指人们将一些事件、活动、情感和思想等看作是具体有形的实体。最常见的实体隐喻是容器隐喻。结构隐喻是指借助一种事物的概念结构去理解或认识另一种事物。在语言上,它表现为可将谈论一种概念的所有词汇用于谈论另一概念[3]。

三、概念隐喻与英语教学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的认知功能在辅助新知识的习得中起着独特的作用。随着认知语言学这一新的语言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认同,隐喻在教学中的特有功能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英语教学是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有效交际必须注意语言形式的准确,同时也要注意内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ournal of Shaog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10年11月第31卷

第11期

Nov.2010Vol.31

No.11

123

容的得体性和可接受性。通过隐喻的学习和掌握,学生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语言的内涵,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一)隐喻与词汇教学

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方面的应用可以是多方面的[4]。英语词汇涵盖了英语民族的思维模式,也渗透着其文化和价值观。词汇的隐喻理解是英语学习中的重点。由于隐喻的普遍性和人类认知模式的共性,英、汉概念隐喻表现出一些相似性。如英、汉两种文化的时间隐喻概念结构就存在相似的地方,所以我们有“Time is money”和“时间就是金钱”的共识。不同的民族由于不同的地理、历史等因素,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观和不同的文化,面对同样的物质世界和精神感受,表达方式也有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在汉语里我们有“挥金如土”的说法,而在英语中的表达方式却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这种差异性,是我们学习的难点和重点。

英语中有许多多义词,如果重视不够,极易造成误解[5]。例如,英语多义词bank的最基本意思是“岸、堤”,它怎么和“银行”联系上呢?做“岸、堤”解释时,bank的作用是储水(water)。银行则是储存钱(money)的地方。河水中的水流是current,银行流通的是currency;水可以流动(flow),和它对应的mon-ey flow表示”货币流量”。水会结冰(freeze),银行里的资金账户也可以冻结(frozen capital,frozen account);melt表示冰的“融化”,也可表示“换成现金”;deposit 表示水的“沉积”,在银行,它表示“存款,储蓄”。从这个例子我们看出“银行”和“堤岸”在功能上相似之处是“储存”。这种功能如果进一步延伸,bank可以表示“聚合体、组合、库存”,如data bank(数据库),blood bank(血库),food bank(救济食品发放中心)等。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为了能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意思,并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实现有效的交际,要特别认真对比和学习“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words)。英、汉两种语言对“龙”、“狗”、“猪”、“猫”等动物有不同的寓意。例如,“龙”在汉语中享有“吉祥”、“权势”、“高贵”等象征意思,我们有“望子成龙”、“龙腾虎跃”、“龙飞凤舞”等习语,我们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但是,英语中“dragon”却被看成是“邪恶”、“凶狠”的象征。英语中有“to sow dragon’s teeth”的说法。相传底比斯国王卡德摩斯(Cadmus)亲手杀死了一条龙,并把龙的牙齿种在地里,不久这些龙牙从地里冒出来,变成了全副武装的士兵,意欲杀了他。此习语比喻“埋下祸根”。

各国的文化传统不同,反映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也千变万化,但人类的思想感情和思维方式是可以交流和理解的。我们中国人说“画蛇添足”,英国人说那是carry coals to Newcastle(运煤到纽卡斯尔),因为纽卡斯尔是英国出产煤炭的重要基地;雅典人说bring owls to Athens(把猫头鹰带到雅典去),原来在希腊神话中猫头鹰是雅典保护神雅典娜的神鸟,古代雅典城里猫头鹰很多;俄国人劝人Don’t take teapot to Tula(不要带茶壶去土拉),因为土拉自古以来就是俄罗斯驰名的茶壶产地。英语的许多词语充满了有趣的知识,有着美丽生动的故事[6]。因此,掌握和扩大英语词汇量,要有收藏家的执着和开矿者的毅力,在一望无际的沙滩上寻觅一枚枚绚丽的贝壳。

隐喻作为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整个语言系统发展和变化的原动力。解读词汇深层涵义的同时,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同时,可以使得词汇学习不会那么枯燥,通过联想,领会,单词的记忆也更不容易忘记。

(二)隐喻与句式分析

长期以来,人们在英语教学或学习中,仅仅把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而忽视了从认知的角度分析隐喻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概念系统。这一来就造成了英语学习者缺乏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概念进行思维的能力,这不利于英语学习者掌握地道的英语。

在何兆熊主编的英语综合教程第六册第八单元课后有一道汉译英的翻译题:“这本书中有好几个优美的描写片段。”全班一致用了“there be”的句型来翻译该句:“There are several sublime descriptive pas-sages in the book.”通过介绍概念隐喻,引导学生把书本看作是容器,学生把译文改成了“The book con-tains sublime descriptive passages.”有了“Books are containers.”这个隐喻意识,学生在翻译“这本书很有意思,书中就人际关系所表达的许多观点很深刻。”这句话时,就不难想到了“It was an interesting book, full of fascinating insights into human relationships.”英语表达“The past two years have seen the prolifera-

124

tion of TV channels.”也是属于隐喻表达法。此句把时间看作“感觉者”,赋予时间感官,这种表达有些“怪味”,但我们把它看作是概念隐喻“All things are men”的具体语言表达时,就不会难理解了。

概念隐喻是抓住所描述事物的某一方面进行比拟描写,进而达到帮助人们认识事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目的。但事物的某一方面并无法完全代表这一事物,所以人们根据不同的社会经历和实践,根据不同的文化习俗,数个隐喻概念组合成对某一事物较为完整的认识。比如对life的认识,概念隐喻Life is a journey;Life is a play;Life is a gambling game;Life is a container[1]86这些概念隐喻都围绕一个对象life 展开,分别对life的侧面进行描述。如果我们说Life is a play.我们有“Life doesn’t have just one act.We’re all actors.”的联想。假如我们说“Life is a contain-er.”我们可以说“I’ve had a full life.Life is empty for him.Her life is crammed with activities.”等等。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概念隐喻理论中,概念域是人的连贯的经验集合,是一个巨大的知识结构。

四、结语

概念隐喻理论冲出了语言藩篱的束缚,强调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也存在于人的思维与日常生活中[7]。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概念隐喻,帮助学生理解、学习英语多义词,英语习语,句式结构,甚至是篇章结构,都对提高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概念隐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广泛的空间等着我们去研究发现。

参考文献:

[1]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王蓉,张丽.认知隐喻理论及隐喻能力培养[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6):113-117.

[3]朱建新.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J].外国语文,2009(6):121-126.

[4]文旭,叶狂.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1):145-154.

[5]孙边旗.隐喻与大学英语词汇习得[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77-80.

[6]张若兰.英汉习语的特点及其文化差异[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90-92.

[7]姜一平.英语背景知识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97.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English Teaching

CHEN Yue-m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Longyan University,Longyan364012,Fujian,China)Abstract:From a cognitive point of view,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 in teaching English vocabulary and sentence structures.It emphasizes tha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ways of expressions because of different cultural https://www.sodocs.net/doc/7417971162.html,para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inking will be of great help to English learning and teaching.

Key words:conceptual metaphor;English teaching;thinking;cognition

(责任编辑:宋伟华)

125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的培养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应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应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就本人 多年的教学经验拙议如下: 一、语言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community)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参见胡文仲:《文化与交际》,1994)。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是一句冒犯的问话,侵犯了别人隐私(privacy),会激起对方的反感。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 (“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 和https://www.sodocs.net/doc/7417971162.html,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

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因而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同舟共济” ,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 rth;“三思而后行”,英语为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蓝图”,英语为blue print,等等,这样的偶合现象不胜枚举。文化的这种偶合现象,可以促进English learners在目的语(target langua ge)学习中的“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但是,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编码(code),分类;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如:汉语中的“龙”,“生死轮回”,“八卦”,“阴阳”,“气功”等,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必然是云里雾里,不知何物。同样,当我们看到英语中He i s a wolf这个句子时,还以为是“这个人很凶”,实为“他是个好色之

_高级英语_教学中隐喻词汇的文化阐释_以_震撼世界的审判_为例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ournal of Shaog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10年4月第31卷 第4期 Apr.2010Vol.31 No.4 《高级英语》教学中隐喻词汇的文化阐释 ———以《震撼世界的审判》为例邬德平,罗忠民,徐江清 (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湖南衡阳421008) 收稿日期:2010-01-11 作者简介:邬德平(1970-),男,四川巴中人,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语言学、英语文化及英语教学研究。 摘要: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词汇往往承载着显性和隐性双重文化信息。用文化阐释手法分析和揭示文本隐喻词汇的文化内涵是文化语言学者提倡的研究方法。在英汉对比前提下,将文化阐释手法运用到《高级英语》课堂教学,既可以丰富教学方式,又能增强教学互动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对原著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关键词:英汉对比;高级英语教学;隐喻;文化阐释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10)04-0147-03 一、隐喻及隐喻的文化阐释论 隐喻是一种古老的语言现象。人类对隐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时代。“隐喻是一个词替 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两者属于一种对比关系。……从逻辑的角度来看,隐喻中涉及到的两个主词属于两个不同的类别。”[1]“由于两个事物在特征上存在某一类似之处,而用指一个事物的词来指另一个事物,这种词义的演变方式叫做隐喻。”[2]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隐喻理论研究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是对正常语言规则的一种偏离。而当今的隐喻研究已经超出修辞学的领域,成为一门跨学科的学问。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术界出现了隐喻研究热潮,语言学,心理学、哲学、语用学、符号学等学科都纷纷把隐喻作为研究对象。既然语言的表达有隐喻现象,隐喻的内涵(connotation )不可能是随意的,它“所涉及的是具有共性的人类经验的感知……”[3],才可能被语言的接收者理解。而人类共有的经历、相同的感知均属于文化范畴。因而对隐喻的解析必然触及文化现象的分析。 学者往往站在自己所熟悉的角度对隐喻研究提出各自的见解。词汇研究专家和文化语言学学者主张用文化的视角对词汇的隐喻进行阐释。如苏新春 在其《文化语言学》中主张将词汇背后的文化信息逐一揭示:“所谓阐释的方法就是指对语言结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说明,把隐匿、依附、蕴含于其中的社会、历史、民俗、观念、道德、思维、物质、自然等文化因素及文化意义揭示出来……把文化语言学定位为阐释性学科,这正表明文化语言学更为看重的是语言背后的东西,它就是要通过研究把蕴藏在语言内部、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挖掘出来。”[4] 二、《高级英语》文本分析中隐喻的文化阐释《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必修课,旨在让经历基础阶段后的学习者接触有一定难度的原著作品。经过多年的发展,该课程有了诸多版本,不过,三十年前由张汉熙编著的《高级英语》仍被学界奉为圭皋。无论版本如何,其教与学要求应该是一致的。然而调查表明,不少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有畏难情绪。主要原因有:生词量大,句式复杂,背景知识缺乏、教学方式单一等。笔者在长期讲授该课程的过程中发现,结合课文语境分析篇章中某些隐喻词汇的文化内涵,展示与引导给学生,会一改课堂沉闷的气氛。若再与汉语文化同类现象对比分析,同学们会倾注更多的精力去理解和欣赏课文,从而有效地激 147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的课题开题报告(研究计划与实施方案)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课题研究计划与实施方案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基本情况 1.课题名称: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2.课题来源:中高中英语教研组 3.课题研究类型:理论与应用研究 4. 课题负责人:高中英语教研组### 5. 研究时间:200@年3月至2012年8月 二、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由于词汇量大,学生原有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及部分教师未更新教育理念,违背教材编写意图和宗旨,依然采取陈旧的教学方法,力求面面俱到,致使不少学生因学习负担过重而对英语产生厌学情绪,不肯学、不肯读、不肯记,久而久之,学生英语水平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词汇的学习和掌握。 英语学习由词而句,由句而篇,勿庸置疑,词汇关过不了,对语句的理解记忆就会很吃力,更不用说文章阅读和语法理解。因此,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缓解学生英语水平的两极分化,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要保证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而这恰恰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难关。 目前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着三大误区: 第一,以单独背词汇书来代替常规的英语语言学习

这种情况在高三学生中尤为明显,妄图通过追逐词汇量,借以达到提高阅读水平的目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极不科学的。词汇学习需要的是音、形、意的统一与结合,只有把一定的音同可能对应的形和意联系起来,或把一定的形同可能对应的音和意联系起来,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在大脑中建立起音、形、意模式联系。企图在短时间内通过记忆单词的捷径取得英语学习质的飞跃是不可能的。 第二, 对词汇过于重视, 用过多的时间反复讲解词汇,个别词语讲解过多过深。有的教师在讲授词汇时,一味的扩展词汇,求深求全便成了他们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这也是不可取的。 第三,忽视词汇教学,完全依赖学生自学。 令人遗憾的是, 由于现在英语高考中取消了单词拼写这一题目,更多注重的是阅读理解能力。所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既然英语考试越来越重视阅读理解,客观试题在考试试题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那么也许没有必要在词汇的学习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在教学实践中,他们把时间越来越多地花在培养阅读能力和应试技巧上,而花在词汇教学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即使在教授词汇过程中,也显得缺乏足够的理论和令人信服的经验来指导词汇教学和学生的词汇学习。这种现象实在令人担忧。实际上,随着理解题和应用题在试题中越来越重要,应该说词汇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只能变得更重要,而不是不重要。端正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无疑是我们搞好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概念隐喻理论浅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7417971162.html, 概念隐喻理论浅思 作者:时璐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12期 摘要: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借助已知事 物认识未知事物的普遍性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在分析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概念隐喻理论四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和概念隐喻理论发展的局限及其前景预示。 关键词:概念隐喻;映射;认知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009-01 一、引言 概念隐喻理论的思想是Lakoff & 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来的。莱可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渗透于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在语言里,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上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被莱可夫和约翰逊等称为概念隐喻。 隐喻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人类概念系统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往往是隐喻性的。隐喻作为人类概念系统中深层次的核心概念,对人类日常的思维方式和话语表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莱可夫把隐喻看作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即隐喻概念(metaphorical concept or conceptual metaphor)。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 有形的、具体的概念去认识、去思维、去经历,从而在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时,就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在一定的文化中,隐喻概念已经形成为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隐喻概念体系,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概念隐喻理论四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考证 概念隐喻在英语中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INFLATION IS AN ENEMY.(通货膨胀是敌人。)这里的INFLATION称为目标域(target domain), AN ENEMY称为始发域(source domain), IS被看作是“经验集的简化,隐喻以它为基础,我们根据它理解隐喻”,即“经验基础”。因此,概念隐喻理论四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为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由始源域向目标域的系统的、部分的、不对称的结构映射。这种映射通常有几种对应关系。一个是本体对应(ontological correspondences),映射是始源域与目标域实体间的一个固定的本体集对应。我们以概念隐喻“经济是旅行”为例:“经济是旅行”映射“发展经济的共同目标对应旅行的共同目的”和“经济危机对应旅行中的障碍”。另一个为推理模式对应(inference pattern correspondences),当本体对应被激活时,映射能把始源域的推理模式映射到目标域的推理模式上。

概念隐喻与英语教学_陈月梅

概念隐喻与英语教学 陈月梅 (龙岩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龙岩364012) 收稿日期:2010-10-15 作者简介:陈月梅(1971-),女,福建龙岩人,龙岩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及语言学研究。 摘要:从认知的角度讨论概念隐喻和英语学习的关系,探讨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句式教学中的应用。强调由于文化传统不同,反映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也存在很多差异。深入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思维差异,对英语教学和学习都有很多帮助。 关键词:概念隐喻;英语教学;思维;认知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10)11-0123-03 一、引言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些文章明明没有什么生词,但为什么就是读不懂它的意思?我们会用英语和外国朋友进行交流,但两个外国朋友之间聊天时,我们有时却听得一头雾水。原因何在?仔细考虑,这些问题往往跟我们缺乏准确理解作者或说话者所使用的隐喻有关。那么,什么是隐喻?隐喻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有何影响? 二、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 从词义学范畴上讲,隐喻是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之间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的引申方式。隐喻是词义引申的一种重要方式。从修辞学范畴上讲,隐喻是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当代隐喻理论的代表人物Lakoff 和Johnson (1980)在他们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中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1]56。该理 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的一种认知工具。隐喻是在一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或谈论另一类事 物的心理、语言或文化行为,它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2]。 概念隐喻强调隐喻的本质是以某一事物来理解、体验另一事物。它是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可分成三种基本类型,即方位隐喻(Orientation Metaphors)、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s)和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s)。方位隐喻是指人们用与空间方位有关的 概念去理解情绪、感觉、质量、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实体隐喻是指人们将一些事件、活动、情感和思想等看作是具体有形的实体。最常见的实体隐喻是容器隐喻。结构隐喻是指借助一种事物的概念结构去理解或认识另一种事物。在语言上,它表现为可将谈论一种概念的所有词汇用于谈论另一概念[3]。 三、概念隐喻与英语教学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的认知功能在辅助新知识的习得中起着独特的作用。随着认知语言学这一新的语言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认同,隐喻在教学中的特有功能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英语教学是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有效交际必须注意语言形式的准确,同时也要注意内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ournal of Shaog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10年11月第31卷 第11期 Nov.2010Vol.31 No.11 123

《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全文详细〉

篇一: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中学英语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其中,英语词汇是我们进行基本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牛津教材的普遍使用,词汇教学更是困难重重。牛津初中英语词汇量大,其中七年级上册有词汇700个左右,下册约450个,八年级上册约450个,下册约400个,九年级全册约500个,合计2500个。牛津教材的生词量大,呈现则不拘一格,大多都隐藏在课文中,学生不易察觉。因此对于刚进入中学的学生,特别是小学英语学习没过关的学生来说,词汇学习成了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自然这些也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预备年级时,区抽测结果有一半多的学生不及格,有些甚至只有十几分,两极分化严重,学生觉得难学,老师也觉得难教。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重视英语词汇学习,从而获得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一)检查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以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从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以培养能力提高全面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增强学生的互相了解,互相帮助,具有良好的群体合作精神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三)通过让学生参与英语学习,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并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和课外活动,树立起能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名称 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背景 词汇是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才能顺利进行听、说、读、写、译,进行英语交流。我们在英语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记不住词汇,影响学习进步。因此,我们想通过对于词汇教学的研究来解决这一问题。 1.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重视英语词汇学习,从而获得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2.课题研究的背景 中学英语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对学生听、说、读、写全方位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中,英语词汇教学是我们进行基本训练的重要容之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材中生词量增大,词汇学习成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困难,并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 三、课题研究的围和容: 1.研究词汇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2.研究词汇教学中听、说、读、写技能的综合运用。 3.研究词汇教学的规律与基本策略。 加强学生的阅读,保证学生一定的英语阅读量,加强对英语词汇的感性认识,勤于思考,学会思考。 四、课题研究方法: 教学中采用形音结合法,反复重现法,列表记忆法,同时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词汇重现率。研究时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教育实践法等等。并想尝试一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对英语词汇产生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词汇。方法如下: 1、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习词汇。 2、猜谜语,词语接龙 3、使用图片,实物 4、把生活中的常用物品标注英语,耳濡目染 5、看英语电影或听英语歌曲。 五、课题研究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 确定课题,成立课题组,加强理论学习,对课题组成员进行课程开发能力培训。明确目标,准备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方案,落实课题组成员分工。 2、实施阶段(2014年1月——2014年6月)

概念隐喻与英语教学

概念隐喻与英语教学 " 论文关键词:概念隐喻认知语言学隐喻教学 论文摘要:Lakoff 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概念隐喻理论得到了正反两方面的拓展。但是,这一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所得到的重视更多地集中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很少涉及到与教学的结合。本文对概念隐喻理论的特点进行简单综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其与教学相结合的可能性。希望可以为这一概念和教学的结合贡献有用的探索。 1. 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 然而,概念隐喻理论也并非十全十美。随着概念隐喻的提出和发展,其不足和缺陷也渐渐显露出来。John Taylor (2007)曾简要说明过概念隐喻中存在的两方面问题: 首先,死隐喻的问题。所谓死隐喻是指不再具有生成功能的隐喻。比如,“look forward”,这个表达实际上其概念隐喻就是“时间是空间”以及“看是期望”的结合。但这一表达已经不再具有隐喻所必需的生成功能,我们无法从这一表达中得到更多的隐喻表达。如“look toward” “see forward” 等虽然都是从这一表达中派生出来的,但是却已经无法真正起到概念隐喻的功能,更多接近于基本表达。所以,对于这一类隐喻的讨论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意义。而Lakoff Johnson更多的论述主要集中在类似领域,所以,在这一方面,概念

隐喻理论的发展面临挑战。 其次,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人的认知方式是隐喻的。正常的认知过程是通过具体的源域认识抽象的目的域。但是,人的情感是不必通过隐喻就可以感知的,关于这一领域的隐喻表达并不是为了让我们自己认识这些情感,而是让别人了解这些情感。所以,隐喻化了的到底是人的认知模式,还是人的交流模式。这一问题在根本上挑战隐喻的地位。但无论隐喻有什么样的缺陷,概念隐喻理论始终是一个重要概念。作为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之一,概念隐喻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对很多领域进行研究或拓展。 " 2. 概念隐喻理论和教学的结合 在概念隐喻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Lakoff 进一步拓展了概念隐喻的应用范围,这一概念可以被应用于包括数学、政治、文化等众多领域在内的学术研究。然而,这一理论在教学方面的探索尚不多见。 概念隐喻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感念隐喻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意义。基于这一理论,在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该注重对普通表达背后的概念隐喻原则的探索,并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众多纷繁复杂的表达进行有效的归类和总结,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根据已经总结出的概念隐喻创造更多新颖的隐喻表达。为学生的学以致用和学习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如在写作中,就可以鼓励学生在描写时间的时候,更多借鉴财富方面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在语言教学中也必然包含着文化的教学,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就有其必要性。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其文化知识的讲授应以适用性和相关性为原则。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应加强中西文化对比的教学,应多引入典故或俗语,应加大背景知识的介绍。 关键词:外语教学;文化教学;原则;内容;途径 一、什么是文化教学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的使用反映的是一个社会的文化。因此,只有深刻地了解某个国家或某个民族的文化,才能正确而恰当地使用该国或该民族的语言。胡文仲认为,在外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就必须使学生融入到目的语的环境之中,即同目的语民族语者进行亲密交流。那么,对我们中国的学生来说,如何才能使他们融入到目的语的环境之中呢?这就不能不涉及到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外语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获得与国外人士进行交际的能力为目的的。外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而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所以“语言教学必然包含了文化教学” (胡文仲,1991)。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教学”?从狭义上讲,文化包括了文学、音乐、艺术、建筑、哲学和科技等人类创造出的一切文明成果;从广义上讲,文化还包括了人们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1]。文化教学的任务是教给学生以在不同国家或民族间进行交际的有关知识,是比较两个国家或民族在文化上的相同与相异之处,使学生对之有较高的敏感,并把它用于交际之中。Timothy Light曾指出,文化教学指的就是在外语教学中应向学生传授适当的目的语的文化,使学生了解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间的异同,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文化教学中应包括“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的导入[2]。我们学习语言,必须同时也学习蕴藏在该语言之中或语言背后的东西,那就是文化。学习某种语言绝不能只停留在对该语言的词汇、语法及其语言结构的学习上,还要了解和掌握使用该语言的人他们是如何使用该语言的,还应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甚至世界观。马克思经曾说过:“只有通过对比,你才能够真正掌握语言。”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外语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而适度地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大学英语教学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中的精华。 二、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1.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用外语与人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能力不仅指能正确而流利地使用外语,还包括要恰当而得体地使用外语。而外语的使用是

外语教学中隐喻认知的发展及应用

外语教学中隐喻认知的发展及应用 摘要:运用概念隐喻、语法隐喻知识根据具体语境需要对语汇进行组合,使表达更精确、更得体、更富于变化,对于写作教学也颇有裨益。关键词:隐喻认知,学习机制, 语言发展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是隐喻性的( Lakoff&Johnson ,1980:4),所以隐喻性表达在语言交际中非常普遍。Weekley (1912:96)说:“除了那些与最基 本的物体和行为有关的表达外,我们所使用的每一个表达都是隐喻。” Richards ( 1965:92)深有感触:“在日常流畅的话语中,我们三句话少不了一个隐喻。”隐喻性表达在语言的实际交际中是不可或缺的。那么,作为人类思维方式的隐喻认知能否为英语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呢?本文将分析隐喻的认知机制与语言发展,以及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隐喻认知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1. 隐喻研究的发展 1.1 传统的隐喻研 究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统,三 是语言学传统。隐喻的修辞学研究始于亚里士多德。后人把亚里士多德的隐喻观概括为“替换论”,其基本观点是,隐喻是一种修辞现象,是词与词之间的替换。隐喻的哲学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但哲学家只关心隐喻与思维的关系,对隐喻的定义和范围都很模糊,对隐喻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不感兴趣。语言学中研究隐喻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本旺尼斯特( E.Benveniste )和英国的乌尔曼( S.Ullmann )。本旺尼斯特从符号学和语义学的区别出发,把隐喻作为一种词语的组合关系放在语义学中来考察,突破了传统修辞学把隐喻作为一种词汇层次的现象的局限,把隐喻看作是一种话语现象。乌尔曼则从意义变化的角度来考察隐喻。他把隐喻看作是语言词汇意义变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并从心理学角度用相似性联想的理论来解释隐喻产生的基础。 1.2 隐喻的本质 及其认知观总而言之,传统的隐喻研究把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从Richards ( 1936)开始,隐喻被认为是思想之间的交流( intercourse ),语言中的隐喻被认为是派生的( derivative )。到了Lakoff 和Johnson( 1980)的《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WeLiveBy),隐喻更是明确地被认为是人类用来组织其概念系统的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喻被定义为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的手段。现在,隐喻研究者们基本上都接受了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的观点。20 世纪80年代, Lakoff 和Johnson 将认知域(domai n)与映射(map pi ng)概念引入隐喻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隐喻认知机制,即用源域( sourcedomain )与目标域( targetdomain )之间的映射来阐释隐喻认知现象,开辟了隐喻研究的新视角。他认为隐喻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去解释和体验另一种事物,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其心理基础是抽象的意向图式。映射是指将某个认知域的部分结构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中去。具体地说,人们使用源域的结构及相关的知识或经验去谈论或思考目标域的概念( Lakoff ,1993)。我们日常的概念系统正是由成千上万个这样的隐喻或映射构成的,人们也正是通过这些隐喻或映射来认识客观世界的新事物的( Lakoff&Johnson ,1980)。 2. 隐喻认知与外语教学2.1 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机 制著名哲学家康德早在1781 年就指出,一个人在接受新信息、新概 念、新思维时,只有把它们同脑海里固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才能产生意义(卢红梅,2000:3)。图式理论( schemathe-ory )认为,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报告定稿版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研究课题报告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报告 一、研究方法 1.调查法:对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建立课题研究的现实基础。 2.文献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撑,并在各实验阶段指导实验工作。 3.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法来研究“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策略”方面的相关研究内容,进行动态研究。 4.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法来构建“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策略”的实施策略,并推出一批有推广价值的实施方案和经验。 5.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构建具有本学科特色的提高单词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并探索出有价值的研究经验。 二、研究内容 (1)根据英语单词本身的基本发音规律归纳总结、选择和开发教学内容。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将根据英语单词本身的基本发音规律开发出切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内容。“内容的开发”不局限于英语教材,但依托于现行小学英语教材,可以是学生经过自身努力能够自学探究的教学内容,或需动手实践的教内容等。所有单词教学内容的开发将追求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着力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 (2)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英语单词的教学体现在每堂英语课堂上。如果学生只是一味跟着教师反复朗读,是很难真正掌握和运用单词的读音规律的。故英语单词教学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英语教学的效益。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有

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探讨有效练习的途径,寻找根治重复低效的英语单词记忆方法,力争使课堂教学有效、高效,为促进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内容,从而让教师和学生更好的互动,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 (3)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英语课程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当前,学生在英语单词记忆的过程中机械练习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的,忽视了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学习方式的研究,即如何“学”、如何“练”的研究。学生在记忆单词过程中的学习方式应该不是单一的,任何时候学生记忆单词都不应是被动吸收、机械地操练,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当然,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及学习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年龄段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是有一定区别的,为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单词记忆的活动,我们将按英语课程标准的学段划分,并结合各学段具体学习内容,将努力探索不同学段的孩子记忆英语单词的有效学习方式,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而不是成为“简单机械地操练工”,教师应切实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并不是权威的讲授者。 (4)提高小学生单词拼读能力的研究。 英语课程要求学生在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能根据读音拼写单词和短语,并能根据语音辨别和书写不太熟悉的单词或简单语句。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研究,旨在通过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以迎合小学生性格心理特征为起点,致力寻求适合小学生心理、思维特征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和模式。实现培养小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适合各自特点的主动学习方法的教学目标。分析和研究英语教学过程单词有效,快速记忆的可行性和主要实施方法,以及单词教学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力求从根本上为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探索一条切实可行、效果明显的有效的记忆单词的教学道路。 (5)单词教学活动设计及实施的评价。

关于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

关于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 论文摘要:隐喻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隐喻是词汇教学中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的一种手段。从隐喻入手学习词汇符合认知规律,可以突破传统学习词汇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词汇。 论文关键词:隐喻词汇学习文化意识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人们感知和体验现存社会的认知工具,它深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是语言理解和语言习得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语言文化发展中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认知语言学家发现,随着人类认知过程的进展,英语的词汇也在不断发生变化。~Ilenter,hit,memory,bus在日常生活中含义分别为“进入,打击,记忆,公共汽车”,而在现在的电脑术语中则为“回车,访问人数,内存,总线”。新词大量涌现,旧词被赋予更广泛的含义和新的内涵外延。事实上英语词汇的灵活性是其它语言无法与之相比的。英语中绝大多数词汇具有一词多义的特征,多义词大多都是通过隐喻这一认知手段扩充和深化它的基本含义而实现的。新的词义经过反复使用得到普遍认可后就会作为该词的另一个义项确定下来。在词汇习得过程中有意识的认识词义之间的联系,增强学习者的隐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从认知角度及文化内涵方面,对隐喻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1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英语词汇都是由一些基本词汇演变而来,据统计显示,绝大多数隐喻词不仅是实体性隐喻词,而且都是生活中的常用词,基本范畴词比其他范畴词有更多的用法。所以,教师可以结合概念隐喻,帮助学生理解基本范畴词的隐喻意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和表达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如“theater”因其形状或功能的相似映射到其他实体域“阶梯教室,手术室”和抽象域“戏剧文学,戏剧效果”等。概念隐喻在英语中大量存在,了解概念隐喻有助于学生对词汇意义的深层把握。 (1)从认知的角度进行多义词教学。认知语义学用意象图式及隐喻、转喻引申来说明一个词语相互关联的多个义项之间的关系,认知语义学认为人类空间概念是最基本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的意象图式,再通过隐喻和转喻模式映射到其他抽象的概念结构中去。于是一个词的意义具有了用于不同的认知域的不同的而又有联系的义项。比如英语中的at,从物理空间影射到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等,从而形成at的多义网络:atthestation(处所),atfive01clock(时间),atwar(状态),aimat(方向),athighspeed(方式)等。介词beyond 的字面意义表示某物在某地或另一物的另一面,其物理意义转移到隐喻意义,则根据不同的语境而获得不同的动词含义。例如,①Thenew housingestatestretchesbeyondtheplaying—ifelds.新的住宅区一

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摘要】本文将从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和必要性,文化教学的容以及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方法三个方面来阐述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英语文化知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语言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培养 在英语教学中有的老师对于英美文化意识的培养并没有足够重视,使得学生对于很多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不够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具备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一、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和必要性 1. 新课标对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整体目标,即“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新课标对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已提出明确要

求。文化教育与语言教育相辅相成。因此,文化意识的培养已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2. 在国际交流中的必要性。在交流中出现的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失败的场面比比皆是。如:用How old are you?来询问外国人的年龄,在中国人看来很正常,却侵犯了西方人的隐私,让他们觉不愉快。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Where?Where?”这样的Chinglish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 3. 在学生应试中的必要性。近年的高考英语试题更贴近生活,同时,在语言运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获取信息方面要求阅读原汁原味的英文,这里就既有语言是否地道、标准的问题,也有关于文化氛围和背景的问题。学习英语不可能仅仅学习语言,它必须与学习文化同步进行。 二、文化教学的容 1. 语言交际的文化因素,包括招呼、问候、致、告别、打、邀请等用语的规作用,话题的选择,禁忌语、委婉语,社交习俗和礼仪,等等。 2. 非语言交际的表达方式,如手势、体态、衣饰、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观念等等。

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培养的意义与现状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 中国电力教育 2010年第27期 总第178期 语的存在使得语言变得更加丰富,更有活力,它在英汉语言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习语的翻译非常重要。翻译英语习语可采用不同的方法,但主要靠译者在不同的具体情况下灵活处理。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下,只有将丰富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大量的实践中才能使英语习语的翻译更加完美。 参考文献: [1]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2]蒋磊.英汉习语的文化对照与对比[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胡文仲.英语西域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苏宇嵬) 现代隐喻研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认知、思维、言语和行为的基础。认知隐喻理论使把隐喻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运用在英语教学中成为可能。20世纪70年代,随着隐喻认知理论的逐步形成和确立,外语教学界也开始重视隐喻理论对语言教学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国际学者相继提出,外语教学应注重语言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国内语言学家胡壮麟也(2004)指出:“对隐喻能力的掌握已成为第二语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目前,外语教学界虽然对隐喻能力的重要性给以极大的肯定,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还未施以足够重视。 一、隐喻的产生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与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过程密切相关。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社会原因也是隐喻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把隐喻产生的原因分为三大类:认知原因、心理原因和语言学原因。各种原因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互相作用和影响关系,也就是说,隐喻的产生往往是多种原因的综合作用。 “思维贫困假说”认为,隐喻的最初使用者因为思维能力的局限,把两种实际上不一样的事物当做了同一种事物,因而产生了隐喻。隐喻性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之一。人们通过对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的比较而认识事物的特征。尤其是创造相似性的隐喻通过发现原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之间的 相似性而为人们了解某一事物提供了新的角度。因此,隐喻性思维其实也是科学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人们的思维过程和思维表达形式中充满了隐喻。人类生活在一个四维的空间,但人们所能感觉的却是一个三维的世界。人类的认知能力不但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还受到自身感知器官结构的限制。因此,人类要认知周围的世界,探索未知的领域,就需要借助已知的概念和概念系统,并将此隐射到未知的领域,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理解。因此在科学思维中,在对新概念的探索和阐述中,隐喻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手段。 关于隐喻产生的语言学原因,有“语言贫困假说”。所谓“语言贫困”就是指在现有的词汇中没有合适的词来表达某一特定的概念或某一新概念,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需要通过借用现成的词语或表达法来表达这一新的概念。这种借用的结果往往就形成了语言中大量的隐喻性词汇,即具有隐喻意义的词语。 二、隐喻的功能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可以帮助我们通过其他事物来认知某些事物的特征,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简洁、形象和生动。我们把隐喻的功能分为四大类:修辞功能、语言学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 1.修辞功能 隐喻的修辞功能可以使我们的日常语言表达更具有形象性、意象性和趣味性。隐喻在修辞学中的功能主要服从于修辞的总 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培养的意义与现状研究 李 茜 摘要:言语交际是人类最基本的交际形式之一。为了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交际者会选择不同的交际手段或策略,隐喻就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种。本文首先从隐喻的产生及功能两方面来逐一分析和探讨高校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培养的意义。之后通过一系列教学实验和调查的结果来阐述了当下高校英语教学中隐喻认知能力培养的现状,指出了欠缺和不足之处。最后,结合隐喻认知的特点,指出了英语教学中隐喻认知能力培养的方向。 关键词:英语教学;隐喻;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李茜(1983-),女,河南许昌人,许昌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助教,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河南 许昌 46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许昌学院2009-2010年度校级科研项目“英语交际中的隐喻认知能力培养研究”的中期研究成果。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7-0079.2010.27.094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调查时间:2011年8月16日 调查地点:洋县黄家营镇中心小学 调查对象:四年级学生、 调查方法:调查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测验法 调查人:张琳 一、前言 1、课题提出的背景 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国际语言,已经越来越广泛的被人们接受和认可,许多地方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狂热浪潮,小学也不例外。许多学校从低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初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及简单的交际用语,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在大中小城市,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好的学习英语,给孩子报了像“剑桥”、“阿斯顿”等这样的培训班,让自己的孩子利用周末更好的学习英语。可是我国有80%的孩子都在山区或农村,他们不具备城市孩子优越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这使山区孩子的英语学习变得相当困难。 2、学生记忆单词现状分析 通过深入分析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现将学生记忆单词障碍的原因总结如下: (1)我所处的黄家营镇中心小学地处偏远山区,硬件设备简陋,家长文化程度较低,许多孩子父母在外打工,谈不上家长辅导,加之缺乏专业的英语教师,使得山区的孩子对英语的认识和学习较浅薄,英语教学的任务全压在教师身上。为了深入了解山区孩子英语的学习现状,今年我利用暑假七八月对自己所任教的黄家营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进行了调查。85℅的学生很喜欢英语这门学科。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认读能力和和英语交际能力较弱,单词记忆能力较差。这是我的英语教学工作遇到的初步难题。

(2)兴趣难持久:小学生初学英语时的确是充满好奇、兴趣浓厚的,但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度的增加,学生渐渐失去了刚开始的那股新鲜劲和热情,学习兴趣开始淡薄。 (3)记忆难保持:由于小学生天性好动,遗忘性大,加之缺少一定的语言环境,记住一个单词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好不容易记住了一个单词,可过几天又忘了。如此反复,必然大大影响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背单词成为令他们头痛的一件事。 (4)单词教学无趣味:如果教师的教学枯燥无味,如蜡在口,就会使得有些学生正常的能量释放转化成课堂违纪行为,遭到教师的训斥,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教学效率低下。 3、研究的意义 (1)作为语言学习,单词是基础,没有一定的词汇为基础,就像是没有一砖一瓦,难建成大厦。要学好英语就必须掌握一定量的词汇。 (2)有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中小学生英语单词记忆率不足30%,“死记硬背”式的英语单词学习方法不仅无助于学好英语,更会大大降低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由于缺乏必要的应用环境,英语单词词汇量掌握程度普遍较低,因此,改革目前的英语教学模式不仅需要从教学本身入手,同时需要对科学的学习方法的研究和实践。 (3)作为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记忆单词,而不是死记硬背。因此,小学英语单词应该怎么记成为了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单词记忆能力,我确立了“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 二、研究的目的、方法 1、研究的目的: (1)通过研究,学生能够乐于开口说英语学英语,对学习英语单词充满兴趣,有学好英语的信心。 (2)构筑小学生英语学习思维程序,即善于观察单词,之后思考记忆的方法,并掌握一些学习和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能认读、记忆本年级四会单词。 (3)通过多元化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 (4)探索新的单词教学模式。 总体目标:巩固和扩大词汇量,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速度和对单词理解的准确度,逐步形成他们主动高速记忆单词的习惯。帮助学生善于、乐于从单词记忆中寻找乐趣,不断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