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定)

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定)

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定)
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定)

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

作者:何朝森

学校:财贸分校

专业:行政管理

学号:0912001457659

指导老师:赵作伟

2011年 11月

目录

内容摘要------------------------------------------------------------------------------1

1.本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 2

2.“决策”原理在具体时间中的应用--------------------------------------5

3.学习体会和收获----------------------------------------------------------------8 结束语--------------------------------------------------------------------------------11 参考文献-----------------------------------------------------------------------------13

内容摘要

行政组织学不仅主要是对行政组织及理论的内涵和作用进行概括和介绍。它还要介绍行政组织的发展历史,并对行政组织的类型、结构和体制等进行分解。它还从各个角度探讨行政组织与内外条件的相互依赖关系和行政组织的建立、管理及发展的一般趋势。并根据现实情况,讲解我国行政学的发展和行政组织的特点。我国行政组织的设置与运行,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并具有充分的人民性的特点。

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介绍了《行政组织学》一书各章节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行政组织的决策;第三部分总结了对《行政组织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收获。

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

组织是现实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高度的组织化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高度的文明,取得了无数的成就,而获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人类建立了实现各种目的的组织,以及展现出的卓越的组织能力。今天,政府的行政组织和市场的企业组织对我们社会和生活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以至于任何人都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

一、本课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

《行政组织学》一共介绍了十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讲述了行政组织学导论。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中,有一定要素构成的,为达成一定的目标而建立起来的,随着内外环境不断变化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组织是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组织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人类个人和集体的存在条件及其活动能力,都是通过各种组织获得、发展和完善的。在如今高度组织化了的社会,组织和组织管理已经成为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进度的重要力量。

第二章:讲述了组织理论的发展。组织理论就是观察、解释、预测组织现象的概念框架。系统的组织理论出现于19世纪末,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传统和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系统权变组织理论三个主要时期,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组织现象和组织管理进行了研究。

第三章:行政组织的环境与管理。任何一个组织都与特定的环境相互联系与作用。组织环境对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技术等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组织环境对组织运作与管理及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或制约。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行政组织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之中,行政组织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影响着行政组织的功能、结构和运行方式。对行政组织环境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环境要素之间的幻想关联以及对行政组织运行的影响,有助于我们预测和把握行政组织环境的变化以及其发展趋势,为行政组织的良好运行创造更加有力的发展环境。

第四章: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构成部分或各个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模式,是组织中各部分之间分工合作、互相协调的一种方式。组织结构的作用就是把组织内各个人、各个部门的活动按照一定的凡是联结起来,使其协同一致地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结构设计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和影响着组织职能的发挥,进而影响组织效率。

第五章:中国行政组织结构。中国是单一制结构形式的国家,行政组织机关由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共同组成。中央行政机关即国务院,也称中央人民政府。中国目前的地方行政建制,除少数地区实行省、县、乡三级行政体制外,大部分地区已经建立起省、市、县、

乡四级行政体制。从法律地位看,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具有两重属性;一方面,它们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对统计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另一方面,它们接受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并服从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的统一领导。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后,依法设立的特别行政区行政机关的法律地位具有特殊性。特别行政区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关系,不同于内地的人民代表大会与行政挂系之间的立法与执行、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第六章:行政组织的社会心理与管理。行政组织是由人组成的,因此要研究人的心理行为,主要是研究人与人的各种关系,如交往、沟通、竞争、冲突、指挥、组织和领导等。行政组织的社会心理与管理研究就是要重视对行政组织中认得研究,重视对人的潜能的挖掘和运用。

第七章:行政组织中的领导。在行政组织中,不同的领导行为与领导作风,会造成组织不同的社会心理气氛,从而影响到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组织目标的现实。在迅速变化的今天及未来的组织中,领导的作用绝对不容忽视的。从组织行为角度来探讨领导、领导力是很重要的,通过这种研究可以提高领导工作的适应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第八章:行政组织中的决策。决策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象征组织运转过程中,很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决策。在现在社会,随着政治现代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增多,民主、宽容精神的弘扬,管理科学的不断演进,行政组织决策理论研究组建发展起来,在组织管理中决策的地位也日显重要。

第九章:行政组织中的冲突管理。行政组织中存在着各种层次的工作、交往和人际交往,人群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的关系,这种关系即可

能导致合作,也可能导致意见分歧、争论、对抗甚至是冲突。因此在行政组织管理中,必须探讨冲突产生的根源,寻找解决冲突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冲突管理,从而协调人际关系,提高组织效能和效率。

第十章:行政组织的沟通。组织沟通时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双向交流信息的一个互相过程。组织沟通的目的就是通过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消除矛盾和隐患,达成认识的共识和行为上的一致,使组织成员能够齐心协力推动组织目的地实现。组织沟通对于促进组织关系的协调、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提高组织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十一章:行政组织学习。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日益复杂、动荡和多样、行政组织必须不断克服各种障碍,加强组织学习,在学习中夯实组织的知识基础,改进组织绩效,完善组织体系,提高其环境适应性和创新能力。

第十二章:行政组织文化与管理。文化是管理的制胜之宝。有效地行政组织文化,具有团结、凝聚、规范、激励和控制的作用,能够实现不管而管得效果,因而应是现代行政组织管理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第十三章:行政组织的绩效管理。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国家竞争力,以更加低廉的成本来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各个国家都在积极探索提高行政效率、改善行政组织绩效的有效途径。在此背景下,绩效管理开始在行政管理领域出现。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绩效管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时间上都渐趋成熟,成为现代行政组织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

第十四章:组织变革与发展。组织变革与发展就是组织为了适应内

外环境的发展变化,对组织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调整,改变旧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组织管理形态,以维系组织系统适应组织环境的过程,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地活动。组织变革与发展已经成为改善和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途径。

二、“决策”原理在具体时间中的应用

决策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象征组织运转过程中,很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决策。在现在社会,随着政治现代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增多,民主、宽容精神的弘扬,管理科学的不断演进,行政组织决策理论研究研究逐渐发展起来,在组织管理中决策的地位也日显重要。

一般来说,行政组织管理活动蕴含着组织领导、沟通、协调、控制、决策、人事任免等多种功能。在所有这些功能中,行政组织决策是最重要的、主导性的一项功能。从一定意义上说,行政组织决策是行政组织活动的先导,一切行政管理过程和行政行为都离不开行政组织决策。行政组织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目标能否实现;行政组织决策水平如何,会影响到行政管理活动是否有生机和活力。

(一)我国行政决策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决策观念陈旧

在传统政治文化和行政文化影响下,我国行政决策者或多或少抱有“庶民不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等思想观念,认为政治和决策只是政府的事情,由此总爱以“清官”旧居,喜欢“为民决策”。在这种思想观念的作用下,政府行政决策的制定与执行往往是在较为封闭的系统内进行的,政府启动决策,政府圈定决定,政府实施决策。行政决策信息具有高度的垄断性,从上到下,往往是红头文件的你来我往,

而公众和社会团体常常被排除在行政决策过程之外,只有被动地接受既定的事实。在传统行政决策体制下,行政决策的公开性、民主性和科学性都显得十分贫乏和不足,封锁信息、暗箱决策等是决策者常有的观念和做法,公众缺乏知情权,

要了解“内部文件”、“内部材料”的所谓“内部情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行政决策制定就是公共权力的行使,政府行政决策理所当然应该是以公共利益为价值目标的,最大限度地促进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满足社会各方的利益需求,实现社会公正。但在现实中,行政决策者也可能是一个“经济人”。行政决策主体的“经济人”假设表明,行政决策者不一定总是以公共利益为首选目标,在特定的境遇下他们也可能会损公肥私,利用公共权力为自己、为部门或地区谋取利益。在我国,行政决策利益的区域化、部门化倾向比较突出。

2、行政决策权力过于集中,决策权限划分不清

我国行政决策体制正处于范式转变的过程中,传统行政决策体制的影响依然深远,行政决策权力主要还是集中在党委和中央政府,而地方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则没有多少决策权力。

虽然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己经得到不断的发展与推进,但是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职能定位还有待进一步发展,行政决策权力依然过于集中在政府手中。现代政府应该是一个有限政府,这意味着政府必需要收缩自己的活动范围,将自己的权限限制在市场失灵的领域,主要去解决市场做不了或不宜由市场解决的问题。有限政府表明,属于社会的权力也该让它回归社会,政府应该将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更多地下放给社会,由中介组织、协会、社团等各种社会民间组织进行自我管理。政府职能的严格限制,必然要求政府将原先自己包揽的权力,按照市场

经济发展的需要,交还给市场和社会,使他们能够充分行使自己的自主决策的权利。但在实际运行中,我国行政决策“越位”与“缺位”现象同时并存。所谓行政决策“越位”,这里是指政府常常超出了自己的活动范围,制定了许多政策,管了太多本该由市场和社会来完成的事;而所谓行政决策“缺位”,则是指本该由政府去做的事,政府的决策或者决策执行却不到位。

3、行政决策组织机构不尽合理

现代行政决策体制是由中枢系统、信息咨询系统、执行系统与监督系统所构成的完整组织体系,同时谋与断、决策与执行以及决策制定、执行与监督等相互分离又是现代行政决策体制发展趋势。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也逐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行政决策体制,而且也注意到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制约与相互沟通协调。

但总体而言,我国行政决策组织结构还不尽合理,存在着决策制定与决策执行的高度统一、信息咨询机构缺乏独立性等问题。国外许多国家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实现“掌舵”与“划桨”的分离。近些年来,我国党和政府也十分注重处理决策制定和决策执行之间的关系。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科学规范部门职能,合理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结构,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既是决策的制定者,又是决策的执行者,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集于一身,造成了决策偏离公共性、行政决策执行力低下等诸多问题。

4、行政决策监督主体职能分工不明确

我国己经形成了政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和公众个人监督相结合的一整套行政决策监督体系,但在行政决策监督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还未能真正形成严密有序、分工合理、运转高效的监督整体,监督合力的效果也没有真正显现出来。概括起来一说,我国行政决策监督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行政决策监督主体职能分工不明确。其次,行政监察机关独立性不强,监督效力有限。再次,行政决策监督渠道不够畅通,群众监督、社会监督乏力。第四,行政决策监督的法制化和程序化程度比较低。

5、行政问责制的不完善,对决策的绩效评估不够

虽然在“非典”之后我国兴起了“问责风暴”,但是行政问责制的建设还需要不懈的努力。行政决策中的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不清,责任主体难以界定,责任规定模糊等等,这些都使得一旦出现重大决策问题之后,向谁问责成为一个问题。虽然原则上我国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但重大决策通常又是通过集体决定的,因而出现问题之后,只能“集体负责”,只能找“有关负责人”问责,但有关负责人到底是谁,就留下很多的解释空间。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不完善和不健全还表现为行政问责配套制度的缺失:“一是专门监督问责机构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问责不力、问责不到位、问责缺位、问责乏力等问题依然严重;二是人大问责机制的缺位,人大问责缺乏具体的规范和操作程序;三是公民和社会力量参与问责的途径匾乏;四是行政问责法律缺失,虽然自2003年开始我国中央政府和一些地方相继制定了行政问责方面的规章,但我国行政问责制还只是中央政策或地方性的政府规章,而不是法律;五是绩效评估问责

的基本缺失,行政官员对绩效问责存在抵触心理,且我国也还没有建立起一整套的绩效问责评估体系。”

(二)提高我国决策水平的意见及建议

1、完善重大决策规则和程序

首先健全会议决策制度和协商决策制度,民主集中制是科学化、民主化的行政决策模式。没有民主,就不可能得到科学的决策方案,也就不能为集中决策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样,如果没有集中,就可能出现无政府主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了科学的决策方案,也不可能得到正确的执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健全会议决策制度和协商决策制度。其一,建立健全会议决策制度。中国共产党是严肃认真和高度负责的党,通过正式会议做出集体决策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决策制度。党历来有固定的会议制度,凡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务工作方面的决策,视其重要程度,分别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工作会议、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和全国代表大会做出,特别重大问题的决策在必要时还在“扩大”的范围中讨论,例如(扩大)中央工作会议或(扩大)中央全会。其二,完善协商决策制度。中国共产党所独创的协商决策,已经作为一种决策的重要政治程序步入制度化的轨道。中共中央定期向民主党派中央通报情况,或就国家和社会发展重大事项征询意见,进行协商。政协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依照有关规范及经验,已使政治协商具有了经常化、规范化的特点。完善政治协商制度,制定重大决策的制度规则,明确各政治主体的地位、顺序具有重要意义即在各项重大决策过程中,明确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决策方案,在与政治协商会议、各人民团体进行充分协商的基础上,交由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其次完善行政决策程序,科学的行政决策程序,能保证科学的决策结果,反之,则会影响决策结果的科学性。公认的科学决策程序大体分为以下四大步骤,即提出问题,确定目标;调查预测,拟定方案;评估选优,确定方案;实施反馈,修正完善。也就是说,“行政决策程序可以划分为政策提议程序、政策设计程序、政策议决程序和政策完善程序。”程序化的决策制度是保证决策科学的条件,程序化决策制度包括以下几方面:重大决策有若干相互衔接的程序构成;每一个程序都有人负责;在程序的每一个关口都有人从技术、经济的角度进行决策分析。任何决策过程,都必须遵循法定程序或正当程序,否则便是违法程序或不当程序。政府重大决策程序规定的核心就是规范决策的程序化。从提出问题、调查研究到咨询论证、信息公开和听证、最终集体决定或民主决定,都以制度为依据,程序化地运行。为此,只有制定出重大决策程序相关的各项制度,将行政决策程序规范化,决策体制的构成要素才能合理的介入决策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重大决策才能在程序中严格执行,才能更好地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

2、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第一,构建人民代表、政协委员与民众的制度化联系网络平台。在中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而人民代表则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他们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在各界、各地区、各民族、各阶级和阶层中享有广泛的代表性,他们来自人民,平时同原选举单位与选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了解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基层群众的要求和意见等可以通过他们反映给国家决策者。

第二,改革信访制度。“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头堡’,是了解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

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利益分配日益多样化,利益冲突也日益激烈,因为利益冲突而导致社会动荡的潜在危险也逐渐增大。为了保持社会的动态稳定,必须建立起调节、调整利益关系的社会安全阀机制。信访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的制度,因为其上述特征而可以形成一种恰当的减压安全阀机制。

第三,完善社情民意调查分析机构。了解、掌握社情民意还需要有专门的调查机构,专职负责收集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各行各业群众的基本情况和意愿。从纯粹技术的角度讲,专业的调查与分析可以保证所获得信息的真实程度,以及对信息进行筛选的科学性。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影响,决策过程更多强调领导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主观决策的成分较为浓厚,所以,对信息收集,对民意调查的重视程度不够,其结果是作为一种独立的社情民意调查机构,不管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都没有很完善地发展起来。就目前而言,国家统计局内设有三个调查.总队,即农村经济社会调查总队、城市经济社会调查总队和企业调查总队,负责调查这三个领域的经济和社会状况。但从总体上看,这种调查的范围还只是局限在经济社会情况方面,没有将其他诸如市民心理、群众意愿、人民的心声等指标概括在调查范围之内。因而,作为宏观决策依据来说,这种调查还是不完整的。为了给各级决策机构提供完整的决策信息、全面的社情民意,必须尽快建立并完善社情民意调查分析机构。

3、完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

建立并完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促进公民参与

决策、监督决策,以及决策的社会讨论,从而实现透明决策,这是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反映人民要求的参与性政治体系中,人们履行服从法律的义务同有效参与是齐头并进的。这两者互相促进,维护着体系的稳定。”只有政治生活的透明,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到决策之中,才会避免各种“小道消息”、谣言满天飞等现象的发生;才能避免重大决策缺少监督而导致失误的现象发生;才能充分保证广大群众参与决策,享有知情权与参与权。

4、实行行政决策责任制

一个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必然离不开决策者对决策负责的制度。实行行政决策责任制有利于使决策过程更民主、更科学,也有利于决策者审慎决策,承担决策责任,实现权责一致。国外行政决策的问责制已经比较完备与成熟,建构了权力问责、媒体问责、民众问责等全方位的问责体系,而且在实践中也对行政决策权力实行了有力的监督,对过失权力和决策失误进行了责任追究。

结论

提高我国的行政决策水平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证。在保证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制度建设方面,我们己经做出了一些努力和尝试,但还不够,基本上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比较健全的决策咨询制度、决策听证制度,决策评估制度和决策责任制度。因此,我们应该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在绝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的前提下,积极吸收国外在科学决策方面的一些合理机制,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程度,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进步。

三、学习体会和收获

通过行政组织学我明白了,行政组织的环境与管理任何一个组织都

与特定的环境相互联系与作用。组织环境对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技术等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组织环境对组织运作与管理既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或制约。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行政组织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之中,行政组织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影响着行政组织的功能、结构和运行方式。对行政组织环境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环境要素之间的幻想关联以及对行政组织运行的影响,有助于我们预测和把握行政组织环境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为行政组织的良好运行创造更加有有利的发展环境。

结束语:

学习行政组织学课程,要注意它内容之间的内涵联系,理清它们的发展的历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深刻理解书中的经典理论,并不断的与时俱进,和当今社会问题相联系。再日常生活之中,多研究一些案例和典型性的事件,将理论和事件相结合,是学好正门课的基础。这个可能的学习不仅是我们以后工作的基础,还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坚定我们的爱国主义立场,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出版社,1997

[2]张成福等.《行政组织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

[3]计敏.我国行政组织文化建设的原则及途径.行政论坛.2004

[4]任溶.免洗那个未来的行政正组织.决策探索.2004

[5]李才俊.毛泽东行政组织思想初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行政组织学论述题57603

1、论述21世纪做好领导的准则。答:(1)胸有全球化战略;要求领导者既懂科学,又要有远见,善于抓战略和善于学习。要做到这些,必须胸有全球化战略。(2)在工作中善于保持平衡;这里的“平衡”,主旨是不仅要具有应付变化、适应变化的平衡艺术,而且更要求有求变防变的意识。(3)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型组织,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组织领导能使自身的领导艺术得以发挥的根本保证。(4)以人为本,善待下属。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准则,也是搞好上下级关系的根本原则。 B 2、评析巴纳德的动态平衡组织理论。第一,组织本质论。巴纳德认为:(1)组织是人的活动所形成的系统;(2)组织是动态和发展的;第二,组织环境论。巴纳德认为:组织所处的环境对组织施加的压力和限制,组织环境包括自然的、物质的和社会的环境;第三,组织配合论。巴纳德认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保证贡献和满足的平衡;第四,组织要素论。巴纳德认为:组织不论其级别的高低和规模的大小,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的联系;第五,组织沟通论。沟通是组织工作中极其重要的要素;第六,组织责任道德论。道德是个人的具有一般性与持久性的个性力量与倾向;第七,领导职能论。组织领导的职能在于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 D 3、试论当代行政组织发展的趋势。(1)行政权力不断扩张,行政组织的规模日趋扩大;(2)管理性质日趋复杂,管理功能不断扩充;(3)专业化和职业化趋向;(4)组织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的加强;(5)法律限制和程式化;(6)重视社会的目的;(7)国际影响和国际化的趋向。 4、试论当代行政组织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答: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行政组织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一、知识经济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不争的事实。据统计,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员国中,知识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已占50%以上;二、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直接影响着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互动方式。构建在信息科技之上的新型社会形态也正在浮现;三、民主政治和民主观念的发展深入民心,对现存的行政组织结构、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四、全球化是影响我们这个时代的另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全球化意味着社会、政治、经济活动跨越了边界。 F 5、试论非正式沟通在组织沟通中的价值与合理运用。答;非正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其他各种渠道进行的沟通。非正式沟通的优点有:沟通方便,内容广泛,方式灵活,沟通速度快,可用以传播一些不便正式沟通的信息。而且由于在这种沟通中比较容易把真实的思想、情绪、动机表露出来,因而能提供一些正式沟通中难以获得的信息。管理者要善于利用这种沟通方式。缺点是:这种沟通比较难以控制,

吉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组织学课程单选题答案

1: 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 1.泰勒 2.法约尔 3.卡斯特 4.梅奥 2:风险型决策的决策后果( )。 1.可以确定没有风险 2.不可以确定 3.有些可以确定 4. 可以预测,需要冒一定风险 3:信息的发讯者和受讯者以协商、会谈、讨论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意见反馈,直到双方共同了解为止,这种沟通形式为( )。 1.非正式沟通 2.单向沟通 3.双向沟通 4.正式沟通 4: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

1.一般环境 2.内部环境 3.外部环境 4.组织环境 5:null 1.布莱克和默顿 2.欧文和卡斯特 3.斯坎隆和孔茨 4. 薛恩和布莱尔 6:从某种意义上讲权力是一种( )。 1.决断力 2.凝聚力 3.执行 4.影响力 7:( )是领导者的最基本职责。 1.执行 2.管理 3.决策 4.协调

8: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 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事务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行事的组织结构体系为( )。 1.分离制 2.完整制 3.集权制 4.分权制 9:信息的发讯者和受讯者以协商、会谈、讨论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意见反馈,直到双方共同了解为止,这种沟通形式为()。 1.非正式沟通. 2.单向沟通 3.双向沟通 4.正式沟通 10: 群体凝聚力是一个( )的概念。 1.褒义 2.贬义 3.中性 4.创造性 11:领导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是领导者个人的品德修养和( )。 1.人格魅力 2.个人形象

3.个人履历 4.个性特征 12: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诸要素为( )。 1.组织气候 2.组织文化 3.组织环境 4.组织战略 13: 哈佛大学教授格雷纳1967年在《组织变革模式》一书中提出( )。 1.按机构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 2.按权力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 3.按职能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 4.按人员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 14:马斯洛在其代表性着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着名的( )理论。 1.期望 2.需要层次 3.公平 4.权变 15: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为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设置不同的

行政组织学毕业论文

<<行政组织学>> 课程综述 姓名:王龙 学号:34 号: 4 专业:行政管理 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

目录 目录 0 容摘要 (2) 前言 (2) 一、本课主要容和基本原理 (3) 二、实践应用 (7) 三、学习体会和收获 (12)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3)

容摘要 行政组织学主要是对行政组织及理论的涵和作用进行概括和介绍。它还要介绍行政组织的发展历史,并对行政组织的类型、结构和体制等进行讲解。它还从各个角度探讨行政组织与外条件的相互依赖关系和行政组织的建立、管理及其发展的一般趋势。并根据现实情况,讲解我国行政学的发展和行政组织的特点。我国行政组织的设置与运行,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并具有充分的人民性的特点。 行政组织学是讲解国外行政组织新理论和行政组织改革新经验的一门学科。它要以马列主义为思想指导,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研究中国行政组织的背景下进行的。其系统地介绍了行政组织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知识还介绍了组织的建立、构成、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行政组织管理组织途径 前言 行政组织学课程主要研究行政组织的性质、要素与作用,及其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等一般性原理的阐述。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研究

行政组织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发展⑵研究行政组织的结构。⑶研究行政组织的体制,即行政组织部权力分配关系。⑷研究行政组织的类型。⑸研究行政组织的外部环境。主要分析自然、经济等外部环境与行政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⑹研究行政组织的部条件。主要探讨行政组织部的物质、制度条件和人群关系的影响,以及行政组织如何改善其部条件。⑺研究行政组织的建立、管理与变革。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行政组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认识行政组织建立、运行和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解决行政组织问题的能力。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包括: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 一、行政组织学课程的主要容 《行政组织学》一共包括十五个章节的容,下面本文就对这十五个章节的容进行简单的概括和介绍: 第一章:行政组织学导论。在这一章中介绍了组织的性质、功能及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并根据不同的方法对组织进行分类,介绍了不同类型组织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讲解了组织的特征和到目前为止组织的发展趋势,以及组织在当今政治、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组织理论就是观察、解释、预测组织现象的概念框架。系统的组织理论开始于19世纪末,它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传统和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系统权变组织理论三个时期,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组织现象和组织管理进行了研究。 第三章:行政组织的环境与管理。任何一个组织都与特定的环境相互联系与作用,各种各样的环境对行政组织都有巨大的影响。本章介绍了组织

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

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12春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 姓名:沈利群 学号: 分校:红桥分校 专业:行政管理 指导老师:刘坤 时间: 2014年3月

目录 内容摘要 (1) 一、《行政组织学》的主要内容 (2) 二、沟通原理在实践中的运用 (4) 三、学习体会和收获 (5) 参考文献 (8)

内容摘要 本课程综述首先对《行政组织学》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包括:行政组织学导论,组织理论的发展,行政组织的环境与管理,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中国行政组织结构,行政组织的社会心理与管理,行政组织中的领导,行政组织中的决策,行政组织中的冲突管理,行政组织的沟通,行政组织学习,行政组织文化与管理,行政组织的绩效管理,组织变革与发展。其次从沟通的基本原理入手,结合实际工作进行实例说明。并从实例中得到一些启示。最后针对于学习收获与体会进行了阐述。通过《行政组织学》课程学习,使我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了行政组织学得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认识行政组织建立、运行和发展的规律,培养了正确分析解决行政组织问题的能力。

《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 行政组织学主要是对行政组织及理论的内涵和作用进行概括和介绍。另外对行政组织的发展历史、类型、结构和体制等进行讲解。它从各个角度探讨行政组织与内外条件的相互依赖关系和行政组织的建立、管理及其发展的一般趋势,并根据现实情况,讲解我国行政学的发展和行政组织的特点。 一、行政组织学的主要内容 《行政组织学》一共介绍了十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讲述了行政组织学导论。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构成的,为达成一定的目标而建立起来的,随着内外环境不断变化而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第二章讲述了组织理论的发展。组织理论就是观察、解释、预测组织现象的概念框架。系统的组织理论出现于19世纪末,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传统和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系统权变组织理论三个主要时期,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组织现象和组织管理进行了研究。第三章行政组织的环境与管理。任何一个组织都与特定的环境相互联系与作用。组织环境对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技术等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组织环境对组织运作与管理既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或制约。第四章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各构成部分或各个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模式,是组织中各部分之间分工合作、相互协调的一种方式。组织结构的作用就是把组织内各个人、各个部门的活动按照一定的方式

《行政组织学》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国开行管专科网络核心课程《行政组织学》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形考任务一 一、判断题(正确划“√”,错误划“×”,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对 2.阿吉里斯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了“不成熟-—成熟理论”。\\对 3.斯蒂格利茨由于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错 4.马斯洛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公平理论。\\错 5.美国学者巴纳德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动态平衡组织理论\对 6.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罗森茨韦克。\\错 7.邓肯将组织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对 8.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对 9.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内部环境。\\对 10.组织界限之外与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外部环境。\\对 11.“组织”一词,源自希腊文,1873年,哲学家斯宾塞用“组织”来指涉“已经组合的系统或社会”。\\对 12.与个别行政组织的决策转换过程相关联的更具体的力量被称为行政组织的工作环境。\\对 13.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为非正式组织。\\错 14.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此种类型的组织为规范性组织。\\错 15.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此种类型的组织为互利性组织。\\对 16.规范地讲,行政组织是追求行政权力的组织。\\错 17.韦伯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错 18.1911年,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对 19.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法约尔,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 \\对 20.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在《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错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和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 21.美国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在其《工作的推力》和《工作与人性》等著作中,提出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有___。保健因素\\激励因素 22.西蒙指出,决策有两种极端的类型____。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 23.里格斯指出,“棱柱型社会”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____。重叠性\\形式主义\\异质性 24.里格斯在他创立的“棱柱模式理论”中,将社会形态划分____。棱柱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25.巴纳德认为,组织不论其级别高低和规模大小,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___。共同的目标\\协作的意愿\\信息的联系 26.邓肯将组织环境分为_____。外部环境\\内部环境 27.邓肯从组织环境的___两个维度对影响组织的环境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静态与动态\\简单与复杂 28.依据学者们的研究,组织的环境分析过程主要包括____等基本阶段。全选 29.伯恩斯和斯塔克将组织结构划分为___。有机式组织结构\\机械式组织结构 30.行政组织环境的基本特点为_____。全选 31.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透视组织,给予不同的定义,目前学界对组织界定的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____。全选 32.依据邓肯的环境模式理论,从简单与复杂、静态与动态两个维度,组织存在的环境状态分别是:___。全选 33.按组织内部是否有正式的分工关系,人们把组织分为____。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

《行政组织学》课程阅读参考书目

《行政组织学》课程阅读参考书目 1、公共行政组织原理体系与范围,唐兴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版 2、理解和管理公共组织,(美)瑞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版 3、公共组织理论,(美) 罗伯特·B·登哈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版 4、公共组织理论,陈振明, 孟华,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版 5、公共组织学,李传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版 6、公共组织管理:当代欧洲的经验与教训, K.A.埃利亚森(Kjell A.Eliassen),简·克伊曼(Jan Kooiman),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3版 7、组织行为学,竺乾威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版 8、行政组织学,尹钢, 梁丽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 9、公共组织行为学,孙萍,张平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版 10、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美)戴维·奥斯本(David Osborne),(美)特德·盖布勒(Ted Gaebler)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版 11、经济与社会,(德)马克斯·韦伯,商务印书馆2006版 12、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彼得.圣吉(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13、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 (美)珍妮特·V. 登哈特(Janet V. Denhardt),(美)罗伯特·B. 登哈特(Robert B. Denhardt)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版14、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美)奥斯本普拉斯特里克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版 15、电子政务导论,金江军, 潘懋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版 16、电子政务,汪进波, 孙仲美, 虞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版 17、网络组织与企业高成长,林润辉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版 18、迈向学习型组织的十个步骤,(美)彼得·柯莱恩(Peter Kline), (美)伯纳德·桑德斯(Bernard Saunders)著,上海三联书店 2005版 19、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丁煌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版 20、现代科层制:中国语境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刘圣中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版 21、官僚制内幕,(美) 安东尼·唐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版

《行政组织学》论述题题库

《行政组织学》论述题题库 (内部资料、更新至2020年1月试题) 行政组织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第一,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最低条件的法律和制度。现代经济社会也是政治社会,没有政治体系为其提供的游戏规则和经济生活的框架,经济体系就无法正常运转。为经济体系的正常运作提供必需的制度、规则以及框架是政府的职责。 第二,组织和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具有共享性以及非排它性的特点,这两种特性就使得公共产品很难禁止他人不付费而坐享其成,导致“搭便车”现象。公共产品的共享性和非排他性也使得私人部门很少有诱因去生产公共产品,这些就需要政府来承担。 第三,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共有资源与公共物品一样没有排它性,但有竞争性,共有资源不可避免的会导致所谓的“公有地悲剧”,即私人决策者过份使用共有资源。为了使自然环境免于遭受损害,并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利益考虑。 第四,宏观经济的调控,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效率。在市场经济中,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不会自动出现的,相反会出现周期性的经济波动,经济会为长期的持续失业与通货膨胀所困,更为糟糕的是,失业与通货膨胀往往是并存的。政府的职责便在于通过制定有关的公共政策来干预经济活动,缓解这种波动,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效率。行政组织正是借用政府的各种政策工具来实现政府的经济目的。 第五,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市场经济是会产生不平等的结果的,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需要社会有一种公平再分配的机制。政府在进行再分配方面显然处于有利地位。 行政组织在社会的政治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第一,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在现代社会,政治秩序意味着既反对无政府状态,也反对专制政体,它意味着权威的存在,公民权利的保障和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独立。作为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行政组织的职责在于:制定和执行有关的法律,保护公民的自由、财产和权利,使之不受其它社会成员的侵害;建立一套管理制度,确保社会的良性运行;通过军队、警察、官僚机构等“暴力机器”防御外来的攻击,保障主权国家的独立和完整。 第二,利益的表达、聚合和转化者。作为利益的调节者,行政组织在政治体系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平衡、调节和整合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利益的表达、聚合和转化。即通过妥协、沟通、协商、法律、经济等途径和手段,实现多方利益的生存和发展。 第三,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行政组织的职责与作用在于:通过制定公共政策,为社会发展选择目标,引导社会的健康良性发展;通过政策工具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使之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目标。 第四,作为政治一体化的工具。政治一体化就是一个社会的政治体系结合成一个完整、统一、有序与稳定的统一体。政治一体化是维系政治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行政组织在社会的政治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第一,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在现代社会,政治秩序意味着既反对无政府状态,也反对专制政体,它意味着权威的存在,公民权利的保障和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独立。作为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行政组织的职责在于:制定和执行有关的法律,保护公民的自由、财产和权利,使之不受其它社会成员的侵害;建立一套管理制度,确保社会的良性运行;通过军队、警察、官僚机构等“暴力机器”防御外来的攻击,保障主权国家的独立和完整。 第二,利益的表达、聚合和转化者。作为利益的调节者,行政组织在政治体系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平衡、调节和整合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利益的表达、聚合和转化。即通过妥协、沟通、协商、法律、经济等途径和手段,实现多方利益的生存和发展。 第三,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行政组织的职责与作用在于:①通过制定公共政策,为社会发展选择目标,引导社会的健康良性发展;②通过政策工具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使之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目标。 第四,作为政治一体化的工具。政治一体化就是一个社会的政治体系结合成一个完整、统一、有序与稳定的统一体。政治一体化是维系政治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简述民主的基本价值? 1

行政组织学综述 (2)

《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 作者: 学校:安徽电大 专业: 09秋 - 行政(专)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年6月

目录 一、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 (1) 二、行政组织决策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三、学习收获和体会 (4)

内容摘要 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介绍了《行政组织学》一书各章节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行政组织的决策;第三部分总结对《行政组织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收获。组织是现实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高度的组织化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人类人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高度的文明,取得了无数的成就,而获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人类建立了实现各种目的的组织,以及展现出的卓越的组织能力。今天,政府的行政组织和市场的企业组织对我们社会和生活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以至于任何人都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 通过对《行政组织学》的学习,了解到行政组织学课程主要研究行政组织的性质、要素与作用,及其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等一般性原理的阐述。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行政组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认识行政组织建立、运行和发展的规律,培养了正确分析解决行政组织问题的能力。不仅让我们理解行政组织的丰富内涵,而且能够结合我们工作的实际加以运用,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 关键词:决策、沟通、领导问题、影响因素。

一、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 《行政组织学》一共介绍了十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讲述了行政组织学基本概念。通过本章的学习,让我们初步了解组织的基本含义,组织的主要作用。 第二章讲述了组织理论的发展。通过本章的学习,让我们了解组织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变革的过程。 第三章介绍了行政组织的环境与管理。通过本章的学习,让我们组织环境对对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技术的影响,组织环境对组织运作与管理的正反作用,以及组织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功能、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影响。 第四章介绍了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通过本章学习,让我们了解组织结构的含义、作用以及组织结构设计对组织职能发挥的重要影响。 第五章中国行政组织结构。通过本章学习,让我们了解和掌握中国各级行政组织机构的基本形式,各级行政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具有中国特色行政组织机构的特征。 第六章行政组织的社会心理与管理。通过本章学习,让我们了解和掌握行政组织与社会心理的关系及研究方向、研究重点。 第七章行政组织中的领导。通过本章学习,让我们了解和掌握领导行为与领导作风对组织的影响。 第八章行政组织中的决策。通过本章学习,让我们了解和掌握决策活动在组织运转过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以及行政组织决策理论研究重要意义。 第九章行政组织中的冲突管理。通过本章学习,让我们了解和掌握行政组织管理中冲突产生的根源,解决冲突的方法以及对冲突的有效管理,从而达到协调人际关系,提高组织效能和效率的目的。 第十章行政组织的沟通。通过本章学习,让我们了解和掌握组织沟通的含义,组织沟通的目的,组织沟通的作用。

《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

《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 内容摘要:行政组织学不仅主要是对行政组织及理论的内涵和作用进行概括和介绍。介绍行政组织的发展历史,并对行政组织的类型、结构和体制等进行分解,探讨行政组织与内外条件的相互依赖关系和行政组织的建立、管理及发展的一般趋势,并根据现实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行政领导者素质组织途径 一、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内容 (一)课程基本原理 行政组织学的基本原理1.行政机构是行政组织的实体,是行政职能目标的载体。行政机构体系层次划分、部门配置、岗位设置的合理化是行政组织系统科学化的最基本标志。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进步,行政管理只能呈扩大趋势,这就意味着政府活动的范围更加广泛,地位也更加突出,从而决定了行政机构由简单走向复杂,甚至导致机构臃肿,严重制约行政组织活动的效率,因此机构改革已成为当代行政组织改革的最基本内容之一。 2.权力与责任.行政组织是一个纵横交织的权责体系。行政组织之所以能够顺利开展工作,原因之一就在于组织内的各机构、各人员都依法享有并行使相应的行政权力,依法承担并履行相应的行政责任,对滥用权力、逃避责任的机构和人员将依法惩治。行政组织之所以有良好的工作秩序和稳定的工作关系,原因之一就在于通过明确权力与责任,严格规定了上下级之间的领导与服从关系以及平级之间的协作配合关系。行政组织将从权责关系出发,对不服从领导或拒绝协作配合的机构和人员予以制裁。正是因为权责关系的存在和作用,使行政组织成为一个上下一致,左右协调、共同承担目标任务的有机体。3.行政组织决策是管理决策的一种,行政组织决策有着其自身的一些明显的特征。社会问题是复杂多样的,行政组织决策的过程也是错综复杂的,因而行政组织决策的模式和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当前,决策失误时有发生,正确的决策得不到有效贯彻落实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就要求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深入实践,寻找问题的症结

行政组织学论述题历年考题有答案

2009-2014历年《行政组织学》 论述题 一、论述群体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管理手段。 答:群体发展依次分为形成、磨合、成长和成熟等阶段。不同阶段群体工作中心不同,管理方法也不同。 ㈠形成阶段。群体建立之初的工作任务在于确定方向、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使群体成员之间相互熟悉和接纳。因此群体形成阶段管理重点是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工作计划;明确群体内部的责权关系,分工设岗;创造群体成员相互熟悉和接近的机会;初步建立基本的规章制度和信息沟通网络。 ㈡磨合阶段。随着工作展开,群体内会出现工作、人际方面问题。管理重点是补充、细化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岗位责权关系;鼓励合理化建议;完善沟通网络,提倡将矛盾摆到桌面;调整机构和人员。 ㈢成长阶段。经过磨合期后,合作意识强化,制度基本合理,内耗降低。管理重点是工作任务,要注意发挥成员潜力和群体优势;重视效率和决策优化;完善沟通网络;研究需要结构,建立合理激励机制。 ㈣成熟阶段。经过成长阶段,群体规章制度完善,成员配合,进入成熟阶段。管理重点是形成并稳定群体的工作方式与风格;注意成员高层次需要和个人成长;强化评估机制;寻求新的兴奋点。 二、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改善行政服务质量,应该构建怎样的组织文化来适应当今转型的中国社会?

第一,以“公仆精神”为代表的服务型行政组织文化。行政组织系国家公器,其建立、运作的目的在于为人民群众提供所需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由于行政组织运作的领域是权力领域,行政组织及其人员都或大或小地执掌着公共权力。因而,以公仆精神来统率行政组织,使行政组织及其人员以“权为民所用”的态度来行使权力,是行政组织能够坚持宗旨、实现使命的前提和保障。行政组织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遵行“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理念,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以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二,以“廉价政府"为代表的效率型行政组织文化。在现代社会,行政效率应当成为行政文化的价值核心之一。效率观念的具体指向是强调行政行为的高效化和科学化,把对行政效率的追求作为目标,排除非理性、非科学因素的干扰,以科学、理性的态度进行管理,突出行政人员的知识化、专业化,注重科学、知识、技术、技能的获取和积累。 第三,以“公民导向”为代表的民主型行政组织文化。行政组织是人民的代理人,是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工具。虽然由于现代行政事务的复杂性,我们实施的是代议民主,但是行政组织并不能以专业化来抵制行政领域的民主。反过来,行政组织要通过行政民主的实施,来保证人民群众来充分的表达利益、行使权力和保护权利。为此,行政组织要坚持公民导向的组织文化,以公民的需求为行政活动的起点,以公民满意为行政活动的落脚点,让公民参与和监督贯彻行政活动的全过程。 第四,以“依法行政”为代表的法治型行政组织文化。法治的意义不仅在于行政组织将法律法规的执行作为其履行职责的工具,更在于以法为据,通过法律来保障行政组织不至于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法洽型行政组织文化要求行政组织建立崇尚宪法的氛围,尊重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接受政府的限制,遵守行政规定,追求法律法规和行政制度所追求的公平和正义。 三、试述国务院的法律地位。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明确界定了国务院的法律地位:即在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上, 国务院处于从属和被监督的地位;在与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关系上,国务院处于国家行 政系统的最高地位。 (1)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①国务院由全国人大组织产生;②国务院接受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③国务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2)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在国家行政系统中处于最高地位:①负责统一领导 全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行政工作;②统一领导各职能机构、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 的工作。有权改变或撤销下属机构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③规定中央和省级行

行政组织学论文

《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 目录 摘要---------------------------------------------------------第3页关键词-------------------------------------------------------第3页 一、行政组织学主要内容---------------------------------------第3页 二、以人为本人性管理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 --------------------- 第4页 三、《行政组织学》学习体会 --------------------------- 第6页结束语-------------------------------------------------------第7页致谢---------------------------------------------------------第8页参考文献-----------------------------------------------------第9页

《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 摘要:《行政组织学》主要是对行政组织及理论的内涵和运作进行概括介绍。他介绍了行政组织的发展历史,并对行政组织的类型,结构和体制等进行讲解。她还从各个角度探讨行政组织与内外条件的相互依赖关系和行政组织的建立、管理及其发展的一般趋势。并根据现实情况,讲解我国行政学的发展和行政组织的特点。我国行政组织的设置于运行,本着精简,统一,较能的原则并具有充分的人民性的特点。行政组织学是讲解国内外行政组织新理论和行政组织改革新经验的一门学科。它以马列主义为思想指导,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讲究中国行政组织的背景下进行的;其系统地介绍了行政组织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知识,还介绍了组织的建立,构成,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行政组织学,主要内容,原则应用,学习体会。 行政组织学是行政管理学专业中极其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共十五章,根据个人理解,将对此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原理进行综述,并将它运用到我的实际工作中。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我受益匪浅,并谈谈我学习这门学科的体会。 一、行政组织学的主要内容 《行政组织学》第一章、第二章在导论和环境与管理章节中,阐明了组织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现代文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掌握科学组织管理的方法,改进和提高组织管理绩效,实现组织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组织理论的发展中,传统和古典的组织理论包括科学管理学派的组织观,行政管理学派的组织观和韦伯的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包括人际关系学派的组织观,激励理论学派的组织理论,动态平衡组织理论和决策过程组织理论。 第三、四章,在行政组织的环境与管理、结构与设计的章节中,重点讲组织关键的分析与管理是现代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现代组织环境的动态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使组织管理的难度增加,风险性增大,因此,如何帮助组织适应和应对更加动荡复杂的组织环境,提升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就成为当代组织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组织结构式实现组织目标的桥梁和工具,行政组织的结构决定和影

行政组织学论述题全

论述题目录 1.试论当代行政组织发展的趋势2.试论行政组织在社会的政治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3.试论行政组织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4.试论学习和研究行政组织学的目的和意义5.评析古典组织理论的贡献及其局限6.评析行为科学时期组织理论及其思想观点7.联系实际,试论组织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内外策略 7.试论集权式组织结构与分权式组织结构的优缺点。8.试论行政组织结构设计及影响因素分析9.试论行政组织设计与管理的原则10.试述国务院的法律地位11.谈谈你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理解 12.论述群体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管理手段13.结合实际论述如何提高领导者的素养14.论述领导艺术的主要内容 15.论述2l世纪做好领导的准则16.试分析如何实现组织决策的科学化17.试分析如何实现组织决策的民主化? 18.试分析如何实现组织决策的法制化19.试分析引起群体产生冲突的因素。20.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减少冲突。主要策略包括 21-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引起冲突。22.试论组织沟通在公共组织管理中的功能与作用23.试论组织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 24.论有效组织沟通的方法与策略25.论述行政组织学习的障碍及其改进方式26.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改善行政服务质量,应该构建怎样的组织文化来适应当今转型的中国社会? 27.试述行政组织绩效评估的意义28.结合实际,试述我国行政组织绩效如何改进29.试论有效组织变革的程序和步骤 30.试论组织变革的途径和策略31.试论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消除32.试论当代行政组织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3.试论行政组织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 1.试论当代行政组织发展的趋势:(1)行政权力不断扩张,行政组织的规模日趋扩大;(2)管理性质日趋复杂,管理功能不断扩充;(3)专业化和职业化趋向;(4)组织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的加强;(5)法律限制和程式化;(6)重视社会的目的:(7)国际影响和国际化的趋向。 2.试论行政组织在社会的政治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1)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在现代社会,政治秩序意味着既反对无政府状态,也反对专制政体,它意味着权威的存在,公民权利的保障和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独立。作为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行政组织的职责在于:①制定和执行有关的法律,保护公民的自由、财产和权利,使之不受其它社

行政组织学试题库+答案

行政组织学试题(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社会组织中规模最大的是 ( ) A.行政组织 B.立法组织 C.司法组织 D.非政府组织 2.行政组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者,具有( ) A.政治性 B. 社会性 C.权威性 D.法治性 3.保护环境属于体现为行政组织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 文化功能 D.社会功能 4.古雅典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 A.元老院 B.公民大会 C.公民陪审团法庭 D.五百人议事会5.古罗马帝国时期,掌握最高行政权力的是( ) A.执政官 B.财务官 C.检察官 D.皇帝 6.英国确立议会制的君主立宪政体是在( ) A.1640年 B.1649年 C. 1660年 D.1688年 7.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最为典型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8.法国确立“半总统制半议会制”是在( ) A.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C.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D.法兰西第五共和国9.确立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是() A. 夏朝 B.秦朝 C.汉朝 D.明朝 10.我国古代主管监察的御史台设立于(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1.1949年我国最高行政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政务院 D.国务院

12.马基雅维利的代表著作是( ) A.《理想国》 B.《政治家篇》 C.《政治学》 D.《君主论》13.主张扩大行政部门权力的学者是( ) A. 汉密尔顿 B.密尔 C.威尔逊 D. 泰罗 14.《科学管理原理》的作者是( ) A.威尔逊 B.泰罗 C.法约尔 D.韦伯 15.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泰罗 B.威尔逊 C. 韦伯 D.法约尔 16.组织平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泰罗 B.法约尔 C.巴纳德 D. 西蒙 17.提出“融合型—棱柱型—衍射型”三种行政组织模式的学者是( ) A.高斯 B.里格斯 C.帕森斯 D. 弗雷德里克森18.认为政府的中心工作是掌好舵而不是划桨的组织理论是( ) A.人际关系组织理论 B.决策组织理论 C.企业家政府组织理论 D.系统与权变组织理论19.荀子的行政思想是( ) A. 礼 B.仁 C.法 D.礼法结合 20.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强调组织中专业化分工的古代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墨子 21.主张政令统一,提出“尚同”组织原则的古代思想流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22.1954年宪法规定,我国实行的行政组织体制是 ( )。 A.首长制 B.委员会制 C.混合制 D.首长负责制 23. 实行首长制的典型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24.下列属于美国总统的直属机构的是( ) A. 国防部 B.外交部 C.白宫办公厅 D.中央情报局25.英国地方行政组织不包括()

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审批稿

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12春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 姓名:沈利群 学号: 分校:红桥分校 专业:行政管理 指导老师:刘坤 时间: 2014年3月

目录 内容摘要 (1) 一、《行政组织学》的主要内容 (2) 二、沟通原理在实践中的运用 (4) 三、学习体会和收获 (5) 参考文献 (8)

内容摘要 本课程综述首先对《行政组织学》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包括:行政组织学导论,组织理论的发展,行政组织的环境与管理,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中国行政组织结构,行政组织的社会心理与管理,行政组织中的领导,行政组织中的决策,行政组织中的冲突管理,行政组织的沟通,行政组织学习,行政组织文化与管理,行政组织的绩效管理,组织变革与发展。其次从沟通的基本原理入手,结合实际工作进行实例说明。并从实例中得到一些启示。最后针对于学习收获与体会进行了阐述。通过《行政组织学》课程学习,使我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了行政组织学得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认识行政组织建立、运行和发展的规律,培养了正确分析解决行政组织问题的能力。

《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 行政组织学主要是对行政组织及理论的内涵和作用进行概括和介绍。另外对行政组织的发展历史、类型、结构和体制等进行讲解。它从各个角度探讨行政组织与内外条件的相互依赖关系和行政组织的建立、管理及其发展的一般趋势,并根据现实情况,讲解我国行政学的发展和行政组织的特点。 一、行政组织学的主要内容 《行政组织学》一共介绍了十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讲述了行政组织学导论。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构成的,为达成一定的目标而建立起来的,随着内外环境不断变化而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第二章讲述了组织理论的发展。组织理论就是观察、解释、预测组织现象的概念框架。系统的组织理论出现于19世纪末,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传统和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系统权变组织理论三个主要时期,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组织现象和组织管理进行了研究。第三章行政组织的环境与管理。任何一个组织都与特定的环境相互联系与作用。组织环境对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技术等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组织环境对组织运作与管理既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或制约。第四章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各构成部分或各个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模式,是组织中各部分之间分工合作、相互协调的一种方式。组织结构的作用就是把组织内各个人、各个部门的活动按照一定的方式

《行政组织学》课程复习资料

《行政组织学》课程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是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履行国家行政职能的机关,能独立行使职权。 2. 国家行政组织的本质特征。 3. 是行政组织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它规定了行政组织的运转法相,是行政组织的灵魂, 在本质上体现了行政组织的基本功能。 4. 第一次对国家行政组织原则进行了论述。 5. 是著名的“组织理论之父”。 6.在一定的被管理的工作量或地域条件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关系。 7.韦伯把权力划分为传统型权力、魅力型权力和。 8.最早提出“社会人”理论的是。 9.影响行政组织激励的客观因素包括目标结果、政策、组织状况和。 10.强化理论改造行为的手段有、负强化、惩罚和自然消退。 11. 是指行政组织“决策-执行-监督”的矛盾运动过程。 12. 是影响和制约行政组织执行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 13.是行政组织及行政人员在行政组织活动中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 14. 是上级机关依据行政隶属关系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 15. 是指机关组织的下级人员通过正式的指挥权责系统,将意见或信息等由下而上传达给上级 人员的过程。 16.行政组织决策的原则主要有、客观原则、系统原则、预测原则、效率原则和民主原则。 17.根据行政决策主体的地位,可分为中央决策、地方决策和。 18. 是指通过机关组织结构体系,在平行单位或平行人员间互相交换信息或意见的过程。 19.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中的双因素包括保健因素和。 20.公平理论是美国学家于1967年提出的。 21. 是指组织的纵向等级结构和层次数目。 22.与议会制政体相对应的行政组织形式是。 23.行政组织决策方案的设计方式主要有类比设计、例行设计、、创新设计。 24.在行政监督活动中,必须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体现了行政组织监督的。 25. 是指在行政系统中的机构与人员,通过以组织程序和层级关系为基础的正式渠道进行沟通。 26.弗雷德·里格斯提出了三种行政组织模式,即、、。 27.新公共行政学关注,致力于问题研究。 28.按激励的性质可把激励分为和。 29.二战后,成为西方主流经济理论。 30.引起挫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和。 二、单项选择题: 1.社会组织中规模最大的是 [ ] A.行政组织 B.立法组织 C.司法组织 D.非政府组织 2.行政组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者,具有 [ ] A.政治性 B.社会性 C.权威性 D.法治性 3.保护环境属于体现为行政组织的 [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社会功能 4.古雅典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 ] A.元老院 B.公民大会 C.公民陪审团法庭 D.五百人议事会 5.古罗马帝国时期,掌握最高行政权力的是 [ ] A.执政官 B.财务官 C.检察官 D.皇帝 6.英国确立议会制的君主立宪政体是在 [ ] A.1640 年 B.1649 年 C.1660 年 D.1688 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