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段太尉逸事状》教案1

《段太尉逸事状》教案1

《段太尉逸事状》教案1
《段太尉逸事状》教案1

《段太尉逸事状》教案

教学要求

1、掌握本文文体:记录人物逸事的记叙文。

2、掌握段秀实刚勇仁义、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个性特征。

3、掌握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以及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

4、掌握本文寓褒贬于叙事、不着议论、冷静从容、严谨沉稳的写实手法。

5、掌握本文运用倒叙手法的艺术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以简介作者及“逸事状”知识导入。

二、知识连接

A、段太尉:太尉,官职名。其人叫段秀实。

B、逸事状:“状”,又称“行状”,一种文体,记述某人生平事迹。“逸事状”是“行状”的变体。二者的不同在于:“行状”全面介绍一个人的生平事迹;“逸事状”则只记录逸事(即正史未载之事)。关于“行状”。

C、“逸事状”的特点:

只录逸事,力求典型,抓住两三件事写。

所写之事应详细、确实,不可道听途说。

行状一般只褒不贬,与史传不同(史传求全面)。这与写作目的有关。史传是对一个人一生作全面评价。而写逸事状的目的有三个:1、使史官录用,希望修史时为死者作传。2、向朝廷报告,为死者请求谥号。 3、为死者写墓碑之文提供素材。

逸事状有固定格式:在文末写作者名字及写作目的。

D、柳宗元:

唐著名文学家,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如韩愈一样写了许多书、序,同时又努力发展了人物传记、山水记、寓言文等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文体,创作出不少散文史上的名篇:传记文有《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寓言散文:《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著有《柳河东

集》。

三、教学过程

1、自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了哪几件逸事。说说表现了段太尉怎样的性格特征。

本文分四个部分,前三部分分叙段太尉三件逸事,末段写作者姓名及对这些材料的考察情况。

第一件逸事(第1-4段):勇服郭晞。

第二件逸事(第5-6段):代民偿租。

第三件逸事(第7段):拒收贿赂。

2、学生诵读课文1-4段,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注意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特殊用法(略)

小结:本段写邠州地区由于郭晞军队的胡作非为,造成社会混乱的情况。

思考:a、这几段反映了段太尉什么品德?

答:刚正沉勇、不畏强暴,疾恶如仇。

b、开篇的紧张场面对刻画段太尉的形象有何作用?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场面?

答:对比烘托。作者先详细地叙述了郭营士卒的肆志之状,将郭晞的放纵士卒为非作歹与段实秀的惩治邪恶,整饬军纪进行对比。

c、“无伤也,请辞于军”、“杀一老年,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主要体现了段太尉什么性格特点?

答:勇敢的精神和超人的见识充分显示了他的刚勇无畏。

d、写白孝德的懦弱与郭唏“不解衣,戒侯卒击柝卫太尉”对塑造主人公段秀实的形象有何作用?

答:对比。将白孝德的软弱,顾忌与段实秀的正义、果断、不畏权势、强暴进行对比,突出段太尉的形象。

e、“列卒”、“取士”、“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尽辞去”“解佩刀”、“笑且入”等属于什么描写?“无伤也,请辞于军。”“尚书固负若属耶”等属于什么描写?

答:细节描写、语言描写。作者用“注”和“植”两个动词,非常有力地突出了段秀实的“勇”面对郭晞士卒的嚣张气焰,段秀实临危不惧,不带卫士,不带佩刀,他知道要制服郭晞士卒,不能凭借武力,只能晓之以大义。这就充分体现了段秀实外柔内刚,平易而又刚强的个性。

3、学生诵读课文5-6段,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注意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特殊用法。(略)

思考: a、这几段反映了段太尉什么性格特点?

答:仁慈宽厚、爱民如子。

b、文中作者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描写这一性格特征?分别写出采用这些描写方法的词语。

答:通过“自取水洗去血,裂伤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着,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等细节,叙写他同情、救助、安抚一个无力交租而惨遭毒打的农民。这种同情人民反对豪强的正义精神,在当时社会是难能可贵的。

c、文中有关焦令谌和尹少荣的描写对塑造主人公段秀实的形象有何好处?

答:最后作者写怀西寓军帅尹少荣怒斥焦令谌的不敬、不耻、不亏,从侧面烘托了段秀实仁厚慈惠的爱民之心。

4、学生诵读课文7段,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注意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特殊用法。(略)

思考: a、本段反映了段太尉什么性格特点?

答:清正廉洁,反对藩镇跋扈,不同流合污。

b、文中写朱泚的奸诈对塑造段太尉形象有何作用?

答:朱泚的行贿、叛逆与段实秀的廉洁、忠烈,形成鲜明对比。

全文概括

这是一篇叙事严谨、写人生动的传记文。作者选取段太尉一生中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三件逸事,多侧面地表现了人物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个性特征,刻划了一位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全文不着一句议论,纯用冷静从容的写实手法,在客观的叙述中隐含着深沉的歌颂之情。

四、人物性格分析

研讨:课文写了段太尉的几件逸事?各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明确:

1.诛杀暴卒刚正沉勇

2.代民偿租仁慈宽厚

3.拒收贿赂清廉正直

五、写作技巧分析

1、文中写焦令谌如此骄横,其作用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反衬,从而表现作者褒贬分明、爱憎强烈的感情。

2、本文在写作技巧上有哪些值得借鉴的?

讨论后明确:

《段太尉逸事状》的写作特点大抵可分为三点:一是精心选材,每一件事都突出表现主人公思想性格的一个方面;二是用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塑造人物形象,描写生动形象,而不作议论;三是使用倒叙手法,有利于主题突出,文章结构巧妙。

首先是精心选材,全文写了段秀实三件事,每一件事都表现他的思想性格的一个侧面。第一件逸事是“勇服郭?”,详细记述了段秀实自荐平乱,只身前往军营,面对全身披挂、张牙舞爪的乱军,慷慨陈辞,抓住要害说服郭?,又主动留宿营房,以凛然正气震摄乱军,每一步骤都突出了他的“勇敢”。第二件事是“仁愧焦令谌”,表现了段秀实仁义爱民的思想品德,第三件事“节显治事堂”,他对朱?的拉拢行贿早有提防,他“戒其族:‘过岐,朱?幸[作万一讲]致货币,慎勿纳。’”朱?果真送来三百匹大绫,他的女婿实在推托不掉,不得以收下。段秀实事后才知道此事,一面指责他的女婿,一面命令将大绫放在治事堂的房梁上,坚决不许把大绫放在家中。这件事表现了段秀实很有政治远见,颂扬了他的清政廉洁。三件事,各有不同的侧重点,把三件事联系到一起,可以完整地钩勒出段秀实的思想品德:见义勇为、仁义爱民、廉洁清正。

柳宗元在本文中未发一句评论,而是用富有个性化的言语行为来表现段秀实的思想性格。如第一件事,郭?部下十七人依仗郭氏父子势力,到集市抢酒闹事,段秀实将这十七人“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显示了他平定乱军、安抚民心的决心和魄力。乱军“一营皆噪,尽甲”,为了化解矛盾,消除动乱隐患,明示道理,段秀实决定只身独往军营,文章是这样描写行为言语的:“解配刀,选老嬖者一人持马,至?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并且乘机开导官兵们:难道郭氏父子对不起你们吗,“奈何欲以乱败郭氏?”段秀实勇闯军营,仅仅几句话就点明了问题的要害,致使郭?及其部下不得不垂首俯教。读到此,不能不为柳宗元善于用个性化的言行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所折服。叙述“仁愧焦令谌”一事时也是以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段秀实对无故挨打的农民倾注了自己的仁爱,文中描写道:“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农民身上的)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寥寥几笔,一个正直、仁义而又满腔义愤、无处

说理的君子形象跃然纸上。

文章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采用了倒叙的方法,学员在阅读时一定早就发现了。本文写了段秀实三件逸事,如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结构,那么“仁愧焦令谌”一事在先,“勇服郭?”在后,但作者叙事时有意将先后顺序颠倒,作者在最后一段点出自己的良苦用心,是为了反驳当时一些别有用心的对段秀实的污蔑。这些人编造“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的流言贬低段秀实宁死不附叛贼的英壮行为,而为了突出强调段秀实临死不屈的行为绝非一时冲动,而是“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另外将精彩事例先行叙述,也能更吸引读者。

高中语文《段太尉逸事状》教案1粤教版必修

段太尉逸事状 教学目的 一、识记:柳宗元有关常识,“状”的知识 二、理解本文的主旨,体会作者的写作技法 三、掌握相关文言知识,落实“白、辞、适、以、卒、则”等词语的多种义项。 教学重点、难点 一、本文写法上的特点:矛盾冲突揭示人物性格 二、文言词语的积累 教学时数:四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二 教学要点: 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2、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 一、导入课题 以简介作者及“逸事状”知识导入。 二、熟读大致理解课文,掌握基本的字词句和特殊句法 第三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赏析运用矛盾冲突来揭示人物性格及倒叙的写作技法;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的语言。 一、导入课题 二、赏析构思艺术 1、讨论:课文是如何记叙段太尉的“逸事状”的? 学生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归纳: 此文取材于真人真事,作者通过三件逸事,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关心人民,临财而不苟取的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 2、思考讨论:本文的结构如何?是怎样把三件逸事串起来的? 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写其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余音,充分展示了段秀实的刚勇个性。诣营陈辞是这则事件的高潮,叙写尤为详细,令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收到了见微知著的效果,人物的识见和气节仍光彩逼人。 4、思考:试归纳总结本文主题思想 讨论后明确: 本文记叙了段太尉一些优秀事迹,并没有抒情、议论,只是具体描写了段秀实的沉着、机智、不畏强暴、爱护人民这些优秀品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安史之乱”后那些拥兵自重的新军阀对人民的残酷压迫,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第四 教学要点: 1、总结归纳本文的人物性格和写作技法; 2、讲解讨论《早晚练》上的作业。 一、人物性格分析 研讨:课文写了段太尉的几件逸事?各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学案传状段太尉逸事状

段太尉逸事状 本课话题——胸怀责任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责任,是社会赋予每个人的一种使命,也是每个人必须承担的。只不过,有的人能够真正把它放在肩头,时刻记在心上,并为之努力奋斗;有的人,则时时处处推卸责任,唯恐自己承担责任,由此才有了人格的高下之分。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公益达人”刘天明牵线资助贫困留守儿童300多名,自发探访百户孤寡老人,策划百场山区助学活动。15年如一日坚持他乡行善,1万个小时工余时间做义工。敬岗爱业,带出了一支全国文明保安队伍。坚持公益志愿,打造出一个广东省五星志愿服务团队。一个农民工,15年来,牢记自己的责任,不仅把平凡的本职做好,更用业余时间积极投入公益事业,成为中山市第一个加入志愿者的农民工,志愿服务累计超过1万小时,连续10年参加义务献血,累计达3000多毫升。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2.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梁启超

3.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列夫·托尔斯泰 4.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易卜生 5. 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 ——丘吉尔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泾.州()晞.()邠.州() 嗛.() 鬲.() 槊.() 躄.() 戢.() 晡.食() 击柝.()谌.()巽.() 岐.() 泚.() () 姁.() 【答案】jīnɡxībīn qièlìshuòbìjíbūtuòchén xùn qícǐtái xǔ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 (2)太尉判状,辞甚巽() (3)谌虽暴抗() (4)宗元尝出入岐、周、邠、间() 【答案】(1)“嗛”同“慊”,满足(2)“巽”同“逊”,恭顺(3)“抗”同“伉”(4)“”同“邰”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 公开课

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常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加强文言文字词句知识的积累。 2、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学习文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作者“尽吾志”的观点。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因事见理”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辅助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一单元我们所学习的古文大都是实用类文言文,其中有史传(《鸿门宴》、《郑伯克段于鄢》)、行状(《段太尉逸事状》)、奏表(《陈情表》)、书信(《报任安书》),那《游褒禅山记》是一篇什么?(游记)。人们常说游记是:“纸上山水”,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文意,对这篇“纸上山水”有了一些初步感受。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王安石一起来继续欣赏褒禅山的风景并一同感悟风景之外的人生体验。 二、课文分析: 1 、第一段:这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都写了褒禅山的什么? 明确:山之名、山之寺、山之洞、山之碑。 2 、第二段:这一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按照游踪可以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华山洞分为前后两洞,前洞什么样?后洞什么样?着重哪一部分?为什么? 明确:前洞平旷,记游者甚众。后洞窈、寒、深,记游者少。着重写后洞。为下一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作者游洞的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明确:兴致盎然--有人怠,与之俱出—悔。 3、第三段:这一段主要写游华山洞的心得,是这篇课文的重点和精华部分。 层次划分: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具体分析志、力、物之间的关系。 明确:王安石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 引导学生对此进行讨论。 4、第四段:这一段写由仆碑所得到的感悟,指出对待传闻要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本段中作者是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出来的? 明确:仆碑—其文漫灭—音谬—古书之不存—谬其传——何可胜道者哉—观点: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第五段: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

《段太尉逸事状》原文及翻译

xx 逸事状》原文及翻译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祖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刚任泾州刺史时,汾阳王郭子仪以副元帅的身份住在蒲州。郭子仪第三子郭晞任尚书,代理郭子仪军营统领,驻军邠州,放纵他的士卒横行不法。邠地懒惰、贪婪、凶残、邪恶之人,大都用财物行贿,把自己的名字混进军队里,就可以胡作非为。官吏不能干涉。他们每天成群结队在市场上勒索,不能满足,就奋力打断人家的手足,砸碎锅、鼎、坛子、瓦盆,把它丢满路上,袒露着臂膀扬长而去,甚至撞死孕妇。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因为汾阳王郭子仪的缘故,忧虑不敢说。 xx 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 愿奉教。” x曰: “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冠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 “幸甚!”如xx 请。 太尉从泾州用文书禀告邠宁节度使衙门,希望能商议此事。太尉到了节度使衙门就对白孝德说: “皇上把老百姓交卜佩刀,挑了一个年老而跛脚的牵马,来到郭晞军门下,营内全副武装的士兵冲了出来,太尉笑着走了进去,说: “杀一个老兵,何必披上盔甲?我顶着我的脑袋来了。”披戴盔甲的士兵惊愕了。太尉于是告诉他们说: “郭尚书难道亏待你们了吗?副元帅难道亏待你们了吗?为什么要以变乱来败坏郭家的名声?替我禀告郭尚书,请他出来听我说。”晞出见太尉,太尉曰: “副xx 塞天地,当务始终。

4.16《段太尉逸事状》教案(粤教版必修5)

4.16《段太尉逸事状》 教学目的 一、识记:柳宗元有关常识,“状”的知识 二、理解本文的主旨,体会作者的写作技法 三、掌握相关文言知识,落实“白、辞、适、以、卒、则”等词语的多种义项。 教学重点、难点 一、本文写法上的特点:矛盾冲突揭示人物性格 二、文言词语的积累 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2、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 一、导入课题 以简介作者及“逸事状”知识导入。 柳宗元:唐著名文学家,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如韩愈一样写了许多书、序,同时又努力发展了人物传记、山水记、寓言文等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文体,创作出不少散文史上的名篇:传记文有《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寓言散文:《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著有《柳河东集》。 这是一篇叙事严谨、写人生动的传记文。作者选取段太尉一生中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三件逸事,多侧面地表现了人物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个性特征,刻划了一位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全文不着一句议论,纯用冷静从容的写实手法,在客观的叙述中隐含着深沉的歌颂之情。

段太尉(719—783),名秀实,字成公。唐汧阳(今陕西省千阳县)人。官至泾州刺史兼泾原郑颍节度使。德宗建中四年(783),泾原士兵在京哗变,德宗仓皇出奔,叛军遂拥戴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帝。时段在朝中,以狂贼斥之,并以朝笏廷出朱泚面额,被害,追赠太尉(见两唐书本传)。状是旧时详记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的一种文体。逸事状专录人物逸事,是状的一种变体。 二、熟读大致理解课文,掌握基本的字词句和特殊句法 1、学生诵读课文,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和特殊句法: 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 无伤也,请辞于军。 尚书固负若属耶 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 乱天子边,欲谁归罪 言未毕,晞再拜曰 吾未哺食,请假设草具 谢不能,请改过 邠州由是无祸 自占数十顷,给与农 2、指导完成课后练习三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柳子厚墓志铭教案教学提纲

《柳子厚墓志铭》教案 教学目标: 1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了解墓主一生主要经历和事迹,掌握墓志铭的一般格式。 2抓住叙述墓主事迹的精彩语段,了解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特点。 3领会作者概括的“士穷乃见节义”的生活哲理和“文穷而后工”的艺术规律。 4理解有识之士在封建社会的倾轧中生存的痛苦和愤慨。 教学重点: 1读懂文句,理解文章思路,掌握墓志铭的一般格式。 2认识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特点。 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概括的“士穷乃见节义”的生活哲理和“文穷而后工”的艺术规律。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1、导入面对亲人、朋友的逝去,除了伤心、流泪,还有什么方式可以寄托我们的哀思 呢?这是我想到了一个词“长歌当哭”,用歌咏诗文来表达对逝者的缅怀,这是祖 先留传给我们的一种祭奠亡灵的方式,《祭十二郎文》、《祭妹文》、《芙蓉女儿诔》 等等,在这些饱蘸伤痛与泪水的一篇篇祭文中,有这么一篇祭文被称作“古今墓志 第一”,这就是韩愈哀悼柳宗元的《柳子厚墓志铭》。 为什么韩愈的这篇祭文被称作“古今第一”,相信通过这一课的学习研讨后,同学 们自然会得出满意的答案。在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先翻开学案导学设计第21 页,完成7——9题(15分钟) 2、解题:墓志铭,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刻石纳入墓内或墓旁,表示对死者的纪念,以 便后人稽考。通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序文,记叙死者世系、名字、爵位及生 平事迹等称为“志”;后一部分是“铭”,多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这 一篇墓志铭的铭文极短,是一种变格。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人(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 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 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 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 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3、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 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4、写作背景: 此文是韩愈于元和十五年(820),在袁州任刺史时所作。柳宗元卒于元 和十四年,韩愈写过不少哀悼和纪念文字,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综括 柳宗元的家世、生平、交友、文章,着重论述其治柳政绩和文学风义。韩愈和柳宗 元同是唐代古文运动中桴鼓相应的领袖。私交甚深,友情笃厚。韩愈赞扬宗元的政 治才能,称颂其勇于为人,急朋友之难的美德和刻苦自励的精神。对他长期迁谪的 坎坷遭遇,满掬同情之泪。然而对于宗元早年参加王叔文集团,企图改革政治的行

2013年第6期博罗县博师高级中学

博罗县高级中学 教学简报 第6期编印:孙明2013年11月12日·星期二 §本期要目§ ☆教学简讯 ☆记语文首席教师方梦龙老师的一节课 ☆物理教师参加《寻找物理课堂正能量》教学教研活动 ☆2014届高三生物备考专家报告会 10月11日,我校英语科组高三备课组成员一行前往惠州一中,聆听“2014届高三英语复习备考专家报告会”,期间来自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的主讲老师黄自成一针见血,为一线高三英语备考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会上,黄自成强调,广东高考对于英语思维的考查先于快于全国其他各地,并以大量的实例剖析了英文的直线形思维。此外,惠州教育局教研员陈绍安指出,一线教师必须谨记十种意识,即“危机意识、语境意识、拼搏意识、登顶意识、合作意识、守土意识、研究意识、课堂意识、基础意识、卷面意识”。(英语科组:廖晶晶) 10月22日,高一语文备课组的祝晓丹、谢清敏、黄柳娟、钟清棠等四位老师到惠阳崇雅中学高中部听了惠州市首席教师张道生老师的一节作文课——《大胆模仿训练巧于灵活化用》。这节课对高一学生的写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既可以初步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思想,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借鉴和化用。(语文科组:钟清棠) 2013年全国高中生物学竞赛中,我校张淑贞等12名同学获得省级奖项。具体获奖情况如下:周建新、黎粹铭、范可洋、张淑贞等四位同学获省二等奖;许运洪、林小华、聂志平、袁满红、叶文浩、黄兴、钟家莹、朱丽芬等八位同学获省三等奖。辅导老师为:邹丽宁、陈文斌、钟新容、邓美玲、朱日华。(生物科组:李伟星) 记语文首席教师方梦龙老师的一节课 语文科组:安芬 10月8日,我们一行人前往惠东中学听了语文首席教师方梦龙老师的一节示范课,课题为《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收获颇丰,很有启示。 同是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同是要求学案制教学,同是课堂改革的探索阶段,惠东中学的语文科组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并且相对成型,非常值得正在摸索的我们去学习。比如:学案制教学的操作及步骤在这节师范课上很明确地体现出来,“高效”也在这40分钟的课里有所彰显。通过这节课的展示,我们可以看到惠东中学在语文教学方面注重语文基础,注重学生的语文积累,侧重夯实基础。课上还有个细节,学生在预习案环节有个要求,每个学生每天摘抄4个成语,按轮流的顺序每天安排一个学生将自己积累的4个成语抄到黑板上,其他同学解释这些成语的意思。基础真正落实了,任务具体化,非常实在又有针对性。从结果看,一方面,老师上课常态化,并无矫揉造作地表演,讲得时间短,另一方面,学生反响热烈,积极发言,课堂之上时有思想的碰撞。 现附上方梦龙老师的学案《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供大家借鉴参考。 班级: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段太尉逸事状》原文及翻译

《xx逸事状》原文及翻译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祖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刚任泾州刺史时,汾阳王郭子仪以副元帅的身份住在蒲州。郭子仪第三子郭晞任尚书,代理郭子仪军营统领,驻军邠州,放纵他的士卒横行不法。邠地懒惰、贪婪、凶残、邪恶之人,大都用财物行贿,把自己的名字混进军队里,就可以胡作非为。官吏不能干涉。他们每天成群结队在市场上勒索,不能满足,就奋力打断人家的手足,砸碎锅、鼎、坛子、瓦盆,把它丢满路上,袒露着臂膀扬长而去,甚至撞死孕妇。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因为汾阳王郭子仪的缘故,忧虑不敢说。 xx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xx曰: “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冠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 “幸甚!”如xx请。 太尉从泾州用文书禀告邠宁节度使衙门,希望能商议此事。太尉到了节度使衙门就对白孝德说: “皇上把老百姓交卜佩刀,挑了一个年老而跛脚的牵马,来到郭晞军门下,营内全副武装的士兵冲了出来,太尉笑着走了进去,说: “杀一个老兵,何必披上盔甲?我顶着我的脑袋来了。”披戴盔甲的士兵惊愕了。太尉于是告诉他们说: “郭尚书难道亏待你们了吗?副元帅难道亏待你们了吗?为什么要以变乱来败坏郭家的名声?替我禀告郭尚书,请他出来听我说。”晞出见太尉,太尉曰:

段太尉逸事状

《段太尉逸事状》教案 教学目的 一、识记:柳宗元有关常识,“状”的知识 二、理解本文的主旨,体会作者的写作技法 三、掌握相关文言知识,落实“白、辞、适、以、卒、则”等词语的多种义项。教学重点、难点 一、本文写法上的特点:矛盾冲突揭示人物性格 二、文言词语的积累 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2、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 一、导入课题 以简介作者及“逸事状”知识导入。 柳宗元:唐著名文学家,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如韩愈一样写了许多书、序,同时又努力发展了人物传记、山水记、寓言文等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文体,创作出不少散文史上的名篇:传记文有《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寓言散文:《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著有《柳河东集》。 这是一篇叙事严谨、写人生动的传记文。作者选取段太尉一生中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三件逸事,多侧面地表现了人物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个性特征,刻划了一位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全文不着一句议论,纯用冷静从容的写实手法,在客观的叙述中隐含着深沉的歌颂之情。 段太尉(719—783),名秀实,字成公。唐汧阳(今陕西省千阳县)人。官至泾州刺史兼泾原郑颍节度使。德宗建中四年(783),泾原士兵在京哗变,德宗仓皇出奔,叛军遂拥戴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帝。时段在朝中,以狂贼斥之,并以朝笏廷出朱泚面额,被害,追赠太尉(见两唐书本传)。状是旧时详记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的一种文体。逸事状专录人物逸事,是状的一种变体。 二、熟读大致理解课文,掌握基本的字词句和特殊句法 1、学生诵读课文,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和特殊句法: 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童区寄传》导学案 北师大版

第12课《童区寄传》 学习目标 1识记柳宗元简介。 2、掌握课文大意,了解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 3、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品味本文简洁传神的表达特点。 4、学习区寄不畏强暴、以智慧取胜的斗争精神,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 学习重点 体会本文表现人物的方法,学习区寄不畏强暴、以智慧取胜的斗争精神。 学习难点 官府与“乡之行劫缚者”对表现主人公形象、性格所起的作用。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这篇人物传记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少年区寄遭到豪贼绑架后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并成功自救的故事。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了解区寄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 走近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现在山西永济)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所以后人又称他柳河东。生于长安(现在陕西西安),长于长安。幼敏悟。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所以后人又称他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如韩愈一样写了许多书、序,同时又努力发展了人物传记、山水记、寓言文等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文体,创作出不少散文史上的名篇:传记文有《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寓言散文:《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著有《柳河东集》。 咬文嚼字 1.字音 区.寄(ōu ) 荛.牧(r áo ) 惮.(d àn ) 郴.州(ch ēn ) 大骇.(h ài ) 遽. 曰(j ù) 囊.(n áng ) 逾.(y ú) 僮.(t óng ) 微伺.(s ì) 恐栗.(l ì) 因大号. (h áo ) 2.多音字 3.形近字 ???阻挠挠荛牧荛 ???彬彬有礼彬郴州郴 ???粟米粟栗子栗 ???官吏吏历史史 4.词义 二豪贼劫持:两个强盗把他绑架了。豪,强横。贼,古代指强盗。 布囊其口:用布蒙住他的嘴。囊,原意是口袋,这里作动词。 植刃道上:把刀插在路上。植,立。刃,刀。 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郎,当时仆人称主人为郎。僮,仆人。孰若,何如,哪里比得上。 郎诚见完与恩:你果真能保全我的生命(不杀我),并好好待我。 持童抵主人所:带区寄到主人那里。主人所:墟场上窝藏豪贼的人家。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 公开课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常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加强文言文字词句知识的积累。 2、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学习文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作者“尽吾志”的观点。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因事见理”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辅助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一单元我们所学习的古文大都是实用类文言文,其中有史传(《鸿门宴》、《郑伯克段于鄢》)、行状(《段太尉逸事状》)、奏表(《陈情表》)、书信(《报任安书》),那《游褒禅山记》是一篇什么?(游记)。人们常说游记是:“纸上山水”,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文意,对这篇“纸上山水”有了一些初步感受。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王安石一起来继续欣赏褒禅山的风景并一同感悟风景之外的人生体验。 二、课文分析: 1 、第一段:这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都写了褒禅山的什么? 明确:山之名、山之寺、山之洞、山之碑。 2 、第二段:这一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按照游踪可以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华山洞分为前后两洞,前洞什么样?后洞什么样?着重哪一部分?为什么? 明确:前洞平旷,记游者甚众。后洞窈、寒、深,记游者少。着重写后洞。为下一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作者游洞的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明确:兴致盎然--有人怠,与之俱出—悔。 3、第三段:这一段主要写游华山洞的心得,是这篇课文的重点和精华部分。 层次划分: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具体分析志、力、物之间的关系。

《段太尉逸事状》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段太尉逸事状》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一、识记:柳宗元有关常识,“状”的知识 二、理解本文的主旨,体会作者的写作技法 三、掌握相关文言知识,落实“白、辞、适、以、卒、则”等词语的多种义项。 学习重点、难点 一、本文写法上的特点:矛盾冲突揭示人物性格 二、文言词语的积累 课时安排:四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第一、二课时 学习要点: 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2.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 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题 以简介作者及“逸事状”知识导入。 柳宗元:唐著名文学家,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 称柳河东。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如韩愈一样写了许多书、序,同时又努力发展了人物传记、山水记、寓言文等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文体,创作出不少散文 史上的名篇:传记文有《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段 太尉逸事状》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寓 言散文:《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著有《柳 河东集》。 这是一篇叙事严谨、写人生动的传记文。作者选取段太 尉一生中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三件逸事,多 侧面地表现了人物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个性特征,刻 划了一位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全文不着一句议论,纯 用冷静从容的写实手法,在客观的叙述中隐含着深沉的歌颂 之情。 段太尉(719-783),名秀实,字成公。唐汧阳(今陕西省千阳县)人。官至泾州刺史兼泾原郑颍节度使。德宗建中 四年(783),泾原士兵在京哗变,德宗仓皇出奔,叛军遂拥戴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帝。时段在朝中,以狂贼斥之,并以 朝笏廷出朱泚面额,被害,追赠太尉(见两唐书本传)。状 是旧时详记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的一种文体。逸事状专录人物逸事,是状的一种变体。 二、熟读大致理解课文,掌握基本的字词句和特殊句法 1.学生诵读课文,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同时 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和特殊句法:

高二语文粤教版必修五学案:第4单元 16 段太尉逸事状 Word版含解析

16 段太尉逸事状 [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不嗛.( ) 椎釜. ( ) 鬲.( ) 瓮盎.( ) 姁. 姁( ) 覆校.( ) 老躄.( ) 恣. ( ) 戢.士( ) 晡.食( ) 击柝.( ) 焦令谌. ( ) 辞甚巽.( ) 野如赭.( ) 封识. ( ) 注槊.上( ) 以司农徵. ( ) 汾.阳王( ) 【答案】 qiè fǔ lì àn ɡ xǔ jiào bì zì jí bū tuò chén xùn zhě zhì shuò zhēnɡ fén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不嗛,辄奋击 ( ) 2.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 ) 3.太尉判状,辞甚巽 ( ) 4.出入岐周邠间 ( ) 【答案】 1.“嗛”通“慊”,满足,快意 2.“椎”通“槌”,打 3.“巽”通“逊”,谦恭 4.“ ”通“邰”,今陕西武功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状???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 )太尉判状,辞甚巽 ( ) 敢以状私于执事 ( ) 2.辞?????无伤也,请辞于军 ( )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 ( ) 太尉判状,辞甚巽 ( )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大礼不辞小让 ( )

3.固???尚书固负若属耶 ( )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 ( )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 (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 4.且???且大乱,若何 ( )甲者出,太尉笑且入 ( ) 5.以???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 )又以刃刺酒翁 (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 )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 ( ) 【答案】 1.名词,陈述事实的一种文书 名词,判决书 名词,逸事状 2.动词,致辞 动词,辞退 名词,言语 动词,推辞 动词,计较 3.疑问副词,难道 副词,坚决地 形容词,坚固 形容词,固执,顽固 4.副词,将 副词,一边 5.介词,凭,凭借 介词,用 介词,因,因为 表目的的连词,来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请辞. 于军 ( )________________ 2.晞一营大噪,尽甲. ( )________________ 3.裂裳衣. 疮 ( )________________ 4.市. 谷代偿 ( )________________ 5.舆. 来庭中 ( )________________ 6.手. 注善药 ( )________________ 7.日. 群行丐取于市 ( )________________ 8.北. 上马岭 ( )________________ 9.处贱. ,无以拒也 ( )________________ 10.乃我困. 汝 ( )________________ 11.奈何欲以乱败. 郭氏 ( )________________ 12.以乱. 天子边事 ( )________________ 13.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 ( )________________ 14.遇不可,必达.其志 (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名词用作动词 致辞 2.名词用作动词 披上铠甲 3.名词用作动词 用衣服缠裹 4.名词用作动词 买 5.名词用作动词 抬 6.名词用作状语 亲手 7.名词用作状语 每天 8.名词用作状语 向北 9.形容词用作名词 卑下地位 10.动词使动用法 使……处于困境险地 11.动词使动用

段太尉逸事状文段练习答案

同学们自己排版 《段太尉逸事状》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文体特点及文言文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以及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 3、了解古人的道德品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自主预习: 1、①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字子厚,祖籍河东,称“柳河东”,因死在柳州刺史任上,故又称“柳柳州”,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 ②《段太尉逸事状》的“状”指“行状”,一种文体,记述某人生平事迹。“逸事”可写作“轶事”“佚事” 2、整体感知: 《段太尉逸事状》主要记述了段太尉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三件逸事。 课文中表现事件转换的较为明显的语言信息是“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徵。 三、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1 太尉始【开始】为【担任】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凭……身份】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兼任】行营节度使,寓【驻扎】军邠州,纵士卒无赖【恣意妄为】。邠人偷嗜【奸诈贪婪】暴恶【横暴凶恶】者,率【大多】以【用】货【财物】窜名【名字混入】军伍中,则肆【放纵】志,吏不得问。日群【每天,成群地】行丐【索取、索求】取于市,不嗛【通“慊”,满足】,辄【就】奋击,折人手足,椎【通“槌”,敲、砸、打】釜鬲瓮盎盈【充满】道上,袒臂徐去,至【甚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因为】王故【缘故】,戚【忧愁】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用】状【一种文书】白【禀告】府,愿【愿意】计【商议】事。至则曰: “天子以【把】生人【百姓】付【交给】公【你】理【治理】 “愿【愿意】奉【恭敬地接收、听从】教【指教】。”太尉曰:“某【我】为泾州,甚适【安闲】,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欺凌、损害】死,以【来】乱【扰乱】天子边事。公诚【如果、果真】以【用】都虞候命【任命】某者,能为公已【制止、停止】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句式:被动句】。”孝德曰:“幸甚!如【如同、按照】太尉请!” 二、当堂检测: 1、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王子 ..晞为尚书(汾阳王的儿子)B、纵士卒无赖(横行无法) C、辄奋击折人手足 ..(手和脚) 你。理,治】 2、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领.行营节度使(兼任) B、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顺心) C、袒.臂徐去(袒露)

粤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第4单元16段太尉逸事状学案

16 段太尉逸事状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不嗛.( ) 椎釜. ( ) 鬲.( ) 瓮盎.( ) 姁. 姁( ) 覆校.( ) 老躄.( ) 恣. ( ) 戢.士( ) 晡.食( ) 击柝. ( ) 焦令谌. ( ) 辞甚巽.( ) 野如赭.( ) 封识.( ) 注槊.上( ) 以司农徵. ( ) 汾. 阳王( ) 【答案】 qiè fǔ lì ànɡ xǔ jiào bì zì jí bū tuò chén xùn zhě zhì shuò zhēnɡ fén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不嗛,辄奋击 ( ) 2.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 ) 3.太尉判状,辞甚巽 ( ) 4.出入岐周邠间 ( ) 【答案】 1.“嗛”通“慊”,满足,快意 2.“椎”通“槌”,打 3.“巽”通“逊”,谦恭 4.“ ”通“邰”,今陕西武功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状?????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 )太尉判状,辞甚巽 ( )敢以状私于执事 ( ) 2.辞?????无伤也,请辞于军 ( ) 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 ( ) 太尉判状,辞甚巽 (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大礼不辞小让 ( ) 3.固?????尚书固负若属耶 ( )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 ( )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 (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 4.且?????且大乱,若何 ( )甲者出,太尉笑且入 ( )

5.以?????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 )又以刃刺酒翁 (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 )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 ( ) 【答案】 1.名词,陈述事实的一种文书 名词,判决书 名词,逸事状 2.动词,致辞 动词,辞退 名词,言语 动词,推辞 动词,计较 3.疑问副词,难道 副词,坚决地 形容词,坚固 形容词,固执,顽固 4.副词,将 副词,一边 5.介词,凭,凭借 介词,用 介词,因,因为 表目的的连词,来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请辞. 于军 ( )________________ 2.晞一营大噪,尽甲. ( )________________ 3.裂裳衣. 疮 ( )________________ 4.市. 谷代偿 ( )________________ 5.舆. 来庭中 ( )________________ 6.手. 注善药 ( )________________ 7.日. 群行丐取于市 ( )________________ 8.北. 上马岭 ( )________________ 9.处贱. ,无以拒也 ( )________________ 10.乃我困. 汝 ( )________________ 11.奈何欲以乱败. 郭氏 ( )________________ 12.以乱. 天子边事 ( )________________ 13.又以刃刺酒翁、坏. 酿器 ( )________________ 14.遇不可,必达.其志 (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名词用作动词 致辞 2.名词用作动词 披上铠甲 3.名词用作动词 用衣服缠裹 4.名词用作动词 买 5.名词用作动词 抬 6.名词用作状语 亲手 7.名词用作状语 每天 8.名词用作状语 向北 9.形容词用作名词 卑下地位 10.动词使动用法 使……处于困境险地 11.动词使动用法 使……败坏 12.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混乱 13.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毁坏 14.使动用法,使……表达出来。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纵士卒无赖..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2.天子以生人.. 付公理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陌生的人。 3.朱泚幸致货币..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段太尉逸事状原文与翻译

段太尉逸事状原文与翻译 本文是关于段太尉逸事状原文与翻译,感谢您的阅读! 〔唐〕柳宗元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11〕,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12〕,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13〕,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出如尉请。 〔11〕状:一种陈述事实的文书。白:秉告。〔12〕生人:生民,百姓。理:治。唐代为避李世民、李治讳而改。〔13〕都虞候:军队中的执法官。 段太尉从泾州用文书报告节度使府,表示愿意商量此事。到了白孝德府中,他就说:“天子把百姓交给您治理,您看到百姓受到残暴的伤害,却无动于衷。大乱将要发生,您怎么办?”白孝德说:“我愿意听您的指教。”段太尉说:“我担任泾州刺史,很空闲,事务不多;现在不忍心百姓没有外敌却惨遭杀害,来扰乱天子的边防。你假如真的任命我为都虞候,我能替您制止暴乱,使您的百姓不再遭到伤害。”白孝德说:“太好了!”就答应了段太尉的要求。 〔15〕戢(jī集):管束。〔16〕晡(bū逋)食:晚餐。晡,申时,下午三至五时。〔17〕柝(tuò唾):古代巡夜打更用的梆子。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18〕。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

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 在此以前,段太尉在泾州担任营田副使。泾州大将焦令谌掠夺他人土地,自己强占了几十顷,租给农民,说:“到谷子成熟时,一半归我。”这年大旱,田野寸草不生,农民将灾情报告焦令谌。焦令谌说:“我只知道收入的数量,不知道旱不旱。”催逼更急,农民自己将要饿死,没有谷子偿还,只得去求告段太尉。 太尉判状辞甚巽〔19〕,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19〕巽(xùn迅):通“逊”,委婉。 段太尉写了份判决书,口气十分温和,派人求见并通知焦令谌。焦令谌大怒,叫来农民,说:“我怕姓段的吗?你怎敢去说我的坏话!”他把判决书铺在农民背上,用粗棍子重打二十下,打得奄奄一息,扛到太尉府上。太尉大哭道:“是我害苦了你!”马上自己动手取水洗去农民身上的血迹,撕下自己的衣服为他包扎伤口,亲自为他敷上良药,早晚自己先喂农民,然后自己再吃饭。并把自己骑的马卖掉,换来谷子代农民偿还,还叫农民不要让焦令谌知道。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20〕,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汝诚

段太尉逸事状知识点复习

《段太尉轶事状》知识点 一、通假字 1. 不嗛,辄奋击。嗛(qiè),通“慊”,满足,快意。 2. 椎釜鬲瓮盎盈道上。椎,通“槌”,打,砸。 3. 太尉判状,辞甚巽。巽,通“逊”,谦恭。 二、词类活用 1. 以刃刺酒翁、坏酿器。坏:使动用法,使……坏。 2. 晞一营大噪,尽甲。甲:名词作动词,穿上铠甲。 3. 乃我困汝。困:使动用法,使……处于困境险地。 4. 遇不可,必达其志。达:使动用法,使……表达出来。 5. 裂裳衣疮。衣:名词作动词,用衣裳缠裹。 6. 奈何欲以乱败郭氏。败:使动用法,使……败坏。 三、一词多义 (一)虚词“且” 1、作为连词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还,表让步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并且,表并列关系 2、作为副词 且为之奈何?将, 罪且及副元帅将要 年且九十将近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暂且,姑且 3、固定用法 且夫:放在句首,表示下文是进一步议论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况且,再说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况且,再说 (二)虚词“则” 1、用作连词 1)表承接关系,就、便、那么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表假设关系,如果、假若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表转折关系,可是、却、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2、用作副词,表示判断,乃、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三)实词“诚” 1、用作名词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诚:名词,真心真意 2、用作副词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副词,肯定、确实、确然 3、用作连词 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诚:连词,表假设,果真

(四)实词“固” 1、夫颛臾,固而近于费固:形容词,城墙坚固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动词,巩固,安定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固:形容词,固执,顽固 4、蔺相如固止之固:形容词,坚决,坚持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副词,本来,原来,固然 (五)实词“适” 1、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适:动词,到……去 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适:动词,女子出嫁 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适:动词,适合,适应 4、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从上面看恰好与地面相平)适:副词,恰好 5、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适:副词,刚刚,刚才 四、重点句式 (一)宾语前置 1、欲谁归罪: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作为动词“归罪”的宾语,故前置 2、汝将何以视天地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为介词“以”的宾语,故前置(二)省略句 1、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上官),(上官)不许。省略“告诉“的宾语、“不许”的主语 2、(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省略主语“公” 3、前太守臣逵察臣(为)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为)秀才。省略“臣”的谓语 拜臣(为)郎中/除臣(为)洗马。省略“臣”的谓语 4、具以表闻(之)/ 拜表以闻(之)省略动词“闻“的宾语,这两处都指“皇上” 5、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省略动词“告”的宾语 6、农以(之)告谌省略介词“以”的宾语 7、以(之)如司农治事堂省略介词“以”的宾语 8、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省略分句“而未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