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最新的十大用药误区大全

最新的十大用药误区大全

最新的十大用药误区大全
最新的十大用药误区大全

最新的十大用药误区大全

10月17日,中国药学会在京发布“2019年公众十大用药误区”。该活动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导的2019年“全国

安全用药月”活动之一。发布会上,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丁丽霞呼吁:全社会关注安全用药,学习用药常识,促进全民健康。

“2019年公众十大用药误区”分别是:追求疗效滥

用药、自行停药没危害、胰岛素有依赖性、使用药品不得法、别人能用我就用、不良反应很可怕、偏方秘方治大病、海淘药品放心用、换季就去洗血管、回避风险不接种等用药错误行为。

据悉,这些误区是中国药学会从其主办的“药品安全网络知识竞赛”活动中收集到的81.6万次有效答题中分析梳

理得出,它们具有公众误识率较高、潜在风险较大的特点。

十大用药误区

误区一:追求疗效滥用药

专家解读:要做到合理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四大原则。用药首先强调安全性,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谈到合理用药。例如儿童用药时,家长有时会忽视“用药原则”,儿童感冒用成人药减量给儿童服用,一定要求医生输液,认为“吊水”好得快,片面追求疗效。

误区二:自行停药无危害

专家解读:很多公众都知道长期服用药物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所以一些患者在自我感觉病情好转,或者症状减轻后就马上停止服药,不按照医嘱正确用药。药物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尤其是感染性疾病,要有足够的疗程,才能彻底控制感染,疗程不够可转为慢性感染;有些慢性病(高血压、糖尿

病等)要终身服药,不能随意停药,患者依从性较差的情况下,不规律服药,容易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加重,危及生命。

误区三:胰岛素有依赖性

专家解读: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一听说要打胰岛素,就坚决拒绝;有些患者在口服药物控制血糖不理想的情况下,

宁愿血糖高,也不愿打胰岛素。问其原因,他们说:打胰岛素就像吸毒一样,一旦用上就会成瘾,以后再也离不开这个东西了,需要终生用药,实在难以接受。胰岛素是用来治疗糖尿病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武器。目前,胰岛素治疗,不仅用于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不佳的患者,对于一些刚刚发现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如果血糖很高,也提倡使用一段时间胰岛素强化治疗,将血糖控制在良好的水平。最新医学研究发现,新发现血糖较高的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够采用一段时间胰岛素血糖强化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胰岛细胞功能,对患者长期控制血糖都有很大好处。

误区四:使用药品不得法

专家解读:错误的给药方式有时不但不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还会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服用一般药片可整片吞咽,不需要嚼碎。因为我们服用的药片除了含有主药外,还含有崩解剂等辅料,所以药片在胃中会逐渐崩解、溶解、吸收,而起到治疗作用。

泡腾片是一种特殊剂型,它含有泡腾崩解剂,一般是有机酸和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二者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若直接吞服,大量气体会急剧充斥气道,有引起窒息的风险。正确服用方式为先取半杯凉水或温开水约100到150ml,将一次用量的泡腾片投入杯子,待药

物完全溶解或气泡消失后摇匀服下。

误区五:别人能用我就用

专家解读:人体存在基础水平、个人体质和疾病病情的差异,如果道听途说跟风用药,可能因错误用药掩盖病症而延误治疗,严重的还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有些老人听说阿司匹林可以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卒中、心梗等,便自行去药店购买服用,服用一个月后发现拉黑便,原来是胃出血了!胃肠道症状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容易导致胃黏膜损伤,引起胃溃疡及胃出血。所以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之前,必须征求医生或药师意见,经常监测血象、大便潜血试验及胃镜检查。

生病要及时去正规医院看病,若想参考他人的用药经验,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看是否适合自身情况。患者在服药时,应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合理、对症用药。

误区六:不良反应很可怕

专家解读:很多公众认为中药毒性小,长期吃西药伤肝伤肾,并列举一些长达几页的西药说明书为例,认为不良反应多的药就是不安全的。其实,药品说明书中记载的详细不良反应,并不是说药品质量不安全,反而代表对这个药品研究比较透彻,对于某个药物,虽然医生和药师不能准确预测哪些不良反应会出现在哪个具体人身上,但却能知道这些不良反应导致的后果,以及避免和救治严重不良反应的方法。对药物疗效和可能发生副作用都比较清楚的情况下,医生和患者使用药品时会更清醒地认识到要注意什么,防范什么,更好地权衡患者用药后的利弊。比如说,使用某个抗肿瘤药物后会出现严重的脱发等不良反应,但是为了延长患者寿命,医生权衡利弊后会给患者使用,因为脱发等不良反应相对于延长生命来说,是可以忍受的。

此外,发生不良反应有一定概率,有可能出现药品说明书中所列的不良反应,但更大概率是不会出现的。患者用药后一旦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避免引发严重后果。而对于某些【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的药品,更要警惕这种空白背后隐藏的安全风险。

误区七:偏方秘方治大病

专家解读:我国民间早就流传着“偏方治大病”的说法,这里所说的偏方,是指那些组方简单、药味不多、易于就地取材、对某些疾病具有特殊疗效的方剂。这些方子也经常被称为土方、便方、验方等,在使用这些偏方进行疾病治疗时要务必慎重。有些流传下来的偏方确实有着良好功效,但是有些偏方成为江湖游医骗子行骗的幌子,其疗效并不确定,其毒副作用也不为人们了解和重视;有些偏方药物配伍不合理,存在较大毒副作用,这些问题是普通公众难以分辨的。盲目使用偏方不仅可能浪费时间和金钱,还可能会延误病情治疗时机,损害患者身体健康。

误区八:海淘药品放心用

专家解读:随着互联网及电商的发展,一些境外药品通过海淘、微商代购等渠道在国内市场走俏,有些患者想方设法购买国外生产的药品。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药品药时应根据病情对症下药,不要盲目跟风,选择药品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

网络购药、海外购药应注意以下几点:看清看懂说明书;运输储存要注意,防止药品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不同人种有差异,用药的剂量也有所不同。如果按照国外生产药品说明书的推荐量使用,可能发生过量给药或给药不足,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误区九:换季就去洗血管

专家解读:人体血管里并没有所谓“垃圾”“毒素”,真正堵塞血管的是脂质斑块,有些人因为多吃少动或是自身代谢出现故障,导致血脂异常。过多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存在于血液中,容易出现动脉血管斑块。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过程比较漫长,通常会因人体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长期控制不佳,形成动脉斑块阻塞血管,或者斑块脱落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历时数年甚至数十年,这种变化不会因为每年输1~2次液而

改善,即使输液会对人体局部血管有扩张作用,但补液结束后几天,药物代谢完毕,并不会长期对损害的血管有“修复”效果。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一般指的是冠心病(包

括心肌梗死)和脑卒中。这些疾病都属于慢性病,需要长期坚

持和规律性治疗。每年定期输一两次液几乎没有效果。对于已经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应尽快去医院治疗。

误区十:回避风险不接种

专家解读:疫苗不仅可以保护个体,更重要的作用是进行群体免疫。当相当一部分人群对一种疾病免疫时,他们就可以为其他一些易感染人群提供保护,使易感染人群也很难感染这种疾病。当整个群体拥有免疫力的人越多,疾病就越难以传播。疫苗接种是世界公认最经济、最方便、最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手段。虽然疫苗也可能发生不良反应,但其带来的效益远远高于风险。

发布会上,中国药学会安全用药科学传播专家团有关专家对十大用药误区进行了解读。专家表示,合理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四大原则。用药首先强调安全性,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谈及合理用药。儿童

患病后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处方合理用药,家长要详细了解药品说明书和注意事项,尤其要关注慎用和禁用信息,不可随意用成人药减量服用。对此,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张继春主任药师表示,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呼吁药企多研发一些儿童药剂型。

对于目前一些慢性病、疑难病患者盲目崇信偏方、经方、验方、秘方和网络各种广告,并进行盲目治疗的做法,中国药学会提醒公众,在使用时要务必慎重,切忌盲目使用。否则可能浪费时间和金钱,还可能延误病情治疗时机,损害患者身体健康。针对在国内市场“走俏”的海淘药品,专家也提示,海淘药品说明书一般没有中文标示,消费者难以全面了解药品信息,购买海淘药品应慎重,选择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

针对公众对疫苗的误读,专家强调,疫苗不仅可以保护个体,更重要的作用是进行群体免疫。整个群体拥有免疫力的人越多,疾病就越难以传播。疫苗接种是世界公认最经济、最方便、最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手段。接种疫苗虽然也可能发生不良反应,但其带来的效益远远高于风险。疫苗的普及接种,能有效避免儿童残疾和死亡发生。世界各国政府均将接种疫苗列为最优先公共预防服务项目。

2019年公众十大用药误区的特点反映出公众用药常

识较为缺乏,用药科学素养亟待提高。丁丽霞强调,安全用药是重要的民生问题,用药错误有可能给患者乃至家庭造成痛苦和伤害。普及安全合理用药知识,增强公众安全合理用药意识,形成良好的用药习惯,对促进公众健康有重要意义,需全社会共同努力。请大家关注中国药闻、药葫芦娃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药品安全信息。

;

10大用药误区:钙片不能空腹吃

正确用药对疾病治疗的效果至关重要。虽然药物说明及医嘱都很清楚,但是人们往往还会发生用药失误,轻则影响治病效果,重则导致生命危险。近日,美国加州药学基金会会长迈克尔·内格雷特博士盘点出“10大用药误区”,值得关注。 1.服非处方药不看标签。很多人认为非处方药不会伤身,其实这是很严重的认识误区。由于大量服用非处方药物(如止痛药等)、过量服用泻药或抗酸药、不同药物反应等而导致严重健康问题的人不计其数。服药前要认真阅读药物说明书。 2.胃不好还总吃镇静药。一项大规模调查发现,服用处方药苯二氮卓类药物(安定、阿普唑仑和三唑仑等)帮助睡眠的人,夜间发生烧心的几率超过普通人群50%。还有研究发现,这些处方类抗焦虑药物会导致食道下段括约肌松弛,引起胃食管反流、烧心。 3.腹泻伴发烧先服止泻药。腹泻伴发烧时,切勿滥用止泻药。这些症状说明体内存在感染,要尽快就医。 4.没心血管风险服阿司匹林。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每天服阿司匹林,因为该药可能会导致胃出血。医生只建议心脏病和中风危险高的人服用。 5.骤然停服抗焦虑药。如果长期服用抗焦虑药物,那么不能骤然停药。最好与医生商量,如何逐步减少药物剂量,直至停药。否则容易导致昏厥等严重并发症。 6.一种抗生素解决所有问题。很多抗生素都有其专治的特定感染。用错抗生素不仅无效,而且会产生耐药性。使用抗生素应该用完一个疗程。 7.滥用抗精神病药。《临床精神病学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大多数服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都没出现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病,而只有轻度抑郁、焦虑等表现。后者其实可以通过更安全更便宜的药物予以治疗。 8.空腹补钙。钙容易形成碳酸钙,胃部需要大量的盐酸类物质分解碳酸钙。因此不宜空腹补钙,最好在饭后或吃点零食后。 9.湿疹药物擅自停。一项研究发现,大约65%的父母在给孩子使用湿疹药物3天后就停。要想彻底治愈,最好按疗程用药。 10.自我诊断霉菌感染。很多女性出现外阴瘙痒,就以为是霉菌感染,自行用药。结果没止痒,反而让阴道炎更难治。一项调查发现,自我感觉是霉菌阴道炎的女性中只有1/3的人判断正确。因此要想正确诊断,需先看医生。(李涛).icon_sina, .icon_msn, .icon_fx{ background-position: 2px -1px}.icon_msn {background-position: -25px -1px;}.icon_fx {background-position: -240px -50px;} 分享到:

服降压药的十大误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7619185898.html, 服降压药的十大误区 作者:陆基宗 来源:《保健与生活》2013年第10期 许多高血压患者在服药过程中,不能平稳降血压,时有反复,因此前来医院咨询。细问原因,发觉许多患者在用药中存在多种误区,亟须加以澄清和纠正。 误区一:降压过快、急于求成。 有些人一旦发现高血压,恨不得立刻就把血压降下来,就随意加大用药剂量,或多药并用。这样极容易发生意外,尤其是血压水平较高的中老年重度高血压患者,极可能引发心脑血管严重病变。 误区二:年纪大了,血压高点没关系,可以不治疗。 只要血压超过正常标准,就要用药控制,否则老年性高血压也易引起多个脏器的损害,出现多种并发症,死亡率高。 误区三:从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 这非常危险,许多高血压患者患病之初是无症状的,等有了明显症状(大多为脑卒中前兆)时才用药治疗,为时已晚。其实自我感觉与病情轻重并不一致。 误区四:盲目用药、效仿他人用药。 “个体化”用药是药理学上的重要原则。因每个患者的病因、病情各不相同,且降压药的品种繁多,其作用和降压机制也不完全一样。故各人的用药不可能完全相同。如某人用蒙诺效果很好,而另一人照用就可能因严重干咳而不能耐受,不得不停药。故千万不可盲目效仿他人用药。 误区五:时服时停,认为血压控制好了就能停药。 有的患者血压升高(或感觉头昏)时就吃几片降压药,血压一降就立即停药。而突然停药,极易使血压反弹。这对老年人来说特别危险,很容易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服药后血压虽下降,但导致血压异常的身体因素(病因)依旧存在,故高血压一旦确诊,基本上需要长期、终身服药。 误区六:血压下降缓慢,就频繁、反复换药。

2019“公众十大用药误区”!你中招了吗

2019“公众十大用药误区”!你中招了吗? 在用药领域,存在一些常见误区。比如,老人靠别人经验和道听途说随意用药、随意停药;儿童感冒了,家长拿成人药减量给孩子服用;盲目跟风海淘境外药……这些都会增加用药安全风险。 近日,2019年“全国安全用药月”活动启动,中国 药学会发布了2019年公众十大用药误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但又普遍缺乏安全用药知识。用药领域存在一些老问题,比如‘一老一小’两大群体用药长期存在一些误区,同时近年来还出现了海淘药品安全等新问题。”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丁丽霞说。 2019年公众十大用药误区 误区一追求疗效滥用药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好得快,将成人药减量给儿童服用,或者要求输液治疗等现象并不罕见。专家指出,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儿童患病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处方合理用药,家长要详细了解药品说明书和注意事项,尤其要关注慎用和禁用信息,不可随意用成人药减量服用。 误区二自行停药没危害 一些患者在感觉病情好转或者症状减轻后自行停药,专家指出,这种做法也不可取。药物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尤其是对感染性疾病,要有足够的疗程,才能彻底控制感染,疗程不够就有可能转为慢性感染;有些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则要终身服药,不能随意停药,患者如果依从性较差,服药不规律,容易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加重,乃至危及生命。 常见的不能突然停用的药物有降压药、胰岛素、抗心

绞痛药等。 误区三胰岛素有依赖性 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误认为,打胰岛素就像吸毒一样,一旦用上就会成瘾。专家指出,是否产生药物依赖,并不是以是否终生使用这种药物为依据。 最新医学研究表明,新发现血糖较高的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够采用一段时间胰岛素血糖强化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胰岛细胞功能,对患者长期控制血糖大有好处。 误区四使用药品不得法 错误的给药方式有时会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难以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甚至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专家认为,服用一般药片可整片吞咽,不需要嚼碎。因为药片除了含有主药外,还含有崩解剂等辅料,所以药片在肠胃中会逐渐崩解、溶解、吸收,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不能掰开或嚼碎服用的药物剂型主要有缓释、控释片和胶囊,肠溶衣片,普通胶囊、胶丸,双层糖衣等。 误区五别人能用我就用 有的患者不考虑个体差异,道听途说跟风用药,教训惨痛。专家对此指出,人体存在个人体质和疾病病情的差异,错误用药可掩盖病症,进而延误治疗,严重的还会对身体造成损害。若想参考他人的用药经验,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看是否适合自身情况。 例如阿司匹林,一些患者知道该药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卒中、心肌梗死等,便自行购买服用,但在服用后出现胃出血等不良反应。实际上,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容易导致胃黏膜损伤,引起胃溃疡及胃出血。因此,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之前,必须征求医生或药师意见,经常监测血象、进行大便潜

高血压病人的基本用药常识

高血压病人的基本用药常识 绝大多数高血压病人需要药物治疗。目前有六大类降压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o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代表药物就是“开博通”)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具体到每个高血压病人的药物治疗方案,应该考虑到病人的血压升高程度、病人的症状、有无并发症等因素。 一般来讲,轻度高血压或刚开始发现的高血压,可以采用一种降压药治疗;对严重的高血压病人,可能需要联合应用若干种药物。在选定了有效的降压药后,应该有规律地使用,而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地用药。不能今天血压升高了就吃药,明天血压有所降低就自行停药。不能根据自己的感觉随意地增加或者减少用药剂量。有的病人性情比较急,刚用了两三天药,看血压还没降低,就急于换用其他的药物。一般来讲,判断一种降压药是否有效,最起码要观察两三个星期。 在联合用药时,经常用到利尿剂。许多病人不太清楚利尿剂的作用。他们认为,自己没有浮肿,没有小便减少,为什么要使用利尿剂?这实际上是对利尿剂的误解。其实,利尿剂是一种有效的降压药。许多高血压病人在使用利尿剂后血压就得到很好的控制。而且,利尿剂价格便宜。因此,在使用其他降压药的同时,加用利尿剂,可能起到很好的降压效果。 在上述众多的降压药中,究竟哪些药物作用好?哪些药物有“降压特效”?其实,每种药物各有其作用机理和降压作用,应该根据病

人的不同情况而选择不同的降压药物。例如,一个高血压病人如果合并糖尿病,那么“开博通”就是首选的药物。如果高血压病人同时又有心绞痛,那么就应当选择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而对于老年性单纯性收缩压升高,则可以选用利尿剂。病人应该遵循医生的医嘱,并记住三点:持之以恒、合理用药和合理调整。 针对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以及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都有作用的降压药物效果最佳。但是降压药物种类很多,各有其特点,目前趋向于作用持久,服用次数减少的长效制剂或剂型,以方便病人服用,利压肽在这一方面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其次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同时推荐您母亲适当引用一些蕃楸草,可以达到辅助降压调压疗效,改善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可以适当饮用的;CCB+ARB,有效降压,还能提供全面的心脑肾保护。CCB类你可以选择络活喜,ARB类选择科素亚,一天大概10元,还能再医保。如果觉得贵,就直接选用海捷亚吧,但要先确定尿酸不高。 高血压合并心肌缺血,联合用药方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β受体阻滞剂(如:普奈洛尔)+长效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缓释剂)

用药误区及正确用药

用药误区及正确用药 一.用药常见误区 1 不注意预防用药。鸡群平安就不用药,忽视了防重于治的原则一旦发病难以治愈。 2.滥用药物。有病没病先用一些药物,起不到防病作用,造成抗药性的产生(特别是抗生素) 3 用药不及时。发病后等待观望,能拖则拖,想不治而愈,耽误了治疗时机。 4有病乱投医。使用某个厂家的药物一天还没有见着效果,就换药。 5 重复用药。相同成份相同性质或相同功用的药物重复使用,浪费投资同时使药物相互影响,甚至使鸡群发生中毒。 6.单一用药。不注意联合用药或药物配伍,只用一种药物,使并发症难以治愈。 7自作主张。凭经验自己拿药,用药错误从而造成病情的延误,应仔细诊断病情后再对症下药。 8随意停药。病情一有好转即停药,造成治疗不彻底引起复发或二重感染,更难治愈。 9.中途换药。药物达到一定量,有效成分在血液或机体中达到一定浓度时方显效果,且需一定的时间,因心急而中途换药从而造成疾病难以控制。 10.盲目加量或随意配伍 11集中用药的误解(全天用药一次是全天的用量而不是一顿的用量) 12.心存绕行心理先轻后重(应先重后轻,如磺胺类药物) 13.图省事,用药方法失误:1.注射的药物饮水用,造成吸收效果不好,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 2.不溶水的药物饮水,如痢特灵 3.拌料时搅拌不匀如原粉类 二.正确的用药方法 1对因:即针对病根如新城疫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以治疗新城疫为主。 2.对症:即缓解外表症状,如缓解呼吸道拉稀高烧等症状。 3.对时:即把握时机,适时用药。 4.对史:即了解用药历史,以便确定或调整治疗方案。 5.对量:用量一定准,剂量过小效果不好,量过大不但造成增加费用还可造成中毒。

高血压病人服药的六大误区

高血压病人服药的六大误区 下面瑞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血压病人服药的六大误区,欢迎大家浏览。 误区一:无症状不服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虽然血压高,却无任何自觉症状,便以为不用服药。其实, 即使是无症状的高血压,如果长期不服药,也会使病情加重,还会诱发心脑血管 疾病。所以,高血压患者即使无任何自觉症状也应服药。 误区二:凭感觉服药 许多高血压患者仅凭自我感觉服药, 感觉舒适的时候不测血压, 就减量服用 或不服降压药物。一旦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就加大药量。殊不知,血压忽高 忽低或下降过快,同样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如果不监测血压而盲目服 药,不仅不能控制血压稳定,还会使病情恶化,诱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 误区三:选择药物不适当 首先是选药较陈旧,如有的人还在使用降压灵、维压静等药物,这些药物虽 可降压,但长期应用副作用较多,不宜作为首选药物。其次是选药时不注意因人 而宜, 搬用别人的经验, 用别人的药方服药。 甚至听从别人的建议随意加大剂量, 这都是很危险的做法。 误区四:用药单一 大约 2/3 的高血压病人用一种降压药就可以使血压降到正常;1/5 的病人须 两种降压药合用, 才能使血压降至正常;而另有 1/10 左右的高血压患者则需三种 降压药合用。如果属于后两种情况,而只服一种降压药,血压自然很难降至正常 水平。 误区五:间断服药 有些患者在应用降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至正常,便自行停药,结 果没过多久血压再升高。如此这般,易使病情波动,治疗更加困难,如长期服 β-受体阻滞剂突然停药可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绞痛发作甚至猝死。 误区六:睡前服药 人在睡眠后,血压比白天下降 20%左右。如果睡前服药,两小时后血药浓度

专家解读高血压用药规范

专家解读高血压用药规范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而控制血压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然而在当今社会仍有相当一部分高血压患者对服用高血压药物存在疑惑或误区。今天我们请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学部主任、《中国药房》杂志编委闫素英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学部心内科临床药师张青霞为您系统解读高血压药的常见分类与用药规范。 一、目前,针对高血压常需要选择降压药物来治疗。降压药一定要天天吃吗? 答:对,高血压是个慢性病,需要天天服用降压药物,天天服药可24小时控制血压平稳,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事件。

二、常见的降压药物有哪几类? 答: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口服降压药物主要包括六类,这些药物都有较好的降压疗效,但具体到每个病人身上,要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最优选择。1 钙离子拮抗剂(CCB),也是我国高血压患者最常使用的一类降压药。即药名后带“地平”两字的,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等; 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即药名后带“普利”两字的,如卡托普利、福辛普利、培哚普利等; 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即药名后带“沙坦”两字的,如厄贝沙坦、缬沙坦、坎地沙坦等; 4 利尿药:如双氢克尿噻片、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这类药价格较低廉; 5 β受体阻滞剂,即药名后带“洛尔”两字的,这类降压药物在降压同时可以达到减缓心率的作用,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6 单片复方制剂,不同作用机制降压药联合,达到协同作用并减少不良反应,减少服药次数增加用药依从性,如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缬沙坦氨氯地平等。 三、一些特殊的高血压患者,如孕妇、糖尿病患者或青少年、老年人等,那么这些不同的人群如何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高血压药? 答:首先,要及时就医了解自身患病情况,其次,医生会根据患者年龄、合并疾病、肝肾功能情况和承担费用能力以及药物的药理特点选择最适合的药物。 1.不同人群降压药的选择不同,有些降压药物对特定的病人是不适宜甚至是禁忌的,比如孕妇首选降压药物是拉贝洛尔,而ACEI/ARB是禁忌的; 2.不同人群血压目标是不同的,要根据降压幅度选择降压药物品种; 3.对于老年人一定要根据其肝肾功能选择降压药物并且根据肝肾功能情况及时调整降压药剂量避免药源性低血压,从小剂量开始,平稳降压,避免血压降得过快过低,用药前后测量立位血压,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4.儿童高血压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需要根据儿童的体重变化调整给药剂量。

糖尿病患者用药十大误区

糖尿病患者用药十大误区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但在临床诊疗和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发现,许多病人甚至是基层医务人员在糖尿病治疗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糖尿病的正确治疗。 误区一:查出糖尿病就用药 一般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应先进行饮食控制、坚持适当的体力活动、生活有规律、保持情绪稳定、肥胖者减肥,观察1~2个月左右。如果经过这些措施处理后血糖控制满意,就可以坚持非药物治疗,只有经上述处理后血糖控制不满意者,才加用适当的降糖药物治疗。 误区二:同类药物合用 口服降糖药有促胰岛素分泌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多种,每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但同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基本相似,所以一般不主张同一类药物合用。同类药物合用有时会导致严重低血糖。 误区三:选药不当 如肥胖患者应用促胰岛素分泌剂,儿童患者应用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消瘦患者或心、肺、肝、肾功能异常者应用双胍类药物,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或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等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都不是合适的选择,应该尽量避免。 误区四:凭感觉服药 有些糖尿病患者习惯根据自觉症状来判断血糖控制的好坏。许多2型糖尿病病人自觉症状不太明显,服药与不服药在感觉上差不太多,于是认为用不用药无关紧要。事实上,单凭症状来估计病情并不准确。临床实践中,单凭饮食和运动就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仅见于少数病情较轻的2型糖尿病病人,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病人在诊断之初即需给予药物治疗。 误区五:只吃药,不复查 化验血糖一方面可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作为选择药物及调整药量的重要依据。随着病程的延长,许多磺脲类降糖药物的效果逐渐降

2019执业药师继续教育《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重点内容介绍考试讲课讲稿

2019执业药师继续教育《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重点内 容介绍考试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重点内容介绍考试 单选题(共 10 题,每题 10 分) 1 . 欧美国家高血压治疗率均为55%~90%,而我国经诊断患者高血压治疗率不足() A.50% B.60% C.70% D.80%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2 . 常用高血压药物包括() A.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B.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C.钙通道阻滞剂 D.以上均是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3 . 哪类高血压患者适用于β受体阻滞剂() A.伴快速性心律失常 B.伴冠心病 C.伴主动脉夹层 D.以上均是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4 . 优先选用二氢吡啶类CCB的人群包括() A.容量性高血压患者 B.AC均是 C.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 D.AC均不是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5 . 欧美国家高血压治疗率达标率为35%~75%,我国高血压治疗达标率仅为() A.29.60% B.26.90% C.30.60% D.39.60%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6 . 下列属于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的药物是() A.硝苯地平 B.依那普利 C.盐酸特拉唑嗪

D.结沙坦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7 . ACEI/ARB适用于下列哪类患者() A.轻、中、重度高血压患者 B.左室肥厚患者 C.慢性肾脏病患者 D.以上均是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8 . 维拉帕米与地尔硫?禁用于() A.高血压合并心绞痛 B.高脂血症 C.相对禁用于心力衰竭患者 D.高血压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9 . α受体阻滞剂禁用于() A.高血压

正确服药有十大注意事项

正确服药十大注意事项 药并不是随随便便吃下去就行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存在不少的服药误区。如果吃药的方法不对,就会影响药物的作用发挥,甚至会产生负面效应。 1、服药要用温白开水 服药用水最安全的是温白开水。如果用茶水送服,就可能会使酸碱中和,失去药效。茶叶中含有上百种结构复杂的化学成分,如茶碱、鞣酸、苷类化合物、可可碱、咖啡因等,与许多药物可发生反应,比如止痛药呈酸性。果汁中含有酸性物质,可使许多药物提前分解,或使糖衣提前溶化,不利于胃肠吸收。牛奶中的钙、磷、铁等可与药物成分发生作用或结合而影响疗效,或沉淀而影响吸收,而乳品中的脂肪和蛋白还会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 2、干吞药物或刺激食管 口服的药物(如片剂和胶囊)在服用时,一定要喝足量的水,一般要用200毫升左右的温开水送服。如果干吞药物或喝水不够的话,虽然也达到了使药物进入体内的目的,但其实药物并不能马上进入到胃内,它会长时间滞留在食管中,由于药物浓度过大,特别是一些有刺激性的药物,会对食管黏膜产生比较大的刺激,甚至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 3、服药时间需注意 口服药物的服药时间须根据用药目的、吸收排泄情况以及药物对胃肠道有否刺激而定。从服药时间上,一般可以分为餐前、餐中、餐后、睡前等。 餐前服药是指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凡是要求药物充分、快速吸收,而无刺激性的药物均应在餐前口服。如促进胃动力药的胃复安、多潘立酮等。餐中服的药主要是二甲双胍、阿卡波糖、酵母片等降糖药,餐后服的药是在饭后15~30分钟后服药,除必须在饭前服下和必须在睡前服下的药物,其余都可在饭后口服,特别是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钠等需在饭后服用。”

名人名言之高血压治疗十大误区

高血压治疗十大误区 高血压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之一,有些老年人认为随着年龄 增长,血压高是正常现象,就算查出高血压,也不认真对待。以下 几种错误想法,控压时尤其要避免。 血压高但没症状,不用吃药。大多数早期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 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才有可能出现头痛、头晕、耳鸣、頸背部肌 肉酸痛等症状。即使没有症状,持续的高血压也会对心、脑、肾等 靶器官造成严重损害。专家表示,高血压需早发现、早治疗。一旦 诊断为高血压,就应积极干预治疗。早期高血压患者如果经过干预,改变生活方式后血压恢复正常,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减药或停药。 一旦吃药会产生依赖性,副作用也较大。降压药属于非成瘾性 药物,和高血压的危害相比,降压药的副作用微乎其微。所以已经 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最好不要随意停药,防止停药后血压升高。 血压高时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不用坚持。高血压是慢性病,通常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来控制血压。停药后血压波动幅度过大 会增加心梗、脑梗等并发症发生。降压药的作用不仅是降血压,还 有维持血压平稳,避免更多脏器伤害。 开始不能用“好药”,否则病情严重时无药可用。降压药不会出 现耐药情况。目前,临床公认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好药”是指长效降 压药,即口服一次,降压作用持续24小时以上。短效降压药物通常 只用于突发性血压增高,作用时间短,长期用药易引起血压波动。 建议患者根据个体情况,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长效降压药,避免降 压过猛。 发现血压升高,要快速降到正常。一般情况下,血压是缓慢升 高的,所以降压过程也要平稳。即使高血压急症也不可快速降压, 以免引起脑灌注不足等意外发生。 根据偶测血压值来判断高血压。很多人测一次发现血压高,就 认定自己是高血压,这是不对的。判断是否患上高血压,不能以在 门诊或家里偶尔测得一两次血压偏高为准。确诊标准为,连续测量 非同日的3次血压值,若均高于140/90毫米汞柱,才判断为高血压。 血压越低越好。血压是保持身体器官灌注的动力来源,血压短 时间内降得很低,超过自我调控能力限值后,将会降低重要脏器的 血液灌注,引起脑血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理想血压的高压值应在

高血压十大用药误区

高血压十大用药误区 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仅仅为16.8%。高血压只能被控制,不能治愈。产生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是:高盐饮食使体内潴留水份增加,驱动血流压力增加。另一个是饮食营养过剩,导至随年龄增长血管内斑块增加,使血管变狭窄和血管弹性“老化“,驱动血流压力增加。所以,一做好适量用盐,二运动减脂,成年人辅以降脂药组合(他汀+依折麦布)控制LDL-C和TG(甚至达到斑块消退),让血压不依赖强制降压药回归正常水平是有可能的。所以,对于高血压前期的年轻人,首要的是低盐和控制血脂(饮食与运动热量平衡)。对于高血压成年人,除上外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每天自测监视血压,通过降脂达到治愈高血压的症状,及时停止降压药的服用,防止低血压症的产生。为了科学规范地防治高血压,必须澄清对高血压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防控高血压是个人的问题 不可否认,高血压的发生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 但是,即使高血压患者想改变生活方式,如果家庭和社会不予支持也很难。如果购买的食品都含有很高的钠盐,限盐也就成了空话。 再如,被动吸烟和吸烟一样,都是心血管危险因素。如果不戒烟,家属和同事就永远消除不了这个心血管危险因素。

误区二:凭感觉用药 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或估计出来的,没有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有些人血压明显升高,但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仍没有不适的感觉,直到发生了脑出血,才有了“感觉”。 误区三:不愿意过早服药 很多40~50岁的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降压药会产生“抗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这是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的观念。 第一,降压药不是抗生素,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 第二,血压升高会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的大、中、小血管,损害心、脑、肾。收缩压(高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与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分别增加53%与31%。 第三,血压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肾损害,其远期预后越好。对于大多数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1~3个月),血压仍≥140/90mmHg,应启动药物治疗。 误区四:降压药伤肾 伤肾的是高血压,而不是降压药。

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相关题目修订稿

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相 关题目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相关题目 姓名:科室:分数: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5分) 1.高血压病人,心脏B超示室间隔与左室后壁之比达1:4,下列何 种药物最佳() 2.A 双氢克尿噻 B 依那普利 C 氨酰心胺 D 维拉帕米 2.男性,72岁,血压210/96mmHg,伴气促及下肢水肿,心率110分,最好选用下列何种降压药物() A 美托洛尔 B 卡托普利 C 硝苯地平 D 双氢克尿噻 3.下列各种高血压,哪种最适合普萘洛尔治疗() A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 B高血压伴支气管哮喘 C高血压伴心动过缓 D 高血压伴心绞痛 4. 高血压病引起的死亡原因最常见的是() A 心力衰竭 B 脑血管意外 C 尿毒症 D冠心病 5 硝苯地平不会引起下列哪一种副反应() A头痛 B面红 C 下肢浮肿 D心动过缓 6.肾动脉狭窄患者以下哪类药物禁用() A依那普利 B拉西地平 C美托洛尔 D盐酸特拉唑嗪 7.下列降压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常容易引起干咳症状() A美托洛尔 B硝苯地平 C依那普利 D尼群地平

8.下列属于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的药物是() A硝苯地平 B依那普利 C盐酸特拉唑嗪 D缬沙坦 9.高血压患者一般每天摄盐量控制在多少克以下() A 6-8克 B 7-9克 C 8-10克 D 9-11克 10.下列哪种药物首次服用时可能引起较重的体位性低血压()A卡托普利 B哌唑嗪 C硝苯地平 D可乐定 E普萘洛尔 二、简答题(共2题,每题25分) 1.写出高血压的几个类型,并写出每个类型的代表药物。 2.写出钙通道阻滞剂的特点和副反应。 参考答案

最新的十大用药误区大全

最新的十大用药误区大全 10月17日,中国药学会在京发布“2019年公众十大用药误区”。该活动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导的2019年“全国 安全用药月”活动之一。发布会上,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丁丽霞呼吁:全社会关注安全用药,学习用药常识,促进全民健康。 “2019年公众十大用药误区”分别是:追求疗效滥 用药、自行停药没危害、胰岛素有依赖性、使用药品不得法、别人能用我就用、不良反应很可怕、偏方秘方治大病、海淘药品放心用、换季就去洗血管、回避风险不接种等用药错误行为。 据悉,这些误区是中国药学会从其主办的“药品安全网络知识竞赛”活动中收集到的81.6万次有效答题中分析梳 理得出,它们具有公众误识率较高、潜在风险较大的特点。 十大用药误区 误区一:追求疗效滥用药 专家解读:要做到合理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四大原则。用药首先强调安全性,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谈到合理用药。例如儿童用药时,家长有时会忽视“用药原则”,儿童感冒用成人药减量给儿童服用,一定要求医生输液,认为“吊水”好得快,片面追求疗效。 误区二:自行停药无危害 专家解读:很多公众都知道长期服用药物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所以一些患者在自我感觉病情好转,或者症状减轻后就马上停止服药,不按照医嘱正确用药。药物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尤其是感染性疾病,要有足够的疗程,才能彻底控制感染,疗程不够可转为慢性感染;有些慢性病(高血压、糖尿

病等)要终身服药,不能随意停药,患者依从性较差的情况下,不规律服药,容易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加重,危及生命。 误区三:胰岛素有依赖性 专家解读: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一听说要打胰岛素,就坚决拒绝;有些患者在口服药物控制血糖不理想的情况下, 宁愿血糖高,也不愿打胰岛素。问其原因,他们说:打胰岛素就像吸毒一样,一旦用上就会成瘾,以后再也离不开这个东西了,需要终生用药,实在难以接受。胰岛素是用来治疗糖尿病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武器。目前,胰岛素治疗,不仅用于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不佳的患者,对于一些刚刚发现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如果血糖很高,也提倡使用一段时间胰岛素强化治疗,将血糖控制在良好的水平。最新医学研究发现,新发现血糖较高的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够采用一段时间胰岛素血糖强化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胰岛细胞功能,对患者长期控制血糖都有很大好处。 误区四:使用药品不得法 专家解读:错误的给药方式有时不但不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还会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服用一般药片可整片吞咽,不需要嚼碎。因为我们服用的药片除了含有主药外,还含有崩解剂等辅料,所以药片在胃中会逐渐崩解、溶解、吸收,而起到治疗作用。 泡腾片是一种特殊剂型,它含有泡腾崩解剂,一般是有机酸和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二者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若直接吞服,大量气体会急剧充斥气道,有引起窒息的风险。正确服用方式为先取半杯凉水或温开水约100到150ml,将一次用量的泡腾片投入杯子,待药 物完全溶解或气泡消失后摇匀服下。

高血压用药指导

高血压用药指导 一:降压药物选用的原则是: 1、应用降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需长期服药。因此,宜选用降压作用温和、缓慢、持久、副作用少、病人易于掌握而使用方便的口服降压药(如氢氯噻嗪、利血平、复方降压片等)作为基础降压药,再按不同病期选用其他降压药物。 2、用降压药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达到降压目的后,可改用维持量以巩固疗效,尽可能用最小的维持量以减少副作用。 3、使用可引起明显直立位低血压的降压药物时,宜向病人说明,从坐为起立或从平卧位起立时,动作应尽量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要注意,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昏厥而发生意外。 4、缓进型第一期病人,症状不明显,一般治疗(包括镇静剂)即能奏效,可不必应用降压药物,必要时用少量作用温和的降压药如利尿剂、萝芙木类或复方降压片即可。第二期病人多需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治疗,如利血平、肼屈嗪和利尿药合用或再选加酶抑制剂、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神经节阻滞剂或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等。第三期病人多需用降压作用强的药物如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神经节阻滞剂,如盐酸可乐定、长压定等治疗。 5、临床上常联合应用几种降压药物治疗,其优点是:药物的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几种药物共同发挥作用,可减少各药的单剂量;减少每种药物的副作用,或使一些副作用互相抵消;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下降较为平稳。最常用的联合是利尿剂和其他降压药合用,利尿剂既可增强多种降压药疗效,又可减轻引起浮肿的副作用;利血平和肼屈嗪,β受体阻滞剂和米诺地尔合用时,各自减慢和增快心率的副作用互相抵消。 6、急进型高血压病的治疗措施和缓进型第三期相仿。如血压持续不降可考虑用冬眠疗法;如出现肾功能衰竭,则降压药物以选用甲基多巴、肼屈嗪、米诺地尔、可乐定为妥,血压下降不宜太显著,以免肾血流量减少加重肾功能衰竭。 7、对血压显著增高已多年的高血压患者,不宜使血压下降过快、过多,高血压患者往往因不能适应较低或正常水平的血压而感不适,且有导致脑、心、肾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脑血管意外、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肾功能不全等可能。发生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时要采用紧急降压措施。 近年来多选用钙离子拮抗剂作为首选药,尤其对伴有冠心病心绞痛者尤为适宜,对有传导阻滞、心动过缓者亦甚安全;亦可选用酶抑制剂,对伴有心功能欠佳者更好,对血压过高上述两药可同时应用;对有心动过速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尤其对心肌梗死后伴有高血压、心动过速或过早搏动可能有预防猝死的作用;对持久血压不易下降者有时需上述三药同时应用,但应从小剂量开始,并经常随访血压。近年研究证明,硝苯地平与卡托普利有逆转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故特别适合高血压合并心脏病患者。 二:高血压用药的误区 误区一:难受了才吃药 有些患者把降压药当成止疼药、止咳药来使用,当出现头晕、头痛症状才吃药,其实这种做法很危险。很多高血压患者本身没有明显症状,但高血压对健康的威胁并不会因此而消除,一旦被确诊为高血压,即使没有症状也要吃药。另外,降压药吃吃停停会导致血压忽高忽低,不但不利于血压稳定,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误区二:跟风吃药 有的患者会“道听途说”,听说某某降压药好,就自己去买来吃,结果引起其它疾病发作。另外,还有患者喜欢打听偏方、买降压帽、戴降压皮带,殊不知这些做法都会延误病情。高血压治疗要根据每个人血压水平、危险因素、伴随的其它疾病都不一样,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因此,选什么药、怎么吃都需要医生具体指导,自己不能够擅自做主。 误区三:频繁换药 有一些患者不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而是自作主张换来换去,结果导致血压波动,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其实任何药治病都有一个过程,降压太快的并不一定是好药。有的降压药作用比较温和,从服药到理想平稳控制血压一般需1周时间,在此期间不要来回换药。

九种日常用药误区多

九种日常用药误区多 激素类外用药,乱用乱涂误病情 专家指出,使用激素类外用药时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若其他药物无效或效果不佳,可考虑用激素类外用药治疗,如脂溢性皮炎、遗传性过敏皮炎等。但对于病程长、皮损严重或病灶已出现细菌感染者则最好不用或少用,如脓疱疮、毛囊炎、疖子等。此外,真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以及全身性细菌感染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激素类外用药。二要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型,一般可先选用作用强的药物,如地塞米松、倍地米松和氟轻松等,等病情控制后再改用作用较弱的药物,如氢化可的松等,这样不仅可控制病情,而且还会减少副作用。三要正确使用激素外用药,腹股沟、腋窝、耳朵、眼睑以及头面部的皮肤较为敏感,选用的激素浓度应低些。 含有激素的外用药,包括糊剂、乳剂、油剂和软膏剂等,一般每天用1~2次即可达到治疗目的。皮损范围越大,选用药物的浓度应越低,太大的皮损应避免使用激素制剂。另外,需长时间使用者,最好隔日用药,不仅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延缓对药物的耐受性。 膏药贴敷需对症,错用误用伤身体 专家强调,每种贴剂都有独特的药理作用,不能通用。如,因受风寒引起的慢性腰痛和跌打损伤等,可用狗皮膏药或追风膏,以散寒祛风、舒筋活血。因热毒郁结引起的痈疽初起时硬结不消、红肿疼痛、脓成不溃者,可用拔毒膏拔毒消肿、去腐生肌。橡皮膏类贴剂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对风湿痛、腰痛、肌肉痛、扭伤、挫伤等有一定的疗效。 另外,下列三种情形应谨慎使用:一是患处有溃烂时不宜贴敷,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二是平时运动或劳动时不慎造成肌肉挫伤或关节、韧带拉伤,不要立即用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贴于受伤部位。因这类膏药具有活血散淤的作用,伤后即贴不能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建议先冷敷伤处,再行贴敷。三是孕妇应禁用含有麝香、乳香、红花、没药、桃仁等活血化淤成分的膏药,特别是孕妇的脐部、腹部、腰骶部都不宜贴,以免局部刺激引起流产。 冬季是风湿病的高发季节,因贴膏药过敏的患者非常多见,特别是过敏体质的人群,更应该多加注意。

2019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重点内容介绍考试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欧美国家高血压治疗率均为55%~90%,而我国经诊断患者高血压治疗率不足() ?A、50% ?B、60% ?C、70% ?D、80%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2 、常用高血压药物包括() ?A、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B、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C、钙通道阻滞剂 ?D、以上均就是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3 、哪类高血压患者适用于β受体阻滞剂() ?A、伴快速性心律失常 ?B、伴冠心病 ?C、伴主动脉夹层 ?D、以上均就是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4 、优先选用二氢吡啶类CCB的人群包括() ?A、容量性高血压患者 ?B、AC均就是 ?C、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 ?D、AC均不就是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5 、欧美国家高血压治疗率达标率为35%~75%,我国高血压治疗达标率仅为() ?A、29、60% ?B、26、90% ?C、30、60% ?D、39、60%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6 、下列属于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的药物就是() ?A、硝苯地平 ?B、依那普利 ?C、盐酸特拉唑嗪 ?D、结沙坦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7 、ACEI/ARB适用于下列哪类患者() ?A、轻、中、重度高血压患者 ?B、左室肥厚患者 ?C、慢性肾脏病患者 ?D、以上均就是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8 、维拉帕米与地尔硫?禁用于() ?A、高血压合并心绞痛 ?B、高脂血症 ?C、相对禁用于心力衰竭患者 ?D、高血压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9 、α受体阻滞剂禁用于() ?A、高血压 ?B、溃疡病 ?C、哮喘 ?D、高脂血症

高血压病人常见用药误区的探讨

高血压病人常见用药误区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3-06-06T11:30:10.5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1期供稿作者:刘君迟瑞柳甜甜[导读] 目前高血压被喻为死亡的“巨型杀手”,给不少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身心负担。刘君迟瑞柳甜甜(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海勤疗养区 310002) 【关键词】高血压用药误区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329-01 目前高血压被喻为死亡的“巨型杀手”,给不少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身心负担。因此做好高血压病人用药指导,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延长病人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对护士来讲是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自身的护理经验阐述了其当前常见用药误区,及给予的帮助和指导。 1 常见用药误区 1.1、凭感觉用药许多病人虽然已被确诊为高血压病,但自我感觉没有明显的症状,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拒绝服用,最终使得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也有部分病人把降压药当成止疼药,按需服药。出现头痛、头晕才服药,这种做法非常错误。 1.2、不遵医嘱盲目降压病人只要发现血压升高,便随意加大药物剂量或增加药物品种,迫使血压在短时间内大幅度下降,认为血压降的越低越好。 1.3 道听胡说滥用乱用忽视个体差异,盲目根据广告或旁人用药信息、经验去用药。甚至有些盲目要求“最好、最贵”。事实上,降压药和其他所有的药一样,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1.4、服药时间不正确血压会根据时间不停波动,晨起血压容易出现高峰,诱发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但多数病人却喜欢晨练后,或者吃完早餐再服药,这很容易导致意外。另外,血压在一天中,午夜最低,入睡后血压比白天平均下降20%左右。因而睡前服用降压药,会导致血压较大幅度下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从而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在血管内积聚成块,阻塞脑血管,极易引发缺血性脑中风[1]。 2 用药指导 2.1遵医嘱长期用药临床上,只要确诊,即使服药后症状好转也要坚持服药。间断服药会使血压忽高忽低,不利于血压稳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引发“高血压危象”及其它严重并发症,如脑出血[2]。也有不少病人在意说明书的副作用而排斥服药,或改服其他所谓"没有副作用"的中药。其实,副作用只是对一些特殊病人或特殊情况做出的“特别提示”,不是每个人都会碰到。有时药用得好,副作用也能成为治疗作用。如以硝苯地平为代表的二氢吡啶类药物,在降压的同时可能会使心率增快,引起心悸等副作用。但如果其用药前心率过缓,则副作用可能转化为有利作用。 2.2 缓慢平稳降压每位病人的心脑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硬化,血管腔也相应变细,血流减少。一般主张选用小剂量、较缓和的降压药,并在l周内每日观察服药后血压变化情况,最终选择一个最有效的维持量[3]。不少病人对较高的血压已经适应,突然降得过低反而会引起一些不良症状,导致重要脏器缺血和体位性低血压,甚至发生脑血栓形成和心肌梗死。因此,血压应逐步降低,防止用药过猛引起血压骤降等不良反应。 2.3合理选择用药一般主张服用长效药,单一用药。如单一用药血压控制不好,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配伍,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低剂量降压药物,使之优势互补,增加降压效果。部分病人降压心切,不按医嘱服药药,用药3天效果不明显就立刻换药,或直接改用贵价药。其实,任何药物都有一个药理过程,有的降压药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作用比较温和,从服药到平稳控制血压一般要1~2周的时间,在此期间坚持长期用药,不可随意停药及频繁改变治疗方案,必要时让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制定治疗计划,彻底纠正随意停药的现象,提高患者对用药的依从性。 2.4合理选择服药时间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一天24小时血压高峰时间为上午9-11点和下午4-6点,在晚上8点以后血压开始逐渐下降,到凌晨2-3点降至最低。因此最合适的用药时间为上午6-7点或下午3-4点。而对于有些药效可以维持24小时的降压药,则晨起第一件事就是把降压药吃上,切忌睡前服药[4]。 3 结论 根据卫生部最新统计资料,目前我国每13秒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达到高发水平,给高血压病人造成极大精神压力。因此,通过积极有效的用药指导,纠正高血压病人用药误区,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帮助其控制血压,提高用药依从性,预防并发症[5]。 参考文献 [1] 李友梅.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误区及合理用药探讨[J]. 海峡医药,2009.21(5).161-162 [2] 刘忠勇.高血压病患者药物治疗的误区[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3) .193-194 [3] 赵华.高血压患者常见用药误区及干预[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0.8(5).65 [4] 徐戟,麦志红.高血压患者科学合理用药浅谈.[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28) .80 [5] 曹丽.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误区的研究[J].四川医学,2009.30(5).772-77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