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麦饭石对养殖水体水质调控的研究(1)

麦饭石对养殖水体水质调控的研究(1)

麦饭石对养殖水体水质调控的研究(1)
麦饭石对养殖水体水质调控的研究(1)

第17卷 第2期2001年6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 nal of F ujia n T eacher s U niv er sity(N atural Science)

V ol.17 N o.2

Jun.2001

文章编号:1000-5277(2001)02-0118-03

麦饭石对养殖水体水质调控的研究

钟全福1,林岗2

(1.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02; 2.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摘要:研究了麦饭石作为一种水质净化剂对养鱼水体中的水化因子的调控作用和效果.结果表明:麦饭石对养鱼水体具有双向调节水体的酸碱度的作用,有效降低养鱼水体中的有害物质的含量.麦饭石的一次施用量为50mg/L一次效用为8天左右,随着使用剂量的提高,水体中的N H4+-N和N O2--N的浓度降低效果更为明显,且效用时间延长.麦饭石能有效地改善养鱼水体的水质,尤其是在水质恶化时,其作用更为明显.

关键词:麦饭石;水质恶化;氨氮

中图分类号:Q387 文献标识码:A

 

麦饭石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矿物保健品,对生物体无毒无害,能促进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麦饭石所含有的常量,微量元素近60种,可为生物体提供无机营养成分,调节新陈代谢.麦饭石还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对某些病毒和有害微生物及重金属元素,有机物质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1].另外麦饭石是粘土矿物.能延长饲料在消化道的存留时间,使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可被充分吸收利用[2].近年来,麦饭石已被广泛地应用到畜牧、水产的饲料上[3].随着集约化水产养殖的发展,养殖水体的水质恶化日益严重.麦饭石良好的吸附性和离子交换性在水产养殖水质净化方面已开始得到应用.但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尚少.养殖水体是一个较复杂的环境,除了放养的鱼类,还有浮游动植物、微生物、水中的各种有机悬浮物、理化因子.这些因素形成动态平衡.其中养殖水体中的水质污染主要来源于鱼类的排泄物、残饵等,水中的各种有机物分解产生大量的氨氮,致使水质恶化,轻者影响鱼类的生长、摄食,降低鱼体的抗病力和免疫力.严重时,将出现各种病虫害.甚至死亡[4~6].本文作者旨在通过实验探讨麦饭石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水取自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榕桥试验基地.各项水质指标为:NH4+-N<0.02mg/L,NO2-: 0.006m g/L,NO3-1:0.88mg/L,pH7.00,总硬度9.51m g/L,总碱度12.51mg/L.玻璃水族箱规格为100cm×45cm×60cm麦饭石由福州大学矿冶系提供,经加工成细度小于200目的粉状.实验用鱼为全长10~12cm的锦鲤.

1.2 水质测定

氨氮采用纳氏试剂法,亚硝酸盐采用盐酸a-萘胺比色法,721型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pH采用PS—1酸度计测定.

1.3 实验条件

1.3.1 麦饭石对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和pH的影响实验:以分析纯NH4Cl配置成NH4+30mg/L试

作者简介:钟全福(1964- ),男,福建龙海人,助理研究员.

收稿日期:2000-06-25

验溶液;以NaNO 2配置成NO 2--N 15mg /L 试验溶液;以盐酸或氢氧化钠配制成pH 值为5.0和9.0

的试验溶液.在水箱底用2.0kg 麦饭石铺成厚5cm ,各加入试验溶液50L ,水温24.5~25°C 共4组8个水族箱,另设一对照箱.

1.3.2 麦饭石对养殖水体中氨氮的影响实验:每箱放养锦鲤20尾共9箱.小气泵24h 连续冲气,每天按鱼体重5%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不换水.饲养2天后,按50、100、150mg /L 浓度添加麦饭石每个浓度组两箱,另一组将麦饭石3kg 装入绢网袋中铺底,设一对照箱.每隔24h 定时测定水体中的氨氮浓度(水温26~28°C).

1.3.3 麦饭石对锦鲤的毒性实验:于3个水族箱中分别添加麦饭石配制成3000、6000、10000mg /L3个不同浓度,各放养锦鲤20尾保持96h ,并连续冲气(水温28°C );另设一对照箱.

2 结果

从图1可知,麦饭石对水体中的NH 4+-N 、NO 2-

-N 具有较强的吸附净化能力,在较短时间内,能迅速降低水中的NH 4+-N 、NO 2--N 浓度,实验中,24h 即使水中氨氮减少了53.3%,至实验结束水体中的亚硝酸盐氮减少了99.2%.

图2显示麦饭石对水体中的pH 值具有双向调节能力,能在4h 内将pH 分别从5.0和9.0调节到

6.5以上,8.0以下,达到养殖标准,并能使pH 值保持相对稳定,显示其有良好的缓冲能力

.图1 麦饭石对水体中

NH 4+-N 、NO 2--N

的影响图2 麦饭石对水体pH 值的影响

 

图3 不同浓度的麦饭石对养殖水体中NH 4+-N 的影响 锦鲤在各个浓度的麦饭石混浊溶液中浸泡96h,仍活动正常,与对

照组无明显差异,说明麦饭石对锦鲤影响极少.

从图3可以看出:在不换水条件下,至第6天实验组氨氮浓度均小

于1.48m g/L,对照组已达到2.2mg /L,而100mg /L 组和150mg /L

组分别在第10天和第16天才超过2.0mg /L.铺底组一直维持在较低

水平.50m g /L 组第8天时再次添加同剂量的麦饭石,在以后8天内,

氨氮浓度逐渐降低到0.32mg /L.可见,定期泼洒麦饭石50mg /L 可有

效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浓度,减少换水量,节约水源和能源稳定养殖

水体的水质.

3 讨论

各种鱼类对氨氮耐受力各不相同,但一般认为,铵态氮的控制范

围:NH 4+<2mg /L [4,6]

.在鱼类的集约化养殖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的浓度是制约养殖密度的主要因子之一.氨氮的产生主要是来源于鱼类的残饵、排泄物;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是经硝化反应后的产物.养殖水体119 第2期 钟全福等:麦饭石对养殖水体水质调控的研究

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达到一定值时,将对鱼类产生毒性,影响鱼类生长.目前,生产上常采用频繁换水的方法来降低这些因子,造成水源大量浪费.对一些需要加温养殖的品种如甲鱼、鳗鱼和虾等,还存在热能浪费.麦饭石水质净化处理方法比一般水净化处理方法简单、经济.与一般水净化处理的比较如下表1.

表1 处理方法的比较

麦饭石水质净化化学、物理水净化生物膜过滤水净化不需要水循环附加设施需要水循环等附加设施需要水循环,生物膜等附加设施

节能需一定水循环动力能源,耗能需一定水循环动力,耗能

能吸附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和悬浮有机物,沉淀,可经常性使用 

 

 过滤器需定时更换填充料,定期

冲洗,物理净化装置不能清除水

中溶解性有害物质(N H4+-N、

N O2--N、H2S)

形成生物细菌过滤膜需要一定时

间,不能连续使用,常由于使用

药物使生物细菌过滤膜失效

 

麦饭石具有双向调节水体pH值,有效降低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氮,为解决鱼类集约化养殖上存在的水质控制问题,为养殖鱼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提供一个新的选择.我国具有丰富的麦饭石矿产资源,研究和开发麦饭石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对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广泛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金玉泽.中华麦饭石——健康宝石[M].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1987.

[2]林建斌.鱼用饲料中促生长剂的研究和应用概况[J].福建水产,1995(2):46—51.

[3]赵元凤.麦饭石作为鱼饲料添加剂的研究[J].饲料博览,1994(5):27—28.

[4]袁定清.养殖水质管理问题[J].福建水产,1999(3):43—47.

[5]徐跑.一种高效水质净化剂[J].科学养鱼,1999(9):38.

[6]连家雄.淡水养鱼新技术[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The Effect of“Medical Stone”on the Water Quality in Aaquaculture

ZHONG Quan-fu1,LIN Gang2

(1.Fuj ian P rov incial I nstitute of Fr eshw ater Fisher ies,Fuz hou350002,China;

2.Bioengineer ing Colleg e,Fuj ian T eachers Univ er sity,Fuz hou350007,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deals w ith the“M edical stone”as a water purifying agent toregulate and co ntral hy drating factors in w ater for aquaculture.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Medical stone”can regulate alkalinity and acidity of w ater and reduce the co ntent of harmful substance in w ater.T he “M edical stone”use lever is50mg/L everytime and the av ailable time is8days or so.As the do sage raises,NH4+-N and NO2--N reduce usually the available tim e pro longs.T he“Medical sto ne”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w ater quality in aqua-po nds.Especially w hen the w ater quality becom e w orsen, the functio ns becom e mor e impo rtant.

Key words:M edical stone;w ater purifying;am monia

(责任编辑 余 望) 120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 

畜禽养殖场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畜禽养殖场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随着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场和养殖区的不断增加,在解决了畜产品供应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畜禽的粪便和污水排放量剧增,加之农业上由传统的使用有机肥转向大量使用化学肥料,畜禽粪便利用率低,在合理发展规模养殖、调整养殖结构与布局的同时治理养殖污染,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河南环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针对该类废水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制定出一整套的解决方案。供养殖业客户来参考选用。一、畜禽养殖行业污染的情况 针对畜禽养殖行业的污染现状,畜禽养殖行业主要的污染种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污染空气;堆积的畜禽粪便在厌氧的环境条件下,可分解释放甲烷、硫化氢等有毒有害刺激性气体,最周边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2、污染水体;畜禽养殖场未经处理的污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质,其污染负荷很高,这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直接排入或随雨水冲刷进入江河湖库,使水体变黑发臭,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鱼塘及河流丧失使用功能;养殖污水长时间渗入地下,使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含量增高,水质恶化,同时危及周边生活用水水质。 3、传染人畜共患病,因养殖场的粪便和污水随地堆积、任意排放,直排田间、河流,使得养殖场周围臭气冲天、蚊蝇成群。据统计,90余种人畜共患病是由畜禽粪便及排泄物为主要载体传染的。 畜禽养殖行业产生的污染物是典型的高浓度的有机废水,CODcr、氨氮、SS、总磷等污染物浓度都比较高。 二、畜禽养殖废水的特征 1、畜禽养殖废水的来源;畜禽养殖行业废水通常主要是由尿液、冲洗废水、(主要是圈舍冲洗废水、饮水槽冲洗废水、地面清洁用水、设备设施清洗用水)少量的生活用水等。 畜禽粪尿排泄系数 饲养种类粪尿BOD 氨氮TP TN /g.头-1.d-1/kg.头-1.d-1 生猪2200 2900 203 37.5 1.7 4.51 蛋禽75 — 6.75 0.9 0.115 0.275 肉禽150 —13.5 1.8 0.115 0.275 牛30000 18000 805 12 10.07 61.1

养殖用水体PH值调控技术

养殖水体PH值调控技术 PH的产生和调控 产生 PH值通俗讲就是用来表示水体中酸碱度的指标,是水体中H+的含量,是H+摩尔浓度的负对数,如水体中H+浓度为10-7mol/L时,即—lg-7的值就是7,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性水,以H+的含量多少取1—14。 适合水产养殖的PH值的范围 一般认为水产养殖用水的PH值得最适范围在7.5—8.5。低于7时水呈酸性,对养殖生物的鳃产生刺激,造成鱼虾等生物血液载氧能力下降,影响其呼吸机能,进而影响摄食,降低养殖生物的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抵抗力,同时还利于水体中H2S的产生,造成对养殖生物的毒害。PH值大于7时,水体呈碱性,随着水体中PH值的升高,水体中的NH3在总的铵态氮中的比例急速升高,也可能造成养殖生物的慢性或急性氨中毒(用氨水清塘即运用这个原理),即使水体中不含氨氮,过高的PH值也会使养殖生物的鳃丝棒状化,影响其与水体中的氧气交换和二氧化碳的排除。 水体中影响PH值得两大平衡系统 影响水体PH值的因素除了酸性或碱性底质和水体中的离子交换,理论上主要有两大系统: CO2—HCO3-=CO3-2 Ca2+—CaCO3 从上可以看出,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和水体的PH的关系相当密切,在实践生产中,白天晴天时,水体中的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致使水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剧下降,从而PH值上升,所以在中午过后一段时间(一般2-4小时)水体中的PH值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到夜晚时正相反藻类的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增强,藻类呼吸作用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水体中的PH值下降。一般来讲在早晨日出之前,水体中的PH值达到一昼夜的最低值。严格科学的来讲,水体中的PH值的最高值为白天浮游植物或挺水(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体中一切有呼吸作用的生物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达到一个暂时的平衡时,这个临界点即为一昼夜中PH值得最高点,相反最低值出现在为浮游植物或挺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体中一切有呼吸作用的生物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达到另一个暂时的平衡点时。可以用PH每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简单判断水体中浮游植物(或挺水植物)和水体中浮游动物的多寡、浮游植物的活力。 第二个系统中钙离子的浓度影响水体的碱度,当钙离子的含量较高时,水体的缓冲能力较强(排除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的影响),水体的PH值日变化幅度小,另外水体中的养殖生物也需要大量吸收钙离子作为自己的骨骼(内骨骼或外骨骼)生长。 PH过高过低的调控措施 PH过高: 土壤为退海之地,土壤的碱性较高: 水体中的离子与土壤中的离子因压力差存在着离子交换,使水体中的PH值升高,可以采用泼洒盐酸或醋酸的方法,具体用量是盐酸(30%)0.5斤/亩.米水深。也可以采用不清塘的方法,原因有二,第一是利用渗透压使土壤中的离子不能或少量析出,二是利用池底的大量有机物产生的腐殖酸来平衡碱性底质(此种方法应加强塘底的改底工作)。另外也可以大量的使用乳酸菌,具体用量可以参考厂家产品的用量。 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强烈的光合作用造成的: 可以使用益生菌如加“酶利生素、芽孢杆菌、鱼虾舒乐”等,原因是益生菌有多种有益

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分析

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对禽畜产品的需求也日渐增长。在国家一系列加速禽畜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下,禽畜业养殖由原来的分散经营饲养、头目少的小户型养殖不断的转型为大型的集约化、规模化的城镇养殖。但在提高管理与肉品水平以及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也造成粪尿过度集中,冲洗水大量增加等问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该文主要综述畜禽养殖废水的来源、水质特点以及危害,同时重点介绍几种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工艺。关键词: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 1 畜禽养殖废水的来源及水质特点 畜禽养殖废水指由畜禽养殖场产生的尿液、全部粪便或残余粪便及饲料残渣、冲洗水及工人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的总称,其中冲洗水占大部分[1]。畜禽废水处理难度大,并呈现出以下特点:(1)COD、SS、NH3-N含量高; (2)可生化性好,沉淀性能好; (3)水质水量变化大; (4)含有致病菌并有恶臭。 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禽畜粪便约45亿吨,其化学需氧量(COD)超过我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之和。因此禽畜养殖污染已经是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之后的第三大污染源。而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则是其中的重点[2]。 2畜禽养殖废水的危害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污染以及危害也日益凸显。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的的废水往往给环境和人体带来相应的危害。 2.1 大气污染 畜禽粪尿中含有大量未被消化的有机物,主要由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组成。碳水化合物可分解成甲烷、有机酸和醇类。含氮化合物主要是蛋白质。在有氧条件下,蛋白质分解的最终产物是硝酸盐类;无氧条件下,可分解成氨、乙烯醇、二甲基硫醚、硫化氢、甲胺、三甲胺等恶臭气体。而对于刚排泄出的畜禽粪便含有氨、硫化氢、胺等有害气体,如未能及时清除处理,其臭味将成倍增加,产生甲基硫醇、二甲二硫醚、甲硫醚、二甲胺及多种低级脂肪酸等有恶臭的气体[3]。这些大气污染物不仅给养殖场的工作人员以及周边的居民带来健康上的危害,也会造成小范围的纠纷和矛盾,从而影响地区的长治久安。同时畜禽养殖业所产生的大量氨气也成为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之一[4]。 2.2 水污染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产养殖智能化监控技术与系统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产养殖智能化监控技术与系统一、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繁荣农村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已明确将“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和“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纳入优先主题,因此,建设现代化的水产养殖业、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水产养殖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水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结合浙江省的区位优势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发展现代水产养殖业,对浙江省建设海洋大省和海洋强省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应用现代物联网技术,结合水产养殖特色,构建一套水产养殖水质环境信息感知—无线传感网路和可视化监控—智能化终端控制和预警预报系统,实现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水产养殖,对构建具有鲜明浙江特色的现代水产养殖新格局,促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统计显示,到2010年,我省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480万亩,产量达到190万吨,净增20万吨;产值(一产)达到350亿元,新增130亿;出口额达到10亿美元,新增6.5亿美元。但随着我省土地资源紧缺,水产养殖池塘逐步老化、病害多发、效益下降等突出问题,如何提高养殖产品的品质、直接增加了渔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水产养殖产业成为我省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传统的粗放水产养殖方式,采用人工观察,单纯靠经验进行水产养殖的方法,很容易在养殖过程中造成调控不及时,反馈较慢,出现“浮头”和大面积死亡等惨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上述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水产养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要求。基于上述问题,本项目重点研究水产养殖水质和环境关键因子立体分布规律和快速检测技术、水产养殖智能化和可视化无线传感网络监控系统、开发水产养殖环境关键因子(温度、pH值、溶解氧、

论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论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时间:2010-07-10 11:39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 66次 摘要:随着我国工厂化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水调控系统受到了普遍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养殖水质调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各个组成单元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对未来这项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关键词: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调 摘要:随着我国工厂化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水调控系统受到了普遍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养殖水质调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各个组成单元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对未来这项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调控,研究进展 水产养殖业是我国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渔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我国的渔业发展重心由“捕捞为主”向“养殖为主”的转移,促使水产养殖业发生了巨大变化。2001 年中国水产养殖产量达到 2726 万t,比1978 年增长 16 倍,在世界渔业总产量中,养殖的产量占了20%,而我国水产养殖产量约占世界养殖产量的80%[1]。同时,由于水产养殖的不断发展,原来粗放型的养殖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生产的要求。在养殖过程中,因残留饵料、养殖生物的粪便及残体等的腐败,造成养殖水体恶化。这些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的水未加处理就随便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诱发有害的水华或赤潮,损害养殖生产,甚至使整个生态环境遭到恶化。 1. 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是水产养殖业向现代化、企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养殖方式,实现高密度、高产量和高效率的渔业生产[2]。因其集约化和水质相对容易控制的特点,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美国采用工厂化养殖系统来养殖生物现已逐步形成和发展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技术和设备[3]。丹麦的工业化循环流水式养鱼系统和地下室循环过滤养鱼系统都是高水平的,设备已出口挪威,以色列等国。日本采用循环流水工业化养鱼系统也较早,主要养鲤鱼、鳗鲡等,前苏联,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瑞典也都先后设计生产了各种类型的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系统,用于养殖海、淡水名优鱼类,我国工业化养鱼起步于二十世纪70 年代,是受世界工业化养鱼潮流的影响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而自行设计生产的工业化养鱼系统以80 年代末建立的中原油田养鱼工厂较为著名[4]。刘伟[5]等利用流化床生物滤器循环水养鱼系统进行了培育鲤仔鱼至乌仔的育苗实验。结果表明:鱼苗在10—15万尾/m2的放养密度下,鲤仔鱼在15d内达到了乌仔规格,成活率达到87%。 2. 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中的污染物 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中的污染物主要是未被摄食的残饵、养殖生物的排泄物和分泌物、病原体及其他杂质。最终以悬浮的颗粒物、溶解有机物、氨氮的形式存在,为了使这些污染物的浓度达到养殖生物正常生长繁殖所要求的安全浓度之下,应具备不同的污染物处理单元,以维持整个养殖系统对水质、溶氧、温度及其他水化学参数的需要。 3. 目前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中的主要水处理单元与设备 根据养殖系统的特点和养殖生物对水质的要求,一般情况需要设的处理环节有:(1)去除悬浮颗粒物(粒径>100um);(2)去除微颗粒(粒径<30um)[6];(3)增氧;(4)杀菌消毒;(5)生物法除氨氮;(6)水质调控。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将这些环节组合,来净化养殖用水,现将各个处理环节所涉及到的有关设备及工艺分述如下: 3.1 固液分离去除悬浮颗粒物 在循环水养殖过程中,鱼类的粪便、及其所食饵料的20-60%最终以固体废弃物的形式排入水中,其中,悬浮性固体颗粒物占50% 左右[7],是养殖水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按照悬浮颗粒物的特性(密度、颗粒的大小) , 又可分为机械过滤和重力分离两种技术[8]。

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

附件 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 为贯彻落实《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导各地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以下简称禁养区),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引导畜牧业绿色发展,制定本指南。 1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主要畜禽禁养区的划定。 2划定依据 (1)《环境保护法》 (2)《畜牧法》 (3)《水污染防治法》 (4)《大气污染防治法》 (5)《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6)《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8)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3术语与定义 3.1畜禽 包括猪、牛、鸡等主要畜禽,其他品种动物由各地依据其规模养殖的环境影响确定。 —3—

3.2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指达到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养殖规模标准的畜禽集中饲养场所(以下简称养殖场)。 3.3禁养区 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止建设养殖场或禁止建设有污染物排放的养殖场的区域。 4基本要求 以优化畜禽养殖产业布局、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为目的,以统筹兼顾、科学可行、依法合规、以人为本为基本原则,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综合考虑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及生态功能重要性,在与生态保护红线格局相协调前提下,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风景名胜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区域为重点,兼顾江河源头区、重要河流岸带、重要湖库周边等对水环境影响较大的区域,科学合理划定禁养区范围,切实加强环境监管,促进环境保护和畜牧业协调发展。 5划定范围 5.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包括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的陆域范围。已经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按照现有陆域边界范围执行;未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参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中各类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确定。—4—

水产养殖水质监控的技术方案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产养殖智能化监控技术与系统 ※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从事水产养殖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养殖经验丰富,养殖技术普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调整了发展重点,确立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水产养殖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产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量约占世界养殖产量的80%。已从沿海地区和长江、珠江流域等传统养殖区扩展到全国各地。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另外国内市场的消耗量也在加大,沿海、沿江、珠三角、长三角一带是水产品主要市场,总体来看我国是一个水产养殖大国。 并且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繁荣农村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已明确将“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和“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纳入优先主题,因此,建设现代化的水产养殖业、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水产养殖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水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现状及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水产养殖生产经 营者多以追求产量和近期经济效益 为目标,养殖密度过高,滥用药物, 养殖病害和工业污染呈逐年加重之 势,加上水产养殖池塘逐步老化和保 护养殖环境意识淡薄以至于水域环 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水产品质量 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水产养殖业可 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如何提高养 殖产品的品质,增加经营者的经济效 益,实现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水产养殖产业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而传统的粗放水产养殖方式,采用人工观察,单纯靠经验进行水产养殖的方法,很容易在养殖过程中造成调控不及时,反馈较慢,出现“浮头”和大面积死亡等惨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上述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水产养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要求。 影响水产养殖环境的关键参数有水温、光照、溶氧,PH、ORP、余氯、浊度、电导率、盐度等,但这些关键因素即看不见又摸不着很难准确把握。现有的水产管理是以养殖经验为指导,也就是一种普遍的养殖规律,很难做到准确可靠,产量难以得到保障。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市场调节失控,竞争越来越激烈,掌握准确可靠的养殖数据,科学养殖,提高产量与品质,势在必行。 ※系统概述 上海诺博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养殖现场考查和大量研究实验,针对水产养殖环境对象具有的多样性、多变性、以及偏僻分散等特点,研发出一套基于无线移动通信和测控技术的远程数据采集和信息发布系统方案。本系统可以实时测量水体参数,实现水产养殖数值化、信息化的连续监测和自动报警,让经营者能实时在线了解养殖环境水质的变化。并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

畜禽养殖业废水处理方法 . 题目畜禽养殖废水处理 学院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 班级环境监测与治理101 学号020******* ...32 ...34 (35) 学生姓名王超王拂晓吴安华谢青青 二0一二年五月八日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的畜禽养殖 业得以迅猛发展,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增长点和主要的支柱产业。规模化的集 中饲养方式.有利于提高饲养技术、防疫能力和管理水平。与传统饲养方式即农户分散饲养相比,规模化饲养能够大大缩短畜禽的生长周期,提高饲料转换率和畜禽产量。降低养殖成本。从而增加经济效益。但是规模化养殖场在提供肉食品。满足城乡人民生活需要的同时.也造成了粪尿过度集中和冲洗水大量增加.由此所衍生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而且还危及生态安全。2002年和2003年.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分别为27.50亿吨和31.90亿吨,分别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9l倍和3.20。据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全国23个省(区)、市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状况调查表明.畜禽粪便产生量为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2.40倍。畜禽粪便化学需氧量(COD)远远超过我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COD排放量之和[2]。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之后的第三大污染源,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养殖场废水主要有尿液、残余的粪便、饲料残渣和冲洗水等组成,有的厂区还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废水,前者是主要部分,其中冲洗水占了绝大部分。 养殖场废水水质特征与畜禽舍结构、清粪方式与冲洗水的使用、饲料营养、畜禽消化功能和生产管理等有关 规模化养殖场每天排放的废水量大、集中,并且废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如重金属、残留的兽药和大量的病原体等,因此如不经过处理就排放于环境或直接农用,将会造成当地生态环境和农田的严重污染。养殖业废水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水体的污染、对农田及作物的影响、矿物元素及重金属污染、残留兽药的污染、微生物的污染,下面我为大家具体阐述。 养殖业废水对水体的污染 (1)大量有机物进入水体,有机物分解大量消耗溶解氧,使水体发臭 (2)氮、磷可使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3)养殖业废水严重破坏水体观感,使水体发黑、恶臭。影响水体景观 养殖业废水属于富含大量病原体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直接排放进入水体或存放地点不合适,受雨水冲洗进入水体,将可能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水质的严重恶化。由于畜禽粪尿的淋溶性很强,粪尿中的氮、磷及水溶性有机物等淋溶量很大,如不妥善处理,就会通过地表径流和渗滤进入地下水层污染地下水。对地表水的影响则主要表现为,大量有机物质进入水体后,有机物的分解将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发臭;当水体中的溶解氧大幅度下降后,大量有机物质可在厌氧条件下继续分解,分解中将会产生甲烷、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废水中的大量悬浮物可使水体浑浊,降低水中藻类的光合作用,限制

养殖池塘水体富营养化调控技术

人们由于缺乏水生态系统保护意识、片面强调养殖产量的增加和养殖规模的扩大,一些养殖水 体出现富营养化,导致蓝藻爆、赤潮(红潮、黑潮、黄潮)爆发,养殖效益下降、生态系统退化。 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 1、投饲量加大,随着养殖时间的推进,养殖动物的增长,饲料的投入量就随之加大,残饵 的堆积,营养物质的大量涌现。外源投入品副产物加大了水体的承载量,水体自净能力下降。 2、微生物降解能力减弱,大量的粪便、残饵的堆积,微生物转化的能力处于一个超负荷, 这就出现了有机质的沉积速度远远大于微生物的降解能力,粪便、残饵越积越多,富营养化 形成。 3、有益藻减少,水中原生动物增加,随着养殖时间推进,水体的营养物质失衡,比如氮磷 比例失调,有益藻类营养源的不均衡,导致了藻类繁殖速度减慢,有益藻类的量减少,藻类 获取水里的营养物质的量也就随之减少,被分解营养物质无法全部被藻类利用,累积过多后 就出现了反馈抑制作用,造成物质循环受阻。 4、频繁的消毒,在养殖过程中频繁的杀虫消毒又不及时补充有益菌群,造成水体缺乏有益 微生物。从而有益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大大削弱甚至归零,使水体富营养化由于人为的干预出 现加速! 水体富营养化对养殖的危害 1、有害藻类爆发。由于水体的粪便残饵的堆积,微生物降解转化能力减弱,很多的物质就 以大分子有机物形态存在,小型的藻类无法吸收利用,但是如裸藻、甲藻、蓝藻等有害藻类 却能吸收利用,这种环境为有害、不良藻类提供了快速繁殖的条件,大量的裸甲藻及蓝藻爆发,导致水体pH值居高不下溶氧昼夜变化大。一旦遇到恶略天气倒藻直接导致水体缺氧养 殖动物浮头甚至翻塘,同时藻毒素大量产生。 2、水体化学耗氧量(COD)过大,由于水体有机物的大量堆积,就会出现有机物氧化分解 大量消耗水体溶氧,COD在整个氧消耗比例高达50%以上,是所有水体耗氧因子中的耗氧 绝对大户。 3、溶氧低下,水中有机质多不但COD耗氧多,还会导致水体发粘致使水体纳氧力降低,导 致了水体溶氧严重不足,不要说变天,就是晴朗天气,都会出现缺氧。 4、有害寄生虫(以有机碎屑为食的微生物)及有害细菌(厌氧菌)大量繁殖,病虫害的爆发。大多数有害微生物都是厌氧菌如果水体长期溶氧不足,厌氧菌会快速大量繁殖。 5、有毒物质大量沉积,出现氨氮、亚盐、硫化氢等等有毒有害物质大量沉积(聚毒层), 由于水体的氮源堆积过多,同时微生物转化能力不够,就出现了有机质堆积厌氧分解产毒。 水体溶氧不足,水体的氨化、硝化、反硝化循环受阻,养殖对象出现了亚硝酸盐中毒,其

水产养殖水质综合调控技术(精)

水产养殖水质综合调控技术 在南美白对虾、中华鳖等水产养殖中,通过水质综合调控,以保持水环境的生态平衡,这是水产养殖优质、高效的关键技术。渔谚“养好一池鱼,首先要管好一池水”是十分恰当的比喻。水产养殖水质综合调控技术包括测水调控养殖水质技术和池塘底部微孔管道增氧水质调控技术。 一、测水调控养殖水质技术 要做好水质调控,首先要了解池塘的主要水质参数。而目前养殖户不了解养殖水质的基本参数(如溶解氧、盐度、pH、总铵、亚硝态氮等),很难给予针对性的水质调控。因此在养殖户中示范推广简易水质分析仪,就可及时了解水中pH、盐度、溶解氧、总铵和亚硝态氮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增产增效情况:通过该技术的实施,能使池塘养殖虾类、鳖类等的发病率降低10%,减少养殖损失。虾类等每亩增产30~100千克,预计池塘养殖综合效益提高10%。同时减轻池塘养殖对水域生态环境的污染。 技术要点: 1、购买简易水质分析仪一套、水温计、比重计。 2、特点:采用比色法测定池水的pH、溶解氧、氨氮和亚硝态氮等(详见水质分析仪使用说明)。尽管设备较简单,测定精度较低,但它可以如实反映养殖水质现状,做到及时调控水质;而且测试技术

容易掌握,养殖户可以随测随用。 3、测定时间: pH、溶解氧必须在早晨日出前测定其低峰值。夏秋季节,如果预测明天早晨鱼虾要浮头,则应在半夜或翌晨2:30~3:00测定。 盐度、氨氮和亚硝态氮在晴天或多云上午9:00进行测定。 4、判别与采用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调控pH 海水的稳定在8.2左右。如pH下降到8以下,那就表明水质开始转坏;如pH下降到7.5以下,那必须全池泼洒生石灰水来提高pH 值,使其恢复到8.2的水平。通常每亩用生石灰(块灰化或石灰水)7.5~10千克。 一般淡水养殖水体最适pH为7.5~8.5。清晨如pH下降到7以下,则应采用生石灰水来提高pH,使用数量和方法同前。 盐碱地池塘,清晨如发现pH到9以上,必须及时加注淡水。通常要求pH不能超过9.5。 (2)调控溶解氧、总铵(NH4+和NH3)、亚硝态氮(NO2-) 当溶解氧下降到4毫克/升,对虾等生长即受到影响;通常家鱼 总铵和亚硝态氮是有机物分解而成,水质越肥,水中有机物越多,总铵和亚硝态氮越高。而总铵和亚硝态氮对水生动物是有毒的,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危及生存。当总铵超过0.5毫克/升时,亚硝态氮超

成参养殖水质调控技术

成参养殖水质调控技术 水质是影响池塘养殖刺参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直接决定了养殖成败,对水质进行科学调控,是减少刺参病害,提高养殖效益的有效措施。 1、科学换水 保持适当的水深和换水量,是改善水质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换水不仅可以增加水中溶解氧,降低代谢废物的浓度,还能调节池水盐度与pH,改善池水生物组成结构。在一定限度内,换水量越大,刺参生长越快,成活率越高。 (1)换水方法通常的换水方法是:3月份到6月中旬,池水不宜过深,以充分利用阳光照射,加快水温回升,增加底层溶解氧,促进浮游单胞藻和底栖硅藻的繁殖,一般日换水10~20%,保持水深1.2~1.5m;6月下旬到9月中旬,随水温的升高逐渐增加换水量并加深水位,日换水从20%逐渐升至50%以上。其中水温最高的7~8月份,刺参多数已进入夏眠阶段,水温一旦过高或底质情况太差,很容易造成大量死亡,所以这一时期在遵循水质好、温度低、盐度等因子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能自然纳水的池塘要有潮就纳、有水就进,无自然纳水条件的池,每天也要机械提水,保持水质清新,水深始终维持在2m以上的最高水位,为刺参营造良好的夏眠环境。夏眠过后,随着水温的下降,可将日换水量渐减至20%以下,水位降至1.2~1.5m。冬季刺参摄食量小,代谢弱,对水质污染较轻,主要是维持池水的稳定,可少换水,或只进水不排水,保持2m以上的最高水位即可。 (2)换水时注意事项 ①要有拦污设施池塘注水口设置40~60目筛绢网,海边抽水口最好也设拦污网等设施,防止自然水域中的敌害生物、杂物及油类进入池塘。 ②换水前注意海区和池塘水质情况如发现自然海水受到污染、发生赤潮等情况,要暂停换水。大雨过后,从陆地入海的淡水常带有农药等有害物质,并且pH常会大幅下降,也不要急于进水,待海区水环境恢复正常后再纳水。如发现池内水质恶化、刺参发病等情况,要立即大换水。 ③防池水盐度骤降暴雨前应将池水加到最高水位,雨后立即将表层低盐度水排掉。因刺参属狭盐动物,短时间盐度降幅过大,易引起溃烂甚至死亡。为此,可在排水口处设内低外高两道闸门,平日排水两道闸门均提起,降雨时关闭内闸,开放外闸,使表层的低盐度水从内闸上部溢出。 ④注意换水时间夏季高温期,尽量在夜间或凌晨换水,以降低池塘水温。有条件的地方可向池内添加深井水降温。 2、保持优良水质 池水要有一定肥度,达到“肥”、“活”、“嫩”、“爽”的感观标准,水色以浅黄褐色或浅黄绿色为好。池内保持充足的浮游生物含量,可增加水中溶解氧,吸收有毒物质,提高池水的自净能力,维持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有利于水环境的相对稳定,对优化养殖环境,改善水质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一定肥度的池水还可使刺参避免受强光直射,改善刺参的栖息环境。故在养殖过程中,要根据池塘水质变化情况及时追肥。追肥时机要根据天气情况来定,一般在晴天时候为宜。为保证水质,在养殖期间一般不提倡多施用化肥,提倡多使用有机肥水产品,如“汉宝生态肥”或“汉宝淝”来进行肥水,肥水效果好,且对水质无污染。 3、做好水质监测 每天都要观察池塘水质情况,定期对一些主要理化因子进行检测。保持池水盐度26~32‰,

DB34T 1002-2009 池塘养殖水质综合调控技术操作规程

DB34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 1002—2009 前 言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星宇、奚业文、鲍鸣。 本标准首次发布。

DB34/T 1002—2009 池塘养殖水质综合调控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池塘养殖中采用生物方法、化学方法、物理方法调控水质,及合理肥水、种植水生植物等水质综合调控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境内池塘水质综合调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3 生物方法调控水质 3.1 光合细菌 3.1.1 菌数要求 有效活菌数:水剂 ≧ 5×108 个菌群/ml,粉剂 ≧ 2×108 个菌群/g。 3.1.2 使用要点 3.1.2.1 全池泼洒光合细菌时,尽量将其与沸石粉合剂应用。 3.1.2.2 光合细菌的适宜水温为 15 ℃~ 40 ℃,最适水温为28 ℃ ~ 36 ℃,注意阴雨天勿用。 3.1.2.3 酸性水体不利于光合细菌的生长,应先施用生石灰,施用生石灰后3 d ~ 4 d后使用。 3.1.2.4 避免与消毒杀菌剂混施,水体消毒后 7 d 使用。 3.2 硝化细菌 3.2.1 菌数要求 有效活菌数:粉剂 ≧ 1×106 个菌群/g。 3.2.1.1 使用要点 3.2.1.2 结合质量较好的沸石粉同时泼洒,效果更好。 3.2.1.3 硝化细菌的适宜 pH 值为 5 ~ 10,最适宜范围为 7.8 ~ 8.2。 3.2.1.4 不可与化学增氧剂同时使用。 3.2.1.5 使用硝化细菌后 4 d ~ 5 d不排水。 3.3 芽孢杆菌 3.3.1 菌数要求 有效活菌数:水剂 ≧ 5×108 个菌群/ ml,粉剂 ≧ 5×108 个菌群/g。 3.3.2 使用要点 3.3.2.1 芽孢杆菌使用前要活化。采用本池水加上少量的红糖或蜂蜜,浸泡4 ~ 5小时后即可泼洒。 3.3.2.2 使用芽孢杆菌的同时,应尽量打开增氧机。 3.3.2.3 芽孢杆菌应避免与消毒剂同时使用。 4 化学方法调控水质 4.1 pH

池塘水环境生态调控方法

池塘水环境生态调控方法 在当今集约化高密度高投饵的水产养殖模式下,水质恶化、病害增多药残问题突出。养殖水体净化能力下降、缺氧和有毒代谢物增多等等,严重影响养殖水产品的健康生长。应此如何利用各种水质调控措施消除这些不利应素,为让我们的养殖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维持池塘生态环境就显得由为重要。以下就池塘水体及生态环境调控的三种方法供参考。 1、物理调控法 冬天干塘清淤,提高池塘肥力延缓池塘老化。干塘后经过冬天严寒风吹日晒,能杀死寄生虫和病原体。最重要的是有更多的氧气氧化分解底泥,消除中间还原物的产生,对经后养殖时的水环境的调节有重要作用。 适当注换水保持水质清新,保障水源质量,做到春浅(50厘米)、夏满(平台坡面80厘米)、秋勤(勤换水)。从而使养殖水体的生态系统得到改善。当池塘失控恶化时换水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加注新水后可以冲淡池中的有机物,平衡池塘生物量增加氧气。 使用机械增氧,让水上下对流增加和氧气的接触面,也就增加了水中的氧气。使用增氧机要做到三开、两不开、一随时。三开机晴天中午开机(2小时),阴天清晨开机(4小时),连续阴雨半夜开机(12时—8时),两不开机不论天气傍晚不开机、阴雨天中午不开机。缺氧浮头随时开。如傍晚浮头则开机后一直到明天清晨。(物理调控的好处是不给养殖环境带来污染,但是会增加生产消耗。) 2、化学调控法 化学调控就是利用化学特有的性质来改善养殖水环境的不利因素,第一个方法合理施肥,施肥可以增加池塘的生物量,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变水质,使池水透明度适中增加浮游植物。而浮游植物在水中吸收二氧化碳和氨氮经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施肥的方法是抓两头、带中间、重基肥、巧磷肥。抓两头就是春秋两季用有机肥,夏天用无机肥,重基肥就是清塘后的第一次肥料要施得重,施磷肥时PH值要在7.5—8.5,不能低也不能高,比如石灰清塘后要隔10天到15天再施,不然造成磷肥失效或肥力降低。施有机肥时要加微生物制剂发酵或生石灰消毒后再用。 第二个方法化学增氧,指在突发情况下,如断水停电池塘浮头时。要用化学增氧,市面上有过氧化钙、过氧碳酸氢钠全池泼洒。 第三使用生石灰,生石灰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好的水质改良剂,定期使用它可以调节PH值增加水体硬度,培植浮游生物沉降有机质改良水质,同时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一般要求每个月用一次,每立方米用10—15克,使用生石灰要注意以下几点。新开挖的塘和清淤后的塘不能用生石灰,因为没有淤泥缓冲力比较弱一般不使用生石灰。生石灰在使用时要选择晴天上午现配现用,下午3点以后和下雨或天气闷热水温28度以上不能用。生石灰还不能和酸性的漂白粉同时使用,也不能和敌百虫一起用,因敌百虫遇钙会起化学反应变成敌敌畏,毒性增加危害养殖水产品。定期使用含氯杀菌消毒剂起到灭菌杀藻的作用(化学调控的优点是见效快。缺点是治标不治本,用量过大还对养殖环境造成污染,用得不好还会带来损失。) 3、生物调控法 就是利用生物来调整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达到改良水质的目的。

畜禽养殖业废水处理方法

畜禽养殖业废水处理方法 1 畜禽养殖废水对环境的危害 规模化养殖场每天排放的废水量大、集中,并且废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如重金属、残留的兽药和大量的病原体等,因此如不经过处理就排放于环境或直接农用,将会造成当地生态环境和农田的严重污染。 1.1 对水体的污染 养殖业废水属于富含大量病原体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直接排放进入水体或存放地点不合适,受雨水冲洗进入水体,将可能造成地表水 或地下水水质的严重恶化。由于畜禽粪尿的淋溶性很强,粪尿中的氮、磷及水溶性有机物等淋溶量很大,如不妥善处理,就会通过地表径流和渗滤进入地下水层污染地下水。对地表水的影响则主要表现为,大量有机物质进入水体后,有机物的分解将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发臭;当水体中的溶解氧大幅度下降后,大量有机物质可在厌氧条件下继续分解,分解中将会产生甲烷、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废水中的大量悬浮物可使水体浑浊,降低水中藻类的光合作用,限制水生生物的正常活动,使对有机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渐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水体底部缺氧,使水体同化能力降低;氮、磷可使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的结果会使水体中硝酸1 盐和亚硝酸盐浓度过高,人畜若长期饮用会引起中毒,而一些有毒藻

类的生长与大量繁殖会排放大量毒素于水体中,导致水生动物的大量死亡,从而严重地破坏了水体生态平衡;粪尿中的一些病菌、病毒等随水流动可能导致某些流行病的传播等。 1.2 对农田及作物的影响 畜禽养殖业废水中含有较多的氮、磷、钾等养分,如能做到合理施用可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的理化特性,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但如果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连续、过量的施用,则会给土壤和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如引起作物徒长、返青、倒伏,使产量大大降低,推迟成熟期,影响后续作物的生产等。废水中的大量有机物质在土壤中不断累积,虽然可为土壤中栖居的小动物、昆虫、真菌、细菌等提供营养物质和适宜的环境,但也可导致一些病原菌大量孳生引起病虫害的发生;此外,大量有机物的积累也会使土壤呈强还原性,而强还原性的条件不仅影响作物的根系生长,而且易使土壤中原本处于惰性状态的有害元素得到还原而释放;大量无机盐在土壤中的积聚则会引起作物的盐害。 1.3 矿物元素和重金属污染 一方面,在畜禽饲料中大量添加的无机磷约75%为植酸磷,由于植酸磷不能被动物吸收利用而直接排出体外,引起污染。另一方面,各饲料厂和养殖场均普遍采用高铜、高铁、高锌等微量元素添加剂,2 由于这些金属元素的吸收率和利用率都很低易随粪便排出体外进入 环境,已成为我国的一大环境公害。

对虾养殖池水质调节方法

第一节对虾养殖池水质调节方法 对虾病毒性流行病,虽然经过国际范围内的诸多动物病害学者的多年努力,至今仍然没有可靠的防治方法,发病的直接原因也尚无定论。但人们普遍认为恶劣的生态环境是虾病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因此,改良对虾的养殖模式,科学调节水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物理方法 1.1换水 换水是传统对虾养殖模式中进行水质调节的主要措施之一。换水虽然引进了外海区的清新海水维持了虾池正常的水质环境,同时也引入海区中的病原体,给虾病的暴发和流行创造了条件。此外,富含残饵、生物代谢废物的虾池废水直接排放到浅海之中,对海水的污染是惊人的,超过了海水的自净能力,造成近海水域的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我国近海赤潮频发与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有直接关系,已严重危害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2充气 向虾池水中充压缩空气既增加了虾池水体的溶氧含量,又促进虾塘水体的循环流转。在富氧环境下,池底异养微生物分解有机质速率加快,可减少有毒代谢废物在虾池底部的积累。 对虾养殖中,随着投饵量的增加,虾池水质会逐渐恶化,超过一定的投饵率,就需对对虾养殖池塘充气(Boyd, 1992)。在养殖斑点叉尾鮰的养殖池中,充气可以提高鱼的成活率和鱼产量(Looyacand, 1974)。在对虾人工繁殖和幼体培育过程中,向池中充压缩空气已成为供给氧气改良水质的主要手段。在封闭式对虾养殖生产中,在池底铺设充气管向池中充气也被普遍采用。虽然充气能改善水体的溶氧状况,有利于养殖对虾的生长,但充气会使水体的混浊度加大,透明度减小,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效率下降,也降低了生态系统自身调节能力(卢静,2000)。

池塘养鱼水质调控技术措施

池塘养鱼水质调控技术措施 一、池塘的几种水色 1.茶褐色水色 这是养殖生产中理想的水色,池水浮 游植物以单细胞硅藻、隐藻为主,各种生物的组成比较平衡,而且生长旺盛,繁殖迅速,所以天然饵料的质量与数量都好,另一方面,由于溶氧高,生物的代谢废物少。 2.黄绿色水色 这是养殖生产中第二种理想水色,池水浮游植物以单细胞硅藻为主,绿藻次之。形成优势种时,水体pH值适宜,氨态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较低或无,浮游动物只有少量的枝角类、无节幼体、纤毛虫和轮虫,水质清爽,池角不产生浮膜。 3.淡绿色水色 这是养殖生产中的第三种理想水色,池水浮游植物以单细胞绿藻、裸藻为主,水体透明度适宜,水质的各项理化指标均正常,水质清爽,池面没有浮膜。 4.蓝绿色水色 这是养殖生产中应尽量避免出现的水色,池水浮游植物中大量的多细胞蓝藻繁殖形成绝对优势种,而且密度较大,水质浑浊水体透明度较低,池塘下风处水表层常聚集有大量的同样颜色的悬浮泡沫。这种水对生产不利。 5.红色水色 这也是养殖生产中应尽量避免出现的水色,池水浓淡分布不匀,成团成缕。水中以枝角类大量繁殖的浮游动物为主,浮游植物量很少,溶氧量很低,水体一般较瘦,严重时水面颜色泛红,水体pH值偏低,亚硝酸盐偏高。这种水色对生产极为不利。 6.灰色水质 这也是养殖生产中应尽量避免出现的水色,这种水色在温暖季节出现表明水质已恶化,大量的浮游生物刚刚死掉。 二、调节水质的主要措施 1.水质调节的常规方法

(1).适当施肥: 根据池塘的状况掌握施肥量:其一是池水的溶氧量。对于几种鲤科养殖鱼类,要求在温暖季节溶氧量每天的最低值(清晨、日出前)大致为3毫克/升,生产中习惯用的掌握法是在生长旺季保持鲢鱼和鳙鱼3-5天轻浮头一次(以清晨4点钟前后浮头,日出后很快’下去为适宜)。其二是浮游植物的数量。生产中一般多沿用较简便的方法,即根据透明度和水色加以判断。鲤科鱼类养殖在温暖季节要适度肥水,正常透明度应在25-30厘米,水色应为茶褐色、黄绿色、淡绿色。透明度过大、水色过淡要加大施肥量,反之透明度过小、水色过浓就要减少或停止施肥。 基肥的用量一般为有机月巴250-400千克/亩,在专门为调节水质而施肥时,应以化学肥料为主,磷肥、氮肥是绝大部分水域中经常不足的营养成份,一般每亩施磷肥、氮肥各为1.5-2.5千克。追肥施用的时间在晴天下午2-4时较适宜,一般10-15天施一次,天气闷热和阴雨连绵、鱼吃食不旺和暴发鱼病时,要少施肥或不施肥。施肥要尽量“少量多次”并要坚持巡塘制度,以便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施肥量。 钙肥有杀菌、消毒、净化水质、调节pH值等多种功效,在6、7、8、9月份定期全池均匀泼洒,时间一般为每隔20天每亩用10-15千克泼洒一次。 (2).加注新水: 这是调节水质的最有效、最主要的措施,在6-9月份生长旺季,一般鱼池每7-10天就要加新水一次,早春和晚秋也要每10-15天加一次,每次加水20-30厘米。具体操作时要根据池水肥度,鱼群浮头情况和池塘渗漏情况而灵活掌握。发生泛池时,紧急注水是最实际、最有效的办法,而当池水恶化时,大量注水或大量换水(池水1/3-1/2)也是一个改善水质的有力措施。 2.使用增氧机调节水质 使用增氧机的方法为: ①.晴天时中午开机,时间下午2-3点,开机的目的主要是打破热成层,搅水消除氧债。 ②.阴天时次日清晨开机,时间大约在清晨(3-5点),开机主要目的是直接增氧,一般开机到日出。 ③.阴雨连绵或由于水肥鱼多等原因可能会造成严重浮头危险时,要在浮头之

国家再次公布82种禁止在饲料、动物饮用水和畜禽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和物质

国家再次公布82种“禁止在饲料、动物饮用水和畜禽水产养殖 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和物质”的名单 按:为了提醒广大饲料从业人员和相关企业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相关饲料安全法律法规,特转载国家相关部门于2011年4月23日再次公布的禁止在饲料中添加的82种饲料添加剂等物质名录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76号) 为加强饲料、兽药和人用药品管理,防止在饲料生产、经营、使用和动物饮用水中超范围、超剂量使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杜绝滥用违禁药品的行为,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现公布《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并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凡生产、经营和使用的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均应属于《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农业部第105号公告)中规定的品种及经审批公布的新饲料添加剂,生产饲料添加剂的企业需办理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新饲料添加剂需办理新饲料添加剂证书,经营企业必须按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从事经营活动,不得经营和使用未经批准生产的饲料添加剂。 二、凡生产含有药物饲料添加剂的饲料产品,必须严格执行《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农业部168号公告,以下简称《规范》)的规定,不得添加《规范》附录二中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凡生产含有《规范》附录一中的饲料药物添加剂的饲料产品,必须执行《饲料标签》标准的规定。 三、凡在饲养过程中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需按照《规范》规定执行,不得超范围、超剂量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必须遵守休药期、配伍禁忌等有关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