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信息安全支撑技术概述

信息安全支撑技术概述

信息安全管理简要概述

第六章信息安全管理 第一节信息安全管理概述 一、信息安全管理的内容 1、什么信息安全管理? 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以期有效达到组织信息安全目标的活动。 2、信息安全管理的主要活动 制定信息安全目标和寻找实现目标的途径; 建设信息安全组织机构,设置岗位、配置人员并分配职责; 实施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制定并实施信息安全策略; 为实现信息安全目标提供资源并实施管理; 信息安全的教育与培训;信息安全事故管理;信息安全的持续改进。 3、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 (1)组织机构建设(2)风险评估(3)信息安全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4)信息安全工程项目管理(5)资源管理 ◆(1)组织机构建设 ★组织应建立专门信息安全组织机构,负责: ①确定信息安全要求和目标;②制定实现信息安全目标的时间表和预算 ③建立各级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和设置相应岗位④分配相应职责和建立奖惩制度 ⑤提出信息安全年度预算,并监督预算的执行⑥组织实施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并监督检查 ⑦组织制定和实施信息安全策略,并对其有效性和效果进行监督检查 ⑧组织实施信息安全工程项目⑨信息安全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⑩组织实施信息安全教育培训⑾组织信息安全审核和持续改进工作 ★组织应设立信息安全总负责人岗位,负责: ①向组织最高管理者负责并报告工作②执行信息安全组织机构的决定 ③提出信息安全年度工作计划④总协调、联络 ◆(2)风险评估 ★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 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是指由于系统存在的脆弱性,人为或自然的威胁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造成的影响。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是指依据国家有关信息技术标准,对信息系统及由其处理、传输和存储的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属性进行科学评价的过程 它要评估信息系统的脆弱性、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以及脆弱性被威胁源利用后所产生的实际负面影响,并根据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负面影响的程度来识别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总体目标是: 服务于国家信息化发展,促进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能力。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是: 认清信息安全环境、信息安全状况;有助于达成共识,明确责任;采取或完善安全保障措施,使其更加经济有效,并使信息安全策略保持一致性和持续性。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基本要素 使命:一个单位通过信息化实现的工作任务。 依赖度:一个单位的使命对信息系统和信息的依靠程度。 资产:通过信息化建设积累起来的信息系统、信息、生产或服务能力、人员能力和赢得的信誉等。 价值:资产的重要程度和敏感程度。 威胁:一个单位的信息资产的安全可能受到的侵害。威胁由多种属性来刻画:威胁的主体(威胁源)、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总结71766

第一章 信息安全保障概述 ??信息安全保障背景 ?什么是信息? 事物运行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技术发展的各个阶段? ??电讯技术的发明 ??计算机技术发展 ??互联网的使用 ?信息技术的消极影响? 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信息犯罪。 ?信息安全发展阶段? ??信息保密 ??计算机安全 ??信息安全保障 ?信息安全保障的含义? 运行系统的安全、系统信息的安全 ?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 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不可否认性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保障因素:技术、管理、工程、人员 安全特征: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生命周期:规划组织、开发采购、实施交付、运行维护、废弃 ?????模型? 策略?核心?、防护、监测、响应 ?????信息保障的指导性文件? 核心要素:人员、技术?重点?、操作 ???????中 个技术框架焦点域? ??保护本地计算环境 ??保护区域边界 ??保护网络及基础设施 ??保护支持性基础设施 ??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内容? ??确定安全需要 ??设计实施安全方案 ??进行信息安全评测 ??实施信息安全监控和维护 ??信息安全评测的流程? 见课本???图 ?? 受理申请、静态评测、现场评测、风险分析 ??信息监控的流程? 见课本???图 ?? 受理申请、非现场准备、现场准备、现场监控、综合分析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阶段 信息技术两个方面:生产:信息技术产业;应用:信息技术扩散 信息技术核心: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 第一阶段,电讯技术的发明;第二阶段,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第三阶段,互联网的使用 ????信息技术的影响 积极: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类生活 消极: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信息犯罪 ??信息安全保障基础 ????信息安全发展阶段 通信保密阶段( ?世纪四十年代):机密性,密码学 计算机安全阶段( ?世纪六十和七十年代):机密性、访问控制与认证,公钥密码学( ????? ??●●???, ??),计算机安全标准化(安全评估标准) 信息安全保障阶段: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模型:保护(??????????)、检测(?????????)、响应??????????、恢复(???????),我国 ?????模型:保护、预警(???????)、监测、应急、恢复、反击(??◆???????????), ????? ????标准(有代表性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信息安全的含义 一是运行系统的安全,二是系统信息的安全: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审计跟踪、数据加密等 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完整性、机密性、可用性、可控制性、不可否认性 ????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风险 ????信息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人为和环境的威胁 ????信息安全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安全及其前沿技术综述

信息安全及其前沿技术综述 一、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1、定义 (1)国内的回答 ●可以把信息安全保密内容分为:实体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和管理安全四个方面。(沈昌祥) ●计算机安全包括:实体安全;软件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教科书)●计算机信息人机系统安全的目标是着力于实体安全、运行安全、信息安全和人员安全维护。安全保护的直接对象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实现安全保护的关键因素是人。(等级保护条例) (2)国外的回答 ●信息安全是使信息避免一系列威胁,保障商务的连续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商务的损失,最大限度地获取投资和商务的回报,涉及的是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BS7799) ●信息安全就是对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的保护。(教科书) ●信息安全涉及到信息的保密 (3)信息安全的发展渊源来看 1)通信保密阶段(40—70年代) ●以密码学研究为主 ●重在数据安全层面 2)计算机系统安全阶段(70—80年代) ●开始针对信息系统的安全进行研究 ●重在物理安全层与运行安全层,兼顾数据安全层 3)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阶段(>90年代) ●开始针对信息安全体系进行研究 ●重在运行安全与数据安全层,兼顾内容安全层 2、信息安全两种主要论点

●机密性(保密性):就是对抗对手的被动攻击,保证信息不泄漏给 未经授权的人。 ●完整性:就是对抗对手主动攻击,防止信息被未经授权的篡改。 ●可用性:就是保证信息及信息系统确实为授权使用者所用。 (可控性:就是对信息及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控。) 二、为什么需要信息安全 信息、信息处理过程及对信息起支持作用的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都是重要的商务资产。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对保持竞争优势、资金流动、效益、法律符合性和商业形象都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越来越多的组织及其信息系统和网络面临着包括计算机诈骗、间谍、蓄意破坏、火灾、水灾等大范围的安全威胁,诸如计算机病毒、计算机入侵、DoS 攻击等手段造成的信息灾难已变得更加普遍,有计划而不易被察觉。 组织对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的依赖意味着更易受到安全威胁的破坏,公共和私人网络的互连及信息资源的共享增大了实现访问控制的难度。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总4页)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总4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一、信息安全指导方针 保障信息安全,创造用户价值,切实推行安全管理,积极预防风险,完善控制措施,信息安全,人人有责,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 二、计算机设备管理制度 1、计算机的使用部门要保持清洁、安全、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工作环境,禁止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中放置易燃、易爆、强腐蚀、强磁性等有害计算机设备安全的物品。 2、非本单位技术人员对我单位的设备、系统等进行维修、维护时,必须由本单位相关技术人员现场全程监督。计算机设备送外维修,须经有关部门负责人批准。 3、严格遵守计算机设备使用、开机、关机等安全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任何人不允许带电插拨计算机外部设备接口,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向电脑负责部门报告,不允许私自处理或找非本单位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及操作。 三、操作员安全管理制度 (一)操作代码是进入各类应用系统进行业务操作、分级对数据存取进行控制的代码。操作代码分为系统管理代码和一般操作代码。代码的设置根据不同应用系统的要求及岗位职责而设置; (二)系统管理操作代码的设置与管理 1、系统管理操作代码必须经过经营管理者授权取得; 2、系统管理员负责各项应用系统的环境生成、维护,负责一般操作代码的生成和维护,负责故障恢复等管理及维护; 3、系统管理员对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整理、故障恢复等操作,必须有其上级授权;

4、系统管理员不得使用他人操作代码进行业务操作; 5、系统管理员调离岗位,上级管理员(或相关负责人)应及时注销其代码并生成新的系统管理员代码; (三)一般操作代码的设置与管理 1、一般操作码由系统管理员根据各类应用系统操作要求生成,应按每操作用户一码设置。 2、操作员不得使用他人代码进行业务操作。 3、操作员调离岗位,系统管理员应及时注销其代码并生成新的操作员代码。 四、密码与权限管理制度 1、密码设置应具有安全性、保密性,不能使用简单的代码和标记。密码是保护系统和数据安全的控制代码,也是保护用户自身权益的控制代码。密码分设为用户密码和操作密码,用户密码是登陆系统时所设的密码,操作密码是进入各应用系统的操作员密码。密码设置不应是名字、生日,重复、顺序、规律数字等容易猜测的数字和字符串; 2、密码应定期修改,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如发现或怀疑密码遗失或泄漏应立即修改,并在相应登记簿记录用户名、修改时间、修改人等内容。 3、服务器、路由器等重要设备的超级用户密码由运行机构负责人指定专人(不参与系统开发和维护的人员)设置和管理,并由密码设置人员将密码装入密码信封,在骑缝处加盖个人名章或签字后交给密码管理人员存档并登记。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启用封存的密码,必须经过相关部门负责人同意,由密码使用人员向密码管理人员索取,使用完毕后,须立即更改并封存,同时在“密码管理登记簿”中登记。

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条例

信息安全管理条例第一章信息安全概述 1.1、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信息是一个组织的血液,它的存在方式各异。可以是打印,手写,也可以是电子,演示和口述的。当今商业竞争日趋激烈,来源于不同渠道的威胁,威胁到信息的安全性。这些威胁可能来自内部,外部,意外的,还可能是恶意的。随着信息存储、发送新技术的广泛使用,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也越来越严重了。 信息安全不是有一个终端防火墙,或者找一个24小时提供信息安全服务的公司就可以达到的,它需要全面的综合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引入,可以协调各个方面的信息管理,使信息管理更为有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系统地对组织敏感信息进行管理,涉及到人,程序和信息科技系统。 改善信息安全水平的主要手段有: 1)安全方针:为信息安全提供管理指导和支持; 2)安全组织:在公司内管理信息安全; 3)资产分类与管理:对公司的信息资产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4)人员安全:减少人为错误、偷窃、欺诈或滥用信息及处理设施的风险; 5)实体和环境安全:防止对商业场所及信息未授权的访问、损坏及干扰;

6)通讯与运作管理:确保信息处理设施正确和安全运行; 7)访问控制:妥善管理对信息的访问权限; 8)系统的获得、开发和维护:确保将安全纳入信息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 9)安全事件管理:确保安全事件发生后有正确的处理流程与报告方式; 10)商业活动连续性管理:防止商业活动的中断,并保护关键的业务过程免受重大故 障或灾害的影响; 11)符合法律:避免违反任何刑法和民法、法律法规或者合同义务以及任何安全要求。 1.2、信息安全建设的原则 1)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2)信息安全不仅仅是IT部门的工作,它需要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 3)技术不是绝对的; 4)信息安全管理遵循“七分管理,三分技术”的管理原则; 5)信息安全事件符合“二、八”原则; 6)20%的安全事件来自外部网络攻击,80%的安全事件发生在公司内部; 7)管理原则:管理为主,技术为辅,内外兼防,发现漏洞,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ISO27001-201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目录 前言 (3 0 引言 (4 0.1 总则 (4 0.2 与其他管理系统标准的兼容性 (4 1. 范围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 3 术语和定义 (5 4 组织景况 (5 4.1 了解组织及其景况 (5 4.2 了解相关利益方的需求和期望 (5 4.3 确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 (6 4.4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6 5 领导 (6 5.1 领导和承诺 (6 5.2 方针 (6 5.3 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7 6. 计划 (7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行为 (7

6.2 信息安全目标及达成目标的计划 (9 7 支持 (9 7.1 资源 (9 7.2 权限 (9 7.3 意识 (10 7.4 沟通 (10 7.5 记录信息 (10 8 操作 (11 8.1 操作的计划和控制措施 (11 8.2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11 8.3 信息安全风险处置 (11 9 性能评价 (12 9.1监测、测量、分析和评价 (12 9.2 内部审核 (12 9.3 管理评审 (12 10 改进 (13 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13 10.2 持续改进 (14 附录A(规范参考控制目标和控制措施 (15

参考文献 (28 前言 0 引言 0.1 总则 本标准提供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采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组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受组织的需要和目标、安全要求、所采用的过程、规模和结构的影响。所有这些影响因素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应用风险管理过程来保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并给相关方建立风险得到充分管理的信心。 重要的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组织的过程和整体管理结构的一部分并集成在其中,并且在过程、信息系统和控制措施的设计中要考虑到信息安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要与组织的需要相符合。 本标准可被内部和外部各方用于评估组织的能力是否满足自身的信息安全要求。 本标准中表述要求的顺序不反映各要求的重要性或实施顺序。条款编号仅为方便引用。 ISO/IEC 27000参考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族(包括ISO/IEC 27003[2]、ISO/IEC 27004[3]、ISO/IEC 27005[4]及相关术语和定义,给出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概述和词汇。 0.2 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兼容性

信息安全专业简介

信息安全专业简介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计算机的依赖越来越大,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一旦受到破坏,不仅会导致严重的社会混乱,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信息安全已成为信息科学的热点课题,信息安全专业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信息安全学科是由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交叉而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涉及现代密码学、计算机系统安全、计算机与通信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等。 信息安全专业的主干学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相关学科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605)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71201)、电子信息工程(080603) 、通信工程(080604)等。 信息安全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信息安全数学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通信原理、现代密码学、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信息安全工程、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标准与法律法规等。 目前信息安全方面的人才还十分稀少,尤其是政府、国防、金融、公安和商业等部门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很大。目前国内从事信息安全的专业人才人数并不多,并且大多分布在高校和研究院所,按照目前信息化发展的状况,社会对信息安全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达几十万人。要解决供需矛盾,必须加快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较好的外语和计算机技术运用能力,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计算机与网络通信及其安全技术以及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具有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较强的实践、创新与知识更新能力,可以在政府、国防、金融、公安和商业等部门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研发、信息系统安全分析与设计、信息安全技术咨询与评估服务、信息安全教育、信息安全管理与执法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信息安全管理学习资料

一、信息安全管理 1、什么是信息安全管理,为什么需要信息安全管理? 国际标准化组织对信息安全的定义是:“在技术上和管理上维数据处理系统建立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当今的信息系统日益复杂,其中必然存在系统设计、实现、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弱点。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系统运行环境中的安全威胁,信息资产就可能会遭受巨大的损失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 2、系统列举常用的信息安全技术? 密码技术、访问控制和鉴权;物理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容灾与数据备份。 3、信息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信息安全管理从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出发,结合组织的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引入适当的技术控制措施和管理体系,形成了综合的信息安全管理架构。 4、什么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它包含哪些内容? 5、信息安全法规对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意义如何? 它能为信息安全提供制度保障。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至少包含以下三方面: 1.为人们从事在信息安全方面从事各种活动提供规范性指导; 2.能够预防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 3.保障信息安全活动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为人们追求合法权益提供了依据和手段。 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1、什么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它由哪些基本步骤组成?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指依据有关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标准,对信息系统及由其处理、传输和存储的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属性进行评价的过程。风险评估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风险评估准备;第二阶段为风险识别,第三阶段为风险评价,第四阶段为风险处理。 2、信息资产可以分为哪几类?请分别举出一两个例子说明。 可以分为数据、软件、硬件、文档、人员、服务。例如:软件有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源程序、数据库等。服务有办公服务、网络服务、信息服务等。 3、威胁源有哪些?其常见表现形式分别是什么?

信息安全管理重点概要

1国家宏观信息安全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1)法律法规问题。健全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是确保国家信息安全的基础,是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2)管理问题。(包括三个层次: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人员意识) (3)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目前,中国信息基础设施几乎完全是建立在外国的核心信息技术之上的,导致我国在网络时代没有制网权.2005年度经济人物之首:中国芯创立者邓中翰.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和科技攻关的重要项目:信息安全与电子政务,金融信息化两个信息安全研究项目. 2微观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 (1)缺乏信息安全意识与明确的信息安全方针。 (2)重视安全技术,轻视安全管理。信息安全大约70%以上的问题是由管理原因造成的. (3)安全管理缺乏系统管理的思想。 3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重点CIA) 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是指信息的保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和可用性(Availability)的保持。 C:信息保密性是保障信息仅仅为那些被授权使用的人获取,它因信息被允许访问对象的多少而不同. I:信息完整性是指为保护信息及其处理方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一是指信息在利用,传输,储存等过程中不被篡改,丢失,缺损等,另外是指信息处理方法的正确性. A:信息可用性是指信息及相关信息资产在授权人需要时可立即获得.系统硬件,软件安全,可读性保障等 4信息安全的重要性:a.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需要b.信息安全是组织持续发展的需要 c.信息安全是保护个人隐私与财产的需要 5如何确定组织信息安全的要求:a.法律法规与合同要求b.风险评估的结果(保护程度与控制 方式)c.组织的原则、目标与要求 6信息安全管理是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关于信息安全风险的相互协调的活动,关于信息安全风险的指导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信息安全方针、风险评估、控制目标与方式选择、风险控制、安全保证等。信息安全管理实际上是风险管理的过程,管理的基础是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7 图1-1信息安全管理PDCA持续改进模式:.doc 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原则: (1)制订信息安全方针原则:制定信息安全方针为信息安全管理提供导向和支持(2)风险评估原则:控制目标与控制方式的选择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之上 (3)费用与风险平衡原则:将风险降至组织可接受的水平,费用太高不接受 (4)预防为主原则:信息安全控制应实行预防为主,做到防患于未然 (5)商务持续性原则:即信息安全问题一旦发生,我们应能从故障与灾难中恢复商务运作,不至于发生瘫痪,同时应尽力减少故障与灾难对关键商务过程的影响(6)动态管理原则:即对风险实施动态管理 (7)全员参与的原则: (8)PDCA原则:遵循管理的一般循环模式--Plan(策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措施)的持续改进模式。PDCA模式,如图

信息安全技术概述

1基本概念 1.1信息安全的要素 ●性:指网络中的信息不被非授权实体获取与使用。 的信息包括: 1.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使用访问控制机制,也可以进行加密增加安全性。 2.网络中传输的信息:应用加密机制。 ●完整性:指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 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还要求数据的来源具有正确性和可信性,数据是真实可信的。 解决手段:数据完整性机制。 ●真实性:保证以数字身份进行操作的操作者就是这个数字身份合法拥有者,也就是说保证操 作者的物理身份与数字身份相对应。 解决手段:身份认证机制。 ●不可否认性:或不可抵赖性。发送信息方不能否认发送过信息,信息的接收方不能否认接收 过信息。 解决手段:数字签名机制。 1.2信息技术 ●明文(Message):指待加密的信息,用M或P表示。 ●密文(Ciphertext):指明文经过加密处理后的形式,用C表示。 ●密钥(Key):指用于加密或解密的参数,用K表示。 ●加密(Encryption):指用某种方法伪装消息以隐藏它的容的过程。 ●加密算法(EncryptionAlgorithm):指将明文变换为密文的变换函数,用E表示。 ●解密(Decryption):指把密文转换成明文的过程。 ●解密算法(DecryptionAlgorithm):指将密文变换为明文的变换函数,用D表示。 ●密码分析(Cryptanalysis):指截获密文者试图通过分析截获的密文从而推断出原来的明文 或密钥的过程。 ●密码分析员(Crytanalyst):指从事密码分析的人。 ●被动攻击(PassiveAttack):指对一个系统采取截获密文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攻击,这种攻 击对密文没有破坏作用。 ●主动攻击(ActiveAttack):指攻击者非法入侵一个密码系统,采用伪造、修改、删除等手 段向系统注入假消息进行欺骗,这种攻击对密文具有破坏作用。 ●密码体制(密码方案):由明文空间、密文空间、密钥空间、加密算法、解密算法构成的五 元组。 分类: 1.对称密码体制:单钥密码体制,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 2.非对称密码体制:双钥密码体制、公开密码体制,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不同。 ●密码系统(Cryptosystem):指用于加密和解密的系统,通常应当是一个包含软、硬件的系 统。 ●柯克霍夫原则:密码系统的安全性取决于密钥,而不是密码算法,即密码算法要公开。

公司IT信息安全管理制度4.doc

公司IT信息安全管理制度4 **IT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总则通过加强公司计算机系统、办公网络、服务器系统的管理。保证网络系统安全运行,保证公司机密文件的安全,保障服务器、数据库的安全运行。加强计算机办公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把各部门相关工作做好。 第二条范围 1、计算机网络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及客户机的网络系统配置组成。 2、软件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应用软件、有关专业的网络应用软件等。 3、客户机的网络系统配置包括客户机在网络上的名称,IP 地址分配,用户登陆名称、用户密码、及Internet的配置等。 4、系统软件是指:操作系统(如WINDOWS XP、WINDOWS 2003等)软件。 5、平台软件是指:防伪防窜货系统、办公用软件(如OFFICE 2003)等平台软件。 6、专业软件是指:设计工作中使用的绘图软件(如Photoshop 等)。 第三条职责

1、信息网络部门为网络安全运行的管理部门,负责公司计算机网络系统、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2、负责系统软件的调研、采购、安装、升级、保管工作。 3、网络管理人员负责计算机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平台系统的安全运行;服务器安全运行和数据备份;Internet对外接口安全以及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各种软件的用户密码及权限管理协助各部门进行数据备份和数据归档。 4、网络管理人员执行公司保密制度,严守公司商业机密。 5、员工执行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遵守公司保密制度。 6、系统管理员的密码必须由网络管理部门相关人员掌握。 第三条管理办法 I、公司电脑使用管理制度 1、从事计算机网络信息活动时,必须遵守《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信息安全教育。 2、电脑由公司统一配置并定位,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允许私自挪用调换、外借和移动电脑。 3、电脑硬件及其配件添置应列出清单报行政部,在征得公司领导同意后,由网络信息管理员负责进行添置。 4、电脑操作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

《信息安全管理概述》word版

第一章信息安全管理概述 一、判断题 1.根据ISO 13335标准,信息是通过在数据上施加某些约定而赋予这些数据的特殊含义。 2.信息安全保障阶段中,安全策略是核心,对事先保护、事发检测和响应、事后恢复起到了统一指导作用。 3.只要投资充足,技术措施完备,就能够保证百分之百的信息安全。 4.我国在2006年提出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作为9大战略发展方向之一。 5.2003年7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发布的27号文件,是指导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和加快推进信息化的纲领性文献。 6.在我国,严重的网络犯罪行为也不需要接受刑法的相关处罚。 7.信息安全等同于网络安全。 8.一个完整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应当包括安全策略(Policy)、保护(Protection)、检测(Detection)、响应(Reaction)、恢复(Restoration)五个主要环节。

9.实现信息安全的途径要借助两方面的控制措施、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从这里就能看出技术和管理并重的基本思想,重技术轻管理,或者重管理轻技术,都是不科学,并且有局限性的错误观点。 二、单选题 1.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是错误的。 A.信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B.信息本身是无形的 C.信息具有价值,需要保护 D.信息可以以独立形态存在 2.信息安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以下不属于这三个发展阶段。 A.通信保密阶段 B.加密机阶段 C.信息安全阶段 D.安全保障阶段 3.信息安全在通信保密阶段对信息安全的关注局限在安全属性。 A.不可否认性 B.可用性 C.保密性 D.完整性 4.信息安全在通信保密阶段中主要应用于领域。 A.军事 B.商业 C.科研

信息安全技术考试简答题

2.简述OSI安全体系结构的八大种安全机制 八大种安全机制包括加密机制、数字签名机制、访问控制机制、数据完整性机制、认证机制、业务流填充机制、路由控制机制、公证机制。 (1)加密机制: 是确保数据安全性的基本方法,在OSI安全体系结构中应根据加密所在的层次及加密对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加密方法。 (2)数字签名机制: 是确保数据真实性的基本方法,利用数字签名技术可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和消息认证,它具有解决收、发双方纠纷的 (3)访问控制机制:从计算机系统的处理能力方面对信息提供保护。访问控制按照事先确定的规则决定主体对客体的访问是否合法,当一主体试图非法使用一个未经授权的资源 时,访问控制将拒绝,并将这一事件报告给审计跟踪系统,审计跟踪系统将给出报警并记录日志档案。 (4) 数据完整性机制:破坏数据完整性的主要因素有数据在信道中传输时受信道干扰影响而产生错误,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被非法入侵者篡改,计算机病毒对程序和数据的 传染等。纠错编码和差错控制是对付信道干扰的有效方法。对付非法

入侵者主动攻击的有效方法是报文认证,对付计算机病毒有各种病毒 (5) 认证机制:在计算机网络中认证主要有用户认证、消息认证、站点认证和进程认证等,可用于认证的方法有已知信息(如口令)、共享密钥、数字签名、生物特征(如指纹)等。 (6) 业务流填充机制: 攻击者通过分析网络中某一路径上的信息流量和流向来判断某些事件的发生,为了对付这种攻击,一些关键站点间在无正常信息传送时,持续传送一些随 机数据,使攻击者不知道哪些数据是有用的,哪些数据是无用的,从 (7) 路由控制机制: 在大型计算机网络中,从源点到目的地往往存在多条路径,其中有些路径是安全的,有些路径是不安全的,路由控制机制可根据信息发送者的申请选择安全 (8) 公证机制: 在大型计算机网络中,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是诚实可信的,同时也可能由于设备故障等技术原因造成信息丢失、延迟等,用户之间很可能引起责任纠纷,为了解 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有一个各方都信任的第三方以提供公证仲裁,仲裁数字签名技术就是这种公证机制的一种技术支持。 3.简述DNS欺骗攻击的基本原理

信息安全规划综述

信息安全体系框架 (第一部分综述)

目录 1概述 (4) 1.1信息安全建设思路 (4) 1.2信息安全建设内容 (6) 1.2.1建立管理组织机构 (6) 1.2.2物理安全建设 (6) 1.2.3网络安全建设 (6) 1.2.4系统安全建设 (7) 1.2.5应用安全建设 (7) 1.2.6系统和数据备份管理 (7) 1.2.7应急响应管理 (7) 1.2.8灾难恢复管理 (7) 1.2.9人员管理和教育培训 (8) 1.3信息安全建设原则 (8) 1.3.1统一规划 (8) 1.3.2分步有序实施 (8) 1.3.3技术管理并重 (8) 1.3.4突出安全保障 (9) 2信息安全建设基本方针 (9) 3信息安全建设目标 (9) 3.1一个目标 (10) 3.2两种手段 (10) 3.3三个体系 (10) 4信息安全体系建立的原则 (10) 4.1标准性原则 (10) 4.2整体性原则 (11) 4.3实用性原则 (11)

4.4先进性原则 (11) 5信息安全策略 (11) 5.1物理安全策略 (12) 5.2网络安全策略 (13) 5.3系统安全策略 (13) 5.4病毒管理策略 (14) 5.5身份认证策略 (15) 5.6用户授权与访问控制策略 (15) 5.7数据加密策略 (16) 5.8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 (17) 5.9应急响应策略 (17) 5.10安全教育策略 (17) 6信息安全体系框架 (18) 6.1安全目标模型 (18) 6.2信息安全体系框架组成 (20) 6.2.1安全策略 (21) 6.2.2安全技术体系 (21) 6.2.3安全管理体系 (22) 6.2.4运行保障体系 (25) 6.2.5建设实施规划 (25)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考试材料

名词解析题 1.替代密码 2.置换密码 3.密码分析 4.数字证书 5.数字签名 6.消息认证 7.PKI 8.反侦破 9.智能动态行为 10.攻击工具变异 11.踩点 12.扫描 13.木马 14.包过滤技术 15.DMZ 16.堡垒主机 17.双重宿主主机 18.入侵检测 19.VPN 20.SSL 21.自主访问控制

22.强制访问控制 23.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24.信息加密 25.信息隐藏 26.数据锁定 27.隐匿标记 28.数据水印 29.云计算服务 简答题 1.物理安全指定是什么?主要考虑的问题是什么?可采取什么 措施保证物理安全? 2.信息安全从消息层次和网络层次上分别包括哪几个属性? 3.常见的密码分析方法有哪几类?一个好的密码系统应满足哪 些要求? 4.一个标准的PKI系统必须具备哪些内容? 5.密钥管理中心能提供哪些相关的密钥服务? 6.网络攻击技术和攻击工具在哪些方面快速发展? 7.简述网络攻击的具体工程。 8.扫描器有哪些功能? 9.黑客实施攻击的方法与技术包括哪些? 10.网络安全的工作目标是哪“六不”?简述AP2DRR模型包括 哪些环节?

11.简述应用代理防火墙的优缺点? 12.简述NAT的任务和优点? 13.简述防火墙的作用 14.简述双宿主主机体系结构及其优缺点 15.简述被屏蔽主机体系结构及其优缺点 16.简述被屏蔽子网体系结构及其优缺点 17.简述HIDS的优缺点 18.简述NIDS的优缺点 19.VPN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其功能特性包括哪几个方面? 20.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包括哪些?及其攻击技术有哪些? 21.数据库完整性包括哪些? 22.数据备份方式有哪几种?取决于哪两个因素?按备份状态和 备份层次分别可分为什么? 23.简述数字水印的基本特征并列举数字水印算法的类型 24.请画出内容监管系统模型 25.简述云计算的特点及其包括哪三个层次的服务? 26.请画出信息安全风险因素及相关关系图 27.简述风险控制的具体流程 综合题 1. 请画出DES加密算法的基本过程和轮结构图(或者请画出DES加密算法框图和函数F(R,K)的计算过程图),并利用DES算法求出以下明文第一次迭代后的L1和R1(请详细将每

信息安全综述

网络信息安全综述 李晴川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学院,学号:S100103006) 摘要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安全保障能力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因此, 必须采取措施确保我国的信息安全。近年来,信息安全领域的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许多新的重要成果。本文主要综述了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发展、挑战、对策。 关键词 网络信息安全 安全机制 技术发展 挑战 对策 一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用户呈几何级数增长,人们对网络信息的需求和依赖日益增强,很多企业正是看到其中巨大的商机纷纷开展网上业务。无论在计算机上存储、处理、应用,还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信息都可能被非授权访问而导致泄密,被篡改破坏而导致不完整,被冒充替换而导致否认,也可能被阻塞拦截而导致无法存取。这些破坏可能是有意的,如黑客攻击、病毒感染;也可能是无意的,如误操作、程序错误等。 因此,网络信息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因此, 必须采取措施确保我国的信息安全。 二、网络信息安全的内容 网络信息安全分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两个层面。网络安全包括系统安全,即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运行服务安全,即保证服务的连续性、高效率。信息安全则主要足指数据安全,包括数据加密、备份、程序等。 (1)硬件安全。即网络硬件和存储媒休的安全。要保护这些硬设施不受损害,能够正常工作。 (2)软件安全。即计算机及其网络各种软件不被篡改或破坏,不被非法操作或误操作,功能不会失效,不被非法复制。 (3)运行服务安全。即网络中的各个信息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能正常地通过网络交流信息。通过对网络系统中的各种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测,发现不安全因素能及时报警并采取措施改变不安全态,保障网络系统正常运行。 (4)数据安全。即网络中存能及流通数据的女全。要保护网络中的数据不被篡改、非法增删、复制、解密、显示、使用等。

信息安全技术试题答案C

1.通常为保证信息处理对象的认证性采用的手段是___C_______ A.信息加密和解密 B.信息隐匿 C.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技术 D.数字水印 2.关于Diffie-Hellman算法描述正确的是____B______ A.它是一个安全的接入控制协议 B.它是一个安全的密钥分配协议 C.中间人看不到任何交换的信息 D.它是由第三方来保证安全的 3.以下哪一项不在 ..证书数据的组成中? _____D_____ A.版本信息 B.有效使用期限 C.签名算法 D.版权信息 4.关于双联签名描述正确的是____D______ A.一个用户对同一消息做两次签名B.两个用户分别对同一消息签名 C.对两个有联系的消息分别签名D.对两个有联系的消息同时签名5.Kerberos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它严重依赖于____C______ A.服务器B.口令 C.时钟D.密钥 6.网络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是____A______ A.数据加密B.访问控制 C.接入控制D.身份识别 7.关于加密桥技术实现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A______ A.与密码设备无关,与密码算法无关B.与密码设备有关,与密码算法无关 C.与密码设备无关,与密码算法有关D.与密码设备有关,与密码算法有关 8.身份认证中的证书由____A______ A.政府机构发行B.银行发行 C.企业团体或行业协会发行D.认证授权机构发行 9.称为访问控制保护级别的是____C______ A.C1 B.B1 C.C2 D.B2 10.DES的解密和加密使用相同的算法,只是将什么的使用次序反过来? ____C______ A.密码B.密文 C.子密钥D.密钥 11.PKI的性能中,信息通信安全通信的关键是_____C_____ A.透明性B.易用性 C.互操作性D.跨平台性 12.下列属于良性病毒的是____D_____ A.黑色星期五病毒B.火炬病毒 C.米开朗基罗病毒D.扬基病毒 13.目前发展很快的基于PKI的安全电子邮件协议是____A______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4)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管理制度要求 1.1总则 为了切实有效的保证公司信息安全,提高信息系统为公司生产经营的服务能力,特制定交互式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设定管理部门及专业管理人员对公司整体信息安全进行管理,以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 1.1.1建立文件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文件应包括: a)安全岗位管理制度; b)系统操作权限管理; c)安全培训制度; d)用户管理制度; e)新服务、新功能安全评估; f)用户投诉举报处理; g)信息发布审核、合法资质查验和公共信息巡查; h)个人电子信息安全保护; i)安全事件的监测、报告和应急处置制度; j)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行政审批文件。 1.1.2安全管理制度应经过管理层批准,并向所有员工宣传 2.机构要求 2.1法律责任 2.1.1互联网交互式服务提供者应是一个能够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或个人。 2.1.2互联网交互式服务提供者从事的信息服务有行政许可的应取得相应许可。

3.人员安全管理 3.1安全岗位管理制度 建立安全岗位管理制度,明确主办人、主要负责人、安全责任人的职责:岗位管理制度应包括保密管理。 3.2关键岗位人员 3.2.1关键岗位人员任用之前的背景核查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和对应的业务要求来执行,包括: 1.个人身份核查; 2.个人履历的核查; 3.学历、学位、专业资质证明; 4.从事关键岗位所必须的能力。 3.2.2应与关键岗位人员签订保密协议。 3.3安全培训 建立安全培训制度,定期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全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包括: 1.上岗前的培训; 2.安全制度及其修订后的培训; 3.法律、法规的发展保持同步的继续培训。 3.4人员离岗 应严格规范人员离岗过程: a)及时终止离岗员工的所有访问权限; b)关键岗位人员须承诺调离后的保密义务后方可离开; c)配合公安机关工作的人员变动应通报公安机关。

“信息安全技术”第一章 概述 的课后作业及答案

“信息安全技术”第一章概述的课后作业 1、现代信息安全的内涵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答:现代信息安全的内涵包括面向数据的安全和面向用户的安全。 面向数据的安全,即对信息的机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和可用性(Availability)的保护(即通常所说的CIA 三元组)。 面向用户的安全,即鉴别、授权、访问控制、抗否认性和可服务性,以及对于内容的个人隐私、知识产权等的保护。 2、ISO 所定义的5 种安全服务和8 种安全机制各是哪些? 答:ISO所定义的5种安全服务:认证,访问控制,数据保密性,数据完整性和不可否认。 ISO所定义的8种安全机制:加密机制,数字签名机制,访问控制机制,数据完整性机制,鉴别交换机制,业务填充机制,路由控制机制和公正机制。 3、计算机病毒的定义是什么?其触发条件主要有哪些? 答:计算机病毒的广义上的定义:凡能够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数据的程序统称为计算机病毒。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对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为: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的触发条件有:时间(特定日期或累计时间),击键次数或特定组合键,运行文件个数或感染文件的个数,启动次数,感染失败和CPU型号/主板型号等。 4、请列举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答:第一种,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传播;第二种,通过移动存储设备来传播;第三种,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第四种,通过点对点通信系统

和无线通道(如手机)来传播。 5、黑客的主要攻击方法有哪些? 答:主要有: ①信息采集:主要是收集目标系统的各种与网络安全有关的信息,为下一步入侵提供帮助。 ②漏洞利用:利用系统、协议或应用软件本身存在的安全缺陷进行的攻击。 ③资源控制:以获得目标系统控制权为目的的攻击。 ④信息欺骗:通过冒充合法网络主机(或用户)骗取信任或获取敏感信息,或者通过配置、设置一些假信息来实施欺骗攻击。 ⑤拒绝服务:通过强行占有信道资源、网络连接资源、存储空间资源和计算资源,使服务器崩溃或资源耗尽无法继续对外提供服务。 6、什么是安全策略?主要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安全策略是指在特定环境里,为保证提供一定级别的安全保护所必须遵守的规则。是网络安全技术集成的基础。 主要包括: ①物理安全策略: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服务器、打印机等硬件设备和通讯链路免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搭线攻击。 ②访问控制策略: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访问,网络信息安全的核心策略之一。 ③防火墙控制:控制进出双向通信,在网络边界通过监控机制来隔离内外网,从而抵御来自外部的攻击。 ④信息加密策略:保护网内的数据、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保护网上传输的数据。 ⑤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确定安全管理的等级和范围,制定有关网络使用规程和人员管理制度,制定网络系统的维护和应急措施等。 7、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特征包括哪几个方面?各是什么含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