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第六章 竖向荷载(恒载+活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第六章 竖向荷载(恒载+活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第六章  竖向荷载(恒载+活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第六章  竖向荷载(恒载+活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第六章竖向荷载(恒载+活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第一节框架在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本设计用分层法计算内力,具体步骤如下:

①计算各杆件的固端弯矩

②计算各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③弯矩分配

④调幅并绘弯矩图

⑤计算跨中最大弯矩、剪力和轴力并绘图

一、恒载作用下固端弯矩计算

(一)恒载作用下固端弯矩

恒载作用下固端弯矩计算(单位:KN·m) 表

框架梁BC跨固端弯矩计算(单位:KN·m)

结构

三层(屋面)计算简图

弯矩图

结构二层计算简图

弯矩图

结构一层计算简图

弯矩图

楼层框架梁CD跨固端弯矩计算(单位:KN·m)

结构

三层(屋面)计

节点3弯矩为·m

3单元最大负弯矩为KN·m

结构二层计算简图

弯矩图

结构一层计算简图

弯矩图

楼层框架梁D-1/D悬挑梁固端弯矩计算(单位:KN·m)

结构一层

恒载作用下梁固端弯矩计算统计表结构层

M BC

(KN·m)

M CB

(KN·m)

M CD

(KN·m)

M DC

(KN·m)

M D-1/D

(KN·m)三层0

二层0

一层

(二)计算各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用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假定结构无侧移,计算时采用力矩分配法,其计算要点是:

①计算各层梁上竖向荷载值和梁的固端弯矩。

②将框架分层,各层梁跨度及柱高与原结构相同,柱端假定为固端。

③计算梁、柱线刚度。

对于柱,假定分层后中间各层柱柱端固定与实际不符,因而,除底层外,上层柱各层线刚度均乘以修正。

有现浇楼面的梁,宜考虑楼板的作用。每侧可取板厚的6倍作为楼板的有效作用宽

度。设计中,可近似按下式计算梁的截面惯性矩:

一边有楼板:I=

两边有楼板:I=

④计算和确定梁、柱弯矩分配系数和传递系数。

按修正后的刚度计算各结点周围杆件的杆端分配系数。所有上层柱的传递系数取1/3,底层柱的传递系数取1/2。

⑤按力矩分配法计算单层梁、柱弯矩。

⑥将分层计算得到的、但属于同一层柱的柱端弯矩叠加得到柱的弯矩。

(1)计算梁、柱相对线刚度

图修正后梁柱相对线刚度

(2)计算弯矩分配系数

结构三层

①梁μB3C3=÷+=

μC3B3=÷++=

μC3D3=÷++=

μD3C3=÷+=

②柱μB3B2=÷+=

μC3C2=÷++=

μD3D2=÷+=

结构二层

①梁μB2C2=÷++=

μC2B2=÷+++=

μC2D2=÷+++=

μD2C2=÷++=

②柱μB2B3=÷++=

μB2B1=÷++=

μC2C3=÷+++=

μC2C1=÷+++=

μD2D3=÷++=

μD2D1=÷++=

结构一层

①梁μB1C1=÷+1+=

μC1B1=÷+1++=

μC1D1=÷+1++=

μD1C1=÷+1+=②柱μB1B2=÷+1+=

μB1B0=1÷+1+=

μC1C2=÷+1++=

μC1C0=1÷+1++=

μD1D2=÷+1+=

μD1D0=1÷+1+=

(三)分层法算恒载作用下弯矩

恒载作用下结构三层弯矩分配表

B C D

上柱

偏心弯矩

分配系数0

固端弯矩

分配传递

分配传递

分配传递

分配传递

分配传递

分配传递

分配传递

合计

一次分配

二次分配

恒载作用下结构二层弯矩分配表

↑↑↑

B C D

偏心弯矩

分配系数

固端弯矩

分配传递

分配传递

分配传递

分配传递

分配传递

分配传递

分配传递

合计

一次分配

二次分配

恒载作用下结构一层弯矩分配表

↑↑↑

B C D

偏心弯矩

分配系数

固端弯矩

分配传递

分配传递

分配传递

分配传递

分配传递

分配传递

分配传递

合计

一次

二次

图弯矩再分配后恒载作用下弯矩图(KN·m)

(四)框架梁弯矩塑性调幅

为了减少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支座处的配筋数量,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以考虑竖向内力重分布,主要是降低支座负弯矩,以减小支座处的配筋,跨中则应相应增大弯矩。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5.2.3条: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考虑框架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乘以调幅系数进行调幅,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装配整体式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现浇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

②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后,梁跨中弯矩应按平衡条件相应增大;

③应先对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梁的弯矩进行调幅,再与水平作用产生的框架梁弯矩进行组合;

④截面设计时,框架梁跨中截面正弯矩设计值不应小于竖向荷载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的50%。

本设计取梁端支座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

='(计算过程从略)

.0

M85

M

图调幅后恒载作用下弯矩图(KN·m)

(五)恒载作用下梁跨内最大弯矩、梁端剪力和柱轴力计算

1.恒载作用下梁跨内最大弯矩计算

本设计计算梁跨内最大弯矩时,采用按简支计算时的梁跨内最大弯矩与计算得的调幅后的梁端弯矩进行叠加得到。

计算过程计算如下:

简支条件下恒载作用下固端弯矩计算表楼层框架梁BC跨固端弯矩计算(单位:KN·m)

结构

三层(屋面)计算简图

弯矩图

调幅后弯矩图

结构二层计算简图

弯矩图

调幅后弯矩图

结构一层计算简图

弯矩图

调幅后弯矩图

楼层框架梁CD跨固端弯矩计算(单位:KN·m)

结构一层计算

简图

弯矩

节点3弯矩大小为·m,单元(3)跨内最大弯矩为KN·m 调幅

后弯

矩图

结构二层计算简图

弯矩图

调幅后弯矩图

结构一层计算简图

弯矩图

调幅

后弯矩图

楼层

框架梁D-1/D 悬挑梁固端弯矩计算(单位:KN ·m)

结构 一层

计算简图

弯矩图

调幅后弯矩图

2.跨中最大弯矩 (1)对于BC 跨 结构三层(屋面层)

在简支条件下叠加调幅后弯矩剪力图如下

剪力为0处距离B 点距离:m l 70.1)81.507.707.7(93.33=++÷= 剪力为0处弯矩:

m KN M ?-=+?++?+?-=52.16335.1270.1)81.507.707.7(2

1

70.193.332

结构二层

剪力为0处距离B 点距离:m l 68.1)81.574.1001.501.5(96.44=+++÷= 剪力为0处弯矩:

m KN M ?-=+?++??+

?-=26.24907.768.1)81.574.10210.5(2

1

68.194.442 结构一层

剪力为0处距离B 点距离:m l 71.1)81.574.1001.501.5(37.45=+++÷= 剪力为0处弯矩:

m KN M ?-=+?++??+

?-=96.27513.1071.1)81.574.10210.5(2

1

71.137.452 (2)对于CD 跨 结构三层(屋面层)

在简支条件下叠加调幅后弯矩剪力图如下

剪力为0处距离C 点距离:

m l 04.43)81.5207.7()96.9907.732

1

2381.537.159(=++?÷-???-?-=

剪力为0处距离D 点距离:

m l 56.504.46.9=-= 剪力为0处弯矩:

m KN M ?-=+?+??+?-=39.218851.8956.5)81.5207.7(2

1

56.590.1102

结构二层

剪力为0处距离C 点距离:

m l 53.33)74.1081.5210.5()18910.532

1

2381.587.235(=+++?÷-???-?-=

剪力为0处距离D 点距离:

m l 07.653.36.9=-= 剪力为0处弯矩:

m KN M ?-=+?++??+

?-=32.330704.16207.6)74.1081.5210.5(2

1

07.641.1622 结构一层

在节点3处,剪力有突变,由突变为

KN V 36.618910.532

1

2381.537.215-=-???-?-=

故剪力为0处距离C 点距离:m l 3= 剪力为0处距离D 点距离:m l .636.9=-= 剪力为0处弯矩:

m KN M ?-=+?++??+

?-=21.312747.3036)74.1081.5210.5(2

1

691.1822 本设计取调幅后的梁跨内弯矩最大值和简支时梁跨内弯矩最大值的50%中的较大者,比较如下表:

梁跨内弯矩最大值取值 表 楼层 BC 跨 CD 跨

m ax M

m ax

M

2

0max

M 取值 m ax M

0m ax

M

2

0max

M 取值 三层 二层 一层

m ax m ax M 依据上表绘制恒载作用下B ~D 轴×○3轴框架弯矩图如下

图恒载作用下B~D轴×○3轴框架弯矩图(KN·m)

3.恒载作用下梁、柱端剪力计算

梁端剪力计算计算方法为取隔离体进行计算,具体计算如下:

屋顶层BC跨

M

对B取矩=0

B

V C×+=+(×2+)××,故V C=

M

对C取矩∑=0

C

V B×+=+(×2+)××,故V B=

M

对C取矩∑=0

C

V D×+=+××+×3×+××+×3,故V D=

M

对D取矩∑=0

D

V C×+=+××+×3×+××+×, 故V C=

其他剪力计算类似,因此计算过程省略,以下汇总剪力:

梁截面剪力(单位:表

V B3=V B2=综上,其他柱计算类似。

V上=V下=(M上+M下)÷h,下面汇总柱剪力

恒载作用下柱剪力(KN)表

图恒载作用下B~D轴×○3轴框架剪力图(KN)

4.恒载作用下柱端轴力计算

根据节点平衡法可求得柱轴力,规定柱受压为正,受拉为负:

B3轴力=B3集中力+梁B3C3剪力

N B3=+=

其它柱计算类似,计算过程省略。

图柱截面表示图

恒载作用下柱轴力(单位KN)表

图恒载作用下柱轴力(KN)

二、框架在活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一)活载作用下固端弯矩计算

活载作用下固端弯矩表楼层框架梁BC跨固端弯矩计算(单位:KN·m)

结构

三层(屋面)计算简图

弯矩图

结构二层计算简图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次梁配筋计算实例.doc

9次梁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设计 9.1荷载设计值 9.1.1屋面 恒载: 板传来的恒荷载(梯形荷载转为均布荷载) 5.53×1.8×2×0.891=17.74m kN/ 次梁自重0.3×(0.5-0.1)×25=3.0m kN/ 梁上墙体荷载 1.88×(3.6-0.7)=5.45m kN/―――――――――――――――――――――――――――――――――― g=26.19m kN/ 活载:(梯形荷载转为均布荷载)q=2.0×1.8×2×0.891=6.42m kN/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p= 2.1m ? 26 = . ? + kN . 42 ( 40 42 4.1 .6 / 19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6 kN .1m 35 p= ? ? + ? = .6 . 65 ( / 41 . 42 7.0 19 4.1 因此选用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进行计算,取m 41 . =。 65 kN p/ 9.1.2楼面 恒载: 板传来的恒荷载(梯形荷载转为均布荷载) 3.25×1.8×2×0.891=10.42m kN/ 次梁自重0.3×(0.5-0.1)×25=3.0m kN/ 梁上墙体荷载 1.88×(3.6-0.7)=5.45m kN/―――――――――――――――――――――――――――――――――― g=18.87m kN/ 活载:(梯形荷载转为均布荷载)q=2.0×1.8×2×0.891=6.42m kN/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kN 2.1m p= 18 ? = . ? + 63 ( / . 31 4.1 .6 42 87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kN .1m 35 18 p= ? ? + ? = 87 . 77 ( . 31 / 42 4.1 7.0 .6 因此选用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进行计算,取m 31 =。 . p/ 77 kN 9.2计算简图 次梁与支撑构件整体浇筑,主梁截面为300×700mm,次梁截面为300×500mm。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内力分析与内力组合

第4章内力分析与内力组合 结构设计时,需要计算各单项作用下的结构内力,然后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 2012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有关条款进行各种内力组合,组合结果作为结构配筋的依据。多层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手算方法通常采用分层法或弯矩二次分配法,水平荷载作用下采用反弯点法或D值法。本章介绍上述结构内力计算方法以及结构在无地震作用和有地震作用下的内力组合方式。 4. 1 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分析 4.1.1 分层法 1.基本假定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近似作为无侧移框架进行分析。根据弯短传递的特点,当某层框架梁作用竖向荷载时,假定竖向荷载只在该层梁及相邻柱产生弯矩和剪力,而在其他楼层梁和隔层的框架柱不产生弯矩和剪力。 2.计算方法 (1)叠加原理计算方法 按照叠加原理,多层多跨框架在多层竖向荷载同时作用下的内力,可以看成是各层竖向荷载单独作用下内力的叠加,见图4-1 (a)。又根据分层法所作的假定,可将各层框架梁及与其相连的框架柱作为一个独立的计算单元,柱远端按固定端考虑,图4-1 (b)。先分别

采用弯矩分配法计算独立计算单元在各自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然后叠加得到多层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多层框架内力。各独立计算单元竖向荷载作用下计算得到的梁端弯矩即为其最终弯矩,而每一层柱的最终弯矩由相邻独立计算单元对应柱的弯矩叠加得到。 (2)计算误差的修正 由于各独立计算单元柱的远端按固定端考虑,这与实际框架节点的弹性连接情况不吻合,因此在计算中采用下列措施进行修正:除底层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乘以折减系数0.9;除底层柱外,其他各层柱的弯矩传递系数由1/2改为1/3;底层柱线刚度和弯短传递系数保持不变。 (3)不平衡弯矩的处理方法 由于每一层柱均是由相邻上下独立计算单元对应柱的弯矩叠加得到,因此除顶层外各节点肯定存在不平衡弯矩。节点处不平衡弯矩较大的可再分配一次,但不再传递。 根据弯矩计算结果,竖向荷载作用下梁的跨中弯矩、梁端剪力及柱

第七章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第七章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7.1计算单元 取3轴线横向框架进行计算,计算单元宽度为7.5m,如图所示,由于房间内直接传给该框架的楼面荷载如图中的水平阴影线所示,计算单元内的其余楼面荷载则通过纵向框架梁以集中力的形式传给横向框架,作用于各节点上。

7.2 荷载计算 节点集中荷载1P : 边纵梁传来: (a)屋面自重(三角形部分):N k 78.56298.42 3.3.26.3=??? (b)边纵梁自重: 5.709?6.0=43.73kN 女儿墙自重: kN 87.330.6312.3=? 合计: 1P = 154.32kN 节点集中荷载2P :

纵梁传来 (a )屋面自重(三角形部分): KN 12.27298.40.32 6 .3=??? (b )走道屋面板自重 0.5?(6.0+6.0-3)?1.5?4.98=58.79KN 纵梁自重: 5.709?6.0=43.73kN 合计: 2P = 170.55kN 对于1~4层,计算的方法基本与第五层相同,计算过程如下: 1 5.709/q kN m = 1q '=3.46/kN/m m KN q /99.103.333.32=?= m KN q /99.74.233.32=?= 节点集中荷载1P : 纵梁自重: 5.709?6.0=43.73kN 外墙自重: ()88.76KN 68.37.03.3225.00.6=?-??-)( 来纵梁传 楼面自重(三角形部分): (0.5 3.60.5 3.6 3.33)221.58kN ?????= 扣窗面积墙重加窗重: 2 2.4 2.0 3.682 2.1631.01kN -???+?=- 合计: 174.24kN 节点集中荷载2P : 纵梁自重: 5.709?7.2=41.10kN 内墙自重: 71.50kN 纵梁传来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第六章 竖向荷载(恒载+活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第六章竖向荷载(恒载+活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第一节框架在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本设计用分层法计算内力,具体步骤如下: ①计算各杆件的固端弯矩 ②计算各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③弯矩分配 ④调幅并绘弯矩图 ⑤计算跨中最大弯矩、剪力和轴力并绘图 一、恒载作用下固端弯矩计算 (一)恒载作用下固端弯矩 恒载作用下固端弯矩计算(单位:KN·m) 表6.1 框架梁BC跨固端弯矩计算(单位:KN·m) 结构 三层(屋面)计算简图 弯矩图 结构二层计算简图 弯矩图

结构一层计算简图 弯矩图 楼层框架梁CD跨固端弯矩计算(单位:KN·m) 结构 三层(屋面)计 算 简 图 弯 矩 图 节点3弯矩为125.68KN·m 3单元最大负弯矩为131.01 KN·m 结构二层计算简图 弯矩图

结构一层计算简图 弯矩图 楼层框架梁D-1/D悬挑梁固端弯矩计算(单位:KN·m) 结构一层 计 算 简 图 弯 矩 图 恒载作用下梁固端弯矩计算统计表6.2 结构层 M BC (KN·m) M CB (KN·m) M CD (KN·m) M DC (KN·m) M D-1/D (KN·m) 三层-65.98 65.98 -276.11 212.13 0 二层-88.48 88.48 -429.29 315.57 0 一层-88.48 88.48 -429.29 315.57 -295.93 (二)计算各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用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假定结构无侧移,计算时采用力矩分配法,其计算要点是: ①计算各层梁上竖向荷载值和梁的固端弯矩。 ②将框架分层,各层梁跨度及柱高与原结构相同,柱端假定为固端。 ③计算梁、柱线刚度。 对于柱,假定分层后中间各层柱柱端固定与实际不符,因而,除底层外,上层柱各层线刚度均乘以0.9修正。 有现浇楼面的梁,宜考虑楼板的作用。每侧可取板厚的6倍作为楼板的有效作用宽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土木工程专业《房屋建筑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条件(指导老师提供) 1)工程概况 2)结构形式 3)地址情况 4)气象条件:气温、降雨量、风压、主导风向等 5)地震设防烈度 6)主要建筑材料 7)其他:建筑物耐久等级、建筑物耐火等级 二、设计容及要求 (一)建筑设计部分 建筑设计要求:确定总平面布置、建筑设计案;根据已确定的设计案,完成施工图设计,并用计算机绘制建筑施工图,包括以下容: 1)建筑总平面布置图(提交与否有指导老师根据工程情况确定) 2)各层建筑平面图(1:100) 3)建筑立面图(1:100,至少2个立面) 4)建筑剖面图(1:50,至少1个剖面,要求剖到楼梯) 5)屋顶平面图 6)建筑详图:檐口泛水等节点详图(提交与否有指导老师根据工程情况确定) (二)结构设计部分 在确定结构案和结构平面布置后,进行结构计算(手算一榀框架),并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计算容

1)计算机计算所有主要结构构件(包括板、框架、梁、基础及楼梯等)的结构计算2)手算一榀框架(允只写计算步骤及过程) 2、绘制结构施工图 1)基础平面图和基础详图 2)楼面、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及板配筋图 3)框架及梁配筋图 4)楼梯、雨蓬配筋图 5)节点大样:女儿墙压顶等 (三)设计说明书部分 1)封面 2)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 3)任务书 4)题目,作者姓名、学号、专业,指导教师姓名 5)中文摘要及中文关键词 6)目录 7)绪论(引言、综述) 8)正文 机算部分:包括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软件;总平面布置图的确定;结构设计案的比较及确定;机算中必要的计算;有关设计参数的取值及计算结果分析等。 手算部分:手算一榀框架。包括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力计算;力组合;配筋计算及有关位移验算等。 9)结论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完整计算书

该工程为某大学实验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层数为8层,总建筑面积11305.82m2,宽度为39.95m,长度为60.56m ;底层层高4.2m ,其它层层高3.6m ,室内外高差0.6m 。 该工程的梁、柱、板、楼梯、基础均采用现浇,因考虑抗震的要求,需要设置变形缝,宽度为130mm 。 1.1.1设计资料 (1)气象条件 该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0 C o . 冻土深度25cm ,基本风压m2,基本雪压 kN/m2,以西北风为主导方向,年降水量1000mm 。 (2)地质条件 该工程场区地势平坦,土层分布比较规律。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40a f kPa 。 (3)地震烈度 7度。 (4)抗震设防 7度近震。 1.1.2材料 梁、柱、基础均采用C30;纵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单向板和双向板均采用C30,受力筋和分布筋均为HPB235;楼梯采用C20,除平台梁中纵筋采用HRB335外,其余均采用HPB235。 工程特点 本工程为8层,主体高度为29m 左右,为高层建筑。其特点在于:建造高层建筑可以获得更多的建筑面积,缩小城市的平面规模,缩短城市道路和各种管线的长度,从而节省城市建设于管理的投资;其竖向交通一般由电梯来完成,这样就回增加建筑物的造价;从建筑防火的角度来看,高层建筑的防火要求要高于中低层建筑;以结构受力特性来看,侧向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在高层建筑分析和设计中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从结构分析,还是结构设计来说,其过程都比较复杂。

在框架结构体系中,高层建筑的结构平面布置应力求简单,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应对称均匀布置,尽量使结构的刚心与质心重合,避免地震时引起结构扭转及局部突变,并尽可能降低建筑物的重心,以利于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合理地设置变形缝,其缝的宽度视建筑物的高度和抗震设防而定。 该工程的设计,根据工程地震勘探和所属地区的条件,要求有灵活的空间布置和较大的跨度,故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论述了本次设计的工程简况和工程特点,特别对于高层建筑的优点和框架结构中高层建筑的布置原则作了详细阐述。 2 结构设计 框架设计 2.1.1 工程简况 该实验楼为八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筑面积11305.82m2,建筑平面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高校教学楼设计 x年x月 建筑系土木工程专业

(x级本科学生) 毕业设计任务书 题目:×××高校教学楼设计 指导教师: ·设计目的 优秀的工程师,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判断能力、进行工作和科学决策的能力、独立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及树立创新的意识等等,这些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和建立是与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密不可分的。毕业设计是本科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提高的关键性实践环节,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查。本设计任务书正是基于此而编写的。 ·设计要求 认真贯彻“使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学习、掌握建筑与结构设计的全过程、基本方法和步骤;处理好建筑与结构设计的关系,认真考虑影响设计的各项因素;了解和掌握与设计有关的规范和规定,并正确运用它们;掌握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基本构造要求;认真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并绘制相应的设计图纸。 ·进度计划 本次毕业设计安排在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至第二学期第十周进行,详细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学期末:认真学习毕业设计任务书,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第二学期第1~2周:建筑方案设计,包括总平面布置和主要平、立、剖面草图。 第二学期第3~4周:施工图设计,包括平立剖面图和总平面图以及简要的建筑设计说明。 第二学期第5周:结构方案设计,包活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等。 第二学期第6~7周:结构计算,报货:确定计算简图;荷载计算;内力分析;荷载组合;界面与节点设计及构造设计;地基和基础设计;楼梯设计;其他构件设计。 第二学期第8~9周:绘制施工图,包括基础平面布置及剖面图,框架梁、柱配筋施工图,标准层平面结构布置图,楼梯及其他构件配筋施工图。 第二学期第10周:资料整理,包括设计计算书及有关表格,校对图纸及修改,图纸交指导老师审核签字。 设计任务书 第一部分建筑设计 1 概况 为×××高校教学楼,要求满足综合教学要求。 1.1 工程名称:×××高校教学楼设计。 1.2 建筑地点:该工程建设场地在新乡市高校新区,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1 工程概况 1、1 建设项目名称:龙岩第一技校学生宿舍 1、2 建设地点:龙岩市某地 1、3 建筑类型:八层宿舍楼,框架填充墙结构,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混凝土C30。 1、4 设计资料: 1.4.1 地质水文资料:由地质勘察报告知,该场地由上而下可分为三层: 杂填土:主要为煤渣、石灰渣、混凝土块等,本层分布稳定,厚0-0.5米; 粘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k=210Kpa, 土层厚0、5-1.5米 亚粘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k=300Kpa, 土层厚1、5-5.6米 1.4.2 气象资料: 全年主导风向:偏南风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西北风 基本风压为:0、35kN/m2(c类场地) 1.4.3 抗震设防要求:七度三级设防 1.4.4 建设规模以及标准: 1 建筑规模:占地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为8层框架结构。 2建筑防火等级:二级 3建筑防水等级:三级 4 建筑装修等级:中级 2 结构布置方案及结构选型 2、1 结构承重方案选择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以及建筑施工的布置图,本工程确定采用横向框架承重方案,框架梁、柱布置参见结构平面图,如图2、1所示。 2、2 主要构件选型及尺寸初步估算 2.2.1 主要构件选型 (1)梁﹑板﹑柱结构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图2、1 结构平面布置图 (2)墙体采用:粉煤灰轻质砌块 (3)墙体厚度:外墙:250mm,内墙:200mm (4)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2.2.2 梁﹑柱截面尺寸估算 (1)横向框架梁: 中跨梁(BC跨): 因为梁的跨度为7500mm,则、 取L=7500mm h=(1/8~1/12)L=937、5mm~625mm 取h=750mm、 4 7.9 750 7250 > = = h l n= =h b) 3 1 ~ 2 1 (375mm~250mm 取b=400mm 满足b>200mm且b 750/2=375mm 故主要框架梁初选截面尺寸为:b×h=400mm×750mm 同理,边跨梁(AB、CD跨)可取:b×h=300mm×500mm (2)其她梁: 连系梁: 取L=7800mm h=(1/12~1/18)L=650mm~433mm 取h=600mm = =h b) 3 1 ~ 2 1 (300mm~200mm 取b=300mm 故连系梁初选截面尺寸为:b×h=300mm×600mm 由于跨度一样,为了方便起见,纵向次梁截面尺寸也初选为: b×h=300mm×600mm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毕业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2015.12 第一部分 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项目 某8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位于广州市。室外标高-0.200m ,第1层层高5.100m ,桩承台顶标高-1.000m ,其他层层高4.200m 。 外墙、分户墙及楼间墙及设备间墙厚为180,其他内墙均为120厚。水、电管道外接市政管道,户内管道暗埋。给排水、电器照明为配合设计,对建筑和结构未提出特别要求。 二、场地工程地质 □ 工程地质层的划分及其特征: ① 稍密人工填土:人工填土多为稍密状,部分为松散状,遇水有湿陷现象。 ② 松软~稍密洪积土:主要属坡洪积成因和静水沼泽堆积成因。洪积土层是一种岩性不均匀的工程地质层,一般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 ③ 可塑残积土:主要是片麻岩风化土,次为花岗岩风化土,以含有铁质结核为特征。 ④ 硬塑残积土:包括片麻岩风化土和花岗岩风化土。 ⑤ 强风化岩:强风化岩一般呈半岩半上状,以土状为主,少数为碎石块状。 □ 地下水位埋深一般为2m 左右,主要呈渗流形式,不存在管涌现象,对基坑或挖孔桩施工不会造成突水现象。据水质分析,地下水对砼无侵蚀性。 □ 根据地质资料,本场未发现有影响地基稳定性的断裂构造,地下也不存在岩溶、地下洞室等现象,本场地属基本稳定地区。 从工程地质层的角度看,稍密人工填土和松软~稍密洪积土不宜作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可塑残积土可作为6层以下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而硬塑残积土和强风化岩为良好持力层,可满足低层至高层建筑地基基础的要求。 由于残积土有遇水崩解软化的特点,采用桩基时,预制桩比灌注桩更为适宜;由于地下水不甚发育,亦适宜采用人工挖孔桩;由于基岩顶板起伏甚大,大部分基岩埋深大,因此本场地不适宜采用端承桩,而适宜采用摩擦桩。 □ 本场地宜采用桩基础,由于桩基主要持力层是吸水性强的残积土,因此预制桩(如预应力管桩,PHC ,C80,500x125)比灌注桩(如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更为适宜。 s q 、p 值 工程地质层 层 厚 ( 顶板 埋 k f 值 桩基参考建议值(kPa) 人工挖孔 桩 预应力管桩 沉管灌注桩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第6章 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6.1 框架结构的荷载计算 §6.1.1.板传荷载计算 计算单元见下图所示: 因为楼板为整体现浇,本板选用双向板,可沿四角点沿45°线将 区格分为小块,每个板上的荷载传给与之相邻的梁,板传至梁上的三 角形或梯形荷载可等效为均布荷载。 一.A ~B, (C ~E)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 ]++?-??3 226.6/25.26.6/25.22125.2KN/m 06.7 ()()[]m KN /44.226.6/5.16.6/5.1215.106.732=+?-?? 活载:()()[] ++?-??3226.6/25.26.6/25.22125.2KN/m 2

()()[] m KN /36.66.6/5.16.6/5.1215.1232=+?-?? 楼面板传荷载: 恒载:()()[ ] ++?-??3 226.6/25.26.6/25.22125.2.1KN/m 4 ()()[]m KN /03.136.6/5.16.6/5.1215.11.432=+?-?? 活载:()()[]++?-??3 226.6/25.26.6/25.22125.2.5KN/m 2 ()()[] m KN /95.76.6/5.16.6/5.1215.15.232=+?-?? 梁自重:3.34KN/m A ~B, (C ~E)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 屋 面 梁: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3.34 KN/m+22.44 KN/m=25.78 KN/m 活载=板传荷载=6.36 KN/m 楼面板传荷载: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3.34 KN/m+13.03 KN/m=116.37 KN/m 活载=板传荷载=7.95 KN/m 二. B ~C 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3222.7/25.22.7/25.22125.2.06KN/m 7 () []m KN .10.142.7/5.12.7/5.1215.1.6KN/m 032 2=+?-?? 活载:()()[]++?-??322.7/25.22.7/25.22125.22 ()[]m KN .17.42.7/5.12.7/5.1215.1.3KN/m 0322=+?-?? 楼面板传荷载: 恒载:()()[ ]++?-??3222.7/25.22.7/25.22125.2.1KN/m 4 ()[]m KN .38.132.7/5.12.7/5.1215.1.1KN/m 432 2=+?-?? 活载:()()[]++?-??3 222.7/25.22.7/25.22125.2.5KN/m 2 ()[] m KN .16.82.7/5.12.7/5.1215.1.5KN/m 2322=+?-?? 梁自重:3.34KN/m B ~ C 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 屋 面 梁: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3.34 KN/m+14.10 KN/m=17.44 KN/m 活载=板传荷载=4.17 KN/m 楼面板传荷载: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

黑龙江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 毕业设计任务书 (建筑工程方向2007 级) 设计题目:呼伦贝尔市新建天润蓝翔花园综合楼设计 任务下达日期:2011年1月10日 完成期限:自2011年2月28日 至2011年6月10日 学生姓名:孙超 学生班级、学号:土木07-3班04号 指导教师:薛志成

呼伦贝尔市新建天润蓝翔花园综合楼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呼伦贝尔市新建天润蓝翔花园综合楼设计 二、建筑地点:呼伦贝尔市 三、工程简介 该建筑物为多层综合楼,由呼伦贝尔天润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建设,用于呼伦贝尔市蓝翔花园周边的商业活动及流动人员的住宿。工程采用框架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合理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等级三级设计。 四、基本要求 1.认真贯彻“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 2.掌握多层框架结构建筑与结构设计的内容和方法,考虑影响造价的各种因素; 3.明确建筑与结构的关系,掌握有关构造要求; 4.学会查阅和运用有关设计规范和设计规程; 5.正确合理的进行结构布置; 6. 掌握结构设计软件的应用,认真绘制施工图纸和编写说明书。 五、设计条件及要求 1.自然条件:

(1)气象资料 内蒙古属半干湿的中温带季风气候,昼夜温差较大,冬季室外平均温度在~-300C,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2)地质资料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平均海拔1000m,自地面以下土质情况和土层厚度见建筑场地地层一览表。

注:平均土壤冻土深度米,平均地下水位 (3)抗震设防烈度按7度进行设计,场地类别为三类,抗震设计分组为第一组。 2、建筑要求 (1)总建筑面积2900㎡左右; (2)地面以上建筑物层数5层; (3)地面一层以商服和相关办公区为主,二到五层为宾馆区。 (4)本建筑应足够注意疏散问题,楼梯和出口应严格满足防火要求。 六、设计内容 1、建筑设计 (1)建筑平面设计; (2)建筑立面设计; (3)建筑剖面设计; (4)建筑细部设计:如屋面做法,楼面做法,墙体,楼梯,屋面防水,屋面排水,防火分区的划分,门和窗的选择室外台阶等。 (5)完成下列图纸绘制: ①首层平面图1:100 ②标准层平面图1:100 ③立面图1:100 ④剖面图(要求剖切楼梯间)1:100 ⑤主要建筑详图(屋面排水)1:100 2、结构设计 完成结构设计计算书一份,并要求完成以下结构设计内容: (1)选择结构类型,进行结构布置; (2)估算梁、板、柱、墙截面尺寸及材料等级; (3)荷载计算:包括竖向荷载与水平荷载计算;

(完整word版)2014年土木工程专业(地铁车站)毕业设计任务书

土木工程专业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方向毕业设计任务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二0一四年三月

××地铁车站初步设计 一、毕业设计目的 毕业设计是按教学计划完成理论教学和相关实践教学之后的综合性教学,是对专业方向教学的继续深化和拓宽,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阶段,其目的在于全面培养、训练学生运用已学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本专业工程设计或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 二、毕业设计基本要求 1、按设计课题的要求,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做出不同的设计方案,交出各自的成果。 2、认真设计、准确计算、细致绘图、文字表达确切流畅。 3、树立科学态度,注重钻研精神、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4、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进行毕业设计管理,努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5、图纸绘制要求:全部采用A3图纸(可加长);计算机出图必须有3张;图纸布局要协调,要紧凑而不拥挤;线条粗细要正确,位置要准确; 6、注重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工作,设计完成后,设计成果应按如下要求装订成册:(1)《毕业设计计算书》A4一份;(2)《毕业设计图纸》A4一份。 7、图纸装订顺序:封面,目录,设计总说明,设计图纸、表格。 8、设计计算书装订顺序:封面、目录、中英文摘要、设计总说明、设计计算的全部内容、致谢(300字左右)。 三、设计任务与要求 (一)、设计资料 1、车站地质勘察报告 2、预测客流(见附表) 3、车辆外形尺寸:A型车或B型车。 4、车辆编组:设计时采用远期列车6辆编组。 5、防水等级:一级;二次衬砌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S6。 6、主要技术标准:执行《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的有关技术标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答辩题目参考答案

. 毕业答辩题目整理(仅供参考) 1、框架梁的截面高度和截面宽度如何选取?这些估算公式为了满足构件的哪些 要求? 截面高度:主梁h=(1/8~1/14)l;次梁h=(1/12~1/18)l。宽度h=(1/2~1/4)b h。 b满足构件要求(受弯承载力、受剪承载力、刚度、抗裂度、经济性、耐久性)2、为了考虑现浇楼板的增强作用,如何计算框架梁的抗弯刚度中的Ib? 3/12,然后边框梁乘以1.5倍的放大系数,中框梁乘以2倍先计算出惯性据I=bh 的放大系数,得到I。b3、结构为什么要进行侧移计算?框架结构的侧移如何计 算(步骤)? 为了保证建筑物有足够的刚度,保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建筑物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避免钢筋混凝土柱等出现裂缝,保证填充墙等完好。 1)根据重力荷载与D值之比假想结构顶点水平位移μT2)用T=1.7ψ√μ粗估自震周期TT13)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T,再确定α114)计算底部剪力F=αG eqEK1 顶部还要加上,计算层间剪力没有附5)=0 加地震作用的,δn4、如何进行梁端弯矩调幅,调幅后应满足什么条件? 一般情况下,现浇框架梁端调幅系数取0.8~0.9,支座调幅后,跨中也应该根据支座的调幅进行相应的调整,一般情况下去1.1~1.2的调幅系数,且跨中弯矩调幅之后不应小于简支梁情况下跨中弯矩的50%。 5、为何要将梁端弯矩从柱轴线处换算至柱边?梁端剪力是否也需换算? 轴线处的弯矩大于支座实际的弯矩,为了避免计算配筋时候浪费过多的负弯矩钢筋,要将两端弯矩从柱轴线处换算至柱边。 梁端剪力也需要换算,架在柱子正上方的剪力对梁没有什么影响,力直接传给柱子,只有超过了梁柱交接处的剪力对梁才有影响,为了精确计算梁跨中弯矩等,也需要将梁端剪力换算。 6、一般情况下,框架柱和框架梁的控制截面分别有哪些? 框架柱的控制截面有柱上下端截面和柱的反弯点位置。梁控制截面有梁两端和梁跨中最大弯矩出。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第六章竖向荷载(恒载+活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第六章竖向荷载(恒载+活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第一节框架在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本设计用分层法计算内力,具体步骤如下: ①计算各杆件的固端弯矩 ②计算各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③弯矩分配 ④调幅并绘弯矩图 ⑤计算跨中最大弯矩、剪力和轴力并绘图 一、恒载作用下固端弯矩计算 (一)恒载作用下固端弯矩 恒载作用下固端弯矩计算(单位:KN·m) 表 框架梁BC跨固端弯矩计算(单位:KN·m) 结构 三层(屋面)计算简图弯矩图 结构二层计算简图

弯矩图 结构一层计算简图 弯矩图 楼层框架梁CD跨固端弯矩计算(单位:KN·m) 结构 三层(屋面)计 算 简 图 弯 矩 图 节点3弯矩为·m 3单元最大负弯矩为 KN·m 结构二层计算简图

弯矩图 结构一层计算简图 弯矩图 楼层框架梁D-1/D悬挑梁固端弯矩计算(单位:KN·m) 结构一层 计 算 简 图 弯 矩 图 恒载作用下梁固端弯矩计算统计表结构层 M BC (KN·m) M CB (KN·m) M CD (KN·m) M DC (KN·m) M D-1/D (KN·m)三层0

(二)计算各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用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假定结构无侧移,计算时采用力矩分配法,其计算要点是: ①计算各层梁上竖向荷载值和梁的固端弯矩。 ②将框架分层,各层梁跨度及柱高与原结构相同,柱端假定为固端。 ③计算梁、柱线刚度。 对于柱,假定分层后中间各层柱柱端固定与实际不符,因而,除底层外,上层柱各层线刚度均乘以修正。 有现浇楼面的梁,宜考虑楼板的作用。每侧可取板厚的6倍作为楼板的有效作用宽度。设计中,可近似按下式计算梁的截面惯性矩: 一边有楼板:I= 两边有楼板:I= ④计算和确定梁、柱弯矩分配系数和传递系数。 按修正后的刚度计算各结点周围杆件的杆端分配系数。所有上层柱的传递系数取1/3,底层柱的传递系数取1/2。 ⑤按力矩分配法计算单层梁、柱弯矩。 ⑥将分层计算得到的、但属于同一层柱的柱端弯矩叠加得到柱的弯矩。 (1)计算梁、柱相对线刚度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

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设计(论文)题目: 起迄日期: 设计(论文) 地点: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任务书下达日期: 任务书填写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由指导教师根据各课题的具体情况填写,经专业负责人审查、学院主管院长签字后生效。此任务书应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一周内填好并发给学生; 2.任务书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不得随便涂改或潦草书写,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 3.任务书内填写的内容,必须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的情况相一致; 4.任务书内有关“学院”、“专业”等名称的填写,应写中文全称,不能写数字代码。学生的“学号” 5.任务书内“主要参考文献”的填写,应按照国标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的要求书写,不能有随意性; 6.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3月21日”或“2004-03-21”。

结构布置图及配筋图(比例1:100);一品框架配筋图(比例1;50);楼梯配筋图(比例1:30--1:50);其它构件(如:雨蓬、挑梁、)配筋图(比例1:100); 4.主要参考文献: 可供参考的标准、规范、规程及其他资料 (1) 《总图制图标准》 (GB/T50103-2001) (2)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50001-2001) (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修订本 (4)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9)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10)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第三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11)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 《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12月 (13) 有关教科书 (15)外文参考资料 5.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工作进度计划: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最终模板(计算书)

前言 本毕业设计说明书是本科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的说明书,本说明书全部内容共分十四章,这十四章里包含了荷载汇集、水平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竖向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以及框架中各个结构构件的设计等,这些内容容纳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要求的全部内容,其中的计算方法都来自于本科四年所学知识,可以说是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一个很好的复习总结,同时也是培养能力的过程。 本毕业设计说明书根据任务书要求以及最新相关规范编写,内容全面、明确,既给出了各类问题解决方法的指导思想,又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且明确地给出了各类公式及符号的意义和必要的说明。本说明书概念清晰、语言流畅,每章都有大量的计算表格,并且对重点说明部分配置图解。应该说本说明书很好地完成了本次毕业设计的任务要求、达到了本次毕业设计的预定目标。

第一章方案论述 1.1建筑方案论述 1.1.1设计依据 依据土木工程专业2009届毕业设计任务书。 遵照国家规定的现行相关设计规范。 1.1.2设计内容、建筑面积、标高 (1)本次设计的题目为“彩虹中学教学楼”。该工程位于沈阳市,为永久性建筑,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防火等级二级。 (2)本建筑结构为五层,层高均为4.2m 。建筑面积:5697 m2,占地面积:1139.40m2。(3)室内外高差0.450m,室外地面标高为-0.450m。 1.1.3房间构成和布置 (1)房间构成 本工程为一所中学教学楼,根据教学楼的功能要求,此次设计该教学楼共包括20个普通教室,8个120人合班教室,10个教师办公室,计算机室,语音室,物理实验室、电话总机室各1个,1个会议室,资料室,教师休息室,学生会办公室等配套房间若干个,以及配套的卫生间若干个。 (2)房间布局 充分考虑教学楼各种房间在功能和面积等方面的不同,尽量做到功能分区清晰,各功能分区之间联系紧密,以及结构布置合理等,在设计中主要注意了以下几点: ①教室(包括普通教室和合班教室)布置在教学楼的阳面。 ②语音教室以及录音室等需要安静环境的教室布置在教学楼相对较为偏僻的地方。 ③充分考虑实验室办公室,实验准备室和实验室的紧密联系,各类实验室都设置了配套的教师办公室,实验准备室以及实验储藏室。 ④考虑结构的合理性,像语音室,计算机室,各类实验室,以及合办教室这样大面积的房间,都布置在了一起,使上下层结构更加规整。 ⑤卫生间布置在教学的阴面,卫生间都带有前室,且通风良好以减少异味,各层卫生间都上下对齐布置,方便穿管。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步骤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步骤 【篇一: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详细步骤】 毕业设计总依据及设计步骤(供参考)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步骤: 第一步、确定结构方案与结构布置 一、建筑结构体系选型 (一) 合理选用结构材料 建筑结构材料是形成结构的物质基础,根据不同结构类型的特点, 正确选用材料, 就成为经济合理地选型的一个重要方面。按材料分类的结构类型如下: 砌体结构体系 按建筑材料分类的结构类型钢筋混凝 土结构体系钢结构体系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 (二) 合理选择结构受力体系 现代建筑中,建筑物的造型可划分为两大类:多层及高层建筑、单 层大跨度建筑,按结构受力形式分类,常用的结构体系大体如下: 混合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 多层及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体系(包括框架——剪力墙、全剪力墙结构) 筒体结构体系(包括框筒、筒中筒、成束或组合筒体结构) 巨型结 构体系 单层大跨度建筑平面结构体系:门式刚架、薄腹梁结构、桁架结构、拱结构空间结构体系:壳体结构、网架结构、悬索结构、膜结构 框架结构体系 多层与小高层常采用框架结构体系。 (1)框架结构体系的特点:框架是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形成的 骨架结构,框架结构的特点是由梁、柱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墙仅 起维护作用。其整体性和抗震性均好于混合结构,且平面布置灵活,可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也可构成丰富多变的立面造型。框架结构 可通过合理的设计,使之具有良好的延性,成为“延性框架”。在地 震作用下,这种延性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2)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按其施工方法可分为:现浇框架、装配式框架及装配整体式框架三种。

地震区框架结构宜优先考虑选择现浇框架结构体系,其次是装配整 体式框架结构体系,现已很少采用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非地震区 的框架结构则可以根据施工条件等因素具体选定。 (3)钢框架:钢框架的受力骨架为钢梁、钢柱,根据梁柱连接型式可 分为半刚接框架和刚接框架。钢框架的抗震性能优于钢筋混凝土框架;钢梁、钢柱相对混凝土梁、柱截面较小,增大了有效使用面积;钢框架自重较轻,大大降低了基础造价;且施工周期短,具有良好 的综合经济效益。钢框架多用于办公楼、旅馆、商场等公共建筑。 (4)框架结构体系选用限值:框架结构体系的抗侧刚度主要取决于梁 柱的截面尺寸,一般梁柱截面惯性矩较小,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 向变形较大,抗侧移能力较弱,属较柔结构。当层数较多、侧向荷 载较大时,为满足侧向刚度和强度要求,需加大截面,很不经济。 而且高度增加时,框架结构顶点位移和层间相对位移较大,使得非 结构构件(如填充墙、建筑装饰、管道设备等)在地震时破坏较严重。 因此,框架结构的最大高度受到限制。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合理层数是6~15层,最经济是10层左右;规范规定不超过12层的钢结构房屋可采用钢框架结构;框架结构高 宽比不宜超过表1-2的限值;抗震等级见表1—3所示。 二、结构布置 结构体系确定后,应当密切结合建筑设计进行结构总体布置,使建 筑物具有良好的造型和合理的传力路线。 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是指其对高度、平面、立面和体型等的选择,除应考虑到建筑使用功能、建筑美学要求外,在结构上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地震区的建筑,在结构设计时,还应保证建筑 物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设计要达到先进合理,首先取决于清晰合 理的概念,而不是仅依靠力学分析来解决。确定结构布置方案的过 程就是一个结构概念设计的过程。 (一)结构总体布置原则 1、控制高宽比 在高层建筑中,结构的位移常常成为结构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而 且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倾覆力矩将迅速增大。因此,高层建筑的 高宽比不宜过大。一般应满足表1-2的要求。对于满足表1-2的高层建筑,一般可不进行整体稳定验算和倾覆验算。 2、减少平面和竖向布置的不规则性 结构平面应尽量设计成规则、对称而简单的形状,使结构的刚度中 心和质量中心尽量重合,以减少因形状不规则产生扭转的可能性。

竖向荷载下的框架内力计算

第五部分: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一、计算单元的选择确定: 取③轴线横向框架进行计算,如下图所示: 计算单元宽度为7.2m,由于房间内布置有次梁(b×h=200mm×400mm),故直接传给该框架的楼面荷载如图中的水平阴影所示。计算单元范围内的其余楼面荷载则通过次梁和纵向框架梁以集中力的形式传给横向框架,作用于各节点上。由于纵向框架梁的中心线与柱的中心线不重合,所以在框架节点上还作用有集中力矩。 二、荷载计算: 1、恒载作用下柱的内力计算: 恒荷载作用下各层框架梁上的荷载分布如下图所示:

(1)、对于第6层, q1、q1,代表横梁自重,为均布荷载形式。 q1=0.3×0.6×25=4.5 KN/m q1,=0.25×0.4×25=2.5KN/m q2、和q2,分别为屋面板和走道板传给横梁的梯形荷载和三角形荷载。 q2=5.35×3.6=19.26 KN/m q2,=5.35×1.8=9.63 KN/m P1、P2分别由边纵梁、中纵梁直接传给柱的恒载,它包括主梁自重、次梁自重、楼板重等重力荷载,计算如下: P1=[(3.6×2.4/2)×2+(2.4+7.2)×1.8/2] ×5.35+4.5×7.2 +0.2×0.4×25×7.2=132.95 KN P2=[(3.6×2.4/2)×2+(2.4+7.2)×1.8/2+(2.7+3.6)×2×1.2 /2] ×5.35+4.5×7.2+0.2×0.4×25×7.2=173.39 KN 集中力矩M1=P1e1 =132.95×(0.65-0.3)/2 =23.27 KN·m M2=P2e2 =173.39×(0.65-0.3)/2 =30.34 KN·m (2)、对于2-5层, 包括梁自重和其上横墙自重,为均布荷载,其它荷载的计算方法同第6层。 q1=4.5+0.24×3.0×5.5=8.46 KN/m q1,=0.25×0.4×25=2.5KN/m q2、和q2,分别为楼面板和走道板传给横梁的梯形荷载和三角形荷载。 q2=3.95×3.6=14.22 KN/m q2,=3.95×1.8=7.11 KN/m 外纵墙线密度 [(7.2×3.0-1.8×2.1×2)×0.24×5.5+2×1.8×2.1× 0.4]/7.2=2.99 KN/m P1=(3.6×2.4+9.6×0.9)×3.95+(4.5+2.99)×7.2+0.2×0.4×25×7.2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专业地下工程方向2011届本科生 毕业设计任务书(3) 指导教师:郭院成,刘忠玉,闫富有,时刚,冯虎 一、性质与目标 土木工程专业地下工程方向毕业设计是在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后所进行的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案环节,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从学习走向社会、尽快适应生产一线的重要过渡阶段。通过这个阶段的工程设计、施工组织分析以及设计过程的相关专题研究,使学生熟悉常见的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全过程,包括结构荷载计算、基础设计与验算、地基设计与计算、桩基础施工组织设计等,培养学生看懂并理解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进行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达到对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设计题目 1. 航天大厦高层办公楼桩筏基础设计 2. 航天公司办公楼桩筏基础设计 三、工程简况 拟建办公楼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办公楼长45.4m,宽45.4m,地上24层,地下2层,室内外高差0.200m,建筑高度为97.8m。其中一、二层层高6m,第三~二十四层层高3.9m,为全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抗侧力体系为框架-核心筒结构,其中核心筒墙中线尺寸为20.0m ×17.6m。主要使用功能一层为大厅,第十层和第二十四层均为办公用房。办公楼的基础欲采用柱下平板式桩筏基础,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基础顶面标高-0.90m 四、设计依据及计算条件 设计所依据的规范和规程有: 1.《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规范》 GB/T 50083-97 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规范》 GB 50068-2001 3.《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 GBJ132-90 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规范》 GB 50223-2008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 GB 50009-2001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7.《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T 50476-2008 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9.《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02 10.《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 11.《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JGJ99-98 12.《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JGJ 138-2001 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1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