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开展肌肉骨骼超声的重要性

开展肌肉骨骼超声的重要性

开展肌肉骨骼超声的重要性

开展肌肉骨骼超声的重要性

通常骨骼疾病的检查方法首选X线、CT及磁共振成像(MRI)。但对肌肉软组织等,无法用X线检查;传统的CT检查仅能显示病变的横断面,不能提供病变的详细信息;MRI虽适合于评价肌肉软组织的病变,但是它不能实时动态检查、检查时间较长以及某些禁忌证限制,如:危、急、重症患者因时间限制,不宜进行MRI检查,安装有体内植入金属物患者也不宜进行MRI检查等,所以MRI还不能作为一项常规检查。并且价格昂贵的因素也同时限制了MRI在肌肉软组织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肌肉是动态结构所以不能只进行静态显像检查,MRI不能实时动态检查,而超声却能进行动态条件下的肌肉结构检查。肌肉的辨别是根据位置起点,附着点和功能,这些在超声观察中较容易确定。肌肉超声可以提供MRI所得到的所有信息,实时超声检查更能获得肌肉收缩与舒张的动态图像,因而有其优越性,超声简便易行,价格低廉。在对损害康复的随访中更有实用性,连续的超声检查可以评价恢复的程度和阶段,降低重复损伤。超声检查可发现炎症时的滑膜增厚及病变早期出现的骨侵蚀、骨赘病变等,对局部病灶进行定位,引导穿刺,对多种炎性关节病的早期诊断、监测治疗反应均有重要意义。

超声检查适用于对不适合X线、CT及MRI等检查者;超声检查不仅能即时观察肌肉、肌腱、外周神经、关节等的运动情况,还可应用于急诊、床旁、手术室以及运动场馆,方便快捷。我国超声检查仪器的拥有量远远大于MRI及CT,因此,发挥超声在肌肉骨骼系统的检查中的作用是有必要的。

魏印玲

超声诊断骨骼肌肉系统软组织肿物

超声评价骨骼肌肉系统软组织肿物 非赘生性肿物 常见的非赘生性肿物包括良性囊肿、外伤后血肿、反应性和炎性病变。这些包括滑膜囊肿,腱鞘囊肿,腱鞘炎,皮脂腺囊肿以及肿物囊性变(例如脓肿,坏死,血肿)。炎性蜂窝织炎可以表现为不连续的肿物;同样,肌肉组织的断裂合并血肿形成或断端肥大呈现出的类似肿物样病变。反应性假瘤,例如莫顿神经瘤,截肢术后神经瘤可以表现为有痛性肿物;长期异物反应的肿胀也表现为局部的肿物。因此,在鉴别诊断中要紧密结合临床病史。 滑膜囊肿 滑膜囊肿常被发现与关节相联系。最常见的滑膜囊肿是腘窝囊肿或称Ba ker’s囊肿,相当于腓肠肌和半膜肌之间肿胀。除外其他囊性肿物,在半膜肌和半腱肌肌腱之间联接腘窝囊肿和膝后部,这是重要的表现。腘窝囊肿内含有不同量的液体和结节样碎屑,常常反应潜在的关节病理改变。滑膜囊肿内可以有软骨体的存在。患者常常抱怨肿痛和屈曲受限。囊肿破裂会导致弥漫性小腿肚的疼痛和肿胀。滑膜囊肿的另一常见部位是在臀部,相当于髂腰肌滑囊,常常具有潜在风湿性关节炎背景。滑膜囊肿可以接受超声引导下抽吸和注射。(Fig1)[2]. Fig。1. Baker囊肿(A)横切显示Baker囊肿壁厚,内有分隔,(B)强回声穿刺针(N)穿过间隔深入囊肿内部,由此伸入囊内抽吸。(C)囊肿几乎完全塌陷 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最常见于手部,腕部,足部和踝部。囊肿累及舟月骨背侧韧带,掌腕关节囊,掌侧韧带关节囊,掌侧掌指关节支持带,常见于手和腕,而跗骨背侧囊肿常见于踝和足。这些囊肿内含有透明胶状物,摸起来很硬。他们由于临近结构的机械性撞击而产生,之后发生临床症状。腱鞘囊肿超声表现通常是无回声的,并含有多个小囊腔。在超声引导下,囊肿在

肌肉骨骼系统超声操作流程

适应症包括: 1.骨骼疾病:包括骨折、骨髓炎、骨肿瘤 2.关节疾病:关节的感染和非感染性炎症,包括关节肿物韧带及滑 囊 3.肌肉、肌腱与软组织:包括肌肉损伤、血肿、肌腱断裂、肌腱炎、 腱鞘炎、软组织肿瘤等 4.神经:外周神经损伤及常见周围神经肿瘤 肌肉骨骼系统超声检查操作流程 包括骨骼,关节,肌肉、肌腱与软组织,外周神经等。一般首选线阵探头,3-15 MHz,首先询问病史,尤其是外伤、治疗、疼痛等病史,如可疑肿物,并进一步询问生长速度、抗感染治疗病史; 两侧对比检查,首先注意健侧并注意与患侧对比;检查时手法尽量一致。注意实时超声检查和选择合适体位;存储图像要有双幅对比检查。 1.骨骼:探头扫查骨的形态有无改变;骨皮质表面是否光滑、连续; 骨膜的形态、厚度、与骨皮质的相对位置;骨周围软组织内回声有无异常。 2.关节: 肩关节及肩袖:首先将探头横置于肩的前方,显示肱骨的结节间沟,内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肱二头肌长头腱回声。旋转探头90度沿肱二头肌长腱纵向扫查,并以此为标志,平行向内移动探头,可

显示肩胛下肌腱。向上、后移动探头,沿长轴及短轴扫查,依次显示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及肌腱。 髋关节:仰卧位进行前侧扫查,探头平行于股骨颈,扫查髋臼前缘、股骨头、股骨颈、前关节囊、关节前间隙等。侧卧位进行冠状面扫查,探头与身体长轴平行。 膝关节:膝关节适当屈曲,探头横置于髌骨尖上方,略向下倾斜扫查。观察前、后交叉韧带、半月板及关节周围滑囊。 3.肌肉、肌腱与软组织: 肌肉:主要观察肌纤维的连续性、内部回声,肌肉形态,异常回声的性质,收缩和松弛时的对比。 肌腱:主要是肌腱和腱鞘的表面连续性,内部回声性质,是否均一,厚度是否正常均一,体位变化时的对比。 4.外周神经: 首先检查患者有无疼痛、麻木、感觉异常及其范围等。应用高频超声探头直接循神经走行扫查,先沿神经短轴进行横断面上下扫查,当断定神经时,沿短轴90°追踪神经长轴进行纵断扫查。并注意与血管、肌腱韧带回声的鉴别。观察外周神经损伤及卡压的部位,神经损伤处的连续性及形态、肿瘤与神经的关系,周围神经病变毗邻关系有无血流等情况,同时注意正常和损伤神经及病变图像的分析。

肌肉骨骼超声

第六节肌肉骨骼系统超声检查及常见疾病的超声表现 一、肌肉超声 X线评价肌肉创伤方面价值不大,CT也不能很清楚区分肌肉的各层结构,MRI适合于评价肌肉的病变,但是它不能实时动态检查,价格的因素也限制了MRI在肌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肌肉超声可以提供MRI所得到的所有信息,实时超声检查更能获得肌肉收缩与舒张的动态图像,因而有其优越性,超声简便易行,价格低廉。在对损害康复的随访中更有实用性,连续的超声检查可以评价恢复的程度和阶段,降低重复损伤。 (一)检查技术: 肌肉是较大的器官,有些跨越两个以上关节。肌肉撕裂为长纺锤状损害。完全断裂者,肌肉断端可以回缩10CM以上,由于这些因素,所以线阵探头是最适合的,检查多用7.5MHz 线阵探头,肥胖患者需要用5MHz探头。目前有两个新技术应用于肌骨超声:3D超声和宽景成像技术。3D超声与3D-MRI和3D-CT无太大的区别。一系列图像堆叠存储,并可以进行立体重建(图3-134)。宽景成像是用超声来显示肌肉--肌腱解剖的最好方法。它的图像能更容易地被初学者按受,并且可以与非专业人士交流(图3-135)。进行肌肉检查时需要一个分隔衬垫,这可以使浅器官的筋膜和肌肉--肌腱连接处显示的最佳,否则筋膜的缺陷,肌疝和肌肉表面的撕裂可能会漏诊(图3-136)。 与胸疼和腹疼不同,由于肌肉损伤引起的疼痛常定位明确,所以检查首先应寻找疼痛最明显的部位,这个技术称超声触诊。患者可以直接指出有症状的部位或提醒医生在皮肤上标记出特殊的感兴趣区,然后用探头以一般的压力对标记区进行系统检查。检查过程中用力的程度应尽可能一致。 肌肉是动态结构所以不能只进行静态显像检查,实时超声能进行动态条件下的肌肉结构检查。肌肉的辨别是根据位置起点,附着点和功能,这些在超声观察中很容易确定。 检查开始时探头放置与肌肉长轴一致进行超声触诊,确定异常区域后,在肌肉放松和等容收缩时分别成像,然后探头转动90度横切,重复上述过程,对比观察无症状侧使异常部位的检查更容易。 (二)正常肌肉超声解剖: 各个骨骼肌的纤维都由肌内膜包裹,肌肉纤维聚集成束装,被肌束膜包裹,肌内膜、肌束膜是由结缔组织血管神经和脂肪组织组成的,整块肌肉周围致密的结缔组织鞘称作肌外膜,室筋膜可以把单块的肌肉或肌肉群分开。这些结构在超声上很容易观察到,肌束表现为低回声,肌束膜纤维脂肪隔看起来象强回声的线把肌束分开。肌外膜、神经、筋膜、肌腱和脂肪相对于肌束显示为强回声,这些结构使肌肉的翼状结构更容易辨认(图3-137)。肌肉之间的脂肪层,有助于肌肉的分开,在长轴翼状结构很易辨认,在横切面上,肌肉表现为斑点状结构(图3-138)。 (三)肌肉病变 肌肉的主要病变是与职业和运动有关的肌肉的创伤,损伤可以进一步分为肌肉内损伤和肌肉边缘的损伤。 1、肌肉内病变: (1)肌肉断裂 肌肉断裂的原因有挤压(直接损伤)和拉伤(间接损伤)。肌肉被间接外力突然挤压到骨骼上,这种类型损伤常发生在体育运动及交通事故时。这使肌肉纤维和与之相关的血管受挤压形成血肿。超声特征性表现为有粗糙边界的不规则的腔,新鲜出血为粗大点状回声可

超声医学与技术(医学高级):肌肉骨骼系统考试资料模拟考试练习_0.doc

超声医学与技术(医学高级):肌肉骨骼系统考试资料 模拟考试练习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临床资料:女,41岁,自述发现后颈部肿物3年余,进行性增大。临床物理检查:后颈部形态失常隆起,可扪及一肿物,质中等。超声综合描述:后颈部皮下可见3.7cm1.6cm 椭圆形中等回声区,长径与厚径比值2,内回声尚均匀,可见少许条状强回声,边界清晰,有包膜,后方回声增强,探头加压轻度变扁,距体表0.3cm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超声提示() A.后颈部皮下血管脂肪瘤 B.后颈部皮下脂肪瘤 C.后颈部皮下纤维脂肪瘤 D.后颈部皮肤纤维瘤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 临床资料:男,31岁,自述左腿疼痛半年,进行性加重并局部肿胀月余。超声综合描述:正常骨组织回声消失,骨皮质回声连续中断(),骨外可见低回声区(仓之间),外侧边缘清楚,内侧与骨相连,边缘形态不规则,后 方声衰减。超声提示() A.骨非霍奇金淋巴瘤 B.动脉瘤样骨囊肿 C.孤立性骨囊肿

D.纤维肉瘤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半月板囊肿的声像图改变是()。A.半月板部分缺损,该处可探及圆或椭圆形无回声,边界清晰 B.内侧半月板呈C形,外侧半月板近似环形 C.半月板间隙宽大,可见两个强回声界面间有一低回声带 D.腘窝处圆形边缘光滑的无回声,无搏动 E.伸膝时囊肿变小,屈膝时囊肿变大 本题答案: 4、单项选择题 超声可用以诊断哪些骨骼、关节、肌肉疾病()。①可显示正常骨的完整声像图②无法显示正常骨的完整声像图③可显示子宫内胎儿、新生儿及1岁以内婴儿的骨骼④无法显示子宫内胎儿、新生儿及1岁以内婴儿的骨骼⑤骨膜下血肿⑥关节间隙病变⑦外生性骨肿瘤骨质破坏⑧表浅骨骼肌炎⑨实时评价肌腱和肌肉运动A.①③⑤⑥⑦⑨ B.②④⑤⑥⑦⑧ C.②③⑤⑥⑦⑧⑨ D.①④⑤⑥⑦ 本题答案: 5、单项选择题 临床资料:男,32岁,自诉左肘部触及一肿物数月余。超声综合描述:左肘部可见8.7cm5.7cm椭圆形不均质中等回声,边界清晰,形态规则,与神经走行

骨骼肌肉系统考题

骨骼肌肉系统护理常规考题 一、填空题 1.骨折专有体征:(畸形、假关节活动(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2. 下肢牵引时,床尾抬高(20---25cm) 3. 牵引分(皮肤)牵引、(骨)牵引 7.膝关节置换术后,口服止痛药后(_60分钟)_观察止疼效果。 8.膝关节置换术后,当引流量过多时,每小时大于(100ml)时,需通知医生。 9.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患肢体位应是(外展中立位)。 10.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严禁(内收),(外旋),患髋屈曲小于(90)度 11.足下垂是由于损伤了(腓总)神经。 12.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宜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为主。 13.膝髋关节置换术后,为延长假体的使用寿命,避免过度负荷,应控制(体重)。 14.骨科术后卧床患者,为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应进行的静态功能锻炼是(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15.骨科术后留置导尿管期间,应间歇夹尿管,训练(膀胱功能),一天(2)次会阴护理。 16.脊柱肿瘤患者出现感觉障碍时,应避免(热敷),以免烫伤。 17.颈椎骨折或脱位的患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颈部制动),(颈托固定)或颌枕带牵引。 18.颈椎骨折病人翻身应确保(头、)(颈、)(肩)一条直线,轻微轴线翻身。 19.患者感觉异常,肌力下降,需注意安全,防(坠床跌倒)、避免(热敷),防(烫伤)。 20.长期卧床患肢保持踝关节在(90度)左右,防止足垂 21.长期卧床患者初次下床应注意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22.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局部症状有:(进行性疼痛)、(活动障碍)、(肿胀)、(压痛)及(肌被动牵拉疼)。 23.骨科术后患者为预防肌肉萎缩,根据患者的能力尽早进行(股四头肌收缩)和(踝蹦运动)。 24.分离型骨盆骨折避免单纯牵引,必须加以骨盆悬吊。下肢牵引时髋关节屈曲(20度),(腘窝处)垫软枕。 25.髋臼骨折牵引时保持下肢(外展中立位)。 26.膝关节炎急性期患膝(抬高伸膝放置),患肢禁负荷,患膝(制动)。 27.膝关节急性损伤(48小时内),可以冷敷。 28.膝关节置换术前要及时处理脚癣、下肢溃疡、感染,保护好膝部皮肤。 29.大腿截肢要防止(髋关节)屈曲外展挛缩,小腿截肢要防止膝关节屈曲挛缩。 30.观察血运情况应注意(足背)或(桡动)脉波动情况、指端(皮温)、(颜色)、毛细血管充盈情况。 二、单选题 1.按骨折的程度来分类,可以把骨折分为 A.损伤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 B.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骨折 C.完全性骨折和不完全性骨折 D.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 『正确答案』C 2. 下列哪些不是骨盆骨折本身的并发症E A、神经损伤 B、血管损伤 C、直肠损伤 D、肾脏损伤 『正确答案』D、 3.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锻炼贯穿骨折愈合的全过程 B.范围由小到大 C.包括固定范围内的肌原位收缩 D. 所有关节应禁止活动. 『正确答案』D 4.下列哪项不是血运障碍的表现 A.指尖青紫色 B.肢体肿胀 C.指尖温度升高 D.局部麻木刺痛 『正确答案』C

美国肌肉骨关节超声检查规范

·国外医学动态·肌肉骨关节超声检查规范(草案) 美国超声医学会(AIUM)美国放射学会(ACR)制订 傅先水刘吉斌王金锐柳曦编译 编译者按由美国超声医学会(AIUM)和美国放射学会(ACR)联合制订的肌肉骨骼超声检查指南(guidelines fo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是一个推荐性的而非强制性的行业规范,不作为法律依据(如在出现医疗纠纷时),该指南共分:绪言;(1)介绍;(2)从业者的资质和责任;(3)超声检查的监管和解释;(4)仪器要求;(5)影像诊断方案(imaging protocols),这里摘译的是第5部分(插图为编译者采集)。 一、腕部和手部 适应证:软组织损伤;肌腱病变(肌腱炎,腱鞘炎,肌腱撕裂);关节炎;软组织包块或肿胀(包括腱鞘囊肿);神经陷迫(nerve entrapment);关节积液;骨骼损伤。根据临床表现对上述内容进行选择。 检查方法及检查内容:患者坐位,手置于其前方的检查床上,或放在自己大腿上,下垫一枕头。手掌面检查,掌面向上,轻度伸腕;手背面检查时,掌面向下并轻度弯曲。 1.手掌面:(1)腕管结构(图1,2):屈肌支持带(腕横韧带),指深、浅屈肌腱,拇长屈肌腱,手指分别在伸、屈位时动态观察上述肌腱的活动,正中神经位于屈肌支持带深方,上述肌腱浅方。动态观察可发现正中神经随肌腱活动,但活动度小于后者,观察正中神经的远段逐渐变细并在手部分支;(2)掌长肌腱(图3):位于屈肌支持带浅方;外侧:有桡侧腕长屈肌肌腱;内侧:尺神经的分支及尺侧腕屈肌腱。根据临床需要,可追踪观察上述肌腱的附着部位;内侧面:观察三角纤维软骨(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TFC),将探头放置于尺骨茎突处,沿着其远端分别观察TFC的长轴和短轴。尺侧腕屈肌腱:在旋前和旋后位动态观察有无不全脱位。 2.手背面(图4,5):该部位结构非常表浅,探头应选用高频率。伸肌腱支持带将腕部背面分为6个腔室,内容纳9条肌腱,这些肌腱分别在静态和动态下检查,动态观察在指伸、屈手指的动作下完成。重点观察肌腱的附着部位。在舟骨的Lister结节远端观察舟月韧带。腕骨间韧带不作为常规检查内容。关节滑膜增生在掌面和背面都可观察到。该部位还可观察骨皮质表面和软骨。 二、肘部 适应证:软组织损伤;肌腱病变(肌腱炎,腱鞘炎,肌腱撕裂);韧带病变;关节炎;游离体;软组织包块和(或)肿胀(包括腱鞘囊肿);神经陷迫;关节积液;骨骼损伤。根据临床表现对上述内容进行选择。 译作者单位:10008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超声诊断科(傅先水、王金锐、柳曦);美国费城托马斯杰斐逊大学超声研究所(刘吉斌)

骨骼肌肉系统

如何看破骨骼肌肉系统疾病? 骨骼肌肉系统(下文简称骨肌)病变是临床常见疾病,MRI可敏感显示骨(尤其是骨髓)及软组织的病变,准确地评估病灶范围,反应病变组织的病理变化,是软组织肿瘤及关节炎症性病变最为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除能反映病变的一般形态学特征及血供外,还可进一步反映组织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特征。由于骨肌良恶性肿瘤、活动性及非活动性炎症在微血管的形态、密度及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DCE-MRI即具备了帮助判断病变性质、病灶活动性、治疗后改变及鉴别肿瘤复发等功能,在骨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DCE-MRI vs. 骨肌肿瘤 鉴别诊断:DCE-MRI中,肿瘤的强化方式及强化程度主要取决于三种因素,即肿瘤的血管化程度、血管内皮对小分子对比剂的通透性及肿瘤组织的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骨肌肿瘤里侵袭性程度高的恶性肿瘤(如骨肉瘤),强化程度往往很高,而且呈现早期快速强化,随后快速廓清,表现为“快进快退”的强化方式,反映病灶具有较高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较强的微血管通透性及较大的微血管表面积。而良性肿瘤,往往表现为轻度至中度强化,反映了肿瘤组织较低的MVD、较弱的微血管通透性及较小的微血管表面积。 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时,需将MRI形态学表现与DCE-MRI相结合。对于形态学表现独特的病变,以形态学表现为诊断依据;对于没有特征性形态学表现的骨骼肌肉系统肿瘤,可分析DCE-MRI获得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TIC类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病变的定性诊断。通常,Ⅱ型(流入型)、Ⅲ型(平台型)及Ⅳ型(流出型)TIC曲线反映病变恶性的可能性依次升高。 此外,骨肌良恶性肿块之间的早期增强斜率(Slope)值有极显著的差异,恶性肿瘤的Slope 值明显大于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的活性部分及肿瘤浸润的肌肉组织早期常快速增强,其Slope值往往较高,而良性病灶、水肿区域Slope值较小。 化疗评价及复发判断:DCE-MRI可在肿瘤大小改变之前,早期对肿瘤治疗后的反应进行评价。TIC的形态由IV型(流出型)曲线向Ⅱ型(流入型)或Ⅴ型转变,提示肿瘤组织的血供及通透性逐渐降低,肿瘤化疗效果较好。而化疗后肿瘤组织TIC持续表现为Ⅲ型(平台型)或IV型(流出型),反映肿瘤组织的血供及通透性改变不明显,肿瘤化疗效果欠佳。同时,化疗敏感的大部分肿瘤化疗后其Slope值均能降至40%/min或以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