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

浅谈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

浅谈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
浅谈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

浅谈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

鹤山市第三中学朱少燕

摘要:本文浅谈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主要包括:一、尊重、信任是基础;

二、做个有心人;三、挖掘学生优点,激发学习兴趣;四、巧妙应对“师生冲突”。

关键词:尊重关注心灵

古往今来,没有哪位家长不希望生一个聪明、听话的孩子,没有哪位老师不希望带一个好班、教一群好学生。作为教师,虽然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却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并且应该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去教育学生。可事实上总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很多教师发现,自己已经很努力的去教,用的方式方法也对,可是学生却不听你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自己没走进学生的心里,学生心里不接受你、不认可你。要学生接受你的教育,前提是他信任你、认可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学生之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走进学生的心里面,让学生从心里接受教师、认可教师。下面就教师应该如何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这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和做法:

1 尊重、信任是基础

1.1自然的尊重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设身处地的考虑学生的行为动机或个性需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以己之身,及人之身”。以热情换取信任,以坦诚换取信任,以信任换取信任。在这种状态下,师生情感才易于引起共鸣,也就容易实现心理沟通。要做到真正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并与之平等相处,学生才会有言敢发、有话敢讲。只有真正做到用真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相济的目的。

例如,在开学回来的第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对着全班同学说:“我只是了解过你们的家庭情况和大概的学习成绩,但没打听过你们以往的纪律情况,也就是说我不清楚你们哪一位同学是非常遵守纪律的,哪一位同学是经常逃课、旷课、迟到、早退的,我不想对个别同学有先入为主的坏印象。我希望在初三这一年里,作为你们的班主任,慢慢了解你们,我希望看到的、发现的都是你们的优点。希望你们在这一年里好好表现,不要让老师失望!”自从这样说过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生的表现都很好,以至于一些老师反映某些学生以

前惊人的违纪情况时,我心里都有些不相信。但我很清楚,同学们有这么好的表现,是因为他们觉得老师在尊重他们,是老师没有因为他们以往的违纪情况而戴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是老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同学。

也许有些教师会认为,在开学之前必须要了解学生的所有情况,包括他们的考勤情况、他们以前做过的错事、他们是不是一个听话的学生等等,这样才有利于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也有利于明确重点教育对象。当然,对于情况特别恶劣的学生这样做是非常有必要的,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这真的公平吗,真的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吗?其实很多问题学生并不是真的差到无可救药的地步,而是他们需要的仅仅就是你的尊重和信任。只要老师由心里自然而然地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学生就自然而然地从心里接受你的教育了。

1.2自然的问候

很多老师和学生都认为,在校园里师生碰面的时候应该是学生向老师问好。可为什么就不能是老师向学生问好呢?其实,老师主动向学生问好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老师不经意的一句问候会让学生感觉受到尊重,让他们暖在心头,会让老师在他们心里逐渐占据一定的地位。

2 做个有心人

谁都希望自己被关注、被表扬,学生也如此,尤其是我们这里山区的学生,他们很多都是留守儿童,或是单亲家庭,他们更渴望被关注、被表扬。作为班主任应该多点关注他们,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感情、生活上。这就需要班主任做一个有心人,才能够随时随地发现学生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有段时间部分女同学爱美,指甲长得很长了都舍不得剪,我就凑到她们耳边小声地说了句:“指甲很长啦,容易带细菌,容易生病,你有空时剪一剪。”过了两天,她们真的都剪得干干净净,于是我又顺势表扬了她们,她们都觉得很开心。还有位女生有段时间总是遮遮掩掩她的左手,我知道她的手上肯定戴着什么另类的饰物,于是就趁她不注意的时候故意站到她旁边,叫她伸开手让我看,竟然是戴着一枚戒指,原来是一个原本听话懂事的女孩子,竟然在初三复习的关键阶段早恋了。我当时内心“恨铁不成钢”的感觉非常强烈,非常生气。可那时我没骂她,只是耐心的和她讲了早恋的利弊,告诉他“每一朵花都应该绽放,但花开应有时”,让她自己去权衡,并要求不能再戴这个戒指了。同时我从其他学生那里了解这位女同学究竟和谁交往,逐渐掌握她的早恋情况,再次深入地和她交谈。虽然头几天她还有戴,但接下来就没有再戴了,而且也深刻认识到了错误,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一个班集体,学生很多,每天在集体里面发生的事情更多。如果班主任是一个有心人,能及时地发现问题,从而能很好地教育学生,就会很自然地走进学生的心里。

3 挖掘学生优点,激发学习兴趣

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都说明了每个人是优点与缺点并存的共同体。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带着平光镜去看待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多挖掘学生的优点并加以强化。例如,我们九年级(2)班的一位男生,纪律很差,自控能力也不好,但是他的性格很开朗,也非常守承诺,还练得一手好字。于是每次当他违反纪律之后,我对他的惩罚都是让他去管理好一节自习课,利用他信守承诺的优点,把自习课管理得井然有序,同时让他自己也逐渐养成管理好自己的习惯。另外每次黑板报的字都是由他负责,同学们和科任老师看到字迹漂亮的黑板报后,都表扬和赞美他。渐渐地,他的纪律和学习都进步了。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长处,让学生知道教师对他的欣赏和关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尊,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因此在学习中获得自信,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在师生关系中获得一种平等的主体意识,为融洽师生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巧妙应对“师生冲突”

年轻教师经验不足、性格冲动、不沉稳,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心态上不够冷静,语言会失控,容易导致师生矛盾。经过几年的教学生涯,我慢慢地体会到,在教育教学中师生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师生发生冲突亦是难免的,在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教师若能巧妙地处理,就能快速走进学生的心里。

曾有一位女生,性格很泼辣、偏激且任性,因一点点小事情都会和同学们大打出手,和老师也经常发生矛盾冲突,经常有科任老师到我这里来投诉她怎样不尊重老师。有一次上课的时候,她就毫不客气地指着我说“四个眼睛都看不见”,戴着眼镜的我笑着说,“是啊,人老没办法呀!所以羡慕你啊,年轻漂亮,眼睛又大又圆,视力又好”。最后她露出了尴尬的表情,矛盾冲突瞬间化解。

有时候学生不尊重你,说一些难听的话,我们难免会火冒三丈。但我们作为老师没必要和学生斤斤计较,他们挖苦你不尊重你的时候,你不妨顺着她嘲笑一下自己也不是什么坏事,这样既能巧妙地把矛盾冲突在笑声中化解,还能让你这位大度的老师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

会在那里找到答案。”因此,为了学生都能茁壮地成长,我们教师必须善于抓住每个有利时机,倾听学生心灵的声音,捕捉其瞬间的心理变化;必须用心育人,给予学生尊重、信任、爱心、耐心、关心、关注、宽容,这样才能真正走入学生心灵世界。

参考文献:

[1] 郑庆金.《教师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2011年12月,江苏美术出版社

[2] 周娴华 , 周达章 .《走进学生的心灵:班主任工作案例新编》. 2006年8月,江苏教育出版社

[3] 王晓春.《今天怎样做班主任:点评100个典型案例》.2010年6月,教育科学出版社

班主任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班主任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龙里县莲花小学校李正萍 众所周知,评价班主任的真理是: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回想着这句话,我扪心自问,我算什么呢?我感到汗颜。怎样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呢?每个人谁都会说,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等等。但有时学生未必能一下子接受你这个朋友啊!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世界,小学生也不例外,他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作为一个班主任,都想热情、主动地接近他们,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这样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那怎样敲开学生尘封的心门,走进学生纯净的内心世界呢? 一、转换角色,转变观念 我在乡村学校工作了近二十八年,当了近二十六年的班主任,自认为当班主任我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不会是一件很难的事。可不曾想,今年到县城上挂学习我又赶上了当班主任,这个班主任怎么就那么难当呢?学生一点也不买老师的帐,班主任在,学生也控制不了自己,总是违反纪律。我把以前的招数都用上了,怎么以前的方法都不管用了呢?我不断的反思,分析工作失败的原因。我感悟到工作环境变了,可我的思想观念还没转变,用老一套“师道尊严”的方法来应对城区学校的孩子,就好像刻舟求剑似的,肯定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我显然要碰壁。我得从头开始,定位学生,定位自己的角色,以前学生少,学生基本在老师的视线范围内,老师总是盯着学生,学生看着威严的老师,哪里还敢自由散漫呢!而如今学生多了,老师不可能时刻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学生乘着这个间隙就开小差了,一个看着一个,课堂纪律可想而知。一旦课堂纪律混乱,老师就会分散精力上课,即使课准备得充分,也不能进入情景,感染学生。学生觉得老师上课没劲,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老师带着脾气上课,学生就会厌学,师生关系就会僵硬,不和谐。长此以往,这个班就真成了名副其实的差班了。所以,作为班主任,我不能像以前一样,总是扮演学生“教导者”的角色,居高临下地面对学生,要以一个欣赏者的角色进行教育管理,与孩子们共同构建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学习环境。用犀利的眼神去盯着学生,哪怕是那么凶,一点用也没用,得转变观念,转变角色。 二、调整心态,学会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 也许,谁都会想,学生在你的课堂上闹哄哄的,你能快乐吗?这时就要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能在学生面前随便发火,要冷静克制自己,学会换位思考,今天学生的过错,昨天我们也犯过。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老师的心就平静下来了,这样才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同时也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分清责任,发火不能解决问题,只能说明老师缺乏内涵,同时也伤害自己的身体。比如学生上课不听,只有少数人,那算是学生的问题。如果多数学生不听,那就一定是老师的问题,我们要划分清楚责任,不能一味的责怪学生。当课堂很乱时,我们不能继续上课,不能照本宣科,只图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就得停下课,把学生的心拉回课堂,怎么办呢?可以寻找学生喜欢的东西,音乐是最具凝聚力的,这时,我们可以播放学生喜欢的歌曲,让学生沉浸在音乐中,缓解课堂气氛,待学生的心静下来了,再调整老师的课堂教学,把学生引入情景,只有学生配合了老师,与老师一道共同探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学的目的才能达到。在平时

德育论文-浅谈如何走进学生内心

浅谈如何走进学生内心 高二4班主任林庆章 人民教师,一个神圣职业。肩负着为祖国培养接班人和现代化建设者的神圣责任。教育和培育好祖国的下一代是我们广大人民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而现在学生似乎与学校,老师之间形成一种敌对关系。有歌词这样写道:太阳当空照,僵尸对我笑,骷髅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要炸学校,心情特别好,一拉弦,赶快跑,轰的一声学校不见了。曾报道有一学校一天下午老师全都趴在办公室里昏昏欲睡,其原因是学生在老师的茶水里放了安眠药,学生说要放倒老师,放松自己。由此看来缓解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也显得尤为重要。家长和社会都以期盼的眼光看着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了解学生,要设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打开教育的局面。 那么教师怎么做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呢? 首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同学,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对于学生,他们总是千差万别,他们的长相有好,也有差,贫富不均,学生程度也会参差不齐,做人也有上、中、下之分。教师绝不能因为这些对学生产生好恶感,要一律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 其次,对待学生态度要和蔼可亲,要和风细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你要舍得放下教师的架子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有长者的风范,做人要大度,切莫小肚鸡肠和学生斤斤

计较。我老忘记不了我读初中时的朱美秀老师,一次早自习刘小粒的衣服领子窝住了,她从旁边经过时帮他理顺衣领。在旁边的我内心好温暖。 再次,遇事要和学生勾通,切不可居高临下,拒人千里之外。要胸怀锦绣,包举宇内,切记说一些学生不喜欢听的话语,因为有些话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记得学生蒋,一次同步测试后,他的作文写得很幼稚(在我看来),我就把他的作文在班上当反面材料念了,(事先没有和他交流),当时我发现他满脸通红,汗珠直冒,双手在位上乱抓。我不管这些,念完后,我还让他站起来说说当时是如何构思的。他站起来大声说:“写就写,大不了不读了.”然后扑通一下坐下了。至今我都忘不了他当时说话的语气和敌对的眼神。是呀,换成谁都不可能出现和谐的效果。 第四,教师要抽时间进行家访,通过家访进一步勾通学生,并和家长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学生的良好环境。 第五,当学生犯了错误不要一味地批评指责,要静下心来和学生交流,教育的学生的方式绝不能简单粗暴,要讲究教育的方法和艺术,要让学生感觉到靠近你温暖他。记得我在上津读书的时候有一次我们班有一位学生因无父母住在哥嫂家早上两点多起床后误以为五点多跑到学校,结果早自习要睡觉,语文老师让他站起来,站起来还是睡着了,结果老师就一拳打过去。这个学生从次就退学了。我清楚的记得去年有一次晚上十点多了我儿子还没有回来,我在街上来回找

走进学生内心世界

如何走进学生内心世界 积极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真实的想法,知道他们对教师的看法和要求,对教师自己来说去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找到更适合教育学生方法,争取与学生心灵相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终促进学生学习,也为学生塑造完美人格。 1 、为人师表,忠诚于教育事业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应成为人们行为的表率和楷模,为人师表是教师的义务之一,也是教师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产生着重要影响。教师应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无私的奉献精神。 教师的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范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且深远的。教师渊博的知识,诲人不倦的蜡烛精神感染着学生,激励着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事业的追求。教师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人格也会成为学生心中追寻的典范。教师通过言传身教自己人格魅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美好形象,这样会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去争取做一个象自己老师那样受到尊敬的人。 2、严于律己,不断反思,完善自己人格 教师要想走进学生内心世界,首先要对自己严格要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对自己的行为和教育方式不断的反思,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不断完善自己,去探求一些新的教育方法,以求更好的与学生沟通,与学生成为好朋友,了解他们的内心。 教师在平时日常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例如学校组织的听课、评课,在听别的教师课的过程中,吸取他们的有点和长处,不断提高自己讲课水平和业务素质,在评课时,将领导及其他教师指出的缺点及时改正,在学习和反思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在课后还要不断的加强专业的学习。 在与其他教师相处中有摩擦时要顾全大局,学会宽容忍让,得到大家的尊敬谅解,树立自己高尚品德,不断完善自己人格。 3、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人。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例如,身体素质,发育情况,认知能力,意识倾向,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才能等,都各不相同。教师应注意学生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人格被认为是心理学中最复杂问题之一。人格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多种调查研究证明,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最大差异不是智力上的差异,而是非智力方面的差异,其中人格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儿童和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后备力量,为使他们适应社会发展急剧变化,必须培养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就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教师不能有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尤其是对那些品学有缺陷的学生更要关心爱护,深入细致的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使他们健康成长起来,绝对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要经常与他们谈心,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尊重他们,学生会用心感受到教师强烈的责任心和对自己的用心良苦,会向教师吐露自己的真心话,约束自己的行为,去努力学习。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策略之一 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顾柳敏 江苏省班主任远程培训即将结束,匆匆一个月的时间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以前很少接触的知识,让我的教育经验更加丰富。培训时间虽短,但我感受颇深,在网上,可以跨越时空的局限,随时打开培训课程进行学习,更重要的是也可以在论坛里和素不相识的同行之间共同交流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和心得,朝着做学生喜欢的班主任的做学生喜欢的班主任奋斗,以提高班主任的专业素养。那么,如何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呢?通过这次培训我认为“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的前提是班主任首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一、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 朋友之间要交心,要做好班主任就以心换心。班主任和学生真诚相处,吐露心声,会让学生感觉到安全感,觉得被老师当作朋友。现在的学生,一代胜过一代,是物种进化的优胜“作品”,他们是90后,能力很强:吹拉弹唱琴棋书画,还会上网和PS(图片处理),他们内心情感丰富,想法甚多。可是由于是独生子女,情感上不会表达、不善表达,有的只会压抑在心,稍好一点的也往往只会寻找朋友倾诉。所以现在的孩子大多会遇到情感危机。他们不会对亲人、对朋友正确的表达感情,有时他们甚至会对亲人、朋友“撒脾气”,这时他们特别需要正确的指导。班主任此时就应该挺身而出,倾听、帮助学生,因为此举可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可以通过帮学生解困解惑获得得到学生的信赖、尊敬和爱戴。班级工作的展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威信程度,中学生最讲“义气”,如果他觉得班主任“行”、“强”、“可信赖”便会紧紧地跟随在老师的旗帜之后,所以班主任需要了解并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的关系是社会中最直接的关系,在交往之中,你能发现别人对待你的态度:友善、冷漠、关心、警惕。甚至不需要一些言语便能让人的“第六感”捕捉到一定的信息。班主任了解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了解学生方式很多,如通过学生档案、家长反馈、同学评价等,但其中最有效的还是班主任的亲自接触,这样的接触属于师生直接沟通,可以以有声语言、肢体语言为载体传

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班主任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紧张的学习、升级的压力、父母过高的期盼、曲折的经历、老师不恰当的批评等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困惑和苦恼。学生心理疾病的存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受社会负面影响,现在的小学生在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障碍,产生封闭或半封闭的心理,或疑惑,或迷惘,或冷漠,有的学生不与同学交流,不与教师交流,甚至不与家长交流,却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无话不谈,使老师很难摸准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管理上往往处于被动局面。 我们教师只有悄然走进学生心灵,方能巧治学生心病。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年,深感到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具体地说,是人的心灵,教师与学生要进行心灵的沟通,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让有心病的学生健康成长,让他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让他们天天拥有一片晴朗的天空。 一、关爱学生,用心去交流 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怀有爱心,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诲,由此可见,"亲师"是"信道"的前提。"亲"的程度越深,师生心理距离越近,交流的渠道就会越畅通,心理疏导工作就越容易取得成果。 每个学生在学校都需要得到关爱,老师的爱对他们成长如雨露和阳光,一句简单的寒冷问候,一声简单的生日祝福,都会给他们带来温暖,给他们增添信心和勇气,种种爱的言行都会感化着同学的心灵。我班的一位学生鑫,6岁时父母离异,跟父亲生活,而其父不务正业,整天酗酒,正可谓"今日有酒今日醉",对鑫漠不关心,正是这种缺少关怀的家庭,使他产生了极其孤独的心态,表现出玩世不恭的样子。但我深知,表面无所谓的他,特别需要关心,我主动给他写信,谈我自己,谈我们班级,谈我们学校,谈社会,也谈他本人。我与他一起散步,一起聊天,在他生日的时候,给他很久没有的问候,在他考试前给他祝福,不断鼓励他,让他知道他并不孤独。起初他淡漠、观望、不屑,但我没有因此而放弃,我相信我的真诚会彻底地感动他。一学期过去,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我给他无微不止的关爱,他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开始成为一个活泼好动的小伙子。他主动跟我谈许多从来没出口的心事,自己的家庭:过去的、现在的,还有未来的憧憬。后来他考取了高中。 二、以心换心,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 小学毕业班的学生正是个性形成发展时期,同时也会产生不同的个性心理,作为班主任,需要足够的细心、耐心,用真诚、热爱去解开学生的心理症结。班内有位叫红的学生,升5年级时语文只考23分,成绩班中排名最后。为此,他自卑、消沉,但他爱好体育,我破例让他当了体育课代表。在学校高年级组举行的田径运动会上,拿了800米、1500米两项冠军。结果,我班荣获年级冠军。这些成功,点燃了他的上进心。为了进一步激发他的自信心和进取心。我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制订学习目标,并安排他与品学兼优的学生同座,使他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示和鼓舞,他有困难时我及时给予帮助,并努力发现他的优点和长处,对他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都给予热情的鼓励,我毫不吝惜在他的作业本上写"好"字或"真棒"或"有进步"等字样,这样坚持做了一段时间,他果然受到鼓励,汲取了力量,成绩也有了提高。

浅谈走进学生心灵的艺术

浅谈走进学生心灵的艺术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活生生的、处于发展中的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在思想或行为上出现错误,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心理世界。作为教师,要想走进学生心灵,很好地因材施教,就要放下师教威严,善于转换角色,调整心态,掌握并运用走进学生心灵的艺术,赢得学生的理解,唤醒学生,感化学生,教育学生。 一、用父母之心关爱学生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在生活中给予学生无私的关爱,学生会用敏锐的感觉接收,将之转变成学生的动力,并对该教师所教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关爱学生常常表现在细微之处,如:关心学生的家庭,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学生的疾病,关心学生的身体,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行为习惯,关心学生的心理活动……主动的关爱,给学生的心田仿佛注入一股暖流,使他们在校园里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有人说:"老师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就要求教师调整心态,站在学生父母的角度上去主动关爱学生。每当开学的时候,有的家长送孩子来校后,总虔诚地拜托老师,"唠叨"地叮嘱孩子;有的家长,家境困难,为了孩子省吃俭用,心中还是藏着一丝美好的希望;有的家长还要通过电话,常常就其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向班主任或科任教师事无巨细地问长问短,或喜或忧。他们将孩子在送进学校,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梦想变成现实。正如陶行知所说:当家长将学生送进学校的时候,他们不知不觉地将整个家庭也托付给

了学校。当我们想到这些,会深深地感觉到:教学责任重于泰山,关心学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我们这样去理解学生的父母,教师也会很自然地关爱学生,感化学生。 二、以朋友之心理解学生 学生的心是很脆弱的,脆弱的心,需要平等、尊重、理解、赏识的甘露来滋润,教师以坦诚、磊落的胸怀去理解学生,与学生共同体会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能够帮助学生找回失去的信心,增强面对生活的勇气,强化他们自强、自爱的信念。 当学生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帮助后,学生也会用理解和宽容的心回报教师,他们会从心底接受教育,并对这位教师所教学科产生知识的渴望,提高学习积极性。在充满理解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会感受到每天的日子都是新的,都是快乐的,甚至他们会觉得,遇到这样的教师是一种幸运2008年的教师节,我收到了班内几位学生送给我节日的礼物,听到了他们的心声:神卫兵喜欢我“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站在家长的角度看问题”;张顺说我“真诚地理解学生,也喜欢我的教学方法”;许月说“您那联系生活的生物教学以及幽默和风趣,将我们带入了快乐的海洋。”……还有很多同学写到:“老师,我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和您交谈,作您忠实的学生和朋友,同时祝你教师节快乐!” 学生真的是用赏识的眼光看待老师,与其说学生在赞扬我,还不如说是因为我理解学生,而受到了学生的包容,将师生关系推向了和谐的状态。

浅谈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浅谈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教师教育论文 浅谈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的教育体制中,老师与学生之间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更应具备朋友之间相互沟通的亲密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一个完美的教学环境中成长,这就是新型的师生关系。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需要双方努力的,老师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时刻克服自己“发号施令”的本能,真正用心灵去沟通学生,让学生尊敬,才能有信服,才能得到学生真正的理解和配合。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创造完美的教学环境 众所周知,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学生受教育最基本的要求,除了教学设施齐全先进之外,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和谐也是重中之重,老师与学生之间只有彼此心有灵犀,彼此尊重信任,彼此有一座横贯彼此的心灵桥梁,才能一起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才能让老师更好的把自己的知识本领毫无余地的教与学生。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增强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的效果如何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深入的走进老师的教育过程,也能判定学生是否能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潜能,更好的将知识牢记于心。和谐的师生关系便是解放学生天性的捷径。老师与学生之间保持一种朋友式关系,在人格上保持平等,学生才能更好的和老师交流,对老师没有惧怕,能随时随地的展示自己的想法,这样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兴致。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是否用心参与学习的关键,一门课程无论多重要,多深刻,如果学生对它没兴趣,这门课程便对学生而言便是死课程,这就需要老师将自己

的课程与自己化为整体,用心去让学生体验这门课程的发光点,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现象,就是如果一个学生不喜欢一位老师,便会不喜欢他所教授的课程。这是一种普遍现象,解决这种现象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四、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完善学生完美人格 学生时代是一张白纸状态,需要学校给予关怀,给予阳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完整、信任、坚强、乐观的健康环境中成长起来。老师是学生人生的画笔,老师给予学生爱、给予学生关怀、给予学生信任,便是给了学生最宝贵的财富,学生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成长,他所得到的是豁然开朗的心境,得到的是笔直通畅的康庄大道,更会在这笔直的康庄大道上完善人格,并升华人格。 由此可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性,老师与学生作为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部分,那么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呢? 首先,老师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教育的核心是平等,不要觉得自己是长辈,就要学生恭敬有加。老师与学生只有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才能营造融洽的相处氛围,老师自身的位置决定了学生探索的脚步,只有站在和学生同等的位置,真正与学生融为一体,才能在课堂中以及平时的接触中消除学生的被主宰情绪,学生对于老师没有了“怕”,才能勇敢的发散思维,开阔自己的能力空间,学生在民主的交往活动中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也能在关爱中全面发展自己,这样才能营造更好更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次,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一堂课程一定要有老师深刻的教授加上学生积极的配合才能做到完美。老师要将灌输变为指导,将传授变为组织,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自主学习,主动研究学习的重点,学习的疑惑,学习的途径,然后和老师探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领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浅谈师生沟通的艺术 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顾柳敏 江苏省班主任远程培训即将结束,匆匆一个月的时间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以前很少接触的知识,让我的教育经验更加丰富。培训时间虽短,但我感受颇深,在网上,可以跨越时空的局限,随时打开培训课程进行学习,更重要的是也可以在论坛里和素不相识的同行之间共同交流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和心得,朝着做学生喜欢的班主任的做学生喜欢的班主任奋斗,以提高班主任的专业素养。那么,如何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呢?通过这次培训我认为“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的前提是班主任首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一、“让我看到你的心”——照亮学生内心世界的“明灯” 朋友之间要交心,要做好班主任就以心换心。班主任和学生真诚相处,吐露心声,会让学生感觉到安全感,觉得被老师当作朋友。现在的学生,一代胜过一代,是物种进化的优胜“作品”,他们是90后,能力很强:吹拉弹唱琴棋书画,还会上网和PS(图片处理),他们内心情感丰富,想法甚多。可是由于是独生子女,情感上不会表达、不善表达,有的只会压抑在心,稍好一点的也往往只会寻找朋友倾诉。所以现在的孩子大多会遇到情感危机。他们不会对亲人、对朋友正确的表达感情,有时他们甚至会对亲人、朋友“撒脾气”,这时他们特别需要正确的指导。班主任此时就应该挺身而出,倾听、帮助学生,因为此举可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可以通过帮学生解困解惑获得得到学生的信赖、尊敬和爱戴。班级工作的展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威信程度,中学生最讲“义气”,如果他觉得班主任“行”、“强”、“可信赖”便会紧紧地跟随在老师的旗帜之后,所以班主任需要了解并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的关系是社会中最直接的关系,在交往之中,你能发现别人对待你的态度:友善、冷漠、关心、警惕。甚至不需要一些言语便能让人的“第六感”捕捉到一定的信息。班主任了解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了解学生方式很多,如通过学生档案、家长反馈、同学评价等,但其中最有效的还是班主任的亲自接触,这样的接触属于师生直接沟通,可以以有声语言、肢体语言为载体传

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自参加工作以来,让我获得了很多纯真而又美好的东西——爱。 教育是事业,而教师是职业。我们从事的是教师这一行业,担负 的就是教育的责任。师与生之间,打成一片的是爱,因而爱也就成为 的态度---爱心、责任心、耐心。 用心做教育,就要拥有一份爱心。 学生在老师的眼中就是孩子。既然是孩子我们就得用我们的爱来教育他们。我们最主要的工作是什么,上课、批改作业?不是,那只是我们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主要的工作是把我们的爱给学生并且要把我们的爱给每一个学生,因为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原来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单纯而又可爱,老师爱学生就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孩子,但我懂得那是一种特殊的爱。 用心做教育,就要拥有一份责任心。 无论是一名企业员工,还是事业单位的员工,还是做其他工作的了教育永恒的主题。“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 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 能够达到这个境界。” 多么朴实的一句话。正 是这样朴实的一句话, 告诉了我们对教育工作

员工,作为一名合格的员工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就是能够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教师作为千百万员工中的一员,责任心自然必须有。教师培养的是祖国下一代的花朵,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栋梁。正是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责任心就更应该成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用心做教育,就要拥有一份耐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朝一日之功,而是一个周期性较长的工作,也 许对于我们来说,体 会到的只是重复:上 课、作业、辅导....., 然而,正是在这单调 的重复中,学生却无 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 年龄在渐渐长大,知识在逐步增多,思想越来越成熟,与人交往的能力越来越强。当然,这些不会展现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一言一行体会得到。这就是教师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教育结果。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我想,用心做教育,还要保持着一颗童心。 教师与学生构成了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而两者并不是对立的,教师与学生间的和谐成为了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在教育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因素决定了学生的思想,他们有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视角,作为与学生有一

如何走进学生的心

如何走进学生的心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走入了误区,不少“恨铁不成钢”的教师和“望子成龙”的父母心目中“好学生”、 “好孩子”的衡量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只注重了智育,而忽视了思想品德、道 德素质的教育。或者,只注重了某些较高精神境界的教育,却忽视了做人基本 素质的教育。我认为,这其中的“学会做人”应该是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核心。学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的地方,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我们培 养的每一个学生无论将来成就大小,他首先必须是一个“人”,也就是说是一 个合格的公民。因此,“学会做人”教育应该成为德育工作的首要目标。 如何用心走进学生的心灵呢? 一、生活上的关心,使学生体会到爱心。 俗话说:“话是开心斧,情到自然开。”学生处于发展阶段,极渴望自己 能作为被关心的对象,当天气变冷时,及时督促学生加衣服,了解学生的状况,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学生能体会到教师的温暖,在学习上更加勤奋,因 为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教师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赋予,他们体会到自 己在教师心目中有一席之地,教师的关心使他们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决心,从而 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生活上的关心、物质上的帮助,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你一句问寒问冷的话语就如一股暖流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爱如清风,如阳光,给学生带来和谐、温暖。 二、辅导上的耐心,使学生树立信心。 学生在校,以学为主,他们的主要活动是学习,主要精力也应放在学习上,但现行大纲的知识要求及教学方式,只对少数学生适宜,对大多数学生而言, 目标过高,特别是评价上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品质,许多学生因为一 直用功,效果不佳,教师如果再不加以诱导,久而久之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在 辅导上尽量体现分层要求,严禁“一刀切”的做法。对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基础、爱好,教师都要心中有数,对成绩好的学生,重思路点拨,再让他们自 己思考,对中等生,点拨思路后再根据其反应确定辅导重点,尽力帮助他们绕 过或突破思维障碍,对困难生就要从基础开始,分散难点,分解问题,特别注 重辅导后进生是否听懂,鼓励不懂多问,教师一一耐心辅导,直到学生清楚明 白为止,切不可操之过急。在教师辅导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创造成功,用成功教 育激励学生,尽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表扬,使学生树立信心,认识到自 己的优点。在我所教的的班级中有一名学生,平时对学习总是心不在焉,多次 教育,均不见成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班上请一名学生画个板报刊头,大 家一直推荐这名同学,他果然不负众望,短短几分钟就画好了,对他的美术功 底我在全班大加赞赏,并让他承担板报的美术设计,从此这个同学象变了一个人,对我安排的各种工做都积极负责的去完成,学习成绩也渐起色。 三、课外谈心,和学生交心

浅谈如何走进学生内心

下载后可编辑可打印 浅谈如何走进学生内心 镜泊中学曹艳红 人民教师,一个神圣职业。肩负着为祖国培养接班人和现代化建设者的神圣责任。教育和培育好祖国的下一代是我们广大人民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家长和社会都以期盼的眼光看着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了解学生,要设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打开教育的局面。 那么教师怎么做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呢? 首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同学,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对于学生,他们总是千差万别,他们的长相有好,也有差,贫富不均,学生程度也会参差不齐,做人也有上、中、下之分。教师绝不能因为这些对学生产生好恶感,要一律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 其次,对待学生态度要和蔼可亲,要和风细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你要舍得放下教师的架子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有长者的风范,做人要大度,切莫小肚鸡肠和学生斤斤计较。我老忘记不了我读初中时的朱美秀老师,一次早自习刘小粒的衣服领子窝住了,她从旁边经过时帮他理顺衣领。在旁边的我内心好温暖。 再次,遇事要和学生勾通,切不可居高临下,拒人千里之外。要胸怀锦绣,包举宇内,切记说一些学生不喜欢听的话语,因为有些话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记得有位学生,一次同步测试后,他的作文写得很幼稚(在我看来),我就把他的作文在班上当反面材料念了,(事先没有和他交流),当时我发现他满脸通红,汗珠直冒,双手在位上乱抓。我不管这些,念完后,我还让他站起来说说当时是如何构思的。他站起来大声说:“写就写,大不了不读了.”然后扑通一下坐下了。至今我都忘不了他当时说话的语气和敌对的眼神。是呀,换成谁都不可能出现和谐的效果。 教师要抽时间进行家访,通过家访进一步勾通学生,并和家长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学生的良好环境。当学生犯了错误不要一味地批评指责,要静下心来和学生交流,教育的学生的方式绝不能简单粗暴,要讲究教育的方法和艺术,要让学生感觉到靠近你温暖他。记得我在上津读书的时候有一次我们班有一位学生因无父母住在哥嫂家早上两点多起床后误以为五点多跑到学校,结果早自习要睡觉,语文老师让他站起来,站起来还是睡着了,结果老师就一拳打过去。这个学生从次就退学了。我清楚的记得去年有一次晚上十点多了我儿子还没有回来,我在街上来回找了几圈都没有找到,我心里那个火呀。在网吧找到后儿子连声“对不起,我错了,我是第一次,保证也是最后一次。”不管那些,我对他又吵又骂,声音提高了很多,儿子火了大声回道:“我都承认错误了,你还要怎样?”站在静悄悄的大街上我哑了。 教师对待学生要满腔热忱,心中一定要装得下学生,要有容人之德。要具备: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博大情怀。要胸怀坦荡,大公无私。要胸怀天下,放眼世界。要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 教师只有放下架子和学生交朋友,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向你倾吐内心世界,你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教育将是一片阳光明媚的春天,你的教育才能鲜活有力,你的教育天地才会更加宽广和开阔。教师也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你才能做到知彼知己,你的教育才能有的放矢,你的教育才会是最有效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你才能真正实现亲其师,而信其道。 1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我国近代伟大的学者鲁迅曾说过:“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作为班主任,对于班级工作开展的第一步也应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那班主任如何才能从容而有效地走进孩童世界呢? 一、了解有关教育的三大心理学定律 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教育的效果往往会苍白而无力。 因此,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每位班主任都应努力探索一些“心理规律”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趋利避害地发挥它们的作用,从而科学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首先一条就是“皮格玛利翁效应”,此心理学定律我们都耳熟能详,它告诉我们: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被赞美。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其自暴自弃,放弃努力。每个人只要能被热情期待和肯定,就能得到希望的效果。这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其二:南风效应,又称温暖法则。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使劲吹,冷冽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意融融,起初是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则寓言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时候怀柔政策胜于激烈对抗。用和煦的春风吹化学生心中的坚冰,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教育的作用才能在学生身上生效。 其三:霍桑定律,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以哈佛大学心理专家梅奥为首的研究小组进驻西屋(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他们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他们选定了继电器车间的六名女工作为观察对象。在七个阶段的试验中,主持人不断改变照明、工资、休息时间、午餐、环境等因素,希望能发现这些因素和生产率的关系——这是传统管理理论所坚持的观点。但是很遗憾,不管外在因素怎么改变,试验组的生产效率一直在上升。后来这个令人困惑的结果引发了管理学上一场革命。历时九年的试验和研究,学者们终于意识到了人不仅仅受到外在因素的刺激,更有自身主观上的激励,从而诞生了管理行为理论,开始把人当作“人”而不是机器的附属物来看待了。就霍桑试验本身来看,当这六个女工被抽出来成为一组的时候,她们就意识到了自己是特殊的群体,是试验的对象,是这些专家一直关心的对象,这种受注意的感觉使得她们加倍努力工作,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是值得关注的。另一方面,这种特殊的地位使得六个女工之间团结得特别紧密,谁都不愿意拖这个集体的后腿,她们之间甚至形成了一种默契。就这样,个人微妙的心理和团队精神促使着她们的产量上升再上升!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情况我们称之为“霍桑效应”。这在学校教育中极为普遍。它告诉我们:从旁人的角度,善意的谎言和夸奖真的可以造就一个人;从自我的角度,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二、教育学生,应因“性格”而施教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而班主任对待学生就应因“性格”施教。所谓“性格”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较稳定的心理特

浅谈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

浅谈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 鹤山市第三中学朱少燕 摘要:本文浅谈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主要包括:一、尊重、信任是基础; 二、做个有心人;三、挖掘学生优点,激发学习兴趣;四、巧妙应对“师生冲突”。 关键词:尊重关注心灵 古往今来,没有哪位家长不希望生一个聪明、听话的孩子,没有哪位老师不希望带一个好班、教一群好学生。作为教师,虽然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却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并且应该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去教育学生。可事实上总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很多教师发现,自己已经很努力的去教,用的方式方法也对,可是学生却不听你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自己没走进学生的心里,学生心里不接受你、不认可你。要学生接受你的教育,前提是他信任你、认可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学生之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走进学生的心里面,让学生从心里接受教师、认可教师。下面就教师应该如何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这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和做法: 1 尊重、信任是基础 1.1自然的尊重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设身处地的考虑学生的行为动机或个性需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以己之身,及人之身”。以热情换取信任,以坦诚换取信任,以信任换取信任。在这种状态下,师生情感才易于引起共鸣,也就容易实现心理沟通。要做到真正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并与之平等相处,学生才会有言敢发、有话敢讲。只有真正做到用真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相济的目的。 例如,在开学回来的第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对着全班同学说:“我只是了解过你们的家庭情况和大概的学习成绩,但没打听过你们以往的纪律情况,也就是说我不清楚你们哪一位同学是非常遵守纪律的,哪一位同学是经常逃课、旷课、迟到、早退的,我不想对个别同学有先入为主的坏印象。我希望在初三这一年里,作为你们的班主任,慢慢了解你们,我希望看到的、发现的都是你们的优点。希望你们在这一年里好好表现,不要让老师失望!”自从这样说过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生的表现都很好,以至于一些老师反映某些学生以

教师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上课讲义

教师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每个班级都有学困生,他们学习跟不上的原因大部分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心理问题。要帮助他们提高成绩,我们教师只有悄然走进学生心灵,方能巧治学生心病。根据这几年的工作经验我深深感到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具体地说,是人的心灵,教师与学生要进行心灵的沟通,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让有心病的学生健康成长,让他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让他们天天拥有一片晴朗的天空,才能更好地学习成长。 一、关爱学生,用心去交流 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可想象的,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怀有爱心,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诲,由此可见,“亲师”是“信道”的前提。“亲”的程度越深,师生心理距离越近,交流的渠道就会越畅通,心理疏导工作就越容易取得成果。 每个学生在学校都需要得到关爱,老师的爱对他们成长如雨露和阳光,一句简单的寒冷问候,一声简单的生日祝福,都会给他们带来温暖,给他们增添信心和勇气,种种爱的言行都会感化着同学的心灵。我班的一位学生叫王洪飞,是一位留守儿童。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家里的小孩又很多,得不到很好的照顾。学习更没有人管,铅笔经常不带,作业完成不了。我每天上课前都要去问他有没有准备文具。如果没有就去帮他买,他还是一脸茫然地看着我,但我没有因此而放弃,我相信我的真诚会彻底地感动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他。那是一个寒冷的早晨,我刚到学校,班长跑过来告诉我说:“老师,王洪飞不小心掉到水沟里去了。”我心想他自己知道回家去换衣服,可是到班里一看,他浑身湿透了,正在不停地哆嗦。我马上打电话通知他奶奶准备衣服送来。又想想,那样速度太慢了,小孩要冻坏了。我立刻骑着电动车冒着凛烈的寒风,还有那凄冷的冬雨送他回几里路外的家。我到现在还记得他奶奶从怀里掏着什么想给我。一学期过去,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我给他无微不止的关爱,他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开始成为一个好学上进的小男孩。他主动问我要写什么家

教师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

做一名新时期的人民教师 定州市东湖小学张丽英 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总枢纽。然而现今有多少教师在绩效考核的压力下一味的追求分数,殊不知教育也是一种心理关怀,教育以其独有的方式,关怀儿童,关心成长,关爱生命,关注幸福。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灵动的生命都能享受一种健康、智慧、自由自在的生活,体验生命的和谐与尊严,享受人性的舒展与自由,教育关注的是学生在自由、快乐、幸福的基础上学习、成长,所以关注学生成长是新时期教师的首要条件。 当前,由于受市场大潮的冲击,有悖师德的想象屡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例如: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因做错题而罚抄卷子,迟到就罚扫地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不公平地看待学生,把学生清晰地分为三六九等,做不到一视同仁。对优等生“笑脸相迎”,对后进生“横眉立目”,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危害。在我个人身上也犯过类似的错误。 自我登上讲台的那天,我就十分信奉“严师出高徒”的道理,对学生们各方面严厉要求,总是用命令的口气让他们完成我布置的任务,从来没有考虑过学生们的想法怎样,更别说沟通了。学生们或许对我的“威力”震慑住了,又或许对于我的做法都习以为常了。几年

来,我班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我本人还多次荣获教学能手奖。至此,我自慰:我的方法是正确的,尽管总有家长给我反应学生在家多么不听话、多么自私、小气、不理解别人等等,我都不在意,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很棒呀!直到今年二月份,我校分来一位新老师,正好和我同班,她全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我班的安静,她喜欢和同学交流,关心学生的生活,很多同学把自己高兴的或不愉快的事讲给她听,周六日和学生们在网上聊天,甚至有些学生还把好吃的带到学校送给她,而我从没有得到过这样的殊荣……渐渐地我发现同学们越来越不喜欢上我的课,这时候,我疑惑了……让学生取得高分错了吗?经过反思我明白了“我只是榨取学生分数的机器,而从没有接近过学生的心灵”,我必须改变了!我既要做学生的严师,又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针对这种情况我总结出导致师德失范现象的因素,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教育理念陈旧,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培养,没有注意心灵的沟通。二是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二教育学生恰恰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缺乏会造成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重者对学生体罚。三是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缺乏爱心,不会关爱学生。四是教育评估机制目前仍以应试成绩为核心,教师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师德形成绝非一种表面的具体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 面对新的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

走进学生的内心

走进学生的内心 ——浅谈了解学生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 大连市第八中学张娥 班主任是实现教育对象完成国家中学生教育目标的直接执行者,也是学生除家长之外接触最多的教育者。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班主任工作在学生的思想道德、习惯养成、价值观念的形成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难以取代的作用。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实现班主任工作高质量既是对学生的未来负责,更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负责。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便成为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面前一项严肃的课题。 俄罗斯教学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育从了解开始,了解学生是掌握学生的一把钥匙。”先贤的总结为我们做好班主任工作探寻出了一条有效途径——从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开始。笔者诚感斯言之真,在实践中,获益匪浅。本文将就充分认识和利用了解学生这一有效的方法做好班主任工作加以论述。 一、了解学生的必要性 《大学》有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然是教育对象的成长与改变,而要实现这一点,了解教育对象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前提。 (一)了解学生能够有效增强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 作为多年的高中班主任,我深知学习成绩=知识+方法+心态,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三者要各有侧重。但总体而言,良好的心态是学生平稳渡过高中时期的基础,不了解各个时期学生的特点,就难以实现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 曾经和班长在高二时起过一次很大的冲突。班长带头质疑学校的规章制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同老师争执。事后,学生在道歉后坚持要辞职。当时只是简单地认为这是当代学生普遍存在的个性问题,并不太在意,没有同意他的辞职要求。后来在一次谈话中发现,班长情绪激动的原因竟然是他的周记本老师没有详细批阅。这件事给自己上了生动的一课,那便是如果多一些了解,可能影响学生心态的事情就可以避免。作为一名班主任,经验固然重要,但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的基础与前提,唯其如此,才能知己知彼,才能实现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 (二)了解学生能够充分实现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 任何工作,如果只讲过程,不问结果,势必不能对整个工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班主任工作同样如此。它不需要繁花似锦的过程,需要的只是朴实无华的结果——实现教育对象的良好发展。每次大型考试结束,日常生活之中,每个人的些微变化,都需要在班主任的视野之中,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症下药,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调整好他们的心态。 从实践上讲,进入高三下学期,心态成为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与学生谈心几乎占据了班主任教学之外的全部时间。曾经遇到过这样一名学生,他参加北大保送和北大自主招生相继失利。两次冲击北大不果,严重影响了他在高三下学期的几次大型考试成绩。一次模考结束的晚课,我和他在舒缓的气氛中慢慢的聊天。我们一起分析了现状,指出问题所在,告诉他最重要的是心理的调整,同时还对高考前的心理调整及应试状态作了细致的安排。谈话结束时,他突然泪流满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