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从五大理念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经济发展党课讲稿(22页)

从五大理念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经济发展党课讲稿(22页)

从五大理念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党课讲稿)

前言

认识把握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有三种语境。一种是微观的语境,讲局势;再大一点,是讲形势;第三个是按照新生经济学的语境来讲,是讲趋势。所以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内容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战略,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创新引领的新时代,我把这种新时代称为新生经济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最大的举措就是高举创新发展的旗臶,推动中国经济的加速发展。我国2017年的经济形势、经济趋势的最大特点,可以说体现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里。我认为,这五大发展理念标志着我国经济在下一步的发展中会形成五大新趋势。下面我就从这五个方面分别阐释一下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一、创新发展:树立新生经济思想

创新作为引领下一步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我们今后发展的首要趋势。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主席指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李克强总理提出我国要大力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新经济。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经济开始进入创新引领的

时代。所以,创新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词。

关于“创新发展”,我们必须从很多方面改变过去的观念,树立新生经济思想。什么叫新生经济?齐奥尔科夫斯基曾经有句名言,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人类一定要通过高科技的发展冲出大气层,走向宇宙”。站在宇宙的角度看,目前人类的经济就是一个新生儿经济。

在我们当前所处的经济形势下,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新生经济也叫新生事物经济,新生代又是经济发展的最大推动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新生经济也叫新生代经济。而我们讲的创新发展,实质上就是用新生经济引领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

1.思想理论创新

思想理论的创新为创新发展提供了脑动力。

大家知道,古典经济讲的是商品经济,讲的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现代经济主要讲的是资本经济,讲的是资本的运作、资源的有效配臵;新生经济的实质叫财智经济,讲的是财富和智慧。未来经济发展,你到底能够取得多大的经济优势,不取决于有多少资本,也不取决于有多少项目,而要看你的脑子里有多少钱,看你的财智。所以说,思想理论的创新、经济观念的创新对未来的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我们在看经济趋势的时候,是看谁的思想、谁的理论、谁的战略能够走在前面。党中央提出要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实际上新型智库建设就是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各项发展提供一种强大的脑动力。所以说,我们讲思想理论创新并

不是一句空话,我国的新型智库建设实际上是为我们的思想理论建设创新奠定了一个组织基础。

另外,新生经济学也是思想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产物,而且也是思想理论创新的强大动力。大家知道,在英国腾飞的时候,欧洲产生了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提出微观经济,提出商品经济。后来,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盛行现代经济学,而现代经济学以资本运作研究为主,并且以宏观经济为主要的经济观。现在,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观念——宇观经济从财智经济的角度来探索未来经济的发展。

2.体制机制创新

创新发展还需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也可以叫制度创新。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快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那么,我们的动力在什么地方?动力就在于体制机制的创新。通过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弥补了原来计划经济体制“腿脚不灵活”的缺陷,使我们国家的经济能够快速地“跑”起来,并赶超了很多国家,站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臵。

那么,我国下一步的经济发展或者体制机制变革靠什么?我认为,应当把创立新生经济体制作为我国下一步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抓手。

什么是新生经济体制?新生经济体制实际上就是靠创新驱动,靠经济创新转型,靠推动经济创新发展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和“十三五”提出的创新战略来建立、设计的未来的体制机制。在

这一方面,我们相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下一步还会推出一系列的举措去推行这种新生经济体制,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脑动力和创新动力。

我们可以把我国经济发展大致回顾一下。我们搞了三十年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体制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经济体制的躯干;我们搞了三十年的市场经济,使得我国的“腿脚经济”得到了完善,让我国经济“跑”起来了。新生经济体制主要是以头脑经济发展为主,或者说以财智经济发展为主,而这种头脑经济、财智经济或者说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智慧经济,将会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创新引领、创新提速的发展阶段。今后我们追求的不是经济体量的增加、GDP的增长,而是追求的更高的经济效益、更高的投入产出比,进而让我国成为引领世界创新的国家。

3.高科技创新

我国下一步的发展,一个重大的创新动力就来自于高科技。可以这么说,科技创新是我们今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种主动力。近百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就是科技创新,特别是高科技创新,尤其是以航天高科技为主导的高科技创新。当今世界上的很多重大科技创新都发源于航天高科技,当年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就推动了美国的高科技发展,高科技成果产业化就成为当今世界创新发展的一股强大的潮流。

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中国在科技上要追随、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逐步地在科技领域、高科技领域引领世界经济的

发展。前不久,神州十一号和天宫二号成功对接,我们的宇航员在太空待了30天,这都是我们在航天方面的突破。下一步我们还要建立空间站,还要有一系列的航天探索。这些举措绝不仅仅是为了民族自豪感,实际上我国今后几十年的很多高科技成果都可以通过此次航天试验孵化。

所以,要实现科技的创新发展,要实现高科技的引领发展,就一定要仰望星空,就一定要把航天科技成果转化成改变人们日常生活、刷新经济发展的动力。

4.文化创新

文化上的创新可以说是今后经济发展的一种软动力。

对文化创新,我有一种新的理解。我把文化创新称为新生文化。那么,新生文化跟古典文化、现代文化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新生文化有三个大的特点:第一,新生文化是全球文化。过去我们讲文化创新,实际上指的是古典文化翻新。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就是把古典文化拿出来进行再解读。这算不算新文化?算,但这不是主流的。我认为主流的文化创新一定是一种全球文化。

美国在全球文化方面就做得很好。它特别善于把别的国家的文化吸收进来,成为自己的创新元素。比如好莱坞拍的电影《花木兰》。花木兰本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内容,但是美国却把它打造成一种新的全球文化的元素。再比如功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熊猫则是中国自然文化的代表,而美国人就用动漫的方式、

用创意的方式打造出了《功夫熊猫》。这就是美国原创的新生文化。由此也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就是文化创新一定要面向全球,要吸收世界各国最有价值的文化元素来打造我们的新文化。

大家知道,中国古代有龙文化,中国人更是骄傲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为什么?因为龙文化是我们祖先图腾文化的综合创新的典范。在古代,各个民族都会选择他喜欢的一种动物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中华民族又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民族,现在的中华民族就是把56个民族融合在一起的。龙的图腾是什么?是把很多种动物,比如牛、蛇、鹰、虎等多种动物形象汇集在一块,创造出的一种世上没有的元素。中华民族的龙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综合创新、吸收创新,是图腾文化综合创新的典范。我们中国人应当继续去发扬这种龙文化的吸收、综合、创新的特点。所以我们要吸收世界各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的创新元素,然后去打造一种新文化。

新生文化的第二个特点是,要在数字平台上进行文化创新。今后的新文化主要来自于哪里?主要来自于网络。所以数字文化、网络文化将会成为新文化的主要载体。我们现在讲“互联网+”,我认为首先得“+文化”。

新生文化的第三个特点是虚拟文化。过去的企业文化是写标语、喊口号、再画一些图形;未来的企业文化可能更多地体现在虚拟现实中。像动漫、VR等技术的发展,将会让文化发展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创新空间。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文化创新一定要从过去的那种回头看、刷新古代文化转变成面向全球、依托互联网和新技术的文化创新。

二、协调发展:实现“两条腿”走路的平衡状态

创新发展会给我们国家的发展带来新的特点:快速、高速、迅速。这种发展特点将会带来更多经济体制机制上的不平衡。好比人在走路的时候,如果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那就走不稳。一旦跑起来,就会很危险。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迈开大步往前走的时候,已经出现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东西部发展不平衡

总体来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西部相对落后。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直在谈西部开发,但是这方面还是积累了很多问题。而现在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南北问题。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出现滞后,南部地区的发展速度相对比较快,因此就形成了一个“孔雀东南飞”的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到东北考察,提出东北发展要加速,要创新。但是这中间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依然有很多措施需要落实。

2.城乡差距拉大

我们的城市在发展,特别是大城市发展异常迅猛。如果你到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去看一看,很多城市的现代化程度不亚于欧美的大城市。但是你再到农村看一看,跟城市相比简直是天

壤之别。所以巨大的城乡差距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短板。

3.贫富差距日益加大

那些上了胡润排行榜的富豪,手中掌握着巨大的财富,但是还有很多处在社会贫困阶层的人食不果腹。所以,怎么解决这种重大的社会经济差异问题,是我们今后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有人认为可以通过南水北调工程来拉动西北地区的发展。因为水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有了水就可以解决经济发展的很多问题。如果我国西北部地区有充足的水源的话,那么对于它的经济发展将会产生很大的拉动作用。

另外,从西北和东北的发展来看,经济发展肯定要走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的道路,不能继续走过去工业化、城市化的老路。所以,让西北、东北地区在大健康产业方面有所举措,应该成为我国解决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

近年来,我国东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得比较快。但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我们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板结、毒化,粮食、食品安全已经面临着严重的问题。所以从人们的健康需求来看,更清洁的饮水、更安全的食品已经成为未来人类发展一大需求。但是实际上,很多营养健康的食品都来自于经济不发达,特别是农业经济不发达的西北和东北等地区。所以说,如果这些地区能够抓住人民对高质保健食品的需求这个趋势和潮流,发展养生食品、养生农产品、养生中草药,就可能会给西北部、东北部的新生农业提供重大的商机。东南和

西北、东北之间的差距可能会通过大健康产业加以平衡。

除了发展新生农业以外,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看点和抓手就是特色城镇。前不久,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乌镇在协调发展特色城镇建设上的典范意义不亚于当年的小岗村。乌镇的发展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小城镇可以有大创举。现在,特色城镇建设已经成了一个新的发展热点,成为下一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但是,在发展特色城镇时,我们要特别注意防止“一窝蜂”“大跃进”,防止小城镇建设落入“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俗套。

人类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大城市病”日益严重,人口多、房价高、环境问题、交通问题以及很多其他社会问题让人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就成为一些城里高收入人群改善生活的一个选择。

特色城镇的建设一定要把握一些基本特点和规律。比如,这些特色城镇一般建在大城市周边。不仅可以疏散大城市的部分人口,大城市的资金对周边小城镇的发展也有拉动效应。再比如,这些特色城镇一般建在经济富裕地区。在我国,特色城镇建设搞得最好的是哪儿?浙江、江苏。这些都是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先富起来的人为了追求更有品位的生活,就去开发一些中小城市,或者到一些小城市去生活。而且他们本身有财力,有创新力,这就给特色城镇建设注入了创新的活力。

现在,也有一些小城镇由于没有特色,最终成为了“鬼城”“鬼镇”,为什么?因为它没有创新的灵魂。建设特色城镇,如果重点不在于“特色”建设,还像过去那样投资驱动,就有可能又拿钱“堆”出一批“鬼城”“鬼镇”。支持特色城市发展,钱用在哪儿?要用在鼓励城镇的“特色”建设上。

创新引领资本,财智引领资本,创意引领资本,而决不能拿钱去推动。特色城镇建设一定要创新驱动,而不是资本驱动、要素驱动。我认为,特色城镇建设是解决城乡差别的一个抓手。它可以吸收城市附近的农民进入一种新的生活业态,提高生活水平,一定程度上解决城乡差距的问题。所以在特色城镇建设方面,一定要有新思路、新观念、新做法、新样板,不能只看数量和指标,忽视质量和“特色”。

现在我们提倡的大众创业就成为解决贫富差距的一个抓手。我认为大众创业是指亿万民众为了改善生活,甚至是为了脱贫而做的一种立足于家业的创业。对大众创业的认识,不能停留在“大众创业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的阶段。大众创业不是“啃老创业”,不是父母拿出几十万给你创业。大众创业是一种体制机制,是让那些没有钱的人去白手创业。大众创业要考虑怎样帮助穷人,利用他们的创业能力,让他们快速地创收。这才是大众创业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而怎样弘扬创业精神,怎样去让大学生或者是没有社会经验的人通过打工学会创业,降低创业的失败率,提高创业成功率,这些也都是大众创业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打工可以看作是创业者最好的创业训练营。很多成功的创业者并不是从家里“蹦”出来的,也不是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很多成功的创业者在学校里就已经开始打工、实习、接触社会,从这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创业也是有一定规律的。

所以说,大众创业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口号,甚至不应该成为一种误导,而应该成为一种扎扎实实、切切实实帮助穷人脱贫致富、走上创业之路的政策和体制机制。

过去我们有就业政策,那么现在我们有没有创业政策?有人想创业了,那么国家能不能通过信贷或其他方式去支持他?在工商登记、在税收登记方面,能不能提供更多的便利?比如在他刚开始创业阶段还没有什么大的收入和业绩的时候,税务登记能不能从简?再比如过去工商登记制度和税务管理制度面对的都是中型企业、中小企业,但是对于小微企业,能不能在工商制度上有所放宽?只有降低大众创业的门槛,才能够让大众创业健康发展。

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大众创业肯定是一个趋势和潮流,但这种趋势和潮流也存在很多问题亟待研究,也有很多体制机制需要改变。只有进行了改变,才能使大众创业的潮流更加健康。

三、绿色发展:解决经济发展与自然承载力的关系问题

绿色发展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人类经济发展和自然承载力的关系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有了巨大发展,但是我们也付出了环境和健康的惨痛代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