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概论

名词解释:

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它是一套协议的结合,用于定义设备接入互联网,以及数据在设备之间传输的标准。通俗的说,TCP负责传输层面的问题,保证数据安全、正确地传送到目的地,而IP负责给互联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搜索引擎:为满足大众信息检索需求的搜索技术,分为网络蜘蛛型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和基于人工分类目录的搜索引擎(分类目录)。谷歌、百度是前者的代表,雅虎是后者的代表。

社会化搜索:通过整合用户力量,来补充及其搜索的不足。人肉搜索也可以被看作一种社会化搜索。社会化搜索引擎主要指基于人们的社交网络、针对社会化媒体中用户生产的内容进行搜索的技术。

Web2.0:指允许用户广泛参与网站内容建设和交互的技术,网络不仅是“可读”的,也变得“可写”,整体指由用户主导生成内容的互联网应用模式。相比Web1.0,Web2.0具有强烈的交互性、个性化等特征。与此相关的技术有RSS、博客、维基、SNS、微博、微信等。Web2.0是一种用户参与的架构,这既指网站内容建设,也指网站的整体“生态系统”的建设。Web2.0的指向试图将人与内容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Web2.0的应用还是一种社会纽带,是个体吸纳与整合社会能量的接收器,也是个体能量放大为社会能量的转换器。

自媒体:在网络技术特别是Web2.0技术环境下,不从属于专业媒体的个体或组织通过各种网络手段进行自主的信息传播的新形式。

UGC(UCC):用户生成内容,不仅可以使信息生产的成本转移到用户,从而减轻网站的负担,而且用户生产的内容更具个性化,更能满足常委需求。同时它也有助于用户人际关系的形成,因此更容易产生黏着力。

社会化媒体: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传播平台。主要特征有内容生产与社会相结合;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社会化媒体常常能产生大众传播的效果,“社会化”意味着依赖于人们关系的集成,要在人们的社会互动基础上产生较大规模的社会聚合。社会化媒体不仅为普通人提供了社交的平台,带来了丰富的内容资源,它也在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社会化媒体也促进了公民新闻和自媒体的繁荣,对专业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与传播格局带来了重大打击。

AR:增强现实技术,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集成在一起的技术。通过数字技术模拟某些实体信息(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信息等)将其与现实世界叠加在一起,并形成与人的互动。

VR: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数字技术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与虚拟世界中的对象进行实时互动,从而获得亲临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

MR

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物联网也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云计算:将庞大的计算处理任务自动拆分成多个较小的子任务,然后把这些任务分配给由多部网络服务器所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利用这项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极为复杂的信息处理,实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的网络服务。云计算的目标是将网络中的服务器作为一种共享的资源,用户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这些资源。云计算可以将许多过去需要依赖个人终端完成的工作转移到网络中,由网络提供的各种基础设施来完成,终端本身的性能要求由此下降。云计算也可以完成物联网中海量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任务,这也是物联网开发、服务模式开发的前提。

个性化算法:搜索引擎算法的升级,它把个性作为算法中的核心变量,凸显了个人偏好的意义。个性化算法在未来还会进一步优化,对用户需求的解毒能力与匹配精确度还会不断提高,但是个性化推荐不能成为未来唯一的新闻分发模式。个性化算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人们在信息消费中付出的成本,但是它是以“小灶”的方式对用户进行填食,可能会使人们产生消化疲劳和厌食。即使用户并不抗拒,个性化算法也可能带来美国学者桑斯坦所说的信息茧房效应,即人们只听他们选择和能取悦他们的东西。

媒介融合: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浦尔教授在1983年出版的著作《自由的技术》中提出,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媒体的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带来的最终结果就是各种媒体之间界限的模糊、功能的交叉、市场的汇聚。媒介融合包括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平台与市场融合、机构融合以及产业融合。

融合性新闻(融媒体新闻):涉及在一个报道内的多媒体手段融合;涉及各种媒体平台的报道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也就是将不同形式的报道在多个平台上用不同方式分发,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形成一个合理的报道体系。

中央厨房模式:通过一个集中的平台来整合多种媒体资源,在统一调度下进行信息的采集、生产与分发。

LBS:基于位置的服务,指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电通信网络或外部定位方式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在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LBS技术的普遍应用意味着移动互联网介意向不同位置的人们提供不同的信息和服务,可以跟踪人们的行动轨迹理解人们在不同位置的需求,把每一个位置作为向其提供个性服务的重要依据。

场景:主要指基于特定时间、空间和行为及心理的环境氛围,可以分为共性化场景(一般人群中具有需求共性和行为共性的场景,基本要素包括空间与环境、时间、行为共性)和个性化场景(与个人特征和特定环境相关的场景,构成要素包括空间情境、用户实时状态与需求、用户生活惯性、社交氛围)两个方向。场景可以视作移动传播中一种新的时空描述维度,是移动产品的一个新的构成要素。场景分析的最终目标是要提供特定场景下的适配信息或服务。与场景时代行管的五种要素: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定位系统。

大数据:基于相当大的量级的数据进行数据收集、分析、挖掘与应用的技术。大数据与社会化媒体、移动传播、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紧密相关。大数据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其中互联网是最主要的来源之一。大数据的特点:多样性(variety)、体量(volume)、速度(velocity)和价值(value)。

语义网:能根据语义进行判断的网络,能理解人类语言的智能网络,可以使人与电脑之间的交流变得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一样轻松。语义网将使人类从搜索相关网页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将是网络传播的一个必然方向。

自然用户界面:即以人类自然的交流方式与机器互动的人工界面,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与人机交互技术,是智能化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基础。这意味着人与终端的交互将越来越人性化。这方面的主要技术包括语音交互技术、手势或体感交互技术、面部识别交互技术、视线交互技术。

分布式新闻:多种主体在自组织模式下共同参与一个话题的报道。分布式新闻模式是信息与知识生产领域的共享模式,各种主体的资源发现与整合、报道任务的分配与报道过程的协同是发展的核心。分布式新闻意味着新闻生产进一步去中心化。

互联网+: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媒体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总体目标是促进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

长尾理论: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库里斯·安德森在《长尾理论》一书中认为,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热门产品,不在传统需求曲线的主体部分,而在于过去被视为“失败者”的那些产品,也就是需求曲线中那条无穷长的尾巴。非主流的、个性化的产品需求累积起来也能产生与主体一样的销售业绩,网络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这些非主流需求和相应的满足方式。因此长尾理论被认为特别适合网络经济。

“微内容”:个人的、非公共的内容,与意义重大的“巨内容”相对。网络语境下,“微内容”指的是由网民提供的各种内容,虽然只反映了网民局部的、个性化的需求,但是集合起来仍然具有重大价值。

体验经济:1999年美国经济学家派恩和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提出,体验经济中消费只是过程,消费者成为这一过程的产品,当过程结束后,体验记忆会长久地保存在消费者脑中,消费者会愿意为体验消费,因为体验不可复制、美好难得、转瞬即逝。体验经济的特性包括游戏化-娱乐性、人性化-互动参与性。

共享经济:利用移动互联网将闲置的或未充分使用的资源等就近向需求者提供及时服务,互联网平台对供需进行资源组织和调度管理,形成事实上的产品品牌。平台上的服务供应方以独立承包商身份向需求方提供服务,平台收取服务佣金。共享经济的特点是在需求与服务或资源之间提供实时的、高效率的匹配和连接,资源的提供者与需求的满足者可以随时发生角色互换。共享经济产生的基础是用户的“盈余”。

网络社会: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提出,指一种更具广泛意义的社会结构,新经济带来的与信息化、全球化相平行的一种社会结构。

流动空间: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提出,空间的流动是网络社会的主要特征。流动空间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即流动空间的第一个物质支持,是由电子交流的回路构成的;第二个层次,由其节点和枢纽构成;第三个层次,是占支配地位的管理精英的空间组织。

网络空间:1984年威廉·吉布森在其科幻小说《神经漫游者》中首次使用,指由以下所有或部分要素创建或组成的物理或非物理的领域,这些要素包括计算机、计算机系统、网络及其软件支持、计算机数据、内容数据、流量数据以及用户。网络空间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机器系统与人的系统的结合。

拟剧理论: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深入分析了人们在社交中的表演行为。在日常交往和生活中,人人都是表演者:在特定的情境、不同的舞台上认识到别人对我们行为的期待以及我们对他人思想、感情和行动的期待,不断根据自己身处的舞台以及交往的对象调整自己的行为。人们的表演区域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人们正在进行表演的地方,后台则是为前台表演做准备的、不想观众看到的地方。

印象管理:也称印象整饰,戈夫曼提出。指个人试图影响他人对自己印象的现象与过程,也就是对自我形象的管理。网络中手段包括:头像与昵称设置、角色设定与扮演、自我披露策略、交流手段选择、情绪表达与控制。

虚拟社区:网络中出现的社区被称作虚拟社区。虚拟社区虽然依赖于网络这样一种虚拟空间,地域上的共同性已不是主要特征,意识、行为及利益的共同性是其重要特点。虚拟社区依赖于用户的兴趣、关系、幻想、交易的需要。网络社区泛指网络中具有一定稳定关系、互动频繁并对个体产生持续影响的社区聚合。

社群经济:将社群作为服务对象或营销场所;挖掘粉丝社群的价值;集合社群成员力量来进行共同创造或经营活动。

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指向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口与相关服务的机构,ISP分为IAP和ICP。IAP即互联网接入商,以提供网络接入服务为主,包括专线、拨号、无线等方式,并提供网上信息增值服务和市场推广。ICP即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以提供各类网络信息为主,并围绕内容开展各种服务,包括综合性网站、专业网站、搜索引擎类网站、电子商务网站、社区型网站等。

“六度分隔”理论:1929年匈牙利作家卡林地在小说《链条》中提出这一猜想,20c60s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通过明信片邮寄证实了这一猜想。六度分隔理论表明,只要处于现代人际社会中,任何两个个体之间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结识了现实社会中人们关系的紧密性,也被称为“小世界理论”。“六度分隔”理论也说明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弱纽带”关系,这种关系虽然是弱联系,却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

公民新闻:指没有专业媒体背景的普通公众通过各种媒介传播自己所搜集或撰写的新闻信息,或主动参与媒体的新闻生产过程的行为及现象。公民新闻是个人中心对过去机构中心的冲击,以多中心的方式削弱了传统的传播中心的影响力。

维基指的是一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是在互联网上支持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维基技术最成功的应用是维基百科。维基百科的作用不仅在于对那些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它同样可以在新闻传播尤其是突发新闻报道中发挥作用。维基及其传播的特点是以内容为中心的多对多协同;去中心化的平等对话;焦点文化与边缘文化的结合。

SNS:即社会网络服务,是一种帮助人们建立社会网络或社会关系的互联网应用服务,是人们基于现实身份进行交流的平台,是现实社会中的社会关系与社交圈的映射与拓展,使得人们的关系更为多元、紧密。SNS以鼓励用户实名注册为前提,为用户提供建立自己的朋友圈的服务。SNS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六度分隔理论,并进一步缩小了人们之间的分隔度数。其传播特点是:从虚拟互动向现实互动的转折;突出了社会网络在公共传播中的作用;确立了以个人为网络传播的节点的地位;拓展了表达与互动的维度与形式。

APP:主要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电视等设备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在中国通常也称为客户端。APP最早是苹果公司在iTouch、iPhone平台推出的一种提供内容与服务的方式,也就是苹果公司之外的软件开发商基于iOS系统开发相关的应用程序,再通过“应用商店”提供给用户,以满足他们特定需求的方式。后来这一方式为越来越多地移动平台所采用。一个APP便是一个软件,不同应用的功能不尽相同。APP的开发者来自四面八方,这也为多元化提供了基础。APP 简化了信息获取的途径,降低了获取信息的成本,更方便人们在移动状态下操作,同时也有助于固化用户的习惯。APP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网站传播的特点,如点对面的传播、传播主体对内容的控制等,但与此同时APP又是对网站传播的垂直化与移动化的改造。

众包:《连线》杂志编辑杰夫·豪在2006年提出,指的是通过互联网站将某一工作任务发包给若干人,特别是网络社区的成员,以此获得所需要的服务、创意或内容。

《赫芬顿邮报》:美国互联网第一大报,2005年由赫芬顿、勒利尔、佩雷蒂共同创建。《邮报》称它的工作是一种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共同事业,其内核是网站最坚定的具有原创能力、写作质量非常高的博客作者,再外一环是公民记者,最外环是读者。这种新的、更开放的新闻模式可以被视作一种众包模式,其中两个重要的贡献群体是博客与公民记者。

ProPublica是美国一家具有代表性的原生网络媒体,是一家非营利性民间新闻网站,成立于2008年,聘请了许多从传统媒体的优秀编辑、记者,包括多位普利策奖往届得主。2010年创办仅两年的P赢得了普利策奖。代表的作品有《“致命”的选择》、《华尔街的金钱机器》。

德拉吉报道:美国甚至全球范围内个人网络媒体的代表,创始人麦特·德拉吉基于“每个公民都可以成为记者”的理念开始了他的时间,由于他后来以博客为主要的发布平台,他也被视为著名博客的代表。最初的“德拉吉报道”主要发布各种小道消息和大众观点,以邮件的方式在网上传播,或者以帖子的形式出现在论坛的娱乐版里。后来,“德拉吉报道”内容发生变化,转而关注政治圈的“内部消息”。1997年“德拉吉报道”在美国最先发布了戴安娜王妃之死的消息,1998年因为在全球最早报道美国总统克林顿与莱温斯基丑闻一事全球闻名。德拉吉的法宝是抢先一步,即使是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也敢于发布。

BuzzFeed:美国一个社会化新闻聚合网站,2006年由佩雷蒂创立于纽约。它的核心是对社会媒体中的内容进行聚合、优化,为用户提供一种再加工式的信息服务。与其它网站不同的是,它关注的不是如何将用户拉到自己的网站,而是如何将内容推送到用户们聚集的平台。现在的BuzzFeed在内容生产方式拓展到了UGC模式,发展出了BuzzFeed community这样的社区让用户自行发布内容。特点是:内容上主打娱乐、消遣类;重视标题制作;利用算法来帮助编辑进行传播效果分析;病毒式内容传播的成功秘诀。

后真相:被《牛津字典》选为2016年度词语,指客观事实的陈述,往往不如诉诸情感和煽动信仰容易影响民意。后真相一词最早出现在1992年美国剧作家特西奇在谈到水门事件、伊朗事件以及海湾战争那些令人羞耻的“真相”时说到。2010年,“后真相政治”一词在美国出现,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社会化媒体的表现,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后真相”时代的担忧。“后真相”的蔓延与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机制有关。社会化媒体是以个人为传播节点、以社交网络为传播渠道的平台,其中诉诸情感的内容往往比诉诸理性的内容更容易得到传播。人们在传播中还会不断加上带有个人情绪色彩的评论,评论往往比事实更容易引起关注与呼应,意见、情绪、立场常常会凌驾于事实之上,同时又渗透到对事实的陈述中,意见与事实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在“后真相”时代,我们要重新高举真相的大旗,重建一个可以接近客观性标准的框架。

信息茧房:美国学者桑斯坦提出,指人们只听他们选择和能取悦他们的东西,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信息茧房会使得人们失去对环境的完整判断,会阻碍公共信息的传播、社会意见的整合、社会共识的达成。

回声室效应:指信息或想法在一个封闭的小圈子里得到加强,也被称为“同温层”效应。在社会化媒体中,人们以社交对象作为信息来源。他们在选择信息来源的同时,也就进行了信息的过滤。此外,社会化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群的分化。人们因社交圈以及自身的立场态度的影响,常常会固守在符合自己偏好的信息与意见的圈子里,各种圈子之间相互隔绝甚至对立。因此,在社会媒体中更容易形成“回声室效应”。

新闻专业主义:大众传媒理念、价值观和操作方法的整个体系,核心概念是“客观性”,这是美国新闻界最初为了应对言论市场的众说纷纭而采取的一种可信化策略,后来发展成为一整套制度与规范。

群体盲思:美国心理学家欧文·詹尼斯提出,指群体可能助长轻率的一致以及危险的自我审查,因而不能综合信息、扩大讨论的范围。

H5:HTML5.0版标准,利用它可以实现丰富的多媒体效果,能生成灵活的动画特效,可以形成强大的交互应用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对页面传播效果进行跟踪、分析。H5页面特别适合移动终端,在社交平台上传播也非常方便。H5技术为用户与内容的互动提供了新思路:借用用户熟悉的场景或人物、创造用户的代入。H5页面设计要考虑动画效果使用的必要性、多媒体手段使用的适度性、互动的必要性与方便性。

数据新闻:也称为数据驱动的新闻。数据新闻是一个工作流程,意味着深入数据之中,对数据进行清洗、结构化,为特定目标进行数据过滤,以及通过可视化来完成报道。数据新闻是一个概括性术语,包括处于持续发展中的一整套新闻叙事的工具、技巧与方法,涵盖从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报道到最前沿的数据可视化和新闻应用。数据新闻的源头可追溯到20c中期在美国出现的计算机辅助报道。数据的优势:数据可以刻画事物的某些特征,展现一个事物动态变化过程,便于对相关事物进行对比;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事物的整体面貌或深层表现;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揭示某些事件发生的原因或提供相关证据;可能触及事物或现象的内在模式与规律;预测某些事物的趋势或走向。

精确新闻:目标是将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引入新闻报道中。外新史(指将社会科学的抽样分析,定量统计运用到新闻报道中,将数据运用和个人访问相结合,以使新闻看上去更加科学,避免传统报道的随意性。能够从总体上,更客观准确的反映公众的看法。)

信息可视化:指用图形、图像等视觉符号费那事来进行数据、知识或其他抽象信息的传达。

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的一种。数据可视化需要两个要素:可以被用于分析的数据、形象化的呈现。

信息图表:信息可视化的结果。一种将数据与设计结合起来的图片,有利于个人或组织简短有效的向受众传播信息。它是可视化的数据或概念,把复杂的信息传递给受众,使其快速消化和理解这些信息。

传播效应:衡量的是特定对象的传播范围与影响面,网络中传播效应可以通过一条信息的转发量、点击量等进行直接衡量。对于单一传播对象,传播效应包括放大效应、削弱效应、催化效应、裂变效应。对于多个传播对象,传播效应包括聚变效应和正反馈效应。

作用效果:传播的事物在受众那端引起的反映。包括引起受众主义的程度、激发受众获取的程度、影响受众态度的程度、影响受众行为的程度。

亚文化:整体文化的一个分支,是由各种社会和自然因素造就的各地区、各群体文化特殊性的方面。亚文化既具有本民族整体文化的基本特征,又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一旦形成,便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单位,对所属的全体成员都有约束力。亚文化可分为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

媒介素养:指媒介受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使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陈力丹认为,媒介素养分两个层次,一是公众对于媒介的认识和关于媒介的知识,另一个是传媒工作者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和一种职业精神。

网络时代公众媒介素养包括:媒介使用素养、信息消费素养(在海量信息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对信息的辨识分析与批判能力)、信息生产素养(负责任地发布信息和言论的素养、负责任地进行信息再传播的素养)、社会交往素养、社会协作素养、社会参与素养。

网络时代传媒从业者媒介素养包括对社会化媒体的认识与运用能力(对社会媒体信息的辨识能力、对社会化媒体资源的协调组织与整合能力、运用社会化媒体进行自我拓展的能力、对社会化媒体中“公”“私”界限的把握能力)、网络时代的数据与技术素养。

网络时代政府机构与官员媒介素养的再认识,对媒体及网络角色的认知及权利保障、信息公开渠道的建设与保障、与媒体及公众的对话能力。

蒂姆·伯纳斯-李:互联网之父,英国计算机科学家,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研究员,于1989年提出WWW(万维网)的技术构想,从根本上为互联网成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奠定了基础,被看做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简答:

互联网发展的内在逻辑?

连接的演进:机器与机器的连接→内容与内容的连接→人与人的连接→终端及其连接的升级(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物-物、物-人的连接(物联网与互联网融合)

可穿戴设备的意义?

可穿戴设备是最直接的人的延伸,可以拓展人的感知、认识能力,以及人与物的信息交互能力,人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可能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可穿戴设备将使人体变成双向的“人肉终端”,人对外界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得到增强,人体向外界发送数据的方式得到丰富化。

可穿戴终端进一步解放了“手”,为移动场景下的信息采集提供了新的可能。

可穿戴终端增强了环境感知的能力,为移动状态下个性化信息与服务提供了依据。

可穿戴终端成为人体的传感器,是物联网中一类重要的设备。

可穿戴终端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人与终端的融合趋势正在显现。

悲观的看,人们某些器官的功能可能会因为使用减少而退化。可穿戴设备也将带来人的一种“外化”,人的思维活动、内部状态这些本来的隐秘,成为可感知、存储、传输甚至处理的外在信息。隐私权将受到极大威胁。

物联网技术的意义?

1、物联网视野下,我们将看到一种全新的传播景观:未来在各种环境中存在的任何物体,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智能的终端,它可以自主地发送或接收信息,物与物之间也可以实现智能的连接与互动,而不再完全受制于人。

2、人体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物体”,是一种“人肉终端”,人的状态将更多地被“感知”。

3、物联网将连接物与人。未来的人与他所关联的物体间会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对于用户的存在状态与需求的衡量,可以通过与人相关的物的状态、人与物的关系来进行衡量。

4、未来的用户平台将是人与物共生的平台,人们可以借助这样的平台与自己的身体以及其他关联物体进行对话,而网络的信息与服务,也将建立在对“人-物”二维体系的数据的分析基础上。

5、物联网技术将使得未来的移动互联网成为人物合一的新空间,包含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人与环境、物与环境等各种方式的互联互动。

6、物联网技术将给人的隐私带来极大的风险,它可以全方位监测人,一旦出现安全漏洞,个体的自身状态、个体所在的环境等各种信息都可能带来泄露,会给个人的安全带来多方面的威胁。

网络媒体的演变?

1、从复制到创新:网络新闻业务形态的变化

(1)定时-及时-实时-全时:网络新闻时间观的发展

(2)粘贴-整合-解读:网络新闻编辑方向的发展

(3)单媒体-多媒体-融媒体:网络新闻手段的丰富

(4)单向-互动-共动:网络新闻受众观的变化

2、从单一到多维:网络新闻分发平台的延展

(1)整合类平台:多元聚合+人工分发

(2)搜索引擎:多源搜索+算法调度

(3)社会化媒体:人际网络+大众传播

(4)个性化推荐平台:革新分析+算法匹配

(5)视频和VR/AR平台:临场体验+社交传播

(6)服务类平台:生活场景+新闻推送

3、从“大众门户”到“个人门户”:网络新闻传播模式的变革

(1)大众门户模式:网站通过内容来聚集用户;网站是传播的控制者;网站提供的是无差异化的服务;网站内容的传播效果测量手段有限;整个互联网传播呈现出越来越浓重的“中心化”倾向

(2)个人门户模式:每一个节点成为一个传播中心;关系成为传播渠道;社交和分享成为传播动力;个性化信息服务得以实现;传播路径易于观测;传播是多层级的;整个传播格局呈现出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局面。

服务平台具有向新闻渠道延伸的可能性的原因?

1、服务类平台具有较大的用户规模和较强的用户黏性。

2、服务类平台所掌握的用户数据,有助于深入理解用户。基于一般消费行为来推测用户的新闻

阅读需求有一定的可行性。

3、服务类平台常常对应着用户的各种场景化应用,与此场景相关的新闻推送可以得到用户更好

的认同。

4、从未来发展看,服务类平台更容易将人的社交、物的数据及环境数据结合在一起成为新型用

户平台。

网络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变革?

1、从独立向融合发展的业务形态和生产机制:媒介融合等等

2、从凝固到游移的价值坐标

(1)新闻价值要素权重的重新赋值:网络时代受众对于新闻价值的衡量及权重的赋值处在游移中。

(2)质量判定坐标的迁移:用户对专业媒体在反映社会现实的准确度或干预社会现实的能力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从内容到产品、从受众到用户的思维转变

4、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体制改革

(1)媒体内部的开放与重组

(2)媒体间的开放与合作

(3)传媒业的开放与跨界合作

互联网的未来走向以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1、移动互联网重新定义大众传播

(1)从黄金时段到碎片时间:移动互联网改变的时间观

(2)从“广播”到“LBS”:移动互联网改变的空间观:信息消费空间(大空间-微空间);新闻生产空间(媒体空间-现场空间)

(3)场景:移动时空描述的新维度

2、大数据驱动媒体生产方式变革

(1)新闻业务:预测性新闻的增加;深度报道模式的改变;个性化新闻与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

(2)提升用户分析水平:对于整体用户的全样本、跨平台分析;对于群体用户的细分化分析;

对于个体用户的精准性分析

(3)媒体:影响媒体盈利模式;跨界合作需求进一步凸显

3、智能化媒体时代即将到来

(1)智能化媒体的技术基础:社会化媒体应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VR/AR技术、语义网

(2)智能化媒体的特征:万物皆媒、人机合一、自我进化;用户分析和匹配的场景化、智能化和精确化,新闻生产的机器化、智能化和分布式,新闻传播的泛在化、智能化和新闻体验的临场化,互动反馈的传感化与智能化。

(3)智能化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新模式:个性化新闻(个性化推送、对话式呈现、定制化信息生产)、机器新闻写作、传感器新闻、临场化新闻、分布式新闻

(4)智能化媒体时代人的价值:人应该有更高的能力对算法进行评判,及时发现与弥补算法中可能存在的陷阱与漏洞。算法常见陷阱是会带来偏见与歧视;算法并不是总是带来客观公正的结果,其中可能隐藏着人的干预造成的信息不公正、不均衡;机器算法之下的拟态环境未必会更接近真实社会;作为算法底层基础的数据质量无法保证。新闻业必须坚持以公共化信息平衡个性化信息。算法只是未来信息生产与分发的方式之一,人应该超越算法,保持自身对现实世界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增强对信息的价值判断、真伪判断的能力,提高媒介素养;人的力量将更多地向意见性信息生产倾斜。有公共价值的意见的产生,是建立在人的判断与分析能力基础上的,即使机器可以帮助媒体更好地描绘现实世界的图景,对这些图景的解释还是依赖于人。机器进入新闻的智能化生产领域,会在一定程度上将人从那些简单重复的信息生产中解放出来,促使人重新思考自己在传媒业中的核心价值,将自己的弱项交给机器,而强化自己的强项。

4、互联网推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融合

(1)虚拟化生存及互动逐步走向“现实化”

(2)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同一化

(3)现实世界的虚拟化还原

网络的多重属性?

一、技术平台属性

二、传播媒介属性

1、网络传播的复合性:传播形态与形式的复合性;传播手段的多媒体融合;传播功能的多重性;

“公共话语空间”与“私人话语空间”的统一性

2、网络传播的连通性:网络结构的连通性;网络信息的连通性;传播者与受众的连通性;受众

之间的连通性

3、网络传播的开放性:传播格局的开放性;传播过程的开放性

4、网络传播的多级性

5、网络传播的网状化

三、经营平台属性

1、传统经济——网络经济的基础:网络经营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经营的轨道;网络经营平台实

际上是以各种传统产业为支撑的

2、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

3、体验经济——网络经济的增值方向

4、共享经济——网络经济的再升级

5、数据经济——网络经济的未来方向

四、虚拟社会属性

1、作为虚拟社会的网络

2、与现实日益交融的网络

3、从卡斯特的“网络社会”到互联网社会

4、网络空间:从赛博空间到第五大空间

互联网社会的主要特点?

1、互联网社会中的基本节点:拥有多重虚拟角色、可自我定位的个体

2、互联网社会中的枢纽:网络服务平台

3、互联网社会空间特征:解除物理空间约束的“流动空间”

4、互联网社会的互动:形式多样、结构多元的中介性互动

5、互联网社会生态单元:群体

6、互联网社会权力结构:开放流动

7、互联网社会治理机制:以自组织式自治为基础

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和动力?

1、特点:技术和平台依赖性;交流对象的广泛性与可控性;交流手段的可选择性;传播情境的

虚拟性。

2、动力:社会支持与社会交换(社会交换理论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视为一种计算得失的理性行

为,并认为个人之间的交换行为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础之一);情绪调节;自我认知。

网络中人际传播对于大众传播的意义?

1、人际传播网络日益成为大众传播的桥梁,或者说是“基础设施”。

2、网络人际传播在意见、态度的传播方面具有强大的力量,在社会舆论、社会动员方面作用越

来越重要。

3、人际传播网络也是流行文化传播、病毒式营销等的重要渠道。

影响网络中群体传播的主要因素:社区结构模式:圈式结构→链式结构;成员关系;群体承诺与群体认同;群体心理。

网络中大众传播的特点:传播主体的多元性;传播过程的复杂性;传播手段的复合性;受众的高能动性与传播的互动性;传播效果的开放性。

网站传播的特点:技术上的相对复杂性;特定网站中传播主体的单一性与高控制权;传播受众的相对不确定性;可互动性。

网络论坛的作用?

1、对网民:自我表现;社会互动;社会报偿(社会归属和社会资本获取)——自我表现与表达、

获得社会归属感、获得环境认知、获得社会认同。

2、对网站:培育用户粘性;了解与研究网民;构建网站品牌。

3、对社会:公共信息的传播渠道;民意表达与社会记录的重要渠道;公共服务的平台;群体的

培育空间;网络文化的孕育地。

4、WEB2.0时代论坛的价值:对于不愿失去多年培养起来的社区号召力和关系资源的用户来说,

论坛依旧有自己的价值;当人们需要淡化个体中心或超越个人关系网络而围绕内容这个中心进行交流时,论坛仍有优势;当人们需要针对某些话题进行大规模的封闭讨论时,论坛仍是一种理想的交流平台;在专业领域,论坛仍有很大影响力;论坛名人卷入相对较少,可以提供更平等的交流环境。

即时通信传播的功能:个体交流;信息共享;人脉资源积累;个人信息与情绪披露。

即时通信传播的特点:点对点的交流结构;同步的交流时效;交流的可控性;丰富、可切换的交流手段。

即时通信传播的社会影响:

1、即时通信工具的使用与社会人群的分化:即时通信交流形成的交际圈带来了人群分化;作为

文化符号的即时通信工具的使用带来人群分化。

2、即时通信传播与舆论形成:基于人际交流的信息与态度传递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3、即时通信传播与社会动员:社会动员发起机制的民间性;社会动员网络的扁平性;社会动员

的人情基础;社会动员过程的隐蔽性;社会动员的高效率。

博客的传播特点:个体构成传播中心;内容自由度较高;传播手段相对单一;传播节奏自由;私人话语空间与公共话语空间界限的模糊。

博客的社会意义:公民新闻、个人出版等推动去中心化传播;博客构建新的知识生产与传播体系;博客促进个体与社会间的能量交换;博客民间记录成为官方历史记录的补充;博客推动多元文化发展;博客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形成交互作用。

博客用户的使用与满足分析:

1、博客作者:内在的根本心理需求(自我形象塑造和印象管理);对博客平台的直接使用需求

(自我表达、历史记录、自我推介、个人信息传播、公共信息整合、知识整合与分享、公共

服务、娱乐诉求);对社会报偿的需求。

2、博客阅读者:寻找社会归属感、环境认知、自我表达、自我投射、自我推介、信息或知识获

取及娱乐诉求、他人对自己的认同以及相应的社会资源。

SNS用户的使用与满足分析:社会关系拓展是基础需求;展示与控制是基本社交策略;互动是多重表演可能;曝光过度是风险;社交质量与生活质量是不确定的报偿。

微博的社会意义:公共信息传播;公共沟通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储存大量公共知识;社会动员。

微博的传播特点:内容微型化;传播移动化;交流结构开放性;传播碎片化;信息传播与社交有机结合。

微博用户的使用与满足分析:公共信息获取;自我表达与记录;社会关系与社会资本;信息与知识的积累、归档。

微信平台的主要价值?

1、社交平台:不仅有点对点的交流方式;即时通信功能;能够迎合人们多样化的社交需求;空

间和场景的意义大大增强。

2、媒体:以公众号为基础的媒体化探索;反映社会生态、舆论动向方面有自己的价值。

3、营销及服务平台

4、移动互联网入口

5、互联网连接器

微信公众平台及其传播特点

1、微信公众平台中用户的阅读倾向:提高生活质量、修身养性

2、公众平台的传播特点:顺应懒用户的信息推送模式;明确的落点与完美到达率带来的诱惑;

信息超载时代的“减法”思维;三种信息圈的关联效应。

3、局限性:有限的推送次数与媒体时效性的冲突;用户黏性难以维系;点开率有限;表现形式

受限;系统相对封闭;深度阅读与移动阅读间的冲突;覆水难收的发布机制;获得粉丝的难度相对较大。

网络时代新闻生态的变化?

1、主题拓展对网络新闻生态的影响

(1)网络新闻生产与主体的拓展:非媒体化的专业化新闻生产力量;业余或专业化的“自媒体”;

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传播的各种机构、组织和企业;技术性的信息采集、整合工具或平台。

(2)多元参与对专业媒体的影响:延伸了专业媒体的触角;生产的“碎片”成为专业媒体信息的补充;“全民投票”的信息筛选机制挑战了专业媒体把关人地位。

2、分发平台拓展对网络新闻生态的影响:多元化平台不仅给用户提供了不同的选择,也给内容

的生产者带来新的可能。他们生产的内容可以通过多重途径到达用户,且能产生更好地匹配效果。与此同时也意味着传统媒体在新闻分发平台中的话语权将越来越小。新闻分发平台将日益独立鱼新闻内容的生产机构。

3、相关管理政策对网络新闻生态的影响

4、未来网络新闻生产系统的重构

(1)从人到机器:生产者的拓展

(2)用户数据、物联网数据:新闻资源的扩张(用户数据是反映社会情状的一种重要信息;

用户产生的各种数据是用户场景、需求分析的主要依据,是个性化信息生产与服务的基础)

(3)从内部到“云端”:新闻信息处理系统的转移(专业媒体的生产者可以摆脱内部系统的资源限制,在更广泛的时空里完成报道;掌握着数据资源、算法优势的技术公司,逐渐从新闻的分发向新闻生产的核心技术领域渗透)

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困境?

1、网络媒体中导致虚假新闻的陷阱

(1)来源:信息来源难辨——多源求证,分清信息的第一发布者

(2)时间:旧闻随时可能被翻出来当做新闻;时间的压力会带来不实新闻,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网络传播的实时、全时特点某些时候与获得事实全貌及真相所需要的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矛盾;特殊时间点的陷阱,例如愚人节。

(3)专业:专业领域知识的缺乏

(4)情绪、情感或认知框架

(5)炒作

2、社会化媒体传播与个性化新闻带来的困境

(1)后真相

(2)信息茧房与回声室效应

网络新闻传播中的把关机制:信息生产与发布环节的把关(选择信息的内容和发布方式);信息扩散环节的把关;信息循环环节的把关。

群体智慧形成的原因?

1、社会网络铺垫了群体智慧的基础:社会网络的对等性、开放性为个体的自由参与提供了基础,

为信息与智慧的自由流动提供了多种“路由”。

2、个体间的互补产生了群体智慧

3、群体互动有助于激发利他行为

4、自组织机制使群体聚合从混沌走向智慧

群体极化的原因:群体心理、信息的遮蔽、匿名效应

社会化媒体传播中标题制作的特点:细节化、内容提要化、夹叙夹议化、标点符号的重度使用、价值观外露

数据新闻及可视化目标下的数据处理流程?

1、数据的收集: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数据。

2、数据的清洗:去除人为的错误以及对数据格式进行转换以便进行相应处理。

3、了解数据的背景:收集者、时间地点、情况、收集方法、背景数据等。

4、数据的结合:将两个不同系列的数据结合起来往往可以发现更多深层问题。

社会化媒体对传媒业变革的推动?

1、社会化媒体成为媒介融合的催化剂:媒介融合的基础是多重媒体平台的互联和产品的互通,

这不仅是传输渠道的连通,也不仅是内容与服务在多个终端、平台的简单重复,更多的是各种渠道与终端中的内容的自由流动、相互激发,是多种服务的有机联合、相互补充。社交是一个重要的连接器和触发器。

2、“社交化”大众传播呼吁媒体传播“语态”变革

3、社会化媒体改写传媒业市场:社会化媒体成为信息消费入口;关系产品成为传媒市场的支柱

产品

专业媒体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

1、业务延伸:利用社会化媒体发现新闻线索;核实新闻;进行实时报道;拓展报道;扩大报道

影响。

2、业务融合:多种媒体手段的融合;PGC与UGC内容的融合;台前内容与幕后内容的融合;

社会化媒体与媒体网站的融合。

3、用户资源的整合、管理和利用

4、新传播手段与思维的试验田

5、传播效果评估的新指标

6、媒体品牌的重塑空间

政府机构的社会媒体应用?

一、公共管理者面临的公共传播环境变化

1、社会化媒体对意见环境的影响

(1)社会化媒体成为网络舆论形成的主渠道

(2)社会化媒体是网络舆情的主要承载空间(舆情:社情民意,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社会公众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是群体性的思想、心理、情绪、意志和要求的综合性反映)(3)社会化媒体舆情、舆论不是敌情,是社会风向标

(4)应用好社会化媒体有助于两个意见场的打通

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提出两个“舆论场”的观点,一个是老百姓的“口头舆论场”,一个是新闻媒体助理营造的舆论场。两个舆论场的提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意见环境中穿线的“割裂”的现实状况。官方意见场代表了管理者以及他们通过媒体传达的声音,而民间意见场更多地传递了公众的声音。要打通两个已建成,需要沟通、对话。在理解差异及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更多地疏通两者间信息与意见交换的通道,在可能的情况下谋求和创造共识。

2、社会化媒体中新兴公共领域出现的可能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应该具备三个要素:公共领域需要一个论坛,对尽可能多的人开放,人们可以在其间表达和交流多种多样的社会经验;在公共领域中各种论点和意见能够通过理性的讨论来展开交锋;系统地和批判地检验政府的政策是这种公众领域的首要任务。

对于管理者而言,意识到社会化媒体中公共领域的存在,尊重公共领域里的批评性意见,是应对社会化媒体时代挑战的一个重要方面。

3、社会化媒体中新的话语权力格局

(1)意见领袖个体权利被强化

(2)草根话语权力转化的机会增多

(3)主流话语权力优势被削弱

4、社会化媒体中的社会动员

二、社会化媒体对政府机构的意义:政府机构的“自媒体”、民意的“瞭望台”、持续的“对话”渠道、

新思维下的“服务”平台、形象塑造的“舞台”、特殊时刻的社会动员与协调

三、政府机构应用社会化媒体的原则:主动说话坦诚交流、姿态放低、语态亲民、注重关系营造、

坚守职责防止错位、保证信息质量、学会认错与道歉

网络传播效果形成的复杂性:多种传播形态与多种传播途径的交织形成了复杂的传播结构;信息在再传播过程中的失真现象;网络本身的传播情境的多样性。

议程融合:麦库姆斯和肖在20c末提出。媒介设置的议程具有一种聚集社会群体的功能,这是由于人们都有一种对于“群体归属感”的需要。他们将人们利用媒介的进程分为六个阶段,人们具有一种加入社群的需要,这时他们已经掌握的有关社群的信息量的多少将决定他们的媒介使用行为,在寻找信息时他们会产生对“定向”的需要,这种需要导致他们去利用大众传统媒体、人际传统媒体或其他媒介,而对于媒介的使用促使产生了议程设置的第一个层次或第二个层次。议程设置的第一个层次指的是媒介议程影响某些对象的显著性,从而影响人们的关注对象及人们对事物的重要程度的判断。议程设置的第二个层次指的是媒介议程影响人们对某一对象的某些属性的判断,从而影响人们思考问题的框架,这是由信息本身的结构来影响的。议程融合理论之处人们是通过融入议程的方式来加入群体的,说明人们对大众媒介所设置的议程并不是被动的,而是根据自己对于社群归属感的需求来积极地进行选择,反映了媒介在进行社会整合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议程融合理论的另一个贡献是它并不是把大众传媒视作议程设置的唯一主题,而是把人际传播等其他媒介也列入了议程设置的主体中。

网络中是否存在议程设置?

1、网络的传播结构可以使某些信息的传播快速扩散,议程设置假说认为人们对某些议题的关注

程度主要取决于这些议题被报道的频率与强度。

2、网络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是共同起作用的,而在议程设置方面,群

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对大众传播是一个有力的补充。

3、网络中的信息传播与相关的意见传播是相互交织的,意见传播不仅促进了信息的扩散,也有

助于提高信息的受瞩目度。

4、利用互动技术,传播者、报道对象与受众可以建立直接联系。传播者与当事人的影响会被更

直接的传递给受众,对于提高一个事件的受关注程度也是有利的。

网络议程设置的特点?

1、议程设置主体的多元化与受众地位的上升

(1)除了作为大众传播者的网站外,还包括其他传播渠道中的组织、群体或个体,甚至某些时候个性化推送算法也会起到一定作用。

(2)自下而上的网民的自我设置和选择作用将越来越强。

2、网络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能动作用:放大、削弱、重构

3、网络中“纵”“横”议程的交织(纵向-贯穿所有人群、横向-只适合于特定人群)

网络传播概论-最终版本

网络传播概论 名词解释: 1、信息图表:将信息数据等可视化的一种方式。(含图表、图解、图形、表格、地图、列 表)。(新闻信息图表:它是那些具有新闻价值或者可以传达、解释新闻信息的图表,其特点是形象性与直观性。) 2、网络新闻专题:以网络为平台,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对特定的主题或事件进行组合或连 续报道的形式。 3、社会化媒体营销:是指运用各种社会媒体平台和手段开展的品牌营销、产品销售、客户 服务、企业公关等活动。 4、网络论坛:通常是指以各种话题讨论为主的BBS。它是利用网络手段所开展的一种多对多的交流方式,是网民意见表达的主要渠道,也是网民评论的主要栖息地。 5、语义网:就是能够根据语义进行判断的网络。也可以说,语义网是一种能理解人类语言的智能网络,它不但能够理解人类的语言,而且还可以使人与电脑之间的交流变得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一样轻松。 6、微博:也称为微博客,它是一种基于社交关系网络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用户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在微博平台上发表简短的消息,这些消息可以即时地传送给关注自己的那些对象。尽管它常常被拿来与博客相比,但微博不是博客的一种简单延伸,它把即时通信、SNS和博客等的特点结合起来,从而在人际交流与公共信息传播方面形成了综合优势。 7、网络社会:网络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结构,这一社会结构源于社会组织,社会变化以及由数字信息和通信技术所构成的一个技术模式之间的相互作用。(百度)从微观来看,该“网络社会”是从原现实社会中分化出来的比特世界与原子世界分离与统一的新的现实社会。从宏观视之,它是由人们的交往实践主体与主体通过网络这一中介客体构成的一个相互交错或平行的交往大系统,是现代世界交往、互动联系的媒介,是交往实践全球化的共在结构。 8、网络营销:指借助于互联网络、电脑通信技术和数字交互式媒体,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 9、媒介素养:是指媒介受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 问答: 一、网络新闻报道单元 是对日常稿件进行整合的一种手段,常常是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由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信息和手段等共同组成一个小的集合,通过他们的相互补充相互配合,达到更好的新闻传播效果。与新闻专题相比它的规模要小得多,且针对的是各种具有较大新闻价值的日常报道,而不一定是重大报道题材。 作用:(1)克服新闻碎片化现象;(2)体现网络媒体竞争力; 特点:(1)以某一稿件为主干,其他稿件为其服务、报道线索明确;

(完整word版)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概论 名词解释: 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它是一套协议的结合,用于定义设备接入互联网,以及数据在设备之间传输的标准。通俗的说,TCP负责传输层面的问题,保证数据安全、正确地传送到目的地,而IP负责给互联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搜索引擎:为满足大众信息检索需求的搜索技术,分为网络蜘蛛型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和基于人工分类目录的搜索引擎(分类目录)。谷歌、百度是前者的代表,雅虎是后者的代表。 社会化搜索:通过整合用户力量,来补充及其搜索的不足。人肉搜索也可以被看作一种社会化搜索。社会化搜索引擎主要指基于人们的社交网络、针对社会化媒体中用户生产的内容进行搜索的技术。 Web2.0:指允许用户广泛参与网站内容建设和交互的技术,网络不仅是“可读”的,也变得“可写”,整体指由用户主导生成内容的互联网应用模式。相比Web1.0,Web2.0具有强烈的交互性、个性化等特征。与此相关的技术有RSS、博客、维基、SNS、微博、微信等。Web2.0是一种用户参与的架构,这既指网站内容建设,也指网站的整体“生态系统”的建设。Web2.0的指向试图将人与内容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Web2.0的应用还是一种社会纽带,是个体吸纳与整合社会能量的接收器,也是个体能量放大为社会能量的转换器。 自媒体:在网络技术特别是Web2.0技术环境下,不从属于专业媒体的个体或组织通过各种网络手段进行自主的信息传播的新形式。 UGC(UCC):用户生成内容,不仅可以使信息生产的成本转移到用户,从而减轻网站的负担,而且用户生产的内容更具个性化,更能满足常委需求。同时它也有助于用户人际关系的形成,因此更容易产生黏着力。 社会化媒体: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传播平台。主要特征有内容生产与社会相结合;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社会化媒体常常能产生大众传播的效果,“社会化”意味着依赖于人们关系的集成,要在人们的社会互动基础上产生较大规模的社会聚合。社会化媒体不仅为普通人提供了社交的平台,带来了丰富的内容资源,它也在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社会化媒体也促进了公民新闻和自媒体的繁荣,对专业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与传播格局带来了重大打击。

网络传播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网络传播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1 信息焦虑:当人们不理解信息时,不知道到哪里查找信息时或者知道到哪里找却不能对其访问时都会产生焦虑,这就是信息焦虑。 2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3 网络媒体:借助于互联网这个信息传播平台,以电脑,移动电话为终端,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来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数字化,多媒体的传播媒介。 广义:借助于互联网发布信息和进行信息服务的站点。 狭义:我们认为只有在互联网上主要从事新闻信息的选择,编辑,登载,和链接等信息服务的专业网站才能被认为是网络媒体。 5 公民新闻:又称参与式新闻,指大众传媒以组织者、行动者的身份参与社区事物,倾听市民心声,寻找共同关心的问题而发起的讨论,以各种形式吸引公众广泛参与,同时进行高强度,大规模地报道,争取对社会各界产生最大程度的影响,以实现某个良好愿望或解决某个社会问题的媒体行为。 6网络广告:从广义上讲,一切基于网络技术的传播信息方法与过程都是网络广告。从狭义上讲,网络广告是基于计算机操作,通过国际互联网发布的电子广告。 7虚拟社区:又称网络社区,指由具有共同兴趣及需求的人组成,成员可以分布于各地,以知趣认同的形式作在线聚合的网络共同体。(核心功能:公告栏,群组讨论,社区通讯等)8博客:是以网络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的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的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V)撰写博客文章的行为,其他人可以感受到博客门的行为价值。 (N)具有博客行为的人群,他们将其生活与网络相结合,通过网络展示自己的生活,并通过网络社区实现其价值。 9、网络隐私:是指自然人在网上享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活动领域与个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也包括第三人不得随意转载、下载、传播所知晓他人的隐私,恶意诽谤他人等。 10、网络伦理: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人类社会所显示出得新型道德关系,表现为社会意识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对人和多种组织提出的新型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 13、中国网络媒体:依据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并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授权和认定,在

网络传播概论新编

1、中国的网民人数超过了亿,居世界第一 2、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将互联网确定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3、“信息爆炸”是信息社会的特征之一 4、1883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莫尔斯电码,采用点和划的组合来表示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创造了一种把复杂的信息转化为点、划两种信 号的信技术 5、1948年,美国数学家克莱特香农发表了著名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这篇论文被认为的信息论诞生的标志 6、信息是对客观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应;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表现;是客观事物经过感知或认知后的再现 7、信息的主要特性: ①客观性;②可处理性;③可识别性;④可存储性;⑤可传输性;⑥时效性;⑦共享性 8、①第一次信息传播革命是语言的形成;②第二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文章符号的产生和运用;③第三次信息传播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④第四次信 息传播革命是电磁波的利用;目前我们正处在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这是计算机革命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9、“信息社会”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学者首先提出来的。日本著名学者梅田中夫在《朝日放送》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情报产业论》。第 二年,《朝日放送》杂志又刊登了日本立教大学教授上岛的论文《论情报社会的社会学》,第一次使用了“情报社会”这一概念 10、早在1959年,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奥地利的一次学术会议上首先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概念 . 11、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互相联系的不同阶段 12、1956年,美国的“白领人员”的人数第一次超过了“蓝领工人”,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两大具有上几节历史意义的时间,标志着信息社会的开端 13、从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来看,信息社会已经并且正在表现出以下特征 ①信息和知识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主要力量 ②知识型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产业主体 ③信息产业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 ④人们的生活方式面临巨大改变 14、信息技术又是信息社会的核心技术和基本力量 15、现代通信的手段包括:①微波通信;②卫星通信;③光纤通信;④移动通信 16、根据美国政府的NII计划,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要点为: ①铺设覆盖美国的光纤网络 ' ②用光纤网络联结所有的通信系统、数据库和电信消费设施 ③让光纤网络能够传输视频、声频、数字、图像等多种媒体 17、第一个将这一设想付诸实施的是德国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威廉斯卡德,1623年他制造了第一台计算器,并称之为“计算器” 18、目前公认的第一条使用计算器是由法国哲学家和数学家布雷斯帕斯卡与1623年制造的 19、巴贝奇的设计已经于现代计算机十分接近了,因而她被后人尊为“使计算机之父” 第一个采用电子遇见自造计算机的是德国工程师康拉德朱西 2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制造的Mark-I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机电式计算机。其主要设计者霍华德艾肯。在日本广岛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的 计算,就是由Mark-I完成的 21、计算机的发展已经经过了四代 ①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8——1958);②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9——1964);③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④第四代大规 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至今) 22、计算机信息网络由包括通信设施、计算机、数据资料和人这些个体组成 23、任何一个网络必须有以下三个部分组成:①至少两台分离的计算机,在它们之间有一些需要共享的东西;②一种能保持计算机之间进行接触的 通道;③一些保证计算机相互通信的规则 : 24、OSL模型分为两组共七层,即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其中一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为应用组,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目录 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2)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 (2) 第二节连接的演进 (3) 第三节自进化:网络媒体的演变 (5) 第四节大变局:网络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变革 (7) 第五节重定向互联网的未来走向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9)

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 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1)硬件A. 若干台计算机; B. 相关的通信设备; C. 有线或无线通信线路。 (2)软件 A. 网络通信系统实现节点间的数据通信,是网络技术的核心和基础。 B.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用户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接口,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系统。 C. 网络应用系统根据应用要求而开发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种应用。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广域网和局域网 A. 局域网通信范围在几公里以内,传输速率相对较高。主要用来构造单位的内部网。 B. 广域网通信范围在几十公里以上,甚至可达到几万公里。传输速率相对局域网来说较低。主要是公用数据通信网。 (2)有线网路和无线网络 A. 有线网络各个计算机之间必须用一定的介质来连接。 B. 无线网络采用视线介质(无线介质)进行数据传输。 3.网络协议 (1)协议(Protocol)是计算机网络中为实现实体(各种应用程序、文件传送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及终端等之间的通信所制定的规则的集合。 (2)现在所用的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一套协议的集合,用于定义设备连入互联网,以及数据在设备之间传输的标准。通俗地说,TCP负责传输层面的问题,保证数据安全、正确地传送到目的地,而IP负责给互联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3)IP地址分为两类: A. 一类是静态地址,即电脑的IP地址是固定不变的,在网上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一定要采用静态地址; B. 一类是动态地址,就是每一次登录后的地址都可能不一样,例如我们家庭中电脑上网,通常都是被分配动态地址。 4.网络互联技术 (1)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 (2)从信息传输的角度看,衡量网络接入技术的一种重要指标就是带宽,即传输通道的传输能力。

网络传播概论新编

1、中国的网民人数超过了2.21亿,居世界第一 2、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将互联网确定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3、“信息爆炸”是信息社会的特征之一 4、1883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莫尔斯电码,采用点和划的组合来表示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创造了一种把复杂的信息转化为点、划两种信 号的信技术 5、1948年,美国数学家克莱特香农发表了著名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这篇论文被认为的信息论诞生的标志 6、信息是对客观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应;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表现;是客观事物经过感知或认知后的再现 7、信息的主要特性: ①客观性;②可处理性;③可识别性;④可存储性;⑤可传输性;⑥时效性;⑦共享性 8、①第一次信息传播革命是语言的形成;②第二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文章符号的产生和运用;③第三次信息传播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④第四次信 息传播革命是电磁波的利用;目前我们正处在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这是计算机革命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9、“信息社会”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学者首先提出来的。日本著名学者梅田中夫在《朝日放送》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情报产业论》。第 二年,《朝日放送》杂志又刊登了日本立教大学教授上岛的论文《论情报社会的社会学》,第一次使用了“情报社会”这一概念 10、早在1959年,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奥地利的一次学术会议上首先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概念 11、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互相联系的不同阶段 12、1956年,美国的“白领人员”的人数第一次超过了“蓝领工人”,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两大具有上几节历史意义 的时间,标志着信息社会的开端 13、从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来看,信息社会已经并且正在表现出以下特征 ①信息和知识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主要力量 ②知识型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产业主体 ③信息产业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 ④人们的生活方式面临巨大改变 14、信息技术又是信息社会的核心技术和基本力量 15、现代通信的手段包括:①微波通信;②卫星通信;③光纤通信;④移动通信 16、根据美国政府的NII计划,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要点为: ①铺设覆盖美国的光纤网络 ②用光纤网络联结所有的通信系统、数据库和电信消费设施 ③让光纤网络能够传输视频、声频、数字、图像等多种媒体 17、第一个将这一设想付诸实施的是德国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威廉斯卡德,1623年他制造了第一台计算器,并称之为“计算器” 18、目前公认的第一条使用计算器是由法国哲学家和数学家布雷斯帕斯卡与1623年制造的 19、巴贝奇的设计已经于现代计算机十分接近了,因而她被后人尊为“使计算机之父” 第一个采用电子遇见自造计算机的是德国工程师康拉德朱西 2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制造的Mark-I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机电式计算机。其主要设计者霍华德艾肯。在日本广岛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的计 算,就是由Mark-I完成的 21、计算机的发展已经经过了四代 ①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8——1958);②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9——1964);③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④第四代大规 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至今) 22、计算机信息网络由包括通信设施、计算机、数据资料和人这些个体组成 23、任何一个网络必须有以下三个部分组成:①至少两台分离的计算机,在它们之间有一些需要共享的东西;②一种能保持计算机之间进行接触的 通道;③一些保证计算机相互通信的规则 24、OSL模型分为两组共七层,即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其中一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为应用组, 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为数据传输组 25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星型和环型结构 26、以计算机为核心、以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在信息交流中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网络传播概论(业务)

网络传播概论 绪论,总述。 第一单元(1-3章),基础知识。介绍互联网的历史、传播原理、传播方式。 第二单元(4-7章),传播学原理。网络传播的特征、信息使用方法、受众心理、网络传播的革新意义。 第三单元(8-11章),意识形态。分析网络传播的政治、伦理、法律内涵。 第四单元(12-16章),应用。网络新闻、出版、广告、文娱、社区发展等。 绪论 第一节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 也称后工业时代、网络时代。信息时代是一种社会环境,以创造信息和享受信息为主要特征。在这种环境下信息是核心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信息时代的基础是网络。信息网络技术的发生与发展,涉及光导纤维、电脑技术、电脑网络、多媒体、数字化技术、因特网等。网络在整合一系列信息传播新技术的基础上迅速崛起,成为信息时代最重要、最具潜力、国际化的信息传播系统。并迅速向第一、第二产业渗透。 ●互联网 英文Internet,在我国也称因特网、国际互联网、网际网路等。 从互联网发展过程和信息传播的角度看,Internet是媒介。如相对传统媒介它是新媒介(new media);具有数字化传播特点称为数字媒介(digital media);因具有广义的媒介平台效应被称为泛媒介(pan media);因诞生晚于报广电三大大众传媒,被称为第四媒介。 1995美国联邦网络委员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定义:Internet是全球信息系统。1是全球性的,网上每台主机都需要唯一的地址。2主机按共同规则连接,可以进行通讯。3在前述技术基础上,Internet可以为公众和私人提供信息服务。 ●WWW ·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简称web,是Internet的主干网。WWW将窗口技术、超文本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技术融合起来,通过统一的图形界面为用户提供文本、影像、声音等信息。 是网络信息服务中使用最广、功能最强的信息系统。 ·本质上WWW仅是Internet的一个系统。Internet的功能包括电子邮件服务、文件传输服务、远程登录服务、万维网服务。核心是万维网服务。但由于WWW最受欢迎、使用最广、功能最强,往往被认为是Internet的同义词。 ·WWW起源可追溯到1940年。有人提出使用线索(trails)提供相应链接,以共享信息的构想。 1965特德.纳尔逊(ted Nelson)提出超文本(hypertext)概念。1989提姆.本纳斯.李(tim burners-lee)提出WWW计划,推出世界首个所见即所得的超文本浏览器。1993美国伊利诺大学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NCSA发明WWW浏览器Mosaic。这是第一个能够支持图形、超文本等的浏览器,标志着WWW浏览器发展的新阶段。之后网景公司推出navigator;微软推出Internet explorer 等。 ·WWW随着Internet的普及,WWW迅速被应用于广阔的传播领域;同时WWW所赋予传播者、受众的信息查询和互动沟通的功能也促进了网络传播的发展。

网络传播概论重点概念

网络传播概论 主要概念: 1、计算机网络:若干台所处地理位置不同,且固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相互连接起来,以实现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被称为一个节点。 2、www:伯纳斯李在1989检提出的技术构想。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第二次飞跃。互联网中的一种应用方式,主要功能是利用互联网传送超文本信息,即包括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在内的多媒体信息,同时利用超链接将网络中的信息相互连接起来 3、物联网:1999年提出,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和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测、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也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4、P2P技术:也称对等网络技术,是一种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客户端/服务器结构,整个网络结构中不存在中心节点,每一个节点大都同时具有信息消费者、信息提供者、信息通信等三面功能。其中每一个节点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 5、云计算:将庞大的计算粗粒任务自动分拆成多个较小的子任务,然后把这些任务分配给多部网络服务器所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利用此技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极为复杂的信息处理,实现和超级计算机同

样效能强大的网络服务。

6、社会化媒体: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社交平台以及内容生产与交换的平台。主要两个特征:一是内容生产与社交的结合。社会关系与内容生产两者间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社会关系的需求促进了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内容生产,反过来这些平台上的内容也成为连接人们彼此关系的纽带。社会化媒体平台的传播机制可以很快从无数信息碎片中将有公共价值的内容筛选出来。二是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 7、公民新闻:非专业新闻工作者从事的新闻信息和评论的发布、传播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从总体来看,人们对公民新闻的两点共识是,一是强调公众在新闻报道活动中的参与,二是强调新技术对于公民新闻发展的作用。对于公民新闻活动的认识应该把公民的各种新闻信息生产行为综合在一起进行考察,包括新闻采集、发布、整合、传播以及相关的评论和其他活动。 8、媒介融合: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浦尔教授提出。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媒体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带来的最终结构就是各种媒体之间界限模糊、功能交叉与产品的融合。既是未来网络技术发展的一种走向,也是其他媒体发展的共同趋向。 9、流媒体技术:流式传输,将声音、影像或动画经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进行接续、不间断的传送,用户不必等到整合文件全部下载完毕,而是只需经过几秒或者十几秒的启动延时即可进行观看。用户在播放时,文件的剩余部分还会通过服务器继续下载。流式传输技术两种:一是顺序流式传输,另一种是实时流式传输。

网络传播概论期末试题与答案

绝密★启用前 网络传播试题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目前网络广告中最常见的形式有:()。 A、弹出式窗口 B、文字链接 C、电子邮件 D、网上购物 E、专栏赞助 2、网络新闻正文的写作要点是()。 A、文章宜短 B、段落宜短 C、句子宜短 D、文字朴实直白 E、具有“可扫描性” 3、网络中三个层面的“把关人”有()。 A、政府把关 B、网站把关 C、网民自我把关 D、意见领袖把关 E、学生把关 4、网络新闻专题的类型有()。 A、采访型专题与编辑型专题 B、网民专题 C、全面集纳型专题与结构化解读型专题 D、动态型专题与静态型专题 E、事件性专题与非事件性专题 5、网络传播的特性有()。 A、传播更新速度慢 B、信息量大,内容丰富 C、全球性和跨文化性 D、检索便捷 E、多媒体特性,超文本特性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网络中的组织传播方式的是内联网、。 2、超文本结构的网络新闻写作建立在核心技术思想之上。 3、电脑游戏是网络传播中的形式。 4、是互联网的雏形,1969诞生于美国。 5、所谓4P’S策略,即产品、价格、渠道和。 6、网络社区组织结构可以分为两类:“圈”式结构和。 7、中国网络媒体的构成有三大要素,分别是:传统媒体网站、、网民。 8、网络舆论的主要作用:意愿声张、、行为导向、社会监督、情绪宣泄。 9、组织子域名:com是商业机构 , 是教育机构。 10、网络受众的总特征有:个体性、、虚拟性、自主性、参与性。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网络公关: 2、搜索引擎: 3、微博: 4、大众传播: 5、匿名心理: 四、简答题(第1、4题5分,第2、3题8分,第5题4分,共30分) 1、通常网络新闻一篇文章的完整层次包括哪几部分? 2、网站传播特点是什么? 3、网络论坛的功能是什么? 4、记者微博的功能有哪些? 5、中国网络媒体的构成有三大要素是什么?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述网络受众调查的意义及局限。 2、试比较网络传播与传统传播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ABCDE 2、ABCDE 3、ABC 4、ACDE 5、BCDE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互联网 2、www 3、大众文化 4、阿帕网 5、促销 6、“链”式结构 7、商业新闻网站 8、意见整合 9、edu 10、社会性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网络公关:网络共关是指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借助互联网等数字交互式媒体等传播、沟通手段,实现公关目标、影响公众的行为。 2、搜索引擎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将用户检索相关的信息展示给用户的系统。 3、微博:是一种基于社交关系网络进行信息传博的方式,也是比博客更轻便的一种信息发布形式,个体可以利用它向公共空间发布信息,并获得自己关注对象发布的信息。 4、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5、匿名心理:在社会心理学中住的是在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人可能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力。 四、简答题(第1、4题5分,第2、3题8分,第5题4分,共30分) 1、通常网络新闻一篇文章的完整层次包括: 层次一:标题 层次二:内容提要 层次三:新闻正文 层次四:关键词或背景链接 层次五:相关文章的延伸性阅读 2、网站传播特点: 技术上相对复杂性;特定网站中传播主体的单一性和高控制权;传播受众的相对不确定性;可互动性。 3、网络论坛的功能是:1)它是民意表达的主要渠道2)它是维持网民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3)它 是维系网民与网站间关系的重要方式4)它是网站了解自己的网民构成,确立自己的定位的一个重要依据5)它是形成网站品牌的一种重要方式6)它是新闻报道的一个传播渠道7)它是新闻报道的一个反馈渠道8)它是网民评论的一个形成空间。 4、记者微博的功能是:记者利用微博,不仅可以吸收公民新闻,还可以将公民新闻的水准提升。主要体现在:1)新闻的直播平台2)新闻线索的集结地3)新闻的延展空间4)新闻真伪的检验员5)

网络传播概论复习资料

网络传播概论复习资料 1.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数4.04亿,互联网 普及率28.9%,手机上网网民2.33亿,使用宽带上网的网民为3.46亿,农村网民数10681万。 2.如何理解中国农村网民的增长: a. 农村网民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09年12月底,已经达到10681万人,但其增长速率放缓。.在导致农村互联网增速放缓的因素中,“农村地区网络基础知识匮乏,对互联网的认知存在偏差”“农村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薄弱,公共上网资源匮乏”“农村上网成本相对于农民收入水平仍较高”是最重要的三大原因。 b. 农村网民结构偏向年轻化、低学历. c. 广大农民通过网络了解天下大事,交流、沟通信息,使网络发挥了很好的桥梁作用,优化了农村地区的信息结构,缩短了城市与农村的思想差距。但与此同时,由于网络本身的“双刃剑”特征以及农村上网环境、上网群体的特殊性,相对于城市“网吧”目前的集中式管理以及日趋严格、完备的制度,农村地区目前上网呈自由、管理呈空白状态,随之而来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3、互联网新技术关键词 核心技术:是服务器+客户端,基本思想是网络信息共享 IPv6:它是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目前的全球因特网所采用的协议族是TCP/IP协议族。IP是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的协议,是TCP/IP协议族的核心协议。IPv6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它在不久的将来将取代目前被广泛使用的IPv4。每个人将拥有更多IP地址。P2P:P2P是英文Peer-to-Peer(对等)的简称,又被称为“点对点”。“对等”技术,是一种网络新技术,依赖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而不是把依赖都聚集在较少的几台服务器上。P2P还是英文Point to Point (点对点)的简称。它是下载术语,意思是在你自己下载的同时,自己的电脑还要继续做主机上传,这种下载方式,人越多速度越快但缺点是对硬盘损伤比较大(在写的同时还要读),还有对内存占用较多,影响整机速度。 语义网:语义网是Semantic Web的中文名称。语义网就是能够根据语义进行判断的网络。 Web2.0: 定义:是一种技术,是一种应用,是一种平台,是一种趋势。一般来说We 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 的主 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 则更注重用户的交 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特征:1、多人参与2、人是中心3、可读可写互联网4、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九章知识点整理

目录 第九章网络传播的效果 (2) 第一节网络传播效果的含义 (2) 1.网络传播效果的表现方式 (2) 2.网络传播效果形成的复杂性 (3) 第二节网络传播与“议程设置 (3) 1.“议程设置”与“议程融合”理论 (3) 2.网络中是否存在议程设置 (4) 3.网络议程设置的特点 (4) 4.网络“议程设置”的基础作用机 (5) 第三节网络传播与“沉默的螺旋” (6) 1.“沉默的螺旋”假说简介 (6) 2.网络中是否存在“沉默的螺旋” (6) 3.网络中“沉默的螺旋”的形成机制 (7)

第九章网络传播的效果 第一节网络传播效果的含义 1.网络传播效果的表现方式 (1)传播效应与作用效果 A.传播效应传播效应,衡量的是特定对象的传播范围与影响面。仅看单一传播对象时,网络传播的效应包括放大、削弱、催化和裂变等。 a)放大效应网络传播可能将一件小事或一个小话题的影响不断放大,最后在整个网络甚至是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b)削弱效应 有些对象本来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面,但网络可能对它产生一种削弱效应。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通常说明媒体的选择判断与网络受众的选择判断发生了偏离。 c)催化效应 在网络传播中,它不仅意味着广泛的传播面,同时意味着事物的属性在人们眼中会发生变化。 d)裂变效应一个话题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分解,衍生出大量新的话题,从而产生强大的传播能量。对于多个传播对象,网络传播的效应常常体现为两种,即聚变效应和正反馈效应。 a)聚变效应 网络传播可以将一些弱小的话题或声音聚集起来,将它们汇聚成一种强大的声音。通过这一过程,每一个弱小的声音的能量会发生本质上的改变。 b)正反馈效应当几个对象同时传播时,网络传播会产生一种使强者更强、使弱者更弱的正反馈效应。 B.作用效果 传播效应,只是反映了传播活动本身是否引起关注。作用效果,则是指所传播的事物在受众那端引起的反应。作用效果包括以下几种。 a)引起受众注意的程度在网络中,这种注意程度可以通过页面访问量、点击率、转发量等来衡量。 b)激发受众获取的程度。在网络中,受众的获取程度可以通过下载量、搜索量、评论量等来衡量。 c)影响受众态度的程度。受众态度的变化可以通过网络的各种意见表达渠道进行分析,但这种分析应该是动态的比较,而不是静态的评价,也可以通过各种调查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d)影响受众行为的程度。 有些影响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这更多体现的是网络对于多数人的短期作用结果。但是,对 于个体行为的长期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2)微观效果与宏观效果 A.在单一传播活动中,受传者所产生的反应,是微观的。微观效果更多是从受众反应这个层面来反映这一传播活动的具体影响的。 B.有时某些传播活动由于与社会环境等因素共同起作用,所以可能会产生宏观社会效果。另一方面,网络中的各种传播活动的累积、交叉作用,常常又会产生更宏观的效应。它们不仅仅作用于孤立的受众,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社会。 (3)短期效果与长期效果 A.短期效果的表现是传播对象当时的影响面,以及当时受众所受到的影响、社会的即时反应。它更多地表现为人们的态度、意见和具体的行动等方面。 B.长期效果则表现为长期浸染于网络的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发生的变化,以及社会

网络传播概论教学大纲

网络传播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网络传播概论 课程编号:9902064009 适用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学生 课程总学时:30 学分数: 2 理论教学时数:18 实验(实践)教学时数:0 上机时数:12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该课程是传媒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做到: 1、了解网络传播的基本操作知识; 2、掌握网络新闻的制作; 3、理解和掌握网络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 4、能够分析网络新闻现象。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注重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重点放在网络新闻工作的原则、新闻工作者的素质以及网络传播的特性及原则的讲解。 2、本课程理论相对抽象,所以,教学中应注重实例分析来强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使用实例应注意时新、时宜。 3、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应注重科学性、合理性和公正性。注意把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业成绩和理论考试结合起来综合考评。 三、课程教学主要内容: 第一章网站的基本结构与规划 包含内容有:网站规划和网页设计基础知识 第二章网络中的新闻传播者 包含内容有:网络新闻传播者的构成、专业新闻机构与网络把关人的作用。 第三章网络新闻的写作 包含内容有:网络新闻的分析与选择、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第三节网络新闻文字稿件的写作 第四章第网络新闻的编辑 包含内容有: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内涵及编辑思想、网络新闻的层次化加工、网络动态报道的实施、网络新闻的多媒体整合 第五章网络传播的受众

包含内容有:中国网络媒体的受众构成、网络受众的需求、网络受众的总体特征 五、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针对传媒专业本科学生所开设的一门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网络传播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通常该课程在新闻学、传播学相关课程之后开设,是对于传播理论在网络领域应用拓展教学。 六、推荐教材: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网络传播概论

?1、门户网站:指用户进入互联网的第一个站点,是大型综合性网站,提供新闻、网 站指南、天气、音乐等服务,如新浪、百度、搜狐等 ?2、网络广告:是基于网络媒体的一种电子广告形式(后附有详细定义) ?3、网络新闻:指通过互联网发布、传播的新闻 ?4、网络出版:指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和 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政协的在线传播行为。如超星图书馆、万方、维普等(网络出版的优势P327)?网络新闻的优势P10 ?1、实时性 ?2、信息的整合性 ?3、有利于深入报道 ?网络广告的优势P14 ?1、传播范围广 ?2、查阅自由方便 ?3、针对性强 ?4、形式多样 ?5、成本低 ?6、实时互动,不受时空限制 ?网络广告的定义是:基于网络媒体的一种电子广告形式,英文称之为net AD ?网络广告的特点:1,广告传播网络化;2,广告信息数字化;3,实时交互性;4,广 告对象的广域性;网络广告与营销一体化。 ?传统媒体网络版 ?传统媒体网络版也叫上网媒体,是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上的延伸,是指在互联网上建 立网站,利用互联网的功能和优势,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自己采编的新闻报道、播放自己制作的节目的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 ?特点: ?1、打破了时空限制 ?2、在网上发布新闻方面占主导地位 ?3、拥有强大的资料数据库 ?4、能同时满足大众和小众的需要 ?5、交互性强 ?6、可实现多媒体传播信息的方式 ?7、有精良的记者团队 ?网络自生媒体:指某个组织或者个人利用网站、主页等网络工具定期制作和发布新闻 而形成的新的新闻传播媒体,如优酷、土豆、新浪等 ?网络自生媒体的特点: ?1、内容包括新闻,同时包括受众对新闻的评论及受众对新闻评论的反馈 ?2、更关注受众的需要 ?网络自生媒体的类型: ?1、新闻媒体:指有正式出版刊号、专门在互联网上创办的电子报刊、杂志,如《神 州学人》 ?2、非新闻媒体:商业网站、专业网站、个人网站 ?商业网站——不具备采访权,报道新闻的方式主要是整合传统媒体提供的新闻源 ?其发布新闻的特点;

网络传播概论教案

读未来 编号: 学院教案 2018 ~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 分院(系): 教研室: 课程名称:网络传播概论 课程学分: 授课专业班级: 教师姓名: 职称: 使用教材:网络传播概论 作者及出版社:彭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学院教务处制

说明:1、本表原则上以每章为单位填写。2、此表后面为本次安排的授课内容的教案正文。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 和时间分配 既然要学习网络传播概论这门课程,首先就应该知道什么是网络传播,为什么要学习网络传播,以及如何学习网络传播。(提问学生)同学们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都接触过网络传播,那么同学们理解的网络传播是怎样的呢? 第一节网络基本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2、网络的服务内容包括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广域网和局域网 2、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三、网络协议 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交换时制定的相应规则。 四、网络互联技术 1、网络互联的目的 2、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 第二节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基本脉络 互联网(Interne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互联网络。可以说,它是一个网上网,即由大大小小的成千上万个网络连接而成。 一、互联网的诞生 互联网的雏形ARPAnet(阿帕网)于1969年诞生于美国,它是美国国防部的高级计划研究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的一个实验性网络。 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两次飞跃 1974年,文顿·瑟夫和鲍勃·坎提出了TCP协议和IP协议。在TCP/IP 9协议提出10年之后的1983年,TCP/IP协议才被指定为互联网的标准协议,为所有的网络采纳,这意味着互联网世界有了统一的“语言”。TCP/IP协议成为互联网的标准协议,是互联网技术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三、新一代互联网的发展 (一)新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 (二)Web 2.0 (三)三维技术 四、媒介融合的趋势 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它既是未来网络技术发展的一种走向,也是其他媒体发展的共同趋向。 第三节互联网的应用技术 一、逐渐淘汰的应用技术 二、目前主要的应用技术 三、正在兴起的应用技术 本章小结导入新课新课讲授 总结归纳

网络传播概论复习纲要新版

《网络新闻传播》复习纲要 绪论部分: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于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书中,提出了一种认识当今社会的观点。我们说,第三次浪潮就是网络的浪潮。 1995年,美国联邦网络委员会将Internet定义为全球信息系统。即用唯一的地址连结、用TCP/IP协议进行通讯、能提供多种信息服务。 网络传播的四大定律:摩尔定律、梅特卡夫法则、马太效应与达维多定律、吉尔德定律。 互联网的精神:自由、共享的终极追求、探索与创新的过程表现。 第一章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1969年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阿帕网正式面世。(ARPANET) 1974年,计算机网络互联的核心技术网际协议(IP)和传输控制协议(TCP)诞生,这使全球的电脑联为一体成为可能。 1990年,万维网(www—World Wide Web)概念提出,1991年8月6日万维网诞生。 199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宣布,不再向Internet提供资金,Internet从此完全走上商业化道路。在网络新闻发展史上,有一个被称为网络发展史上里程碑的事件,即“克林顿绯闻”案与德拉吉报道。 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目标:更大、更快、更安全、更及时、更方便。 1987年9月14日,由著名的网络专家、被称为“中国互联网之父”的钱天白教授向世界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内容是:跨越长城,走向世界。” 1994年4月20日,中国与国际互联网相联的64K网络信道开通了,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国际互联网。 第一个中国内地互联网上的BBS是建立在中国教育与科研网上的“水木清华”。 1997年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成立。 第二章网络传播的总体特征 网络传播活动的本体特征:(论述题,自己填内容) 一、系统的开放性和全球性 二、信息的广容性与集成性 三、传递方式的交互性 四、信息表现形式的多媒体综合性 五、媒介使用的富选择性和平台性 网络传播的边际特征:(论述题,自己填内容) 一、传受身份的双重性 二、传播对象的小众化与个人化 三、传播的去中心化 交互性(Interactive)就是交流与互动的特性,指传播者与受众的双向互动传播。从技术特征讲,它指人们在信息交流系统中发送、传播和接收各种信息时表现出的实时交互的操作方式。 多媒体(multimedia)在英语中由前缀“multi”(多)与词根“media”(媒体)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它是一种电脑技术和手段,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讯等各种表现形式组

4、网络传播概论考研 笔记【彭兰 第4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网络传播概论 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对传媒业的影响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的技术基础 从技术角度看,互联网是一种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是指若干台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以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一、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硬件系统:若干台计算机、相关的通信设备、有线或无线通信线路 2、软件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系统、网络通信系统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广域网和局域网。广域网与局域网的区别主要在于网络节点分布的地理范围,以及通信距离和传输速率。 2、有线网络和无限网络。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通过传输介质来实现连接。 三、网络协议 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交换,与人的日常交流是类似的。如果要进行有效的交流,就需要制定相应的交流规则,即交流什么、如何交流、何时交流等。对于计算机网络而言,这类规则统称为协议。用术语表示,网络协议(protocol)是计算机网络中为实现实体之间的通信所制定的规则的集合。 鉴于不同实体的任务和实体间通信的复杂性,计算机网络通信一般采用层次结构的协议集合来实现,每一层协议有不同的功能。采用这种技术实现通信功能的硬件和软件称为通信体系结构,OSI模型是网络体系结构的标准化层次模型,这个模型共分成7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在主机内部需要发送数据时,应用层数据会逐渐转换为更低层数据,直到最底层的物理信号,然后被传输出去;接受数据时会将低层信号逐级转换为高层数据,直到转换为应用层相关数据,被各种程序所调用。【web技术原理与应用】 现在的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TCP负责传输层面的问题,保证数据安全、准确地传送到目的地,而IP负责给互联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