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7.思想方法专题:线段与角的计算中的思想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7.思想方法专题:线段与角的计算中的思想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7.思想方法专题:线段与角的计算中的思想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7.思想方法专题:线段与角的计算中的思想方法

思想方法专题:线段与角的 计算中的 思想方法

——明确解题思路,体会便捷通道 ◆类型一 方程思想在线段或角的 计算中的 应用

1.一个角的 度数比它的 余角的 度数大20°,则这个角的 度数是( )

A.20°

B.35°

C.45°

D.55°

2.已知P 为线段AB 上一点,且AP =25

AB ,M 是AB 的 中点,若PM =2cm ,则AB 的 长为( )

A.10cm

B.16cm

C.20cm

D.3cm

3.如图,A 、O 、B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AOC=2∠COD,OE 平分∠BOD,∠COE=77°,则∠COD 的 度数是( )

A.52°

B.26°

C.13°

D.38.5°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如图,M 、N 为线段AB 上两点,且AM∶MB=1∶3,AN∶NB=5∶7.若MN =2,则AB 的 长为 .

5.如图,AB 和CD 相交于点O ,∠DOE=90°,若∠BOE=12

∠AOC. (1)指出与∠BOD 相等的 角,并说明理由;

(2)求∠BOD,∠AOD的度数.

6.如图,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的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1)PA=,PB=(用含x的式子表示);

(2)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PB=5?若存在,请求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类型二分类讨论思想在线段或角的计算中的应用

7.(2016-2017·萧山区校级期末)已知∠AOB=60°,作射线OC,使∠AOC等于40°,OD是∠BOC的平分线,那么∠BOD的度数是()

A.100°

B.100°或20°

C.50°

D.50°或10°

8.(2016-2017·郾城区期末)把一根绳子对折成一条线段AB,

点P是AB上一点,从P处把绳子剪断.已知AP=1

2

PB,若剪断后的各段绳子中最长的一段为40cm,则绳子的原长为.【易错8①】

9.已知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C=5,BC=3,M,N分别是AC,BC的中点.【易错8①】

(1)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

(2)依据(1)的图形,求线段MN的长.

10.已知∠BOC在∠AOB的外部,OE平分∠AOB,OF平分∠BOC,OD平分∠AOC,∠AOE=30°,∠BOD=20°,试求∠COF的度数.

◆类型三整体思想及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11.如图,线段上的点依次增加,请你填写图中相应的线段数:

(1)请猜想:当线段AB上有6个、10个点时(含A,B两点),分别会有几条线段?

(2)当线段AB上有n(n为正整数,且n≥2)个点(含A,B

两点)呢?

12.已知∠ABC=∠DBE,射线BD在∠ABC的内部,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尝试探究:如图①,已知∠ABC=90°,当BD是∠ABC的平分线时,∠ABE+∠DBC=°;

初步应用:如图②,已知∠ABC=90°,若BD不是∠ABC的平分线,求∠ABE+∠DBC的度数;

拓展提升:如图③,若∠ABC=45°时,试判断∠ABE与∠DB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13.(2016-2017·秦皇岛期末)如图所示,点C在线段AB上,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1)若AC=8cm,CB=6cm,求线段MN的长;

(2)若C为线段AB上任意一点,满足AC+CB=acm,其他条件不变,你能猜想出MN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

(3)若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CB=bcm,M、N 分别为AC、BC的中点,你能猜想出MN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 2.C 3.B 4.12

5.解:(1)∠AOC,同角的补角相等.

(2)设∠BOD=x,由(1)知∠AOC=∠BOD=x,则∠BO E=1

2

∠AOC

=12x.∵∠DOE=90°,∴∠DOE=∠BOE+∠BOD=12

x +x =90°,解得x =60°,即∠BOD=60°,∴∠AOD=180°-∠BOD=180°-60°=120°.

6.解:(1)|x +1| |x -3|

(2)分三种情况:①当点P 在点A 、B 之间时,PA +PB =4(舍去);②当点P 在点B 右侧时,PA =x +1,PB =x -3,则(x +1)+(x -3)=5,解得x =3.5;③当点P 在点A 左侧时,PA =-x -1,PB =3-x ,则(-x -1)+(3-x)=5,解得x =-1.5.综上所述,在数轴上存在点P ,使PA +PB =5,此时x 的 值为3.5或-1.5.

7.D 8.60或120

9.解:(1)如图,点B 在线段AC 上,

如图,点B 在线段AC 的 延长线上.

(2)当点B 在线段AC 上时,∵AC=5,BC =3,M 、N 分别是AC 、

BC 的 中点,∴MC=12AC =12×5=52,NC =12BC =12×3=32

,∴MN=MC -NC =52-32

=1;当点B 在线段AC 的 延长线上时,∵AC=5,BC =3,M 、N 分别是AC 、BC 的 中点,得MC =12AC =12×5=52,NC =12BC =12×3=32

,由线段的 和差,得MN =MC +NC =52+32

=4. 10.解:分以下情况:如图①,OD 在∠AOB 的 外部.∵OE 平分

∠AOB,∠AOE=30°,∠BOD=20°,∴∠AOD=30°+30°+20°=80°.∵OD 平分∠AOC,∴∠COD=∠AOD=80°.∵OF 平分∠BOC,∴∠COF=(80°+20°)÷2=50°.

如图②,OD 在∠AOB 内部.∵OE 平分∠AOB,∠AOE=30°,∠BOD =20°,∴∠AOD =30°+30°-20°=40°.∵OD 平分∠AOC,∴∠COD=∠AOD=40°.∵OF 平分∠BOC,∴∠COF=(40°-20°)÷2=10°.综上所述,∠COF 的 度数为50°或10°.

11.解:6 10

(1)线段上有6个点时,有15条线段;线段上有10个点时,有45条线段.

(2)12

n(n -1)条. 12.解:尝试探究:180 解析:因为∠ABC=90°,BD 平分∠ABC,所以∠DBC =45°,因为∠DBE=∠ABC=90°,∠DBC+∠CBE=∠DBE,所以∠CBE=45°.所以∠ABE+∠DBC=∠ABC+∠CBE+∠DBC=90°+45°+45°=180°.

初步应用:因为∠DBE=∠ABC=90°,所以∠ABE+∠DBC=∠ABC +∠CBE+∠DBC=∠ABC+∠DBE=180°.

拓展提升:∠ABE+∠DBC=90°.

理由如下: 因为∠DBE=∠ABC=45°,所以∠ABE+∠DBC=

∠ABC+∠CBE+∠DBC=∠ABC+∠DBE=90°.

13.解:(1)∵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 中点,∴MC=12AC =12

×8cm =4cm ,NC =12BC =12

×6cm=3cm ,∴MN=MC +NC =4cm +3cm =7cm. (2)MN =12

acm.理由如下:∵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 中点,∴MC =12AC ,NC =12BC ,∴MN=MC +NC =12AC +12BC =12AB =12

acm. (3)画图略.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 中点,∴MC=12AC ,NC =12

BC ,∴MN=MC -NC =12AC -12BC =12(AC -BC)=12

bcm.

七年级线段运算专题复习资料汇总

2013-2014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 1.(10分)如图,C为线段AB延长线上一点,D为线段BC上一点,CD=2BD,E为线段AC上一点,CE=2AE (1)若AB=18,BC=21,求DE的长; (2)若AB=a,求DE的长;(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3)若图中所有线段的长度之和是线段AD长度的7倍,则的值为.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 分析: (1)利用CD=2BD,CE=2AE,得出AE=AC=(AB+BC),进一步利用BE=AB﹣AE,DE=BE+BD得出结论即可; (2)利用(1)的计算过程即可推出; (3)图中所有线段有AE、AB、AD、AC、EB、ED、EC、BD、BC、DC共10条,求出所有线段的和用AC表示即可. 解答:解:(1)∵CD=2BD,BC=21, ∴BD=BC=7, ∵CE=2AE,AB=18, ∴AE=AC=(AB+BC)=×(18+21)=13, ∴BE=AB﹣AE=18﹣13, ∴DE=BE+BD=5+7=12; (2)∵CD=2BD, ∴BD=BC, ∵CE=2AE,AB=a, ∴AE=AC, ∴BE=AB﹣AE=AB﹣AC, ∴DE=BE+BD=AB﹣AC+BC=AB﹣(AC﹣BC)=AB﹣AB=AB, ∵AB=a, ∴DE=a; (3)设CD=2BD=2x,CE=2AE=2y, 则BD=x,AE=y, 所有线段和AE+AB+AD+AC+EB+ED+EC+BD+BC+DC=4y+3(2y﹣3x)+2x+2x+3(2y ﹣3x)+2x+2x+2x+2x+2x=7(y+2y﹣3x+x),

y=2x, 则AD=y+2y﹣3x+x=3y﹣2x=4x,AC=3y=6x, ∴=,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点间距离的理解和掌握,此题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但是有一定的难度,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2.(10分)如果两个角的差的绝对值等于90°,就称这两个角互为垂角,例如:∠1=120°,∠2=30°,|∠1﹣∠2|=90°,则∠1和∠2互为垂角(本题中所有角都是指大于0°且小于180°的角) (1)如图1,O为直线AB上一点,OC⊥AB于点O,OE⊥OD于点O,直接指出图中所有互为垂角的角; (2)如果一个角的垂角等于这个角的补角的,求这个角的度数; (3)如图2,O为直线AB上一点,∠AOC=75°,将整个图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n(0<n <90°),直线AB旋转到A′B′,OC旋转到OC′,作射线OP,使∠BOP=∠BOB′,求:当n 为何值时,∠POA′与∠AOC′互为垂角. 考点:余角和补角;角的计算. 专题:新定义. 分析:(1)根据互为垂角的定义即可求解; (2)利用题中的“一个角的垂角等于这个角的补角的”作为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 (3)分0<n<75,75<n<90两种情况讨论可得n的值. 解答:解:(1)互为垂角的角有4对:∠EOB与∠DOB,∠EOB与∠EOC,∠AOD与∠COD,∠AOD与∠AOE; (2)设这个角的度数为x度,则 ①当0<x<90时,它的垂角是90+x度,依题意有 90+x=(180﹣x), 解得x=18; ②当90<x<180时,它的垂角是x﹣90度,依题意有 x﹣90=(180﹣x), 解得x=126;

七年级数学上册整体求值思想专项练习

七年级数学上册整体求值思想专项练习 一、整式回顾 1、利用同类项求未知数的值 【例1】 ⑴若27m x y +-与33n x y -是同类项,则 m =_______, n =________. ⑵若3232583n m x y x y x y -=-,则22m n -=________. 2、整式加减的化简求值 【例2】 ⑴化简:() 222 323x x x x ??---=?? ()()3105223xy y x xy y x ++-+-=???? . ⑵化简求值:()2 2118444144x x x x ??-+--+- ???,其中 12 x =- . ⑶已 知 : () 2 210x y ++-=,求 ( )2 22 22 52342x y x y x y x y x y ??-+--? ? 的值. 3、化简并说明结果与字母取值无关 【例3】 ⑴当k =时 ,代数式 6436431 54105 x kx y x x y --++中不含43x y 项. ⑵ 有这样一道题“当22a b ==-,时,求多项式 ()()22233322a ab b a ab b -----+的值”,马小虎做题 时把2a =错抄成2a =-时,王小明没抄错题,但他们做 出的结果却都一样,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说明理由. 变式 已 知多项式A 和B ,()()251323A m x n xy x y =+++-+, 26521B x xy x =+--,当A 与B 的差不含二次项时,求 () ()31m n m m n n +??-?-+--?? 的值. 变式:、已知有理数a 和b 满足多项式 ()2 5212b A a x x x bx b +=-+-++是关于x 的二次三项 式.当7x <-时,化简:x a x b -+- 二、整体思想 1、整体思想之整式加减运算 【例4】 ⑴ 计算 5(a b b a a b -+--- . ⑵ 化 简: 22 ( 2 )(2)(1) x x x x x +---+-+- . ⑶ 化简: ( ) ( )( )4 3 2330321 x y y x x y - +- ---+ 2、整体思想之代入求值 【例5】 ⑴已知代数式a b -等于3,则代数式 ()()2 5a b a b ---的值为 . ⑵已知代数式2326y y -+的值为8,那么代数式2641y y -+的值为 . ⑶若232x x --的值为3,则2239x x -+的值为 ⑷已知代数式2346x x -+的值为9,则代数式 24 63 x x -+的值为 . ⑸已知32c a b =-,求代数式225 23 c a b a b c --- -的值. 3、整体思想之构造整体 【例6】 ⑴如果225a ab +=,222ab b +=-,则224a b -= . ⑵己知:2a b -=,3b c -=-,5c d -=,求 ()()()a c b d c b -?-?-的值. 4、整体思想之赋值 【例7】 ⑴已知代数式25342 () x ax bx cx x dx +++,当1x =时, 值为1,求该代数式当1x =-时的值. ⑵已知代数式4323ax bx cx dx ++++,当2 x =时它的值为20;当2x =-时它的值为16, 求2x =时,代数式423ax cx ++的值.

七年级上册数学思想方法

七年级上册数学思想方法 一、归纳思想 归纳就是从特殊、个别的事例推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归纳的过程就是创新的 过程,这对解决复杂问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思想方法常用于探索规律 问题. 例1 观察下列式子,探索其规律并填空. ()2111=-?;()31312-=-?;()413513-+=-?;()5 135714-+-=-?;…… 请你计算:() ()11357...121n n +-+-++-?-=_________. 二、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 例2 计算:11 11111111...1...1......2320082200722008232007????????++++++-+++++ ??? ??????????? . 析解:本题无法直接进行计算,观察发现四个括号内的分数和具有一定的联 系,若把括号内的分数和用字母表示,则把数的运算变成了式的运算. 可设111...22007a +++=,111 (232007) b +++= 三、数形结合思想 例3 如图3,M ,N ,P ,R 分别是数轴上四个整数所对应的点,其中有一点 是原点,并且MN=NP=PR=1.数a 对应的点在M 与N 之间,数b 对应的点在P 与R 之间,若3a b +=,则原点可能是( ).

A .M 或R B .N 或P C .M 或N D .P 或R 四、转化思想 例4 对于任意两个有理数对),(b a 和),(d c ,规定:当,a c b d ==时,有 (,)(,)a b c d =;运算“?”为:),(),(),(bd ac d c b a =?;运算“⊕”为: ),(),(),(d b c a d c b a ++=⊕.设p 、q 都是有理数,若)4,2(),()2,1(-=?q p ,则 _______),()2,1(=⊕q p . 练习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 ①1是绝对值最小的数 ②3a -2的相反数是-3a+2 ③25R π的系数是5 ④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⑤343x 是7次单项式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当2=x 时, 整式13++qx px 的值等于2002,那么当2-=x 时,整式 13++qx px 的值为( ) A 、2001 B 、-2001 C 、2000 D 、-2000 3、已知有理数x 的近似值是5.4,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5.35

七年级上数学第四章 线段的计算(基础B)

1、如图,线段AB=8cm ,点C 是AB 的中点,点D 在CB 上且DC=1.5cm ,求线段BD 的长度. 2、已知线段AB ,延长AB 到C ,使BC=4 1AB ,D 为AC 的中点,若BD=6cm ,求AB 的长. 3、已知,如图,B ,C 两点把线段AD 分成2∶5∶3三部分,M 为AD 的中点,BM=6cm ,求CM 和AD 的长. 4、如图,已知AB =7,BC =3,点D 为线段AC 的中点,求线段DB 的长度. 5、.如图,M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C 在线段AB 上,N 是AC 的中点,且AN=2cm ,CM=1cm ,求线段AB 的长. 6、如图,D 是AB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BE=5 1AC=2cm,求线段DE 的长.

7、如图,AB=16cm,C 是AB 上的一点,且AC=10cm,D 是AC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求线段DE 的长. 8、如图,点C 、D 是线段AB 上两点,D 是AC 的中点,若BC=6厘米,BD=10厘米,求线段AB 的长度。 9、如图所示,点C 、D 为线段AB 的三等分点,点E 为线段AC 的中点,若ED =9,求线段AB 的长度. 10、如图1,线段AC =6cm ,线段BC =15cm ,点M 是AC 的中点,在CB 上取一点N ,使得CN :NB =1:2,求MN 的长. 11、如图,已知线段AB 和CD 的公共部分BD= 31AB=4 1CD ,线段AB 、CD 的中点E 、F 之间距离是10cm ,求AB ,CD 的长.

12、已知:如图,A,B,C在同一条线段上,M是线段AC的中点,N是线段BC的中点,且AM=5cm,CN=3cm.求线段AB的长. 13、如图,已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AC=16cm,AB=6cm,点D是线段AB的中点,点E是线段BC的中点,求线段DE的长度. 14、如图,已知A、B、C三点在同一条线段上,M是线段AC的中点,N是线段BC的中点,且AM=5cm,CN=3cm.求线段AB的长. 15、如图,AB=16cm,延长AB到C,使BC=3AB,D是BC的中点,求AD的长度. 16、如图,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AC的中点,点E是线段BC的中点. (1)若线段DE=9cm,求线段AB的长. (2)若线段CE=5cm,求线段DB的长.

2017年秋七年级上册数学.思想方法专题:线段与角的计算中的思想方法.docx

2017 年秋七年级上册数学 思想方法专题:线段与角的计算中的思想方法 ——明确解题思路,体会便捷通道 ◆ 类型一方程思想在线段或角的计算中的应用 1.一个角的度数比它的余角的度数大20°,则这个角的度数是() A.20 ° B.35 ° C.45 ° D.55 ° 2 2.已知 P 为线段 AB 上一点,且AP=5AB , M 是 AB 的中点,若PM =2cm,则 AB 的长为() A.10cm B.16cm C.20cm D .3cm 3.如图, A 、 O、B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77°,则∠ COD 的度数是() A.52 ° B.26 ° AOC = 2∠COD ,OE平分∠BOD ,∠ COE= C.13°D .38.5° 第 3 题图第 4 题图 则 4.如图, AB 的长为 M 、 N为线段 . AB上两点,且AM∶ MB = 1∶ 3,AN ∶ NB =5∶ 7.若MN =2,5.如图,AB和 CD相交于点O,∠ DOE = 90°,若∠ 1 BOE= 2∠ AOC. (1)指出与∠ BOD 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 (2)求∠ BOD ,∠ AOD 的度数 .

6.如图,已知数轴上两点 A 、 B 对应的数分别为- 1、 3,点 P 为数轴上的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 x. ( 1)PA=,PB=(用含x的式子表示); (2)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 P,使 PA+PB= 5?若存在,请求出 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OD ◆ 类型二分类讨论思想在线段或角的计算中的应用 7.( 2016- 2017 ·萧山区校级期末)已知∠A OB = 60°,作射线 是∠ BOC 的平分线,那么∠BOD 的度数是() A.100 ° B.100 °或 20° OC,使∠ AOC等于40°, C.50°D .50或° 10° 8.( 2016- 2017 ·郾城区期末)把一根绳子对折成一条线段AB ,点P 是AB上一点,从 P 处把绳子剪断.已知 1 AP= 2PB,若剪断后的各段绳子中最长的一段为40cm,则绳子的原长 为.【易错8①】 9.已知点 A ,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C = 5, BC= 3, M , N分别是AC , BC的中点.【易错 8①】 (1)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 (2)依据( 1)的图形,求线段 MN 的长 .

七年级数学线段计算题.docx

[例 1] 已知:如图, C 是线段 AB 上一点, M、N 分别是线段 AC、BC的中点, AB=11 ,求 MN 。 [例 2] 已知: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 D 是 CB 上一点, E 是 DB 的中 点,若 CE=4 , [例 3] 如图,线段 AB 点 D 将线段 AB 分成[例 4] 已知:如图线段 ,求线段 AB 的长。 上有 C、D 两点,点 C 将 AB 分成两部分,两部分,若,求 AB 。 MN ,P 为 MN 中点,Q 为 PN 中点,R 是 MQ 中点,则。 [例 5] 已知: B 是线段延长线上一点,且AC上一点,且 ,若,求 ,又 D 是线段 AB、BC 的长。 AC [例 6] [例 7]如图: 如图:E、F ,F是 线段 是 BC 的中点, AC、 AB 的中点,且 ,求 EF。 ,求线段 EF 的长。 [例 8] 已知N 分别为 AB A、B、C、D 为直线上四点且满足 和 CD 的中点,,求AB、AC、AD。 ,M 、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 分钟) 2.如图,已知,CD 的长为 10cm,求 AB 的长。 3.如图, B、C 两点,把 AD 分成三部分, E 是线段 AD 中点, ,求:( 1) EC 的长;( 2)的值。 4.如图,M 是 AC 中点,N 是 BC 中点,O 为 AB 中点,求证:MC=ON 。 5.一条直线上顺次有 A 、 B、 C、 D 四点,且 C 为 AD 中点, ,求的值。 6. 已知线段 AB、CD 的公共部分 中点 E、 F 的距离是 6cm,求 AB、CD 的长。 7. 已知线段,点C在直线是 AC、BC 的中点,求 MN 的长度。AB ,线段 上,点 AB、 CD 的 M 、N 分别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思想与方法

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1.1 整式 数学思想方法: 1、归纳与分类的思想 具体体现:(1)单项式的定义 (2)多项式的定义 §1.2 整式的加减 数学思想方法:由特殊到一般 具体体现:整式的加减由简单到复杂。 §1.3 同底数幂的乘法 数学思想方法:归纳总结、整体代换思想 具体体现: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推导,在基本公式中字母a、b 不仅表示具体的数,还可以表示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甚至代数式§1.4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数学思想方法:由特殊到一般,归纳总结、整体代换思想 具体体现:题型由易到难,法则的推导,在基本公式中字母a、b不仅表示具体的数,还可以表示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甚至代数式§1.5 同底数幂的除法 数学思想方法:观察归纳类比 具体体现:几种幂的运算对比,法则的推导 §1.6 整式的乘法

数学思想方法:观察归纳总结、化归思想 具体体现:法则的推导及应用,多项式的乘法转化为单项式的乘法 §1.7 平方差公式 数学思想方法:归纳总结,数形结合整体代换思想 具体体现: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在基本公式中字母a、b不仅表示具体的数,还可以表示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甚至代数式§1.8 完全平方公式 数学思想方法:归纳总结,数形结合整体代换思想 具体体现: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在基本公式中字母a、b不仅表示具体的数,还可以表示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甚至代数式 §1.9同底数幂的除法 数学思想方法:归纳总结整体代换思想 具体体现: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推导,在基本公式中字母a、b 不仅表示具体的数,还可以表示单项式、多项式、整式, 甚至代数式 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 §2.1 余角与补角 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思想 具体体现:余角与补角的定义 §2.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 具体体现:余角与补角的定义的归纳及应用

七年级数学线段计算练习题资料

六年级数学线段的计算练习题 例1 如图,已知AB= 40,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D 为线段CB 上的一点,点E 为线段DB 的中点,EB=6,求线段CD 的长。 A B C D E 例2 如图,AE=21EB ,点F 是线段BC 的中点,BF=5 1 AC=1.5,求线段EF 的长。 A B E F 例3 如图4-2-8,将线段AB 延长至C ,使BC=2AB ,AB 的中点为D ,E 、F 是BC 上的点,且BE :EF=1:2,EF :FC=2:5,AC=60cm ,求DE 、DF 的长. A B C D E F 1、如图,把线段AB 延长到点C ,使BC=2AB ,再延长BA 到点D ,使AD=3AB ,则 ① DC=_____AB=_____BC ② DB=_____CD=_____BC 2、如图,点M 为线段AC 的中点,点N 为线段BC 的中点 ① 若AC=2cm ,BC=3cm ,则MN=_____cm ② 若AB=6cm ,则MN=_____cm ③ 若AM=1cm ,BC=3cm ,则AB=_____cm ④ 若AB=5cm ,MC=1cm ,则NB=_____cm A B C M N 3、根据下列语句画图并计算 (1)作线段AB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取点C ,使BC=2AB ,M 是线段BC

的中点,若AB=30cm ,求线段BM 的长 (2)作线段AB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取点C ,使BC=2AB ,M 是线段AC 的中点,若AB=30cm ,求线段BM 的长 7、已知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现有三个表达式: ① AC=BC ② AB=2AC=2BC ③ AC=CB=2 1 AB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0 B. 1 C.2 D. 3 8、如图,C 、B 在线段AD 上,且AB=CD ,则AC 与BD 的大小关系是( ) A C B D A. AC>BD B. AC=BD C. AC

七年级数学配方法试题

七年级数学配方法试题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配方法(AB 卷) A 卷 一、填空题: 1.填上适当的数,使下面各等式成立: (1)x 2+3x+_______=(x+________)2; (2)_______-3x+14 =(3x_______)2; (3)4x 2+_____+9=(2x________)2; (4)x 2-px+_______=(x-_______)2; (5)x 2+b a x+_______=(x+_______)2. 2.用配方法使下面等式成立: (1)x 2-2x-3=(x-______)2-_______; (2)x 2++=(x+_______)2+________; (3)3x 2+2x-2=3(x+______)2+________; (4)23x 2+13x-2=23 (x+________)2+_______. 二、选择题 3.方程x 2-6x-5=0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后,所得的方程是( ) A.(x-6)2=41 B.(x-3)2=4; C.(x-3)2=14 D.(x-6)2=36 4.方程3x 2x-6=0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后,所得的方程是( ) A. 217618x ?+=- ??; B. 2 37618x ??+= ? ??? ; C. 235618x ?+= ??; D. 23766x ?+= ?? B 卷 二、解答题: 5.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x 2+4x-3=0; (2)x 2+3x-2=0;

(3)x 2-23x+118 =0; (4)x 2+-4=0. 6.用配方法求证: (1)8x 2-12x+5的值恒大于零; (2)2y-2y 2-1的值恒小于零. 7.在高尔夫球比赛中,某运动员打出的球在空中飞行高度h(m) 与打出后飞行的时间t(s)之间的关系是h=7t-t 2. (1)经过多少秒钟,球飞出的高度为10m; (2)经过多少秒钟,球又落到地面. 8.在△ABC 中,三边a 、b 、c 满足2+b 2+c 2=32 ,试判断△ABC 的形状. A 卷答案 1.(1) 93,42 (2)9x 2, 12- (3)12x,+3 (4) 2,42p p (5) 22,42b b a a 2.(1)1,4 (2), (3) 17,33- (4) 149,424 - B 卷答案: 5.(1) 1222x x =-=- (2) 32 x -= (3) 26x ±= (4) x = 6.(1)原式=2318042x ??-+> ?? ? (2)原式= 2112022y ??---< ?? ? 7.(1)2秒或5秒 (2)7秒 8.∵∴(a+b+c)2=92 即a 2+b 2+c 2+2(ab+bc+ac)=92 ,

初中数学思想方法大全

一、宏观型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是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本质体现,是形成数学能力、数学意识的桥梁,是灵活应用数学知识、技能的灵魂。 (一)、转化(化归)思想 解决数学问题就是一个不断转化的过程,把问题进行变换,使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生疏为熟悉,变未知为已知,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不是对原来的问题直接解答,而是想方设法对它进行变形,直到把它转化成某个(某几个)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为止。通过转化可使原条件中隐含的因素显露出来,从而缩短已知条件和结论之间的距离,找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以便应用有关方法将问题解决。 “转化”的思想是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数学解题过程的实质就是转化过程,具体的说,就是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抽象”转化为“具体”,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把“高次”转化为“低次”,在不断的相互转化中使问题得到解决。 可运用联想类比实现转化、利用“换元”、“添线”、消元法,配方法,进行构造变形实现转化、数形结合,实现转化。一般转化为特殊,有些代数问题,通过构造图形,化抽象为具体,借助直观启发思维,转化为易解的几何问题。有些不易解决的几何题通过辅助线转化为代数三角的知识来证明,有些结构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简化题中某一条件,甚至暂时撇开不顾,先考虑一个简化的问题,这种简化题对于证明原题常常能起到引路的作用。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结合解题进行化归思想方法的训练的做法:a、化繁为简;b、化高维为低维;c、化抽象为具体;d、化非规范性问题为规范性问题;e、化数为形;f、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 g、化综合为单一;h、化一般为特殊。 有加减法的转化,乘除法的转化,乘方与开方的转化,添辅助线,设辅助元等等都是实现转化的具体手段。因此,首先要认识到常用的很多数学方法实质就是转化的方法 应用:A将未知向已知转化;B将陌生向熟知转化;C方程之间的转化;D平面图形间的转化;E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化;F统计图之间的相互转化。 例子:减法转化成加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除法转化成乘法(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多项式的先化简再代入求值;单项式乘单项式可化归为有理数乘法和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单项式乘多项式和多项式乘多项式都可以化归为单项式乘单项式的运算;将求负数的立方根转化为求正数的立方根的相反数;实数近似运算中据问题需要取近似值,从而转化为有理数计算;将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转化为同分母分式的加减;将分式的除法转化成分式的乘法;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将分子的次数不低于分母次数的分式用带余除法转化为整式部分和分式部分的和;将方程的复杂形式化为最简形式;通过立方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解方程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把二元二次方程组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再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从而求解;通过转化为解方程实现实数范围内二次三项式的分解、方程中字母系数的确定;角度关系的证明和计算;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把几何问题向平行线等简单的熟悉的基本图形转化;特殊化(特殊值法、特殊位置、设项、几何中添辅助线等);图形的变换(轴对称、平移、旋转、相似变换);解斜三角形(多边形)时将其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 (二)、数形结合思想 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数”)和空间形式(“形”),而“数”和“形”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在解决问题时,常需把同一问题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结合起来考查,利用数的抽象严谨和形的直观表意,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把数量关系问题通过图形性质进行研究,或者把图形性质问题通过数量关

七年级数学解析技巧:相交线与平行线中的思想方法

思想方法专题:相交线与平行线中的思想方法——明确解题思想,体会便捷渠道 ◆类型一方程思想 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C=60°,OE把∠BOD分成两部分,且∠BOE∶∠EOD=1∶2,则∠AOE的度数为() A.180°B.160°C.140°D.120° 第1题图第2题图2.(2017·无棣县期末)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OF平分∠COB,∠AOD∶∠EOD=4∶1,则∠AOF的度数为________. 3.如图,已知FC∥AB∥DE,∠α∶∠D∶∠B=2∶3∶4.求∠α,∠D,∠B的度数. 4.(2017·启东市期末)如图,AD∥BC,BE平分∠ABC交AD于点E,BD平分∠EBC. (1)若∠DBC=30°,求∠A的度数; (2)若点F在线段AE上,且7∠DBC-2∠ABF=180°,请问图中是否存在与∠DFB相等的角?若存在,请写出这个角,并说明理由;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类型二分类讨论思想 5.若∠α与∠β的两边分别平行,∠α比∠β的3倍少36°,则∠α的度数是() A.18°B.126° C.18°或126°D.以上都不对 6.(2017·玄武区期末)在直线MN上取一点P,过点P作射线P A、PB.若P A⊥PB,当∠MP A =40°,则∠NPB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__. 7.(2017·江干区一模)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如图①所示方式叠放,现将含45°角的三角尺ADE固定不动,将含30°角的三角尺ABC绕顶点A顺时针转动,使两块三角尺至少有一组边互相平行.如图②,当∠BAD=15°时,BC∥DE,则∠BAD(0°<∠BAD<180°)其他所有可能符合条件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图,已知直线l1∥l2,直线l3交l1于C点,交l2于D点,P是线段CD上的一个动点.当P在直线CD上运动时,请你探究∠1,∠2,∠3之间的关系.

七年级数学线段有关的计算题

七年级数学线段有关的计算题 学习要求: 1、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会利用线段的和差倍分来求线段的长度 3、掌握线段的计算方法,初步学会简单的几何语言 【典型例题】 [例1] 填空 如图,把线段AB延长到点C,使BC=2AB,再延长BA到点D,使AD=3AB,则 ①DC=_____AB=_____BC ②DB=_____CD=_____BC [例2] 填空 如图,点M为线段AC的中点,点N为线段BC的中点 ①若AC=2cm,BC=3cm,则MN=_____cm ②若AB=6cm,则MN=_____cm ③若AM=1cm,BC=3cm,则AB=_____cm ④若AB=5cm,MC=1cm,则NB=_____cm M N A B C [例3] 根据下列语句画图并计算 (1)作线段AB,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取点C,使BC=2AB,M是线段BC的中点,若AB=30cm,求线段BM的长 (2)作线段AB,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取点C,使BC=2AB,M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30cm,求线段BM的长 [例4] 如图,已知AB= 40,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为线段CB上的一点,点E为线段DB的中点,EB=6,求线段CD的长。 C D E A B

[例5] 如图,AE= 21EB ,点F 是线段BC 的中点,BF=5 1 AC=1.5,求线段EF 的长。 A B C E F [例6] 点O 是线段AB=28cm 的中点,而点P 将线段AB 分为两部分AP:PB=32:15 4,求线段OP 的长。 [例7] (1)如图,分别在线段AB 和BA 的延长线上取BD=AE=1.5cm ,又EF=5cm ,DG=4cm ,GF=1cm ,若GF 的中点为点M ,求线段AM 和BM 的长度。 (2)若线段a 、b 、c ,满足:a:b:c=3:4:5,且a+b+c=60,求线段2c -3a - 5 1 b 的长。 A B F D M G 练习: 一. 选择题: 1. 已知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现有三个表达式: ① AC=BC ② AB=2AC=2BC ③ AC=CB= 2 1 AB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七年级数学配方法试题

A卷 一、填空题: 1.填上适当的数,使下面各等式成立: (1)x2+3x+_______=(x+________)2; (2)_______-3x+1 4 =(3x_______)2; (3)4x2+_____+9=(2x________)2; (4)x2-px+_______=(x-_______)2; (5)x2+b a x+_______=(x+_______)2. 2.用配方法使下面等式成立: (1)x2-2x-3=(x-______)2-_______; (2)x2++=(x+_______)2+________; (3)3x2+2x-2=3(x+______)2+________; (4)2 3 x2+ 1 3 x-2= 2 3 (x+________)2+_______. 二、选择题 3.方程x2-6x-5=0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后,所得的方程是( ) A.(x-6)2=41 B.(x-3)2=4; C.(x-3)2=14 D.(x-6)2=36

4.方程3x 2x-6=0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后,所得的方程是( ) A. 21718x ?=- ??; B. 2 3718x ?+= ? ?; C. 23518x ?= ??; D. 2376x ?= ?? B 卷 二、解答题: 5.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x 2+4x-3=0; (2)x 2+3x-2=0; (3)x 2-23x+118 =0; (4)x 2+-4=0. 6.用配方法求证: (1)8x 2-12x+5的值恒大于零; (2)2y-2y 2-1的值恒小于零. 7.在高尔夫球比赛中,某运动员打出的球在空中飞行高度h(m) 与打出后飞行的时间t(s) 之间的关系是h=7t-t 2. (1)经过多少秒钟,球飞出的高度为10m; (2)经过多少秒钟,球又落到地面. 8.在△ABC 中,三边a 、b 、c 满足2+b 2+c 2=32 ,试判断△ABC 的形状. A 卷答案

初一数学分类讨论思想例题分析及练习

分类讨论思想 在数学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或结论不唯一确定,有多种可能情况,难以统一解答,就需要按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分门别类的加以讨论,最后综合归纳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这种解题方法叫做分类讨论。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分阶段学习知识,还要适时的总结一下数学思想方法。初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有: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方程思想等。分类讨论思想是大家在中学阶段需要掌握的重要思想方法。特别就中考而言,经常出现带有这种思想的考题。几乎可以这么说:“分类讨论一旦出现,就是中高档次题”。今天,我们就带着大家把初一一年常见的分类讨论问题大致整理一下。 在分类讨论的问题中有三个重要的注意事项。 1. 什么样的题会出现分类讨论思想--往往是在题目中的基本步骤中出现了“条件不确定,无法进行下一步”(如几何中,画图的不确定;代数中,出现字母系数等)。 2. 分类讨论需要注意什么----关键是“不重、不漏”,特别要注意分类标准的统一性。 3. 分类讨论中最容易错的是什么--总是有双重易错点“讨论有重漏,讨论之后不检验是否合题意”。 【例1】解方程:|x-1|=2 分析:绝对值为2 的数有2个 解:x-1=2或x-1=-2, 则x=3或x=-1 说明应该说,绝对值问题是我们在上学期最初见过的“难题”。其实归根究底,一般考察绝对值的问题有三。 1. 化简(如当a<0b即a-b>0 ②a=b即a-b=0 ③a0时,2a>0,即(1+a)-(1-a)>0,即1+a>1-a ②当a=0时,2a=0,即(1+a)-(1-a)=0,即1+a=1-a ③当a<0时,2a<0,即(1+a)-(1-a)<0,即1+a<1-a

七年级数学线段计算人教四年制版.doc

2019-2020 年七年级数学 线段的计算 人教四年制版 【本讲教育信息 】 一 . 教学内容: 线段的计算 二. 重点、难点: 线段的计算在课本上过于简单,线段的计算能帮助同学们深刻理解线段和差的几何意义,特别是对于线段之间有比例关系的要引入参数,这种方法同学们要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在相似图形及圆当中很多题目要用这种方法。 【典型例题】 [ 例 1] 已知:如图, C 是线段 AB 上一点, M 、N 分别是线段 AC 、BC 的中点, AB=11 ,求 MN 。 分析: 在线段计算中就是把所求线段与已知线段之间建立关系。 解: ∵ M 、 N 分别是线段 AC 、BC 的中点 ∴ MC 1 AC, CN 1 BC 2 2 ∴ MN MC CN 1 ( AC BC) 1 AB 11 2 2 2 说明: 一般地这种题目就是把所求线段表示成和或差的形式, 再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 [ 例 2] 已知:C 是线段 AB 的中点,D 是 CB 上一点,E 是 DB 的中点,若 CE=4 ,AD 2 AB , 3 求线段 AB 的长。 CDEB 解: ∵ C 、E 分别是 AB 、 DB 的中点 ∴ BC 1 AB , BE 1 DB 2 1 2 1 AD ∴ EC BC BE ( AB DB ) 2 2 ∴ AD 2EC 8 ∵ AD 2 AB 8 2 AB 3 3 ∴ AB 12 [ 例 3] 如图,线段 AB 上有 C 、 D 两点,点 C 将 AB 分成 5 : 7 两部分,点 D 将线段 AB 分 成 5: 11两部分,若 CD 15cm ,求 AB 。 解法一: ∵点 C 将 AB 分成 5 : 7 两部分

第1章整式的乘除计算 题型解读17 用配方法解题题型-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有答案

《整式的乘除》计算题型解读17 用配方法解题题型 【知识梳理】 1.题型特点:出现类似完全平方式展开式的代数式; 2.解题方法: 配方法指的是将一个代数式的某一部分,通过恒等变形(如拆分、分组或等式性质的方法)转化为一个完全平方式或几个完全平方式的和的方法。初一代数中涉及到“配方法”,多拆分常数项,或运用等式性质进行恒等变形,让拆分出来的项与多项式中的某两项组成完全平方式,且多半会结合平方的非负性进行解题。. 【典型例题】 例1. 在多项式x 2+9中添加一个单项式,使其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则添加的单项式可以是______ 解析:①x 2若为平方项,则加上的项是:±2x ×3=±6x ; ②若x 2为乘积二倍项,则加上的项是:(x 26 )2=x4/36, ③若加上后是单项式的平方,则加上的项是:-x 2或-9. 例2.计算:1.23452+0.76552+2.469×0.7655 解析:原式=1.23452+2×1.2345×0.7655+0.76552 =(1.2345+0.7655)2 =4 例3.若a ,b 为有理数,且2a 2?2ab +b 2+4a +4=0,则a 2b +ab 2 =__________ 解析:原方程可变形为: (a ?b)2+(a +2)2=0,

∴a=b=?2, ∴原式=-6 例4.已知x2+y2+2x?8y+17=0,求x2017+xy的值。 解析:原方程可变形为: (x+1)2+(y?4)2=0 , ∴ x=?1,y=4,, ∴原式=1-4=-3 例5.已知a2+b2?2a+4b+5=0,则a+b=____________ 解析:原方程可变形为:(a?1)2+(b+2)2=0 , ∴ a=1,b=?2, ∴原式=-1 例6.不论x取何数,代数式x2?6x+10的值均为() A.正数 B.零 C.负数 D.非负数 解析:原式=x2-6x+9+1=(x-3)2+1≥1,故选A 例7.不论x、y为什么实数,代数式x2+y2+2x?4y+7的值( A ) A.总不小于2 B.总不小于7 C.可为任何实数 D.可能为负数 解析:原式=(x2+2x+1)+(y2-4y+4)+2=(x+1)2+(y-2)2+2≥2,故选A

七年级上册数学思想方法归纳

七年级上册思想方法总结 方法一 归纳思想 归纳就是从特殊、个别的事例推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归纳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这对解决复杂问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思想方法常用于探索规律问题。 例1 观察下列式子,探索其规律并填空: 1)1(12?-=;;2)1(313?-=-;3)1(5314?-=+-;4)1(75315?-=-+-…… 请你计算_________。 例2 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涂上颜色.如图(1)所示,把正方体的棱2等分,然后沿等分线把正方体切开,能够得到8个小正方体,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8个小正方体全是3个面涂有颜色的. 如图(2)所示,如果把正方体的棱3等分,然后沿等分线把正方体切开,能够得到27个小正方体,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小正方体中有8个是3个面涂有颜色的,有12个是2个面涂有颜色的,有6个是1个面涂有颜色的,还有1个各个面都没有涂色. (1) (2) (3) (1)如果把正方体的棱4等分,如图(3)所示所得小正方体表面涂色情况如何呢?把正方体的棱n 等分呢?(请填写下表): 方法二 整体思想 所谓“整体思想”就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将要解决的问题看作一个整体,通过对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已知条件和所求综合考虑后,得出结论。 例3 计算)200813121(+??++)(20071211+??++)2008 1211+??++-(

)(2007 13121+??++。 方法三 数形结合思想 所谓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清其代数含义,又提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例4 如图2所示,M,N,P,R 分别是数轴上四个整数所对应的点,其中有一点是原点,并且MN=NP=PR=1。数a 对应的点在M 与N 之间,数b 对应的点在P 与R 之间,若3=+b a ,则原点可能是( ) A. M 或R B.N 或P C.M 或N D.P 或R 方法四 转化思想 转化思想的实质就是将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一个较易解决或已经解决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复杂”转化为“简单”问题。它是初中数学中重要、常见的思想方法。 例 5 对于任意两个有理数对()b a ,和()d c ,,规定:当d b c a ==,时,有()b a ,=()d c ,;运算“?为”()()()bd ac d c b a ,,,=?;运算“⊕”为()()()d b c a d c b a ++=⊕,,,。设q p ,都是有理数,若()()()4,2,2,1-=?q p ,则()()q p ,2,1⊕=________。 方法五 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讨论,就是当问题所给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就需要把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进行分类,然后对每类别研究得出结论,最后综合各类得到整个问题的答案。本学期体现分类讨论思想应用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处: (1)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要求进行有关的计算,往往需要分类讨论; (2)解含有绝对值的方程或解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时,需要分类讨论; (3)列方程解决分段付费、方案决策等问题时,需要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得出最佳方案; (4)线段或角的无图计算题,图形往往会有不同的形状,需要分类讨论。 例6 (2017.江川县期末)解绝对值方程234=-+-x x 。 例7 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射线OA,OB,OC ,若A O B B O C ∠=∠2,OD 平分AOC ∠,?=∠21BOD ,求BOC ∠的度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