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定义]白细胞分类计数是将血液制成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用染料染色,根据各类白细胞着色特征,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数量、形态和质量的变化、予以分类计数并求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的百分率。

[意义]血液中的白细胞一般包括:颗粒细胞(嗜中性、嗜酸性和碱性细胞)、淋巴细胞(大、中、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它们分工不同,在体内发挥各自的作用。①嗜中性白细胞,成熟的嗜中性白细胞通过吞噬作用而消灭入侵的细菌,特别是球菌。在严重感染和炎症初期时最活跃;②嗜酸性白细胞,常积聚在抗原-抗体反应的部位,因此,认为它抑制组胺等物质的活动;③嗜碱性白细胞,碱性颗粒中有肝素,表明它有抗凝作用;④淋巴细胞;参与机体免疫反应;⑤单核细胞;它有特殊的酶系统,能对付顽强的病原体,如真菌、原生动物、结核杆菌及布病等。在慢性感染时或体内有较多组织碎片需要清除时,它会大量出现。

在正常情况下,白细胞构成的比例、形态和质量基本是不变的,但在病理情况下,这种比例、形态、质量将会发生变化,故临床上常把计数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诊断某些感染性疾病的种类。

[目的与要求]掌握计数的原理、方法和临床意义

[原理]由于白细胞内含有带不同电荷的物质,其中带正电荷的物质易与酸性染料结合呈现红色(这种物质叫嗜酸性物质或颗粒,而其本身呈碱性);而带负电荷的物质易与碱性染料结合呈现蓝色(这种物质叫嗜碱性物质或颗粒,而其本身呈酸性);当细胞内物质带的正负电荷相等时,那么结合的酸性染料和碱性染料几乎相等,这些物质就呈现红、蓝相混的紫红色(这种物质叫嗜中性物质或颗粒)。这样血片中的白细胞经过染色后就被染成红、蓝及紫红色,从而可以识别分类。

【器材与试剂】

器材:载玻片、染色缸及支架、洗瓶、显微镜及镜油、白细胞分类计数器、吸水纸等。

试剂:染液、缓冲液

[步骤]

1.采血

2.制作血涂片:①取洁净载玻片数张,选择边缘光滑的载片作为推片(也可用血细胞计数板的盖玻片做为推片),用左手的拇指及中指夹持载片并置于平稳的台面上,右手持推片。

②取被检血(经EDTA抗凝)1小滴,放于载玻片的右端,手持推片放于血滴之前并与载片接触,以30°~40°角向后拉动推片,使之与血滴接触,待血液扩散形成一条线状之后,以均等的速度轻轻向前推动推片,则血液就被均匀地涂于载片上而形成一薄血膜。良好的血片,血液应分布均匀,厚度要适当,对光观察时呈霓红色,血膜应位于玻片中央,两端留有空隙,以便标上患畜名称、畜别、编号、日期。常温下自然风干(冬天可适当加温)。3.染色

3.1单染色

瑞氏染色:滴加染液(约20滴)盖满血膜,染1分钟后,再加等量的缓冲液,继续染色3~10分钟(外界温度低染色时间长,反之亦然),用水冲去染液,吸干染片,干燥后,油镜观察。对胞浆及颗粒染色效果好。

姬姆萨氏染色:在血膜上先加2-3滴甲醇使血膜固定,3-5分钟后待甲醇挥发后再加染液;染色20-60分钟(依外界温度高低而定染色时间长短);水洗,干后油镜观察。对胞核及血液原虫染色效果好。

3.2复染色(混合染色)

瑞氏-姬姆萨氏复合染色:先加瑞氏染液,半分钟后用水洗去染液;再加姬姆萨氏染液染约

10分钟,水洗、干燥镜检。

或在临染色时向瑞氏染液中加入适量的姬姆萨氏原液,即每10毫升瑞氏染液中,加入0.5-1.0毫升姬姆萨氏原液,混匀后,按瑞氏染色的步骤进行染色。

4.镜检分类计数

方法: 四角曲则计数法或三段曲则计数法.

步骤: (1)先用低倍镜观察血片上白细胞的分布情况. 一般嗜中性白细胞, 单核细胞及体积较大的细胞分布在血片的上, 下边及尾端, 中小淋巴细胞则多在涂片的起始端. (2)滴加镜油, 转用油镜头进行计数. 至少数100个白细胞,根据染色特点,分别计数各类白细胞的数量,最后求出各类白细胞占总数的百分比。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1.判断可能的感染或疾病的状况

1).嗜中性白细胞:

(1)增多:见于某些急性传染病(猪丹毒、炭疽、出败等)和慢性传染病(鼻疽、结核等),某些化脓性疾病(脓性胸膜炎、脓性腹膜炎、肺脓肿及创伤性心包炎等),某些急性炎症(急性胃肠炎、急性肺炎、急性子宫内膜炎和乳房炎等),术后一周内,酸中毒的初期,毛地黄中毒以及肾上腺素中毒等。

(2)减少:见于病毒性疾病以及病危期,造血机能受阻或衰弱;怀骡子的母驴在妊娠中毒症时,嗜中性白细胞显著减少。

2).嗜酸性白细胞:

(1)增多:见于某些寄生虫病(肝片吸虫病、球虫病、旋毛虫病等),某些过敏疾病(饲草过敏、寻麻疹、注射血清后等),皮肤病(湿疹、疥癣等)

(2)减少:见于毒血症、尿毒症、严重创伤及中毒等。

3).嗜碱性白细胞:增多或减少较少见。

4).淋巴细胞:

(1)增多:见于某些慢性传染病(如结核、布病等),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某些病毒病(猪瘟、流感等)以及血孢子虫病等。

(2)减少:常在嗜中性白细胞数绝对增多时,出现淋巴细胞减少的现象。说明机体与病原正处于激烈的斗争,此后若淋巴细胞渐渐增多,表示预后良好。

5).大单核细胞:

(1)增多:见于某些原虫病,某些慢性细菌感染以及某些病毒病(如马传染性贫血)。(2)减少:见于急性传染性病的初期及各种疾病的垂危期。

2.判断预后

1)预后不良: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白细胞的百分比显著升高者;嗜中性杆状核细胞及晚幼细胞显著增多者;白细胞总数未能随病情的发展而适时升高者;嗜酸性白细胞完全消失者。2)预后良好: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白细胞的百分比随病情的好转而逐步下降者;嗜中性杆状核细胞及晚幼细胞逐渐减少而分叶核细胞渐次相应恢复者;淋巴细胞的百分比逐渐恢复者;大单核细胞暂时增多者;嗜酸性白细胞重新出现或暂时增多者。

[白细胞的染色(瑞氏或姬姆萨氏)特点]

1. 嗜碱性粒细胞:细胞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浆中有深紫色的较小的染色颗粒。

2.嗜酸性粒细胞:细胞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浆中有鲜红色的染色颗粒。

3.中性粒细胞:细胞中等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浆中有淡玫瑰红的小颗粒。依细胞核

的形态分为髓细胞、幼稚型、杆状核及分叶核细胞。髓细胞的细胞核色淡,着色不均,呈长圆形或豆型。幼稚型的细胞核着色较淡,核染色质疏松,多呈肾型、豆型。杆状核细胞的核致密、色深,呈杆状的香肠形、蹄铁型或S型,两边平行。分叶核细胞其核分

成2~6个不等,并在其间有细丝状连接为其特征。

4.淋巴细胞:胞体呈圆形,直径大者为大淋巴细胞,小者称小淋巴细胞;核呈深蓝紫色,

圆形,致密且常偏在;胞浆呈淡天蓝色,核周围有淡染色带(或呈透明带);小淋巴细胞的胞浆极少,有时仅呈月牙形,位于一侧。

5.单核细胞:个体极大,呈不正、多边、多角形,胞浆呈较暗的烟灰色,核呈紫褐色,形

如肾形、山字形、折叠状,核染色质疏松网状。

【正常参考值】见表1-1

动物种类白细胞总数

×109/L 嗜碱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嗜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晚幼细胞杆状核分叶核

牛8.0 0.5 4.0 0.5 3.0 33.0 57.0 2.0 马9.5 0.5 4.5 0.5 4.0 54.0 34.0 2.5 羊绵8.2,山9.6 0.5 4.5 1.0 3.0 33.0 55.5 3.5 猪14.8 0.5 2.5 1.0 5.5 32.0 55.0 3.5 骆驼0.5 8.0 1.0 6.5 47.0 35.0 2.0 犬9.4 少见 4.0 0.0 0.8 70.0 20.0 5.0 猫12.0 4.5 0.25 0.25 4.5 63.5 25.8 1.2 鸡19.0 1-45-8 25-30%55-6010

附注:

1.白细胞的染色(用瑞氏或姬姆萨氏)特点:

1.嗜碱性粒细胞:细胞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浆中有深紫色的较小的染色颗粒。

2.嗜酸性粒细胞:细胞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浆中有鲜红色的染色颗粒。

3.中性粒细胞:细胞中等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浆中有淡玫瑰红的小颗粒。依细胞核的形态分为髓细胞、幼稚型、杆状核及分叶核细胞。髓细胞的细胞核色淡,着色不均,呈长圆形或豆型。幼稚型的细胞核着色较淡,核染色质疏松,多呈肾型、豆型。杆状核细胞的核致密、色深,呈杆状的香肠形、蹄铁型或S型,两边平行。分叶核细胞其核分成2~6个不等,并在其间有细丝状连接为其特征。

4.淋巴细胞:胞体呈圆形,直径大者为大淋巴细胞,小者称小淋巴细胞;核呈深蓝紫色,圆形,致密且常偏在;胞浆呈淡天蓝色,核周围有淡染色带(或呈透明带);小淋巴细胞的胞浆极少,有时仅呈月牙形,位于一侧。

5.单核细胞:个体极大,呈不正、多边、多角形,胞浆呈较暗的烟灰色,核呈紫褐色,形如肾形、山字形、折叠状,核染色质疏松网状。

2.各种畜禽血细胞的染色特点:

禽血细胞的形态特点:鸡白细胞总数19×109/L. 异嗜性白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25-30%;嗜酸性白细胞占5%-8%; 嗜碱性白细胞占1-4%;淋巴细胞占55-60%;单核细胞占10%.

(1)红细胞: 呈卵圆形, 大小为10~14×6~9微米, 体积比马的红细胞大. 中央有椭圆形的核, 核中有不规则的深染色质. 胞浆呈橙红色.

(2)异嗜性白细胞: 又叫假嗜酸性白细胞,相当于哺乳动物的嗜中性粒细胞, 近乎圆形, 大小为0-14微米, 胞浆淡染, 其中有许多嗜酸性杆状或纺锤型结晶颗粒, 这种颗粒被染成浅红色. 胞核呈多型性, 核通常为2-5叶, 叶间的连接带较明显. 核内染色质块较粗大, 呈蓝紫色. 鸭的异嗜性白细胞颗粒为不正圆形; 鹅的为大米粒样.

(3)嗜酸性白细胞: 大小为4-11微米. 嗜酸性颗粒大而呈球形(鸭的呈杆状),染成深红色. 胞浆为淡蓝灰色; 核常为2叶, 染成蓝色.

(4)嗜碱性白细胞:胞浆内有中等大小的深紫色颗粒; 核为圆形、卵圆形或分叶, 核染色较浅.

(5)淋巴细胞: 分大、中、小淋巴细胞, 小的居多, 常有突起. 淋巴细胞胞浆微嗜碱性(淡蓝色); 核呈圆形或一侧凹陷(核的凹陷侧有时可见到嗜天青颗粒), 核常偏在, 染色质粗糙或细匀. (6)单核细胞: 占白细胞总数的10%. 比大淋巴细胞稍大, 其胞浆为蓝灰色(与大淋巴细胞相似, 但胞浆比淋巴细胞多). 核不规则, 核染色质结构疏松均匀为细丝状.

(7)凝血细胞: 相当于哺乳动物的血小板, 呈卵圆形, 胞浆清晰,其中央有一圆形的核. 在细胞的一端常有一个或多个染成红色的小颗粒; 胞核的染色质密集并结成较大的块.

马的血细胞形态特征:马的白细胞总数9.5×109/L.嗜中性白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8.5%; 嗜酸性白细胞占4.5%; 嗜碱性白细胞占0.5%;淋巴细胞占34%;单核细胞占2.5%.

(1) 红细胞:大小一致,平均直径为5.7微米,染色浓且均匀,中心淡染区不明显..红细胞常形成长链状(钱串状),一般不出现未成熟的红细胞.

(2) 嗜中性白细胞:成熟的细胞,核呈剧齿样外观, 核分叶明显.母马的嗜中性白细胞核上有时可见鼓锤状突起.胞浆染成淡红色,其中有桃红色微细的颗粒.在健康马的末梢血液中,嗜中性杆状核白细胞的核比分叶核白细胞的核大,呈马蹄形或S形, 核的边缘有染色较深的斑点. (3) 嗜酸性白细胞:细胞中有明亮的,被染成橙红色的,大而圆的颗粒,这种嗜酸性颗粒充满整个胞浆,甚至覆盖在胞核上,致使淡蓝色的胞浆几乎看不到.

(4) 嗜碱性白细胞:胞浆中有散在的或密集的被染成深蓝紫色的,大小和形状一定的颗粒.

(5) 淋巴细胞:大多数为小淋巴细胞,其特点是核大且染色浓,仅有一小片月牙形的天蓝色的胞

浆. 大淋巴细胞的胞浆相对较多, 呈淡蓝色,胞浆中含有为数不多的天蓝色小颗粒.

(6) 单核细胞:核多呈肾形,偏于细胞一侧. 胞浆呈灰蓝色,内有微细的天蓝色颗粒.

(7) 血小板:一般呈卵圆形, 也有呈精子形状者,常聚集在一起,内有细小的天蓝色颗粒.

牛的血细胞形态特点:牛的白细胞总数8.0×109/L.嗜中性白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36.5%; 嗜酸性白细胞占4.0%; 嗜碱性白细胞占0.5%;淋巴细胞占57%;单核细胞占2.0%.

(1) 红细胞:大小不均匀,平均直径为5.5微米,不易形成串钱状.在重剧疾病时,可见到红细胞形成串钱状, 因此根据串钱形成的程度,对判断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2) 嗜中性白细胞:成熟细胞的核分叶明显, 各叶间有较短的核丝连接, 胞浆呈淡桃红色, 含有大量紫红色的细小颗粒. 杆状核细胞的核短而粗且稍弯曲, 胞浆染色比成熟型的淡,颗粒也较少. 晚幼粒细胞的核较大,呈圆形,肾形,核染色质出现斑点状构造, 胞浆为淡灰色,颗粒不明显.

(3) 嗜酸性白细胞:嗜酸性颗粒较小,呈圆形,有屈光性, 颗粒之间有空隙, 呈现出淡灰色的细胞浆.胞核多呈杆状,也有呈分叶状的,核染色质浓淡不匀.

(4) 嗜碱性白细胞:嗜碱性颗粒呈卵圆形,大小和马的相似.

(5) 淋巴细胞:大小极不一致,小淋巴细胞的大小似红细胞, 往往只能看到核,胞浆很少. 大淋巴细胞大小似单核细胞.各种淋巴细胞的胞浆中有大小不等的紫红色颗粒.

(6) 单核细胞:核呈牛肾形或多角形, 染色质呈弥散性或纽扣状.胞浆呈灰色,常有空泡出现.

(7) 血小板:每一血小板的体积较小, 有时可出现比红细胞还大的巨型血小板,内有紫红色的小颗粒. 常聚集成堆, 有时浮在红细胞上.

绵羊的血细胞形态特点:绵羊的白细胞总数8.2×109/L.嗜中性白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26.9%; 嗜酸性白细胞占2.9%; 嗜碱性白细胞占0.2%;淋巴细胞占68.1%;单核细胞占1.9%.

(1) 红细胞:大小略有差异,平均直径为4.5微米,多数是单个存在,少数可有串钱状,细胞中央淡染.

(2) 嗜中性白细胞:分叶的核明显分为数叶, 叶间有细丝连接, 核染色质为斑点状,在母羊常可看到突起的染色体. 胞浆的染色性较弱,一般呈浅桃色, 其中有弥散性的微细小颗粒. 嗜中性杆状核型的细胞核多呈U字形, 也有呈S形的, 核染色质的斑纹比分叶核型的浅, 胞浆稍带蓝紫色. 成年健康绵羊的血液中,杆状核细胞非常少.

(3) 嗜酸性白细胞: 嗜酸性颗粒大小一致, 卵圆形,呈橙红色,轮廓明显.胞浆为浅蓝色.

(4) 嗜碱性白细胞:有暗紫色的大小均匀的圆形嗜碱性颗粒,分布在胞浆及胞核上.胞核的颜色比胞浆稍深,但两者的界限带不明显.

(5) 淋巴细胞:特点是胞浆内有大的嗜天青颗粒. 在核与胞浆之间,有明显的淡染区,好象形成了空隙.

(6) 单核细胞:核为变形虫样, 多为三叶, 每一叶较宽,核的染色质呈星芒状. 胞浆呈灰蓝色.

(7) 血小板:为深紫色的小颗粒,常聚集在一起, 有时可见到巨型血小板.

山羊的血细胞形态特点: 山羊的白细胞总数9.6×109/L.嗜中性白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41.8%; 嗜酸性白细胞占0.7%; 嗜碱性白细胞占0.7%;淋巴细胞占54.5%;单核细胞占2.3%.

(1) 红细胞: 为家畜中红细胞最小者, 其平均直径为4.1微米, 形状圆形乃至椭圆形, 染色均匀,常单个存在.

(2) 嗜中性白细胞:成熟的嗜中性白细胞核分叶比绵羊少,母羊的核有鼓锤状突起. 胞浆着色与绵羊的相似.

(3) 嗜酸性白细胞:有明显紫红色的圆而小的嗜酸性颗粒充满于胞浆中. 核多呈杆状,也有分成2-3叶的.

(4) 嗜碱性白细胞:嗜碱性颗粒的颜色与核的颜色相似(蓝紫色),但颗粒周围有一稍红的带.

(5) 淋巴细胞:胞浆呈浅蓝色, 但在边缘为深蓝色, 胞浆内有大小不一的红紫色的小颗粒.

(6) 单核细胞:胞浆呈淡蓝色, 胞浆内有空泡, 并有细小的蓝紫色颗粒.胞核呈卵圆形,杆状或分叶, 核染色质的结构呈钮扣状

(7) 血小板:与绵羊血小板相似,为深紫色的小颗粒,常聚集在一起.

猪的血细胞形态特点:猪的白细胞总数14.8×109/L.嗜中性白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38.5%; 嗜酸性白细胞占2.5%; 嗜碱性白细胞占0.5%;淋巴细胞占55.0%;单核细胞占3.5%.

(1) 红细胞: 平均直径为6.2微米,可形成串钱状,有时中央呈现淡染苍白.

(2) 嗜中性白细胞:成熟的核分为数叶,核丝不明显,核染色质呈鲜明的斑点状构造.杆状核细胞的核呈U字形或S形,核膜平滑. 在1日龄健康仔猪的血液中常出现晚幼嗜中性白细胞, 胞浆呈淡蓝色乃至蓝色.

(3) 嗜酸性白细胞: 颗粒呈圆形或卵圆形, 染成橙红色,均匀分布于胞浆中. 核为肾形, 杆状或分叶.

(4) 嗜碱性白细胞:胞核明显,呈淡紫色. 嗜碱性颗粒为蓝紫色,颗粒比马的稍大.

(5) 淋巴细胞:胞浆与核之间有一透明带,胞浆的边缘有小而细长的嗜天青颗粒.

(6) 单核细胞: 核的边缘不整齐,核染色质呈纽扣状. 胞浆为灰蓝色,几乎看不到胞浆的颗粒.

(7) 血小板: 呈小的卵圆形,有时也可见到细长的巨型血小板.

白细胞分类计数

血液中的白细胞一般包括:颗粒细胞(嗜中性、嗜酸性和碱性细胞)、淋巴细胞(大、中、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其构成的比例、形态和质量基本是不变的,但在病理情况下,这种比例、形态、质量将会发生变化,故临床上常把计数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诊断某些感染性疾病的种类。

【原理】白细胞分类计数是将血液制成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用复合染料染色,根据各类白细胞着色特征,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数量、形态和质量的变化、予以分类计数并求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的百分率,对疾病有辅助诊断意义。

【器材与试剂】

器材:载玻片、染色缸及支架、洗瓶、显微镜及镜油、白细胞分类计数器、吸水纸等。

试剂:染液、缓冲液

1.瑞(Wright)氏染液瑞氏染粉0.lg,甲醇60.0ml。将染粉置于研钵中,加少量甲醇研磨,使其溶解,然后将已溶解的染液倒入洁净的棕色玻瓶,剩下未溶解的染料再加少量甲醇研磨,如此继续操作,直至全部染料溶解并用完甲醇为止。在室温中保存7日后即可应用。新配制的染液偏碱性,放置后可呈酸性。保存时间愈久,染色力愈佳。

2.吉(Giemsa)氏染液吉氏染粉0.5g,纯甘油3

3.0ml,纯甲醇33.0m1。先将染粉置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甘油,充分研磨,然后加入其余量的甘油,水浴加温(60℃)1-2h,经常用玻璃棒搅拌,使染色粉溶解,最后加入甲醇混合,装棕色瓶中保存1周后过滤即成原液。临用时取此原液1ml,加pH6.8的缓冲液或新鲜蒸馏水10ml,即成应用液。

3.瑞—吉氏复合染色液瑞氏染粉1.0g,吉氏染粉0.3g,中性甘油10ml,甲醇500ml。先将瑞氏染粉与吉氏染粉置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甘油和甲醇,充分研磨,吸出上层染液置棕色瓶中,在加甲醇继续研磨,再吸出上液,如此连续数次,直至500ml甲醇用完。配好后每天早、晚各振摇3 min,共5天,存放1周后可使用。

4.缓冲液(pH6.8)磷酸氢二钠(Na2HPO4)3.8g,磷酸二氢钾(KH2PO4)

5.47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到1000 ml。

【血片涂抹】

1.取洁净载玻片数张,选择边缘光滑的载片作为推片(也可用血细胞计数板的盖玻片做为推片),用左手的拇指及中指夹持载片并置于平稳的台面上,右手持推片。

2.取被检血(经EDTA抗凝)1小滴,放于载玻片的右端,手持推片放于血滴之前并与载片接触,以30°~40°角向后拉动推片,使之与血滴接触,待血液扩散形成一条线状之后,以均等的速度轻轻向前推动推片,则血液就被均匀地涂于载片上而形成一薄血膜。良好的血片,血液应分布均匀,厚度要适当,对光观察时呈霓红色,血膜应位于玻片中央,两端留有空隙,以便标上患畜名称、畜别、编号、日期。常温下自然风干(冬天可适当加温)。

【血片染色】有单染和复染

1.瑞氏染色法是最常用的染色法之一。将干燥的血片用蜡笔于血膜之两端各划一道横线,以防染色液外溢。置血片于水平支架上,滴瑞氏染液于血片上,并计其滴数,直至将血膜浸盖为止,待染1~2 min后,滴加等量缓冲液或新鲜蒸馏水,轻轻吹动使之混匀,再染4~10 min,用蒸馏水或常水冲洗,吸干,油镜观察。此染液对胞浆及颗粒的染色效果较好。

2.姬姆萨氏染色法血涂片用甲醇固定1~2 min。待甲醇挥发后再将血片直立于装有姬姆萨氏应用液的染色缸中,染色30~60 min,取出用蒸馏水或常水冲洗,干燥后镜检。此染液对细胞核及血液原虫的染色效果较好。

3.瑞氏与姬姆萨氏复合染色法将血片置于染色架上,滴加复合染液3~5滴,使其迅速布

满血膜,约1 min后,滴加缓冲液5~10滴,轻轻摇动玻片使之充分混合,5~10 min后用流水冲去染液,待干镜检。

【分类计数】

1.先用低倍镜检视血片上白细胞的分布情况,一般是粒细胞、单核细胞及体积较大的细胞分

布在血片的上、下缘及尾端,淋巴细胞多在血片的起始端。滴加显微镜油,转过油镜头进行分类计数。

2.计数时,为避免重复和遗漏,可用四区、三区或中央曲折计数法推移血片,记录每一区的

各种白细胞数。每张血片最少计数100个白细胞,连续观察2~3张血片,求出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

3.记录时,可用“白细胞分类计数器”,也可事先设计一表格,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

以便于统计百分数。

【正常参考值】见表1-1

动物种类嗜碱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嗜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晚幼细胞杆状核分叶核

牛0.5 4.0 0.5 3.0 33.0 57.0 2.0

马0.5 4.5 0.5 4.0 54.0 34.0 2.5

羊0.5 4.5 1.0 3.0 33.0 55.5 3.5

猪0.5 2.5 1.0 5.5 32.0 55.0 3.5

骆驼0.5 8.0 1.0 6.5 47.0 35.0 2.0

白细胞分类计数可发现各种白细胞的量或质的变化,结合白细胞总数,可进一步揭示机体防御机能的状况,对疾病的诊断、病程、预后判断及治疗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由于外周血液中白细胞的组成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数最多,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除牛、猪外),所以,在多数情况下,白细胞数的变化主要受中性粒细胞的影响,其增多或减少的临床意义与中性粒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基本一致。

1.嗜中性白细胞增加:

(1)生理性的:多见于运动或进食后、妊娠或分娩、新生畜以及应激等。

(2)病理性的:多见于炎症性疾病,如某些急性传染病、化脓性疾病、急性炎症及某些慢性炎证等。此时因组织需要大量的嗜中性白细胞,故骨髓在一定范围内会大量释放嗜中性白细胞进入外周血液。

2.嗜中性白细胞减少,主见于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如、犬瘟热、传染性肝炎、猫传染性泛

白细胞减少等,某些慢性中毒性疾病如汞制剂中毒、牛蕨类植物中毒、磺胺或重金属类中毒,过敏反应性休克,弓形虫病,辐射线的照射,再障性贫血,病畜极度衰竭及濒死期等

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时主要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减少时见于高水平的皮质类固醇

激素及病情严重时。

4.嗜碱性粒细胞:变化比较少见,临床意义不大。

5.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增多见于肾上腺素引起的生理性增多、一些慢性传染病如牛结核和马

鼻疽以及感染性疾病的恢复期;淋巴细胞减少见于皮质类固醇激素诱发的减少、急性全身性感染初期及射线损伤。

6.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增多见于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及血孢子虫病、霉菌感染;单核细胞减

少见于急性败血症及病危期。

【各种白细胞的形态特征】见表1-2

家畜各种白细胞的形态特征主要表现在细胞核的特有形状、位置和染色特点以及细胞浆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临床意义分析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临床意义分析白细胞是一类有核的血细胞。白细胞不是一个均一的细胞群,根据其形态、 功能和来源部位可以分为三大类: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白细胞与红细胞和血小板一样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细胞发育过程中又都是经历定向祖细胞、前体细胞,而后成为具有各种细胞功能的成熟白细胞。 1 白细胞计数 1.1 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严格使用EDTA-K2抗凝静脉血,抽血后立即轻轻颠倒混匀,防止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摇晃切勿用力,防止产生气泡及造成溶血;取样后2小时内及时送检进行测定,室温贮存不得超过6小时。 1.2 临床意义白细胞总数具有明显的生理波动性,一日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可以相差1倍。如下午较上午偏高;用餐后较用餐前偏高;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时较安静状态下偏高;月经前期、妊娠、分娩、哺乳期亦可增高;新生儿及婴儿明显高于成人。 正常成年人白细胞总数是(4.0~10.0)×109/L,每日不同的时间和机体不同的功能状态下,白细胞在血液中的数目是有较大范围变化的。当每升超过10.0×109个白细胞时,称为白细胞增多。而每升少于4.0×109个白细胞时,称为白细胞减少。机体有炎症时常出现白细胞增多。 有急性感染,组织损伤、坏死、恶性肿瘤、白血病,尤其是慢性白血病、急性失血、急性中毒、类白血病反应等,白细数计数病理性增多。某些感染,如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等;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不增多型白血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理化损伤及药物反应;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出现病理性减少。抗癫痫类药物、某些抗生素、麻醉药、激素类药物可引起一过性白细胞增多。磺胺类药物、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物等,会使白细胞降低。 2 白细胞分类计数、,。 参考值: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0.04~0.50)×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2.00~7.00)×109/L;嗜酸性粒细胞0.5%~5%,(0.02~ 0.50)×109/L;嗜碱性粒细胞0%~1%,(0~0.10)×109/L;淋巴细胞20%~40%,(0.80~4.00)×109/L;单核细胞3%~8%,(0.12~0.70)×109/L 2.2 临床意义 2.2.1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和调节作用、变形性和粘附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由于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其增高和减低直接影响白细胞总数的变化。在临床的具体应用中单纯的白细胞总数检测意义不大,其数量变化必须参考白细胞分类的变化值。 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高程度取决于感染微生物的种类、感染灶的范围、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反应能力。如感染很局限且轻微,白细胞总数仍可正常,但分类检查时可见分叶核百分率有所增高;中度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高大于10×109/L,并伴有轻度核象左移;严重感染时总数常明显增高,可达20×109/L以上,且伴有明显核象左移;在脾破裂

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

ICS 备案号: WS 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 Reference leukocyte differential count method (报批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4) 2总则 (4) 3方法 (4) 3.1 样本采集 (4) 3.2 血涂片制备和要求 (4) 3.3 血涂片染色 (4) 3.4 需分类的外周血有核细胞 (5) 3.5 血涂片检查步骤 (5) 3.6 检验人员要求和考核 (6) 附录A(规范性附录)常见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学 (7) 附录B(规范性附录)计算公式 (9) 附录C(规范性附录)自动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性能评价 (10) 参考文献 (16)

前言 为了保证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具有溯源性和准确性,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修改采用了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颁发的《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和仪器评价方法》标准(H20-A)。 本标准从20XX年XX月XX日起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都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医政司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晓波、许蕾、宋颖、方心驰、张锦锋。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负责解释。

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立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中有关样本采集、血涂片制备的要求、血涂片染色、血涂片有核细胞检查的步骤、对检验人员的要求和考核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建立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的实验室 2 总则 2.1 本标准采用手工目视显微镜计数法作为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方法。 2.2 为了保证参考方法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性,建立参考方法的实验室必须进行比对。 3 方法 3.1 样本采集 将静脉血采集于EDTA-K2抗凝剂(液体或粉末状)中(浓度为每毫升血液含1.5~2.2mg EDTA-K2·H2O)。采血后立即混匀,应拒绝分析有肉眼可见凝块的样本。 3.2 血涂片制备和要求 3.2.1 血涂片制备 3.2.1.1 每份样本制作3张血涂片。要求所用玻片清洁、干燥、无尘,大小为25 mm×75mm,厚度为0.8~1.2mm。并有明确标记。如果样本中白细胞数量少时,需要制备更多血涂片(如6张)。 3.2.1.2 使用EDTA-K2抗凝血液样本时,应在采集后4小时内制备血涂片。在制片前,样本应充分混匀。注意,样本不能冷藏。 3.2.1.3 用楔形技术制备血涂片。在玻片近一端1/3处,加一滴(约0.05ml)充分混匀的血液,握住另一张较狭窄的、边缘光滑的推片,以30o~45o角使血滴沿推片迅速散开,快速、平稳地推动推片至玻片的另一端(见图1)。 3.2.1.4 在1小时内,用Romanowsky类型染液染色;或在1小时内,用无水甲醇(含水量﹤3%)固定后染色。 3.2.2 良好血涂片的要求 3.2.2.1 血膜至少长25mm,至玻片两侧边缘的距离至少为5mm。 3.2.2.2 血膜边缘要比玻片边缘窄,且边缘光滑,适用于油镜检查。 3.2.2.3 血细胞从厚区到薄区逐步均匀分布,末端呈方形或羽毛状。 3.2.2.4 血膜末端无粒状、划线或裂隙。所有这些情况会使白细胞集中在这些区域内。 3.2.2.5 在镜检区域内,白细胞形态应无人为异常改变。通常,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抗凝血会造成白细胞形态的改变,如胞浆内形成空泡,核分解破裂等。应将抗凝血液保存时间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除部分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外,镜检区域内破损白细胞量应<2%。 3.2.2.6 无人为污染。 3.3 血涂片染色 采用Romanowsky类染料染色。Romanowsky类染料由亚甲蓝和/或亚甲蓝氧化产物(天青B),和卤化荧光素(通常为伊红B或Y)组成。良好的染色能准确鉴别成熟和未成熟白细胞或异常细胞。 3.3.1 染料的性能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和种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是相对稳定的。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时白细胞为止5000~10000个。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为: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1~4%;嗜好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为1~7%。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粪便中的白细胞当肠道有炎症时增多其数量多少与炎症轻重及部位有关偑晩鄌回閳呀。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不多丂毡鞔蹑雉鞙,均匀混合于粪便内且因细胞部分被消化而不易辨认。佯爬癋觝韏亨鳅结肠炎症如菌痢时亢曣蛡钆醰蜇,白细胞大量出现甚至满视野仼托磺醠闍韫嫊媳,并可见到退化的白细胞,还可见到边缘已不完整或已破碎核不清楚、成堆的脓细胞。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或钩虫病)时粪便中有时还伴有夏科-雷登伇気销详銄僀 (Charcot-Leyden)両松铵鐂鎥结晶,如用瑞氏染液染色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 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发现,白细胞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和预后有关。文献报道,对10000余人两年的观察研究表明,白细胞增高是脑梗死的先兆之一;而中性粒细胞增高的相关性最大,尤其小于65岁组最明显。血中白细胞数越高,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越大。梗死组织周围有白细胞浸润,且梗死灶周围的毛细血管存在白细胞聚集现象。对脑血管病患者白细胞的流变性研究,亦发现白细胞在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计数(WBC)介绍: 白细胞计数是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白细胞数目。旧称白血球,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细胞计数(WBC)原理: 用白细胞计数稀释液(多用稀乙酸溶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并破坏红细胞后,滴入庆数盘中,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白细胞数,经换算即可求得每升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 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值: 成人(4.0~10.0)×109/L; 儿童(5.0~12.0 )×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 【参考值】 白细胞计数 成人(4~10)×109/L 儿童(5~12)×109/L 新生儿(15~20)×109/L 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人) 相对值绝对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 ~5% (0.04~0.5)×109/L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 ~70% (2 ~7)×109/L 嗜酸性粒细胞0.5% ~5% (0.05 ~0.5)×109/L 嗜碱性粒细胞0% ~1% (0 ~1)×109/L 淋巴细胞20% ~40% (0.8 ~4)×109/L 单核细胞3% ~8% (0.12 ~0.8)×109/L 【临床意义】 白细胞总数高于参考值上限称白细胞增多,低于参考值下限为白细胞减少。其增多和减 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淋巴细胞等数量的改变也会引起白细胞总数的变化。白细 胞总数改变的临床意义详见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相关临床意义。 外周血涂片经Wright染色后观察其形态,可将白细胞分为5种类型,即中性粒细胞、嗜 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各种白细胞的特点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如下: 1.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增多(neutrophilia )中性粒细胞增多常伴随白细胞总 数的增多。 生理情况下,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一天内存在着变化,下午较清晨为高。 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情绪激动和剧痛 都可使白细胞暂时性增多。 妊娠中晚期及分娩时白细胞增多,于分娩后2~5天恢复至孕前水平。 病理性增多见于: ①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脓性球菌感染为最常见原因。此外,某些杆菌(大肠杆菌、绿 脓杆菌)、病毒(乙脑、流行性出血热)、真菌和放线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梅毒)、寄生 虫(肺吸虫)等都可使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②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严重外伤、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冻伤、血管栓塞(如 心肌梗塞、脑梗塞、肺梗塞)等,多在36h小时内出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③急性溶血:以血管内溶血更明显,溶血后12~36小时内中性粒细胞可增 多。 ④急性失血:急性大出血后1~2h,白细胞总数迅速增多,可达(10~20)×109/L,内出血较外出血显著,主要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血小板也有所增高,

白细胞分类计数操作规程

白细胞分类计数操作规程 一、项目名称:白细胞分类计数 二、原理:把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溥膜涂片,用复合染料染色, 根据各类细胞形态特征予以分类计数,得出相对比值(百分率)以观察细胞数量、质量和质量的变化,对疾病有辅助诊断意义。 三、试剂: B aso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 Ⅰ液:曙红、甲醇、亚甲蓝 2瓶250ml Ⅱ液:缓冲液 2瓶250ml 四、器材:玻片、显微镜 五、操作步骤: 1、采血后推制厚薄适宜的血膜片,膜应呈舌状,头、体、尾 清晰可分。 2、推好的血膜在空气中晃动,以促使快干,天冷或潮湿时, 应于37℃保温促干。 3、平置玻片于染色架上,滴加染液3-5滴,使其迅速盖满血 膜,约1分钟后,滴加缓冲液5-10滴,轻轻摇动待干。 4、选择涂片的体尾交界处染色良好的区域,在油镜下计数100 个白细胞,按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求出各类细胞确占比 值(百分率)。 六、参考值:

七、标本要求病人准备:血片推成舌形、厚薄适宜。新鲜静脉血或 末梢血.采血应顺利,不应有溶血和凝块。对病人无特殊要求,特殊病人由临床医生告知注意事项 八、临床意义: 1、增多: 1)、中性粒细胞: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手术后、尿毒症、酸中毒、急性尿中毒、急性铅中毒等。 2)、嗜酸性粒细胞: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某些血液病、烧伤等。 3)、嗜碱性粒细胞: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癌转移、铅及铋中毒等。 4)、淋巴细胞: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麻诊、隐脉炎、结核、传染性肝炎。 5)、单核细胞:结核、伤寒、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等。 2、减少: 1)、中性粒细胞:伤寒、付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中毒、X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定义]白细胞分类计数是将血液制成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用染料染色,根据各类白细胞着色特征,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数量、形态和质量的变化、予以分类计数并求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的百分率。 [意义]血液中的白细胞一般包括:颗粒细胞(嗜中性、嗜酸性和碱性细胞)、淋巴细胞(大、中、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它们分工不同,在体内发挥各自的作用。① 嗜中性白细胞, 成熟的嗜中性白细胞通过吞噬作用而消灭入侵的细菌,特别是球菌。在严重感染和炎症初期 时最活跃;②嗜酸性白细胞,常积聚在抗原-抗体反应的部位,因此,认为它抑制组胺等物质的活动;③嗜碱性白细胞,碱性颗粒中有肝素,表明它有抗凝作用;④淋巴细胞;参与机 体免疫反应;⑤单核细胞;它有特殊的酶系统,能对付顽强的病原体,如真菌、原生动物、结核杆菌及布病等。在慢性感染时或体内有较多组织碎片需要清除时,它会大量出现。 在正常情况下,白细胞构成的比例、形态和质量基本是不变的,但在病理情况下,这种比例、形态、质量将会发生变化,故临床上常把计数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诊断某些感染性疾病的种类。 [目的与要求]掌握计数的原理、方法和临床意义 [原理]由于白细胞内含有带不同电荷的物质,其中带正电荷的物质易与酸性染料结合呈现红 色(这种物质叫嗜酸性物质或颗粒,而其本身呈碱性);而带负电荷的物质易与碱性染料结 合呈现蓝色(这种物质叫嗜碱性物质或颗粒,而其本身呈酸性);当细胞内物质带的正负电 荷相等时,那么结合的酸性染料和碱性染料几乎相等,这些物质就呈现红、蓝相混的紫红色 (这种物质叫嗜中性物质或颗粒)。这样血片中的白细胞经过染色后就被染成红、蓝及紫红色,从而可以识别分类。 【器材与试剂】 器村:载垠片?聲色缸及比架、洗報、显????汕、白細胞分类计数器、吸水纸等. 试剂:染液、缓冲液 [步骤] 1 .米血 2. 制作血涂片:①取洁净载玻片数张,选择边缘光滑的载片作为推片(也可用血细胞计数板的盖玻片做为推片),用左手的拇指及中指夹持载片并置于平稳的台面上,右手持推片。 ②取被检血(经EDTA抗凝)1小滴,放于载玻片的右端,手持推片放于血滴之前并与载片接触,以30°?40°角向后拉动推片,使之与血滴接触,待血液扩散形成一条线状之后,以均等的速度轻轻向前推动推片,则血液就被均匀地涂于载片上而形成一薄血膜。良好的血 片,血液应分布均匀,厚度要适当,对光观察时呈霓红色,血膜应位于玻片中央,两端留有空隙,以迪 3. 染色 3. 1单染色 瑞氏染色:滴加染液(约20滴)盖满血膜,染1分钟后,再加等量的缓冲液,继续染色3?10分钟(外界温度低染色时间长,反之亦然),用水冲去染液,吸干染片,干燥后,油镜观 察。对胞浆及颗粒染色效果好。 姬姆萨氏染色:在血膜上先加2-3滴甲醇使血膜固定,3-5分钟后待甲醇挥发后再加染液;染色20-60分钟(依外界温度高低而定染色时间长短);水洗,干后油镜观察。对胞核及血液原虫染色效果好。 3. 2复染色(混合染色) 瑞氏-姬姆萨氏复合染色:先加瑞氏染液,半分钟后用水洗去染液;再加姬姆萨氏染液染约

白细胞计数实验报告(仅供参照)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目的:掌握血涂片制备的操作要领、瑞氏染色方法、正常外周血五种白细胞形态特点、 原理:各种白细胞必须经过染色,才易于区分其类别。常用者为瑞氏(Wright’s)染色法和姬姆萨(Giemsa)染色法。测定外周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相对比值,以观察其数量、形态和质量变化,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血涂片,计算血液中各类白细胞的百分率,称为白细胞分类计数。利用白细胞总数和各类白细胞的百分率,即可计算每mm3血液中各类白细胞的绝对值。 实验器材:香柏油、盖玻片、推片、采血针或注射器、小滴管、消毒棉球、瑞氏染液、pH6.4~6.8磷酸盐缓冲液、蒸馏水、计数板及专用盖片、针1ml 刻度移液管、1ml EP管、光学显微镜。20ul刻度移液管、推片 实验步骤 白细胞分类 1.血片制作: 取一滴血,滴于洁净无油脂的玻片一端。左手持玻片,右手再取边缘光滑的另一玻片作为推片。将推片边缘置于血滴前方,然后向后拉,当与血滴接触后,血即均匀附在二玻片之间。此后以二玻片约呈30—45度的角度平稳地向前推至玻片另一端。推时角度要一致,用力应均匀,即推出均匀的血膜(血膜不可过厚、过薄)。将制好的血涂片晾干,不可加热。 注:(1)良好涂片标准:1) 呈头、体、尾舌形 2) 血膜厚薄适宜 3) 两边留有空隙(2)涂片好坏与下列因素有关:1)血滴大小 2)推片与玻片之间角度 3)推片速度 2、血涂片的染色步骤: (1)用蜡笔在血膜两端各划一道线,以免染料外溢,置涂片于染色架上。(2)滴加瑞氏染液,共计七八滴数,以盖满血膜为度,静置1分钟。(3)再滴加等量的磷酸缓冲盐溶液,轻轻摇动,并轻吹液体使染色液与缓冲液混合均匀,静置15分钟。 (4)用清水冲洗。切勿先倾去染液再冲洗,否则沉淀物附于血膜上不宜出去。冲洗后斜置血涂片于空气中干燥。或先用滤纸吸取水分迅速干燥,即可镜检。 3、白细胞分类计数:先用低倍镜检查涂片及染色是否均匀。然后加一滴香柏油于血膜厚薄均匀处(一般在体尾交界处),在油镜下由此处开始按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计数移动时避免重复。根据所见到的100个白细胞,记录各种白细胞所占的百分数。

如何认识血常规中白细胞和分类值的意义

如何认识血常规中白细胞和分类值的意义 全网发布:2012-07-24 23:00 发表者:陈贤楠(访问人次:33653) 血常规中的白细胞总数和分类是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重要的参考资料,尤其在儿科急性发热、感染性疾病诊治中,血常规检查常是区别细菌性感染或病毒感染以及感染严重度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我在日常工作中也经常发现,某些家长或医生由于对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分析的片面性,导致抗生素滥用或疾病严重度判断的偏移。在此作简短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陈贤楠 一、必须牢记以下的基本概念: 1、白细胞总数(WBC)和分类(包括绝对值和相对百分数)值反映的是炎症指标,换言之,感染性炎症和非感染性炎症均可以引起上述参数的变化。 2、在儿科发热的患儿,白细胞和分类值常反映感染性炎症,也常作为鉴别细菌性或非细菌性感染的指标。即:细菌性感染常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数升高。 3、但是在复杂性慢性、反复性发作的疾病(如哮喘、过敏咳嗽、过敏肠病等)和重症感染又伴有全身炎症反应(如各种病原体引起的重症感染、感染性休克)时,上述数值的判断必须慎重,因为它既受感染性炎症,又受非感染炎症的影响。 4、病毒感染时通常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加,但某些特殊病毒或病毒感染综合征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5、白细胞总数和分类,作为血常规三项重要信息之一(其他二项是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也是血液病和骨髓功能重要指标。如白白血病、白细胞减少症等。 二、当前儿科门诊对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分析的常见偏移和误区有: 1、以成人的白细胞和分类正常值来判断小儿的化验值。小儿各年龄段血常规中白细胞级分类有很大的不同(见下表);白细胞主要分粒细胞(包括嗜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的分类中以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变化比较突出:生后4~6天至~4~6岁期间以淋巴细胞(lymphocyte,L)占优势约占60%为主,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约为30%;而在出生后4~6天前和4~6岁后直至成人则以中性粒细胞为优势,约占65%。 白细胞值正常范围在国内外不同教科书中有所不同的,但各年龄组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而目前个医院包括儿童医院化验单上均以成人正常值为标准,不少儿科医生也以此标准值去判断不同年龄患儿,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也是抗生素滥用的重要原因。 2、白细胞和分类值增高作为感染疾病未愈的指标、作为继续应用抗生素的证据。许多家长因为化验白细胞高而不敢停用抗生素。事实上对只咳嗽不发热,没有明显感染病灶的孩子轻度的白细胞增加没有太大意义,更不能区分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因为有多种因素可以引起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增高,如精神紧张、哭闹、运动或活动、预防接种,疼痛刺激等等。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服药、食物等也可使白细胞值改变。有人观察到:在12~24小时内,没有任何干预情况下,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可以由15.0~20.0×109/L下降至10.0×109/L(即从每立方毫米1.5万~2万降至1万以下)。 3、过度解读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如机械、简单地用来判断感染病原体、抗生素选择的指标。 三、白细胞生成、循环和清除过程--有利于纠正上述误区 以上已提及:白细胞主要由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以白细胞中占优势的中性粒细胞为例:

白细胞五分类原理和散点图特征

血细胞仪白细胞五分类法原理和散点图特征2008-12-14来源:检验世界网浏览:5747次转发至:我要评论【字号:大中小】 核心提示:本文主要介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白细胞五分类上的原理和散点图分布特点。此类仪器在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和计算参数上一般会采用类似的测定原理和计算方法,此类仪器的进展和其功能特点可参考作者撰写的其它文章。赞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张时民检验地带网 血细胞分析技术已经进入自动化时代,而具有白细胞五分类或更多分析参数的仪器也普遍的应用于国内各级医院实验室中,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服务。而具有18项参数带有白细胞三分群功能的血细胞分析仪也已经普及进入到基层医院和社区医疗中心,在许多大型医院中已不占主流位置,因此可以说目前在较大医院的检验科,常规血细胞分析仪已经进入全自动化和白细胞五分类的时代。 本文主要介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白细胞五分类上的原理和散点图分布特点。此类仪器在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和计算参数上一般会采用类似的测定原理和计算方法,此类仪器的进展和其功能特点可参考作者撰写的其它文章(见参考文献)。具有白细胞五分类功能的血细胞分析仪器是指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技术对白细胞进行分析,以获得外周血液中白细胞的五种常见类型,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百分率和绝对值的测定结果,此外还应该具有对出现异常白细胞的提示或初步分类功能。 目前国内外具有开发研制白细胞五分类法仪器的主要为欧美和日本生产厂商,比较着名的欧美厂家有Beckman-Coulter;ABBOTT;Siemens(Bayer);ABX;日本有Sysmex 和NihonKohdon。在国内已经有迈瑞(MINDRAY)公司生产几个型号的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器投入医疗市场。 检验地带网 一简要发展史 1974年,一种名为HEMALOGD的具有初步白细胞分类功能的白细胞分析仪问世。1982年,Technicon公司生产了H6000型血液细胞分析仪器,应该是首款具有白细胞五分类能力的仪器。同时代日本日立公司推出图像分析法的白细胞分析仪HITACHI8200型,仅仅是用于完成白细胞血片分类的仪器,没有其他血细胞计数分析能力。Technicon公司1985年开发了比较成熟的具有白细胞五分类功能的TechniconH1型血液细胞分析仪,随后升级为H2型和H3型。 COULTER公司在1987年开发研制其经典VCS技术,并推出持续具有多年影响力的、具有白细胞五分类功能的血液细胞分析仪MAXM型。 1990年前后,欧洲和日本许多厂家都陆续推出了各种类型的具有白细胞五分类功能的血细胞分析仪器。各厂家设计生产的此类血细胞分析仪,其在白细胞分类技术上原理各不相同,分析测定项目略有不同,且形式多样,结构复杂,试剂种类和成分也趋于复杂。不断改进和升级的新产品使得仪器在白细胞分类技术上更加成熟和可靠。而技术的提高也带来了仪器和消耗品(试剂)价格的增加。 检验地带网 二仪器原理和散点图特点 1体积、电导和激光散射原理 这是Beckman-Coulter公司生产的血细胞分析仪所采用的经典分析方法,他集三种物理学检测技术于一体,在细胞处于自然原始的状态下对其进行多参数分析。该方法也称为体积、电导、激光散射血细胞分析法。此技术采用在标本中首先加入红细胞溶血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 【参考值】 白细胞计数 成人(4~10)×109/L 儿童(5~12)×109/L 新生儿(15~20)×109/L 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人) 相对值绝对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0.04~0.5)×109/L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2~7)×109/L 嗜酸性粒细胞0.5%~5%(0.05~0.5)×109/L 嗜碱性粒细胞0%~1%(0~1)×109/L 淋巴细胞20%~40%(0.8~4)×109/L 单核细胞3%~8%(0.12~0.8)×109/L 【临床意义】 白细胞总数高于参考值上限称白细胞增多,低于参考值下限为白细胞减少。其增多和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淋巴细胞等数量的改变也会引起白细胞总数的变化。白细胞总数改变的临床意义详见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相关临床意义。 外周血涂片经Wright染色后观察其形态,可将白细胞分为5种类型,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各种白细胞的特点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如下: 1.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增多(neutrophilia)中性粒细胞增多常伴随白细胞总数的增多。 生理情况下,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一天内存在着变化,下午较清晨为高。 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情绪激动和剧痛都可使白细胞暂时性增多。 妊娠中晚期及分娩时白细胞增多,于分娩后2~5天恢复至孕前水平。 病理性增多见于: ①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脓性球菌感染为最常见原因。此外,某些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病毒(乙脑、流行性出血热)、真菌和放线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梅毒)、寄生虫(肺吸虫)等都可使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②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严重外伤、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冻伤、血管栓塞(如心肌梗塞、脑梗塞、肺梗塞)等,多在36h小时内出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③急性溶血:以血管内溶血更明显,溶血后12~36小时内中性粒细胞可增多。 ④急性失血:急性大出血后1~2h,白细胞总数迅速增多,可达(10~20)×109/L,内出血较外出血显着,主要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血小板也有所增高,

白细胞分类计数(手工法)

临床检验实验室 DGCPH-CL-SOP-07-04 白细胞分类计数(手工法)版序:2005-1 页码:第1 页,共5 页 [测定原理] 把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用复合染料构成的染色液染色,血片中的细胞由于内容物不同,而被染成不同的颜色,根据各类白细胞形态特征予以分类计数,得相对比值(百分率),以观察数量﹑形态和质量的变化,对疾病有辅助诊断意义。 [试剂及仪器] (一)染色液 1. 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 I液取瑞氏染粉 lg、姬姆萨染粉0.3g,置洁净研钵中,加 2 ML丙三醇和少量甲醇(分析纯),研磨片刻,吸出上层染液。再加少量甲醇,继 续研磨,再吸出上清液。如此连续几次,共用甲醇500ml。收集于棕 色玻璃瓶中,每天早、晚各振摇3min,共5天,以后存放一周即能 使用。 Ⅱ液 pH6.4—6.8磷酸盐缓冲液 磷酸二氢钾(无水)6.64g 磷酸氢二钠(无水)2.56g 加少量蒸馏水溶解,用磷酸盐调整 pH,加水至1000ml。 2.快速染色液 I液: 磷酸二氢钾 6.64g 磷酸氢二钠 2.56g 水溶性伊红 Y 4g(或伊红 B2.5g) 蒸馏水 1000ml 石炭酸 40ml 煮沸,待冷备用。 Ⅱ液 亚甲蓝 4g 蒸馏水 1000m1 蒸馏水 1000m1 高锰酸钾 2.4g 煮沸,待冷备用。

临床检验实验室 DGCPH-CL-SOP-07-04 白细胞分类计数(手工法)版序:2005-1 页码:第2 页,共5 页 3.30s快速单一染色液 贮存液 瑞氏染粉 2.0g 姬姆萨染粉 0.6g 天青 E 0.6g 甘油 10.0ml 聚乙烯D比咯烷酮(PVP) 20.0g (或曲拉通X-100 3ml) 甲醇 1000ml 磷酸盐缓冲液(pH6.2-6.8) 磷酸二氢钾 6.64g 磷酸氢二钠 0.26g 石炭酸 4.0ml 蒸馏水加至 1000ml 应用液 l液、2液按3:1比例混合放置14天后备用。 (二)显微镜。 (三)计数器。 [标本的采集] 取手指血或静脉血 1.0ml,置于抗凝管中(2%EDTAK2)摇匀待检。或直接未梢取血涂成血片。 [操作步骤] 1.采血后推制厚薄适宜的血膜片,血膜应呈舌状,头.体.尾清晰可分。 2.推好的血膜在空气中晃动,以促使快干。天气寒冷或潮湿时,应于37 C温箱中保温促干,以免细胞变形缩小。 3.染色: (1). 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染色 置玻片于染色架上,滴加染液3—5滴,使其迅速盖满血膜,约1min后,滴加缓冲液5一10滴,轻轻摇动玻片或对准血片吹气,与染液充分混和,5一10min后用水冲去染液,待干。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定义]白细胞分类计数是将血液制成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用染料染色,根据各类白细胞着色特征,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数量、形态和质量的变化、予以分类计数并求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的百分率。 [意义]血液中的白细胞一般包括:颗粒细胞(嗜中性、嗜酸性和碱性细胞)、淋巴细胞(大、中、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它们分工不同,在体内发挥各自的作用。①嗜中性白细胞,成熟的嗜中性白细胞通过吞噬作用而消灭入侵的细菌,特别是球菌。在严重感染和炎症初期时最活跃;②嗜酸性白细胞,常积聚在抗原-抗体反应的部位,因此,认为它抑制组胺等物质的活动;③嗜碱性白细胞,碱性颗粒中有肝素,表明它有抗凝作用;④淋巴细胞;参与机体免疫反应;⑤单核细胞;它有特殊的酶系统,能对付顽强的病原体,如真菌、原生动物、结核杆菌及布病等。在慢性感染时或体内有较多组织碎片需要清除时,它会大量出现。 在正常情况下,白细胞构成的比例、形态和质量基本是不变的,但在病理情况下,这种比例、形态、质量将会发生变化,故临床上常把计数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诊断某些感染性疾病的种类。 [目的与要求]掌握计数的原理、方法和临床意义 [原理]由于白细胞内含有带不同电荷的物质,其中带正电荷的物质易与酸性染料结合呈现红色(这种物质叫嗜酸性物质或颗粒,而其本身呈碱性);而带负电荷的物质易与碱性染料结合呈现蓝色(这种物质叫嗜碱性物质或颗粒,而其本身呈酸性);当细胞内物质带的正负电荷相等时,那么结合的酸性染料和碱性染料几乎相等,这些物质就呈现红、蓝相混的紫红色(这种物质叫嗜中性物质或颗粒)。这样血片中的白细胞经过染色后就被染成红、蓝及紫红色,从而可以识别分类。 试剂:染液、缓冲液 [步骤] 1.采血 2.制作血涂片:①取洁净载玻片数张,选择边缘光滑的载片作为推片(也可用血细胞计数板的盖玻片做为推片),用左手的拇指及中指夹持载片并置于平稳的台面上,右手持推片。 ②取被检血(经EDTA抗凝)1小滴,放于载玻片的右端,手持推片放于血滴之前并与载片接触,以30°~40°角向后拉动推片,使之与血滴接触,待血液扩散形成一条线状之后,以均等的速度轻轻向前推动推片,则血液就被均匀地涂于载片上而形成一薄血膜。良好的血片,血液应分布均匀,厚度要适当,对光观察时呈霓红色,血膜应位于玻片中央,两端留有空隙,以 3.染色 3.1单染色 瑞氏染色:滴加染液(约20滴)盖满血膜,染1分钟后,再加等量的缓冲液,继续染色3~10分钟(外界温度低染色时间长,反之亦然),用水冲去染液,吸干染片,干燥后,油镜观察。对胞浆及颗粒染色效果好。 姬姆萨氏染色:在血膜上先加2-3滴甲醇使血膜固定,3-5分钟后待甲醇挥发后再加染液;染色20-60分钟(依外界温度高低而定染色时间长短);水洗,干后油镜观察。对胞核及血液原虫染色效果好。 3.2复染色(混合染色) 瑞氏-姬姆萨氏复合染色:先加瑞氏染液,半分钟后用水洗去染液;再加姬姆萨氏染液染约

白细胞分类计数操作程序

白细胞分类计数标准操作程序 1.目的 规范白细胞分类计数操作程序,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标本种类 人体静脉血或末梢血。 3.适用范围 操作区白细胞分类计数。 4.原理 把血液推制成薄膜涂片,用瑞氏-姬姆萨染液染色,根据各类白细胞形态特征予以分类计数,得出相对比值(百分率),同时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 5.试剂与器材 5.1试剂:瑞氏-姬姆萨染色液A、B 液 5.2器材:玻片、推片、吸耳球、吸水纸、显微镜、香柏油、擦镜液。 6.操作步骤 6.1 采血后在玻片端1cm处加1滴血,持推片以30-450角匀速平稳推至另一端,制成厚薄适宜的血膜,血膜应呈舌状,头、体、尾清晰可分。 6.2 推好的血膜在空气中晃动,促使快干,天气寒冷或潮湿时,应于37℃温箱中保温促干,以免细胞变形。 6.3 染色:平置玻片于染色架上,滴加瑞氏-姬姆萨染色液A 液数滴,使其迅速盖满血膜,约1分钟后滴加等量瑞氏-姬姆萨染色液B 液,与A液混合用吸耳球吹匀,5-10分钟后用水冲去染液,待干(或用吸水纸吸干)。 6.4 选择体尾交界处染色良好的区域在油镜下计数100个白细胞,按其形态特征分类计数。 7.参考区间 中性粒细胞杆状核(成人,6岁-): 0.01-0.05,分叶核0.50-0.70 中性粒细胞(新生儿、婴儿,0-6岁):0.30-0.40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 嗜碱性粒细胞:0-0.01 淋巴细胞:(成人,6岁-):0.20-0.40;新生儿、婴儿(0-6岁):0.40-0.60

单核细胞:0.03-0.08 8.注意事项 8.1 避免重复计数,应在血涂片体尾交界处由边缘向中央依次上下呈城墙式曲线移动,禁止在计数池或涂片下用高倍镜作白细胞分类。 8.2 白细胞明显减少的血片,检查多张血片。 8.3 见有核红细胞以分类100个白细胞过程所见数量报告:N个/100个WBC。 8.4 注意观察红细胞、血小板的形态染色和分布情况,有无寄生虫和异常所见,破碎细胞和不能识别细胞作适当描述(一般≦2%)。 8.5 pH、染液浓度、染色时间、温度影响染色效果。 9.临床意义 9.1增多 9.1.1 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手术后、尿毒症、酸中毒、急性铅中毒等。 9.1.2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某些血液病、手术后、烧伤等。 9.1.3.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佝偻病、癌转移、铅、铋中毒等。 9.1.4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麻疹、结核、传染性肝炎等。 9.1.5 单核细胞增多:见于结核、伤寒、亚急性传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等。 9.2 减少 9.2.1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再障、粒细胞缺乏等。 9.2.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9.2.3淋巴细胞减少:多见于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 10.血液分析仪法操作见LH750血细胞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 11. 参考文献 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11.2 江苏省卫生厅. 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第2版).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3.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

实用标准文案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 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将全血用稀酸溶液稀释一定倍数并破坏红细胞后充入血细胞计数池内,原理一) ( 的白细胞数,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内的白细胞数。 显微镜计数法)方法 (二 参考值(三) 白细胞计数 109/L ×成人 4~10 109/L ×新生儿 15~20 白细胞分类 1%~5%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50%~70%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5%~5% 嗜酸性粒细胞 0%~1% 嗜碱性粒细胞 20%~40% 淋巴细胞 3%~8% 单核细胞 临床意义(四) ,因此它的数由于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中所占百分率最高 (50%~70%)1.中性粒细胞增多、减少的临床意义值增减是影响白细胞总数的关键。 (1)中性粒细胞增多 ,分娩时疼痛和产伤可使其 109/L15×个月以上白细胞增多可达①生理性增多见于胎儿、新生儿,妊娠5 剧烈运动、严寒、暴热等刺激也可见白细胞增多。2症于产后周左右恢复正常;10进一步增高,如无合并 系边缘池内的白细胞过多地进入循环池所致,以上一过性白细胞增多在去除影响因素后不久则可恢复正常,而持续时间较长的白细胞增多则与贮备池加快释放等有关。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②病理性增多 反应性增多A. 最常见于急性化脓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其白细胞总数的增高视感染范围、严重程中度轻度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可正常,分类时可见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度及机体反应性如何而有所不同并出现个/L并可伴轻度核象左移;重度感染时白细胞明显增高常>20×109感染时白细胞多>l0×109个/L明显的核象左移。感染过于严重如感染中毒性休克或机体反应性较差时白细胞可不增高反而减低但伴有严重的核象左移。 严重的组织损伤如严重的烧伤、机械性损伤、较大手术后、心肌梗塞等均可见白细胞增高,并可借此来区别心梗与心绞痛。 ,×109/L)破裂或宫外孕破裂所致大出血,此时白细胞可迅速增高,达20大量血细胞破坏内脏(如肝、脾且可出现于血红蛋白降低之前。 尿毒症等也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中毒见于急性化学药物中毒如安眠药、有机磷等中毒;增多。(中性粒细胞)常见白细胞

白细胞分类计数操作程序

文件编号:NTYY-XYXM-SOP-001 版本序号: A 修订序号:0 编写:陆永辉审核:陶国华批准:曹兴建 制定日期:2018-05-01 修订日期:执行日期:2018-06-01 白细胞分类计数标准操作程序 1.目的 规范白细胞分类计数操作程序,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标本种类 人体静脉血或末梢血。 3.适用范围 操作区白细胞分类计数。 4.原理 把血液推制成薄膜涂片,用瑞氏-姬姆萨染液染色,根据各类白细胞形态特征予以分类计数,得出相对比值(百分率),同时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 5.试剂与器材 5.1试剂:瑞氏-姬姆萨染色液A、B 液 5.2器材:玻片、推片、吸耳球、吸水纸、显微镜、香柏油、擦镜液。 6.操作步骤 6.1 采血后在玻片端1cm处加1滴血,持推片以30-450角匀速平稳推至另一端,制成厚薄适宜的血膜,血膜应呈舌状,头、体、尾清晰可分。 6.2 推好的血膜在空气中晃动,促使快干,天气寒冷或潮湿时,应于37℃温箱中保温促干,以免细胞变形。 6.3 染色:平置玻片于染色架上,滴加瑞氏-姬姆萨染色液A 液数滴,使其迅速盖满血膜,约1分钟后滴加等量瑞氏-姬姆萨染色液B 液,与A液混合用吸耳球吹匀,5-10分钟后用水冲去染液,待干(或用吸水纸吸干)。 6.4 选择体尾交界处染色良好的区域在油镜下计数100个白细胞,按其形态特征分类计数。 7.参考区间 中性粒细胞杆状核(成人,6岁-): 0.01-0.05,分叶核0.50-0.70

文件编号:NTYY-XYXM-SOP-001 版本序号: A 修订序号:0 编写:陆永辉审核:陶国华批准:曹兴建 制定日期:2018-05-01 修订日期:执行日期:2018-06-01 中性粒细胞(新生儿、婴儿,0-6岁):0.30-0.40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 嗜碱性粒细胞:0-0.01 淋巴细胞:(成人,6岁-):0.20-0.40;新生儿、婴儿(0-6岁):0.40-0.60 单核细胞:0.03-0.08 8.注意事项 8.1 避免重复计数,应在血涂片体尾交界处由边缘向中央依次上下呈城墙式曲线移动,禁止在计数池或涂片下用高倍镜作白细胞分类。 8.2 白细胞明显减少的血片,检查多张血片。 8.3 见有核红细胞以分类100个白细胞过程所见数量报告:N个/100个WBC。 8.4 注意观察红细胞、血小板的形态染色和分布情况,有无寄生虫和异常所见,破碎细胞和不能识别细胞作适当描述(一般≦2%)。 8.5 pH、染液浓度、染色时间、温度影响染色效果。 9.临床意义 9.1增多 9.1.1 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手术后、尿毒症、酸中毒、急性铅中毒等。 9.1.2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某些血液病、手术后、烧伤等。 9.1.3.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佝偻病、癌转移、铅、铋中毒等。 9.1.4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麻疹、结核、传染性肝炎等。 9.1.5 单核细胞增多:见于结核、伤寒、亚急性传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等。 9.2 减少 9.2.1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再障、粒细胞缺乏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

实验五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教学目的:掌握血涂片制备的操作要领、瑞氏染色方法、正常外周血五种白细胞形态特点、白细胞分类技术 教学重点:血涂片制备的操作要领、瑞氏染色方法、正常外周血五种白细胞形态特点 教学内容 【原理】将血液制成血涂片,用瑞氏染液染色,根据各种白细胞形态特征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即可求出各种白细胞的相对比值(百分率)。 【器材】 1.显微镜 2.采血用具 3.载玻片、推片、蜡笔 4.分类计数器 【试剂】 1.瑞氏染液或瑞氏-姬姆萨染液 2.PH6.4 - 6.8磷酸盐缓冲液 【操作】 1.血片制作:(示教) (1)良好涂片标准: 1) 呈头、体、尾舌形 2) 血膜厚薄适宜 3) 两边留有空隙 (2)涂片好坏与下列因素有关: 1)血滴大小 2)推片与玻片之间角度 3)推片速度 2.染色 (1)染色方法: 用蜡笔在血膜两头划线,将血片平放在染色架,上瑞氏染液3~5滴染1分钟,加等量缓冲液混匀染5~10分钟,流水冲去染液,干燥后油镜检查。 (2)染色结果判断: 1)正常:外观呈粉红色;镜下红细胞染粉红色,可见有碟状感白细胞浆中的颗粒能显示各种细胞的特有色彩;核染紫红色,染色质清楚,粗细松紧可辨。 2)偏酸:红细胞和嗜酸性颗粒偏红,白细胞核呈浅兰色或不着色。太酸则只见一片红染,白细胞除嗜酸性颗粒外,均不着色。 3)偏碱:细胞呈灰兰色,白细胞颗粒深暗,嗜酸性颗粒变成暗褐色,甚至黑色。中性颗粒也偏粗偏碱(紫黑色),血片过厚的地方呈绿色。

3.分类方法: (1)低倍镜观察:选择细胞分布均匀、染色好的部位转油镜下计数100~200个白细胞,求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百分比。 (2)细胞分布: 头体部以淋巴细胞较多 尾部和两侧以中性粒、单核细胞较多,片尾部,异常、大的细胞较多. 一般选择片头至片尾的2/3区域计数较好,即体尾交界处,按一定方式,有规律的移动视野。 4.外周血正常白细胞形态:(图略) 【注意事项】: (1)未干透血膜,染色时易脱落,故血膜应干透再染色。 (2)冲洗前,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有核细胞是否着色,否则适当延长染色时间。 (3)染液不能过少,以防蒸发,染料沉着在血膜上不易冲掉,影响观察。 (4)以流水冲去染液,防染料沉着。 (5)染色应注意保存血片尾部,不能用蜡笔划去,因体积大的细胞常在此出现。 (6)有时病人白细胞极少(一张片<100个WBC),可数50个细胞,再算出百分数,同时应注明,或数2张片子,并注明。 (7)发现幼稚或异常白细胞,应分类报告,包括在分类百分率中。 (8)如遇到不能确认的细胞,应另列入分类不明一项,如实报告,并保留血片。 (9)发现有核红细胞,应报告分类100个白细胞所见有核红细胞数。 (10)按一定顺序移动视野。 (11)白细胞总数×各种白细胞的百分率,即得各种白细胞的绝对值。 【方法学评价】 显微镜法白细胞分类是经典、传统的血细胞分类方法目前还无任何仪器可以取代。【参考值】 DC: Nst 1%~5% Nsg 50%~70% E 0.5%~5% B 0%~1% L 20%~40% M 3%~8% 【思考题】 1.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形态区别是什么? 2.白细胞核不着色可能是因为操作中那种误差引起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