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陆游《关山月

陆游《关山月

陆游《关山月
陆游《关山月

陆游《关山月

陆游《关山月》赏析

关山月

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一腔报国情怀,万首豪放诗词,放翁留给我们的,是一个爱国诗人的伟大形象。

陆游一生坎坷,多不得志。仕途上,多次被秦桧打压;为官时,因主张抗敌与朝廷政见相左,数用数黜;感情上,爱妻唐婉因不受公婆喜爱而被逐出家门……然每念及那些慷慨激昂、脍炙人口的诗篇,我们所看到的,却只有满腔报国热血、忧国忧民、豪情奔放的陆游。

此诗作于陆游罢官闲居成都之时。短短数行,却将南宋的剪影呈现在读者面前,放翁构思绝妙、文字凝练、情感溢于表、爱憎分明,爱国、报国之思不言而喻。寥寥数十字,却刻画出不同人物的思想和形态,由小见大,这不就是当时的南宋,

全诗分为三层,每一层从某种人物描写。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只图享乐、荒废战备的将军;中四句为第二层,从边疆战士的角度出发,表现战士们报国无门、蹉跎年华的悲愤心情;后四句写沦为遗民的人们切盼收复,等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议和的诏书已下十五年,将军来到边疆不为战斗,只图那深院紧锁、歌舞升平的奢靡生活,就算马肥死、弓弦断,又有谁去认真准备战备,岗楼阵阵更声,仿佛在催促着将落的圆月,正如那半年从军的战士,如今已是白发点点。谁又知道,

那凄凉的笛声里,是壮士无奈无望的心声,沙场上那累累白骨,月光之中显得更加苍白。与胡人之战古来就有,可何曾沦落至此,中原的土地竟养着胡人的子孙~沦落的难民啊,切切期盼,何时能再回来祖国的怀抱,可就算他们夜夜垂泪,朝廷又能带给他们什么希望呢,

同一轮圆月下,不同的是每个人的心境。诗人从不同人物的角度入手,制造了强烈、鲜

明的对比,使全诗层次分明、色彩丰富、情感激烈,呈现了一幅渐近、交织的关山月夜图。诗中有景有物,以景托物,以物衬景,朱门、厩马、戍楼、落月、沙头这些本不相关的景物在诗中,很好地融为了一体,若非诗人情到深处、细致入微、才学渊博,焉能有此好诗,

从诗人的理想和情怀,我们不难推测诗人所想。诗人一生以报国为己任,忧国忧民,爱国入骨,然苦无机会一展宏图,保家卫国。“将军不战空临边”,一个“空”字,道出诗人所想,所谓空者,浪费也,诗人此刻多想守边的将军是自己,那样,就可以披挂上阵,勇猛杀敌,放纵沙场,那不就是放翁的梦吗,“沙头空照征人骨”,又一个“空”,只是这个空多少有些凄凉,无数将士葬身沙场,如今却不能驱走胡人,朝廷又妥协求和,不能痛杀敌人,为战友雪耻报仇,惟有对着空旷的月光下,沙场上樽樽白骨,责人,抑或责己,那该是怎样一种悲哀,情到深处,看到那些遗民夜夜对月垂泪,只为盼朝廷早日收复失地,去屡屡失望,我若为将军,焉能无动于衷,然纵有万种思绪,一个罢官闲居的诗人,又能奈几何,抹一把泪,长叹几声,聊表我悲恸之心。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梁启超

军中男儿,唯有放翁,爱国忧民,从古至今,能有几人堪比放翁,

陆游《关山月》教学案例

陆游《关山月》教学案例 陆游《关山月》教学案例 一、教学流程: 1、导读。让学生齐背陆游的《书愤》,感受诗人爱国情怀,营造浓郁学习氛围。 2、诵读。依次是学生自由读、集体读、个人小组挑战读、教师示范读。 3、抄读。学生认真抄读该诗,指定一名学生到台上将诗抄写在黑板上,并让学检查抄写有无失误。 4、研读。学生阅读课后注释及教材相关链接。 5、析读。依次是诗歌体裁、诗作内容、诗人情感、抒情主人公形象、写作技巧。指导学生概括内容时,按照“人物+事件”格式进行。学生集体回答和单个提问相结合。 6、扩读。一是陆游的《病起书怀》,一是梁启超的《读陆放翁集》。前者由学生试着讲解,后者教师作总结用,突出“亘古男儿一放翁”之高度评价即可,不做过多阐释,最终归结到诗人的爱国精神。 二、备课过程: 《关山月》比较简单,学生手头资料也比较丰富,一是学案上的赏析性文章,二是教材上的课下注释和“相关链接”。只要学生能认真阅读,对诗的理解不成问题。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案上的内容又比较多,我侧重指导学生跟教材走。教材辅助学习资料简洁明了权威,

适合作为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参考材料。 作为诗歌,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应是其重要目标,而诵读形式忌单一单调,所以拟安排集体读、单个读、小组读、教师读。为活跃气氛,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实行对抗形式较为灵活。但这个小组读,实在是课堂上灵机安排的,课前并没有预设此环节。可见,备课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机智对讲好一节课很是关键。 选修《唐诗宋词鉴赏》,诗歌抄读或背默环节我很重视。此一环节,看是雕虫小技,却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从实践情况看,简单易行,学生欢迎,效果明显,有利于学生眼睛向下,脚踏实地,夯实根基。在此次教学中仍为必选。只是考虑到文章偏长,学生可能不能熟练背默,而采取了抄的`办法。学生在黑板上所抄内容,是师生分析诗歌时所要运用到的,要考虑它在黑板上所处的位置,要给课堂板书留足空间。这是小细节,细节也不可忽视。因为,板书内容完整、布局合理美观,能给学生提供更直观清晰系统的知识网络。 对诗歌的分析,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般情况下,学生读得热热闹闹,但一到分析内容环节,就显得力不从心。原因很简单,这是一个难点。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要恰当,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合乎诗歌鉴赏规律的过程。所预设的每一个问题要向学生传递明确的思考方向,否则,学生会无所适从。所以,我选择了诗歌体裁、诗作内容、诗人情感、抒情主人公形象、主要手法等。我还对诗歌中“岂有逆胡传子孙”句有不同看法,拟以此引导学生质疑。由于历史局限,诗人有狭隘的民族观念。从历史进程看,宋以后

《关山月》陆游.拼音版

关ɡu ān 山sh ān 月yu è 【宋s òn ɡ】陆l ù游y óu 和h é戎r ón ɡ诏zh ào 下xi à十sh í五w ǔ年ni án ,将ji ān ɡ军j ūn 不b ù战zh àn 空k ōn ɡ临l ín 边bi ān 。朱zh ū门m én 沉ch én 沉ch én 按àn 歌ɡē舞w ǔ,厩ji ù马m ǎ肥f éi 死s ǐ弓ɡōn ɡ断du àn 弦xi án 。戍sh ù楼l óu 刁 di āo 斗d òu 催cu ī落lu ò月yu è,三s ān 十sh í从c ón ɡ军j ūn 今j īn 白b ái 发f à 。 笛d í里l ǐ谁shu í知zh ī壮zhu àn ɡ士sh ì心x īn ,沙sh ā头t óu 空k ōn ɡ照zh ào 征zh ēn ɡ人r én 骨ɡǔ。中zh ōn ɡ原yu án 干ɡān 戈ɡē古ɡǔ亦y ì闻w én ,岂q ǐ有y ǒu 逆n ì胡h ú传chu án 子z ǐ孙s ūn !遗y í民 m ín 忍r ěn 死s ǐ望w àn ɡ恢hu ī复f ù,几j ǐ处ch ù今j īn 宵xi āo 垂chu í泪l èi 痕h én 。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注 释】

陆游:关山月

陆游:关山月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关山月》 作者:陆游 原文: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注释: 1、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2、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此诗时,历时为十五年。 3、边:边防,边境。 4、朱门:红漆大门,借指豪门贵族。沉沉:形容门房庭院深邃。按:击节拍。 5、厩(jiù):马棚。肥死:马棚里的马不用,渐渐死去。弓断

弦:弓很久不用,绷的弦都断了。 6、戍楼:边界上用以守望的岗楼。刁斗:军用铜锅,可以做饭,也可用来打更。 7、笛里:指以笛吹奏的曲调声。 翻译: 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 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 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 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守望岗楼上报更的刁斗催月落, 三十岁参军到如今已经白了发。 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 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 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 但哪有异族统治者能在中原传子传孙? 沦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 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 赏析: 当淳熙二年(1175年),陆游几经调动再回到成都时,范成大也以四川制置使的身份来到这里,旧友异地相逢,十分亲热,常在一起饮酒酬唱。陆游原本豪放不羁,这时因抗金的抱负与个人的事业都受到挫折,更是借酒浇愁,放浪形骸。因他“不拘礼法”,被一些人讥

陆游-关山月教案

关山月 [语文常识] 一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二关山月,原为乐府旧题,为汉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戌边战士月夜思乡及家人互伤别离之情。 [分析] 一主旨:揭露南宋王朝投降政策的罪恶,反映广大军民抗金复国的愿望,斥责权贵误国的行径。表达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信念。 二分三层 1.将军沉湎歌舞,不修战备 2.战士报国无门,老死沙场 3.遗民复国无望,对月垂泪 [思考题] 一通过“和戎诏”下所造成的腐朽局面,戌边将士报国无门的悲愤以及中原遗民恢复无望的伤痛三个场面,揭露了南宋小朝廷的投降政策。 二见提示 三本诗以“月夜”统摄全篇,将不同的人物场景凝聚为一个整体,朱门的权贵,从军的壮士,沙场的白骨,垂泪的遗民,都是“月夜”中的景色,落月既是画面的背景,又是串联组合之物,既烘托了气氛,又显示了抒情的线索。 四运用对比手法多种多样:第一节写南宋君臣,第二节写戌边壮士,第三节写爱国遗民,三者构成强烈的对比,将军临边不战,戌边战士切盼杀敌收复失地;

权贵酣歌醉舞,征人暴骨沙场;遗民渴望恢复,朝廷屈辱求和,前后对比强烈,深化了主题。 四本诗运用对比手法巧妙多样,第一节描写南宋君臣,第二节写戌边将士,第三节写爱国遗民,三者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将军临边不战,戌边将士切盼杀敌,收复失地;权贵酣歌醉舞,征人暴骨沙场;遗民渴望恢复,朝廷屈辱求和,前后对比鲜明,深化了主题。 五“朱门--,厩马--”写达官贵人不思恢复,不理国事,清歌曼舞,醉生梦死以致边备荒废,表现了作者的不满和义愤。 “笛里——沙头——”写月光照白骨,笛声抒壮心,表现了作者的惋惜和愤慨; “遗民--几处--”写遗民望月垂泪,失望痛苦,表现了作者深切的同情。

陆游《关山月》赏析

陆游《关山月》赏析 关山月 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一腔报国情怀,万首豪放诗词,放翁留给我们的,是一个爱国诗人的伟大形象。 陆游一生坎坷,多不得志。仕途上,多次被秦桧打压;为官时,因主张抗敌与朝廷政见相左,数用数黜;感情上,爱妻唐婉因不受公婆喜爱而被逐出家门……然每念及那些慷慨激昂、脍炙人口的诗篇,我们所看到的,却只有满腔报国热血、忧国忧民、豪情奔放的陆游。 此诗作于陆游罢官闲居成都之时。短短数行,却将南宋的剪影呈现在读者面前,放翁构思绝妙、文字凝练、情感溢于表、爱憎分明,爱国、报国之思不言而喻。寥寥数十字,却刻画出不同人物的思想和形态,由小见大,这不就是当时的南宋? 全诗分为三层,每一层从某种人物描写。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只图享乐、荒废战备的将军;中四句为第二层,从边疆战士的角度出发,表现战士们报国无门、蹉跎年华的悲愤心情;后四句写沦为遗民的人们切盼收复,等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议和的诏书已下十五年,将军来到边疆不为战斗,只图那深院紧锁、歌舞升平的奢靡生活,就算马肥死、弓弦断,又有谁去认真准备战备?岗楼阵阵更声,仿佛在催促着将落的圆月,正如那半年从军的战士,如今已是白发点点。谁又知道,那凄凉的笛声里,是壮士无奈无望的心声,沙场上那累累白骨,月光之中显得更加苍白。与胡人之战古来就有,可何曾沦落至此,中原的土地竟养着胡人的子孙!沦落的难民啊,切切期盼,何时能再回来祖国的怀抱,可就算他们夜夜垂泪,朝廷又能带给他们什么希望呢? 同一轮圆月下,不同的是每个人的心境。诗人从不同人物的角度入手,制造了强烈、鲜

陆游 《关山月》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陆游 《关山月》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陆游 《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注释: 朱门:红漆大门,借指豪门贵族。 沉沉:形容门房庭院深邃。 按:击节拍。 厩(jiù):马棚。 肥死:马棚里的马不用,渐渐死去。 弓断弦:弓很久不用,绷的弦都断了。 译文: 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深广、壮 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守望岗楼上 报更的刁斗催月落, 三十岁参军到如今已经白了发。 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 思。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但哪有 异族统治者能在中原传子传孙?沦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 今天晚上有多少地 方的民众在流泪! 赏析 这是一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品,作于宋孝宗淳熙四年( 1177),陆游 53 岁。这时陆游因力主抗金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刚刚在淳熙三年被加上宴饮 颓放的莫须有的罪名,免去职务,他满怀报国热忱,却没有用武之地,眼看着统 治阶级醉生梦死,置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于不顾,一味的妥协投降,苟且偷安,内 心十分愤慨。于是他在《关山月》这首诗中如实地描写了由南宋朝廷长期执行投

降政策造成的恶果, 表达了对外族侵略者的无比仇视, 对统治集团的愤怒谴责和 对要求抗战的爱国战士、遗民的同情。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 ,全诗十二句,共分三段,四句一段,一段一层意思: “和戎诏下十五年, 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 厩马肥死弓断弦。 ” 第一段从南宋统治集团写起。 戎——是古代对外族的称呼, 这里是指金国侵略者。 和戎诏——是宋朝皇帝向金国侵略者求降的诏书,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于福 力大败,而向金国下了求和诏书,从那时开始到陆游写这首诗时,一共十三、四 年,说十五年是举其成数。从那时起,将军虽统帅兵马驻守边境,却无从发兵, 无事可作。空临边——是白白地到边境去。指将军不得作战,不是不肯作战,为 什么将军不战空临边呢?这因为南宋统治集团只顾自己的安乐, 而不惜出卖国家、 民族的利益。 “朱门”一句, 沉沉——形容屋宇深遂。 按歌舞——指依照乐曲节奏载歌载 舞。这一句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他们妥协、投降的实质,在大敌当前,国土沦丧, 民族危亡之际,统治者却是一味追求灯红酒绿,争歌逐舞的享乐生活。他们贪生 怕死,向敌人屈膝投降,采取不抵抗政策,下什么自欺其人的“和戎诏”,致使 那些养来抗敌的战马,用来杀敌的弓箭,死的死,断的断,而且马是肥死,弓是 朽断。这是多么惨痛的现实呀!“厩马肥死弓断弦”是对“将军不战空临边”的 补充,这两句都与和戎下诏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第二段由写南宋统治集团写到边防战士,与“将军不战空临边”一句照应。 “戍楼刁斗摧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这两句是写战士苦闷悲愤的心情,由于 统治集团的投降政策,北方失地不能恢复,战争没有终结,他们也就长年累月地 驻守戍楼不得与亲人团聚。 他们迫切地要求驱逐敌人统一祖国, 可这愿望却长期 不得实现,他们只得在刁斗报时的声音中,让时光白白地流逝,于是,每当明月 之夜, 他们就情不自禁地怀念故乡的亲人。 战士们用悲凉的笛声来传达自己不能 以身报国的苦闷和悲愤。 然而朱门之中的统治者们, 还在依照他们自己的乐曲去 载歌载舞, 哪里会听到并理解笛声中的含义呢?于是活着的战士熬白了头发, 死 去的烈士空流了鲜血。 夜空中传来凄凉的笛声, 明月徒然地照着留在沙场的尸骨。 所以诗人说:“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这是描写空怀壮志的苦闷 和激愤的心情,是和戎的投降政策贻误了战机,使他们进不能杀敌尽力,退不能 还乡会亲,而只能遥望天边的月亮,守着同伴的尸骨,听着哀怨的笛声,前途未 卜,国家无望,内心何等的凄凉。这是第二段。诗人的感情也是悲痛难忍,情绪 激烈的。“空照”、“谁知”等词语 是他这种心情的写照。 最后四句是第三段, 从写边防战士转到写人民, 写在敌人统治下被奴役的北 方人民即所谓遗民。“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这两句是说,北方

陆游《关山月》教学案例

陆游《关山月》教学案例 一、教学流程: 1、导读。让学生齐背的《书愤》,感受诗人爱国情怀,营造浓郁学习氛围。 2、诵读。依次是学生自由读、集体读、个人小组挑战读、教师示范读。 3、抄读。学生认真抄读该诗,指定一名学生到台上将诗抄写在黑板上,并让学检查抄写有无失误。 4、研读。学生阅读课后注释及教材相关链接。 5、读。依次是体裁、诗作内容、诗人情感、抒情主人公形象、写作技巧。指导学生括内容时,按照“人物+事件”格式进行。学生集体回答和单个提问相结合。 6、扩读。一是陆游的《病起书怀》,一是梁启超的《读陆放翁集》。前者由学生试着讲解,后者教师作总结用,突出“亘古男儿一放翁”之高度评价即可,不做过多阐释,最终归结到诗人的爱国精神。 二、备课过程: 《关山月》比较简单,学生手头资料也比较丰富,一是学案上的赏性文章,二是教材上的课下注释和“相关链接”。只要学生能认真阅读,对诗的理解不成问题。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案上的内容又比较多,我侧重指导学生跟教材走。教材辅助学习资料简洁明了权威,适合作为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参考材料。 作为诗歌,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应是其重要目标,而诵读形式忌单一单调,所以拟安排集体读、单个读、小组读、教师读。为活跃气氛,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实行对抗形式较为灵活。但这个小组读,实在是课堂上灵机安排的,课前并没有预设此环节。可见,备课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机智对讲好一节课很是关键。 选修《宋词鉴赏》,诗歌抄读或背默环节我很重视。此一环节,看是雕虫小技,却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从实践情况看,简单易行,学生欢迎,效果明显,有利于学生眼睛向下,脚踏实地,夯实根基。在此次教学中仍为必选。只是考虑到文章偏长,学生可能不能熟练背默,而采取了抄的办法。学生在黑板上所抄内容,是师生分诗歌时所要运用到的,要考虑它在黑板上所处的位置,要给课堂板书留足空间。这是小细节,细节也不可忽视。因为,板书内容完整、布局合理美观,能给学生提供更直观清晰系统的知识网络。 对诗歌的分,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般情况下,学生读得热热闹闹,但一到分内容环节,就显得力不从心。原因很简单,这是一个难点。这就

陆游《关山月

陆游《关山月 陆游《关山月》赏析 关山月 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一腔报国情怀,万首豪放诗词,放翁留给我们的,是一个爱国诗人的伟大形象。 陆游一生坎坷,多不得志。仕途上,多次被秦桧打压;为官时,因主张抗敌与朝廷政见相左,数用数黜;感情上,爱妻唐婉因不受公婆喜爱而被逐出家门……然每念及那些慷慨激昂、脍炙人口的诗篇,我们所看到的,却只有满腔报国热血、忧国忧民、豪情奔放的陆游。 此诗作于陆游罢官闲居成都之时。短短数行,却将南宋的剪影呈现在读者面前,放翁构思绝妙、文字凝练、情感溢于表、爱憎分明,爱国、报国之思不言而喻。寥寥数十字,却刻画出不同人物的思想和形态,由小见大,这不就是当时的南宋, 全诗分为三层,每一层从某种人物描写。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只图享乐、荒废战备的将军;中四句为第二层,从边疆战士的角度出发,表现战士们报国无门、蹉跎年华的悲愤心情;后四句写沦为遗民的人们切盼收复,等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议和的诏书已下十五年,将军来到边疆不为战斗,只图那深院紧锁、歌舞升平的奢靡生活,就算马肥死、弓弦断,又有谁去认真准备战备,岗楼阵阵更声,仿佛在催促着将落的圆月,正如那半年从军的战士,如今已是白发点点。谁又知道,

那凄凉的笛声里,是壮士无奈无望的心声,沙场上那累累白骨,月光之中显得更加苍白。与胡人之战古来就有,可何曾沦落至此,中原的土地竟养着胡人的子孙~沦落的难民啊,切切期盼,何时能再回来祖国的怀抱,可就算他们夜夜垂泪,朝廷又能带给他们什么希望呢, 同一轮圆月下,不同的是每个人的心境。诗人从不同人物的角度入手,制造了强烈、鲜 明的对比,使全诗层次分明、色彩丰富、情感激烈,呈现了一幅渐近、交织的关山月夜图。诗中有景有物,以景托物,以物衬景,朱门、厩马、戍楼、落月、沙头这些本不相关的景物在诗中,很好地融为了一体,若非诗人情到深处、细致入微、才学渊博,焉能有此好诗, 从诗人的理想和情怀,我们不难推测诗人所想。诗人一生以报国为己任,忧国忧民,爱国入骨,然苦无机会一展宏图,保家卫国。“将军不战空临边”,一个“空”字,道出诗人所想,所谓空者,浪费也,诗人此刻多想守边的将军是自己,那样,就可以披挂上阵,勇猛杀敌,放纵沙场,那不就是放翁的梦吗,“沙头空照征人骨”,又一个“空”,只是这个空多少有些凄凉,无数将士葬身沙场,如今却不能驱走胡人,朝廷又妥协求和,不能痛杀敌人,为战友雪耻报仇,惟有对着空旷的月光下,沙场上樽樽白骨,责人,抑或责己,那该是怎样一种悲哀,情到深处,看到那些遗民夜夜对月垂泪,只为盼朝廷早日收复失地,去屡屡失望,我若为将军,焉能无动于衷,然纵有万种思绪,一个罢官闲居的诗人,又能奈几何,抹一把泪,长叹几声,聊表我悲恸之心。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梁启超 军中男儿,唯有放翁,爱国忧民,从古至今,能有几人堪比放翁,

读陆游的关山月有感

中华颂经典诵读 -----读陆游《关山月》有感 孟寺实验小学六年级一班李高雅指导老师:刘凯多读古诗文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能丰富我们的知识,我爱读古诗文。本学期,我又读了不少经典诗文。诗仙李白、诗圣杜的诗脍炙人口,百读不厌。可我更迷恋宋代诗人陆游。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他十二岁能诗赋文,生前有“小李白”之称,是南宋一代诗坛领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他的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只因为他的诗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他的爱国激情,因此,在众多诗人当中,我尤为敬佩他!他不畏强权,主张整顿朝纲的精神,我自愧不如。 一首充满悲愤的《关山月》,深切地体现了陆游的忧国忧民,那博大的胸襟让我不禁涕然泪下。“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金人入侵,强占国土,可这些富家子弟却紧闭大门,在家里享福享乐,弃黎民百姓于不顾,让他们背井离乡!那些打仗用的弓也都生锈得短了弦,这怎能不叫人气愤,怎能不叫人心酸? 我读着读着,两行热泪不禁从眼眶中滚了下来。我为这些胆小鬼,卖国贼感到气愤,为老百姓感到不平,为自己感到后悔。作为新世纪的少年,我却不像陆游那般忧国忧民,关心国家大事。平时什么新闻呀,报纸呀,我从不光顾。受我青睐的只是那些流行歌曲,我是常挂

嘴边。爸爸常劝我说:“孩子,你也长大了,该关心关心国家大事了,该看看新闻了。你可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呀!”我呢,总是左耳进右耳出,根本不把这事儿放在心上。有时,老师布置收集新闻,我也是被动地随意摘抄一些……这是多么不应该呀!读了陆游的诗,我懂得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从今天开始,我要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噢!古诗,谢谢你。你让我知道了我自己自身的不足,也让我知道了该怎样去纠正,怎样去学习。古诗,我们的传家宝,你真是一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的传家宝! 真的,人的一生犹如一条长路,有许多的岔道,我们有时会走错路,但有人会来提醒你,它就是国学就是经典诗文,因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经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历久弥新,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的瑰宝。而且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来说,读诵经典,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优雅的人格。读诵经典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我们对其它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更能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 评语: 本文语言优美,结构鲜明,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作品。

陆游的爱国诗词《关山月》阅读

陆游的爱国诗词《关山月》阅读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译文 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

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守望岗楼上报更的刁斗催月落,三十岁参军到如今已经白了发。 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 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但哪有异族统治者能在中原传子传孙? 沦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 注释 1、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2、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此诗时,历时为十五年。

3、边:边防,边境。 4、朱门:红漆大门,借指豪门贵族。沉沉:形容门房庭院深邃。按:击节拍。 5、厩(jiù):马棚。肥死:马棚里的马不用,渐渐死去。弓断弦:弓很久不用,绷的弦都断了。 6、戍楼:边界上用以守望的岗楼。刁斗:军用铜锅,可以做饭,也可用来打更。 7、笛里:指以笛吹奏的曲调声。 赏析 《关山月》这首诗较好地体现了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比较完美的作品。这是一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品,作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陆游53岁。这时陆游因力主抗金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刚刚在淳熙三年被加上宴饮颓放的莫须有的罪名,免去职务,他满怀报国热忱,却没有用武之地,眼看着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置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于不顾,一味的妥协投降,苟且偷安,内心十分愤慨。于是他在《关山月》这首诗中如实地描写了由南宋朝廷长期执行投降政

陆游的爱国诗词《关山月》阅读

陆游的爱国诗词《关山月》阅读 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胖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译文 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 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胖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守望岗楼上报更的刁斗催月落,三十岁参军到如今已经白了发。 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 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但哪有异族统治者能在中原传子 传孙? 沦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 注释 1、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2、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此诗时,历时为十五年。 3、边:边防,边境。 4、朱门:红漆大门,借指豪门贵族。沉沉:形容门房庭院深邃。按:击节拍。 5、厩(jiù):马棚。胖死:马棚里的马不用,慢慢死去。弓断弦:弓很久不用,绷的弦都断了。 6、戍楼:边界上用以守望的岗楼。刁斗:军用铜锅,可以做饭,也可用来打更。 7、笛里:指以笛吹奏的曲调声。 赏析 《关山月》这首诗较好地体现了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和 精神实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比较完美的作品。这是一篇用乐府 古题写时事的作品,作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陆游53岁。这时陆 游因力主抗金而遭到投落派的打击。刚刚在淳熙三年被加上宴饮颓放 的莫须有的罪名,免去职务,他满怀报国热忱,却没有用武之地,眼 看着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置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于不顾,一味的妥协投落,苟且偷安,内心十分愤慨。于是他在《关山月》这首诗中如实地 描写了由南宋朝廷长期执行投落政策造成的恶果,表达了对外族侵略 者的无比仇视,对统治集团的气愤谴责和对要求抗战的爱国战士、遗 民的同情。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全诗十二句,共分三段,四句一段, 一段一层意思: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胖 死弓断弦。”第一段从南宋统治集团写起。戎——是古代对外族的称呼,这里是指金国侵略者。和戎诏——是宋朝皇帝向金国侵略者求落 的诏书,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于福力大败,而向金国下了求和诏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