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第二单元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胶体的性质和胶体的应用两部分,通过学习胶体的有关知识,在了解胶体的一些重要性质和应用的基础上,认识到物质的性质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而且与物质的存在状态有关,从而开阔视野,认识事物的复杂性。

关于胶体的性质,教材侧重简介布朗运动、丁达尔效应和电泳现象,对胶体的渗析现象作了简单介绍,同时也要求了解胶体的聚沉现象。

关于胶体的应用,首先应从宏观角度对胶体的应用有一定的印象,然后能结合胶体性质,意在通过这些具体性质的应用事例,加深对胶体应用的了解,同时也可加深对胶体性质的了解。

一.常见分散系

1.分散系: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

2.分散系包括分散质和分散剂。溶液、胶体、浊液(悬浊液、乳浊液)均属于分散系。

二.胶体的概念、制备、净化及分类

1、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9m~10-7m之间。

2、胶体的制备

(1)水解法:Fe(OH)3胶体的制备:向20mL沸蒸馏水中滴加

1mL~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得红褐色的Fe(OH)3胶体。

(2)复分解法:Ag++I-=AgI(胶体),SiO32-+2H++H2O=H4SiO4(胶体)

注:制取难溶性固体物质的胶体,只能用特殊的方法,如所用试剂的浓度较小,使反应液中较缓慢生成少量难溶物粒子,使它们能均匀分散在反应液中。

3.胶体的净化与提纯

使离子或分子从胶体里分离出来的操作叫渗析。渗析实验能证明胶体粒子比溶液粒子大,通过渗析可以达到净化、精制胶体的目的。

4.胶体的分类

按分散剂不同,可分为液溶胶(分散剂为液体),如Fe(OH)3胶体、AgI 胶体;气溶胶(分散剂是气体),如:雾、云、烟;固溶胶(分散剂是固体),如:烟水晶、有色玻璃等。

A .在1mol/L的KI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的AgNO3溶液,边加边振荡

B.在0.01mol/L的KI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的AgNO3溶液,边加边振荡

C.将蔗糖加入水中并振荡

D. 将花生油放入水中并振荡

分析: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0-9m~10-7m之间。从形态上看,液态的胶体和溶液并无明显区别,也是均一、透明的,其中的分散粒子也是肉眼难以观察到的。与胶体不同,乳浊液、悬浊液不均一,肉眼可见其中悬浮着的固态小颗粒或小液滴,静置易分层。可利用上述胶体的特征,判断一种分散系是否是胶体。

解析:A中KI、AgNO3溶液混合,只能得到含AgI的悬浊液,其中生成的AgI沉淀粒子直径大于10-7m。制取难溶性固体物质的液溶胶,只能用特殊的方法,使反应液中较缓慢生成少量难溶物粒子,使它们能均匀分散在反应液中。B中KI、AgNO3溶液的浓度只有0.01mol/L,能较缓慢地生成AgI粒子,使这些粒子均匀地分散到反应液中,因此B项操作可得到胶体。蔗糖从分子分散在水中,其直径小于10-9m,形成溶液。一定数量小分子的聚集体,其直径才能大于10-9m;一些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直径可达到胶体粒子直径的范围,如淀粉、蛋白质。D项得到乳浊液。

答案 B

评注:有些难以判断A、B选项是得到悬浊液,还是胶体,这要以一定的实验为依据。实验证明,浓度小于一定范围的KI、AgNO3溶液,采用滴加溶液反应的方法,才能生成胶体。

例2.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1-100nm,1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的是()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解析:胶体分散系中微粒直径大小和这种超细粉末粒子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答案:C

例3.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100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D.呈红褐色。

解析: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nm,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100nm之间;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的粒子一般可透过半透膜;加热

O Fe(OH)3↓+3HCl

蒸干并灼烧时,FeCl3溶液发生如下反应FeCl3 +3H

2

↑,最终生成Fe2O3;Fe(OH)3(胶体)Fe(OH)3↓,再灼烧→Fe2O3;FeCl3溶液呈棕黄色,Fe(OH)3胶体呈红褐色。

答案: C

评注: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它与溶液等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胶粒的大小。该题目的解题关键在于二者的“共同性质”。本题通过题设情景,有意识地考查“求同存异”的思维能力。

请思考以下问题:(1)FeCl3溶液易水解,应采取什么措施减小水解程度?(2)盛过FeCl3溶液的试剂瓶上的固体残余物应如何洗涤?(3)FeCl3溶液为什么也可作净水剂?

例4.把淀粉和氯化钠溶液装入半透膜袋,浸入蒸馏水中进行分离.是回答: (1)分离操作称为__________。

(2)明淀粉未透过半透膜而Cl-已透过半透膜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3)证明淀粉与氯化钠已分离完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实验方案的设计依据是淀粉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留在半透膜袋内,而Na+和Cl-能透过半透膜进入蒸馏水中。

答案:(1)渗析。(2)取适量半透膜袋外的液体,滴加适量碘水,溶液不变蓝色,表明淀粉未透过半透膜;另取适量袋外液体,滴几滴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氯离子已透过半透膜。(3)取适量半透膜袋内的液体,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表明袋内已无氯离子,证明淀粉与氯化钠已分离完全。

评注:因离子半径Na+

例5.把10mL淀粉胶体和5mLKI溶液的混和液体加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中。2min后,用两支试管各取5mL烧杯中的液体,并做如下实验:

(1)向其中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其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

(2)向另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碘水,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半透膜有非常细小的孔,只允许较小的分子、离子透过,胶体分散质粒子不能半透膜,故在烧杯中的液体中存在碘离子、钾离子,不存在淀粉胶体。

答案:(1)出现黄色沉淀。

(2)无明显现象

(3)证明碘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淀粉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或证明胶体分散质的粒子比溶液分散质的大。

四.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产生一条“光路”

应用:鉴别溶胶和溶液。

2.布朗运动:胶粒在胶体中作不停地、无规则运动

3.电泳:胶粒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做定向移动(胶粒带电:例Fe(OH)3胶粒带正电,硅酸胶粒带负电)

应用:工厂除尘

胶粒带电是由于胶体的表面积较大,能吸附阴离子或阳离子。吸附阳离子带正电荷,如: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离子,通电时,移向阴极;吸附阴离子带负电荷,如: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通电时,移向阳极。

五.胶体的聚沉

胶体粒子聚集长大,形成较大颗粒的沉淀,使胶体粒子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叫胶体的聚沉。使胶体发生聚沉的方法有:

(1)加热:加速胶粒运动,使之易于结成大颗粒。

(2)加入电解质:中和胶粒所带电贺、使之聚结成大颗粒。

(3)加入带相反电贺的胶体:互相中和电性,减小同种电性的相互排斥而使之聚成大颗粒。

应用:如制豆腐、工业制肥皂,解释某些自然现象,如江河入海口形成沙洲。

六.胶体知识的应用

利用胶体知识解释问题:(1)沙洲的形成;(2)墨水不能与其它品种墨水混用;(3)不同血型的人不宜相互输血;(4)明矾净水原理;(5)卤水点豆腐;(6)土壤的保肥性;(7)工业制肥皂;(8)冶金工业电泳除尘;(9)血液透吸;(10)工业选矿、原油脱水等。

例6.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

C.胶体在不停地、无秩序地运动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分析:本题正面考查胶体的性质特点,对照胶体的特征即可判断答项的正误。

解析:胶体有下列特征:①外观均匀透明(液溶胶);②有丁达尔效应;

③胶体粒子作不停的、无秩序的布朗运动;④具有电泳现象;⑤相对稳定性:在一般情况下,胶体粒子不易聚集,较为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如加入少量电解质、加热和加带相反电贺的胶体),胶体粒子可积聚成较大颗粒而聚沉;

⑥胶体颗粒可通过滤纸空隙,无法透过半透膜的微孔。据此,可判断题设中只有C正确。

例7.分别向Fe(OH)3胶体溶液逐滴加入下列各种液体,将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

(1)蒸馏水;(2)0.5mol/L MgSO4溶液;(3)0.5mol/L H2SO4溶液。

解析:解(2)题时容易发生的错误是:往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硫酸镁溶液出现的沉淀,理解为氢氧化铁和硫酸镁发生了复分解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镁

沉淀。实际上两个方面可以证明上述观点是错误的。①氢氧化铁的溶解度比氢氧化镁要小得多,故不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②氢氧化镁是白色沉淀,而往氢氧化铁胶体溶液中加硫酸镁溶液,得到的是红褐色沉淀。对实验现象的正确解释是: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带正电荷,硫酸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带负电荷,它们之间发生了电性中和,使胶体聚沉。

(3)题易发生的错误是:逐滴加入0.5mol/L H2SO4溶液的现象判断不正确。只考虑加入电解质使胶体聚沉的一面,忽略了硫酸能溶解氢氧化铁的一面。更多的则只考虑硫酸溶解氢氧化铁,而没有考虑到,加入少量硫酸溶液的酸度还达不到足以使氢氧化铁溶解的程度。

答案:(1)Fe(OH)3胶体溶液中逐滴加入蒸馏水,无现象产生。因水不与Fe(OH)3反应,也不影响胶体的稳定性。

(2)Fe(OH)3胶体溶液中逐滴加入0.5mol/L MgSO4溶液一定量后产生红褐色沉淀。因为加入的电解质能使胶体聚沉。

(3)Fe(OH)3胶体溶液中逐滴加入0.5mol/L H2SO4溶液,先产生红褐色沉淀,继续加入,沉淀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因为加入硫酸这一电解质能使胶体聚沉,但继续加入硫酸溶液,溶液酸性增强,硫酸与氢氧化铁反应,使

Fe(OH)3成为硫酸铁而溶解。

例8.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

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效应

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D.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解析:布朗运动并非胶体特有的运动方式,所以通常区分胶体和溶液是观察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而不是观察布朗运动;区别胶体和悬浊液,只要观察其分散系是否稳定即可。答案:A

评注:本题主要考查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例9.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时,液体变为______色,得到的是

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此分散系进行下列实验:将其装入U型管内,用石墨做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___________,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

解析: Fe(OH)3胶体制备方法是:将饱和氯化铁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再煮沸1-2min。Fe(OH)3胶体在通电后,由于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此时可观察到阴极附近的颜色加深,阳极附近的颜色变浅。

答案:红褐;Fe(OH)3胶体;Δ

Fe3++3H2O == Fe(OH)3(胶体)+3H+;变深;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电泳。

例10.分别设计化学实验,用最佳方法证明明矾溶于水时发生的下列变化。(供选用的药品和仪器:明矾溶液、甲基橙试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 试纸、氢氧化钠溶液、酒精灯、半透膜、电泳仪、聚光速仪)

(1)证明明矾发生了水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证明明矾水解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证明明矾溶于水生成了胶体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明矾溶于水发生水解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要证明发生水解反应,只需证明溶液显酸性;证明是吸热反应需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改变温度,通过c(H+)的变化来判定;证明生成了胶体,只需根据胶体的特性—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来判断。

答案:(1)用PH试纸测明矾溶液的PH,PH小于7,证明溶液呈酸性,明矾发生了水解。

(2)加热溶液,用PH试纸再测明矾溶液的PH,结果比加热前的PH 小,证明明矾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3)用聚光仪产生的光速照射溶液,产生丁达尔效应,证明明矾溶于水生成了胶体溶液。

评注:证明胶体生成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例11.下列溶液不具有丁达尔现象的是()

A.C17H35COONa溶液B.珂罗酊

C.I2的CCl4溶液D.蛋白质溶液

解析:具有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的特征,故本题实际归属为分散系的类别判断,其中较不熟悉的是珂罗酊成份,它是胶棉(硝酸纤维素酯)的乙醇——乙醚溶液。由此从字面看来,四种选项似乎都称溶液,但需注意:凡是高分子化合物形成的溶液由于分散质微粒大小已达到胶体范围,故实际属胶体。

C17H35COONa虽然不是高分子化合物,但分散质微粒也已达到胶体范围,所以工业上油脂经它化反应后加入大量NaCl,发生盐析,从而达到分离目的,I2属于小分子,其CCl4溶液应名付其实。

评注:常见错误是学生往往“望文生意”,或不抓住原理、规律而盲目猜测。

[基础练习]

第一节胶体

1.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2.下列过程中有胶体形成的是

①硬脂酸甘油酯皂化后,反应得到的硬脂酸钠分散在水中;②明矾溶于水,用于净化水中悬浮杂质;③鸡蛋白溶解在水里;④丙酮与水混合振荡;⑤烹调鱼、肉,得到鱼汤、肉汁。

A.只有③ B.只有②③⑤ C.除④外 D.全部

3.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A.冷水 B.沸水 C.NaOH溶液 D.NaCl溶液

4.在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所有溶质的粒子直径均小于10-9m的是

A.FeCl3 B.蔗糖 C.淀粉 D.明矾

5.将淀粉-KI混合液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有破损的是

A.加碘水变蓝色 B.加碘水不变蓝色

C.加硝酸银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D.加入氯水变蓝色

6.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淀粉溶液 B.油水混合物 C.牛奶 D.碘酒

7.使离子或分子从胶体里分离的操作称为

A.结晶 B.过滤 C.盐析 D.渗析

8.下列分散系不属于胶体的是

A.淀粉溶液 B.有色玻璃 C.高锰酸钾溶液 D.血液

9.在标况下,向足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1.06克无水碳酸钠,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A.等于1.06克 B.大于1.06克而小于2.86克

C.等于2.86克 D.大于2.86克

10.现有以下各实验:

A.将1gKCl加入10g沸腾的水中;

B.将1g可溶性淀粉加入到100g水中,搅拌均匀后煮沸;

中,充分振荡;

C.将1g白磷加入到100gCS

2

D.将1gCaCO3粉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振荡;

E.将0.1g植物油加入到10g水中,充分振荡混匀;

F.将96mL乙酸与5mL水充分混合。

上述实验中所得到的分散系,属于溶液的有___________,属于胶体的有___________,属于浊液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11.医学上常采用血液透吸的方法治疗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透吸时,病人的血液通过浸在透吸液中的透吸膜进行循环和透吸。透吸原理同胶体的________类似,透吸膜同____________类似,透吸膜的孔径应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血液内毒性物质粒子直径,毒性物质才可能扩散到透吸液中而被除去。

12.一包硝酸钾和二氧化硅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加入W克水,充分搅拌。在不同温度下,固体残余物的质量如表1所示。又知不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如表2所示。求(1)W的数值。(2)原混合物中含硝酸钾多少克?

13.将某二价金属R的单质粉末投入到200毫升浓度为1摩/升的硫酸溶液中,待反应完全后滤去过量的金属粉末,蒸发溶液到剩余84克时,保持温度

为t℃,开始析出RSO

4.7H

2

O晶体,在该温度下继续蒸发,当析出20.5克晶体时,

还留下49克溶液.求(1)金属R的相对原子质量 (2) t℃时,RSO

4

的溶解度。

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1.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光亮的通路

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2.下列事实与胶体无关的是

A.医学上血液透吸 B.土壤保肥能力

C.石油原油的脱水 D.粗盐潮解变湿

3.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食盐水 B.淀粉溶液 C.酒精溶液 D.氢氧化铁溶胶

4.由于电泳,硫化砷胶粒向阳极移动,由此可推断硫化砷胶粒

A.带负电荷 B.带正电荷 C.不带电贺 D.无法确定

5.向明矾水溶液中滴加一种溶液,首先能使胶体聚沉而沉淀,继续滴加该溶液时,沉淀又逐渐消失。这种溶液是

A.氯化钡溶液 B.盐酸 C.蒸馏水 D.烧碱溶液

6.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纯净化合物的是

A.氨气、溴蒸气、氯气 B.汽油、甘油、煤焦油

C.冰、干冰、冰醋酸 D.胶体、重水、碱石灰

7.向含色素的水溶液中加入活性炭后,水溶液的颜色变浅,这是活性炭的A.盐析现象 B.电泳现象 C.吸附现象 D.聚沉现象

8.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电泳现象可区别溶液和胶体

B.胶体都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C.胶体粒子的大小都在 10-9m~10-7m之间

D.氢氧化铁胶体在外加电场中向阳极移动

9.三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溶液共同的性质是

A.分散质的粒子都可以通过滤纸

B.加热、蒸干、灼烧后,二者都有氧化铁生成

C.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加入盐酸先产生沉淀,然后溶解

10.粘土胶体溶液中,粘土粒子带负电,为了使粘土粒子聚沉,下列物质中用量最少,最有效的电解质是

A.Na3PO4 B.Al2(SO4)3 C.BaCl2D.K2SO4

11.已知由AgNO3溶液和稍过量的KI溶液可制得AgI溶胶,该溶胶跟氢氧化铁溶胶混合时,便析出碘化银和氢氧化铁的混合沉淀,由此可知

A.碘化银胶粒带正电荷 B.碘化银胶粒带负电荷

C.碘化银胶粒电泳时向阳极移动 D.氢氧化铁胶粒电泳时向阳极移动12.能证明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直径大的事实是

A.电泳 B.丁达尔效应 C.布朗运动 D.渗析

13.区别胶体与溶液时通常采用__________,提纯胶体时通常采用_______;胶体颗粒带有电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一般说来___________的胶体粒子吸附阳离子,带正电荷;____________的胶体粒子吸附阴离子,带负电荷。胶体可以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4.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杂的氧化铁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是:把这些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其粒子直径在10-9m-10-7m之间,然后插入两根电极,接通电源,这是阳极聚集__________,阴极聚集

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15.将碘化钾从淀粉胶体中分离出来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分离后证明碘化钾溶液中没有淀粉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淀粉溶液中无碘化钾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空。

A.渗析 B.聚沉 C.布朗运动 D.电泳 E.丁达尔效应

(1)氢氧化铁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

(2)强光通过氢氧化铁胶体,可看到光带,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

(3)淀粉和食盐的混合液放在肠衣中,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里,从而使淀粉与氯化钠分离,这种方法叫__________。

(4)氢氧化铁胶体加入硅酸胶体,胶体变得浑浊,这是发生了

_________。

17.有甲、乙、丙、丁四种液体,它们分别为Fe(OH)3胶体,硅酸胶体、AS2S3胶体、NaOH溶液。现将有关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1)电泳:甲液体的阳极周围颜色变浅,阴极周围颜色变深

(2)将一束光通过乙,无丁达尔现象

(3)将乙慢慢加入到丙液体中,先出现凝聚,后液体变清,则

甲:__________ 乙:__________丙:__________丁:

__________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可能有1~2个正确选项)

1.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是否能通过滤纸或半透膜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胶体的是

A.云雾B.烟水晶C.石灰乳D.烟

3.除去鸡蛋白溶液中少量的葡萄糖杂质,可采用的方法是

A.过滤 B.渗析 C.蒸馏 D.萃取分液

4 .不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的是

A.牛油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煮,向反应后所得的液体中加入食盐,会有固体析出B.一支钢笔使用两种不同牌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

C.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

D.在河水与海水的交界处,有三角洲形成

5.用Cu(OH)2胶体做电泳实验时,阴极附近蓝色加深,往此胶体中加入下列物质时,不发生凝聚的是

①硫酸镁溶液②硅酸胶体③氢氧化铁胶体④葡萄糖溶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甲、乙、丙、丁和氢氧化铁五种溶液,按甲和丙、丙和丁、乙和丁、乙和氢氧化铁两两混合,均出现胶体聚沉,则胶体颗粒带负电荷的胶体溶液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②向Fe(OH)3胶体中逐渐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③向AgI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④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

⑤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A.①②③B.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⑤8.下列可用相同方法除去混有的杂质是

A.淀粉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蔗糖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

B.Na2C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HCO3, NaHC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2CO3 C.Fe(OH)3胶体中混有少量盐酸;淀粉溶胶中混有少量KI

D.铁粉中混有少量硫粉,NH4Cl中混有少量NaCl

9.“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1纳米=10-9m)

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B.有丁达尔现象

C.所得液体一定是溶液D.所得物质一定是浊液10.将FeCl3饱和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制得Fe(OH)3溶胶,为了除去其中所含的盐酸,得到较纯净的Fe(OH)3胶体,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NaOH溶液进行中和

B.加入AgNO3溶液反应后进行过滤

C.插入石墨电极,通入直流电进行电泳后再过滤

D.装入半透膜中,扎紧袋口,将其全部浸入蒸馏水中,并每隔一定时间,更换蒸馏水,共2-3次。

11.不能用有关胶体的观点解释的现象是

A.在河流入海口易形成三角洲

B.同一钢笔同时使用不同牌号的墨水易发生堵塞

C.在AgF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无沉淀

D.将花生油放入水中并振荡,出现浑浊

12.最近,中国科学家在纳米技术研究中,合成了直径为5nm的碳管,这种碳管的理论最小直径只有0.4nm,关于这类碳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这种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有丁达尔现象

B.这种纳米材料可能有比较好的吸附性能,可用于贮氢

C.将这种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D.这种纳米材料一定具有较高的熔点、较大的硬度

13.某胶体遇盐卤(MgC12)或石膏水易发生凝聚,而与食盐或Na2SO4溶液不易发生凝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胶粒直径约为10-9cm~ 10-7cm

B.遇BaCl2溶液或Fe(OH)3胶体可发生凝聚

C.胶体微粒带有正电荷

D.Na+使此胶体凝聚的效果不如Ca2+、Mg2+

14.实验中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FeCl3溶液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B.FeCl3溶液能使血液凝聚

C.FeCl3溶液能产生Fe(OH)3沉淀堵住伤口

D.FeCl3能使血液发生化学变化

15.如图所示,在火棉胶袋(半透膜)内注入淀粉和食盐溶液,用线系紧密封,使细玻管内的液面刚好高出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过一段时间后用碘酒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验蒸馏水。整个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

的现象是

A.细玻管内液面上升

B.细玻管内液面不变

C.蒸馏水遇碘酒变蓝

D.蒸馏水遇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已知土壤胶体粒子带负电荷,又有很大的表面积,因

而具有选择吸附能力。在土壤里施用含氮量相同的下列肥料,肥效最差的是

A.(NH4)2SO4 B.NH4HCO3 C.NH4NO3 D.NH4Cl

二、填空

17.在氢氧化铁胶体溶液中,逐滴加入HI稀溶液,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1)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随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稀盐酸代替HI稀溶液,能出现上述哪些相同的变化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城市自来水厂供给居民使用的生活用水,常先用氯气处理,再用绿矾处理,以进行消毒、净化、改善水质。试用简要文字和必要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在水泥、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以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这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0.将胶粒带负电荷的无色胶体,分别先后加入到1、蔗糖溶液2、氯化钙溶液3、Fe(OH)3胶体4、As2S3胶体,共出现三种现象:a红褐色沉淀b无沉淀c 白色沉淀。那么按实验的先后,出现的现象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铁酸钠(Na2FeO4)是水处理过程中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它的氧化性比高锰酸钾更强,本身在反应中被还原为Fe3+离子达到净水的目的。它是由硝酸铁、氢氧化钠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制得的,同时还有硝酸钠、氯化钠等生成,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铁酸钠的反应中________元素被氧化,转移电子总数是__________,铁酸钠之所以有净水作用,除了杀菌外,另一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基础练习答案

第一节胶体

1.C 2.C 3.B 4.B 5.A、D 6.A 7.D 8.C 9.D

10.属于溶液的有A、C、F 胶体有B ;浊液有D、E 。

11.渗析;半透膜;大于。[参阅教材阅读内容“血液透吸原理”] 12.(1)W=200 (2)硝酸钾质量219.8g (3) 60 ℃

13.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该温度的溶解度为40g。

解题思路导引及解答过程:

1.分散剂是气体的,叫做气溶胶,雾属于气溶胶,是胶体中的一种。

4.在FeCl3和明矾溶液中,既有溶液,又有胶体其中氯化铁中的三价铁离子与明矾中的铝离子部分水解分别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和氢氧化铝胶体,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淀粉溶液为胶体溶液,而蔗糖只能形成溶液。

5.淀粉-KI混合液中,淀粉不能通过半透膜,碘离子可通过半透膜,不破损,加硝酸银溶液会变黄,加碘水不变蓝,加氯水也不变蓝,若破损后,淀粉漏出,加碘变蓝,加氯水置换出I2,也会变蓝。

8.血液就是由血球在血浆中形成的胶体分散系。

9.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再加入1.06克无水碳酸钠,若析出晶体无结晶水,则析出所加的1.06克碳酸钠,但由于析出的是十水碳酸钠,故

Na2CO3 + 10H2O = Na2CO3. 10H2O

106g 180g 286g

由此可见,加入1.06克碳酸钠,所析出的晶体应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1.06克碳酸钠结合10个结晶水生成十水碳酸钠的质量,为2.86g;另一部分是由于原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水的减少,使碳酸钠饱和溶液中的碳酸钠还要进一步析出为晶体。所以共析出晶体应大于2.86g。

12.解析:(1)从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可知:硝酸钾在40℃与10℃的溶解度之差为:63.9g-20.9g=43g,即若固体样品溶解在100g水中,从

10℃升温到40℃,固体将减少43g,而实际上固体溶解在一定量水后从10℃升温到40℃减少了261g-175g=86g,正好是100g水的两倍,故W=200。

(2)因200g水在75℃时可溶解硝酸钾300g(7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150g)

因而,75℃时剩余的83g固体一定为杂质,10℃时剩余的261g固体中含硝酸钾为:261g-83g=178g,另有溶解于水中的硝酸钾为:20.9gX2=41.8g,故原混合物中共有硝酸钾:178g+41.8g=219.8g。

另解:40℃时剩余固体中含硝酸钾:175g-83g=92g,溶解在水中的硝酸钾为63.9g X2=127.8g,故原混合物中共有硝酸钾:92g+127.8g=219.8g。

(3)若要使原混合物中的KNO3在200克水中完全溶解,最低应控制温度时的溶解度为S,则有200:219.8g=100:s s=110g,查溶解度表可知最低应控制的温度为60℃。

13.解析:(1)析出晶体后的剩余溶液为饱和溶液,只要温度不变,余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设R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有:

0 .2M ÷84 = [0.2M-20.5M/(M+126)]÷59

解得:M=120因而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96=24

(2)在84g饱和溶液中,含溶质RSO40.2molx120g/mol=24g,水:84-24g=60g, 则60:24=100:S 得S=40g

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1.D 2.D 3.B、D 4.A 5.B、D 6.C 7.C 8.A、D

9.A、B 10.B 11.B、C 12.D

13.丁达尔效应;渗析;胶体粒子吸附离子而带电;金属氢氧化物和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胶体粒子吸附同种离子带有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胶体可以稳定存在。

14.带负电荷的陶土胶体粒子;带正电荷的氧化铁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通电时产生电泳现象,分别向两极移动,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15.渗析;向KI溶液中滴加氯水或碘水,未出现蓝色,即可证明KI溶液中无淀粉;向淀粉溶液中滴加氯水,不变蓝色,则证明分离后的淀粉溶液中已无KI。

16.(1) D;(2)E;(3)A;(4)B。

17.甲:氢氧化铁胶体;乙:氢氧化钠溶液;丙:硅酸胶体;丁:AS2S3胶体。

解题思路导引及解答过程:

1.D形成的是悬浊液

2.自然界的许多物质和现象与胶体有关,应了解胶体在生产、生活及科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粗盐潮解是由于氯化钠中含有易吸水的氯化钙、氯化镁的缘故,与胶体无关。

5.明矾水溶液形成的胶体是氢氧化铝胶体,向胶体中加电解质溶液会使胶体聚沉,加氯化钡后,由于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产生沉淀,随氯化钡加入量的增加,沉淀会增多而不溶解;加盐酸和氢氧化钠会使氢氧化铝胶体先聚沉而沉淀,由于氢氧化铝的两性,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烧碱,故随着盐酸和氢氧化钠量的增大,氢氧化铝又会溶解。故选B、D。

6.汽油、煤焦油、胶体为混合物,溴蒸气、氯气为单质,均不符合题意,只有C符合题意。

9.溶液和胶体的粒子都比滤纸的孔径小,故都能穿过滤纸;三氯化铁溶液加热发生水解,逐渐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灼烧分解生成氧化铁,而氢氧化铁胶体加热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灼烧也分解生成氧化铁;故A、B选项正确。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故三氯化铁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氢氧化铁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氢氧化铁胶体加电解质盐酸,产生聚沉,故加盐酸先产生沉淀,继续加入,则氢氧化铁与盐酸中和,生成三氯化铁溶液,但三氯化铁溶液中加盐酸无任何现象发生。因而C、D错误。

10.因粘土带负电,应该用带正电的离子中和其所带电量,而该离子所带电量越多,中和效果越好,以上阳离子铝离子所带正电荷最多,效果最好。故选B。

11.因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它能使碘化银胶体聚沉,说明碘化银胶粒带负电,电泳时向阳极移动,因而B、C正确。

12.溶质的粒子直径小于10-9m,胶粒直径在10-9m-10-7m之间,故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而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但由丁达尔效应并不能证明溶液中溶质的粒子直径比胶粒直径小,由于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的粒子能透过半透膜,因此渗析现象能证明胶粒比溶液的溶质直径大。故选D。17.解析:本题涉及了胶体和溶液的区别、胶体的电泳和凝聚现象,常见胶体胶粒所带电的电性、酸碱中和等知识,根据电泳现象可确定甲为Fe(OH)3胶体,乙为NaOH溶液在其余的三种物质中,只有NaOH除作为电解质作用外还可与H2SiO3胶体进一步反应,生成Na2SiO3溶液,故丙为H2SiO3液体,丁则为As2S3胶体。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C 5.C 6.B、C 7.D 8.C 9.B 10.D 11.C 12.A、B 13.B、D 14.B 15.A、D 16.B

17.(1)加入电解质溶液后,使胶体聚沉而产生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2)Fe(OH)3 + 3H+ = Fe3+ +3H2O;

(3)有I2生成;2 Fe3+ +2I- = 2Fe2++ I2;

(4)(1)(2)

18.Cl2 + H2O = HClO +HCl,HClO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2Fe2++ Cl2 =2 Fe3+ +2Cl-,除去过量的氯气;Fe3+ +3H2O = Fe(OH)3(胶体)+ 3H+,胶体具有吸附作用,使悬浮物杂质沉降而净水。

19.使用高压电外加电场,使带电的气溶胶胶粒凝聚,从而沉积达到除尘目的。

20.b c a b

21.

2Fe(NO3)3 +16NaOH +3Cl2 = 2Na2FeO4+6NaNO3+6NaCl+8H2O;

Fe;6e-;

铁酸钠还原产物在水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有吸附悬浮物的作用,因此能净化水。

解题思路导引及解答过程

4.牛油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煮,发生皂化反应,得到硬脂酸钠与甘油的混合物,加食盐可使硬脂酸钠与甘油分离。B中的蓝黑墨水为胶体,不同牌号混用,易引起聚沉。C选项只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C。

5.根据Cu(OH)2胶体电泳实验,可知Cu(OH)2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加电解质硫酸镁溶液,加带相反电荷的硅酸胶体,均能使Cu(OH)2胶体发生聚沉,加入带同种电荷的氢氧化铁胶体,则相互排斥,不发生聚沉,而非电解质葡萄糖溶液也不能使胶体发生聚沉。故答案为C。

6.根据相反电荷的胶体能发生聚沉,由于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荷,故乙胶粒带负电荷,丁带正电荷,丙带负电荷,甲带正电荷。故答案为B、C。

7.①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了溶解度更小的碳酸氢钠溶液,最终析出了碳酸氢钠晶体而沉淀且不会溶解;②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稀硫酸,先使氢氧化铁胶体发生聚沉而产生沉淀,硫酸过量,又与氢氧化铁发生中和反应而使氢氧化铁沉淀溶解;③向碘化银胶体中加盐酸,使胶体发生聚沉,但沉淀不会溶解;④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先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随二氧化碳过量,碳酸钙沉淀溶解生成碳酸氢钙;⑤向硅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先产生硅酸胶体,随盐酸过量又使胶体发生聚沉,但沉淀不会溶解。故不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①③⑤,即答案D正确。

13.MgCl2与NaCl溶液,阳离子不同,阴离子相同;CaSO4与Na2SO4阳离子不同,阴离子相同,题中所述现象,其胶体是否聚沉与加入的电解质的阳离子

有关,因此该胶体粒子必带负电荷。又由于镁离子、钙离子价态高于钠离子,所以加入钠离子不易聚沉。故选B、D。

15.由渗透压知识可判断A正确。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钠离子、氯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故在烧杯内可检测到氯离子,检测不到淀粉,D正确,C不正确。故答案为A、D。

16.由于土壤胶体粒子带负电荷,因此它具有吸附周围液体中阳离子的作用。当铵态氮肥放入土壤的时候,土壤胶体粒子能吸附NH4+,而不能吸附阴离子,这样含氮元素的NO3-就会流失,造成肥效较差。故答案为C。

3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教案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 2.培养学生自学、分析、探索、归纳的能力。 3. 通过胶体性质应用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有,增强求知欲。 教学重点 胶体的性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胶体的概念及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等知识,那么胶体具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一、胶体的性质 【自学讨论】导学提纲: 1.用强光直射溶液和胶体,二者现象有何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2.胶体还具有哪些性质?产生这些性质的原闲是什么? 【多媒体演示】1.电泳现象动画。2.布朗运动动画。 【总结】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2.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也是胶体稳定的一个因素。 【过渡】通过自学、讨论、总结,我们了解了胶体的性质,那么胶体具有哪些用途呢? 【板书】二、胶体的应用 【自学讨论】导学提纲: 1.冶金厂、水泥厂高压除尘的原理是什么?

2.为何盐碱地土壤保肥能力差? 3.明矾净水原理是什么? 4.你能列举一些胶体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具体实例吗?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上述提纲中的问题。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是胶体的三个性质及胶体与溶液、浊液的区别,胶体与溶液、浊液在性质上有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 【投影】 不能透过半透膜 1、胶体粒子较溶质粒子大 丁达尔现象 2、胶体粒子较浊液粒子小 比浊液稳定 带电 电泳 【反馈练习】 1.下列不存在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 A.有尘埃的空气 B.纯水 C.溴水 D.向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所得液体 2.鉴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A.电泳 B.渗析 C.丁达尔效应 D.布朗运动 【作业】课后习题一、二。 板书设计 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一、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 2.布朗运动 3.电冰现象 二、胶体的应用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重点、难点 1. 了解分散系的概念,比较三种分散系的特征 2. 理解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3. 了解胶体的分类和制取 具体内容 (一)分散系 1. 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 2.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 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 (二)三种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请比较小结三种分散系的相关内容,自己试一试,完成下表的空缺部分,并思考胶体 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的分类 1.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 1nm ~100nm 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 ~100nm 范围之内,这样的胶 体叫分子胶体。

2.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3)(OH Fe 溶 胶、3)(OH Al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 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四)胶体的制备 1. 物理方法 ① 机械法:利用机械磨碎法将固体颗粒直接磨成胶粒的大小 ② 溶解法: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合适的溶剂中形成胶体,如蛋白质溶于水,淀粉 溶于水、聚乙烯熔于某有机溶剂等。 2. 化学方法 ① 水解促进法 思考:如何证明FeCl 3溶液通过上述方法已转变成3)(OH Fe 胶体了? 反应式:FeCl 3+3H 2O (沸)= 3)(OH Fe (胶体)+3HCl 注意:切勿将“胶体”两字省去,或打“↓” ② 复分解反应法 反应: KI+AgNO 3=AgI (胶体)+KNO 3 Na 2SiO 3+2HCl=H 2SiO 3(胶体)+2NaCl 思考:若上述两种反应物的量均为大量,则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如何表达对应的两个 反应方程式? 提示: KI+AgNO 3=AgI↓+KNO 3(黄色↓) Na 2SiO 3+2HCl=H 2SiO 3↓+2NaCl (白色↓) (五)胶体的性质 1. 丁达尔效应——在暗室中,让一束平行光通过一肉眼看来完全透明的溶液,从垂直于 光束的方向,可以观察到有一条光亮的“通路”,该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 应是粒子对光散射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物理现象。丁达尔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胶体微 粒直径大小恰当,当光照射胶粒上时,胶粒将光从各个方面全部反射,胶粒即成一小光源 (这一现象叫光的散射),故可明显地看到由无数小光源形成的光亮“通路”。当光照在 比较大或小的颗粒或微粒上则无此现象,只发生反射或将光全部吸收的现象,而以溶液和 浊液无丁达尔现象,所以丁达尔效应常用于鉴别胶体和其他分散系。 2. 布朗运动——在胶体中,由于质点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衡而产生的无规则 的运动,称为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3. 电泳——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 的现象。胶体具有稳定性的重要原因是同一种胶粒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另外,胶粒 在分散力作用下作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使其受重力的影响有较大减弱,两者都使其不易聚 集,从而使胶体较稳定。 说明: (1)电泳现象表明胶粒带电荷,但胶体都是电中性的。 (2)在此要熟悉常见胶体的胶粒所带电性,便于判断和分析一些实际问题。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胶体得性质及其应用 撰稿:顾振海责编:张立 [基本目标要求] 1。掌握胶体得一些重要性质。??2.了解胶体得一些重要应用。? 3.认识物质得性质与物质得聚集状态有关。 [知识讲解] 一、胶体得性质及其应用概述 1.胶体得性质?(1)丁达尔效应光束通过胶体,形成光亮得“通路”得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2)布朗运动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做不停得、无秩序得运动,这种现象叫做布朗运动。??(3)电泳现象因胶粒带电,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阴极或阳极)做定向移动得现象,叫做电泳。胶体得电泳具有广泛得实用价值。 (1)研发纳米材料。 2。胶体得应用? ?(2)检验或治疗疾病。??(3)土壤胶体、制作食物等。 3.胶体得聚沉?胶体受热或加入电解质或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得胶体使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分散剂里析出得过程叫胶体得聚沉。 二、胶体得性质 1。丁达尔效应(胶体得光学性质) (1)产生丁达尔效应,就是因为胶体分散质得粒子比溶液中溶质得粒子大,能使光波发生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而溶液分散质得粒子太小,光束通过时不会发生散射。 ?(2)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1)产生布朗运动现象,就是因为胶体粒子受分散剂分子 2.布朗运动(胶体得动力学性质)? 从各方面撞击、推动,每一瞬间合力得方向、大小不同,所以每一瞬间胶体粒子运动速度与方向都在改变,因而形成不停得、无秩序得运动.? (2)胶体粒子做布朗运动得这种性质就是胶体溶液具有稳定性得原因之一。??3。电泳现象(胶体得电学性质)?(1)产生电泳现象,就是因为胶体得粒子就是带电得粒子,所以在电场得作用下,发生了定向运动。??(2)电泳现象证明了胶体得粒子带有电荷;同一种胶体粒子带有相同得电荷,彼此相互排斥,这就是胶体稳定得一个主要原因。??(3)胶体粒子带有电荷,一般说来,就是由于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得表面积,能吸附离子等原因引起得.?(4)某些胶体粒子所带电荷情况:

胶体性质及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年级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 一、填空题(共4题,题分合计17分) 1.胶体溶液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原因是____。制备Fe(OH)3胶体时,可将____逐滴加入到____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若将得到的Fe(OH)3胶体加热至沸腾,出现的现象为____,原因是_____。 2.有一种桔红色的硫化锑(Sb2S3)胶体,装入U形管,插入电极后通以直流电,发现阳极附近桔红色加深, 这叫______现象。它证明Sb 2S 3 胶粒带______电荷,它之所以带有该种电荷,是因为______的缘故。 3.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出现的现象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4.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解决的方法是将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微粒直径处于10-9m~10-7m之间,然后插入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源,这时阳极聚集______,阴极聚集______,理由是______。 二、单选题(共32题,题分合计96分) 1.为使氢氧化铁胶体凝聚,从下面选出需要物质的物质的量最小的电解质是 A.NaCl B.MgCl2 C.AlCl3D.Al2(SO4)3 2.铁酸钠(Na2FeO4)是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它的氧化性比高锰酸钾更强,本身在反应中被还原为Fe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Na2FeO4有强碱性,使细菌不能生存 B.Na2FeO4有强氧化性使细菌不能生存 C.Na2FeO4可水解生成Fe(OH)3胶体使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沉降 D.Na2FeO4的还原产物可在水中生成Fe(OH)3胶体使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沉降 3.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渗析法分离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混合物 B.用结晶法提纯NaCl和KNO3混合物中的KNO3 C.有蒸馏法分离乙醇和苯酚的混合物 D.用加热法分离碘和氯化铵的混合物 4.在外电场作用下,氢氧化铁胶体微粒移向阴极的原因是 A.Fe3+带正电荷 B.Fe(OH)3带负电吸引阳离子 C.氢氧化铁胶体微粒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 D.氢氧化铁胶体吸附阴离子而带负电 5.一般情况下,胶体微粒不易聚集而稳定,主要是因为 A.胶体有丁达尔现象 B.胶体有布朗运动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湖北省襄阳市田家炳中学王清芬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思路 胶体属于分散系内容,知识相对独立,但胶体知识与生产、生活和高科技(纳米材料)联系密切。本部分知识有一定的综合性,适宜于对学生进行学科内和多学科间综合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化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加强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加强多媒体的运用。本节课采用了“启发引导,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能够通过实验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 2、掌握胶体的重要性质——丁达尔效应、介稳性、电泳和聚沉 3、了解生活中胶体的实例,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了解胶体的提纯。(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索、归纳的能力。 2、通过了解胶体知识的应用,让学生感觉化学就在身边,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生产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胶体的性质和相关应用。 难点:胶体粒子大小与其性质的关系。 四、教学策略和手段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启示法和讨论法 教学手段:实验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课前准备 1、实验药品:饱和FeCl3溶液、3mol/L CuSO4溶液、泥水 2、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激光笔、酒精灯、试管夹。 3、结合教学设计制作制作多媒体课件;给出预习提纲,做好分组实验的准备。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3课时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胶体的性质

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黄冈中学高级教师陈晓峰 ●教学目标 1.掌握胶体的重要性质,了解其应用。 2.进一步认识物质性质与物质聚集状态相关的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索、归纳的能力。 4.通过了解胶体知识的应用,让学生感觉化学就在身边,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教学重点 胶体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胶体粒子大小与其性质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实验探索等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叫胶体?它和溶液、浊液有何异同点?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 nm~100 nm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它和溶液、浊液相比,相同点:三者都是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都属分散系的一种。不同点:主要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液体均一性、稳定性也不尽相同。 [转问]胶体和溶液的外观特征相同(透明澄清),如NaCl溶液和淀粉溶液,那么可用怎样的物理方法加以鉴别呢? 将分别盛有等量NaCl和淀粉溶液的两烧杯并排置于桌面上,用激光教鞭从一侧(光、两烧杯在一条线上)进行照射,同时于垂直方向观察。 现象与结论:当光束通过形成一条光亮红色通路的液体为淀粉溶液,无此现象的为NaCl溶液。 [讲述]当一束强光照射胶体时,在入射光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道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早在19世纪由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研究发现。故称其为“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无此现象。因此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那么,造成胶体和溶液这种性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投影比较] 当光线照射到胶体粒子上时,有一部分光发生了散射作用,另一部分光透过了胶体,无数个胶粒发生光散射,如同有无数个光源存在,我们便可发现当一束光线通过胶体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就是丁达尔效应。 [设问]胶体除具有丁达尔效应外,还有何其他性质呢? 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一、胶体的性质 [板书]1.丁达尔效应:光束通过胶体,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叫丁达尔效应。 [过渡]由于胶体分散质粒子比溶质粒子大得多,以致使光波传播改变了原来的方向。尽管如此,我们的肉眼仍看不到它的存在。超显微镜可帮助我们了解胶粒的情况。 胶粒的运动情况如同花粉颗粒在水里作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这种现象叫做布朗运动。 [板书]2.布朗运动:胶体分散质粒子作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这种现象叫做布朗运动。 [设问]为什么胶粒的运动是不停的、无秩序的呢? 胶粒作布朗运动,是因胶粒受水分子来自各方面的撞击、推动,而每一瞬间在不同方向上所受合力的大小不同,所以每一瞬间胶粒运动速率和方向都在改变,因而形成不停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知识点及练习题及其答案

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一、分散系相关概念 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 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 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 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 ? ? ????? ? ????→→??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 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 二、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 分散系 溶 液 胶 体 浊 液 分散质的直径 <1nm (粒子直径小于10-9m ) 1nm -100nm (粒子直径在10-9 ~ 10-7m ) >100nm (粒子直径大于 10-7m ) 分散质粒子 单个小分子或离 子 许多小分子集合体或 高分子 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 实例 溶液酒精、氯化钠 等 淀粉胶体、氢氧化铁胶 体等 石灰乳、油水等 性 质 外观 均一、透明 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 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鉴别 无丁达尔效应 有丁达尔效应 静置分层 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 ①.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 ~100nm 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②.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3)(OH Fe 溶胶、3 )(OH Al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自己整理)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一、分散系 1、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质: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一般量少) 2、分散系组成 分散剂:粒子分散在其中的物质(一般量多)物质与水混合时,一般认为是分散剂。 3、分散系分 类:、()、 。 溶液悬浊液胶体 分 散系 粒子直径 外观 粒子组成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否透过滤纸 3 二、胶体 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之间(可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一)胶体的性质 1. 丁达尔现象(光学性质) 实验:用激光笔垂直照射淀粉胶体,胶体,溶液。 现象:胶体内部存在一条光路而溶液没有。 结论:这种由于胶体微粒对光的散射作用形成的一条光亮的通道的现象叫丁达尔现象。 说明:应用此性质可对溶液和胶体进行区分。 例子:灰尘, 提问:能否说一种液体只要有丁达尔效应,就是胶体? 2. 布朗运动(动力学性质) 引入:胶粒较小而轻,它在水中的运动情况如何 实验:将一滴液体放在水中观察 现象:胶体扩散 解释:胶粒在不同方向受到了水分子撞击的力量大小不同,所以运动方向在每一瞬间都在改变,因而形成无秩序的不停的运动,这种现象叫布朗运动。 例子:花粉放于水中、空气中的灰尘、粉笔灰放于水中 3. 电泳(电学性质) 实验:将胶体放在U形管中,一端加导电 现象:阴极附近颜色加深 分析:阴极附近颜色加深→胶粒带正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胶体直径小→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只吸附阳离子,因而带正电荷。 结论:电泳: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泳。 < 胶粒带电的一般规律 > A. 带正电的胶粒: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 FeO(与陶土的分离)、Fe(OH)3、Al(OH)3

高考化学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总结

高考化学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总结 一、分散系相关概念 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假如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能够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 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 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 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 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 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 分散系 溶 液 胶 体 浊 液 分散质的直径 <1nm 〔粒子直径小于10-9m 〕 1nm -100nm 〔粒子直径在10-9 ~ 10-7m 〕 >100nm 〔粒子直径大于10-7m 〕 分散质粒子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许多小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 庞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 实例 溶液酒精、氯化钠等 淀粉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等 石灰乳、油水等 性 质 外观 均一、透亮 均一、透亮 不均一、不透亮 稳固性 稳固 较稳固 不稳固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鉴不 无丁达尔效应 有丁达尔效应 静置分层 二、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 ①. 依照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集合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如此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 ~100nm 范畴之内,如此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②. 依照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如此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3)(OH Fe 溶胶、3)(OH Al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如此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高考化学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总结

2009年高三化学-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知识规律总结 一、分散系相关概念 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 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 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 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 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 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 分散系 溶 液 胶 体 浊 液 分散质的直径 <1nm (粒子直径小于10-9m ) 1nm -100nm (粒子直径在10-9 ~ 10-7m ) >100nm (粒子直径大于10-7m ) 分散质粒子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许多小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 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 实例 溶液酒精、氯化钠等 淀粉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等 石灰乳、油水等 性 质 外观 均一、透明 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 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鉴别 无丁达尔效应 有丁达尔效应 静置分层 二、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 ①.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 ~100nm 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②.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3)(OH Fe 溶胶、3)(OH Al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第二单元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胶体的性质和胶体的应用两部分,通过学习胶体的有关知识,在了解胶体的一些重要性质和应用的基础上,认识到物质的性质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而且与物质的存在状态有关,从而开阔视野,认识事物的复杂性。 关于胶体的性质,教材侧重简介布朗运动、丁达尔效应和电泳现象,对胶体的渗析现象作了简单介绍,同时也要求了解胶体的聚沉现象。 关于胶体的应用,首先应从宏观角度对胶体的应用有一定的印象,然后能结合胶体性质,意在通过这些具体性质的应用事例,加深对胶体应用的了解,同时也可加深对胶体性质的了解。 一.常见分散系 1.分散系: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 2.分散系包括分散质和分散剂。溶液、胶体、浊液(悬浊液、乳浊液)均属于分散系。 二.胶体的概念、制备、净化及分类 1、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9m~10-7m之间。 2、胶体的制备 (1)水解法:Fe(OH)3胶体的制备:向20mL沸蒸馏水中滴加 1mL~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得红褐色的Fe(OH)3胶体。 (2)复分解法:Ag++I-=AgI(胶体),SiO32-+2H++H2O=H4SiO4(胶体) 注:制取难溶性固体物质的胶体,只能用特殊的方法,如所用试剂的浓度较小,使反应液中较缓慢生成少量难溶物粒子,使它们能均匀分散在反应液中。 3.胶体的净化与提纯 使离子或分子从胶体里分离出来的操作叫渗析。渗析实验能证明胶体粒子比溶液粒子大,通过渗析可以达到净化、精制胶体的目的。 4.胶体的分类 按分散剂不同,可分为液溶胶(分散剂为液体),如Fe(OH)3胶体、AgI 胶体;气溶胶(分散剂是气体),如:雾、云、烟;固溶胶(分散剂是固体),如:烟水晶、有色玻璃等。

胶体的性质及其用途

第二章胶体的性质及其用途 第一节胶体 第1课时 一、课题胶体 [目标] 1、知识传授:⑴初步了解分散系、胶体的概念。 ⑵一般了解Fe(OH)3胶体、Agl胶体的 制备方法。 2、能力培养: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 力以及想象能力。 3、德育渗透:适当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爱国 主义教育。 [重点]胶体概念 [教具]多媒体 [教法]实验探究法 二、教学过程 Ⅰ、引入新课 [设问]先让学生写出KI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否任何情况下混和AgNO3和KI溶液反应都有黄色沉淀产生呢? [实验] 蒸馏水0.01mol/L AgNO3 0.1mol/L AgNO3 ①②③ 无沉淀无沉淀有沉淀 [提问]上述实验中制得的液体,哪些是浊液? [追问] ①、②号液体外观相同,都是溶液吗?它们的性质 是否完全相同?请看实验。 [实验]让一束光照射盛放①、②号液体的试管。 [小结]实验发现,②中有一条光亮的通路,这被称为丁达尔现象, ①中则无。由此可见两种液体的性质有所不同。通常我们把

②号中的液体叫胶体。本节主要介绍什么是胶体和胶体的重 要性质。 Ⅱ、讲授新课 [揭题] 第8节 胶体 一、胶体 [讨论]上述①、②、③号试管中的溶液、胶体与浊液是怎样形成的? 其形成过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小结] 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 + 另一种物质 混和物 分散质 + 分散剂 分散系 [ 提问] 上述①、②、③号试管中液体,分散质、分散剂各是什么? [讨论]刚才实验时同样的反应物,②中无沉淀,③中有沉淀,这是 什么原因呢? [小结] AgNO3+KI=KNO3+AgI↓ AgNO3+KI=KNO3+AgI (胶体) 浓→快→多→颗粒大→有沉淀——浊液 稀→慢→少→颗粒小→无沉淀——胶体 [设问]大家知道,分散质的颗粒溶液小,而浊液大。这可以通过过 滤实验加以证明,前者可透过滤纸,后者则不能。那么胶体 中的分散质颗粒的大小又如何呢?能否设计出类似的实验来 证明呢? [实验] 滤出液 AgNO3 碘水 渗析 AgNO3 [小结]淀粉胶粒和溶液里的离子或分子都能通过滤纸。 [追问]现把滤纸换成半透膜,胶粒能否透过半透膜呢? [讨论]⑴要证明食盐水里的Na+、Cl-能否透过半透膜,需要什么试 剂?所取试液是半透膜内还是半透膜外的液体?为什么? ⑵同样,如何证明淀粉胶体的微粒能否透过半透膜? [小结]⑴证明Cl-、Na+能透过半透膜 取膜外的液体 Cl- 兰色 白色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栾春武 一、胶体的性质 不同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胶体微粒分散质的直径(1—100 nm)在溶液(<1 nm)和浊液(>100 nm)之间,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溶液和胶体。 胶体之所以能够稳定存在,其主要原因是同种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胶粒相互排斥,胶粒间无法聚集成大颗粒沉淀从分散剂中析出。次要原因是胶粒小质量轻,不停地作布朗运动,能克服重力引起的沉降作用。 一般来说,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如Fe(OH)3胶体、Al(OH)3胶体、AgX胶体(AgNO3过量)等;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如硅酸胶体、土壤胶体、As2S3胶体等。胶体粒子可以带电荷,但整个胶体一定呈电中性。胶粒是否带电荷,这取决于胶粒本身的性质,如可溶性淀粉溶于热水制成胶体,具有胶体的

性质,但胶体中的分散质为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个分子,不带有电荷,因而也无电泳现象。 胶体聚沉的方法有:①加电解质溶液;②加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另一种胶体;③长时间加热等。 胶体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改进材料的机械性能或光学性能,如有色玻璃;在医学上可以诊疗疾病,如血液透析;农业上用作土壤的保肥;在日常生活中的明矾净水、制豆腐;还可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如:江河入海口易形成三角洲等。 胶体的聚沉与蛋白质的盐析:胶体的聚沉是指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破坏胶体稳定的因素)聚集成较大颗粒而沉降下来,它是憎液胶体的性质,即胶体的凝聚是不可逆的。盐析是指高分子溶液(即亲液胶体)中加入浓的无机轻金属盐使高分子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它是高分子溶液或普通溶液的性质,盐析是因为加入较多量的盐会破坏溶解在水里的高分子周围的水膜,减弱高分子与分散剂间的相互作用,使高分子溶解度减小而析出。发生盐析的分散质都是易容的,所以盐析是可逆的。由此可见胶体的聚沉与蛋白质的盐析有着本质的区别。

胶体性质及应用练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年级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 一、填空题(共4题,题分合计17分) 1.胶体溶液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原因是____。制备Fe(OH)3胶体时,可将____逐滴加入到____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若将得到的Fe(OH)3胶体加热至沸腾,出现的现象为____,原因是_____ 2.______ 的缘故。3.向4.搅拌,______,阴极聚集1.A .NaCl 2.铁酸钠本身在反A .Na 2C .Na 2FeO 4可水解生成Fe(OH)3胶体使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沉降 D .Na 2FeO 4的还原产物可在水中生成Fe(OH)3胶体使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沉降 3.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渗析法分离Fe(OH)3胶体和FeCl 3溶液的混合物 B.用结晶法提纯NaCl 和KNO 3混合物中的KNO 3 C.有蒸馏法分离乙醇和苯酚的混合物 D.用加热法分离碘和氯化铵的混合物 4.在外电场作用下,氢氧化铁胶体微粒移向阴极的原因是

A.Fe3+带正电荷B.Fe(OH) 3 带负电吸引阳离子 C.氢氧化铁胶体微粒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D.氢氧化铁胶体吸附阴离子而带负电 5.一般情况下,胶体微粒不易聚集而稳定,主要是因为 A.胶体有丁达尔现象B.胶体有布朗运动 C.胶粒很小,不受重力作用D.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它们互相排斥 6.将胶体颗粒带负电荷的白色胶体,分别先后加入到:①蔗糖溶液②氯化钙溶液③氢氧化铁胶体④硫化砷胶体中,共出现三种现象:a红褐色沉淀b无沉淀c白色沉淀。那么按实验的先后,出现现象的顺序是 A.bbac 7. A.过滤 8. A C 9. A. 10.FeCl3 A C 11. 正确的是 A.胶体微粒的直径为10-9cm~10-7cmB.该胶体微粒带有正电荷 C.该胶体微粒不带电荷D.Na+使此胶体凝聚的效果不如Ca2+和Mg2+ 12.已知土壤胶体带负电荷,在土壤里施用含氮量相等的下列肥料时,肥效较差的是 A.(NH 4) 2 SO 4 B.NH 4 HCO 3 C.NH 4 NO 3 D.NH 4 Cl 13.将淀粉溶液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中,扎好袋口,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经相当一段 时间后,取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Cu(OH) 2 悬浊液(加热)、浓硝酸(微热)作用,其现象依次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撰稿:顾振海责编:张立 [基本目标要求] 1.掌握胶体的一些重要性质。 2.了解胶体的一些重要应用。 3.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 [知识讲解] 一、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概述 1.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光束通过胶体,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 (2)布朗运动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这种现象叫做布朗运动。 (3)电泳现象因胶粒带电,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阴极或阳极)做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胶体的电泳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2.胶体的应用 (1)研发纳米材料。 (2)检验或治疗疾病。 (3)土壤胶体、制作食物等。 3.胶体的聚沉 胶体受热或加入电解质或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使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叫胶体的聚沉。 二、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胶体的光学性质) (1)产生丁达尔效应,是因为胶体分散质的粒子比溶液中溶质的粒子大,能使光波发生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而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太小,光束通过时不会发生散射。 (2)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2.布朗运动(胶体的动力学性质) (1)产生布朗运动现象,是因为胶体粒子受分散剂分子从各方面撞击、推动,每一瞬间合力的方向、大小不同,所以每一瞬间胶体粒子运动速度和方向都在改变,因而形成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

(2)胶体粒子做布朗运动的这种性质是胶体溶液具有稳定性的原因之一。 3.电泳现象(胶体的电学性质) (1)产生电泳现象,是因为胶体的粒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了定向运动。 (2)电泳现象证明了胶体的粒子带有电荷;同一种胶体粒子带有相同的电荷,彼此相互排斥,这是胶体稳定的一个主要原因。 (3)胶体粒子带有电荷,一般说来,是由于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等原因引起的。 (4)某些胶体粒子所带电荷情况: 注意: ①AgI胶体粒子在I—过量时,AgI吸附I—而带负电荷;Ag+过量时,AgI吸附Ag+而带正电荷。 ②胶体的电荷是指胶体中胶体粒子带有电荷,而不是胶体带电荷,整个胶体是电中性的。 ③淀粉胶体粒子因不吸附阴、阳离子而不带电荷,所以加入电解质不聚沉,也无电泳现象。 三、胶体的聚沉 胶体稳定的原因是胶粒带有某种相同的电荷互相排斥,胶粒间无规则的热运动也使胶粒稳定。因此,要使胶体聚沉、其原理就是:①中和胶粒的电荷、②加快其胶粒的热运动以增加胶粒的结合机会,使胶粒聚集而沉淀下来。其方法有: 1.加入电解质。在溶液中加入电解质,这就增加了胶体中离子的总浓度,而给带电荷的胶

2019高三化学复习教案第二章第二节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掌握胶体的重要性质,了解其应用。 2.进一步认识物质性质与物质聚集状态相关的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索、归纳的能力。 4.通过了解胶体知识的应用,让学生感觉化学就在身边,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教学重点 胶体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胶体粒子大小与其性质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实验探索等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动画课件、录像资料、激光教鞭; 小烧杯(两个); NaCl溶液、淀粉溶液、Fe(OH)3胶体、KNO3溶液、蒸馏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叫胶体?它和溶液、浊液有何异同点? [回答要点]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 nm~100 nm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它和溶液、浊液相比,相同点:三者都是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都属分散系的一种。不同点:主要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液体均一性、稳定性也不尽相同。 [转问]胶体和溶液的外观特征相同(透明澄清),如NaCl溶液和淀粉溶液,那么可用怎样的物理方法加以鉴别呢? [学生活动]一代表上台演示。 操作:将分别盛有等量NaCl和淀粉溶液的两烧杯并排置于桌面上,用激光教鞭从一侧(光、两烧杯在一条线上)进行照射,同时于垂直方向观察。 现象与结论:当光束通过形成一条光亮红色通路的液体为淀粉溶液,无此现象的为NaCl溶液。 [讲述]当一束强光照射胶体时,在入射光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道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早在19世纪由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研究发现。故称其为“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无此现象。因此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那么,造成胶体和溶液这种性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阅读]课本P19第一段,并进行归纳。 [投影比较] [多媒体动画模拟]胶粒对光的散射作用。 [旁白]图中红色箭头(粗)代表入射光线,黄色箭头(细)代表散射光。当光线照射到胶体粒子上时,有一部分光发生了散射作用,另一部分光透过了胶体,无数个胶粒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