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食品安全学-整理.总结

食品安全学-整理.总结

食品安全学-整理.总结
食品安全学-整理.总结

1.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2.食品腐败变质:以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食品的组成成分与感官性质发生的各种变化。

3.霉菌:也称丝状真菌,是菌丝体比较发达但没有较大子实体的小型真菌的统称,是微生物中的高级生物,其形态和构造比细菌复杂。

4.霉菌毒素:是指霉菌在其所污染的食品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

5.食源性病毒:以食物为载体,导致人类患病的病毒。包括以粪—口途径传播的病毒以及以畜产品为载体传播的病毒。

6.禽流感病毒: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是由A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

7.农药残留:农业生产中农药在使用后一段时期后,一部分农药没有分解而残留于谷物、蔬菜、果品、畜产品、水产品以及土壤、水体大气中的微量农药的原体,有毒代谢物质,降解物和杂质。

8.安全间隔期:农产品最后一次施用农药至收获上市之间的最短时间,

9.兽药残留:动物产品的任何可食部分所含的母体化合物及其代谢物,以及与兽药有关的杂质的残留。

10.休药期:是指动物从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或它们的乳、蛋等产品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

11.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12.酿造酒:以粮谷,水果,乳类等为原料,主要经酵母发酵等酿制的,不经过蒸馏并在一定容器内经过一定时间的窖藏而制成的酒精含量小于24%的酒类。

13.甲醇:有机物醇类最简单的一元醇,俗称木酒精,木醇。

14.双乙酰:丁二酮,是微绿黄色液体,有强烈的气味,是多种香味物质的前驱物质。

15.辐照食品:指的是利用辐照加工帮助保存食物,辐照能杀死食品中的昆虫以及它们的卵及幼虫。消除危害人类健康的食源性疾病,使食物更安全,延长食品的货架期。

16.转基因食品(GMF):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改变它们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17.食源性疾病: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18.食物中毒: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同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19.N-亚硝基化合物:是一类致癌性和毒性都非常强的化合物,包括亚硝酸和亚硝酰胺类。

20.多环芳烃化合物: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的碳氢化合物。

腐败:动植物组织被微生物侵入和繁殖而被分解,从而转变为低的化合物的过程

1.生物性污染的类型和性质:

A微生物污染:

细菌性污染: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问题最多

真菌性污染: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中,其产生的毒素致病性强,如黄曲霉毒素

病毒性污染:如口蹄疫、疯牛病(BSE)、禽流感(AIV)、肝炎(HAV)

B寄生虫及其虫卵:

C昆虫的污染

2.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3点)

食品腐败变质:以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食品的组成成分与感官性质发生的各种变化。

(1)微生物的作用:这是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包括细菌、酵母、霉菌。

(2)食品本身的组成和性质:酶(引起食品组成成分分解,加速食品腐败变质)、食品的营养成分(富含蛋白质、油脂等加快微生物的增殖速度)、食品的PH值(PH值的高低制约微生物生长,最适PH 6.0)、食品的水分活度(水分含量影响食品腐败变质,0.65以下时,食品可储藏2年)、食品的渗透压(在低渗透压的食品中,绝大多数微生物都能够生长繁殖;在高渗透压的食品中,多种霉菌和少数酵母能够生长,而绝大多数细菌不能生长。)

(3)环境的影响:温度(最适25-30°C时,各种微生物都可能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相对湿度(对微生物生长和食品,尤其是未经包装的食品的腐败变质起着重要作用。)、氧(有氧条件能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包括绝大多数的细菌、酵母、霉菌。缺氧条件,兼性厌氧菌微生物能生长繁殖。)、光线(紫外线可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而延缓食品腐败变质的发生,但紫外线可促进油脂酸败,阳光直射使食品温度升高,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因此大多数食品应避光保存)

三者互为条件、相互影响、综合作用

3.鉴定指标

食品腐败变质的检验主要从四方面进行:

感官检验:气味、色泽、质构

物理检验:粮食千粒重:霉变粮食变轻

荧光检测黄曲霉毒素(365nm紫外光照)

化学检验:蛋白质类食品腐败鉴定的化学指标是挥发性盐基总氮(TVBN值):P235 油脂类食品:过氧化值、酸价、碘值

微生物检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

食品腐败的控制

(1)食品的低温保藏①10摄氏度以下,酶的活性受抑制,大多数微生物难于生长繁殖;②低温使微生物繁殖能力下降,减少了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并加速微生物的死亡;③但若是冷冻保藏,虽然食品的保存期更长,但是解冻后会使食品结构松软、汁液流失、风味改变等,要注意急速冻结、缓慢融化原则。冻藏时还要注意表面挂冰以防食品干缩。

(2)食品的高温保藏高温使蛋白质变性凝固,使脂质体和细胞膜被破坏,因此高温对微生物及生物体内的酶有灭活作用,杀菌温度的确定与杀菌目标菌的选择有关。

(3)食品的干燥保藏将食品进行干燥处理、降低食品的水分活度可以达到有效保藏的目的,但要注意密封包装,以防微生物的污染和吸收环境的水分。(4)食品腌制和烟熏保藏即增加渗透压保藏法。

(5)食品的气体保藏高浓度CO2可抑制果蔬在储藏中的霉变;臭氧可杀菌保鲜。

(6)其他保藏方法辐照保藏、化学保藏、紫外线杀菌、超声波杀菌、膜过滤技术等。

4.霉菌与食品的关系:两重性(有利有害)

A、有益

发酵:酱、豆腐乳用的根霉、毛霉

制曲:酿酒用的曲霉、酵母菌

制药:抗生素(如青霉素、先锋霉素、头孢霉素)

B、有害

食品腐败,世界平均每年2%谷物霉变,

产生毒素→食物中毒,“三致作用”

黄曲霉毒素(AFT)二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

黄曲霉毒素的产毒条件:

①基质:一些含糖量高的物质,产生黄曲霉毒素的量要达到最大其培养基中葡萄糖含量

要达到30%。

②温度:产毒温度为11~37 °C,黄曲霉毒素B族最适产毒温度为28~32°C,G族为28°

C,当温度为37°C时,只产生黄曲霉毒素B1(AFB1)。24~25°C(最适温度)下,黄曲霉毒素的产量最高。

③PH:PH4.7时,黄曲霉毒素的产量最高。

④相对湿度:最低相对湿度为80%。

黄曲霉毒素危害:主要分布器官:肝脏;

代谢:在肝脏微粒体酶的作用下--羟化脱甲基--解毒过程

--环氧化--具有毒性、致癌性增加

毒性危害:急性中毒靶器官是肝脏,敏感动物鸭雏

临床表现:呕吐、厌食、发热、黄疸和肝腹水、三致作用、降低机体免疫力、AFB1的急性毒性、致癌性、致突变性、致畸性最强

霉菌毒素毒性:按其毒性作用性质分为

肝脏毒素:黄曲霉毒素、染色曲霉毒素;肾脏毒素:桔毒霉素;神经毒素:黄绿青霉素。

(AFB1的急性毒性、致癌性、致突变性、致畸性最强)

危害:主要损害肝脏,有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及致突变性。

农药分类(按化学组成及结构分):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有机砷、有机汞等类型;

(2)污染途径:施用农药对农作物的直接污染;作物从污染环境中吸收农药;生物富集作用(以水生生物最为明显);其他来源的污染(如:事故性污染)

(3)有机氯农药:我国主要使用的有六六六、DDT等;具有高效、广谱、稳定、脂溶性等特点,能在环境和食品中长期残留;进入人体后主要蓄积于脂肪组织,慢性毒性作用主要侵害肝、肾、神经系统;我国与1983年停止生产,1984年停止使用。

(4)有机磷农药按毒性分类:

剧毒组:对硫磷(1605)、甲基1605、内吸磷1059、甲基1059、特普等;

中毒组:敌敌畏、乐果、甲基内吸磷、倍硫磷、杀螟硫磷等;

低毒组:敌百虫、马拉硫磷、氯硫磷等。

(5)拟除虫菊酯类:主要有氯氰菊酯、敌杀死(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甲基菊酯、二氯苯醚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功夫)等——神经毒物;

预防控制措施:

a、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剧毒农药在蔬菜上使用;

b、合理使用农药,限制施药到收获的间隔期;

c、建立农药法规标准,健全农药保管、使用制度(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89);

综合防治、开发生物农药、培育抗性品种,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

兽药污染

根据化学结构将常见抗生素分为: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1)常见的残留在食品中的抗生素: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胺苯醇类:四环素类:(2)抗生素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控制措施:

a、一般毒性作用

b、过敏(变态)反应

c、菌群失调

d、“三致”作用

措施:正确使用抗生素;加大对养殖生产者的教育、培训,提高食品安全生产意识;积极开发抗生素添加剂替代品,推广使用绿色饲料添加剂改善检验方法;完善兽药监控体系,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禁用兽药:

β-受体激动剂【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性激素【乙烯雌酚】;促性腺激素【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物质】;肾上腺素类药物【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

汞肝、肾、脑中蓄积,甲基汞导致水俣病

镉:蓄积于肾,脏,心,肺,主要是肝脏危害:骨痛病,有三致作用

铅:儿童对铅有特殊易感性,表现为生长迟缓,智力发育迟缓,学习能力降低,精神呆滞,癫痫。

砷:三致作用毛发、指甲癞皮病

铬肾脏

铝神经系统的损伤骨骼系统的损伤和变形软骨病,骨质疏松症,肝、肾等器官慢性损伤

食品N-亚硝基化合物的来源:

A.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质

1.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来源:①蔬菜等植物中存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因菌的作用下在植物体内蓄积。一般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较高。腌制的蔬菜在2-4天含亚硝酸盐量最高,20天后又降低至低水平;不新鲜的蔬菜和烹调后的蔬菜存放越久亚硝酸盐含量越多。②动物性食品中存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常用做腌制鱼、肉等动物性食品的发色剂和防腐剂,但是规定限量使用。

2.胺类物质:含氮的有机胺类化合物是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存在于环境和食物中,由蛋白质、氨基酸、磷脂等生物大分子合成的。

B、食品中N-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

1.鱼、肉制品中的N-亚硝基化合物:新鲜的鱼、肉类食品中含有少量的胺类物质,但由于动物性食品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在腌制、烧烤等加工过程中,尤其是采用油煎、油炸等烹饪方式时,可产生较多的胺类物质。影响亚硝基化合物合成

的因素主要有PH、反应浓度、温度、加工条件、组织成分等。

2.乳制品中的N-亚硝基化合物:某些乳制品如奶酪、奶粉等存在微量的挥发性亚硝胺,含量0.5-5.0ug/kg。

3.发酵食品中的N-亚硝基化合物:发酵食品中也含有亚硝胺,如啤酒中,含量一般在0.5-5.0ug/kg内,但是近年来改进生产工艺,已经很难检出亚硝胺类物质。

4.蔬菜、水果中的N-亚硝基化合物:腌制或长期存放的蔬菜和水果中硝酸盐在菌或酶的作用下,被还原为亚硝酸盐,再与本身含有的胺类物质反应,生成微量的亚硝胺。含量范围在0.01-6.0ug/kg。

(1)危害:

a、一次大剂量投服,导致肝出血、肝坏死等急性肝损伤;

b、长期小剂量,慢性肝损伤,导致肝癌;

c、实际上对任何器官都有引发肿瘤的能力;

d、亚硝胺可通过胎盘屏障和乳汁引起子代肿瘤。

(2)预防措施:

1、防止微生物污染及食物霉变

2、控制食品加工中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用量

3、阻断亚硝胺的合成: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的作用

4、施用钼肥:固氮和还原硝酸盐

5、制定食品中硝酸盐、亚硝酸盐使用量及残留量标准。

6、改进食品贮藏及加工方法

7、加强卫生管理、监督与监测

多环芳烃(PAHs)对食品的污染:

(1)概述:

多环芳烃: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稠合在一起的芳香族烃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目前已发现200余种,多具致癌性,最具代表的为:苯并(a)芘。

(2)污染途径:

食品熏制:煤、木材不完全燃烧;

食品焙烤:高分子化合物经高温裂解、环化聚合;

加工过程污染:沥青、润滑油、石蜡、油墨;

环境中的苯并(a)芘污染:环境中广泛存在,通过食物链和生物富集作用。

(3)对人体的危害:对动物具有强致癌性:胃癌;致突变作用。

(4)预防措施:

a、综合治理三废,减少环境中苯并(a)芘的污染;

b、改进食品加工方法;

c、研制新型发烟器:控制生烟温度,对烟过滤;

d、选择良好的加热方式:电炉、远红外线加热,不用煤、柴;

e、无烟熏制;

f、严格控制加工过程,预防容器、机械渗漏或加工生产用食用油作润滑剂,不在柏油马路上晒粮食和油料种子;

g、去毒:用吸附法可去除部分,用阳光或紫外线照射食品也能降低含量;

h、制定标准,加强监督和管理。

杂环胺(HCAs)

1、杂环胺:从食品烧焦的部分中发现的具有致突变性的成分,化学结构是带杂

环的伯胺,所以称为杂环胺。

2、影响食品中杂环胺形成的因素主要是食物成分和烹调方式。

3、毒性危害和预防措施(了解)

氯丙醇看看书即可

1、来源:酸水解植物蛋白(HVP)产生、焦糖色素的不合理生产和使用、食品生产用水被氯丙醇污染、食品包装材料中含有氯丙醇、其他食品加工方式使食品中产生氯丙醇(如腊肠)。多氯联苯(PCBs)——环境激素(掌握小知识点即可)

1、结构

2、是全球性环境污染源之一。

3、性质:稳定、抗酸、碱、高温、不燃烧、绝缘、导热性好、脂溶性。

4、危害:高度稳定性和脂溶性。急性:皮疹,恶心,呕吐,肝功能絮乱。

二噁英——环境激素(掌握小知识点即可)

1、TCDD毒性最强,具有“世纪之毒”之称。

2、食品中二噁英的来源:含氯化合物的生产和使用;垃圾的焚烧等。

3、对健康的危害:致死作用与“消瘦综合征”、皮肤毒性(氯痤疮是二噁英中毒的一个特征标志,病人的症状是皮肤出现囊泡、小脓疱,重者全身疼痛,可持续数年)、致癌性、肝性毒性(二噁英引起的肝脏毒的共同特点主要是表现为肝脏肿大、实质细胞增生与肥大)、胸腺萎缩及免疫毒性、生殖发育毒性和致畸性。

4、预防措施:限制有机氯化合物的使用、严格控制垃圾焚烧,减少二噁英的排放等。20、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

(1)食品添加剂使用中的主要问题:

A、超剂量、超范围使用——安全性较低的;

B、使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添加剂——禁用;

【常见的食用合成色素:胭脂红、苋菜红、赤藓红、新红、诱惑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靛蓝】

(2)危害:

a、蓄积,急、慢性中毒,三致作用;

b、过敏:糖精:皮肤瘙痒症;亚硫酸盐:支气管炎痉挛;

(3)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程序:

1.食品添加剂的毒理学评价程序:主要包括4个阶段的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包括急性联合毒性;遗传毒性试验,30d喂养试验,传统致畸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实验期在3个月左右,检验该品的毒性对机体的重要器官或生理功能的影响,包括繁殖和致畸试验;慢性毒性试验,包括扩致癌试验。

2.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剂量与相关参数:a.半数致死量LD50(LD50越大其毒性越小,在食品中使用时越安全)b.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值越大,毒性越低)c.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的制定步骤。

3.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

21、加工食品安全性

酿造酒:

甲醛:

双乙酰:

辐照食品:

(1)油脂安全性

反式脂肪酸结构、来源、危害

芥子苷、芥酸、棉酚毒性特点与危害

(2)调味品安全性——酱油安全问题

(3)酒类的成分与安全问题

蒸馏酒:甲醇、杂醇油安全问题的产生与控制

酿造酒:双乙酰、醛类、杂醇油的安全问题与控制

22、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

(1)转基因食品(GMF)定义:指用转基因生物制造、生产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

(2)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安全问题:

环境安全问题;食用安全问题

(3)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原则:

遗传工程特性分析、实质性原则、预先防范原则、个案评估原则、逐步评估原则

23、食物的中毒与预防

食源性疾病:通过摄食进入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所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食物产生中毒的原因:

(1)某些致病性微生物污染食品并急剧繁殖,以致食品中存有大量活菌或产生大量毒素;(2)有毒化学物质混入食品并达到能引起急性中毒的剂量;

(3)食品本身含有毒成分,而加工、烹调方法不当,未能将其除去;

(4)食品在贮存过程中,由于贮藏条件不当而产生了有毒物质;

(5)因摄入有毒成分的某些动植物,这些动植物起着毒素转移与富集作用;

(6)某些外形与食物相似,而实际含有毒成分的植物,被作为食物误食而引起中毒。

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特征):

1)潜伏期短,来势急,呈爆发式;

2)临床表现基本相似,多呈急性胃肠炎症状;

3)发病与食物有关,病患有食用同一种食物史,流行波及范围与该食物供应范围相一致,

停止供应,流行即告停止;

4)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

食物中毒的分类:细菌性食物中毒、霉菌毒素及霉变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有毒植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最常见的食物中毒】我国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以沙门氏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较为常见,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等。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

1)相对其他食物中毒而言,潜伏期较长(24-48h);

2)临床以急性胃肠炎为主,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侵袭性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可伴有发热、腹部阵发性绞痛和黏液脓血便;

3)一般病程短短,恢复快,愈后良好,死亡率低,但李斯特菌、肉毒梭菌等食物中毒病程长,病情重,恢复慢;

4)发病季节性强:全年均可发生,但以5-10月发病率高;【a、气温适合细菌生长;b、蝇、虫多,传播媒介多;c、喜冷饮及生食瓜果蔬菜;d、胃肠道防御功能降低,易感性增强】5)引起中毒食物主要为动物性食品【a、畜肉类及其制品居首;b、禽肉、鱼、乳、蛋类次之;c、植物性食物如剩饭、米糕、米粉则易出像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分类:

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

1)感染型:病原菌依其侵袭力附于肠黏膜或侵入黏膜及黏膜下层,引起肠黏膜充血、白细胞浸润、水肿、渗出等炎性病变。某些病原菌被吞噬细胞吞噬或杀灭后,菌体裂解可释放出内毒素:致热源刺激体温身高;协同病菌作用于肠黏膜,引起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2)毒素型:大多数细菌能产生肠毒素或类似毒素,其刺激肠上皮细胞,作用相关酶系统,改变细胞分泌功能,使Cl-分泌亢进,并抑制肠上皮细胞对Na+和水的吸收,导致腹泻;

3)混合型:副溶血性弧菌等病原菌,进入肠道除引起肠黏膜炎性反应外,还可产生肠毒素引起急性胃肠道症状。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概述:沙门氏菌属肠杆菌科的一个重要菌属,宿主特异性极弱,人与动物均可感染。极易引起食物中毒,致病性最强的为猪霍乱沙门氏菌,其次是鼠伤寒、肠炎沙门氏菌(均可产肠毒素),该菌属不分解蛋白质,食物感观无变化,易被忽视。

流行病学特点:

1)季节性特点:全年均可发生,多发于夏秋季;

2)食品种类:动物性食品为主,植物性食物极少;畜肉类居首,禽肉、鱼、乳、蛋次之;3)中毒机制:多数为活菌侵袭肠黏膜导致感染型中毒;

4)临床表现:

A、中毒潜伏期:一般4—48h,长者可达72h;

B、临床表现:胃肠炎型、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败血症型五种类型,其中胃肠炎型最为常见;

C、症状: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发热(38~39.5℃)等,死亡率0.5%

5)预防措施:

针对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三个环节,采取如下措施:

A、防止沙门氏菌污染肉类食品【饲养管理、宰前检疫、宰后卫生】;

B、控制沙门氏菌的繁殖:低温冷藏;

C、加热以彻底杀灭病原菌【不买病禽肉;不吃变质的臭(坏)蛋或散黄蛋】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病原学特点:是一种海洋细菌,嗜盐、不耐热,在30-37℃、pH7.4-8.2、含盐3-4%条件下生长良好,无盐条件下不生长。75℃加热5min、90℃加热1min、或用食醋处理5min,均可将其杀灭。可产生耐热的溶血毒素,毒素除溶血外,有细胞毒、心脏毒、肝脏毒及致腹泻作用。

流行病学特点:

1)地区分布特点:日本及我国沿海地区为高发区;

2)季节性特点:多发于高温季节,7-9月为高发期;

3)食品种类:主要为海产品,其次为腌渍食品。

中毒机制:主要为活菌侵入肠道所致,所产耐热性溶血毒素可引起肠炎,但不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

临床表现:

1)潜伏期:仅6-10h,最短1h,最长24-48h;

2)症状:上腹部阵发性绞痛,继之腹泻,可转为脓血便,泄后多呕吐,重者出现脱水,血压下降等症状;

预防措施:

1)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应煮透,蒸煮时需加热至100℃、10min。防止生熟交叉污染。2)凉拌食物要清洗干净后置于食醋中浸泡10min或在100℃沸水中漂烫数分钟以杀死副溶血性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

1、病原,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

2、中毒特点:全年均可发生,多见于春夏季节,此时气温较高,有利于细菌繁殖;动植物行食品均可成为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营养丰富且含水分较多的食品;金葡是人和动物常见病原菌,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的鼻腔、咽喉、头发上;产生肠毒素形成条件:存放温度,37度内温度越高,产度时间越短;存放地点,通风不良、氧分压低易使金葡形成肠毒素;食品种类和特征,含蛋白质丰富、水分多、同时含一定量淀粉的食物。

3、中毒表现:恶心、大量分泌唾液,剧烈而频繁地呕吐(特征性症状,一定发生)、上腹部剧烈疼痛和腹泻,在呕吐物和粪便中常见有带血现象。

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1、病源及寄生点:产肠毒性大肠杆菌(产生肠毒素)、侵袭性大肠杆菌(侵袭结肠粘膜)、致病性大肠杆菌(侵袭小肠粘膜)、出血性大肠杆菌(产生志贺样毒素)。

2、流行病学特征:

(1)时间、季节:全年均可发病、多发生在3-9月。

(2)地区、人群:易患人群主要为婴幼儿、儿童、年老体弱者和旅游者,多发生在热带发展中国家。

(3)中毒来源、食品:熟肉类及凉拌菜是导致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来源:粪口途径,健康或带菌者粪便中均含有。

中毒表现:

A.毒素型中毒

多见于婴幼儿和旅游者,症状:食欲缺乏、腹泻和呕吐粪便成水样,伴有粘液,但无脓血,体温38~40℃,少数患者有腹绞痛,甚至有很剧烈的疼痛。小儿常出现抽搐、昏睡、脱水。甚至循环衰竭。潜伏期最短为4h

B. 感染型中毒

主要表现为腹泻,里急后重、腹痛、发热38~40℃,可持续3-4天,有些患者出现呕吐,大便为伴有黏液、脓血的黄色水样便。

3.预防控制措施:

1)管理传染源通过自报、互报、门诊、巡诊等办法早发现腹泻病人。治疗及时、彻底,痊愈后方可出院。

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给水卫生,卫生部定期检查水质和进行消毒工作

3)加强生产经营控制

①避免肉和内脏被粪便、污水、容器污染;

②生熟原料和产品分开放置,防止交叉污染;

③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一旦发病应及时调离岗位,彻底消毒环境;

④低温储存食品原料、半成品和成品;

⑤加强对产品的出厂检验,防止被污染食品流入市场。

4)提高个人控制措施

①肉类食品尽量低温保存,冰箱内生熟食品分开摆放,防止污染。

②肉类及其制品、禽蛋等要彻底煮熟后食用;

③剩菜食用前应充分加热;④处理食物前要洗净双手,避免相互污染。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产生原因:

1)某些动植物含有有毒成分,但其形态与无毒品种相似,易混淆;

2)某些动植物食品由于加工处理不当(没有去除不可食的有毒部分);

3)少数保存不当产生毒素。

植物中的天然有害物质:

1)生物碱:茄碱、秋水仙碱;

2)苷类:皂苷、氰苷(苦杏仁苷、亚麻苦苷)、芥子苷;

3)有毒蛋白或复合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剂、红血球凝集素、蓖麻毒素、蕨类硫胺素酶;4)其他有毒物质:植酸与草酸、棉酚。

茄碱:龙葵素

常见中毒食物:发芽马铃薯

中毒原因:食入未成熟的绿色马铃薯或发芽马铃薯,对胃肠黏膜强刺激,对呼吸中枢有麻醉作用。

症状:10min-数小时出现症状,咽、胃灼痛,并有胃肠炎症状,严重者耳鸣、发烧、昏迷、抽搐、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预防:防止发芽;不食发芽多或皮肉黑绿色者;茄碱遇酸分解,烹调时加少许醋。

秋水仙碱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612105 英文名称: Food Safety and Hygiene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程。 2. 适用专业及课程性质 必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3. 课程目的 (1)掌握该学科的性质、地位、独立价值、研究范围、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基本掌握食品中主要有害物质的种类、性质、危害途径和预防方法;各类食品在贮藏、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的种类、性质以及预防措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来加强对本课程的理解。 (3)了解和掌握新型食品(比如,转基因食品、功能食品)及食品新型加工方法(纳米技术)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4)掌握食品厂区卫生管理规范以及食品生产卫生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4. 学分与学时 学分为3学分.学时为60(50+10)学时。 5. 建议先修课程 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生物统计。 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1)食品安全与卫生第1版. 史贤明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年 (2)食品加工中的安全控制第1版. 夏延斌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年 参考书目: (3)食品中的危害与安全监控要点第一版. 邵俊杰主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6年 (4)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第一版. 李增智、花日茂主编.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年 (5)Food Toxicology 第一版. Concon, Jose M.主编. Marcel Dekker,INC. 1988年 7. 教学方法与手段 (1)精讲:食品安全与卫生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因此通过综合整理课程内容进行提纲式讲解,对于派生性、细节性、应用性内容多采取学生自学、师生共同讨论研究的方式学习。达到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2)案例研究法:主要针对现实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8. 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和实验实习占40 % ,形式:作业、实验、调查报告、平时测验等。 (2)期末考试成绩占60 %,形式: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以百分制评分,60 分为及格,满分为100 分,题型比例中单选题12%、填空题18%、名词解释题10%、判断说明题30%、简答题30%。

食品安全学要点

1.食品污染的分类:按性质分-微生物污染,化学性污染,放射性污染,寄生虫污染。按来源分-原料、加工、包装、运输、储存、销售、消费污染; 2.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通过摄入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化学性病原)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3.沙门氏菌中毒食品:家畜肉、蛋类、家禽肉(分宰前和宰后污染)奶类及制品且感染的机会较多、水禽及其蛋类带菌率较高;3.沙门氏菌预防:防止其污染食品,控制其生长繁殖、低温储存,加热以彻底杀灭病原菌存,放4h以上的熟食及剩饭菜食用前应回锅 4.四种大肠杆菌:1肠产毒素型大肠埃希菌(ETEC):产生引起腹泻的肠毒素,出现霍乱样的急性肠胃炎症,主侵婴幼儿和旅游者;2侵袭型(EIEC):菌体侵入肠粘膜上皮细胞,出现细菌性痢疾症状,主侵少儿与成人:3肠致病型(EHEC):不产肠毒素,侵袭点是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段,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4肠出血型(EPEC):主要血型是O157:H7,可产生致贺样毒素,有极强的致病性,临床症状是出血性结肠炎,主侵5岁以下儿童。临床表现:1急性肠胃炎:只要由ETEC和EPEC引起,潜伏期10-15h,腹泻4-5次每天,发热38-42度,不造成出血,3-5天即好;2急性菌痢型:主要由EIEC引起,潜伏期48-72h,血便、浓黏液血便、腹痛、发热;3出血性肠炎:主要由EHEC引起,潜伏期3-4天,剧烈腹痛腹泻,先水便后血便,死亡率3-5%,病程10天左右。 5.预防:同沙门氏菌 6.黄曲霉毒素(AFT)毒性:急性毒性(肝坏死、肝出血等,有剧毒性)、致癌毒性(最强的化学致癌物,主要是肝癌)、致突变性(胚胎早期死亡,后代出现畸形和先天性缺陷),且是毒性和天致癌物最强的天然污染物,其中B1存量最大、毒性最强,M1为其代谢产物、毒性次之,二者的致癌性已被确认; 7.黄曲霉产毒条件:最低相对湿度80%、最适宜温度25-32度; 8.黄曲霉污染食品:B1花生及制品、玉米、棉子、一些坚果类和饲料中,M1常存牛奶和牛奶制品,花生、花生油和玉米中的AFB1的污染最严重,大米、小麦和豆类污染最轻; 9.预防:降低温度湿度,捡出霉变颗粒、反复搓洗水冲(可去除50-88%) 10.甲型肝炎病毒(HAV):用污染的水浇灌可致蔬菜携带而感染人类,有较强存活率;预防:有病发区水域尽量不食用贝类食品,生产人员定期检查、对病人的接触物严格消毒及饮水卫生、保护水源;11.阮病毒:疑似疯牛病的病因,是一种感染性蛋白质粒子、不含核酸,有自我复制能力,会将正常蛋白变为病毒蛋白且可导致细胞死亡、脑内神经空泡变性(海绵状),有较强抵抗力、136度方可杀死 12.BSE与VCJD关系:大量数据显示有关、但无有力实验证据,有关的依据-流行病学上有高度的时空吻合性,动物学实验上二者的感染因子、潜伏期、临床及病毒蛋白在脑组织的分布一致,BSE可通过消化道感染非人类灵长类动物;13.预防(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1禁此讲患病动物的骨肉等职位饲料;2消灭感染源、焚烧深坑填埋,加强检疫、阻断传播途径;3加强管理、建立VCJD监控;4禁此进口疯牛病国家以牛为原料制成的食品、饲料;14.口蹄疫病毒及预防:途径:可通过唾液、粪便、乳、尿、精液和呼出的气体向外界排出病毒,污染的饲料、圈舍、水等可间接污染,人通过接触或饮食发生感染。仅在动物中传播,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流行最猛烈,预防-一旦发现立即捕杀,消毒、封锁、隔离一段时间;染病畜立即销毁焚烧深坑填埋,同批畜当日全部宰完、处理后出厂;与病畜有关的场所、用具、工作人员衣物等彻底消毒。15.有毒有害因子:蛋白酶抑制剂、脂肪氧化酶、植物红细胞凝集素、致甲状腺肿素、抗维生素因子、苷类和酮类 16.农药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施药到作物收获说允许的间隔天数(期间不允许收获)17.LD50(半数致死量):即致死中量,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要的剂量18.ADI每日允许摄入量:保证人类一生中如果每日摄入该剂量也不会引起毒害(包括下一代)19.生物放大:不易降解的化合物,在高位营养级的浓度比低位营养级的浓度大很多20.农药来源:施药后对农产品或作物的直接污染;从污染环境中对农药的吸收;通过食物链和生物富集,加工储运过程

《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教学文稿

《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

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 第45号 《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已经2018年8月20日教育部第20次部务会议、2018年12月1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第9次局务会议和2019年2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第12次委主任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2019年2月20日 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学生和教职工在校集中用餐的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加强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实施学历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以下统称学校)集中用餐的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集中用餐是指学校通过食堂供餐或者外购食品(包括从供餐单位订餐)等形式,集中向学生和教职工提供食品的行为。 第三条学校集中用餐实行预防为主、全程监控、属地管理、学校落实的原则,建立教育、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卫生健康等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学校集中用餐应当坚持公益便利的原则,围绕采购、贮存、加工、配送、供餐等关键环节,健全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营养健康。 第五条学校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定和健康中国战略要求,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落实校园食品安全责任,开展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宣传教育。 第二章管理体制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学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以及食品安全突发事故应对工作,将学校食品安全纳入本地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第七条教育部门应当指导和督促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相关管理制度,将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工作作为学校落实安全风险防控职责、推进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评价考核;指导、监

食品安全学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如何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 1、食品安全完整的概念和范围应包括两个方面:⒈食品的充足供应,即解决人类的贫穷,饥饿,保证人人有饭吃。⒉食品的安全与营养,即人类摄入的食品不含有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污染物、无毒、无害,并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基本营养元素。 2、食品安全指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 3、食品安全可具体理解为: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 4、食品安全具有相对性,绝对安全性或零风险是很难达到的。 二、为什么说食品安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作为一“种”概念,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和食品(食物)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 作为“属”概念的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通常被理解为部门概念或者行业概念)均无法涵盖上述全部内容和全部环节。 三、安全食品包括哪些层次? 我国目前生产的安全食品包括以下层次:常规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四、食物链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食品不安全因素。 英国(1993)对当代发达和较发达社会或国家提出的一张饮食风险清单: ①微生物、寄生虫等生物污染。 ②环境污染。 ③农用、兽用化学物质的残留。如化肥、农药、兽药等。 ④自然界存在的天然毒素。 ⑤营养素不平衡。 ⑥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产生的毒素。 ⑦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⑧食品掺伪。 ⑨新开发的食品资源及新工艺产品。 ⑩包装材料。 ⑾过量饮酒。 ⑿其他。 五、简述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一)食品标准化工作正在不断完善 食品标准化体系的构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二)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逐步健全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网络,其中

最新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考试复习

食品安全与卫生 一、名词解释(5个,每题2分,10分) 1.食品卫生 2.食品腐败变质 3.环境污染物 4.有机食品 5.绿色食品 6.无公害食品 7.转基因食品 8.农药残留 9.寄生虫 10.发酵 11.防腐剂 12.抗氧化剂 13.食品添加剂 二、选择题(10个,每题1分,共10分) 相关内容,全面看书。 1.不属于“食品腐败”定义的内容是()。 A.蛋白质受细菌产生的蛋白质分解酶的作用而被分解。 B.生成各种有毒物质 C.生成不愉快气味 D.物理、化学因子的作用使食品的化学组成和感观指标等品质发生改变 2.和真菌毒素有关联的是()。 A. 蘑菇 B. 霉菌 C. 病毒 D. 细菌 3.有机磷,有机氯农药中毒的机理是()。 A. 消化系统障碍 B. 神经障碍 C. 循环系统 D. 过敏 4.HACCP是 ( )。 A.Hazard Assesment Critical Control Procedures B. Hazard Assesment Crisis Control Point C. 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 D. 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rocedures 5.正确的食品保存说明是 ( )。 A. 低温杀菌处理的食品里不存在微生物 B. 冷冻食品可提高食品品质 C.Aw越低微生物越容易繁殖 D. 好气性腐败菌的防止最好是密封罐装法 6.评价餐厅空气卫生质量的指标中“可吸人颗粒”不包括( )。 A.尘 B.烟 C.雾 D.粒 7.我国食品卫生法中对未作必须消毒的规定( ) 。 A. 餐具 B.饮具 C.炊具 D.熟食品容器 8.餐具消毒时,限用漂白粉是因为( )。 A.杀菌不彻底 B.不能灭活病毒 C.成本高 D.游离性余氯污染周围环境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教学大纲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 课程教学大纲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制定(修订)单位: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制定(修订)时间:2015年8月

课程中文名称:食品安全与卫生学 课程英文名称:Safety of food 课程代码:03060170000 学时数:48学时(理论教学40学时,课程实践8学时) 学分数:3学分 先修课程:《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生物化学》 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2.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安全的有关基础知识,可能会出现的污染源和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膳食风险的评估和防御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包括《有机化学》、《食品微生物学》及《食品生物化学》,学生通过对《食品安全与卫生学》的学习,能够为《果蔬加工与贮藏》等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食品安全的现代内涵及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了解国内外食品安全现状等。了解食品安全性的现代问题体现在哪些方面,并且针对目前出现的食品安全性问题,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控制及监管才能达到较好的结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食品安全的现代内涵比较抽象,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食品安全性的现代问题、社会管理的建立机制、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方式。 难点:做好食品安全概念的基本了解。 第一节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 一、食品安全的定义 二、食品安全的概念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食品安全各概念的区分 一、化学物质的毒性概念与饮食风险概念 二、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第三节食品安全性的现代问题 一、问题分析 1.营养失控。 2.微生物致病。 3.自然产生的食品毒素 4.环境污染 5.人为加入食物链的化学物质 6.其它的一些因素 二、问题总结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掌握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理解辐照食品的安全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水体、土壤中污染的种类及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难点:酸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重金属类物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第一节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 一、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 二、环境污染与与食品安全 1.原生环境与食品安全 2.次生环境与食品安全 第二节大气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一、氟化物 1、生活燃煤污染型。 2.工业生产污染型。 二、烟煤粉尘和金属飘尘 三、沥青烟雾 四、酸雨

小学食品安全教育教案课件.doc

食品安全教育教案(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食品污染的知识,使学生了解食品中毒的知识。 2、学生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 对食品污染和中毒的预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 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 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二、谈谈食品安全要注意什么? 1、正确洗手,是饮食安全第一步。 “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 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 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头部快脱落的虾。 5、防交叉污染: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贮放; 烹调时,生、熟食分开处理,保持餐具与食器清洁。 6、禽畜类食物先除去内脏、清洗,并依每餐份量个别包装存放冰箱; 蔬菜去污、除烂叶,不以一般报纸( 可用白报纸) 包裹置冰箱内,防油墨食入体内有碍健康。 三、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1、够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不购买“三无食品”。就是没有商标的 食品不能买; 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不能买; 没有厂址的食品不能买。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故烹调及 保存食物时应特别注意卫生,尤其是厨房环境设施卫生、个人卫生及食品原材 料调理都要注意。 2、除了服药预防外,食疗也是方便可行的选择。一根白萝卜、半个橘子皮、三片生姜、两段葱白、一绺香菜,煲汤全家喝,就能够达到增强呼吸道防护能 力的作用。 四、发生身体不适怎么办?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饮水。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食品安全学(完整)

第一章绪论 1、食品安全的定义 食品安全一般是只食品本身对食品消费者的安全性,即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影响。 2、安全食品的定义 安全食品是指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符合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要,并经权威部门认定,在合理使用方式和正常食用量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对健康损害的食品。目前,中国生产的安全食品广义的可包含四个层次,即常规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后三种是狭义范畴的安全食品。 3、常规食品的定义 是指在一般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下生产和加工的产品,经县级以上卫生防疫或质监部门检验,达到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食品。 4、无公害食品的定义 是指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生产过程符合一定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的产品不受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将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所加工的产品。 5、绿色食品的定义、A级AA级 是在生态环境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在生产过程中限定使用允许的化学合成物质。 绿色食品分为A级AA级,A级:生产过程中允许限时、限量、限品种使用安全性较高的化肥、农药。AA级:原料是利用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而生产出的农产品,生产中以及之后的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激素等。 6、有机食品的定义 是指根据有机农业和一定的生产加工标准而生产加工出来的产品。有机农业是一种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农业。有机食品是最高级的安全食品。

7、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区别 1)标准上的差异 无公害食品执行的是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绿色食品执行的是相关的行业标准; 有机食品执行的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联合委员会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基本标准而制定的相关标准,具有国际性。 2)运作方式的区别 无公害食品的认证组织是农业部和各省厅; 绿色食品的认证组织是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是推荐性标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有机食品的认证组织是国际有机食品认证委员会,或其委托的国内有机食品综合认证的权威机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 3)标识使用不同 无公害食品是一种政府强制性行为,有许多强制性标准,标志无偿使用; 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是工商注册证明商标,属知识产权范围,实行有偿使用。 4)技术要求不同 无公害食品和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接纳基因产品;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不接纳基因产品。5)质量目标不同 无公害食品质量目标是无污染的安全食品; 绿色食品的质量目标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有机食品的质量目标是无污染、纯天然、高质量的健康食品。 6)认证收费不同 无公害食品只收检测费;绿色食品要收取检测费、标识管理费、标识使用费;有机食品要收取申请费、检测费、检查员差旅费、颁证费、标识管理费。 8、食品加工中的危害因素分析: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的概念和种类(小标题,不要求展开)、八大类致敏性食品 食品加工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包括: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

一、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鉴定方法,预防措施及卫生学的意义。 食品腐败变质:食品在以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发生的食品成分及感官性质的一切变化。腐败变质与发酵的区别:腐败:有害。发酵:有益! 1、腐败的原因: (1)微生物作用:细菌、霉菌、酵母:主要因素通过自身酶的作用使食品腐败变质。微生物含有的酶包括胞外酶和胞内酶。 胞外酶:分解食品中的蛋白质、多糖等,使成为简单小分子。 胞内酶:将吸收到胞内的物质进行分解,代谢产物使食品产生不良的气味或味道。(2)食品本身因素:○1食品自身含有许多内源酶,在适宜的条件下,酶的活性会发生变化,产生分解,导致食品腐败变质。○2食品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食品的营养组成、水分含量、pH、渗透压等 (3)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紫外线、氧等作用因素对食品的腐败变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补充)羰基价:脂肪氧化所产生的羰基化合物(醛、酮类化合物)的聚积量。 2、鉴定方法:感官鉴定、理化鉴定、微生物鉴定 *感官鉴定: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听觉对食品卫生质量的鉴定,称为食品的感官评价。 辅助感官鉴定—当感官检验难以判断产品质量时,做水煮实验。 *理化鉴定:食品腐败变质后伴有物理及化学特性的变化,通过检测来判断食品卫生质量,称为理化鉴定。 (1)物理指标:食品腐败变质时分解时小分子物质增多这一现象,先后研究有食品浸出物量、浸出液电导率、折光率、冰点下降、粘度上升及pH改变等变化。 (2)化学指标: A.挥发性盐基总氮(TVBN) 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肉、鱼、豆类)水浸液在弱碱性条件下与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的总氮量,称为TVBN。TVBN≤30mg/100g) B、组胺(组胺可作为某些鱼是否腐败的指示物。); C、K值(鱼肉ATP依次分解为ADP、AMP、IMP、HxR(肌苷)、Hx(次黄嘌呤),其中低级分解产物HxR和Hx与ATP及其系列分解产物的比值(百分数)称为K值。K值≤20%,绝对新鲜;腐败,K值≥40%。); D、pH变化(“V”形变动)。 *微生物鉴定: (1)细菌总数:指单位质量(g)、体积(mL)或表面积(cm2)的被检食品中所含的细菌数量。 食品细菌总数的卫生学意义 A.代表食品清洁状态的标志; B.预测食品耐储藏的期限 (2)大肠菌群近似数(MPN):100g或100ml食品中大肠菌群的可能数. 大肠菌群的卫生学意义 A.粪便污染指示菌,其中典型大肠杆菌表示近期污染,非典型大肠杆菌表示陈旧污染。 B.肠道致病菌污染的指示菌。 3、食品腐败变质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预防微生物污染:从食品原料到食用的整个食品链过程注意防止微生物的污染。(2)控制微生物繁殖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考试复习

食品安全与卫生一、名词解释(5个,每题2分,10分) 1.食品卫生 2.食品腐败变质 3.环境污染物 4.有机食品 5.绿色食品 6.无公害食品 7.转基因食品 8.农药残留 9.寄生虫 10.发酵 11.防腐剂 12.抗氧化剂 13.食品添加剂 二、选择题(10个,每题1分,共10分) 相关内容,全面看书。 1.不属于“食品腐败”定义的内容是()。 A.蛋白质受细菌产生的蛋白质分解酶的作用而被分解。 B.生成各种有毒物质 C.生成不愉快气味 D.物理、化学因子的作用使食品的化学组成和感观指标等品质发生改变 2.和真菌毒素有关联的是()。 A. 蘑菇 B. 霉菌 C. 病毒 D. 细菌 3.有机磷,有机氯农药中毒的机理是()。 A. 消化系统障碍 B. 神经障碍 C. 循环系统 D. 过敏 4.HACCP是 ( )。 A.Hazard Assesment Critical Control Procedures B. Hazard Assesment Crisis Control Point C. 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 D. 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rocedures 5.正确的食品保存说明是 ( )。 A. 低温杀菌处理的食品里不存在微生物 B. 冷冻食品可提高食品品质 C.Aw越低微生物越容易繁殖 D. 好气性腐败菌的防止最好是密封罐装法 6.评价餐厅空气卫生质量的指标中“可吸人颗粒”不包括( )。 A.尘 B.烟 C.雾 D.粒 7.我国食品卫生法中对未作必须消毒的规定( ) 。 A. 餐具 B.饮具 C.炊具 D.熟食品容器 8.餐具消毒时,限用漂白粉是因为( )。

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内容

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内容 第一课:食品安全知识我知道 (一)食品安全知识 1、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2、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3、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4、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二) 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知识竞赛 1、绿色食品指什么食品?(C) A、蔬菜和水果 B、绿颜色的食品 C、安全无污染食品 D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品 2、哪些食物不能一起吃?(A) A、豆腐和菠菜 B、葡萄和苹果 C、面包和牛奶 D、馒头和豆浆主持人:好了,第一回合的比赛就到此结束,看来战况还满激烈喔!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比分。…… 3、发霉的花生能吃吗?(不能) 4、油炸的食物是不是可以常吃?(不是) 5、方便面是不是可以作为主食?(不是)

6、我们是不是可以天天吃快餐?(不能) 7、能空腹喝牛奶吗?(不能) 8、餐厅、饭店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餐具利弊谈。 答:利:卫生,不易传染各种疾病。 弊:塑料餐具不易处理,造成“白色污染”。一次性筷子浪费大量木材,长此以往,将会破坏森林,破坏生态环境。 结论:弊大于利、应停止使用。 (三)《食品卫生安全童谣》 食品安全真重要,病从口入危害大。 良好习惯要养成,食品挑选切注意。 “三无”食品莫食用,有害物质在其中。 小摊小贩莫相信,卫生更是谈不上。 过期食品切注意,吃了危害大又大。 变质食品切分清,中毒机率高又高。 油炸腌制要少吃,健康危害正面临。 饮料、冷饮要节制,损害牙齿的健康。

食品安全培训工作总结

食品安全培训工作总结 篇一:食品安全培训工作总结 XXX乡《食品安全法》宣传培训 工作总结 根据《XX市食品安全法宣传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XXX乡实际,认真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培训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召开食品安全培训会,通过培训,提高食品经营户法制安全消费意识。 1、5月22日,XXX乡组织辖区商铺负责人、食品批发经营大户、超市等人员参加培训会。会议由乡人民政府乡长主持,分管食品安全监管的副乡长XXX 负责会议主要培训工作,参会人员21人。 2、采用多元素形式丰富培训的内容。 一是围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对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进行了重点解读,达到引领的作用,提升经营者对法律法规的认知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法律素质。并为每名参会人员送上了一本新颁布的《食品卫生法》读本及行政指导书1份。 二是把全国、省内、我县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以明确的时间、地点、事故原因及造成的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进行了实例通报。以生活的事例表明,食品安全不仅涉及到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还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及祖国在国际间的声誉。 三是针对假冒伪劣商品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严重响,分局从食品源头污染、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流通环节安全保障、经营者法律意识及社会公德存等方面存的问题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举实例进行了警示教育。 四是对创建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进行宣传。为规范管理,提高食品经营户行业自律意识,分局执法监管人员把工商部门对食品流通邻域的监管方式与手段及创建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意义对与会者作了介绍。并指导经营户如何建立食品索证索票按月装档、食品进销货台帐的建立等规范化管理工作。

公共卫生营养与食品安全卫生学题

公共卫生(中级)营养与食品安全卫生学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哪种属食物中毒得范畴(C ) A、伤寒 B、甲性肝炎 C、肉毒中毒 D、眾饮暴食性胃肠炎 E、禽流感 2、以下食物中毒最为常见得就是(B ) A、化学性食物中毒 B、细菌性食物中毒 C、真菌性食物中毒 D、有毒动物中毒 E、有毒植物中毒 3、沙门菌食物中毒得主要食物来源就是(A ) A、家畜、家禽 B、海产品 C、人化脓性伤口 D、苍蝇 E、尘埃 4、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得临床表现为(C ) A、髙烧+腹泻 B、高烧+呕吐 C、呕吐+腹泻 D、不吐不泻 E、呼吸困难 5、副溶血性弧菌属食物中毒得中毒食品主要就是(D ) A、奶类 B、畜禽肉类 C、蛋类 D、海产品 E、粮豆类 6、据统汁,我国肉毒梭菌食物发病率最高得地区就是(D ) A、山东 B、湖北 C、浙江 D、新疆 E、广西 7、河豚鱼含毒素最多得部位就是(C ) A、鱼肉 B、血液与皮肤 C、卵巢与肝 D、肾与眼睛 E、胃肠 8、毒覃中毒得常见原因就是(D ) A、加热不彻底 B、未加碱破坏有毒成分 C、贮存不当 D、误食 E、被有害化学物质污染 9、亚硝酸盐中毒时,应用(B )解毒 A、EDTA—Na2Ca B、美蓝 C、阿托品 D、兢基解毒剂 E、抗生素 10、有机磷农药中毒得主要毒作用机制为(A ) A、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B、抑制己糖激酶活性 C、抑制琥珀酸脱氢齣活性 D、抑制枸椽酸合成酶活性 E、抑制异枸椽酸脱氢酶活性。 1、( A )与微生物得生长繁殖,食品得品质与储藏性存在着最密切关系 A水分活度B湿度 C PH值 D温度 E渗透压 2、食品腐败性细菌得代表就是(E ) A乳杆菌属B肠杆菌科C微球菌属 D芽胞杆菌属E假单胞菌属 3、食品在细菌作用下发生变化得程度与特征主要取决于(C ) A细菌来源B环境温度C细菌菌相 D菌落总数E食品本身理化特性 4、我国规定婴幼儿奶粉中黄曲霍毒素Ml ( E ) A£l、0ug/g B WO、5ng/g CW0、2ug/g DWO、lug/g E 不得检出 5、200吨花生油被黄曲签毒素污染,急需去毒,首选措施为(C ) A兑入其她汕 B白陶土吸附C加碱去毒D紫外线照射 E氨气处理 6、镰刀菌毒素中,(B )有类雌激素样作用。

学习食品安全法心得5篇

学习食品安全法心得5篇 【篇一】 什么是食品,对于这个名词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它就是可供人类食用或饮用的物质品。什么是安全,通俗地讲就是使人的身心健康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状态,人类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害的隐患。 近年来,一系列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接连发生,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红灯频闪,大家从新闻及媒体上或多或少都看到听到让我们百姓痛心的食品事件,这些事件接二连三地爆发,让我们对入口食品的安全产生了质疑。2001年的南京冠生园食品厂月饼“陈馅新做”事件使消费者惊愕;2004年阜阳地区婴幼儿长期食用劣质奶粉会导致婴幼儿营养不良、生长停滞、免疫力下降,进而并发多种疾病甚至死亡的事件令人痛恨;2006年上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消费预警,称其抽检的30多件多宝鱼样品全部含有可能致癌的禁用渔药残留,严重影响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这些事件让人们一次次“领略”了不法生产经营者见利忘义的“黑心”;2008年三鹿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事件。一种叫做三聚氰胺的化工原料原本是一个陌生的词汇,瞬间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其添加在原奶或奶粉中可以使蛋白质增加的成份,三聚氰胺竟然成了黑心企业牟取暴利的“秘密武器”。正是它导致了众多婴幼儿得结石,给我们下一代的成长造成了阴影……老百姓对端上餐桌的食品、对“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牛奶梦终于破碎了。形形色色的鲜艳的食品使大家疑虑重重:我们到底还能吃什么?! 就是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于20XX年2月28日上午9时,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会第七次会议的165名全国人大会委员按下手中的表决器,以158票高票表

决通过了《食品安全法》。寄托着全国人民沉甸甸的期盼和重托的《食品安全法》终于诞生了。 20XX年4月11日在青岛啤酒公司,全国人大会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李援就《食品安全法》给大家进行了解析。李主任解释,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有多方面的深层次原因,暴露了现行有关食品安全的制度和监管体制不完善,食品检验不规范、责任不明确;食品安全信息公布不规范、不统一。为了从制度上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保证食品安全,有必要对现行的食品卫生制度加以补充、完善,所以制定《食品安全法》。李主任介绍,食品安全法监管方式的转变主要有以下重点:食品安全法明确了监管部门的职责,确立食品安全监管重点为食品的风险检测与风险评估机制。国家以风险评估的结果为依据,制定食品安全标准,企业必须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生产经营,监管部门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许可、进出口管理等监管,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立即进行处置,如报告、评估、召回、查封、处罚等。相较于以前仅关注产品的外标签和说明书的监管方式,这种以加强检测、评估和检验的监管方式更注重产品的内在质量。对食品监管方式进行观念的转变。 “从食品卫生到食品安全,两个字的差别,表明了从观念到监管模式的转变。”李援主任说,“食品卫生,通俗讲就是‘干净’,而食品安全则涉及到无毒无害。这是由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外在为主,深入到食品安全的内在因素来进行监管,并且导致了监管方式的转变。”伴随科技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食品工业的不断进步,食品中添加了其他成份,比如各种添加剂、防腐剂等。这些成份的毒害性是眼睛看不到、手摸不到、鼻子闻不到、嘴尝不出来的。所以说食品安全事关

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课程

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知道食品卫生与饮食安全相关知识。 2、了解在学校注意一些食品方面的安全。 二、教学形式: 以问答竞赛游戏为形式,分竞赛小组为单位。 三、教学前准备: 1.让学生查阅食品卫生方面的资料,以备小组交流,做好参赛准备。 2.黑板上书写“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八个美术字。 四、活动过程: (一)宣布“食品安全主题班会“开始,宣读竞赛规则。 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请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 1、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2、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3、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4、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二) 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知识竞赛。(必答题)

大家按小组进行各轮比赛,下面开始第一回合的比赛。这个回合是必答题,每道题目都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每个小组回答一道题目,答对加一分,答错不扣分。 1、绿色食品指什么食品?(C) A、蔬菜和水果 B、绿颜色的食品 C、安全无污染食品 D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品 2、哪些食物不能一起吃?(A) A、豆腐和菠菜 B、葡萄和苹果 C、面包和牛奶 D、馒头和豆浆 主持人:好了,第一回合的比赛就到此结束,看来战况还满激烈喔!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比分。…… (三) 抢答题 这一轮的比赛是我们大家一起来回答,同学们只要回答是或不是、能或不能。在我问完题目后,就可以回答。 1、发霉的花生能吃吗?(不能) 2、油炸的食物是不是可以常吃?(不是) 3、方便面是不是可以作为主食?(不是) 4、我们是不是可以天天吃快餐?(不能) 5、能空腹喝牛奶吗?(不能) (四)辩论题 小组讨论,并派一个代表说出你们的意见和结论。说得最好的小组加3分,第二名加2分。 餐厅、饭店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餐具利弊谈。 答:利:卫生,不易传染各种疾病。 弊:塑料餐具不易处理,造成“白色污染”。一次性筷子浪费大量木材,长此以往,将会破坏森林,破坏生态环境。

食品安全学各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了解概念】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food safety)一般是指食品本身对消费者的安全性,即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影响。 2.食品安全的含义 (1)食品数量安全——要求既买得到又买得起需要的基本食品 (2)食品质量安全——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 (3)食品资源安全——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3.【名词解释填空】安全食品 定义:安全食品(safety food):安全食品是指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符合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要,并经权威部门认定,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用量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对健康损害的食品。目前,中国生产的安全食品广义的可包含四个层次,即常规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其中,后三者为政府、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倡导的安全食品,属狭义范畴的安全食品。 4.常规食品(conventional food) 常规食品是指在一般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下生产和加工的产品,经县级以上卫生防疫或质检部门检验,达到了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食品,这是目前最基本的安全食品。常规食品的管理和认证由国家质检系统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 5.无公害食品(free-pollutant food) 无公害食品是指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生产过程符合一定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的产品不受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将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所加工的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6.绿色食品(green food) 绿色食品是在生态环境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或在生产过程中限定使用允许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符合特定标准的产品。绿色食品必须经专门机构认定,并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它是一类无污染的、优质的安全食品。 7.有机食品(organic food) 有机食品是指根据有机农业和一定的生产加工标准而生产加工出来的产品。有机农业是一种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农业.有机食品是最高级的安全食品。(国际有机运动联盟、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推荐下载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 1、性质与任务“食品安全与卫生”是对食品的原料生产到消费整条链中的各种危害及其 传播规律、致病机理、防治原理与方法进行分析、评价和研究,以确保食品对 人体健康没有任何负面影响的一门科学。它涉及到微生物学、分析化学、毒理 学等学科,是从事食品生产、科研和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了解的一门学科。 本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食品质 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有 关食品安全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 一基本要求 通过对食品卫生与安全的基本概念的介绍、食品污染的主要形式和来源分 析、国内外主要食品卫生与安全的案例剖析,借鉴国际组织、发达国家与地区 如美国和欧盟在食品卫生与安全监督体系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和卫生 的要求进行探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对食品卫生与安全的基本概念、 国内外食品安全现状、食品卫生与安全保障制度有所了解,在生活实践中能够 初步识别食品卫生与安全问题,并能够对其进行社会监督。 2、本书内容和要求 第1章 绪论 教学基本内容 1、食品安全与卫生的定义 2、食品安全与卫生学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3、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及应对策略 4、食品安全与卫生的发展趋势 重点 1、食品安全与卫生的发展趋势及研究前沿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食品安全与卫生学的发展史;熟悉食品卫生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

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知道食品卫生与饮食安全相关知识。 2、了解一些食品方面的安全。 二、教学形式: 以问答竞赛游戏为形式,分竞赛小组为单位。 三、教学前准备: 1.让学生查阅食品卫生方面的资料,以备小组交流,做好参赛准备。2.黑板上书写“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八个美术字。 四、活动过程: (一)宣布“食品安全主题班会“开始,宣读竞赛规则。

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请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 1、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2、保持教室、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3、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4、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二)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知识竞赛。(必答题) 大家按小组进行各轮比赛,下面开始第一回合的比赛。这个回合是必答题,每道题目都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每个小组回答一道题目,答对加一分,答错不扣分。

1、绿色食品指什么食品( C) A、蔬菜和水果 B、绿颜色的食品 C、安全无污染食品D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品 2、哪些食物不能一起吃( A) A、豆腐和菠菜 B、葡萄和苹果 C、面包和牛奶 D、馒头和豆浆 主持人:好了,第一回合的比赛就到此结束,看来战况还满激烈喔!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比分。…… (三)抢答题 这一轮的比赛是我们大家一起来回答,同学们只要回答是或不是、能或不能。在我问完题目后,就可以回答。 1、发霉的花生能吃吗( 不能)2、油炸的食物是不是可以常吃( 不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