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儿童美术:水粉画技法

儿童美术:水粉画技法

儿童美术:水粉画技法
儿童美术:水粉画技法

儿童美术:水粉画技法

一厚画法与薄画法

水粉画制作过程中,绝绝大部分颜色都需要在调色板上调配,然

后进入画面。调配颜色,使用水分与白粉色的多少,是体现表现技法

和水粉画特色的问题。水彩画,单纯使用水分调色来控制颜料厚薄,

从而产生明度变化,并利用水色的干湿,通过颜色的渗化或重置,获

得水彩画的特殊表现效果。油画则是使用调色油(松节油或亚麻仁油)

与白色来调配,控制颜色的厚薄和明度变化。水粉画,介于这两者之间,能够用水使颜料稀薄,成为半透明,使白色画纸的明度也能透出

色层。水分使颜色产生厚薄,厚薄产生明度变化,那就会发挥似水彩

那样的湿画渗化效果,这就是水粉画中的薄画法。

如果用油画中的厚画法来制作水粉画,就得少用水分,使用较多

的颜料和白色来提升颜色的厚度和明度。但是,水粉的薄画法,虽使

用水分较多,也不可能达到水彩画那样的活泼、明快、流畅、水色淋

漓的艺术效果。厚画法也不可能像油画那样,能将很厚的色层牢固地

附着在画纸上。我们常看到一些水粉画,因为画得过厚,而使色层龟

裂剥落,发生画面受损的情况。

水粉画调色,使用水分有两个目的:一是调稀颜色,便于自如地

运笔着色;二是水分可使颜色稀薄到各种水准,使明亮的纸色能透出

色层,显出明度的变化。如果水分使用较多,让颜色在纸面上流淌,

也能够产生水色交融的效果。一般水粉画的第一次着色(或称铺底色),大多采用含水较多的薄画法,它可使色层柔和含蓄有远退的效果。画

景物阴影部分及远景常采用此法。薄画法因为水多色薄,粉质因素和

遮盖力会减弱,水粉画的艺术特性就不能充分发挥,所以薄画法常常

只应用在局部或画第一次色。

水粉的厚画法,容易产生水粉画的艺术特色。所以,调色盒中的

颜料量要多,必须保持湿润不干,保证画笔伸入颜料格子就能蘸出充

分的颜料,在调色时或画到纸面上去,能十分丰厚饱满,运笔也能随

意自如。有时能够蘸几种不同颜色,可在画上塑造对象的同时通过笔

法调出恰到好处的色彩,这能够画出诸色争辉的生动效果。当然,在

没有充分经验与基础水平的情况下,是绝不易做到这个点的。因为在

表现很多明亮物体或景色时,如天色、水面、路面、房屋等等,需调

入大量的白色来达到明度的要求的,所以水粉画需要用白色时,就应

大胆使用白色,并保证有一定的厚度,这样可使造型厚实有力,与薄

画部分产生强弱对比效果。一般说来,用色的厚薄方面,以厚画为主,方能获得较好的水粉画效果。

二水粉画的衔接

水粉颜料要画得色块明确、轮廓清楚比较容易,但要画得衔接自然、柔和就比较难。在写实风格的绘画写生中,表现对象的虚实关系,往往成为一个难题。在写生习作中,物体轮廓线画得像剪贴一样清楚

的弊病是常见的。这弊病会使物体与周围环境脱离,削弱了对象的立

体感和空间感。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观察方法,从

局部出发,没有去比较物体轮廓线的虚实关系而形成的,属理解问题;二是虽在观察中理解这种虚实的关系,而缺乏表现这种关系的方法。

前者的解决办法在第三章第五节“色彩的观察与调配”中已有讲述,

后者的化解则需要了解水粉色衔接的一些基本规律。

水粉画通过衔接方法取得效果的关键是准确控制色彩明度的变化。在“色彩的观察与调配”一节中,已讲到如何利用调色板,先在调色

板中找到颜色衔接的准确关系,然后进入画面。这是靠调色板来获得

准确色彩衔接关系的好方法。一些一气呵成的水粉画作品,是趁色彩

未干时,使用湿画方法完成的。颜色未干时,颜色比较容易衔接。冷

暖两个色块,也能够趁色未干时在连接两个色块的地方实行部分重叠,混合后产生一个过渡的中间色,使衔接自然柔和,没有生硬的痕迹。

一个器物的背光面轮廓线,总是模糊不清与背景或投影融合在一起的,属于虚实对比中的虚,强弱对比中的弱,这种比较虚的色彩关系,最

适宜使用湿画的方法来获得较理想的衔接效果。不过,一幅作品在描

绘过程中,较难保持画面色彩的长时间润湿不干,而颜色干燥以后,

就失去湿画时的效果。此时能够将需要衔接的部位,用干净的画笔刷

上一层清水,使已干的色相状况恢复到潮湿时的状况,再根据这色相

状况来调配衔接的颜色。这样画家就会方便和有把握得多了。这种方

法是水粉画中经常被采用的,因为水粉颜色干与湿时的色相有明显的

差异。如果不采用以上的办法,在已经干燥的色层上继续作画,色与

色的衔接主要凭经验,要把握好画上去的颜色的色彩个性基本上一致,干后能自然衔接,不会生硬脱节。这还能够利用在调色盒中残留的第

一次色作为衔接时的依据,或先调出要与之衔接颜色的色相,作为继

续衔接的标准。这些是在缺少经验的情况下采取的办法,有了经验以后,就不难判断衔接颜色应如何调配了。另一种干接的方法,是使用

排线和色点,将两个有差异的色块,自然柔和地衔接起来,表现出圆

润的立体效果,能够用两色中任何一个色的线或点子,在连接处画出

一个过渡的中间色办法来处理,就能够达到表现效果。这和版画中,

使用排线或点子表现层次的技法来交接的道理是一样的。

水粉技法

水粉技法 1.叠色法 叠色法是一种水彩绘画史中最普遍、最成熟、最具优良传统、悠久历史的技法,又有人翻译为重叠法。 叠色法从十六世纪的杜勒(Durer)的动植物画、风景画作品,十七世纪法兰德斯画家的田园风景写生、人物水彩作品,十八世纪法兰克王朝的不透明水彩宫廷人物画作品,十九世纪英国的田园派水彩风景作品,都有许多叠色法的脉络可循,是水彩画中最稳健、最基础性的技巧。 何谓叠色法,名如其意,就是将颜色由浅入深,一笔一勾地叠积上去法称之,在技术上,要在第一笔颜色干了之后,再依明暗顺序加上第二笔、第三笔,色彩在多次重叠之后,可以产生明确的立体感、空间感及笔触意味。 叠色法的优点是,画者可以按步就班地一笔一笔画上去,时间控制上有规距可循,与渲染法不同,叠色法绝对不能预先将画纸弄湿不受画纸干燥时间的限制,整体而言,可以表现出物体形状、宾主区别、光线明朗,大小对比井然有序,没有机会主义的偶然状况,也不表现游戏性质白.勺含糊不清,追求肯定的、正确的、明白的、理性的、恒常的、法则的特性,理智与感情兼并,写实而强烈。 叠色法的缺点足流于顽固、琐碎、习惯性、保守、缺乏创意,没有偶然得到的新趣味,没有意想不到奇效产生。 在西洋水彩画家中,应用叠色法的有不少,如约翰马林(John Marin)、马尔克(Franz Marc)、康丁斯基(Kandinsky)等。 2.渲染法 所谓渲染,便是水彩在湿润的纸面上染化,形成精彩而特殊渲开、渗染效果的画法,跟叠色法正好采取相反的技巧,渲染法所研究的效果不干脆、反肯定,而呈现出蒙陇、湿润、

柔和、渗透、模糊,界定不明的特别效果,在水彩画中,最能表现出淋漓尽致、畅快自然、柔和优美的感觉,尤其是最适于水彩这种特性的颜料技法。 渲染法,最主要的原则是由颜料在水份与纸层面上产生扩散、渗透作用,表现出迷人的色渗感作用,在技巧上,决定于水份的湿度而产生渗扩度的不同,和异效,渲染程受不同,应用的重点亦有所差异,由于渲染的成败,取决于霎那间的水份湿度控制,因此富家必须非常熟练,否则渲染失败,影响内容空虚,缺点毫无掩蔽。 渲染法优点其有浓厚的抽象表现性,且具有辽润深远的境界,文雅、冷静、神秘、飘逸、虚实相应、宁静、无限的气氛,是透明水彩画的特色之一。 在画渲染法时,画纸固着的画板,最好是以倾斜的角度安置,纸质要好,水量控制得当,在画之前,画家必须仔细思虑,胸有成竹之后,才可着手,将景物在心中去芜存菁,由复杂归于简洁,由拘谨走向轻松,由具像化作抽象之美,如此才能很恰当地步入渲染的意境之中,用渲染法先将画纸,以羊毫或大刷以水在纸上刷湿,或直接浸于清水中,拿出掠于画板上,等湿度逐渐干涸到某个程度时,再沾颜料着色,颜料与颜料会在水份中相互扩散、渗透,产生迷人的效果,最易于表现雾气迷漫、烟雨朦胧的景致,而达到若幻似真的气氛。 3. 平涂法 西洋绘画史的进展,到达印象表现主义出现之前,一直是以依附自然和模仿视觉所观察的物体具像外貌作为表现方式,塞尚提出了一个绘画理论之后,而产生了平涂法来。 塞尚强调,物体有三种基本形态,圆形、锥形、柱形,这三种形态,在画面上,其实只是「面」的因素分割而成,以前的传统绘画采用空气远近法、透视法来决定轮廓、光暗表现出画面的立体感,这个「面」的因素由塞尚提出来之后,水彩画家们采用了平面化,造形、色彩的新表现方式,而走出新的风格来,这个技法,称为平涂法。 平涂法是用画笔将色彩一块一块地依次填到画面分割上,不重叠、不渲染,介限清楚,运笔时,方向、笔触、纹理减到最少,甚或没有,每一块彩色块面的色彩绝对均匀,达到一

水粉画颜料是水溶性颜料水粉表现技法

水粉画颜料是水溶性颜料.加水多则稀薄,加水少则浓稠,画在多水的纸面则颜料会渗化流动.因此,加水的多少及纸面的干湿是形成水粉技法的重要内容.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基本技法及一般常识. 1.堆塑法 用管装原色或瓶装色沉淀后挑出的膏,糊状颜色直接调绘,可画出较厚甚至堆起的色层,有较强的覆盖力,能达到较高的色彩鲜纯度,可画出油画般的效果.但不宜堆得太厚,否则易龟裂,剥落,尤其是使用目前国产的瓶装色时更应注意这一点. 2.厚涂法 原色稍加水,使之呈浓浆状,颜色更易调和及涂绘,具有较强的覆盖力.厚涂法既可边调边涂绘,在干底上画出鲜明的笔触色块,或在湿底上画出柔和过渡的色彩渐变,也可预先调出较多的颜色作均匀的平涂覆盖. 3.薄涂法 原色多加些水,使颜色清稀,有较强的渗流性,笔触间更易于衔接溶合.可画出薄而半透明的色层,半透出原有的底色或纸色.写生着色的第一步---铺大色块时,多用此法着色. 4.干画法 干画法是在干的纸面或层色上着色.笔触之间或色层之间不求衔接,使笔触和色块的边缘清晰.既可厚画也可薄涂,还可干檫.厚画有较强的覆盖力和清楚的笔触轮廓.常用以塑造形体,一笔一笔地”摆”上去,塑造出形体的转折块面,或干察出粗糙的质感.薄画可多遍地反复罩色,逐步地画出形色与色的转折变化.也可用粗,烂的画笔蘸色檫,甩出不规则的”沙点”,表现斑驳的地面,墙面,草地等质感. 5.湿画法 湿画法是在湿的纸面或色层上运笔着色.利用水分的渗流特性,使笔触与色块互相交融,柔和衔接,产生虚,松,化,柔,流的效果.较湿时水色流动得厉害,而较干时渗化作用减弱,笔触清晰而边缘柔和.适当地掌握干湿,能获得柔和自然的色彩衔接效果. 6.衔接 一个形体从一个面转到另一个面(如一个苹果从亮面转到暗面),一个色块由一种色彩倾向逐渐转入另一种色彩倾向(如地面由近而远,天空由上而下),需求有不同的衔接和转变的方式.衔接绝非越柔和流畅越好,我们应根据不同的表现内容及画面的需求以及自己的审美爱好等选择合适的衔接方法. (1)柔和渐变的色块的衔接 边调色边涂绘,可用笔多作反复涂绘,使色彩互相融和,达到柔和衔接的效果.运用湿画法,在湿的色层和纸面上涂绘,色彩衔接会更加融洽.如果较大面积的色块需要非常柔和的衔接效果时(如天空从天顶的深蓝到天脚的淡蓝),可以预先调出色块两端的颜色,然后从一端的颜色涂起,逐渐加入另一端的颜色,直至最后完全变成另一端的色彩为止.

少儿绘画:水粉画技法

少儿绘画:水粉画技法 艺术表现的方法无论从历史的发展还是从每个艺术家成长的过程实行分析,都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演变过程。无法乃至法,对于技巧娴熟,造诣高深的艺术家来说,草草数笔似漫不经心地随意涂抹,然笔笔皆合法度,妙趣横生。有欣赏水平的人不难看出,这种漫不经心与不负责任的胡涂乱抹有着本质的区别。欲无法,必先有法,的表现自由产生于严格的基础训练之中。一张水粉画无论其形式结构多么复杂,其色彩变幻多么使人眼花缭乱,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大都能够找到使用技法的踪迹。研究为了应用,下面我们从构成画面的基本形式要素入手,进一步探求相对应的表现技法。 1.平涂 在大面积的底子上均匀地涂布颜色是绘制宣传画、装饰画时经常遇到的课题,在写生中,也是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法。平涂看来似乎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 2.渐变 由一种颜色向另一种颜色缓慢的过渡推移称之谓渐变。自然界中的很多色彩,如天空的霞色、水果的表皮、球体的明暗等,都有明显的渐变特征。 绘画中的渐变,可分为明度渐变、色相渐变、纯度渐变及包含多种因素的复合渐变。 表现渐变的方法很多,例如: ①将纸面涂水打湿,趁湿依次涂以不同的颜料,借助水分的流动使各种颜色互相渗化,形成自然过渡。 ②在已平涂好的色底上,趁湿用蘸有另一种颜色的画笔从一个边缘开始与底色相混合,并逐步向对面方向移动,直到混合均匀。

③用板刷(或画笔)笔锋的两端分别蘸取不同的颜色,一笔下去,两色交融,变化自然。此种方法常用于表现花瓣、水果上颜色过渡。 ④阶梯式渐变:在调色板上调好两色之间的一系列过渡色阶,按 顺序依次排列笔触,形成渐变系列过渡。所谓干画法的多层着色,大 体上属于这种方法。 ⑤空间混合式渐变:两种颜色通过点状或线状的交互排列,通过 疏密多寡的变化利用空间混合的视觉原则,造成渐变的效果。点彩画 法及喷绘中的混色法,大都属于此种类型。 3.叠色 在第一遍颜色干后叠加第二遍、第三遍色,是水粉画中常用的方法,叠色方法有两种情况:使用浓厚的颜料将某一部分底色覆盖或以 稀的半透明色层罩染,各有不同的效果。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实 际操作时都要动作敏捷,下笔力求准确,以避免将底色搅起,使用丙 烯颜料就不存有这种问题。严格说来,颜料的透明性是相对的,当然 这与所用颜料的性质相关、与涂色的厚薄及浓度也相关系。此外有些 颜料的渗透力很强,如玫瑰红、桃红、青莲等。即使涂以很浓的其他 颜色也很难覆盖,所以,应尽量避免用这类颜色作底色。

美术生必须知道的水粉调色技巧

美术生必须知道的水粉调色技巧朱红色+ 黑色少量= 啡色 天蓝色+ 黄色= 草绿、嫩绿 天蓝色+ 黑色+ 紫= 浅蓝紫 草绿色+ 少量黑色= 墨绿 天蓝色+ 黑色= 浅灰蓝 天蓝色+ 草绿色= 蓝绿白色+ 红色+ 黑色少量= 禇石红天蓝色+ 黑色(少量) = 墨蓝 白色+ 黄色+ 黑色= 熟褐 玫红色+ 黑色(少量) = 暗红 红色+ 黄+ 白= 人物的皮肤颜色 玫红色+ 白色= 粉玫红 蓝色+ 白色= 粉蓝 黄色+ 白色= 米黄 玫红色+ 黄色= 大红( 朱红、桔黄、藤黄) 朱红色+ 黑色少量= 啡色 天蓝色+ 黄色= 草绿、嫩绿 草绿色+ 少量黑色= 墨绿 天蓝色+ 黑色= 浅灰蓝 天蓝色+ 草绿色= 蓝绿 白色+ 红色+ 黑色少量= 禇石红 天蓝色+ 黑色(少量) = 墨蓝 白色+ 黄色+ 黑色= 熟褐 玫红色+ 黑色(少量) = 暗红 红色+ 黄+ 白= 人物的皮肤颜色 玫红色+ 白色= 粉玫红 蓝色+ 白色= 粉蓝 黄色+ 白色= 米黄 粉柠檬黄= 柠檬黄+ 纯白色 藤黄色= 柠檬黄+ 玫瑰红 桔黄色= 柠檬黄+ 玫瑰红 土黄色= 柠檬黄+ 纯黑色+ 玫瑰红 熟褐色= 柠檬黄+ 纯黑色+ 玫瑰红 粉玫瑰红= 纯白色+ 玫瑰红 朱红色= 柠檬黄+ 玫瑰红 暗红色= 玫瑰红+ 纯黑色

紫红色= 纯紫色+ 玫瑰红 褚石红= 玫瑰红+ 柠檬黄+ 纯黑色 粉蓝色= 纯白色+ 天蓝色 蓝绿色= 草绿色+ 天蓝色 灰蓝色= 天蓝色+ 纯黑色 浅灰蓝= 天蓝色+ 纯黑色+ 纯紫色 粉绿色= 纯白色+ 草绿色 黄绿色= 柠檬黄+ 草绿色 墨绿色= 草绿色+ 纯黑色 粉紫色= 纯白色+ 纯紫色 啡色= 玫瑰红+ 纯黑色 基本色的调和: 红加黄变橙,红加蓝变紫,黄加蓝变绿。红、黄、蓝是三原色,橙、紫、绿则是三间色。间色与间色相调合就会变成各类灰色。但灰色都应该是有色彩倾向的,譬如:蓝灰,紫灰,黄灰等。 1.红加黄变橙—— 2.少黄多红变深橙, 3.少红多黄变浅黄 4.红加蓝变紫—— 5.少蓝多红变紫再加多红变玫瑰红, 6.黄加蓝变绿—— 7.少黄多蓝变深蓝, 8.少蓝多黄变浅绿9.红加黄加少蓝变棕色—— 10.红加黄加蓝变灰黑色(按分量多少调可调出多种深浅不一的颜色)---- 11.红加蓝变紫再加白变浅紫 12.黄加少红变深黄加白变土黄 13.黄加少红变深黄 14.黄加蓝变绿加白变奶绿 15.红加黄加少蓝加白变浅棕 16.红加黄加蓝变灰黑色加多白变浅灰 17.黄加蓝变绿加蓝变蓝绿 18.红加蓝变紫再加红加白变粉紫红(玫瑰) 19.少红加白变粉红…红、黄、蓝是三原色,橙、紫、绿则是三间色。 间色与间色相调合就会变成各类灰色。

水粉画技法:厚画法与薄画法

水粉画技法:厚画法与薄画法 水粉画制作过程中,绝绝大部分颜色都需要在调色板上调配,然 后进入画面。调配颜色,使用水分与白粉色的多少,是体现表现技法 和水粉画特色的问题。水彩画,单纯使用水分调色来控制颜料厚薄, 从而产生明度变化,并利用水色的干湿,通过颜色的渗化或重置,获 得水彩画的特殊表现效果。油画则是使用调色油(松节油或亚麻仁油) 与白色来调配,控制颜色的厚薄和明度变化。水粉画,介于这两者之间,能够用水使颜料稀薄,成为半透明,使白色画纸的明度也能透出 色层。水分使颜色产生厚薄,厚薄产生明度变化,那就会发挥似水彩 那样的湿画渗化效果,这就是水粉画中的薄画法。 如果用油画中的厚画法来制作水粉画,就得少用水分,使用较多 的颜料和白色来提升颜色的厚度和明度。但是,水粉的薄画法,虽使 用水分较多,也不可能达到水彩画那样的活泼、明快、流畅、水色淋 漓的艺术效果。厚画法也不可能像油画那样,能将很厚的色层牢固地 附着在画纸上。我们常看到一些水粉画,因为画得过厚,而使色层龟 裂剥落,发生画面受损的情况。 水粉画调色,使用水分有两个目的:一是调稀颜色,便于自如地 运笔着色;二是水分可使颜色稀薄到各种水准,使明亮的纸色能透出 色层,显出明度的变化。如果水分使用较多,让颜色在纸面上流淌, 也能够产生水色交融的效果。一般水粉画的第一次着色(或称铺底色),大多采用含水较多的薄画法,它可使色层柔和含蓄有远退的效果。画 景物阴影部分及远景常采用此法。薄画法因为水多色薄,粉质因素和 遮盖力会减弱,水粉画的艺术特性就不能充分发挥,所以薄画法常常 只应用在局部或画第一次色。 水粉的厚画法,容易产生水粉画的艺术特色。所以,调色盒中的 颜料量要多,必须保持湿润不干,保证画笔伸入颜料格子就能蘸出充 分的颜料,在调色时或画到纸面上去,能十分丰厚饱满,运笔也能随 意自如。有时能够蘸几种不同颜色,可在画上塑造对象的同时通过笔

水粉画技法:水粉画的工具与材料

水粉画技法:水粉画的工具与材料 科技的进步,促使绘画工具、材料的持续改进、提升与发展。工具、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是美术家从事专业实践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影响作画的效果。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水粉画颜料 1.水粉颜料的性质 绘画颜料根据其性质,可分为水溶性颜料、油溶性颜料和固体颜料。水粉颜料是不透明的水溶性颜料。制造水粉颜料所采用的原材料与水彩颜料所采用的原材料,基本上是一样的,不过水粉颜料比较偏重于遮盖力强的颜料,如土红、土黄、土绿、殊砂、镉红、镉黄、钴蓝等,还要添加5-10%的白色颜料。采用其他具有半透明或透明性质的颜料,如洋红、玫瑰红等各种植物性沉淀色时,需要加50~120%的白色颜料,这样就使色彩有很大的遮盖力,并使其色层变为不透明。因为基本上所有水粉颜料在制造中或多或少地加入白粉颜料,干透后的色层浓密厚重,表面无光泽,浮现微微泛白的天鹅绒似的色相美,它对于水粉画显示自己的艺术特色起了重要作用。 2.水粉颜料制造中的结合剂 制造水粉颜料需要有各种着色剂、填充剂、胶固剂、润湿剂、防腐剂等结合剂。 着色剂――使用球磨机磨研成极细的颜料粉。 填充剂――主要是各种白色颜料或小麦淀粉等。 胶固剂――糊精、树胶等。 润湿剂――冰糖、甘油等。 防腐剂――石炭酸或福尔马林。

水粉画的填充剂所采用的白色颜料有铅白、锌白、白磁土(钡白)、陶土(高岭土)等。 铅白――是纯白色的人造矿物质颜料。纯净的铅白与镉黄以外的 其他颜料相混合都是十分耐光与牢固的。 钛白――是一种华美的纯白颜料,属人造矿物质颜料。无论单纯 的钛白或与其他颜料混合,都是耐光与持久的,但要避免与钴黄、镉 黄和洋红相混合,因为一经混合即会变黑。 白磁土――即钡白,是纯硫酸钡,为人造矿物质颜料,具有特别 的耐光性和抗衡外部影响的坚固性,与其他颜料混合具有持久而坚固 的特性。 锌白――是一种稍微偏冷的白色,耐光而持久的人造矿物质颜料。它的严重缺点是色层脆弱缺乏弹性,易龟裂散落;且易吸潮、容热; 遮盖力也较薄弱。经过一定的时间后,特别是受了太阳热和潮湿的影响,就会明显地丧失遮盖力,色彩也不纯正,主要作为制造质地及品 级较低的水粉颜料的附加物。 结合剂中的胶固材料(糊精、树胶等)能使颜料牢固地附着在纸面上,胶固剂过量时,可能会使局部水粉色层产生表面光亮,使画面不 统一;相反胶固剂如果用量不够,会使颜料干燥污秽,与纸面结合不 牢固,容易擦掉。结合剂中的润湿剂,如冰糖、甘油等能使颜料增加 弹性,减慢干燥速度,画面色彩衔接滋润柔和。糖分与甘油是吸收潮 湿力极强的材料,如果过多,就会使颜色变黑,色层酥脆而不结实。 使用石炭酸、福尔马林等防腐剂能使颜料在气候的温湿度变化情况下,也不至于发霉变质。 3.颜料耐光力的简易测定方法 古今中外一些卓有成就的美术家,他们选用作画的颜料十分讲究,其中对于颜料耐光力的了解是选用颜料的一个重要依据,因为颜料的 耐光力与绘画作品的保存时间,对作品是否变色有着密切的关系。根

七种实用水粉画法 让你美术高考色彩不再愁

七种实用水粉画法让你美术高考色彩不再愁 水粉画的用笔看似简单,其实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任何绘画风格的形成都与用笔有关,北服美术培训中心老师指出怎样用笔反映了画者画技的成熟与否,事关画面的效果。画水粉画应当随形体结构用笔,用笔要果断、准确、概括简练;用笔要活泼、自然、统一,讲究用笔的动作与速度,要有先后次序,追求变化,注意用笔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用笔变化自然 一幅水粉画不管怎样复杂,都是一笔一笔地画成的。用笔是水粉画最基本的、必然的表现手段,是构成水粉画的最小因素。不同的用笔能体现不同的画面效果、风格。用笔用得好,会大大增强水粉画的表现力,使画面生动、富有魅力。水粉画上许许多多的毛病都与用笔有关,用笔不好,就会成为提高作画水平的障碍。如何用笔,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和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认为可以遵循以下要点。 1.随形体结构用笔 北服美术培训中心老师指出要想塑造好物体的立体感,就要依靠物体的明暗变化规律——五大调子去表现物体,伴随着形体结构的转折,明暗与色彩都会发生变化,用笔的方向、起止要随着形体结构的转折来用笔,也可以理解成依照明暗关系与色彩关系来用笔。因为形体结构的转折与明暗变化、色彩变化是紧密联系的。用笔的大小要随着形的大小而改变,简单的结构,大的部位、形状,我们可以用大笔去表现,如背景等。复杂的小结构、小的部

位、小的形与细节,要用小笔去表现,如高脚杯、瓷器的口部、碟子的厚度等等。只用大笔触必然显得空、不精致,只用小笔触易琐碎、放不开。两者要互相结合。 2.用笔要果断、准确、概括简练 每画一笔都要稳妥、形色兼备,考虑不好,不要随便下笔,一旦下笔就要果断、准确、干脆利落。一旦笔触落于纸上,就不要轻易描抹、改动。力求一次画好,这就好比是“金口不开,开口不改”。除此之外,用笔还要概括简练,这就要求我们大胆恰当地一笔解决一个块面、一个转折等,也即一笔完成一个任务或几个任务。如一笔同时解决明暗、纯度、色相、块面、虚实等。我们能一笔画好,绝不用两笔,尽可能用少的笔触塑造好物体。避免用笔琐碎、刻意地反复描、涂、抹,此是水粉画用笔之大忌。由于水粉材料的限制,反复地描、涂抹会使底色泛起、变脏,描、涂、抹会使人感到死板僵硬、机械、不放松、不爽快,因而也就失去了绘画感。此所谓人为太过天趣尽失。 3.用笔要活泼、自然、统一 北服美术培训中心老师指出活泼就是要画得生动、灵活多变。笔触过于规整、雷同就会使画面显得拘谨、呆板。统一就是对变化的节制,是笔触上的共性。变化与统一是辩证的,笔触只求变化就会看上去很乱。乱即变化,不乱即统一,变化与统一是矛盾的双方,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找到双方的平衡点。中国画论要求用笔时要做到:“乱中不乱,不乱中又有乱”“略无纪律而纪律自在其中”“不齐之齐,齐而不齐”。这都是这方面很好的论述。“乱中不乱”说明这种乱应该是有控制的乱,失去了控制,那是真正的乱,而非我们需要的活泼,“不乱中又有乱”即在一个度的把握之下,尽量求得变化。 自然就是要画得放松、毫无拘束。中国画论上说:“…自然?二字是画之真诀、自然是活勉强即死、一有勉强即非自然。”要求用笔做到“纯任自然,如不经意”,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如不经意是好像不经意,并非真正不经意。要想做到画面上的如不经意,还需要我们很经意地去追求,很认真地去对待、去思考、去研

水粉画的基本技法

水粉画的基本技法 一、用笔 1、水粉画中常见的笔法。 平涂法——笔迹隐蔽。画面色层平整; 摆色法——笔迹显露,但色层厚薄变化不显著; 按揉法——色层错综重叠,用色厚薄相间,色彩变化生动; 点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间、初觉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笔触(色点)塑造形象。 刮刀法——可用油画刀作画,也可用自制竹刀作画。 2、用笔规律。 一般在画虚处、远处和暗部、阴影时,笔触要模糊些、平些、颜色薄一些,以增加虚远感。而在画近处、实处和亮部时,笔触则要显露些、颜色要厚一些,以增强其结实、突出、明晰的效果。同时要注意的是,绘画笔法决不局限于以上几种。一件作品往往都是各种笔法相生相辅而成,传统笔法有条理讲章法,独特的笔法正是艺术个性的生动展现。当然这些都需要从整幅画的处理意图和水粉画的特点、性能出发,用笔要变化而统一,形成节奏感,要尽量防止缺乏整体处理意图的凌乱用笔。 二、用色 1、调色 色彩的调配是建立在正确观察和理解对象的色彩关系的基础上。调配颜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而要考虑整个的色调和色彩关系,从整体中去决定每一块颜色。应该在明确色彩的大关系的基础上,把几个大色块的颜色加以试调,准备好再往上画。水粉画颜色湿时深,干后浅,干湿变化明显。如果不及时调配就会造成色彩衔接、覆盖和修改上的困难。这是水粉画的一个明显特色和难点。一般来讲一件优秀水粉画作品产生后,在绘制作品的调色盘上的色彩变化也是有规律和有条理可循的。 2、水的使用 水的使用在水粉画中主要起稀释、媒介的作用。调色、用笔和色层厚薄变化,都与水的使用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适当地用水可以使画面有流畅、滋润、浑

厚的效果。过多的用水则会减少色度,引起水渍、污点和水色淤积。而用水不足又会使颜色干枯、粘厚,难于用笔。通常用水以能流畅地用笔、盖住底色为宜。在画暗处、虚处和远处,一般可适当地多用水,以增强其虚远和透明感。从作画步骤来说。在铺大调子时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层较薄,便于再往上着色。在作画过程中,水太脏了要及时换。尤其是画色彩鲜明的部位,调色用水要洁净。 3、色彩的衔接 水粉画由于颜色干得较快、干湿变化显著,又加之用水,颜色会在画面上流动,渗化和容易产生水渍,因此熟练地掌握好衔接技巧,对于画好水粉画关系很大。水粉画的衔接主要可以分为湿接、干接和压接这三种方法。 所谓湿接,是邻接的色块趁前一块色尚未干时接上第二、三块颜色。或是两块相邻的颜色碰接上。或是一块颜色中趁湿点入其它颜色,让其渗化。再或在笔头的不同部位分别蘸上几种不同的颜色,画到纸上时利用笔肚的水分,让其自然化接。所谓干接,就是邻接的色块在前一块颜色已经干了的时候,再接上第二、三块颜色。所谓压接,就是相邻的色块(形体的转折或不同的物物体),前一块色画得稍大于应有的形,后续色彩压放在前一块色上,压出前一块色应有的形。进行压接时,要注意颜色(压接上去的颜色)的覆盖力和粘着性,一般来说压上去的这块色要比已画的色块稍厚一些。 4、白色的使用 水粉画调色时白色的使用比一般颜色要多。调用白色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色彩的明度,降低色彩的纯度,在画近处、实处和高光处时,多调用白色,有助于形体的塑造,使其鲜明、结实和突出。但是切忌过多地使用白色,造成画面缺乏色彩对比、形象单薄的毛病。要敢于用鲜明厚实的色彩来塑造形象。至于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白色的使用又常与作者的个人爱好、技法特点有关。 5、色彩的覆盖 覆盖就是在已画的色层上再画上一层或数层颜色。覆盖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使画面色层重叠,厚薄有变化,是塑造形象的一种技法;二是一种修改方法。水粉画颜色的盖色力是比较强的,但又各有差异,加上作画时调用清水,覆盖时掌握不好就容易使底色(被覆盖的色层)泛起,产生水渍,造成色彩污浊。有时又故意用很薄的颜色覆盖,让底层色透露出来。这些具体效果都不容易估计,所以要掌握好覆盖技巧也并非易事,得慢慢琢磨。 三、绘制水粉画的步骤 1、起稿。同画素描一样,先用铅笔定位置和比例,不必用橡皮,以免损坏纸面,影响着色效果。接着根据静物的色调用颜色(赭褐或群青色)定稿,色线可略重一点,并用定稿之色薄薄地略示明暗,为下一步的着色作铺垫。造型能力强一些的,也可直接用色线起稿,不示明暗,直接着色。

水粉画技法(四):构图的基础知识

一 构图的概念 构图是绘画艺术技巧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创作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更是将作品各个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的一种形式。构图的形态要服从作品内容和作者内心的感受,并根据构图形式美的法则来决定。构图的概念和法则,与审美意识、艺术观念、理论与风格密切相关。学会掌握构图的原理和规律,可以帮助艺术家对生活现象进行选择,和对素材的运用、组织,处理加工,以至达到形式上的完美,以加强艺术感染力。但单纯依靠构图规律来构图,是难以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的。所以构图的理论与法则,不是一成不变的程式,它将在美术实践中被不断否定,是在变化中发展的。 二 构图的基本法的基本法则则 不论是创作或习作,内容是人物、风景或静物,构图一般都遵循以下一些法则: 1.美术作品中的一切,都应当从属于作品基本内容的表达。 2.美术作品中的一切形式因素,都应当相互保持联系。 3.作品应当通过构图,形成一个吸引观众最大注意力的视觉中心。 4.一个画面的构图结构,应是既有变化又有统一的整体,应当利用形体、明暗、线条、色彩等因素的对比谐调规律,以及空间处理,体积结合、节奏韵律等手段,使作品形式新颖生动,并具有最强的艺术表现力。 5.安排画面物体,处理细节,应当避免一切偶然性,注意与主题表现的密切联系。 6.应用构图中的均衡,以表现稳定和静止;应用构图中的不均衡,以表现不稳定和运动。 7.作品尺寸的大小,应配合它的内容;画幅的长宽比例应服从构图的需要。 三 构图中的均衡原理 中的均衡原理 均衡是绘画构图中一项最基本的法则。均衡通过视觉而产生形式美感。均衡不同于对称。对称是最稳定而单纯的均衡,对称是一种美的形态,主要应用于装饰与图案。中国传统的建筑水粉水粉画画画技法技法技法(((四四):):构构构图图的基的基础础础知知识 作者:佚名 来源:拙风文化网

水粉画技法(六):静物写生

静物画可以是创作性质的,也可以是习作性质的。前者是创作的一种体裁,即通过静物的题材反映一定的主题思想。如有一幅题为《战士的遗物》的静物创作,把阵亡战士在战争生活中使用过的,并留有战斗痕迹的遗物——钢盔、背包、水壶等组成静物,使观众看了后对于为国捐躯的年轻战士,产生了深切的怀念与崇敬的爱国主义情感。作为水粉画基础学习的静物写生与创作不同,它是一个具有教学与研究意义的课题,主要是为了达到对水粉画性能的了解,对工具的熟练掌握和色彩规律的运用,它是一种以技法的训练为目的的教学活动。静物写生的内容、进度与要求必须以拟订的教学计划为依据。这是静物写生与静物创作在性质上的区别。 一 如何如何组织组织组织静静物 (1)静物写生中,应特别重视的是设计与布置好写生的静物,这除依靠教师在这方面的经验和修养外,还必须要有充分齐全的道具、设备,包括造型完美、形状大小和色彩、质地不同的种种器物,以及色相、纯度、明度、冷暖、质地不同的大小衬布等等。设计并布置好一组具有艺术构思的静物写生,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有利于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摆设色彩写生静物,首先是确立主题,然后选择好符合主题要求的各种器物。主题即一组静物的中心内容。一组静物不可能包含太多太杂的内容,尤其不能把意义上没有什么联系,形式上不相协调的物品拼凑在一起。内容与形式上的统一是组成写生静物的重要原则。如果以农家生活有关的物品为主题的静物,选择瓜果蔬菜、农家的日用陶器、蓝花瓷盆和斗笠围裙等组成静物,可以产生质朴的田园风味和乡村情调;如果用牛奶面包、玻璃杯盆、刀叉餐具、酒杯瓶子和咖啡具等组成的静物,就会联想起西方人的饮食风貌。两组不同的静物,所选用的器物内容,与不同主题是密切联系的。如在前一组静物中放入咖啡具、刀叉,后一组静物中放入一个南瓜,就会牛头马嘴极不协调。所以组合静物,先要明确主题,选用有关器物,再依协调的形式法则进行布局,使整体统一而具有美感。 摆设静物,经常使用的日用器皿和其他物件,大多是经过实用美术家根据实用和审美的要求,通过造型和装饰设计出来的。它往往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人民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如有古典的、现代的、东方的、西方的不同特色。在风格上,有典雅古朴的、简洁单纯的、饱满庄重的、轻巧优美的、瑰丽精致的等等。在组合静物时,不能忽视这些特点,应该尽量通过选用的器物和色彩、构图等手段,充分显示出不同的格调。摆静物还经常需要临时去购买些新鲜瓜果、花卉之类的物品作为静物的主体物。选购这类瓜果,要考虑形状、色彩是否符合写生要求。水果一般圆形的较多,为了避免形的单一,可以搭配香蕉、葡萄等不同形状的品种,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农产品中的南瓜、西红柿、茄子、红葱、萝卜、玉米棒和蔬菜,以及水产品中的各类鱼、蟹,都是非常好的写生题材。当然,新鲜的物品,写水粉水粉画画画技法技法技法(((六六):):静静静物物写生 作者:佚名 来源:拙风文化网

儿童美术:画水粉画先需要画素描

儿童美术:画水粉画先需要画素描 水粉着色技法: 一、干画法和湿画法 在水粉画中,干画法一般是指厚涂重叠的方法。此法能够反复地画,一遍不行再画一遍,表现对象比较充分、深刻,也宜于初学者掌握。这种厚画的画面,类似油画的效果,有浑厚之感。湿画法是以薄 画为主,发挥水色渗化的效果,着色遍数不宜多,甚至白色部分能够 空出白纸,具有水彩画湿润流动的意趣。当然,一些局部加厚也是能 够的,干湿结合会增强表现力。 二、并置和重置 并置是笔触在画纸上并列摆置,着色遍数较少,开始用色即厚一些。如强调二度空间的画面。先用毛粗暴色线勾一下轮廓及结构,添 色时用并置的方法把颜色摆上去,压出色线。重置是一种叠色的方法,以色点、色线、色块实行重叠着色。作画大都是重置与并置结合使用,以利充分地表现对象。 三、干湿变化的掌握 颜色干湿变化是水粉颜料的特性之一。将颜色涂在画纸上,湿时 感觉比较恰当,干后才会发现变淡变灰一些。不了解这个特性往往给 着色带来被动。掌握这个特性,事先预计干后的效果,可避免后加之 色成为不协调的“补钉”。作画时,应从薄到厚实行着色。先厚画再 薄涂干湿变化大;先薄画,逐步减少用水画厚,干湿变化不明显,较 易掌握。修改画面时也适合厚涂。也可在要修改的周围涂一点清水, 修改的部分干后就会自然统一。 四、色彩的衔接 画面需两块颜色衔接要自然,从明到暗要过渡圆润,色彩要衔接 恰当。方法有三:

a、利用湿画,使明色与暗色、此色与彼色,因为水的作用交互渗化,这样效果会自不过柔润。一遍不行,可照此方法再画一遍。 b、在两色之间用中间明度的颜色画上去,虽有明显笔痕,远看过渡自然。 c、两色衔接生硬之处,可用其中一色在邻接处干扫几下,增加过渡的色阶。也可用笔蘸少量清水在生硬之处轻扫几下,使两色衔接处从明度或色彩方面揉出过渡层次,转折即会自然。 d、用笔笔色在纸面上运动,出现笔痕,即谓笔触。一般通过画面中的笔触能够看出画家大致的作画顺序和怎样用笔来塑造对象的,用笔不是目的,是一种表现手段,很多画家的笔法是有所区别的,有的大笔纵横,有的小笔点绘。哪一种笔法好呢?怎样用笔才对?应该从表现对象的目的着眼,根据不同物象的不同结构、不同质感和作者的不同感受,立足于表现。要从表现对象出发,为表现形体结构和色彩,灵活使用涂、摆、点、勾、堆、扫等各种笔法实行描绘。

儿童美术:水粉画技法

儿童美术:水粉画技法 一厚画法与薄画法 水粉画制作过程中,绝绝大部分颜色都需要在调色板上调配,然 后进入画面。调配颜色,使用水分与白粉色的多少,是体现表现技法 和水粉画特色的问题。水彩画,单纯使用水分调色来控制颜料厚薄, 从而产生明度变化,并利用水色的干湿,通过颜色的渗化或重置,获 得水彩画的特殊表现效果。油画则是使用调色油(松节油或亚麻仁油) 与白色来调配,控制颜色的厚薄和明度变化。水粉画,介于这两者之间,能够用水使颜料稀薄,成为半透明,使白色画纸的明度也能透出 色层。水分使颜色产生厚薄,厚薄产生明度变化,那就会发挥似水彩 那样的湿画渗化效果,这就是水粉画中的薄画法。 如果用油画中的厚画法来制作水粉画,就得少用水分,使用较多 的颜料和白色来提升颜色的厚度和明度。但是,水粉的薄画法,虽使 用水分较多,也不可能达到水彩画那样的活泼、明快、流畅、水色淋 漓的艺术效果。厚画法也不可能像油画那样,能将很厚的色层牢固地 附着在画纸上。我们常看到一些水粉画,因为画得过厚,而使色层龟 裂剥落,发生画面受损的情况。 水粉画调色,使用水分有两个目的:一是调稀颜色,便于自如地 运笔着色;二是水分可使颜色稀薄到各种水准,使明亮的纸色能透出 色层,显出明度的变化。如果水分使用较多,让颜色在纸面上流淌, 也能够产生水色交融的效果。一般水粉画的第一次着色(或称铺底色),大多采用含水较多的薄画法,它可使色层柔和含蓄有远退的效果。画 景物阴影部分及远景常采用此法。薄画法因为水多色薄,粉质因素和 遮盖力会减弱,水粉画的艺术特性就不能充分发挥,所以薄画法常常 只应用在局部或画第一次色。 水粉的厚画法,容易产生水粉画的艺术特色。所以,调色盒中的 颜料量要多,必须保持湿润不干,保证画笔伸入颜料格子就能蘸出充 分的颜料,在调色时或画到纸面上去,能十分丰厚饱满,运笔也能随

水粉写生技法之如何画树:水粉画中树木的表现方法

水粉写生技法之如何画树:水粉画中树木的表现方法 树是自然景观中重要的内容,也是水粉风景画中被经常选择的题材。树的品种繁多,其形体特征和结构也各有不同;因为树龄的不同,树木的形象可谓千姿百态。随着季节、气候、光线、时间的不同,以 及与周围环境的结合映衬,树的色彩更是丰富而美妙。有的画家甚至 把树作为终生研究和表现的创作主题。 因为树的形体不像一座建筑物那样具体明确,初作写生时,对于 不同品种,形态各异的树,往往感到困难很多。但只要经常去观察研究,理解树的形体结构与色彩的变化特点,在持续写生实践中,是能 够掌握其表现规律的。现将某些特征明显的树的形体与表现方法作一 简单介绍,以供参考。 宝塔松:基本外形呈宝塔形,树体主干较外露,叶丛向四周外伸 时枝干向下倾斜。在表现这些特征时,根据树枝的下垂、倾斜、长势 和枝叶疏密、长短的状态,用笔的侧锋自上而下虚实结合,画出其基 本形和结构特征,然后点画出深重的暗部和受光部分的色调。特别要 注意下笔画枝叶时,要保留树身主干周围与向外或向下外伸的枝干间 透出的空隙,忽视这些空隙,树就会显得死板,失去空灵感。宝塔松 为常绿树,树色比较浓重沉着,常使用深绿及蓝青等明度较暗的颜色 来表现。 水杉:水杉也呈塔形,但叶丛比较茂密,其形体与宝塔松不尽相同,而是更有规则的圆锥体形状,能够理解成用画圆锥体的方法画出 其立体感,但也不能画得太实,笔法要随意自然,画出枝叶的松紧、 疏密状况。冬日叶落,枝干茂密,画枯枝树体,可用枯笔擦或用多水 分的色彩渗化等技法,画出枯枝繁多的感觉就能够,而绝不能用小笔 一枝枝去描绘。树色夏日浓绿,到深秋逐渐变黄褐、红赭,在阳光下 灿烂夺目,很有特色,可与乌桕红叶媲美。到了寒冬,叶落枝干的色 调呈灰褐暖调,在冬季景色中,树色在阳光下与周围环境显得谐调而 鲜明,十分悦目。

水粉画的画刀技法

一.水粉画画刀技法的特点 1.水粉画画刀技法所用工具,即油画的辅助工具——画刀(又称刮刀、调色刀、刀笔)。由于采用了这种硬质的工具,使画面产生截然不同的奇异效果。一种是以画刀堆砌出的颜色形迹,我参照绘画中笔触的说法,称之为“刀触”;另一种是以画刀刮削出的色迹,我称其为“刀痕”。当画面上出现了斑驳粗犷的刀触,或者纵横交错的刀痕,你会从中感受到一种明快犀利、刚柔兼备的“刀味”。这种产生于刀触和刀痕的刀味,就是水粉画画刀技法的灵魂。 用画笔模仿画刀堆砌出的刀触,不是难事,而要用画笔去模仿画刀刮削出来的刀痕,决非易事。即使费九牛二虎之力侥幸得之,也已失其原味。所以,可以断言,刀味的艺术效果是画笔无法达到的。当然,也可用其它硬质工具得之,但这类工具可视为画刀的变体,仍属于画刀一类。以刀代笔,堆、砌、刮、削,创造出变幻莫测的线和斑驳沧桑的肌理,构成一曲刀痕色迹的交响,也就形成了水粉画画刀技法的特点。 2.水粉画颜色湿时显得深、艳、透,干后则变的浅、灰、粉。而使用画刀却能克服水粉颜料的干湿反应——即变色的毛病。用画刀画的水粉颜色干后基本保持原样,几乎不变色。这是由于画刀在作画时所用的颜料含水量较小,须用吸水性弱的纸,一般选用白板纸或白卡纸。这类纸质地厚而挺,表面光滑洁白,质地较硬,有较强的抗摩擦性。由于将含水量小的颜色附着在高光洁度、低吸水性的白板纸上,其干湿反应则小,变色微乎其微。画者则无须为干湿变化而大伤脑筋。 3.用画刀画水粉画极其简单,仅一把画刀一张纸即可作画,无须多做画前准备,作画时,随画随干,画完即可入夹带走。特别适合外出写生。 4.水粉画画刀技法,画刀作为作画工具,和画笔一起使用,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对比效果。当然,弃笔操刀毕竟有其局限性,刀法只是另类的技法。 二.画刀水粉画技法要领 1.堆砌法。堆砌法作为水粉画画刀技法的初级阶段。画过油画的画者再接触水粉画画刀技法,都会自然而然地用画刀堆砌颜色作画。虽然水粉画刀技法与油画使用画刀的方法非常相似,但不亲自尝试一下是难以体会的。用画刀将较稠厚的水粉颜料堆砌到画面上,塑造出充满活力的刀触——即为堆砌法。 首先谈用画刀调配颜色。调色可采用如下几种方式:其一,用画刀挑出颜料,在调色盘或调色板上混合出所需要的颜色。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其二,将多种颜料挤放在画刀底面,当画刀作用于画面时,颜料自然混合。其三,将所需要的颜料挤、抹在画面上,然后用画刀一面调色一面造型。 注意:调配颜色时不可将颜料完全混合,要保留各色的原有特征,这样混色效果会更加生动。 再谈画刀着色方法。其一,用画刀侧刃敷涂,色块面积较大。是最常用的画刀涂色法。其二,用画刀刀尖点色,色块面积小。一般用此法点缀或刻划细部。 其三,用画刀底部顺长拖拽能得到边缘模糊的条状色块。 当然,画刀在涂抹颜色时,方法不受限制。如堆、砌、摆、檫、拖、压、扭;也可使用画刀的任何部位,如刀侧、刀尖、刀根、刀腰等。画刀运行时力量的大小、速度的急缓、画刀与画面的角度等,都会对涂色效果产生影响。因此,用什么刀法完全根据所要表现的对象及想达到的效果来决定,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充分

美术基础:水粉画的常见学习内容

美术基础:水粉画的常见学习内容 水粉画技法 掌握完美的表现技巧,是使作品达到高艺术水平的一种水平。绘 画的技术和方法,直接关系到艺术表现力、感染力和审美价值。所以,没有一个美术家,不是十分重视绘画技法的研究和探索的。各种绘画 技法,实际上都没有固定不变的程式;绘画工具、材料的持续改进, 艺术观点和审美意识的更新,以及各种绘画新风格的出现,都会促使 技法的持续创新与演进。不过,各画种在自身的专业实践中,都已经 积累了很多能被普遍应用的技法经验,这些技法经验是值得学习和借 鉴的。 一厚画法与薄画法 水粉画制作过程中,绝绝大部分颜色都需要在调色板上调配,然 后进入画面。调配颜色,使用水分与白粉色的多少,是体现表现技法 和水粉画特色的问题。水彩画,单纯使用水分调色来控制颜料厚薄, 从而产生明度变化,并利用水色的干湿,通过颜色的渗化或重置,获 得水彩画的特殊表现效果。油画则是使用调色油(松节油或亚麻仁油) 与白色来调配,控制颜色的厚薄和明度变化。水粉画,介于这两者之间,能够用水使颜料稀薄,成为半透明,使白色画纸的明度也能透出 色层。水分使颜色产生厚薄,厚薄产生明度变化,那就会发挥似水彩 那样的湿画渗化效果,这就是水粉画中的薄画法。 如果用油画中的厚画法来制作水粉画,就得少用水分,使用较多 的颜料和白色来提升颜色的厚度和明度。但是,水粉的薄画法,虽使 用水分较多,也不可能达到水彩画那样的活泼、明快、流畅、水色淋 漓的艺术效果。厚画法也不可能像油画那样,能将很厚的色层牢固地 附着在画纸上。我们常看到一些水粉画,因为画得过厚,而使色层龟 裂剥落,发生画面受损的情况。

水粉画调色,使用水分有两个目的:一是调稀颜色,便于自如地 运笔着色;二是水分可使颜色稀薄到各种水准,使明亮的纸色能透出 色层,显出明度的变化。如果水分使用较多,让颜色在纸面上流淌, 也能够产生水色交融的效果。一般水粉画的第一次着色(或称铺底色),大多采用含水较多的薄画法,它可使色层柔和含蓄有远退的效果。画 景物阴影部分及远景常采用此法。薄画法因为水多色薄,粉质因素和 遮盖力会减弱,水粉画的艺术特性就不能充分发挥,所以薄画法常常 只应用在局部或画第一次色。 水粉的厚画法,容易产生水粉画的艺术特色。所以,调色盒中的 颜料量要多,必须保持湿润不干,保证画笔伸入颜料格子就能蘸出充 分的颜料,在调色时或画到纸面上去,能十分丰厚饱满,运笔也能随 意自如。有时能够蘸几种不同颜色,可在画上塑造对象的同时通过笔 法调出恰到好处的色彩,这能够画出诸色争辉的生动效果。当然,在 没有充分经验与基础水平的情况下,是绝不易做到这个点的。因为在 表现很多明亮物体或景色时,如天色、水面、路面、房屋等等,需调 入大量的白色来达到明度的要求的,所以水粉画需要用白色时,就应 大胆使用白色,并保证有一定的厚度,这样可使造型厚实有力,与薄 画部分产生强弱对比效果。一般说来,用色的厚薄方面,以厚画为主,方能获得较好的水粉画效果。 二水粉画的衔接 水粉颜料要画得色块明确、轮廓清楚比较容易,但要画得衔接自然、柔和就比较难。在写实风格的绘画写生中,表现对象的虚实关系,往往成为一个难题。在写生习作中,物体轮廓线画得像剪贴一样清楚 的弊病是常见的。这弊病会使物体与周围环境脱离,削弱了对象的立 体感和空间感。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观察方法,从 局部出发,没有去比较物体轮廓线的虚实关系而形成的,属理解问题;二是虽在观察中理解这种虚实的关系,而缺乏表现这种关系的方法。 前者的解决办法在第三章第五节“色彩的观察与调配”中已有讲述, 后者的化解则需要了解水粉色衔接的一些基本规律。

水粉画技法(一)

水粉画技法(一) 1 绪论 一水粉画的概念 水粉画是使用水调合粉质颜料绘制而成的一种画。它的色彩可以在画面上产生艳丽、柔润、明亮、浑厚等艺术效果。 水粉画的性质和技法,与油画和水彩画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与水彩画一样都使用水溶性颜料,如用不透明的水粉颜料以较多的水分调配时,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水彩效果,但在水色的活动性与透明性方面,则无法与水彩画相比拟。含粉意味着对水色流畅的活动性产生限制的作用。因此,水粉画一般并不使用多水分调色的方法,而采用白粉色调节色彩的明度,以厚画的方法来显示自己独特的色彩效果。这一点近似于油画的绘制方法。因为不透明的水粉颜料与油画颜料都是具有遮盖力的颜料,所以水粉画是介于水彩画与油画之间的一个画种,它是通过吸取水彩画与油画的某些方法与技巧而发展形成自己的技法体系的。 在国外,并没有水粉画这一独立的画种。一般都将其包括在水彩画的范畴之中,称为不透明的水彩画,或用水粉颜料绘制的广告招贴画等统称为水粉画。在我国,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原因,普及美术和实用美术发展很快,从而促进了水粉画的不断普及与提高。使它具有一套完整而系统的、与其他画种不同的技法,成为在绘画领域中具有群众基础而又受专业画家所钟爱的一个独立画种,进而显示出自己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风貌。 二水粉画的产生与发展 水粉画的起源很早,这可从使用水溶性颜料作画的中外古代石窟、墓窟、寺院壁画中得到佐证。如我国北魏时期的敦煌石窟壁画,西晋南北朝时期的新疆地区石窟中的佛教美术,六朝永乐宫壁画和历代工笔重彩画,以及古代院体画与民间绘画等等,都是使用水溶性粉质颜料绘制而成的。古罗马地下墓室中的壁画,也大多是使用胶或蛋清调合颜料粉绘制而成的胶粉画。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大师们手下的壁画原作,在后来修补过程中经专家考证发现,有的也是使用胶粉颜料绘制的。这些古今中外早已出现的使用粉质水溶性颜料的绘画作品,都具有了水粉画的基本艺术特点,这说明水粉画颜料的产生与使用的历史非常悠久。这类古代水粉画,虽然使用的颜料品种有限,作画的工具与方法也与现代水粉画有所不同,但对现代水粉画的提高与发展,不无研究与借鉴的意义。 现代水粉画实际上是英国18世纪水彩画发展中的一个分支,它的产生与发展与欧洲大陆水彩画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目前掌握的美术资料,可以认定欧洲大陆最早运用水彩作画的是15至16世纪德国巨匠丢勒(1471-1528),他在学画时期就用水彩画风景和动物、植物。他使用的水彩色常搀入不透明的白粉色,或用白粉色画出明亮部分,而这就是水粉画的表现效果。丢勒时期的水彩画,只是处在水彩画的萌芽时期。作为绘画的品种与方法来说,到18世纪,英国水彩画发展时才逐渐完善,成为独立的画种出现在画坛上。 在水彩画艺术产生与发展的早期,水彩画的价值并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人们以为水彩不具备油画那样高的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习惯用欣赏油画的传统目光,来看待这种新画种,摆脱不了油画优越论的影响,而把水彩画看成是绘事末技,是低级的画种。为此,不少水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