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也说分粥故事的制度启示

也说分粥故事的制度启示

也说分粥故事的制度启示
也说分粥故事的制度启示

也说分粥故事的制度启示

很多讲制度的人或专家,都喜欢用分粥的故事来说制度的力量。我也是个制度建设者、倡导者和半个研究者,随个流,也说说分粥故事的制度启示。

一、分粥故事

(一)故事来源

综合网络和书籍上的信息,分粥故事大致有两个版本。

一个是外国的,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哲学家罗尔斯的《正义论》,一是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1834-1902)讲述的。从两人的生卒年代看,应该是阿克顿讲述在先,后为罗尔斯引用,有文献也是这么说的。但阿克顿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讲的或在哪本书哪个章节讲的,无从查证;在罗尔斯的《正义论》中也没有查到这个故事。现在,网上流传的很多管理故事或所谓的“名言”都找不到其出处,与严谨的论文期刊相比,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倒退。

百度百科对罗尔斯介绍如下:约翰·罗尔斯(1921年2月21日-2002年11月24日),美国政治哲学家、伦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哈佛大学教授,写过《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万民法》等名著,是20世纪英语世界最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之一。1951年发表《用于伦理学的一种决定程式的纲要》。此后他专注于社会正义问题,并潜心构筑一种理性性质的正义理论,陆续发表了《作为公正的正义》(1958)、《宪法的自由和正义的观念》(1963)、《正义感》(1963)、《非暴力反抗的辩护》(1966)、《分配的正义》(1967)、《分配的正义:一些补充》(1968)等文。在此期间,罗尔斯着手撰写《正义论》一书,前后三易其稿,终成20世纪下半叶伦理学、政治哲学领域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于1971年正式出版发行,旋即在学术界产生巨大反响。由于第一版的《正义论》封面为绿色,当时一些哈佛的学子以“绿魔”来形容这本书的影响力。据后来的统计数据显示,自1971年,全球共有约5000余部论著专门对其研究讨论。除此以外,罗尔斯的著作还包括《政治自由主义》(1993)、《万民法》(1998)、《道德哲学讲演录》(2000)、《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2001)等。

分粥效应,是哲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讨论社会财富时做的一个比喻。说明只要把制度建立在对每一个人都不信任的基础上,就可以导出合理、具监管力度的制度了。制度不但要科学,还要有针对性。制度的制定一定要有所依据,具有可操作性。制度要简单明了,便于执行。罗尔斯把财富比作一锅粥,一群人来分。那如何分呢?罗尔斯罗列了五种分粥法。

百度百科对阿克顿勋爵介绍如下:约翰·爱默里克·爱德华·达尔伯格-阿克顿,第一代阿克顿男爵,KCVO(英语:John Emerich Edward Dalberg-Acton, 1st Baron Acton,1834年1月10日-1902年6月19日),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教授,历史学家,理论政治家。19世纪英国知识界和政治生活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著名的自由主义大师。英文常简称Lord Acton。自由主义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Power tends to corrupt, 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出自他写的书《自由与权力》,侯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另外一个是中国的,叫7个和尚分粥。没有查到原始出处,但故事情节和要说明的道理,与国外的7人分粥基本一致,应该是中国人在外国故事的基础上进

行的改编和演绎,是外国故事的中国版本。

(二)分粥故事

1、国外版本——5种分粥法

有7个人组成了一个小团队共同生活,其中每个人都是平凡而平等的,没有什么凶险祸害之心,但不免自私自利。他们想用非暴力的方式,通过制定制度来解决每天吃饭的问题——要分一锅粥,但并没有称量用具和有刻度的容器。

大家实验了不同的方法,发挥了聪明才智,多次博弈后形成了日益完善的制度。大致过程如下:

方法一:

拟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

问题是:权利导致腐败,绝对权利导致绝对腐败。

方法二:

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等于承认了个人有为自己多分粥的权利,同时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的机会。

问题是: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能吃饱而且有剩余,其余六天都饥饿难挨。大家认为这种方式导致严重资源浪费。

方法三:

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位道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基本公平,但不久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

经研究决定:不能放任其堕落和风气败坏,所以还得新找思路。

方法四:

经开会研究,发现一套新方案: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

问题是: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许多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

方法五:

新规定: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

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7只碗里的粥每次都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7只碗里的粥不相同,他确认无疑将享受那份最少的。

2、中国版本——7种分粥法

摘自《无为而治——设计自动运行的企业制度》(戴天宇教授著,P19)

七个和尚住在一间没有香火的破庙里。为了维持生计,他们自力更生,开荒种地。和尚们早出晚归,每天早上煮上一锅粥,晚上回来再吃,一天只吃一顿,自然谁都想多吃点。他们既没有尺子,也没有量杯,更没有秤,于是便想通过设计制度的办法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如何公平地分食一锅粥。

大家发挥聪明才智,试验了很多办法,形成力以下种种规则:

规则1:选举一名信得过的人负责分粥。但时间一长大家发现,分粥的人自己碗里的粥最多,换一个人也是如此。大家认为这不行,“好人”也变成了“换人”,于是奋起废除了这一滋生腐化的制度。

规则二:选举一名品行端正的人主持分粥,再选举一名德高望重的人来监督分粥。起初还比较公平,但到后来,分粥人与监督人从权力制约走向“权力合作”,这两人分到的粥最多,制度再次失败。

规则三:选举一个四人分粥委员会和一个三人监督委员会,实习大民主。可问题也来了,所有的人都到齐了才能开始分粥,每个人的眼神又各有千秋:甲是桃花眼,看啥都顺眼;乙是斗鸡眼,看啥都不顺眼,咋看就是不一样多;丙是蛤蟆眼,“蛤蟆看绿豆,越看越顺眼”,开始看不一样多,看久了看顺溜了,一样多嘛。一番争吵下来,及时粥偶尔能分成功,也全是凉的,制度效率太低。

规则四:谁也信不过,干脆大家每人一天,轮流坐庄主持分粥,也就是所谓的“机会公平”——承认每个人都有为自己多分的权力,同时又赋予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的机会。这方法貌似很公平,但第一天就出了漏子,分粥的人将一锅粥全倒进了自己的嘴里,肚皮撑得滚瓜溜圆,其余六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流口水。第二天,第三天,轮到机会的人也照此办理。到了第四天就不行了,因为还没有轮到机会的和尚已经躺在地上奄奄一息了,这一制度也行不通。

规则五: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譬如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的表决机制,对于分粥,每个人均有一票否决权。这方法看似公平,可最后一施行,大家傻眼了:粥都发霉、发臭了,还是吃不到嘴里。

规则六:参考“二人分饼”的办法,分粥的人最后一个领粥。但由于分粥的人和第一个领粥的人都是固定的,时间一长,两人便私下达成默契:分粥的人先把第一个碗倒得满满的,其余的碗里都只剩下一点点。分完粥后,他私底下去找第一个领粥的人,再去均回来。

规则七:分粥和领粥都是随机抓阄,且分粥的人最后一个领粥。令人称奇的是,在这一制度下,7只碗里的粥都是一样多,就像用尺子细细量过一样。因为每个分粥的人心里都明白,如果7只碗里的粥有多有少,他确定无疑将享用那份最少的,而且很难找别人匀回来。

3、中国版本——4种分粥法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二人的分粥委员会及五人的评选委员会,这样粥算基本上分得比较公平了,但互相攻击扯皮下来,早就过了大半天,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结果是,分的惊人的平均,因为有一点的不均,都将导致自己的那一份减少,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每个人都毫无怨言。

4、二人分饼故事

摘自《无为而治——设计自动运行的企业制度》(戴天宇教授著,P17)

有两个旅人,一路跋山涉水,带的干粮都吃完了,只剩下一张饼。当饥肠辘辘的两个人面对一张饼时,怎么分才最公平?

很多人会想,这还不简单,找个公证人呗。于是,两个旅人找到一位裁缝,请他来分饼。可临到裁缝准备分饼时,旅人又犹豫了,万一裁缝分得不公平怎么办?于是他们请来隔壁的木匠来监督裁缝。可木匠到来后,旅人又犹豫了,万一木匠也不公平怎么办?于是他们又请来隔壁的隔壁的篾匠来监督木匠。可篾匠到来后,裁缝手上的刀无论怎样比划,两个旅人和木匠、篾匠都大呼小叫,认为分

得不公平。于是,他们又去请隔壁的隔壁的隔壁的铁匠……

最后众人闹到县官那里,县官听了,哈哈一笑,说:“这还不简单,你先切,我先拿,天下太平。”

(三)故事寓意

从国内引用看,分粥故事寓意主要是二点:

一是制度很重要;

二是制度要简单明了。

二、关于分粥的评论

下面是根据网上的资料,整理的一些评论。

1、分粥故事是一个虚妄的故事,是杜撰的。

这个分粥的游戏本身就基于一个几乎不可能的预设,因此其中的任何一个规则都带有同样的先天缺陷。这个预设就是:“他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同时又是自私自利的。他们想通过制度创新来解决每天的喝粥问题——要在没有计量工具或有刻度的容器的状况下分食一锅粥。”它不仅过于武断地预设了所有人都是自私的、并且自私的程度都一样,预设了所有人都是理性人,并且所有人的理智程度居然一模一样,其中没有人弱智,没有人会发疯。而且,它预设了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并且每个人在这个群体之中以及在其他人心目中都是同样平等的。它基于一个不可能存在的事实,因为自从形成社会后,人从来就没平等过,严格来说,即使尚未形成社会之前,也谈不上有多么平等。换言之,平等是相对的,不平等是绝对的。

2、制度转换需要费用。

“分粥制度”忽略了制度费用!或者说,在“分粥制度”中,制度费用是零。显而易见,在“分粥制度”中,制度费用是不存在的,特别是从一个制度向另一个制度变迁过程中,其转变是不需要费用,或者说其费用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计。正因为如此,在“分粥制度”中,从制度一到制度五的制度演进中,可以一路顺畅毫无阻碍。然而在现实中,制度的运行不仅有费用,而且费用浩大。尤其从一个制度向另一个制度的变迁中,其费用往往更是大得惊人。也正因为如此,一些能为更多人带来利益的政策措施未见采纳和实施,而另一些众所周知的不合理的制度却长久地存在着。此所以古往今来仁人志士感叹改革不易也。从一个制度转向另一个制度的变迁中,其费用大抵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转变的前期费用,包括相关的搜寻以及了解费用,摸索、试验的费用。其二是制度转变过程中的费用。协商的费用,以及对因为制度转变而造成利益受损的既得利益者补偿费用等等。而在某些形势下,这些费用可以高到使得制度的转变无法执行!

3、制度土壤。

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什么制度是最好的制度?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海尔的制度好不好?联想的制度好不好?对于你的单位而言,难说。关键是适用。是从你的单位土壤里生长出来的,而不是从专家学者的专著中生搬硬套而来。制度是生物,不是产品。

4、民主协商前提论。

故事中,七个人组成的小团体,在尝试了制度1、制度2、制度3、制度4之后,终于能够找到了一种好的制度5。一个重要前提,在于这是一个民主团体,

他们对分粥中的不公平能够议论、表达不满,且对于如何改进能够发表意见、民主协商。试设想在一个权利集中的组织中,一个专权跋扈的领导者把握了绝对的权利,分粥者由他指定,不管粥分得多么不公平(当然决不会亏待有权者)也不准提意见,谁胆敢提意见就会遭到打击报复。这样,富有激励作用且公平高效的机制就永远不会产生,组织也可能长期锁定在一种无效率的状态中,忍受低效率和停滞。

5、两部分论。

对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个内容:一、就是粥的归属;二、就是确定了粥的归属之后,怎样来划分这种归属。

6、功效论。

上述不同分粥的办法,反映了不同制度的功效。

第一种是轮流坐庄,可以说是最原始的民主模式,长期看来是公平的,但不能做到随时都公平。我国农村里许多事情的处置,都是采取抓阄或轮流坐庄的办法解决的。但这一模式的缺陷是,它明显不能推广并应用于一个大范围的复杂的现代社会。一个国家如果采取这种办法管理,必然陷于混乱。

第二种是专权模式,一人专权,必然产生腐败。这类似于我国的政治模式。

第三种类似于现代西方的民主模式,只能达到相对公平,但也效率低下。

第四种是原始民主结合了有效的程序制度,达成了完美的效果。

第二种和第三种办法正是现代世界各国所采用的管理模式。虽然各国的管理模式与上述模式具体形式不完全相同,但本质上是非常接近的。而上述两种模式的缺陷,也在现代国家普遍存在。我国自古以来的管理模式类似于第二种模式,这种模式下,决策效率高是明显的,在正确的决策下,国家发展会比较快,这有实例可证。但在另一方面,管理者良心好或道德高尚时,社会公平会比较好,其他情况下人们无可奈何。这种模式下,由于权力被一人或一个小范围的人群所专掌,权力无所制约,腐败横行是必然的结果。尽管儒家两千年来一直推行以德治国,但我们可以看到,道德在权力面前是多么的无能为力。现代西方国家的管理模式类似于第三种,决策效率低下是明显的。这一模式确实能达到一个相对的公平,胜在稳定,权力有了制约,腐败无法横行。这也是它相比较于第二种模式的优点。这一模式的确不是最优的,连西方人自己也承认,这一制度只是一个不最坏或最不坏的制度。之所以说是相对公平,因为其公平只是多数人投票认为公平,就被认定为公平了,这时,对不赞同的少数人来说就不是公平了。所以说这个公平只是相对公平,并不一定是真正公平。而对人们的投票方向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舆论、宣传、造势和收买,这恰恰是金钱最能发挥威力的地方,这也正是西方民主被称为金钱游戏的原因所在。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这一模式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效率低下,二是决策会被金钱左右。这也正是西方民主模式被应用于落后国家后,往往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所在。

从分粥的第四种办法所达到的效果来看,显然这才是一个最好的模式或制度。这一模式的关键在于建立了一个合理的取粥顺序的制度,这一制

度一经确立并顺利执行,那么不论谁来掌握分粥的权力,结果都会公平。即使分粥的权力交给某个人长久掌握,只要取粥顺序的制度不变,结果仍然会公平。公平问题解决了,那么现在就要想办法,使这个能达到公平的制度确保不被破坏,显然轮流坐庄是一个有效的办法。某个人长久掌握分粥的权力,熟能生巧,这样显然分粥的效率最高。轮流坐庄,谁也不能达到熟能生巧,这对提高效率是不利的。那么有没有一个既能提高效率,又确保制度不被破坏的办法呢?显然也是有办法的,只要利益相关人牢牢掌握住随时可以撤换分粥人的权力,那么这个制度就不会被破坏。这个能达到公平的制度,是大家群策群力总结出来并建立的,大家还要牢牢掌握住随时可以撤换分粥人的权力,以确保制度不被破坏,这就是民主的功用。所以民主的目的就在于建立法制和保护法制。

三、我之见解

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无论是国外的普通人还是国内的和尚,讲分粥的故事,都是要论证制度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最优制度问题:从第一个办法开始,一个比一个优越,最后一个是最优的。对此,也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如上。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法治 OR 人治

就分粥故事中的7个人而言,他们到底是需要法治还是人治,是应该先法治还是应该先人治?这是人们没有说的一个问题。清华大学的戴天宇教授主张通过制度“无为而治”。(《无为而治——设计自动运行的企业制度》)虚构的分粥中的7人,是不是一个组织?故事没有交代。7人属不属于社会的分子?故事也没有交代。中国版的故事有一个“庙”,这个“庙”代表了什么?我们谈论制度,基本都是在组织内部、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其成员之间的制度,没有组织,就谈不上制度。而组织的制度是怎么来的呢?组织的法治是怎么来的呢?来自于主张法治的人。有人说,企业管理有三个层次,人治、法治、文治,实际上这三个层次也是发展的顺序,即以人治始,经过法治,最后达到文治。如果承认这个发展逻辑的话,那么,分粥故事中的7个人,所首先要解决的并不是产生一个公平分粥的制度,而是首先要产生一个能够管理或治理组织的人或机构。法治是从哪来的?是从人,从机构。美国没有华盛顿,就可能没有美国现今的民主制度;中国没有邓小平,也没有今天所倡导的法治。我是个法治主义者,但我并不机械地反对人治,法治和人治是各有其适应条件的。对于一个组织或企业而言,不是首先实行制治,而是要让主张施行制治的人或机构掌握权力,实行人治。老板不主张制治,不施行制治,别人是没有办法的。

(二)所有权OR分配权

故事中只讲了要分粥,“和尚”有分粥的权利。但在分配之前,还有另外一个更为基础的权利,即所有权。所有权是谁的?所有者是谁?故事没有交代。7个人或和尚,都有所有权,都是所有人吗?分配权是所有权的权项之一,首先应该明确所有权。谁是老板,给谁干活,谁给报酬,这是首先要明确的。

还有,老板给的报酬够吗?故事中讲,只有一桶粥或一锅粥,不够7个和尚吃饱,实际上按照最优分配制度,也只是分配均等了,每个人一样

多,但仍然不足以饱。这个时候,首要的问题是解决分配公平问题吗?不是。首先要解决的是把“蛋糕做大”的问题,或者是先让一部分吃饱从而创造更多财富的问题。现在遇到了经济危机,制造业企业的日子都很难过,裁员几乎成为了企业度日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什么呢?不裁员,那么所有的人员都得失业,裁掉一部分,企业还能挺下去,可能活下来,并提供一

部分就业。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做企业,首要的不是公平均等的

分配,而是首先要创造更多更大的可供分配的财富。分粥的故事,将着眼点放在粥的分配制度上,有点本末倒置。现在,有些老板或企业,经营还处在亏损状态,前景让人摸不着头脑,却在琢磨股权激励,而那些激励对象的心里想的是什么呢?老板啊,赶紧盈利涨点工资发点奖金吧。

综合上述两点,7人或7个和尚的,首先要解决的是从内部或外部寻找一个人带领他们获取更多的粥,而不是如何公平分粥。分在有之后。

(三)均等化 OR 差异化

故事中,是要实现均等化分配,即每个人所分的粥是一样的,这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已经在(二)中言明,这样的目标是不正确的,不再多论。现在说均等化分配问题。中国一句古话叫“不患寡而患不均”(出自《论语·季氏》第十六篇),这就是一种均等化的分配思想,且早已被证明这是一种不可

取的思想,不能以这种思想来主导分配实践。实际上,把这句话改一改,就可以指导分配了,“不患寡而患不公”,把“均”改成“公”,即把“均等”改成“公平”。公平,就要确立分配的标准,如年龄、饭量、劳动量、价值量、工作复杂度、强度、危险度、职务、技能、学历、职称、成果,等等。并且要将这些标准在事前要确定下来,不能事后讲。现实中,追求和要实现的就是这种按标准做出的差异化分配。并且,这是标准是适应于不同情形的,其应用一定要在适应的环境下才能见到成效。有一个企业的老板,企业经营了一年,业绩不理想,但老板一想,一年下来大家挺辛苦的,尽管企业效益不理想,年终绩效工资也都给大家发了吧。大家拿到了年终工资,有高兴的,也有不高兴的,因为有人确实辛苦了一年,但有人舒服了一年,凭什么西辛苦一年的跟舒服一年的一样全部拿到年终工资呢?老板想法是好的,但效果并不好。实际上,老板只要改一改方式,就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按照绩效评价结果发放年终工资,这样,既发了工资又做到了因绩效不同而实现了差异化,让大家感到公平。所以,分粥故事所喻示的制度设计的出发点是不可取的,这也提示我们,制度设计要注意其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非工具化 OR 工具化

国内外的分粥故事,都共同强调了一点,没有称量用具和有刻度的容器,既没有尺子,也没有量杯,更没有秤,就想通过制度设计来实现分粥,最后又都说,7只碗里的粥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就像用尺子细细量过一样。我姑且将这种制度设计称之为“非工具化”。那么,我不禁要问,什么都没有,他们是怎么将粥从桶中或锅里分到碗里的呢?他们难道连个勺子都没有吗?实在连勺子都没有,还有盛粥的碗吧。勺子和碗不能作为分粥的器具吗?只要具备生活常识的人就知道,我们平时就是用他们来分粥的。还有,没有工具的支撑,真的难以想象出怎么做到“像科学仪器量过一样”的。这种“非工具化”的制度是根本就不具有可执行性的。

反过来讲,工具,是制度执行的抓手,“工具化”,是制度的应有之义。我们应该把制度的设计、执行建立在已有或应有的物质手段之上,应该为制度的执行配置必要的资源。分粥故事中,碗、勺子、杯子、秤,都可以作为分粥的工具,是最简单实用的工具,并且,在这些工具的作用下,分粥就变得非常简单了,哪里还用得着那么多的“试错”。现代社会,科技的发达,已经为制度执行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手段。其中,信息化是最重要的手段。要将制度融于信息化建设中,如流程、权限、量化指标、计算逻辑,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得以实现。我所见过的北京中机盛科公司开发的智能信息化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将制度与信息化融合为一体的实例。大连万达集团也是将制度与信息化有效融合的典范。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说,“靠人管人肯定不行,靠制度管人也难,依靠科技手段才能有效管理。”万达集团所有工作,从万达广场、酒店到文旅项目全部实现信息化。针对万达广场的运营管理,万达集团研发出中央智能化控制系统,把能耗、消防、人员、车辆的管理信息化,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叫做一键式管理。如广场探头监测到广场某个区域的温度偏高或者偏低,智能化控制系统会自动开动空调调节,无需人工操作,不仅提高舒适度,而且节能。各地万达广场的信息都及时上传总部,每个广场每天来了多少人、多少车、销售额多少,总部清清楚楚。对施工现场也实行全自动监控,工程干到什么程度,总部一看就知道。万达多年前就自主研发了网上办公系统,效率高而且安全可靠。

其实,分粥故事中也不是没有工具,如果我们将每一种规则,作为一种工具,也未尝不可。但分粥故事的每种规则都是“单一化”的工具。一个完整的制度,实际上是多种工具综合应用的,即“工具综合化”。比如,指定一个人分粥,这是一个规则和工具,但不能就这一条,还要辅之于相关的工具,如,如果分得不公就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分粥故事中所谓的最优办法,实际上也是将两项工具结合到了一起,即将轮流分粥与分粥者最后领粥结合到了一起。这样一综合,制度就得到了优化,一些弊端就可以得到适当克服。

(五)最优 OR 适合

无论是7种分粥法还是4种、5种分粥法,都将最后一种作为最优办法,即最优制度。最优,一直是世人(地球人)的追求、理想、目标,并且一些人总是标榜自己的最优。美国就是这样的。他全世界推介他的价值观、世界观,推行他的民主模式。为达目的,甚至不惜以武力解决,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不就是这样吗?我们必须得承认,一些东西,是普世的,如自由、平等、博爱;但我们也必须得承认,这些普世的东西的实现形式、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需要澄清,那就是,最优解有多少。我想,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多数人应该答曰1个,至多2-3个,试想,如果最优解很多,还叫最优解吗?按照最优解去选择、安排、生活,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单调,还有意思吗?已经是最优解了,还需要发展吗,还需要变革吗?人类还有进步嘛?还是奥林匹克精神精辟,没有“最”只有“更”。世间的问题总是遵循这样一个规律: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会发生,问题不同而已。按照这样的逻辑,分粥故事将最后一个办法作为最优解是不恰当的。

就制度而言,没有最优,只有适合。就拿分粥故事中的其他规则来讲吧,都有其适合的情形,在现实中仍然存在,并有其价值。抓阄,在个人犹豫不决或各方争议不决的时候,仍被使用,交给上天或上帝来决定吧,并且对上天或上帝的决定,还是很遵从的。在享有均等权力和均等义务的场合,或者以竞争来选拔考

验人才的情形下,轮流坐庄,现在仍然是被普遍采用的制度。大者如联合国的轮值主席国制,中者如华为的轮值CEO,小者如宿舍卫生值日表制。但轮流坐庄有一个前提,就是大家的水平都很高且相当,否则,轮流坐庄无异在低水平徘徊。请一个德高望重者,与抓阄没有什么大的区别,都是将决策或协调交给别人。专权,也不是没有市场,企业创始人几乎都有专权的特征,而在紧急、争而不决的情况下,也需要专权。制度没有最优,只有适合,你有什么样的条件,或者处于什么的情境,你就选用什么样的制度,而且,条件或情境变化了,制度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也就是说,没有永适的制度。

(六)虚假 OR 现实

最后,不得不说,分粥制度是建立在虚假的分粥故事基础上的,只能作为一个寓言,而不能作为制度的基础。制度是现实的,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和臆想,否则,愚弄的不仅仅是规范的对象,也是制度起草者、决策者和执行者。制度应该建立在现实的、科学的基础上。

综上,制度有没有力量,可以从上述几个方面去考虑。这也是我的一家之言吧。

21个经典故事启迪你的商业思维

个经典故事,启迪你地商业思维 甲去买烟,烟元,但他没火柴,跟店员说:“顺便送一盒火柴吧.”店员没给. 乙去买烟,烟元,他也没火柴,跟店员说:“便宜一毛吧.”最后,他用这一毛买一盒火柴. 这是最简单地心理边际效应.第一种:店主认为自己在一个商品上赚钱了,另外一个没赚钱.赚钱感觉指数为.第二种:店主认为两个商品都赚钱了,赚钱指数为.当然心理倾向第二种了.同样,这种心理还表现在买一送一地花招上,顾客认为有一样东西不用付钱,就赚了,其实都是心理边际效应在作怪. 启示:变换一种方式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地效果! 通常很多事情换一种做法结果就不同了.人生道路上,改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很重要地. 有个小男孩,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地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动作.几次地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地口袋中.回到家中,母亲好奇地问小男孩,为什么没有自己

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小男孩回答很妙:“因为我地手比较小呀! 而老板地手比较大,所以他拿地一定比我拿地多很多!” 启示:这是一个聪明地孩子,他知道自己地有限,而更重要地,他也知道别人比自己强.凡事不只靠自己地力量,学会适时地依靠他人,是一种谦卑,更是一种聪明.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做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地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地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地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地降落伞跳出去.”当在场地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地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地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地悲悯之心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你要这么做?”小孩地答案透露了这个孩子真挚地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启示:这就是“听地艺术”.一是听话不要听一半.二是不要把自己地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地话上头.要学会聆听,用心听,虚心听.

成语故事读后感_成语故事读书笔记五篇

成语故事读后感_成语故事读书笔记五篇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其特点是深刻隽永,言简意赅。关于《成语故事》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成语故事读后感篇一 这几天我在读《成语故事》这本书,读着读着,不知不觉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 这本书又耐人寻味的历史故事;有巧夺天工的神话故事;富含真理的寓言故事。这是一本蕴含了许多成语的﹑充满知识的书。 这里面有大义灭亲﹑画饼充饥﹑井底之蛙﹑黔驴技穷﹑卧薪尝胆等等。我最喜欢其中的卧薪尝胆因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先苦后甜。 这个故事讲得是吴越两国在春秋末期为争取天下霸权,在夫椒激战,越军大败,越王勾践被俘,吴王夫差认为要完成霸业,必须要宽宏大量。就没杀越王勾践。没想到几十年后,越往东山再起,逼死了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后来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越王勾践是多么忍辱负重、老谋深算的一个人啊!勾践为了打败吴王夫差,睡在柴草当中,吃粗茶淡饭;为了打败吴王夫差吃饭睡觉都要舔尝苦胆;为了打败吴王夫差和战士们同睡同起;为了打败吴王,他放下身段,不耻下问。功夫不负有心人。越王勾践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做人要忍辱负重、不耻下问。 读完了整本书,这本书启示了我:人生就像大海,困难、挫折与艰辛,不过是海岸上泛起的一朵朵小小的浪花。 成语故事读后感篇二 今天,我读了一个成语故事:《叶公好龙》。 这个故事主要讲: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叶公。叶公非常喜欢龙,又因为他生活在富贵家庭中,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上等的,所以他的衣服上、帽子上、鞋子上、家里的柱子上、被子上、枕头上……家里上上下下的东西,都刺有龙的图案。一转眼,五年过去了。这五年里,叶公一家平平安安,生活地非常幸福。可是,叶公一家并不知道: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公一家既然这么喜欢我,那见到真龙……岂不是更喜欢了吗?好!就这么决定了,我明天下凡去见一见那个名叫叶公的人!第二天,真龙来到了叶公的家里,透过窗户看到了正在呼呼大睡的叶公,叶公也被这如此巨大的呼吸声吵醒了,一看,两眼直冒金心,吓晕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只是表面上喜欢某样东西,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某样东西,所以小朋友千万不要学叶公哦! 成语故事读后感篇三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叫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叫《成语故事》。读了几篇后,我深有感触,里面有些人令我觉得好笑,也有些人可以成为我的榜样,是我受益匪浅。我来给你们讲几个吧! ⒈杯弓蛇影。这个故事大致是说一位名叫杜宣的主薄误把映入杯中的弓当成了蛇,但那是县令请他喝酒,他不敢不饮,只能硬着头皮把酒喝了下去,最后产生了心病,总觉得肚子疼,什么药都没用。这则故事比喻的是一个人因产生错觉

一个故事的启示

一个故事的启示 羡慕、嫉妒、恨,是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的东西,然而,我 的一次经历,就像一颗埋在心灵深处的种子,一遇水就疯狂地生长……。 那一次,刚读完早自习,语文老师就来了一次突击考试,全班没有一个人做了准备,所以我和我的好朋友都只考了95分以下,心中充满了不甘心。 课后,我和蔡颖琪(我的朋友)闷闷不乐地来到了周婧予(另一个好朋友)的座位前,问:“你考了多少分啊?”“我?”她无比骄傲地扬着眉毛,说:“100分!”她高兴得似乎要飞起来,“啊?”我和蔡颖琪不可思议地张大了嘴,“是啊,谁叫我昨晚复习了呢?”她更加得意了,我的心里很不开心,于是叫蔡颖琪不和周婧予玩了。 后来的几天,我和蔡颖琪见到周婧予就翻白眼,从她身边路过故意撞她一下,还时不时踩她一脚,然后又故意大声说:“对——不——起!”久而久之,周婧予不再主动找我们玩了,总是形单影只。 直到有一天,我看了一个故事,讲的是森林里的百灵鸟和乌鸦还有夜莺的故事,它们本来是好朋友,但是一次唱歌比赛后,百灵鸟得了第一名,乌鸦和夜莺名落孙山,夜莺一点儿也不气馁,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向百灵鸟请教,虚心学习,不久就练了一副好嗓子。而乌鸦呢,很不服气,见谁就说:“你没听出来吗?

其实百灵鸟也跑调了,评委们真不公平,要不是那天我嗓子发干,冠军还不一定是谁的呢!”它就一直这样说,最后歌唱不但没有进步反而越来越难听了。 我看完了这个故事,心中思绪万千,我不就是这只乌鸦吗?我不也是得了这样的“红眼病”吗?我的心中顿时羞愧万分……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别人比你优秀,你应该学习她而不是打击她,不然就会像乌鸦一样不但没有进步,反而会离成功越来越远。 教师点评:作者将自身的经历与童话故事相结合,既从中收获感悟,又领悟出新的生活启示,进一步地体现了全文的中心思想。语言简洁,构思新颖,别具一格的写作风格让人眼中为之一亮,随着故事地发展感慨万千!

读“分粥故事对企业管理的启示”的思考

读“分粥故事对企业管理的启示”的思考“分粥故事对企业管理的启示”给了我们三个启示:一,就是要构建一个科学的管理体制。二,就是要建立合理的企业管理机制。三,就是要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不错,这三条是构建公平、高效企业管理的要素。但如何才能做到? 一、好的体制、好的机制、好的制度靠人制定 正如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论管理本质中所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在管理实践中“知道”与“做到”是两码事。 启示中说:“将职责与权利分离,让谋划者尽心谋划,让执行者全力执行;建立“轮流分粥、分者后取”的机制;责任与权利平衡、公平与效率兼顾”。做到这些靠的是人。 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直接影响他的思维模式,面对问题会有不同的认识、理解和看法,这些都会影响他的判断。如果是决策者会直接影响他的决策。管理企业靠的是人,靠的是层级落实,靠的是各级管理者的品质。 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说:“管理人员的理想、献身精神和人格决定着管理是否成功”。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各级管理者的品质是关键。自上而下每个人的一言一行,行为方式是其思维模式,价值观的体现。体现在其作出的大小决策上,下级管理者和普通员工是执行者,他只能看眼色行事。有一句管理名言说得好:再好的计划也不

如一个正确的决策。正如启示总结说:“企业管理的真谛在‘理’不在‘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就是建立一个像“轮流分粥,分者后取”那样合理的规则,让每个人按照规则进行自我管理”。“理”是什么?是“理念”,是不断创新、发展的理念,以“德”为先的理念,讲诚信,承担社会责任有高尚、远大目标的理念,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制定的体制、机制和制度。 党的十七大确定和胡总书记始终强调的用人政策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行”非常重要,有才无德是“歪才、坏才”,建立不了好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即便有好的体制、机制和制度,遇到机会也会闯大祸,犯大错。所谓:小赢靠智,大赢靠德。就是这个道理。 二、要深刻认识人性、正确对待人性 德鲁克在他的《管理实践》一书中写到:“企业的资源可以分为三类:资本、人力、时间,但真正的资源只有一项就是人力”。应重视了解人的生理、心理特质和行为方式,从不同角度去满足人们对责任、诱导、参与、激励、报酬、领导、地位及职能的各方面要求。 人力作为资源,作为资本具有不可替代性,需要用以人性为出发点的、好的制度去给他动力、给他激励。干部作风的转变、落实民生问题其原动力从哪里来?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中来,能正确认识人性问题,“以人为本”会由衷而发,使人发挥出超出其本身价值的能量,这是资本和时间无法做到的。 作为人有很强的自利性,在问题或利益面前总是会先考虑自己,再考虑或不考虑他人。作为管理者不能回避,更要正确对待这一问题。

成语故事读后感200字

成语故事读后感200字 导读: 成语故事读后感200字(一) 最近大家读书了吗?我可是没有偷懒,我读了《成语故事》这本书。 这本书里讲的都是古代发生的一些故事,在故事中它能告诉我们许多成语,还帮我们懂得更多的道理,学到更多的知识,书中有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我觉得最有趣的故事是班门弄斧,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下吧!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有个巧匠,姓公输名般,世称“鲁班”。 鲁班发明很多东西,像钩拒、攻城使的云梯等等,连鲁班自己的家也是自己设计出来的。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小木匠拿着一把小斧子从鲁班家的门前路过,对门前的老人们说:“别看我这把斧子不起眼,但是,无论什么木料,只要到了我的手里,用我的斧子这么一敲,就能敲出非常好看的花型!”老人们根本不相信,觉得他太能吹牛。回答道:“就凭你这一个人,恐怕不行吧?”“有什么不可以的,我可是鲁班的徒弟呢!”老人们哈哈大笑,笑眯眯地说:“这就是鲁班的家呀!”小木匠听了,红着脸惭愧的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生活中我要做个谦虚的孩子,有不懂的问题就要向别人虚心请教,不要不懂装懂,大家也不要像书中的小木匠那样呀!

成语故事读后感200字(二) 今天,爸爸给我一本《成语故事》书。拿到书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怀着好奇的心开始阅读起来。 在这本书里,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精卫填海》。故事讲得是女娃化身为鸟,名字叫精卫,它立志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把大海填平。精卫的力气很小,大海一望无际,怎么可能被填平呢?小小的精卫一次只能投几颗小石子,什么时候才能填平大海?可我觉得,不管是谁,只要认定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做,就会有所成就。虽然精卫的力气很小,不可能填平大海,但它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是可以鼓舞人类奋发向上的。《精卫填海》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心!那就是在学习和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惧怕,知难而进,永不放弃。我相信“勤能补出”。这就是“精卫填海”给我的启示。 成语故事读后感200字(三) 姥姥给我买了一本书,名字叫《成语故事》,我读后,感觉非常好。 《成语故事》里面是有很多个小故事组合成的。老师曾经告诉过我,成语故事都是小故事,大道理的。昨天我读了拔苗助长的故事,是说一个人总是觉得他地里的禾苗长得非常地慢,于是就拔出这些禾苗想让禾苗长得快一些,可是因为禾苗离开了土壤没有水分,全部干枯死掉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律的,不能违背自然界的

一则故事的启示【作文案例】600字

一则故事的启示_600字 我看过这样一则故事,讲的是两个同样在沙漠里种一片胡杨树苗。苗子成活后,其中一个人每隔三天就来浇一次水,另一个人就悠闲多了,等树苗成活后他就很少来,来了也只是在树苗中背着手走一走,发现有被风吹倒的树苗就顺手扶一把,不浇一点水。 忽然有一夜,狂风从大漠深处卷着沙尘飞来,飞沙走石,电闪雷鸣,狂风暴雨肆虐一夜。第二天早上,人们发现原来辛勤浇水的那个人的树全被狂风刮倒。而那个悠闲的不怎么给树浇水的人的林子,除了一些被风撕扯掉的树叶和一些被风折断的树枝,几乎没有一棵被风吹倒和吹歪。 大家纷纷问那个不大给树苗浇水的人为什么他的树没 有被风吹倒。那个人说;“其实树跟人是一样的,对它们太勤了,就培养了它的惰性,它们就在地表盘来盘去,根扎地那么浅,怎么能经得起风雨呢?”大家顿时恍然大悟。 这个故事使我想起了一件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日,我去公园玩,看见一家子围着一个宝宝,当皇帝一样伺待。 “宝宝,玩不玩大马?”爷爷问。 “不嘛不嘛。”宝宝说。奶奶就像接到了圣旨一样,说;“不玩骑马,不玩骑马,宝贝玩滑滑梯吗?”

“不嘛不嘛,我要玩碰碰车。”宝宝说。 爸爸一看碰来碰去很危险,急忙说;“宝宝乖,不玩碰碰车好不好,爸爸下次带你来玩,好嘛?” “不嘛不嘛,我就要玩碰碰车。”宝宝说。 “宝宝乖一点,不玩碰碰车!”爸爸有点生气了。 “呜呜——爸爸呜——不让我呜——玩碰碰车呜——”宝宝嚎啕大哭起来。奶奶和爷爷瞪了爸爸一眼,急忙去哄宝宝,爸爸在旁边无可耐何地摇了摇头。 别给生命以适合的温床,生命的温床只能诞生生命的灾难。要想使你的生命之树能根深叶茂,顶天立地,那就不能给它太足的水分和肥料,要逼迫它奋力向下自己扎根。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一叶障目古时候,楚地有个穷苦的读书人,读《淮南子》这部书时,看到书上有这样的记载:螳螂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身体,其他小昆虫就看不见它,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树叶,就能用它隐藏自己的身体。 看到这里,书生呆呆地想:要是我能得到那片树叶,该有多好。我用树叶遮住自己,想要什么只管到集市上去拿,再也不会过这苦日子了。 想到这里,他扔下书就往树林跑去,想找那种螳螂藏身的树叶。他抬着头,一棵树一棵树地找过去,脖子都酸了,也没找到那种叶子。 忽然,他看见一只螳螂躲在一片树叶的背后。他高兴极了,赶紧爬上树,准备采那片叶子。可巧,一阵风吹过来,树叶纷纷飘落,他要采的那片叶子也落到地上。 究竟哪片树叶是螳螂藏身的那片,他怎么也分不清。好不容易找到的宝贝树叶总不能不要呀!它准在这堆树叶里。书生脱下衣服,把地上的树叶都包了回去。 回去之后,他一片一片地拿起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能看见我吗?”起初,他妻子老老实实告诉他:“看得见。”后来,见他没完没了地问,他妻子不耐烦了,说:“别问了,看不见了。”他高兴地跳起来,大声喊道:“宝贝可找

到了!宝贝可找到了!”说完,拔腿就往市场跑。 市场可真热闹,什么东西都有。书生满心欢喜,一只手拿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另一只手去偷人家的东西,结果,给人当场抓获,被扭送到县衙门。 县官审问他的时候,他老老实实地说:“我找到了一片能隐身的树叶,用它遮住自己的眼睛,什么都看不到,这才去拿人家的东西。不知怎么搞的,这片树叶失灵了,我给别人看见就被逮住了。” 县官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知道他是个书呆子,训斥了一顿就把他释放了。 ——《笑林》 【故事启示】古语有云:“尽信书不如无书。”任何理论都不能盲目轻信、盲目崇拜,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和验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来看待。再有,无论做事,还是在看待和研究问题时,我们都不能一叶障目,自以为是,被局部现象迷惑,而要从多角度多视角充分地分析问题,了解问题的实质,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成语释义】比喻被眼前细小、局部的事物蒙蔽,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和整体。 【活用例句】你们不能~,仅仅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就全盘否定我们所取得的业绩。 【近义】一叶蔽目、盲人摸象

一个故事给我的启示六年级作文400字

一个故事给我的启示六年级作文400 字 一个故事给我的启示六年级作文400字 坐在电脑旁的我,百无聊赖,一时兴起便看起“作文网”。忽然,我眼前一亮:咦、这里怎么会有哲理故事?于是、我便兴致勃勃的看了起来。 没不一会儿功夫我就看了不少了,其中,就数“我们不是木桶”这篇故事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了。 故事讲述的是:自从“狐假虎威”的事在动物王国传开之后,老虎很快成为大家的笑柄了。有一天,老虎在河边散步,忽然碰到了黑熊老师和他的学生踏青,黑熊老师边走边说:“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在于他最长的那根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根。”老虎豁然开朗:“我自己最短的那根木板就是缺少智慧啊!”于是,他虚心跟着黑熊老师学习知识,也慢慢地认识到自己的其他不足,于是他又跟地鼠学打洞、和羚羊学习奔跑、向青蛙学习游泳……每一样本领老虎都学的不错,很快、老虎就成为了技能最全面的的动物,名扬动物王国。终于有一天,老虎又碰到狐狸了,这一次,他再也不信狐狸的花言巧语了,并且狠狠地惩罚了狐狸、一雪前耻,老虎正

高兴呢,却有两只豹子要和他搏斗。老虎因为一直在学习其他的本领,却没有时间去训练撕咬、搏斗、最终,他倒在了血泊中。“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在于他最长的那根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根。”这非常准确,但是、我们并不是木桶。 一个人的成就永远在与他最擅长的一项。绝对不可以“琴棋书画、样样不精”每一个人都要有一个长处,如果一个人每一种本领都普普通通,那么他的生活就会枯燥无味…… 河南平顶山新华区建设街小学六年级:王银宇 一个故事给我的启示六年级作文400字 坐在电脑旁的我,百无聊赖,一时兴起便看起“作文网”。忽然,我眼前一亮:咦、这里怎么会有哲理故事?于是、我便兴致勃勃的看了起来。 没不一会儿功夫我就看了不少了,其中,就数“我们不是木桶”这篇故事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了。 故事讲述的是:自从“狐假虎威”的事在动物王国传开之后,老虎很快成为大家的笑柄了。有一天,老虎在河边散步,忽然碰到了黑熊老师和他的

分粥故事的启示

分粥故事的启示 分粥的故事,令人回味无穷。 故事说,有7 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食一锅粥,因人多粥少,争先恐后,秩序混乱,还互相埋怨,心存芥蒂。于是,他们想办法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怎样公平合理地分食一锅粥。 他们试验了不同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指定一个人分粥,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 第二种方法,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几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第三种方法,推选出一个人来分粥,开始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公平分粥,但没多久,他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第四种方法,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机制,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等互相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大家也很不满意; 第五种方法,轮流分粥,而分粥的人要等到其他人都挑完后才能取剩下的最后一碗。 令人惊奇的是,采用此办法后,七只碗里的粥每次都几乎一样多,即便偶有不均,各人也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分粥,本来是一项简单的小事。但是,俗话说“民以食为

天”, 分粥关系到7 个人的切身利益,对管理者来说,又是一项大事。分粥的故事给今天的科研管理带来诸多启示: 启示之一,就是要构建一个科学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中,最基本的是决策层和执行层。故事中,分粥者是谋划决策者,取粥者是执行者。把分粥与取粥分开,就是将职责与权利分离。这样才能让谋划者尽心谋划,提高决策的科学水平,降低决策风险;让执行者全力执行,将决策落到实处;用通俗的话说,叫“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启示之二,就是要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分粥者是“指定”、“轮流”,还是“推选”,对分好的粥是分者“先取”还是“后取”,是管理方法问题,也是管理机制问题。管理机制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管理效率。分粥的5 种方法中,显然是“轮流分粥、分者后取”的机制最为合理,因而效果也最好。如果只是“轮流分粥”,而没有“分者后取”,就会出现第二种方法的不良效果;如果只是“分者后取”,而没有“轮流分粥”,分者即便分得再平均,他也只能天天吃那最少最凉的一份,就显得有失公平。启示之三,就是要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制度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在一个团队里,制订出一套好的制度,是有效管理的关键。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制度才是好制度?好制度的标准就是责任与权利平衡、公平与效率兼顾。管

成语故事感悟体会

成语故事感悟体会 (一) 最近大家读书了吗?我可是没有偷懒,我读了《成语故事》这本书。 这本书里讲的都是古代发生的一些故事,在故事中它能告诉我们许多成语,还帮我们懂得更多的道理,学到更多的知识,书中有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我觉得最有趣的故事是班门弄斧,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下吧!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有个巧匠,姓公输名般,世称“鲁班”。 鲁班发明很多东西,像钩拒、攻城使的云梯等等,连鲁班自己的家也是自己设计出来的。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小木匠拿着一把小斧子从鲁班家的门前路过,对门前的老人们说:“别看我这把斧子不起眼,但是,无论什么木料,只要到了我的手里,用我的斧子这么一敲,就能敲出非常好看的花型!”老人们根本不相信,觉得他太能吹牛。回答道:“就凭你这一个人,恐怕不行吧?”“有什么不可以的,我可是鲁班的徒弟呢!”老人们哈哈大笑,笑眯眯地说:“这就是鲁班的家呀!”小木匠听了,红着脸惭愧的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生活中我要做个谦虚的孩子,有不懂的问题就要向别人虚心请教,不要不懂装懂,大家也不要像书中的小木匠那样呀!

(二) 今天,爸爸给我一本《成语故事》书。拿到书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怀着好奇的心开始阅读起来。 在这本书里,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精卫填海》。故事讲得是女娃化身为鸟,名字叫精卫,它立志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把大海填平。精卫的力气很小,大海一望无际,怎么可能被填平呢?小小的精卫一次只能投几颗小石子,什么时候才能填平大海?可我觉得,不管是谁,只要认定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做,就会有所成就。虽然精卫的力气很小,不可能填平大海,但它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是可以鼓舞人类奋发向上的。《精卫填海》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心!那就是在学习和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惧怕,知难而进,永不放弃。我相信“勤能补出”。这就是“精卫填海”给我的启示。 (三) 姥姥给我买了一本书,名字叫《成语故事》,我读后,感觉非常好。 《成语故事》里面是有很多个小故事组合成的。老师曾经告诉过我,成语故事都是小故事,大道理的。昨天我读了拔苗助长的故事,是说一个人总是觉得他地里的禾苗长得非常地慢,于是就拔出这些禾苗想让禾苗长得快一些,可是因为禾苗离开了土壤没有水分,全部干枯死掉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律的,不能违背自然界的规

管理方法与艺术案例分析———分粥的故事

管理方法与艺术案例分析———分粥的故事 13秋法本张俊 管理的真谛在“理”不在“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就是建立一个像“轮流分粥,分者后取”那样合理的游戏规则,让每个员工按照游戏规则自我管理。游戏规则要兼顾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并且要让个人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统一起来。责任、权利和利益是管理平台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缺乏责任,公司就会产生腐败,进而衰退;缺乏权利,管理者的执行就变成废纸;缺乏利益,员工就会积极性下降,消极怠工。只有管理者把“责、权、利”的平台搭建好,员工才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大家试验了不同的方法,发挥了聪明才智,多次博弈形成了日益完善的制度。大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制度一: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阿克顿的结论是:权力会导致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 制度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等于承认了个人为自己分粥的权利,同时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粥的机会。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的饱而且有剩余,其余六天都饥饿难挨。大家认为这种办法造成了资源浪费。 制度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公平分粥,但不久他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不能放任其堕落和风气败坏,还得寻找新思路。

制度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各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可见,如果制度效率不高,就要吃凉粥,就要影响当初制定制度时所想达到的那个目的。 制度五: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七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七只碗里的粥不相同,他确定无疑将享用那份最少的。 好的制度浑然天成,清晰而精妙,既简洁又高效,令人为之感叹。 制度至关重要。成功的企业管理者,一定擅长于借制度之力。分粥理论给我们的一个启示就是要有一套好的制度,要敢于跳出传统的思维去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套好的机制对管理者来说比自己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要有效得多。 经济的发展和劳动效率的提高来源于人们通过分工和交易的形式实现的合作,人们之间的合作需要适宜的制度安排,良好的制度安排是经济发展的首要保证。 制度是什么?经济学家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或者更规范地说,制度是构建人类相互行为的人为设定的约束。大到整个社会,小到一个企业之中,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常常是相互牵制乃至相互冲突的。如果只有行为主体的功利性计算,就会出现好事没人做,坏事人人争先的结局。为了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维

关于成语故事读后感合集

关于成语故事读后感合集 幸福就在每个人的身边,所以不必去等待什么,我们随时都可以启程,去赴这份美好的邀约,给自己一份幸福感觉。下面是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么有帮助, 成语故事读后感一 近读《幸福的方法》,读完之后颇有感触。 作者本·沙哈尔,是一位来自以色列的哈佛博士,原为壁球运动员,曾获国际壁球比赛世界冠军。他在哈佛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倡导积极的心理、自信的心态、健康的冥想,在哈佛学生中影响很大。 作者认为,我们不要只重感官享受的享乐主义幸福,不要为目标所苦的忙碌奔波式幸福,也不要无能者自怨自艾自我束缚式的虚无主义感;我们要的是有理想,有目标,有奋斗,有成就,能感受的幸福。他对幸福的定义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他似乎也很赞同马玎·塞里格曼关于幸福三要素的提法,即幸福的三个要素是意义、快乐与投入。 读完通篇,我个人把作者对幸福的论述用九个字来加以概括,即:有目标,去奋斗,能感受!这样就能够获得幸福!

在我看来,无论是从古贤先哲,还是从当代社会人们生活来看,人要获得幸福,首当其冲,是必须建立奋斗目标,确立生活意义!其次,必须采取行动,如果不奋斗,不行动,不寻找,就无法实现这个目标,获得成功。但若只以目标实现之后的快感为幸福,则永远不能获得幸福,因为幸福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一个目标实现后,新的目标必然随之而来,如果在奋斗过程中不能体会幸福,则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所以,对幸福的感知能力很重要。如果没有感觉幸福的能力,享受奋斗的过程,把这个过程当作快乐,那么人就找不到幸福,无法实现幸福的!所以,我很赞同作者提出感受幸福有两种模式,即溺水模式(无苦无获式)和性爱模式(乐而更乐),我也很赞同作者的看法,即后者是一种更好的获取幸福的能力! 此外,作者也谈到了人生最重要的幸福那就是对美好婚姻家庭生活的把握。我觉得,如果没有幸福婚姻,相互理解的另一半,人生是没有幸福可言的!做为人,最幸福的事情是,能在不断延长的生命中找到一个最理解自己的人!当然,首先这个人必须是自已,但只有自已理解自己,是一种孤独的幸福;只有获得他人的理解,知已的理解,人生才是幸福的,苦中也会透出甜味!所以说:人生,得一知已足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换句话说,得到了一个人生知已我就幸福,得不到,那就是人生的命运!

【三个故事 三个启示】 很精典

【三个故事三个启示】很精典! 一、年轻人不小心将酒店的地毯烧了三个小洞,退房时服务员说根据酒店规定,每个洞要赔偿100元。年轻人:确定是一个洞100元吗?服务员:是。年轻人点燃烟头将三个小洞烧成一大洞。 启示:1.考核标准在哪里,人们的行动就在哪里;2.不要光站在自己的角度订立标准;3.漏洞有时是致命的。 二、一士兵遭到敌军突袭后逃到了山洞。敌军在身后紧追,他躲在洞中祈祷不被敌人发现。突然胳膊被狠狠地蛰了一下,原来是只蜘蛛,他刚要捏死,突然心生怜悯,就放了它。不料蜘蛛爬到洞口织了一张新网,敌军追到山洞见到完好的蜘蛛网,猜想洞中无人就走了。 启示: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 三、父亲丢了块表,他抱怨着翻腾着四处寻找,可半天也找不到。等他出去了,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找到了表。父亲问:怎么找到的?儿子说:我就安静的坐着,一会就能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启示:我们越是焦躁的寻找,越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只有平静下来,才能听到内心的声音。 不错的启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结果是不一样的。新的感悟一一。慢慢看,慢慢悟 1、人生需要四种人: 名师指路,贵人相助, 亲人支持,小人刺激。 2、女人, 大美为心净, 中美为修寂, 小美为貌体。 男人, 大智为信仰, 中智为克己, 小智为财奴。 3、没有机会做大事的人,是因为没有通过做好小事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放在越不起眼的地方,越要主动发光。在别人不敢委以重任之前,把小事做到极致,来证明你的实力。

4、延参法师《宽怀人生》: 紧张与松弛,沉重与飘逸,都是生命的状态,坎坷和艰辛中蕴藏着更大的追求。笑着面对悲伤,悲伤会化为动力,笑着面对忧愁,忧愁会化为快乐。让忧愁去漂流吧,生活需要快乐,也应该是快乐的。 5、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 一个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和尚:“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6、当你喜欢上某件事,会发挥出惊人的能力: 抱着你自己10公斤重的孩子,你不觉得累,是因为你喜欢;抱着10公斤重的石头,你坚持不了多久。当一个人不喜欢做某件事,就算他才华横溢,也无法发挥;当一个人喜欢上了某件事,他发挥出来的能力会让你大吃一惊。所以,一个人没有成绩,不

成语故事读后感3篇

成语故事读后感3篇 成语故事读后感 读了成语故事这本书,我学到了许多成语,也理解了他们的意思。 在这些成语故事里面,我最喜欢“杯弓蛇影”这个成语了。它讲的是应郴请杜宣来喝酒,一张弓的影子映入了杜宣的酒杯中,杜宣以为是蛇吓得汗如雨下。但不能不喝,杜宣喝了几小口就走了。杜宣回到家中又感觉到蛇在肚中蠕动,难受到喝水吃饭都困难。杜宣吃了很多药,病情也没好转。应郴来到杜宣家问他怎么会闹病,杜宣就事情的来龙去脉给应郴描述了。 应郴回到家,在厅堂里思考,北墙上的弓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坐在那天杜宣的位置上,取来一杯酒,也放在原来的位置上。果然发现不细看,酒杯中弓的影子确实像一条蛇。应郴把事实告诉了杜宣,杜宣的病很快痊愈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要想一想为什么。要通过调查实践去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或真相,去寻求正确的解决方法。 成语故事读后感 读了《中华成语故事》,我再一次被汉语的奇妙所震撼,为它的魅力折服。成语是人们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简洁而精辟的词语或短句。它是我国语言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部分,因为,每个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个典故,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通过这一个个的成语

故事,我们不仅理解了成语的意思,还可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宝贵的文化遗产、高超的智慧。 有一个滥竽充数的成语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听人合奏吹竽,所以派人搜罗能吹善奏的乐工,组成了一只吹竽乐队,并受到了优厚的待遇。有个叫南郭的人根本不会吹竽,但也混了进去。每次合奏吹竽的时候都只是做做样子。齐宣王去世后,他儿子齐湣王偏喜欢听乐师们单独吹竽给他听。南郭先生听说后十分害怕,赶紧溜走了。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意思,它是指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或是以次充好。同时,我也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弄虚作假,靠侥幸取胜。没有真才实学,最终是站不住脚的。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我学管乐时的情形。有一次,滥竽充数的故事再次上演,而我就是故事的主角。管乐课学了新曲子,老师让我们回家多练练,我也没在意,只练了一遍,心想到时候做做样子就行了。上课了,老师先让我们合奏了一遍,我不停的按单簧管上的按键,摇头晃脑,好像吹的很陶醉,其实我根本就没吹出来音。终于吹完了,我长叹一口气,以为这样就完了,没想到,老师对我们吹得不太满意,竟让我们一个一个吹。我的心一下子悬到了嗓子眼里,急得抓耳挠腮。轮到我了,我没吹几句就吹不下去了,只得红着脸老老实实说了实话。结果自然免不了挨老师的一阵数落,受同学们的一顿嘲笑。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滥竽充数是不行的。 我喜欢《中华成语故事》这本书,它真的让我领略到了古人高超

63个哲理故事及启示

63个哲理故事及启示 1、打破关住自己的门 一个木匠做得一手好门。他给自己家做了一扇门,他认为这门用料实在,做工精良,一定会经久耐用。 过了一段时间,门的钉子锈了,掉下一块板,木匠找出一颗钉子补上,门又完好如初。不久又掉了一颗钉子,木匠就换上一颗钉子。后来,又有一块板坏了,木匠就又找出一块板换上。再后来,门闩坏了,木匠又换了一个门闩…… 若干年后,这扇门虽经无数次破损,但经过木匠的精心修理,仍坚固耐用。木匠对此甚是自豪:多亏有了这门手艺,不然门坏了还不知如何是好。 忽然有一天,邻居对他说:?你是木匠,你看看你家这门!? 木匠仔细一看,才发觉邻居家的门一扇扇样式新颖、质地优良,而自己家的门又老又破,满是补丁。 木匠明白了,是自己的这种门手艺阻碍了自家?门?的发展。 【启示】:学一门手艺很重要,但换一种思维更重要。行业上的造诣是一笔财富,但也是一扇门,会关住自己。面对全新变化全新的世界,要有勇气、有决心打破关住自己的这扇?无形门?,及时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手艺?,这样才能更多看到外面美丽的风景。 2、可怕的虚假安全 二战结束后,英国皇家空军统计了在战争中失事的战斗机和牺牲的飞行员以及飞机失事的原因和地点。其结果令人震惊——夺走生命最多的不是敌人猛烈的炮火,也不是大自然的急风暴雨,而是飞行员的操作失误。 更令人费解的是,事故发生最频繁的时段,不是在激烈的交火中,也不是在紧急撤退时,而是在完成任务归来着陆前的几分钟。 心理学家对这个结果丝毫不惊讶,他们说这是典型的心理现象。在高度紧张过后,一旦外界刺激消失,人类心理会产生?几乎不可抑制的放松倾向。飞行员在敌人的枪林弹雨里精神高度集中,虽然外界环境恶劣,但由于大脑正处于极度兴奋中,反而不容易出纰漏。

(完整word版)分粥的故事之启示

分粥的故事之启示 (2009-06-26 22:45:39) 转载 标签: y理论 分粥的故事 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 阿克顿 财经 文/开心言 分粥故事的最大意义应该是使人们从中认识到管理活动中监督对权力的制约作用和成本限制,进而得到监督机制设计和公司治理结构构建等方面的一些启示。 一、分粥的故事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1834-1902)讲过一个分粥的故事。故事大意是,有七个人组成的小群体,每个人都是平凡且平等的,他们没有险恶害人之心,但不免自私自利。他们想用非暴力的方式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分食一锅粥,但却没有称量工具,为此他们尝试过多种分粥方法。第一种方案: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可是很快大家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稠。第二种方案: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就等于承认了个人为自己分粥的权利,同时也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粥的机会。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而且有剩余,其余六天都饥肠辘辘。第三种方案:大家选举一个德高望重的人负责分粥。开始这位德高望重的人还能公平地分配,但不久他便开始为自己和讨好他的人多分。第四种方案: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各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方案确定了,粥却冷得不能喝了。第五种方案:每个人轮流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在这个制度下,七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 分粥故事产生后即广为流传,甚至有人冠之以“全球流行的故事”,并产生了一些变体,但故事的本质和主要情节大致无二。分粥故事简练概括,对现实进行了高度的抽象,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寓意性,一系列的分粥方法和效果带给人很多

8个故事的启示(深度好文)

01 老先生常到一家商店买报纸,服务生总是一脸傲慢无礼的样子。朋友对老先生说,为何不到其他地方去买? 老先生笑着回答:“为了与他赌气,我必须多绕一圈,浪费时间,徒增麻烦,再说礼貌不好是他的问题,为什么我要因为他而改变自己的心情?” 感悟:不要因为别人的不好而影响了自己的心情,也不要因外界的不如人意而影响了一生的幸福快乐。 过了一定的年龄,多想想美好的一面,心情就会很快乐。 02 有个人问:“樊迟之名是谁给取的?”另一人回答说:“孔子取的。” 问:“樊哙之名谁给取的?”回答说:“汉高祖取的。” 又问:“烦恼之名谁给取的?”回答说:“这是他自己取的。”

感悟:有个词叫自寻烦恼,还有个词叫杞人忧天。世间本无事,庸人之扰之。 你能改变的不必烦恼,去做就好;你不能改变的,烦恼也没用。所以,有什么可烦恼的? 03 老鼠和黄蜂结拜为兄弟,邀请一个秀才去做证,秀才不得已去了,只被排在第三位。 朋友问他:“老兄为何甘心居于鼠辈之下?”秀才回答说:“他们两个一个会钻,一个会刺,我只得让着他们些了。” 感悟:不要得罪小人。得罪小人,小人会一直纠缠不止,明里暗里的使绊子,处心积虑的构陷。 过了一定的年龄,一定要远离小人,多交益友。 04

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 母亲问:“为什么?” 小孩说:“因为妈妈今天没有生气。” 感悟:原来拥有漂亮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行了。 上了年纪,不生气,就是美丽的智慧! 05 当玻璃杯中装满牛奶的时候,人们说:这是牛奶; 当装满油的时候,人们又说:这是油。 只有杯子空时,人们才看到杯子。 感悟:当我们心中装满学问、财富、权势、成就和偏见的时候,就不是自己了。

经典成语故事及启示

经典成语故事及启示 回天之力的意思解释 张玄素任景州录事参军时,唐太宗召见他,询问他为政之道。张玄素说:“隋炀帝喜欢专断大小事务,不信任大臣,以一个人的智慧来决断天下的事,最终走向了灭亡!陛下要是能够慎重选择大臣,观察和考核他们的政绩而加以赏罚,何必忧虑国家治理不好呢!另外,我观察到隋末战乱不止,其实真正想夺取天下的不过就那十几个人,为非作歹的很少,大多数都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乡,等待着归附有道的明主。很少有人了解百姓为什么作乱,只是人君不会安抚而已!”太宗就擢升他为侍御史。 贞观四年,唐太宗要重修洛阳宫乾阳殿。张玄素说:“我曾经见过隋朝修宫殿,在豫章(今南昌)伐木材,两千人拉一根大木,铁做的车毂走不了几里就坏了,需要几百人抬着备用的车毂跟着,一天走不上三十里地。从前阿房宫修成了,秦朝就灭亡了;章华宫修成了,楚国也衰败了;乾阳殿完工了,隋朝也解体了。现在我们国力不及隋朝,百姓刚刚遭受战乱——我恐怕陛下的过错比隋炀帝还大。”太宗说:“你说我还不如隋炀帝了吗?”就停修了。 魏征知道了,说:“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 “回天之力”比喻能挽回严重局势的力量。 (出自《新唐书张玄素传》) 成语闻鸡起舞的故事及启示

闻鸡起舞的故事 晋代的祖逖是个襟怀坦荡、具有远大理想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沉,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闻鸡起舞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闻鸡起舞的启示

分粥效应

分粥效应 今天谁分粥 从前,庙里有7个和尚,地位平等。因为和尚也有人性中自私自利的一面,再加上没有标明刻度的称量用具,所以他们在分食一锅粥的时候出现了分多分少的问题。于是,他们想通过制度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大家尽其所能地发挥自己的才智,尝试实行不同的方法,经过多次磨合最终制定出了使每个成员都毫无怨言的制度。 和尚们制定制度的过程大致如下: 1.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但这个人老是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人,结果亦然。 2.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看起来公平,可是结果却使每个人在一周中都有一天吃得饱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要挨饿。 3.大家公选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位品德正直的人还能公平,但不久后他便开始为自己和对自己溜须拍马的人多分。 4.分别成立分粥委员会和分粥监督委员会,以制约主持分粥人的行为。这样做,公平可以保障,但由于两个委员会经常意见不一致,发生争执。等意见统一时,粥早就凉了。 5.每个人轮流主持分粥,但是主持人要最后一个领粥。很奇怪,在这种制度下,7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因为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7只碗里的粥份量不相等,他必将享用那份最少的。

那么,哪一个才是好制度呢?当然是第5种分粥制度,因为它公平、有效,能方便快捷地实现分粥目的,解决吃饭问题;而且所分的粥,对每个人都没有差异。 ⊙ 透过分粥故事,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些结论 * 好的制度对团队来说至关重要,但也必须经历协商、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使制度达到公平、合理的必经之路。 *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处理,是治标不治本的管理方法。 * 绩效管理的关键是要建立一套优秀的制度。 * 并非有很高职务的人才有权力,当任何人被委派做任何事时,在一定程度他就获得了权力。 * 权力可以用来为自己,或与自己亲近的人谋取利益。 * 人心不古,管理不能仅依靠自律。凭个人的自觉性和良心维护组织的公正,当他面临众多的机会和诱惑时,就很难做柳下惠了。 * 特权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不公,表面公平的分配特权,实际会造成对集体利益的共同损害。任何承认特权的制度都是有害的。 * 品德也不是永远牢靠的,经受不起利益的诱惑。管理不能仅靠道德教化,如果没有制度上的约束,品行高尚的人也会堕落。 * 监督和制约可以保持公平,但付出代价过大,还极有可能损害效率。* 个人不能完全直接受益于所掌握的权力,在一个精心设计的体制之下,个人要么没有谋求私利的机会,要么慑于制度的威力不敢谋求。制度的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