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满族服饰文化的变迁

满族服饰文化的变迁

满族服饰文化的变迁
满族服饰文化的变迁

满族服饰文化的变迁

满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有10682262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及北京、天津、上海、西安、山东、宁夏、内蒙古和新疆等省、市、自治区,与汉族杂居。满族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少数民族之一,它建立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族贵族所建立的清朝,统治中国长达近三百年,晚清又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封建社会末期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闭关锁国到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直至今日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历史进程中,满族的社会、经济、文化都经历了巨变,满族服饰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也有自己发展变化的轨迹。

满族及其先世的服饰元素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众所周知的旗袍、坎肩、马褂等在近现代已被国人普遍接受,并成为中华民族服饰的典型代表。从整个服装发展的历史来看,清代服饰的形制,在中国历史服饰中最为庞杂、繁缛,规章制度也多于以前任何一代。清代服饰是以满族贵族、八旗子弟为主要穿着群体的宫廷官定服饰,主要体现着满族先祖女真人的服饰文化特征;清代满族民间服饰显示出各民族之间相互借鉴与吸纳的文化特征;近现代的满族服饰则是在多民族文化融合与创新的过程中发展和变化着。

一、满族先祖服饰

服饰可以说是人类物质文化水平发展的一个直接的标志和体现,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笼统地说,一个地区或者是一个国家、民族,服饰文化发展的水平就标志着这个地区或者是国家、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水平,标志着其文明程度的高低。一个民族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服饰,对于其他民族来说是一种区别的标志,对于本民族而言却是互相认同的旗帜、集结的纽带。而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类历史传承发展的“本能”。形成某种民族服饰的原因是复杂的,满族的服饰首先是出于实用,然后才有美的追求。它不仅受地理环境、经济方式及生活习惯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受民族心理、审美观念和传统习俗等主观因素的

约束。仔细研究分析满族先祖服饰的文化遗产,能使我们对于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所传承的服饰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并能发现清代及今天的满族服饰文化同其先祖的服饰文化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

满族是公元前16世纪初开始形成的一个民族,它的名称是在明代末年(17世纪初)才出现的。但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追根溯源,可上溯到三千年前的肃慎人。先秦古籍中所记载的生活在商周时期的肃慎人(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3世纪),就是满族的最早先人。汉代以后,不同朝代的史书上分别记载的挹娄(汉、三国、晋)、勿吉(南北朝)、靺鞨(隋、唐)、女真(辽、宋、元、明),是肃慎的后裔,也是满族的先人。

满族作为一个新生的民族,并不完全等同于他们的先祖,她是从肃慎到女真,经过多次分化与融合形成的民族。相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满族无可选择地继承了其先祖的文化传统。满族服饰与女真人的服饰是一脉相承的,与肃慎到女真这一时期的服饰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不等同于女真时期的服饰文化。她不仅仅继承了女真服饰文化,且在满族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变化着。在满族服饰文化中,可以找到许多从他们先祖那里继承下来的痕迹,其中一些内容已成为满族服饰文化发展的基因和核心,服饰文化的种子从先祖那里就已经种下了。满族先祖有火葬的习俗,加之在金代以前,满族作为少数民族存在,年代距今过于遥远,服饰尤其是织物质料远不及陶器、铜器那样久存不朽,相对来讲资料比较少,只得借助于器皿纹饰、文献中的只言片语等资料以及依据他们当时的社会性质、社会经济、政治、与中原的往来、社会生产与风俗、同期的中原服饰的发展等方面来研究它的发展轨迹。

(一)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时期的服饰

在满族先人肃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服饰只是起到遮体护身的作用,人们依社会生产方式来获得服装的材料,服装的形制也比较简单。服装面料主要来源于猪皮、猪毛、貂皮等兽皮。夏季,人们就地取材,身上围的是野兽的皮毛。

围披皮毛就是古代服装的形制。肃慎人用猪皮做衣服,以御风寒,且已懂得用(猪)毛来织布,用经尺余的布来蔽前后。“肃慎人,无牛羊,多畜猪,食其肉,衣其皮,绩毛以为布。有树名雒常,若中国有圣帝代立,则其木生皮可衣”;“俗皆编发,以布作襜,经尺余,以蔽前后”。“夏则裸袒,以尺布蔽其前后”。到了后期,肃慎人已经有了最初的手工纺织技术,能将毛皮纺成线,织成布,皮毛以猪皮和貂皮为主。左袵是肃慎时期服装的特点之一。史料记载中原地区称胡服皆左袵;冬季他们用厚厚的猪油涂在身上抵御寒冷。由于北方地处寒带,穿皮衣、戴皮帽是肃慎人依自然条件而形成的穿着习惯;发式则“俗皆编发。”

挹娄是古代肃慎族的后裔,古代肃慎在汉魏时期称为挹娄。挹娄人已经会用麻来织布,但普遍的还是用猪皮做衣服。赤玉是用来做装饰品,好貂皮主要用来做衣服,冬天御风寒是用猪油涂身,夏天基本上是裸体的,承袭了肃慎人的习俗。这一时期出现了袍即清朝旗袍的前身—左袵、窄袖(便于狩猎和活动)、交领,领、袖、下摆处以沿边装饰(主要是毛边)。出现了单层夹衣、短袖衫、短上衣。

勿吉的族称,大约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始见于《魏书》。“勿吉国,在高句丽北,旧肃慎国也。”勿吉,是肃慎族继肃慎、挹娄之后的又一称呼。勿吉族的社会组织、经济发展状况、风俗习惯等方面都与肃慎、挹娄大体相同,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为进步,但在大多数领域还只是量的增加,尚未达到引起服饰变革的程度。勿吉时期的服饰基本上承袭了先人肃慎和挹娄的服饰习俗,在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服饰,服饰开始讲究起来。勿吉人不单单是利用兽皮来制作衣服,还进一步用植物纤维来纺线和织成布帛,增加了衣服的面料品种。“妇人则布裙,男子衣猪犬皮裘”,“头插虎豹尾,善射猎”。“裙”和“裘”在款式上已不是仅仅满足于实用,已经萌生了对美的追求;将虎尾、豹尾插于头上,一方面是显示他的善战勇猛,另一方面将其作为一种装饰品,说明随着勿吉族社会经济、政治、生产的发展,服饰也随之发展而变化。

靺鞨是勿吉在隋唐时期的转称。黑水靺鞨的服饰习俗基本上是在勿吉习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妇女穿布衣,男子穿皮衣,衣料主要以猪狗皮为主。“妇人服布,男子衣猪狗皮。”黑龙江省宁安县东康二号房基址,发现了骨锥、骨针、骨纺轮。由此可见,靺鞨人的“服布”,是有相当一段历史了。从“男子衣猪狗皮”来看,皮服还是主要的。后因和汉族接触渐多,渐随中原风俗,但仍保持着民族特色。头饰主要用野猪牙、野鸡的尾插在头上作为一种装饰品。《新唐书?黑水靺鞨》载:“俗编发,缀野豕牙,插雉尾为冠饰,自别于诸部”。“善射猎,土多貂鼠、白兔、白鹰”。靺鞨人是一种前剃后辫的发饰,编发即辫发。

粟末靺鞨建立的渤海国,是满族先祖建立的第一个民族政权,它为后来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清朝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服饰更是深受其影响,这时渤海人的服装已与唐朝服装十分接近了。1980年发掘的渤海贞孝公主墓(公主死于公元792年)壁画,说明当时的渤海人穿各色圆领长袍、腰束革带、足着靴或麻鞋。惟一与唐朝服饰不同的是头饰,即除了戴幞头的外,还有梳高髻、扎抹额的男子,幞头的样式也与唐幞头略有不同。渤海国也有百官的章服制度,规定三秩(相当于唐之三品)以上服紫、牙笏、金鱼;五秩以上服绯、牙笏、银鱼;六秩七秩浅绯衣、八秩(九秩)绿衣、皆木笏。靺鞨时期,服装面料已经由最初的毛皮、麻布,发展到了毛、柞蚕丝。纺织业相当发达。渤海境内盛产细布、?布和白拧,显州(今吉林和龙一带)的麻布颇富声誉。沃州(今朝鲜咸镜南道)以织绵著称,龙州(今黑龙江宁安)则以织绸闻名。有锦罗、绸、缎、纱、绢等,向唐朝进贡的“鱼牙绸”“朝霞绸”相当精美。纺织技术进一步细化,麻布分粗布和细布两种,细布颇为精好,曾作为地方特产贡献于后唐,是与契丹交易的主要产品。

(二)女真时期的服饰

女真族称初见于903年(唐天复三年),其族源与靺鞨,与前面的肃慎、挹娄、勿吉乃一脉相承。女真族主要由黑水靺鞨发展而来。

辽女真时期,女真族还是处于经济比较落后的阶段,服饰上主要承袭前代的习俗,仍采用毛皮、麻布及少量的丝织品作为服饰的主要原材料。“衣服是用麻布或皮制作。贫者用牛、马、猪、羊、猫、犬、鱼、蛇的皮,或以獐、鹿、麋皮做袴做衫。”“富人春夏以纻丝绵?为衫裳(也用细布),秋冬貂鼠、青鼠、狐貉皮或羔皮为裘”辽女真人喜欢穿白色的衣服。没有桑蚕,因此很少丝绸。贵贱仅以布的粗细为区别,在服饰上已经有贫富等级的差别。

辽女真时期的男子服饰为短而左袵,圆领,窄袖紧身,四开气。女真族妇女则着左袵长衫,系丝带,腰身窄而下摆宽,成三角形。妇女上衣称大袄子,短小形式,无领,至膝以上或至腰部,对襟侧缝处下摆开气,袖端细长有袖头,衣身较窄小。颜色以白、青、褐色为主。此时袖端的袖头即为后世旗袍箭袖的最初形式。下身穿锦裙,裙去左右各阙二尺许,以铁条为圈,裹以绣帛,上以单裙袭之。窄袖衣是当时妇女较为流行的一种便服,对襟,交领,左袵,窄袖,衣长至膝。领襟上加两条窄窄的绣边装饰。妇女的裙前后有四幅、六幅等,前后左右开叉,便于行动。女真人两耳垂金、银环作为装饰。发式和契丹人不同,男人剃去头顶前部的毛发,仅留脑后发,梳成辫,用色丝系之。富者还用珠玉加以装饰。妇女则“辫发盘髻”。

中国服饰文化在公元11世纪至14世纪这段时间,又一次出现了胡汉合流。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与内涵丰富的汉族文化在不断地碰撞、摩擦和递进,先是互相排斥,再互相融合,然后在融合中得到发展,不可逆转地形成了一些全新的文化元素。金代女真服饰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继承和发展与融合的。

金代女真人的服装逐渐趋向于汉化或辽化,即趋向于繁奢。金代规定的常服是辽服,辽服并不是契丹固有的服装,而是入主中原后,融合汉族服装而形成的。“辽的衣冠制度,有他本族的服饰,又采用汉族的服饰。”由于金代作为一个朝代载入历史史册,加之近些年来不断出土的金墓、绘画(壁画、石崖摩刻)和出土的砖俑等考古文物,为研究金代服饰提供了

宝贵的资料。

金代的女真服饰在民族服饰,尤其是在满族服饰发展的历史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从服装的款式到色彩,从面料到佩饰,从冠服到常服都反映了北方民族的生存环境、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审美意识和宗教等,体现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对后世服饰的深刻影响。金代女真服饰发展的脉络:建国后服饰基本上承袭辽制,服装仍较为朴素;进入中原地区后,受汉族的影响,服饰渐趋奢华,逐渐汉化。总的说来,金代女真服饰既有本民族自己的特色,又融合了汉族和契丹族的优秀成分。金代女真服饰不但继承了汉族在历史上衣着的长处,而且还把自己民族经历过检验、实践,证明既适合于生活需要、又有民族特色的东西保留了下来,为后来的后金、清朝的服饰奠定了基础,培育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种子。

金代女真服饰主要分为冠服和常服两种。冠服为官员所穿用,有等级制度的规定。金代官服的基本款式为窄袖、盘领、缝掖、即掖下不缝合,前后襟连接处作折裥而不缺胯。上自皇帝的冕服、朝服,皇后的冠服,下至百官的朝服、常服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百官参加朝会,则依品级,分别着紫、绯、绿三种服色,文官加佩金、银鱼袋,卫士、仪仗则戴幞头,形式有双凤幞头、间金花交脚幞头、金花幞头、拳脚幞头和素幞头等。

男子常服主要有四种:带、巾、盘领衣、乌皮靴,此为金代男子服饰的通制,从大量金墓壁画和阿城齐国王墓出土的服饰实物就可以得到证实。带也称吐鹘,是男子袍服的腰间束带,带上所嵌之物为:“玉为上、金次之,犀象骨角又次之。銙周鞓,小者间置于前,大者施于后”;[15] 巾以皂罗若纱为之,上结方顶,折重于后,巾又称幞头,沿袭宋代之物。在金代官服中,仪卫中多见各式黑色罗纱幞头;金代男子袍服用盘领①、窄袖、左衽,其服长至小腿部位,以便于骑乘;金代人所穿鞋履为乌皮靴。在反映金代服饰制度的史料中,亚沟石崖摩刻、山西岩上寺金墓壁画,金代张瑀所作《文姬归汉图》中的人物形象中都有穿乌皮靴的遗迹。

妇女常服为上衣着团衫,直领而左衽式,在腋缝两旁作双折裥。用黑紫或黑及绀诸色。前长至拂地,后裾则托地余尺,用红绿带束之,垂至下齐。金代妇人大多喜爱金和珠玉首饰,常戴羔皮帽。一般妇人首饰不许用珠翠钿子等物,奴婢只许服絁(shi 二声)、(chou)、绢布、毛褐等。金代妇女服饰中有一种特殊的形制,“妇人服襜裙,多以黑紫,上编绣金枝花,周身六襞积。”“裳曰锦裙,裙去左右各阙二尺许,以铁条为圈,裹以绣帛,上以单裙笼之”,实际上是以铁条圈架为衬,使裙摆扩张蓬起的裙子,虽与欧洲中世纪贵妇所穿铁架支衬的部位不同,但是,从河南焦作金墓壁画中的妇人服饰图像和阿城齐国王墓中出土的服饰来看,它体现出了一种特殊的服饰美,即金国试图通过服饰款式的改变,来达到华丽的目的,这一点在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史上是十分独特的。金代女真人妇女发饰为辫发盘髻,男子是髡发,辫发垂肩,与契丹的样式不同。

元朝建立后,女真族由统治民族转变为元朝统治下的东北民族之一。由于元代史书中关于女真族的记载较少,有些问题只能根据金代、明代有关女真人的记载进行推断。按照文化变迁的传承性的规律来看,元代女真人仍采用传统的皮毛作为衣料,夏季用麻布。服装形制基本承袭了金代民间女真人的服装式样。

在明代,汉族的经济文化对女真族的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传统的皮料仍然是明代女真人主要服装面料的来源。此外,明女真通过朝贡和马市获得了新的服装面料,绢、布、缎均成为新增添的面料之一,明代建州、海西女真“善缉纺”,是满族先祖传承下来的手工工艺,这为后来纺织业的发展起到了启蒙作用。织蟒缎、帛子、补子、金丝、缂丝、做精细闪缎都有了生产与提高。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袍子的领子为盘领状,因此称“盘领衣”。窄袖,衣长至膝,领袖下摆均有缘边;大袖衫的式样为盘领式对襟,衣襟宽三寸,用纽子系结衣襟;长袄、长裙的式样为盘领、交领或对襟,领子上用金属扣子系结。二、清代服饰制度

清朝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是中国重要的历史阶段。清朝上承明朝中晚期封建社会强劲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急剧加强,经济领域出现崭新的资本主义萌芽;下接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全面巅峰之后的社会转型。清朝在其相对短暂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业绩。因此,服饰作为清朝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呈现出由初期发展到鼎盛时期再到走向衰落曲线发展的一种状态。清代服饰以浓郁的满族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装饰风格,曾经盛行近三百年时间,并对近现代服饰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我国服饰发展史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从整个服装发展的历史来看,清代服饰的形制,在中国历史服饰中最为庞杂、繁缛,条文规章也多于以往任何一代,是中国服饰沉淀、固化的时期。而清代服饰是以满族服饰为基础,又采纳了汉族服饰的某些服饰元素发展起来的,清代服饰中的满族成分大于其它任何民族,也是起主导作用的影响因素。清代服饰文化的产生与满族形成的历史及清入关前后所处的社会背景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

清代服饰制度主要指由满族贵族建立起来的清王朝统治者,包括皇帝、皇后、王公大臣等在不同场合、不同环境中所穿用的服饰。因其服饰制度的制定是以统治者的主导思想为主,而清代统治者又是以满族贵族为主体,因此,清代的上层服饰可以说是以满族服饰为主要特点,融入了汉族(主要是明代的服饰)及其他民族(以蒙古族为主要对象)的服饰元素而建立的服饰制度,是封建服饰制度融汇、创新与发展的阶段。

清代服饰制度的确立,有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过程,从17世纪初叶开始(天命元年),至18世纪中叶(乾隆三十一年)《皇朝礼器图》校勘完成,整整花费了150年时间,历经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朝,经过6位皇帝的不懈努力才算大功告成。就时间而论,清代冠服制度形成于入关以前,创立于顺治之初,确定于康熙、雍正年间,至乾隆朝日臻完备,直到清末无大的改动。顺治时期,在天命、崇德定制的基础上,清统治者对王公文武百官的冠服做了进一步的调整。据顺治元年(1644年)10月开始至乾隆

三十二年,共更定和增定王公大臣、各级官员及后妃等衣冠制度,达33次之多,而且所定范围之宽、内容之详、品级之显著,都是前所不及的。

清代服饰制度的发展脉络来看,服饰的等级规定主要体现在:服式上,不同身份的人穿着不同服式的衣服;服装色彩上,按照礼制,有尊卑贵贱的区分;纹饰的不同是统治阶级衣服外在区别的主要标识;衣料质地讲究档次。

三、清代官定服饰

清朝是继元朝之后第二个由边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起来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王朝。同时它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终结并与近代历史开端融贯一体的重要时期。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

与时代背景,赋予了清代社会生活以浓郁的汉族与各民族之间文化相互交融的鲜明特色和风习时尚多元、多变的风格品韵。清代统治政策的适时调整,客观上也对满汉文化合流产生了促进作用,进而影响着服饰风俗逐步形成了彼此融合、互为渗透的格局。融合的结果又导致文化风尚的丰富多彩与多样统一,故而清代的服饰风尚在前代基础上,又顺理成章地表现出既因循承袭又因时而变,既多元竞采又尚美趋同的多样统一的特点。

官服即官定服饰。清代的官服自上而下有皇室、皇太子、皇子及亲王以下至奉恩将军、公主等的夫君如固伦额驸(汉族称驸马)等皇族的宗室及戚属。此外异姓封爵的有民公、侯、伯、子、男、文武一品至九品的官员等等。他们的冠服,都按级别等差穿用。因其清朝的统治阶层主要是由满族贵族组成,所以清代的官定服饰也体现着满族统治者的思想,反映着满族的民族特征和特色。同时清朝也存在汉族官员在清统治阶层占有一定的比例,清朝官定服饰也同时是汉族服饰的一种体现。因此,可以说,清朝的服饰制度是满汉结合的最好例证。虽然在制定的过程中有过激行为,但在历史的进程中,民族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交流是一个永远不变的主调。继承与创新、融合与再生是贯穿满族服饰的一条主线。清代服饰制度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按等级划分,体现出封建社会的君臣有别贵贱分明,同时也是封建制度下的等级制在服饰上的一种体现。

(一)冠饰

清代官定服饰中的冠饰主要分为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服冠、雨冠几种,根据时间、场合、环境的不同佩戴不同款式的冠饰。清代的冠饰是与历朝历代均不相同的冠饰。它自成体系,与传统冠饰大相径庭。它体现了满族贵族统治阶级的思想和本民族的特色。清代的女冠造型别致、装饰精美,在工艺制作上达到极致。清代的冠饰是服饰等级制度中主要的体现部分,它以冠顶、冠饰、冠的质地等作为区别身份地位、品阶等级的象征。

朝冠是帝后君臣在举行驾礼庆典和吉礼祭祀活动之时所配戴的礼冠。朝冠分冬朝冠和夏

朝冠两种,冬朝冠也叫暖帽,即秋、冬所戴;夏朝冠也叫凉帽,即春、夏所戴。朝冠分男朝冠和女朝冠两种。乾隆朝规定,佩戴冬朝冠的时间为阴历9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夏朝冠的佩戴时间为3月15日-9月15日。其中,每年阴历9月15日或25日前、上元之后戴熏貂(黄黑色)皮冠,11月朔至次年上元戴黑狐皮冠;吉服冠是帝后妃嫔、王公大臣、文武百官以及公主、命妇等在举行“筵宴、迎銮”、冬至、元旦、庆寿等嘉礼及某些吉礼、军礼活动时,穿吉服时所戴的帽子。它和朝冠一样,也分为男吉服冠和女吉服冠;常服冠是清代男子特有的一种冠饰(在清代,女性不参加各种祭祀和某些庆典活动),它是君臣在各种祭祀和庆典活动以及平时做事所戴的冠饰。君臣的常服冠和其吉服冠一样,分为冬常服冠和夏常服冠,即凉冠和暖冠两种。冬常服冠是秋、冬两季所戴的暖帽。夏常服冠是春、夏两季里所戴的凉帽;行服冠是君臣在巡幸、大狩、出征等活动时所戴的帽子。君臣的行服冠分为冬行服冠和夏行服冠两种;雨冠在明代时称雨帽,形如方巾,周围加三寸宽的檐,也有用竹胎为表的,施上黑漆如高丽的帽子。雨冠是清代男子特有的冠饰,是君臣在朝会、祭祀、巡幸、大狩、出征等一切聚集活动时,遇雨雪所戴的帽子(遇雨雪时,把雨冠套在所戴的冠上。除此之外,君臣在祈雨时亦戴雨冠)。雨冠因所戴人的身份、地位不同,其制度也有所差别。

(二)服装

按照清代冠服的分类,可将服装分为袍、服、褂、裙裳四个类别,这些服饰明显区别于前代宽衣大袖的服饰形制,它体现了满族游猎民族的特点,但同时也有沿袭明朝及前代的服饰。清代距离我们现代时间不算久远,文献典籍保留的比较好。清代宫廷服饰是礼节规矩多、规格高、规定繁重的部分,因此,本论文将不一一列举出来,仅选出几类具有代表性的服饰来作一描述和研究。

1.袍

袍是北方民族传统的服饰之一,它改变了中原汉族长期以来上衣下裳的服装形制,袍的

设计更符合北方民族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清代的袍服主要包括朝袍/朝服、吉服袍/龙袍/蟒袍、常服袍和行服袍。朝袍即朝服,是帝后王公大臣在朝会、祭祀之时所穿的礼袍,其上皆织、绣符合其身份等级的图纹,以图纹来别亲疏、辨等威。其形制为圆领①、马蹄袖、披领紧身窄袖右衽;吉服袍,又名嘉服或龙袍、蟒袍。帝后大臣的吉服袍,不仅底色有一定的区别,而且袍上皆织、绣有符合其身份等级的图纹,以其底色、图纹来区分远近亲疏和等级。其形制为圆领、马蹄袖、上衣下裳相连属的右衽窄袖紧身直身袍。宗室皆为前后左右四开气,其余文武官员均为前后两开气。男吉服袍皆无接袖,其制度皆为一种,不分冬、夏,只有单、夹、棉、裘之分。女吉服袍有接袖,这是女吉服袍有别于男吉服袍的地方、用绸、缎、缂丝、纱及单、夹、棉、裘袍制成;常服袍是帝后君臣所穿的圆领,马蹄袖,上衣下裳相连属的右衽窄袖紧身直身袍。常服袍多以暗花织物为面料缝制而成,用色及花纹均在符合自己身份的范围内随其所欲。其袍式与吉服袍相同。有棉、夹、单、裘四种,根据季节的变化而更换。其袍裾②宗室为四开气,其余皆为两开气;行服袍是一种圆领、马蹄袖上衣下裳相连属的右衽紧身窄袖直身袍,是君臣在巡幸、大狩、出征等活动时所穿的一种大襟长袍。行服袍的形制与常服袍相似,只是比常服袍短十分之一。为了方便乘骑,此袍的右裾在一尺处被剪断,缝制好之后,再用三组纽绊把被剪下的右裾与袍的右裾相连接在一起,既可分又可合,故又称之为“缺襟袍”。这是常服袍的独到之处。。袍皆为前后左右四开气,有棉、夹、单、裘四种,随季节时令而更换。

①圆领,为金代盘领之遗制,第一扣在喉下,第二扣在腋下,一二两扣之间成一直线。后来移改第二扣在右肩窝,第三扣在右腋下,构成不等边尖角的曲线。今天一般袍服的领型与此相同。

②衣服的大襟。

2.服

服主要包括端罩、衮服、补服和雨服。端罩是清代满、汉官礼服之一,皇帝至文三品、武二品官员及一至三等侍卫专用服饰,是一个特殊的衣服品种,冬季罩在龙袍或蟒袍之外,以代补服。补服是皇帝及文三品、武二品官及三等侍卫以上大臣在春、夏、秋三季里所穿的朝褂和吉服褂,而端罩则是他们在冬季里所穿的朝褂和吉服褂,只是称呼不同而已,它和现代女士所穿的裘皮外套相似。其形制为宽松式对襟裘皮外褂,皮毛翻露于外,缎里,圆领、无领、平袖过肘,衣长及膝,左右各垂两条带子,下端宽而锐,色与里,视品秩而别,不得僭越滥服;衮服只有皇帝服用,穿的场所也不多,仅用于祭圆丘、祈谷、祈雨等。颜色用石青色,绣五爪正面金团龙四团,有棉、夹、纱、绸之制,冬裘、夏纱适时穿用,此服是在汉族固有的衮服而加以改变的;补服也叫做“补褂”,是清代的礼服。皇帝穿衮服、皇子穿吉服褂/龙褂时,王公大臣和百官穿补服相衬配,由于穿用场所和时间较多,是清代文武大臣和百官的重要官服。补服的基本形制均为石青色,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圆领、对襟、平袖、袖与肘齐,衣长至膝下(比袍短一尺许),门襟有5颗钮子的石青色宽松式外衣,因此有“外褂”或“外套”之称。补服主要的特点,是用装饰于前胸和后背的“补子”的不同纹饰来区别官位高低,即两块绣有文禽和猛兽的纹。清代补子的纹样如下:亲王、亲王世子五爪金龙四团,郡王五爪行龙四团,贝勒四爪正蟒二团,贝子、固伦额驸四爪行蟒二团,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民、公、侯、伯四爪正蟒方补(前后各一);文一品仙鹤方补(前后各一),文二品锦鸡方补,文三品孔雀方补,文四品云雁方补,文五品白鹏方补,文六品鹭鸶方补,文七品方补,文八品鹌鹑方补,九品、未入流练雀方补,都御史、副都御史、给事中、御史、按察司各道獬豸方补;武一品、镇国将军、郡主额驸、子麒麟方补,武二品、辅国将军、县主额驸、男狮子方补,武三品、奉国将军、郡君额驸、一等侍卫豹方补,武四品、奉恩将军、县君额驸、二等侍卫虎方补,武五品、乡君额驸、三等侍卫熊方补,武六品、蓝翎侍卫彪方补,武七、八品犀牛方补,武九品海马方补,从耕农官彩云捧日方补,神乐署文舞生袍用方

镧,销金葵花,和声署乐生则绣黄鹂;雨服是清代男子特有的服饰,它是沿袭明代的雨衣制度而来,是君臣在朝会、祭祀、巡幸、大狩、出征等一切聚集活动时,遇雨雪所穿的一种用来防雨雪的服饰,所以叫雨服,由雨冠、雨衣、雨裳三部分组成。

3.褂

清代的褂分为朝褂、吉服褂、常服褂、行服褂。朝褂是后妃、宫眷下至七品命妇于朝会、祭祀之时套在朝袍外面穿的一种礼褂,唯女性所有。其形制为圆领、对襟、无袖大褂襺。其褂皆为石青色,镶片金缘,领后垂不同颜色的彩绦,主要有明黄色、金黄色和石青色之分;吉服褂是穿在吉服袍外面或单穿的礼褂,又名龙褂和补褂。帝后大臣的吉服褂,皆为石青色,在石青色面料上织、绣符合其身份、地位的图象征识“补子”,补子有圆补和方补之分,其形制为圆领、对襟、平袖紧身窄袖;常服褂是套在常服袍外面穿的圆领、平袖、对襟褂,其形式与吉服褂相同。君臣的常服褂,皆无补子,均以石青色暗花织物为面料缝制而成(即本色地,本色花,花地同色)。裾皆为左右两开气。褂也有棉、夹、单、裘四种,根据季节的变化,而更换不同质地的常服褂;行服褂是套在行服袍外面穿的短褂。行服褂的基本形制为圆领、对襟、平袖紧身窄袖素地短褂,长与坐齐,袖长及肘,胸前以纽扣或带子系结,有明黄、金黄、石青、白、红、蓝诸色,或以别色镶缘,以别等级与部属,有棉、夹、纱、裘,各惟其时。

4.裙、裳

朝裙是清代后妃下至七品命妇于朝会、祭祀之时穿在朝袍里面的礼裙,均以缎为面料。用料均为正幅,不偏、不斜、不杀,有襞积;行裳是系于行服外的一种类似围裙的护腿。系于腰上而垂于膝下。形制为左右各一幅,两幅皆不相连接,其前面平直,后面中丰而上下削。冬季用鹿皮或黑狐皮制成;雨裳是在穿雨衣时系在腰间而垂于膝前的一种护腿,类似围裙,相当于雨裤的雨具。以防雨水、雪水从雨衣的前襟或前裾流入内衣。

(三)佩饰

佩饰是指佩戴在人体各个部位的装饰品。它虽不是服饰的主体,也不以实用为目的,但却往往是一个民族、一个人服饰的精华所在,是人们审美心理、价值观念最直接、最重要的体现。因为它所用的材料多是人们所能得到的最珍贵,或在情感、意识上认为是最珍贵的东西,制作技艺上集中体现了人们的智慧,最大限度地反映了人们所拥有的工艺技术水平。清代佩饰具有原料复杂的特点,竹、木、藤,有羽毛、兽骨,有海贝、珊瑚等海生物,有皮毛、布帛和丝绸,还有金、银、铜、铁、玉石、珍珠、琥珀、玛瑙、翡翠等等。下面从头饰、项饰、胸腰饰、足饰5个方面分别加以叙述。

1.头饰

头饰是指整个头部的装饰。它在各民族的首饰中又是最主要、最丰富的部分,同时也是最有特色的部分。清代头饰是区别于以往任何朝代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耳饰是头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族服饰的标志之一。清代的耳饰主要包括耳坠、耳环。上至皇太后,下至七品命妇,皆左右耳各戴三具耳坠,俗称“一耳三钳”,所谓“一耳三钳”就是在每只耳朵由上至下扎三个耳眼。上至皇太后,下至七品命妇佩戴的耳饰,皆为三具纵向排列。清代官定的耳饰,以每具衔东珠的等级、每具的饰物为区别的标志;金约是清代后妃至命妇穿朝服时佩戴在朝服冠下檐处的一种圆形类似发卡的装饰品,其上饰以不同数量的珠宝,以此作为区别身份、地位的标志。金约以镂金云的数目、其上的饰物,金约后系的结的不同规定来进行区分等级;满八旗贵族妇女,平日梳旗头,穿朝服时戴朝冠,穿吉服时戴吉服冠,还有一种类似冠的头饰是在穿彩服的日子里戴的叫作钿子。钿子实际等于是一种珠翠为饰的彩冠。前如凤冠,后如簸箕形,上穹下广,以铁丝或藤作胎骨,制成骨架,网以皂纱、黑绸、线网,或以黑绒及缎条罩之。前后均以点翠珠石为饰,佐以绫绒、绢花和各类时令鲜花。戴在头上时顶往后倾斜。钿有凤钿、常服钿两种。凤钿材质有金、玉、红、蓝宝石、珍珠、珊

瑚、琥珀、玛瑙、绿松石、翠羽等。钿子实为明代遗存的冠饰;顶戴是清朝官服制度中特有的一种标志品序的方法,是清朝有别于以往任何朝代的佩饰之一。顶戴俗称“顶子,”是清朝有官爵者所戴冠顶镶嵌的宝石。按照清代服饰制度的规定,清朝从皇帝到各级官员,无论是穿礼服、吉服或是常服,都要在所戴朝冠或吉服冠的冠顶之上镶嵌各色宝石和素金,以表示出本人的品官等级,以辨等威。顶子的原料以宝石为主,颜色有红、蓝、白、金等。不同的材料和颜色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清代的翎子分为花翎和蓝翎,花翎是用孔雀的翎毛制成的,俗称孔雀翎,翎尾端有象眼睛而极灿烂鲜明的一圈斑纹,叫做眼。有单眼、双眼、三眼花翎之别,以三眼为最贵,没有眼的叫蓝翎。翎子插在翎管内,翎管长约两寸,是用白玉、珐琅或翡翠做的,借此安装翎子。

2.项饰

项饰也称颈饰,是指挂在脖子上的装饰品。清代的项饰主要有挂珠、领约两种。挂珠分为朝服珠、吉服珠、常服珠。在清代,什么人应佩戴朝珠、佩戴何种质地的朝珠及其朝珠的佩戴方法等均有着严格的规定。领约是清代后妃至命妇穿朝服之时,佩戴在朝袍披领之上的一种圆形类似项圈的装饰品,其上饰以不同的珠宝及垂不同颜色的绦以示区别。

3.胸腰饰

彩帨是清代后妃至命妇穿朝服之时挂在朝褂的第二个纽扣上垂于胸前的长条巾式饰物,是一种装饰品,长约1米上下,上窄下宽,上端有挂钩和东珠或玉环,挂钩可将彩帨挂在朝褂上,环的下面有丝绦数根,可以挂箴(针)管、小袋子之类,下端呈尖角形的长条,它以色彩及有无纹绣来区分等级。彩帨是以不同颜色的绸做成,形状有些似领带。根据佩戴者的身份、地位的不同,上面有的绣制花纹,有的则不绣制花纹,用色及绦的颜色也不相同;腰饰也是装饰部位之一,它是人体的中间部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腰饰本身就成为既实用又有装饰意义的服饰佩物,人们常要对其加以精心的制作装饰。另外,由于腰带所处

的特殊位置,人们又往往把它作为一种工具,在上面悬挂生产生活中常用的器物和各种装饰品。清代,腰饰的实用功能已经消失,而是作为一种象征,一个符号,身份和地位、财富与职位的标志。清代的腰饰主要有朝服带、吉服带、常服带和行服带。

4.足饰

清代足饰也是最有民族特色的服饰之一,因这部分主要研究清朝政府规定的服饰制度的内容,所以女旗鞋部分将放在后面进行阐述,这里介绍的是清代男子官员的靴鞋。朝靴是清代君臣于朝会、祭祀、奏事等时所穿的长筒鞋。靴,本是胡履,原为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所穿的便于乘骑跋涉的皮制履。天聪六年(1632年)规定,平常人不准穿靴,其后则文武各官及士庶都可以穿,只有平民则仍不能穿,伶人、仆从等也不能穿靴。明清两代的靴,已被朝廷规定为文武百官人朝奏事所必服的服饰,所以被称之为“朝靴”。清代靴是为沿袭明制,靴为尖头式和方头式。靴的材料,夏秋用缎,冬则用绒,其上镶有绿色皮边。有三年丧者则用布。在清代,根据靴底的薄厚和穿着的灵便程度将朝靴分为官靴和官快靴两种。官靴底厚黝长,多为方形头,用于君臣朝会之时,取其行走安稳。官快靴则底薄靿短,尖头式居多,用于平时日常生活,取其行走灵便快捷。靴色有黄色和青色两种,皇帝用黄色和青色两种,皇子以下文武百官皆用青色一种。

(四)军戎服饰

满族的军戎服饰包括金代和清代的军戎服饰。女真早期只有兵器而无甲胄,后来从辽的叛兵那里得到五百具铁甲,从此开始有了铠甲装备。早期的铠甲只有半身,下面是护膝,头盔很坚固。金朝武官的官服一律为紫色,以服装面料上的花纹大小来区分品级,品级越高,花纹越大。戎服颜色有紫、绯、朱、黑等色,以朱为主,普通士兵的戎服用白色的比较多,将校军官的袍服上,胸前、肩袖处还用金线绣上花纹,卫士亲军一般都穿团花锦袍。腰带的带鞓用红、白、金、银等色。铠甲则以金、银色为主,穿联铁甲的丝带或皮条染成紫、黄、

青等色,称作“紫茸”“青茸”“黄茸”,装备这种彩色组带编缀的铁甲军队,称“紫茸军”“黄茸军”,是女真部队的主力[2] 。清代的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615年创立,分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清入关后沿袭其制,八旗兵成为清朝统治全国最重要的武装力量。八旗兵所着服装为头戴牛皮质髹漆盔,身穿甲服,甲服由上衣、下裳、左右护肩、左右护腋前挡和左挡组成。八旗兵丁的服装与所在旗的颜色相对应,用黄、红、蓝、白色及镶边为标识区分旗属,全身一律镶有铜质泡钉。据《清会典》记载,清朝的铠即甲有明甲、暗甲、绵甲、铁甲等几种。清军的军官一般穿靴,士兵穿双梁鞋或如意头鞋。靴有厚底和薄底两种,靴和鞋都是尖头,薄底靴为翘尖。士兵穿鞋时腿上要裹行缠,或用布带将裤口扎紧。有时士兵和将官还穿麻鞋、草鞋。清代的铠甲在前期还用于作战,中期以后纯粹变成了装饰摆设,只有在阅兵等典礼上有时还使用,作战时只穿戎服或绵甲,根本不穿铠甲。铠甲废弃不用以后,戎服成了军队的唯一服饰。清代的戎服都是满族衣装。武官有朝服、蟒服、补服、行袍等几种服饰。自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制定陆军新版制式,只规定在大礼时仍需戴翎顶。陆军服制分军礼服、常服,戴军帽。衣服都用开襟式结以钮扣,其长齐两胯之圆轴骨为度。军帽前有黑色遮阳,步兵用宽紧皮鞋,用麻布裹腿;衣有扁章,用金色团蟒并以金辫、红丝辫的道数多寡为分别上下等级。1907年定陆海军官制,1908年拟定巡警服。

四、清代满族民间服饰

清代满族民间服饰主要是指清代的旗人服饰,文中涉及和研究的是旗人服饰,其中包含一部分没有服饰制度之约的宫廷服饰。在清代,清统治者将其统治下的人们分为旗人和民人。旗人包括八旗满洲、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虽然原本不是满族,但是归入到八旗制度中受其统一管制,所以在服饰上应是统一的样式。因此文中所指的满族民间服饰指包括八旗满洲、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的服饰,是指官定服饰以外的日常所穿者,包括品

官、低级的役使及普通百姓的便服服饰。下面将对清代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民间旗人服饰,包括服装、发式及佩饰进行阐述。

(一)服装

服装主要包括马褂、坎肩、衫袍、衬衣、氅衣和套裤等几种。马褂是清代男子常穿的服装之一,是一种时髦装束,各界人士均喜爱穿着。不仅男子穿,女子也穿,是穿在长衣袍衫之外,比外褂短,长仅及于脐,左右及后开褉的一种袍褂。马褂原为一种短袖、对襟的短上衣,长与坐齐,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骑马弯弓搭箭、狩猎之时穿在长袍外面的一种短褂,并因此而得名。清定鼎中原以后,马褂逐渐由朴实无华的实用型向求美的装饰型转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穿的常服。康熙以后,对襟圆领的马褂发展成为具有对襟、大襟、琵琶襟(即缺襟)立领或圆领多种形式的马褂,雍正时穿的人日益增多。在嘉庆年间,马褂往往用如意头镶缘,到咸丰、同治间又作大镶大沿,光绪、宣统间尤其在南方把它减短到脐部之上,颜色用宝蓝、天青、库灰,面料用铁线纱、呢、缎等。马褂有长袖、短袖,宽袖、窄袖之分,袖口均平齐,不作马蹄式;坎肩也叫做“背心”“马甲”“马夹”“紧身”,与马褂相类似,无袖,穿在长衫外。清代的坎肩一般都装有立领,长与腰齐,有对襟、大襟、琵琶襟、人字襟及一字襟几种款式。坎肩面料用绸、纱、缎等;颜色有宝蓝、天蓝、天青、酱色、元色、泥金色等。坎肩有棉、夹、单、皮4种。直至近日,坎肩也是当今社会人们喜爱的服饰之一;衫、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旗袍,是满族服饰最具代表性的服装。这种袍式服装是清代男女老少、春夏秋冬都离不开的。它有单、夹、棉、皮之分,春、夏季穿用的称之为衫,秋、冬季穿用的称之为袍,当时并不叫做旗袍,是其他民族将满族(旗人)所穿的袍子称为旗袍。衫袍的基本样式很简单:圆领、捻襟(大襟)、窄袖(有的带马蹄袖)、四面开气,有扣绊。旗袍是适应生活和生产环境而发展来的,它改变了一直以来中原服饰上衣下裳、宽袍大袖的服饰风格。它的最大优点就是适应满族骑射活动的需要。随着清朝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旗袍的式

样、装饰性、功能性也发生了变化。清初期袍、衫尚长,顺治末减短及于膝,其后又加长至上,康熙中期,衣袍又渐短,而外套则渐加长。袍、衫在同治时期还比较宽大,袖子有一尺多宽,光绪初年也如此,至甲午、庚子之后,变成极短极紧之腰身和窄袖的式样。衫袍颜色大多为月白、湖色、枣红、雪青、蓝、灰诸色,一般都穿浅色的竹布长衫,单着或加罩于袍祆之外,形成上身深(指马褂、马甲的色)而下半截浅的色调。旗袍的开气,入关后也有变化,从四开气变为两开气,或者不开气。四面开气的旗袍同箭袖一样,后来也是被作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衬衣是随着其服饰制度的逐渐确立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服装。这种新型的服装,起初是作为一种内衣、具有特殊用途而出现的,所以称为衬衣。清代衬衣的基本形制为圆领、右衽、直身、捻襟、平口、无裾(开气)的便袍。袖子形式有舒袖(袖长至腕)、半宽袖(短宽袖口加接二层袖头)两类,袖口内再另加饰袖头,以绒绣、纳纱、平金、织花的为主。有的两开裾,有的四开裾;氅衣是清代后期才出现的一种女式外衣,它的基本形制为圆领、右衽、直身、衣肥、袖宽平而高高挽起、左右开裾。它是由早期的袍演变而来,是旗袍的一种,也有人称之为旗袍。氅衣和挽袖衬衣的最大区别是:氅衣左右开禊高至腋下,开禊的顶端必饰云头①;而挽袖衬衣则无裾。氅衣的纹饰比较华丽,边饰的镶滚更为讲究,在领托、袖口、衣领至腋下相交处及侧摆、下摆都镶滚不同色彩、不同工艺、不同质料的花边、花绦、狗牙等等,以多镶为美。咸丰、同治期间,京城贵族妇女衣饰镶滚花边的道数越来越多,有“十八镶”之称。这种以镶滚花边为服装主要装饰的风尚,一直到民国期间仍继续流行。氅衣是清代后妃们便服中规格最高、最富有装饰性的服饰,也是后妃们探亲访友、接待客人所穿的一种带有礼节性的便装;套裤为满族特有的民族服饰之一,多为下层劳动人民所穿,一般为男子所用,满族妇女也穿用,主要用于御寒和保暖。套裤虽然叫裤子,但不是完整的裤子,仅有两条裤腿,没有普通裤子的上半段,而用两条带子所代替。有棉、夹、单之分,面料用缎、纱、绸、呢等。服装附件包括领子和马蹄袖。领子古人叫领衣,是衣服上

满族姓氏演变

满族姓氏演变 A [阿] 满族老姓包括:巴尔拉氏、乌扎库氏、阿哈觉罗氏、阿塔穆氏、阿喇氏、阿尔布氏、阿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其格查依尔氏(鄂伦春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艾] 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爱义氏、瑷珲氏等。 [安]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满族老姓包括:安佳氏、额勒赫氏、纳喇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敖] 满族老姓包括:敖佳氏、鄂济氏、瓜尔佳氏、乌西勒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敖拉氏(达斡尔族)、敖勒多尔氏(达斡尔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额诺氏(达斡尔族)、敖拉托欣氏(达斡尔族)等。 B [巴] 满族老姓包括:阿尔布氏、阿勒巴齐氏、巴雅尔氏、巴尔达氏、巴雅拉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清末棋圣巴吉人。 [白]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纳喇氏、白佳氏、巴雅拉氏、伊喇氏、伯苏特氏、那塔拉氏、扎拉里氏、那木都鲁氏、萨察氏、纳塔氏、拜嘉拉氏、塔喇氏、巴鲁特氏、萨加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拜都氏(蒙古族)、巴岳图氏(蒙古族)、塔喇巴齐克氏(蒙古族)、拜英格哩氏(鄂温克族)、白氏(汉族)。 [拜] 满族老姓包括:巴雅拉氏、拜察氏等。 [包] 满族老姓包括:乌雅氏、扎库塔氏、瑚图氏、伊尔根觉罗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姓)、博罗特氏(蒙古姓)、克罗特氏(蒙古族)等。 [宝] 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 [鲍]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保佳氏、乌雅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姓)、博尔济锦氏(蒙古姓)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鲍化南(1876—1926)辽宁省凤城人。清末绿林英雄,后组织国民革命军,从事革命活动。 [毕] 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毕拉达克氏(赫哲姓)等。 [边] 满族老姓包括:边佳氏、博尔济氏、沙拉氏、额尔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边氏(朝鲜族、汉族)等。 [卞] 满族老姓包括:边佳氏等。 [秉] 满族老姓不清。 该姓著名人物有:秉志(1886—1965),开封人,世界著名动物学家,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姓汉字姓“秉”。 [博] 满族老姓包括:博和哩氏、博勒卓克氏、博都哩氏、巴哩氏、富珠理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姓)等。 [柏] 满族老姓包括:伊拉里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柏氏(朝鲜族)等。 [卜] 满族老姓包括:布尼氏、布尔尼氏、布尔察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卜克图氏(达斡尔族)、布库尔氏(达斡尔族)等。 [布] 满族老姓包括:布尼氏、布尔尼氏、布尔察氏、布达喇氏、布希氏等。 [步] 满族老姓包括:布希氏。 C [查] 老姓包括:沙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查氏(汉族)等。 [蔡]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金人姓氏乌林答曰蔡。

满族老姓(hala)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满族姓氏辑录 江苏的辉图经过长期分类整理,将《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上收录的1114个满洲姓氏(含满、蒙、汉3族24旗的所有在旗的旗人的姓氏)外加爱新觉罗氏,总共1115个按拼音顺序给整理如下: A.爱新觉罗氏、阿穆鲁氏、阿礼哈氏、阿克占氏、安达拉氏、爱浑氏、阿图拉墨氏、敖拉氏、阿尔拉氏、敖拉托欣氏、阿鲁氏、敖佳氏、阿尔布氏、阿拉边前氏、安佳氏、阿塔穆氏、阿赉氏、阿喇氏、阿尔巴齐氏、爱义氏、敷臣氏、阿穆尼普塔斯氏、阿拉克塔氏、阿鲁特氏、艾耀施氏、阿鲁络特氏 B.碧鲁氏、巴雅拉氏、布尔察氏、把尔达氏、博和理氏、拜都氏、布赛氏、拜格氏、布雅穆齐氏、布达喇氏、布尼氏、、拜晋氏、碧喇氏、毕鲁勒氏、巴尔拉氏、拜英格理氏、白佳氏、博尔衮氏、博和罗氏、博都理氏、巴雅尔齐氏、拜嘉喇氏、博尔济氏、博尔卓克氏、巴颜氏、鲍佳氏、布希氏、布萨氏、弼尔雅氏、边佳氏、布尔尼氏、拜察氏、博尔济吉特氏把岳忒氏、布鲁特氏、布尔哈齐氏、宝济氏、博尔济斯氏、巴雅喇氏、博硕氏、博尔济氏、博尔济克氏、博络氏、布楞都尔本氏、白佳氏、巴雅克氏、博尔器济斯氏、博第斯氏、博尔苏特氏、巴理氏、白苏氏、布苏克氏、巴颜图氏、巴济理氏、博尔齐特氏、白达尔氏、博和罗克氏、博罗特氏、白禅氏、步古鲁特氏、柏氏、边氏 C.绰克秦氏、褚库尔氏、崇里鲁氏、蔡佳氏、崇吉喇氏、苍玛尔达氏、

陈佳氏、绰络氏、崔穆鲁氏、崔佳氏、成尼氏、彻叶勒氏、程佳氏、迟佳氏、吹霍克亲氏、察哈尔氏、常佳氏、曹佳氏、潮穆特氏、曹丹氏、彻穆衮氏、崔珠克氏、布尔图氏、崔氏、陈氏、车氏、曹氏、白氏、程氏、柴氏、查氏、蔡氏 D.董鄂氏、戴佳氏、都拉喇氏、董佳氏、德敦氏、多尔衮氏、德都勒氏、多罗氏、都善氏、都理氏、都鲁氏、达尔充阿氏、都佳氏、多罗宏氏、都克达氏、都克塔理氏、都雅尔氏、都尔勒氏、都瓦尔佳氏、多锦氏、达瑚理氏、多兴氏、定纪理氏、达普图氏、多拉尔氏、多尔塔喇氏、东阿氏、多秦氏、都勒氏、达喇明安氏、达络克氏、冬果尔氏、达鲁特氏、丁氏、董氏、邓氏、戴氏、杜氏 E. 鄂卓氏、鄂济氏、额苏理氏、鄂托氏、鄂谟拖氏、额尔图氏、额尔吉氏、额尔赫氏、鄂苏尔瑚氏、鄂尔绰络氏、鄂索络氏、额色氏、鄂罗氏、额尔格济氏、额尔格图氏、鄂通氏、鄂济理氏、鄂卓络氏、额哲氏、额宜苏氏、额诸氏、额穆特立氏、鄂卓氏、鄂尔图特氏、鄂密特氏、额哲特氏、鄂拉本氏、鄂喇坤氏、鄂谟克氏、额尔辉额哲特氏 F.富察氏、费莫氏、富尔库鲁氏、傅佳氏、伏尔哈氏、富森氏、傅锡理氏、富色勒氏、福塔氏、费佳氏、福锡氏、范佳氏、富苏瑚氏、佛多锡墨理氏、方佳氏、富珠理氏、丰嘉氏、富思库氏、傅氏、方氏、冯氏、费氏、范氏、房氏

满族姓氏大全

满族姓氏大全 姓氏是不同血缘集团相互区别的符号,不同的姓氏表示着不同的家族。满族人的姓氏是其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的反映之一。在满族共同体形成时期,其姓氏是多音节的,用汉字写就是二个或二个以上汉字共同组成。满族入关后,其姓氏逐渐向单音节过渡,即与汉族单字姓氏相同,其姓氏实质上既有原多音节姓氏的内涵,又有与汉族姓氏相同的单音节的表现形式,形成了满汉兼融的姓氏文化特质。满族姓氏大全,统计满、蒙、汉八旗所有姓氏1115个。以拼音字头排序: A.爱新觉罗氏、阿穆鲁氏、阿礼哈氏、阿克占氏、安达拉氏、爱浑氏、阿图拉墨氏、敖拉氏、阿尔拉氏、敖拉托欣氏、阿鲁氏、敖佳氏、阿尔布氏、阿拉边前氏、安佳氏、阿塔穆氏、阿赉氏、阿喇氏、阿尔巴齐氏、爱义氏、敷臣氏、阿穆尼普塔斯氏、阿拉克塔氏、阿鲁特氏、艾耀施氏、阿鲁络特氏、 B.碧鲁氏、巴雅拉氏、布尔察氏、把尔达氏、博和理氏、拜都氏、布赛氏、拜格氏、布雅穆齐氏、布达喇氏、布尼氏、、拜晋氏、碧喇氏、毕鲁勒氏、巴尔拉氏、拜英格理氏、白佳氏、博尔衮氏、博和罗氏、博都理氏、巴雅尔齐氏、拜嘉喇氏、博尔济氏、博尔卓克氏、巴颜氏、鲍佳氏、布希氏、布萨氏、弼尔雅氏、边佳氏、布尔尼氏、拜察氏、博尔济吉特氏把岳忒氏、布鲁特氏、布尔哈齐氏、宝济氏、博尔济斯氏、巴雅喇氏、博硕氏、博尔济氏、博尔济克氏、博络氏、布楞都尔本氏、白佳氏、巴雅克氏、博尔器济斯氏、博第斯氏、博尔苏特氏、巴理氏、白苏氏、布苏克氏、巴颜图氏、巴济理氏、博尔齐特氏、白达尔氏、博和罗克氏、博罗特氏、白禅氏、步古鲁特氏、柏氏、边氏、 C.绰克秦氏、褚库尔氏、崇里鲁氏、蔡佳氏、崇吉喇氏、苍玛尔达氏、陈佳

氏、绰络氏、崔穆鲁氏、崔佳氏、成尼氏、彻叶勒氏、程佳氏、迟佳氏、吹霍克亲氏、察哈尔氏、常佳氏、曹佳氏、潮穆特氏、曹丹氏、彻穆衮氏、崔珠克氏、布尔图氏、崔氏、陈氏、车氏、曹氏、白氏、程氏、柴氏、查氏、蔡氏、 D.董鄂氏、戴佳氏、都拉喇氏、董佳氏、德敦氏、多尔衮氏、德都勒氏、多罗氏、都善氏、都理氏、都鲁氏、达尔充阿氏、都佳氏、多罗宏氏、都克达氏、都克塔理氏、都雅尔氏、都尔勒氏、都瓦尔佳氏、多锦氏、达瑚理氏、多兴氏、定纪理氏、达普图氏、多拉尔氏、多尔塔喇氏、东阿氏、多秦氏、都勒氏、达喇明安氏、达络克氏、冬果尔氏、达鲁特氏、丁氏、董氏、邓氏、戴氏、杜氏 E. 鄂卓氏、鄂济氏、额苏理氏、鄂托氏、鄂谟拖氏、额尔图氏、额尔吉氏、额尔赫氏、鄂苏尔瑚氏、鄂尔绰络氏、鄂索络氏、额色氏、鄂罗氏、额尔格济氏、额尔格图氏、鄂通氏、鄂济理氏、鄂卓络氏、额哲氏、额宜苏氏、额诸氏、额穆特立氏、鄂卓氏、鄂尔图特氏、鄂密特氏、额哲特氏、鄂拉本氏、鄂喇坤氏、鄂谟克氏、额尔辉额哲特氏、 F.富察氏、费莫氏、富尔库鲁氏、傅佳氏、伏尔哈氏、富森氏、傅锡理氏、富色勒氏、福塔氏、费佳氏、福锡氏、范佳氏、富苏瑚氏、佛多锡墨理氏、方佳氏、富珠理氏、丰嘉氏、富思库氏、傅氏、方氏、冯氏、费氏、范氏、房氏、 G.瓜尔佳氏、郭络罗氏、葛济勒氏、噶努氏、郭尔佳氏、卦尔察氏、格格氏、郭尔本氏、果尔吉氏、郭佳氏、高佳氏、广佳喇氏、郭浑氏、郭罗氏、葛尔克氏、古尔吉氏、甘佳氏、贵岳理氏、公仪理氏、格晋氏、公鄂理氏、葛佳喇氏、格尔齐氏、恭佳氏、关佳氏、耿音氏、郭尔罗特氏、郭尔罗斯氏、公吉喇特、龚吉尔氏、功格喇普氏、龚吉特氏、高达玛氏、冈氏、郭氏、高氏、刚氏、龚氏、耿氏、顾氏、巩氏

满族姓氏大全

[阿] 满族老姓包括:巴尔拉氏、乌扎库氏、阿哈觉罗氏、阿塔穆氏、阿喇氏、阿尔布氏、阿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其格查依尔氏(鄂伦春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艾] 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爱义氏、瑷珲氏等。 [安]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满族老姓包括:安佳氏、额勒赫氏、纳喇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敖] 满族老姓包括:敖佳氏、鄂济氏、瓜尔佳氏、乌西勒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敖拉氏(达斡尔族)、敖勒多尔氏(达斡尔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额诺氏(达斡尔族)、敖拉托欣氏(达斡尔族)等。 B [巴] 满族老姓包括:阿尔布氏、阿勒巴齐氏、巴雅尔氏、巴尔达氏、巴雅拉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清末棋圣巴吉人。 [白]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纳喇氏、白佳氏、巴雅拉氏、伊喇氏、伯苏特氏、那塔拉氏、扎拉里氏、那木都鲁氏、萨察氏、纳塔氏、拜嘉拉氏、塔喇氏、巴鲁特氏、萨加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拜都氏(蒙古族)、巴岳图氏(蒙古族)、塔喇巴齐克氏(蒙古族)、拜英格哩氏(鄂温克族)、白氏(汉族)。 该姓著名人物有: 白志文(1903—1986)河北省易县人。初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为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马加:本名白永丰,辽宁省新民县人,曾任辽宁省文联主席。 [拜] 满族老姓包括:巴雅拉氏、拜察氏等。 [包] 满族老姓包括:乌雅氏、扎库塔氏、瑚图氏、伊尔根觉罗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姓)、博罗特氏(蒙古姓)、克罗特氏(蒙古族)等。 [宝] 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 [鲍]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保佳氏、乌雅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姓)、博尔济锦氏(蒙古姓)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鲍化南(1876—1926)辽宁省凤城人。清末绿林英雄,后组织国民革命军,从事革命活动。 [毕] 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毕拉达克氏(赫哲姓)等。 [边] 满族老姓包括:边佳氏、博尔济氏、沙拉氏、额尔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边氏(朝鲜族、汉族)等。

满族姓氏(1)

满族姓氏(1) 2 A [阿] 满族老姓包括:巴尔拉氏、乌扎库氏、阿哈觉罗氏、阿塔穆氏、阿喇氏、阿尔布氏、阿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其格查依尔氏(鄂伦春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艾] 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爱义氏、瑷珲氏等。 [安]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满族老姓包括:安佳氏、额勒赫氏、纳喇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敖] 满族老姓包括:敖佳氏、鄂济氏、瓜尔佳氏、乌西勒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敖拉氏(达斡尔族)、敖勒多尔氏(达斡尔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额诺氏(达斡尔族)、敖拉托欣氏(达斡尔族)等。 3 B [巴] 满族老姓包括:阿尔布氏、阿勒巴齐氏、巴雅尔氏、巴尔达氏、巴雅拉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清末棋圣巴吉人。 [白]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纳喇氏、白佳氏、巴雅拉氏、伊喇氏、伯苏特氏、那塔拉氏、扎拉里氏、那木都鲁氏、萨察氏、纳塔氏、拜嘉拉氏、塔喇氏、巴鲁特氏、萨加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拜都氏(蒙古族)、巴岳图氏(蒙古族)、塔喇巴齐克氏(蒙古族)、拜英格哩氏(鄂温克族)、白氏(汉族)。 该姓著名人物有: 白志文(1903—1986)河北省易县人。初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为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马加:本名白永丰,辽宁省新民县人,曾任辽宁省文联主席。 [拜] 满族老姓包括:巴雅拉氏、拜察氏等。 [包] 满族老姓包括:乌雅氏、扎库塔氏、瑚图氏、伊尔根觉罗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姓)、博罗特氏(蒙古姓)、克罗特氏(蒙古族)等。[宝] 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 [鲍]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保佳氏、乌雅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姓)、博尔济锦氏(蒙古姓)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鲍化南(1876—1926)辽宁省凤城人。清末绿林英雄,后组织国民革命军,从事革命活动。 [毕] 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毕拉达克氏(赫哲姓)等。 [边] 满族老姓包括:边佳氏、博尔济氏、沙拉氏、额尔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边氏(朝鲜族、汉族)等。

寻找自己的满族姓氏(满汉姓氏对照)

寻找自己的满族姓氏(满汉姓氏对照) [阿] 满族老姓包括:巴尔拉氏、乌扎库氏、阿哈觉罗氏、阿塔穆氏、阿喇氏、阿尔布氏、阿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其格查依尔氏(鄂伦春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艾] 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爱义氏、瑷珲氏等。 [安]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满族老姓包括:安佳氏、额勒赫氏、纳喇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敖] 满族老姓包括:敖佳氏、鄂济氏、瓜尔佳氏、乌西勒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敖拉氏(达斡尔族)、敖勒多尔氏(达斡尔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额诺氏(达斡尔族)、敖拉托欣氏(达斡尔族)等。 B [巴] 满族老姓包括:阿尔布氏、阿勒巴齐氏、巴雅尔氏、巴尔达氏、巴雅拉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清末棋圣巴吉人。

[白]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纳喇氏、白佳氏、巴雅拉氏、伊喇氏、伯苏特氏、那塔拉氏、扎拉里氏、那木都鲁氏、萨察氏、纳塔氏、拜嘉拉氏、塔喇氏、巴鲁特氏、萨加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拜都氏(蒙古族)、巴岳图氏(蒙古族)、塔喇巴齐克氏(蒙古族)、拜英格哩氏(鄂温克族)、白氏(汉族)。 该姓著名人物有: 白志文(1903—1986)河北省易县人。初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为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马加:本名白永丰,辽宁省新民县人,曾任辽宁省文联XXXXX。 [拜] 满族老姓包括:巴雅拉氏、拜察氏等。 [包] 满族老姓包括:乌雅氏、扎库塔氏、瑚图氏、伊尔根觉罗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姓)、博罗特氏(蒙古姓)、克罗特氏(蒙古族)等。 [宝] 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 [鲍]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保佳氏、乌雅氏,以及

清朝时满族的八个显赫的姓氏

清朝时满族的八个显赫的姓氏。 满洲八大姓:佟(佟佳氏),关(瓜尔佳氏),马(马佳氏),索(索绰罗氏),齐(齐佳氏),富(富察氏),那(纳喇氏),郎(钮祜禄氏)八 姓,俗称“满洲八大姓”。 八大姓简介: 佟佳氏:汉姓佟氏,入满洲旗后,加“佳”字以区别未入旗之汉姓。佟佳氏(佟氏)辽东巨族也。佟佳,地名,在今天的辽宁省新宾县境。国初有佟养性、佟养正居佟佳地,因以为氏。著名人物:太祖元妃,顺治孝康章皇后,康熙孝懿仁皇后,道光孝慎成皇后,咸丰端恪皇贵妃。 马佳氏:满族姓氏,后改汉字姓“马”等。为世传“满洲八大姓”之一。以地为名。原氏族起源地“嘉里库马佳”。《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七记载有:“马佳,本系地名,因以为氏。其氏族散处于绥芬、马佳及各地方”。本氏族起先多为镶黄旗和正红旗,入关后部分分支被封为正黄旗。入关后满族同化了部分马姓氏汉人,并授予其旗人身份。 瓜尔佳氏:满族姓氏,后改汉字姓“关”等,为世传“满洲八大姓”之一。是以地域而命名的姓氏,这一姓氏的应用,由明伊始直至清初。瓜尔佳氏部分史料亦有称之为哈尔佳者,但二者之间只是谐音

上的变化。远在明代以前,辽东满族关姓的先世是由金、元时期的女真姓氏古里甲姓氏演变为瓜尔佳姓氏的。著名人物:清初权臣鳌拜。 齐佳氏:又作奇氏,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叶赫,齐家营等地,以地为姓,后改汉字姓齐。齐佳氏是满族中特别显贵的家族,人口不多,是“满洲八大姓”之一。 索绰罗氏:亦称索绰络氏,满族姓氏。索绰罗,地名,什么地方待考。其族以地为氏,世居辉发、叶赫、讷殷、乌喇、索绰络等地。大学士英和的高祖都图,曾经管理过国库,因为一丝不苟,被康熙帝赐“石”姓,故其后裔皆以“石”为姓。 富察氏:富察氏是以地命名的姓氏。是满洲八大姓的中的第六个。富察氏,又作“傅察”,“富尔察”。女真最古老的姓氏,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蒲察,金旧姓“蒲察”,以部为氏。蒲察,乃辽代女真旧部,势力强大。金朝时期,为女真黑号之姓第二姓,与皇室世代姻亲。金元时,曾冠汉字姓李。 那拉氏:那拉氏,是叶赫部族的那拉氏,与乌拉那拉氏有所不同。 钮祜禄氏:清朝大姓,钮祜禄,满语“狼”。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长白山区。狼是满族先世女真的图腾之一,女真人出于对狼的崇拜,而以其为姓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钮祜禄”这个姓氏的称谓曾几度变化,元代称“亦气

满族文化产业调研

长哨营满族乡发展满族文化 创意产业的构想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委宣传部、区文委、民委等部门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我乡按照“打响满族文化品牌,做足山货大集文章”,以“满族八旗”文化新村建设促人口积聚,以“集市经济”发展促产业集中和经济集约的发展思路,有力地推动了全乡各项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满族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我乡先后建成了七道梁正白旗满族文化新村和项栅子正蓝旗满族文化新村,完成了长哨营、老西沟、长哨营满族文化老街以及七道河“泰和人家”的一期主体或基础建设工程;以满族文化底蕴为依托,全乡共发展满族特色民俗旅游接待户40户;以“弘扬满族文化,服务八旗新村”为宗旨,我乡建立了北京首家“满族民俗文化研究会”,成立了“汤河川满族艺术团”,举办了满族歌曲、舞蹈、饮食、满语等满族文化系列知识培训。 总的来说,我乡满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乡的满族文化和八旗新村的“牌子”在全区乃至全市初具影响力,受到市区领导和媒体的关注。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三次党代会精神,推进全区“文化新都、宜居名城、和谐怀柔”的建设进程,把怀柔的满族文化品牌做大、做强、做出特色,把我乡打造成为一个独具民族性、区域性和文化性的“魅力满乡”,成为展示怀柔特色文

化的窗口,为建设“文化新都”增添独特的文化内涵,新一届党委、政府班子认真分析研究了我乡发展满族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和基础,提出了建设“魅力满乡、绿色家园、和谐乡村”的发展目标。 紧密围绕区三次党代会精神,分析我乡发展现状,我们认为,打响“八旗新村、山货大集”品牌,推进满族乡新农村建设进程,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我乡地处百里汤河川的中心,是通向河北丰宁坝上草原、承德避暑山庄的交通要道,有11个满族村,积淀了深厚的满族民间传统文化内涵,七道梁、长哨营、老西沟被确定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的试点,七道梁村成为市级民俗旅游村,项栅了满族文化新村满族特色饮食初具影响力。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坚实基础和优势。 我乡将以“满族八旗特色的民俗文化引领新农村建设”,以“一心、二景、四节、八村”为载体,认真做好研、购、游、赏、验、品、婚、住等八篇满族文化创意产业的文章,构筑“京北满族八旗文化保护区”长远发展框架。“一心”是指满族文化艺术中心,“二景”是指满族文化老街和民族文化公园,“四节”是满族美食文化节、满族体育文化节、满族婚俗文化节和满族“颁金节”,“八村”即满族八旗文化新村。八篇文章是: 一、研:计划建总建筑面积1.3万平米的“满族八旗文化传播中心”,重点完成整体规划设计和立项工作,力争实现年内开工建设。建筑风格以满清民族建筑风格为主,融合

满族服饰 教案

《满族服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满族服饰中的旗袍、旗头、旗鞋、马褂、坎肩等特点。 2.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采用观察、阅读、交流等方法,培养孩子搜集、整理、分析、表达等综合能力。 3.通过学习和实践,让学生体会满族是心灵手巧、充满智慧和富有创造力的民族,激发满族子孙的自豪感。 [教学方法]: 由于满族服饰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其它民族的服饰发生了融合,传统的满族服饰有的消失,有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孩子认识起来比较陌生,所以在教学时采用了多种方法: 1.学生利用查阅资料、走访调查、参观、合作交流、活动体验等方式开展学习活动。 2.教师利用视频、图片对比、讲解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习。 [教学过程] 一、课前实践,认识旗装 此环节为课前准备阶段,课学组织学生开展查阅资料、参观满族博物馆、调查走访、读书报、观看影片等多种实践活动,了解满族服饰。 [设计意图:通过开展社会实践,不仅使学生对满族服饰有初步认识,为教学做充分准备,还想利用这样的活动机会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实践能力。] 二、汇报交流,走近旗装 师说:“这一段时间,老师让你们开展实践活动来了解满族的服饰。谁展示展示,你们的活动成果。”学生展示。 师:“老师也搜集了几组图片,想看吗?” 出示五组图片(包括1、清帝王的服饰装2、清皇后的服饰3、普通旗人的服饰4、现代的旗袍5各种各样的满族服饰) 欣赏后师问:“看了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自己看后的感受。 师总结导入:我们满族的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不仅在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而且在世界上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满族服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课前实践成果,想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选用几组不同类别的满族服装,让孩子欣赏谈感受,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满族服饰的华美。用这些精美的服饰吸引孩子们的目光,产生认识这些服装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多种手段,感受旗装。

满族马姓是什么旗人_清代满族旗人户口登记制度研究

满族马姓是什么旗人_清代满族旗人 户口登记制度研究 【--结婚祝福语】 清代满族旗人户口登记制度研究 目前学界对清朝八旗户籍制度多有研究,但多集中在八旗人口分类、户等种类、编制内容、旗籍变更等方面的考证,而对八旗户籍制度如何规定旗人户口调查、登记、管理和八旗户籍制度的特征、作用及其影响知之甚少,为此,笔者从相关史料中爬梳出大概轮廓,让读者能从一个新的视角了解八旗甚至是整个清朝社会的结构特征。 一、皇族户口登记 清统治者以血缘宗支远近为基础,将皇族人口分为两大类:以显祖宣皇帝塔克世所生子女为本支,称之为宗室,以腰束黄带为标志,俗称"黄带子"; 以其伯叔兄弟为旁支,称之为觉罗,以腰束红带为标志,俗称红带子。以此为标准,对皇族人口进行详细的户口登记。

(一)户口登记方式 清朝皇族的户口登记实施的时间较早,据载早在清入关前皇太极时期就有规范的户口登记制度。 崇德三年(1638)谕令:"亲王以下至宗室所生子女,年及一岁许将其名并所生年月日时,母氏某,收生妇某,开列送府,详载册籍。其另室所居妾媵所出者,亦准记籍。如将未居另室妾婢所出,并抚养异姓之子谎报者,治以重罪。觉罗子女年及一岁,照前例记籍。其庶出之子亦准记籍。如以抚养异姓之子谎报者,治以重罪。" 清初,皇族子女户口登记的内容就极为详备。不仅详列宗室觉罗子女的出生日期、母氏,连同收生妇都一同记载。清定都北京以后,顺治帝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皇族人口登记制度进行了修正,作了更为具体的规定。顺治九年(1652)题准:"亲王以下所生子女详开某王、某贝勒、某妃、夫人某氏所生,子名某,并生子之年月日时,收生妇某,保结某,送府记籍。 贝子以下至宗室,俱照此例,开名送府。觉罗所生

满族饮食文化特色有哪些

满族饮食文化特色有哪些 满族喜爱吃粟米,如糜子、粘谷、稗子、谷子等,喜粘食。粘食如大黄米干饭、大黄米小豆干饭、粘糕、油炸糕、粘火勺、粘豆包、豆面卷子、洒糕、苏子叶饽饽等。小米面饽饽有牛舌饼、碗坨;苞米 面饽饽有“菠萝”叶饼、苞米饽饽;高粱米面甜饽饽。 《北盟会编》记载:金时女真人“以豆为酱”。至今,农村中满族甚至长期生活在本县的汉族或其他一些民族家庭仍习惯于用黄豆 制酱。其做法是,头年腊月,将黄豆上锅烀得熟烂。再放入缸中趁 热捣碎,取出打好大小适中的酱块,搁置到来年四月,将酱块洗刷 干净打碎,放入缸中,加盐、添入清水,待发酵后食用。可调味、 淹渍咸菜,几乎是一日三餐必备的食品。 根据生活的环境不同,食物也是会不同的,满族主要就是靠打猎生活,所以他们的食物也是要求方便一些就可以了。 火锅是满族名馔。满族人原称为“野意火锅”.早在金代,满周 族先世女真人就有在野外狩猎时架火烧陶罐,用鸡汤煮食鹿、狍肉 片的饮食风俗。陶罐内煮沸的鸡汤热气腾腾,鹿、狍肉片随切随煮 随食。所说菜系属于清真。铜锅炭火,鸡汤沸腾,汤中杂以酸菜丝、粉丝,用来涮猪肉、羊肉、鸡肉、鱼肉,不时还有野鸡、狍子、鹿 肉及飞龙肉。有的也用各种山磨菇调汤,如榛菇、元蘑、草蘑、海 拉尔蘑等,其山珍海味龙其不凡。肉味特鲜。还有野鸡肉,沙半鸡 肉等野味。 起源历史 满族火锅的历史很悠久,关于满族火锅的起源,从时间上来划分基本上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早在金代;第二种说法是成吉思汗 打入中原时;第三种说法明末清初时期。

早在金代,满周族先世女真人就有在野外狩猎时架火烧陶罐,用鸡汤煮食鹿、狍肉片的饮食风俗。陶罐内煮沸的鸡汤热气腾腾,鹿、狍肉片随切随煮随食。 成吉思汗打入中原时,用头盔盛马肉唰着吃,这被视为是满族火锅的起源。 明末清初,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带领部下在行军打仗途中,为了节省时间,大家把猪、羊、牛肉等放在一口锅内烧煮。后来清 军入关,便把这用饮食习惯带到了中原。由于满族火锅的吃起来味 道很是鲜美,后经御膳房厨师加以山珍海味等煮制成御膳上品。到 清代中叶,乾隆退位时想要办个盛宴,于是和珅便建议办千叟宴, 乾隆说他爷爷退位时就办的千叟宴,但天气太冷老人们受不了。和 珅便说,那就吃比较暖和的火锅。就这样全国的老人们暖暖和和的 吃了顿饭,回去都夸皇上圣明,因此吃满族火锅就在全国盛行起来。 满族的副食中肉类以猪肉为主,菜肴主要有白肉血肠、酸菜和火锅,颇具特色。满族杀猪最讲究的是吃血肠。每逢杀猪请客时,都 说是吃血肠,不说吃猪肉。猪肉的做法讲究白片,即白片肉。所谓 白片肉并非指肥肉切片,而是将猪肉方块煮熟后趁热切成薄片,不 做任何加工,不加调料。白片肉中五花肉为上乘。猪肘子的吃法也 是白片,即所谓的片肘花。肉食除喜食猪肉外,还喜食牛、羊肉及狍、野鸡、鹿、河鱼、哈什蚂等。蔬菜除日常食用的家种白菜、辣椒、葱、蒜、土豆外,尚按不同的时节,采集蕨菜、刺嫩芽、大叶芹、枪头菜、柳蒿、四叶菜等山野菜及木耳、各种蘑菇等,或炸或 熬或炖,吃法不一,也是满族的传统食俗。 冬季菜肴主要是酸菜和小豆腐。东北冬季寒冷,时间较长,为备足越冬蔬菜,除贮藏白菜萝卜外,家家都渍酸菜。渍制方法是:将 理好的白菜,用热水浸烫后置入缸中发酵后而食。酸菜可做汤、填 火锅、做馅等食用。小豆腐是将大豆磨碎,加入适量干菜煮熟,然 后团成团放室外冷冻,用时拿一团放入锅内加热,拌酱而食。制作 小豆腐的由来,据传是满族先祖居住的地区,食盐和卤水很昂贵, 做小豆腐不用加卤水,久而久之,这种吃法便成为满人的习惯并延 用至今。另外满族酿制的大酱也是颇有历史传统的。

满汉姓氏对照

满汉姓氏对照 据考查与有关资料相补证,满族八大姓有: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齐佳氏、富察氏、纳喇氏、钮祜禄氏。冠以汉字姓为:佟、关、马、索、齐、富、那、郎。 目前满族基本上使用了汉姓,如:爱新觉罗(肇、金、罗、德、洪、依、海、艾、铁)、依尔根觉罗(赵)、佟佳(佟)、瓜尔嘉(关、白、汪、鲍)、马佳(麻、马)、盛佳(沈)、兀扎喇(吴、乌)、委赫(石)、富察(富、傅)、索卓罗(索)、纳喇(那、南)、宁古塔(宁、刘)、赫叶勒(何、赫)、尼玛察(杨)、良嘉(粱)、果尔勒斯(高)、舒穆禄(舒、宿)、钮咕噜(纽、郎)、齐佳(齐)、喜塔拉(祖、图、希)、他塔喇(唐)、完颜(汪、王、完)、西林觉罗(鄂)、鄂佳(鄂)、扎库塔(张)、库雅喇(胡)、阿克占(雷)、扎思乎里(贾)、萨科达(仓)、徒萨(徒)、宏佳(宏)、锁吉(锁)、鄂托(曹)、沙垃(沙)、库奔(库)、惠何(惠)、英佳(英)、洪额奇(洪)、伊喇厘(李)、墨尔迪勒(孟)、白额吉吉特(白)、文扎(文)、巴约特(高、巴)、万琉哈(万)、朱舍狸(朱)、郭洛奔(郭)、乌苏里(武)、伊图玛(伊)、余乎鲁(余)、尼玛哈(于、俞)等等。 满族古今姓氏对比 A [阿]满族老姓包括:巴尔拉氏、乌扎库氏、阿哈觉罗氏、阿塔穆氏、阿喇 氏、阿尔布氏、阿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其格查依尔氏(鄂伦春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艾]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爱义氏、瑷珲氏等。

[安]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满族老姓包括:安佳氏、额勒赫氏、纳喇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敖]满族老姓包括:敖佳氏、鄂济氏、瓜尔佳氏、乌西勒氏,以及加入满 族的敖拉氏(达斡尔族)、敖勒多尔氏(达斡尔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额诺氏(达斡尔族)、敖拉托欣氏(达斡尔族)等。 B [巴]满族老姓包括:阿尔布氏、阿勒巴齐氏、巴雅尔氏、巴尔达氏、巴雅拉氏等。 白]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纳喇氏、白佳氏、巴雅拉氏、伊喇氏、伯苏特 氏、那塔拉氏、扎拉里氏、那木都鲁氏、萨察氏、纳塔氏、拜嘉拉氏、塔喇氏、巴鲁特氏、萨加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拜都氏(蒙古族)、巴岳图氏(蒙古族)、塔喇巴齐克氏(蒙古族)、拜英格哩氏(鄂温克族)、白氏(汉族)。 [拜]满族老姓包括:巴雅拉氏、拜察氏等。 [包]满族老姓包括:

满族家谱

满族家谱辈份(世派)歌 《金州镶红旗陈满洲伊尔根觉罗(赵氏)谱书》内所记的辈次是:永忠振德玉,吉广喜明声……。 《沈阳正白旗陈满洲伊尔根觉罗(赵氏)谱书》:恩鹤书达正,博济定荣延,盛隆多景福,万载宣永传,孝友国民化。清和家庭绵,世秦桂运寿,尧时仁义天,生平俊秀立,光耀居风连,大成金玉振、安肖希文宣,崇学昌明宝,溜华恒喜全,恭丰春克显,宗兴长绍先。 《正黄旗伊尔根觉罗氏(赵氏)家谱》:致仁作祥运、云和景毓隆、学清俊锡庆、天泰启文明。 《福陵觉尔察氏谱书》内所记的辈次是:庆文连德广;国恩荣世绵;吉祥常富贵;福寿永双全。 《永陵喜他拉氏谱书》内的辈次是:宝德毓英魁;永成盛世书;隆文多富贵;福寿庆双余。 《宁古塔米氏家谱》中对族人排辈规定为:德明克复初,良知兆麟螽,忠孝国教本,勤俭家业成。 宁古塔《瓜尔佳氏谱书》所列辈字的排列顺序是:裕联荣继广,庆善培永昌;文明振盛事,保元允呈祥。 《陈满洲正红旗苏克苏浒部瓜尔佳氏谱书》规定从十四代起,各辈起名应按:裕联荣继广,庆善培永昌,文明振盛事,保元名呈祥。 《满洲正兰旗果尔勒斯高氏谱书》:臣德文庆广,清福占云升,增盛富兴有,祥瑞永俊恒。 《满洲镶蓝旗萨嘛喇氏(蔡氏)族谱》按字排辈为:景运兴克昌,贵荣继德芳,世永延福寿,奕崇庆其光。 《满洲正白旗凤城赫氏家谱》:德承吉林贵崇荣,英明景会乐辅清,忠良维国安全志,世守纯真保泰平。 《凤城满族叶赫佟氏(镶黄旗)宗谱》:文明承圣志,才德殿英贤,国本佩宏业,和祥保万年。 《鳳凰城正白旗滿洲完顔氏(王氏、汪氏)宗谱》:無例傳四世,分行永爲先,布因徒此續,桂乃緊相連,肆後二十字,瓜瓞樂綿綿,萬年崇德善,百世效賢良,忠正承恩廣,文明裕泰昌。 《滿洲正紅旗鳳凰城他拉(唐)氏族谱》:文武全桂榮,純德耀顯明,福慶忠盛延,長治啓國隆,吉祥永茂順,英連廣運成。 《鳳凰城滿洲正黃旗姜佳氏(姜氏)族谱》:佑德天維作福,國文慶書貴長。殿甲承恩普玺,庭宗續世榮昌。軍景官紅常春,銀豐寶積連金。廣喜英明崇志,振家全海同馨。 《鑲藍旗甯古塔薩喇拉氏(蔡氏)族谱》:景運興克昌,貴榮繼德芳。世永延福壽,奕崇慶其光。 《鑲白旗鳳凰城吴扎拉氏(吳氏)族谱》:荣贵继世广,福庆永鸿章。华国忠明治,维新裕保良。 《正白旗边门赫舍哩氏(赫氏、康氏)族谱》:德承吉林貴崇榮,英明景會樂輔清。忠良維國安全志,世守純真保泰平。 《鑲白旗鳳凰城卡克他氏(康氏)族谱》:慶會運昌明,英才濟聖清。過華全尖品,世祿廣恩榮。德義昭隆業,賢良繼聖名。永懷先澤厚,保太益和平。

凤凰城满族姓氏分析

凤凰城满族源流考 一、总体介绍 凤城市是中国满族的重要聚居区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所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显示:凤城市全市满族人口突破42万,占到全市总人口的71。49%,为全国最大的几个满族聚居地区之一,其前身为凤城满族自治县,后因凤城经济较其他县区还算富裕,所以于1994年撤县设市,成为中国最早的撤自治县为县级市的满族自治地方。(但是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呵护下,根据有关口头承诺,该市仍然享受部分民族自治优惠政策。) “长白山、黑龙江,满洲人的老故乡。”这句在满族民间流传的顺口溜,也正说明了满族人自古以来就是白山黑水这片土地的土著居民。当然,当时在辽东地区汉族等其他兄弟民族也是主要的居民,但是因为明清交战时汉族人大量入关(例如:广宁之战后,“山海关四昼夜不合,军民溃入者旦二百八十万矣”《三朝辽事实录---卷9》。),所以在清朝势力大起之时,满族人口的比例在辽东地区的比例大为增加,并成为主体民族。 清朝建立前后,凤城地区的满族人口始终呈现上升趋势。1638年(清崇德三年)皇太极命舒尔哈齐之子济尔哈朗贝勒率兵由通远堡移居凤凰城,并建立凤凰城城守尉署,随后满族人大量迁入凤凰城,加上原本就生活在这里的满族人,凤凰城已经成为辽东满族的重要聚居区了。1644年,东北满族大部分随主入关,所以此时凤凰城的满族人口有所减少,17世纪中叶以后,清朝逐渐统一全国,为了加强对“龙兴”之地的边防,康熙年间又陆续从关内拨回三军旗人兵丁来凤凰城屯垦实边,因而凤凰城的满族人口再次出现快速攀升的情况。从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开始,清廷陆续命京师附近的八旗官兵,带着家眷来凤凰城屯田,到1765年,在凤凰城驻防的八旗满洲兵529人,八旗蒙古兵94人,八旗汉军34人,巴尔虎蒙古兵48人(他们自称凤凰城的第九旗,是当时凤凰城地区满族人的忠实朋友。),总计705人。到清朝后期,凤凰城的的满族人口已达36000人之众,其中男21300余人,女1 4700余人。 凤凰城的满族有佛满洲、伊彻满洲、包衣满洲、汉军八旗、蒙古八旗、锡伯八旗以及朝鲜国归顺清朝的文氏等等共同构成。佛满洲大多系长白山女真人后裔,他们大多数是“从龙入关”后又被直接或者间接派回凤凰城驻防的;伊彻满洲原来居住乌拉(今吉林市附近),康熙十七年携家属万余口到盛京,后来其中一部分被派到凤凰城并遍入八旗;包衣满洲大多是清朝入关前的被俘者,他们大多在盛京的内务府当差;汉军八旗的来源有三:一部分是以前就世居凤凰城的汉族人(汉化女真);一部分是从清初从山东迁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先从云南到山东再到凤凰城的;蒙古八旗以及锡伯八旗也有很多,但是分布不是很明显所以这里

满族姓氏在清代典籍中的排列顺序

满族姓氏在清代典籍中的排列顺序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给清代满族姓氏编了一个顺序,以其在《皇朝通志"氏族略》中的顺序为准。因为公认它是比较多比较全的姓氏谱。但我们也要说明,满族姓氏在清代不同典籍中的排列顺序是不尽相同 的。以其前20位姓氏为例,对比如下: 在《通谱》中的排列顺序是:1.瓜尔佳,2.钮祜禄,3.舒穆禄,4.马佳,5.董鄂,6.赫舍里,7.他塔喇,8.伊尔根觉罗,9.舒舒觉罗,10.西林觉罗,11.通颜觉罗,12.佟佳,13.那木都鲁,14.纳喇,15.富察,16. 完颜,17.扣德,18.吴雅,19.戴佳,20.兀扎喇。 在《皇朝通志"氏族略》中的排列顺序是:1.爱新觉罗,2.瓜尔佳,3.钮祜禄,4.舒穆禄,5.马佳,6.栋鄂,7.赫舍哩,8.塔塔喇,9.伊尔根觉罗,10.舒舒觉罗,11.林觉罗,12.通颜觉罗,13.阿颜觉罗,14. 呼轮觉罗,15.阿哈觉罗,16.察喇觉罗,17.佟佳,18.那木都鲁,19.纳喇,20.富察。 在《通谱辑要》中的排列顺序是:1.完颜,2.爱新觉罗,3.瓜尔佳,4.钮祜禄,5.舒穆禄,6.他塔喇,7.佟佳,8.纳喇,9.马佳,10.栋鄂,11.赫舍里,12.伊尔根觉罗,13.舒舒觉罗,14.西林觉罗,15.通颜觉 罗,16.阿颜觉罗,17.呼轮觉罗,18.阿哈觉罗,19.察喇觉罗,20.那木都鲁。 在《钦定八旗通志》中的排列顺序是:0.爱新觉罗,1.完颜,2.瓜尔佳氏,3.钮祜禄,4.舒穆禄氏,5.马佳,6.栋鄂,7.赫舍里,8.他塔喇,9.伊尔根觉罗,10.舒舒觉罗,11.西林觉罗,12.通颜觉罗,13.阿 颜觉罗,14.呼伦觉罗,15.阿哈觉罗,16.察喇觉罗,17.佟佳,18.那木都鲁,19.纳喇,20.富察。 下面,关于满族姓氏的排列顺序问题,我们谈点个人看法。 1、在四部书中的第一姓不完全相同 在第1部书《通谱》中,第1姓是瓜尔佳氏。这是因为《通谱》是以记写满族家谱为主的书,顺便介绍了满族姓氏。而爱新觉罗氏的家族另有单独家谱,比起《通谱》要大而全了。那么,瓜尔佳氏无论是在金代,还是在清代都是大姓。于是就把瓜尔佳氏排在第一姓了。 在第2部书《皇朝通志"氏族略》中,爱新觉罗氏排在第1名。这是因为这部典籍是专门介绍满族姓氏的。这里不管它人数多少,都必须得把国姓爱新觉罗氏提到最前边来。本书是搜集满族姓氏最多最全的书了。现代研究满族传统姓氏多以本书的排列顺序为根据。 在第3部书《通谱辑要》中,第1姓是完颜氏。这是因为清代皇帝尊重金代国姓完颜氏。清代皇帝常常称说自己是金代女真族的继承人。他们也知道,毕竟金代没有爱新觉罗氏,所以偶尔流露点谦虚,就把完颜氏排在前边第1名了。估计是皇帝批准的。不然,阿桂、和绅谁也没这个胆量既奉旨又把完颜氏排 到第一名。 2、学术界应关注满族姓氏排列顺序变化的微妙含义 应该说,在第4部书《钦定八旗通志》的概述中仍把完颜氏列为第一姓。书中说,对于完颜氏“儆尊圣谕,仿通鉴,览明祚,尤存宏光年号之例,仍编于八旗满州之首。”但主编者在本书的概述中还是简要介绍了爱新觉罗氏形成的神话故事。而对于明朝政府曾授予地方官觉昌安、塔克世、努尔哈赤祖孙三代的大印章“佟觉昌安”“佟塔克世”“佟努尔哈赤”中曾经姓佟的事,讳莫如深,闭口不谈。他们三位老人家也不出来 辟谣、更正和说明。而一直按神女增姓的神话办事。 本来爱新觉罗氏在金代女真族社会中是不存在的,它的形成较晚。那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呢?对于爱新觉罗家族的姓氏问题和神话传说,谁敢提出探讨和怀疑?这事如果发生在清代,那肯定要遭至祸灭九族之灾的。就是现代的学者,如有人提出这个问题,那也会遭遇指责的。记得十年前,学术界有人提出爱新觉罗氏姓氏形成的神话违反科学,就受到过指责。后来是笔者告诉他们,写文章的人叫金启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第5子荣纯亲王永棋的七世孙,是当代杰出的满学家。连他对自家的爱新觉罗姓氏都提出怀疑,别 人就不要跟着瞎起哄了。 据笔者所知,金先生在世时写文章出书署名时,从来不用“爱新觉罗”的姓氏。还有一位“爱新觉罗”家族的后裔,清世宗雍正皇帝的第5子和恭亲王弘昼的后代——启功先生(当代大满学家),更是不加“爱新觉罗”姓氏,就连“金”字也不要,就写“启功”。按清代习惯,只写名,前边不连着姓。

满族饮食文化政策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满族饮食文化政策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我国学者对满族饮食文化的研究多数是从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度挖掘和探究。笔者对满族饮食文化及其政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满族饮食文化政策几乎都在地方性和民族性的法律法规条例中,如《城市民族工作条例》、《食品药品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凤城自治条例》中略有涉及满族饮食文化的内容。但是,还没有建立一种针对满族饮食文化方面的法规政策。并且,满族饮食文化政策少有关注其产业的发展与传承性等问题。这一点我们应该向回族清真食品的发展规划学习,清真食品有着健全的产业政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方面的支持。第二,满族饮食文化政策执行力不够,许多政策得不到及时落实。第三,满族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虽然,相关部门对此领域有着高度灵敏性和重视度,至今,制定了诸多法律法规来保障食品安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制度》、《食品药品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法规支持极力保障了我们生活中的饮食安全问题。然而,我国在满族食品方面的安全保障政策却少之又少。 一、满族饮食文化政策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满族饮食文化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1、满族饮食文化的产业发展政策落后 现在一些地方尤其是东北地区有一些满族饮食文化产业发展项目。中华饮食文化馆里面有收录一些满族菜品和满菜体验项目;沈阳满族一条街、满族风情园等地方有一些小商铺经营满菜;当然也有一些大型餐馆经营满菜,比如,满菜八大碗连锁店、沈阳清文化主题、沈阳老八旗酒楼、东北佬菜馆等;民族文化旅游景点也有经营一些满菜餐馆,如沈阳市怪坡旅游景区的满菜馆。由此,可以看到这是具有潜力的一大开发项目,我们应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发展满族饮食文化产业发展,让其星星之火燎原中国甚至世界的各个角落。 2、对满族饮食文化的传承性不足 辽宁省是满族的发源地,其省会城市沈阳曾经也是满族的政治中心。如今,还较好地保存着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一宫和两陵。当然,沈阳市街上也能零星碰到几家满菜餐馆,如八大碗、大清花饺子,但是这些餐饮业在经营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菜品不符合大众消费习惯;资金短缺;厨师缺乏;品牌竞争等等,导致一些老字号的餐馆也走向了没落,长此以往,满菜将逐渐淡出餐饮业的舞台,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满族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满族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具有极大挑战性。 残酷的现状迫使我们必须重视满菜的未来发展道路。其实,与别的菜系相比,满菜也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发展道路更是开阔。比如,满族的民族特色文化游,尤其是满族风情一直都是东北地区文化旅游的品牌之一,受到社会一致好评。很多游客都希望能品尝一下地道的满族菜。因此,大力宣传满族饮食文化,不仅能丰富各地旅游的内涵,而且能使满族饮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满族饮食文化政策相关机制不完善 每一项政策制定的目的都是经过政策执行来实现预期目标。所以每一项政策都要有有效的执行机制方能保证政策的高效率的执行。然而,满族饮食文化政策就是缺乏有效的政策执行机制,而导致一些政策没能真正走出去。比如,在政策执行的资源保障方面,有时会存在预算下降,无法继续支持满族饮食文化政策的执行等问题;由于政策执行细则方面的漏洞,使得满族饮食文化相关单位在运营过程中得不到相应的政策扶持,据笔者走访了解,有许多经营满族菜品的餐饮业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政策福利。 (三)满族食品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一些民族饮食文化产业如清真食品都有相应的立法保护,规范了清真食品的从生产到销售等相关环节的执行标准,促进了清真食品业的极大发展与进步。当然,这些法律也间

满族姓氏对照表

安→安佳。 伊→伊尔佳、伊尔哈、伊拉里、伊穆图、伊尔根觉罗。 叶→叶赫那拉、叶赫那、叶赫勒。 姚→禹尔。 阎→阎扎拉、巴克桑。 颜→颜扎、完颜。 杨→杨佳。 敖→敖佳、敖拉、敖勒多尔。 鄂→鄂屯、鄂齐卓他、倭依特、西林觉罗。吴→吴佳、吴雅、吴扎拉、吴启特、吴尔罕、吴尔古宸、吴兰吉汉拉吉閈。 万→图们。 王→完颜。 汪→汪佳、汪扎尔、汪扎布、汪拉佳、完颜。 魏→魏车特。 温→温都、温车贺、温特贺。 於→裕胡鲁。 鱼→尼玛哈。 岳→岳察。 白→白佳、巴雅拉、巴禹特、巴鲁特、萨加拉、他哈比已特。 异→弼鲁。 边→额尔吉。 包→博尔济吉特、包结摅驼。 鲍→博尔济吉特、博尔济吉锦。 博→博尔济吉特。 卜→卜佳。 庞→庞佳。 朴→朴佳。 马→马佳、费莫。 莽→莽乌特。 梅→梅勒。 孟→莫尔哲勒、莫尔迪勒、墨尔奇特、墨尔济吉特。 明→明安。 穆→穆延、穆佳、穆察、乌肃。 范→范佳。 费→费莫。 富→富察、富勒哈。 傅→富察、付哈、付佳、付锡里、额尔德特。 戴→戴佳、戴尔佳、戴拉、戴特。杜→都拉尔、图克坦。 董→董鄂。 陶→托罗。 唐→唐古、唐乌勒特、他塔拉。 田→田佳。 佟→佟佳、东鄂洛。 童→佟佳。 郎→钮祜禄、钮赫、郎佳。 雷→阿克占。 娄→裕胡鲁。 李→李佳、李尔佳、他哈比已特。 梁→乌梁海。 刘→刘佳、查住、伊拉。 林→林佳。 罗→罗佳、爱新觉罗。 骆→萨克达。 那→那拉、叶赫那拉、叶赫那、那勒加、那尔加拉。 南→那木都鲁。 聂→聂佳、聂格里。 年→年尼雅。 钮→钮祜禄、钮赫勒。 关→关佳、瓜尔佳、苏完瓜尔佳。 龚→龚佳。 桂→桂车特。 康→康吉里、康锡里。 寇→叩德。 夔→夔龙。 奎→奎佳。 隗→萨察。 孔→孔果洛。 海→海佳、克里叶特。 韩→韩尔佳、罕吉拉锦、吉拉特、金米特。 杭→杭锦。 何→何舍里、何勒特、何拉觉、珲河拉那、必拉。 胡→胡佳、胡尔佳、胡尔哈刺、胡锡哈里、胡扎拉。 黄→黄佳、黄乌罗特、光嘉刺。

相关主题